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通用12篇)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1
摘要:[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CAUTI) 现况, 分析危险因素并干预, 为有效控制CAUTI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4月—2014年12月557例留置导尿病人进行目标性监测, 分析CAUTI现况及危险因素并于2015年1月开始干预, 对比干预前后感染率, 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有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 (ICU) 时间、留置尿管时间、24h尿量、合并糖尿病、大便失禁6个变量与CAUTI明显相关, 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 依次为留置尿管时间≥20d、大便失禁、糖尿病、入住ICU时间≥20d, 保护因素为24h尿量≥3 000mL;干预前感染率35.37%, 干预后20.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该三级甲等医院CAUTI发生率较高, 危险因素较多, 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CAUTI。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干预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CAUTI) 是指病人留置尿管后或拔除尿管48h内发生的尿路感染[1]。有调查显示, 留置尿管是医院最常见的有创操作之一[2]。尿管插入膀胱时会增加微生物入侵机会, 可沿导管内外表面逐渐形成生物被膜, 逃避抗生素和宿主防御攻击、复制, 损伤宿主细胞[1,2,3]。笔者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留置导尿病人进行目标性监测, 探讨分析CAUTI影响因素, 制定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4年4月—2015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外科、骨科、老年病科、泌尿外科等13个科室留置导尿病人共968例, 其中2014年557例, 2015年411例, 病种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脊椎病、泌尿系疾病等。2014年557例病人中, 男317例, 女240例;年龄48.73岁±18.44岁;住院时间17.12d±13.87d;留置尿管时间12.88d±13.56d。
1.2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出现尿路感染症状, 或无症状时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异常 (男性>5个/HP、女性>10个/HP) 、尿培养菌落数异常 (革兰阳性菌≥104cfu/mL, 革兰阴性菌≥105cfu/mL) , 视为尿路感染。
1.3方法
1.3.1分析并找出CAUTI危险因素制定监测表格, 采用病房现场督查、随医生查房、查阅病历、微生物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目标性监测2014年4月—2014年12月557例留置导尿病人CAUTI现况, 统计分析并找出CAUTI危险因素。
1.3.2根据危险因素制定干预计划并实施根据危险因素制定干预计划, 并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411例留置导尿病人实施干预。具体干预措施: (1) 疾病预防控制科定时公布监测数据, 引起科室重视;定期培训感染监控员;随时监测并指导临床预防控制工作。 (2) 明确留置尿管适应证, 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留置必要性, 及时更换或拔除尿管。 (3) 导尿、尿管维护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无菌原则。 (4) 加强失禁病人管理, 便后及时清洁并消毒处理。 (5) 关注高危人群, 如糖尿病、重症监护室 (ICU) 病人, 注意观察病人症状、尿液颜色、性质和量;每周监测尿常规, 尿液异常时进行尿培养;一旦发现感染, 及时拔除或更换尿管, 感染严重者给予膀胱冲洗, 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6) 加强营养, 合理饮食, 必要时给予全肠外营养, 提高病人免疫功能。 (7) 鼓励清醒病人多饮水, 危重病人通过补液或鼻饲增加入水量。
1.3.3评价干预效果对比干预前后感染率, 评价干预效果。
1.3.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 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及感染率557例病人发生CAUTI197例, 感染率35.37%;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留置尿管时间、24h尿量、合并糖尿病、大便失禁等6个因素与CAUTI明显相关 (P<0.0 5) 。见表1。
2.2多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 依次为留置尿管时间≥20d、大便失禁、糖尿病、入住ICU时间≥20d, 保护因素为24h尿量≥3 000mL。见表2。
2.3 ICU与普通病房感染率比较299例ICU病人发生感染153例, 感染率51.17%, 普通病房258例发生感染44例, 感染率17.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χ=70.518, P<0.05) 。
2.4菌群分布共分离病原菌269株, 革兰阳性菌占42.01%, 以屎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6.06%, 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21.93%, 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多重耐药菌3株, 混合性感染44例。见表3。
2.5干预前后感染率比较2014年感染率35.37%, 2015年411例病人发生感染84例, 下降至20.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588, P<0.05) 。
3讨论
3.1 CAUTI影响因素
3.1.1留置尿管时间本研究留置尿管时间<8d感染率为1 6.1 3%, 8d~2 0d为4 2.8 6%, ≥2 0d为79.78%, 感染率随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而增长, 与林慧萍等[4]研究结果一致, 但该研究仅将留置时间分为<5d和≥5d, 时间分段较局限, 不够精准。而本研究时间分段更细致, CAUTI高发时间段更明确, 即留置时间≥20d。留置尿管时间过长导致尿道正常生理环境被持续破坏, 局部抵抗力降低[5], 为生物被膜生长提供理想环境[6], 引发感染。研究表明, 预防CAUTI最佳方法为尽量缩短留置时间[1];病人术后最好在24h内拔除, 除非须继续使用[7]。因此及时评估留置尿管必要性十分重要。
3.1.2大便失禁本研究大便失禁病人感染率较高, 为57.75%。粪便是尿路感染病原微生物来源之一, 处理不及时将增加病原微生物通过尿道口进入几率[1]。研究证实, 大便失禁是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发生CAUTI的主要危险因素, 94%尿路感染者有大便失禁[8]。部分感染源于尿道口周围清洁不够[9]。因此, 做好肛周、尿道口及会阴部清洁消毒十分必要。
3.1.3糖尿病报道显示, 糖尿病病人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更大[2]。本研究糖尿病病人感染率为55.17%, 比非糖尿病者高22.10%。糖尿病病人抵抗力较差, 其高血糖和糖尿又为细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极易发生感染。因此应高度重视此类病人, 加强饮食管理, 做好基础护理及其他并发症预防。
3.1.4入住ICU本研究ICU感染率51.17%, 普通病房感染率1 7.0 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显示入住ICU时间≥20d者更易感染, 感染率高达79.10%。长期入住ICU病人往往病情危重复杂、存在意识障碍、机体抵抗力低下, 同时频繁接受多种侵入性操作, 使用药物种类繁杂, 这些均可能导致感染发生。
3.1.5 24h尿量本研究显示24h尿量≥3 000mL者发生CAUTI的几率较低, 是CAUTI的保护性因素, 与付云峰[10]研究结果一致。当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起到生理性冲刷减少细菌附着的作用, 从而有效减少感染。因此, 可鼓励清醒者多饮水, 危重病人可通过补液或鼻饲增加饮水量, 达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3.2菌群分析与以往文献[11]报道不同, 本研究主要病原菌并非革兰阴性菌, 而是革兰阳性菌, 以屎肠球菌居多, 这可能与52.96%病人有大便失禁有关, 也可能与医院环境、区域布置及医院感染流行菌株相关;真菌感染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 这与上述报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亦有不同;多重耐药菌3株, 混合性感染44例, 可能与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体内菌群失调有关。
3.3干预效果干预前感染率为35.37%, 干预后为20.44%, 感染率明显下降 (P<0.001) , 表明目标性监测与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相结合对控制CAUTI是有效的, 这与唐文靖等[12]观点一致, 目标性监测能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对CAUTI的高度重视,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可降低CAUTI发生率。
综上所述, CAUTI发生率较高, 医院应重点观察和评估ICU留置尿管病人, 重视高危人群, 尽量缩短病人住院和留置尿管时间, 并实时进行目标性监测, 及时发现潜在感染问题, 采取积极可行的干预措施, 可有效控制CAUTI的发生。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2
修订日期:2104年3月25日
一、对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尿管的维护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二、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一)置管前: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使用。保证物品符合要求,有效期内使用。选择适宜型号、材质的导尿管,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严格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消毒导尿口,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三)置管后:妥善固定,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完整,防止尿液逆流。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集尿袋出口。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不要轻易脱开,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监测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和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密闭性被破坏,出现尿路感染,立即更换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尽早拔除导尿管,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尿管时应训练膀胱功能。维护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各科室积极配合院感科开展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反馈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3
关键字:肿瘤;PICC;相关性感染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63-01
PICC置管即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操作属侵入性操作,置管后相关感染时有发生,则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据报道,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20%—30%,居医院感染第三位[1].现将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发生原因、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1 CRI诊断
根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发布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的规定》,导管相关性感染可被定义为
1.1 导管病原菌定抽:指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培养,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cfu)
1.2 临床出口部位(即置管穿刺点)2cm以内的红斑硬结和接触痛,可能伴有其他感染现象或症状,例如发热及出口部位溢脓,可有或武伴发的血流感染。
1.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指留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 ,至少一次抽取外周静脉血液培养结果呈阳性。存在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
2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
2.1 内源性感染因素
2.1.1 患者年龄:蔡长春[3]等的研究结果提示,年纪超过60岁的恶性肿瘤患者标本培养阳性率及感染率较高,可能与其免疫力低下有关。
2.1.2 疾病: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蛋白症,外科严重感染,创伤和恶性肿瘤等患者的抵抗力低下,增加了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机会,可能是CRBSI的感染因素。
2.2 外源性感染因素
皮肤屏障功能破坏,输入受污染的液体或药粒,护士的穿刺技术,无菌技术,导管维护技术都可能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还与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患者知识缺乏等有关。
3 护理干预
3.1 加强手部卫生
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李静玟[4]等调。查显示,监督和自觉执行常规6步洗手法能有效切断致病菌入侵机体的途径,对预防PICC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格外重要。
3.2 严格无菌操作
PICC置管时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操作,操作者手部保持无菌状态,穿刺人员穿戴帽子口罩,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套,消毒范围大于20×20cm,在置管是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无粉手套或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无菌手套,认真去除附着于手套上的滑石粉或生物粉,避免滑石粉进入血管刺激血管发生静脉炎.消毒时消毒液不宜过多,且要等到晾干后再行穿刺,避免消毒液沿穿刺隧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刺激而引起静脉炎.
4 导管的维护
4.1 敷料更换的选择
王春妹[5]报告一组67例肿瘤患者,出现7例感染,主要原因是置管后固定的敷料选用不当,经改用透气性好的敷料后未发生感染 。因此,临床上选择透气性,组织相容性好的透明贴膜。对于持续高热,出汗较多的患者或导管置管外渗出液较多者,宜首选纱布,敷料出现潮湿、卷边、松动时应立即更换。应保持置管敷料干燥、清洁。置管成功后24小时内局部换药1次,随后每周换药2次。
4.2 皮肤消毒
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可导致导管感染的发生,做好皮肤消毒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的有效途径。临床上常用5%的碘伏作为导管周围皮肤消毒的首选消毒剂。
4.3 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方法
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并选用合适的封管液,王桂容[6]认为应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如脉冲式冲管,边推边拔,带液拔针,正压封管,沉积在导管中的的Pr性血栓是微生物定植的好发部位,肝素可降低血栓发生而减少感染。
5 CRI的处理
5.1 静脉炎处理: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0%。常用的方法有熱敷,硫酸镁湿敷,吴子洁等[13]报告25例PICC置管后静脉炎患者,采用海带联合鲜土豆片帖敷治疗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5.2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处理:CRBSI是带管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拔管,并用无菌剪下导管前端1-2cm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同时从对侧肢体抽血做血液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化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PICC作为一种新推广的技术,在二级甲等医院也逐渐成熟起来,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方便,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减少了化疗药物所引起的静脉炎,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导管相关性感染也成为医院内主要感染之一,在预防CVC-RI方面护理人员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要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使感染减少到最低范围。随着PICC临床广泛应用,如何使CVC-RI得到更好的监控和预防,仍是护理人员今后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宋瑰琦, 田彩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分析与监护[J].中国临 床保健杂志,2001,10(3):308—309 .
[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 疗指南(2007)[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413—421.
[3] 蔡长春,吴力群,马长林,等.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1):11—12,14.
[4] 李静玟,李海峰 ,马萍,等.《PICC置管导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45—347.
[5] 王春妹.护理操作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4,18(68):1099.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12月份至2010年11月份收治的144例脑出血接受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患者中男性80例, 女性64例, 年龄范围26~73岁, 平均年龄53.4岁。所有患者的集尿袋均属密闭式引流袋, 导尿管的留置时间为6~35天, 平均11天。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无泌尿系统病史, 经血、尿常规检查证实患者无尿路感染, 患者均未出现发热症状。144例患者均接受抗生素治疗, 对肺部感染等进行预防, 患者均无膀胱冲洗史。依据集尿袋的更换频次的不同, 分为高频组 (集尿袋更换频率为1日1次) 、中频组 (集尿袋更换频率为每周2次) 与低频组 (集尿袋更换频次为7日1次) 。高频组含48例病患, 男性27例, 女性21例, 年龄范围27~71岁, 平均年龄52.7岁;中频组含48例病患, 男性25例, 女性23例, 年龄范围26~72岁, 平均年龄53.5岁;低频组含48例病患, 男性28例, 女性20例, 年龄范围28~73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高频组患者实施1日1次的集尿袋更换, 进行275次尿培养;对中频组实施每周2次的集尿袋更换, 进行223次尿培养;对低频组实施7日1次的集尿袋更换, 进行261次尿培养。
导尿器材方面, 我院选取一次性集尿袋与双腔气囊导尿管;标本采集方面, 步骤为:在每日的晨间护理之前, 责任组长佩戴无菌手套, 用0.5%碘伏对导尿管分叉处上缘进行消毒二次, 使用一次性20m L注射器严格依据无菌操作的步骤, 抽取体积10m L的患者尿液, 随后将标本立即送往化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是1日1次, 当出现细菌生长现象时立即停止培养。一旦标本出现污染, 则需丢弃, 并重新采集。
对患者的护理:对144例病患, 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院感要求与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实施护理。具体要求是, 置管前: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 保证在有效期内, 导尿包外包装无破损、潮湿,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导尿管, 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置管时: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认真洗手后, 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导尿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充分消毒尿道口, 防止污染。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 避免打折、弯曲, 保证集尿袋的高度低于膀胱水平, 避免接触地面, 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 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 防止尿液逆流。保持尿道口清洁, 大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护理人员需要每天进行2次尿道口与会阴部的消毒, 消毒剂选取碘伏, 消毒材料选取无菌棉球;在更换集尿袋时, 严格依据无菌操作的要求, 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更换。
1.3 评价标准
评价三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 需依据细菌培养的种类和细菌数来确定。若培养为G+细菌则其细菌数≥104cfu/m L确定为感染, 若为G-细菌则其细菌数≥105cfu/m L时确定为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4.0软件, 对化验室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使用χ2检验。比较差异P<0.05时,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细菌培养发现, 高频组与低频组患者的培养细菌阳性比例明显超过中频组:高频组送检275次, 阳性次数为42 (15.27%) ;中频组送检223次, 阳性次数为19 (8.52%) ;低频组送检261次, 阳性次数为43 (16.48%) 。高频组与低频组相比, χ2=0.061, P=0.83>0.05, 不具统计学意义;中频组与低频组相比, χ2=7.52, P=0.007<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频组与高频组相比, χ2=6.31, P=0.01<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频组与高频组/低频组相比, 比较差异显著;高频组与低频组相比, 差异不显著。分析表明, 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 比1日1次或者7日1次, 能更好地预防尿路感染。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 针对手术患者、危重病患者以及排尿障碍患者, 由于病情的需要往往需要留置导尿管。导尿管的留置易于引发多种感染, 其中以尿路感染最为常见。研究工作发现, 尿路感染属于逆行感染, 导尿管外的逆行感染一般由自身细菌引发, 导尿腔内的逆行感染一般由集尿系统/集尿袋病菌引发[2]。目前, 医疗场所往往对导尿管留置患者进行每日2次的消毒, 消毒部位是患者会阴、导尿管近端以及尿道口。上述手段仅可在短期内实现无菌状态, 无法真正控制细菌的侵入, 无法完全避免尿路感染。细菌仍会经由导尿管或者尿道口侵入患者尿路, 在导管表面或者尿道上皮处黏附, 也可能继续上行, 引发膀胱器官的感染。此外, 病患的集尿系统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更换, 会发生结晶、浑浊、堵塞等问题[3]。故而, 在留置导尿管时, 必须对集尿袋进行适时更换。笔者为探索留置导尿管患者集尿袋的更换频次与尿路感染之间的关系, 观察集尿袋的最佳更换频次, 选取144例接受留置导尿的患者, 依据集尿袋更换频次的不同, 分为高频组、中频组与低频组。高频组接受1日1次的集尿袋更换, 中频组接受每周2次的集尿袋更换, 低频组接受7日1次的集尿袋更换。采集所有患者尿液, 进行细菌培养, 检查尿路感染情况。研究发现, 在细菌阳性率数值上, 中频组与高频组或者低频组相比, 比较差异显著;高频组与低频组相比, 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本文结论, 在护理留置导尿管患者时, 集尿袋的更换频率在每周2次时, 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较低, 有利于患者康复, 适合在临床领域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对留置导尿管患者集尿袋的更换频次与尿路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以寻找最佳的更换集尿袋的频次。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12月份至2010年11月份收治的144例脑出血接受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集尿袋的更换频次的不同, 将其分为三组:高频组 (集尿袋更换频率为1日1次) 、中频组 (集尿袋更换频率为每周2次) 与低频组 (集尿袋更换频次为7日1次) 。每天采集患者的尿液送化验室进行细菌培养, 检查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比较三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 发现, 在细菌阳性表现上, 中频组与高频组/低频组相比, 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高频组与低频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高频组与低频组患者的培养细菌阳性比例明显超过中频组。结论 病患接受留置导尿后, 集尿袋的更换频次在每周2次时, 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较低, 有利于患者康复, 适合在临床领域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集尿袋的更换频次,尿路感染,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1]贺彩芳, 吴雪洁, 杨碎丽, 等.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与集尿袋更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4) :147-152.
[2]陈燕, 马帼荷, 洪莉华.全子宫切除术后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4) :145-15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护理常规 篇5
【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患者留置血管内导管且留置时间≧48小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血培养至少有一次培养到致病菌,且不能用其他部位感染解释。(2)至少有以下症状或体征:发热(>38º)、寒颤或低血压,且实验室微生物检查阳性结果不能用其他部位感染解释,如怀疑为污染菌,至少有2次的血培养结果是同一常见污染菌。
【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置管部位有无热痛现象。
2.观察患者置管部位有无红、肿及脓点现象发生。
3.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无发热、寒战、低血压等全身感染征象。4.观察患者白细胞变化。【预防护理措施】
一、置管时的预防措施
1.置管时应该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2.置管操作人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4.置管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6.选择合适的静脉导管穿刺点:CVC置管者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PICC置管者可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肱静脉。
7.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2% 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 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 的碘伏或2 %碘酊溶液和75 %酒精。
8.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二、置管后的预防护理措施
1.严格手卫生。
2.穿刺部位定期和必要时换药:穿刺24小时后更换敷料一次,观察有无渗血,若无渗血可定期给予换药:使用纱布等干敷料每48小时更换一次,有渗血、渗液或潮湿、敷料脱落时随时更换;使用透明半透膜敷料,每周换药一次;有人工气道时应使用透明半透膜敷料,以减少污染。换药时要观察局部穿刺点有无红肿、脓点等,消毒时使用机械力,消毒面积 >15cm×15cm(消毒面积>外敷料面积),消毒后完全待干再贴敷料。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通旋塞每天更换,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每周更换,有血迹或被污染后随时更换。
4.冲管与封管:给药前后宜用10ml及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进行脉冲式冲洗导管,以减少附壁。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 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盐水的浓度:PORT 可用100 U/ mL,PICC 及CVC 可用0~10 U/ mL。当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液,将5%GS冲出导管内腔。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5.无菌配液并无菌输注,采用封闭式输注方式。6.有效控制其他部位的感染。
7.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8.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9.每日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及早拔除。【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置入导管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穿刺部位换药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不能自行揭除敷料和换药。发现敷料潮湿、松动、卷边现象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3.告知患者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症状,或出现发热、寒颤等全
身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4.指导患者留置导管期间穿刺部位防水、防牵拉等注意事项,在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避免盆浴、泡浴。
5.留置PICC者应指导患者置管手臂不可过度用力,避免提重物、拄拐杖,衣服袖口不可过紧,不可测血压及静脉穿刺。
参考文献:
1.2014年美国CD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指南。2.2011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
血液透析导管的相关感染及护理 篇6
1危险因素
留置导管对人体来讲是一种异物,如果导管与组织相容性差,其对血管壁的刺激也易引起异物反应而发热。所以应选择柔软的高弹性硅胶导管,不受酸碱药物影响,组织相容性好、对血管壁无刺激的导管。
1.1导管留置时间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导管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1.2导管留置部位留置部位是影响导管相关感染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置管多为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颈内静脉置管不易固定,导管头端容易随头颈部的移动而活动,并对穿刺部位皮肤造成持续刺激。股静脉邻近会阴部,皮肤寄生菌群多,易受排泄物的污染。
1.3局部危险因素如与皮肤完整性及个人卫生差、使用不透气敷料、伤口出汗、鼻腔及皮肤葡萄球菌定植、导管使用出口护理和管理不当等均有关。
1.4全身危险因素如与免疫抑制状态、糖尿病、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和高铁蛋白血症等均有关。
2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
2.1导管出口和(或)隧道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渗出和结痂,临床诊断明确。
2.2导管内感染可无临床症状或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败血症的典型表现为:透析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血白细胞明显升高、血培养阳性。有些患者透析期间体温正常,只在透析过程中发热,体温可高达40℃,也有些患者在透析间期持续发热,严重者可能导致败血症、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
2.3血标本培养必须在使用抗生素前立即做导管血及外周血培养。诊断标准:导管血和外周血培养同一种细菌,导管血培养的菌落数>100cfu/mL,导管血培养的菌落数是外周血培养的5倍以上。
2.4导管节段培养每导管节段定量培养菌落记数>100cfu或半定量培养菌落记数≥15cfu即可诊断。
3护理
3.1心理护理尊重、关心、同情和爱护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时了解患者的苦恼,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提高生活质量,消除不良心理,保持乐观情绪。
3.2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管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因此在置管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后24小时内应换药1次。为防导管滑脱,置管后告知患者不可用手拉导管。对神志欠清者,可以给予手袋套在手上,或予以约束带约束双手。若导管脱出,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造成出口感染或隧道感染。
3.3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治理血液净化室每日2次多功能杀菌机空气消毒2小时,治疗室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小时,地面及物体表面每日含氯消毒剂消毒3次,对进入血液净化室的人员严格控制,每月对操作人员的手、血液净化室空气、透析用水等进行病原学检测。
3.4导管使用后护理血液透析结束下机后,用5%碘伏棉球消毒动、静脉管口各2次,先用生理盐水分别将动、静脉管腔内的残留血液冲洗干净,然后注入肝素盐水或肝素抗生素封管,盖上无菌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包裹,胶布固定。
3.5预防并加强对局部感染的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感染中金葡菌最常见,由于鼻腔是葡萄球菌定植,所以告知患者戴口罩。住院患者每天病室用紫外线消毒1~2次,院外患者卧室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15~20分钟。季节交换注意保暖,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避免感冒。由于皮肤也是葡萄球菌定植,因此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穿刺处清洁干燥,是预防局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同时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也是降低局部感染的有效方法。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7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因素分析,致病菌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有了明显变化[1], 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比例明显升高[2]。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致病菌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提高对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以及在对抗生素的选择方面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14岁以上成年人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病例91例 (病例组) , 其中男32例, 女59例, 平均年龄 (52.7±19.5) 岁。非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93例 (对照组) , 其中男35例, 女58例, 平均年龄 (51.3±19.2) 岁。
1.2 诊断标准:
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1) 有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 (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 (2) 尿常规示白细胞 (+) 以上; (3) 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 L, 病原菌为E.coli-ESBL strain、Kleb.pneumoniae-ESBL strain或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等多重耐药菌。
1.3 观测指标:
对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 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组间差异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入院前用抗生素、肾积水、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及长期留置尿管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及非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病例组入院前用抗生素、肾积水、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长期留置尿管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两组间年龄、男、女的比例及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2.2 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分别与肾积水 (OR 4.57, 95%CI 1.40~14.92, P=0.001) 、长期留置尿管 (OR 2.61, 95%CI 1.43~4.52, P=0.002) 、尿潴留 (OR 3.62, 95%C1 1.79~7.31, P<0.01) 、神经源性膀胱 (OR 2.77, 95%CI 1.46~5.23, P=0.001) 、入院前用抗生素 (OR 2.59, 95%CI1.47~4.51, P=0.001) 、单纯肾结石 (OR 5.35, 95%CI 1.24~16.79, P=0.001) 相关。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分别与长期留置尿管 (OR 2.19, 95%CI 1.10~4.31, P=0.022) 、尿潴留 (OR 2.79, 95%CI 1.30~5.98, P=0.01) 、肾积水 (OR4.53, 95%CI1.27~16.09, P=0.019) 及神经源性膀胱 (OR 1.94, 95%CI 1.02~3.67, P=0.037) 相关。
2.3 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
我院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别是E.coli-ESBL strain (85/91) 、Kleb.pneumoniae-ESBL strain (5/91) 和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1/91) ;主要敏感抗生素分别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
3 讨论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发病率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3]。病原菌常于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侵入泌尿生殖系统引起原发或继发性尿路感染, 也有一些患者由于泌尿外科手术、导尿管留置导致医源性感染。近些年来,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和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细菌大量出现[4];而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中, 多重耐药菌感染所占的比例也有显著提高[5]。
多重耐药菌 (MDRO) ,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 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病患存在基础泌尿系统疾病时容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5]。我们的研究发现长期留置尿管、尿潴留、肾积水、神经源性膀胱均与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发生相关。在临床上, 尿路感染中最为多见的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细菌。本研究中发现我院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分别是E.coli-ESBL strain (85/91) 、Kleb pneumoniae-ESBL strain (5/91) 和MRSA (1/91) ;其中最主要的致病菌是E.coli-ESBL strain。ESBL是由质粒介导的,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单胺类抗菌药物氨曲南和青霉素类耐药的一类酶。本研究统计药敏结果发现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组主要敏感抗生素分别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由于产ESBLs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因而早期判断尿路感染是不是多重耐药菌导致的, 对于临床医师在尿路感染的治疗初始正确选择抗生素至关重要。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对于长期留置尿管、尿潴留、肾积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时, 要高度考虑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尿路感染, 宜及早选用敏感抗生素。本研究是单中心研究, 所收集的病例数尚少, 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还需要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来明确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其致病菌进行临床研究, 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提高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的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卓然, 倪语星, 李登清, 等.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Katsumi S, Kazushi T, Hiroshi O, et a1.Pathogen occurrenee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ses during a20-year period (1983—2002)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in Japan[J].Jpn J Infect Dis, 2005, 58 (1) :303-308.
[3]Duckitt R, Palson R, Bosanska L, et al.Common diagnoses in internal medicine in Europe 2009:a pan-European, multi-centre survey[J].Eur J Intern Med, 2010, 21 (5) :449-452.
[4]Jacoby GA, Munoz-Price LS.The new beta-lactamases[J].N Engl J Med, 2005, 352 (4) :380-391.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例为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ICU确诊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 其中男性12例, 女性7例;年龄39~75岁, 平均 (62.5±4.4) 岁。选择同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但直至拔中心静脉导管前均未出现全身性感染征象的19例进行对比。
1.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2]
(1) 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穿刺点局部红、肿、疼痛、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 对分泌物进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 (2)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CR B S I) 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 伴或不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 血液和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种细菌[3]。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前行各项血液检查, 包括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等。血清白蛋白、血糖采用美国产自动生化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测定。对急起发热、寒战和伴低血压的患者, 分别抽血行血培养及拔管进行导管培养, 留取标本方法按照无菌标准要求。
1.4 病原体的种类
19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 共分离出菌株22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 (40.9%) ,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 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 表皮葡萄球菌1株及肠球菌1株;革兰阴性菌6株 (27.3%) ,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3株, 阴沟肠杆菌1株, 鲍曼不动杆菌1株, 大肠埃希菌1株;真菌7株 (31.8%) , 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4株, 光滑假丝酵母茵1株,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株, 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
1.5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 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 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均较长,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症监护和治疗中是常用的医疗技术之一, 随着血管内置管技术的普及, 方便了输液、营养支持等治疗, 但也增加了感染率[4]。据报道, 在ICU中由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引起的病死率高达35%[5]。本组资料显示, 所分离出菌株22株, 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 占40.9%;革兰阴性菌6株, 占27.3%;真菌7株, 占31.8%。真菌感染比例上升, 其原因可能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二重感染有关。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导管留置时间、入住ICU时间较长。因此, 我们推断导管留置时间大于2周的患者导管感染率明显升高, ICU入住时间的延长也增加了导管感染率。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营养状况的指标, 本研究中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 提示营养不良可能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又一个易感因素。营养不良加重了感染和免疫抑制, 淋巴细胞总数减少;危重症患者蛋白质分解增多, 合成减少, 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 ICU中由于长期频繁进行导管侵入性操作, 其发生感染的几率显著升高;可能原因是患者营养状况差、住院时间长及导管留置时间长。提示, 临床医师应加强无菌操作及置管的规范管理, 同时注意患者的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韦思进.ICU相关导管感染病学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4) :28-30.
[2]章泾萍, 鲍仕芬.CV C PICC置管后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6, 25 (4) :315-316.
[3]王宇.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治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4) :88-89.
[4]陆文, 陈晨, 孙恩华, 等.2004-2009年综合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23 (11) :4000-4002.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9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ICU病房常会对危重病患行中心静脉导管治疗, 对患者的病症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却也容易引发患者的相关性感染。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感染, 不仅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更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选取我院ICU病房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98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其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ICU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共98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2]。将其依据单双号法分成两组:实验组49例, 男25例, 女24例;年龄20~71岁, 平均年龄 (38.5±3.2) 岁。对照组49例, 男26例, 女23例;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 (37.9±3.1) 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可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即两组患者进行对照实验的可比性较高。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次实验的目的, 在知悉了研究的方法及目的后同意参与实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予常规穿刺置管, 穿刺及更换敷料前, 将双手洗干净, 以置管位置为中心, 向外延伸在至少为10cm半径的范围内进行消毒, 消毒液采用安尔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穿刺位置, 通常可在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等部位进行穿刺。穿刺后需进行无菌处理, 对穿刺端采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为避免感染, 要定期更换导管及敷料, 在未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情况下, 可按照规定撤管[3]。
实验组患者给予集束干预策略。在院内专门成立护理小组, 经培训后专门负责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定期进行小组会议, 总结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 找出感染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不仅要接受患者的评价, 还需进行内部的审核, 通过不断的考核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安排专人定时维护导管, 对其导管维护效果进行评估与记录, 穿刺前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消毒[4]。
1.3 观察指标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1.4 评价标准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80%以上,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一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达50%, 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 (有效+一般) /本组患者总人数×100%[5]。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 () 表示, 组间对比采取t值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共48 例 (98.0%) 护理有效, 与对照组的41 例 (83.7%) 相比有明显优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χ2=5.995, *P<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及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1%, 与对照组的30.6%相比有绝对优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ta=7.572, tb=3.882, χc2=12.028, P均<0.05。
3 讨论
近几年, 随着我国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其引发的相关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成为影响ICU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6]。集束干预策略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系统性循证实践, 对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性感染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实行集束干预策略需要注意: (1) 由于集束干预为前瞻性预防措施, 因此需要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提高护理人员依从性, 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定期考核评分, 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2) 穿刺过程中无菌是预防成功的关键[7], 因此, 做好无菌措施, 由专人进行专项操作讲解, 征讨全新的护理模式。 (3) 定期检查导管及穿刺情况, 若病情得以缓解, 可视患者的情况尽早撤除导管, 以减小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不少临床实验发现, 侵入性操作在患者体内留置的时间越长, 则在导管或其他相关性器械的刺激下发生感染的几率越大, 因此, 严密观察患者病况, 一旦好转在病情允许下, 立即撤除导管[8]。
本文中, 将98例ICU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进行对照实验, 可见实验组患者共48例 (98.0%) 护理有效, 与对照组的41例 (83.7%) 相比有明显优势;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与相关研究结果几乎一致[9]。因而, 本文结果可进一步证实, 采取集束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琴, 章华萍, 屈嬉嬉, 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5) :1146-1148.
[2]邓小玲, 梅桂萍, 刘娟, 等.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5) :882-884.
[3]肖存燕.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 12 (11) :61-62.
[4]朱燕妮, 陆燕英, 高源根, 等.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11 (32) :4066-4067.
[5]董叶丽, 陈坤.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2 (6) :565-567.
[6]吴丹纯, 刘银艳, 练荣丽.186例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4 (12) :1632-1633.
[7]金卫群.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10, 10 (4) :571.
[8]宋瑰琦, 周彩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与监护〔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1, 10 (3) :308-309.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2年7月3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病例, 男190例, 女160例。年龄最小33岁, 最大83岁, 平均年龄 (58.45±12.54) 岁;病程2年~30年, 平均 (10.34±8.34) 年,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
1.2 尿路感染的诊断[2]
按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革兰阴性菌>1×105/m L, 革兰阳性菌>1×104/m L, 每例均为连续3次送检, 至少2次培养出同一细菌。
1.3 方法
回顾性分析3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比较尿路感染组与无尿路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水平、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留置尿管、预防应用抗生素等方面上的差异。
2 结果
350例糖尿病患者40例合并尿路感染, 发生率为11.45%;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年龄≥60岁占70.00%, 女性占80.00%, 空腹血糖≥8.00 mmol/L占70.00%, 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占57.50%, 留置尿管占45.00%,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占47.50%, 均高于无尿路感染患者。见表1。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尿道口常有少量细菌存在, 因尿道黏膜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尿液呈酸性也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一般不引起感染, 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尿液成分异常时, 细菌容易入侵才能发病[3]。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能减弱, 分解代谢加速, 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降低, 易发生泌尿系感染[4], 本组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1.45%。其影响因素较多:随着年龄的增加, 生理防御免疫机能降低, 易感性增高;也与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容易引起尿潴留、老年女性绝经后阴道分泌物pH上升, 缺乏Ig A有关[5]。女性并发尿路感染的机会较多, 与女性尿道较短, 妊娠和导尿等诱发感染的机会较多有关。尿路感染与高糖状态有关, 高糖环境促使细菌超常生长、繁殖, 有研究发现某些革兰阳性菌易在高血糖溶液中生长繁殖, 易发生感染[6]。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机体的防御机制减弱, 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和细胞内的杀菌能力降低,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发生尿路感染。通常情况下尿道处于无菌环境, 导尿是侵入性操作, 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尿道黏膜损伤, 从而破坏尿道黏膜正常的防御屏障, 男性患者尿管插入后注入生理盐水固定, 会引起后尿道的损伤、出血;尿管型号的选择不合适, 过粗增加对尿道及膀胱的刺激, 过细会发生漏尿或尿外溢引起感染;插尿管过程中, 无菌观念不强, 致尿管污染, 使细菌通过尿管直接种植于膀胱[7]。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应用, 易导致人体内菌群失调, 造成耐药菌株增加, 也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可使糖尿病加重, 进一步损害机体防卸机能使感染难以控制, 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并控制好血糖, 并积极治疗其他并发症。对老年患者要严格管理, 定期检查随访, 在治疗中注意保护和增强其免疫功能[8]。加强留置导尿管理, 对尿潴留患者, 应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 尽量避免或减少泌尿道插管;必须实施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对留置尿管的患者, 保持尿管清洁无菌, 注意观察尿液,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尽早拔除尿管[9]。合理使用抗生素, 未有药敏试验结果时, 宜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0]。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比较尿路感染组与无尿路感染组患者引起尿路感染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350例糖尿病患者40例合并尿路感染, 发生率为11.45%;尿路感染患者年龄≥60岁占87.50%, 女性占80.00%, 空腹血糖≥8.0 mmol/L占70.00%, 存在糖尿病并发症占57.50%, 留置尿管占45.00%,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占47.50%;均高于无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 影响因素多, 应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以避免或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陈静辉.糖尿病合并单纯性泌尿系感染44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0) :2016-2017.
[2]吴荷梅.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8) :115-116.
[3]辛彩虹, 旷劲松.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3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35) :48-49.
[4]谢景超.糖尿病控制与并发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8, 7 (1) :1-4.
[5]李楠, 李保平, 彭益.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18) :2270-2271.
[6]杨卫萍.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防控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16) :21-22.
[7]王明丽.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23) :132-133.
[8]黄河祥.糖尿病合并反复尿路感染42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0) :2714-2715.
[9]刘晓松, 李润生, 唐小华, 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 (8) :1219-1220.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篇11
关键词: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医院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34-02
随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置管在ICU已被广泛应用,成为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由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减少CRBSI是目前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之一[ 1]。在我院开展的医院感染综合监测的统计中,ICU成为导管相关性感染高发的科室。为了有效降低ICU感染率,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本研究对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ICU发生的48例CRBSI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收住我院ICU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7岁~72岁,平均年龄56岁,≥60岁28例。CRBSI诊断标准[ 2]:
(1)深静脉置管史。(2)临床上有发热伴或不伴寒战,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有脓性分泌物渗出。(3)患者没有其他明显感染灶。(4)导管培养阳性。(5)拔管后体温恢复正常。(6)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为相同种属或同一药敏谱的致病菌;取两份血标本进行定量培养,一份来自外周,一份来自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血样本菌落数大于外周静脉血培养的菌落数5倍及以上。48例患者均符合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采集感染患者年龄段、感染部位、易感因素等数据。分别计算年龄17~30岁、3l~60岁以及>60岁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统计不同部位感染及发生合并感染的分布情况,计算经血管内置管、人工气道、留置尿管、纤维支气管镜等途径导致的感染的发生率。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年龄的关系见表1。从表l可见,多个年龄组比较,>60岁年龄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ICU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
本组调查显示ICU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较多,包括气管插管、动脉测压导管、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管等。这些侵入性操作同时存在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及削弱黏膜屏障,为细菌侵入、机体及正常菌群的移位提供有利的条件,导致炎性分泌物滞留,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3] 。因此应做好ICU管理,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各种侵入性操作,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2.2护理对策
2.2.1实施环境干预。保持环境清洁,制订严格的保洁制度,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同时做好室内空氣、地面、物品表面及床单位的消毒工作,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定期做好空气培养监测。
2.2.2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操作人员要求指甲短而整齐,忌涂指甲油,且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七步标准洗手法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
2.2.3 坚持标准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病人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皮肤菌群迁移至导管穿刺处,然后在导管尖端定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污染菌,留置时坚持标准预防与最大的无菌屏障措施可以将CRBS的发生率降低6倍[4]。因此,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铺大面积的无菌巾,要求戴口罩、帽子、戴无菌手套在干预前均能100%达标。
2.2.4 制定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标准化流程 首先组建ICU中心静脉管理小组,由护理组长带队每日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以判断导管是否移位,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及周围情况,敷料的更换是否严格按操作流程自下而上撕开,是否统一使用一次性无菌换药包、戴无菌手套,选择合适的敷贴,透明敷贴、三通、肝素帽接头及纱布每日晨7时更换,如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有血渍污染时是否及时更换。
2.2.5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基础疾病.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和药物指导;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2] 钱立芳,程婷婷.集束化干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J].临床护理杂志,2011,12(10):33.
[3] 卢建华,黄国孟,李淑霞,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654—656.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感染患者36例, 其中, 男12例, 女24例, 年龄45~80岁, <60岁者10例, ≥60岁者26例, 院外输入性感染6例。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放疗、化疗病人。
1.2 临床诊断标准[2]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或者伴有下腹触痛, 肾区叩痛, 伴有或不伴有发热, 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 女性≥10个/高倍视野, 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患者虽然没有症状, 但在1周内有导尿管置入, 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 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做出诊断。
1.3 病因学
(1) 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及自身慢性疾病者, 各系统免疫功能低下, 抗感染能力下降及泌尿系统各器官出现退行性改变, 增加了置管难度, 反复插管很容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等而诱发泌尿系感染。 (2) 性别:受女性念叨解剖的特点的影响, 女性感染率比男性感染要高些。 (3) 医源性感染, 在插尿管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在护理操作中, 如果不慎将尿液反流至引流管, 则会引发逆行感染。 (4) 留置尿管时间过长, 超过3d者感染发生率可达90%以上, 超过14d感染率为100%[1,2]。
2 预防和护理
2.1
插管前要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同时注意对导尿包进行仔细的检查,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年龄、性别等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以降低对尿道的损伤, 同时要将需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
2.2
插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插管的过程中, 要注意根据男女尿道的不同特点进行操作, 避免对尿道产生机械性损伤。充分消毒尿道口, 防止污染, 使用0.05%~0.1%的聚维酮碘 (碘伏) 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黏膜, 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 原则由上至下, 由内向外, 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 最后会阴、肛门。尿管插入深度适宜, 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ml无菌水, 尿管固定稳妥, 不会脱出。置管过程中, 指导患者放松, 配合操作, 避免污染, 如尿管被污染及时更换新尿管。
2.3 插管后
(1) 妥善固定尿管, 悬垂集尿袋, 不应高于膀胱水平, 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严格执行密闭式引流, 不断打开密闭系统增加了感染机会。如留取尿液样本、更换集尿袋等操作, 在执行这些操作时, 要保证维护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和无菌环境。 (2) 加强尿管的护理, 保持尿道口清洁, 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 但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应消毒。患者洗澡或擦身时注意对尿管的保护, 防止尿管浸入水中。 (3) 疑似导尿管阻塞、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 应更换导尿管。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 应先更换导尿管, 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 没有充分证据表明, 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CAUTI, 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频率为导尿管2周1次, 普通集尿袋2次/周, 精密集尿袋1次/周。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0.9%氯化钠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2-4], 避免破坏导尿系统的密闭性, 减少感染机会, 也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4) 每天评价留置尿管的必要性, 尽早拔除导尿管。在留置尿管期间, 要定期留取尿液样本送检, 早期及时发现尿道感染情况, 依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 不宜盲目经验性用药而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2.4 拔管后的护理
首先要做好拔管前的准备, 拔管前间歇夹管每3~4h开放1次, 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另外可从尿管灌入溶液, 当患者有尿意时, 抽出气囊内液体, 嘱患者排尿, 使尿管随尿液自动排出。临床上应用尿管时, 在置入、拔除的过程中, 对尿道黏膜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引起尿道刺激症状、膀胱括约肌痉挛, 从而引起排尿困难, 甚至尿潴留。发生以上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解释病情, 缓解焦虑情绪, 利用听水声、热敷下腹等方法诱导尿液排出, 避免再次插管。
2.5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规范六步洗手法, 每次操作前、每次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洗手, 防止因医务人员的手引发交叉感染。
2.6 结果
经过精心的护理, 治愈30例, 6例好转, 无导致死亡病例。
3讨论
关于CAUTI的预防与护理对策存在一些争议, 如膀胱冲洗的作用一直以来存在争议, 需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验证权衡利弊。但尿管材质、插管技术、尿管保护及更换时间、引流系统密闭保护、抗生素的应用及留置尿管的健康教育等均得到了广泛认同。CAUTI已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 CAUTI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治疗困难, 增加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额外浪费等, 因此对需要导尿的患者, 从初期要重视预防, 尽量避免感染发生, 同时也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处理有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掌握大量基础知识的同时, 不断更新知识, 及时了解相关知识的进展, 在临床实践中, 不断探索, 总结经验,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病人解除痛苦。
摘要: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CAUTI) 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 导尿或留置导尿管, 可致尿路黏膜损伤, 破坏尿道黏膜屏障, 将细菌带入尿路, 易引发尿路感染。本研究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导尿管,尿路感染,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29.
[2]杨君, 朱跃平.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致院内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31) 3743.
[3]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推荐阅读: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05-19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10-10
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0-11
导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12-06
个性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12-16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01-07
导管导管感染01-0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程序09-30
PICC导管感染07-30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