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2024-10-10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共9篇)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1

为探讨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减少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现象发生, 我院对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并对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95例, 女性患者85例, 患者年龄最小35岁, 最大年龄79岁, 平均年龄为 (55.9±9.5) 岁。患者置管部位:86例患者为颈内静脉置管, 69例患者为锁骨下静脉置管, 25例患者为股静脉置管;选取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余160例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本次研究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年龄、置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 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导致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形式表示, 并展开t检验, 计数资料展开χ2检验, 以P<0.05为有明显差异,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本组180例患者中共2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其感染率为11.1%, 其余160例患者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占88.9%。

2.2 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

2.2.1 两组患者年龄、操作次数及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20例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 平均操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平均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P<0.05) , 组间比较均有较大差异 (P<0.05) , 见表1。

2.2.2 两组患者插管部位比较:

观察组20例患者中6例患者为颈内静脉, 占30.0%, 4例患者为锁骨下静脉, 占20.0%, 10例患者为股静脉, 占50.0%;对照组160例患者中80例患者为颈内静脉, 占50.0%, 65例患者为锁骨下静脉, 占40.6%, 15例患者为股静脉, 占9.4%;观察组患者股静脉置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置管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深静脉置管因具有创伤小、保留时间长、维护方便等优点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 虽然深静脉置管在导管种类、材料、置管技术等方面都取的了较大的进步, 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也日益增强, 然而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现象仍难以有效的避免, 从而极易对患者以后及生存质量造成影响[1,2]。因此, 及时明确导致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得出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因素:1操作人员缺乏操作经验是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常见因素。操作人员缺乏操作经验, 无菌操作技术不强, 就极易增加污染概率;且反复穿刺还极易增加局部组织损伤、血栓现象的发生率, 从而也极易导致感染现象发生[3]。因此, 医疗机构必须要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的重视,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知识, 提高其操作技能, 避免不具备操作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静脉置管操作, 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现象发生。2穿刺部位不同也是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常见因素, 腹股沟距离尿道、肛门、会阴部较近, 其细菌定植的概率较高,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导管感染的概率;而下肢静脉血流较慢, 患者长时间卧床也极易因行程静脉血栓而增加感染现象的发生率[4,5]。因此, 临床上应尽可能采取锁骨下深静脉置管。3置管时间。临床研究表明导管置入后24~48 h后导管周围便可被纤维蛋白鞘包绕, 为微生物寄生提供良好的条件, 从而极易导致细菌繁殖、迁移, 进而极易导致感染现象发生。因此, 应尽可能缩短导管留置时间。4患者年龄。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项技能逐渐减弱甚至衰退, 其身体抵抗力逐渐下降, 且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种合并症, 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率。因此, 对于老年患者应在加强对其基础疾病治疗重视的同时有效的对其全身状况进行改善, 以不断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并且还应嘱咐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护理的重视, 以尽可能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总而言之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而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则是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几种常见危险因素, 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选取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余160例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导致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比较均有较大差异 (P<0.05) 。结论 本组180例患者中共2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其感染率为11.1%, 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而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则是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几种常见危险因素, 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雪东.床旁B超在减少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33) :3973.

[2]李建伟.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3) :654.

[3]陈鹃.深静脉置管不同部位细菌污染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3) :3083.

[4]胡秀华.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5) :998.

[5]刘万泉.周围静脉与深静脉置管两种溶栓方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照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7) :531.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2

【关键词】ICU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 相关性感染 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需长期的卧床治疗,加上各类基础性疾病的影响,将会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和预防疾病的能力,一旦患者发生感染,将会延长其病程,且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1]。为此,应加强预防感染方面的护理。我院予以ICU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预防性的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对其进行报道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ICU患者9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6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1±6.31)岁;导管留置时间3~14天,平均留置时间(8±5.03)天。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2±6.24)岁;导管留置时间4~15天,平均留置时间(7±0.54)天。所选患者均患有较为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多发性外伤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系统的预防性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置管准备。为最大程度的实现置管无菌屏障的最大化,护理人员应完成相应的卫生消毒,之后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及导管的实际应用,完成导管材料的合理选择,并选好插管的部位。之后对患者的皮肤应用安尔碘完成消毒处理,且需指导患者让其自然风干。

(2)导管的维护及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留置导管的管理,每天均应进行相应的评估。在为患者注射相应药物时,应将导管注射的端口进行彻底的消毒,促进导管密闭性的增加。同时,还需为患者定期的进行透明敷料的更换,最长使用时间为7天。若是发现患者的敷料出现污染、松脱或卷边时,应将其即刻更换。并且应每天均定期的对纱布进行处理,若是患者的情况较为特殊,可2天更换一次。另外,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病情观察,分析患者是否出现感染情况,以便于及时的将感染因素找出,并积极的予以治疗和护理。

(3)防止血栓形成的护理。形成导管内血栓为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当形成血栓之后,降低了菌落在导管壁上种植的难度,进而可出现相关性感染。为此,护理应尽量保持导管的通畅性,最大程度的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输血或采血操作时,应尽量的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完成。而在输液过程中则应加强巡视工作,以免导管出现打折及受压。

1.3护理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两组患者关于护理满意度的评价。问卷由我院制定,分值为100分。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n*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7%,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

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研究组无感染病例,对照组发生8例感染,包括植入处感染、隧道感染和穿刺部位感染等,其感染率为17.38%,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CU患者大多均留置有中心静脉导管,但其留置可造成相关性感染,为部分医院首要预防的感染类型[2]。分析其感染因素,与操作不当具有较大的关系。若是患者出现相关性感染,将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具体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缺乏无菌操作的意识,置管技术缺乏熟练性,导管材料不合格,封管的方式不合理,以及置管留置的时间过长等。为此,在相应护理工作中应结合该方面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我院予以患者预防性护理,从管道护理、无菌操作等各方面进行操作。同时,为加强护理的全面性,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专职防控感染护理人员的设置,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能够得到专业且规范的完成。还可充分应用PDSA循环,通过计划、实际工作和研究等对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分析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将CDC和NNIS等作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7%;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研究组无感染病例,对照组感染率为17.38%,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显示予以ICU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系统的预防性的护理,可降低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并可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海燕,谢海萍,林相彬,郑桑.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患者引进加强型护理对相关性感染的控制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7(8):321-322.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 我院ICU23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 对在治疗结束后或怀疑感染时拔管进行导管尖端和外周血细菌培养, 其中男150例, 女85例, 年龄最大90岁, 最小8岁。

1.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1) 细菌培养:在无菌条件下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剪下导管尖端5cm置无菌试管中送检, 同时取2份外周血进行血培养。 (2) 细菌分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疑难菌株采用API细菌鉴定系统。

1.3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 (K-B法) , ESBLs检测头孢他定/克拉维酸纸片扩散法,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用苯唑西林纸片检测, 高耐氨基糖甙类, 肠球菌采用M-H琼脂120μg/片庆大霉素纸片检测, 标准判断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标准。

1.4 CRBSI的确诊标准

(1) 有中心静脉置管病史, 插管≥24h出现发热, 体温≥38.5℃, 除外其他部位的感染, 导管细菌培养阳性, 拔管后恢复正常。 (2) 导管和血或成对血培养 (即分别从导管和其他外周血管采血) 均培养出同种细菌。

1.5 数据处理

文中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供的医院细菌耐药检测软件WHO-NET5.4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2 分析

2.1 静脉导管、CRBSI病原菌分布

送检的静脉导管培养标本共235份, 其中阳性75份, 病原菌78株, 检出率32%, 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37株占47.4%, 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6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 溶血葡萄球菌6株, 屎肠球菌2株, 微球菌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25株占32.1%, 其中大肠埃希菌8株, 铜绿假单胞菌6株, 肺炎克雷伯菌5株, 鲍曼氏不动杆菌3株,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株, 阴沟肠杆菌1株;真菌16株占20.5%, 其中白假丝酵母菌7株, 光滑假丝酵母菌4株, 热带假丝酵母菌3株, 阿沙孢子菌2株, CRBSI确诊病例35例, 未确诊40病例, 静脉导管、CRBSI确诊病例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见图1。

2.2 CRBSI主要分离菌的耐药情况见表2、表3、表4。

3 讨论

ICU患者由于疾病重、基础病多、侵入性操作频繁, 感染常常成为这些患者的主要并发症, 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技术作为一种有创诊疗手段, 随之而来的CRBSI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成为目前具有潜在致命威胁的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 病原菌构成以及细菌耐药性与非ICU住院患者有极大差异。

3.1 ICU多重耐药菌趋势增加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接受多种有创检查和治疗, 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普遍呈现出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态势[1]。结合本研究结果, 虽多数病例为导管定植, 血流感染率低, 但这部分患者却是MRSA感染的高危人群, 需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本资料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均呈高度耐药, 对万古、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全部敏感。

3.2 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分析

这些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 可能与临床滥用广谱抗生素, 过多联合用药, 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下,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抗菌药物起筛选耐药优势菌的作用[2]。ESBLs多由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 也是导致其耐药的重要机制。ESBLs克雷伯杆菌可附在机体黏膜和生物材料表面, 而形成生物被膜, 生物被膜可以保护细菌逃避宿主免疫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 使其引起的感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最终导致感染迁延不愈, 治疗极为困难。碳青烯类抗生素由于能稳定水解ESBLs, 因此对产酶肺炎克雷伯菌仍是有效的药物, 但已出现耐药菌株。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 真菌感染逐年增加。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都有较高的耐药率, 阿沙孢子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全部耐药。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问题极为严峻, 临床中注意操作无菌规范、加强管理, 落实消毒隔离综合措施, 可切断传播环节, 有效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切实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Shuman等报道集束护理对预防CRBSI有重要的意义[3]。

摘要:目的:分析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 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 加强监控, 为临床预防诊疗提供依据,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ICU内CRB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多数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 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种属多样化, 耐药率高, 加强ICU耐药性监测, 合理应用抗生素, 并落实有效地持续改进措施, 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耐药菌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菌,耐药性

参考文献

[1]Kollef MH.The intensive caer unit as a research laboratory: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Surg Infect, 2006, 7 (2) :85-99.

[2]杨平满, 周建英.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2) :1434-1437.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4

【关键词】PDCA循环法;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置管(CVC)已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除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外,广泛应用于输液、输血、高静脉营养等。但随之产生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组成部分,11%~37%的医院感染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1]。PDCA循环管理法是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手段[2],2013年我院综合ICU引入PDCA循环法预防CRBSI的感染率,得到显著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6月我科综合ICU有CVC置管的2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122例,年龄18~79岁。 2013年1~6月入住我科综合ICU并行CVC置管的2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13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17~84岁。两组资料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调查分析2012年上半年CRBSI感染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3年上半年CRBSI进行预防,控制和管理。

1.2方法

1.2.1计划阶段

1.2.1.1现状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表,分析引起我科CRBSI感染率高的原因,调查对象为我科所有医生和护士,内容包括CRBSI的基本知识,我科CRBSI的发病情况,引起CRBSI的危险因素,CRBSI常用的预防措施以及目前我科CRBSI高发的主要原因。CRBSI的判定标准参照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3]和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处理指南》

1.2.1.2 结果分析 医护人员对CVC置管的相关知识欠缺,置管的操作流程不当。护士对CVC导管的使用和维护意识欠缺,低年资医护人员对CRBSI引起的后果认识不足。低年资护士对CRBSI的预防、控制措施不熟悉,同时科室没有建立相应的质控措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整改。

1.2.1.3制定措施 针对上述的调查和原因分析,制定出预防CRBSI的计划。内容包括:1:提高CVC置管人员操作水平2:提高医护人员CRBSI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全科医护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3: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导管使用及维护流程。4加强质控,制定质控标准,定期检查操作流程、规范的执行情况。

1.2.2实施阶段

1.2.2.1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制度。由本科实医疗组长和护士长组织,定期在科内进行教育培训,并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集束预防策略的认知性和依从性,集束预防策略[4]:穿刺者在操作前应洗手、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操作时应给予充分的无菌屏障;合理有效皮肤消毒液的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理想的置管部位;每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接受专业培训的医生方可置管,研究发现,锁骨下静脉导管置管<50根的医生,其发生导管脓毒症的风险比熟练医生高2倍以上[5]。

1.2.2.2 建立和完善各项流程、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制定相关流程,如CV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流程,病区内张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感染标准操作流程图》,《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监测流程图》,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使ICU全体医护人员能够知晓引起CRBSI的严重后果及相关预防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CRBSI的重视程度和增强维护导管的意识。

1.2.2.3加强质控 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监控,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对操作流程、无菌操作要求、患者的评估、置管时间、导管材质及类型进行管理与监测。并组织定期检查,评估及考核。对严重违反操作规范的与个人绩效挂钩。

1.2.3 检查阶段 依据制定的相应的操作流程,定期督导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医护人员不规范的操作及时予以纠正。月底统计当月发生或疑似CRBSI的病例。

1.2.4处理阶段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将成功的经验保留,对疑似或发生CBRSI的病例进行分析,查找医疗、护理过程中导致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问题,制定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及时修改流程,并将其落实到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降低CRBSI的发生率。

2结果

结果发现实施PDCA循环法的320例实验组的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下降,实验组CRBSI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9.0%

3 讨论

CRBSI是指留置CVC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1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CRBSI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降低病床周转率,还会造成患者病死率的增加[6]。因此,如何预防ICU患者CRBSI的发生是当前医务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引起患者CRBSI的危险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患者的易感性,外在因素即医源性因素。

预防CRBSI的主要环节就是杜绝医源性因素,以降低发生率。导致CRBSI的医源性因素主要有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置管技术不熟练、导管维护不当等。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预防CRBSI管理中,依据制定的相关流程,规范进行严格的操作,通过不断的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改进措施和完善操作管理流程,再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CRBSI发生率由10.6‰下降为3.4‰。结果显示PDCA循环管理法预防CRBSI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同俏静,庄一渝,王文元.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77-179.

[2] 车文方,赵书敏,朱淑群.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2C);559-560.

[3] 刘春华.应用PDCA循环法防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6):525-526.

[4] 窦英茹,潘春芳,单雪芹,等.医护人员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预防策略依从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8):87-88.

[5] 李正兰,杨琼,佘昌伟.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4):43-45.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例为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ICU确诊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 其中男性12例, 女性7例;年龄39~75岁, 平均 (62.5±4.4) 岁。选择同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但直至拔中心静脉导管前均未出现全身性感染征象的19例进行对比。

1.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2]

(1) 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穿刺点局部红、肿、疼痛、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 对分泌物进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 (2)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CR B S I) 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 伴或不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 血液和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种细菌[3]。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前行各项血液检查, 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等。血清白蛋白、血糖采用美国产自动生化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测定。对急起发热、寒战和伴低血压的患者, 分别抽血行血培养及拔管进行导管培养, 留取标本方法按照无菌标准要求。

1.4 病原体的种类

19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 共分离出菌株22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 (40.9%) ,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 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 表皮葡萄球菌1株及肠球菌1株;革兰阴性菌6株 (27.3%) ,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3株, 阴沟肠杆菌1株, 鲍曼不动杆菌1株, 大肠埃希菌1株;真菌7株 (31.8%) , 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4株, 光滑假丝酵母茵1株,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株, 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

1.5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 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 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均较长,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症监护和治疗中是常用的医疗技术之一, 随着血管内置管技术的普及, 方便了输液、营养支持等治疗, 但也增加了感染率[4]。据报道, 在ICU中由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引起的病死率高达35%[5]。本组资料显示, 所分离出菌株22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 占40.9%;革兰阴性菌6株, 占27.3%;真菌7株, 占31.8%。真菌感染比例上升, 其原因可能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二重感染有关。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较长。因此, 我们推断导管留置时间大于2周的患者导管感染率明显升高, ICU入住时间的延长也增加了导管感染率。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营养状况的指标, 本研究中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 提示营养不良可能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又一个易感因素。营养不良加重了感染和免疫抑制, 淋巴细胞总数减少;危重症患者蛋白质分解增多, 合成减少, 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 ICU中由于长期频繁进行导管侵入性操作, 其发生感染的几率显著升高;可能原因是患者营养状况差、住院时间长及导管留置时间长。提示, 临床医师应加强无菌操作及置管的规范管理, 同时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韦思进.ICU相关导管感染病学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4) :28-30.

[2]章泾萍, 鲍仕芬.CV C PICC置管后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6, 25 (4) :315-316.

[3]王宇.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4) :88-89.

[4]陆文, 陈晨, 孙恩华, 等.2004-2009年综合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23 (11) :4000-4002.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6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 需要导管检查、治疗、监护和肠外营养 (PN) 的患者日益增多, 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近年来, 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美国危重医学学会 (ACCCM) 和美国医院流行病学学会 (SHEA) 共同制订了《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处理指南》。为更好了解某院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定植及其危险因素, 为进一步有效预防导管感染的发生, 我们对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临床送检静脉导管培养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统计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 某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患者的静脉导管细菌培养结果。对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并调查菌血症的确诊病例数。

导管培养诊断和分离鉴定方法:细菌培养采用半定量导管培养法。在怀疑CRBSI而拔除导管时对导管尖端及导管皮下段进行培养。将导管尖端及导管静脉入口处 (导管长度≥8 cm) 置无菌肉汤管内增菌, 48 h后无菌生长者报告为阴性。细菌鉴定采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

1.2 CRBSI的确诊标准

依据美国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处理指南[2], 具备下述任一项可证明导管为感染来源: (1) 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有1次半定量培养阳性, 确认有微生物生长, 同时外周静脉血也培养阳性并与导管节段为同一微生物; (2) 出口部位感染:出口部位2 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 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 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各组资料用SPSS 10.0软件处理, 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χ2值,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送检静脉导管培养标本共510份, 其中阳性310份, 来自228例患者。男139例, 女89例, 年龄20~91 (平均49.0±15.3) 岁。CRBSI确诊病例68例, 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23株, 占33.8%;革兰氏阴性杆菌38株, 占55.9%, 念珠菌属7株占10.3%。病原菌在CRBSI确诊与非确诊病例的分布见表1。

2.2 确诊的68例CRBSI均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

主要病种有外科手术后、肿瘤、类风湿性疾病、糖尿病等疾病。

2.3 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导管细菌定植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与导管堵塞、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导管留置的部位有关 (见表2、表3) 。

3 讨论

3.1 ICU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分析

在日常医疗实践中, 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 , 血管内置管是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导管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 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导管应运而生, 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然而, 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 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也日益突出, 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 增加了病死率, 并且加重了医疗负担[2]。因此, 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降低医疗成本,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就显得尤为必要。

尽管人们对CRBSI做了大量研究, 诊断CRBSI仍然较困难。因为70.0%的CRBSI病例插管部位并无炎症。因此, 导管和血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 微生物引起导管感染的方式有以下3种: (1) 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管皮内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 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2) 另一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 在导管上黏附定植, 引起CRBSI; (3) 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和内腔, 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 引起感染。其中, 前两种属于腔外途径, 第三种为腔内途径。本次调查前4位CRBSI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 (见表1) 。与同俏静等[3]报道有所不同, 可能与临床病例分布有关。本调查CRBSI确诊病例多为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大手术后患者, 大多数集中于重症监护病房。本调查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 分离率最高 (73株) , 但多数并未发生感染。CNS分布于确诊病例中的有13株、非确诊病例中也有60株, 说明 (CNS) 多为污染菌。

本调查显示, 鲍氏不动杆菌居CRBSI的首位, 提示其为某院CRBSI的重要病原菌。在过去的10年中鲍氏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菌, 特别在ICU病房。目前已有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多重耐药, 甚至全部耐药的报道。其感染难以控制, 常常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 应引起高度重视。

念珠菌属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使用抗菌药物>4d;中央或周围静脉插管;入住ICU>4 d;留置导尿管和创伤等[3]。本调查中有228例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存在发生念珠菌属血症的危险因素, 念珠菌属感染的比例略高于文献报道[4]。在确诊CRBSI的病例中, 鲍氏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所占比例较高。在未确诊CRBSI的病例中,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所占比例较高, 提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常见的致病菌, 而微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多为污染菌, 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既是最常见的污染菌又是不可忽视的病原菌, 可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

3.2 护理对策

严格管理与预防措施体系的建立对降低血管内导管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应提倡建立专业化、固定的医护队伍。对专业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 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导管穿刺及护理操作者的无菌操作技术非常重要, 正确的手部消毒是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有效措施。严格的无菌操作可显著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的发生率。

导管置管感染的危险相关因素包括导管 (留置针) 的种类 (塑料>金属) 、穿刺部位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放置方法 (切开置管>经皮穿刺置管) 、导管腔数 (3个>2个>1个) 和导管留置的时间[5,6,7,8]。

导管置管和局部换药时的皮肤消毒, 应选用适当的消毒剂。2.0%洗必泰常作为首选, 也可选用2%碘酊以及0.5%~1.0%聚维酮碘或70%酒精进行消毒。洗必泰和碘酊的效果优于聚维酮碘。洗必泰以其抗菌谱广、对皮肤刺激小而被推荐, 但不宜用于小于两个月的婴儿。

导管穿刺部位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置管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置管感染、损伤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显示, 股静脉导管的和颈内静脉导管的感染率较高。因此, 建议ICU患者应选择易于固定、感染机率低的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点。尽量避免选择颈内静脉及股静脉, 以降低导管的感染发生率。

CRBSI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CRBSI的发生还有患者易患因素, 如年龄、自身免疫、营养、原发病等情况的影响, 但作为可控制因素的医护人员可以采取的措施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Ramritu P, Halton K, Cook D, et al.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J].JAdv Nurs, 2008, 62 (1) :3-21.

[2]Mermel LA, Farr BM, Sherertz RJ,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J].J Intraven Nurs, 2001, 24 (3) :180-205.

[3]同俏静, 庄一渝, 王文元.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2) :177-179.

[4]Esteve F, Pujol M, Limón E, et al.Bloodstream infection related tocatheter connections:a prospective trial of two connection systems[J].JHosp Infect, 2007, 67 (1) :30-34.

[5]孙雪琴, 何续逊, 朱寒贫, 等.肿瘤患者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伴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14 (3) :249-251.

[6]刘玉简, 叶丽宜, 谢少玲, 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感染因素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8) :115-116.

[7]钟晓祝, 杨艳, 李春梅, 等.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前瞻性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0) :2715-2717.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住院过程中确诊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81例, 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同意留置深静脉置管, 两组患者均在无菌条件下置入双腔深静脉导管[中美合资珠海福尼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注册号:国食药监械 (准) 字2010第3661027号 (更) ]。将收住入院确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按照奇数偶数组划分, 其中奇数组设为观察组, 男24例, 女17例, 锁骨下静脉置管32例, 股静脉7例, 颈内2例;偶数组设为对照组, 男22例, 女18例, 择锁骨下静脉置管31例, 股静脉6例, 颈内2例, PICC 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置入静脉、病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 (1) 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或有脓液渗出。 (2)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 体温>38℃, 局部有压痛,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 (4) 健侧肢体与患侧肢体同时抽血培养送检, 或留取导管尖端5 cm送检细菌培养。其中导管血培养菌落数是外周血培养菌落数的5~10倍, 或是导管血培养、导管尖端血培养阳性 (>15菌落数) 则诊断成立。

1.3 治疗方案

观察组41例使用血必净注射液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40033) 5 ml/支, 50 ml/次, 静脉滴注, 2次/d;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联合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597) 1.5 g/支, 3 g/次, 静脉滴注, 1次/8 h;对照组仅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 g/支, 3 g/次, 静脉滴注, 1次/8 h。治疗过程中每天检查血常规, 每3天复查1次CRP, 治疗3 d、1周以及10 d后复查血培养 (无论患者是否仍有发热) , 治疗终止时拔除深静脉置管行断端培养。

1.4疗效标准[4]

参照卫生部 (现卫计委) 2010年颁发的《新药临床指导原则》,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按美国感染疾病学会 (IDSA) 于2007年制定的标准。临床治愈: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反应蛋白 (CRP) 正常或基本正常, 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治疗终止时拔除深静脉置管行断端培养正常, 体温正常;好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较住院过程中最高水平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血培养菌落数较前明显减少或者基本消失, 治疗终止时拔除深静脉置管行断端培养正常, 体温正常或者低热 (腋表不超过37.5℃) ;无效: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指标下降不明显, 血培养结果未见好转, 深静脉置管行断端培养与血培养结果一致, 体温波动较大, 严重者甚至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血液指标的测定:由固定专人操作, 整个过程中清晨采集空腹动、静脉血以及置管处静脉血液。有效率= (临床治愈+好转) /总例数×100%。

1.5 检查项目

血常规、CRP、血培养、导管断端培养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33例临床治愈, 5例好转, 3例无效;对照组21例临床治愈, 14例好转, 5例无效 (其中3例死亡)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80.5%, 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5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4, P<0.05) 。

2.2 两组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92.7%, 对照组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在有效率方面未见明显优势。

2.3 病原学检查各种细菌出现频率以及转归情况, 观察组治疗1周后病原学培养转阴情况较对照组优势明显。

见表1, 表2。

3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治疗的需要,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已经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穿刺置管术越来越成为救治危重患者的必要手段, 并发症也随之出现。国外相关的报道显示, 中心静脉置管细菌的定植发生率为5%~61%, 而与此相关菌血症的发病率甚至高达2%~43%, 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各家报道不一[5]。有的报道以革兰阳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主, 有学者报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6]。而此次观察发现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较高, 达到了总例数的40.7%。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致病菌几乎为混合性感染的易产生耐药菌株的革兰阴性杆菌。在所有致病菌的耐药机制中80%以上通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完成[7]。产生ESBC致病菌可水解青霉素、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β-内酰胺环, 使这些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发现随头孢第三代抗菌素应用增多产生ESBL病菌机会随之增加[8]。舒普深是由头孢哌酮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舒巴坦钠) 的复合体抗生素, 头孢哌酮抗菌谱广, 几乎覆盖所有革兰阴性杆菌, 但杀菌活性有赖β-内酰胺环稳定性, 舒巴坦钠对内酰胺环稳定, 对大部分致病菌同样有较强抑菌作用, 二者联体, 增强和扩展抗生素抗菌谱, 对产ESBL病菌敏感, 无诱导ESBL产生倾向, 控制了耐药危机。血必净注射液是以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配伍的中药复方制剂, 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热凉血、菌毒并治之功效[9]。既能降低内毒素水平, 又能增强广谱抗生素拮抗内毒素作用, 阻断过度炎性反应。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具有中药特有的多靶点作用, 同时降低患者体内毒素水平, 还能抑制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 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改善免疫功能, 与抗生素合用, 更能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 缩短ICU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 血必净注射液配伍舒普深治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疗效显著、明确,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文燕, 李胜玲, 张要珍, 等.肝素预防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血栓的系统评价.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3 (7) :652-658.

[2]Tilton D.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 infect ions in the critical careunit.Crit Care Nurs, 2006, 9 (2) :117-122.

[3]何燕萍.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24) :3912.

[4]孟曙芳, 戚均超, 毛小勇, 等.587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9) :2923.

[5]Quriel K.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N Engl J Med, 2003, 34 (8) :1123.

[6]刘大鹰, 谢正福, 施焕中, 等.重症监护病房与非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对比研究.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6, 5 (3) :162.

[7]Drawz SM, Papp-Wallace KM, Bonomo RA.Newβ-lactamase inhibitors:a therapeutic renaissance in an MDR world.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4, 58 (4) :1835-1846.

[8]陈民钧, 王辉.迎接β-内酰胺酶的挑战.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 (8) :511-513.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透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9~74岁,平均(45.5±2.0)岁;试验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1~73岁,平均(44.0±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置管前发生感染、重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置管操作,首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下置管治疗,每次血液透析前均使用聚维酮碘消毒导管出口及动静脉接头,抽出封管液5 ml,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血透完成后对出口处进行换药。

试验组在常规置管操作同时给予莫匹罗星预防感染治疗,常规置管操作同对照组,同时在进行置管换药时涂擦莫匹罗星。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发生感染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均没有因用药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注:与试验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对于肾脏的治疗中进行替代治疗及维持型透析治疗措施准备中,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是必要的准备措施。也对急诊治疗中部分患者进行暂时性的中心静脉置管治疗。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随时置管随时应用,不需要等待,血流量较大,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中最为常用和基本操作技能,但在长时间的血液透析和置管治疗中,会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合并症和营养状况降低的情况,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发生率增高,轻者导致患者治疗时间延长,重症感染患者可导致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患者的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发生[1]。莫匹罗星是荧光假单胞菌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其药理作用是通过选择性抑制细菌异亮氨酰合成酶,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抑菌效应,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菌都较为敏感,较少发生耐药性,因此对于预防感染具有较好效果[2]。

本研究对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200例,分别给予常规置管操作及联合应用莫匹罗星预防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发生感染及重度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均没有因用药或是置管操作导致严重过敏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常规置管操作的同时给予莫匹罗星预防感染,能有效地降低感染发生比例,减轻感染程度,安全性较高,可改善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小仕,覃丹平,熊轩,等.莫匹罗星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J].广东医学,2011,32(10):1342-1344.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 篇9

1 对象与方法

我院ICU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住院并实施CVC置管的患者共72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18~86岁,平均年龄为55.3岁;其中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为49例,颈内静脉穿刺的为15例,股静脉穿刺的为8例;其中实施紧急穿刺的为37例,择期穿刺为35例,导管留置时间为7d以内的为8例,7~14d为31例,14~21d为27例,>21d为6例;留置单腔导管为26例,留置双腔导管为46例。

1.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4],符合下述3条之一即可诊断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漫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非外在因素所致的疼痛性、弥漫性红斑;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1.2 穿刺及护理

(1) 所用的深静脉穿刺包,均为威高公司生产的单、双腔两种中心静脉导管。 (2) 评估患者病情,选择经皮锁骨下、颈内、股静脉穿刺,穿刺处用葡泰牌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液消毒,用缝线缝合固定,局部用无菌3M透明敷贴覆盖固定。 (3) 每日检查穿刺部位皮肤,以络合碘消毒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后,更换透明敷贴,班班交接导管外露刻度。

1.3 感染处理

如怀疑导管感染,立即取导管血做细菌培养,并送导管尖端培养。

2 结果

2.1 穿刺部位及感染比例

见表1。

2.2 置管时间及感染发生情况

见表2。

2.3 置管类别及感染发生情况

见表3。

2.4 静脉营养及感染发生情况

见表4。

3 讨论

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1) 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部位不同引起的CRI危险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有资料表明,股静脉较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感染率(4%)高,达28%,颈静脉感染率是锁骨下静脉感染率的2.7倍[5]。上述数据三者的发生率为8.17%、20%、37.5%;因此在置管时应尽量选锁骨下静脉,其次是颈内静脉,股静脉是最后的选择,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2) 留置时间:结果显示,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Hampton等对25个前瞻性研究进行综合评估,发现导管的留置时间长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6],所以中心置管最好使用一周,最长不要超过2周。 (3) 置管类别的选择:数据显示,双腔导管感染率近乎为单腔的2倍,因为双腔导管通路多,增加接头感染的机会。所以在穿刺时尽量选择单腔置管。 (4) 肠外营养的输入:本文结果表示,肠外营养输入的感染率是未输入肠外营养的2.5倍,因为肠外营养液里含有大量的脂肪乳,容易黏附在管腔壁上,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建议,需要输注肠外营养液的患者,尽量再穿刺一外周通路单独输营养液。 (5) 其他因素:穿刺部位的护理,护理人员的培训等;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规范手卫生。

参考文献

[1]刘玉简, 叶丽宜, 谢少玲, 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感染因素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8) :115-116.

[2]Raad I, HachemR, HannaH, et al.Sources and outcome of bloodstreaminfection in cancer patients:the role of cental venous catheters[J].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26 (8) :549-556.

[3]Wang FD, Chen YY, Chen TL, et al.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 in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J].Am J Infect Control, 2008, 36 (2) :118-122.

[4]马俊, 胡纨青, 方丽.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4 (1) :52-53.

[5]刘鲁沂, 孙艺铸, 赖总善.中心静脉插管39例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5) :354-355.

上一篇:建筑材料下一篇:物联网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