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用药(共4篇)
胰岛素用药 篇1
从病理研究来看,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并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在高血糖的作用下, 患者可能出现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1]。临床治疗上, 做好血糖的控制尤为关键。本文笔者对所选患者分别采用泵注给药和常规皮下注射两种方式进行治疗,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5例, 其中男67例, 女48例;年龄41~82岁, 平均年龄 (59.3±2.4) 岁;病程为1~13年, 平均病程 (4.8±0.5) 岁。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9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年龄30~85岁。 (2) 具有视力下降、多尿、多食等临床表现。 (3) 空腹血糖检查结果≥7.0mmol/L的患者。 (4) 患者具有初中以上文化, 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5) 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诺和灵R, 注射时间为三餐前或每晚10时左右, 治疗期间, 每日空腹及三餐后2h进行监测, 其注射剂量根据病情的变化来进行调整[3]。观察组:将胰岛素装入诺和灵R, 将患者每日胰岛素总需量的50%作为一个基础值输入, 三餐前追加大剂量胰岛素[2]。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对胰岛素用量、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5% (54/59) , 高于对照组的80.4% (45/56) 。同时, 观察组胰岛素使用量为 (46.6±8.2) U, 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为 (7.6±3.7) d, 出现低血糖患者共5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使用量为 (68.4±10.4) U, 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为 (14.3±4.7) d, 出现低血糖患者1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临床上,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较为常见, 它是此类疾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主要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模拟患者体内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 进而来控制血糖变化。在具体用药方式上, 主要有每日多次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两种方法。从大量的临床研究来看,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治疗效果优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本文中, 观察组 (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胰岛素使用量为 (46.6±8.2) U, 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为 (7.6±3.7) d, 出现低血糖患者5例, 而对照组胰岛素使用量为 (68.4±10.4) U, 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为 (14.3±4.7) d, 出现低血糖患者12例, 从结果来看也证实了以上观点。
相对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方法来说, 胰岛素泵持续注射可以模拟正常胰岛β细胞脉冲式的基础胰岛素分泌和进餐时胰岛素快速大量分泌, 更加符合正常的生理需求, 进而对血糖进行持续性的控制, 避免餐后血糖漂移, 有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4]。而采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方法, 患者对胰岛素制剂吸收率变动较大, 这样一来血糖的变化波动也较大, 增加了低血糖危险, 体质量明显增加, 患者依从性亦较差[5]。
总之,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可以更加有效的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 并显著缩短了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 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避免因此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两种胰岛素用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5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主要采用胰岛素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9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统计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所需时间等。结果: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胰岛素使用量为 (68.4±10.4) U, 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为 (14.3±4.7) d, 出现低血糖患者12例;观察组胰岛素使用量为 (46.6±8.2) U, 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为 (7.6±3.7) d, 出现低血糖患者5例。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 通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用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有利于更好的进行血糖的控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用药,皮下注射,胰岛素泵
参考文献
[1]彭新华, 李光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1, 21 (1) :22-24.
[2]翁建平, 李延兵, 许雯, 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3, 11 (1) :10-14.
[3]孙志香, 吴静, 钟惠菊, 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 2003, 5 (10) :1380-1381.
[4]金定贤.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2) :197.
[5]李延兵, 廖志红, 许雯, 等.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25 (4) :363.
胰岛素用药 篇2
【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用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埋置针头24h导管输入胰岛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2)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25)d.治疗组的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的胰岛素用量为(0.520.23)U/kg,低血糖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为(0.630.25)U/kg.低血糖发生率为5.1%,治疗组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胰岛素;用药方式;糖尿病;效果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絮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絮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糖尿病也是现代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对生命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1]。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皮下注射是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但操作不便。近年来胰岛素泵的应用使之得以改善。为了给糖尿病住院患者强化治疗,分别对他们采取了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我院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38~76岁,平均年龄43岁。患者都符合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100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间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治疗的方法为输入的基础胰岛素主要是通过埋置针头24h用导管输入进患者体内,每日的注射总量为0.5U/(kg*d),胰岛素要在每日进餐前给患者输注。平均分配于三餐前,末梢血糖值的检测使用罗氏血糖仪,基础量的调节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据血糖值进行调节。对照组的治疗方式运用在三餐前的半小时内给患者皮下注射2/5、1/5、2/5的胰岛素注射液,起初用量为0.45U(kg*d),同样末梢血糖值的检测使用罗氏血糖仪。同样基础量的调节和三餐前追加量都根据血糖值进行调节,基本的治疗措施也要给予跟进,如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降脂等。
1.3 观察项目
对观察组和对对照组的餐后血糖、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使用量等情况都有血糖仪来进来检测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和计算资料分别运用卡方值和t来进行检验,以P<0.05时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根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根据对照组和治疗组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2)d,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125)d.治疗组的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3 根据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和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组的的胰岛素用量为(0.520.23)U/kg,低血糖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胰岛素用量为(0.630.25)U/kg.低血糖发生率为5.1%,治疗组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臨床慢性疾病中,糖尿病是一种极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常见的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絮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应该及时有效控制病情的发生。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需要积极的降糖量强化治疗。以往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胰岛素注射来降低血糖值,操作不便。胰岛素泵是今年来发展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持续输注胰岛素,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是它最直接的目的。它是通过一条与人体相连的软管向人体内输注。患者血糖值可以因此而得到全天稳定[2]。它的生理模式是将人体健康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对患者在夜间的时候微量胰岛素通过胰岛素泵来进行输入,可有效使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降低,相对减少患者在餐前或全天使用胰岛素用量,避免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在进行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复影响,患者也会因为使用胰岛素泵的注射次数而减轻了大量的痛苦,低血糖的情况也会很少发生,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为糖尿病的减轻而会有所改善,在这治疗期间,患者也没有出现并发症以及其他疾病的状况。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的血糖监控、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控制[3],除了运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注射胰岛素及服降糖药等的治疗方法,患者也可在饮食上控制血糖的增高。经过对比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及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都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以及降低血糖,但治疗组不管在血糖的控制方面还是胰岛素的用量方面的效果都比对照组要好,所以,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对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的效果,并且极大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钰.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式对血尿酸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8):46-47.
[2] 金圣仁.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3(4):105-106.
胰岛素用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包括Hs-25型酸度计、胰岛素、5%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水乐维他、检测所用的放射免疫试剂盒以及1%牛血清白蛋白。其中胰岛素购自丹麦诺和诺德公司 (国药准字J20100040) ;5%葡萄糖注射液购自杭州民生药物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5167) ;10%氯化钾注射液购自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259) ;维生素C注射液购自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2648) ;硝酸甘油注射液购自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291) ;水乐维他购自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3002) ;放射免疫试剂盒以及1%牛血清白蛋白购自南京凯基生物有限公司;Hs-25型酸度计购自广东天川仪器厂。
1.2 方法
在参与检测的每种样品中均以5%的葡糖糖注射液500 ml为溶媒, 加入胰岛素8个单位, 共有4种样品, 分别为标记为1、2、3、4。其中1号加入的是10%氯化钾10 ml;2号加入的硝酸甘油5 mg;3号加入的是维生素C1.0 g;4号加入的是水乐维他1支。每种样品设10瓶, 共计40瓶, 充分混匀后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在配制后的0、4、8、12、16、20、24 h中的时间点取样进行胰岛素浓度的检测, 每种样品10瓶溶液均进行检测后取平均值。并在每个时间点用酸度计检测各输液样品的p H值。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时间点各组样品p H值
对比4种样品在0、4、8、12、16、20、24 h时的p H值, 发现在配制后p H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胰岛素浓度变化
对比4种样品中平均胰岛素浓度, 与氯化钾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12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54.23±2.15) μIU/ml, 低于0 h时的 (58.34±2.26) μI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和硝酸甘油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12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23.08±0.16) μIU/ml, 低于0 h时的 (27.57±0.23) μI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和维生素C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在8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46.44±1.53) μIU/ml, 低于0 h时的 (55.47±2.11) μI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和水乐维他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在8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32.74±1.17) μIU/ml, 低于0 h时的 (37.98±1.24) μIU/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3讨论
注:各个时间点对比, P>0.05
注:和0 h时相比, aP、bP、cP、dP均<0.05
胰岛素是常用的治疗慢性糖尿病药物, 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 在受到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等刺激后会加速合成分泌从而稳定血糖[2]。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的机制是通过和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来的, 当体内血糖升高时, 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就增多, 从而和胰岛素进行结合来控制血糖。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 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胰岛素在贮存过程中会因为其不稳定的特性而出现生物降解[3], 使得胰岛素浓度下降, 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胰岛素在水溶液中会反复出现聚合、解散的情况[4,5], 这就说明了胰岛素稳定性不够高, 容易出现降解。在临床中很多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患者往往依赖注射胰岛素, 倘若胰岛素性质不稳定, 容易发生降解, 其有效浓度必然会下降, 从而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6]。因此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胰岛素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应当何时加入、多长时间内使用有效浓度才能得到保证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7,8]。在本次研究中设置了4种联合输液用药样品, 分别是氯化钾、硝酸甘油、维生素C以及水乐维他, 在排除吸附作用下观察4种样品中0、4、8、12、16、20、24 h时的溶液p H值以及胰岛素浓度。研究结果可知, 在4 h时, 4种样品均无明显的下降, 而在8 h时, 维生素C以及水乐维他联合用药中胰岛素的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其中维生素C组8 h时胰岛素浓度为 (46.44±1.53) μIU/ml, <0 h时的 (55.47±2.11) μIU/ml, 而水乐维他8 h时胰岛素浓度 (32.74±1.17) μIU/ml, 低于0 h时的 (37.98±1.24) μ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氯化钾和硝酸甘油联合胰岛素用药则是在12 h时胰岛素出现明显的下降。4种样品在24 h测定胰岛素浓度时和0 h时对比发现下降程度极为明显, 由此提示临床胰岛素在联合其他药物输液使用时, 应当及早使用, 最佳的使用方法为即配即用, 尤其是在8 h后应当舍弃重新配制。此外各组配制后p H值均有轻微的上升,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临床配制胰岛素联用其他输液药物静脉滴注使用过程中, 应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 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当输液时间超过8 h甚至更长时间后, 应及时的更换液体, 重新配制, 以保证输液瓶内胰岛素浓度在正常范围, 防止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大, 加重病情。
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在输液中联合用药时的稳定性情况,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提供更多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将胰岛素和静脉输液中常用的药物氯化钾、维生素C、硝酸甘油以及水乐维他联合使用, 并以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配制好, 在室温下放置4、8、12、16、20及24 h, 在每个时间点取样2 ml, 来测定样品中胰岛素的浓度情况。结果 与氯化钾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12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54.23±2.15) μIU/ml, 低于0 h时的 (58.34±2.26) μ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和硝酸甘油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12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23.08±0.16) μIU/ml, 低于0 h时的 (27.57±0.23) μ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和维生素C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在8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46.44±1.53) μIU/ml, 低于0 h时的 (55.47±2.11) μIU/ml, 差异具有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和水乐维他联合用药时, 胰岛素在8 h时出现浓度下降, 为 (32.74±1.17) μIU/ml, 低于0 h时的 (37.98±1.24) μ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各组输液样品pH值在配药后各时间点均上升,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胰岛素和其他静脉药物联合用药过程中, 可以812 h左右就发生浓度下降的情况, 因此临床使用过程中, 应当遵守现配现用的原则, 放置时间超过8 h的输液药物要及时的更换, 以免对患者的血糖造成波动, 影响其血糖平稳。
关键词:胰岛素,输液,联合用药,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洁, 赵郁, 余江平, 等.胰岛素在输液及联合用药中的稳定性考察.华西药学杂志, 1999, 14 (6) :411-412.
[2]彭巧君, 杨益.正规胰岛素在联合用药中稳定性的观察.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8, 31 (8) :953-954.
[3]Wang CF, Zhang G, Zhao LJ, et al.Effects of insuli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and-Ⅱon proliferation and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cells with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s of insulin receptor isoform A.Chin Med J (Engl) , 2013, 126 (8) :1560-1566.
[4]王晨, 赵春杰, 李雅静, 等.奥沙利铂与胰岛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第二届肿瘤药学大会论文集, 2009:104-110.
[5]谭姣章.胰岛素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稳定性研究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9 (9) :168-169.
[6]胡伟, 程钢, 陈飞虎, 等.果糖注射液与三种头孢菌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8, 8 (2) :148-149.
[7]孙爽, 吕邵娃, 王锐, 等.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及与中药联合应用新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3) :266-269.
胰岛素用药 篇4
中医病因病机
现代中医学多将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症归于月经后期及闭经病中, 该病多与肾肝脾3脏功能失调及痰湿、血瘀有关。本病致病之根本是肾虚, 脾肾两虚, 肝经郁火, 痰湿或痰瘀互结壅阻冲任、胞宫, 血海蓄溢失常, 血不下行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一系列特殊临床症候群因此而出现。
王丽娜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 总结出痰湿阻滞冲任胞宫, 胞脉闭塞, 湿浊内阻, 气机不畅则不能行血, 致瘀血内阻, 临床上多表现为形丰体胖、月经异常、不孕、双侧卵巢增大并发卵巢多囊性改变。故正虚邪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正虚为“脾虚”, 邪实为“痰浊、血瘀”。标本兼治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健脾化痰, 活血化瘀”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
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IR-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病情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 其机制是卵巢及肾上腺雄激素合成酶的活性可因过高的胰岛素而增加, 从而使促黄体生成素 (LH) 受体上调, 此受体位于卵巢内卵泡膜细胞, 进而对卵巢及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的分泌起到促进作用。近年许多证据认为PCOS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1], 祁冰等指出[2], PCOS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IR及高胰岛素血症, 这与患者是否肥胖并不相关, 其IR是独立于肥胖的, 说明IR是PCOS发生、发展的主因[3]。IR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其机制是卵巢及肾上腺雄激素合成酶的活性可因过高的胰岛素而增加, 从而使卵巢内卵泡膜细胞的LH受体上调, 促进卵巢及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的分泌;另外可对肝脏SHBG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 从而进一步提高游离睾酮的生物学活性[4]。胰岛素直接作用于垂体的胰岛素受体, 使LH分泌脉冲增加, 频率加快。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王丽娜教授认识到IR-PCOS患者西医病因是高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PCOS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便是IR, 其是PCOS的重要特征。IR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直接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 这是通过胰岛素受体而实现的, 优势卵泡的选择可因卵巢局部雌激素环境而受阻, 进而卵巢滤泡囊肿的形成得到了促进。高胰岛素水平, 可以使LH对颗粒细胞的作用放大, 发育中的卵泡, 直径10~14 mm, LH水平已相当于直径20 mm卵泡的水平, 导致卵泡发育停滞, 未成熟卵泡黄素化。故西医治疗以达英-35降低雄激素, 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治疗方法
服用中药和西药达英-35、二甲双胍。
中药组成:党参20 g, 白术15 g, 姜半夏6 g, 茯苓15 g, 香附12 g, 木香12 g, 制大黄9 g, 焦楂15 g, 鸡血藤20 g, 车前子9 g, 石菖蒲15 g, 根据患者体型、体质给予方药计量加减。
服法:中药电煎服每袋200 m L, 2次/d, 早晚各服用1次, 月经周期第5天或孕酮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 每个周期服用21 d, 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达英-35, 1次/d, 1片/次, 月经周期第5天或孕酮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 每个周期服用21 d, 连续服用3个周期;并同时服用二甲双胍 (格华止) 0.85g, 口服, 2次/d, 连服3个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腥冷、油腻之品。连续服用3个月, 于停药后1个月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70例IR-PCOS的患者经过治疗, 58例 (82.86%) 月经和排卵功能改善, 治疗前50例月经稀发 (周期>40 d) , 治疗后恢复规律月经36例 (周期28~30 d) , 患者在治疗期间确诊妊娠3例, 闭经患者10例, 治疗后出现稀发月经, 但未有排卵发生。
70例患者治疗后WHR显著性下降, BMI下降不明显, 治疗后T、LH、LH/FSH比值均显著下降, 70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 FPG、2 h PG、FIN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能使药物优势互补, 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方义分析
党参、茯苓、白术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燥湿利水、化痰的功效, 可以增运化之力, 化湿祛痰, 并补气血之源;木香、姜半夏、香附具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健脾消滞;制大黄、焦楂具有活血祛瘀, 行气清热除湿;鸡血藤-活血舒筋, 养血调经;车前子、石菖蒲能渗湿祛痰, 化痰开窍, 行气利痹;诸药合用, 健脾治其本, 活血祛痰治其标, 标本兼顾, 达到健脾化痰, 活血化瘀的功效。
IR-PCOS的主要原因是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首选是达英-35, 有降低雄激素的作用, 而对PCOS患者异常的内分泌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并对规律月经的恢复起到帮助作用[5], 二甲双胍PCOS患者胰岛素水平降低, 并且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 对IR程度及高雄性激素症的改善起到有利作用[6]。将以中药为主结合西药预治疗3个月经周期运用到治疗中, 可使患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验案举例
患者, 女, 32岁。于2014年11月18日初次来诊。主诉:月经错后伴量少3年, 不孕2年, 末次月经2014年8月7日。症见:体胖, 口周多毛, 面色白, 胸闷泛恶, 嗜睡乏力, 纳减便溏, 舌淡胖、苔薄腻, 伴有瘀点, 脉沉涩。查血清激素:E2:273 pmol/L, T:511 nmol/L, PRL:1915 ng/m L, FSH:512 m IU/m L, LH:1611 m IU/m L, P:014 ng/m L。空腹胰岛素17.1 miu/L。B超:双卵巢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卵泡, 数量在12个以上, 最大直径0.6 cm。西医诊断:胰岛素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继发性不孕症。中医辨证:脾虚不运, 痰湿瘀阻, 治宜健脾化痰, 活血化瘀。治疗期间根据女性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生理病理特点上述方药加减用药, 用药3个月后, 月经于2015年2月20日来潮, 痤疮及口周毛发明显减少, BBT于2015年3月10日开始典型上升, 于2015年3月27日查尿HCG阳性, 诊为早孕。
体会
高雄激素血症及长期无排卵、胰岛素抵抗及代谢性高胰岛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达英-35可对高雄激素引起的闭经、月经紊乱、多毛、肥胖、无排卵、高胰岛素血症等症状起到有效缓解作用。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可被二甲双胍改善, 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 使血胰岛素水平降低, 改善胰岛素抵抗, 使游离睾酮、黄体生成素及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降低, 从而对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等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使月经得到改善, 排卵恢复。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是目前西医治疗PCOS的理想方案。
中医认为, 痰湿脂浊, 躯脂满溢可因水谷精微输布失常导致体内蓄积出现, 继而月经紊乱, 闭经, 多毛, 肥胖, 痤疮, 不孕,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 相当于现代中医的“血瘀”“痰阻”“痰浊”的范畴。该病代谢紊乱的根本是“脾虚不运, 痰湿瘀阻”。本病的病因病机则是痰瘀互结。痰湿瘀阻胞宫胞脉, 影响妇人久而不孕。故中医治疗胰岛素抵抗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应从健脾化痰, 活血化瘀入手。健脾治其本, 活血祛痰治其标, 标本兼顾, 达到健脾化痰, 活血化瘀的功效。
王丽娜教授在健脾化痰为主导思想基础上, 又遵循活血化瘀名家王清任“气通血活, 何患不除”的思想, 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运用活血化瘀疗法以调整机体的反应性, 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同时在中西医并重思想指导下, 根据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原则, 联合西药达英-35、二甲双胍治疗IR-PCOS, 能有效使药物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 使治疗结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Falsetti L, Gambera A, Tisi G.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ethinyl oes-tradiol and cyproterone acetate on endocrine, clinical and ultrasono-graphic profile i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J].Hum Reprod, 2001, 16 (1) :36.
[2]祁冰等.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中药干预[J].中医杂志, 2011, 52 (8) :656-658.
[3]林金芳.PCOS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增敏剂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26 (8) :573-575.
[4]苏椿淋, 朱铭伟, 林金芳.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演变[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33) :2370-2374.
[5]朱筱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13) :214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