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2024-11-05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共6篇)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篇1

恶性胸腔积液又称癌性胸腔积液, 是恶性肿瘤病人晚期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治疗很困难, 预后差[1]。近年来热灌注化疗的推广应用, 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已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作为一项新开展的技术, 病人及家属对其缺乏了解, 热灌注化疗也是一种应激源, 不适当的操作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给病人带来痛苦[2], 所以在治疗中做好护理很重要。我科2013年2月—2013年9月采用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31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3年2月—2013年9月采用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31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 男20例, 女11例;年龄36岁~71岁;住院时间9d~44d, 热灌注次数3次~5次;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 其中食管癌2例, 肺癌19例, 胃癌3例, 乳腺癌7例;B超提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 左侧胸腔积液23例, 右侧胸腔积液8例。

1.2 疗效评定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 根据治疗后的胸部X线、超声和CT的影像诊断为依据。完全缓解 (CR) :治疗后胸腔积液完全吸收, 症状明显改善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 (PR) :治疗后胸腔积液减少50%, 维持1个月以上;稳定 (SD) :胸腔积液减少小于50%或增加少于25%;进展 (PD) :胸腔积液较原来增加25%, 或出现其他进展病灶。CR+PR为有效[3]。

1.3 结果

31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经过做热灌注化疗及护理后, 30例病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其中完全缓解2 0例, 占6 4.5 2%, 部分缓解5例, 占16.13%, 稳定5例, 占19.35%, 进展1例, 占3.23%, 总有效率为80.65%。本组病人无感染、脱管等情况发生。

2 护理

2.1 胸腔穿刺术前护理

由于热灌注化疗是一种有创性治疗, 病人不了解治疗原理, 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 导致有些病人不能积极配合治疗, 因此, 要做好术前解释工作。穿刺置管前要评估病人的情况, 如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治疗经过、家庭经济状况、家属是否支持、有无剧烈咳嗽等, 了解病人心理状态, 介绍病房环境及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 让病人产生信赖感, 耐心细致地向病人及家属讲明胸腔穿刺置管的目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若病区有置胸腔引流管的病人, 让他们相互交流, 以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让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交代病人的注意事项, 如术中避免剧烈咳嗽及变换体位等。如果有剧烈咳嗽者可在术前先用镇咳药物, 多与病人交流, 鼓励及安慰病人, 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证充足睡眠。术前备齐用物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做好皮肤准备, 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急救药品等, 了解病人是否对利多卡因过敏, 并让病人签好手术同意书。

2.2 术中配合及护理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嘱病人半骑坐位, 在腹部放一枕头做支撑, 双手放在枕头上, 暴露穿刺处皮肤, 常规消毒皮肤, 打开胸腔穿刺包并铺洞巾, 一般穿刺点选择肩胛下角线第7肋间隙~第9肋间隙, 也可选腋中线第6肋间隙~第8肋间隙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进行穿刺, 有落空感后回抽, 见液体引出后置入导丝, 扩张器扩张进针点, 置入引流管, 并检查是否有积液引出, 固定引流管。穿刺处加强消毒后胶贴覆盖, 外接无菌引流袋, 缓慢间断放液, 第1次放液量不超过600mL, 以后每次放液量不超过1 000mL, 以免放液过多过快造成纵隔移位及复张性肺水肿加重呼吸困难及咳嗽。穿刺过程中随时与病人交流, 倾听病人主诉,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若病人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 协助病人平卧, 给予氧气吸入, 报告医生后遵医嘱对症处理。

待引流液锐减后给做热灌注治疗, 治疗前30 min给0.9%氯化钠100mL+奥美拉唑60 mg、格拉斯琼葡萄糖3 mg静脉输注并维持静脉通道, 以备抢救, 检查热疗机器并调节好各参数, 备好灌注液 (0.9%氯化钠800mL~1 000mL+注射用甘露聚糖肽40mg~60mg+地塞米松5mg) 连接胸腔引流管, 灌注液加温至42℃后以150mL/min速度灌入, 灌注量不超过800mL, 灌入后让病人改变体位, 保留5min后再以150mL/min速度抽回, 液体再加温后灌入, 如此3个循环后灌入500mL后保留, 24h后将液体引出即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灌入及回抽的速度、温度及灌注量与回抽量是否相等, 若灌注后回抽不畅应检查管道是否受压及扭曲, 嘱病人改变体位, 或向胸腔引流管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或1∶100肝素钠液2mL~5mL, 经过上述处理后仍回流不畅立即通知医生是否继续下一循环的灌注治疗, 并向病人及家属做好相应的解释及安慰工作, 监测生命体征, 若病人出现心悸、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给对症处理。

2.3 灌注治疗后及置管期间病人的护理

(1) 加强巡视,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病人有无心悸、气急、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情况, 如果有上述症状, 应及时通知医生后处理。 (2) 妥善固定引流装置,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 引流袋固定位置不高于引流口平面, 及时检查导管是否移位及堵塞, 保持有效引流。每日或隔日更换穿刺点敷贴, 并及时观察穿刺点是否红肿、有无渗出液、周围皮肤是否完整等。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袋, 更换时先夹闭胸腔引流管, 严防空气进入胸腔造成气胸。引流管固定长短适中, 应固定在易看见的地方, 床上杂物不宜过多, 要穿宽松、柔软的衣服。翻身或下床活动时勿按压或牵拉导管, 对于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的病人应加强巡视,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约束带, 导管要连接紧密。 (3) 认真填写住院病人高危导管滑脱护理评估表。Ⅰ度:评分值小于8分表示病人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Ⅱ度:评分为8分~12分表示容易发生导管滑脱;Ⅲ度:评分大于12分表示随时有可能发生导管滑脱。一般每周评估1次或2次直至导管拔出, 若有危险因素存在, 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防止导管滑脱。 (4) 告诉病人及家属发生导管滑脱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如果在连接处发生脱管, 应在呼气末返折管子, 如果从穿刺处滑脱, 在呼气末按压穿刺点, 立即与医护人员联系。 (5) 发现管道滑脱应立即接50mL注射器抽吸空气, 给予氧气吸入, 观察病人面色、呼吸等情况, 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处理, 及时填写护理不良反应报告单上报。 (6) 待病人胸腔积液消失后留管1周, 复查无积液产生即可拔管。拔管时严禁暴力拔管, 去除敷贴后常规消毒, 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 在病人吸气末快速拔出, 按压30min即可。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外周静脉化疗胸腔药物浓度低, 不仅效果差, 且全身毒副反应严重。近年来热灌注化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国内有文献报道认为, 热灌注化疗能够更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 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延长病人生命, 同时又可减轻放疗和化疗所产生的副反应[4]。但该方法并发症多, 对护理要求高, 因此熟练、专业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各种不良反应、争取最大临床获益起十分重要的作用[5]。有文献报道, 掌握热灌注化疗的相关知识, 施以术前周密准备和评估, 术中注意控制药物灌注温度、流速、保留时间和安全护理管理, 术后做好留置导管、化疗毒副反应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同时全程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 均能有效控制胸腔积液的发展[6]。所以, 做好护理是热灌注化疗的关键[7]。在热灌注化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严格控制温度、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症治疗很重要,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减轻病人痛苦, 提高其生存质量。

总之, 胸腔热灌注化疗为恶性胸腔积液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护理工作是重中之重, 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 加强业务培训, 熟练掌热灌注治疗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 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还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积极评估病人可能发生的情况, 防止坠床、晕厥、摔伤等意外发生, 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 做到防患于未然。其他方面做好知情同意及健康教育, 合理规避医疗风险, 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力明, 袁惠萍, 张斌杰, 等.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治疗癌性胸水的护理配合[J].护理与康复, 2010, 9 (12) :1043.

[2]于航娜, 孔永霞, 王红丽, 等.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J].临床医学, 2012, 32 (11) :122-123.

[3]陈明明.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4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16) :1995-1996.

[4]朱春梅, 刘丽.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2) :224-225.

[5]高丽珍, 高峨嵋, 黄艳坤, 等.胃肠癌及卵巢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50例护理体会[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 24 (7) :67-68.

[6]刘素萍.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癌性腹水的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32 (3) :449-450.

[7]杨宏.体外射频热疗配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肿瘤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3, 11 (1B) :142-143.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篇2

关键词: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热灌注化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胸腔积液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故有效地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 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为探讨应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取得的临床效果, 现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因肺瘤恶性胸腔积液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病人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病例的选择

选择因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在我胸外科住院治疗的病人。本研究的80例病人均为肺癌患者, 均经胸腔积液中查到癌细胞或经常规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活检病理确诊为胸膜转移并恶性胸腔积液。均为肺癌病灶同侧的胸腔积液。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且能耐受预计的治疗方案。

1.1.2病例的分组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按治疗的先后顺序编号, 根据随机数字表自第一行第一列始, 随机数字为单数的为治疗组, 随机数字为双数的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胸膜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 对照组采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胸膜腔非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如果病人选择的治疗意愿与随机方案不相符者则不纳入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仪器设备

体腔热灌注治疗机, 型号:HGGZ-102。

1.2.2治疗组采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胸膜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

对治疗前确诊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分别于患侧胸壁腋前线第3, 4肋间隙和腋后线第7, 8肋间隙局部麻醉下放置直径约1.5㎝的硅胶胸膜腔闭式引流管各一根。间断缓慢放净胸腔积液。对经过开胸手术活检或者胸腔镜活检确诊的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 手术清理分隔粘连后手术中分别于患侧胸壁腋前线第3, 4肋间隙和腋后线第7, 8肋间隙放置直径约1.5㎝的硅胶胸膜腔闭式引流管各1根, 上管尽量接近胸膜腔顶部, 下管尽量接近后肋膈窦。备接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给予胸膜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用。灌注液由生理盐水2 000 m L加顺铂 (60 mg/m2) 组成。胸腔内温度控制在43℃左右, 灌注时间为60 min, 循环灌注流速为300~500 m L/min。灌注前预先胸膜腔内灌注灌注液300~500 m L。然后再进行循环灌注。灌注期间均给予相同的止吐、水化, 补充电解质, 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灌注后拔出上胸腔引流管, 留下胸腔引流管继续保持胸膜腔闭式引流, 引流量<10 m L/24 h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灌注期间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病人的胸闷、胸痛, 心慌情况。

1.2.3对照组采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胸膜腔非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

对治疗前确诊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于患侧胸壁腋后线第7, 8肋间隙局部麻醉下放置直径约1.5㎝的硅胶胸膜腔闭式引流管1根。间断缓慢放净胸腔积液。对经过开胸手术活检或者胸腔镜活检确诊的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 手术清理分隔粘连后手术中于腋后线第7, 8肋间隙放置直径约1.5㎝的硅胶胸膜腔闭式引流管1根, 以备胸膜腔灌注用。灌注液由生理盐水100 m L加顺铂 (60 mg/m2) 组成。利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机加热至43℃后灌注到胸膜腔内, 夹闭胸膜腔闭式引流管, 嘱病人每15 min在床上翻身1次以使药液与胸膜均匀接触, 增加疗效。24 h后开放, 引流量<100 m L/24 h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灌注期间均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止吐、水化, 补充电解质, 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

1.3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评定

治疗后4周病人回院复查胸部CT、胸腔彩超。按照WHO癌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 根据治疗后的胸部X线、超声和CT的影像诊断为依据。完全缓解 (CR) :胸腔积液完全消失并维持至少4周以上;部分缓解 (PR) :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稳定 (SD) :胸腔积液减少不足50%, 但估计增加不多于25%;进展 (PD) :胸腔积液增加超过25%或出现新的病灶。治疗有效=CR+PR;治疗无效 (NR) =SD+PD。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病人的基本情况

该研究的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胸腔积液的位置、胸腔积液的量、Karnofsk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和表2。

注:少量即胸片示胸腔积液位于横膈水平以下;中量即胸腔积液位于第二前肋上缘以下;大量即胸腔积液位于第二前肋上缘以上。

2.2两组病人胸腔积液疗效的比较

本研究的全组病人均完成治疗方案, 治疗好转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和治疗相关性死亡。无失访病例, 4周后均回院行相关的复查。治疗组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的常见并发症, 部分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有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病人的生存期仅为3个月[1]。故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尤为重要, 有效地治疗可以缓解病人的症状, 减轻病人的痛苦, 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是由于肿瘤的直接侵犯或胸膜转移瘤影响到胸膜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使胸腔积液的正常循环破坏, 胸腔积液的回流受阻, 积聚于胸膜腔[2]。王传庆, 王述波等[3,4]研究发现胸膜腔内存在游离活性的癌细胞, 活性癌细胞再次的胸膜种植转移会加重胸腔积液的产生, 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所以对胸膜癌性病变和胸膜腔游离活性癌细胞的控制是治疗胸腔积液的关键。全身的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佳, 目前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多以胸腔的局部治理为主。单纯的胸腔内灌注保留化疗药物、硬化剂、生物制剂等方法有一定的有效率, 但是有效率在40%~60%[5]左右, 不是很令人满意。肿瘤热疗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热疗通过破坏细胞膜及细胞骨架, 使细胞器功能受损, 抑制细胞蛋白和核酸合成, 诱导肿瘤细胞调亡等机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通过对肿瘤血管血流, p H值, 机体免疫的影响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还用对放化疗的增敏协同作用。肿瘤的热疗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并显出了良好的疗效[6], 成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并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已经证明[7]43℃治疗温度作用60 min是杀伤肺癌细胞的有效热剂量。灌注液的温度在传输管道中会随热量的散失而温度下降, 并且随着热疗的进行, 病人的体温的升高, 机体会通过血流的加快, 出汗等方式来增加散热, 调节机体的温度, 所以胸腔内灌注夜的热量散失速率也是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受到室温、呼吸运动、心脏搏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胸腔内有效治疗温度的控制与维持是热疗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只有实时的测定胸腔内的温度并根据温度来调控加热系统才能保证和维持胸腔内的杀伤温度。体腔热灌注治疗机由加热装置, 灌注系统, 控制系统组成。形成全封闭的实时监控和调节的循环治疗系统。实现了胸腔内灌注液温度的实时检测和调控。保证了灌注液的有效治疗温度。所以本研究治疗组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注:χ2=4.507, P=0.034。

该研究治疗过程无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性死亡, 治疗有效率高, 体腔热灌注治疗机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Am J.Management of Malignant Pleurai Effusion[J].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2 (5) :1987-2001.

[2]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2.

[3]王传庆, 郝蓉美, 刘景亮, 等.肺癌患者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对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 2009, 36 (18) :1027-1030.

[4]王述波, 周华, 李作涛, 等.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与术中蒸馏水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09, 28 (27) :4-5.

[5]陈正东, 孙燕, 王肇为.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7:146.

[6]Tranberg KG.Percutaneous ablation of liver tumours[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4, 18 (1) :125-145.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 男13例, 女10例;年龄36~78岁, 平均56.8岁;原发疾病:肺癌6例, 食管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9例, 乳腺癌5例, 淋巴瘤3例;既往治疗:手术后12例 (其中7例术后给予后续放疗和化疗) , 放疗后11例 (其中6例给予静脉化疗) 。对照组23例, 男12例, 女11例;年龄38~76岁, 平均55.7岁;原发疾病:肺癌5例, 食管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10例, 乳腺癌4例, 淋巴瘤2例, 卵巢癌2例;既往治疗手术后14例, (其中9例术后给予后续放疗、化疗) , 放疗后9例 (其中4例给予静脉化疗) 。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呼吸困难及胸部隐痛, 引流胸液均为血性胸液。两组病例数, 性别、年龄及原发疾病及初始治疗方法, 例数等,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 B超下定位, 选择最佳肋间, 按要求无菌操作,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接引流装置, 固定导管, 以10 cm×10 cm敷贴覆盖。打开夹子, 调节引流速度。待引流基本干净后, 向胸腔内注药, 夹闭导管, 尾端用肝素帽封闭48~72 h, 要求患者卧床30 min, 并多方位变换体位, 使药物与胸膜广泛接触。根据患者胸水情况, 决定开放引流。注药1次/W, 3次为一疗程。

1.2.2 胸腔注射药物 观察组:选用顺铂60 mg, 白介素-Ⅱ200万U, 干扰素500万U, 地塞米松10 mg, 利多卡因0.2 g加入生理盐水50 ml。对照组选用顺铂60 mg, 地塞米松10 mg, 利多卡因2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

1.2.3 疗效评定 参照Ostrowski MJ制定的标准[2], 完全缓解 (CR) :胸腔积液完全消失, 并维持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 (PR) :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上, 症状明显改善, 维持1个月以上不再抽液;无效 (NR) :胸腔积液继续迅速产生或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下, 症状无改善, 1个月须再次抽液者。以CR+PR计算总有效率, 毒副反应分级标准0~Ⅳ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TATA 9.0,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CR 12例, PR 7例, NR 4例, 总有效率为CE+PR (19/23) 82.6%;对照组:CR6例, PR7例, NR10例;总有效率CE+PR (13/23) 56.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讨论

3.1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的优点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胸腔穿刺, 需要反复进行, 容易形成包裹;胸腔闭式引流创口较大, 管子粗, 一般需要密封排液瓶, 一旦不慎容易脱落而形成气胸、诱发胸腔感染等。采用中心静脉置管, 不需要皮肤切口, 创伤小, 操作安全, 可减少并发症如气胸、血胸、切口感染等风险;导管插入深度、引流速度及引流量均可调节;中心静脉导管质地柔韧, 无不适感, 易于为患者接受[3];该导管远端具有双通道, 可以随时进行胸腔药物灌注。人工形成胸膜粘连, 控制胸腔积液形成。

3.2 胸腔注射药物的作用特点

白介素-Ⅱ在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参与下, Th细胞受植物凝血素、刀豆素或抗原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本品与反应细胞的IL-2受体结合, 可诱导Th细胞和Tc细胞增殖, 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活化巨噬细胞, 增强NK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的活性, 诱导产生干扰素[4]。而干扰素可增强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可以调节抗体生成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和杀伤作用等。有人应用干扰素治疗肿瘤, 约1/3的患者有效, 1/4的患者肿瘤明显缩小, 肿块缩小超过50%[4]。顺铂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腔内给药治疗胸水的化疗药之一, 它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作用于 S期、G2期的开始, 切断拓扑酶Ⅱ结合的DNA双链, 临床研究表明胸腔内注射PDD后腔内浓度峰值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是血浆的20倍和12倍。临床主要用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及恶性淋巴瘤引起的胸水[5]。本组结果显示, 观察组CR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 胸腔灌注白介素-2、顺铂、干扰素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安全可靠, 效果良好,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 谢毅, 等.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10.

[2]Ostrowski MJ.An assessment of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controlling the reaccumularion of malignant effusion using intracavity bleomy-ci.Cancer, 1986, 5 (7) :221.

[3]潘建新, 任臻, 高力明.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临床军医杂志, 2008, 36 (6) :925-926.

[4]李俊.临床药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46-447.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46例行膀胱癌手术的患者, 男28例, 女18例;年龄31~82岁, 平均62.5岁, 所有患者都是膀胱内原发病灶, 其中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的24例, 膀胱部分切除的22例, 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病理分级: G1级17例, G2级22例, G3级7例;临床分期: Ta期9例, T1期31例, T2期6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二周开始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

1.2 治疗方法

1.2.1 卡介苗组

19例患者, 卡介苗用量为100 mg+30 ml生理盐水, 灌注后每15 min变换一次体位, 保留2 h, 每周1次, 共计8次, 后改为每月1次, 持续10次。

1.2.2 丝裂霉素组

19例患者, 丝裂霉素40 mg+生理盐水50 ml膀胱灌注, 每15 min变换一次体位, 保留1~2 h, 每周1次, 共8次, 之后每月1次, 连续10次。

1.2.3 吡柔比星组

18例患者, 吡柔比星30 mg+生理盐水50 ml膀胱灌注, 每15 min变换一次体位, 保留0.5~1 h, 每周1次, 连续8次, 之后每月1次, 连续10次。

1.3 护理体会

1.3.1 膀胱灌注前护理

因膀胱癌患者中95%以上有肉眼血尿病史, 患者心理上比较恐惧, 心理负担大, 为了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 安慰患者,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讲解膀胱灌注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灌注前4 h要少饮水, 排空膀胱, 灌注的化疗药物应现配现用, 所有灌注用物必须无菌。

1.3.2 灌注时护理

患者取仰卧位, 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适宜的导尿管, 一般选择10~14号气囊导尿管。按无菌导尿术操作, 插管时动作应轻柔, 放空残留尿液, 然后接注射器, 将准备好的化疗药物缓慢经尿管注入膀胱, 推注过程中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药液完全注入后, 将导尿管末端提高, 再注入5~10 ml无菌生理盐水, 冲净导尿管内药物立即夹闭导尿管, 迅速轻柔地拔出尿管, 拔管时应注意防止药液漏入尿道, 造成尿道局部烧灼感甚至加重尿频尿急症状。

1.3.3 灌注后护理

为使膀胱黏膜各部位充分接触药物, 化疗药物灌注后, 嘱患者平卧、俯卧、左右侧卧, 每种卧位各保持10~15 min, 交替更换, 让患者尽可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尽量保留2 h后再排尿, 嘱患者在排出药液后多饮水, 以稀释膀胱内药物浓度, 减少药物对尿道黏膜的刺激。

2结果

46例患者灌注后, 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有尿路刺激征15例, 发生率32.61%; 肉眼血尿发生者为6例, 发生率为13.04%; 膀胱结核为1例, 发生率占灌卡介苗患者的6.21%, 随访18~36个月, 12个月内无复发, 24个月内复发2例, 36个月内复发3例。其中复发者为5例, 复发率10.87%。复发者均再进行手术治疗。

3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和保留膀胱的膀胱肿瘤切除术, 保留膀胱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全膀胱切除者, 但术后复发率高, 因此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所以我们在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时药液调配要准确, 药液浓度太高, 刺激膀胱, 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药液浓度太低, 达不到治疗效果, 而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让患者明白坚持治疗和定期回院复查及灌注的必要性, 做好随访记录, 发现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

总之, 应用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对于膀胱肿瘤患者的预后事关重要, 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 减少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46例行膀胱癌手术的患者, 术后进行化疗药物灌注, 并对全过程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46例患者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 有尿路刺激征的15例, 发生率32.61%;肉眼血尿发生者为6例, 发生率为13.04%;膀胱结核为1例, 发生率占灌卡介苗患者的6.21%。无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18~36个月, 12个月内无复发, 24个月内复发2例, 36个月内复发3例。其中复发者为5例, 复发率10.87%。结论 改进和提高膀胱灌注前后的护理措施, 能降低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 患者易接受, 使肿瘤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膀胱癌,化疗,膀胱灌注治疗

参考文献

[1]王萍.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08) :189.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2 月- 2015 年8 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伴胸水的患者38 例。治疗前全部患者治疗的KPS评分≥60 分。观察组 ( DC-CIK生物治疗联合卡铂胸腔灌注) 21 例: 男15 例, 女6 例; 胸水量[2]: 大量 ( 胸水最高位置达到第2 前肋以上水平) 10 例, 中量 ( 胸水已完全掩盖患侧横隔, 但其最高位置不超过第2 前肋水平) 11 例。对照组 ( 单纯卡铂胸腔灌注) 17 例: 其中男12 例, 女5 例; 胸水量: 大量8例, 中等量9 例。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胸水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所有患者均置入深静脉导管, 每天经导管抽取胸水。观察组抽取胸水后接受以下治疗: ( 1) 采用DC-CIK生物治疗, 每例患者至少接受4 个疗程的细胞免疫治疗。 ( 2) 卡铂胸腔灌注化疗, 每7 天1 次, 抽净胸水后灌注, 据胸水情况应用2 ~ 4 次; 对照组单纯卡铂胸腔灌注化疗, 7d后再次经深静脉管抽水后注药, 1 个月为1 个疗程, 观察1 个月。若在治疗期间胸水产生过多, 两次注药中间可仅抽水, 不行胸腔注药。

1. 3 主要观察及疗效评价

1. 3. 1 疗效评价: 依据Millar[3]的标准: 胸水完全消失, > 30d为完全缓解 ( CR) ; 胸水明显减少≥1 /2, > 30d为有效 ( PR) ; 胸水无明显减少或增多为无效 ( NC) ; 胸水无减少或增加, 30d内需再次抽水为病情进展 ( PD) 。

1. 3. 2 生存质量判定: 根据Karnofsky标准, 显著改善: 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20 分; 改善: KPS评分增加10 分; 稳定: KPS评分无增加; 下降: 减少10 分。

1. 3. 3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定期行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依据“WHO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对不良反应事件进行评价, 定为0、Ⅰ、Ⅱ、Ⅲ、Ⅳ度。

1. 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 9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 0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提示胸腔灌注化疗联合生物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 抑制肺癌恶性胸水的产生。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2. 2 卡氏评分治疗后, 观察组KPS评分改善> 10 分的为16例 ( 76.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 例 ( 41. 1%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3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为2 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异常较少见。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生物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正逐渐收到人们关注, 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一种世界上新兴的治疗技术, 通过激发患者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体系来清除恶性肿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为基础的生物免疫治疗, 己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因具有安全、不良反应小, 效果显著的特点, DC-CIK己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作为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能摄取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抗原, 然后提呈给T细胞, 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4]。由细胞因子诱导的CIK细胞 ( 细胞毒性T细胞) 具有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的活性[5]。DC和CIK联合培养会起到协调作用, 提高CIK细胞识别、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6]。

DC-CIK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 诱导机体分泌细胞因子从而抑制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效应; 由于Fast高表达于肿瘤细胞, 从而使DC-CIK通过Fas-Fas L途径介导肿瘤细胞凋亡[7]等。临床工作中, 一般认为培养细胞的数量越多越好, 当总数应大于2 × 1010才具有治疗意义。DC-CIK细胞免疫疗法可作为手术、放化疗后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在清除不能用手术切除的微小残留病灶、延缓肿瘤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寿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8]。

目前提倡肺癌个体化、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 在标准治疗后, 即手术、放化疗后, 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技术[9]。本研究采用自体DC-CIK联合卡铂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结果显示与单纯卡铂胸腔灌注相比, 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 有效率明显提高, 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亦显著改善,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这证实DC-CIK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兴治疗手段。鉴于本文样本量较小, 随访时间不长, 有待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合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8例, 按病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生活质量, 并观察DC-CIK生物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10分的为16例 (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例 (41.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安全, 可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DC-CIK,卡铂,胸腔灌注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参考文献

[1]施毅, 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503.

[2]查人俊, 何长清.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414-415.

[3]罗词文, 李长生, 胡浩.胸腔积液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45-46.

[4]Park HY, Jin I, Song MG, et al.Expression of dendritic cell-markers on cultured neutropbils and its modulation by antiapoptoti-cand proapoptotic compounds[J].Exp Mol Med, 2007, 31 (4) :439-449.

[5]Nagaruj S, Ziske C, Schmidt-Wolf IG.Human cytokineinduced-killer cells have enhanced in vitro cytolyvic activityvia non-viral in-terleukin-2 gene transfer[J].Genet Vaccines Ther, 2004, 2:12.

[6]周菁, 张伟.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内外抗肺癌的实验效应研究[J].江西中医药, 2014, 46 (9) :798-801.

[7]刘鹏辉, 廖国清, 李亮亮, 等.DC-CIK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刊, 2012, 47 (11) :32-35.

[8]李冰, 郑秋红.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讨[J].黑龙江医学, 2011, 35 (1) :4-6.

胸腔灌注化疗药物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56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膀胱移行性细胞癌,术后1周无血尿按治疗方案在我科治疗室行膀胱灌注治疗。

1.2 灌注方法

灌注前4h嘱患者少饮水或不饮水,以减少尿液的生成,备好药液后,嘱患者排空膀胱,清洁会阴部,取仰卧位,屈膝双下肢自然分开,按导尿程序进行消毒,插尿管排尽余尿,将吡柔比星20mg稀释于生理盐水40 mL或丝裂霉素30 mg稀释于生理盐水40 mL,混匀溶解后注入膀胱,注毕再注5~10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尿管,15 min更换体位(仰卧→左侧卧→右侧卧→俯卧),保留1~2h后排出。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个月1次,共8次[5],术后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术后3、6、12个月复查膀胱镜,对发现可疑病变取活检以确定是否复发。

1.3 结果

对用吡柔比星或丝裂霉素施行膀胱灌注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在本组患者中,有36例患者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镜检黏膜正常;有7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尿路刺激征或血尿,镜检可见散在病灶,活检组织为慢性炎症。2例术后8~11个月复发,复发率4.4%,再次行TURBT及膀胱灌注化疗,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改变。通过平时在院咨询和电话联系,多数患者对膀胱肿瘤有很好的认识,并知道如何在生活及治疗中配合医师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生活态度乐观。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膀胱肿瘤患者多有血尿病史,且部分为多发性、复发性膀胱肿瘤,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治疗长期性的顾虑,患者有很大心理压力,护士应耐心细致地作好解释工作,讲明手术治疗重要性和后续膀胱药物灌注的必要性,膀胱内药物灌注无痛苦(区别于全身化疗),不住院,费用低,基本上不影响生活、工作,使患者了解完整的膀胱肿瘤治疗过程,树立良好的康复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2 灌注前护理

①首先根据医嘱正确配置灌注药物。②询问患者上次膀胱灌注时间及灌注后的反应,饮食情况。③嘱患者灌注前4 h禁饮水,灌注前排空膀胱内尿液,避免膀胱内尿液稀释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治疗效果。

2.3 灌注中的护理

术后1~2周开始灌注,采取正确的灌注方法:①灌注前要详细了解药物的灌注剂量及药品有效期。②嘱患者排尽尿液,选用无刺激性硅胶尿管,在无菌操作下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对于女性患者在经期或有泌尿系统感染时禁止灌注。③操作轻柔,避免反复插管引起患者恐惧和尿道黏膜损伤,尿管置入膀胱后灌药,拔出尿管前用5~10mL生理盐水冲洗尿管,防止药液浪费。④膀胱刺激症状较重者可嘱其灌注前半小时口服M受体阻止剂。⑤灌药后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使药物弥散分布于膀胱黏膜,保留1~2h排出,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

2.4 灌注后的护理

①药物灌入膀胱后应嘱患者每15min变换一次体位以俯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使药物充分与膀胱黏膜接触,吡柔比星保留1 h丝裂霉素保留2h后排出。如患者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灌注药物后应将引流管夹闭,1~2h后开放。灌注后2h内应控制饮水,待药物排出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不少于3000 mL,其目的是加速尿液生成以起到内冲洗的作用,保护膀胱黏膜,以免造成化学性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灌注后如出现尿痛、尿频或血尿等症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②重视B超及膀胱镜检查:向患者讲明B超及膀胱镜复查的必要性,嘱患者一旦发生血尿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复查,术后3、6、12个月复查膀胱镜。③饮食护理:多数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后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营养食物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宣传摒弃不良嗜好,改变饮食结构,少食油炸、烧烤及含亚硝酸盐食物,多喝水的必要性,每天2500~3000mL为宜,嘱其定时排尿,禁止憋尿,训练膀胱逼尿肌的功能。

2.5 出院指导

膀胱药物灌注疗程长,每次间隔时间随疗程有所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说明灌注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以及出院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同时给患者建立随诊指导卡,留下随访的通讯录,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进行随访。

3 讨论

膀胱灌注治疗是膀胱肿瘤术后预防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正确的灌注方法和细致的观察是确保膀胱药物灌注疗效发挥、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使患者主动配合并坚持连续性治疗,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与护理特别重要,而且全面和良好的护理能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在平时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摘要:目的总结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灌注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5例患者用不同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45例患者随访34例患者痊愈,9例好转.2例术后8~11个月复发,复发率4.4%。结论正确的灌注方法和细致的观察是确保膀胱药物灌注疗效发挥、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全面和良好的健康教育与护理能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关键词:膀胱癌,化疗,护理

参考文献

[1]宋晓东,周四维,叶章群,等.膀胱灌注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 MMC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489.

[2]任黎刚.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机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3,23:147.

[3]孙祥宙,戴宇平,丘少鹏,等.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157.

[4]吴伟江,邹伟波,王行环,等膀胱癌经尿道电切除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复发临床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8(22):612.

[5]王玉梅.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2:110.

上一篇:增殖模式下一篇:高级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