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动力药物

2024-06-12

治疗胃动力药物(通用7篇)

治疗胃动力药物 篇1

胃动力紊乱性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多见, 人群发病率为20%~40%, 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胃轻瘫等。目前对胃动力紊乱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促胃动力药, 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近年来, 我们采用体表胃起搏的方法治疗25例胃动力紊乱的患者, 现将其疗效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9月—2008年3月江阴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的胃动力紊乱患者共25例, 其中男8例, 女17例;年龄30~72 (46.5±10.2) 岁;病程1~16a, 平均4.2a。入选标准: (1) 症状至少持续4周, 具有以下症状2项及2项以上:a) 上腹或胸骨后痛;b) 餐后饱胀;c) 早饱;d) 烧心;e) 嗳气;f) 反酸;g) 恶心。 (2) 具有下述胃电图特征2项及早项以上:a) 胃电节律紊乱;b) 胃电节律极不稳定;c) 胃动过缓;d) 胃慢波幅度低小或呈一直线;e) 胃慢波波形畸变, 类正弦状慢被消失。 (3) 排除标准:a) B超排除肝胆胰等的器质性病变;b) 胃镜排除糜烂、溃疡、肿瘤等病变;c) 心电图排除心脏病变;d) 妊娠、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等;e) 最近1周内服用胃肠动力药、抑酸剂、解痉剂、镇静药等药物者。

1.2 方法

1.2.1 胃电起搏治疗

选用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M-W型胃动力治疗仪, 患者安静平卧, 精确定位后用95%的乙醇清洁贴电极处皮肤。胃起搏正极置于患者胃窦体表投影处, 即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右2~4cm处 (瘦小体型取2cm, 普通体型取3cm, 高大体型取4cm) ;负极置于患者胃体体表投影处, 即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3~5cm偏上1cm处 (不同体型的调整方法同上) 。设置输出频率为3.0次/min, 缓慢调节幅值旋钮直至患者电极处皮肤有轻微针刺感或略有灼热感。胃电起搏治疗每天1次, 每次30min, 共10d。

1.2.2 评价标准及疗效观察

对所有患者起搏治疗前后的症状 (如上腹痛、餐后饱胀、早饱、烧心等) 进行评分:0分为无症状, 1分为偶尔出现症状, 2分为症状较重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3分为症状严重且影响工作和生活。治疗后疗效评定:显效:临床症状改善2分 (评分降低2分) 或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改善1分;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积分

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分别为1.59±0.27和0.61±0.14,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18, P<0.01) 。治疗前后各具体症状的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疗效评定

25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8.3%, 见表2。

3 讨论

胃动力紊乱性疾病常表现为上腹或胸骨后痛、餐后饱胀、早饱、烧心、嗳气、反酸、恶心等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 可分为动力低下、动力亢进及反流3种类型, 在胃电图上常表现为胃动过缓、胃电节律紊乱等。胃肠起搏治疗是依据“胃肠起搏”理论和“驱动—跟随—谐振”效应理论, 并利用计算机的三维时空技术, 模拟胃肠道生物电现象, 并反馈作用于胃肠起搏点以驱动慢波节律产生起搏效应, 迫使胃肠跟随正常的蠕动规律, 达到恢复或改变胃功能活动, 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2]。目前对胃的起搏研究较多, 国外一般采用体内置入式脉冲刺激, 直接通过胃浆膜或黏膜电极诱发胃电慢波或峰电活动[3,4]。但该项技术具有创伤性, 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手术且费用昂贵, 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体表胃起搏治疗是利用电子技术产生与人体胃电节律相似的电信息, 经体表相应投影部位释放一定的电刺激, 作用于胃体大弯侧中上1/3处纵环肌交界部位和内层下的Cajal间质细胞, 使其去极化, 产生一个人工慢波加强和整合胃的电活动, 从而有效地调节胃的运动功能[5],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胃轻瘫等胃动力紊乱性疾病起到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胃动力紊乱的患者经体表胃起搏治疗10d后, 大部分症状有显著改善, 有效率达88.3%, 且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疗程, 治疗过程中无不适反应。但对胃起搏使用的刺激频率, 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有研究表明, 高频起搏 (12次/min) 对“恶心、呕吐”的缓解优于低频起搏 (1.1~1.2次/min) , 而低频起搏对“早饱、嗳气”的缓解优于高频起搏[6]。提示对于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宜采用参数不同的胃电刺激, 即个性化治疗方案可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总之, 体外胃起搏技术在治疗胃动力紊乱性疾病中具有疗效满意、简便易行、经济方便、无创伤、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为非药物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远期疗效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确定, 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胃动力紊乱患者经体表胃起搏治疗后的疗效。方法江阴市人民医院经胃电图、胃镜等检查诊断为胃动力紊乱的患者25例, 应用YM-W型体表胃起搏器治疗, 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及症状积分的评估。结果患者经体表胃起搏治疗后症状积分 (0.61±0.14) 较治疗前 (1.59±0.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18, P<0.01) , 2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8.3%。结论体表胃起搏治疗能有效改善胃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胃起搏,胃动力紊乱,治疗

参考文献

[1]郑雄, 李健, 王秀玲, 等.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胃肠病学, 2003, 8 (6) :358-360.

[2]Wang ZS, Cheung JY, Gao SK, et al.Spatio-temporal nonlinear modelingof gastric myoelectrical activity.Methods Int Med, 2000, 39:186-190.

[3]Abell TL, Van Cutsem E, Abrahamsson H, et al.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intractable symptomatic gastroparesis.Digestion, 2002, 66:204-212.

[4]Shikora SA.Implantable gastric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o-besity.Obes Surg, 2004, 14:545-548.

[5]Forster J, Sarosiek I, Delcore R, et al.Gastric pacing is a new surgicaltreatment for gastroparesis.Am J Surg, 2001, 18:676-681.

[6]杨敏, 房殿春, 隋建峰, 等.高频与低频胃肠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疗效的比较.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7 (5) :432-435.

治疗胃动力药物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3例, 其中男11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23岁, 最大76岁。其中进食柿子后形成胃石21例, 进食山楂后形成胃石2例。主要为空腹进食,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进食后腹痛加重, 20例有恶心、呕吐、烧心、食欲不振等表现, 2例有黑便, 1例呕吐咖啡样液体。其中合并胃溃疡21例, 溃疡多位于胃角, 胃黏膜多发糜烂6例。

1.2 器械准备

Olympus GIF-160型胃镜, 圈套器, 异物钳, 异物剪。

1.3 操作方法

常规胃镜前准备, 插入胃镜, 找到胃结石, 依次观察胃内各部位及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 吸净胃液, 对于胃石直径<5 cm者, 直接用圈套器套住结石缓慢进行切割;胃石直径>5 cm或较硬结石, 圈套器不能套入或不能切割的, 我们用异物钳或异物剪反复钳咬结石外壳, 使结石松解, 有1例患者结石硬度极大, 直径约2.5 cm, 机械碎石困难, 使用圈套器全套后经食道取出, 所有患者术后服用, 5%碳酸氢钠50 ml, 3次/d, 给予抑酸酸药, 并发溃疡者, 加用奥美拉唑, 3~5 d复查胃镜。

2 所有患者治疗后上腹痛等症状均有减轻甚至消失, 进食好转。

其中19例经药物及1次胃镜下治疗胃石消失, 4例经药物及2次胃镜下治疗胃石消失, 2周后复查胃镜未再出现胃石, 所有患者均无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出现。

胃石是由植物、毛发等在胃内逐渐凝结而成的异物, 按胃石的组成内容可将其分为植物石、毛石、乳酸石、虫胶石以及医源性胃石等类型, 植物石在临场最为常见。在北方柿子、山楂、黑枣等上市季节, 发病最为集中,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进食此类食物史, 结合临床症状, 可考虑胃石形成的可能, 胃镜检查是最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可以确定胃石性质、位置, 黏膜病变或溃疡存在与否, 确定溃疡面的大小, 排除其他并发症等。

在胃石症的并发症中, 溃疡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本院发现的23例胃石症病例中, 有溃疡并发症21例, 多位于胃角。胃石溃疡并发症的发生, 现认为主要是因为胃石与胃壁黏膜不断摩擦使黏膜破损, 以及胃石压迫胃壁黏膜使之缺血而造成糜烂、溃疡等。因此胃石的硬度、最初形成的形态可能与溃疡的形成有关, 也可能与其在胃内滞留的时间长短有关, 时间越长的胃石, 质地越坚硬, 在去除胃石后, 使用抑酸剂可使溃疡迅速治愈。

以往胃石治疗方法可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缺点是疗程长, 有治疗失败的可能, 对较大的胃石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疗过程中较大的胃石排入小肠有引起小肠梗阻的可能。手术治疗是传统而经典方法, 适合于各种类型、各种部位的胃石, 以及胃石伴有急性肠梗阻和穿孔, 但其手术创伤大、花费高、需住院治疗。近年来随着胃镜治疗技术的发展, 经胃镜碎石治疗成为一种见效快、安全性高、费用低廉的新方法。配合药物疗效显著, 操作简单, 患者痛苦小, 见效快。另外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 如有消化道穿孔、梗阻、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者必须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郭世斌, 仲小伟, 冷晶.胃石的病因及内镜下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 (16) :411-412.

治疗胃动力药物 篇3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红霉素,多潘立酮, 胃动力药疗效

随着早产儿存活几率的提高, 对早产儿喂养的理论与实际操作都受到更多的关注。由于早产儿吸吮, 吞咽反射弱, 胃肠道动力不成熟, 胃喷门括约肌松弛等, 使早产儿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1]。胎龄越小, 出生体质量越低, 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喂养不耐受不但严重影响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而且延长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天数, 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一些促胃肠道运动的药物用来改善喂养, 如多潘立酮。本文研究了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在郴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期间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50例, 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 (男11例, 女14例) , 对照组25例 (男13例, 女12例) , 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红霉素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 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

1.2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

排除消化道畸形,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颅内出血等情况, 若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可考虑喂养不耐受: (1) 频繁呕吐, 超过3次/天; (2) 奶量不增加或减少, 持续3d以上; (3) 胃潴留, 潴留量大于前次喂养量的33.3%或24h潴留量超过喂养总量25.0%; (4) 腹胀; (5) 胃内第2周末喂入量<8mL/ (kg/次) ; (6) 胃内咖啡样物, 大便隐血阳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温箱保温, 抗感染, 静脉营养, 原发病治疗, 并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等处理, 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按[0.3mg~0.5mg/ (kg/次) ]每6h1次喂奶前10~30min鼻饲, 同时, 以3mg~5mg/ (kg/d) 的小剂量红霉素加入5%或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滴注, 对照组仅给予多潘立酮, 用法同前, 两组疗程3~7d。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3d内临床症状消失, 进奶量明显增加, 胃残留量<喂奶量20%。有效:3~7d症状好转, 进奶量增加, 呕吐减少, 胃残留量20%~30%。无效:治疗1周后症状无改善, 胃残留量>30%。

1.5 观察指标

奶量, 胃残留量, 胃肠道反应 (呕吐、腹痛、腹胀、腹泻) , 肝功能血清胆红素浓度, 转氨酶。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χ—±s表示, 两组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率的比较用χ2分析,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一般资料

在5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中, 观察组25例 (男11例, 女14例) , 胎龄31.5-36.5周 (平均34周) , 出生体质量1400~2700g (平均2100g) ;对照组25例 (男13例, 女12例) , 胎龄31.6~36.4周 (平均34.0周) , 出生体质量1450~2650g (平均2000g) 。原发病有新生儿窒息、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单纯早产。两组在性别, 胎龄, 出生体质量, 疾病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 显效17例 (68.0%) , 有效5例 (20.0%) , 无效3例 (12.0%) , 总有效率是88.0%。而对照组显效10例 (40.0%) , 有效6例 (24.0%) , 无效9例 (36.0%) , 总有效率是6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显效率及总有效率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3 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治疗后, 进奶量开始增加时间 (3.5±1.6d) 及症状消失时间 (3.9±2.3d) 分别为短于对照组 (分别为5.3±2.1d, 6.1±2.9d) , 并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有统计学意义

2.4 副作用

在治疗期间未发现菌群失调、肝大、黄疸、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等肝损害等不良反应, 或是无故的吵闹, 或锥体外系症状如僵硬、强直等。

3 讨论

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主要就是由于不同疾病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的表现就有呕吐、进食量少, 腹胀等情况。由于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的不够完善, 同时由于窒息而导致的脑部缺血, 使得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激素的分泌控制减弱, 直接的抑制了胃肠细胞的分泌, 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解剖生理功能和胃肠神经内分泌调节不成熟, 经胃肠喂养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现象, 常需较长时间静脉营养, 不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恢复。有效处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已成为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的关键。

小剂量的红霉素能够作为胃动素的激动剂, 通过胃粘膜与胃动素的结合, 来促进胃排空和胃肠的动力作用。红霉素可以增强食管下端的张力, 还能有效的减少胃部内容物的反流。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困难中红霉素的应用主要就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治疗的作用[2]:首先就是动力作用;其次就是要提高食管括约肌张力, 防止胃液的反流对食管的肌张力, 增加胃肠的蠕动, 促进胃部排空, 防止胃食道的反流;并且红霉素的抗炎作用防止了胃液及胆汁返流对食管和胃的炎症损害。因此临床上应用小剂量红霉素干预治疗能明显干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3]。多潘立酮是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 增强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 增加胃蠕动, 促进胃排空, 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 抑制恶心、呕吐, 并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 不影响胃液分泌[4,5], 且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对颅内多巴胺受体无阻滞作用, 因此在临床上也用于改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6]。

本科采用小剂量红霉素和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并取得满意疗效, 从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都比单用胃动力药多潘立酮高, 进奶量和症状消失都有明显的改变, 而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这与其他研究相一致[6]。这表明红霉素与多潘立酮联合使用有助于胃肠动力的改善, 效果非常明显并且是安全, 能使早产儿尽快的度过喂养期, 减轻了家长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7,8]。

参考文献

[1]Lau C, Smith EO, Schanler RJ.Suck-swallow and swallow respira-tion inpreterm infants[J].Acta Paediatr, 2003, 92 (6) :721-727.

[2]张巍.早产儿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23-424.

[3]Aly H, Abdel-Hady H, Khashaba M, et al.Erythromycin and feedingintolerance in premature infants:a randomized trial[J].J Perinatol, 2007, 27 (1) :39–43.

[4]杨晓光, 谢小强, 雷日华, 等.多潘立酮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 7 (3) :141-142.

[5]李西睦, 孙晓慧, 喻广娟, 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及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 2010, 50 (43) :104-105.

[6]Reddymasu SC, Soykan I, McCallum RW.Domperidone:review of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gastroenterology[J].AmJ Gastroenterol, 2007, 102 (9) :2036–2045.

[7]杨新军, 董巧敏.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5, 22 (2) :129-130.

治疗胃动力药物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于我院门诊就诊, 具有烧心和 (或) 反酸的临床症状, 胃镜检查符合诊断[1]的60例GERD患者。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平均年龄47.27±10.25岁, 所有入选病例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非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试验前2周停用抗胆碱脂酶、解痉药物和抗酸剂。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60例入选GERD患者无一例外给予改变生活方式指导, 包括饮食习惯、戒烟酒、浓茶、咖啡、饮料、抬高床头、避免弯腰、便秘等;奥美拉唑胶襄 (常州第四制药厂生产) 20mg, 每日1次, 晨起空服;莫沙必利 (成都大西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5mg, 每日3次, 餐前30min口服;铝碳酸镁 (修正药业高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g, 每日3次, 餐后1h嚼服。疗程6周。

1.2.2 临床症状观察

详细询问患者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及发生频率并进行症状评分。原有症状消失者记0分;原有症状减轻记1分, 2分介于1-3分之间, 原有症状无缓解记3分。无症状发生记0分, 每月发生记1分, 每周发生记2分, 每天发生记3分, 并于治疗开始后, 每2周随访一次, 观察症状改善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80%; (2) 有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50%; (3) 无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50%。

1.2.3 内镜检查

采用Olympus电子胃镜, 在患者治疗前进行胃镜检查。根据RE诊断及治疗指南 (2003年) 将RE分为4级。0级为正常;Ⅰ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无融合现象;Ⅱ级:有条状发红, 糜烂, 并有融合, 但非全周性者;III级:有病变广泛, 发红, 糜烂融合呈全周性, 或溃疡。需排除以下情况: (1) 食管或胃手术后; (2) 幽门梗阻或高位肠梗阻; (3) 食管胃静脉曲张或贲门失驰缓症治疗前后; (4) 食管支架置入后; (5) 双囊三腔管或胃管置入前后。冶疗6周后, 由同一医师复查胃镜, 食管炎消失者为冶愈, 改善1个以上级别为有效, 改善不明显者为无效。

2 结果

(1)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第2周, 60例GERD患者中56例烧心、反酸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下降的趋势。第4周时, 所有症状积分均较第2周显著下降。第6周时, 59例GERD患者症状较第4周继续显著性下降。6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8.1%。

(2) 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情况:60例GERD患者中50例食管炎消失, 8例食管炎改善1个以上级别, 2个改善不明显, 胃镜下愈合率为96.6%。

(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稀便, 恶心1例, 乏力1例, 症状均不严重, 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GERD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抗反流屏障功能受损是GERD最主要的发病机制, 而改变生活方式减少了攻击因素酸的刺激, 提高了防御能力, 避免了胃内容物的反流。目前以改变生活方式为基础治疗方法联合药物治疗是GERD治疗指南的一线方案[2]。

改变生活方式治疗GERD的机理在于: (1) 抬高床头可通过重力作用提高睡眠时清除酸的速度, 从而减少酸对食管的刺激; (2) 睡前3h不再进食和减少脂肪摄入可减少反流的频率, 从而减少远端食管酸暴露时间; (3) 肥胖可增加腹腔内压力, 增加胃食管括约肌压力梯度, 增加食管裂孔疝的发生率, 从而减少反流; (4) 吸烟、饮酒会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从而增加反流的频率, 并可减缓酸的清除, 延长酸与上皮的接触时间, 对鳞状上皮有直接损害作用, 故戒烟可减少食管炎的发生; (5) 茶、咖啡、巧克力、洋葱、大蒜等可刺激酸的分泌, 降低LES压力, 避免食用可减少酸对食管粘膜的刺激。

GERD最典型的症状是烧心和反流, 这两种症状与胃酸反流密切相关, 食管粘膜损伤程度与食管酸暴露的时间成正相关。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减少胃酸反流上[3]。因此, 抑酸治疗可缓解症状, 愈合食管炎, 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其中PPI抑酸能力强, 是治疗GERD最有效的药物。

促动力药物能增加LES的压力, 加速胃排空和改善食管体部的蠕动功能。因此, 增加食管的清除力, 促进胃排空, 减少胃食管反流是治疗GERD的一种有效方法。莫沙必利是具有苯甲酰胺结构的新型胃动力药, 是强效选择性与受体激动剂, 肠鼠灌胃实验证实[4], 莫沙必利能快速促进胃排空。

铝碳酸镁能结合反流的胆酸, 减少其对粘膜的损伤, 并能作为物理屏障粘附于粘膜表面, 抵御反流的内容物。

虽然仅靠改变生活方式不足以控制大多数GERD患者症状, 但以其为基础, 联合抑酸剂、促动力药物及粘膜保护剂等冶疗GERD, 疗效满意。

重视改变生活方式治疗GERD的作用, 加强改变生活方式治疗GERD的宣教, 不应只注重GERD的药物治疗而忽视改变生活方式治疗。在基层医院, GERD治疗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综上观察, 改变生活方式联合药物治疗不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1%, 而且治疗费用低廉, 患者易于接受, 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以改变生活方式为基础, 联合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于我院门诊就诊, 具有烧心和 (或) 反酸的临床症状, 胃镜检查符合诊断的60例GERD患者, 予以指导其改变生活方式, 包括改变饮食习惯, 避免食用咖啡、饮料及某些药物 (硝苯地平、四环素等) , 联合应用奥美拉唑20mg, 每日1次, 空服, 莫沙必利5mg, 每日3次, 饭前半小时口服, 铝碳酸镁1.0g, 每日3次, 饭后1h嚼服, 疗程6周。结果:改变生活方式联合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8.1%, 胃镜下愈合率达96.6%。结论:改变生活方式联合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 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镜学分会.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2003) [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 (4) :221.

[2]刘诗.改变生活方式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8, 20 (1) :8.

[3]肖英萍, 陈旻湖.抑酸剂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8, 20 (1) :10.

治疗胃动力药物 篇5

理想的胃漂浮制剂具有如下特征: (1) 与胃液接触后表面迅速发生水化并形成凝胶层屏障, 继而膨胀但依然保持片剂原有形状; (2) 膨胀后制剂的密度小于胃液的密度; (3) 药物可以缓慢的释放, 制剂在胃中能够维持较长的停留时间, 一般为5-6个小时。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 根除HP是主要的治疗措施。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 但由于药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太短, 黏膜层不能达到杀菌的有效浓度, 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1]。因此采用新型制剂技术, 延长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 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1 常用辅料

1.1 骨架材料骨架材料是保持制剂长时间漂浮的重要

因素, 骨架材料遇水后会迅速在制剂表面形成一层胶体屏障, 既可保持制剂的漂浮, 又可阻止水分向内渗透, 从而控制药物的溶解和扩散[2]。常用的骨架材料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 、羟丙基纤维素 (HPC) 、乙基纤维素 (EC) 、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 、甲基纤维素 (MC) 等。

1.2 其他材料为了提高制剂的漂浮性能可在处方中

加入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等起泡剂或加入高级醇、油类、蜡质等轻质水水性材料。此外还可加入乳糖、甘露醇等水溶性辅料或疏水性辅料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

2 胃漂浮技术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

2.1 克拉霉素胃漂浮制剂边佳明等[3]将海藻酸钠和

液体石蜡乳化后经钙离子交联后制备克拉霉素的胃漂浮小丸, 结果表明当液体石蜡和2%海藻酸钠水溶液比例为2:10, 乙基纤维素增重达到10%时, 小丸在p H为1的盐酸溶液中漂浮超过12个小时, 持续释放时间达5个小时。郑建华等[4]将溶有克拉霉素和乙基纤维素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入PVA的水溶液中, 经连续搅拌后过滤, 将形成的微球与1.5%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 利用微胶囊制备仪, 将该混悬液滴入CaCl2溶液中进行凝胶化反应, 继续钙化15min, 洗涤后真空干燥, 制备成克拉霉素的胃漂浮小丸。其体外释放实验表明, 小丸具有较好的漂浮性能, 药物的释放时间超过6个小时。

2.2 阿莫西林胃漂浮制剂刘卫卫[5,6]等以羟丙甲基纤

维素和卡波姆等辅料制备阿莫西林的胃漂浮片, 以正交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 体外实验表明所制备的胃漂浮片起漂时间小于2分钟, 胃内漂浮时间超过6个小时, 且加速稳定性结果表明贮存6个月后漂浮时间和释药速率无明显变化;体内γ-闪烁扫描结果表明, 自制的阿莫西林胃滞留片在胃中的滞留时间比市售胶囊显著延长, 达到了缓释、长效的目的。

2.3 替硝唑的胃漂浮制剂张瑜等[7]采用离子胶凝法

制备替硝唑胃漂浮小丸, 其中海藻酸钠:十六醇:替硝唑质量比为1∶4∶3, 将替硝唑与十六醇加热熔融混匀后冷却固化, 粉碎加至海藻酸钠溶液中制得混悬液, 滴加至含氯化钙的凝胶液中形成小丸, 小丸体外可缓慢释药达10个小时以上。李学桐[8]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 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 、卡波姆及海藻酸钠三者在处方中的用量对替硝唑胃漂浮片漂浮性能和释药性能的影响, 优化后处方为HPMC30%、卡波姆14%、海藻酸钠18%, 体外实验表明制得的胃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和缓释效果。

2.4 庆大霉素胃漂浮制剂徐琛等[9]对复方硫酸庆大

霉素胃内滞留型缓释片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将硫酸庆大霉素、葡萄糖酸锌混合后加入粘合剂, 按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胃漂浮片。体内γ-闪烁扫描结果表明, 复方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片在胃内滞留时间长达4-6个小时, 明显长于普通片的1-2个小时。

2.5 法莫替丁胃漂浮制剂郝吉福[10]等以羟丙甲基纤

维素、卡波姆和海藻酸钠为辅料,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莫替丁胃漂浮片, 结果表明制备的胃漂浮片在人工胃液中能持续漂浮16个小时以上, 药物释放时间也超过8个小时, 说明达到了胃内滞留、缓慢释放的效果。于鹏宇[11]等以碳酸氢钠、羟丙甲基纤维素为产气层材料, 丙烯酸树脂为阻滞层材料, 在法莫替丁微丸的外部依次包衣, 制备法莫替丁的产气型胃漂浮微丸。结果表明, 制得的微丸可以在5分钟内起漂, 持续漂浮达8小时以上, 药物5小时释放率达到93.5%。

2.6 雷尼替丁胃漂浮制剂任新荣等[12]以羟丙甲基纤

维素为骨架材料, 硬脂酸和交联聚维酮为助漂剂,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胃漂浮缓释片。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 制得的胃漂浮缓释片10分钟内起漂, 续漂时间在20小时以上, 体外释放均匀缓慢达到了缓释的效果。

2.7 泮托拉唑的胃漂浮制剂杨劼等[13]托拉唑钠、枸橼

酸铋钾、替硝唑为复方药物, 使用交联聚维酮、微晶纤维素和卡波姆作为辅料,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成胃漂浮片。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 制得的胃漂浮片在人工胃液中持续漂浮8个小时以上, 药物8小时累积释放度达到80%以上。

3 结语

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已有多年的临床应用研究, 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被开发

胶带输送机机头转动部与防护网闭锁装置设计及应用

申教平 (潞安矿业集团王庄煤矿)

摘要:在实际生产运输过程中, 由于误接触胶带输送机传动部位、误操作、防护装置失效等原因的存在, 胶带输送机伤害事故频频发生。传统的胶带输送机机头转动部防护网只能起到防护作用, 不能闭锁胶带输送机, 故而不能保证在输送机机头内部作业人员的安全, 一旦此时误开机, 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我们设计出了皮带机头转动部与防护网闭锁装置, 解决了这一难题。

关键词:胶带输送机防护网闭锁装置伤害事故

1设计背景

近年来, 随着胶带运输机的广泛应用, 煤炭运输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由于误接触胶带输送机传动部位、误操作、防护装置失效等原因, 在使用和检修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不少人身伤害事故,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以胶带输送机机头为例, 有高速运转的驱动滚、转向滚, 有涨紧绞车、卷皮带绞车等需要检修维护, 皮带下淤煤需要每天清理, 原来的防护网只能起到防护作用, 摘掉防护网人员即可进入皮带机头内部进行检修及清煤作业, 而此时如果有人误操作开动皮带将导致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以王庄煤矿5205工作面胶带输送机机头为背景, 经过多次井下调研, 现场试验, 设计出了皮带机头转动部与防护网闭锁装置。

2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皮带机头转动部与防护网闭锁装置由带挂钩的防护网、经改造的皮带跑偏装置两部分组成, 如图:

此装置利用皮带跑偏保护装置改造而成, 通过闭锁装置实现闭锁皮带的目的。和跑偏保护装置使用原理刚好相反, 在皮带机头转动部的防护网上设计一个挂钩, 和固定在皮带支架上的跑偏传感气传动杆相连接, 利用重力作用使传动杆发生弯曲, 此时跑偏传感器不作用, 皮带正常运行;当把防护网取掉后, 由于箱体内弹簧的作用, 传动杆恢复原状, 传感器内部急停开关闭合, 使皮带停机, 实现了对皮带的有效闭锁。只要调整好皮带跑偏装置的反接线路, 调试好跑偏装置的灵敏度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3 应用效果

自从此装置推广应用以来, 工作人员无论是在皮带机头内部进行设备检修或者清煤作业, 再也不用一心二用, 提心吊胆, 担心皮带突然启动造成伤害了。同时此装置还有如下优点: (1) 安装方便, 易于检修维护和更换。 (2) 成本低, 只需一个皮带防跑偏装置和相应的电缆即可。 (3) 闭锁装置灵敏可靠, 使用效果明显, 能对皮带进行有效控制。 (4) 从根本上杜绝了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转动部运行期间进行维护及检修作业这一重大违章现象的发生, 减少人身伤害事故。

4 应用展望

该装置由于其良好的安全和使用性能, 在保护人员作业安全, 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将会产生巨大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此装置安装使用方便, 效果明显, 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大同.大型胶带输送机断带保护技术[J].煤矿开采, 2010 (01) .

[2]李传锋.胶带输送机智能化保护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王少文.浅谈胶带输送机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运行及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06) .

作者简介:申教平 (1966-) , 男, 山西长治人, 技师, 长期从事煤矿综采工作面生产工作。

摘要:胃漂浮制剂以其长时间漂浮、缓慢释药的特点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剂型,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领域采用胃漂浮制剂技术的应用进展。

治疗胃动力药物 篇6

临床资料:收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治疗前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 检测肝功能, 需要排除肝、胆、胰腺疾病, 该组病例均符合文献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0例,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18~68岁, 平均34.8岁;病程2个月~10年, Hp阳性18例。对照组20例, 其中男10例, 女10例, 年龄24~59岁, 平均36.8岁;病程5个月~12年, Hp阳性7例。胃镜检查:37例患者为胆汁反流致浅表性胃炎, 17例患者并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0例患者并发食管炎, 9例患者并发胃溃疡, 8例患者为胆汁反流致萎缩性胃炎。

治疗方法:治疗组的基本方:法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25g, 苍术15g, 白芍15g, 柴胡15g, 枳壳15g, 砂仁10g, 丹参20g, 川芎15g, 桃仁10g, 红花6g, 甘草6g。1剂/日, 水煎后分2次, 于饭前空腹温服。如患者出现泛酸, 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上乌贼骨15g、贝母10g;如出现胃脘痛, 加用五灵脂10g、延胡索20g;如出现呃逆不已, 加用代赭石15g、旋覆花15g;如出现脾胃虚弱, 加用山药15g、党参15g;如出现肝胆湿热, 加用炒山栀15g、黄连6g、茵陈15g;如出现胃黏膜糜烂, 加用仙鹤草、10g白及15g;如出现溃疡, 加用煅瓦楞10g、三七粉5g;如检测Hp阳性, 加用木香10g、蒲公英15g。并配合胃动力治疗仪 (YM-W型) , 一副治疗电极由两片自粘胶片组成, 一片电极贴于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右旁开3cm处, 另一片电极贴于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旁开4cm, 再往上1cm处, 1次/日, 30分钟/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 2次/日, 于早晚服用;吗叮啉片10mg, 3次/日, 口服。在观察治疗期间, 两组患者均应该避免服用其他药物, 避免食用烟酒、辛辣、油腻等。治疗15天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停药, 1个月后进行胃镜的复查, 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组:22例临床治愈, 10例显效, 5例好转, 3例无效, 治愈率55%, 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4例临床治愈, 4例显效, 6例好转, 6例无效, 治愈率20%, 总有效率70%。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增加,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例1:患者, 男, 40岁, 教师, 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欲呕2周, 于2010年3月4日初诊。患者自诉2周前因饮食不节后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 呈阵发性刺痛, 伴恶心欲呕, 口干苦, 泛酸, 纳谷不香, 曾自服“胃痛药”治疗无效, 后到某医院行胃镜检查后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 经过西药抑酸抗炎治疗10天后, 恶心欲呕症状好转, 但仍感上腹部疼痛, 口干苦, 时有泛酸, 纳食不佳。刻下症见:上腹部疼痛, 呈阵发性刺痛, 口干苦, 时有泛酸, 纳眠欠佳, 二便尚调, 舌淡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 胃失和降, 治疗以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为主, 药用法半夏15g, 陈皮15g, 茯苓25g, 苍术15g, 白芍15g, 砂仁10g, 丹参20g, 川芎15g, 桃仁10g, 红花6g, 柴胡15g, 枳壳15g, 甘草6g, 乌贼骨30g, 煅瓦楞子30g, 5剂。每日1剂开水煎服, 并予胃动力治疗仪治疗, 1次/日。患者于2010年3月10日再次诊, 诉上腹部疼痛, 口干苦、泛酸等症明显好转, 纳眠尚可, 二便调。效不更方, 嘱患者继服上方10剂, 每天行胃动力治疗仪治疗1次。2010年3月25日患者电话诉现上腹部已无疼痛, 口干苦、泛酸等症俱除。嘱患者清淡饮食, 规律进食。1个月后复查胃镜未见异常, 2011年4月随诊未复发。

讨论

治疗胃动力药物 篇7

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药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 社会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明显。相对青壮年, 人到老年, 身体各系统、器官及组织的生理功能明显衰退, 所以, 老年人患病的几率明显提高, 与之相应的, 老年人用药的几率也相应提高, 年龄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 又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使用任何药物, 都需要肝、肾等器官对其进行分解处理, 这无疑会加重相应器官的负担, 甚至对器官功能造成损害。所以,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更应明确自身的生理特点, 以此为基础, 合理选择、使用药物, 方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本文就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 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原则进行论述。

1 老年人生理特点

1.1 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牙齿脱落或出现明显的磨损, 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 使味觉降低, 以致影响食欲。胃黏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 胃排空时间延长, 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 尤其是肠蠕动减弱, 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消化腺体萎缩, 消化液分泌量减少, 消化能力下降 (肝血流量65岁以后下降40%左右) 。胰岛素分泌减少, 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

1.2 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

心输出量降低、心搏出量减少 (65岁老年人较25岁年轻人减少30%~40%) ;动、静脉血管弹性降低, 血压逐渐升高, 导致脑、肝、肾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1.3 呼吸系统功能改变

肺组织硬化, 肋软骨钙化, 肺活量降低25%, 残气量升高50%, 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易发生肺部感染。血流速度减慢, 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组织细胞功能减退及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使细胞呼吸作用下降, 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1.4 泌尿系统功能改变

老年人肾脏的肾单元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均减少50%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肾单元仅为青年人的1/3, 肌酐清除率降至青壮年的1/3以下, 导致废物的肾排泄减少。

1.5 内分泌系统功能改变

性激素等很多激素分泌水平显著下降, 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降低。

2 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2.1 药物吸收

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与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物的理化性质及机体的内环境有关。口服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 不可能百分之百被吸收进入体循环;而静脉给药可以完全被吸收。老年人胃肠液酸度的降低直接影响一些弱酸、弱碱性药物的解离, 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胃排空速度的减慢使药物进入小肠时间延迟, 药物吸收速率降低;胃肠平滑肌、阔约肌张力降低使胃肠蠕动减慢, 加之老年人易便秘, 使药物在肠道吸收量增加;肝血流量减少使部分药物“首过消除”作用减弱, 易发生不良反应。

2.2 药物分布

药物被转运到机体各部位的过程, 随衰老程度而改变。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分布容积比青年人小。老年人细胞含水量降低、体内脂肪比例增加, 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 血药浓度降低, 半衰期延长;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小, 血药浓度升高。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部分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药效增强, 易发生毒性反应。尤其是老年女性, 脂肪增加比男性明显。因此, 老年人的药物分布与性别有很大关系。所以, 老年人用药剂量和次数均应少于青壮年。

2.3 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肝脏内经酶的作用而生成代谢物。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 肝脏重量也逐渐减轻。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肝脏重量约为体重的1.6% (青年人占体重的2.5%) ;肝血流量也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肝血流量可下降45%, 肝脏微粒体酶的活动迟缓和延长, 使药物作用效应延长, 经肝代谢的药物分解减慢, 易导致药物蓄积中毒。

2.4 药物排泄

肾脏是药物清除 (排泄) 的重要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 功能性肾单位数目进行性减少, 肾血流量逐渐减少。通过肾脏清除的药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半衰期 (药物的浓度) 清除降到原来浓度的50%所需时间进行性延长。肾功能的逐渐衰退使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如磺胺甲唑、庆大霉素、达美康等) 的排泄速度减慢, 血药浓度上升, 易发生毒性反应。此外, 老年人饮水量少也不利于药物排泄。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减少, 尿易呈碱性, 使碱性药物 (如氨茶碱、抗酸药等) 在碱性尿液中容易再吸收, 这些因素都可提高某些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 并使半衰期延长, 从而造成药物的蓄积中毒。

2.5 药物耐受性

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降低, 女性比男性更明显。通常单用或少量药物配合使用时, 老年人一般可以耐受, 但当许多药物联合使用又不减量时, 易出现不良反应及胃肠道症状。

3 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

由于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发生改变, 可使血药浓度保持较高水平, 不良反应增加, 加之生理功能的减弱, 免疫功能下降, 所以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 老年人应少用或不用药物。也就是说, 老年人确实需要药物治疗时, 应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各器官功能特点、疾病的轻重缓急等, 选择对症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如需联合用药时, 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 合理选择药物搭配, 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药种类。临床经验证明, 用药种类越少, 毒副作用发生率就越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用药种类增加而增加, 若用1种药物有效, 就勿需用2种药, 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相互作用。如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一般不应超过2~3种。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 联合用药应保持警惕, 在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时, 尤其应注意。老年人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合的剂量, 应坚持的原则是用适当的用量获得最大的药效, 以争取副作用最小。一般药物应用时应以最低有效量 (或小剂量) 开始, 尤其对体质较弱、病情较重的病人切不可随意加药。对于急症病人, 开始用量可能较大, 一旦病情稳定应及时减量或停药。确定老年人的用药剂量是给药原则中值得重视的问题。药物的疗效或副作用是根据药量决定的, 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控制在成人量的1/2~3/4, 注意用常用剂量获得可靠的疗效, 切不可药量过大, 品种过多。临床上由于药量和药种多而使老年病人急性中毒或慢性潜在性药物蓄积中毒屡见不鲜。老年人用药剂量个体差异很大, 同龄老年人的药物剂量可相差数倍之多。因此, 老年人给药方案应个体化, 有条件时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TDM) 。另外, 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衰退, 记忆力明显减退, 尤其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 往往不能按时服药, 鉴于此, 老年人最好选择血药浓度平稳, 服用次数少的缓、控释制剂。许多药源性疾病往往是由于用药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所致, 因此, 当病情好转或经治疗获得疗效时, 应及时停药或减量。老年病人长期用药要定期随访, 掌握影响药物疗效的各种因素, 找到未能取得预期疗效的原因, 发现不良反应时, 应及早处理。应用对骨髓、肝、肾等有损害的药物时, 还应定期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毒性反应。总之, 老年人进行药物治疗应做到处方简单, 药量小而适当, 尽量缩短服药期, 慎防副作用的发生。

摘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出发, 阐述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及用药的一般原则。

上一篇:集体上访下一篇:患者消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