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脲类药物治疗

2024-10-25

磺脲类药物治疗(共9篇)

磺脲类药物治疗 篇1

新生儿糖尿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的糖尿病, 在临床上可以将此糖尿病分 为新生儿永 久性糖尿病 以及新生儿暂 时性糖尿病。 同时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常常发生在新生儿的第一个月或是出生之后的前六[1]周左右,在临床上表现出持续性的血糖升高,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进行胰岛素的治疗。当时由于这病症具有的隐蔽性,常常不容易被人们所察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2007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该研究就针对该研究目的进行了如下的分析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24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有男性13例,女性11例,出生时体重在2250 g~2 380 g,平均体重 (2 287±8.4)g,静脉血糖的含量在20.34~21.45 mmol/L, 平均血糖含量 (20.41±0.46) mmol/L, 在入院时的体温在35.2~35.8℃,平均体温(35.3±0.2)℃,且均无凝视、抽搐等症状的出现。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中的新生儿患者在进行降低血糖等处理过后,没有明显的效果后立即对其进行短效胰岛素的治疗,第一剂采用剂量为0.1 U/kg,静脉注射20 min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进行持续滴注,开始时的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时0.01 U/kg,之后最高的滴注速度可达每小时0.06 U/kg, 并依据新生儿患者是血糖值对胰岛素的滴注速度进行调节, 并将新生儿患者的血糖控制在2.7~8.9 mmol/L为宜。

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对研究组中的新生儿患者进行口服格列苯尿的治疗方法, 采用每次口服0.1 mg/kg,12 h/次的方式服用格列苯尿进行治疗 ,并在4 d之后 ,停止使用胰岛素,采取每次服用0.15 mg/kg,且每12 h服用一次的方式进行治疗,将血糖含量控制在2.7~9.8 mmol/L后,逐渐减轻格列苯尿的用药量,最终将血糖控制在4.3~7.1 mmol/L。

1.3 观察指标

在持续治疗一个月后,新生儿患者就能进行出院治疗,在新生儿患者出院治疗6个月之后,对其进行回访,对新生儿患者的体重、身长头围以及血糖含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观测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在新生儿出院治疗半年之后,对新生儿患者的体重、身长头围以及血糖含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观测, 对照组新生儿患者的平均体重为8.67 kg,平均身长为66.7 cm,平均头围为46 cm,平均血糖含量为5.6 mmol/L;观察组新生儿患者的平均体重为9.58 kg,平均身长为75.3 cm,平均头围为39 cm,平均血糖含量为3.2 mmol/L。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中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在通常情况下,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患者最早可在出生后5 d之内就会发病,最晚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6周时发病,虽然病症在[2]临床上呈现出一过的特性,但是仍然需要对新生儿患者进行胰岛素的治疗,同时在发病之后,有很多新生儿患者都会出现发育迟缓并伴有严[3]重脱水现象的出现;永久性糖尿病新生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和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的症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发病时的症状较为严重,常常伴有酮尿的症状出现,并且发生脱水时的几率非常高,在早期治疗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糖尿病并发症。

磺脲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按照作用的不同部位, 可以将其分成两类,一种是作用在SUR1之外,用于阻断心血管以及骨骼肌细胞的磺脲类受体SUR2,例如像格列苯尿等;另外一种是选择性作用在胰岛β细胞中[4]的磺脲类的受体SUR1,例如像格列齐特等药物。在该研究中采用的就是格列苯尿类药物的治疗方式。在利用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格列苯尿进行治疗,新生儿患者的体重、体长、头围以及血糖含量均有明显的改善。

4 结语

综上所述, 针对新生儿糖尿病在经过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之后, 新生儿患者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功能以及发育迟缓等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针对永久性的新生儿糖尿病患者来说,应用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后,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

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 篇2

原发性失效:初用磺脲类药物;虽然已经用至最大量,经过一个月时间,血糖控制未达目标时,称为原发性失效。据估计,口月艮磺脲类降糖药物发生原发性失效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占5%一20%。

继发性失效:初用磺脲类药物后疗效满意,而在使用过程中疗效突然或逐渐地消失,即使使用至最大剂量,观察足够时间(3个月以上)仍无效者,称继发性失效。继发性失效的发生率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有报告在服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 1至5年间,继发性失效发生率分别为4.1%、9.4%、11.6%、9.0%和 7.5%。

口服降血糖药物在服用擞月:或数年后,因各种原因出现继发性失效,应换用其他口服降血糖药物。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无效或失效时,可以试用另外一种。一种磺脲类药物在用药数月至数年后出现继发性失效,换用其他品种的磺脲类药物仍可能有效。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10%~ 20%对口服降血糖药物无效;这些患者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

原发性失效是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完全无效。一般而言,空腹血糖超过16.7mm0l/L的患者—,大多数对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但若是空腹血糖低于14.0mmol/L的患者,则至少有部分疗效。总体而言大约 85%的2型糖尿病患者初始对磺脲类药治疗均有反应。因此,原发性失效率约为15%。治疗病例选择不恰当可能与原发性失效有关。事实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任何药物,其有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00%,只不过未称作原发性失效。继发性失效一般是指患者初始对药物治疗有效,但3个月或更长时间以后疗效消失。新一代的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目前尚无继发性失效的资料报告。

格列美脲在全球范围内临床应用只有短短几年,目前还没有有关格列美脲继发性失效的资料。一般而言,磺脲类药物每年继发性失效的发生率大约为5%一8%。伴发感染、手术或其他应激往往会导致暂时性失效,一旦应激因素去除后,病人会恢复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坚持控制饮食及体重持续增加,这是造成继发性失效的重要原因。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不断衰竭也会导致继发性失效。

由于格列美脲的胰外作用强于其他磺脲类药物,理论上讲其继发性失效发生率可能更低。

格列美脲是否可用于已经对其他磺脲类药物出现继发性失效的患者呢?当然可以尝试。格列美脲用于对其他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患者,理论上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实际因为存在个体差异等原因,不能保证其治疗的成功率。倘若继发性失效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功能衰竭所致,那么此时应用格列美脲也难以避免发生继发性失效。

磺脲类药物治疗 篇3

关键词:优泌林,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糖尿病的治疗观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治疗中均应合理用药,使其尽早“达标”,以延缓或阻止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目的,现将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患者用优泌林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45~78岁,平均61.8岁。病程3~18年,4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FPG≥7.0 mmol/L(126 mg/dl),OGTT 2 h PG≥11.1 mmol/L(200 mg/dl),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 mmol/L(200 mg/dl)。

1.2 服药情况

优降糖6片/d者13例,格列吡嗪6片/d者5例,格列齐特3片/d者12例,其中11例同时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750 mg/d)和拜糖平(100 mg/d),28例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750~1500 mg/d),1例加服瑞格列奈(1 mg/d)。

1.3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为8~15.8mmol/L,餐后2 h血糖为13~26 mmol/L。

1.4 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13例、周围神经病变6例,糖尿病肾病3例,糖尿病足坏疽2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症状或昏迷4例,糖尿病脑梗死2例,合并结核性腹膜炎1例。

2 结果

40例患者根据空腹及餐后2 h血糖选用优泌林30 R餐前皮下注射,一般从16 U/d开始试用,根据空腹及餐后血糖调整剂量,1~2周左右空腹血糖控制在5~6.8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患者眼部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坏疽得到相应缓解,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状态或昏迷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是指开始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效果明显,但在继续服药数月或1年以后,疗效逐渐减弱,终因血糖过高需要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本文40例均为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经用优泌林30 R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减缓或减少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口服降糖药的副作用。

由于优泌林是一种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它具有(1)注射后吸收较动物胰岛素快;(2)纯度高;(3)免疫原发性极低;(4)注射后患者血中测不到相应的抗体等特点。在临床中与动物胰岛素相比具有用量少,平均每天的胰岛素用量为24 U左右,疗效快,血糖易控制,且不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可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口服药相比,量容易调整,血糖更易控制,同时,对减少口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疗效差、有禁忌证或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早应用胰岛素——优泌林治疗,使患者血糖尽早“达标”,以延缓或阻止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英.磺脲类药物应用专家共识.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24(4):257.

磺脲类降糖药服用注意事项 篇4

磺脲类降糖药物适用于B细胞功能尚存在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经饮食调整和运动治疗1—2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是根据医生的医嘱来服用以上不同种类的磺脲类药物。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发生严重急性感染、大手术、创伤等应激状态时,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时,妊娠妇女,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者,均不能使用此类药物。磺脲类药物最常见的引起低血糖的药物为格列本脲(优降糖),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因往往不易早期察觉,持续时间长,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所以老年人要慎用。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在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时,要注意其他药物对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的加强和抵抗作用。

加强磺脲类降糖作用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阿司匹林、巴比妥类等。此类药物可抑制肝脏中的酶,使磺脲类药物分解代谢受阻,生物作用时间延长。但一般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时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只有在治疗风湿热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时,才会加强氯磺丙脲的降血糖作用。

2.磺胺类药如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嘧啶、磺胺苯吡唑等。由于此类药物能使第一代磺脲类药物氯磺丙脲浓度增高,使其降血糖的作用增强,但对第三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亚莫利)则无此作用。

3.其他药物如丙磺舒、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双香豆素等亦有加强磺脲类药物降血糖的作用。 对抗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1.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肝糖输出增多,并抑制周围组织对糖的利用。所以,此类激素大剂量应用时可以促使糖耐量损害者转化为显性糖尿病,或使临床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2.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速尿等,此类药物有明显的排钾作用,导致细胞内及细胞外低钾,进而引起胰岛功能减退。

3.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此类药对抗磺脲类药降血糖作用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该类药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强。

4.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药物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及促进肝糖输出,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需服用上述药物时,要随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以使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使用何种药物,都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

磺脲类药物治疗 篇5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sulfonylureas, SU) 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之一。但SU继发性失效 (seconda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 SFS) 的发生率每年约5%~10%[1], 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上的难题之一。我院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治疗磺服类药物失效患者, 收到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1997年WHO标准诊断为T2DM患者60例, 均为本院内分泌住院或门诊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1~59岁, 平均49.1±20.32岁。糖尿病病程5~16年, 平均8.1±11.3年;并符合以下条件为口服降糖失效者[2]:至少1年曾用第二代磺脲类加双胍类和/或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在饮食调节及运动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近三个月连续三次空腹血糖 (FBG) 均大于10.0 mmol/l;且无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感染、妊娠、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明显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服原有药物, 改服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北京圣永制药公司) 0.5 g, 3次/d, 餐前服用, 同时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甘舒霖30R, 每周选取1~2 d测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 根据血糖调整药物剂量, 共治疗10周, 治疗1、5、10周时抽静脉血复查血糖 (FBG、2hBG) , 治疗前后均监测空腹血糖 (FBG) 、餐后2 h血糖 (2hB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 胰岛素 (Ins) C肽 (C-P) 、 血脂、肝肾功能、体重指数 (BMI) , 并完成标准馒头餐胰岛素、C-P释放试验, 即进食100g馒头, 分别测空腹, 餐后2 h胰岛素、C-P, 血糖以葡萄糖氧化酶法, Ins和C-P采用化学发光法, HbA1C采用微柱法, 肝肾功能, 血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场以x¯±s表示, 采用治疗前后自相对照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 血糖 、HbA1C 、血脂 、 BMI的变化, 见表1。治疗1周后FBG, 2hBG 已开始下降 (P<0.05) , 治疗10周后FBG, 2hBG 、HbA1C 均有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 TC、TG、BMI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前后胰岛素、C-P的变化见表2, 治疗后空腹Ins, C-P变化不明显, 餐后2hIns、C-P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提示胰岛分泌功能有恢复。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 其他观察指标 治疗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治疗中患者对治疗方式均能接受, 无退出换药, 期间有4例出现低血糖, 均予调整用药, 1例出现轻度瘙痒, 未作处理好转, 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SU 是2型糖尿病患者广泛使用的一线有效药物, 随着病程的延长, SFS逐年增多, 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机制为:①长期使用SU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 使β细胞上磺尿类受体 (SUR) 减少和亲和力降[3], ② SU通过促进β细胞释放出更多的胰岛素, 进而增加循环胰岛素水平降低高血糖, 但对很多已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的T2DM, 增加胰岛分泌可能导致胰岛细胞逐渐恶化功能减退[4], ③长期大量应用SU, β细胞对SU产生抵抗, SU刺激反应性下降[5], ④胰岛素抵抗。这时, 临床上需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种类, 而联合胰岛素治疗已列为首选方案, 其优点为[6]:①改善口服失效后的血糖控制, 减轻高血糖毒性对β细胞功能的抑制及减轻胰岛素抵抗;②胰岛素的使用能给患者增加能量和动力, 改善体力, ③维持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

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提高外周组织 (如肌肉、脂肪) 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 降低过高的肝葡萄糖输出 (HGO) ;降低脂肪酸氧化率;提高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止对β细胞的过度刺激, 减轻了β细胞的负荷, 与胰岛素合用, 在降糖方面能产生叠加或协同作用, 减少胰岛素用量, 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并避免单纯应用胰岛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体重增加。

本组资料显示, 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治疗10周后在降糖的同时, BMI增加较少, 说明联合治疗对体重影响较小, 空腹血浆胰岛素C-P增加不明显, 而餐后增加明显, 说明胰岛β细胞的分泌得到一定恢复。

目前, 治疗SFS的方案较多, 而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SFS的报道不多, 本文的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联合甘舒霖能治疗磺脲类药继发失效。

参考文献

[1]傅祖植.糖尿病.见: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814.

[2]傅祖植.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及处理.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4, 2 (1) :45.

[3]苏红燕, 杨正国.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新认识.临床荟萃, 2002, 17 (23) :1390-1391.

[4]Odawara, M, Sasaki, Yamashitu k a, G to A substitiution at nucleotide position3316in mito chondrial DAN is associated with Japanese non insulin 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Bio chem Biophys Res comman, 1996, 227 (2) :147.

[5]Tuomr Y, Groop L C, Iimmet P Z, etal Antibodies to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nse rereal latent autoimmune dibetes, mellitus in adults with non insulin depedend on set of disease Dibetes, 1993, 42 (11) :359.

磺脲类药物治疗 篇6

关键词: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老年,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发病率逐年升高, 其发病机制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1]。本临床分析以我院收治的76例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均服用格列齐特160mg/d超过3个月, FBG>10mmol/L, Hb A1C>8%, 诊断为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 女20例, 年龄 (72.62±5.37) 岁;合并高血压24例, 冠心病17例, 高血压和冠心病15例。观察组男17例, 女21例, 年龄 (72.54±5.46) 岁;合并高血压26例, 冠心病18例, 高血压和冠心病16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合并症和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停用磺脲类降糖药物。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 1~2次/d, 依据血糖调整剂量;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100mg/d, 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0.25g/d, 3次/d。两组均治疗12w。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BG、2Hp G、Hb A1C、FCp和PCp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用t检验, 定性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FBG、2Hp G、Hb A1C、FCp和PCp比较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后FBG、2Hp 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 , FCp和P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 ,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具体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及肾功能低下, 药物排泄慢, 易在体内蓄积引发低血糖, 加上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减退, 也增加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老年患者多不具备胰岛素注射等操作能力, 使用一种安全、简便及有效的方法意义重大[3]。

西格列汀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 可有效控制体质量, 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显著减低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 并通过延缓胃排空时间, 使服药者产生饱腹感, 减少进食量。研究表明, 西格列汀可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加胰岛素释放, 同时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 用于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助于维持血糖平稳, 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4]。二甲双胍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 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 , FCp和P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 , 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说明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依从性好, 可显著改善胰岛素分泌及β细胞功能指标。

综上所述,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疗效满意, 同单用预混胰岛素效果相当使用简单, 依从性好, 可全面改善患者的血糖, 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鹏, 金晓霞, 王雪花, 等.西格列汀及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 2012, 29 (10) :676-678.

[2]李玲, 韩萍.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16 (6) :496-498.

[3]段丽君, 张扬, 江霞.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 (4) :279-282.

磺脲类药物治疗 篇7

当前, 临床上治疗初发2 型糖尿的主要方法为口服降糖药治疗, 但是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 患者的胰岛β 细胞功能会不断下降, 导致口服降糖药丧失原有的效果, 最终只改行胰岛素治疗。 并且在口服降糖药治疗过程中, 患者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 找到一种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且副作用较低药物, 成为当前初发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高度关注的问题。 该文主要就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现分析2014 年1 月—2015 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92 例的临床资料,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92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 女性22 例;年龄为36~66 岁, 平均年龄为 (53.6±7.1) 岁;病程3 个月~2 年, 对照组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 例, 女性25 例, 年龄为37~67 岁, 平均年龄为 (54.3±7.9) 岁, 病程4 个月~3 年, 观察则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确诊为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 且均已排除糖耐量减低异常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 有严重或者急性高血糖并发症的患者, 妊娠与哺乳期患者以及有恶性疾病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的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降糖类药物配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 让患者每天服用格列齐特90~110 mg, 2次/d服用二甲双胍, 0.5~0.75 g/次, 服用1周后可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医护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尽量在饭后服药, 且实时观察患者饭后2 h内生命体征中的血糖含量, 将其与患者空腹前体内的血糖含量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对比, 以此来了解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早餐后, 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0R 0.4 U/ (kg·d) , 1次/d, 同时在餐后, 让患者服用二甲双胍0.25~0.50 mg/次, 3次/d, 治疗1周后可适当减少药物服用剂量, 并实时观察餐后2 h内的血糖变化情况, 并将其与其空腹血糖指标和空腹时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 检测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在FPG、2 h PBG以及Hb Alc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2 例患者发生低血糖, 1 例患者发生周围神病变, 并发症发生率为6.5%, 对照组4 例患者发生低血糖, 3 例患者并发肾病, 3 例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发生率为21.7%,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引发的多基因遗传代谢紊乱性疾病, 临床上又称之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该病病发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进而导致患者体内各类营养物质代谢出现紊乱。 初发2 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基础, 为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 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胰岛 β 细胞功能进行性显著下降, 如果患者的持血糖持续升高则会引发与加速患者胰岛 β 细胞的功能衰竭, 当前, 临床上多采用胰岛素治疗来改善患者血糖指标, 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关研究显示, 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只有50%, 6 年会下降至25%, 10 年后则下降致10%, 这类患者如果及时采用外源性胰岛素对血糖进行合理的控制, 便可消除高葡萄糖的毒性, 使用胰岛 β 细胞功能恢复正常, 进而得到长期无需药物进行治疗的血糖稳定期。 胰岛素增敏剂能够降低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减少患者胰岛 β 细胞分泌出的胰岛素原, 表明胰岛素增敏剂, 可以通过降低IR的方式, 减轻患者体内胰岛 β 细胞的负担, 可在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 降低IR, 稳定患者的血糖, 降低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甲双胍是当前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一种比较常用的降糖药物, 该药物可有效提升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增加患者肌肉、脂肪以及肝脏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与摄取, 抑制肠道的吸收作用, 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糖和脂代谢功能, 增强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

磺脲类药物是临床上非常用的一种口服降糖药物, 主要是通过药物刺激患者胰岛茁细胞释放出胰岛素, 以此来达到降糖的效果。 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 患者体内的胰岛茁细胞功能将会逐步减退, 致使降糖药换去原有药效, 因此, 患者服用适量二甲双弧可药物, 降低肝糖输出量, 加速单糖的无氧分解速度, 并阻滞患者胃肠道吸收单糖的作用, 可有效提高患者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 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治疗是减轻患者胰岛茁细胞工作负担的有效途径, 能在定程度上修复作用胰岛茁细胞, 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 如果初发2 型糖尿病的胰岛茁细胞出现代偿性功能衰竭, 患者极容易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胰岛素注射治疗, 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 在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胰岛素与二甲双弧,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治疗效果更加显著[3]。

该研究表明,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水平、胰岛素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由此可见, 联合应用胰岛素与二甲双弧在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 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 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 对照组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观察则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治疗后的血糖情况, 胰岛素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指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低对照组 (P<0.05) 。结论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但胰岛素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初发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

参考文献

[1]谢登喜.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 2015, 9 (4下旬版) :143-144.

[2]张洁香.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J].医学信息, 2014, 27 (11) :137.

磺脲类药物治疗 篇8

关键词: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胰岛素,糖尿病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secondry failure of sulfonylurea,SFS)是2型糖尿病(T2DM)口服药物治疗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B细胞功能异常有关[1]。近年研究证实,即使是新发T2DM,予以胰岛素强化治疗,也可保护和恢复B细胞功能[2,3]。为此,笔者对SFS施行短期胰岛素(Ins)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B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状况,并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SFS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5年4月~2009年4月我院连续接诊且资料完整的SFS患者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44~62岁,平均(55.6±7.2)岁;体重指数(BMI)为(21.6~26.8)kg/m2,平均(22.9±1.9)kg/m2;糖尿病病程4.0~9.7年,平均(6.8±2.9)年。磺脲类药物种类为:格列本脲(含消渴丸)9例,格列齐特6例,格列吡嗪4例,格例喹酮2例,所有患者均为多药联合治疗。其中,11例联用双胍类,2例联用阿卡波糖,5例联用参芪降糖颗粒,另有4例联合保健品。SFS诊断按刘新民[4]标准确定:(1)T2DM患者服用磺脲类药物后,血糖控制满意并稳定1年以上。(2)在继续用药过程中,逐渐出现血糖控制不佳,且增加剂量后仍无效。(3)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量不变的基础上,空腹血糖(FBG)≥10.0 mmol/L,餐后2 h血糖(P2 hBG)≥16.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并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且能排除应激状态和其他能影响血糖的因素。

1.2 方法

入选患者,糖尿病按1999WHO糖尿病标准确诊,所有患者抗胰岛素抗体和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均阴性,先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物,于次日抽取过夜空腹静脉血用于生化检查,同时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完成上述检查后即开始胰岛素强化治疗。用胰岛素泵或多次皮下注射(基础加餐时治疗),俗称“三短一中”。均采用人胰岛素;剂量从0.4~0.5 U/(kg·d)开始,而后根据血糖谱(毛细血管血糖)进行调整,至血糖控制达标为止。疗程原则上为2周。2周后停用胰岛素并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而后根据B细胞功能及患者意愿等,继续用胰岛素治疗或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通过OGTT和IRT等数据参数,参照李光伟等[5]方法,计算胰岛B细胞功能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具体包括,(1)胰岛素初期分泌指数(△I△G):以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之比,即(I30-I0)/(G30-G0)。(2)新B细胞功能指数(MB-CI):MBCI=(FNMS×FBG)/(P2 hBG+P1 hBG-2×FBG),式中FBG以3.5代替,即=(FINS×FBG)/(P2 hBG+P1 hBG-7.0)。(3)稳态模式Homa分泌指数(Homa-IS):Hhoma-IS=20×FINS(FBG-3.5)。(4)胰岛素抵抗Homa指数(Homa-IR):Homa-IR=(FINS×FG)/22.5。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血糖的疗效

所有患者血糖均得到迅速控制。FBG由治疗前的(12.89±3.46)mmol/L降至(6.80±1.70)mmol/L,P2 hBG由(19.88±4.86)降至(10.66±3.32)mmol/L。HbA1c治疗前为(11.24±1.86)%,2周后未复查。血糖达标时间为3~6 d,平均(4.4±2.1)d,胰岛素用量为24~76 U/d,平均(48.9±19.5)U/d。

2.2 对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短期胰岛素治疗后,B细胞分泌功能显著改善(P<0.05或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亦显著改善(P<0.05)。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2.3 不良反应

胰岛素治疗期间,共发生低血糖反应4例次,经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分餐比例后未再出现。有3例出现视物模糊,其中1例几近失明,未行特殊处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缓解。有2例在用药1周后出现水肿,加利尿剂后未影响继续治疗。

2.4 后继治疗

强化治疗结束后,有12例患者仍要求口服药物治疗,改用第三代磺脲类格列美脲或格列奈类促分泌剂降糖药,经剂量调整或联合用药后,血糖控制基本达标。其余9例患者用胰岛素预混制剂行替代治疗,血糖控制良好。

3 讨论

磺脲类药物用于临床已经有50余年,现已发展到第三代,在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模式中具有重要作用,使用率可能超过50%。然而,接受此类药物的患者,每年有5%~10%出现失效,称之为继发性失效或磺脲类药物作用不充分,成为临床上的难题之一。在笔者的有限观察中,SFS每年3%左右。SFS的机制可能有:(1)B细胞功能障碍。(2)吸收减慢,可能与胃排空延迟有关。(3)慢性脱敏作用,ATP敏感钾通道对磺脲类反应减慢,或B细胞对高糖缺乏识别能力等。(4)诊断错误,可能是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而非真正的T2DM。(5)其他因素,如胰岛素抵抗,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糖利用减少和体内产生抗磺脲类抗体等。但目前认为,主要与B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SFS的处理,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如换用另类磺脲类,加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或予胰岛素替代或补充治疗。但多是在不停用磺脲类基础上加用胰岛素[7],据称有较好疗效,并可恢复日后对磺脲类的有效性。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近年对T2DM传统的阶梯治疗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糖尿病新治疗策略,多主张早期启动胰岛素治疗。而各大型临床研究的揭晓,有关强化糖尿病控制糖耐量的意义,目前尚难肯定。但据笔者的初步观察,对于SFS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消除高糖毒性,使B细胞处于“休息”状态,其自身分泌功能得到修复,并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可避免继续增加口服降糖药带来的可能毒副作用。但由于笔者观察时间尚短,病例数也有限,尤其是以糖代谢参数计算出来的B细胞功能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与临床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故对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B细胞分泌功能的有益影响,尚需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周密的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Genuth S.Manag ement of the adult onset diabetes with sulfonylurea failiug[J].Endocrinal Metab Clin Nor Am,1992,21:351-354.

[2]Vivian EM,Olarte SV,Gutierrez AM.Insulin strategies for type2diabetes mellitus[J].Ann Pharmacother,2004,38:1916-1923.

[3]Alvarsson M,Sundkvist G,Lager I,et al.Benfical effects of insulin Versus sulfonylurea on insulin secretion and metabolic control in recently diagnosed type2diabetes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03,26:2231-2237.

[4]刘新民.实用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94.

[5]李光伟,Bennett PH.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OGTT资料评估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1):8-12.

[6]Asvold BO,Jonsbu M,Gill V,et al.Increased Cardiovasular risk in patiens with type2diabeted treated with sulfouylurea[J].Tidssk Norlaegeforen,2000,120:2560-2564.

磺脲类药物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35~65岁, 平均49岁;病程4~16年, 平均10年。所有患者在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的基础上, 磺脲类药物已用至最大量, 其中18例 (60.0%) 格列吡嗪用至每日30mg, 12例 (40.0%) 格列齐特用至每日240mg。3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在11.6~17.3mmol/L, 餐后2h血糖在12.8~26.7mmol/L, Hb A 1c>10.5%;疗程在3个月以上。

1.2 方法

1.2.1 治疗

停用原磺脲类降糖药, 改用预混重组人胰岛素 (甘舒霖30R) 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 初始剂量为0.5U/kg;同时服用吡格列酮, 15mg/d;每日根据空腹、餐后2h血糖, 调整胰岛素用量, 整个疗程4周。

1.2.2 疗效评定标准

理想:空腹血糖4.4~6.0mmol/L, 餐后2h血糖4.4~8.0mmol/L;尚可:空腹血糖6.1~7.0mmol/L, 餐后2h血糖8.1~10.0mmol/L;差:空腹血糖>7.0 m m o l/L, 餐后2 h血糖>1 0.0 m m o l/L。

2 结果

30例中, 空腹血糖控制理想19例 (63.3%) , 尚可10例 (3 3.3%) , 差1例 (3.3%) 。餐后2h血糖理想18例 (60.0%) , 尚可10例 (33.3%) , 差2例 (6.7%) 。甘舒霖3 0 R用量为2 2~5 8 U/d, 平均4 1 U/d。

3 讨论

2型糖尿病早期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及口服磺脲类药物大多数可有效控制血糖, 但随着时间延长, 多会出现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原因为, 胰岛β细胞在长期磺脲类药物刺激下, 其功能可趋于衰竭;另一方面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有关。因此, 继发性失效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纠正患者高血糖状态, 减少长期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 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从而减少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主要通过结合和强化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增加多种基因编码的表达, 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的作用, 主要是增加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治疗;它还能控制糖和脂肪代谢, 不刺激胰岛β细胞的分泌, 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程。

通过本次临床观察笔者发现, 甘舒霖30R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可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血糖达标。

(发稿编辑:白兰芳)

谈谈磺脲类药物的失效

临床上根据磺脲类药物失效发生的早晚, 分为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

磺脲类药物原发性失效是指对于那些从来未应用过磺脲类药物的患者, 在严格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治疗的情况下, 服用足量的磺脲类降糖药1个月以上, 空腹血糖仍≥11.1mmol/L。这种情况多见于确诊时病情已处于晚期、胰岛功能严重衰竭的糖尿病患者。

上一篇:模型在环仿真下一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