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类药物(精选10篇)
胰岛素类药物 篇1
加拿大一项研究表明, 与磺脲类相比, 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胰腺癌风险升高不相关。这为肠促胰岛素类药物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该项研究共纳入972 384例启用降糖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 将新发胰腺癌患者与情况匹配的对照者加以配对, 评估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新发胰腺癌风险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 在随访2 024 441例患者期间 (中位随访1.3~2.8年) , 1 221例患者新诊断为胰腺癌, 发病率为0.60/1 000。与磺脲类相比, 肠促胰岛素类药物与胰腺癌风险升高不相关。相关风险不因药物种类而存在差异, 且未发现用药时间应答相关性证据。
糖尿病药物研发需紧盯胰岛 篇2
在对于胰岛十几年的研究中,我深刻体会到针对糖尿病药物的研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胰岛,但胰岛研究并非是很简单的问题,研究人员不仅对胰岛的代谢、功能和基因调控等等要有很深入的了解,对胰岛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也要熟悉。为何要研究胰岛?
从目前对糖尿病研究的进展看,2型糖尿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胰岛的功能。尽管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在糖尿病的发病中很重要,但如果胰岛能够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则不会发展成为糖尿病。只有当胰岛功能和数量下降之后,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才会在所难免。
所以针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研发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胰岛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胰岛在糖尿病发病中所起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达成共识,就是2型糖尿病的新药研发必须密切关注这些药物对胰岛功能和数量的影响。
首先是胰岛的功能,直接针对胰岛刺激其分泌胰岛素的药物包括传统的磺脲类降糖药,这类药物历史悠久,因为能够直接和胰岛beta细胞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eta细胞去极化,刺激分泌胰岛素。但这类药物对胰岛的刺激和血糖水平关系不大,就是说其作用不依赖葡萄糖,可以想象这类药物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低血糖。从这个传统老药可以看出,理想的针对胰岛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该是和血糖水平密不可分的,就是说当血糖过高的时候,药物才开始发挥作用,但当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后,作用消失,例如GLP-1受体的刺激剂就有这样的比较理想的功效。
这些认识都是建立在对胰岛功能和代谢有着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对胰岛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不仅仅有传统的生化代谢,还有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基因和蛋白质特别是一些代谢关键酶的调控,甚至包括表观遗传学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可以这样说,从目前来看,针对糖尿病的药物研发必须关注对胰岛功能的影响,研究胰岛是不可避免的。
用人的胰岛的困难
针对胰岛的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葡萄糖和氨基酸在胰岛中的代谢变化已经很清楚了,很多基因、受体等在胰岛素分泌中所起的作用也逐渐明了,研究方法也很标准,但是这些基础研究还没有转化成为一种非常可行的方法,这个方法可以帮助药物研发机构进行一定规模的药物筛查。例如胰岛的分离培养是一个需要很多经验的技术工作,如何标准化地评估药物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怎样来确认一些结果是否有真的意义,这些都是胰岛研究的难点。
一般对胰岛的研究多采用小鼠的胰岛,但小鼠胰岛的结构、胰岛素分泌的调控、一些代谢通路和人的胰岛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从小鼠胰岛研究中得到的结论不一定也适用于人的胰岛。我们知道,药物研发的最终目的是作为药物让病人使用,最终服务对象是人。这就促使很多药厂直接研究药物对人胰岛的影响,但显然,这样做有很多困难。
首先是来源问题,人的胰岛来自意外死亡后的器官捐献,这与人体器官移植类似,就是存在严重的供体不足的问题,这个和国家的文化、体制、宣传教育的程度密不可分。其次是胰岛分离的技术问题,人体胰岛的分离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团队,而进行胰岛分离的动因不是用人的胰岛进行药物研发,而是给1型糖尿病人做胰岛移植,在这个临床应用的基础上才能开展人胰岛的基础和针对药物研发的应用研究。
美国目前只有几家机构有分离人体胰岛并从事胰岛移植临床应用的资质,这极大地限制了用人胰岛作为一个很好的药物研发载体的推广应用。但这些年人们对人胰岛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人们也开始寻找和人胰岛更接近的动物胰岛,根据本人的经验,很遗憾的是,和人胰岛最接近的是猴子的胰岛,研究猴子的胰岛尽管很可行,但花费巨大,也同样需要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才行。
所以说,真对胰岛的药物研发要在用小鼠或大鼠作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最后要在人胰岛上验证结果,为最终的临床应用打基础。如果能够直接用人的胰岛做研发,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寻找药物的最佳标靶
针对胰岛功能的药物研发可以简单这样来理解:这类药物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是如果没有机制上的解释,非特异性的结果很可能没有任何实际上的意义。
如何寻找理想的药物标靶是很多药厂研发人员梦寐以求的事情。其实有一点被很多人忽视,就是很多罕见的疾病揭示了某个基因或蛋白的作用,很多时候这些罕见疾病表现出药物研发所需要的理想状态,例如某个基因突变表现为胰岛素过度分泌,那么这个基因很可能就是糖尿病药物的理想标靶。
还有一些人因为患某种疾病,导致患糖尿病的机会大大低于一般人群。例如居住在厄瓜多尔山里的一群人,这些人是中世纪从西班牙葡萄牙因为宗教原因逃难到这里的犹太人,他们之中侏儒症的患病率很高,原因是生长激素受体的多态性或突变,称之为Laron综合征。厄瓜多尔的医生长期观察这些人,发现他们患癌症的比例非常低,99例中只有一个人得癌症,对照组高达17%,没有一例糖尿病,而对照组糖尿病患病率是5%。研究发现这些人体内生长激素和IGF-1水平很低。这些人体内胰岛素水平也低,但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这个似乎可以解释这些人为什么不得糖尿病。生长激素受体敲除老鼠的研究也支持这个观点:IGF-1和胰岛素信号水平的下降与限制饮食中的热量引起的长寿有关。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一些疾病揭示了药物研发的理想标靶。
胰岛素类药物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 者68例, 其中男4例, 女27例;年龄41~72岁, 平均年龄58.2岁;病程3~15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3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且连续口服降糖药物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理想, 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全身系统疾病, 以及肝肾功能不良、急性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身高、体重、年龄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饮食及运动控制, 停用原用降糖药物。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皮下注射治疗 , 每日20:00注射, 起始量按体重为0.2 IU/kg, 2~3 d增加2~4 IU, 根据血糖调整剂量;如患者餐后血糖指数有所升高, 则给予阿卡波糖口服, 剂量为150 mg/d。观察组患者在甘精胰岛素治疗基础上, 口服二甲双胍片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 治疗, 1次/d, 根据血糖值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 g。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达标时间、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处理, 计量数据以 (±s) 表示。
2 结果
2.1 血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后血糖均有所下降,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情况显著由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2.2 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 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3例 (8.82%) 发生低血糖观察组34例中有1 (2.94%) 例发生低血糖。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遗传免疫调节异常而导致的内分泌疾病目前尚没有可以完全根治的方法。临床治疗主要综合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而治疗药物主要有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物, 前者主要包含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 其作用机制为替代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后者主要包括双胍类等, 作用机制为对抗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各种障碍, 如控制体重, 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2]双胍类药物中的二甲双胍降糖作用十分明显, 是2型糖尿病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 它可降低糖合血红蛋白且不增加患者体重;可促进周围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 促进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抑制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 提高外周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促进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 增强胰岛素对糖的清除作用。二甲双胍类药物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充分利用内源性胰岛素, 故可与胰岛素合用, 该组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胰岛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 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可见,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方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5.
10类哮喘药物全扫描 篇4
35岁的小健已经出现了很多次喘憋的现象。每次发作时,妈妈就按照医生的建议,在家给他吸入沙丁氨醇。效果还不错。
昨天,小健又出现了这种现象。妈妈像往常一样帮他吸了药,可不知为什么,情况却没有好转。妈妈想,可能是药量不够,于是便多加了一点儿。结果不但喘没有止住,孩子反而开始面红耳赤、烦躁不安,心跳也开始加快。妈妈吓坏了,赶紧带小健去了医院。医生诊断是药物过量所致。
看来,凭想当然地给孩子用药是件很危险的事。在用药之前,家长最好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剂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家庭可能会使用的治疗哮喘的药物。
哮喘常用药物原则上可分为哮喘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两大类。哮喘控制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及色甘酸钠等;而缓解药物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及抗胆碱能药物。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人,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但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的患儿,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地吸入糖皮质激素。
目前上市的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3种,其中后两种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而作用较强。其剂型可分3类: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雾化溶液。另外,还有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两种方式。
2β2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支气管舒张剂,尤其是气雾吸入广泛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中常用的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吸入给药,包括气雾剂、干粉剂和雾化溶液,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其平喘作用快,通常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4~6小时,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作为运动性哮喘的预防药物。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骨骼肌震颤、心律紊乱和低血钾症等,应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微克;特布他林每次吸入250~500微克,但不宜长期单一使用。若1天用量超过4次或每月用量≥2罐气雾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或调整用药。对症状较轻的病例也可采用口服给药的方法。长期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吸入和口服)可造成药物疗效下降,停药一段时间后才可恢复。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强而持久,每次用药可达10~12小时,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减少后者用量,具有协同作用,还不易产生耐药性,对心血管作用极少。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有以下几种类型:
沙美特罗,可经气雾剂或碟剂装置给药,吸入30分钟后起效,维持12小时以上;
福莫特罗,可经气雾剂等形式给药,吸入3~5分钟起效,维持8~12小时;
盐酸丙卡特罗,口服后15~30分钟起效,维持8~10小时;
口服班布特罗后作用持久,可每日1次,睡前服用。
目前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
3茶碱
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用于长期控制时,主要协助吸人型糖皮质激素抗炎,多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及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4抗胆碱能药物
止喘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常与β2受体激动剂合用,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的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常与吸人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哮喘患儿,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轻、服用方便。
6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包括色甘酸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适用于轻度哮喘的长期治疗。也可作用于预防运动性哮喘,防止干冷空气等诱发的喘息发作。副作用极少,可长期安全使用。
7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口服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等,这类药物一般不推荐给儿童使用。
8特异性免疫治疗
由于过敏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花粉或尘螨过敏者可以采用相应变应原提取物作脱敏治疗以缓解哮喘发作。
9免疫调节剂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者可酌情加用。
10中药
虽说中药的应急治疗作用不太明显,但有时可作为辅助或预防治疗方法。
控制和缓解哮喘的药物种类很多,具体应用原则应由有经验的医生决定。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在家维持治疗。如果家长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能使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就应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TIPS
你知道药品都有哪些剂型吗?
药物的剂型就是应用药物的途径。现在一般常用的药物剂型包括:口服药物、口含片、吸入剂,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直肠栓剂、皮肤外用制剂等等。虽然一种药物的作用机理相同。但制成不同剂型后,使用范围就已限定。比如:口服药物不能通过直肠给药;皮肤外用药物不能经口服用药;只许肌肉注射的药物不能经静脉给药。所以,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用药时,既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方法,还要注意药物的剂型。
胰岛素类药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患者20例, 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均发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其中男11例, 女9例;年龄在43~7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1.34±6.16) 岁;糖尿病病程在4~17年, 平均病程为 (9.45±4.92) 年;治疗前空腹血糖在8.23~15.84 mmol/L之间, 平均为 (13.17±4.54) mmol/L;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空腹血糖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采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Min-imed型胰岛素泵, 胰岛素采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提供的诺和锐胰岛素。对照组采用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笔, 胰岛素为诺和锐及诺和灵N胰岛素。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停止服用磺脲类及其他降糖药。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注入诺和锐胰岛素, 基础率为总剂量的40%~50%, 餐前大剂量为总剂量的50%~60%, 基础率分五个时间段注射, 分别为0:00~4:00、4:00~8:00、8:00~17:00、17:00~21:00、21:00~24:00, 注射速度为0.4~1.6 U/h, 三餐前大剂量为6~14 U/次。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 每天早、中、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胰岛素, 并于睡前皮下注射基础量诺和灵N胰岛素。3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7次血糖 (三餐前、餐后2h, 睡前) 、糖化血红蛋白、C肽释放试验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数据及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 C肽释放水平升高, 观察组的变化更为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论
磺脲类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 被证实对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但长期使用可引起胰岛β细胞上的磺脲药物受体数量减少及亲和力的降低, 导致药物的失效, 即发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认为可能的机制有:药物的过度刺激使胰岛β细胞处于疲劳状态, 分泌功能下降;长期高血糖水平导致葡萄糖毒性, 抑制胰岛β细胞的分泌能力;磺脲类药物的使用导致胰岛素抵抗等[2]。一旦发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则患者的血糖水平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难以控制到理想水平, 长期发展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 对于发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糖尿病患者, 应积极更换治疗方案, 替代磺脲类药物。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先进手段, 胰岛素泵是模拟正常胰腺胰岛素分泌模式而设计的, 可向患者体内持续性输入胰岛素[3], 保持体内胰岛素水平的稳定, 迅速控制血糖, 有效消除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损害, 保护胰岛β细胞, 使胰岛β细胞得到充分休整, 最大程度恢复其分泌功能, 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最终恢复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4,5,6]。本文研究得知,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改善C-肽释放, 说明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 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可靠。
综上所述,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恢复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 治疗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释放试验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 C肽释放水平升高, 观察组的变化更为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恢复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 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参考文献
[1]Genuh S.Management of the adult onset diabetic with sulfonylureadury failure[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1992, 21 (2) :351-370.
[2]王晓蕾, 鞠巍.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6, 8 (4) :253-254.
[3]朱慧琪, 董士中.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5) :618-619.
[4]薛冰, 宋云.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 2012, 2 (1) :210-213.
[5]王俊军, 丁奇龙, 马文苑, 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 2006, 13 (6) :98-99.
胰岛素类药物 篇6
当前, 临床上治疗初发2 型糖尿的主要方法为口服降糖药治疗, 但是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 患者的胰岛β 细胞功能会不断下降, 导致口服降糖药丧失原有的效果, 最终只改行胰岛素治疗。 并且在口服降糖药治疗过程中, 患者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 找到一种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且副作用较低药物, 成为当前初发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高度关注的问题。 该文主要就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现分析2014 年1 月—2015 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92 例的临床资料,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92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 女性22 例;年龄为36~66 岁, 平均年龄为 (53.6±7.1) 岁;病程3 个月~2 年, 对照组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 例, 女性25 例, 年龄为37~67 岁, 平均年龄为 (54.3±7.9) 岁, 病程4 个月~3 年, 观察则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确诊为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 且均已排除糖耐量减低异常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 有严重或者急性高血糖并发症的患者, 妊娠与哺乳期患者以及有恶性疾病或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的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弧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降糖类药物配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 让患者每天服用格列齐特90~110 mg, 2次/d服用二甲双胍, 0.5~0.75 g/次, 服用1周后可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医护人员应该告知患者尽量在饭后服药, 且实时观察患者饭后2 h内生命体征中的血糖含量, 将其与患者空腹前体内的血糖含量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对比, 以此来了解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早餐后, 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0R 0.4 U/ (kg·d) , 1次/d, 同时在餐后, 让患者服用二甲双胍0.25~0.50 mg/次, 3次/d, 治疗1周后可适当减少药物服用剂量, 并实时观察餐后2 h内的血糖变化情况, 并将其与其空腹血糖指标和空腹时体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 检测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含量、空腹血糖含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在FPG、2 h PBG以及Hb Alc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2 例患者发生低血糖, 1 例患者发生周围神病变, 并发症发生率为6.5%, 对照组4 例患者发生低血糖, 3 例患者并发肾病, 3 例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 并发症发生率为21.7%,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引发的多基因遗传代谢紊乱性疾病, 临床上又称之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 该病病发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进而导致患者体内各类营养物质代谢出现紊乱。 初发2 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基础, 为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 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胰岛 β 细胞功能进行性显著下降, 如果患者的持血糖持续升高则会引发与加速患者胰岛 β 细胞的功能衰竭, 当前, 临床上多采用胰岛素治疗来改善患者血糖指标, 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相关研究显示, 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只有50%, 6 年会下降至25%, 10 年后则下降致10%, 这类患者如果及时采用外源性胰岛素对血糖进行合理的控制, 便可消除高葡萄糖的毒性, 使用胰岛 β 细胞功能恢复正常, 进而得到长期无需药物进行治疗的血糖稳定期。 胰岛素增敏剂能够降低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减少患者胰岛 β 细胞分泌出的胰岛素原, 表明胰岛素增敏剂, 可以通过降低IR的方式, 减轻患者体内胰岛 β 细胞的负担, 可在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 降低IR, 稳定患者的血糖, 降低各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甲双胍是当前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一种比较常用的降糖药物, 该药物可有效提升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增加患者肌肉、脂肪以及肝脏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与摄取, 抑制肠道的吸收作用, 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糖和脂代谢功能, 增强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
磺脲类药物是临床上非常用的一种口服降糖药物, 主要是通过药物刺激患者胰岛茁细胞释放出胰岛素, 以此来达到降糖的效果。 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 患者体内的胰岛茁细胞功能将会逐步减退, 致使降糖药换去原有药效, 因此, 患者服用适量二甲双弧可药物, 降低肝糖输出量, 加速单糖的无氧分解速度, 并阻滞患者胃肠道吸收单糖的作用, 可有效提高患者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 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治疗是减轻患者胰岛茁细胞工作负担的有效途径, 能在定程度上修复作用胰岛茁细胞, 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 如果初发2 型糖尿病的胰岛茁细胞出现代偿性功能衰竭, 患者极容易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胰岛素注射治疗, 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 在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胰岛素与二甲双弧,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治疗效果更加显著[3]。
该研究表明,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水平、胰岛素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由此可见, 联合应用胰岛素与二甲双弧在初发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 效果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 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6例, 对照组采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观察则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治疗后的血糖情况, 胰岛素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指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低对照组 (P<0.05) 。结论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但胰岛素联合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初发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
参考文献
[1]谢登喜.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 2015, 9 (4下旬版) :143-144.
[2]张洁香.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J].医学信息, 2014, 27 (11) :137.
胰岛素类药物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 患者都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均>7.0mmol/L排除1型糖尿病、感染、肝肾功能异常、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酮症酸中毒及其他全身疾病患者, 120例患者中男75例, 女45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男37例 (61.67%) , 女23例 (38.33%) , 年龄28~64岁, 平均 (44.1±3.2) 岁;对照组男38例 (63.33%) , 女22例 (36.67%) , 年龄27~66岁, 平均 (44.4±3.3) 岁;组间一般资料如发病时间、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关护理和检查, 并制定相关治疗方案, 观察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每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 注射剂量为0.2 U/ (kg·d) (该剂量为参考剂量, 具体注射剂量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并在每天3餐前口服二甲双胍500 mg, 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 注射剂量为0.2~0.4 U/ (kg·d) , 按每天早晚餐前各注射1次。在治疗期间每天对患者各指标进行6次监测。
1.3 监测指标
所以患者均治疗10周, 观察患者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体重变化, 以及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如果各项指标更接近于正常值, 且一次以上低血糖发生率越低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的相关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数据对比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状况以及治疗结果。表1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中两组患者治疗后, 空腹血糖比较t=8.2661, P<0.01;餐后血糖经统计学分析t=5.5746, P<0.01;体重组间分析t=2.0861, P<0.05;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15.0%与对照组31.7%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584, 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指由于患者胰岛B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 患者血糖合成糖原以及生物利用减少导致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超重或肥胖, 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成年人,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患者胰岛素的相对缺乏, 因而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 血糖会不短增高, 对机体的危害会更大, 而且人体各脏器如心、脑、眼、肾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对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也无根治办法, 因此控制机体高血糖水平、预防高血糖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是单纯口服降血糖药, 但长期用药后其降血糖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研究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控制血糖的方法十分必要[3]。
甘精胰岛素是人工合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作用时间可持续24 h, 并且作用平稳、无峰值的作用, 是一种能较好地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类似物[4]。与甘精胰岛素相比, 预混胰岛素则具有明显的峰值, 皮下注射3~7 h即达到血药峰浓度, 作用时间一般为16 h甚至更短。该研究就是探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预混胰岛素均能明显降低血糖, 短期内即可使血糖达标, 这对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和预防并发症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甘精胰岛素对控制血糖的效果与预混胰岛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经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有所改善,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接近正常值。治疗后患者体重增长情况观察组也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这证明,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餐后血糖较预混胰岛素更加有效, 而且在治疗中我们对血糖的持续监测发现甘精胰岛素对控制血糖平稳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患者经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波动明显减少。同时, 在安全性方面, 甘精胰岛素使用量更少, 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因此更加安全。此外, 甘精胰岛素每天只需注射1次, 更方便灵活, 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因此与预混胰岛素相比较,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降糖效果较好, 患者体重该病较小, 胰岛素用量少, 低血糖发生率低, 患者依从性好[6]。
综上所述, 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血糖药控制血糖的效果要比预混胰岛素的效果要好, 接受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后患者体重增加幅度小, 治疗安全性高, 治疗中患者一次以上低血糖发生率低, 因此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代庆红, 王忠东.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3) :297-298.
[2]李静.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5 (14) :9-10.
[3]励晶, 王黎明.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1 (5) :736-737.
[4]张幼文.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31 (18) :1212-1213.
[5]罗玮, 范培云.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3 (14) :439-441.
胰岛素类药物 篇8
1 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
维生素C能对改善心肌功能, 增加机体低抗力, 减低毛细血管脆性, 防止坏血病的发生, 其机制为对体机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化合物的维持起到保障作用。维生素C注射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时, 临床一般将其溶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 常在输液中加入胰岛素注射液来对葡萄糖的作用进行拮抗。维生素C与胰岛素在配伍禁忌表提示有配伍禁忌, 其配伍禁忌条件为胰岛素pH 2.5~3.5, 浓度为40IU/mL, 维生素C pH 6.0。
一直采用生物测定法来对胰岛素制剂的含量进行测定, 近年来发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酶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等[2], 依据PASS提示《225种注射液理化与治疗学配伍检索表》胰岛素与维生素C有关的配伍禁忌, 在稳定性及安全性方面临床医师在实用的时候会产生怀疑, 对胰岛素在维生素C配伍的研究中,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胰岛素的含量变化可用自身峰面积对照法来表达, 具有灵敏度高, 专属性好的特点, 结果比较准确可靠。在室温下, 胰岛素与维生素C在0~8h内对其外观进行观察, 均呈澄明无色结果, 峰面积、吸收峰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pH的变化值在 (pH 5.0~7.0) 国家药典规定的范围内, 说明在8h内两药的配伍是稳定的, 在胰岛素pH4.5~7.0, 浓度12IU/mL, 维生素C 4mg/mL的条件下, 可以配伍使用, 无理化的禁忌, 可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提供依据。
2 与头孢菌类抗生素配伍
胰岛素抗炎和保护分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在近年来被发现[3], 糖代谢障碍在应用小剂量的胰岛素时可改善, 在被临床创伤科广泛应用的同时, 增加了与抗生素合用的机会, 其配伍稳定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采用胰岛素与头孢他嗪钠的配伍来进行试验,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 可用胰岛素光注射液经精密量取的5mL, 在100mL的量瓶中置入, 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定容, 在抽取其中2.0mL在200mL量瓶中置入, 加再入5%葡萄糖注射液将其溶解, 并向200mL量瓶内转移, 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定溶即可获得, 对其不溶性微粒在0~6h内每小时各取样测定1次, 在12h取样测定1次。结果发现, 头孢他嗪钠与胰岛素配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数呈逐渐增多的现象, 并且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在配伍5h后, 含有≥10U不溶性微粒数的现象发生, 在4h后胰岛素含量的变化超过10%, 故在与胰岛素配伍时, 应在4h内使用为宜。
3 与硝酸脂类药的配伍
硝酸酯类药物是扩血管类药, 在临床中比较常用, 因对钠离子摄入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有严格的限制, 临床医生会选择5%葡萄注射液作为在静滴该类药物时的溶媒, 当患者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和合并有糖尿病时, 会按每3~4g葡萄加入胰岛素1 IU在输液过程中应用, 以对输入的葡萄糖进行对抗, 相关研究表明, 在胰岛素与硝酸脂类药物配伍时, 硝酸异山梨酯20mg、硝酸甘油10mg、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各药相对含量变化在8h内<5%, 无明显外观变化, 微粒数在各时间点的情况均符合药典的要求。
4 与脑乐欣配伍
脑乐欣具有激活、修复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为脑代谢改善药, 临床上也常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脑乐欣注射液和胰岛素注射液来配伍静脉滴注, 治疗脑血管意外及动脉硬化症所致的记忆功能减退, 并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可采用褶合光谱法, 结合pH值和外观进行检查, 其定划开以差谱值来表达。结果二者配伍在8h内pH值较稳定, 外观无变化, 差谱值在8h内<10%, 两药可在室温8h内配伍使用。
5 小结
本文所列胰岛素在临床中可用于静脉输液, 为可溶性胰岛素, 对于胰岛素混悬液不能用于静脉给药, 临床上要密切对配伍液的pH值进行观察, 避免胰岛素在其等电位点时 (5.3~5.4) 有沉淀发生, 若pH值与胰岛素的等电位点靠近, 为防止出现危险情况应不宜配伍使用。应对可配伍使用的药物做好放置时间和环境温度的观察, 做好即配即用, 确保胰岛素注射制剂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 二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附录V C:28.
[2]Whisnant GS, Harrell RJ.Effect of short-term feed restriction andrefeeding on serum concentration of leptin Iu insulin is ovariecto-mized gills[J].Dom Anim Endocrinol, 2002, 22 (2) :73.
6类人慎用“沙星”类药物 篇9
不过,由于临床的大量应用,其不良反应及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也日益突出。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三十五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在2004-2009年这5年中,共收到13种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8万余份,其中严重病例报告3500余份,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人群。因此,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糖尿病人、重症肌无力患者、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肾功能减退者,禁用或慎用喹诺酮类药品。
为什么说这些人群应禁用或慎用喹诺酮类药品呢?
★孕妇:导致胎儿畸形
怀孕是特殊时期,孕妇使用任何药物都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怀孕第5~10周,是胚胎器官分化形成时期,极易受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胎儿畸形,属“致畸高度敏感期”。喹诺酮类药物会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因此,孕妇不能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儿童:影响骨骼发育
儿童如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使负重关节的软骨受损,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影响四肢生长发育。因此,小于18岁未成年人不宜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虽然不少氟喹诺酮类药品的说明书写明了“18岁以下禁用”,但仍有不少家长在孩子腹泻时使用诺氟沙星等药物,甚至要求医生开此类药物输液。
喹诺酮类药物经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同样会影响婴儿软骨发育。哺乳期妇女若必须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暂停哺乳。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易出现低血糖与高血糖
有监测数据和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品中有几个品种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如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异常(包括低血糖、高血糖,甚至高血糖高渗性昏迷),静滴或口服加替沙星之后均可发生。低血糖一般出现在用药早期(如用药后3天内),高血糖多发生于用药3天后。绝大多数患者在停药治疗后血糖都可恢复正常。但严重的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处理不及时,也可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禁用加替沙星,非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加替沙星过程中应监测血糖。
研究者建议医生,在给糖尿病患者处方中,应考虑氟喹诺酮类药物风险。若患者服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一过性晕厥等现象,应考虑血糖紊乱,及时停药就诊。
★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加重,严重可致死
来自国内外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和文献研究表明,所有氟喹诺酮类药品都有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可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肌无力的症状,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后,可能需要辅助呼吸,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患者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如果出现疼痛、灼烧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虚弱或其他感觉方面的改变,如轻触感、疼痛感、温度感觉、位置感觉和震动感觉等,提示可能是周围神经病变,应遵医嘱停用氟喹诺酮并换药。
★癫痫患者:加重或诱发癫痫发作
喹诺酮类抗菌药可抑制中枢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降低惊厥阈。癫痫患者或有癫痫既往史的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可加重或诱发癫痫发作。
笔者临床中曾遇到以下两例患者:
男,36岁,因“发热、咳嗽、咳痰5天”就诊。既往有“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病史4年,近2年未发作。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250 毫升+注射用加替沙星0.4 克,静滴。输液结束后,患者突然出现全身抽搐,立即停药观察,抽搐症状逐渐消失。
男,48岁,因“腹泻2天”就诊。既往有“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病史6年,近3年未发作。诊断为急性肠炎、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处方:左氧氟沙星胶囊0.2 克,2次/日,口服。服左氧氟沙星胶囊2次后,患者突然出现全身抽搐。
★肾功能减退者:药物蓄积可引发各种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肾功能减退者,解毒与排泄能力降低,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老年人,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以防发生由于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
需提醒的是,帕珠沙星最易引起急性肾衰竭,医师在为有肾脏疾病史的患者处方该药品时应格外慎重,权衡用药利弊,如需用药应考虑调整药物剂量。
莫西沙星与暴发性肝炎风险相关,并有引发肝衰竭的报道,它禁用于有严重肝损害的患者。
胰岛素类药物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 上述选取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84例中男46例, 女38例;年龄34~68 (58.4±4.7) 岁;病程2~14 (3.9±1.1) 年;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2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 排除合并严重肝、肾脏器疾病患者; (2) 排除存在重症肺部或呼吸道疾病患者; (3) 排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4) 排除意识迷失或存在听力障碍患者; (5) 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干预和适量运动, 均于治疗前1w内停用任何降糖药物;其中对照组采取诺和灵30R (诺和诺德 (中国) 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 皮下注射, 初始计量0.4U/ (kg·d) , bid, 均于早餐和晚餐前30min注射, 随后使用血糖检测仪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并适量调整给药剂量;观察组给予口服瑞格列奈 (天津市康瑞药业有限公司) 联合甘精胰岛素 (赛诺菲 (北京) 制药有限公司疗) 治疗, 其中瑞格列奈0.5~1.0mg/d, tid, 均于早中晚三餐前15min前口服, 甘精胰岛素睡前15min皮下注射, 初始计量为0.2U/kg, 依据血糖变化情况适量调整。4w为1疗程, 持续治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FBG (空腹血糖) 、2h PG (餐后2h血糖水平) 、Hb A1c (糖化血红蛋白) 的变化情况, 记录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等指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 组间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FBG、2h PG、Hb A1c的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FBG、2h PG、Hb A1c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两组在接受治疗后, FBG、2h PG、Hb A1c三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两组治疗后三项指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42例患者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少,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 两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 其病症需要长期坚持给药维持血糖稳定, 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短期内疗效较为明显, 但长期使用过多剂量的胰岛素, 会削弱人体自身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2], 这大大消弱了胰岛素的临床疗效, 因此采取其他相应治疗方式辅助治疗糖尿病, 维持血糖稳定是极其有必要的。另外, 由于肌注胰岛素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且过量的胰岛素会导致降糖过度, 引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严重时会引发晕厥等并发症, 这不利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的改善[3]。
有研究显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不仅降糖效果较为明显, 且能有效维持血糖稳定, 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这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4]。另外, 马虹等[5]研究显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也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研究显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降糖效果与采取单纯给予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同, 且观察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及用药后低血糖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少, 这说明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其临床疗效与单纯给予胰岛素治疗并无明显差异, 且还能减少胰岛素使用量, 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这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稳定血糖有着积极意义。另外, 本文还对周敏华[6]等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 发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也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 这说明甘精胰岛素的稳定降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肾脏负荷, 在预防肾病等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疗效显著, 且安全,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岚, 金剑虹, 洪郁芝.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效果及经济性研究[J].中国乡村医药, 2012, 15 (2) :4-6.
[2]姜连文.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7 (31) :141-143.
[3]汪洋.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4) :1971-1972.
[4]李胜海.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80例[J].中国药业, 2011, 20 (21) :69-70.
[5]马虹, 何勇, 王翠萍.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3, 24 (1)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