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2024-07-19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精选10篇)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1

胸腔积液是胸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胸外伤所致血胸等疾病[1]。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基本采用直径为FR32、FR28橡胶管, 其疗效确切, 引流效果佳。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存在管径粗, 弹性较差, 顶压肺脏, 胸膜刺激症状明显, 拔除引流管后引流口渗液等问题[2,3]。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原胸腔闭式引流管, 存在创伤小, 不易顶压肺脏, 胸膜刺激症状轻, 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 为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疗效,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从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存在中到大量胸腔积液 (非脓胸) 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使用规格为FR8的中心静脉导管代替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 (FR32、FR28)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 年龄31岁至82岁, 男94例女36例。患者均经胸片、双肺CT及B超诊断为中至大量胸腔积液 (除外脓胸患者) , 其中外伤所致胸腔积液23例, 恶性胸积液36例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常规行胸腔内化疗) , 其它胸腔积液61例, 均于B超引导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指标为:带管天数, 引流管是否堵塞, 引流管堵塞后再通率是否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 术后患者引流管口是否出现疼痛 (需要口服止痛药物) , 是否需要更换为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等临床疗效。

1.2 方法

120例患者均由同一名医师用同种规格FR8中心静脉导管于B超定位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及无菌操作技术。术后观察指标为:带管天数, 引流管是否堵塞, 引流管堵塞后再通率, 是否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 术后患者引流管口是否出现疼痛 (需要口服止痛药物) 是否需要更换为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若患者出现引流管堵塞, 则用生理盐水注入中心静脉导管内通管。若患者出现引流管堵塞通管无效后, 复查胸片、肺CT及B超, 胸腔积液量较少可自行吸收者拔除引流管, 若存在仍存在较大量胸腔积液, 则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 (RF32)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2 结果

120例患者带管天数7d至15d, 平均9.5d, 引流管堵塞率90%, 引流管堵塞后再通率85%, 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10%, 术后患者引流管口出现疼痛率 (需要口服止痛药) 5%, 需要更换为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率5% (均为外伤所致胸腔积液) 。术后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 均由B超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术后治愈。

3 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 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其存在操作简单, 流程规范, 对组织损伤较少, 并发症较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可以在临床上一定程度上代替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 (FR32或FR28) 。但是对于外伤所致血胸患者因血胸堵塞胸腔闭式引流机率高, 且再通率较低, 其临床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研究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本院120例存在中至大量胸腔积液 (非脓胸) 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其使用规格为FR8的中心静脉导管代替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 (FR32、FR28)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组织损伤较少, 操作简单, 并发症较少, 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但是对于血胸患者其临床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积液,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树满, 史双全, 朱俊平.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105例报告.天津医药, 2006, 34 (6) :425.

[2]王永武, 张家裕, 周永新, 等.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系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 29:61-62.

[3]余文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25例临床观察.临床肺科学杂志, 2004, 9 (5) :525.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2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术 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由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经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渗出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常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主要发生在原发感染6个月内,原发灶多在同侧肺内,往往不能被发现。发病与患儿对结核菌高度敏感有关。临床上常分为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少见)三种类型。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局部症状有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呈锐痛,随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由于胸腔内积液逐渐增多,几天后胸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积液对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干咳,体位转动时更为明显。积液产生和聚集越快、越多,呼吸困难越明显,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和发绀。目前国内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多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进行间断胸腔穿刺[1],但术后易发生胸膜肥厚粘连,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远期生活质量,严重甚至以后需开胸行胸膜剥脱乎术,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台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1岁,平均35.3±5.3岁。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16~53岁,平均37.5±6.8岁。

诊断标准:所有诊断均根据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并经胸部CR片、B超、结核抗体、胸腔积液常规生化、胸腔积液涂片等辅助检查确定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吸收和胸膜粘连情况做胸部B超和X线检查进行确定。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2HRZ/4HR方案(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对照组在抗痨基础上使用强地松30mg,1次/日,疗程6~8周,同时用传统方法进行胸腔穿刺抽胸腔抽液[2],2~3次/周。治疗组采用18G单枪中心静脉导置入胸腔[3],进行持续胸腔抽液。采用18G号的穿刺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然后用扩张器扩张穿刺通路,沿导丝导入中心静脉管,使其在胸膜腔保留5~8cm,拔出导丝,穿刺点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固定,末端接引流袋,间隔2~3小时放胸腔积液1次,每次700ml左右,每天放2~3次,2~4天胸腔积液流尽为止,保留2~3天,未见有胸腔抽液后拔管。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V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0.5天,对照组为21天;对照组每位胸穿次数2~6次,平均3.8次。所有病例在胸腔积液消失时复查B超,胸膜肥厚,治疗组2例(6.6%),对照组11例(36.6%);胸膜反应,治疗组1例,无肺水肿及气胸;对照组6例,3例气胸、无肺水肿;包裹性积液,治疗组1例,对照组9例。见表1。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传统的方法是在抗结核基础上,抽胸腔积液、应用激素、胸膜腔注入药物治疗,抽胸腔积液多采用胸腔穿刺术,由于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或残余胸腔积液的存在,造成术后胸膜粘连,增厚以及包裹性积液,甚至多房性包裹性积液(MPE),致患者肺功能下降,长期引起肺心病,愈后不良。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一般为渗出液,积液中纤维蛋白含量高,积液黏稠,加之在胸膜腔内停留时间过长,易产生蛋白凝块,沉积于胸膜,刺激并加重胸膜炎症,影响胸膜通透性,促进成纤维细胞黏附、增殖,产生胶原蛋白黏多糖,在胸膜纤维化及胸膜肥厚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短期内彻底引流胸腔积液是治疗的关键,也是防止胸膜粘连、增厚以及包裹性积液发生的关键。

本研究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的治疗,与常规的胸腔穿刺治疗相比,胸膜肥厚、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都有明显降低(P<0.05),而住院天数也明显降低(P<0.01),從而降低住院费用;同时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从而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和对利福平的药效[9]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愈后好,疗率高,病程短;安全,简便,费用低[4]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刑祖林.胸膜疾病治疗方案探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19.

2 肖天津,古中东,赖景雄.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6):819-820.

3 张章,王明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0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89-190.

4 赵亚丽,孙圣华.中心静脉导管负压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6,8(10):1378-1379.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经我院确诊的全部结核性心包积液患者24例, 其中男17例, 女7例, 年龄19~69岁。心脏超声检查心包内液性暗区10~20 mm 8例, >20 mm 16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热和胸痛, 并接受抗结核治疗。

1.2 方法

在超声检查室, 取半卧位, 在超声引导下, 一般选择最大脏层心包与壁层心包分离处, 明确穿刺位置、方向、深度。常规消毒铺巾后,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按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 注射器在穿刺过程中保持负压状态, 并依据超声定位深度, 用手指固定最大穿刺深度, 进针有落空感见积液抽出后置入J型导丝约15 cm, 并缓慢退出穿刺术, 沿导丝向心包内送入中心静脉导管 (带测孔) 。依据患者胸壁厚度及心包积液量确定进入心包腔的深度, 一般为10~15cm, 然后退出导丝, 见积液流出后夹闭导管, 将胸壁外导管盘成直径约3 cm圆圈后用贴膜固定于胸壁, 周围用医用胶布加强固定, 连接三通管和一次性引流袋, 首次了引流不超过150 m L, 以后每天开放导管引流1~2次并注入异烟肼注射液0.2~0.4 g, 保留4~6 h后再次开放引流。积液比较黏稠时给予生理盐水冲洗, 特别黏稠可用10万U尿激酶生理盐水稀释后注入心包冲洗, 以防引流管堵塞和形成心包粘连[2]。持续引流中可采取半卧位、平卧位等, 并每天记录引流量。心脏超声复查心包积液消失或极少时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2 结果

24位病人心包积液引流完全成功, 置管最短3 d, 最长20 d, 平均10 d, 无急性肺水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患者心悸、气短、腹胀、纳差、胸痛、发热等症状均得到改善, 随访6月后均无积液再次形成和心包粘连。

3 讨论

心包穿刺是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的主要有效措施, 传统方法需反复穿刺抽液, 出现致命性的并发症高达11.4%~20%[3]。常规多次穿刺抽液呈间断、非匀速状态, 可引起各种并发症, 如心脏迷走反射, 穿刺孔渗液, 心肌或冠状动脉损伤, 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右心室扩张和肺水肿, 甚至引起死亡[4]。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也明显增加, 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保持平缓、匀速, 不会引起回心血量陡增诱发急性肺水肿, 并可随时控制引流速度及引流量, 还可方便重复无创冲洗和心包内注药, 并能取得新鲜标本化验。

在具体操作中有以下应用体会: (1) 术前充分了解病情, 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 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取得配合。 (2) 在超声定位下穿刺, 进针的位置、方向、深度一定要反复研究, 这是成功的关键。 (3) 术中一定要准备有心电监护和除颤仪、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药品。 (4) 选用带侧孔的中心静脉导管, 以达到充分引流和防止纤维物阻塞情况发生。 (5) 第1次引流勿超过150 m L, 以后每次不超过300 m L。尤其是大量心包积液时, 血流动力学已适应心包积液存在, 若第一次抽液过多易引起急性肺水肿, 甚至死亡[4]。 (6) 穿刺成功后不用尖刀和扩张器扩张, 只需捏紧导管紧贴胸壁稍用力即可将导管沿钢丝进入心包腔。 (7) 固定导管时不用丝线缝在皮肤固定, 可将导管沿穿刺点盘成直径约3 cm的圆圈, 用贴膜固定在胸壁上, 贴膜外用医用胶布加强固定, 可有效防止导管打折和滑出。

此方法应用中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易接受。因此利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是治疗结核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方便,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丽杰, 石银花, 王继华, 等.中心静脉导管在非静脉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师, 2007, 35:57-58.

[2]崔翰斌, 陈毅义, 崔长琮, 等.经导管心包内尿激酶灌洗预防心包缩窄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12) :1118-1122.

[3]刘坤申, 费兴久.心包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经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17 (2) :68.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4

【关键词】腹水;单腔静脉导管;腹腔引流;护理

顽固性腹水是指临床上腹水病人经过药物或放腹水等治疗而腹水难以消退的疾病,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晚期肿瘤等。顽固性腹水易引发多种致命性并发症,其治疗较为困难,且存在一定风险。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反复大量放腹水,但多次腹腔穿刺患者痛苦较大,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而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护理方便,患者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调节引流速度,大大改善了生活质量[1]。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02月共为52例顽固性腹水的患者采用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1年08月至2013年0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腹水患者共52例,其中女25例,男27例,年龄33-87岁,平均59岁。所有患者均通过B超、CT等检查明确为大量腹腔积液。其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22例,晚期肿瘤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乏力、纳差、少尿等症状。

1.2材料及药品台湾伯朗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康维一次性抗返流袋、3M敷贴、利多卡因、肝素帽、肝素、生理鹽水、注射器、静脉穿刺包、无菌手套等。

1.3操作方法一般选择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必要时超声波定位穿刺。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逐层行局部麻醉。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刺入腹壁,当针锋抵触感突然消失,并有液体流出时送入导管鞘,送入穿刺针,送入导丝,退出穿刺针,保留导丝,扩皮后置入单腔导管,拔出导丝。导管的深度根据患者情况决定,一般为10-15cm,连接引流袋并察看腹水引流状况,确定引流正常后固定导管,用透明贴膜覆盖置管处。

2结果

52例患者均操作成功,引流时间为3-29d,平均10.5d。经过腹水引流以及行腹腔用药或输注蛋白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复查B超提示腹水减少。患者精神、食欲均有好转,腹围缩小明显.腹胀症状减轻或消失。置管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有穿刺口渗出、局部疼痛、引流管堵塞、皮疹、皮肤破溃等,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

3护理讨论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大多对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引流管治疗不了解而产生紧张、不安,大多患者会因为病情严重产生悲观心理,担心治疗效果,因此术前完善沟通,对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以及术后恢复有重大意义[2]。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治疗效果和置管中与置管术后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医务人员将会全力以赴,以取得患者的信赖,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强。

3.1.2术前准备术前完善血常规、血凝常规等常规检查,排除置管禁忌症;血小板严重低下、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适当纠正后再行置管。置管前签好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嘱陪护人员离开病房,保持环境整洁,协助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并清洁局部皮肤以利于穿刺。对病情危重者应准备抢救车、多功能监护仪等,必要时可行床边心电监测。

3.2术中护理严格按无菌要求戴好口罩及无菌手套,操作时配合医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术中应安抚患者,告知患者不要乱动,以免损伤脏器。注意患者面色、呼吸,病重患者应检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如有异常,或患者有不适主诉,应及时汇报医师。置管成功后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及腹水颜色,引流速度不宜过快,一次引流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血容量不足[3]。腹水标本应按医嘱及时送检。

3.3术后护理

3.3.1导管护理穿刺后每天应注意观察患者留置导管处的情况,记录置入导管的刻度,一旦发现导管脱出及时报告医生;观察有无渗液,渗液量的多少,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渗液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操作时遵守无菌术原则[4]。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变换体位时勿使引流管受到牵拉、扭曲、打折或受压引起引流不畅。

3.3.2引流护理第一次腹水引流不宜超过30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1500ml,引流时应注意腹水颜色、性状,并记录引流量。对于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血容量过快变化的患者,每日放腹水量可适当减少[5]。腹水引流速度宜慢不宜快,同时引流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患者血容量、内环境变化过剧。引流完毕后可取下引流袋,旋上肝素帽,方便患者下床活动及休息。引流袋应当每天更换,引流时位置低于腹部,防止发生逆行性感染。

3.3.3并发症的护理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堵塞及感染[6]。如出现导管不通,首先应仔细检查导管有无折叠,并嘱患者改变体位,如仍无引流液,可将导管拔出1-2cm,或以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控制感染则需在置管期间禁止洗淋浴,擦洗时避开置管部位,避免浸湿一次性无菌敷料造成感染。患者的不良反应有穿刺口渗出、局部疼痛、引流管堵塞、皮疹、皮肤破溃等,一般症状较轻,予对症处理后可缓解。

3.3.4拔管后护理经过腹水引流以及行腹腔用药或输注蛋白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复查B超提示腹水减少,即可拔管。拔管时以0.5%碘伏消毒穿刺点,拔管后用纱布按压至无渗液后,无菌3M敷贴覆盖,注意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并及时做好处理。

4小结

顽固性腹水患者往往伴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其特点是腹水生长迅速,压迫症状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而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对腹水引流具有以下优点:①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②疗效较好,易控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③可通过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化疗,给药方便,且可反复给药。而优质的护理对置管的顺利进行及留置导管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术前对患者的身心进行全面评估,及时给予精神支持,可有效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是治疗成功与安全的关键;操作中积极配合医生,保证置管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可减少术后的不适及并发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活动方式,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罗秀英,谭聂琼,唐裕丰,等.PICC管用于晚期恶性肿瘤腹水引流的方法和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7,4(2):43-44.

[2]Brooks RA,Herzog TJ.Long-term semi-permanent catheter use for the palliation of malignant ascites[J].2006,101(2):360-362.

[3]明菊梅,郭喜朝,孟静.中心静脉置管引流胸腔积液50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1,17(1):138-140.

[4]Bruce A,Ranyon.Mangen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an update[J].Hepatology,2009,49(6):2087-2107.

[5]胡纨青.ARROW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9(9):36-37.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5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性45例, 女5例, 年龄17~72 (46±16) 岁, 其中大量心包积液6例 (恶性肿瘤4例, 结核性2例) , 胸腔积液34例 (恶性肿瘤1 0例, 结核性2 4例, 其中2例患者为双例胸腔大量积液) , 自发性气胸10例, 病程4~30d。积液患者术前均行B超证实有大量胸腔积液, 气胸患者经拍胸部X线片提示病变侧肺组织被压缩8 0%以上。所有病历均采用由上海景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代理, 产于Arrow International Inc的16号中心静脉导管 (单腔) , 导管直径为16G, 长度20cm, J型头导丝。

1.2 方法

积液患者穿刺前均行二维超声定位并测量皮肤至液区的距离, 心包穿刺前通过胸骨旁心尖部剑突下与左肋弓下缘汇合点下缘等多部位探查, 了解积液量及积聚部位, 选择最佳穿刺点及进针方向, 以避开心脏、肝脏、肺等重要脏器。胸腔积液穿刺点为腋中线至腋前线之间超声定位的最低点。气胸穿刺点为患侧锁骨中线上第2肋间第3肋上缘。常规消毒, 铺无菌洞巾, 以1%利多卡因局麻后, 按照选择皮肤的穿刺点、进针方向及穿刺深度进针, 进针有落空感时, 回抽注射器中有积液或空气, 证明已进入浆膜腔, 沿针孔将导丝送入, 撤穿刺针, 通过导丝将1 6号中心静脉导管 (单腔) 置入胸腔/心包腔, 使其在腔内保留8~10cm, 撤导丝, 用无菌注射器回抽, 可见积液或空气, 证实管腔通畅, 穿刺部位用透明贴膜敷盖、固定。液体引流接无菌引流袋, 让积液自然流出。液体作间歇性引流即间竟夹闭引流管。心包积液每次引流3 0 0~500m L, 胸腔积液每次引流500~1000m L, 每日引流1~2次。气体引流接闭式气体引流瓶, 水封瓶内可见气泡溢出, 并鼓励患者用力咳嗽, 或练习吹气球, 以利气体引流, 促进被压缩肺脏复张。

随时注意置管处是否有渗液、渗血, 每天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每3~4 d局部以碘伏、酒精消毒, 更换3 M透明贴膜。如发现导管堵塞, 可用肝素盐水或尿激酶通管溶解阻塞物。每日1~2次经导管定时注入1~2种抗生素或相关疾病治疗药物 (如抗肿瘤、抗结核) 及辅助治疗药物 (如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 , 夹管时导管内保留肝素盐水, 导管尾端接肝素帽, 用胶布固定至胸壁。

在保持导管畅通的情况下, 无液体或气体溢出7 2 h后拔管。

2 结果

50例患者经4~20d闭式引流及相关药物治疗后, 由液体、气体引起的压迫或填塞症状逐渐减轻至完全缓解, 拔管前经X线或超声复查腔内残存小量积液、气体或基本完全消失。4例癌性积液、2例气胸拔管后1~3个月复发均重复上述引流治疗, 效果同样满意。2 4例结核性积液引流加全身及腔内化疗均无复发。

3 讨论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包胸腔大量积液和气胸的患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绝大多数需要穿刺抽液或闭式引流, 且多数患者需要反复多次穿刺, 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 同时增加了器官组织损伤机率。特别是心包穿刺时随着穿刺的次数增多及抽液时液体量的减少, 均可增加损伤心肌及冠状动脉的危险。

通过B超引导下行心包穿刺的优点: (1) 明确心包积液存在及

积液的心包腔中是否含有其他组织; (5) 在B超引导下穿刺既具有外科手术的直观性, 又具有直接穿刺的简便性。

中心静脉导管质地柔软, 富有弹性, 不易压瘪, 管壁薄, 管径细小, 不需皮肤切开, 留置期间, 使用3 M透明贴膜固定导管, 不需皮肤缝合, 患者创伤小, 无痛苦, 与传统穿刺引流和外科切口胶管引流的方法相比其有创伤更小, 重复性好, 安全性高及治疗范围更广泛的优势, 加上经导管内给药方便, 可使患者的治疗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的应用将为胸腔心包及其他部位的腔隙引流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方法, 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摘要:根据经皮血管穿刺与浆膜腔穿刺都是通过皮下软组织进入穿刺靶区的原理,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1年至2007年50例大量心包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患者资料,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心包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体会

参考文献

[1]吴建国, 梁爽霖, 张志尧, 等.经皮导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恶性心包积液[J].中华肿瘤杂志, 1996, 18 (3) :221~223.

[2]Micheal B.Percutanous transcathere inteventions.Aspriration, biopsy and pericardioplasty[J].Am Heart J, 1993, 125:269~271.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6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腹腔积液患者中, 男性49例, 女性37例, 年龄33~79岁, 平均年龄56岁。原发病中肝癌29例, 卵巢癌18例, 胃癌13例, 胰腺癌9例, 肠癌7例, 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腔积液占10例。

1.2 材料

驼人牌中心静脉导管无菌包 (河南新乡市生产) , 内有导管一根, 长约20 cm, 直径1.8 cm, 弹性导丝一根长约60 cm, 扩张器一根长约10 cm, 注射器、引流袋、透明敷贴、三通接头、一次性输血器接头等。

1.3 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 常规穿刺点选在左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常规消毒铺巾, 一次性注射器接深静脉穿刺针抽取2%利多卡因3~5 ml沿穿刺点垂直进针, 逐层局麻, 进针感突破感, 回抽有液体, 左手固定穿刺注射器, 右手将引导钢丝插入腹腔, 固定导丝, 退出穿刺针, 必要时可将扩皮针顺导丝套入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1~2次, 退出扩皮针, 将中心静脉导管顺导丝置入, 并确定导管在腹腔内长度约5~8 cm;固定中心静脉导管, 缓慢拔出导丝, 在完全拔出前, 应先夹闭导管, 以防止气体漏入腹腔;连接引流袋, 打开导管夹, 确保引流通畅;用透明贴膜覆盖置管处, 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避免脱出, 隔日用0.5%碘伏消毒置管处皮肤及导管, 更换透明贴膜, 保持皮肤干燥, 并每日更换引流袋。如引流速度大于500 ml/h, 当引流满1 500 ml时, 夹闭引流管2~4 h, 以防引流过快, 注意全程保持无菌操作, 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B超提示腹水引流干净后,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腹腔内化疗或注入生物反应调节剂等, 用肝素帽封闭导管, 观察5~7 d, 如又有腹腔积液, 可再次引流净腹腔积液后再次注药, 观察数天后拔管。对于恶性腹腔积液, 亦可以持续慢引流, 积液消失后, 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全身使用白蛋白或血浆制品。

2 结果

86例腹腔积液患者均一次穿刺、留置导管成功。12例出现导管堵塞, 经生理盐水冲管后通畅。5例出现导管脱落, 给予重新置管。经过对原发病治疗的同时, 本组86例中有62例腹腔积液在1周内基本消失, 余24例患者, 身体状况较差, 担心积液放的过多过快会进一步衰竭, 置管近2周, 积液明显减少, 为防止感染, 拔管。拔管后有9例患者出现腹水沿引流口外渗, 经消毒创可贴挤压包扎或加压包扎后停止渗液。

3 讨论

恶性腹腔积液是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积液生长太快, 压迫症状明显, 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常规穿刺抽液操作时间太长, 需反复多次抽液, 且不易腹腔内给药, 患者比较痛苦, 容易导致穿刺部位感染, 且引流不彻底。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闭式引流与传统腹穿术相比有如下优点:①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 其操作简便易行, 一般只需要穿刺一次, 局部损伤小, 软头聚氨酯导管在体内受热后更加柔软, 患者痛苦轻, 容易接受, 而且随患者体位的变动有利于将腹腔积液完全引流, 更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②传统腹腔穿刺抽液由于反复腹穿刺, 随着腹水逐渐减少, 穿刺针容易损伤肠管及周围脏器等并发症,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 其穿刺口小, 创伤小, 安全性能高;导管很细, 局部皮肤不需切开, 减少各种并发症;③相关资料表明:体腔内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 作用时间长, 直接杀灭肿瘤和体液中癌细胞等优点。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 其导管症状相溶性好, 可长时间留置, 不易发生感染。一次留置可以多次反复引流, 因此能彻底引流尽腹水, 腔内注射药物方便。化疗药物充分与腹膜及肠系膜接触, 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三通接头可控制性排液, 引流袋可随时放液, 方便留取新鲜标本供检验, 引流不受体位的限制, 患者可以携带引流袋自由活动, 不影响休息和睡眠。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中术后操作、注意事项及抢救措施:①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 若有严重的出凝血功能障碍, 穿刺部位感染者禁用;②穿刺过程中患者若出现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或出现连续咳嗽、咳泡沫痰等表现, 应立即停止抽液, 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 ml或地塞米松5~10 mg, 平卧后监测生命体征, 进行其对症处理;③严格无菌操作。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的缺点改进措施:①如果固定不好易脱管;②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及凝血块易堵管, 一般用生理盐水冲管即可通畅;③可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 故一般留置时间不超过2周;④部分患者腹水引流不彻底时拔管后可出现腹水沿引流口外渗, 原因主要是腹壁松弛所致, 外渗之速度与腹压成正比, 可采用消毒创可贴挤压包扎即可。

总之, 以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治疗腹腔积液, 是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腹腔积液临床治疗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为肿瘤科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86例腹腔积液患者, 除17例积液量少B超定位外, 均采用常规穿刺点行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结果86例患者无一例出现感染、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 18例因留置导管时间超过半月, 拔管后出现穿刺点渗液, 经消毒创可贴挤压包扎后停止, 所有患者引流良好。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上操作简便、实用性强。以中心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腹腔积液, 是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腹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腹腔闭式引流术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04.

[2]殷海涛, 刘宝瑞, 等.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体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现代肿瘤学, 2006, 14 (2) :220.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7

关键词: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术后护理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例。其治疗多主张反复间段抽放胸液。以每周抽放2~3次为宜[1]。但反复胸腔穿刺加剧患者痛苦, 胸水亦难以抽尽, 且常有并发症等不足[2]。我自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 对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行闭式引流术治疗进行了调查, 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 男30例, 女25例, 年龄19~70岁, 平均35岁。均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诊断标准是痰菌阳性或痰基因扩增实验PCR>50, 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 2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患者取合适体位, 反坐在靠背椅上, 2臂叠放在椅背上, 头伏其上。经胸部B超定位, 选择穿刺部位一般取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常规消毒局麻, 以连接注射器的穿刺针保持负压而缓慢进针, 有突破感, 胸腔积液进入注射器即停止推进。以注射器试抽液并调整导管至引流通畅。连接引流袋, 最后用3m敷贴固定导管, 形成一套封闭的引流系统。胸水压力较大时用输液夹控制引流速度, 老年皮肤松弛者予皮下缝针, 以防止导管脱落及穿刺口渗液。对照组给予一般胸腔穿刺抽液术。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2.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3 护理要点

3.1 术前护理

进行胸腔穿刺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护士应向患者讲解该引流方法的优点以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关心体贴病人, 消除患者的顾虑。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1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1

3.2 术中护理

指导病人取坐位, 嘱病人配合医生, 在穿刺过程中病人不可乱动, 应避免咳嗽, 以防针头移动而刺伤肺组织, 若出现剧烈咳嗽、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烈等胸膜过敏反应的现象, 应立即停止操作, 让患者休息或作对应处理。

3.3 术后护理

3.3.1 引流过程的护理

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的胸水颜色、性质及引流量, 引流的速度以不超过150mL/h, 引流量24h不超过2000mL为宜, 对高龄及体质较弱的患者引流速度及每日引流量应控制在800~1000mL, 防止纵膈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置管排液的同时要鼓励患者轻咳、改变体位, 尽可能的使胸腔积液全部排除, 一般控制在24~48h后排尽胸腔积液, 给与胸腔内主射药物。引流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明显的乏力、气短、出虚汗, 血压90~60mmHg, 若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夹闭导管, 给O2吸入, 待症状好转后可继续引流。

3.3.2 饮食护理

患者由于原发病及引流出大量胸腔积液, 失去大量的蛋白质, 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尽可能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如鱼汤、牛奶、蔬菜、水果等;进食较少者, 应给与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以补充营养, 增强机体抵抗力。

3.3.3 体位护理

指导病人经常更换体位, 协助离床活动, 以利充分引流, 注意引流袋不可高于引流口。

3.3.4 预防感染

由于置管引流时间较长, 以及经管向胸腔注入化疗物或激素, 有潜在感染的危险, 故应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插管后第一个24h更换敷贴1次, 以后每周更换敷贴及肝素帽2次。引流期每天更换引流袋, 严禁引流液倒流。引流期间禁洗淋浴, 擦身时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敷贴如污染、松动或潮湿及时选择碘伏溶液消毒更换敷贴。本组病例无一例感染。

3.3.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 管腔堵塞:因静脉留置管管腔细, 扭曲后易导致引流不畅。我们应尽量不使引流管扭曲, 并在引流管下部垫纱布, 以减少引流管的成角情况。如管腔堵塞, 可予生理盐水20mL冲洗, 经处理后一般可再通。本文实验组30例中发生管腔堵塞者3例, 予以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 (2) 留置管脱出:静脉保护贴膜固定效果良好, 但如用力过猛, 仍可致引流管脱出。我们在术前宣教的基础上, 术后强化宣教, 嘱患者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 并用别针等将引流管与患者衣服固定, 以防止引流管无意中脱出。本文30例中有一例患者因活动致引流管脱出, 重新置管并加强宣教后未发生再次脱管。 (3) 皮下气肿:皮下气肿一般发生于引流口的周围, 但亦可能通过疏松的皮下组织发生于颈及面部等处。在通过宣教教会患者自己观察的同时, 护士通过望、触、问等方法, 定时观察皮下气肿的发生。如出现则及时通知医生。本文30例无一例发生皮下气肿。 (4) 感染:术后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 每天更换伤口敷料, 如有弄湿、血渍等及时更换, 预防感染发生。本文30例无一例发生局部或全身感染。

4 讨论

目前, 我们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能克服普通胸腔穿刺的缺点。它具有以下优点: (1) 管径细, 直径为1.7mm。操作方便, 胸壁组织及血管损伤少, 创伤性气胸发生率为0。 (2) 患者痛苦小、不适感轻, 中心静脉引流只行1次穿刺即可, 且导管头部柔软光滑, 组织相容性好, 对局部刺激小, 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3)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便于控制引流速度, 动态观察胸腔积液情况, 随时留取标本送检, 利于调整治疗用药, 并且可连续注入抗生素、激素及化疗等药物, 增强治疗效果。 (4) 虽然深静脉置管成本高, 但因置管时间长, 累计费用比普通胸腔穿刺低。 (5) 创口感染机会少,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形成密闭系统, 可长期引流不易引起感染。 (6) 拔管方便, 口愈合后无疤痕, 更适合于孕妇或瘢痕体质患者。另外, 深静脉置流管还具有无毒, 夹管方便, 夹管后患者可带管自由活动等优点。故此方法值得推广。

在护理上, 我们重视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工作,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3]。护士掌握此方法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 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使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迅速愉快地康复。

参考文献

[1]朱丹, 成翼娟, 龚妹.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 2003, 18 (2) :102~105.

[2]袁峥.神经内科学.护理常见与操作技巧[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345~353.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在该院就诊的气胸患者160例, 分为两组, 每组80例, 其中对照组女25例、男55例, 年龄为15~81岁, 研究组女22例、男58例, 年龄为16~78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胸部CT的确诊或者胸部X线片的确诊为气胸患者, 排除出血性、肝脏功能的异常、严重的脑部与心脏疾病患者, 两组患者的发病类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先用B超的准确定位所有患者, 将其表皮到积液中直线的距离有效测定, 通常情况下使患者保持坐立位, 但是如果具有较为危重的病情导致不可搬动, 那么可取自然的仰卧位。将2%利多卡因的局部浸润的麻醉穿刺点予以所有患者, 且于超声的引导之下将穿刺有效完成。

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先消毒穿刺部位, 再用普通针头或者长针头穿刺患者的胸膜腔, 最后用50 m L的注射器将胸腔积液定时的抽取出来, 直到胸膜腔没有积液或者积液较少、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之后才可停止抽取;而研究组的治疗方法为先予以常规的皮肤消毒与铺巾, 之后选取腋后线或者腋中线的偏后位置且采取Y型的穿刺针穿刺患者的胸腔, 当突破感之后回吸可见胸腔的积液存在, 再用扩张器将皮肤扩张开, 沿着针芯用J型的金属导丝往患者胸腔中导入, 将穿刺针拔出, 顺着导丝把16 G的长度为20 cm、直径为1.7 mm的中心静脉的导管往胸腔中导入14 cm左右, 将导丝拔出。之后采取无菌贴膜将中心的静脉导管于胸壁的皮肤上固定, 用纱布外包且将引流袋接在末端。按照常规与患者耐受程度将引流次数与每次的排液量有效限制, 而每天胸腔积液的引流要在1 000 m L以上, 如果有必要可用5~10 m L的生理盐水2次/d将导管冲洗好, 当连续2~3 d冲洗后发现引流量在100 m L以内, 且经过CT或者B超的检查发现胸膜腔没有积液或者只有少量、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之后可将管拔出, 而中心的静脉导管通常留置的时间为10 d。

1.3 评定标准

治疗后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患者的肺完全复张且气体完全的消失;有效为患者的肺大部分的复张且气体明显的减少;无效为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气体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显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 组间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 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

研究组总引流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积液吸收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 显著低于对照组3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每个正常人的胸腔内的液体大概为3~15 m L, 当呼吸与运动时该液体主要起润滑的作用, 但是胸腔大量的积液将使气管移位、胸廓的扩张减弱、纵隔的脏器受压, 导致心肺功能的障碍现象出现。所以引流放液是该类疾病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而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闭式的引流、胸腔的穿刺抽液、切开皮肤之后胸腔内引流管的安置等为现今引流积液主要的方法[3]。但胸腔穿刺得抽液术虽具有较小的创伤, 然而具有较长的操作时间, 通常需要30 min~1 h左右, 而且每次均需B超将穿刺点定位与确定, 较长时间反复的穿刺将导致复张后的肺水肿、胸膜肥厚、胸膜粘连、包裹性的积液、气胸、感染以及出血等一些不良的反应发生;而切开皮肤之后胸腔内引流管的安置对患者的胸膜组织具有最大的损伤以及刺激, 使患者具有极大痛苦的同时较易污染创口。

目前, 临床中广泛运用中心静脉导管的胸腔闭式的引流, 其操作方便且简单。对于患者而言, 不受体位限制可携带自由的进行活动, 对其睡眠、休息以及生活的自理不会造成影响。此外, 该治疗方式有效且安全。其只需放置一次导管, 属于微创的手术, 其患者的伤口愈合时没有瘢痕。且同传统胸管相比较, 其具有更为细小的特点。一旦导管出现堵塞现象可采用生理盐水20 m L正压冲洗。在该次研究中,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 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引流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积液吸收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 低于对照组3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在气胸的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较传统胸腔的穿刺术治疗具有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率, 还具有较佳的引流效果,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玉苏甫, 索来曼.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J].当代医学, 2011, 17 (26) :76-77.

[2]苏萍, 杨文杰, 聂凡刚, 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270例分析[J].南方医药学报, 2011, 32 (6) :1096-1097.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9

关键词 肺癌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化疗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78例,男61例,女17例,年龄32~72岁,平均55岁。其中腺癌50例,鳞癌21例,小细胞肺癌3例,未定型癌3例。

方法:使用德国贝郎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1套、肝素帽1只、3M透明敷料1张、无菌引流袋1只、无菌输液针头1只。操作方法:经B超定位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将穿刺针缓缓垂直刺入胸腔,待有落空感,空针抽见胸水后,取掉穿刺针侧孔封闭帽,将配套软导丝从侧孔导入胸腔约15~20cm,然后退出穿刺针,将软管顺导丝进入胸腔约11~15cm后取出软钢丝并用肝素帽封管,穿刺处用敷帖无菌固定。用一次性无菌输液针头与一次性无菌引流袋密封衔接后以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引流胸水,引流袋由患者随身携带,胸水引流至不再流出时复查B超,待胸水消失或近消失时注药并夹管留置。注药后嘱病人变换体位,以使药物均匀与胸膜接触。78例患者中,注射顺铂42例,50~80mg/次;注射博莱霉素36例,15mg/次,同时注射地塞米松5mg。为巩固疗效1周后引流胸水后重复注药,共2次。

结果

78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5~21天,引流胸腔积液1200~3200ml。发生导管脱出4例;16例出现引流阻塞,经生理盐水冲洗后管腔通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护理

心理护理:置管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护理流程,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引流积液及腔内化疗的护理:患者引流胸水量每次不必受传统胸穿1次抽胸水1000ml的限制,应1次将胸水排尽,迅速缓解大量积液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如因血性积液黏稠堵塞导管引流不畅,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引流。为使化疗药物在胸腔内均匀分布,便于吸收和提高疗效,注药后协助患者变换体位。顺序为平卧→左、右侧卧位→坐位,每个体位保持15分钟,变换体位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不能耐受时,每种体位可适当缩短时间,增加次数,同时注意固定导管防止脱落。

导管的护理:①由于时间留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及腔内化疗,有感染、引发脓胸的危险。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每周用碘酒消毒导管口周围皮肤2次,并更换3M透明敷料,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痛现象,如有出现感染迹象,需及时拔除导管。②胸腔积液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易引起导管阻塞,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后也应给予2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防止药物残留,阻塞和损害导管。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①造血系统:化疗期间应注意观察病人血象变化,定期检查血常规,如白细胞<3.0×109/L、血小板<80×109/L,则暂停化疗,让患者住隔离病房或增加病房消毒,减少探视,严密监测体温并按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药物;血小板降低时应注意预防出血,嘱病人少活动、慢活动、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在化疗期间还应给予必要的支持治疗如:饮食调整、中药等。②消化系统:化疗期间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等反应,可指导患者少食甜食、油腻、煎炸食物,多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化疗前后给予止吐药物,以减轻恶心、呕吐反应,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及时静脉补充营养。③泌尿系统:由于顺铂的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可引起肾小管坏死,造成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因此在使用顺铂时应进行充分的水化,密切观察尿量及尿液颜色,保持24小时尿量不少于2000ml,同时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减轻泌尿系统毒性反应。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及腔内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导管柔软,前端圆钝,对局部刺激性少,使用3M透明敷料固定不容易滑脱,治疗期间患者可自由离床活动,组织相容性好,留置胸腔内至整个化疗疗程结束,使患者免受反复穿刺之苦,患者易于接受,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效率。治疗过程中护士应熟练掌握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保证导管通畅,同时对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惠兰,陈荣秀.肿瘤护理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8-181.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论文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患者均为肺癌晚期, 其中, 男30例, 女12例;年龄49~73岁, 平均61岁。临床体检:消瘦, 胸部饱满, 肋间隙增宽, 呼吸运动减弱, 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浊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患者心悸气促明显, 喜卧于患侧, 纵隔移向健侧。X线胸透立位时患侧均为致密阴影, 仅肺尖尚透亮, 纵隔推向健侧。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1.2 物品准备

无菌穿刺包1个, 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1根, 无菌手套1付, 无菌压脉带1根 (约10 cm) 一次性引流袋, 无菌敷贴, 2%利多卡因。

1.3 方法

穿刺时患者取坐位或半侧卧位, 常选腋中线第5~6肋间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巾, 进针前用2%利多卡因局麻, 穿刺成功后, 经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于胸腔内, 妥善固定, 导管外端接一次性三通延长管, 通过三通延长管与无菌压脉带及无菌引流袋相接使之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装置。

2 结果

本组4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 导管留置时间为7~36 d, 平均21.5 d, 42例均在治疗结束后拔管。置管引流后患者胸腔积液明显减少, 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未发生感染、阻塞及导管脱出等情况。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 运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反应, 简要讲解操作过程, 如术中不移动位置, 勿咳嗽和深呼吸, 必要时术前30 min按医嘱予可待因口服, 消除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恐惧情绪, 取得配合。穿刺前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

3.2 术中配合

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体位。摇高床头, 取半侧卧位, 以便于操作和减轻患者症状。穿刺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等虚脱表现, 及时报告医师, 立即停止穿刺, 将患者置于平卧位休息并予对症处理。

3.3 术后护理

3.3.1 胸腔引流的护理

在胸腔引流过程中,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速度、颜色、性质。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根据患者情况确定引流量, 一般每次引流量以300~500 m为宜, 行缓慢持续引流, 24 h引流量不超过2 000 ml为宜, 以免引流过多, 导致胸膜反应等不良反应。留取引流液作生化检验, 协助诊断。作好胸腔内注药及针对性的治疗。

3.3.2 导管的固定

妥善固定导管是置管时间长短的关键。置管引流成功后, 用缝线缝合皮肤将导管固定于皮肤上, 再加用3 m透明敷贴贴于穿刺处, 这样既便于观察导管的位置, 又使固定牢固可靠。护士应每班检查导管各衔接处是否紧密, 引流管是否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防止翻身时导管滑脱。

3.3.3 保持导管的通畅

置管引流期间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 中心静脉导管的管腔较细小, 加上胸腔积液中含有胸腔脱落细胞和纤维蛋白, 极易引起导管的堵塞或引流不畅, 此时可自上而下挤压引流管, 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或适当旋转导管, 同时让患者取半坐卧位, 适当变换体位, 防止导管径口贴于胸腔壁影响引流。本组病例中有14例出现引流不畅, 经上述处理后引流通畅。

3.3.4 防止感染

晚期肺癌患者机体抵抗力差, 易并发感染, 因此, 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 引流期间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更换引流袋和敷贴;并注意各管连接处的严密消毒;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液等感染征象。如发现导管污染或脱落, 应及时处理。本组42例患者均无感染征象。

4 小结

在临床观察中,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引流易引起导管堵塞, 致引流不畅, 应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此外导管的妥善固定、确保导管通畅、预防导管感染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与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相比较, 运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作胸腔引流具有下列优点: (1) 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减少了穿刺风险。引流过程中, 能控制引流的速度和量, 动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与性质。随时向胸腔内直接注射治疗性药物。 (2) 中心静脉导管小, 柔软, 富有弹性, 穿刺时出血少, 局部刺激小;留置时间长, 并发感染机会少。 (3)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法引流胸腔积液可以一次置管, 缓慢持续引流;同时不妨碍患者床上活动和休息, 保证了引流过程中的舒适体位, 置管引流后, 胸痛、呼吸困难、腹胀、纳差明显减轻,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总结了42例中心静脉导管在晚期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措施。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3个角度介绍护理措施, 在术后护理中强调了胸腔引流、导管固定、导管管理和防止感染等护理要点。提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穿刺操作过程简单, 危险性小, 患者痛苦小, 易于接受, 置管后引流胸腔积液对减轻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症状效果明显, 进一步明确了积液病因, 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胸腔积液,胸腔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郭钊.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心包腔引流注药治疗心包炎的体会[J].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 2002, 4 (3) :200.

[2]何山林, 徐弘君, 王学静.胸腹腔置管引流并药物注入治疗恶性胸腹水186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5, 1:53.

[3]楼琴华.中心静脉留置治疗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1) :42.

[4]殷小健, 耿健.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体腔内积液22例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5, 2 (10) :198-199.

上一篇:山区推广下一篇:泛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