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溶栓

2024-06-20

导管溶栓(共7篇)

导管溶栓 篇1

摘要:[目的]探讨挤压与按摩的护理方法对经导管溶栓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32例病人共61枚肢体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在动脉留置导管溶栓的同时, 应用挤压与按摩的护理。[结果]试验组病人血管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期间, 配合挤压与按摩的护理方式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

关键词:按摩,糖尿病,动脉溶栓

糖尿病下肢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往往是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 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 最终导致肢体供血不足, 引起下肢疼痛、皮肤深部溃疡甚至肢端坏疽[2]。血管内局部溶栓、腔内成型及支架置入是治疗血管闭塞病变的重要方法[3]。我们过去以单纯介入导管溶栓为主, 结合球囊扩张治疗, 并没有相关的护理方式配合。本文叙述经导管溶栓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时, 同期做病变肢体的挤压与按摩护理, 明显提高了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008年, 我院用动脉内导管直接溶栓的方式治疗32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住院病人, 男22例, 女10例;共61枚闭塞或狭窄血管的肢体;年龄 48岁~72岁, 平均 62.3岁;糖尿病病程5年~12年, 平均8.6年;血糖水平9 mmol/L~28 mmol/L, 平均14.6 mmol/L;间歇性跛行24例, 静息痛8例;其中双下肢病变29例, 单侧病变3例;病人皮肤温度降低, 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32例中有2例虽患有糖尿病, 但造影见腘动脉和胫前动脉的局限性狭窄都是单侧病变, 根据形态与范围判断并非糖尿病血管病变。将32例病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组采用随机的方式, 即按病人就诊的先后顺序每组依次增加病例, 奇数者为对照组, 男10例, 女6例;共31枚肢体;偶数者为试验组, 男12例, 女4例, 共30枚肢体。其中2例单侧局限性血管狭窄的病人恰好都在试验组之中, 这可能相对增加了试验组的疗效比例, 但3例单侧病变的病人有2例在试验组, 1例在对照组, 相对补充了平衡因素。

1.2 方法

1.2.1 造影与导管溶栓治疗的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将5FCobra造影导管插入靠近闭塞段的血管内, 先行血管造影定位, 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程度与范围, 同时全身肝素化及局部应用扩张血管药物, 并立即注射30×104 U~50×104 U的尿激酶作脉冲式冲击治疗。然后交换成unifuse溶栓导管插入栓子内部或尽可能靠近血凝块[4], 标记导管尖端的体表位置。留置导管作持续性溶栓3 d~5 d, 采取恒量给药的方式[5], 定期监测凝血机制, 间隔1 d~2 d造影复查血管融通情况, 调整导管位置, 渐进性推进导管位置。

1.2.2 留置导管持续性溶栓的同期护理方法

试验组16例30枚肢体中, 于留置导管持续性溶栓治疗的同时, 做肢体的挤压与按摩护理, 每日4次, 每次15 min~20 min。用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 按下肢血管走行的线路从患肢的足趾到体表标记作向心性深部挤压与按摩, 辅用双手的鱼际肌以加大按摩范围。因动脉有一定的深度, 要求按摩时做上下的挤压, 力度以病人可以忍受为标准;移动按摩部位时, 应注意避免手与皮肤表面的摩擦, 不可做皮肤的牵拉与盘转, 防止破溃感染。对足趾、足底及足跟部位要认真操作以改善微循环状态。我们没有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升温设备和按摩器, 主要原因是防止皮肤烫伤后感染。

2 结果

对照组16例共31枚肢体, 没有采用挤压与按摩的协助护理治疗。试验组16例共30枚肢体, 其中28枚采用了系统性挤压与按摩的护理治疗, 2枚非糖尿病性血管狭窄经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完全再通, 没有必要采用挤压与按摩的护理治疗。两组疗效观察见表1。

3 讨论

3.1 病例选择

糖尿病病人引起肢端缺血性改变主要是由动脉和 (或) 静脉血流的阻断所致。病变初期多累及动脉和 (或) 微循环, 当出现皮肤温度下降、苍白、肢端干枯、麻木或感觉降低的时候, 即为介入治疗的指证而且疗效最好;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为介入治疗的绝对指证。因各种背景原因的差异, 病人对初期的症状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之治疗的费用较大, 因此, 我们所接收的基本上都是处在中、晚期的病例[6]。

3.2 挤压与按摩的目的

无论是血管腔的狭窄或闭塞, 都是被栓子充填而阻断血流。通过导管直接注射的溶栓药物只能与栓子的断面相接触, 溶栓方式为渐进性, 速度相当地缓慢。配合挤压与按摩的辅助护理后, 可使血管与栓子同时产生形变。当挤压解除以后, 血管的形变很快复原, 而栓子因为没有弹性或弹性很低, 不易复原。这样, 在血管内膜与栓子之间形成潜在的环形或半环形的间隙。依次顺延挤压与按摩部位, 就可以使这些潜在的间隙相互连接而形成一个狭长的通道。有了这个狭长的通道, 就可使局部的血液在血压的维持下生成缘流。当缘流出现后, 逐渐地向层流的方式过渡[6]。一旦层流方式建立, 溶栓、抗凝与扩血管药物的综合作用就可能使微循环重新开放, 开始正常的动脉、静脉循环, 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如果不做挤压与按摩, 就不会出现缘流与层流, 更不可能改变微循环的闭塞而建立起向静脉端的回流。因此, 挤压与按摩是一个关键的护理程序。没有这个关键程序, 即使是已经溶通的血管, 在溶栓和抗凝治疗停止以后, 微循环的淤滞还会造成动脉闭塞。

3.3 挤压按摩的作用

首先是大量微血栓的聚集以及毛细血管壁无平滑肌细胞, 没有主动收缩与舒张的能力。因此, 通过挤压与按摩的护理方式建立被动性毛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尤为重要, 有利于血液向静脉端的回流。故而对肢体末端象足根、足底、足趾部这些毛细血管丰富部位的挤压与按摩是绝对必要而且必须要做好的。其次, 挤压与按摩的辅助护理能有效地刺激末梢神经, 有助于感觉异常的恢复。第三, 挤压与按摩的辅助护理可以降低后负荷, 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 加速静脉血液的向心性回流, 甚至形成相对于动脉端的负压, 有利于正常血液循环的建立。

通过挤压与按摩的护理, 有利于护患感情的交流, 帮助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同时, 做好宣教,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要领。当病人离院以后, 在家庭作长期的下肢护理。6个月后复查, 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试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肢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麻木及疼痛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4 小结

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同时, 特别是留置导管持续性溶栓期间, 配合挤压与按摩的护理方式是很有效的, 可以明显地提高血管的再通率, 缓解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症状。大大提高了生存质量, 有效降低了晚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截肢几率。

参考文献

[1]高丽霞, 石书芹, 刘月芹, 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4) :10-11.

[2]周迎生, 蒋蕾, 潘琦, 等.中老年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病变与代谢异常的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6, 25:248.

[3]Dyet JF, Nicholson AA, Ettles DF.Vascular i maging andinterven-tionin peripheral arteries in the diabetic patient[J].Diabetes 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2000, 16:16.

[4]陈星荣, 林贵, 夏宝枢.介入放射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89:79.

[5]庞鹏飞, 朱康顺, 关守海, 等.经导管持续性溶栓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 27 (2) :249.

[6]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8-47.

导管溶栓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2.8±10.8)岁,发病部位在左侧下肢32例,右侧下肢23例,双侧下肢5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肿胀、浅静脉扩张、疼痛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2.6±10.9)岁,发病部位在左侧下肢18例,右侧下肢10例,双侧下肢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3.0±10.7)岁,发病部位在左侧下肢14例,右侧下肢13例,双侧下肢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量为5000 U,注射2次/d,用药1周。停止使用尿激酶后,加用华法林钠,量为5 mg,3 d后停止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使用华法林钠进行抗凝治疗疗程为6个月。

1.2.2观察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首先,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患者采取仰卧位,取枕头把患者的肩部垫高,保持头部后仰,向左侧偏转45°,在右侧颈内静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5F导管进行下腔静脉造影,寻找肾静脉开口的位置,在开口的下方,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然后开始进行导管内溶栓操作。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把侧孔导管和水膜导丝放置到血栓远心端,更换水膜加硬导丝,把溶栓导管端插入血栓头端,保持其完全置入血栓内部,连接微量泵,使用尿激酶进行持续推注,用量为(30~60)×104U/d,分3次泵入,推注时间为30 min/次。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差,以膝部上下10 cm位置作为测量点;同时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并比较。

1.4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血栓完全溶解或绝多数溶解,血流正常;有效:血栓有所溶解,但依然存在一部分血栓,血流部分有所恢复,可见侧支循环建立;无效:血栓没有任何改变,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比较观察组大腿周径差为(6.9±1.9)cm、小腿周径差为(5.0±2.6)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5±1.9)、(3.5±1.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68,P<0.05)。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血液的正常流动造成干扰或者阻塞,引发患者肢体肿胀、疼痛,通常而言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活动时疼痛症状更为明显[5]。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中最常见的不良后果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因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和因静脉瓣功能损害引起的静脉血栓后遗症。前者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后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长期影响。

随着血管腔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式越来越多。常规治疗方案是抗凝治疗,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有效充分足量的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血栓恶化,促进血栓自溶,从而实现管腔的再通,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但是单纯的抗凝治疗难以促使血栓消退和防治血栓脱落。

溶栓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比较效果较佳,但是在进行溶栓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临床出血的情况出现,另外溶栓药物需通过开放静脉腔至血栓部位方可发挥效果。但是在理论上,纤溶药物是难以溶解72 h以上陈旧血栓的,所以在这一背景下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理念被提出,且被证实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和溶栓直接接触,把尿激酶直接泵入血栓,提高血栓内部的血药浓度,大大的提高溶栓效果,并且减少全身用药的剂量[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大腿周径差为(6.9±1.9)cm、小腿周径差为(5.0±2.6)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5±1.9)、(3.5±1.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68,P<0.05)。由此可见,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抗凝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差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大腿周径差为(6.9±1.9)cm、小腿周径差为(5.0±2.6)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5.5±1.9)、(3.5±1.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68,P<0.05)。结论 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

参考文献

[1]赵海华,陈跃鑫,吴巍巍,等.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经验初探.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6):460-463.

[2]孟庆波.导管取栓及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520-522.

[3]李智,倪才方,金泳海,等.球囊扩张辅助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6):561-566.

[4]张君,刘广,刘三豹,等.尿激酶脉冲接触式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分析.河北医药,2011,33(5):699-700.

[5]徐清华,史平淮,查俊华,等.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7):479-481.

[6]郑学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治分析.福建医科大学,2013.

导管溶栓 篇3

1 预防PTS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 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即肺栓塞。因此, 很多医生对DVT的治疗理念局限于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所以, 单用药物抗凝治疗成为部分医生治疗DVT的手段[6]。通过抗凝治疗, 大多数DVT患者的基本功能状态会逐渐提高, 但是1/3 患者永远无法恢复到他们患病之前的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发生了PTS[2]。

PTS通常包括慢性肢体疼痛、沉重感、疲劳感、肢体肿胀及 (或) 瘙痒, 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淤积性皮炎及 (或) 皮肤溃疡[7]。2008 年,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分析了387 名受试者的PTS发生情况和QOL, 结果发现PTS成为影响受试者2 年QOL的单一影响因素[8]。因此, 为了提高DVT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必须重视PTS的预防。

2 抗凝治疗

实验证明, 反复发作的DVT是发生PTS的主要危险因素[9], 所以抗凝治疗对预防PTS是必需的。但是即使给予抗凝治疗, PTS的发生率仍达25%~50%。国内学者对抗凝治疗的认识也有所变化, 李晓强等[10]编著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2 版) 中明确指出, 抗凝治疗是基本治疗方案, 这与第1 版中提出的“抗凝治疗是标准治疗”有很大不同。

而且由于应用抗凝治疗药物需考虑药量个体差异、实时监测抗凝效果、花费等问题, 所以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患者能完全达到标准抗凝治疗。即使在临床试验中的入组患者, 也只能完成标准抗凝方案的60%~70%[6]。因此, 实际生活中接受抗凝治疗的DVT患者PTS发生率为25%~50%。

3 CDT技术

CDT的原理即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形成有活性的纤溶酶, 从而进一步溶解血栓。简单地说, CDT利用介入技术将导管送至血栓内, 然后将溶栓药物 (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或链激酶等) 通过导管直接注入血栓进行溶栓。

CDT常用的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行腘静脉穿刺顺行置入长的灌注导管[11,12,13], 行静脉造影标记血栓范围。如果血栓已累及腘静脉, 可从胫静脉或腓肠静脉穿刺进入。然后, 将导管直接置入血栓内并通过顶端的多孔设计注入溶栓药物。药物的注入方式可采用持续注入或脉冲式注入。间隔一定的时间再行静脉造影以评估溶栓结果。有些研究提到, 溶栓过程中, 每6~8 h监测患者APTT、PT、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和血红蛋白, 并根据结果调整溶栓药物的用量, 保证APTT在60~100 s之间[14]。溶栓完成后再次行静脉造影, 观察髂静脉是否存在狭窄, 如果明确存在狭窄, 考虑予以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预防血栓复发[11]。是否需要使用腔静脉滤器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腔静脉中有自由漂浮的血栓患者推荐使用腔静脉滤器, 而仅需临时性保护者可使用临时性滤器[14]。

4 CDT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008 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CCP) 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第8版) 建议CDT的适应证为:急性广泛近端DVT (即急性髂股DVT) 、良好的身体功能状态、低出血风险以及预期寿命≥1 年 (Grade2B) [15]。但2012 年ACCP最新版《基于循证医学的抗栓治疗与血栓预防临床实践指南》认为:急性下肢近端DVT患者, 建议单用抗凝治疗, 优于导管溶栓治疗 (2C级) (备注:有可能从CDT治疗获益的患者, 以及更在意预防血栓后综合征, 而不在意治疗操作、费用、出血的风险的患者, 更有可能选择CDT优于抗凝治疗) [16]。与第8 版指南相比, 新版指南中没有明确提出CDT的适应证。Broholm等[17]通过对文献的Meta分析认为, 选择接受CDT患者时需评估以下影响因素:血栓范围、血栓发生时间、DVT既往史、部分肿瘤患者、穿刺点及是否加用辅助技术。国内李晓强等[10]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对于急性中央型或混合型DVT, 在全身情况较好, 预期生存期≥1年, 出血风险较小的前提下, 首选导管溶栓治疗。

关于CDT的禁忌证, 文献报道大同小异, Vedan-tham[4]总结为:绝对禁忌证包括活动性出血, 3 个月内发生的中风, 3 个月内颅内 (椎内) 创伤或手术, 3个月内眼内手术或出血, 颅内 (椎内) 肿瘤、血管瘤或其他损伤, 10 d内发生过胃肠道出血;相对禁忌证包括10 d内的大手术、创伤、心肺复苏、分娩或白内障手术, 10 d内的血管侵入性治疗, 严重性高血压 (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 , 肝衰竭 (尤其是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 细菌性心内膜炎或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 妊娠, 中重度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其他不能耐受手术 (或麻醉) 的疾病。

5 CD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2 年, Enden等[18]报道了首个多中心联合进行的长时间随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将189 例入组患者随机分成单用抗凝治疗组和CDT组进行, 通过长达2 年的随访发现, 2 年后CDT组PTS发生率低于单用抗凝治疗组 (41.1% vs 55.6% , P =0.047) , 6 个月的髂股静脉通畅率CDT组高于单用抗凝治疗组 (65.9% vs 47.4%, P=0.012) , 但文章同时指出, CDT确实增加了患者出血的风险。作者权衡了患者的受益与风险后认为, 对于低出血风险的高危DVT患者, 应该考虑加用CDT。Casey ET等[19]通过对文献的Meta分析也对比了CDT与单用抗凝两种疗法, 结果证明CDT患者在PTS、静脉返流、静脉阻塞的发生率上比单用抗凝治疗低。Baekgaard等[20]通过对89 例行CDT的髂股DVT患者进行平均87 个月随访得出, 患者术后1 年的静脉无返流通畅率达96.7%, 8 年后仍达84.7%, 因此, CDT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6 CDT的并发症

出血是CDT最常见的并发症, 大多数出血都发生在穿刺点, 且致命性大出血发生率较低。Baek-gaard[20]将出血分成大出血和小出血, 大出血指颅内出血或其他可以导致死亡、手术、CDT终止和输血的出血;小出血指可以通过局部加压或调整溶栓药物剂量即可止血的出血。结果显示, 89 例行CDT患者大出血发生率为2% (2/89) , 小出血发生率为27% (24/89) 。针对出血最有效的疗法即早发现、早治疗, 因此, 术后早期间断检测患者凝血指标和血红蛋白十分必要, 而出血早期可能表现为鼻腔分泌物带血、少量咯血或尿血等, 所以早期护理对于发现出血也十分重要。

文献中经常提及的另一并发症是肺栓塞, Bro-holm等[17]通过对11 篇文献分析得出, 肺栓塞发生率为0%~7%, 但作者认为由于缺少大样本统计, 所以真正的肺栓塞发生率仍不得而知。为预防致命性肺栓塞, 术前评估认为发生肺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 应考虑给予下腔静脉滤器[14]。

7 结语

导管溶栓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DVT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CT静脉静脉成像技术或彩色超声确诊,排除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等疾病,抽签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8~74岁,平均(59.5±8.3)岁;左患肢19例,右患肢17例,双下肢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7~73岁,平均(60.2±8.1)岁;左患肢20例,右患肢18例,双下肢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患肢分布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防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

1.2.1 对照组

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商品名:齐征;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4 ml∶5000 IU,国药准字H20030429)抗凝保守治疗,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续注射10 d;同时口服华法林钠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 mg×60片/瓶,国药准字H31022123),2.5 mg/d,1次/d,连续服用值至出院6个月。

1.2.2 观察组

患者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技术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选择穿刺部位行股静脉穿刺,定位右肾静脉开口并将滤器置入下腔静脉内。患者改俯卧位并在梋窝下行切口切开小隐静脉并置入5F静脉导管鞘,并进一步DSA造影观察血管血流及血栓;顺鞘置入合适大小的溶栓导管,导管头端置于血栓头端并完全置于血栓内,导管末端与微量泵相连,以2~4万U/h的速率持续24h推注尿素酶;注射期间可根据患者的相关体征指标调整注射速率,并可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 U,12 h/次;密切造影观察溶栓情况,若连续两次静脉造影显示溶栓无进展或血浆纤维蛋白原<1.0 g/L即停止溶栓治疗。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连续服用6个月。

1.3 方法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结果:通过测量患肢和健侧肢体周径差比较两组患侧肿胀消退情况;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侧血栓情况和深静脉血管是否通畅。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结合临床观察和出院随访,严格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1可知,两组治疗后患侧肿胀症状明显消退,大腿、小腿周径差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经较观察组术后较对照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同治疗前相较,a 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6/38)。其中2例出现复发,行彩超复查可显示静脉血管轻度闭塞、狭窄,通过血管成形术扩展静脉狭窄段和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血管逐步恢复通畅,正处于观察恢复阶段;3例出现口腔牙龈出血;1例注射部位出现瘀癍和明显疼痛不适感。观察组并发症率发生2.63%(1/38),溶栓效果较好,未出现血管狭窄、闭塞,无新鲜血栓形成,瓣膜保存和血管通畅恢复效果较好,仅1例术后2个月出现轻度血尿症状,经调整用药和康复训练症状逐渐消失。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外周静脉系统的常见疾病,病理特征主要是血流异常凝结、回流障碍形成血栓且多发于下肢,且随病情进展易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溃疡、肺栓塞等综合病征,其中肺栓塞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早期抗凝溶栓治疗是医学上公认的治疗原则,可分为手术疗法和保守药物疗法。然而在长期临床治疗中发现保守药物治疗溶栓效果一般且安全性较差。王德宇等〔4〕研究认为在早期给予高强度的抗凝溶栓药物保守治疗,使患肢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虽具有一定消退肿胀、通畅血管的作用,但存在溶栓不稳定的弊端,而且对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使得保守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导管溶栓术治疗深静脉血栓逐步得到广大医师的认可。和传统外科取栓术相较,导管溶栓术具有创伤小、方便操作、溶栓效果显著等优点。李伟等〔6〕研究认为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保守疗法只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5〕,但对血液高凝状态的调节作用有限。导管溶栓术在临床应用中一般根据血栓位置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入路,通过将溶栓导管插入髂骨梋静脉血栓,术中直接对血栓注入抗凝溶栓药物行溶栓治疗,使血栓直接与药物接触,在溶栓的同时对改善静脉回流、恢复血管畅通也具有较好的效果〔7〕。结合本次研究分析,两组治疗后患肢肿胀疼痛均有所缓解,但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大腿周径差(2.02±1.03)cm、小腿周径差(1.54±0.82)减少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通畅恢复和瓣膜保存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63%,这和张希全等〔8〕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吻合,且该研究还认为和导管溶栓术相比,保守疗法注射药物的药效半衰期较短,这也是其抗凝溶栓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对此笔者认为本次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疗法。

摘要:目的 比较导管溶栓术与保守方案治疗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DVT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保守药物疗法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导管溶栓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患侧肿胀均有明显消退,但观察组治疗后周径差大腿(2.02±1.03)cm、小腿(1.54±0.82)cm较对照组(2.54±1.12)cm、(2.03±1.04)cm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较对照组(15.79%),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保守药物疗法相比,导管溶栓术能有效缓解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肿胀疼痛症状,帮助深静脉血管恢复通畅,溶栓效果较好,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治疗综合效果较好。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保守方案,导管溶栓术,疗效

参考文献

[1]王胜花.妇科腹腔镜手术下肢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769-770.

[2]苏奕明,魏立春,李祺熠,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2):1680-1683.

[3]卞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与取栓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8):1242-1244.

[4]王德宇,陈海荣.瑞替普酶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3):298-300.

[5]陈兆雷,张喜成,潘广锐,等.经小隐静脉入路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4,32(9):1511-1512.

[6]李伟,仇丽霞.导管溶栓术与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0):62-65.

[7]徐清华,史平淮,查俊华,等.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7):479-481.

导管溶栓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共收治29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9例, 年龄31~69岁, 平均 (49.16±2.08) 岁, 病程2~12d。其中: (1) 术后13例 (包括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 右下肢3例) 。 (2) 创伤10例 (包括左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 右下肢2例) 。 (3) 无明显诱因6例。纳入条件:病例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或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 皮肤暗紫瘀黑或苍白、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等临床表现。

1.2 方法

(1) 在DSA监视下经健侧股静脉穿刺, 造影显示髂总静脉分又的水平, 标记肾静脉开口部位, 观察有无肺栓塞。 (2) 下腔静脉滤器选择大小适宜和释放系统, 在肾静脉开口以下1.5cm左右置人后行下腔静脉造影复查, 观察病情如血流、有无并发症等[3]。 (3) 确定抗凝滤器置人后, 将导管置于深静脉血栓下方, 注入尿激酶35~50万U, 术毕封管加压包扎。术后经溶栓导管微量泵滴注尿激酶50万U/d, 45~60min内滴完;维持5d。溶栓完毕, 予皮下注射或令口服半年药物。

2 结果

29例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滤器位置良好, 无移位, 平均溶栓5.0d。治愈20例, 有效9例。出院时患者肢体肿胀消退明显, 疼痛缓解, 最长时间2年, 最短3个月未有新的栓塞发生。随访期间未见置人滤器移位及倾斜。

3 护理影响

3.1 溶栓前护理

(1) 鼓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做好基础护理。 (2) 做好术前宣教内容, 包括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溶栓药物的作用及效果。 (3) 请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让其知晓风险, 配合治疗。

3.2 药物观察

采用微量泵输入尿激酶, 从溶栓导管滴入, 输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皮肤色泽变化、感觉和温度等。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给药, 做好交接班, 重点交接速度、时间和局部的变化[4]。

3.3 术后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严格交接班的落实, 发现异常如有出血征象, 包括患者皮肤紫瘢, 口腔黏膜、牙龈有出血现象。遵医嘱1周后超声复查血栓溶解情况。若血栓溶解则拔除导管;严密观察滤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包括可能发生滤器移位、血栓闭塞或穿孔。症状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等休克表现及有腹痛、背痛等。移位与穿孔和滤器大小与血管腔是否相符有关;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4 心理护理

术后因肢体制动舒适发生改变, 医疗仪器的使用加上病室环境的改变使患者心理反应大, 表现紧张不安和焦虑;角色的转变、家庭经济情况和自身文化程度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 均会对患者产生心理负担。我们在评估患者时针对个体化的了解认知能力后制定循序渐进的心理疏导, 包括家属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在积极的环境中配合治疗和护理, 促进病情的康复。

3.5 出院宣教

建立小贴栏在出院病历上具体如下: (1)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站及卧床时间过长;戒烟酒。 (2) 避免增加血液黏稠度的饮食, 控制饮食, 进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剂的应用效果。 (3) 适当运动, 减轻体重。避免易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4) 告知患者注意皮肤的情况, 如皮肤黏膜有异常时, 及时就医复查。根据出院医嘱使用药物。

4 小结

综上所述, 实施溶栓术后配合综合治疗, 给予整体化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5]。尤其术后配合综合治包括抗凝、溶栓、抗感染治疗, 做好药物观察和密切病情观察, 采取个体化的护理突出患者和家属配合的方案, 患者的心理的疏导和疾病的健康宣教的执行, 使疾病早日恢复。因此, 康复的宣教和患者心理状况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 临床中提高认识对患者有意义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举措。

摘要:目的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术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滤器置入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29例患者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 术前、术后正确护理, 患肢肿胀明显消退, 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人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且安全, 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滤器导管溶栓,深静脉血栓,护理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890-891.

[2]凌云霞, 杨顺秋, 肖丽佳.等.下肢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5A) :53-54.

[3]张庆桥, 祖茂衡, 徐浩.等.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5, 14 (5) :487-459.

[4]吴逸炯, 沈明.14例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1) :984-985.

导管溶栓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70岁;(2)初次发生的下肢DVT;(3)病程≤14 d;(4)预期生存期≥1年,出血风险低;(5)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造影证实下肢DVT;(6)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对造影剂过敏;(2)严重肾功能障碍、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3)活动期或近期(<3月)内有出血史、脑卒中史;(4)近期接受过开颅或脊柱手术、大的腹部或骨科手术;(5)合并其他恶病质,预期生存期<1年。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符合标准的共109例,其中男48例,女61例,年龄70~93岁,平均(78.6±10.3)岁。病程1~14 d,平均(4.1±2.5)d。左下肢DVT 65例,右下肢DVT 44例。临床表现为突发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直立和行走时加重,深静脉走行区深压痛,皮温升高,肌张力高,患肢周径差:膝上10 cm处为(5.9±0.7)cm,膝下10 cm处为(4.3±0.6)cm。其中Homans征(+)39例,Neuhof征(+)17例。无股青肿、股白肿病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顺行造影明确DVT诊断及血栓累及部位和范围。其中中央型38例,混合型55例,周围型16例。合并高血压65例,心脏病57例、糖尿病34例,恶性肿瘤16例,脑梗死27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8例,慢性肝、肾功能不全12例。

1.2治疗方法

1.2.1永久性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er filter,IVCF)置入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健侧股静脉或经颈内静脉穿刺,经导管行下腔静脉造影,明确下腔静脉是否通畅,有无血栓累及、阻塞;明确下腔静脉通畅后在右肾静脉开口下0.5~1.0 cm处置入IVCF(Trapease滤器Cordis公司,美国)。

1.2.2溶栓导管置入

IVCF置入后,根据造影明确血栓部位、范围,决定溶栓导管入路。中心型下肢DVT可利用健侧股静脉入路,如“翻山”不成功,改经患侧腘静脉、小隐静脉或胫后静脉入路;混合型或周围型下肢DVT可经小隐静脉或胫后静脉入路。患者取俯卧位,多普勒超声引导局麻下在腘窝处穿刺患侧腘静脉置入5F导管鞘;在外踝与跟腱中点上方穿刺小隐静脉或内踝与跟腱中点上方穿刺胫后静脉置入4F导管鞘,若不成功则纵向小切口直接切开显露小隐静脉或胫后静脉。由导管鞘内置入0.035英寸(1英寸=0.0254 m)导丝穿过血栓至其近心端,在导丝引导下将Unifuse溶栓导管(Angio Dynmics公司,美国)置入,选择合适侧孔长度的溶栓导管(10~40 cm)使侧孔均位于血栓内并放置于血栓近心端,固定导管鞘及溶栓导管。术中快速推注10万~20万U尿激酶作起始量。

1.2.3术后抗凝、溶栓治疗

术后溶栓导管接微泵以尿激酶2万~4万U/h持续泵入,每24~48 h造影观察,根据溶栓效果调整溶栓导管位置及判定是否终止溶栓治疗。效果满意予以拔除导管,若有残留狭窄或合并Cockett综合征则行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如狭窄程度>50%则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每6~8 h复查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浓度(≥1.0 g/L),如发生出血(切口渗血、尿血、咯血、牙龈出血等),减量或停药。入院时起给予低分子肝素0.4 ml/12 h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同时口服华法林2.5 mg/d,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2.0~2.5之间后停用低分子肝素,继续口服华法林抗凝6~12月,对有癌症和易栓症患者,建议长期抗凝。坚持长期穿循序减压弹力袜,口服改善静脉药物,定期随访。

1.3疗效观察

1.3.1一般性疗效观察

统计患者的溶栓天数,尿激酶用量及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下肢肿胀改善情况,测量大小腿周径,计算患肢和健肢周径差。

1.3.2静脉通畅度评估[3]

将下肢静脉分为7段: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上段、股浅静脉下段、腘静脉。管腔完全通畅为0分、部分通畅为1分、闭塞未累及整个节段为2分、闭塞累及整个节段为3分,计算静脉通畅率。静脉通畅率=(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溶栓后静脉通畅评分)/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

1.3.3 PTS评估

随访期间通过Villalta评分来确定PTS的发生率。Villalta评分[4]包括5项症状和6项体征,每项症状和体征根据轻、中、重度和无此项内容分别评分为1、2、3和0分。根据各项分数相加所得总分来评定PTS的严重程度。≥5分即可诊断为PTS,5~14分为轻/中度PTS,≥15分或出现静脉性溃疡为重度PTS。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置管溶栓及支架治疗

98例经健侧股静脉、11例经颈内静脉行IVCF置入成功,无IVCF移位及滤器内血栓形成发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PE、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1例溶栓时出现轻度出血,调整用药后消失。无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漏发生。经健侧股静脉置入溶栓导管21例,经患侧腘静脉44例、胫后静脉28例、小隐静脉16例;选择的溶栓导管侧孔长度平均为(23.8±8.9)cm,置管溶栓时间为(5.47±2.13)d,尿激酶用量为(380±56)万U;置管溶栓结束后单纯球囊扩张42例,联合支架置入67例。

2.2治疗后观察及随访

109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1~2 d后患者诉患肢肿胀、疼痛减轻,3~4 d患肢腓肠肌松软、肿胀开始消退,5~7d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或接近正常。治疗前、后1周比较患肢膝上10 cm处周径差为(5.9±1.3)cm比(1.8±0.7)cm,膝下10 cm处周径差为(4.3±0.9)cm比(1.3±0.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通畅评分为(0.47±0.18)分。97例获≥2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9.6±10.2)月,治疗后第6月、1年和2年复查深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8.2±11.7)%、(75.4±12.1)%和(69.7±10.6)%;随访期间6例深静脉血栓复发,其中髂静脉支架内血栓复发2例,3例血栓复发为髂静脉狭窄40%~50%,1例髂静脉狭窄<30%的患者血栓复发,均再次CDT及球囊扩张或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成功;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少数患者自觉轻、中度的皮肤瘙痒、肢体沉重感,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肢体浅静脉曲张。随访2年Villalta评分,75例<5分,5~14分22例,平均(7.6±2.1)分,未出现静脉性溃疡及>15分者。

3 讨论

3. 1下肢DVT形成的原因及治疗选择

下肢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患者或有明显家族史者[5]。单纯抗凝、系统溶栓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手术取栓或Fogarty取栓能迅速解除静脉梗阻,疗效确切,但创伤大、出血多,容易损伤血管内膜以及静脉瓣膜,而且可能残留部分血栓[6]。DVT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2 版) 指出[1]: 除出现股白肿、股青肿考虑即刻手术取栓外,对于全身情况较好、生存期≥1 年且出血风险较小的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DVT患者首选CDT治疗。研究表明导管溶栓可以快速溶解血栓,治疗急性期DVT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抗凝,损伤远远小于手术取栓[7,8]; 其主要并发症为出血,CDT大出血的可能性为0~13%,小出血的可能性为0 ~ 25%; 而系统性溶栓的出血风险高于CDT。

3.2滤器的使用

IVCF本身对下肢DVT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其固定于下腔静脉血管壁上,能有效拦截直径>3mm的血栓栓子,从而预防PE的发生[1]。有报道在CDT治疗前置入IVCF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率下降至0.7%~4.0%[9];临时性IVCF放置时间过长将无法取出,放置时间过短则有可能术后残余血栓脱落发生PE可能。永久性滤器预防PE相对较安全,但因其拦截血栓或滤器内继发血栓形成可导致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李晓强等[9]认为<70岁患者应以置入临时性滤器或可回收滤网为主。对于>70岁患者可考虑行CDT前放置永久性IVCF,只要坚持规范抗凝,因滤器长期置入而导致的下腔静脉阻塞和深静脉血栓复发等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3.3置管入路选择

溶栓导管入路通常选择经健侧股静脉,患侧腘静脉、胫后静脉或小隐静脉。有时髂总静脉入口狭窄或完全闭塞,或者血管扭曲,“翻山”置管往往不易成功;经腘静脉穿刺因体位原因,增加了难度;若腘静脉内存在血栓,不宜选择经腘静脉穿刺置管溶栓,以避免因穿刺损伤股腘静脉而导致血栓蔓延加重。胫后静脉及小隐静脉位置表浅,溶栓导管可直达髂股静脉,能保证导管与血栓直接接触,适用于各型下肢深静脉血栓[11]。我们的体会是中心型血栓经健侧“翻山”减少创伤,如遇困难改行经患侧腘静脉、胫后静脉或小隐静脉入路均可;对于混合型或周围型可选择经患侧胫后静脉或小隐静脉入路,位置固定,穿刺或小切口切开操作简便,创伤极小。

3.4 CDT治疗的效果

置管溶栓的原理是通过溶栓导管把高浓度的溶栓药物直接注射或持续泵入到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Unifuse溶栓导管前端有不同长度段侧孔(10~40 cm),导管内有一根导丝内芯起支撑作用,且能堵住导管顶孔,阻止溶栓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使其只能从导管侧孔流出、渗透并持续在血栓内,增加药物与血栓的接触时间、接触面积。取出内芯可经导管造影观察溶栓效果,便于调整导管位置,使溶栓药物与血栓长时间、最大范围充分接触,局部溶栓药物浓度达到高效,减少了药物的用量、缩短了用药时间,同时有利于保存瓣膜功能,减少PTS及全身出血等并发症[6,7,8]。我们将尿激酶通过溶栓导管直接作用于血栓,溶解迅速。治疗1周患者下肢疼痛、肿胀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溶栓时间为(5.47±2.13)d,尿激酶用量为(380±56)万U,静脉通畅平均评分为(0.47±0.18)分;溶栓期间仅11例溶栓时出现轻度出血,调整用药后消失,真正达到了微创、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随访2年深静脉通畅率为(69.7±10.6)%,未出现静脉性溃疡及Villalta评分>15分者。

3.5髂静脉狭窄的病因及处理

溶栓后造影发现髂静脉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常见原因有:(1)Cockett综合征,即左髂静脉受到右髂动脉和骶椎长期压迫导致静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静脉血流缓慢,极易并发DVT。因此左下肢DVT的发病率较右侧多3~8倍[9,10];(2)髂股静脉移行处由于有腹股沟韧带、股管及髂关节弯曲等因素影响,易发生狭窄、闭塞;(3)外伤或手术损伤静脉管壁、邻近组织脏器或占位性病灶压迫髂股静脉主干。本文109例患者中有Cockett综合征18例,腹、盆腔手术史9例,盆骨、股骨骨折史7例,盆腔肿瘤无手术史者4例均为此类原因发生DVT。研究表明髂静脉狭窄>50%时,血栓的发生率将增加>2倍[12];如果不及时处理,血栓复发的概率极高,且再通率极低。我们的做法是选择合适的球囊充分扩张狭窄或闭塞段血管,对易塌陷、回缩的血管腔内置入支架,支架的直径应大于病变邻近正常血管直径2.0~3.0 mm,以保证有足够的张力维持管腔通畅、防止支架移位;并尽量选用大网眼支架,以减少支架对有限开通的侧支血管及正常髂股静脉属支的影响。

综上所述,CDT能快速解决肢体静脉回流障碍; 微创、安全、高效、并发症少、风险小,对无抗凝、溶栓禁忌的老年人急性期下肢DVT尤为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7):605-607.

[2]Enden T,Haig Y,Klw NE,et al.Long-term outcome after addition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versus standard treatment for acute iliofemoral deep vein thrombosis(the Ca Ven T stud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12,379(9810):31-38.

[3]Porter JM,Moneta GL.Reporting standards in venous disease:an update.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mmittee on Chronic Venous Disease[J].J Vasc Surg,1995,21(4):635-645.

[4]Oklu R,Wicky S.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J].Semin Thromb Hemost,2013,39(4):446-451.

[5]贾奇柯,孔瑞泽,张承磊,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5(1):62-64.

[6]王深明,武日东.规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6(1):1-3.

[7]Vedantham S.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J].Curr Opin Hematol,2010,17(5):464-468.

[8]Grommes J,von Trotha K,Wolf MD,et al.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n deep vein thrombosis:Which procedural measurement predicts outcome?[J].Phlebology,2014,29(Suppl 1):135-139.

[9]苏奕明,魏立春,李祺熠,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介入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2):1680-1683.

[10]李晓强,于小滨.导管接触性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再探讨[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6(1):9-11.

[11]王浩骅,杨国凯.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的入路选择[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6(4):252-254.

导管溶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血透室透析且血透双腔导管血栓形成的患者,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25~78岁,平均45岁;慢性肾功能衰竭4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4例,狼疮性肾病3例,中毒2例,痛风性肾病1例。置管方式:该组病例中右颈内静脉置管37例,左颈内静脉置管5例,右股静脉置管2例,左股静脉置管1例。发生血透导管堵塞情况:<24 h 28例,25~48 h 11例,49~72 h4例,>72 h 2例。

1.2 治疗方法

入选病例进入血透室后经检查确定为血透导管堵塞,并排除有活动性出血或明显出血倾向,肝功能明显异常或严重高血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溶栓的必要性及相关的风险后,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后即开始溶栓治疗,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10 ml配成浓度为1万U/m尿激酶溶液;(2)以10 ml注射器尽量吸出血透导管内的肝素;(3)予以1 ml注射器于血栓形成侧导管内缓慢注射尿激酶溶液1.0 ml,10 min后注射尿激酶溶液0.3~0.5 ml,再过10 min注射尿激酶溶液0.3~0.5 ml,保留10 min后以10 ml注射器抽吸导管,导管通畅即接生理盐水点滴数分钟;(4)若血透导管不通可重复上述步骤。治疗前、后注意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治疗中推注尿激酶溶液时一定要轻缓,阻力大时务必不要硬推,注射器抽吸出来的血液不能再推回血管。

2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经溶栓治疗后43例血透导管再通,再通成功率达95.6%,2例因血透导管栓塞时间较长(>72 h),经溶栓治疗后失败改为其他部位重新置管。

3 讨论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多种血液净化模式不断出现,尤其是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脂净化、免疫吸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技术在多学科中的广泛应用,使血液净化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治疗技术,上述治疗模式均需要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即中心静脉双腔导管。但由于上述治疗后因封管方法不正确或因各种原因没有对导管定期封管或导管使用时间较长等原因,患者容易出现静脉导管血栓形成,其形成包括两种情况:导管腔内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堵塞导管;导管周围形成纤维鞘。后者主要见于较长时间留置导管的患者,其主要表现是透析时引血困难,但回血通畅。其最终结果是导管功能不良甚至功能丧失,Hilleman等[2]认为,导管功能不良是深静脉留置管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针对此种情况,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保证稳定的血管通路。

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特异裂解血浆中纤溶酶原第560位精氨酸与第561位缬氨酸间的肽腱,从而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同时入血后易被α-巨球蛋白抑制活性,不易引起全身性出血[3];已成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肢体周围动静脉血栓[4,5]。有学者在研究尿激酶对大鼠微血栓的作用过程中发现尿激酶溶栓率达到92.3%,D-二聚体阳性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值、纤溶酶原激活物掏抑制剂活性变化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故认为尿激酶能效溶解微小血栓,对全身纤溶活性无明显影响,具有选择性溶解血栓的特性[6]。基于尿激酶上述特点,临床上笔者对中心静脉双腔导管血栓形成的患者予以溶栓治疗,有效率达95.6%。因尿激酶溶栓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局部出血,但也有可能出现因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脑栓塞、周围动脉栓塞及严重出血等。本研究在所有选择病例入组前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压的监测,有活动性出血或明显出血倾向,肝功能明显异常或严重高血压患者不在入选之列。因本研究使用尿激酶剂量较急性心肌梗死、肢体周围动静脉血栓、脑血栓形成等溶栓治疗的尿激酶剂量少,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笔者认为,对血透双腔导管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溶栓成功率高且并发症相对较少的特点,在无活动性出血或明显出血倾向,肝功能明显异常或严重高血压的情况下可首选尿激酶溶栓治疗,可减轻患者再次置管的痛苦及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柱.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03,2(8):407-410.

[2]Hilleman DE,Dunlay RW,Packard KA.Releplase for dysfunctionalhemodialysis catheter[J].Pharmacotherapy,2003,23(2):137-141.

[3]章淑华,饶淑珍,饶旺福.体外血块溶解实验对钻颅抽血溶解血块选药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2003,1(4):201-202.

[4]林劲,吴明,李新明,等.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3):225-226.

[5]乔林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60-161.

上一篇:加强村镇规划下一篇:公允价值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