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上皮细胞

2024-10-13

导管上皮细胞(共8篇)

导管上皮细胞 篇1

1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选择性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β细胞的损伤以及胰岛素的绝对缺乏,阻止免疫损伤和增加胰腺β细胞群的数量是1型糖尿病治疗的关键。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促胰岛素肽,它是摄食营养素后刺激胃肠道L-细胞分泌的[1],有研究表明GLP-1及其类似物能促进β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的增殖与分化[2,3,4,5]。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能自发地形成糖尿病,其特征与人类的1型糖尿病相似,这次研究的目的是评价GLP-1治疗对前驱糖尿病阶段的NOD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化与增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8周龄雌性NOD小鼠(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环境通风良好,小鼠自由进食进水,标准饲料。仅在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的前夜禁食。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人GLP-1(7-36)酰胺(San Jose),BrdU(Sigma),兔抗细胞角蛋白抗体(Nichirei,Tokyo),生物素化的山羊抗兔IgG抗体(Vector),卵白素-FITC(Vector),豚鼠抗猪胰岛素抗体(Dako),罗丹明标记的山羊抗豚鼠IgG抗体(Chemicon,Temecula),兔抗PDX-1抗体(Chemicon,Temecula),FITC标记的山羊抗兔IgG抗体(Molecular Probes,Eugene),小鼠抗BrdU单克隆抗体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小鼠IgG2a抗体(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微型渗透泵(Cupertino),光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Provis AX80T and AX80TR,Olympus)。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将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糖耐量没有差异的8只小鼠选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实验组用GLP-1治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治疗。根据药代动力学、GLP-1分子量、小鼠体质量,计算出所需要的GLP-1的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决定每只小鼠所需的GLP-1量。GLP-1半衰期短,需要持续给药,用微型渗透泵运载GLP-1和生理盐水,以1.5 pmol/(kg·min)的恒定速度给药,按照泵操作说明书,在无菌条件下,将泵埋在小鼠皮下,并保证泵发挥作用,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用药4周后,向两组小鼠腹腔内注射BrdU 100μg/g体质量[6]。

1.2.2 组织切片制备

注射BrdU 6 h后,将小鼠用乙醚麻醉,切除其胰腺,用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5~7μm厚,间距500μm)。

1.2.3 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CK和胰岛素

胰腺组织切片用兔抗细胞角蛋白抗体和生物素化的山羊抗兔IgG抗体孵育,用卵白素-FITC显色进行DCK染色。再用豚鼠抗猪胰岛素抗体和罗丹明标记的山羊抗豚鼠IgG抗体进行胰岛素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分化。

1.2.4 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DX-1和胰岛素

胰腺组织切片用兔抗PDX-1抗体和FITC标记的山羊抗兔IgG抗体进行PDX-1染色。再用豚鼠抗猪胰岛素抗体和罗丹明标记的山羊抗豚鼠IgG抗体进行胰岛素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DX-1和胰岛素在胰腺导管上皮中的表达。

1.2.5 用双重免疫染色检测BrdU和DCK并计数BrdU-阳性的导管上皮细胞

胰腺组织切片用小鼠抗BrdU单克隆抗体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小鼠IgG2a抗体孵育,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用兔抗细胞角蛋白抗体和生物素化的山羊抗兔IgG抗体孵育,ABC法用苏丹绿(SG)显色进行DCK染色。光镜下观察导管上皮细胞的增殖并计数导管上皮细胞,计算出BrdU-阳性的导管上皮细胞相对于所有计数的导管上皮细胞的百分比,即BrdU-阳性导管上皮细胞的百分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DCK/胰岛素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在GLP-1治疗组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DCK阳性,绿色)中出现胰岛素阳性细胞(红色)及包含胰岛素阳性细胞的胰岛样细胞团(见图1),而在对照组没有观察到。

A: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单个胰岛素阳性细胞;B: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包含胰岛素阳性细胞的胰岛样细胞团

2.2 PDX-1/胰岛素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在GLP-1治疗组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可见PDX-1(绿色,在细胞核中)和胰岛素(红色,在细胞浆中)双阳性细胞(见图2),而在对照组没有观察到。

2.3 BrdU/DCK双重免疫染色后BrdU-阳性导管上皮细胞的计数结果

在GLP-1治疗组小鼠的胰腺组织切片中见到较多BrdU阳性的导管上皮细胞,而在对照组没有或很少见到。GLP-1治疗组小鼠BrdU-阳性导管上皮细胞的百分数为(0.20±0.03)%,与对照组小鼠BrdU-阳性导管上皮细胞的百分数(0.02±0.02)%相比明显增高(t=9.245,P<0.001)。

A、B、C所示为同一个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胰岛样细胞团,A:PDX-1阳性的细胞核;B:胰岛素阳性的细胞浆;C:细胞核PDX-1阳性并细胞浆胰岛素阳性的双阳性细胞

3 讨论

实验发现,在GLP-1治疗组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出现了胰岛素阳性细胞及包含胰岛素阳性细胞的胰岛样细胞团,而在对照组没有观察到,这表明GLP-1促进了NOD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素阳性细胞的分化。

PDX-1是胰腺原基中最早的分子标记,是胰腺早期发育和较晚期胰岛β细胞分化的关键性转录因子,而且能调节包括胰岛素、葡萄糖转运蛋白2、葡萄糖激酶在内的多种基因的表达,具有维持成熟β细胞功能的作用[7,8]。经过PDX-1/胰岛素双重免疫染色,实验人员在GLP-1治疗组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见到PDX-1/胰岛素双阳性细胞,而在对照组没有观察到,可见GLP-1诱导了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素阳性细胞的分化和导管上皮细胞内PDX-1的生成,这与以往的报道[9]相一致,PDX-1的表达标志着导管上皮细胞重新获得分化潜能。另外有研究显示,GLP-1可能通过促进PDX-1的转录和翻译,加速PDX-1的磷酸化使其从胞浆转位到胞核,使PDX-1与胰岛素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增加[10];在胰岛素启动子中,PDX-1能招募更多的核蛋白如E47/Panl、BETA2/NeuroD1等形成复合物,并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胰岛素的转录[11]。本实验中见到的PDX-1/胰岛素双阳性细胞PDX-1也出现在细胞核中,这表明PDX-1可能在GLP-1诱导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向胰岛素阳性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rdU是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当细胞处于DNA合成期(S期)时,会有BrdU掺入到新合成的DNA中,它可作为增殖细胞的标记物。在本实验中,GLP-1治疗组小鼠的胰腺组织切片中可见到较多BrdU阳性的导管上皮细胞,而在对照组没有或很少见到。与对照组相比,GLP-1治疗组小鼠BrdU-阳性导管上皮细胞的百分数明显增高,这表明GLP-1促进了NOD小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增殖。

综上所述,用人GLP-1持续刺激NOD小鼠后,可促进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化与增殖,可见GLP-1对再生医学可能是有用的试剂。由于二肽基肽酶IV的存在导致GLP-1的半衰期短(2~3 min),用内源的GLP-1无法形成长期的持续的刺激[12]。目前已经研发出有更长半衰期的GLP-1类似物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13,14,15]。用GLP-1诱导或促进胰腺β细胞群的增加也许会成为治疗胰岛素分泌严重受损的糖尿病患者的一个新的治疗策略,从而结束1型糖尿病患者依赖胰岛素治疗的局面。

导管上皮细胞 篇2

小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目的:建立一套可靠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 Ⅱ)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 为进一步研究小鼠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的增殖、分化及其在肺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散酶消化小鼠肺组织块,经免疫黏附法纯化小鼠AEC Ⅱ,并进行原代培养.用SP-C和CCSP免疫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该方法所获得细胞产量大、纯度高.AEC Ⅱ比例约为(80±2.6)%(n=5),Clara细胞约(6.7±1.2)%(n=5),并能维持培养3~5 d.透射电镜观察AEC Ⅱ,细胞内可见板层小体.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小鼠AEC Ⅱ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可满足一般的实验要求.

作 者:安江洪 钱莘 敖绪军 卓文磊 陈正堂 AN Jiang-hong QIAN Shen AO Xu-jun ZHUO Wen-lei CHEN Zheng-tang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解放军肿瘤研究所,重庆,400037 刊 名:医学研究生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年,卷(期):2008 21(3) 分类号:Q813.1 关键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原代细胞培养   小鼠支气管肺泡干细胞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篇3

1 概念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也称为肌黑色素肿瘤(myolomelanocytic tumor)。血管周细胞(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s,PECs)不同于血管外被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它是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征性地双重表达肌源性与黑色素生成的标记,电镜观察胞浆内含黑素小体或前黑色素小体。在临床上均与结节性硬化综合征密切相关,多数病例在遗传学上有一致的基因异常,目前文献建议用PECs这一病变家族来认识这些疾病。在2002年WHO软组织新分类中将PE-Coma定义为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明确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组成的间叶性肿瘤。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肺的透明细胞“糖”瘤(CCST)、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镰状韧带/园韧带的透明细胞肌黑色素肿瘤及胰腺、直肠、腹壁浆膜、子宫、外阴、大腿、心脏等特殊部位的透明细胞肿瘤,而不含脂肪。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 leiomytosis,LAM)是一种少见病,累及肺组织淋巴系统和肾脏,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和形态及表型特征(主要为抗黑色素单克隆抗体HMB-45阳性),而将其归入与PEC相关的病变族。临床表现:肺LAM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咯血、反复发生气胸及乳糜性胸腹水。肺外症状很少出现,LAM可累及心包、纵隔和腹膜后淋巴结、肝、胰、肾、盆腔、子宫等器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经腹部CT及超声检查约有76%的病人腹部有阳性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程度与LAM严重程度相关。妇科肿瘤根治手术病例,淋巴结偶见有LAM病变,短梭形细胞容易误认为癌组织转移。

子宫的PEComa是非常少见的子宫间叶性肿瘤,至今文献约有27例报告,国内近年来有各案报告。

2 子宫PEComa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年龄:一般发生在40~75岁(平均年龄54岁),多发生在宫体,少数报告在宫颈发生。

临床表现:多数病人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表现或发现子宫占位性肿瘤。少数病例伴有结节性硬化综合征(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病理大体标本检查:多数病例表现为子宫孤立性肿瘤结节,发生在肌壁间,少数为浆膜下或黏膜下,个别为多发。大小:多数为1.5~5cm,少数报告最大径达30cm。呈棕黄色,肿瘤边界清楚,无包膜。

组织学观察:肿瘤细胞呈多边形、圆形,少数为梭形;细胞形态较规则,少数细胞有异型性和坏死。细胞质丰富,透亮,有的为淡嗜酸性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少不一(0~11个/10HPF)。有的病例表现为肿瘤细胞围绕薄壁血管呈片状或巢状排列,散在可见后壁血管,管壁玻璃样变性,肿瘤周边呈舌状浸润性生长,酷似内膜间质肉瘤。

免疫组化染色:HMB45弥漫表达为其特点,Vimentin和h-caldesmon常有表达,a-SMA、desmin有的病例有表达,Melan A,CD10和S-100表达阴性。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胞浆内见有黑色素小体或前黑色素小体。

3 鉴别诊断

此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诊断,需要鉴别的肿瘤有以下几种:

3.1 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肿瘤

与PEComa的鉴别:Vang和Kemp(2002年)提出PEComa肿瘤分为二组:A组表现肿瘤类似低度恶性内膜间质肉瘤,有舌状浸润性生长方式,由大量透明细胞和嗜酸性颗粒细胞组成,HMB45表现弥漫阳性,肌源性标记物灶性表达。CD10阴性表达以资鉴别。B组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而透明细胞不显著。少数细胞HMB45阳性表达。A组、B组与上皮样平滑肌瘤是连续的组织学谱系,A组PEComa位于这一谱系的一端,而上皮样平滑肌瘤在另一端,B组PEComa共同具有这两者的特征,与单纯的平滑肌瘤没有肯定的互相关系。两者的鉴别要依靠免疫组化染色HMB45弥漫阳性支持PEComa的诊断,因此有的认为HE诊断上皮样肿瘤都要作HMB45免疫组化染色。

3.2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与PEComa的鉴别,HE切片十分困难,免疫组化染色仍是HMB45弥漫阳性,CD10阴性。在极少数病例,两种免疫组化均有表达,则更难以明确诊断。此外免疫组化异常表达,为S-100、CK等表达阳性则需要重新考虑诊断问题。

3.3 透明细胞肉瘤

四肢远端发生的透明细胞肉瘤可表现为HMB45和S-100阳性,但在子宫很少发生。

4 PEComa的生物学特性

目前认为PEComa属于恶性潜能未定的间叶性肿瘤,Mentzel等(2005年)报告26例软组织和女性生殖道(子宫体4例,宫颈2例,阴道1例)的PEComa,临床随诊10~84个月,表现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2例(8%),18例(75%)存活。从复发和转移的病例中他们提出几点判断良、恶性肿瘤有参考意义的指标,肿瘤大小:直径>8cm;核分裂象多于1/50HPF以及细胞异型性和坏死要考虑为恶性。一般的小肿瘤(<8cm)无细胞异型性和坏死,未见核分裂象,认为是良性肿瘤。

Parkash等(2004年)报告1例宫颈PEComa2.2cm,同时在子宫肌层、小肠固有膜及卵巢门均发现肿瘤,他们推荐用“血管周细胞瘤病”(PEComatosis)的名称,表示此瘤可能多灶发生或“区域效应“(field effect),此病人术后随诊35个月没有复发。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误诊1例 篇4

患者, 27岁, 因“宫颈妊娠”第3次化疗停药23天于2009年4月30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07年7月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 术后恢复良好。术后6月月经复潮并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 避孕, 2008年9月17日月经正常来潮, 9月28日开始阴道不规则流血, 量少, 伴下腹胀痛, 不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等, 未行诊治。11月26日在当地医院测血β-HCG 1945 U/ L, B超检查提示:宫颈管内异常回声。诊断为“宫颈妊娠”, 给予米非司酮口服, 肌内注射甲氨蝶呤 (MTX) 1次, 宫颈局部肌内注射MTX 3次 (具体药量不清) 后, 于2008年12月4日行清宫术并取IUD, 清出组织送病理检查, 结果提示“血凝块, 纤维素样物”。术后1周复查血β-HCG 38.5 U/L, 2周后监测血β-HCG从13.7 U/L逐渐上升。2009年1月28日血β-HCG 2046 U/L, 即从1月29日至4月7日, 给予FA方案 (氟尿嘧啶联合放线菌素D) 化疗3疗程。期间复查血β-HCG在50~290 U/L反复, 多次复查B超均提示:宫颈管内少许异常回声, 其周边可见血流信号。遂转入我院治疗。患者入院后查血β-HCG 24.75 U/L;盆腔彩超检查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 原切口处组织残留1.5 cm ×2.0 cm;胸片未见异常。于5月2日至9日给予FA方案 (替加氟联合放线菌素D) 化疗, 化疗第5天时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切口处病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不大, 前壁原切口处血流丰富, 肌层稍薄, 肌层下见沥青样及蛋清样组织, 手术切除病灶并缝合子宫。术后病理检查示:镜下见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血凝块, 另见少许坏死组织, 其中可见少许上皮样组织, 未见绒毛结构及明显合体滋养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免疫上皮样细胞 (PCK, +) 、抑制素a散在 (+) 、P63散在 (+) 、CD34 (-) 、HCG (-/+) 。病理诊断: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ur, ETT) 。5月11日复查血β-HCG 22.68 U/L, 26日23.09 U/L, 6月1日24.52 U/L。术后于6月1日至8日行FA方案 (替加氟联合放线菌素D) 化疗, 6月13日测β-HCG 45.67 U/L, 7月1日测β-HCG 76.17 U/L。7月3日至11日再次以FA方案 (替加氟联合放线菌素D) 化疗, 期间于7月6日行子宫全切术, 术中见子宫大小形态正常, 剖开切除子宫见子宫下段近宫颈处有淤血, 下段右后壁见一约0.3 cm ×0.5 cm乳头状新生物。于子宫下段暗红色区域反复多处取材, 镜下在颈管宫体交界处黏膜层见一坏死灶, 周围小血管增生, 仅个别区域见少许上皮样细胞残留, 结合前次病理检查考虑为ETT。7 月9日β-HCG 26.95 U/L, 7月30日β-HCG 24.9 U/L, 于8月2日至4日给予TP方案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 化疗, 监测β-HCG渐正常, 继续以TP方案巩固2疗程。目前密切随访中, 患者一般情况尚好。

2 讨 论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是近年认识的一种由绒毛膜型中间型滋养细胞组成的滋养细胞肿瘤。多发生在15~48岁的育龄期妇女, 也有报道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一般有妊娠史, 肿瘤发生与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为1~18年, 平均6.2年。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流血, HCG轻度升高, 少数可异常增高至148460 U/L[1,2]。ETT多发于子宫下段, 呈分散或孤立性结节样病灶, 可突入宫腔或侵入子宫颈及子宫肌层, 可伴有出血、囊性变。本例患者年龄27岁, 足月剖宫产术后16月发病, 以阴道流血、HCG轻度升高、发现子宫下段病灶为就诊原因, 与文献报道相似。

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诊断主要依赖于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光镜下, ETT由相对一致的绒毛膜型中间型滋养细胞形成巢状、索状、团块状, 周围有丰富的玻璃样物质和坏死的肿瘤细胞, 形成地图样外观。瘤细胞呈上皮样分化, 具有丰富的嗜酸性或透明的胞质。核分裂象0~9个/10 HPF, 平均2个/10 HPF。免疫组化可见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E钙黏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呈弥漫阳性反应;抑制素a (a-inhibin) 呈弥漫或局部阳性;滋养细胞特异性标记物HSD3B1阳性[3];而人胎盘催乳素 (HPL) 、HCG、Mel-CAM以及胎盘碱性磷酸酶可有局灶或非常少的细胞阳性。免疫组化研究显示, P63阳性指数在ETT中为45%~80%, 而在绒毛膜癌中为0~5.62%,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PSTT) 中则为阴性[4]。本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CK阳性, 证实其上皮分化, 其他指标与文献报道相似。由于ETT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组织形态兼有滋养细胞肿瘤与癌的特征, 主要需与PSTT、绒毛膜癌、宫颈鳞状细胞癌、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宫颈妊娠、妊娠组织残留等相鉴别, 及时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可予以鉴别诊断。本例被误诊为“宫颈妊娠”, 原因在于基层医院病理检查相对薄弱, 难以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临床医生对ETT缺乏认识, 容易被经验误导, 发生ETT的误诊率极高。

目前ETT治疗以手术为主, 辅以化疗。ETT对常规化疗不敏感, 但认为对于有转移、复发或合并绒毛膜癌病例是必要的。目前对ETT化疗的最佳用药及作用并不清楚, 临床常用EMA-CO/EMA-EP方案。Knox等[5]报道子宫ETT合并绒毛膜癌的复发病例用高剂量MTX、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化疗辅以外周血干细胞支持治疗疗效较好。本例因患者已用FA方案治疗6疗程, 其中在我院化疗时, 将氟尿嘧啶更换为替加氟, 后者为氟尿嘧啶衍生物, 作用持久, 吸收好, 毒性低, 但化疗效果均不理想。而EMA-CO方案周期长, 副反应大, 鉴于肿瘤呈上皮样分化, 改用TP方案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 化疗, 其抗肿瘤谱广, 化疗时间短, 化疗反应轻。本例患者化疗期间无明显化疗反应, 监测血清β-HCG值下降至正常。ETT为低度恶性肿瘤, 转移率约25%, 死亡率10%[1]。因相关病例及随访资料少, 尚缺乏良好的预测预后指标。

参考文献

[1]Shih I, Kurman RJ.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a neoplasm dis-tinct from choriocarcinoma and 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ur simu-lating carcinoma[J].Am J Surg Pathol, 1998, 22 (11) :1393-1403.

[2]Macdonald MC, Palmer JE, Hancock BW, et al.Diagnostic challenges in extrauterine 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urs:a report of two cases[J].Gynecol Oncol, 2008, 108 (2) :452-454.

[3]Mao TL, Kurman R J.Jeng Y M, et a1.HSD3B1as a novel trophoblast-associated marker that assists in the diferential diagnosis of tropho-blastic tumors and tumorlike lesions[J].Am J Surg Pathol, 2008, 32 (2) :236-242.

[4]Zhang HJ, Xue WC, Siu MK, et a1.P63expression in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correlation with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tic dy-namics[J].Int J Gynecol Pathol, 2009, 28 (2) :172-178.

母猫发情周期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 篇5

一般雌性哺乳动物是由孕激素与雌激素共同作用调节生殖活动,雌激素对诱导发情起重要的作用,阴道上皮的变化就是主要由于雌激素的作用引起的,这种变化可以 在阴道上 皮细胞的 涂片上表 现出来[2]。试验利用激素诱导母猫的发情周期,观察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并由此确定母猫所处的发情阶段。

1 材料

1. 1 动物

卵巢摘除手术60 d的健康母猫4只: 1号猫体重4. 1 kg,2号猫体重4. 0 kg,3号猫体重4. 4 kg,4号猫体重4. 2 kg。

1. 2 药品试剂及器械

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舒泰,甲醇,姬姆萨染料粉沫,甘油,灭菌生理盐水,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可调微量移液器,注射器。

2 方法

2. 1 发情周期的人工模拟

卵巢摘除术后60 d的猫视为处于乏情期,术后80 d开始试验,计为试验第0 d。试验第1 d为发情前期,试验动物按每千克体重0. 1 mg注射雌二醇2次; 第2 ~ 7天为发情期,试验动物按每千克体重0. 25 mg注射雌二醇2次; 第8 ~ 28天为发情间期,其中第8 ~ 14天试验动物按每千克体重0. 1 mg注射孕酮,第15 ~ 28天试验动物按每千克体重0. 15 mg注射孕酮; 第29 ~ 49天为乏情期,停止注射药物。注意每天2次注射药物的时间间隔为8 h。

2. 2 阴道上皮细胞采样、涂片和观察

2. 2. 1采样安排发情前期采样1次; 发情期每2 d采样1次,即试验第3天、第5天、第7天采样; 发情间期每7 d采样1次,即第14天、第21天、第28天采样; 乏情期每7 d采样1次,即第35天、第42天、第49天采样。每次采样均在当天第一次注射药物前进行[1]。

2. 2. 2采样方法将猫俯卧保定于实验台,保持阴道水平,分开阴门,将浸有生理盐水的灭菌棉签斜向上( 约与水平面呈30°角) 插入阴道1. 5 cm左右,然后保持水平再插入1 cm左右。轻转棉签2 ~ 3圈,分别于猫阴道的背面,腹面及侧面进行擦拭,以得到阴道上皮细胞[2]。

2. 2. 3涂片和染色将采样棉签沿载玻片中心均匀涂抹,获取阴道细胞涂片,记录样品序号。涂片经甲醇固定干燥后,滴加适量的姬姆萨染色液,染色15 ~30 min,或染色数小时至24 h,取出水洗,烘干[3]。

2. 2. 4观察用光学显微镜( 4×10倍) 观察涂片,视野范围内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随机数出300个阴道细胞,根据形态分为基底层细胞、旁基层细胞、中间层细胞和表层细胞,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数[4]。

3 结果

3. 1 发情前期阴道上皮细胞样品观察结果

未用激素诱导前,4只猫外阴部干燥,无肿胀,颜色正常,饮食欲正常。此时猫的阴道上皮细胞边缘光滑,轮廓清晰,核质分明( 见220页彩图1) ,各种形态阴道上皮细胞的个数见表1。

3. 2 发情期阴道上皮细胞样品观察结果

连续注射雌二醇5 d后,猫进入发情期,阴道上皮细胞核深染,核质分明,边缘开始出现锯齿状( 见220页彩图2 ) ,各种形态阴道上皮细胞的个数见表2。

3. 3 发情间期阴道上皮细胞样品观察结果

连续注射孕酮3 d后,猫进入发情间期,阴道上皮开始出现大量完全角化细胞( 见220页彩图3) ; 连续注射孕酮7 d后,猫完全进入发情间期,具体表现为: 阴门肿胀,前肢趴地,背部拱起,尾巴偏翘,后肢左右交替踏步,频繁翻滚。阴道上皮细胞中完全角化细胞数目达到最大值,细胞核浓缩,部分细胞核碎裂,核质深染,而细胞边缘不圆滑( 见220页彩图4) 。连续注射孕酮15 d后,母猫仍处于发情间期,但行为开始回归正常,发情行为逐渐减少,外阴部没有明显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边缘恢复圆滑( 见220页彩图5) 。各种形态的阴道上皮细胞数目见表3。

3. 4 乏情期阴道上皮细胞样品观察结果

停止注射孕酮后,母猫发情表现迅速减少,阴道分泌物也随之减少。阴道上皮细胞以细胞边缘光滑、细胞核深染、细胞质较淡、核质分明的中间层细胞为主,伴有数量不等的角质化表层细胞( 见220页彩图6) 。各种形态阴道上皮细胞的个数见表4。

4 讨论

利用外观观察法进行发情鉴定,在动物发情鉴定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研究结果表明: 雌性动物发情时常表现精神不安、活动量增加、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外阴部充血肿胀、对周围环境或雄性动物的反应敏感等[5,6]。在本次试验中,试验母猫在发情期及发情间期的前期开始接受公猫的爬跨,与其发生交配行为。有研究表明: 通过外观观察法鉴定发情往往比实际的发情周期要推后,影响最佳配种时间的选择。但雌性动物在发情周期中卵巢中激素的生成呈周期性变化,发情前期雌激素水平开始升高,发情期雌激素水平达最高峰,交配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与此同时孕酮升高,并持续整个发情间期,因此可以通过检测雌性动物的激素水平来确定其是否发情,从而确定最佳配种时间[7]。若是通过对每只猫检测其激素水平来确定是否发情在目前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经观察发现,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同时,阴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在发情前期,雌激素分泌开始升高,但是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还较低,对阴道上皮的刺激也少,所以阴道上皮细胞增殖速度缓慢,脱落到阴道腔中的细胞较小,常呈椭圆形或近圆形[7,8]。发情期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达到高峰。雌激素可刺激阴道上皮增厚,上皮细胞迅速发育,体积变得大而扁平,常呈大方块、多边形,有钝角,细胞彼此连接较疏松,易于脱落[9,10]。当猫进入发情前期时,在雌激素作用下,整个生殖道开始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黏液分泌增多,阴道涂片上皮细胞出现角化,并随发情期的临近,无核的角化上皮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这与奚晋弗等[11]报道的小灵猫发情期阴道上皮细胞变化规律相符。另外,整个发情周期的四个阶段是一个逐渐变化的周期性过程,所以阴道腔脱落的细胞也是逐渐转变的。由此可见,发情周期中阴道内脱落的细胞,其形态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受发情周期中雌激素变化的影响,所以通过阴道细胞涂片法可以比较准确地区分发情周期的每个阶段[11]。

试验中发情期涂片观察发现: 发情期开始时完全角化的上皮细胞数量占整个涂片细胞的60% 以上,有时甚至可达90% ,因此可以将第1次观察到角化细胞≥60% 作为猫发情期开始的依据。另外还发现由于猫个体的差异及其对药物的代谢率的不同,不同猫发情间期阴道涂片中角化细胞≥60% 的维持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发情期猫角化细胞的维持时间在2 ~ 3 d,个别猫可以持续1周,而正常的没有摘除卵巢的猫,阴道涂片中角质化细胞≥60% 的时间可以持续2 ~ 3周,发情期持续时间较长。

试验中发情间期涂片观察发现: 注射孕酮后第4天,阴道涂片表皮细胞角质化明显,动物表现出一定的发情行为并逐渐加强,这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动物在初情期,在发情季第1次发情和产后第1次发情也往往表现不典型,最有可能是此前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没有孕酮的作用,雌激素的作用因为缺少少量孕酮所带来的协同作用而不能充分表现出来。在本试验中,动物已经摘除卵巢较长时间,处于无卵巢激素状态,性中枢和生殖道对雌二醇的反应略显迟钝; 在注射孕酮后,雌二醇的作用才充分表现出来,发生了阴道上皮角质化; 随着继续注射孕酮,雌二醇的作用消失,孕酮作用占优,生殖道上皮去角质化,动物发情表现停止。

本试验应用激素诱导发情模拟动物发情周期,通过阴道细胞的变化对发情周期做出鉴定,对于哺乳雌性动物的发情鉴定和繁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 A. 中间层细胞,细胞核质分明,细胞; B. 旁基层细胞,细胞核,细胞边缘整齐光滑; C. 箭头所,细胞边缘稍有不光滑。

注: A. 中间层细胞,细胞核深染; B. 表,细胞边缘呈锯齿状; C. 表层,细胞核分裂,细胞出现折叠。

参考文献

[1]张美荣,寸彦铭,赵秀全,等.母猪发情鉴定与适时配种[J].养殖与饲料,2011(3):9-11.

[2]刘剑郁.黄体酮在抑制警犬发情中的应用[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1(6):49.

[3]董文阳,蒋春阳,郑胜,等.猫妊娠期卵巢的组织学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9上):54-55.

[4]鲍文玉,刘云海,郭勇,等.家猫非繁殖季节诱导发情配种后排卵时间的确定[J].中国畜牧兽医,2008(10):72-74.

[5]张家骅,董恩娜.猫的生殖生理[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3):37-39.

[6]刘广振,唐冬生,陈红玲,等.母牛的发情特征与发情鉴定[J].中国牛业科学,2006(5):93-95.

[7]石旭东,白彪玲,张金芳,等.母猪的发情与发情鉴定[J].猪业科学,2013(4):56-58.

[8]王宏娟.肉用母牛发情周期体内生殖激素变化规律与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9]李生虎,张秀陶.规模化牧场奶牛发情鉴定方法探讨[J].山东畜牧兽医,2014(6):25-26.

[10]靳玉文,卢向东.阴道内容物检测法在鉴定兰狐发情周期中的应用[J].黑龙江动物繁殖,1999,7(1):14-15.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篇6

患者,女,41岁。因“经量增多、经期延长2年余”于2011年4月11日入院。患者两年前开始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痛经,自觉乏力、头昏。既往体健,孕3产1流2。入院后查体:贫血貌。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2月余大小,质中偏硬,活动欠佳,压痛,双侧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B超:子宫增大(大小73 mm×76 mm×64 mm),子宫后壁低回声结节(大小35 mm×36 mm×23 mm),病理性质待定,肌瘤?血常规:血红蛋白78 g/L。术前诊断:(1)子宫腺肌病;(2)子宫肌瘤;(3)贫血(中度)。给予输血治疗后于2011年4月14择期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发现子宫增大如孕2月余大小,质中偏硬,双侧输卵管充血、水肿,与同侧卵巢黏连,左侧卵巢增大,直径约3 cm,内为巧克力样液体,右侧卵巢外观色泽正常。台下矢状位剖开子宫见子宫内膜增厚,未见菜花状组织,子宫肌层增厚,见暗红色出血灶,右侧宫底部浆膜下有一直径约3 cm的包块,包膜不明显,边界清楚,未见暗红色出血灶及漩涡状结构,呈灰白色,左侧卵巢囊肿囊壁光滑,无乳头,双侧输卵管充血水肿。术后病检:巨检:子宫体积10.5 cm×8 cm×6 cm;宫腔深7 cm;内膜厚0.2 cm;肌层厚3~4 cm,可见暗红色出血灶;右宫底浆膜面肌层局部增厚可见结节,体积35 mm×36 mm×23 mm,表面灰白色,包膜不完整,切面实性,呈鱼肉状,质地软。镜检: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慢性宫颈炎;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双侧输卵管慢性炎症;右宫底浆膜面见大小35 mm×36 mm×23 mm肿块与输卵管系膜相连,来源待定(建议上级医院会诊)。肌层免疫:Desmin++、Actin++、ER+、PR+。遂要求家属将笔者所在医院切面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会诊,会诊结果如下:病理切片形态符合免疫组化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本病例形态上细胞丰富、无明显恶性特征,HMB45++、SMA++、CD117++、S-100+、CK-P-、CD10-、Ki-67约1%。术后患者恢复好,随访1月余暂无不适。

2 讨论

2.1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s)定义

WHO(2003)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定义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s)主要或全部由HMB45阳性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组成,细胞具有嗜酸性颗粒状胞质。这组病变还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淋巴管平滑肌瘤以及透明细胞“糖”瘤等,主要涉及肾、肺和肝,子宫罕见,自1996年Pea等首先报道至今仅30余例[1,2,3,4,5,6]。

2.2 子宫PEComa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子宫PEComa是非常少见的子宫间叶性肿瘤,国内近年来有个案报告。。其发病年龄一般在40~75岁(平均54岁),多发生在宫体,少数报告在宫颈发生。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发现子宫占位性肿瘤。少数病例伴有结节性硬化综合征。

病理大体标本检查:多数病例表现为子宫孤立性肿瘤结节,发生在肌壁间,少数为浆膜下或黏膜下。大小:多数为1.5~5 cm。呈棕黄色,肿瘤边界清楚,无包膜。组织学观察:肿瘤细胞呈多边形、圆形;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质丰富,有的为淡嗜酸性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少不一(0~11个/10HPF)。免疫组化染色:HMB45弥漫表达为其特点,α-SMA、desmin有的病例有表达,Melan A、CD 10和S-100表达阴性。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胞浆内见有黑色素小体或前黑色素小体。

2.3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子宫PE-coma多为良性,亦可见恶性病例,提示该肿瘤为恶性潜能未定肿瘤。根据报告恶性病例可得出:(1)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与良性肿瘤相似。(2)恶性肿瘤直径较良性肿瘤偏大,肿瘤多>8 cm。(3)病理上恶性肿瘤多见坏死,有明显细胞异型性,如核分裂象>1/50HPF,则应考虑肿瘤恶性可能。

2.4 诊断、治疗及预后

该疾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其病理学特征如下:(1)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排列。(2)可由上皮样和梭形细胞混合组成。(3)肿瘤细胞胞质透明至颗粒状、弱嗜酸性。(4)细胞核小、染色质密度中等,核仁不明显,可有核异型性及核分裂象。(5)间质富于血管,可为分支状毛细血管网或透明变性的厚壁血管。(6)表达肌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标志物,以HMB45最为敏感,较少表达desmin。

目前认为,子宫PEcoma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有些复发、转移患者行放疗、化疗,但疗效不得而知。肿瘤多为良性特征,一般预后良好,本文患者存活,但也有一些病例可以复发而呈恶性经过。

参考文献

[1]Martignon IG.I'ea M,Reghellin D,et al.PEComas:the past,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Virchows Arch,2008,452:1 19 - 132.

[2]Kolpe AL.Mentzel T,Lehr HA.et al.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neoplasms of soft tissue and gynecologic origin.Am JSurg Patho,2005, 29(12):1558 -1575.

[3]Vang R,Kempson RL.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KComa) of the uterus:a subset of HMB 45 positive epithelioid mesenchym al neoplasms with an uncertain relationship to pure smooth muscle tumors.Am J Surg Patho.2002,26(1):1 - 13.

[4]Green e LA,Mount SL.Schned AR.et al.Recurrent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of the uterus(PECom a);an immunoh isto chemical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Gynecol On co,2003,90(3 ): 677 -681.

[5]廖琼,孙维纲,杨素琼,等.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5(3):247-248.

导管上皮细胞 篇7

关键词:诱导分化,人羊膜上皮细胞,腺泡细胞

放射性口干症是头颈癌放疗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唾液腺分泌功能的减弱或丧失,引起口干、继发龋、长期慢性黏膜炎症、吞咽困难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1]。本课题采用双室共培养系统,将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与SD大鼠下颌下腺腺泡细胞(submandibular gland acinar cells, SMGCs)进行体外共培养,研究hAECs的诱导分化,为唾液腺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寻找细胞来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无菌采集经产妇本人知情同意的健康足月剖宫产胎盘; 8 d龄SD大鼠;DMEM/F12培养基、LG- 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FBS)(Gibco,美国),表皮生长因子(EGF),Transwell (Corning Inc, cat NO.3450),小鼠抗大鼠角蛋白单克隆抗体(keratin19 Ab- 1) (NeoMarkers),小鼠抗人CK19单克隆抗体(Gene Tech,China),小鼠抗人淀粉酶单克隆抗体(Amylase- G10)(Santa Cruz,USA),两步法抗小鼠或兔通用型免疫组化试剂盒(Dako Cytomation),Total RNA提取试剂盒、SYBR Primescipt RT- PCR Kit(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的分离、培养[2,3,4]、鉴定

取8 d龄SD大鼠原代培养SMGCs,常规传代、鉴定。取第2代生长状态良好的SMGCs用于下一步共培养实验。

1.3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5,6]、鉴定

机械法剥离胎盘上的羊膜组织,清除表面的血迹,0.05%的胰蛋白酶-0.02% EDTA- 2Na 37 ℃消化3 次,每次30 min。加血清终止胰酶反应,合并3 次收集的细胞悬液筛网(200 目)过滤后低速离心,弃上清,收获细胞沉淀即为hAECs。上述分离的hAECs加入培养基(LG- DMEM, 10% FBS, 2 mmol/L L- 谷氨酰胺,10 ng/ml EGF,100 U/ml青霉素,0.1 mg/ml链霉素),按5×105/cm2的细胞密度接种,置于37 ℃、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及时传代。免疫荧光法检测后取第2代状态良好的hAECs用于下一步共培养实验。

1.4 人羊膜上皮细胞与大鼠下颌下腺细胞的共培养

选用微孔膜孔径为0.4 μm的6 孔Transwell培养板(图 1),每板4 孔为实验组,其余2 孔为对照组。首先将第2代的hAECs以2×104 /孔接种于Transwell下层,贴壁24 h 后,将SMGCs以8×104 /孔接种于Transwell上层的生物膜上,共培养采用腺细胞专用培养基(DMEM/F12, 10% FBS,2 mmol/L- 谷氨酰胺,10 ng/ml EGF, 100 U/ml青霉素,0.1 mg/ml链霉素)。对照组上下2 层均为hAECs。上下2 种细胞间不能接触,但共用培养基,分泌的细胞因子可相互影响。37 ℃、 5%CO2、 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每隔3 d换液1 次。

1.5 共培养系统的评价

1.5.1 共培养前后的形态学观察

共培养开始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1.5.2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分别于共培养后1、2周,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各组细胞的抗淀粉酶免疫细胞化学检测。

1.5.3 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 按试剂盒说明书提取共培养1、2 周的人羊膜上皮细胞总RNA。按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合成cDNA。α- 淀粉酶引物序列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合成,上游引物:5'- CATAAGGATGAGCAAGCATAAATC- 3',下游引物:5'- TCGCAAGTGGAATGGAGAG- 3', 扩增产物大小203 bp;内参GAPDH的引物序列由TaKaRa生物公司设计合成,上游引物:5'- GCACCGTCAAGGCTGAGAAC- 3', 下游引物:5'- TGGTGAAGACGCCAGTGG- 3',扩增产物大小138bp。反应体系如下:SYBR Premix Ex Taq TM (2×)10 μl,上游引物F (10 μmol/L) 1 μl,下游引物R (10 μmol/L) 1 μl,cDNA 2 μl,ddH2O 6 μl。反应条件为: 95 ℃ 10 s预变性,然后95 ℃ 5 s, 60.2 ℃ 20 s重复40 个循环, 55 ℃ 10 s 84 个循环。反应结束仪器自动生成CT值及熔解曲线图。每个样本设4 个重复管。将PCR 产物作熔解曲线分析,并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产物特异性。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 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用undefined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的鉴定

2.1.1 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形态学特征

原代培养第5天可见组织块周围有典型的上皮细胞游出,第8天细胞较多,显微镜下观察呈圆形或椭圆形,鹅卵石样排列(图 2A)。

2.1.2 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免疫学表型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第2代SD大鼠SMGCs表达CK19(图 2B)、α- 淀粉酶(图 2C),不表达波形蛋白。

2.2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鉴定

2.2.1 人羊膜上皮细胞形态学特征

hAECs原代培养48 h后,有少量细胞贴壁,第3天以后贴壁细胞数量迅速增多,形态多为卵圆形和三角形,传代培养的hAECs形态变化不大,呈铺路石样排列(图 3A)。

2.2.2 人羊膜上皮细胞免疫学表型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第2代的hAECs表达CK19(图 3B),不表达波形蛋白(图 3C),对照组结果阴性。

2.3 共培养系统的评价

2.3.1 共培养后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形态学特征

共培养后显微镜下观察显示hAECs胞质中分泌颗粒逐渐增多,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图 4)。

2.3.2 共培养前后人羊膜上皮细胞α-

淀粉酶表达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共培养前后hAECs均表达α- 淀粉酶,共培养后胞质中α- 淀粉酶阳性信号表达增强(图 5A、B),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用PBS替代一抗的对照组未见阳性信号(图 5C)。

2.3.3 共培养前后hAECs中α-

淀粉酶mRNA表达量 共培养前后hAECs中α- 淀粉酶基因和内参基因GAPDH的mRNA表达均以CT值表示,各组α- 淀粉酶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2^- △△CT。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共培养1、 2 周后hAECs中α- 淀粉酶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共培养前,其表达量分别增加至共培养前的3.38 倍、6.60 倍(P<0.05)(图 6)。

3 讨 论

唾液腺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口腔颌面部的多发病,目前临床上对这类疾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干细胞增殖及分化过程、机制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可能会在涎腺组织工程方面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有学者将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SMGCs 共培养,成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表达淀粉酶的细胞,初步具备了唾液腺腺泡细胞的功能[3,7]。但其不易获取和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要。

A: 共培养前; B: 共培养2 周; C: 对照组

A: Before co- culture; B: Co- culture for 2 weeks; C: Control group

本实验通过有效分离、培养获得较高纯度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及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人羊膜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具有干细胞可塑性,在特定的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下,可分化成来自3 个胚层的所有细胞,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成骨和软骨细胞、胰腺细胞等[8,9]。最近,国外报道hAECs在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涎腺与肝脏、胰腺一样,均来自于内胚层,其发育过程与形态功能均有相似: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涎腺组织也由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组成,与胰腺组织相类似;从功能上说,涎腺组织与胰腺组织一样分泌淀粉酶到消化道,具有相同的外分泌系统。本文对其分化为唾液腺腺泡样细胞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在分离hAECs过程中胰蛋白酶浓度以0.05%为宜,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消化分离过度或不足,造成目标细胞活力减弱,纯度下降;低速旋转消化是必要的环节,否则分离效果差;EGF对hAECs的生长增殖是必需的,本实验中加有EGF,原代或传代的hAECs均快速增殖,并形成铺路石样的上皮细胞层[8]。涎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保持其功能并进行传代培养非常困难[7]。因为表皮生长因子有助于涎腺上皮的增殖,本实验在培养基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使得体外培养的SMGCs 一直具有良好的形态。选第2代的hAECs及SMGCs进行下一步共培养,是因为传至2~4 代的上皮细胞增殖速率较快,活力较好,适宜作诱导分化实验。实验中尝试应用更加类似人体微环境的Transwell装置将二者进行共培养,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向腺泡样细胞分化。结果显示,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共培养1、2 周时α- 淀粉酶mRNA表达量分别为共培养前的3.38 倍和6.6 倍。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变化。本研究中hAECs和SD大鼠SMGCs 共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为适合腺细胞生长的专用培养基,对照组细胞使用该培养基则未发现明显的变化。说明并非培养基导致了hAECs的转化,很可能是共培养过程中SD大鼠下颌下腺细胞分泌了一些诱导人羊膜上皮细胞分化的物质,其提供的微环境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对进一步优化唾液腺腺泡样细胞诱导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实验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诱导方案。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hAECs具有向腺泡样细胞分化的潜能,这说明人羊膜细胞可能成为唾液腺功能障碍性疾病细胞治疗的理想干细胞来源。

参考文献

[1]Atkinson JC,Baum BJ.Salivary enhancemen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herapies[J].Dent Educ,2001,65(10):1096-1101.

[2]Chen MH,Chen RS,Hsu YH,et al.Proliferation and phe-notype preservation of rat parotid acinar cells[J].TissueEng,2005,11(3-4):526-534.

[3]Lin CY,Lee BS,Liao CC,et al.Transdifferentiation of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to acinar cells using a doublechamber system[J].Formos Med Assoc,2007,106(1):1-7.

[4]Hiramat su Y,Kagami H,Horie K,et al.Effect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cultured rat and human submandib-ular salivary gland cells[J].Arch Oral Biol,2000,45(7):593-599.

[5]Zhao P,Ise H,Hongo M,et al.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cells hav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ardiomyocytes[J].Transplantation,2005,75(5):528-535.

[6]Bailo M,Soncini M,Vertua E,et al.Engraftment potentialof human amnion and chorion cells derived from term pla-centa[J].Transplantation,2004,78(10):1439-1448.

[7]黄晓明,罗小宁,郑亿庆,等.共培养系统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颌下腺腺泡细胞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5):562-565

[8]Miki T,Lehmann T,Cai H,et al.Stem cell characteristicsof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J].Stem Cells,2005,23(10):1549-1559.

猕猴上皮鳞状细胞癌的诊断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观察

观察患猴的临床表现并做详细记录,用数码相机对该动物病变部位拍照。

1.2 病理组织学观察

活体采取该患猴臀部的增生组织块(直径约1 cm),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常规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病理组织学变化,并用Nicon数码显微摄相机照相。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

2010年6月底发现该猴臀部经常出血,遂隔离至检疫舍单独饲养;最初用双氧水、碘酊进行外伤清洗消毒,并用青霉素等药物做抗菌消炎处理,但治疗无效。2011年2月份左右,患猴精神、食欲尚佳,每天能正常采食约180 g饲料,随病程发展,患猴采食量渐减,身体逐渐消瘦,精神萎靡,被毛粗乱,腹泻。臀部皮肤增生呈凹凸不平的结节状,呈肉红色,蹲坐后易出血,且不易止血。增生范围几乎波及整个无毛区,用手触摸不易推动。当切除一小块病变区域后,生长速度急速。

2.2 病理形态学观察

增生组织表面有大量蓝染的细菌团块附着,皮肤正常结构不可见,被大量来源于棘细胞层的肿瘤细胞占据摧毁,形成不规则的巢状或条索状肿瘤细胞团块,间质中富含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少量巢状的癌细胞中央见有单个不全角化的细胞,肿瘤组织中见有坏死灶。在肿瘤细胞生长区域未见有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皮肤附属结构。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并多见瘤巨细胞和多核瘤巨细胞,肿瘤细胞中的核仁肥大或见有多个核仁;病理性核分裂相多见,表现为双极不对称分裂、三极核分裂、或奇异型核分裂。瘤细胞连接较松散,部分区域可见细胞间桥。

3 讨论及分析

在病例中,猕猴的臀部皮肤恶性增生,组织的生长速度迅速,并伴有出血、坏死和溃疡的发生,抗菌抗炎治疗无效,结合其进行性消瘦的体征特点,初步推断其患有肿瘤性疾病,后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上皮鳞癌。

资料报道,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将皮肤鳞癌分为4级:Ⅰ级为分化成熟的鳞形细胞,具有细胞间桥和癌珠;Ⅱ级以棘细胞为主要成分,并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包括细胞体积增大、核大小不等,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相多见,癌珠少见,且其中央有角化不全;Ⅲ级细胞分化差,表皮层大部分细胞排列紊乱,细胞体积增大,核大且异型明显,核分裂相多见,无癌珠,但有个别细胞呈角化不良;Ⅳ级为未分化型,无棘细胞,也无细胞间桥和癌珠,癌细胞小而呈梭形,核细长而染色深,伴有坏死和假腺样结构。

此次诊断中,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组织异型性和细胞异型性均明显,表现为与原发组织的形态差异大,细胞呈巢状分布,癌珠少见;细胞大小不等,瘤巨细胞多见,病理性核分裂相较多,具备恶性上皮鳞状细胞癌的特征。根据上皮鳞癌分级标准,恶性度应为Ⅱ级。

上一篇:指导小学生怎样写日记下一篇:档案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