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研究(共11篇)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 篇1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包括4类药物, 分别是噌啉酸、喹啉酸、吡啶并嘧啶酸、萘啶酸。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喹诺酮类药物仅指喹啉酸类药物。萘啶酸类新品种仅有妥氟沙星 (1987年) 、依诺沙星 (1979年) [1]。吡啶并嘧啶酸类至今只有吡啶酸与吡咯酸。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现报道如下。
1 构效特点
第1代吡咯酸和萘啶酸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阳性菌 (G+菌) 几乎无活性, 只对革兰阴性菌 (G-菌) 有活性。与氨基苷类抗生素 (抗G-菌活性较强) 相比, 第1代吡咯酸和萘啶酸没有肾毒性、耳毒性, 也不会与其他抗生素形成交叉耐药[2]。喹诺酮类生物抗菌机制的重要发现是萘啶酸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第2代吡哌酸和西诺沙星在体内的稳定性较强。除了临床疗效较佳之外, 良好的组织渗透性是吡咯酸的重要发现[3]。
以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为代表的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谱扩大为G+菌, 对吡咯酸、萘啶酸耐药菌株广谱高效、组织渗透性良好、抗菌活性很高。葡萄糖与G-菌活性很强、非酵解菌, 耐药性与吡哌酸之间不完全交叉。第3代喹诺酮的发现, 使得促旋酶本身的作用得以确认[4]。
以莫西沙星、司帕沙星、氟罗沙星、妥舒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为代表的第4代品种有着较为明显的特点, 如对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与利福平、异烟肼相当, 对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比第3代更强, 是第3代的3~30倍。氟罗沙星能够实现每天1次给药, 左氧氟沙星是外消旋体氧氟沙星的2倍, 是右旋光学异构体的8~128倍, 不良反应低、水溶性高, 由德国Bayer公司研制。莫西沙星的体外作用机制、体外抗菌谱类似于其他氟喹诺酮, 但对于厌氧菌和G+菌的抗菌活性相似, 在德国上市 (1999年9月) , 无光毒性, 耐药性很慢。第4代的研制表明, 氟喹诺酮是各类抗菌药物中是最宽的种类, 有较强的后抗菌效应和良好的渗透力。与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相比, 氟喹诺酮的胞内浓度比胞外浓度更大, 是对衣原体感染、军团菌感染、沙门菌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5]。
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虽在减少不良反应、延长t1/2、活性、扩谱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 但活性比较低, G+菌抗菌谱较窄。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 也会出现一系列的耐药菌。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相继开发出数个新品种来克服这些缺点, 如7位引入氨基环丙基的T-3761, 会降低不良作用反应;巴罗沙星在8位引入甲氧基, 会减少过敏反应;格雷沙星对目前所有喹诺酮的活性强得多, 对厌氧菌、G-菌、G+菌的抗菌活性很强[6]。
2 安全性
喹诺酮与其他抗菌药相比, 不良作用较小, 但仍存在如光敏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等, 目前国内外尚无新品种能完全克服。这些不良反应或与药物的降解产物有关, 或与基因产生的性质和药物本身的反应性有关, 或与药物对特定受体或酶的亲合力有关[7]。氟喹诺酮的开发速度较快, 但减少不良反应却不佳。格雷沙星 (日本Otsuka公司开发) 在1997年上市, 目前已在世界30个国家上市, 1998年1月在英国上市, 但由于危急安全的考虑撤销了该药物。主要原因在于有7例患者服药后出现心律不齐而病死, 不排除服用本品与患者的死因有关。所以应务必慎重引进第4代新品种。
3 结束语
喹啉酸类是第3代喹诺酮药物、第4代喹诺酮药物的研究开发焦点。喹啉酸类药物对G-菌或G+菌的厌氧菌均有活性, 对现有的氟喹诺酮与G-菌有相似或稍强, 对各种G+菌活性较好, 也不会与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从未来来看, 抗耐药菌新品种的开发重点就是氟喹嗪酮类衍生物[8]。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特点, 其次, 分析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DNA拓扑异构酶
参考文献
[1]Appelbaum PC, Hunter PA.The fluoroquiolone antibacterials:past, prest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00 (16) :5-15.
[2]Domagala JM.Structure-activity and Structure-side-effect Relationship for the Quinolone antibacterials[J].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4, 33 (4) :685-706.
[3]Robin PM, Kutlin A, Hammerschlag MG.In vitro activity of trovafloxacin against Chlamydia pneumoniae[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97 (41) :2033-2034.
[4]Nanane T, Iyobe S, Sato K, et al.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DU:-6859a, a mwe fluoroquinolone[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95, 39 (12) :2822-2826.
[5]何建鹏, 李日生, 刘厚凡, 等.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J].江西化工, 2007, 36 (3) :17-18.
[6]贾艳华, 申永刚, 王丽景, 等.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兽医导刊, 2007, 26 (10) :29-31.
[7]张泽锋, 李有俊.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合理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7, 21 (11) :1045-4047.
[8]刘双, 杨京华.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 5 (6) :39-42.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 篇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水产品中磺胺类、喹诺酮类等合成抗菌剂残留的方法.样品以乙腈为提取剂,提取物经脱脂、净化、浓缩后,用流动相溶解.用氘代试剂内标法定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本方法通过梯度洗脱将12种磺胺类、喹诺酮类进行良好分离.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05~0.8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87 5~0.999 1,回收率为61%~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75%~6.12%(n=5),检出限为10~50 μg/kg.
作 者:李佐卿 倪梅林 俞雪钧 章再婷 谢东华 殷居易 湛嘉 LI Zuo-qing NI Mei-lin YU Xue-jun ZHANG Zai-ting XIE Dong-hua YIN Ju-yi ZHAN Jia 作者单位: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宁波,315012刊 名:分析测试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年,卷(期):200726(4)分类号:O657.63 R978.2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产品 磺胺类 喹诺酮类 残留
喹诺酮类药物:儿童慎用 篇3
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已成为临床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临床常用的有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口服易吸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价格较低等特点,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肠道感染与呼吸系统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在防治多种细菌感染中显示了非凡的作用。但服喹诺酮类药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儿童用药需谨慎
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多种幼龄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有损伤作用。其毒性与年龄、药物剂量相关,即年龄越小,用药后出现关节损伤表现越快、越重;剂量越大,软骨毒性发生率越高。有些诺氟沙星胶囊使用说明书中说,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应避免使用,氧氟沙星片使用说明书中则写明儿童禁用。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其关节疼痛的副作用特别敏感,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及关节病、腕踝关节痛、骨损害、肌肉疼痛、肌张力障碍、腱鞘炎、跟腱断裂、胎儿畸形、生长发育迟缓等,多发生于用药最初两天内,呈双侧性。大多数专家主张对16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骨骼处于生长期的婴幼儿宜谨慎应用这类药物,以免发生骨、关节病变及骨生成受阻所致矮小等情况。
联合应用防耐药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应减少诱导耐药产生。比如,喹诺酮类药物与抗酸药(例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合用可减少吸收;与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合用可使神经兴奋阈值降低,引起抽搐,增加神经系统毒性;与咖啡及茶碱合用时,可减慢咖啡及茶碱从体内清除,从而引起茶碱毒性反应;与含有铝、镁、锌、钙等的药物同服可使药物吸收率下降。
不良反应须注意
随着这类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不合理用药和耐药也日趋严重,随之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有所增加:一是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二是出现失眠、头痛、头晕,或者幻觉、谵妄、精神错乱、诱发癫痫等,因此精神病及癫痫患者不适用;三是发生皮疹较多;四是出现肝肾毒性反应,国内报道以肝功能损害居多,一般为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五是所有喹诺酮类药物都可对幼龄动物软骨造成损伤,因此儿童应避免常规用药;六是有发生白细胞降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心血管方面有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及休克等报道,也有可能引发腮腺及乳房增大。
服药时勿忘忌口
食物对这类药物影响较大,因此应与进食间隔2小时以上。此外,有些食物会影响此类药物的药效应注意避开:
1、含矿物质食物:这类食物有牛奶、乳制品、海带、酱油等,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会与喹诺酮类药物形成螯合物,减少药物吸收,使其血药浓度过低,疗效下降。尤其服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时,应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2、咖啡和茶:茶叶和咖啡都有甲基黄嘌呤结构,两者可被喹诺酮类药物抑制(主要是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进而导致患者神经兴奋,出现头痛、焦虑、失眠等不适。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篇4
1研究进展
1.1 化学结构与作用、光毒性的关系
据有关构效关系的研究资料表明, 4-喹诺酮母核的3位均有羧酸基, 6位引入氟原子可增强抗菌作用并对金葡菌有抗菌活性; 7位引进哌嗪环可提高对金葡菌及绿脓杆菌的抗菌作用, 哌嗪环被甲基哌嗪环取代, 脂溶性增加, 肠道吸收增强, 细胞的穿透性提高, 半衰期延长, N-1修饰以环丙基团或噁嗪环可扩大抗菌谱, 增强对衣原体、支原体及分支杆菌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等) 的抗菌活性, 噁嗪环还可提高水溶性, 以原形经尿排泄。某些不良反应与喹诺酮母核的取代基有关, 特别是光毒性, 8位取代基决定光毒性的大小, 以卤素取代可提高吸收度以增强抗菌活性, 但光毒性极大, 而引入甲氧基对抗G+、G-菌活性影响不大, 但光毒性大为降低, 另外5位取代也与光毒性有关。因此, 可以通过改造母环8位的取代基降低光毒性。
1.2 抗菌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DNA螺旋酶作用, 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在细菌细胞内的作用靶位是2型拓扑异构构酶。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2型拓扑异构酶有2种, 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 此两种酶都是细菌生长所必须的酶, 其中一种受到抑制均可导致细菌死亡。喹诺酮类结合并阻断这两种酶使DNA断裂与再连接的功能, 使DNA复制受阻, 最后导致DNA降解及菌体死亡。
1.3 细菌耐药机制及克服耐药性研究[1]
氟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后已出现细菌耐药性, 其机理主要是染色体突变, 不存在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耐药机制有三点:①细菌DNA促旋酶亚基A或拓扑异构酶变异;②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下降使进入细胞内的药物减少;③药物主动外排导致细胞内药物浓度下降。3种机制同时并存且此类药物作用机制大都相同, 因此可出现交叉耐药性。在克服耐药性的研究中发现:①一些无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对喹诺酮耐药的MRSA、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亦有较强作用;②2-Pyridone类化合物是作用靶位不同的新DNA回旋酶抑制剂, 对耐药菌有较高的活性;③外排泵抑制剂, 如喹诺酮外排泵抑制剂MC-207110能使左氧氟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增效8倍。
1.4 抗生素后效应
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因抗生素造成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或药物与靶位持续结合, 使细菌恢复再生长的时间延长。喹诺酮类作用的靶酶是细菌的DNA回旋酶, 药物与回旋酶亚基A结合, 抑制酶的切割与链接功能, 阻止DNA的复制。药物清除后, 酶功能的恢复尚需一定时间, 而呈现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也是产生体内抗生素后效应的机理之一。研究发现, 喹诺酮类药物对G+、G-菌均有明显抗生素后效应, 因此, 设计临床给药方案时要适当延长给药间隔, 两药联用后抗生素后效应呈协同或相加性作用者, 原则上应减小药物的单剂量。
1.5 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应用有向抗病毒和抗肿瘤延伸的趋势, 作用机制主要基于抑制拓扑异构酶Ⅱ和抗有丝分裂作用。
2临床应用
2.1 抗菌作用特点
氟喹诺酮类药理学共同特性有:①抗菌谱广,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②细菌对本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③口服吸收良好, 部分品种可静脉给药;④体内分布广, 组织体液浓度高, 血浆半衰期相对较长, 多数经尿排泄, 尿中浓度高。
2.2 适应证
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耳鼻眼和口腔感染, 还用于妇科感染、结核病、伤寒、皮细菌感染。对肺结核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 尤其是用于耐多药结核的治疗, 引起了广泛关注。
2.3 不良反应
据有关报道显示[2],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0%~16.2%, 主要有:①胃肠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有失眠、头痛、头晕, 重者出现幻觉、谵妄、精神错乱、诱发癫痫等;③皮肤及光敏毒性, 以及疹较多;④肝肾毒性, 多表现为转氨酶升高, 及间质性肾炎;⑤关节病变, 主要对幼龄动物的软骨损伤, 儿童应避免常规应用;⑥血液系统, 有白细胞降低、溶血性贫血、再障等;⑦其他在心血管方面也有毒副作用发生。
3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仍是一类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 是当代抗感染化疗中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应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与开发, 并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该类药物, 以减少不良反应与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田治明.新喹诺酮的耐药抑制DNA旋转酶活性的作用机制.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 1995, 16 (2) :115.
[2]刘又宁.新喹诺酮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 25 (12) :748-752.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篇5
喹诺酮类药物的问世,给人类对付感染性疾病带来了福音。由于它的抗菌作用特别,不同于其它抗菌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阻碍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对革兰阴性菌及草兰阳性菌都有较强的作用。另外对支原体、衣原体、分枝杆菌等也有比较好的作用。因此在感染性疾病方面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喜爱。在为它叫好时,也不容忽视它的不良反应。应加强防范与处理。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局部刺激反应
静脉滴注稍快时,局部会有散在小红斑、小豆疹微痒微痛。减慢滴速与局部抚摸可缓解或消失。但要注意与过敏反应区别。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执行。
2胃肠道反应
与剂量有关。口服或静脉滴注时较快时会有上腹不适,饱胀、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空腹时更易发生。应饱餐根据情况选用止吐剂(胃复安)、制酸剂(奥美啦唑)、解痉剂(654-2)。可预防或得到控制。
3中枢反应
部分患者可有头昏、头晕、头痛、睡眠不良、兴奋烦躁,步态不稳等嘱平卧、减慢滴速、适当镇静。有癫痛或精神病史者慎用。
4光毒反应
少数患者服药期间,接触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时会有皮肤损害,如红斑、豆疹、水肿、起疱、搔痒等。应避免接触日光及紫外线照射,可使用抗过敏药物(扑尔敏、氯雷他定)激素(地塞米松),局部涂防晒剂护肤。
5骨骼反应
可引起关节痛及跟腱炎,主要是因为影响软骨发育,孕妇及未成年人不可使用。一旦发生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
6肾毒性
可产生结晶尿,特别是在碱性尿液时更易发生,因此应注意尿液及肾功能的监测。多饮水酸化尿液,必要时利尿。
7肝损害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应注意肝功能的检查,一旦发生停药,使用益肝灵、甘利欣、苦参碱等藥物保肝降酶。
8心脏毒性
可引起Q—T间期延长,应做心电图检查。如果发生后应停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适当选用中成药丹参、参麦、心血康、保心丸、救心丸等,如有窒速或窒颤发生应立即抗心律失常除颤,防止猝死事件发生。
9干扰糖代谢
本类药物由于干扰糖的正常代谢,诱发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慎用。
10过敏反应
少数病人会有胸闷、心悸、气短、全身潮红或出现散在皮疹、搔痒等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并更换其它药物同时抗过敏处理。
11血细胞影响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或缺乏,嗜酸性细胞增多等,应注意对血象的检验,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输血等处理。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 篇6
1 不良反应关系的类型
1.1 胃肠道反应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肠胃道出现最多的不良反应, 特别是在口服药物, 大部分表现为恶心消化不良, 胃纳差等;少数的表现特征是呕吐, 腹泻, 味觉异常, 但只有少数患者需要停药。
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FQNs药物, 破坏了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 对其敏感的生理细菌被杀死, 而一些好氧性细菌和兼性厌氧菌, 它们可以异常繁殖, 单纯腹泻, 数量增加, 假膜性结肠炎、结肠炎等继发性腹泻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1.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中, 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占第二位, 仅次于胃肠道, 经常表现为, 头晕、震颤、头痛、失眠等, 大多数的患者的症状出现在治疗开始时, 停止使用药物后, 症状的到缓解。比较严重的表现为惊厥、精神异常、癫痫发作等, 但是发生此现象的几率极低。FQNs药物有一定的脂溶性, 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抑制GABA与受体相结合而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 但只有部分解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3 皮肤反应
大多数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为轻度和中度, 严重的不良反应<1%, 喹诺酮类抗菌药引起的特殊的不良反应, 主要是光毒性反应和光过敏反应, 后者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性红斑, 严重的患者将会在直接或间接的出现在阳光下时, 会出现皮肤脱落、疱疹、糜烂等现象。现象会出现在用药后3 d左右, 多数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自动的消失, 不会影响治疗。但是也有部分的患者在停止用药3周是出现, 在白种人出现频率较多。
1.4 肝脏功能
喹诺酮类抗菌药引起肾毒性的情况比较少。诱发这类现象的患者大多为50岁以上, 可能因为直接毒性反应或者过敏反应。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可能出现如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增高等现象, 偶尔也会见血尿素或氮肾血浆肌肝升高等现象[2]。
2 药物相互作用
2.1 肠胃干扰
喹诺酮类抗菌药母环的3位、4位与含锌的多种维生素制剂、含镁/铝抗酸剂、牛奶、金属阳离子 (如铁) 等, 在胃肠可发生作用, 会形成难溶性复合物。降低药物的效果, 可能使得抗菌治疗获得失败。所以, 在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2 h内, 不能服用金属离子药。
2.2 与其他抗生素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分别与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抗假单胞菌的青霉素类药物联用, 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一定的损伤肾脏的作用, 而万古霉素有严重的肾毒性。当2种药物合用, 可以使肾毒性增加。导致肾小管上皮损伤等中毒症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者年纪较大的患者不能合用喹诺酮类抗菌药与磺胺类药物。
2.3 降血糖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口服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同时使用, 可使得血糖异常, 在使用过程中, 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浓度, 一旦出现低血糖, 应立即停止使用。
2.4 其他
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的喹诺酮类抗菌药, 消毒的力量最强, 在偏酸性条件下抗菌效果是微弱的, 因此喹诺酮类抗菌药不适合与酸性药物合用。
3 小结
综上所诉, 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方便、无需皮试, 在临床中备受欢迎, 但是药物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因此, 在临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时, 要掌握药物的适度性, 要特别注意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用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该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防止骨骼的生长发育。医生应该严格控制的药物组合,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其他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总之, 加强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判断能力, 再增加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是今后的工作方向[3]。
参考文献
[1]向荣, 庄安士, 王娟.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茵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 10 (6) :771-772.
[2]Lewis RJ, Mohr.IF.Dysglycaemias and fluoroquinolones.Dru Safe-ty, 2008, 31:283-292.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 篇7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杂质,通过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并串联质谱仪分析药物的质谱裂解情况,定性、定量分析该药物杂质,为控制、优化、评价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技术支持。
1 实验
1.1 主要样品和试剂
本次实验选取常见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左氧氟沙星、马波沙星、伊诺沙星、妥舒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西诺沙星、普卢利沙星均购置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宄院。
乙腈、甲醇和甲酸均为色谱纯,购于天津光复药品厂;氨水和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购于天津化学试剂厂;实验用水均为二次超纯水,购于天津水厂。
1.2 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
实验仪器:BSA-220.4电子天平,上海卓精电子天平;3860A超声波清洗仪,天津科贝尔光电技术有限公司;20-1000μL微量移液器,北京卓信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美国waters公司。
实验条件:流动相采用80%甲醇:20%水,色谱柱采用Waters C18,柱温30℃,流速0.5 mL/min;质谱全扫描,确定峰形及峰响应,设置电离模式ESI+,配备Analyst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离子源温度400℃,采用在线性离子讲模式的子离子扫描,质量扫描范围100~500 m/z。
1.3 制备样品溶液
称取喹诺酮类抗菌药溶入溶剂中,其中奥比沙星的溶剂为含0.1%甲酸的甲醇,西诺沙星的溶剂为乙腈,其余其他抗菌药溶剂为乙醇,超声溶解,配制成1 mg/mL的储备液备用。
1.4 样品处理和进样
取适量储备液样品,用色谱甲醇稀释配制成100 ng/mL的进样溶液,采用进样器每次吸取进样量为1μL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样品进样前均过0.22μL的有机滤膜。
1.5 数据处理
将质谱数据处理发现药物的杂质信号,进行MDF和MMDFs计算,软件采用Peakview和Metabolite ID,基本流程是数据采集、筛查杂质、表征杂质结构并确认等,排除背景离子的干扰。
2 结果与讨论
2.1 离子化效果考察
在正离子存在的ESI条件下考察选取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离子化效果,实验表明,在正离子存在的模式条件下,药物离子化程度较好,丰度良好。因此,选择的初始条件是可行的,此外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尝试的负离子模式的离子化效果ESI条件下可以正确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峰形。
根据选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母核结构可知,在(+)ESI-MS条件下,离子化的分子离子形式为[M+H]+,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如[M+Na]+等加合离子[4]。因此,在离子化效果较好的正离子模式下选择[M+H]+进行质谱峰分析,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峰形的裂解情况。
2.2 质谱裂解特征分析
左氧氟沙星、马波沙星的4-喹诺酮结构母核的N-1和C-8位置由取代基连接形成六元环,羧基取代了C-3位,并在C-6位引入氟原子。[M+H]+质谱峰分析的结果是可以看到[M+H-H2O]+、[M+H-CO2]+等,氟原子电离出HF子离子,生成主要质合比m/z特征离子,其中马波沙星六元环的氮原子可能会发生六元环开环断裂[2],具体见表1。
伊诺沙星、妥舒沙星的4-喹诺酮结构母核的C-8位置由氮原子取代,羧基取代了C-3位,裂解过程中[M+H]+质谱峰分析结果是可以看到[M+H-H2O]+离子,脱水离子正是由于3位取代羧基脱水形成的,伊诺沙星的N-1位取代的乙基会裂解分成乙烯分子,伊诺沙星、妥舒沙星的C-6位置由氟原子取代,C-7位的杂环取代基可能丢失裂解成C2H5N离子,又或者有伯胺基团丢失分子氨[5],具体质谱结果见表2。
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4-喹诺酮结构母核中,羧基取代了C-3位,哌嗪环或哌嗪衍生物占据C-7位的取代基,C-6位含有氟原子。在正离子裂解过程中[M+H]+质谱峰分析结果是可以看到[M+H]+、[M+Na]+、[M+H-H2O]+离子,脱水离子正是由于3位取代羧基脱水形成的,C-6位的氟原子可能脱离形成HF[2]。C-7位的哌嗪环取代基可能丢失裂解成C2H5N离子或者C3H7N、C4H8N等中性离子形成的子离子,低质量的质合比有裂解的m/z 72、84、98的特征离子,具体质谱结果见表3。
西诺沙星、普卢利沙星的4-喹诺酮结构母核中,羧基取代了C-3位,其他结构差异较大。在正离子裂解过程中[M+H]+质谱峰分析结果也是可以看到[M+H]+、[M+Na]+、和3位取代羧基脱水形成的[M+H-H2O]+脱水离子[6]。西诺沙星的C-6和C-7位连接成环,脱去一分子水,研究表明亚甲二氧基是促使连接成环的主要基团。普卢利沙星的C-2位和N-1位形成四元环,哌嗪环的4位被取代,裂解丢失形成m/z 360、350、248子离子。具体质谱结果见表4。
采用正离子模式下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质谱情况,比较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裂解情况,结果显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母核结构基本未发生主要变化,碎片离子的形成是取代基取代的结果[7]。质谱结果显示[M+H]+的丰度较强,[M+Na]+丰度较弱,还有3位羧基的化合物会裂解脱去一分子水,含哌嗪环的会裂解产生低质合比的子离子,含N-1位取代的可能发生四元环裂解反应,而取代基的C-6或C-8位置的氟原子会发生脱去成HF相关离子[2]。上述研究可以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结构识别与鉴定,在筛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杂质及结构提供重要依据。
2.3 杂质分析
文章选择喹酮类药物中的左氧氟沙星进行杂质研究,其中左氧氟沙星的标品和含杂质的混合测定显示在离子峰最弱的质合比为336的峰形时其S/N大于10,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强,灵敏度高,检测药物杂质含量最低为0.02%,是完全达到ICH要求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杂质浓度[9]。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对左氧氟沙星杂质分析,研究发现左氧氟沙星存在17个杂质信号,并且大部分杂质是强制破坏过程中药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具体见表5。
在2.2研究喹酮类药物裂解的基础上杂质间的裂解行为,其中左氧氟沙星的母核结构质合比m/z 261.10,保证母核结构的相对稳定,判断结构,保证母核结构存在的前提下发生的变化是C-3和C-7不同的取代基引起的变化,例如11号杂质中分子离子的质合比m/z 376.16对应的元素组成是C19H23FN3O4+,该杂质相对于左氧氟沙星多了个亚甲基,证明杂质是甲基化产物形成的,12号C16H19FN3O4+相对于左氧氟沙星丢失的一分子C2H2是由于哌嗪环可能部分开环形成的[3]。在质谱图中可以看到特征离子,例如4号、8号、15号杂质中,4号相对于左氧氟沙星元素组成上少了一分子亚甲基,这是由于左氧氟沙星丢失哌嗪环取代甲基形成的;8号少一分子CO2,这是由于左氧氟沙星的C-3位羧基脱去一分子CO2形成的,15号多一个O原子,是由于氧原子与哌嗪环的N-4形成了结合物。16号与17号杂质比左氧氟沙星都少了一个氮原子,主要是哌嗪环发生了变化,其中16号元素组成上少的C5H9N7-哌嗪环丢失形成了氨基[2];17号组成上少的是在强制破坏过程中分解氧化成硝基的结果。
将杂质的标品与上述杂质谱进行一致性评价发现,其保留时间、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基本一致,采用Analyst软件的Library search功能对杂质标品和杂质进行质谱图的一致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两者匹配度高达95%以上。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串联质谱分析杂质结构是可行的,在鉴别喹酮类抗菌药物的微量杂质是合理的。
3 结论
本文在分析喹酮类抗菌药物质谱裂解的基础上,代表性选取左氧氟沙星研究杂质定性分析研究,对比裂解规律探讨杂质种类和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专属性寻找喹酮类抗菌药物的杂质信息,杂质的形成通常是发生了酸性条件下的脱羧反应、氧化条件下脈嗪环的氧化反应和强光条件下哌嗪环开裂等途径。因此,杂质的产生途径为指导医药生产、储存等过程中注意实验、储运条件,保持药物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晓雨,李银峰,林秀云,等.LC-MS技术在化学药杂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6):696-671.
[2]郑亚杰.基于LC-MS/MS方法的喹诺酬类药物的杂质谱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4.
[3]高明,颜晓丹,金松子,等.LC-MS在药物有关物质分析中的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2,35(1):63-66.
[4]ICH,Impurities in New Drug Substances Q3A(R2)(Current Step 4vers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Harmonisation,IFPMA,Geneva(Switerland),2006.
[5]戴冬艳,朱静毅,闻琍毓.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天津药学,2012,24(3):50-53.
[6]杨昊,袁耀佐,赵恂,等.用HPLC-ESI-IT-MSn法研究庆大霉素的杂质谱[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2,20(5):413-418.
[7]彭蕊,吴健美,孙翠荣.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鉴定左氧氟羧酸原料药中微量未知杂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2):283-287.
[8]郑亚杰,张瑞萍,贺玖明.左氧氟沙星药物杂质谱的LC-MS/MS方法研究[A].中国化学会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
[9]郭宇鹏,潘军.中成药中非法添加10种喹诺酮类药物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药师,2015,18(12):2161-2164.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 篇8
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治疗Uu的常用药物。因为喹诺酮类药物作用靶点是Ⅱ型拓扑异构酶, 可与之结合并干扰其DNA复制、转录和修复过程, 导致蛋白质合成受损, 进而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但是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普及, 临床上的不合理用药, 导致Uu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不断降低, 耐药性不断上升[2]。本文主要研究Uu对目前临床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 对临床合理用药予以一定的指导, 并且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1123例进行UU检测的女性生殖道送检样本, 经临床资料了解, 样本受检者年龄17~52 (33.27±3.18) 岁, 病程3~25 (12.36±3.21) 个月, 且受检者有相关不同程度的临床表征。
1.2 试剂与方法
(1) 耐药性测定:首先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Mycoplasma IST2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及判读结果。在培养基变色之初收集检出的Uu株并保存至-70℃冰箱备用。选取对临床上常用的5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CIP、NFX、OFL、SPA、LEV) 中敏的Uu菌株,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Uu株最小抑菌浓度 (MIC) 。取无菌试管11支, 第1管中加入1.6ml肉汤及0.4ml喹诺酮类 (浓度1280mg/L) 混匀。然后在第2~10管中分别加入1ml的肉汤, 从第1管中吸取1ml混匀液至第2管, 混匀后再从第2管中吸取1ml至第3管, 依此类推, 第10管中吸取1ml弃去, 然后每管加入调好的1ml的Uu株悬液, 使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浓度为128、64、32、16、8、4、2、1、0.5、0.25mg/L;第11管为不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生长对照。试管置37℃孵育24h后观察结果。 (2) 抗生素耐药诱导试验:选10株对LEV敏感的Uu进行抗生素耐药诱导试验, 用亚抑菌浓度 (1/2MIC) 的LEV持续4代 (每代诱导24 h) 刺激。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MIC值, 方法同上, 第1~10支试管内LEV浓度分别为128、64、32、16、8、4、2、1、0.5、0.25mg/L。第11管为不加LEV的生长对照。所有试管置于37℃孵育24h, 肉眼观察各管Uu生长情况, 记录后将试管中的培养物转接开展下代诱导, 反复诱导4代后进行对比。
1.3 评价标准
Mycoplasma IST2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 若Uu株对1mg/L与4mg/L的喹诺酮类药物均变红色, 则表示为耐药株;若均不变色则表示为敏感株;若在4mg/L下不变色但1mg/L变红, 则表示为中敏感株。
2 结果
2.1 Uu检出率及其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在1123例受检样本中, 检出319例Uu株, 检出率达28.4%。检出的319例Uu标本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均比较高, 以CIP及NFX最高, 达75.9%与73%;OFL耐药率居中, 为37.9%;SPA与LEV较低, 分别为29.5%和27.9%。见表1。
2.2 Uu对不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活性 (敏感性) 比较对喹诺酮类药物中敏的Uu菌株中, SPA与LEV活性最强, MIC50均为2mg/L, MIC90为8mg/L;氧OFL次之, MIC50均为4mg/L, MIC90为16mg/L;CIP及NFX活性最差, MIC50均为8mg/L, MIC90为64mg/L。见表2。
2.3 第一代诱导中亚抑菌浓度为0.5mg/L, 第2代与第3代诱导后, 亚抑菌管均为第7管 (2mg/L) , 第4代诱导后, 亚抑菌浓度为8mg/L) , MIC为16mg/L, 是诱导前初始MIC (1mg/L) 的16倍。见表3。
3 讨论
Uu没有细胞壁, 因此对于一些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比如万古霉素) 天然耐药。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治疗Uu的多为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而喹诺酮类的普及得益于它对Uu的抗菌效果好, 活性强, 能够直接服用, 并且喹诺酮类药物副作用少, 与其他药交叉耐药性低。但是由于临床用药不规范,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规则使用, 导致Uu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3]。虽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经过几代的发展与改善, 但耐药性问题还是给临床治疗Uu等感染性疾病带来了极大困扰。国内外也已经有较多相关Uu耐药性的报道, 其中一些包含喹诺酮类的研究报道。彭玉英等[4]报道151株Uu耐药性分析中, 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在4%~68.9%, 喹诺酮类的耐药性最高 (报道称CIP68.9%, OFL39.1%, 已明显耐药。而任小蓉等[5]报道的深圳地区的Uu的耐药机制研究中也表示, Uu对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也比较明显, 其中OFL达29.7%, LEV与SPA分别为10.9%与14.8%。本次我院检测的319株Uu标本的耐药性在这两者报道之间, 属正常。笔者认为由于地域性差异等原因, 不同地区的耐药性可能会有所差别, 但是报道均显示国内外的喹诺酮类Uu耐药率不断升高。而本研究中LEV的耐药率最低, 为27.9%, 因此选定LEV进行诱导, 以了解药物诱导对Uu敏感性的影响。发现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 LEV的MIC增加至诱导前初始MIC的16倍。说明长期低剂量使用LEV可逐渐形成耐药, 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是否形成耐药尚需验证。因此临床治疗Uu前进行药敏性检测及对MIC的测定不仅可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指导, 也为后续耐药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基础。
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Uu也产生了诸多复杂的耐药机制, 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诱导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酶Ⅱ型拓扑异构酶基因位点变异, 导致靶酶结构改变而引发耐药。Ⅱ型拓扑异构酶包括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DNA螺旋酶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A2B2, A、B亚单位分别由Gyr A和Gyr B基因编码;拓扑异构酶Ⅳ由C、E两个亚单位组成C2E2, C、E亚单位分别由Par C和Par E基因编码。相关研究发现, Gyr A、Gyr B、Par C和Par E基因变异会导致Uu对喹诺酮耐药[6]。也可能存在其他耐药机制, 比如生物膜的形成以及细菌外排泵系统的存在等, 均是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燕兰.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9) :257-258.
[2]Beeton ML, Chalker VJ, Kotecha S, et al.Comparison of full gyr A, gyr B, par C and par E gene sequences between all Ureaplasma parvum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 serovars to separate true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 resistance mutations from non-resistance polymorphism[J].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9, 64 (3) :529-538.
[3]蔡淑陶, 卢雪明, 夏穗妍.10种抗生素对解脲脲原体的药敏结果分析[J].广州医药, 2012, 43 (4) :49-50.
[4]彭玉英, 邹珍, 上官敏.解脲脲原体151株药敏结果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14, 19 (10) :1067-1068.
[5]任小蓉, 尚宏喜, 刘恩让, 等.2011年深圳地区解脲脲原体药敏及耐药机制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 (8) :771-773.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 篇9
目前, 常用的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及其活性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等。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
在本研究中, 笔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自农贸市场的100批次猪肉样品进行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旨在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可行性;调查市场中流通猪肉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实际情况, 为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预防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 仪器和设备
美国W A T E R S公司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有2475荧光检测器。
2. 试剂和材料
环丙沙星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恩诺沙星、沙拉沙星、达氟沙星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色谱纯乙腈 (F i s h e公司) , 色谱纯甲醇 (F i s h e公司) , 水为二次蒸馏水, 磷酸、氢氧化钠、三乙胺、磷酸二氢钾、5 0毫升聚乙烯离心管、0.5微米微孔滤膜。1 0 0批次猪肉样品, 分别于2 0 1 4年上半年不同时期在多个市场随机抽取。样品编号为:P M/C L2014001~P M/CL2014100。
3. 方法
(1) 标准品和溶液的配置。应用感量为0.00001克的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恩诺沙星 (E N R) 、沙拉沙星 (SAR) 、环丙沙星 (CIP) 各0.025克, 达氟沙星 (D A N) 0.01克。用0.03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溶解稀释定容至50毫升容量瓶中, 使其浓度为: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约0.5毫克/毫升, 达氟沙星约0.2毫克/毫升的标准储备液, 保存在2~8℃的冰箱中, 有效期为3个月。应用移液器吸取25微升的标准储备液, 取乙腈稀释定溶至10毫升的容量瓶中, 使其浓度为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约1.25微克/毫升, 达氟沙星约0.5微克/毫升的标准工作液, 现用现配。0.03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2克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毫升。磷酸盐缓冲溶液:取磷酸二氢钾13.6克, 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毫升, 用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 (取2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定容至100毫升) 调节p H至7.0±0.2。0.05摩尔/升的磷酸/三乙胺溶液:取浓磷酸3.4毫升, 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用三乙胺调p H至2.4。 (2) 样品处理及提取。应用绞肉机将约500克猪肉样品全部充分绞碎, 量取2±0.05克肉样至50毫升聚乙烯离心管中, 同法另取空白样品两份, 其中一份空白样品添加氟喹诺酮类标准品。每个离心管中加磷酸盐缓冲液10毫升, 应用蜗旋混合器将样品充分混匀,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5分钟, 振荡器中速振荡10分钟, 10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于另一50毫升离心管中备用。重复以上提取步骤, 合并2次上清液20毫升充分混匀待净化。L C-C18 (500毫克/3毫升) 固相萃取柱首先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各5毫升活化, 取5毫升上清液过柱, 用水3毫升淋洗, 挤干。用流动相3毫升洗脱, 挤干, 收集洗脱液。经0.5微米微孔滤膜过滤, 装瓶待上机。 (3) 色谱条件。色谱柱:Athena C18-W P.1 0 0 A.4.6毫米×2 5 0毫米.5微米;流动相:0.05摩尔/毫升的磷酸/三乙胺溶液——乙腈 (8 2∶1 8, 体积比) ;流速∶1毫升/分钟;柱温:35±5℃;进样体积:20微升;检测波长:激发波长280纳米, 发射波长450纳米。
二、结果与分析
1. 计算公式
X=C s V A/A s M (纳克/克) 式中:X-样品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残留量 (纳克/克) , C s-标准工作液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的浓度 (纳克/毫升) , V-样品稀释倍数, A-样品溶液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的峰面积, A s-两个平行标准工作液中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峰面积的平均值, M-样品的质量 (克) 。
2. 标准品色谱图
由图1可以看出各组份分离完全, 峰型良好, 无分叉、拖尾、前沿现象, 说明色谱条件合适, 色谱柱效能高, 流动相配比合理, 标准品有效未降解。
3. 方法回收率
每次实验附带1批次空白样品和1批次空白添加样品 (添加量已知) 。其回收率 (R C) 公式为:R C=空白添加样品测定值/空白添加样品添加值×100%。本研究共进行7次实验, 空白添加氟喹诺酮类标准品浓度为: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星为1 2.5纳克/克, 达氟沙星为5纳克/克 (见图2) , 其回收率均在73.7%~96.6%之间, 说明其样品处理、净化效率高, 损失待测组分少。
4. 样品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100批次猪肉样品共有11批次检出有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检出率11%。其中P M/CL2014007被检测出含有达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三种药物, P M/C L2014013、023被检测出含有达氟沙星、恩诺沙星两种药物, P M/C L2014069被检测出含有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两种药物。从表2可以看出, 四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检出率最高的是恩诺沙星, 达到10%, 其他三种药物检出率在1%~3%之间。在检出的11批次样品中含量均未超过我国农业部第235号公告中对该类药物最高残留限量为100微克/公斤的限量值。
三、结论与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研究 篇10
【关键词】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46-01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药代动力学、抗菌谱、抗菌活性比较突出,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作用显著[1]。随着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探讨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本文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龄在18-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2.3岁)。
1.2研究方法
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给药方法与途径、发生不良反应的具体临床表现等。
2结果
2.1不良反应性别与年龄差异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00例,男60例,占60.0%,女40例,占40.0%。18-34岁17例,占17.0%;35-60岁64例,占64.0%;60岁以上者23例,占23.0%。
2.2患者主要给药途径与方式
17例口服给药,占17% ;32例肌内给药,占32%;51例静脉注射,占51%;7例局部用药,占7.0%;77例单独用药,占77%;16例联合用药,占16.0%。
2.3患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28.0%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兴奋、烦躁、头晕头痛、癫痫等;24%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系统受损,疼痛、寒战、乏力、胸闷、过敏、休克等;19%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系统受损,瘙痒、红斑、皮疹、风疹、荨麻疹等;12%患者表现为消化系统受损,厌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4%患者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受损,血压下降或上升、心律不齐、冠脉事件、心动过速等;3%患者表现为泌尿系统受损,蛋白尿、血尿、水肿、肾功能受损等;10%其他,局部疼痛、红肿、静脉炎等。
3讨论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广谱、血药浓度高、患者耐受性好、半衰期长,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淋球菌、革兰阴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是对痢疾杆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抗菌效果极强[2]。但随着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逐渐广泛,近年来,关于该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
本文研究显示,男性不良反应几率60.0%显著高于女性,35-60岁约占64.0%;60歲以上约占23.0%,提示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在35-60岁中年人群中发生比例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频繁用药密切相关。鉴于此,临床医师必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并加强用药监测工作。老年人群也易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老人人群肾血流量低,对药物排泄功能也随之下降,药物浓度会在体内上升。另外,老年人群通常会服用多种药物,很容易导致血药浓度发生变化。
本文研究还显示,局部用药、口服给药不良反应显著低于静脉、肌内、联合用药,究其原因在于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起效快,但由于药物直接进入患者体内,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毒性低、吸收性好,口服疗效较好。因此,在患者病情许可范围内,尽量选择口服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必须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科学用药,降低不良事件几率。
本文研究还显示,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全身性反应、皮肤反应以及消化系统等受损。氟喹诺酮类药物能增加患者中枢神经兴奋度,氟原子脂溶性较高,可进入脑组织,使细胞内渗透压增加,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疲倦、乏力、头晕、头痛等反应[3]。氟喹诺酮类药物对消化系统损害的机理尚不明确,究其原因可能与剂量、刺激性有关,且药物剂量越大,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几率越高。合并茶碱类药物、输液速度快、空腹用药等也会导致消化系统不良症状。过敏反应及皮肤损害一方面与患者自身过敏体质有关,一方面是由于药物这一抗原导致淋巴细胞过敏所致。相关研究资料证实,环丙沙星对祖细胞的毒性作用是导致患者过敏性反应的重要因素[4]。因此,若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部分患者用药后,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会出现光敏反应,这可能是因为药物引发原子团、单纯态氧进而导致严重的皮肤损害、组织损伤。
综上,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生物利用度高、抗菌谱广、疗效好,但必须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结合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基本情况,严格掌握禁忌证、适应证,合理用药,科学选择给药方式、途径,严密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全面降低不良症状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杨汶刚.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91-192
[2]吕红霞,成淑莲,刘军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08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6(6):881-884.
[3]叶祥,周晶,潘佳.新型氟喹诺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的初探[J].华西药学杂志,2015,30(1):149-149.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以“喹诺酮”、“不良反应”为检索词, 通过中国知网 (CNKI) 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CHKD) , 检索2009年1月1日—2012年8月31日用学科类别检索中文医药卫生期刊文献695篇。以相关度排序, 分析前50篇使用喹诺酮类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始报告文献, 按疾病种类、患者性别与年龄、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与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符合条件的文献中共计患者573例, 其中, 男231例 (40.31%) , 女342例 (59.69%)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83岁, 小于20岁59例 (10.23%) , 20岁~39岁232例 (40.49%) , 40岁~59岁112例 (19.55%) , 大于60岁170例 (29.67%) 。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感染151例 (26.35%) , 泌尿生殖系感染124例21.64%) , 消化系统感染123例 (21.47%) , 内分泌系统21例 (3.66%) , 骨骼系统59例 (10.30%) , 皮肤感染45例 (7.85%) , 五官32例 (5.58%) , 其他手术预防用药18例 (3.14%) 。既往有药物过敏史9例 (1.57%) , 无过敏史441例 (76.96%) , 药物过敏史不详123例 (21.47%) 。不良反应例数的多少与该科室医生使用此类药物的频率有关。
2.2 给药途径统计文献中以静脉给药为主, 约占58.81%。见表1。
2.3 受累系统器官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消化系统、皮肤、神经系统。见表2。
2.4 引发不良反应的频率以左氧氟沙星为首, 占24.78%。见表3。
3 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品种繁多, 因其抗菌谱广,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淋病、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胃、关节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因为使用广泛, 在各系统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与临床使用频率有关。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表现较为多样化, 涉及器官、组织广泛,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 神经系统反应, 如可出现头痛头晕、精神异常等, 发生率高与剂量及用药速度有关; (2) 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血管性水肿、皮炎等药疹; (3) 消化系统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对软骨发育有影响;还可以引起其他多系统多器官的不同反应。药物种类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占所有药物的48.17%, 与临床医生的用药习惯有很大关系。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 约占58.81%。受累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过敏反应、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损害所占比例较高 (占34.20%) , 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 (兴奋、幻听、烦躁等) 和诱发癫痫等方面。这是由于此类药物有一定的脂溶性, 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阻滞抑制性递质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 使神经中枢系统兴奋性增高, 对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患者应慎用[1]。
为减少ADR, 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建议: (1) 明确临床诊断, 确定感染疾病病原微生物, 对症下药; (2) 了解患者过敏史, 对此类药物过敏或者可疑者严禁使用本类药物; (3) 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杜绝药物不良相互作用; (4) 严格按照说明书和药典相关规定临床用药, 避免超量用药; (5) 对于老年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和依诺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时, 应根据肾功能减退情况适当减少剂量, 或者选用替代药品。
预防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应遵循以下几点: (1) 预备抢救药品设备等; (2) 用药前明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对有过敏史的患者一定要禁用, 无过敏者告知不良反应表现和注意事项; (3) 对初次使用该药物者宜缓慢滴注,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异常反应, 以便及时处理; (4)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药, 及时抗过敏及对症处理; (5) 对发生过敏者, 要告诫禁止再次使用同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优秀的合成抗生素, 通过对其结构的不断改造更新, 抗菌活性会越来越符合临床需要, ADR会越来越少。但是临床用药时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 选择适宜的给药方式, 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掌握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 密切监测患者用药情况,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
参考文献
[1]黄晓虹, 张晓娟, 廖广仁.30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 2010, 21 (10) :928-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