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药物研究(共4篇)
溶栓药物研究 篇1
世界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一直居于第二位, 其中血栓性疾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 世界上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超过1 500万。据卫生部统计,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约200万, 超过全部死亡人数的50%。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治疗血栓病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现有药物溶栓特异性不高, 半衰期短, 且有内出血的危险等缺点。因此寻找和研制溶栓成功率高、副作用小的药物对治疗血栓病有重要的意义。
1 血栓形成和溶栓机理
1.1 血栓形成机制
当体内纤溶系统功能逐渐降低, 血液中凝血与抗凝血功能失去平衡而出现凝血, 即血栓。血液凝固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血浆中凝血酶原受到血浆和血小板中一些因子的激活而形成凝血酶,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原肽A (FA) 和B (FB) , 这两种纤维蛋白原肽形成纤维蛋白单体 (αβγ) 2, 后自发聚合成不稳定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而后在C 等的作用下交联成稳定纤维蛋白多聚体, 这就是血栓的主要基质。
1.2 溶栓机理
血液中有两种纤溶酶原激活剂 (PA) , 一种是来自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 , 另一种是由肾细胞分泌的单链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 (scu-PA) 。在PA的作用下, 纤溶酶原 (Pg) 转变为纤溶酶 (Pm) , Pm将血凝块上不溶性纤维蛋白降解为可溶性产物, 从而使血栓溶解。应用药物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的疗法称为纤溶疗法或溶栓疗法。
2 溶栓药物的发展
溶栓药物的发展很快, 习惯上将溶栓药物按先后划分为三代。
2.1 第一代溶栓药物
以链激酶 (SK) 和尿激酶 (UK) 为代表, 链激酶与纤溶酶原结合, 形成SK-纤溶酶原复合物, 促使游离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溶解纤维蛋白;尿激酶则直接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二者溶栓能力强, 但缺乏溶栓特异性;并将纤维蛋白原降解, 使全身纤溶亢进而导致出血。此外, 链激酶具有抗原性, 易造成过敏反应。
2.2 第二代溶栓药物
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 为代表, 包括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原 (pro-UK, 又称单链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 。此类药物在激活Pg生成Pm时不受血浆中a2-抗纤溶酶 (a2-AP) 及纤维蛋白结合的a1-纤溶酶抑制物 (a1-PI) 的作用, 与纤维蛋白原亲和力低, 因此不增加全身纤溶亢进, 发挥选择性溶栓作用。其溶栓作用大于UK和SK, 出血副作用小, 但体内半衰期短。
2.3 第三代溶栓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对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进行改造而制成的新型PA产品。此类药物包括:t-PA 突变体E-6010, 瑞替普酶 (reteplase) , 替尼普酶 (tenecteplase, TNKase, TNK-t-PA) , 嵌合体K1K2Pu, 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与PA的结合体t- PA-59D8及重组体rscu-PA-32K/MA-15C5Hu等。此类药物在特异性、半衰期、溶栓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 但目前大多处于实验阶段。
2.4 内皮细胞释放t-PA[1]和纤溶酶原激活剂Ι型抑制物 (PAI-1) 抑制剂
人体自身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的t-PA是非常安全的, 因此有研究人员尝试研制促t-PA释放物和PAI抑制剂, 但这方面的研究不是热点。如嘧啶类似物 (monosodium acetate dehydrate) [2]离体和在体均能使t-PA分泌增加, 在老鼠冠状动脉栓塞模型中, 其再通率为75%。PAI-1抑制剂[3]可以血小板a颗粒释放PAI-1, 降低PAI-1浓度, 使血浆t-PA水平升高, 其溶栓活性肯定。
3 溶栓药物的最新进展
目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根据不同的目的构建各种突变体、嵌合体和双特异性制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同时新型天然来源的溶栓剂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3.1 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新PA产品及突变体
3.1.1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 及其突变体[4]。
(1) rt-PA:是用重组DNA技术制成的单链t-PA。rt-PA的纤溶过程是纤维蛋白的相对特异性, 引起非常有限的全身纤溶酶原激活和纤维蛋白溶解现象, 但剂量过大也引起出血。rt-PA溶栓作用强而快, 无抗原性。自临床应用以来发现rt-PA并未在血管再通率和出血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SK。在美国, rt-PA大有被新一代rt-PA突变体reteplase取代之势。 (2) 瑞替普酶 (reteplase, r-PA) :瑞替普酶是一种t-PA缺失突变体, 由t-PA的1~3位氨基酸和176~527位氨基酸组成。它由德国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开发利用基因定点突变克隆技术, 在E.coli中表达获得, 它有较长的半衰期, 无抗原性, 是一种长效、专一性强的溶栓药物。与t-PA相比, 有类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与SK相比, 不良反应少, 但价格昂贵。孙石静等[5]成功构建了含r-P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为建立r-PA/海带表达技术平台打下了基础。 (3) 替尼普酶 (tenecteplase, TNKase, TNK-t-PA) :rt-PA-TNK是t-PA三个位点上的突变体。临床上与t-PA相比, 血浆清除率降低8倍, 纤维蛋白特异性提高14倍。该化合物无抗原性, 具有更强的血栓导向性, 再梗死发生率低, 出血等不良反应少。
3.1.2 尿激酶原, 又称沙芦普酶 (saruplase, pro-UK, scu-PA) 及其突变:
尿激酶原是尿激酶无活性前体, 可由人肾细胞或中国田鼠细胞培养得到天然带糖基的pro-UK或用E.coli生产不带糖基的pro-UK。pro-UK在无血凝块时为钝化状态, 在血块处pro-UK选择性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 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显著优于UK和SK, 同时血块上的Pm将部分pro-UK转化为UK, pro-UK和UK协同作用使血栓溶解[6]。scu-PA突变体的研究不如rt-PA活跃。
3.1.3 重组链激酶及其突变体:
这类药物研究的重点是获得稳定性、低免疫原性的突变体, 李荣贵等[7]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链激酶基因, 经纯化后获得了rSK、rSK△C42、rSKK59E和rSK△C42K59E, 并证实rSK与三种突变体有相同的比活性。Irina等[8]证实SK△59在纤维蛋白溶解特异性和潜力上可与t-PA相比。陈洪山等[9,10]将能识别血小板糖蛋白IIb/ITIa受体的RGD序列和SAK整和, 获得RGD-SAK, 已证实具有溶解血小板型血栓、抗凝和抗再栓塞的作用, 仍处于实验阶段。
3.2 嵌合体
3.2.1 重组PA嵌合体K1K2Pu[11]:
K1K2Pu嵌合体是由 t-PA分子上K1、K2三角区与尿激酶 (scu-PA) 分子上的丝氨酸蛋白酶域 (Ser138-Leu411) 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而成, 兼有t-PA和scu-PA两种分子的优点。在动物模型中, 与t-PA和scu-PA相比, 半衰期延长了6~20倍, 溶栓活性增强了3~16倍, 且不激活全身纤溶系统, 提示静脉推注K1K2Pu治疗血栓病有潜在价值, 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3.2.2 抗凝、溶栓双功能水蛭素12肽-瑞替普酶融合蛋白:
水蛭素C端12肽是一个具有抗凝血酶功能的最小结构片段。余蓉等[12]运用分子设计, 使水蛭素12肽通过柔性肽 (Gly) 3与r-PA连接形成融合蛋白, 构建了表达该融合蛋白的工程菌E.coli。它具有良好的抗凝纤溶双功能, 更长的作用半衰期, 选择性高, 全身出血副作用小, 分子质量小, 该融合蛋白具有成为新一代溶栓药的潜力。
3.3 抗体靶向溶栓药物
目前, 很多学者都在考虑利用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高特异性, 来解决药理剂量下溶栓药物不能溶栓的缺点。
3.3.1 抗纤维蛋白抗体靶向溶栓剂:
纤维蛋白构成血栓各种成分的支架, 是理想的抗体靶目标。Bode及Runge等[13]构建了抗纤维蛋白p链氨基酸末端的单克隆抗体59D8, 并交联到相应的溶栓剂分子上。在几项体外试验中59D8与尿激酶的复合物 (59D8-UK) 及与rt-PA的复合物rt-PA-59D8比相应的UK或rt-PA溶栓能力明显增强, 纤维蛋白特异性更强。此外, Collen’s实验室制备了抗纤维蛋白D-二聚体抗体靶向尿激酶复合物, 溶栓效力增强。杨慧等[14]用脂质体包裹尿激酶与D-二聚体单抗复合物 (Ab-UK-Lip) 进行靶向溶栓实验, 保护了UK和抗体, 血栓特异性增强, 减少了出血副作用。用脂质体作为溶栓剂载体在国外尚未见文献报道。
3.3.2 抗血小板的抗体靶向溶栓药物:
富含血小板型血栓对溶栓药物抵抗是溶栓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Co11er等首先研制出抗IIb/IIIa受体的单克隆抗体7E3, 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Bode等证实, 体外实验中UK-7E3在溶解富含血小板型血栓和阻止血小板聚集方面, 比单独UK、7E3或二者的混合物均更有效。另外, 那些在血小板聚集时方显露的抗原决定簇, 可能是更理想的靶目标, 这方面的研究也在进行。
3.3.3 双功抗体:
将两种具有不同作用的抗体交联或基因重组连结在一起。一个抗体针对血栓表面一种抗原决定簇, 另一个抗体针对溶栓剂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远离催化位点防止酶失活) 。双功抗体是目前研究热点。Branscomb等[15]在体外试验中证实此双功抗体可提高rt-PA活性10倍。鼠体内也可以叫显提高。
3.4 天然来源的新型溶栓药
3.4.1 葡激酶 (Staphylokinase, Sak) :
葡激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含有13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作用机理与链激酶相似, 临床试验未见过敏反应。Sak基因经克隆后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1995年上海研究人员完成了重组葡激酶的临床前研制工作, “注射用葡激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新药, 重组Sak对纤维蛋白特异性高, 不引起变态反应;易于大量制备;不激活全身纤溶系统。重组Sak可与美国广泛应用的tPA相媲美, 价格却比tPA低得多。
3.4.2 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 (desmodus salivary plasminogen activator, DSPA a1, bat-PA) :
DSPA a1是从南美吸血蝙蝠唾液中分离的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其家族中溶栓特性最好, 溶栓能力与t-PA相同, 但纤维蛋白特异性更高。DSPA a1与SK一样, 有抗原性, 在动物体内有抗体形成, 但无变态反应。本品可通过重组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已经进入临床试验II期。
3.4.3 水蛭素 (hirudin) [16]:
水蛭素是从医用水蛭中提取的一种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 还能中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 故水蛭素能高效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以及防止凝血酶催化的凝血因子活化和血小板反应等。水蛭素来源很有限, 国内外主要通过基因工程获得重组水蛭素。目前通过生物技术合成了很多水蛭素的衍生物, 如去硫酸水蛭素、S水蛭素等。
3.4.4 蚓激酶 (Lumbrokinase, LK) :
蚓激酶是从蚯蚓体内提取的多酶组分, 直接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及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 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蚓激酶纤溶活性强, 但专一性稍差;并抑制血小板聚集, 具有抗凝作用。国内外已陆续尝试遗传工程开发蚓激酶, 范志强等[17]构建了蚓激酶乳腺表达载体p-βLK, 并实现了瞬时表达。将乳腺表达载体的表达元件纯化, 注射入受精卵, 制备转基因动物, 这方面的研究在进行中。蚓激酶作为溶栓药物, 临床已有各种胶囊问世, 如普恩复百奥、博洛克等。
3.4.5 蛇毒酶类:
安克洛酶 (ancrod) 是一种蛇毒蛋白酶, 已经在英国上市, 用药前3h不如t-PA, 但在发病6h 内用药会改善疗效。以中国蝮蛇毒为原料提取的降纤酶, 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a链, 抑制血栓形成, 并诱发t-PA释放, 增强t-PA的作用, 促进纤溶酶的生成从而溶解血栓。
4 结语
溶栓药物在治疗血栓病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离理想的溶栓药物还有一定的距离。理想的溶栓药物应该具有安全、有效、给药方便、特异性强、半衰期长、能溶解陈旧血栓, 复发率低、无出血等副反应、价格合理等特点。采用生物技术开发的新溶栓产品有可能实现靶向溶栓, 从生物体寻找溶栓药为人们提供了新思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将现有溶栓药的优点集合起来, 设计出完美的溶栓药将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同时, 开发新型天然来源溶栓药探索新型结构溶栓药将是今后研究方向。
摘要:血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中有很大比例是血栓病, 并以血栓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 而溶栓疗法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溶栓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1) 通过生物技术改造的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2) 新型天然来源的溶栓药, 主要是来自微生物和植物的抗凝血和溶栓成分。本文就这些方面做了如下综述。
关键词:溶栓药物,血栓病,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研究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急性STEMI患者75例,入选标准[2]:持续性胸痛≥3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ST段在2个或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mV,或在2个或2个以上胸前导联抬高≥0.2mV;年龄≤75岁,或体质较好无溶栓禁忌证者,可适当放宽年龄;发病时间在6~12h,若患者发病超过6~12h,心电图抬高仍然明显,伴胸痛者仍可入选;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r-PA组25例、rt-PA组32例和UK组18例。r-PA组年龄42~74(58.63±9.15)岁,胸痛距溶栓时间为(214.21±120.86)min;rt-PA组年龄52~75(60.39±7.5)岁,胸痛距溶栓时间为(196.55±98.79)min;UK组年龄39~74(61.42±11.52)岁,胸痛距溶栓时间为(217.84±95.32)min。3组性别、年龄、胸痛距溶栓时间、梗死部位分布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入院后迅速完成病史采集、心电图描记及心肌酶等实验室检查,以尽快开始溶栓治疗。(1)3组在溶栓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mg、硫酸氢氯吡咯雷(波立维)300mg,以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d、波立维75mg/d维持治疗。(2)r-PA组:予以瑞替普酶(r-PA)10MU静脉注射(注射时间>2min),30min后重复注射上述剂量1次;rt-PA组:予以阿替普酶(rt-PA)8mg静脉注射,随后予以rt-PA 42mg于9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UK组:予以尿激酶(UK)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于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3)3组溶栓的同时予以普通肝素75U/kg静脉推注,溶栓后予以普通肝素12U·kg-1·h-1静脉滴注,使部分活化凝血激酶时间(APTT)维持于正常对照的1.5~2.0倍(50~70s)持续48h。然后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r-PA组和rt-PA组持续7d,UK组持续5d。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按需常规使用,其他按照指南进行相关监测和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溶栓效果:根据指南的临床再通判定指标[3],比较3组溶栓60、90、120min时的临床再通率。(2)比较3组溶栓后4周内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溶栓后冠脉再通率
r-PA组、rt-PA组溶栓后早期(60min和90min)血管开通率(76.0%、62.5%,80.0%、75.0)高于UK组(27.8%、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rt-PA组、UK组溶栓120min再通率分别为88.0%、81.3%、72.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UK组比较,*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3组间溶栓后4周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虽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仍是目前治疗STEMI的首选方案,但各种原因导致的时间延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直接PCI的优势,而溶栓可以补偿相关的时间延迟,为患者赢得早期持续再灌注的时间[4]。大量研究表明,溶栓治疗不仅能重新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而且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5]。
UK属于第1代溶栓药物,其特点是溶栓能力强,但不具有纤维蛋白溶栓特异性,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较大。rt-PA属于第2代溶栓药物,其特点是溶栓速度快,纤维蛋白特异性高,且无抗原性。第3代溶栓药物r-PA相对于第1、2代溶栓药,在特异性、半衰期、溶栓效率等方面都有改进和提高,r-PA无抗原性,尤其适用于院前的溶栓治疗[6]。本文结果显示:r-PA组及rt-PA组溶栓后不同时段(60、90min)血管再通率均高于UK组,与文献报道相近;且早期(60、90min)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溶栓安全性方面,r-PA组和rt-PA组溶栓后4周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UK组,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STEMI而言,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3种溶栓药物均有较好疗效。其中r-PA、rt-PA的冠脉再通率,尤其是早期冠脉再通率要高于UK。由于药物价格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r-PA、rt-PA的普遍应用。因此,当发生严重影响心功能的心肌梗死,如广泛前壁STEMI时,建议优先考虑使用r-PA、rt-PA;当发生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的心肌梗死,如下壁、后壁STEMI时,UK亦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溶栓药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25例、rt-PA组32例和UK组18例,分别采用瑞替普酶、阿替普酶、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3组患者溶栓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再通率、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r-PA组与rt-PA组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与rt-PA组上述指标均优于C组,尤其是在早期血管开通率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PA、rt-PA及UK治疗急性STEMI均有较好疗效,但r-PA及rt-PA早期血管开通率均高于UK。
关键词:溶栓药物,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急性,早期血管开通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79-1491.
[2]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3-203.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4]韩雅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策略的再认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4):268-270.
[5]Eagle KA,Nallamothu BK,Mehta RH,et al.Trends in acute reperfusion therapy for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om1999to2006:we are getting better but we have got a long way to go[J].Eur Heart J,2008,29(5):609-617.
溶栓药物研究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9~2005年我院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机梗死患者193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50万单位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10min静推,10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静点),分为贫血组和无贫血组,贫血患者的诊断标准Hb男性<130g/L,女性<120g/L。比较2组患者间的溶栓再通率,低血压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心率失常发生率和病死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值,并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并记录MACCE的发生情况。
1.2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与研究相关的原始数据采自医院标准病历,门诊随访统一记录。计量资料以表示,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资料
所有入选的193例患者中贫血患者67例,无贫血患者126例,随访时间中位数539d,随访率89.7%。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使用率无显著差异(表1)。
2.2 临床特点
贫血患者的溶栓再通率明显低于无贫血患者(38.8%∶61.1%P<0.001),低血压发生率(29.9%∶21.4%,P<0.001)、心衰发生率(19.4%∶11.1%,P<0.001)、心律失常发生率(55.2%∶36.5%P<0.001)均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住院两周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无贫血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病死率和MACCE
贫血患者组死亡6例(8.9%),显著高于无贫血患者组(4例3.2%,P<0.001),贫血组患者发生MACCE事件9例(13.4%),较无贫血组明显增高(12例,9.5%,P<0.05)。
2.4 贫血程度对病死率的影响
在贫血患者组Hb<90g/L的24例患者中,死亡4例(6.7%),比Hb≥90g/L的患者43例,死亡2例(4.7%),病死率显著增高,P<0.00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溶栓在心肌梗死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有所减少,但是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于操作的特点,仍然是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法[1]。贫血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而且可以增加心力衰竭和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贫血可以使PCI后病死率增加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对于药物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研究证实贫血也明显增加患者的临床风险和病死率。贫血使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兴奋交感神经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心律失常和水钠潴留,慢性贫血时机体主要通过增加心排血量而促进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以及左心室重量与收缩末期容积的增加,这种改变可导致心律失常、心机梗死以及心肌纤维变性的发生[3]。与MACEE相关的贫血发生机制同多种因素有关如贫血患者心肌需氧量增加,血液儿茶酚胺含量增高,氧输送受损导致组织缺氧以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等。
贫血做为一种常见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溶栓治疗中,会明显增加其临床风险及影响其远期预后,且贫血程度愈重其影响愈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基础医疗的普及,及时地做出诊断,合理治疗,纠正贫血。在药物溶栓时分秒必争,其同时纠正贫血是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尚未肯定,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研究制定更为合理的方案。
摘要:目的 了解贫血对急性心机梗死药物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 我院1999~2005年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3例,诊断为贫血的患者67例,无贫血患者126例,比较2组的临床特点、病死率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平均随访539d。结果 贫血患者溶栓再通率明显低于无贫血患者(38.8%:61.1%,P<0.001),而低血压的发生率(29.9%:21.4%,P<0.001),心衰的发生率(19.4%:11.1%,P<0.001),心律失常发生率(55.2%:36.5%,P<0.001),病死率(8.9%:3.2%,P<0.001)和MACCE发生率(13.4%:9.5%,P<0.05)均明显增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01。结论 贫血是影响急性心机梗死药物溶栓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贫血,急性心机梗死,药物溶栓,疗效及预后
参考文献
[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70~174
[2]Sarnak MJ,Tighiouart H,Manjunath G,et al.A ne mia as a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Atherosc 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J].J Am Coll Cardiol,2002,40:27~33.
溶栓药物研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中均为永州市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男68例, 女32例;年龄35~76岁, 中位年龄55.5岁;既往有高血压史67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43例, 糖尿病史6例;以上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其中前壁50例, 前间壁32例, 下壁18例;发病最长时间20~30h, 最短2h, 无使用扩张血管药物禁忌证者。所有病例抢救时间均不低于3h。
1.2 治疗方法
100例患者中有48例 (48.0%) 接受了溶栓治疗。52例未溶栓者包括不适宜溶栓和适宜溶栓但未进行溶栓两部分。不适宜溶栓者46例, 其中发病>24h或<24h且无进行性胸痛和ST段抬高者41例。适宜溶栓而未行溶栓者11例, 其主要原因为家属因经济问题、溶栓并发证以及患者年龄较大而拒绝。溶栓治疗采用尿激酶静脉给药, 尿激酶150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100m L中静脉滴注, 30min滴完;药物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应用扩张血管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注射液20~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 L, 8~10滴/min, 1次/d, 静脉滴注, 维持5~7d。
1.3 疗效判定
治愈: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抬高的ST-T段基本恢复正常, 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显效: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起始部至弓背向上抬高的ST波段逐渐下降至基线, T波向下倒置, 坏死性的Q波。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心前区疼痛缓解, 心电图无好转。无效:心前区疼痛较前无减轻, 心电图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经过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后, 治愈36例, 显效46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4.0%, 无效6例在治疗后死亡, 死于猝死3有效9例, 无效4例。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缺血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缺血、坏死, 如抢救不及时, 可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甚至心脏破裂而危及生命。本病在春冬季发病较多, 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密切关系, 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 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患者在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后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 60%~89%的患者伴有或在发病前有高血压, 近半数患者以往有心绞痛、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少体力活动[2]。常见症状有: (1) 心绞痛发作频繁, 程度加重, 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大汗淋漓或烦躁不安, 甚至有濒死的恐惧感。 (2) 疼痛的范围可扩大到整个心前区, 常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 (3) 常出现剧烈咳嗽, 口吐白沫痰, 不能平卧, 气急, 呼吸困难, 严重的有口唇青紫, 口吐粉红色泡沫状痰。 (4) 发热, 一般在38~38.5℃, 可持续数天不退, 由于机体吸收坏死物质所致。
心肌梗死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溶栓和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已成为选择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重要的疗法。根据国外报道大剂量尿激酶血管通畅率可以达到62%。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体内激活纤溶酶原, 成为纤溶酶, 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 从而达到溶栓目的。此外, 由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治疗上以再灌注治疗为主, 其中包括药物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 由于PCI只能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同时费用较高, 故药物治疗仍为首选, 而血管扩张药物即是首选。血管扩张药物主要包括三磷酸胞苷二钠、硝酸甘油、果糖二磷酸钠、前列地尔和硝普钠等。硝酸甘油是治疗心肌梗死的理想药物, 药源广、价格低、不良反应小, 值得推广。其作用机制是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鸟苷酯环化酶, 使三磷酸鸟苷转变为环式-磷酸鸟苷, 蛋白激酶磷酸化, 使细胞内钙离子减少, 血管平滑肌扩张, 达到改善冠状动脉循环作用, 但长期持续应用易产生耐药性。通过本临床研究, 经过溶栓和药物治疗治疗后, 治愈36例, 显效46例, 有效12例, 总有效率为94.0%, 因此, 该方法疗效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心肌梗死患者, 48例经尿激酶静脉给药溶栓治疗, 52例硝酸甘油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结果经过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后, 治愈36例, 显效46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94.0%, 无效6例在治疗后死亡, 死于猝死3例, 脑出血心力衰竭3例。结论溶栓和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钱钧.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7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9) :35.
[2]段亮月.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溶栓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