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模式

2024-11-05

增殖模式(共10篇)

增殖模式 篇1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境内, 面积1.24万公顷, 平均水深7.41米, 东深西浅, 最大水深16.05米, 是典型的半干旱封闭型内陆盆地湖泊, 属半咸水性质, 基本无污染, 岱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渔业基地之一。区域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短, 日夜温差较大, 雨量少而集中, 多旱有涝, 变化很大, 易形成春旱, 对春季池塘、塘坝、水库注水不利,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岱海从1953年开始渔业利用, 渔业生产以传统的常规鱼类增养殖为主, 鲤、鲫、草、鲢、鳙鱼是主要的鱼类品种。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 由于产量不高品种单一等多种因素, 岱海渔场 (现为岱海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直处于维持状况, 于是调整养殖结构, 引进名特优水产品种类成为一个必然趋势。1987年与苏州大学苏州桑蚕学院沈琪璋教授合作, 从江苏太湖引入了大银鱼受精卵, 次年便发现大银鱼成活个体, 说明岱海大银鱼产生了生物学效应, 至1995年秋季, 历经近8年的移植驯化, 大银鱼终于在岱海形成了爆发性的产量, 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后, 岱海渔场便紧紧围绕大银鱼的增养殖, 形成了支柱性的产业, 并逐渐探索出了岱海大银鱼的增养殖模式。

一、岱海大银鱼的移植、增殖生产情况与资源增殖模式的形成

岱海于1987年开始, 1988年初先后从江苏太湖引进移植大银鱼受精卵8万粒和70万粒, 采取瓦盆和筛绢网箱孵化的方式投放岱海, 1988年9月份发现大银鱼成活个体, 但没有形成产量。1989年、1990年至1994年也没有形成规模产量。在南岸建立了两万亩的延期繁殖场, 但效果不是很好。1995年秋, 岱海大银鱼有了大规模的产量, 9~10月份共捕大银鱼294吨, 冬季封冰后用刺网又捕大银鱼30吨, 在大银鱼繁殖高峰期共捕亲鱼2.5吨, 采集受精卵1800万粒, 全部回投。

1996年未捕获一条大银鱼。

1997年初从太湖、天津、河南及内蒙古其它盟市等地共购回大银鱼受精卵4800万粒, 投放岱海, 当年试捕发现大银鱼成活个体, 冬季12月份捕大银鱼亲体1.5吨, 采集受精卵9000万粒, 全部回投。

1998年初又购回大银鱼受精卵4500万粒投放岱海, 同时检测到花鳅吞食卵粒, 于是加大了清杂强度。 (1998~2000年累计捕池沼公鱼700吨, 红鳍鮊、花鳅等杂鱼500吨) 。1998年秋捕获大银鱼32吨, 12月底捕亲鱼5吨, 采集受精卵4.5亿粒全部回投。同时也改变了回投方式:采取在岱海冰面选择适合的多个地点, 打开冰槽后投撒3~5厘米厚的沙子, 然后投放大银鱼受精卵, 四周用小眼刺网围3~5层护卵,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较好, 此后岱海都采用这种投卵方式。

1999年秋共捕大银鱼170吨, 冬季捕亲鱼20吨, 采集受精卵17.8亿粒, 回投14.5亿粒。

2000年秋捕大银鱼526吨, 冬季捕亲鱼20吨, 采集受精卵14亿粒, 回投11亿粒。

2001年秋捕无产量, 冬捕亲鱼1吨, 采集受精卵8000万粒加上购回的大银鱼受精卵回投岱海2亿多粒。2002年秋捕大银鱼54吨, 冬捕亲鱼20吨, 采集受精卵5亿多粒全部回投。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从1995年开始至2002年, 岱海大银鱼资源增殖方式, 主要是依靠大量回投大银鱼受精卵, 以此获得连续性的产量。这样岱海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大银鱼生产模式, 为了保持岱海大银鱼的稳产、高产, 在大银鱼繁殖期尽量把亲鱼捕出进行人工采卵, 再回投足量的受精卵。

二、讨论

从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可看出岱海的这种大银鱼生产模式可以尽快形成规模性, 连续性的产量。从表1可以看出, 大银鱼受精卵投放数量多, 形成的产量也较多。同时要合理地调整鱼类品种结构, 淘汰经济价值比较低的鱼类, 有利于大银鱼规模产量的实现, 也有利于水体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 为大银鱼的稳产、高产, 实现渔业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造了比较好的基础。

另外, 岱海大银鱼养殖的巨大成就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可低估。但我们应该看到岱海水域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 有关它自身的生态规律, 渔业利用超过它的承载能力, 势必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毕竟岱海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才是根本。大银鱼、池沼公鱼的引进, 曾使岱海主要经济鱼类鲤、鲫、草、鲢、鳙鱼近几年的产量明显下降。

岱海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也较快地减少, 在一定程度上使水体鱼产力受到限制 (见表2) 。内蒙古水产研究所调查资料显示1996年10月岱海中浮游生物量为1.8509毫克/升, 而到了2000年10月下降到0.3178毫克/升, 2001年2月下降到0.1263毫克/升, 1996年鱼产力评估为913吨, 而2000年大银鱼、池沼公鱼两项产量之和即为948吨, 大量的回投大银鱼受精卵将造成水体中仔幼鱼、饵料生物量的严重不足, 这会影响大银鱼的持续性生产和商品鱼质量的下降。我们从表3可看出, 随着大银鱼产量的增加, 体长基本不变, 但个体体重减轻肥满度降低。

许多水面的实践证明, 大银鱼具有资源变动量大的生物学特点, 在岱海也不例外, 从岱海大银鱼历年的产量就可看出 (表3) , 2001年初回投大银鱼受精卵11亿粒, 秋捕却无产量就是很好的说明, 投入的加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升高, 对于岱海这么大的水面不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增殖鱼类是对水体资源的一种浪费, 另外每年为了保证大银鱼的稳产、高产, 岱海采取的一个措施就是进行大量的清杂工作, 这就使大银鱼后期的饵料生物减少了一部分, 因为大银鱼体长增加到一定程度其食性发生部分转化, 尽而摄食一些小鱼虾饵料, 大量的清杂使这些鱼类在水体中的转化增殖也不存在了, 降低了水体的渔业利用率, 清杂的很大一部分费用也加在了大银鱼生产的成本当中, 过度的清杂也可能是一些鱼类品种消失的原因 (比如鲶鱼) , 使水体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加上岱海面积呈逐年减小的趋势, 盐碱度缓慢升高, 更加重了这一现象, 这些都使岱海的渔业生产与岱海永续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大银鱼的演化历史来看, 为了使其种族延续数量的增多, 其特定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就是其繁殖系数很高, 成熟系数净占雌体的50%, 所以留足繁殖亲体还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 加强岱海渔业综合开发力度, 培养多品种经济增长点, 不断开展大银鱼养殖方式的研究、探索、创新才是岱海的渔业之本, 坚持岱海的可持续利用更是兴旺之源, 今后进一步开展岱海渔业整体发展, 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蓝图。首先还要加强岱海水域的生态学研究, 对其水质饵料生物等进行长期的监测, 掌握其变化规律, 合理回投大银鱼受精卵数量, 以其对水资源生产潜力的最大利用。其次应加强岱海大银鱼生长期活体饵料生物的人工开发, 改善岱海饵料生物状况, 提高大银鱼的品质。还要选择适合鱼类的新品种加以引进, 改善岱海鱼类的种群结构, 增强生物多样化, 通过生态解决清杂和低值鱼类的转化增殖问题。尝试大银鱼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育苗的放流方法, 提高大银鱼的成活率, 降低成本投入, 也许是岱海大银鱼生产另一条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岱海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总结 (1996-2000) 》岱海

[2]《岱海大银移植、增殖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对策》内蒙水产研究所

[3]《在实践中完善大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内蒙古水产推广站

[4]《内蒙古大银鱼稳产、高产关键技术初控》乌兰察布市水产站

鲢鱼增殖放流标志技术研究 篇2

关键词:鲢鱼;增殖放流;切鳍标志;荧光标志;挂牌标志

中图分类号: S965.11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261-03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为中上层滤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中国各大水系均可见。鲢鱼一般3龄可达性成熟,繁殖期为每年4月下旬至6月,当水温达18 ℃以上,江水上涨或流速加剧时,亲鱼在有急流泡漩水的河段繁殖,幼鱼则主动游入河湾或湖泊中觅食,产卵后的亲鱼往往进入饵料丰盛的湖泊中摄食肥育。鲢鱼在中国淡水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

近年来,由于水利建设、过度捕捞及水源污染等诸多因素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使得天然淡水渔业资源不断衰退,为了保护和增殖资源,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由于鲢鱼主要以水中浮游生物为食,在净化水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淡水水域增殖放流种类。

目前,国内学者对增殖放流的水生动物做了一些标志放流试验[1-5],但鲢鱼的标志方法的选择技术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笔者开展了鲢鱼的标志放流技术研究,探讨不同标志方法对鲢鱼的适用性,为将来更好地评价放流效果和改进标志放流技术,提高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技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鱼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榕桥科研中试基地人工培育的鲢鱼鱼苗。规格为:平均体长(16.43±0.51)cm、平均体质量为(72.70±3.10)g,共计360尾。试验开始前先集中暂养在水泥池网箱中,经过15 d观察,经抽检确定无病、无残、无异常情况后进行标志手术。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剪尾鳍、尾鳍打孔、剪腹鳍、挂牌、荧光共5种标志方法及对照组,共设3个平行组,每组每种标志随机抽取20尾鲢鱼进行标识(或无标志),共360尾。试验开始前,使用丁香酚对鲢鱼进行麻醉,标志后使用5 mg/L有机碘药浴消毒0.5 h。具体标志方法如下:

(1)对照组:对鱼体不做标志;(2)荧光:用注射器将鱼类标志专用的橘红色荧光色素注射于鱼体眼睛后方的鳃盖表皮下,标志长度约10 mm(图1);(3)剪尾鳍:用解剖剪将1/3左右的鱼体尾鳍剪去;(4)尾鳍打孔:用打孔器(孔径为 5 mm)在鱼体尾鳍进行打孔;(5)剪腹鳍:用解剖剪将鱼体一侧腹鳍全部剪去;(6)挂牌:使用“T型”鱼类体外标签,长度为30 mm,通过标志枪注射在鱼体背鳍基部肌肉中。鲢鱼不同标志见图1、图2。

1.3饲养管理

标志好的鲢鱼放养在土池网箱中,土池规格长5 m,宽37 m,高1.8 m;网箱孔径3 mm,规格长12 m,宽1.2 m,高15 m。同时每个网箱放置1个直径为35 cm的微孔增氧盘进行增氧。投喂饲料为淡水鱼人工配合饲料,每日投喂2次(分别为8:00、17:00),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2%~5%,并根据鱼的摄食情况和天气状况适当调整。每天观察记录鱼体活动、摄食、脱标和死亡等情况,在进行生物学测定时,各组均剔出死亡个体,以消除死亡个体对鲢鱼生长的影响。

1.4数据处理

试验前后随机抽样测量体质量、全长,计算不同标志方法对鲢鱼生长的影响,跟踪各组存活情况和脱标情况,分析各处理组的存活、脱标情况。试验数据利用Excel办公软件处理,并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LSD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标志鱼活动情况

本试验共开展了5种标志方法,通过观察发现,标志鱼的活动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标志1 d后:对照组与荧光标志组活动和摄食情况与标志前无差异;挂牌组由于鱼体应急和排异反应强烈,游动迅速且不停摆动身体,时而越出水面,易受惊吓,不摄食;剪尾鳍、剪腹鳍和尾鳍打孔组聚集在网箱底部,少有游动和摄食。

标志3 d后:对照组与荧光标志组活动和摄食情况正常;挂牌组大部分鱼苗与标志第1天活动情况基本一致,个别躲在网底不游动,少部分开始摄食;剪尾鳍、剪腹鳍和尾鳍打孔组活动大部分游动正常并开始摄食,少部分活动缓慢不摄食。

标志7 d后:对照组与荧光标志组活动和摄食情况正常;挂牌组大部分鱼苗活动和摄食情况正常,个别躲在网底不游动,出现死亡;剪尾鳍、剪腹鳍和尾鳍打孔组活动和摄食情况正常,极少部分活动缓慢,不摄食,出现死亡。

2.2存活率与标志保持率

标志放流鱼类的存活率和标志保持率是衡量标志技术优劣的重要指标。本试验使用5种不同的标志方法,共标志鲢鱼300尾,每种方法标志60尾,试验周期90 d,试验结果见表1。各组存活率,除对照组外,T型体外标签组存活率最低,为75.0%,剪尾鳍标志存活率最高,为95.0%,标志成活率从小到大依次为T型体外标签<剪腹鳍<尾鳍打孔<荧光标志<剪尾鳍。各组标志成功率,除对照组外,T型体外标签组成功率最低,为70.0%,剪尾鳍标志存活率最高,为95.0%,标志成功率从小到大依次为T型体外标签<荧光标志<剪腹鳍<尾鳍打孔<剪尾鳍。综合成活率和标志成功率判断,与对照组相比,鲢鱼剪尾鳍是5种标志方法中较为适合的标志方法。

2.3死亡与生长

通过观察发现,各组标志鲢鱼在标志当天未出现死亡,此后陆续出现死亡现象。与对照组相比,荧光标志、剪尾鳍、尾鳍打孔和剪腹鳍死亡高峰期出现在标志后的8~10 d,此后偶尔出现死亡;T型标签组的死亡高峰出现在标志后的3~7 d。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人为的组织创伤后感染寄生虫或病菌致死,尤其是T型标签组更为明显,其注射的肌肉部位出现发炎溃烂现象。

在统计分析鲢鱼的生长情况时,为消除死亡个体对生长指标带来的影响,各组均剔除死亡个体(表2)。从表2可以看出,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除对照组外,剪尾鳍组最大,分别为19.78%、1.69%;T型标签组最小,分别为1452%、143%。通过分别对标志鱼的存活率、增重率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3、表4)表明,荧光标志、剪尾鳍、尾鳍打孔、剪腹鳍的存活率和增重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与T型标签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5种标志方法中,T型标签组对鲢鱼的存活和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表2鲢鱼不同标志方法日生长率比较

表3标志鲢鱼的存活率方差分析

标志方法荧光剪尾鳍尾鳍打孔剪腹鳍T型标签荧光—0.6390.3740.1440.006*剪尾鳍0.639—0.2190.0580.001*尾鳍打孔0.3740.219—0.3070.003*剪腹鳍0.1440.0580.307—0.006*T型标签0.006*0.001*0.003*0.006*—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4同。

3讨论

3.1不同标志方法对鲢鱼存活和标志保持率的影响

我国很早就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但对放流各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及放流后续效果评估研究较少,没有形成有效增殖放流研究应用技术。以往开展的规模性苗种放流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6-7]。在渔业资源标志放流开展过程中,标志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放流效果的评价。标志方法的选择、标签种类、标志部位及

表4标志鲢鱼的生长率方差分析

标志方法荧光剪尾鳍尾鳍打孔剪腹鳍T型标签荧光—0.3430.5280.2950.007*剪尾鳍0.343—0.1630.0730.008*尾鳍打孔0.5280.163—1.0000.059剪腹鳍0.2950.0731.000—0.034*T型标签0.007*0.008*0.0590.034*—

其被标志动物的规格等直接影响着存活率和标志保持率[8-10]。黄国光等研究表明,标志部位对黄鳍鲷幼鱼存活和标志保持率有显著影响,以背鳍棘基部肌肉标志存活率最高,为87.0%,背鳍条肌肉标志存活率最低,为68.0%;在肌肉做标志均为脱标,而背鳍棘膜做标志的全部脱标[11]。Thomassen 等报道2种规格欧洲鳗鲡(3.8、10.2 g)标志28 d后,钢丝编码标志保持率分别为99.3%、96.9%[8]。薄治礼等研究表明,石斑鱼采用LATEX入墨法标志、传统背鳍标志法,后者标志保持率约75%,远低于前者,认为对石斑鱼这类岛礁鱼类的标志放流,单纯采用体外挂牌标志不太适合,宜采用体外标志和体内标志2种方法相结合使用[12]。本研究结果,在采用的5种标志方法中,传统切鳍标志法对鲢鱼的存活率、标志保持率影响不大;采用现代荧光、T型标签标志对鲢鱼的存活率、标志保持率有显著影响;试验后期发现T型标签标志部位由于创伤较大,造成伤口愈合困难,肌肉出现溃烂,感染疾病继而出现死亡,同时标志在水流冲击中发生脱落,这可能是造成T型标签标志组存活率和标志保持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本结论与Claverie 等认为标志部位伤口坏死是试验动物死因的报道[13]相似。因此,在对鲢鱼进行标志放流时,应尽量选择对鱼体伤害较小的标志方法,同时做好伤口的消毒处理,以提高其存活率。

3.2不同标志方法对鲢鱼生长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初,Nielsen 认为标志对鱼体的成活和生长的影响与标志方法和被标志鱼放入个体有关,挂牌标志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的鱼类,小型鱼类可能难以忍受标志操作的压力,难以承受额外的代谢负担[14]。Phinney等研究了鲤科鱼类的荧光和切鳍标志效果,认为荧光标志与对照组的成活和生长均没有显著差异,但荧光组的成活率高于切鳍组,生长也略优于切鳍组[15]。本试验所用鲢鱼的平均体长为(1643±0.51)cm,平均体质量为(72.70±3.10)g,从试验观察及生物学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荧光标志、切鳍标志以及不同切鳍组之间在体重和体长增加与对照组没有差异;而T型标签标志在体质量和体长增加方面与荧光标志、切鳍标志、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虽然标志试验所用鲢鱼的规格较大,但T型标签即挂牌标志仍然影响了鲢鱼的生长,T型标签即体外挂牌不适合鲢鱼的标志放流。

通过对鲢鱼进行荧光标志、T型标签标志等5种标志技术研究,综合分析认为,T型标签标志对鲢鱼的生长、存活及标志保持率有明显的影响;切鳍标志与荧光标志对鲢鱼的生长、存活及标志保持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认为对鲢鱼进行切尾鳍、切腹鳍、尾鳍打孔3种标志方法是较为可行的人工标志技术,经严格消毒处理,暂养10 d后适合放流。

参考文献:

[1]罗新,张其中,崔淼. 东江草鱼标志放流技术研究[J]. 生态科学,2011,30(6):575-580, 601.

[2]韩书煜,邹建伟,陈剑锋,等. 人工增殖放流石斑鱼类的标识技术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3):12-14, 17.

[3]徐汉祥,周永东. 浙北沿岸大黄鱼放流增殖的初步研究[J]. 海洋渔业,2003,25(2):69-72.

[4]吴祖杰,徐君卓,沈云章,等. 浙江沿海中国对虾标志放流试验[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4):309-313, 335.

[5]林金,陈涛,陈琳,等. 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技术[J]. 水产学报,2001,25(1):79-83.

[6]戈志强,王永玲,沈其璋. 浅谈长江口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J].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6):15-17.

[7]郑炳锋. 浅谈闽江流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J]. 福建水产,2007(4):79-80.

[8]Thomassen S,Pedersen M I,Holdensgaard G. Tagging the European eel Anguilla anguilla(L.)with coded wire tags[J]. Aquaculture,2000,185(1/2):57-61.

[9]Kneib R T,Huggler M C. Tag placement, mark retention, survival and growth of juvenile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setiferus Pérez Farfante, 1969) injected with coded wire tag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2001,266(1):109-120.

[10]Morgan M J,Walsh S J. Evaluation of the retention of external tags by juvenile American plaice (Hippoglossoides platessoides) using an aquarium experiment[J]. Fisheries Research,1993,16(1):1-7.

[11]黄国光,梁伟峰,王云新,等. 穿体标志对黄鳍鲷幼鱼的生长、存活及脱标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29(1):31-35.

[12]薄治礼,周婉霞. 石斑鱼增殖放流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4):321-326.

[13]Claverie T,Smith I P.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three common tagging methods on the survival of the galatheid Munida rugosa (Fabricius, 1775)[J]. Fisheries Research,2007,86(2/3):285-288.

[14]Nielsen L A. Methods of marking fish and shellfish[M]. New York:Special Publication,1992:23.

马利筋无菌苗增殖培养研究 篇3

采用组织培养发芽后所得的马利筋无菌苗为增殖材料。

2增殖方法的设计

此次试验采用三个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基本培养基为:MS、1/2MS (大量减半) 、SH;生长调节剂种类为6-BA、NAA;其水平 (单位均为:mg/L) 分别为6-BA:1.0、1.5、2.0、NAA:0.05、0.1、0.2。具体组合如表1、表2:

3操作过程与培养方法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马利筋无菌苗, 用手术刀将无菌苗切开分为大小相同的小苗, 长约1.5~2.0cm, 保证每棵苗上都带叶芽, 切的过程中手术刀的温度不能过高, 否则会烫伤切口, 切口表面损伤越大, 外植体越容易褐化, 所以切口应尽量小。同样在接入的过程中镊子不能夹得太紧, 太紧容易伤着幼苗的茎和叶。接入A1~A9的培养瓶中, 接后的材料移入常温培养室中进行培养, 观察并记录其生长状况等。

4评价项目与方法

增殖系数 (倍) = 增殖后每瓶的芽数/ 增殖前每瓶的芽数

5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浓度的6-BA对马利筋幼苗增殖效果的研究

本次增殖试验是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 生长调节剂种类为6-BA、NAA。调节剂水平 (单位均为:mg/L) 为6-BA:0.5、1.0 、2.0、4.0, NAA为0.05 的情况下观察马利筋幼苗增殖的效果, 具体结果见表3 和图1:

由表3 和图1 可知, 在处理D1、D2、D3、D4中, 增殖系数随6-BA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型, 并且可以看出在NAA浓度相同的情况下, 处理D1中苗的长势和增殖率都不是很好;苗的长势和增殖率最好的为D2, 在此处理中的苗生长非常粗壮, 产生的丛芽较多, 并伴有愈伤组织的产生;而在处理D3中苗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叶和枯叶现象, 可得知, 6-BA4.0mg/L的浓度偏高。 通过本次增殖得出较好的增殖组合为D2:MS+6-BA1.0 mg/L+NAA0.05mg/L。

5.2 不同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马利筋幼苗的增殖效果研究

在上次增殖试验的基础上, 本次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具体组合和结果见表1 和图2:

①从各列的R值看出, 基本培养基的R值最大 (7.3) , 所以基本培养基 (A) 是主要因子, 其次是6-BA (B) , 再次是NAA (C) , 3 个因子的主次顺序是A>B>C。

② 各因子水平变化时, 对马利筋无菌苗增殖系数影响的变化规律是:6-BA由1.5mg/L增加到2.0mg/L时, 变化不明显, 而在1.0mg/L到1.5 mg/L时, 增殖率增加。因此说明6-BA的最适浓度是1.5 mg/L。对于NAA而言, 随浓度增加增殖率先增加后降低, 由图看出在NAA0.1mg/L时增殖效果最好。对于基本培养基, MS培养基增殖系数最大, 且在观察时发现当6-BA浓度达到2.0mg/L时, 苗出现黄叶的现象, 可知6-BA2.0m g/L的浓度已经偏高, 而MS培养基明显比其他培养基更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 MS培养基为主要因子, 证明这种植物对大量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③ 从各K平均值或示意图看出, 较好的增殖配方为A2B2C2, 即J2处理:MS +6-BA 1.5 mg/L +NAA0.1mg/L。

5.3 马利筋无菌苗最佳增殖配方

对马利筋无菌苗增殖试验时发现, 用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mg/L+NAA0.05 mg/L的增殖系数最大, 而且苗比较粗壮, 没有黄叶出现。第1 次增殖研究的是NAA的浓度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是单因素的研究。取得最佳的配方后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最后得出适于马利筋组织培养增殖阶段的最佳配方为:MS+6-BA1.5mg/L+NAA0.1mg/L。

6结论

对马利筋无筋苗增殖试验时发现, 用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mg/L+NAA0.05 mg/L的增殖系数最大, 而且苗比较粗壮, 没有黄叶出现。第1 次增殖研究的是NAA的浓度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是单因素的研究。取得了最佳的配方后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 最后得出适于马利筋组织培养增殖阶段的最佳配方为:MS+6-BA1.5mg/L+NAA0.1 mg/L。

摘要:以马利筋 (Asclepias curassavia) 的种子作为外植体, 进行进瓶诱导并建立无菌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增殖培养, 结果表明:马利筋理想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1 mg/L。

知识增殖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 篇4

关键词:知识增殖;理论基础;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15-05

知识增殖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一个知识引发出多个知识的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创新的主要的形式,是为改变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知识接受、忽视创新而提出来的。知识增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细胞理论

(一)干细胞理论的基本内涵

干细胞是生物最重要的基础性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分化能力。分裂就是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新细胞。分化就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其形态、结构与功能发生的变化。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多,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而促使不同的组织形成。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复杂的生物体。

(二)干细胞理论对教材知识认知的影响

教材知识是最重要的基础性知识,是与生物干细胞相似的学科“主干知识”,只要条件允许就能够不断“分裂”与“分化”产生不同的新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核心知识更是如此。因此,教材知识是知识增殖的“源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教材知识的“分裂”与“分化”能力,与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创新意识、知识联系能力、知识融合能力、知识价值实践能力等密切相关。不同的人面对教材的同一知识,增殖的知识是不同的。所以,增殖的知识都是个性化的,依然可以继续增殖,知识增殖是可以持续的。干细胞必须通过分裂、分化产生众多细胞并组成相应的团体,才能表现出极为复杂的生命特征。细胞组成的团体包括: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等。同样,单个教材知识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必须联系其他相关的知识组成知识团体,才能更充分、更全面地体现价值,这个团体就是“知识共同体”。

(三)干细胞理论对知识增殖的促进

干细胞分裂与分化是两个不同的途径,分裂只会增加细胞的数目,分化只会增加细胞的种类。所以,教材知识通过“分裂”与“分化”增殖的知识也是不同的。通过“分裂”增殖的新知识,与“源知识”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涉及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来源与发展、运用情境和适用条件等,基本都是基于理解层面,其创新度相对小一些。通过“分化”产生的新知识,与“源知识”的关系表面上看好像不是很密切,但涉及领域更广、更深,具体来说不仅包括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关系、知识的融合,知识发展的预测,也包括知识及其关系中蕴含的各种能力、思想意识、策略方法,还包括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既有基于理解层面的,也有基于实践与分析层面的,更有基于创新层面的,其创新度都比较大,有时甚至是在未知领域里的知识原创。

教材知识在增殖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团体,我们称之为“知识共同体”。所谓“知识共同体”就是以某个知识为核心,联系其他一些相关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团体。知识共同体既可以由教材知识构成,也可以由增殖的知识构成,还可以由教材知识与增殖的知识共同构成。知识共同体容量是不断变大的,其主要原因是获得教材知识的增加与增殖知识的增多,促使与核心知识相联系的知识随着增多。分裂增殖和分化增殖形成的知识共同体,也有一些区别:前者形成的知识共同体的数量相对较少,其内部知识间的关系一般比较紧密;后者形成知识共同体的数量较多,其内部知识间的关系相对疏松一些。以单个知识与以知识共同体为思维单位,其效果显然是不同的。后者必然会提升思维的速度,增加思维的深度,扩大思维的广度。可见,知识共同体的形成会促进思维迅速发展,会促进知识的融合,加速知识的增殖。

二、知识创新的理论

(一)知识创新理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知识创新是指在一定的价值取向引导下,通过一系列思维和实践活动,在基本理论、过程方法、技术手段、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新发现和新突破。这里的知识创新只限于基础教育领域,凡是在知识的理解、建构、论证、解读、整合、价值实践、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相互作用和共享等环节中,产生的新体验、新感悟、新认识、新观点、新思想、新规律等,都属于知识创新的范畴。创新促进知识与思维的发展完善,同时会促进知识增殖。

(二)知识创新理论对教材知识认知的影响

由知识创新的涵义可知,教材知识不是单纯的认知对象,而是引燃知识创新的火种,是知识创新的源泉与媒介。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获得教材知识,而是为了发现其中的创新资源,收获其中的创新思想与创新方法,感悟其中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而后利用其收获去探索新规律、发现新思想,从而不断积累知识。知识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需要一定的引燃物,教材知识就是重要引燃物。

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距离大小决定着思维顺畅程度,影响创新灵感产生的频度。距离越大障碍越多,创新思维越不顺畅,越难产生创新灵感;反之,则障碍越少,创新思维越顺畅,越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引发更多的知识创新。在没有其他外界知识介入的情况下,创新思维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是不会改变的。学习过程就是教材知识不断介入二者之间的过程,这必然会缩短创新思维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距离,使思维越来越顺畅、创新灵感越来越多。教材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创新思维的作用下,必然会相互作用产生一些新的知识。

(三)知识创新理论对知识增殖的促进

掌握知识创新理论,学习就不会仅仅停留在知识表层,而是会深入到核心层去全面挖掘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此时,师生就会把教材知识当成是产生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当作是知识增殖的源泉;就会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教材知识的价值,会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联系更多的知识,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刻地理解、创造性地建构、透彻地解读、全面地论证、广泛地融合、积极地实践,还会对知识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发现一些新知识,引发知识增殖。这种情况下的知识创新是发散的,这就决定了知识增殖是不定向的。知识增殖的不定向决定了增殖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其涉及的领域既可以是学科内的,也可以跨学科的。增殖的知识与教材知识一起,共同填充创新思维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距离,使创新思维更顺畅,创新灵感更丰富,进而引发更多的知识增殖。endprint

三、后现代的知识观

(一)后现代知识观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其产生、发展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领悟知识本质与内涵。知识蕴含着人类的价值取向,不存在纯客观的知识。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各门学科知识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知识积累主要不是通过接受,而是通过批判来实现的。知识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仅是某一阶段的“认识成果”。知识是把握认识对象性质与关系的假设,需要一定的检验、修正和完善。知识的公共性是相对的,而知识的个性化是绝对的,个性化知识对知识发展起重要作用。

(二)后现代知识观对教材知识认知的影响

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教师不会再把教材知识看作是绝对真理,而是把其看作一定阶段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不会再认为教材知识是普适性的,而是认为其有一定条件限制;不会再认为教材知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是认为其是有情境性的,不同情境促使知识产生不同的价值和意义;不会再把教材知识看作是事物关系本质的反映,而是把其看作是从对事物的本质追求中走出来的,更关注其复杂多样的现象;不会再把教材知识看作是完善的、完美的权威,而是把其看作是把握认识对象性质与关系的假设,需要进一步检验、修正与完善,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被认可和接受,否则很容易产生一些误区或错误,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会领悟其内涵和外延;不会再认为教材知识主要通过接受才能得到积累,而是认为主要通过批判性获得知识的增殖;还会认识到,对教材知识不能一味地臣服,而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其进行多方质疑。教材知识的公共性是相对的,一旦成为学习对象,其公共性就逐渐向个性化转变。教材知识的一切,都是通过个性化知识表现出来,个性化是教材知识在认知过程中的本质特征。不同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行为,理解、建构和实践教材知识的结果是不同的。

(三)后现代知识观对知识增殖的促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把教材知识看作是一定阶段或一定时期的产物,不会对教材知识顶礼膜拜和绝对臣服,他们会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发现知识不完善的地方,会努力还原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会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预测知识未来的发展趋势。发现知识不完善,也是知识增殖的一种表现。这种发现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促进教材知识的发展和完善。在还原知识产生、发展过程和预测知识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想象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其间会发现一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一些规律和方法,具体包括还原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规律、发现知识不完善的规律、预测发展趋势的规律、发现新知识的规律,以及与有关规律对应的方法等。其二,是精神领域里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三,是一些具体新体验、新感悟等。在发展和完善知识的过程中,会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其间必然会激发创新灵感,产生许多新体验和新发现,进而实现知识增殖。

由于知识的情境性,学习过程会更关注知识的不同情境,关注知识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情境中追求知识的不同价值和意义,探索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同一知识对不同人的思维的引燃是不同的,由此增殖的知识也是不同的。学习过程中,会把知识还原到不同情境中去运用知识、体现其不同价值。在认可和接受知识前,学生会利用批判性思维对教材知识进行辨证思考和多方质疑,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假设,而后从教材、其他课程资源、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践中寻找相应的论据,进行充分地论证。论证过程会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会产生一些新的假设,这样就使论证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学习首先是知识的论证。其间,不仅会明确知识存在的背景和使用条件,还会明晰知识的未来发展趋势;不但会发现知识不完善的地方,还会发现修正完善知识的方向;不光会发现知识的不同价值和实现其价值的不同途径与方法,还会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这一切都是知识增殖重要表现。

传统知识观几乎都是主张通过接受来积累知识的。这样的知识观过分强调了传承而忽视创新,是不利于知识增殖的。由后现代知识观可知,知识的积累不是通过简单接受,而是通过批判来实现的。教材知识是结果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统一体。“作为结果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迅速地掌握人类文化的精华,提高认识的起点;而作为过程的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乃至自我的探究过程,多方位再现知识形成过程的生动图景,无疑对学生的智慧生成、道德完善、审美心理的陶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1]学生在此观点的影响下,会拓展思维,拓宽知识积累的渠道,不再把接受的教材知识作为知识积累的唯一途径,而把知识增殖也作为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会增加知识积累的速度、广度和深度。积累知识越多,背景知识就越丰富,思维就越敏捷,理解和建构就越轻松,学习效率就越高,创新热情和灵感会被不断激发,进而增殖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增殖的知识都是个性化的,教材知识尽管有公共的性质,但在认知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个性化。教材的众多价值都是通过个性化知识体现出来的,教材知识的发展完善也是通过个性化知识来实现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仅仅满足于教材知识的获得,而是把教材知识当作是个性化知识产生的基础。他们在丰富的背景知识促进下,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创造性地论证、理解、分析、解读、实践教材知识,拓展教材价值,挖掘教材隐含的众多知识,在此过程中必然会生成大量的个性化知识。教材知识的价值,往往都是通过个性化知识体现出来的。这些个性化知识,绝大多数都属于增殖知识的范畴。面对同一知识,不同人增殖的知识是不同的,这一方面与产生的个性化知识种类和数量有关;另一方面与学习价值观有关,不同学习价值观产生不同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行为,进而会增殖不同的知识。

四、建构主义的有关理论

(一)建构主义有关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的意义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建构成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解析从而建构个性化的理解。新知识的融入会促发已有知识经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仅仅是信息的积累,同时还包含因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因此,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而应该与情境化的实践结合起来。endprint

(二)对教材知识认知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观点促使师生对教材有一些新的认知:教材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是具有相对性的,它不是被接受的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相互作用并引发知识不断增殖的资源。教材知识拥有各自独特的情境,只有把其置于相应的情境中,才能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才能全面发挥出其价值。教材知识被建构的过程中,会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从而向个性化方向转变。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增殖的促进

新知识在与情境、与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建立起新知识的意义,还会生发出一系列新认识、新体验和新发现,它们可以是关乎知识内涵与外延的,可以是关乎知识的来源与发展过程的,也可以是关乎知识内在关系的,也可以是关乎知识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还可以是关乎知识对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影响的。知识在运用过程中被真正理解,其使用规则与条件、使用程序被发现和掌握,进而形成相应的程序性知识。知识的情境既有现成的也有创设的。知识的情境包括理解情境、运用情境和创新情境等。理解情境就是体现知识的内涵、外延、来源、发展等方面的具体环境。学生在情境中洞悉各种条件,以及条件支持的各种活动和交往方式,理透情境的条件规则和实践活动中的因果关系,对活动过程和结果作出相应的预测。这种情境对理解知识既有直观作用,又有启发和促进作用。运用情境是体现知识价值的具体环境,该环境可以是实验的,可以是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在该情境中生成的实践性经验,属于最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其中包含着一些智慧,对促进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发现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师生都要积极创设相应的情境,以促进分析、推理、创新等思维活动,并在建构过程中增殖更多的知识。知识在现有情境中的创造性运用属于知识增殖,知识的新情境创设也属于知识增殖,知识在各种情境中的新价值发现和实践更属于知识增殖。

五、知识联系与融合理论

(一)知识联系与融合理论的主要观点

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知识间的联系会促进知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知识融合会促进“知识共同体”的产生。知识共同体会促进思维发展,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知识联系与融合理论对教材知识认知的影响

既然教材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理解、建构和实践教材知识,必须将之置于相应的联系中进行。教材知识的联系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联系是有限的,涉及知识相对来说是不多的;隐性联系是广阔的,涉及知识是众多的。教材知识会通过内在联系构成相应的体系。仅通过显性关系构建教材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因为还有众多的隐性知识没有进入其中。所以,建构教材知识关系,既要通过显性联系,又要通过隐性联系。通过全面的知识联系建立的知识体系,不仅会增加知识联系的深度与广度,还会增加知识体系的容量使其更完整。知识间的联系越深、越广,形成的知识体系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建构知识联系会促使知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知识融合会促进“知识共同体”的形成。知识共同体替代单个知识而成为认知思维的单位,会促进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速度,加深思维的深度,增加思维的效度。

(三)知识联系与融合理论对知识增殖的促进

知识的联系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探求知识的隐性联系、挖掘其中蕴含的隐性知识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知识联系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知识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引发知识的内涵、外延和价值发生变化,进而引发知识的创新与增殖。知识增殖与知识联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知识联系越紧密,相互作用就越明显、越强,增殖知识的数量会越多,但创新度不会很高;反之,知识联系越松散,相互作用越隐蔽、越弱,知识增殖的数量就会越多,创新度也会越高。这是知识通过内在联系,发生相互作用而融合成为知识共同体所致。这首先会增强内部知识相互作用而引发知识增殖;而后再促使不同知识共同体的知识相互作用并引发知识增殖,此时增殖知识涉及的领域会很广、适用的范围会更大;最后会促进不同知识共同体相互作用而引发知识增殖,这会引发更多的知识相互整合、相互作用,增殖的知识会更综合、更有普遍价值。知识的价值是多维的,既需要在不同情境中体现,也需要在知识关系中体现。在不同情境体现知识不同价值的过程中,会使知识得到不同实践运用而引发知识增殖;在知识关系中体现的知识价值更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会促使增殖知识涉及的范围更广。

总之,知识增殖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重要创新形式。明晰知识增殖的理论基础,对理解知识增殖的涵义和促进知识增殖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08):11.

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与资源增殖 篇5

1 人工鱼礁及其渔业资源增殖机制研究情况

1.1 附着生物增殖

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多种多样,从混凝土、塑料、废旧车辆、淘汰渔船到表面被处理的玻璃钢,甚至是竹木、石块等。对玻璃钢材质的鱼礁进行附着生物增殖试验,发现附着效果良好[1]。在对钢筋混凝土、钢制、木竹制、工程塑料、旧轮胎、石料等增殖效益综合比较时发现,钢筋混凝土、石料鱼礁附着效果最好[2]。此外,研究还表明,同种材质但表面粗糙或者涂有红丹防锈漆、绿漆,灰色塑料板的附着效果,比没有加工过的同等材质,附着效果要好[3]。由此可见,礁体附着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人工鱼礁的选材和表面结构。

1.2 环境效应增殖

人工鱼礁的环境效应有2个层面:(1)鱼礁礁体形成的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盐带到水体表层,使得表层的浮游植物丰度、多样性高于投礁前;(2)鱼礁投放后,改变了海域底质结构,增殖了底栖生物。海州湾和大亚湾的建设实践已经证明,投礁后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叶绿素含量、多样性指数要高于投礁前,浮游动物个体增重率也达到对照区5倍之多[4,5],而且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营养盐含量比投礁前有所增加[6,7]。而底栖生物的种类、生物量、栖息密度、多样性、均匀度均有所增加[8,9]。

1.3 游泳生物增殖

人工鱼礁具有增殖游泳生物的功能。人工鱼礁投放后鱼礁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度、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种类数均要高于投礁前或者对照区,而且增殖效果与建礁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礁体表面也组建了新的生物群落。海州湾实践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鱼礁区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均有所增加,CPUE比投礁前增加1倍多[10];荣成哩岛实践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游泳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总数、种类多样性指数和丰度分别是投礁前的1.78倍、1.32倍、1.47倍和1.22倍、1.68倍、1.62倍[11];嵊泗实践表明,人工鱼礁生物资源生物量的相对变化率呈上升趋势,并随着礁体投放时间的增加,经济种类数量增加[12];养马岛实践表明,生物多样性效果明显,增殖效果和建礁时间呈正相关关系[13]。

通过国内外多种形式的研究与实践,目前较为认可的人工鱼礁资源增殖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可为鱼类、乌贼等提供产卵附着基自然增殖;(2)附着生物为鱼类或棘皮动物提供饵料;(3)鱼礁礁体形成的上升流将营养盐带到表层;(4)人工鱼礁改变了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5)鱼礁增殖诱集了游泳生物。基于这些认识,可归纳基于生态系统的人工鱼礁研究内容(图1)。

2 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与资源增殖的实证

2.1 人工鱼礁的资源增殖实践

人工鱼礁在渔业生产中起着增殖和诱集的作用。从生产角度来讲,人工鱼礁根本上是提供海洋生物以栖息地,而有捕捞价值的资源量的大小常取决于亲体补充量和资源补充量。因此,人工鱼礁实践与资源增殖放流实践常常结合起来运作。然而,沿海各地资源增殖实践的种类和方式却有较大区别。浙江省岛礁多,所以人工鱼礁区放流的种类多选择鲷科鱼类、大黄鱼、双斑东方魨、石斑鱼等种类[14,15];辽宁大连利用原本就是对虾、海蜇、梭子蟹的产卵场所,进行放流。而山东青岛则通过投放大料石对海参、鲍鱼、扇贝进行增殖。广东省则利用人工鱼礁形成的小生境,在沿岸提供12个人工鱼礁区给海洋生物。

2.2 浙江省人工鱼礁建设实践

2003年在浙江省人工鱼礁区放流后,据潜水调查,发现放流后鲍礁附近有大量真鲷、双斑东方鲀的幼鱼栖息[16];对鲍礁起礁调查,发现在鲍礁网片上有很多幼鱼。另外,为进一步证实鱼礁区放流的增殖效果,2003年6月在礁区标志放流了1 000尾大黄鱼、1 000尾真鲷、200尾双斑东方鲀,20余日后就有人在礁区钓上体长90 mm的真鲷标志鱼,比放流时50 mm已经增长了40 mm。从对礁区延绳钓、流刺网试验结果来看,礁区起捕到6条350~400 g的黄姑鱼,而往年则很难捕捞该种鱼类。

2.3 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实践

山东省投放大料石后,潜水观察和试捕数据发现[17]:(1)礁区海参等海珍品普遍长势良好、无病害,海参单体年增重10~15倍;(2)礁区聚鱼效果明显,试钓渔获量为非礁区的15~20倍,且品质优良,个别沉船礁体聚鱼量高达2 000 kg;(3)鱼礁海底藻类茂盛、鱼类汇集,而无礁体海底则藻类不生,近乎荒漠,鱼类极为稀少;(4)烟台豆卵岛附近投礁后,藻类生物量是投礁前的3.2倍,底栖生物恢复和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鹰爪虾、乌贼、短蛸、螃蟹、紫石房蛤等经济水产品收获量成倍增长,鱼类由投礁前5种增加到28种,每100m2存鱼量由0.48 kg增加到52 kg,虾蟹贝类大量增殖。

3 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与建议

人工鱼礁建设效果好坏影响到其资源增殖的效果。我国人工鱼礁建设自20世纪70年代始,已逾30年,其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栖息地增殖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相较于已经产业化、规模化的日本人工鱼礁建设,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日本沿岸渔业振兴开发协会早在1980年代就公布了《沿岸渔场整备开发事业人工鱼礁渔场建设计划指南》,指导全国人工鱼礁规划建设。据日本农林水产部统计,自1999年起,在海域面积仅为我国1/5的日本沿海,每年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约投入300亿日元(相当于21亿人民币)用于人工鱼礁建设[18]。另外,在建礁决策、礁址选择、礁体建造、效果调查等方面,日本已经形成各级政府、科研院所、社会企业、渔业协会密切合作的管理体制,从而确保其人工鱼礁建设持续、有效、实用的发展[19]。因此,我国在资金长效投入、科学评价与规范建设、高效鱼礁管理等方面仍然需要多借鉴日本人工鱼礁建设经验。

我国人工鱼礁在暂停10余年后又再度兴起,尤其是在2001年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地人工鱼礁实践取得了新的认识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将来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工鱼礁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广东省近几年人工鱼礁建设快速发展,得益于每年稳定、持续、长效的省财政支持,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礁体抗倾覆性、抗掩埋性性能不佳,单位鱼礁群规模太松散,面铺得太大等问题。

(2)山东省在海域承包、海珍品养殖带动下,人工鱼礁建设发展很快,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发现当地投石造礁随意性较大,有些地方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地方财政上,鱼礁建设资金也缺乏长效配套机制,只能依靠自有资金,限制了部分因为无法贷款和无法筹措建设资金的企业投放人工鱼礁积极性;在礁体设计、材料、制作工艺、成礁机理、工程工艺及施工技术规范等方面缺乏科学指导,自行设计、投放礁体,严重影响到了人工鱼礁建设的质量;养殖型增殖型鱼礁过多,而一些公益型人工鱼礁却乏人问津,不利于可持续养护我国渔业资源;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法律法规还未建立,部分山东省企业反映承包海域偷渔偷海现象严重;人工鱼礁管理的专业人才匮乏,不能同时满足人工鱼礁管理涉及到生物、水文、海洋地质、工程建设、管理运作等多领域要求,专业技术培训也很缺乏。

(3)江苏、浙江等省市在国家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支持和地方政府充分意识到鱼礁建设重要性的条件下,在沿海积极开展了人工鱼礁建设。在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专项资金支持下建设的人工鱼礁,大都是转产下来的废旧渔船,礁体形式单一,数量也有限,不利于发挥人工鱼礁因建礁目的不同、增殖品种不同而科学配置不同种类礁型。另外,渔民转产转业项目是以处理报废后渔船去向为目的,而人工鱼礁是增殖资源为目的,两者项目实施的目的截然不同,所以在双转项目形式下建设的人工鱼礁,投礁前礁体结构设计和投礁后管理跟踪都不是作为人工鱼礁建设的硬性要求,因而也没有后续的科学评价。由于没有设立根据海域特点的人工鱼礁增殖目标,所以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工鱼礁资源增殖效果,不能最大限度服务于当地渔业经济和渔区渔民就业。

针对当前我国人工鱼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1)希望政府能尽早将人工鱼礁纳入国家财政专项,保障人工鱼礁资金长效投入;(2)及时开展人工鱼礁建设效果评价及建设规范标准化;(3)积极探索和实施有渔民参与的人工鱼礁管理模式和体制,从而有效改善我国近海生物栖息地,养护与增殖渔业资源,带动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发展。

摘要:总结归纳了人工鱼礁及其渔业资源增殖机制的研究情况,包括附着生物增殖、环境效应增殖、游泳生物增殖等方面,并通过实证分析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中的资源增殖实践,最后针对资源增殖中的管理、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篇6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重要的增殖方式。细胞增殖不仅使生物达到了增加细胞数量的目的, 还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近几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 主要涉及细胞增殖的过程、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一些数量变化、细胞增殖图像等。

考点扫描

一、细胞周期

1. 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1)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 它们就没有细胞周期, 也有的细胞是暂时停止分裂。

(2) 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不正常分裂) 。

(3) 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2.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1) 扇形图:

(2) 直线图:

a+b、c+d各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3) 曲线图: (4) 柱形图:

B组DNA相对含量在2C到4C之间, 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分裂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以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为例)

【特别提示】 (1)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是全过程都有, 但只要有染色单体, 其数目就与DNA的数目相同。

(2) DNA的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都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3) 染色体的加倍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了子染色体。

2.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图解分析: (1) 图中D点表示DNA复制完成, A点表示着丝点分裂。

(2) 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和一个细胞核中的相应变化曲线走向一样, 但B点和B′点及E和E′点对应时期不一样。

(3) 染色体数目增多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子染色体。

(4) 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 终点也为0。

【特别提示】DNA的含量增加是因为复制, 减少是因为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减少是因为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子染色体在细胞两端的平均分配;染色单体出现是因为染色体的复制, 消失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

【方法技巧】 (1) 动植物细胞的识别:①细胞为圆形, 有中心体, 细胞缢裂→动物细胞。②细胞为方形, 有细胞板且有中心体则为低等植物细胞;如果有细胞板而无中心体则为高等植物细胞。

(2) 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 也存在着中心体, 会出现星射线, 因此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 最可靠的方法是把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 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变化的规律

1. 列表 (以二倍体为例)

2. 曲线 (以二倍体生物一个细胞为例)

3. 曲线、柱状图、染色体行为变化综合分析

五、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1. 分裂过程的比较

2. 分裂图像的比较

【特别提示】正确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每个阶段的细胞分裂图像是解答相关题目的主要依据。通过比较图像中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的行为可以判断细胞分裂的方式, 通过染色体的分布可以判断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

六、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时期和原因

减数分裂是原始生殖细胞 (性原细胞) 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 (配子) 过程中必须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 正常情况下的分裂结果是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 减数分裂中发生染色体异常行为的时期

(1) 在减Ⅰ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并同时进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结果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多, 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少。

(2) 在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未分开, 移向细胞同一极, 结果一个生殖细胞染色体多, 另一个生殖细胞染色体少。

2. 形成原因

减数分裂时, 某对染色体不联会或联会后不分离, 或着丝点分裂后分离迟缓甚至未分离, 就会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

【特别提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除了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外, 在间期DNA复制过程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和后期还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仅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解题指导

考点一、细胞周期

【典例1】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 (含4条染色体) 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 一种如图所示, 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解析】本题为概念辨析题, 概念是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所以高考对概念的考查比较重视。A项中, 有丝分裂之后, 子细胞可以继续分裂或者进行分化。B项中, 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c三个时期。C项中, 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遗传的影响。D项中, 从e→e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A

【易错警示】 (1)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 分裂间期在前, 分裂期在后, 即先进行物质的准备再进行细胞的分裂。

(2) 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具有周期性。只有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进行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3) 有丝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的仍可继续进行分裂, 有的暂不分裂, 也有的进行细胞分化。

【对点训练1】连续分裂的细胞, 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下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d两段都要消耗ATP

C.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解析】a+b、c+d各为一个细胞周期;a、b、c、d段都要消耗ATP;a、c段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d段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答案】C

考点二、有丝分裂过程

【典例2】 (2012·珠海二模) 下图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 a、b、c、d、e代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 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B.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的基因突变发生在e时期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解析】据题意可知, 图中所示的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是通过细胞膜内陷将细胞一分为二的, 而植物细胞通过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故A项错误。基因突变是DNA复制过程中发生差错所致, a图中含染色质, 其他几个图具有染色体, 故a图为细胞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发生在该时期, 再者, 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的目的是诱导染色体加倍, 故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减数分裂中特有的行为,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联会行为, 故C项错误。a为间期;c中染色体散乱排列, 所以为前期;d中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所以为中期;e中染色体加倍且向细胞两极均分, 所以为后期;b中细胞膜内陷, 且核膜重新出现, 所以为末期, 故图中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D项正确。

【答案】D

【方法指导】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审题, 明确图中表示的是“有丝分裂”。

(2) 根据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分布情况判断每个分裂图所处的时期。

(3) 明确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间期。

【对点训练2】 (原创) 下面甲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 乙图是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实线表示核DNA的含量变化, 虚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B.甲图中AB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乙图中的细胞处于甲图中的DE段

D.①、⑤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不同

【解析】从甲图中实线上升阶段是逐渐上升的, 可以很容易判断实线表示核DNA的含量变化, 在后期虚线表示的结构先升高又下降, 所以虚线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含量变化, A项正确。甲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 AB段表示DNA的复制过程, 该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但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B项错误。乙图所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所以对应甲图中的DE段, C项正确。 (1) 、 (5) 是由姐妹染色单体变成的, 一般情况下所含的基因相同, 但也可能因为基因突变而不同, D项正确。

【答案】B

考点三、有丝分裂的过程

【典例3】 (2010·江苏卷) (改编) 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男性正常情况下产生1种初级精母细胞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解析】A项中, 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一男性正常情况下产生1种初级精母细胞。B项中,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使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项中, 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项中, 正常情况下,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 两两相同, 故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00%。

【答案】D

【技巧点拨】精子、卵细胞的种类和数目的计算方法:

(1) 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 经过减数分裂后, 能形成4个精子, 2种类型。

(2) 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 经过减数分裂后, 能形成1个卵细胞, 1种类型。

(3) 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 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2n种精子或卵细胞。

【对点训练3】 (2012·衡阳模拟) 下列细胞既含同源染色体, 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③有丝分裂后期

④有丝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细胞内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 因此, ②⑥无同源染色体。DNA复制后, 形成染色单体, 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 即不存在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因此, ③⑥不存在染色单体。故既含同源染色体, 又含染色单体的是①④⑤。

【答案】C

考点四、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典例4】 (2012·广东佛山市二模) 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 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 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 丁可能为卵细胞

【解析】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其他几个细胞处于减数分裂, 故A项中的排列顺序应为甲→乙→丙→丁, A项错误。甲中的染色体组数目为4, 乙中的染色体组数目为2, 丙和丁中的染色体组数目为1, B项正确。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 则丁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B或Ab或ab或aB, C项错误。乙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 且每条染色体中有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D项错误。

【答案】B

【方法指导】分裂图像的判别方法 (以二倍体为例) :

(1) 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2) 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细胞或成熟生殖细胞。

(3) 出现联会、四分体、四分体排列和分开等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4) 无上述现象为有丝分裂。

【对点训练4】 (2012·济南三模) 下图是某雌雄异体的高等动物体内两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生物体一个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条

B.若图Ⅱ细胞的①中有基因B, 则图Ⅰ5中含有基因B或b

C.图Ⅰ中3和7表示性染色体X, 图Ⅱ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图Ⅰ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图Ⅱ细胞中的两倍

【解析】图Ⅰ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从该图中可以判断, 完成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 (体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为4, 则该生物体的一个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可以达到8条, A项正确。结合图Ⅰ和图Ⅱ可以判断, 1、5、4、8、 (①+②) 为常染色体, 2、3、6、7为性染色体。由于该个体的基因型是未知的, 所以若图Ⅱ细胞的①中有基因B, 则图Ⅰ5中含有基因B或b, B项正确。图Ⅱ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所以无同源染色体, C项正确。图Ⅰ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4, 图Ⅱ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1, 故D项错误。

【答案】D

考点五、减数分裂异常原因分析

【典例5】 (2011·山东卷) 基因型为AaX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 正确的是 ()

(1) 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首先要明确题中形成的配子异常之处有两点:一是含有两个2号染色体上的A;二是无性染色体。然后结合基因型和减数分裂过程可推测是在减数分裂哪个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不正常的分离。值得注意的是无性染色体, 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性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 也可能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两条染色单体变成的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两个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产生AA配子, 说明2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 形成含有两个A基因的配子。形成的配子没有性染色体, 有两个可能: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没有分开, 形成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没有性染色体, 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有XY两条性染色体;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正常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性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或分开后移向同一极, 结果形成的配子中一个缺乏性染色体, 另一个多一条性染色体。

【答案】A

【方法指导】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分析:

(1) 纺锤体形成受阻

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 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 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形成多倍体细胞。

(2)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所产生的次级精 (卵) 母细胞异常, 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3)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对点训练5】 (2012·山东卷) (改编)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都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B.从图中可以看出, 具有Y染色体的不一定是雄性个体

C.正常的果蝇具有8条染色体

D.用红眼雌果蝇 (XRXR) 与白眼雄果蝇 (Xr Y) 为亲本杂交, 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其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解析】图中的几种类型都是性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异常, 属于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具有Y染色体的不一定是雄性个体, 如XXY类型是雌性个体。正常的果蝇具有2个染色体组, 共8条染色体。用红眼雌果蝇 (XRXR) 与白眼雄果蝇 (Xr Y) 为亲本杂交, 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其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还可能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 或者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形成了不具有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再与含Xr的正常精子受精, 形成了Xr O型雄性不育个体。

【答案】D

题组训练

1. (2012·合肥二模) 若用15 N标记的胸腺嘧啶处理活的洋葱根尖, 1h后洗去游离的15 N标记的胸腺嘧啶, 几小时后, 检测放射性;若用15 N标记的尿嘧啶处理另一同样的材料, 1h后洗去游离的15 N标记的尿嘧啶, 几小时后, 检测放射性。其结果是 ()

A.二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二者都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C.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后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2.如图, 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 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 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DNA复制

B.促进着丝点 (粒) 分裂

C.抑制四分体形成

D.抑制细胞质分裂

3. (2012·大连二模) 如图表示两个动物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它们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动物, 则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不同的

B.如果它们分别代表同一种动物的不同细胞, 则它们的差异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C.图P和图Q中, 每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所携带的基因均有可能出现差异, 但图P出现这种差异的概率明显大于图Q

D.图P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图Q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相同

4. 用32 P标记玉米体细胞 (含20条染色体) 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 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2 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4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5. (2012·西城区二模) 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 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6. (2012·淮安三模) 下图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和减数分裂部分阶段每个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CD含量下降的原因和图乙CD段含量下降的原因相同

B.图甲中AB含量上升的原因和图乙AB段含量上升的原因相同

C.图甲中DE段所处时期和图乙DE段所处时期相同

D.图甲中BC段染色体含量变化和图乙BC段染色体含量变化相同

7. 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 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 且图2是卵细胞, 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

8. 如图是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①中染色体数目最多

B.细胞②处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C.在细胞周期中细胞③所处时期的时间最长

D.持续观察细胞②, 可见其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9. (2012·潍坊模拟)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C.细胞①有4个四分体

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10. (2012·皖南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 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11.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盐酸, 避免对染色的影响

B.A过程时间太久会使根尖过于酥软, 难易制片

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D.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后, 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12.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基因突变易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____。

(2) 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段。D2E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与图1中的________段变化相同。 (填序号)

(3) 雄性激素能促进图3、图4、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的形成?__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________。

(4) 图3细胞中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___。

(5) 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 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的相等?_________。

13. 下列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 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亚显微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___区细胞, 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准确顺序_________, 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2) 细胞是独立分裂的, 但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原因是_________。

(3) 某同学在镜下观察到了A图像, 发现了赤道板, 请你评价他的观察结果:_________。

(4)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_________区细胞, ③和④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 (填“是”或“不”) 发生改变。

(5) 若下图E、F、G、H表示该个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 a、b、c、d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中的哪个细胞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

参考答案

1.C 解析: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 所以只有在能进行细胞增殖的细胞中能检测到胸腺嘧啶中的15 N, 根尖细胞中只有分生区的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所以只有部分细胞中能检测到15 N。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 根尖的所有的细胞都要合成蛋白质, 合成蛋白质的第一步是转录形成RNA, 因此在根尖的所有细胞中都可以检测到尿嘧啶中的15 N。

2.D 解析:通过图甲和图乙的对比, 发现加入化合物后, 导致DNA含量高的细胞数目相对增多, 而促进着丝点 (粒) 分裂和抑制四分体形成对DNA含量都没有直接影响;从甲图可以看出, 原来DNA复制能正常进行, 才会出现不同细胞中DNA含量不同;该化合物很可能是抑制细胞质分裂, 从而导致部分细胞中DNA含量增多。

3.C 解析:图P中, 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因此图P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图Q中, 染色体的着丝点 (粒) 排列在赤道板上, 因此图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图P出现基因差异明显大于图Q的原因是图P除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外, 还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4.C 解析:32P标记玉米体细胞 (含20条染色体) 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 P的培养基中培养, 根据半保留复制, 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 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是20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是20;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 根据半保留复制, 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是40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是40, 故C项正确。

5.C 解析:⑥→⑦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体, 不是DNA解旋酶的作用, DNA解旋酶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项错误。

6.B 解析:甲图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乙图中细胞核中DNA含量加倍的原因也是DNA的复制, B项正确。

7.D 解析:若图中的两个细胞由一个卵原细胞分裂而来, 图2是卵细胞, 图1则为第一极体, D项错误。

8.D 解析: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被杀死, 所以无法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所以D项错误。

9.D 解析:细胞③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因为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 所以细胞③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故细胞分裂完成可能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或ab或Ab或aB, 所以D项正确。

10.B 解析:乙图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染色单体, 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关系相符, 此阶段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项正确。

11.C 解析:由于在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 所以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C项错误。

12. (1) DNA的复制 A1B1段

(2) E2F2 C1D1

(3) 图4 卵细胞和极体 图4

(4) 4 4 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

(5) 图5

13. (1) b B→A→D→C 线粒体

(2) 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

(3) 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 不是真实结构, 因此赤道板是看不到的

(4) d 不

(5) F

日照首次进行海蜇人工增殖放流 篇7

海蜇, 又名水母、白皮子, 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食用水母, 是沿海渔民的重要捕捞对象。日照市黄家塘湾、海州湾都是海蜇增殖放流的理想海区, 适合海蜇增殖的海域广阔, 前景看好。为尝试开展海蜇人工增殖, 日照市水产研究所于4月初开始海蜇苗繁育, 5月底培育出规格1cm以上的海蜇苗。经检验检疫, 苗种健康活跃, 符合放流标准, 经由专门验收小组进行规格测量、抽样计数、统计汇总后放流大海。此次在石臼湾放流的海蜇, 到8月末即可收获, 届时每只伞径可达到35cm以上。

据悉, 由于海蜇以海洋浮游生物为主要摄食对象, 海蜇的生长可有效抑制赤潮等现象的发生, 促进海洋生态平衡。因此, 海蜇增殖生态价值极高。此次海蜇义务放流活动, 不仅对探索在日照海域进行海蜇人工增殖放流的可行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还将为日照市继续开展其他水产品种增殖放流提供重要借鉴。日照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将对海蜇放流区域加强管护, 密切关注增殖海蜇的生长情况, 对海蜇增殖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

东至县大青湖青虾增殖繁育技术 篇8

1 制定工作方案

青虾在天然湖泊中能自然繁殖, 但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制约 (如敌害、水草、水质环境、饵料的丰欠等) , 大青湖的青虾产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试验采取人工繁育培育大规格虾苗再放流的模式。2011年5月23日邀请安徽省现代农业水产 (虾蟹类) 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养殖研究室主任丁凤琴研究员一行在东至县开展升金湖青虾增殖技术指导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在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 对增殖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商定, 制定了《东至县大青湖青虾增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明确了项目实施单位为东至县大青湖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东至县水产局, 并确定联合村靠近升金湖约3.3 hm2池塘作为青虾苗种繁育基地, 制定了《升金湖青虾增殖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安排专人开展该项工作。

2 青虾人工繁育准备

青虾人工繁育前对池塘条件进行改善。

(1) 池塘选择与改造。池塘地点靠近湖泊 (升金湖) , 水源充足、清新, 面积0.2~0.3 hm2, 坡比1∶3, 水深1.2~1.5 m, 塘底平坦;彻底清除塘底、塘埂及池塘周边的杂草、碎石及其他杂物;进排水系统完善, 每口池塘进水口分开, 进水口用80目双层筛绢网布兜住, 每0.1~0.2 hm2池塘设置1台3 k W增氧机。

(2) 清塘消毒。具体方法有2种:一是生石灰清塘消毒。进水5~10 cm, 选择块状生石灰, 将生石灰化浆后趁热泼洒均匀, 不漏死角, 用量为2.25 t/hm2。第2天用木耙耙动淤泥, 使淤泥与生石灰混合均匀;二是生石灰与硫酸铜配伍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750 kg/hm2, 使用方法同上, 硫酸铜用量7.5 kg/hm2, 化水全池泼洒。

(3) 曝晒。清塘消毒处理后7 d, 彻底排干池水, 曝晒10 d, 池底呈龟裂状。

(4) 施肥。曝晒后, 进水20~30 cm, 施用充分发酵有机肥3.0~4.5 t/hm2, 堆放于池塘四角, 培育水质。

(5) 布设水草。施肥的同时, 进行水草布设, 把无根水花生扎成束, 用竹竿固定。水花生下塘之前应消毒。

3 繁育方案

3.1 建立亲本群体

增殖青虾苗种繁育基地4 hm2。从湖泊采集亲本虾, 亲本虾要求健康活泼, 晶莹剔透, 附肢完整, 肌肉肥满, 卵呈橘黄色, 规格在5 cm以上。共选择抱卵虾750~1 000 kg, 作为青虾选育亲本群体。

3.2 亲本培育

青虾亲本饲料选用鱼肉和2#颗粒饲料 (粗蛋白≥30%) 按照20∶80比例搭配投喂。日投喂量占放养亲本重量的2%~3%, 每天投喂2次, 8:30投喂1次, 投喂量占全天的1/3, 18:30投喂1次, 投喂量占全天的2/3, 沿池塘四周浅滩均匀投喂。第2天检查残饵情况, 根据天气、水质、残饵等情况, 酌情调整投喂量。同时每天抽捕抱卵虾, 检查卵子孵化与排卵情况。当卵子呈青灰色且有2个清晰可见的眼点时, 做好池塘施肥工作;当发现大部分抱卵虾已排空, 及时利用虾笼诱捕青虾上市销售。

3.3 虾苗强化培育

3.3.1 溞状幼体培育 (10 d左右) 。

卵子孵化后, 从出膜到变态为幼虾, 又称为溞状幼体, 在水中呈倒琵琶状。幼体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浮游生物。当卵子呈青灰色, 眼点清晰可见, 表明幼体即将孵出, 应做好以下生产管理工作:一是每天泼洒豆浆2~3次或者施发酵的有机肥, 培肥水质;二是每15~20 d泼洒1次微生物制剂;三是加强水质管理, 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40 cm, 以防止缺氧。在水质透明度较大时, 每天向池中泼洒豆浆, 培育池塘中浮游生物, 以补充虾苗天然饵料的不足。一般在8:00和16:00—17:00投喂, 使用黄豆7.5 kg/hm2。幼体经6~7次蜕皮后, 胸部和腹部的附肢已发育完全, 外形与成虾相同, 体长达0.8~1.0 cm。

3.3.2 稚虾培育 (15 d左右) 。

进入平游阶段, 饲料改喂幼虾的0#颗粒饲料 (蛋白质含量为36%以上) 。日投喂量为池内虾体总重的10%~15%。每天投喂2次, 8:00—9:00投喂全天饲料量的30%, 17:00—18:00投喂全天量饲料量的70%, 沿池塘四周均匀投喂。每天清晨定点检查残饵情况, 及时调整投喂量, 体长达1.2~1.5 cm。

3.3.3 仔虾培育 (10~15 d) 。

进入底栖阶段, 饲料改喂1#颗粒饲料 (蛋白质含量为33%以上) 。日投喂量为池内虾体总重的5%~8%, 每天投喂2次, 8:00—9:00投喂全天饲料量的30%, 17:00—18:00投喂全天饲料量的70%, 并沿池塘的四周均匀投喂。每天清晨定点检查残饵情况, 及时调整投喂量, 体长达2.0~2.5 cm[1,2]。

3.3.4 水质管理。

根据水质情况, 为确保仔虾有充足的天然饵料, 培育期间需施豆浆3次 (3~5 d/次) , 每次施用量为75 kg/hm2, 并根据水的透明度及时注排水, 苗种培育后期水位保持在1.2 m左右, 保证仔虾在优良的水环境中生长。随着人工饲料和豆浆的不断投入, 水体p H值缓慢下降, 池水变肥、变浓。尤其是在仔虾培育后期, 每隔5~7 d要加注新水1次, 每次添加5 cm, 并按育苗池塘的水体面积适当泼洒微生物制剂, 改善池塘内水质环境[3,4]。

3.3.5 捕捞与分养。

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初, 虾苗规格达4 000~6 000尾/kg, 清除池塘水草, 用鱼苗网将虾苗轻轻拉出分塘, 培育大规格虾种。

4 青虾繁育实施情况

2011年6月7日, 东至县大青湖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与胜利镇联合村签订了池塘租赁合同, 8日组织开展清塘和除草等工作, 6月15日正式投放抱卵虾, 6月15—20日连续在7块塘口投放抱卵虾1 183.25 kg, 期间开展了水草移栽、水质培育及水质监测、定期检查抱卵虾孵化情况、水质调节等工作。7月10日抽检, 90%的抱卵虾已脱卵, 幼虾规格在1 cm左右;7月26日抽检, 池塘幼虾达到1.5~2.0 cm, 并邀请了财政、水产等部门进行现场验收。7月30日公司组织员工对实验塘口进行了捕捞, 捕获幼虾3 000万尾, 幼虾分3片分别投放到联合、杨峨头、浮洲3处, 至此完成了青虾的苗种繁育工作。

5 结语

5.1 存在的问题

2011年的天气对于水产养殖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6月以前的干旱天气对青虾繁殖产生了一定影响。早期池塘缺水导致无法投放种虾, 池塘水草的移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加上干旱种虾的个体偏小, 均影响青虾繁殖。总体来说, 在繁殖季节上, 应该相对提前, 一般提前至5月上旬, 当年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明显。

5.2 增殖放流结果评价

从青虾的繁殖阶段来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繁殖技术为下一步青虾的养殖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投放幼苗3 000万尾, 按5%的回捕率计算, 可收获150万尾成品虾, 约25 t, 产值将达到150万~200万元, 同时为湖泊的自然增殖提供了后续的种虾资源, 实现循环发展。

5.3 积极开展后续跟踪

青虾的增殖是一项持续性工作, 要不断进行完善和连续跟踪, 除了进行人工增殖繁育放流之外, 还需要设立增殖保护区、人工设立水草保护区, 开展青虾的生物学习性调查, 以建立青虾增殖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顾秋明, 张磊磊, 张卫业, 等.“太湖1号”杂交青虾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J].水产养殖, 2012 (1) :34-37.

[2]王东波, 孙贵洪.青虾池暂养鳜鱼苗种效益好[J].科学种养, 2012 (1) :39.

[3]叶建生, 王权.青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农家致富, 2012 (1) :36-37.

海南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 篇9

1 海南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在三亚南山鲍鱼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鲍鱼苗10万粒,在琼海市万泉河放流单性罗非鱼苗100万尾,在松涛水库库区放流鳙、鲢鱼苗100万尾;2002年在三亚市近海投放人工鱼礁20个,增殖放流黑鲷鱼苗15万尾;2003年在三亚市近海投放人工鱼礁25个,增殖放流红鳍笛鲷鱼苗5万尾;2004年在三亚湾海区投放红鳍笛鲷和紫红笛鲷鱼苗10万尾;2005年在陵水新村港沿岸水域投放点带石斑鱼苗8万尾,在文昌清澜港沿岸水域投放斑节对虾稚虾1 200万尾和带放流标志的斑节对虾3 000尾;分别在临高新盈港和三亚港沿岸水域放流紫红笛鲷苗和红鳍笛鲷苗各70万尾;2008年在临高新盈港海域放流紫红笛鲷苗30万尾和红鳍笛鲷苗50万尾;2009年在三亚港沿岸水域放流红鳍笛鲷、紫红笛鲷、斑节对虾、珍珠贝和扇贝等700多万尾(粒),放生海龟19只、鲸鲨3只、鲎32只;2011年在三沙市中沙海域放流石斑鱼苗3万尾、麒麟菜苗10 万株,分别在三亚、儋州和临高白蝶贝自然保护区放流大珠母贝苗种30万粒,石斑鱼苗和斑节对虾苗5 115万尾;2011年在中沙海域投放藻类苗种10万株、鱼苗3万尾和贝苗5万枚;2012年在中沙海域投放1 000只海龟、西沙海域投放500只海龟,在海口市演丰镇曲口码头放流紫红笛鲷鱼苗20万尾、石斑鱼苗1万尾、斑节对虾苗1 000万尾,在海南岛的东、西海岸放流紫红笛鲷鱼苗100万尾、卵形鲳鲹鱼苗100万尾和斑节对虾苗5 000万尾。

2 海南省开展渔业种质资源增殖调查

近年来,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在中、西沙开展渔业底播增殖和渔业资源调查活动。通过调查文昌、琼海、东方、陵水和海口等放流水域,其增殖放流结果显示:金鲳鱼、红鳍笛鲷、斑节对虾等渔汛在近海海域重新形成,放流虾类渔获产量与放流前同比提高1倍以上,各放流品种的投入产出比平均达到1∶15,放流的鱼虾苗种成活率约在80%。在三亚市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和增殖放流活动,通过对礁区进行调查,鱼类品种从原来的10多种增至50多种,投礁后藻类和螺类的捕捞产量较投礁前增加5倍以上。

3 海南省开展渔业种质资源增殖放流的前景展望

海南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不仅可以增殖鱼类、贝类、虾蟹类,还可以增殖藻类。增殖的品种可以多种多类,重点优先考虑育苗技术成熟的种类,以及过去在当地海区资源量较大的经济鱼类。未来今后几年,就鱼类而言,石斑鱼、红鳍笛鲷、黄鳍金枪鱼等,因捕捞强度过大,各主要经济鱼种资源皆已衰退,应以上述品种增殖为主。贝类应以泥蚶、黄边糙鸟蛤、波纹巴非蛤、大珠母贝、翡翠贻贝、合浦珠母贝、华贵栉孔扇贝、塔形马蹄螺、羊鲍、杂色鲍、耳鲍、栉江珧等品种增殖为主,而虾蟹类则以斑节对虾为主,如有条件还可以增殖新对虾属的种类,近缘新对虾等。

(收稿日期:2015-10-29)

增殖模式 篇10

近年来, 乌江索风营、金沙江向家坝、澜沧江功果桥等多座水电站开展了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和建设, 并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放流活动。这些增殖站的建设和运行了实现了一些特有鱼类的人工驯养繁殖和批量生产, 减小了水电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但是, 增殖站的设计过程中还面临若干问题[1]。其中, 鱼类增殖放流规模的确定是增殖放流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技术[2], 但目前我国没有标准和规范明确规定水电工程开发增殖放流规模的计算方法。本文就国内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设计中采用的两种常见增殖放流规模估算方法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以期为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1 依据《水库渔业设施配套规范》估算放流规模

1.1 估算方法[3]

该估算方法首先根据设计养鱼水位确定水库养鱼面积 (S, km2) 。按照养鱼面积的大小将水库水面划分为4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水库水面对应不同的鱼产量和鱼种放养效益范围 (表1) 。

根据养鱼面积的大小确定水库水面等级后, 确定鱼产量 (即水库计划产鱼量, W, kg/hm2) 和鱼种放养效益 (K) 两个参数的取值后, 水库鱼种 (体长达到12cm, 约40尾/kg) 投放量 (A, kg/hm2) 的计算公式为:

水库放养量N (万尾) 为:

按照以上步骤计算的水库放养量为针对库区渔业养殖, 提高水库渔业产量的水库规模, 主要为青鱼、草鱼、鲢、鳙等常见经济鱼类。而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对象多为对生境要求较高珍稀特有鱼类, 且一般不进行回捕。因此, 增殖放流规模应远小于鱼种投放量。增殖放流规模占鱼种投放量的比例一般为10~30%[4], 具体应依据放流对象的生物学特性、放流水体生态环境特点和相关水域渔获物统计分析结果确定。

1.2 计算实例[4]

苗尾和功果桥水电站为澜沧江的相邻梯级, 均位于云南省云龙县境内, 设计养鱼面积分别为15km2和12km2。此两个水电站合建一座鱼类增殖放流站。根据《水库渔业设施配套规范》, 苗尾和功果桥水电站水库水面等级均为Ⅱ级, 养鱼产量取值150kg/hm2, 鱼种放养效益取值为8, 投放水库的鱼种规格为35~40尾/kg, 计算得到两个水库总的放养量为180万~200万尾。最终的放流规模在水库放养量下限的10%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为33万尾。

1.3 存在的问题

该计算方法中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水库养鱼面积、鱼产量、鱼种放养效益和增殖放流规模占鱼种投放量的比例。该方法确定的养鱼面积主要指位于库区中段和坝前的缓流水域, 未充分考虑库尾、支流和坝下等受水电站建设影响水域的增殖放流需求。参数鱼产量依据不同放养型水库的平均鱼产量确定, 中小型水库的鱼产量比较高, 与水库的自然鱼产量有一定的差别。鱼种放养效益和增殖放流规模占鱼种投放量的比例的取值是该估算方法中的关键参数, 不合适的取值将得到不合理的放流规模, 目前对此参数无明确的取值范围和要求, 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 用该方法确定的增殖放流规模缺乏合理性, 仅适合在缺乏相关放流水域水生生态调查数据的情况下估算放流规模。

该方法计算得到的为鱼种规格为12cm的放流规模。考虑到鱼种培育成本以及大规格鱼种运输过程中死亡率高, 水电工程增殖放流的多为4~6cm的小规格鱼种[5]。小规格鱼种放流后的成活率比大规格鱼种低, 因此如放流小规格鱼种, 应适当提高放流规模。比如计算实例中, 33万尾的放流鱼种中包含有26万尾3~5cm的小规格鱼苗。

2 根据饵料基础估算放流规模

2.1 估算方法

该估算方法主要依据能量流中的能量转化原理, 根据饵料基础估算水库的鱼产量, 并进一步估算出放流规模。依据此方法估算放流规模, 必须具备水库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资料和数据, 主要为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 以及有机碎屑数量和有机碳含量。估算方法中饵料系数、P/B系数和饵料利用率等参数的取值方法以及各类饵料提供的鱼产力计算公式可参考《水库鱼产力评价标准》 (SL563-2011) [6]。计算得到的水库总的鱼产力 (M, t) 后, 根据渔获物的平均体重 (m, kg) 以及放流后的成活率 (P) 后, 可按照下述公式计算水库放养量N (万尾) :

得到的结果与通过《水库渔业设施配套规范》计算的结果类似, 均为合理利用库区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的水库放样量。所以也需要确定增殖放流规模占鱼种投放量的比例。

2.2 计算实例[7]

目前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仅有用此种方法确定水库鱼产力的实例。

桃林口水库位于秦皇岛市, 是滦河支流青龙河上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调查水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依次为5.154mg/L、3.216mg/L、4.776g/m2、0.67g/m2和50t;有机碎屑的含量为0.6831mg/L。根据《水库鱼产力评价标准》 (SL563-2011) 和水库的地理位置确定不同饵料生物的最大利用率、饵料系数、P/B见表2。养殖面积按25km2计, 养殖库容按2.5×108m3计 (水库表层10m以内) 。根据生物量、表2中的参数和养殖面积及库容, 确定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有机碎屑的鱼产力依次为289.91t、643.20t、17.91t、3.35t、0.11t和423.34t。水库总鱼产力为1377.82t。

如果渔获物平均体重按2kg计, 放流存活率按10%计, 水库放养量为688.91万尾, 放流规模如按水库放养量的10%计, 则放流规模为68.9万尾/年。

如果按第一种方法估算, 该水库水面等级为Ⅱ级, 养鱼产量取值150kg/hm2, 鱼种放养效益取值为8, 投放水库的鱼种规格为40尾/kg, 计算得到水库放养量为187.5万尾。与第二种方法计算的水库放养量有较大差异, 可能因为两种方法中均有一些参数的取值有较大的主观性。

2.3 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根据饵料基础估算放流规模法可依据水库、支流和坝下各水域的饵料量和水域面积, 估算出各水域的增殖放流量, 因此可充分考虑受水电工程建设影响的各水域的增殖放流需求。该估算方法计算了每种饵料提供的鱼产力, 结合各放流鱼类的食性和种间竞争关系, 可估算各种类的放流规模。因此, 该方法比前一种方法合理, 但增殖放流占鱼产力的比例和放流存活率两个参数的取值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调查样本不足的情况下, 渔获物平均体重也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3 结论

以上两种增殖放流规模估算方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一种方法对资料要求不高, 更适合计算水库渔业经济鱼类养殖的放养量, 用于计算水电工程增殖放流规模时, 计算参数设计不尽合理, 不能体现水域的面积和特点, 参数的取值也有较大主观性。根据饵料基础估算放流规模的方法需要水域的详细水生生态调查资料, 能综合反映放流水域生境条件和生态承载力, 同时也能结合各放流鱼类的食性和种群生存力进一步论证各放流种类的规模, 因此更为合理, 在增殖站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此种方法的部分参数的取值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因此, 建议确定鱼类增殖放流站放流规模前, 调查放流水域生境条件、鱼类资源量及人工捕捞量等;在估算放流规模的基础上, 依据放流水域生境适宜性和现有栖息空间的环境容量, 进一步论证增殖站放流规模;开展放流后, 应根据跟踪监测结果逐年调整放流规模。

摘要:人工增殖放流已成为降低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影响的重要措施, 但目前我国没有标准和规范明确规定水电工程开发增殖放流规模的计算方法。本文就国内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设计中采用的两种常见增殖放流规模估算方法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以期为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电工程,增殖放流,规模估算

参考文献

[1]郭坚, 丁明明, 汤优敏, 等.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水力发电, 2015 (4) :5~8.

[2]张东亚, 牛天祥.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工艺设计[J].西北水电, 2010 (4) :9~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库渔业设施配套规范》 (SL95-94) [S].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4.

[4]施家月, 廖琦琛, 梁银铨.功果桥和苗尾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水生态学, 2009 (6) :51~46.

[5]张东亚.水电工程生态补偿措施鱼类[J].水力发电, 2010 (8) :12~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库鱼产力评价标准》 (SL563-2011) [S].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教师减负下一篇:胸腔灌注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