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修复

2024-09-25

局部修复(共7篇)

局部修复 篇1

最新版世界经典口腔名著系列《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学》一书共三篇24章节, 分别介绍了牙齿缺失的总体概念和治疗计划、临床和技工室操作、义齿维护、暂时性修复体和颌面修复体等内容。与前几版相比, 该版增加了对牙齿缺失总体概念和可摘局部义齿的地位的简要介绍, 以期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此书。该书适合临床口腔科医师、技师和口腔医学学生阅读。下列为该书纲要:

第一篇 总体概念与治疗计划

第1章 牙列缺损的流行病学、生理学和术语

第2章 卡环固位局部义齿

第3章 牙列缺损的分类

第4章 可摘局部义齿的生物力学

第5章 大、小连接体

第6章 支托与支托凹

第7章 直接固位体

第8章 间接固位体

第9章 义齿基托的要求

第10章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

第11章 模型观测

第二篇 临床和技工室操作

第12章 诊断与治疗计划

第13章 可摘局部义齿的口腔准备

第14章 基牙预备

第15章 可摘局部义齿印模材料和取模方法

第16章 远中游离端义齿基托的支持

第17章 可摘局部义齿的牙合关系

第18章 技工室操作

第19章 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设计单

第20章 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调整和维护

第三篇 义齿维护、暂时性修复体和颌面修复体

第21章 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衬和换托

第22章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和添加

第23章 暂时性可摘局部义齿

第24章 颌面修复中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

订价:198元, 需购者请直接汇款至:西安市康复路7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收

邮 编:710032

电 话:029-83224470 (传真) /84776213 E-mail:j-pr-s@fmmu.edu.cn

手指外伤局部皮瓣修复的护理 篇2

关键词:皮瓣修复,皮瓣观察,保暖,制动,超声多普勒,高压氧治疗

手外科、显微外科皮肤组织缺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对此症状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皮瓣修复术。然而, 一个让很多医护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就是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手术之后的成活情况[1]。针对这个问题, 在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随机对30例42指手外伤患者进行了局部皮瓣的修复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术后经过对皮瓣观察护理, 高压氧治疗, 皮瓣成活率达到100%, 患手指功能基本恢复, 外形美观,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27例, 女3例, 年龄在17~50岁, 工人25例, 占83%, 多为机器扎伤, 其一般家庭妇女和售票员及会计5例, 占17%, 分别为车门、铁门、汽枪夹伤, 或菜刀切割伤, 均为指端或部分指端的缺损, 缺损平面在远侧指间关节的27指, 甲根水平的10指, 其余为近侧指间关节以远或甲根平面以远半侧缺损。

2 结果

30例42指行了局部皮瓣修复术, 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到了100%。

3 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是:①配合医师进行周密细致的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②术后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认真护理严密观察皮瓣的颜色、肿胀、皮温、毛细血管的反应, 采用超声多普勒的观察和高压氧的治疗, 预防和处理皮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4 术前护理

①术前心理护理此类患者都是突发事件而致伤的, 因此患者受伤后心理创伤很大, 担心伤后可能残废, 而影响工作。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心理负担。因此, 应该尽可能保证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息需要, 增加抗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高压氧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对疾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②配合医师做好术前的各项实验室的常规检查和术前各种皮试的试验。

5 术后护理

手指外伤皮瓣术后护理, 观察皮瓣是术后护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采取的具体方法如下:

5.1保暖要求室温在25℃左右, 在皮瓣上方30~40 cm处放置60 W的站灯进行照射局部保暖, 可刺激毛细血管扩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术后待续照射3~5 d, 以后每天早晨或夜间间断照射。

5.2制动患者在1周内适当的制动, 防止牵拉皮瓣而增加创面的张力。抬高患肢, 高于心脏平面10 cm, 以利静脉回流, 减轻组织水肿。

5.3皮瓣观察和测定临床观察重点应放在皮瓣的血运上, 要观察皮瓣的颜色、肿胀、皮温、毛细血管反应, 并做好记录。术后24 h内是皮瓣成活的关键, 一般术后1~3 d每小时观察1次, 3 d后改为每3~6 h观察1次, 对观察结果要随时进行分析, 以及时能够早发现皮瓣血运障碍, 及时尽早处理。①皮瓣的颜色:在一般情况下, 皮瓣皮肤颜色鲜红色, 表示血运良好。如皮瓣苍白、灰暗、皮纹加深, 表明动脉供血不足。如肤色呈暗紫红, 随之出现花斑、皮纹减少或消失, 皮瓣明显肿胀, 则静脉回流障碍[2]。②皮瓣的肿胀:如皮纹消失, 指腹张力增加, 表示肿胀严重, 多为静脉回流受阻的早期征象, 严重者可有水泡形成。③皮瓣的皮温:皮温是观察皮瓣血液循环障碍较准确指标, 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不足均可早期测出皮温下降, 测量时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同侧的对应点相比较, 若低于健侧2~3℃, 提示血液循环障碍存在, 若低3~5℃, 表示血液循环严重障碍, 在术后皮温即为34~35℃ (室温25℃) 提示预后良好。④毛细血管反应:即皮肤乳头下静脉网充盈时间, 用一根棉签棒压迫皮瓣皮肤, 皮肤既变白, 放松后观察皮肤转变情况, 一般情况下, 2~3 s内由苍白转为红润者为正常, 若延长到5 s或更长, 则提示有血运障碍, 如果毛细血管反应差, 则是血运中断的征象。此时应及时检查皮瓣蒂部是否包扎过紧, 有无压迫现象。找出原因, 及时报告医师处理。⑤超声多普勒的应用:采用超声多普勒比较健侧与患侧动、静脉多普勒信号的音量大小和振幅高低来推测血流通畅情况, 此法灵敏即不增加组织损伤又可反复探测, 值得推广。⑥高压氧治疗:目前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皮瓣存活率。其方法是:术后2 d开始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 戴面罩吸纯氧1.5 h, 吸氧次数为2次, 中间间隔10 min的时间休息, 前3 d, 2次/天, 然后1次/天, 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1~3个疗程[3]。高压氧条件下, 组织内储氧量增高, 使移植皮瓣的生长活力增强, 从而促进局部肉芽组织生长, 在移植的皮片或皮瓣与受皮区血液循环尚未建立之前, 组织内的高分压氧可减轻植皮片或皮瓣因缺乏血液供应而造成的持续性乏氧状态, 有利于移植皮瓣的成活[2]。

6 小结

皮瓣修复术是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的一种简单易行手术方式。而术后认真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颜色、肿胀程度、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高压氧治疗, 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认真严格的护理是挽救患手, 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韦贵珠, 韦孟怀.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手部创伤皮瓣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1, 9 (9) :2358.

[2]亢华章.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J].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 20 (4) :226.

局部修复 篇3

数字图像修复是指计算机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对图像中丢失信息的区域进行自动填充, 并要求其修复痕迹不为人眼所察觉的一种图像处理技术[1], 在文物保护、影视特技制作、老照片修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图像修复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偏微分方程[2,3]和基于样本[4,5]。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算法能较为细致地修复丢失的几何结构信息, 但是不能恢复大范围丢失的图像纹理和结构信息[4]。Criminisi等人[6,7]于2003年提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基于样本的修复算法, 根据待修复区域周围的等照度线强度信息确定修复顺序, 采取全局搜索方式获取样本块, 逐一与待修复块进行SSD (sum of squared differences) 比较匹配, 将相似度最高的样本块作为最佳匹配块填入信息缺损区域。该算法对于大范围的填充具有良好的效果, 但该算法效率较低, 尤其在修复大尺寸图像时, 这个缺点尤为明显。其次, 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错误匹配块而产生恶性繁衍, 影响图像的修复质量[8]。

针对Criminisi算法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此算法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改进算法,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法[9,10,11,12,13,14]。例如, 文献[9]在比较之前预先计算纹理块的平均灰度值以及分割后的纹理块的局部平均灰度值, 以取代计算复杂的匹配项SSD, 从而提高算法效率。文献[10]通过预测修复后图像块的统计属性, 对所有待匹配的图像块进行筛选, 加快了图像修复速度。文献[11]使用优化传递技术, 增加辅助变量, 在小波域中进行快速修复。据我们所知, 目前对于自适应改变采样区域大小以提高修复速度的研究还非常少。文献[12]提出根据待修复块周围的平均灰度信息确定采样区域范围, 但平均灰度不能反映待修复区域周围的灰度变化程度, 在表征图像纹理结构信息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分析Criminisi算法基础上,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灰度熵的快速图像修复算法, 在迭代计算中, 根据待修复块周围的平均灰度熵信息自适应调整搜索区域范围, 从而降低整个算法的匹配比较时间。与Criminisi算法相比, 本算法可以提高修复效率, 降低误匹配, 使得修复结果更加自然。

1 熵函数

熵是信息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用于度量信息量的一个概念, 一个系统越是有序, 信息熵就越低。设集合I中各个时间出现的概率用n维概率矢量P= (p1, p2, …, pn) 表示, 且满足0≤pi≤1, , 则熵函数的定义为:

信息熵可以运用于一些图像处理问题, 参见文献[15, 16],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把信息论中熵的概念引入图像分割阈值选取中。对于图像处理问题而言, 熵是一种特征的统计形式, 它反映了图像中平均信息的多少。

2 本文算法

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认为, 图像某一位置的像素与其周围的像素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观察自然图像可知:

1) 像素灰度变化较为缓慢的图像子区域, 如自然景观中的天空, 其图像块与块之间的平均灰度值较接近;

2) 而灰度变化较明显的区域, 如草地, 则图像块与块之间的平均灰度值变化较大。

总之, 越是图像结构和纹理相交错的区域, 像素的变化越是剧烈且无规则, 图像块与块之间的平均灰度值变化得越大。

我们研究发现, 当待修复块位于灰度变化较为规则的区域时, 在匹配比较步骤中, 只需在待修复块周围区域中搜索最佳匹配样本块便可以获得较高的修复质量;而当待修复块位于灰度变化较为剧烈区域时, 则需要在较大区域中搜索最佳匹配样本块, 以获得更多的样本块从而完成较细致的修复任务。从信息熵的角度来看, 图像灰度呈现规则变化的区域, 图像含有的信息量较大, 信息熵较小;图像灰度呈现不规则变化的区域, 则相反。因此, 我们使用熵函数来表示图像待修复块周围像素灰度值变化。

Criminisi算法耗时的主要原因在于全局搜索采样策略。从修复人员的手动修复经验可知, 在修复图像中信息量较大的区域即纹理结构变化较为复杂的区域时, 修复人员需要从全局考虑、寻求修复依据;而在修复灰度较为一致的区域时, 修复人员只需从其周围信息作出推测便可完成修复。本算法在确定采样区域时, 遵循了这一修复原则, 不再采用Criminisi算法的全局搜索策略, 而是根据待修复块周围图像区域的灰度熵信息, 在搜索最佳匹配块步骤中, 算法自适应确定搜索区域范围大小, 降低搜索匹配时间, 提高算法效率, 降低误匹配率。

本算法首先按照Criminisi算法[6.7]的优先权分配规则确定具有最高修复优先权的待修复块, 然后根据待修复块邻域像素的平均灰度熵信息确定搜索范围以获得最佳匹配块, 最后将最佳匹配块中的像素值填入待修复块像素信息缺损位置。重复迭代上述步骤, 直到信息丢失区域全部修复完毕。

本文所提的根据平均灰度熵自适应确定搜索范围的算法流程如下:

1) 按式 (2) 确定优先权最高的以点p为中心的待修复块Ψp的邻域像素集合Ns (p) :

其中, N (p) 是点p的邻域窗, 是以点pj为中心的图像块, I是待修复图像, Ω是破损区域。

2) 计算位于待修复块Ψp的邻域像素集合Ns (p) 中样本图像块的平均灰度值A (pj) :

3) 计算Ns (p) 集合中平均灰度值为i的样本块所占比例Pi:

其中, Numi表示像素点p的邻域窗内平均灰度值为i的样本块的个数。

4) 计算待修复块Ψp邻域集合Ns (p) 内的平均灰度熵H (Ψp) :

5) 根据计算得到的平均灰度熵值确定最佳匹配块的搜索区域大小。当H (Ψp) >α, 算法认为待修复块周围信息丰富, 采取全局搜索最佳匹配块, 否则在较小的搜索范围S1内搜索最佳匹配块。阈值α由全部已知图像块的平均灰度熵的均值确定。

在算法具体执行时, 用户可以根据其具体的修复精度要求, 多增加几个熵阈值, 完成更加细致的图像修复任务。

本文所提的平均灰度熵算法的Matlab编程举例如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在PC机上, 基于Matlab (R2011b) 实现算法, 运行环境是Win 7, 计算机配置为AMD Athlon (tm) X3 440 Processor (3.01 GHz) , 2 GB内存。对各种具有简单和复杂纹理结构的彩色自然图像进行测试, 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所有的测试图像均来自于Berkeley大学的BSDS300图像数据库, 图像分辨率均为481×321的彩色图像。在以下的算法结果中, 我们将待修复窗大小设置为7×7, 邻域窗设置为17×17, S1值设置为待修复块周围30个像素宽度的邻域带。

3.1 文字移除应用

随机选取了15幅图像作为测试图像, 使用统一掩码图, 破损率为4.38%, 测试本文所提修复算法的修复速度和修复质量, 并且与Criminisi算法做比较, 算法修复性能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值作为客观评价指标 (如表1所示) 。

由表1可知, 在修复质量方面, 本文算法与Criminisi算法相比略有提高, 平均提高了1.01%;在算法耗时方面, 本文算法大幅提高了算法效率, 平均提高了83.73%, 具有较大优势。Criminisi算法采用全局搜索策略, 即每次比较匹配的样本集大小一致, 由于实验使用了统一掩码, 因此, Criminisi算法对15幅测试样本的修复时间较为接近, 而本文算法在每次匹配时均是根据待修复块邻域的灰度变化信息自适应确定修复范围, 因此15个测试样本的修复时间变化较大。对于待修复区域周围信息灰度变化较平稳的测试图像, 即破损区域位于图像纹理结构比较单一的环境时, 本文算法耗时较低;否则, 本文算法耗时较大, 但仍大大低于Criminisi算法。进一步分析可知, 当图像尺寸增加时, 每次用于匹配比较的样本数将增加;当图像破损区域变大时, 匹配比较的迭代次数将增加, 从而使得本文算法对修复效果和效率提高将更加明显。

图1是Criminisi图像修复算法和本文所提算法在文字移除应用中的直观结果, 其中第一列为待修复图像, 第二和第三列分别为Criminisi算法和本文所提算法的修复结果。图1的第一个例子中待修复区域周围灰度值变化较大, 而第二个例子中待修复区域周围的灰度值变化要相对小些, 因此从表2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第二个例子采用本算法的计算时间要少于第一个例子。从人眼知觉系统的主观评价角度来说, 两算法的修复结果非常相似, 均能合理地从破损区域周围的已知信息中找到合适的可用信息填补待修复区, 使最后的结果连续且自然。从运行时间角度而言, 本文所提的基于局部平均灰度熵的快速修复算法的运行时间大大少于Criminisi算法的运行时间 (如表2所示) 。

3.2 物体移除应用

图2是图像修复算法在物体移除中的应用, 其中, 第一幅为待修复图像, 第二幅为Criminisi算法的修复结果, 第三幅为本文所提算法的修复结果。由于Criminisi算法在某些迭代中引入了错误信息, 使得最后的结果在河流上产生了人工操作的痕迹;相比较, 本文提出算法降低了误匹配发生的几率, 修复结果则更为合理、自然。

4 结语

本文针对现有算法需遍历整个已知图像区域选择最佳样本而造成计算效率低下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平均灰度熵的快速图像修复算法。实验证明, 本文所提出的算法降低了计算时间, 大大提高了图像修复算法的修复效率, 同时降低了误匹配率, 提高了修复质量。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的检查与准备 篇4

1口腔检查

1.1 缺牙区的检查

查明是个别缺牙还是多数牙缺失;是前牙缺失、后牙缺失还是前后牙同时缺失;是分散缺失还是连续缺失;是非游离端缺失还是游离端缺失;是单颌缺失还是双颌缺失。缺牙的时间和最后拔牙的时间, 伤口愈合情况, 有无瘢痕组织。缺牙区有无残留物或病变, 如残根、阻生牙、瘘管、粘膜病变、增生物、肿块、残余感染等。缺牙间隙的近、远中距和牙合龈距离的大小。缺牙间隙处牙槽嵴的形状 (方圆形、椭圆形、尖圆形、刃状、双嵴) 租丰满度 (很丰满、一般、低平) 。余留牙邻缺隙有无严重倒凹存在。

1.2 余留牙检查

记录已治疗的牙位和待治疗的牙位, 可结合X光片检查。检查牙周病、牙龈炎症、龈退缩程度、牙松动度等, 并结合X光片观察牙槽嵴吸收情况。检查牙合面及牙颈部楔状缺损情况。

1.3 修复体检查

口内已有修复体者, 应检查其形态、功能如何, 固位、稳定是否良好, 结构是否合理, 有无破损和变质现象, 对邻近硬、软组织有无不良刺激或存在相关的病理性改变。

1.4 颌骨检查

牙列缺损还应检查牙槽骨骨组织的情况, 可以预测对牙合力的支持能力。上下颌骨、牙弓、牙槽嵴的关系:外观上是否对称、谐调, 或有前突、后缩、上大下小、上小下大反牙合关系存在, 还有哪些骨性隆起区, 有的过分外突, 有的过于下坠, 不利于义齿就位和排牙, 严重者需要手术整形, 一般者可作基托缓冲, 以免妨碍排牙、义齿就位和引起压痛。

2制作诊断模型

诊断模型应包括缺牙间隙、余留牙及承托义齿的范围。可复制一副诊断模型, 原始模型作为永久的记录, 复制模型可根据需要磨改。

在模型上可从舌侧、颊侧全面了解口内情况, 如前牙深覆牙合的程度;对颌牙对放置牙合支托的干扰;需要调磨的牙尖以及需要牙合重建来改善牙合关系的牙齿等等。总之, 诊断模型用来观察从口内直接观察不到的情况, 用作口腔检查的补充。用观测器来确定义齿就位道、基牙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以及影响义齿摘戴的组织倒凹[1];牙齿邻面制作导平面、重塑基牙外形及牙合支托位置等, 并设计在诊断模型上, 作为以后治疗过程中的参照。此设计的就位道, 既要符合力学的要求, 又要符合功能、美观的要求。

3准备

3.1 修复前的准备

为了确保牙周组织、牙龈缘的健康, 确保印模的准确性, 在修复前必须对牙结石和菌斑进行洁治,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在检查中所发现的龋齿均应进行充填治疗。如果龋坏侵及牙髓, 则应作牙髓病治疗。凡有牙龈充血、肿胀、牙周袋溢脓等牙周炎症状时, 应先作牙周病治疗, 在炎症消退后再修复。对设计不当的修复体, 或修复体已经失去功能, 并刺激周围有关组织而又无法改正时应该拆除。

3.2 口腔准备

由于失牙时间过久, 未及时修复, 造成对牙合牙伸长, 对修复治疗和下颌运动有妨碍时, 应对伸长牙进行调磨。当牙齿牙合面出现磨耗不均匀现象时, 在上颌后牙的颊尖和下颌后牙的舌尖, 常出现有尖锐的边缘。这些尖锐边缘常引起食物嵌塞和下颌牙周组织创伤, 同时也经常使舌及颊部软组织受到激惹,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调磨, 将尖锐边缘磨低, 磨圆钝。对正中牙合或非正中咬合过程中的早接触点或牙合干扰部分, 应作调牙合处理。有些牙齿过于倾斜, 应减小倒凹以利假牙的戴入和避免人工牙与天然牙之间出现间隙而嵌塞食物和影响外观。

3.3 牙合平面不协调及牙列不齐的调整

大多数部分牙缺失患者的余留牙牙合面参差不齐。这主要是拔牙后未及时修复, 导致对颌牙伸长, 或邻牙向缺隙处倾斜。用正畸方法纠正错位牙应为首要的选择。改变设计或通过调磨错位牙的轴面纠正。中度牙错位可采用全冠修复体纠正其外形。预备牙齿前, 医生必须确保牙齿预备后能纠正牙齿的错位[2]。若预测预备牙体时可能会危及牙髓组织时, 预备之前应进行牙髓治疗, 利用桩核来调整牙冠的就位方向。应该注意的是牙冠长轴的方向与牙根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宜太大, 否则, 承受的牙合力会危害牙周的健康。重错位牙可考虑拔除, 或经牙髓治疗后再做覆盖义齿基牙。

摘要:目的 探讨可摘局部义占修复前的牙龄检查与准备方法 。方法 选取临床行可摘局部义齿患者修复前的检查与准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制取用于灌注可摘局部义齿工作模型用的印模之前完成。先取研究模, 在模型上观察分析, 结合口腔具体情况, 充分考虑, 反复对比, 作出修复治疗计划。结论 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之前, 要进行系统的临床检查和必要的修复前准备。

关键词:可摘局部义齿

参考文献

[1]郑麟蕃, 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1149-1150.

局部修复 篇5

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污水管道所处位置环境复杂,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管道平均埋深2.5 m,管道直径600 mm,地下水位高于管顶1 m左右,管道已使用20 a。经管道内窥视频检测发现:管壁严重腐蚀,管道接口错位、渗漏严重。其中,第1接口严重渗漏、冒漏,第3、第7接口严重冒漏。图1为内窥视频检测情况照片。

传统的开挖更换管道对公园环境及地下水系的影响很大,决定采用非开挖翻转内衬工艺进行管道修复。为保证翻转内衬工艺的正常实施、保证内衬管的安装质量,避免渗漏的地下水冲刷内衬树脂材料、避免内衬施工后管道内局部形成水包,在翻转内衬之前需对有较大渗漏的点采取局部预处理。

2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管道局部内衬预处理的方法很多,有局部嵌补法、不锈钢发泡内衬法、橡胶柔性密封内衬法、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等。根据翻转内衬施工特点,要求预处理施工的材料强度大、壁厚小,决定采用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进行接口渗漏处的预处理。

2.1 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特点

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具有如下特点。

1)整个修复过程工作人员无需进入管道,安全可靠。无须开挖,利用现有检查井就可以完成修复工作。

2)施工时间短,从树脂混合到完成局部内衬修复仅需3~4 h。

3)玻璃纤维修复厚度3 mm,修复后的管壁光滑,可提高通水能力。

4)常温固化,无需加热或紫外线等外加能量进行固化。

5)材料耐酸碱腐蚀、水密性强,黏结性高,有一定的柔韧性。

6)特殊配方的混合树脂,在潮湿的地下或带少量水流的作业条件下,树脂会牢牢粘覆在管壁面上。

7)施工设备体积小,安装转移方便。

8)无害施工,经济环保。

2.2 材料及技术标准

局部树脂固化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和树脂。玻璃纤维材料是双层构筑结构,特殊的纺织工艺使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树脂浸润性和较高的强度结构,材料固化后的厚度为3 mm。树脂材料为环氧树脂基础上的多种混合材料,可在水中常温固化,固化时间2~3 h。采用的德国技术质量标准见表1。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技术能够满足翻转内衬工艺的需要。

3 施工步骤

根据工程情况及施工工艺要求,按下列步骤对接口渗漏处进行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的预处理。

1)对修复点所处的管段进行封堵、局部降水导流、管道清洗。

2)根据需修复的管道直径计算材料尺寸,将玻璃纤维材料按照修复尺寸剪切。

3)将复合环氧树脂进行充分混合,制成环氧树脂基础上的多种混合材料。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混合比例为1∶2。

4)将混合好的树脂均匀涂抹在玻璃纤维上,必须做到双面浸润碾刮,实现充分浸润。图2为现场树脂浸润施工照片。

5)把浸润了树脂的玻璃纤维材料3层折叠后,安装在专用修补器上。图3为修补器进入检查井时的照片,近井口的部分为浸润了树脂的玻璃纤维材料。

6)修补器在管道内窥设备的指引下准确定位在渗漏点处。图4为修补器进入检查井时的照片。

7)连接充气装置对修补器进行充气,并达到一定的压力。

8)在混合树脂的凝胶时间内保持修补器的压力。

9)修补器放气、撤离,凝胶固化后的玻璃纤维材料紧密粘贴在管道内壁上。图5为局部内衬后的管道照片。

10)通过内窥视频设备对修复面进行修复后检查,确认修复成果,完成工作。图6为修复后内窥视频的检查图片。

4 现场情况

趵突泉管道预处理采用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共计修复35处,施工时间4个工作日。为了缩短预处理时间,采用全段清洗、整体降水、调水的措施。将3号~8号井段之间进行完全封堵,在各个管段之间分段同时进行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施工。施工中针对渗漏严重的6号~7号、7号~8号井段进行重点作业,先将大漏点处理后,再观察周围接口的小漏点是否变成大漏,依次从大到小进行处理。各井段采用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技术修复完成的数量为35处。

通过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对3号~8号井段的渗漏点进行预处理。原管道渗漏量>200 m3/h,经预处理后管道的渗漏量<100 m3/h,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渗漏,为翻转内衬施工创造了条件。

管道内窥检测标准采用DB31/T 444—2009 《排水管道电视和声纳检测评估技术规程》相关要求。

5 结语

在高地下水位、管道渗漏严重的情况下,进行非开挖内衬修复管道之前,对管道严重渗漏点采取局部树脂固化内衬法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渗入,为内衬管的安装施工创造条件,有效保证内衬施工质量,防止内衬管安装及固化过程中水包的发生。从而,可保证内衬施工顺利完成,避免施工风险。

局部修复 篇6

弹性树脂是一种新型义齿修复材料, 其特点是有适宜的弹性和柔韧性, 色泽接近天然牙龈组织, 具有良好的仿生与隐蔽效果。缺点是刚性不强、易弯曲、不能有效传导和分散合页力, 单独运用时易致粘膜组织损伤、加速牙槽嵴的吸收, 通常用于个别前牙或过渡性修复[4]。

笔者自2003年开始采用支架与弹性树脂组合制作可摘局部义齿, 结合二者优点, 去除了不美观、唇颊侧口感不佳、食物易嵌、易致组织损伤等缺点, 获得良好临床修复效果[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5月-2010年5月各类牙列缺损患者 (不含个别前牙缺失修复和活动桥修复) 采用支架+弹性树脂修复205例共277件, 其中Kennedy分类:一类98件、二类64件、三类36件、四类79件。

材料铸造金属 (钴铬合金、镍铬合金、钛合金、纯钛金属) 支架, AULEN弹性树脂, 复合树脂人工牙。

1.2 方法

按标准式义齿制作法制作各类支托与舌、腭侧支架或金属基托, 因人工牙与树脂之间非化学性结合, 排牙时要在人工牙舌侧及盖嵴部磨出"T"字形孔道或形成有倒凹的沟槽, 使人工牙与树脂锁结在一起。唇颊侧基托与固位体则由弹性树脂制作完成。 (树脂固位体的形态另文讨论)

2 结果

3 讨论

3.1 出现现象原因分析

3.1.1 人工牙脱落原因: (1) T"形孔或有倒凹的沟槽制备过小, 使充盈其中的弹性树脂材料过于单薄, 受强力时折断。 (2) T"形孔或有倒凹的沟槽制备过大, 使人工牙强度受损而折断。 (3) 排牙空间过小, 打磨后余留的人工牙强度不足。

3.1.2 粘膜损伤:为游离端缺失类 (Kennedy一类和二类) 的义齿下沉所致, 与制作方法无直接相关性。

3.1.3 食物嵌塞:为打磨缓冲过度或天然牙因病松动移位或余留牙脱落所致。

3.1.4 支架变形:本次观察支架变形一例为患者向同伴炫耀义齿耐用强力弯折所致, 属使用不当。

3.1.5 无法使用:一例患者无法适应可摘式修复体。

3.1.6 退色:是此法的主要缺点, 但因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半透明性和固位体位置近龈较为隐蔽, 在戴入口中时并不会对美观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材料性能有待改进提高, 使其更加完美。

3.2 以上现象与制作不当和使用不当等有关与制作方法无关。

3.3 其它出现问题:人工牙或余留天然牙脱落后不易修理, 牙槽嵴吸收后不易衬垫。

3.4 其它临床所见:

本次观察中, 有许多患者是在已经标准式支架修复后, 因对金属固位体外露影响美观强烈不满而再次选择支架+弹性义齿修复的;也有些病例前后牙间隔式缺失、余留牙倒凹大没有共同就位道, 但由于弹性树脂具有高弹性和轻度可压可让性, 可轻度扭转戴入就位, 就位后固位好、封闭好, 不易嵌塞食物。这些修复均获得了医患满意的修复效果。

4 结论

4.1 铸造金属支架坚固、轻巧、耐用、舌腭侧口感舒适, 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仿生效果和物理性能, 对基牙的不良作用力远小于传统金属卡环。二者结合后扬长避短, 通过合理设计, 较完美的实现了可摘局部义齿的美学原则、生物学与生物力学原则、连接设计原则、固位与稳定原则[1]

4.2 本修复法是随着新材料出现后产生的新的修复工艺与方法。具有目前为止教科书所载可摘式局部义齿修复方法所不具有的制作与使用上的优良性能和优点, 应该做为可摘式局部义齿修复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15-222.

[2]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6-251.

[3]卓锋.铸造支架与隐形义齿联合的临床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7 (3) :199.

局部修复 篇7

1. 局部更新原因

(1)局部损坏严重

该自卸车使用多年,其厢斗产生严重磨损,加上被铲斗和岩石冲撞,其侧板局部产生严重变形和多处断裂,导致该厢斗无法继续使用。

(2)存在设计缺陷

厢斗侧板板材厚度较薄,侧板较长、较高,侧板外侧2根U形梁中间没有拉筋,造成其抗冲击性较差,局部产生变形和开裂。

2. 确定修复方案

若购置新的侧板总成供货周期长、成本高、工作量大。而采取局部更新方法修复侧板,则周期短、成本低、工作量小,且修复后不影响使用。

为了缩短修复周期、保证生产需求、降低维修成本,我们决定对厢斗侧板进行局部更新。主要措施如下:挖补侧板损坏部位,在侧板外侧2根U形梁中间增设方柱拉筋,以增强侧板抗冲击能力、提高侧板使用寿命。

3. 修复方法

(1)切割损坏部位

切割之前,清理侧板切割部位的泥土杂质,划切割线。由于侧板外侧有2根U形梁,内侧板不能一次性完成切割,应按照先里后外、先板后梁、先下端后两侧的顺序进行切割。应将侧板切割成细条形,以便取下。侧板下端要切割到底部U形梁的中间部位,侧板完成切割后切割厢斗顶部大梁。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切割顶部大梁与侧板的后端时,切割缝不能成一条竖线,至少错开200mm,厢斗侧板和顶部大梁切割情况如图2所示。

使用氧乙炔或气刨切割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切割顺序。一定要切割通透,避免粘连。切割时要注意受力部分的切割顺序和操作人员站位,避免相邻部分结构的损伤。要配合使用起重机吊住被切割部位,避免钢板弹伤或跌落砸伤操作人员。要清理干净工作场地下方易燃易爆物质,防止发生火灾。由于厢斗巨大,在高空切割和焊接侧板时要搭设工作平台,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以防止高空坠落。

(2)板材下料

厢斗顶部大梁要使用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抗冲击性的16Mn钢板,板材厚度为12mm,采用半自动火焰切割机下料。厢斗顶部大梁截面一侧为直角形,另一侧为钝角加圆弧形,可使用折弯机折弯,如图3所示。侧板也使用16Mn钢板,采用割炬切割下料。为了提高侧板的抗冲击性,其板材厚度由原来的6mm增加至10mm。

由于折弯机折弯长度有限,顶部大梁可按拼接方法下料。切割板材时,要保证其前端平直,以保证装配精度和焊接质量。

(3)制作辅助工具

焊接过程需要自行制作一些辅助工具,如吊环、7字码、压缝楔铁等,具体如下:

吊环吊环用于吊装新的侧板与大梁,使用厚度为16mm的Q235普通碳钢制作,数量为8件,具体尺寸如图4所示。

7字码7字码主要作用是调整焊缝间隙,保证焊件的装配质量。7字码分为大、小2种,使用厚度为20mm的Q235普通碳钢制作,(严禁使用脆性材料)。制作1件大号7字码,具体尺寸如图5a所示;制作4件小号7字码,具体尺寸如图5b所示。

压缝楔铁压缝楔铁的作用是配合小7字码调整焊缝间隙。使用厚度为40mm的普通Q235碳钢制作2件压缝楔铁,具体尺寸如图6所示。

(4)焊接顶部大梁

由于厢斗放置在室外,厢斗顶部大梁要使用吊车组对点焊。将吊环焊接在大梁上,再用吊车将大梁吊起进行组对。焊接厢斗顶部大梁时,要先用点焊定位前端立缝、再点焊定位后端立缝。如果新、旧件不在一个平面上,要用7字码进行调整。厢斗顶部大梁两端间隙控制在0~5mm,以保证焊透。组对过程中,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可利用气刨或氧乙炔焊炬修理,直到位置合适后再由人工对齐并进行微调。顶部大梁组对点焊情况如图7所示。

要确保新制作顶部大梁与中部旧梁的平行度,待大梁位置调好以后,进行点焊定位。点焊定位时要对称焊,防止变形。定位点焊后,再进行正式焊接。由于顶部大梁较长,焊接过程中随时可能产生变形,因此应适时对其进行调整,以确保装配精度。

(5)焊接侧板

在新制作每块侧板的两侧各焊接1个吊环(2块侧板共焊接4个吊环),以便吊装和组对定位。侧板组对点焊定位时,先使用吊车将侧板吊起,再调整侧板位置。组对点焊定位顺序为先里后外、先上下后左右。调整侧板内侧时,先将侧板插入新制作顶部大梁内侧,再调整其他位置。若焊缝间隙较大,使用7字码和压缝楔铁调整焊缝。调整外侧之前,先将组对好的内侧上、下分段焊接一部分,焊缝长度为100mm。调整侧板外侧时,若侧板与中部旧梁间隙较大,要使用千斤顶和7字码缩小该间隙,达到适于焊接的间隙(0~5mm)。将侧板调整到最佳位置后,先定位、点焊其上、下两端水平焊缝,再定位、点焊左、右两端竖焊缝,最后进行正式焊接。焊接完成后,将4个吊环割除。侧板组对点焊情况如图8所示。

组对定位、点焊过程中,若侧板板材存在不合适的部位,使用氧乙炔火焰切割修理直到合适为止。待侧板全部焊完后,用氧乙炔火焰割炬在每侧侧板上各割出2个吊装孔。吊装孔直径为165mm,吊装孔圆心距顶部大梁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30mm,距厢斗前护板的水平距离为750mm。吊装孔切割后,为增加强度,在每个吊装孔外侧焊接1个套圈(与吊装孔同心),套圈的具体尺寸为:内径为175~180mm,外径为195~200m,板厚为20mm。

(6)焊接方形拉筋

侧板焊接完以后,使用吊车翻转厢斗。选用焊接性和强度较好、厚度为8mm的16Mn钢板制作6件方柱形拉筋(每个侧板3件),焊接在侧板外侧2个大梁之间,以增加侧板刚性,提高侧板抗冲击能力。方柱形拉筋下料后,使用折弯机将其折成槽钢形,再组焊为方形柱。方形柱拉筋成品高510mm,边长150mm,其尺寸如图9所示。

方柱形拉筋下料时,将所需钢板切割为两等分,以便折弯机折成槽钢形。

4. 焊接工艺

(1)焊接方法

焊接顺序为:先焊接厢斗顶部大梁,再焊侧板。接头焊缝形式为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焊层层间温度控制在100℃以下,以防温度过高造成焊缝塌陷。为了使厢斗两侧受力均匀、减少焊接变形,焊接时采用多层、多道、双人对称焊接方法。焊接厢斗顶部大梁时,要先焊竖缝焊接侧板时,要先焊横缝、再焊竖缝。长焊缝要分段施焊,每段长度为50~100mm。

定位焊缝是正式焊缝的组成部分,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正式焊缝的质量。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等缺陷。定位焊缝的焊接电流要比正常焊接时大15%~20%,收弧时要填满弧坑,以防止产生弧坑裂纹。定位焊缝应距设计焊缝端部30mm以上,其长度为50~100mm,定位焊缝的间距为400~600mm,角部定位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大于设计焊脚尺寸的1/2。焊接时,每焊完一层都要用风铲或渣锤将熔渣清理干净,要做好防风措施,如不慎出现气孔或夹渣,要停止施焊,利用气刨机将气孔和夹渣清理干净再继续施焊。

(2)焊接设备

厢斗为厢形结构,角焊缝较多。根据母材化学成分和焊接性能,选择型号为Miller Dimen Sion.TM.812埋弧焊机,选用型号为LW-81Ni1的焊丝,选用型号为ZX-630的气刨焊机。

(3)焊接要点

焊接时,严禁在坡口附近以及母材上打弧。电缆线要绝缘良好,避免因短路打伤焊体。每对焊缝对称焊应同步进行,施焊时宜采用窄焊道,多层多道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00℃以下,避免温度过高熔池下淌,影响焊缝成形和美观。厢斗焊缝焊接参数如附表所示。

第一层即打底焊时要保证焊透,盖面时要防止咬边,以确保焊缝质量。焊接完成后,要对焊缝进行保温缓冷处理。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外观和内部进行检查。对不合格部分进行修磨或补焊,将辅助工具(如吊环、7字码)取下时,将焊接接头打磨光滑。

上一篇:主题班会中的德育教育下一篇:美国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