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疗法

2024-07-17

溶栓疗法(共6篇)

溶栓疗法 篇1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CIS) ,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左右, 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是一种高致残及致死的脑血管病, 由于大多数脑梗死患者是由血栓堵塞动脉所致, 因而最理想的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血管, 所以早期溶栓治疗已经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 下面就自己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观察分析及相关文献报道作以探讨研究。

1 溶栓疗法的机制

溶解血栓主要是指把血栓内纤维蛋白溶解的方法, 纤维蛋白靠纤溶酶降解, 纤溶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溶解血栓, 还能降解多重血浆蛋白, 血浆中也在存在着一定量的纤溶酶抑制剂如a2-抗纤溶酶及a2-巨球蛋白, 能短时间抑制血浆内游离的纤溶酶, 所以纤溶酶能有效地将血浆分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脑血管闭塞后, 机体现溶系统自然发挥作用, 闭塞的血管45%~75%可自然再通, 在通时间从发病数小时至数天不等。高峰期在发病后3~4d。由于这种再通大多在起病后数天才发生, 而此时缺血半暗区的脑组织已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因此, 促进血栓的早溶解, 回复脑血流, 挽救尚未形成永久损害的脑组织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平均年龄52.6岁。本组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经头部CT或MRI确诊, 并证实无出血灶。

2.2 方法

2.2.1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超早期 (<6h) 溶栓治疗, 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 是目前最有效的唯一的药物治疗手段。多年来国内外专家一直致力于溶栓治疗的研究, 1995年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NDS) 报告了rt-PA静脉溶栓治疗<3h的超早期脑梗死, 在3h内使用rt-PA溶栓对脑梗死安全、有效[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NDS) 将溶栓治疗时间窗定为脑卒中发生后3h内。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时间窗的问题不能统一, 不同医生根据各自的临床病例分析及观察得出:时间窗存在着个体差异[3]。目前认为, 颈动脉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3~6h;基底节动脉、大脑后循环的梗死和侧枝循环较好的前循环梗死可以适当延长时间窗[4,5]。

2.2.2 临床常用药物及方法

(1) 尿激酶 (UK) :也称尿活素, 人纤溶酶, 能激活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临床上应用的UK均含高分子UK和低分子UK, 高分子UK比低分子UK有更高的溶栓特异性。常用量25万~150万u加入5%的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30min~2h滴完, 治疗结束后10~20min观察症状无明显改善并且无出血等并发症, 可追加尿激酶25万~50万单位静点, 10~20min滴完。或用1万~2万单位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 每日一次, 7天1个疗程。有先关报道:UK与肝素合用, 可增加溶栓的作用, 与低右合用, 可增强UK的纤溶作用。观察本组56例病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 显效率90%;脑出血发生率8.42%;病死率6.36%。由此可见, UK作为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2) rt-PA: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 催化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溶解脑血栓纤维蛋白凝块, 每次剂量为0.9mg/kg。总量<90mg, 10%的剂量1min内静注, 其他剂量静滴共1h。有关报道:动脉内注射rt-PA, 可是阻塞的血栓机械性破裂, 使血管再通。适用于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基底动脉堵塞者, 静脉内给药对颅内动脉周围支堵塞有效。应该注意:用药24h内禁用任何抗凝剂活抗血小板抑制剂。

2.2.3 溶栓途径

(1) 静脉溶栓: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溶栓方法仍是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但静脉溶栓用药剂量较大, 对纤溶系统影响大, 出血较多, 尤其对闭塞大血管的再通效果较差。而且对>6h急性栓塞的治疗, 还会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 因此比较适合弥散性微血栓的溶栓。 (2)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使用导管技术, 行选择性插管, 将管至闭塞血管起始部或闭塞点近侧, 甚至直接插入血栓中, 在闭塞血管外局部用药, 一旦血流再通, 灌注即可停止。与静脉溶栓相比, 经动脉溶栓试验血管再通率高, 较为适合大血管的单一血栓或少量血块的栓塞的患者[6]。

3 结论

综上所述, 早期溶栓治疗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闭塞的血管早期再通, 但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性, 所以一定要抓住治疗时机, 熟练掌握使用溶栓药物的时间、剂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途径, 才能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性和安全性, 降低病死率、病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溶栓疗法及进展。方法 选择符合溶栓治疗标准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 给予溶栓治疗, 观察其治愈率、病死率、脑内出血率。结论 早期使用药物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脑梗死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安全性高。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程卫平.神经内科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008.

[2]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The National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rt-PA Stroke StudyGroup[J].N Engl J Med, 1999, 333 (24) :1581-1587.

[3]Moonis M.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Issuesand Answers[J].Neurol India, 2002, 50 (Suppl 1) :S50-S56.

[4]Booth RP.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In Acute Stroke And Occlusive-vascular Disease[M].Jacksonville Medicine, 1998:495-496.

[5]Lisboa RC, Jovanovic BD, Alberts MJ.Analysis of the Safety andEfficacy of Intra Arterial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Ischemic Stroke[J].Stroke, 2002, 33 (12) :2866-2871.

[6]Albers GW, Bates VE, Clark WM.Intravenous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The Standard treatmentwith Alt eplase to Reverse Stroke (STARS) Study[J].JAMA, 2000, 283 (9) :1145-1150.

溶栓疗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各27例。患者入院后, 均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确定无溶栓禁忌证, 应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 男12例, 女15例, 年龄63~75岁, 平均年龄 (69.14±6.31) 岁, 病程 (11.25±3.49) h。对照组, 男13例, 女14例, 年龄63~74岁, 平均年龄 (69.42±6.27) 岁, 病程 (11.33±3.18) h。两组患者在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 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24 h, 阿司匹林片0.3 g, 口服;溶栓当日, 尿激酶150万U+100 m L生理盐水, 静脉输注, 3 min内完成;溶栓后24 h, 再次口服0.3 g阿司匹林片。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如心电监护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不作详述。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 如: (1) 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迅速开辟静脉通道 (静脉留置套管针接三通) , 以供常规检查及治疗使用, 并迅速作给氧止痛等处理。发现患者出现心率异常, 粉红色泡沫痰、烦躁等症状, 应立即告知医师, 并作处理。每30 min测量血压1次, 神志、末稍循环异常者, 每15 min监测血压1次。出现休克反应者, 及时处理[1]。 (2) 并发症护理: 溶栓后出血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需随时检查皮肤黏膜和消化道出血情况, 发现出血征象, 及时告知医师。若患者出现胸痛, 需注意其意识状态变化, 备好抢救药品, 保证患者获得及时治疗。此外, 溶栓治疗后, 严密进心电监护, 需要监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3) 其他护理:患者清醒后, 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患者未清醒时, 护理人员动作也要稳定, 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避免情绪波动。同时, 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家属交流, 使家属顺利配合治疗。患者开始饮食后, 护理人员要告知家属饮食要求, 严格实施低盐低脂饮食, 同时强调多饮水、多食蔬果, 防止便秘产生[2]。入院后3 d内, 以流质饮食为主, 第4天开始, 过渡至正常饮食, 叮嘱患者不可过饱, 排便时勿用力。出院前, 告知患者应按时遵医嘱服药, 每日保证充足睡眠, 体力允许可适当进行有氧活动, 不可超过60 min, 日常生活中多安静休息。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 观察记录其各类并发症情况, 并统计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认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期间, 发生并发症4例, 其中出血类并发症2例, 心律失常1例, 心力衰竭1例, 发生率为14.81% (4/27) 。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期间, 发生并发症8例, 其中出血类并发症4例, 心律失常2例, 心力衰竭1例, 心绞痛1例, 发生率为29.63% (8/27)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14.81%) 显著低于对照组 (29.63%) , 组间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均未见死亡病例。

3 讨论

本院总结了AMI的长期临床护理经验, 制定了AMI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 提升了AMI护理的有序性和高效性。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提示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较高, 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时机对于预后影响较大, 国内研究认为发病内6 h者, 进行静脉溶栓, 预后效果可提高50%, 病死率可下降40%, 且发病后溶栓治疗越早, 预后效果越佳[1]。由此可知, 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同时对护理支持的要求也较高。因而, 要求护理人员严格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尤其要注意作好并发症监测, 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病死率。

综上所述, 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 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杏云, 王桂翠, 邓玉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12 (5) :1228.

[2]彭春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4 (4) :121-122.

溶栓疗法 篇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1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男28例, 女23例, 年龄30岁~65岁, 平均年龄47.5岁。

1.2 病例入选标准[1]

(1) 持续胸痛≥30 min, 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 (2) 相邻2个或多个导联ST段抬高>0.2 m V; (3) 在发病6 h内完成准备工作且用药完毕; (4) 年龄<65岁; (5) 患者或家属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排除标准

(1) 近2周内有各种活动性出血情况或手术史、创伤史; (2) 既往有颅内出血或半年内有脑血栓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 (3) 高血压患者血压>16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 或不排除夹层动脉瘤者; (4) 妊娠、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病变、房颤且高度怀疑左心膜内有血栓者; (5) 对扩容和升压药无反应的休克; (6) 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

1.4 治疗方法及结果

尿激酶总量为50万~150万U, 先用50万U溶于2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 接着将余量溶于100 ml生理盐水, 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或50万~15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30 min滴完。结果有效41例, 无效10例。并发症发生情况:牙龈出血2例, 咳痰带血1例, 黑便1例, 再灌注心律失常18例, 其中偶发、频发室早11例,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6例, 1例短暂室速。

2 临床护理

2.1 溶栓前护理

应配合医生评估患者是否为溶栓治疗适应证及有无禁忌证。入选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准确记录入院及发病时间, 遵医嘱尽快抽取心肌酶进行实验室检查, 应有专人送检及快速返回结果, 为溶栓治疗争取时间。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监测等情况, 以便与溶栓后进行对比, 评估治疗效果。应特别注意对患者及家属解释溶栓治疗的原理、方法、效果、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使患者或家属减轻顾虑配合治疗。建立输液通道时, 应熟练进行静脉穿刺, 尽可能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 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

2.2 溶栓治疗护理

遵医嘱准确给药, 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 守护在床旁, 每15 min询问并记录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防止药品外渗至血管外。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在溶栓过程中, 随时观察患者出现寒战、发热、皮疹、低血压、出血, 包括皮肤黏膜出血、血尿、便血、咯血、颅内出血等, 应立即停止溶栓治疗并紧急处置。治疗后应对静脉注射穿刺部位延长压迫时间, 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2.3 溶栓后的护理

(1) 心电监护的观察:溶栓后要严密观察心电监护, 溶栓前记录全导心电图作为基础值, 溶栓后10 min~15 min记录心电图; (2) 溶栓后心肌酶学的监测24 h内每隔2 h抽血测定CK、CK-MB, 并同时测定凝血分析, 详细记录心电图的日期、时间、ST段抬高峰值RST-T, 并记录CK峰值, R达峰时间。 (3) 注意规律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监测:溶栓治疗后判断血管再通的主要标准———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临床上常表现为频发室早, 也可出现原有的房室传导阻滞消失等。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时应酌情给予可达龙等药物治疗, 出现室颤应及时给予电除颤。因此,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应持续心电监护7 d~10 d, 以便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 并能确保及早治疗。 (4) 并发症的监护:出血为溶栓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轻者表现为皮肤、黏膜、牙龈、注射部位少量出血或血尿;重者或表现为呕血合并脑出血等。因此, 在溶栓后, 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牙龈、意识、分泌物、排泄物并严格控制溶栓后禁忌证。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各种原因阻塞冠状动脉, 心肌长时间持续缺血而引起不可逆坏死。成功的溶栓治疗能使梗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畅, 挽救坏死心肌, 为治疗赢得时间, 且方法简便、易行, 费用低、易推广[2]。并且在治疗过程中, 护士严密守护于床旁, 患者突发病情变化, 往往由护士发现。因此, 护士应做好监护监测, 通过重点观察胸痛、心电图、心肌酶、心律、心率的变化, 及早发现溶栓的不良反应及出现的并发症, 及早准确用药、治疗。严密监护及并发症的发现、处理, 再通指标的观察等, 对心肌梗死的治疗极为重要, 经过以上观察, 早期溶栓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 合理的监测护理, 使本组病例取得较好疗效[3]。

参考文献

[1]李素珍.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6) :471

[2]殷诗瑶, 张志娟.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 24 (5) :542

溶栓疗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治疗的3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组, 同时选取2014年之前的3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经过临床和CT诊断符合中华神经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关于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发病24 h内住院治疗;通过脑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患者;患者无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栓子来源;无感染发热等症状;无严重全身合并症;神经系统评分在10分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 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研究组中, 男性20例, 女性15例;年龄为53.5~79.5岁, 平均为 (64.8±2.5) 岁;发病时间2.5~20.5 h, 平均为 (11.5±1.2) h。对照组中, 男性21例, 女性14例;年龄为54.6~80.2岁, 平均为 (65.6±2.3) 岁;发病时间2.2~20.7 h, 平均为 (10.6±1.5) 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疗法治疗:入院后检查患者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指标, 在没有出血倾向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将50~75万U的尿激酶同250 m L浓度为0.85%的Na Cl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1.5 h内滴完, 连续静滴3 d。在静滴同时每天服用3次300 mg维生素C和100 mg维生素E, 在治疗第2天每天口服1次40 mg的肠溶阿司匹林。3 d后每天静滴药物改为2.0 U和250 m L的0.85%Na Cl混合液, 连续静滴1周, 然后改为40 mg ATP、100 U辅酶A等改善脑代谢药物, 1次/d, 连续治疗10 d。如果患者脑水肿严重, 给予250 m L浓度20%的甘露醇, 静滴2~4次/d。

研究组采用针刺早期介入合用溶栓疗法进行治疗, 其中溶栓疗法同对照组相同,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醒脑开窍的针刺疗法进行治疗, 针刺穴位主要为内关、人中、三阴交、委中、合谷、尺泽、极泉、风池。先针刺内关穴, 直刺, 深度为0.5~1寸, 给予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 时间为1 min, 然后针刺水沟穴, 向患者鼻中隔下斜刺, 深度5分, 采用雀啄手法直到流泪或眼球湿润止, 针刺三阴交穴, 深度0.8~1.2寸, 运用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 时间为1 min, 直刺风池穴, 深度0.5~1寸, 采用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 时间1 min, 其他穴位利用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 2次/d, 每次留针时间为30 min, 1个疗程为10 d。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血流再通情况以及临床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主要依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3]。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评分来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精神活动、肢体运动功能以及语言等临床症状的变化。疗效判定标准依照[ (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100%。若治疗结束后, 患者的疗效评分减少大于81%为治愈;疗效评分减少范围在56%~81%之间为显效;疗效评分减少范围在11%~56%之间为有效;疗效评分减少范围低于11%或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运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1.4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经过治疗后,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 , 且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流再通情况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脑部血流完全再通、不完全再通和未通人数分别为19例、14例和2例, 对照组分别为18例、15例和2例, 两组血流再通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治疗上普遍认为应实施临床超早期干预, 可以在有效的救治时间窗内阻止缺血半暗区内存活的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 但是当前临床尚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4]。当前研究焦点为再灌注治疗和脑保护剂治疗, 溶栓再灌注虽然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是由于大剂量使用易导致出血并发症, 以及短暂的治疗时间窗大大限制了临床应用[5]。

在本次研究中, 单纯使用溶栓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虽然血管再通情况同研究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但是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低于研究组 (P<0.05) , 主要是因为溶栓在灌注中自由基受到损害, 而对患者进行早期针刺可以对多靶点给予多重保护, 避免了脑组织发生进一步的缺血性损伤。针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部氧代谢和血流供应, 增强脑电活动, 抑制脑细胞死亡和炎症发生;针刺还可以改善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神经元延迟性损伤, 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增强抗氧化能力[6]。本研究使用针刺疗法选取内关、人中、三阴交和风池为主穴, 同时配合肢体穴位。内关为八脉交会穴, 通阴维, 泻内关可起疏通气血, 宁心安神之功效;风池、三阴交两穴配合具有滋阴潜阳熄风功效;水沟可直通脑府, 具有醒脑开窍、复神和导气功效;诸穴共用有效起到滋补肝肾、醒脑开窍以及疏通经络的功效, 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中, 使用针灸早期介入联合溶栓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达91.4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针刺早期介入合用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管再通和脑部神经功能情况, 提高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立平.针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因子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22 (2) :117.

[2]任占利, 王顺道.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

[4]SANKARANARAYANAN R, MSAIRI A, DAVIS GK.Stroke complicating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precentable and treatable complication[J].Invasive Cardiol, 2013, 19 (1) :40-41.

[5]刘美娟.用SPECT研究针刺对脑缺血性病变局部血流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13, 17 (3) :133.

溶栓疗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 男28例, 女22例;年龄25~75岁, 平均49.2岁。冠心病史9例, 高血压病史20例, 糖尿病史10例, 没有相关的疾病史11例。其中60岁以上患者15例。梗死的部位主要有:前侧壁、前壁及前间壁者28例, 下壁及、正后壁 (包含合并右室心梗) 者22例。全部患者都和WHO对AMI的相关诊疗标准规定相符合, 而且具备如下的条件: (1) 胸闷严重, 有持续性的胸前区痛, 时间超过30 min, 应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2) 心电图显示, 有超过两个以上的相邻导联, S-T段有所抬高, 而且肢导抬高>0.1mV, 胸导抬高>0.2 mV; (3) 病患发病的时间在5~10h; (4) 年龄<80岁; (5) 没有溶栓的相关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应用150U万尿激酶+100ml 0.9%氯化钠溶液, 在30min内完成静脉滴注。在溶栓之前口服适量阿司匹林, 日服1次, 0.5g/次, 连服3d。之后改服75mg/d, 且长期口服。在溶栓之后6h, 开始进行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 0.4ml/次, 每隔12h注射1次, 连续1个星期。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在溶栓2h之内, 胸痛症状消失或者是显著缓解。 (2) 在溶栓2h之内, 经心电图示, 抬高最明显的导联S-T段快速降低≥60%。 (3) 在溶栓2 h之内发生再灌注心律衰竭或者心理失常。在溶栓前没有出现心律失常, 在溶栓的血管再通之后的2h之内发生的心律失常, 若是属于加速性的自主心律, 为房室传导发生阻滞。 (4) 心肌酶CPK, 或者是CPK -MB的峰值提前于发病之后的14h内出现。如果患者符合以上两项或者是两项以上的均是判定为溶栓再通。

2 结果

治疗后, 冠脉再通45例。出现轻微的出血并发症4例, 其中有2例为牙龈出血, 有2例为痰中带血。2例由于梗死面积比较大, 造成心源性休克病发肺水肿死亡。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属于临床内科的一种急危重症, 是因冠状动脉的内部的斑块发生不稳定破裂, 进而继发血栓, 从而造成冠状动脉的管腔内发生急性闭塞。经过临床多项病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常心肌氧的供应在停止数个小时之后, 心肌细胞会发生大量死亡。据有关动物实验结果显示, 将冠状动脉结扎之后的30min, 在无灌注的心内膜下, 心肌细胞会发生坏死, 而且会逐步向四周扩散, 在4~6h内会波及到心外膜的下心肌。目前, 溶栓疗法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溶栓疗法的最终目的是将已坏死的血管及时的充分的开放, 抢救濒死的心肌, 尽可能缩小梗死的面积, 有效改善病患的心肌功能, 以使病患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使病患在出院后, 运动耐量以及生活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临床应用溶栓药物的时间相对较长, 一般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两代。第1代主要是以尿激酶以及链激酶为主, 而第2代主要是以组织型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重组单链尿激酶以及链激酶激活剂为主。由于尿激酶没有抗原性, 很少会出现过敏反应。此外, 由于其的价格低廉, 在现阶段早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溶栓药物。其中尿激酶可以将纤溶酶原有效激活, 促使其转变成纤溶酶, 进而有效溶解血栓内的纤维蛋白, 促使血栓逐渐溶解, 使已被阻塞的冠状动脉能够再通。除此之外, 溶栓之后, 再加以肝素以及阿司匹林, 能够有效抗凝以及有效控制血小板的聚集, 达到控制梗死区扩展的目的。

笔者认为临床进行溶栓治疗之前, 必须严格地把握溶栓相关的适应证以及禁忌证, 控制好溶栓剂量、用药的时间, 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溶栓疗法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把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到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70例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患者38例, 女性患者32例, 平均年龄为 (67.2±5.9) 岁, 合并高血压12例, 糖尿病5例, 心脏病3例, 高血脂症6例, 缺血性脑卒中2例, 经彩超检查发现有12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 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表现和CT肺动脉造影确诊, 血流动力学未见显著紊乱, 满足溶栓以及抗凝疗法适应证[4], 发病时间低于14 d。本次研究已排除存在出血性脑卒中史、大面积肺栓塞以及合并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法把70例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划分为病例数各为35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所存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即P>0.05, 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吸氧治疗、绝对卧床以及心电监护等, 对于存在严重胸痛症状患者使用相应的镇痛药物, 如吗啡等。研究组有7例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 针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静注尿激酶, 即在100 m L生理盐水中加入40万IU尿激酶30 min内滴完, 接着再以微泵输入予以生理盐水和尿激酶150万IU, 维持大约12 h, 而后每隔4 h对患者APTT实施检测, 一直恢复到基础水平1.5~2倍时皮注低分子肝素, 注射间隔时间为12 h, 抗凝治疗第二天服用华法林, 起始用量为3.75 mg, 基于患者病情变化, 参照国际标准化比率对剂量进行调整, 当标准比率为2~3时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 仅服用华法林。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治疗, 剂量和用法和研究组一样。

1.3评价指标: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血清肌钙蛋白I以及心率实施检测, 同时实施动脉血气分析, 观察肺泡动脉血样分压差、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 同时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 基于上述这些指标对总治疗效果予以评判, 主要如下: (1)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经超声检查显示机体肺动脉血栓溶解且超声心动图恢复至正常; (2)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肺动脉血栓溶解或者残余狭窄低于50%,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右房回缩超过50%, 同时肺动脉压降低幅度超过50%; (3) 无效:临床症状未发生显著改变或加重, 肺动脉血栓没有溶解或者有新栓塞, 且超声心动图未发生改变[5]。

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试验数据录入至SPSS19.0统计软件包中实施统计分析, 其中组间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见表2, 表格中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即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动脉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和血清肌钙蛋白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笔者就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 结果显示,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动脉压、心率、血清肌钙蛋白I以及呼吸频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总有效率为可达91.5%, 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可见联合溶栓和抗凝法能有效减轻肺动脉血流所引发的高压问题, 便于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 使患者右心负荷明显下降, 预防栓塞再发。此外, 有研究报道指出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次大面积容易引起出血事件的发生, 由于本次所选病例数较少, 研究时间相对较短, 因此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还需加大病例数和延长研究时间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而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 基于其出血风险的综合评估, 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雪松, 刘雅丽, 刘慧林, 等.153例急性肺栓塞溶栓与单纯抗凝疗效评价[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24 (10) :632-633.

[2]魏莉, 孙凤春.溶栓及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观察[J].国际呼吸杂志, 2012, 32 (19) :1471-1473.

[3]吴轶雄, 林国盛, 陈国欢, 等.溶栓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 2011, 28 (12) :835-836.

[4]费建文, 唐燕, 姜俊杰, 等.中老年人创伤后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溶栓和抗凝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3, 32 (7) :734-737.

上一篇:高职生的创意人生下一篇:利率市场化经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