局部灌注化疗

2024-09-14

局部灌注化疗(共7篇)

局部灌注化疗 篇1

近年来,肿瘤热疗获迅速发展,在临床上已显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热疗设备的更新、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动脉热灌注化疗的发展,现在该方案整合内科静脉化疗,动脉介入治疗和动脉热灌注治疗,实施肿瘤综合治疗,以期提高疗效,现整理分析我院近年来贲门癌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完整的本组病例共106例,均无外科手术指证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年龄42~77岁,所有患者均有胃镜及其病理支持,并有CT钡餐检查及胃肠点片,无明显动脉灌注治疗禁忌证。所有病例临床分期参考2005年第6版AJCC分期。并将106例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归纳整理见表1和表2。

1.2 配套硬件及使用器械

使用奥林巴斯胃镜V70、GE16排螺旋CT、西门子数字胃肠机-MD、GE公司LVD血管机及高压注射器、和佳HGC-3000介入热灌注机。导管导丝,SP同轴微导管均为Terumo公司。

1.3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是WHO 1981年制定的,包括疗效分级,体能,生存期测定等方面。本组完全有效CR:可预知病灶或可估计病灶和肿瘤的继发病变完全消失且无新病灶出现,至少1个月;部分有效PR:可预知病灶或可估计病灶缩小≤50%,继发病变无恶化,且无新病灶出现,至少1个月;无变化NC:可预知病灶或可估计病灶<50%或增大<25%,继发病变无恶化且无新病灶出现,至少1个月;进展PD:可预知病灶或可估计病灶增大>25%,或其他病灶恶化,出现新病灶进行统计。评判CR+PR为有效。肿瘤大小、浸润及分期以强化CT显示为主要依据。

1.4 研究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用4F或5F肝管,cobra管,RLG管,SP同轴微导管等,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内,尽量靠近肿瘤部(普通导管不能到位的,则使用Terumo SP同轴微导管),高压注射器造影证实后,热灌注组将每组化疗药物稀释至500mL,经和佳HGC-3000介入热灌注机加温至加热桶出水口温度57~62℃,以30~40mL/min沿导管注入,灌注中密切关注患者变化;对照组或静脉化疗,或药液稀释至50~100mL不加热,沿导管手推灌注。完毕后,穿刺点加压包扎,术后给予止酸,止吐,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灌注化疗的药物是5-FU 0.75~1.25g,替加氟1.0g,顺铂80~120mg,奥沙利铂150~250mg,丝裂霉素10~20mg,阿霉素40~60mg等其中的2~3种作为热灌注给药,术后4~6周重复,1~3个月回访,观察评价记录其疗效和各种不良反应。

贲门癌介入热灌注前对前述导管进行体外模拟测温实验。具体方法:室温下将导管置于37℃恒温水槽内(DKB2600A型电热恒温水槽,上海森信实验仪器公司,温度波动<0.1℃)模拟体内温度,经导管以10~40mL/min流率灌注加热至55~68℃(采用水浴锅加热,上海医疗器械五厂生产单列双孔CR型,温度波动<0.1℃)的生理盐水,用测温仪(JM222型便携式数字测温仪,天津立文电子有限公司,温度波动<0.1℃)测得导管流出温度(表3)[1]。结果表明如表,其95%可信区间为44.6~48.5℃,符合本组研究的要求。

2 结果

对手术前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贲门癌局部动脉热灌注化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表4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我们发现:热灌注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术中术后主要不良反应相似,主要表现为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反酸,发热,乏力,骨髓抑制,热灌注组术中患者心率加快明显(8~20次/min),面部微热感,出汗,血压有所升高,灌注停止后30min消失。见表5。

介入热灌注组术后1~2周,患者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好转甚至消失,吞咽困难明显改善者占81%(55/68),上腹不适、剑突下隐痛明显缓解者占76%(26/34),隐血试验阴性者占79%(15/19)。见表6。

根据WHO 1981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完全有效CR和部分有效PR为有效。可以发现热灌注组有效率高达76%,显著高于对照组61.3%的有效率。

3 讨论

近年来,贲门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因早期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手术切除的机会。胃左动脉热灌注化疗将为治疗局部晚期贲门癌开辟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晚期贲门癌肿瘤造影时可见肿瘤血供主要由胃左动脉供血,血供丰富,染色明显。热灌注时因肿瘤内微血管结构及分布与正常组织不同可导致瘤体高温,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对热的耐受力并不一致,前者可达45℃,后者只有41℃,因肿瘤组织的毛细血管发育不全,内皮细胞不完整,通透性高,当温度超过43℃时,肿瘤内的血粘稠度和血流阻力明显增加,极易形成血栓,加上瘤体中心血流灌注减少,没有固定的供血血管,肿瘤内热量不能像正常组织一样随血液散发,结果癌组织在热疗过程中温度可能较正常组织高5~7℃而遭到破坏[2]。同时介入热灌注组依靠导管技术行局部化疗药物热灌注,使靶血管及其所供应的部位化疗药物浓度数十倍的增加,有利于化疗药物渗入到肿瘤细胞内,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加热也能作为化疗药物的增敏剂,增强化疗药物的肿瘤渗透性[3]。热还可以抑制化疗后肿瘤细胞的复发,提高机体对肿瘤的细胞免疫力,主要表现在增强T淋巴细胞,NK细胞,库普弗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4,5]。可见介入热灌注对旺盛增殖的癌瘤细胞杀灭作用远胜于其它疗法。并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及全身副作用低的特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贲门癌胃左动脉热灌注化疗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肿瘤组织中心温度与热化疗效果密切相关[6],热灌注时应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达43~43.5℃以上,掌握好出口温度及流速。(2)成功超选贲门癌供血血管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保证,我们发现贲门癌主要供血血管是胃左动脉,但也可能有左膈下动脉,其次肝左动脉、胃右动脉,治疗中注意不能遗漏。(3)介入热化疗一次用药量较大,术后1-2周应注意复查血象,肝功能,身体耐受可择期下一次治疗。

肿瘤动脉热灌注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新模式,丰富了贲门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临床疗效大幅度增加,副反应没有明显改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此项治疗技术也将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但热疗和化疗联合应用最佳灌注温度及灌注流速,化疗药物的最佳选择和剂量,肿瘤瘤体内测温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摘要: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胃左动脉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106例贲门癌患者实施胃左动脉超选后,将一定的化疗药物加热至5762℃后,沿导管以3040mL/min匀速注入行局部动脉热灌注化疗。结果 热灌注组肿瘤治疗有效率76%,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术中术后主要不良反应相似,热灌注组术中患者心率加快明显(820次/min),面部微热感,出汗,血压有所升高。灌注停止后30min消失。结论 贲门癌的胃左动脉热灌注化疗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贲门癌,胃左动脉,热灌注化疗,热疗,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张家兴,樊树峰,郑家平.肝癌的介入性热化疗:最佳灌注温度的探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3(5):450-452.

[2]刘嘉林,肖路加.肝癌的热化疗[J].国外肿瘤学分册,2002,29(2):144-145.

[3]周文雄,周嘉,池浩.胸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顽固性胸腔积液[J].肿瘤学杂志,2009,15(6):523-524.

[4]Blazickova S,Rovensky J,Koska J,et al.Effect of hyperthermicwater bath on parameters of cellular immunity[J].Int J Clin pha-rmacol Res,2000,20(122):41-46.

[5]Bertone V,Barni S,Silvotti MG,et al.Hyperthermic effects on thehuman metastatic liver:a TEM study[J].Anticancer Res,1997,17(6D):4713-4716.

[6]Masunaga S,Ono K,Mitsumori M,et al.Clinical usefulness ofdetermining the rate of thermal clearance within heated tumors[J].Jpn J Clin Oncol,1996,26(6):428-437.

局部灌注化疗 篇2

关键词: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但80%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人数约占世界1/3[1]。随着血管介入术在妇科肿瘤领域的成熟应用,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前的应用依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本科室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92例宫颈癌女性患者。年龄为47~72岁,中位年龄为65.9岁。病理组织类型情况:鳞癌72例(包括早期浸润性鳞癌29例,浸润深度≤5 mm),腺癌18例,腺鳞癌2例。癌细胞高分化者47例,癌细胞中分化者33例,癌细胞低分化者12例。临床分期Ⅱa期40例,II b期22例,Ⅲa期者17例,Ⅲa期者11例,]Ⅳa期者2例。术前接受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的5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其余40例分为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静脉化疗。两组患者年龄、病理组织类型及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观察组术前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用泥鳅导丝引导经右股动脉置管,依据术中动脉造影显示癌组织所在部位及血供情况,选择癌组织血管染色较为优势侧的子宫动脉分支,抽出导丝留置导管,连接导管于输液泵的,化疗方案为:顺铂5 0 mg/m2加于1500 ml生理盐水,紫杉醇45 mg/m2加于100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速度为80~100 ml/h。持续化疗3天。(2)对照组常规化疗:每日给予顺铂50 mg/m2加于1500 ml生理盐水静滴,紫杉醇45 mg/m2加于1000 ml生理盐水静滴,持续化疗3 d。

1.3 不良或毒副反应评定

毒性反应按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判定,分为0-Ⅳ度[2]。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所见组织病理结果对照情况

观察组52例患者中,术中所见组织病理结果:切缘未见癌细胞者61.5%,宫旁单侧见癌细胞者19.2%,宫旁双侧见癌细胞者、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各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0%、30.0%、15.0%及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毒性反应对照情况观察组52例患者中,出现口腔粘膜炎有17例(32.7%),Ⅰ级占6例,Ⅱ级11例;恶心或呕吐24例(46.2%),Ⅰ级9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Ⅳ级3例;脱发20例(38.5%),Ⅰ级9例,Ⅱ级6例,Ⅲ级3例,IⅣ级2例;白细胞减少41例(78.8%),Ⅰ级24例,Ⅱ级14例,Ⅲ级3例;血小板下降40例(76.9%),Ⅰ级22例,Ⅱ级17例,Ⅲ级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也都能耐受,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3 讨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不易控制,极易发生附近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以及不良的预后因素等。如在术前进行有效的化疗,减小局部癌组织体积,抑制癌细胞转移到附近淋巴管及血管内,可大大降低手术的切除难道,同时也可降低术后远处的转移率。通过介入术于两侧髂内动脉置入化疗管,快速灌注化疗药物。宫颈癌动脉灌注先期化疗的优点包括:(1)可使局部宫颈癌组织在短期内得到较高的药物浓度,与同等剂量静脉通道给药相比,药物浓度约高数倍;(2)药物可直接进入肿瘤供血动脉,局部药物浓度高,避免被肝、肾等组织破坏及首过效应,降低了药物血浆蛋白合率;(3)缩小宫颈癌原发病灶同时,可消灭术前已存在的病灶附件的亚临床及微小转移病灶,缩小癌组织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扩大了宫颈癌手术适应症,使原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重获手术机会[3]。

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所见组织病理结果,切缘未见癌细胞者61.5%,宫旁单侧见癌细胞者19.2%,宫旁双侧见癌细胞者、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各9.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0%、30.0%、15.0%及15.0%(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志敏,佟小强,宋莉,等.宫颈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疗效.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8(3):189-192.

[2]Ashrafian LA,Antonova IB,Aleshikova OI,et al.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stage IIb - IIIb).Vopr Onkol,2009,55(4):463 -70.

肝癌局部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0年4月~2012年11月15例行肝动脉插管局部化疗为研究对象, 男性12例, 女性3例, 年龄45~73岁, 平均 (55.42±7.16) 岁, 病程0.5~7年, 平均 (1.47±0.83) 年。其中原发性肝癌11例, 继发性肝癌4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IR检查证实。

1.2 治疗方法

1.2.1 操作前做好普鲁卡因过敏实验。

1.2.2 肝素封管肝素12000单位, 溶于0.9%生理盐水中, 配成100 U/ml的稀释肝素液, 主要用于抗凝作用, 防止血栓阻塞化疗泵拔管。

1.2.3 注射方法准备50 ml注射器配好化疗药, 分别用5ml注射器抽取2%普鲁卡因注射液2 ml和肝素稀释液4 ml, 无菌纱布一块, 选择穿刺泵的针头。让患者取平卧位, 先触摸皮肤找到放置化疗泵的部位, 局部碘伏消毒皮肤, 左手固定化疗泵边缘并将置泵皮肤向外绷紧, 右手持注射器垂直进针, 经皮穿至置泵顶层硅胶模, 有落空感, 注射药物无阻力, 先注射2%普鲁卡因2 ml后固定针头再更换备好的肝素稀释液4 ml注入泵内进行封管。拔出针头, 用无菌纱布按压并观察有无出血。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由于癌症患者对治疗方法、目的及操作过程不了解,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恐惧, 加上治疗后疼痛, 呕吐等反应, 患者往往产生焦虑、痛苦、绝望的心理[1]。因此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 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 已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但对患者应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3.2 饮食护理化疗药如阿霉素可抑制心肌细跑Na+-K+泵交换, 从而能引起心律失常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所以对采用阿霉素化疗的患者要重视患者主诉, 如头晕, 乏力等, 虽是自觉症状但又是疾病发展的先兆。

1.3.4 血象观察因抗肿瘤药物可致骨髓抑制白细跑和血小板下降, 化疗期间严密监视血象必要时对症治疗。

1.3.5 肝素过敏的护理肝素是通过强化抗凝血酶对凝血活性因子的灵活性而发挥作用。对肝素过敏者罕见。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紫绀、荨麻疹和过敏性休克等。要密切观察肝素封管时患者反应, 及时对症治疗。

1.3.6 不可经化疗泵抽血, 输血。

1.3.7 并发症预防及护理①导管栓塞:长期留置导管化疗的患者应每月经化疗泵注射肝素1~2次, 避免栓塞, 一旦发生栓塞可用尿激酶溶栓。②皮下化疗泵处渗漏引起局部坏死:穿刺技术不熟练可致药液外漏, 患者在注射药物时感到局部疼痛和肿胀明显, 应立即检查并调整针头, 必要时拔出针头。局部皮肤给予相应处理。③皮下化疗泵周围血肿或积液:置泵患者多体质虚弱, 消瘦, 皮肤松弛, 进针易滑动。反复穿刺可引起皮下血肿或积液, 因此穿刺动做要轻, 用力适度, 进针要慢, 灌注药物速度不宜过快。

2 结果

本组15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 其中胃肠道反应6例, 血细胞减少2例, 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无空气栓塞和化疗泵阻塞等并发症。

3 讨论

化疗泵是以医用硅胶囊收缩为动力, 通过持续性的内向压力使储药囊里的化疗药液通过特制的过滤装置及液体限速器控制流速, 以提供持续化疗作用[2]。临床实践证明, 应用化疗泵进行肝癌局部化疗具有维持药物有效的血药浓度, 持续杀灭肿瘤细胞;延长给药时间, 杀灭不同时段进入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的作用[3]。同时由于延长药物与肿瘤细胞的接触时间而增强药物的疗效;由于局部用药, 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对化疗药物的分解代谢, 从而减少化疗药物用量, 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但经化疗泵治疗是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如操作不当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操作者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加强责任心, 提高对化疗药物的认识, 加强巡视, 才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让患者减少病痛。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应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下列事项:①加药量不能超过化疗泵的规格量, 要注意所稀释的介质、温度、高度等, 以免影响其速率, 同时避免阳光照射。②弹力储药囊最好和远端接头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 其流速最理想。③不能吊于输液架上, 可能引起流速过快。流量限速器尽量紧贴患者的皮肤, 以保证药液输液速度的精确。化疗泵放于患者穿刺肢体同侧, 保持化疗泵不低于穿刺部位, 导管不要扭曲。不够长度者可加用化疗专用延长管。④确保化疗药粉充分溶解, 最好使用过滤装置。⑤对使用化疗泵的患者做好班班床头交接, 各班及时巡视, 交接起始使用时间, 预计结束时间。⑥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护知识:如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越莹.118例肝癌患者化疗时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体会.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17 (1) :491-492.

[2]刘毅, 琪海, 崔杰, 等.肝动脉结扎+灌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体会.肝胆外科杂志, 1999, 7 (3) :165.

局部灌注化疗 篇4

关键词:肺癌,纤维支气管,护理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较高, 预后差[1]。很多患者因为费用、时间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被确诊时, 已为晚期, 难治愈。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确诊为肺癌晚期的患者, 在进行全面治疗的同时,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身体局部化疗联合化疗,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100例诊确诊为肺癌的晚期患者, 其中男56例, 女44例。年龄39~70岁。经过活检查证, 鳞癌64例, 腺癌32例, 未分化癌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观察组, 各5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临床表现

剧烈咳嗽24例, 出现呼吸困难26例, 胸部烦闷及疼痛20例, 咳痰出血者16例, 发烧发热1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透, 片子显示肺部不扩张56例, 患者出现块状是44例。

1.3 治疗

对所有入院的晚期肺癌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后, 以明确患者的肿瘤部位。使用阿霉素、其他治疗药物以及配套的仪器等进行化疗。一般采用3~5个点对肿瘤部位注射, 摄入度为4 mm, 每次大约使用1 m L。并将所剩的药剂轻轻喷在皮肤外表。平均7 d 1次, 一疗程4次。结束每个疗程的治疗后, 评估治疗的效果, 并及时更改策略。

1.4 护理

对照组采用一般肺癌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进行干预, 特殊护理方式如下。

1.4.1 主动服务

由于患者初到陌生的环境, 加上身体欠佳, 身体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负面因素。因此, 护理人员的微笑与温情服务不仅能化解患者心理的隔阂, 也可以帮助患者疏导郁结, 这些都有利于医师更加了解患者从而对症下药。

1.4.2 安全服务

护理人员需要从自身做起, 注意卫生以防交叉感染。同时保证患者的病室以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定时的消毒, 不仅可以消除患者担忧, 取得患者信任, 也能降低医院各种病毒的传播。

1.4.3 心理护理

肺癌晚期属于重大疾病, 故诊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患者的情绪也有很大关联[2]。而且患者对于化疗不了解, 对于纤维支气管更是知之甚少, 所以导致患者容易产生紧张和巨大的压力。因此及时与患者沟通, 疏导并安慰患者, 解除其心里的顾虑是极其重要的。引导患者保持平和的心境, 及时排除负面消极心绪, 更加主动配合治疗。

1.4.4饮食及运动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的基础[3], 强调饮食搭配对于病情控制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多摄入低糖类, 蔬菜以及富含钾, 钙等元素的食物。同时鼓励患者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太极等, 运动时尽量避免剧烈运, 同时注意时间, 地点的选择。学会劳逸结合并且要持之以恒。

1.4.5用药干预

向患者讲解治疗化疗药物的成分、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等。做好器械的使用记录并及时消毒, 保持相关救治工具的便利性以防不测。鼓励患者积极向上的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并安心从容的与家人多相处。指导患者按照医师叮嘱, 规律、准确用药。定时调查服药情况以保证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4], 尽量控制病情的发展。

1.4.6 健康教育

在患者治疗期间, 宣传心理, 卫生及病症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使得患者能够全面的掌握身体以及其他信息, 提高患者健康意识。指导患者制定长期计划, 尽量控制肿瘤的扩散并维持身体状况

2 结果

治疗后多数患者肿瘤有所好转。100例患者在使用纤支镜进行化疗后, 护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见附表。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 癌细胞的扩散受到药物的成分以及分子构成和药量等影响, 药在体内的浓度以及时间都影响体内癌细胞。经实验发现, 将药物通过口服, 静脉注射到肿瘤时, 不仅浓度很稀, 而且发挥作用的时间很短, 还容易损害患者的身体功能。本研究采用纤支镜进行化疗, 不仅提高了药物作用浓度, 且短时间内可迅速控制肿瘤, 同时减缓患者的病痛,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有效的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在治疗中, 护理人员也要有保持高度的警觉心和细心, 悉心照料患者, 协助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 并及时报告患者各项体征。在患者经费不足或者身体濒临枯竭的情况下, 可以选用该种术式, 不仅能有效控制肿瘤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 且费用低廉, 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宁献芬, 刘海丽.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部感染258例的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 2010 (3) :311-312.

[2]俞惠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 2010, 13 (5) :207-212.

[3]付鹏.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应用[J].华夏医学, 2008, 2:120.

局部灌注化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采用的不同干预方式展开分组。观察组(46例):男26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3~7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3±2.6)岁;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2~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1.5)岁;对比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4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选择6MVX线直线加速器(美国Varian2300C/D双光直线加速器)。对于观察组4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照射方法。化疗方法为:选择顺铂(生产批号,9110832;国药准字:H37021358)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主要包括NP方案以及DP方案,患者持续的时间为3 d或者4 d[2,3,4]。对患者实施放疗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对患者实施1个周期的化疗,完成后准备对患者实施放疗。当观察剂量达到40 Gy后,对患者继续实施放疗,照后对患者实施第2周期化疗。完成放疗后,准备对患者实施第3周期以及第4周期的化疗[6]。

1.3 统计方法

临床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展开所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属于世界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国内的患者数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多[7]。在存活率上,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相对较低。在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可选择的方法较多,包括选择传统的X线检查进行检查以及选择支气管镜检查等等,细胞学检查和剖胸探查术是比较权威的检查手段,但考虑到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临床应用时还是要特别注意。相对而言,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上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主要原因在于该病与其他肺部疾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包括肺结核、肺部感染、肺部良性肿瘤等。需要在临床诊断中,对患者的病情、具体表现、既往情况等深入分析,降低误诊概率。

对该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近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同李秋泽等[8]在《部分左心房切除的全肺扩大切除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表现出一致的研究结论。在此研究中,患者在术后1年以及3年的生存率达到了67.9%以及38.0%,获得显著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同期放化疗的方法进行干预,最终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最终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同期放化疗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宝强,周陈华.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6(8):603-605.

[2]刘秀兰,宝莹娜,林宇,等.同步放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3,7(16):992-996.

[3]张福君,李传行,吴沛宏,等.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6):3272-3275.

[4]崔媛媛,李杭,张瑜,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照射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1):1-3.

[5]田丹丹,王玉祥,邱嵘,等.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4(9):678-682.

[6]范士志,李志平,陈建明,等.体外转流技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28(4):366-367.

[7]魏明琴,宋建,董佑红,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J].河北医学,2014,20(3):427-429.

局部灌注化疗 篇6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辅助化疗

鼻咽癌是目前国内发病率相当高的重大疾病之一, 同时它也属于恶性肿瘤之类, 临床上发病率高于耳鼻咽喉各种恶性肿瘤的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鼻塞、听力下降、鼻涕中含有血等[2,3]。由于大多数鼻咽癌对放射治疗较敏感, 所以医疗上大多采用放射法治疗该病, 但是由于该病的高分化性, 往往会导致放疗后患者发生复发的几率相当高。故经过专家的研究试验发现, 在对患者进行放疗的同时, 也采取辅助化疗的方法有可能会使治疗的有效性增强。为进一步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周期放疗后应用辅助治疗的应用有效性, 特作此次调查,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局部部位鼻咽癌病变并且已发展到晚期治疗的患者100例, 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 放化疗组 (A组) 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30~75岁, 平均 (57.10±0.30) 岁;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组 (B组) 50例, 男19例, 女31例, 年龄19~74岁, 平均 (56.30±1.10)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根治性放疗+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放疗采用6MV-X线+颈部电子线常规分割放疗, 患者取仰卧位, 然后用热塑料面罩使其固定位置, 在模拟定位机下拍摄定位照片。根据鼻咽核磁共振显示肿瘤范围勾画靶区。设面颈联合野+下颈切线野, 放疗剂量DT 200 Gy/ (次·d) 。DT 36 Gy后界前移避开脊髓, 继续放疗至DT 54 Gy, 然后改成双耳前野+鼻前野。鼻咽剂量70~76 Gy, 颈部预防剂量50 Gy, 颈部淋巴结剂量66~70 Gy。化疗采用奈达铂80 mg/m2同期化疗, 放疗第1、4周给予。B组患者放化疗方案与A组相同, 放化疗后予奈达铂80 mg/m2 (第1天) +氟脲嘧啶注射液500 mg/m2 (第1~5天) 辅助化疗2个疗程。如果需要也可对患者进行补液支持, 而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 观察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 (皮肤反应、白细胞发生变化等) 、5年生存率及治疗后复发率等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皮肤反应、贫血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例 (%)

2.2 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情况

两组5年生存率、复发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鼻咽癌是目前发生率极高, 并造成损伤甚至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 该病的治疗方法有限, 治疗过程有难度, 尤其是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 该病具有流行病学的显著特点, 好发于男性人群中, 男性患者大概为女性患者的2倍多, 同时, 该病主要发生在中年30~50岁人群中[4,5]。该病主要好发于鼻孔区和鼻咽顶前壁, 鼻孔区机械性阻塞或鼻咽顶前壁产生肿瘤进而引起鼻塞, 会使得患者产生鼻涕或鼻出血情况, 肿瘤表面以溃疡最为常见;在患者发生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时候, 不仅会产生鼻部临床症状, 也会引发一些其他部位的临床表现, 如: (1) 耳部症状, 由于肿瘤的肿大压迫咽鼓管, 进而产生分泌性中耳炎、耳鸣、听力受到影响等症状; (2) 头痛, 该病发生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单侧持续性头痛, 主要发生在颞、顶部位; (3) 眼部症状, 发生局部鼻咽癌的同时, 会损伤到患者的眼睛, 癌细胞会经过颅腔进入眼眶, 从而进步损伤患者的眼睛, 甚至发生更严重的情况[6,7]。

由于发生局部晚期鼻咽癌后, 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各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对于该病的检查、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诊断检查时, 首先检查患者的鼻部、鼻咽部, 寻找疑似病变。对于咽部反射敏感的患者, 要先对其进行麻醉, 再进行检查, 而后采取其部分标本, 进行活检。其次, 用细针采集患者的鼻咽部细胞, 然后进行染色、检查等一系列操作, 当诊断为晚期局部鼻咽癌后, 对患者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8,9,10]。所以, 如何对患者采取治疗方式这一方面, 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组 (B组) 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皮肤反应、恶心呕吐及贫血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放化疗组 (A组) 。但放化疗后, 再进行辅助化疗的5年生存率, 显著高于放化疗组 (A组) 的疗效,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化疗后, 再采取辅助化疗的方式疗效显著,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指出以上是基于常规放疗的基础上来进行对比, 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 目前鼻咽癌的放疗方式多采用调强适形放疗, 该放疗方式已使患者获得很高的局部控制率及5年生存率。究竟同期放化疗后再进行辅助化疗能有多少获益,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充, 管迅行.鼻咽癌放化疗综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 13 (6) :1.

[2]罗志国, 常建华, 于慧, 等.持续静脉满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头颈部癌[J].中国癌症杂志, 2007, 17 (9) :716.

[3]Vermorken J B, Ph M D, Remenar D E, et al.Cisplatin fluorouracil and docetaxel in unreseetable head and neck cancer[J].N Engl J Med, 2007, 36 (357) :1695.

[4]Posner M R, Hershock D M, Blajman C R, et al.Cisplatin and fluorouraciI alone or with docetaxel in head and neck cancer[J].N Engl J Med, 2007, 36 (357) :1705.

[5]Tanaka T, Watanabe T, Kazama Y, et al.Ix’ss of Smad 4 protein expression and molecular marker 8 indicat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a study matched for tumor depth and pathology[J].J Surg Oncol, 2008, 97 (1) :69.

[6]潘建基, 张瑜, 林少俊, 等.1706例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8, 17 (4) :247-251.

[7]高黎, 易俊林, 黄晓东.鼻咽癌根治性放疗10年经验总结[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7, 16 (4) :249-256.

[8]赵充, 肖巍魏, 韩非.419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效和影响[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0, 19 (3) :191-196.

[9]宗井凤, 马骏, 唐玲珑.鼻咽癌综合治疗策略研究749例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 2009, 14 (8) :538-542.

局部灌注化疗 篇7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0例, 男40例, 女10例, 年龄50~70岁, 中位年龄60岁。其中38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12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异性细胞癌48例 (96%) , 鳞癌1例 (2%) , 平滑肌肉瘤2例 (4%) 。全部病例均在术后2~3周内开始膀胱内灌注。随访治疗2年, 随访100%。灌注期间注意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B型超声, 其中6例复发。2年无瘤生存率88%。灌注期间曾出现尿路感染3例 (6%) , 尿痛1例 (2%) 。

2灌注方法

术后2~3周开始膀胱内灌注, 以10-羟基喜树碱 (10-HCPT) 为例, 用10-HCPT 10mg+20ml生理盐水溶解, 嘱患者排净尿液后, 消毒尿道口, 男性患者由尿道直接灌注入膀胱, 女性患者经导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h, 嘱患者取左侧、右侧、卧位、立位四个体位各30min, 2h后排出。每周1次, 连续8周后改为每月1次, 共8次。以后2个月灌注1次至2年。

3护理体会

3.1 灌注前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 给与相关指导缓解患者恐惧情绪。向患者解释膀胱灌注的重要性及灌注方法、灌注后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3.2 灌注中护理

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配合医师插导尿管、注药, 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安慰。灌注后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使药物与膀胱壁接触。

3.3 灌注后护理

上一篇:作为教学下一篇:数学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