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2024-06-09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精选12篇)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1

摘要:目的:为普及提高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的营养支持的知识,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回顾分析,阐述营养支持疗法的进展,重点论述胃肠道营养。结果:掌握必要的营养支持疗法的治疗手段,早期胃肠道内营养优于延迟营养。结论:经胃肠道营养是严重烧伤病人再生疗法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强调伤后尽早胃肠道营养,选择顺应生命的营养成分,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胃肠道内营养,严重烧伤,再生医学

严重烧伤后,机体超高代谢导致热能大量消耗,蛋白分解旺盛引起负氮平衡。病人体重下降、消瘦,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弱。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营养支持疗法,对于烧伤与创伤面积的修复,细菌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乃至疾病全过程的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着重讨论营养支持疗法的主要途径——肠内营养。

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有肠内营养说,肠内营养从营养支持疗法和代谢方面优于肠外营养,并发症少于肠外营养,费用低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主要通过口服和管饲途径供给,而肠外营养则需通过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输注。总的来说,人的营养治疗应该是以肠内营养为主,肠内和肠外营养结合的方式。

肠内营养也称胃肠道营养,是将所有膳食营养都由口摄入或通过置入消化道中的管子给予的营养方法。严重烧伤病人能量的主要来源应该是经口补充,口服营养最简便,也是最符合生理要求。因此,可把良好地肠内营养视为治愈严重烧伤病人的关键条件之一。

1 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

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因为早期肠道营养优于延迟营养。一是该方法安全、可行、简便;二是对胃肠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防止应激性溃疡,胃肠出血和肠道细菌毒素移位;三是能明显降低伤后高分解代谢,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和比较研究认为:(1)早期肠道营养的时间主要应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和病人具体病情而定,烧伤面积较大,深度越广其时间掌握越严格。(2)休克期不是早期肠道营养的禁忌时间,若病人情况好,摒弃入院即禁食的传统方法是可行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必要的营养治疗手段,先可以口服少量水和流质,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每次摄入量和间隔时间,遵循少量多餐,先流后干,循序渐进,酌情调整的原则。(3)有严重意识障碍或其他原因不便进食者,可暂缓口服营养,给予鼻鉰,胃肠造瘘或待病情稳定后再口服进食。不可强行进食,以免加重症状。(4)一般病人休克期渡过胃肠功能恢复后即可开始经口营养。早期肠道营养好,其质和量均应从严掌握。我们主要早期高脂逐渐增糖、蛋白量的方针。(5)休克期就开始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肠道细菌移位。

2 肠内营养成份的选择

现代营养治疗是以病人代谢为理论基础的,所以营养支持本质上是一种代谢支持,由于蛋白质分解代谢是烧伤病人最重要的代谢特征之一,因此恰当的营养支持必须有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减轻负氮平衡的程度,维持血浆蛋白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创面愈合。为此,烧伤创伤病人氨基酸等的补充已进入到营养药理时期,即采用具有器官特异性或治疗特异性的个体营养素,如谷氨酰胺作为肠代谢的重要燃料用于维持肠粘膜的功能和完整性,精氨酸,核糖核酸及脂肪酸等则因其除具有影响营养和免疫系统功能组织特异性而受到关注。因而从理论上提出烧伤后的理想食谱应该是高蛋白、低脂、低亚油酸,并含鱼油、谷氨酰胺、精氨酸、组氨酸、维生素A、C以及锌的营养液。

3 肠内营养的补充方法

3.1 口服饮食

是烧伤病人能量的主要来源。口服饮食分四种,即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和特别饮食。特别饮食是根据病员的食欲需要而选择,这样可刺激病人的食欲,增进食入量。在食品的种类选择上我们强调天然食品,即五谷杂粮、新鲜蔬菜、蛋奶鱼肉、鸡鸭海鲜等等。

3.2 管饲饮食

对一些不愿进食或不能进食的病人常需用管饲饮食来补充营养。其营养食品有二类,一类属于天然食品,如牛奶、豆浆、鸡蛋、蔗糖等,把他们掺水以水和盐即可调成混合奶,每天管饲内注入200ml~3 000ml,常能获得相当多的热卡,如再以米汤、肉汤、菜汤等注入,更可获得相应的营养和维生素等。另一类为经加工合成的食品,即要素膳,亦可经管饲获得相应的营养补充。

管饲营养需要一根很好的饲管插到胃肠道。其置管的方法有:经鼻肠道置管法;穿刺空肠置管术,即经开腹穿刺空肠而置入导管;内窥镜空肠造口术。后二种置管方法对烧伤病人来说值得商榷。经鼻肠道置管应将饲管置入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以防止胃潴留,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3.3 要素饮食

由含单分子的水解蛋白产物或氨基酸,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完整的脂肪酸或中链三酸甘油酯,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组成。

该种饮食可提供足够的能量,纠正负氮平衡,维持胃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要素饮食成份在上消化道中几乎完全被吸收而不需经过肠液、胰液的消化作用。

4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防治

总的来说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主要并发症为管道机械并发症和肠道并发症。管道并发症主要为饲管阻塞,为淤积的营养膳或天然食物凝固在管道中。预防的方法为注膳后用水冲洗管道,尽量不要从管内给压碎的药片。

肠道并发症主要的症状有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痉挛、返流等。腹泻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可达30%,尤其是那些口服或饲管注入要素饮食的病人。故强调要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

参考文献

[1]王玉莲.营养支持疗法现状与发展问题的探讨.中华烧伤杂志,2004;(12):377~378

[2]蒋朱明,吴蔚然.肠内营养.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3] VinnarsE.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总结.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11):4

[4]曹丽萍.邓诗琳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进展,中华烧伤杂志,2003;(19):247~249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2

什么是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CBT)是由阿伦·贝克博士创立的一大类包括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人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少情绪和行为失调,改善心理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治疗方法的总和。目前,CBT已成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被使用最多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是否有效,部分人还存在着疑虑和/或误解。实际上从文献分析来看,CBT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中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在中-重度抑郁症的治疗中,CBT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经CBT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

英国NICE指南(指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APA指南(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爱丁堡皇家医学院SIGN指南(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家临床指南)和加拿大CANMET指南(加拿大双相障碍治疗指南)都推荐CBT为心理治疗中的首选疗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CBT是一种优秀而有效的疗法,但CBT不是万能的:单用CBT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患者,但不推荐单独应用于中-重度患者,禁止单用CBT治疗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优秀的疗法需要被恰当使用。《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的抑郁障碍管理部分共有九条内容,但没有任何一条内容直接提到如何进行用药管理,这与美国APA的治疗原则类似。所提到的内容全部是关于如何建立关系、进行评估、患者监测、开展教育、提高依从性,这些问题通常比如何用药更为关键。精神科医生应学会两条腿走路,既会药物治疗,又会心理治疗。现在的情况是,我国的多数精神科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训练。循证医学证明了CBT是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美国已经将CBT纳入了精神科医生的必修课。2000年之后,CBT的使用呈指数式上升,已经成为精神科心理治疗的主流。

反观另一方面,精神科药物的研发在最近十年却显出“疲态”,精神科疾病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上市药品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主流观点认为人是特殊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动物,所以CBT这种从认知、行为角度入手的疗法就变得更为重要。CBT原理

有些人认为CBT很简单,CBT说简单确实简单,我们推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CBT关注的就是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主张认知会改变行为和情绪。反之亦然,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也会影响认知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对于深陷“恶性循环”的抑郁症患者,我们通过CBT治疗让其重归良性循环。

可是CBT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虽然法律给予了精神科医生做心理治疗的资格,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我们希望即便不能承担起心理治疗的工作,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意识。精神科医生可以和心理治疗师组成合作团队,相对系统的心理治疗交给治疗师完成,联合治疗则由精神科医生负责。CBT的理论基础分为行为部分和认知部分。行为部分认为抑郁是丧失、失去、缺乏奖励或者不能获得奖励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激活、问题解决技能等方法治疗。CBT从行为角度来说需要进行横向分析,通过刺激-个体-反应-结果(S-O-R-C)分析患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个体。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纵向分析,因为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与发展过程、社会化过程、早期行为模式、个人信条和社会规则都有关系。CBT聚焦当下而非过去,我们不可能让患者重建个人经历,而应该让患者注重眼前。无论是思维或是行为的改变都有可能促使情绪改变,进而影响认知最终实现全面变化。

普遍认为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应通过运动疗法达到激活的目的,安排活动中需要注意疲劳问题。所有人都体会过疲劳,这是一种不良体验。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参加剧烈运动,产生疲劳不但不是一件好事,反而造成另一种痛苦的叠加。安排活动应该按照等级逐步进行,这一过程遵循不疲劳原则。所以,单独看每一个技术貌似都不难,但如何驾驭,如何联合使用是CBT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优秀的医生应该调动来访者配合你一起工作。CBT流程

短程CBT可以分为6次进行: 第1次:了解抑郁与治疗方法; 第2次:识别自动思维与行为激活; 第3次:对抗歪曲认知与功能行为; 第4次:改变归因方式与任务分解; 第5次:发现核心信念与问题解决;

第6次:复习、目标和计划、应对挫折和预防复发。

在进行12-20次的CBT时,前3次等于是把上述的短程治疗的第一次治疗进行放大,这期间的治疗主要是为之后的治疗做铺垫。CBT需要先激发患者的治疗动机,并不是上来就蛮干。认知行为治疗不是批评,不是挑错,更不是骂人。CBT过程中不应该表现出对患者的压迫性,相反应该以“人本”思想看待患者,前期治疗的铺垫和动机激发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心理治疗分两个层面:一是基础治疗,包括支持性治疗、激发动机、建立关系、发现问题、引导患者增加依从性;二是专业理论指导下的专门治疗。专门治疗实际操作起来并不难,怎么在理论指导下使用是难点所在。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上来就治疗是不可能达到疗效的。临床运用CBT的要点是: 充分的治疗关系 心理教育

激发治疗动机(药物、维持)对症状的自我监控 行为激活 认知重建 评估很重要 适应症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性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3]。

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病人,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治疗方法。抑郁症

认知主题:剥夺、挫败、失落。不合理认知:

极端化-抑郁者受挫后会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 自责-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们自己,表现出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

消极思维:在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他常常坚信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并且失败的原因全在于他自己。他坚信自己低人一等、不够聪明、不够称职、不够好看、不够有钱等等。总之干什么都不会成功,都没有希望。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观点常常是扭曲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核心信念:我不好,我不受欢迎,别人不喜欢我。

核心信念和个人经历、他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以及对别人态度的感知等因素有关。如童年有过重大丧失体验的人,孩子不能理解事情是跟他无关的,相反会认为和他有关,并且是由于他不好造成的,会形成“我不好”的核心信念。

抑郁症最大的风险是自杀。自杀的认知主题:

一是高度的绝望感(贝克认为“绝望”指“对未来的消极观念,消极期待或悲观”),绝望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自杀;

二是感到不能应付生活问题,断定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解决,会感到无路可走。所以危机干预中让他们了解到事情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实行性,可以纠正不合理认知,降低自杀风险。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认知主题:

1、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的反应;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其认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身体或心理、社会的危险,如怕死去、怕发疯、怕失控、怕晕倒、怕被人注视、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他们会有选择性地注意那些集中筛查身体或心理的威胁性信息。例如,当事人的一个亲友患心肌梗塞死去,她在目睹抢救过程之后,头脑中出现了“要是生心脏病就太可怕了”的想法,当夜睡梦中惊醒,感到心跳、胸闷,于是认为“已经得了心脏病了”,这种灾难性的想法和解释将焦虑推向了高峰,形成了第一次惊恐发作。

焦虑患者的核心信念:

我没有信心,我无能,外界是危险的。核心信念中多以”危险”为主题。危险的核心信念在躯体感觉和认知错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核心信念带来危险的自动想法,进而引起焦虑。强迫症

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

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

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3)、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

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5)、过分要求控制

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

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灾难就会降临。神经性厌食

认知主题:集中在对自身外形、面庞、体重等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我很胖”,“我不漂亮”,“瘦就是美”。

核心信念:

外形决定一切,我不漂亮,就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吸引力。

禁忌症

包括患有幻觉、妄想、严重精神病或抑郁症的病人,受到严重的认知损害,不稳定的家庭系统的病人就不适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不要高估患者的认知水平,90%的患者和我们不处于同一认知水平。患者会简单的以为CBT就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医生并没有锦囊。那么医生在CBT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医生是一面镜子,医生要做的是帮助患者认知、了解自己,而不是直接提供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不建立充分的治疗关系,不进行教育就不能让患者认识到这一点。医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就应该逐步退出患者的生活,而不是扮演患者导师、父母、伙伴之类的角色。医患之间应该保持一种“非现实的现实关系”:“现实”指的是我们要和患者面对面交流,“非现实”指的是我们不应该在患者的现实生活中扮演角色。患者需要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回归社会,医生不应该是他们的永久领路人。

“小胖墩”的行为疗法 篇3

首先,要对肥胖儿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与进食、运动等有关的心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食及运动行为的自我监测要求家长或肥胖儿自己每天记录进食的时间、内容、数量、地点、自我感觉等。了解进食中哪些行为可造成肥胖,需要加以控制;同时记录每天静坐(包括看电视、做作业等)的时间、每天活动(包括体育运动和家务活动)的时间、活动方式及强度等。这样有利于肥胖儿适当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二、进食前的行为矫正①控制孩子自己选购食品,因为那些“小胖墩”往往对巧克力、奶油甜食、甜饮料等高热量食物感兴趣,而顺手从超市货贺上选购这类食品。②食物制作过程中,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在身边,以免食物对孩子产生极大诱惑力而造成多食。③改变食物的烹调方式。最好以煮、蒸、炖、汆等为主,不用或少用煎、炸等方法烹调。食物加工时应切成小块,避免肥胖儿进食大块过量食品。④进餐时间和地点应有规律,进食量要控制,不宜饥一顿饱一顿。

三、进食中的行为矫正许多“小胖墩”都有进食过快的习惯,而让他们学会放慢进食速度是减少食量的一个好方法。要让他们学会细嚼慢咽,仔细品尝每一口食物的滋味,在进食过程中,可不时地放下餐具休息一会儿。这样有利于部分食物进入人体开始消化后使血糖升高。从而向大脑食欲中枢发出饱食信号而停止进食。每顿饭进食时间可控制在20~30分钟。由于“小胖墩”很难控制进餐速度,尤其是吃那些不太要咀嚼的精细食品,所以建议家长给孩子吃些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全麦面食、蔬菜、水果等,这些高纤维食物质地硬、体积相对较大、纤维粗、咀嚼时间长,吃的速度自然减慢,饱食信号传出增快,从而进食量减少。进餐过程中不要看书报或电视;可与家人聊天,在一个良好进餐氛围中,轻松、缓慢、愉快地进行有限制的进食。进餐时所用餐具宜小巧,可用较浅的碗和小盘子,采用分餐制,分盘定量。进餐结束,应立即收盘或离开饭桌。避免进食多余食物。

四、进食后的行为矫正对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必须加以强化,如可给孩子口头表扬和鼓励,或给孩子奖励他所喜欢的玩具、图书等。进食后不要立即静坐,如饭后立即做功课、看书,或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等,进餐后应适当进行一些活动后再坐下来,比如,可帮助大人扫地、拖地、倒垃圾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果时间充足,最好饭后进行长距离的散步,每次30~60分钟。饭后散步尤其是晚饭后散步对肥胖儿是最适宜、最安全的活动项目。

五、父母的积极参与肥胖儿的行为治疗有赖于家长的配合。因为孩子常常模仿父母的进食行为和运动行为,父母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和运动)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在治疗中,父母应严格执行减肥方案,不向肥胖儿提供额外高热量食物,不用食物作为对孩子奖赏、安抚、休闲或惩罚的手段。同时,家长也是孩子运动方面的老师和同伴,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孩子的运动中去,与孩子一起锻炼,一起玩耍。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鼓励孩子自己步行上学,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能量消耗较大的娱乐活动,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体力消耗,而且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自卑,树立信心。由于“小胖墩”的主动性和自控力比成人差,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鼓励,持之以恒,才能改变肥胖的现状。

重症患者营养疗法的临床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0例均为我院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均高于12;男93例,女67例;年龄18~74岁,平均55.7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53例,脑血管意外4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2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3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例;均具备营养支持指征;均未静脉输血及输注血液制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营养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48 h开始实施营养支持,均由营养师确定热量及总量。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PN),由卡文提供能量和氮源,不足部分由葡萄糖注射液、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等补充。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每天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缓慢输注,每次持续12~24 h输完。观察组患者采用EN,通过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或空肠造口给予瑞素适量(1000~2000m L),每2~6 h一次,每次150~350 ml,缓慢注入为原则,根据每日营养液总量,提高滴注速度。管饲后给10~20 ml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防食物在管中腐败发酵或堵塞,不足部分管饲葡萄糖注射液补充。两组营养支持治疗时间≥14 d。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2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清清蛋白(ALB)等营养指标,并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肝功能损害、恶心、呕吐、便秘等临床症状。体质指数(BMI)。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均以表示,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营养支持,除TF外,观察组Hb、PA、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营养后PA、ALB显著高于营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恶心呕吐14例,二重感染3例,高血糖3例,肝功能损害5例;对照组恶心呕吐47例,肝功能损害30例,二重感染21例,高血糖22例,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注:与营养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是:纠正已存在的营养不良,阻止进行性蛋白质-热量的消耗,调整和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天数。根据营养素补充途径,临床营养支持分为PN支持与EN支持两种方法。但是PN虽能提供热量,但易导致肠通透性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细菌移位,造成肠源性感染率增加,引起内毒素血症等缺陷。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营养支持方式已由PN为主要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鼻空肠导管或胃/肠造口途径为主的EN。这是由于EN符合人体生理要求,有助于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对循环干扰较少,在防止肠黏膜萎缩、降低创伤后的应激反应、维持免疫活性和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等方面存在优势,并能显著地改善细胞免疫功能[2],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使患者能顺利康复。适量的营养可以调理肠道功能减少腹胀、腹泻、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同时对技术、设备要求较低,操作方便,管理便利,费用较低[3]。笔者认为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给予EN,只有EN不能实施时才考虑PN。对于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的患者,建议暂时停用EN。

综上所述,营养支持对重症患者至关重要,EN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和营养效果,降低了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减低了医疗费用,容易为患者所接受,是重症患者首选的营养支持途径。

参考文献

[1]龚剑峰,李宁.第24届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会议介绍.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123-125.

[2]朱彬云,戴喜明,刘伟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学,2006,7(12):51-56.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5

运用自我管理行为疗法矫正不良行为的个案报告

1.个案基本情况

何某,女,20岁,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师范专业大三学生,身高165cm,五官端正,形体匀称。中小学时,未曾寄宿学校,一直在父母的监督指导下学习生活,成绩优异,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大学。自从上大学后,初次离开父母的照料,并且为了学习和生活购买了电脑和手机。

在电脑和手机的诱惑下,同时又缺少父母他们的监督指导,何某对电脑、手机形成了极大的依赖,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电脑及手机上的娱乐活动。由此,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大不如前。

此外,何某在中学就存在偏科现象,英语成绩最不理想,在高考的压力下,还能够勉强努力学习。大学后,虽然何某明确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概括有三:英语期末考试不可逃避;四六级英语考试对以后能获得一份好的教师工作有一定影响;所学专业(心理学)在欧美尤为发达,学好英语对专业发展极为重要。但出于对英语学习的厌恶,仍然不能学好英语,甚至出现几乎不学的状态。想学,但却不学,这样的状况让何某焦虑万分,希望英语成绩能够得到改善。

2.心理诊断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的依据如下:首先,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异常等精神症状,由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其实,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出现焦虑、烦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是很强烈,没有泛化,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受损。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治疗过程

1)作出采用自我管理法的决定

从表面上看何某的两个问题是:过度使用电脑和手机娱乐导致学习下降等不良后果;想学好英语,却学不好英语。其实,这些都来自于何某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增强自我管理能够使得何某不再需要父母的监督管理,自己自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和娱乐。因此,自我管理能力对何某改善这两点至关重要。

2)定义目标行为

自我管理是增加或减少目标行为的水平,必须先确定要改变的目标行为。归纳起来,最困扰何某的有三个目标行为:手机的过度使用;电脑的过度使用;英语学习量不够。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三个目标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

1.手机使用过度:在学习、工作时间内,使用手机的时间一天内超过10min则可视为手机使用过度。其中学习、工作时间包括:上课、自习、开会等非休息时间段。

2.电脑使用过度:非学习、工作用途,使用电脑的时间一天内超过60min则可视为电脑使用过度。

3.英语学习量不够:一天内学习英语时间低于40min则可视为英语学习量不够。

3)行为的基线水平观测和记录

针对所确立的目标行为,为了制定合理的矫正目标,何某采用持续时间数据表对自己每天的手机、电脑使用和英语学习时间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记录。持续时间数据表如下:

1最后,将三个持续时间数据表的数据绘制成图如下:

4)目标建立

鉴于目标行为与基线记录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何某决定采用一个中间目标来过渡,逐渐完成最后目标。

中间目标为手机使用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电脑使用时间控制在90min以内、英语学习时间增加到每天20min以上。

最终目标即为目标行为的矫正,手机、电脑使用不过度,英语学习时间为每天40min以上。

5)选择适宜的自我管理办法

针对何某的情况,选用了两个办法来加强何某的自我管理能力。1.前提控制法:

为了减少电脑和手机的使用,何某采取的具体措施为:每天对手机只充电一次;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上课和上自习都不携带手机和电脑;并且告知室友,在上课时间不要借手机给她玩耍;在电脑上贴上一张纸条提醒自己每次开机时都想好要做些什么事;作为电脑和手机的娱乐代替品,针对何某的兴趣爱好,可以多出去打乒乓球和爬山。

为了增加学习英语的时间,何某采取的具体措施为:每天在书包里背上英语的相关书籍,为学习英语创造环境;找一个英语专业的同学一起学习英语;每天晚上反思自己的英语学习,并计划第二天的学习时间;多到图书馆或者自习教室这样学习气氛好的地方学习,而不是呆在宿舍。

2.安排强化和惩罚:

为了减少电脑和手机的使用,何某采取的强化措施为在每天达到目标行为的晚上,可以吃自己喜爱的巧克力做为奖励;惩罚措施为,如果没有达到目标行为,则在晚上为寝室打扫卫生。

为了增加英语的学习时间,何某采取的正强化措施为在每天英语学习到达目标时间时,可以听音乐休息十分钟;负强化措施为,如果每天早上起来没有看英语超过15min就不能吃早餐;惩罚措施为,在没有达到目标的当天,为寝室无偿捐献1元室费。

6)变化评估

在确定了自我管理的办法后,通过自我监督法来连续收集资料,并评估目标行为是否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通过一个星期的资料收集,绘制成图表如下:

分析数据图,可知中间目标基本达成。

7)重新评价自我管理方法

虽然在实施的时候中间目标已经达成,但也认识到自我管理方法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为了更好的达成最终目标,又对自我管理的方法进行了部分修改。具体如下:1.将在上课或自习期间没有使用电脑和手机的强化改为即使强化,即:如果在上课完一个课程或者自习两小时期间没有使用电脑和手机进行娱乐,则口头上表扬自己,并可以选择一种喜爱的零食吃一点;如果有使用手机和电脑娱乐,则口头上批评自己。2.将每天早上的英语学习时间提高到20min,并且在没有完成任务的当天捐献室费提高到2元。

改进自我管理的方法后,又以最终目标为目标来自我监督。

8)变化评估

在改进了自我管理的办法后,通过自我监督法来连续收集资料,并评估目标行为是否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通过一个星期的资料收集,绘制成图表如下:

分析数据图可知,最终目标已基本达成。为了使改变的行为得以坚持下去,接下来需要实施一些保持方法。

9)实施保持的方法

在达到目标后,何某就应该逐步减少自我管理,让自然的强化来维持目标行为。对于电脑和手机的使用,何某决定不再采用严格的自我管理,而是积极参与有益身心的其它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登山,阅读有兴趣的书籍等,来取代电脑和手机所提供的娱乐。关于英语的学习,在做练习时所取得的好成绩本身就是一种强化,但何某的基础较差,所取得的成就感不足以维持以获得的行为,所以,仍然保留早上起来看英语不足半小时就不能吃早餐的负强化。

并且在保持阶段仍然对行为观察记录一星期,绘制成图表如下:

在观察期间,所矫正的行为得到保持。

10)总结评估

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可得图表如下:

有图表可知:对何某实施的自我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何某的典型问题行为得到了矫正,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何某通过实践也学会了行为疗法中自我管理的步骤方法,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运用来解决自身的其它问题行为。

4.讨论

本个案中,整体运用了自我管理的方法步骤。具体采用了三个行为疗法的策略:前提控制法、强化法和惩罚法。

其中,前提控制法包括对物理或社会环境某些方面的操纵,以促发期望行为,并使竞争行为更不易出现。在生活中,有许多前提控制法应用的例子:为了多吃健康食品,你可能购买健康食品,并将它们放在厨房容易拿到的地方,每天上学带上装有健康食品的午餐。大量研究也证明了前提控制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矫正行为的方法。本个案中,也对何某采用前提控制法使她的英语学习时间增加,用手机和电脑娱乐的时间减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行为强化是指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这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了。行为惩罚是指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于是这个行为将来不太可能再次发生。总的来说,强化是为了增加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而惩罚是为了减少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强化和惩罚作为行为疗法中最基本的原理,在行为疗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对何某的行为矫正中,强化和惩罚同样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除了前提控制法、强化法和惩罚法在何某的行为矫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外,将目标分为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来逐步实现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行为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目标行为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时,采用中间目标来逐步完成是可取的,这样减少了行为改变的难度,并且有利于行为的保持。

最后,行为矫正后,要保持并不容易。虽然何某在接下来一星期的时间内继续实施了保持行为的策略,但一星期后如果不继续坚持,不良的行为也许会逐渐恢复,因此需要定期对目标行为进行评估,时间间隔可逐渐增加,直至完全稳定。

参考文献

1.【美】Raymond G.Miltenberger 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40-347,269-281,58-104…

2.郑宁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一例强迫性心理障碍的个案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

(9):633-634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196

4.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

行为疗法的发展与基本理论探析 篇6

一、行为疗法的发展

(一)行为疗法的历史背景

行为疗法的理论渊源于美国桑代克(Thorndike)和华生(Wateson)的行为主义、前苏联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与美国斯金纳(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但是,作为一种可供临床应用的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却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roadus Wateson)在1913年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学”一文,首次提出:可观察的行为才是心理学特有的主题,而行为都受环境事件的控制和影响,心理学应该研究对行为如何进行预测和控制。1914年,他的第一本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问世,因各种原因,他所阐述的行为治疗在当时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实践方面并未产生重大影响。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当代的行为疗法得到初步发展,在美国、南非和英国同时出现,其代表人物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创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行为治疗的实践有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晚期是行为疗法发展的黄金时期,逐渐成为心理学界的一股主要力量,它对教育学、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晚期到现在,行为治疗方法早已在世界范围内有了更大的发展和传播,像行为治疗协会有4300多名会员,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行为治疗社团,另外50多种杂志致力于行为疗法的传播。

虽然行为疗法被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程序来标志,但是所有从事行为治疗的人员都关注可观察到的行为、行为的最近决定因素、学习经验对变化的促进、严格的评价与评估(Kazdin,2001)。

(二)行为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行为疗法主要是由多位行为心理学家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开发出来的若干种治疗方法和技术集合而成的,巴甫洛夫(N.I.Pavlov)、桑代克(E.L.Thorndike)、斯金纳(B.F.Skinner)、艾森克(H.J.Eysenck)、拉扎卢斯(Arnold Lazarus)、班杜拉(A.Bandura)、沃尔帕(J.Wolpe)等学者把行为主义理论运用于心理治疗并做出巨大贡献。

二、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

在心理咨询流派中,行为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影响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行为疗法已经形成了多种技术与疗法,虽说这些疗法名目繁多,特点也不一,但它们都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上,而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最早揭示有机体的行为获得机制的一种理论。它认为有机体的行为,不论是适应行为还是非适应行为,都可以通过刺激——反应这一经典条件反射而形成。该理论认为,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刺激与反应的结果,但这个刺激与反应要在同时或者相近的时间里出现,以建立起两者的匹配关系,以后当呈现某一刺激时即能引起某一行为。因经典条件反射行为是对刺激物的应答,因而又称之为应答性行为。

(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是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创立。他认为,人类的某些行为确实是因经典条件反射而形成,但仅仅是一类行为,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类。他提出,人类大多数的、可被观察的行为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而形成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解释学习的另一种方式,它是指个体自发的、随意行为的建立。

条件反射理论不仅用于解释人类某些非适应性行为的形成,而且还可以运用它来消除人类的一些非适应性行为或塑造出新的适应行为。正如G.Martin和J.Peel所认为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原理,迄今为止在行为矫正领域内仍是最有用的。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班杜拉不仅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而且将其运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发展了如示范疗法、模仿法、行为排演等多种行为矫正的技术。他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三、小结

行为疗法的出现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突破。它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坚持人的行为由环境支配的决定论思想,强调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改变人的行为,认为人的习得性行为既可以产生,也可以消除。因为这样的观点,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领域占据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优势地位。行为疗法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为疗法的自我改进。虽然目前的行为疗法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行为疗法对于人类异常行为治疗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它本身的局限,因而,在当代,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心里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行为矫正——有效的心理疗法. G.Matin,J.Peel著,林殷沪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9

[2]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Gerald Corey著,石林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3]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马建青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

[4]行为心理学入门.阿德莱德·布赖著,陈维正,龙葵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1

[5]行为奥秘透视——华生的行为主义.高峰强,秦金亮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56

[6]心理学通史(第四卷).杨鑫辉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35

[7]班杜拉之观察学习理论与实践.叶浩生著.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4.67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患者124例。纳入标准:患者需辅助进食;气管插管者,需应用呼吸机进行优创机械通气;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者依从性差或存在精神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实验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52.42±11.47)岁,其中复合伤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4例,脑血管意外8例,恶性肿瘤11例,颅脑损伤12例;对照组男31例,女31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50.37±11.22)岁,其中复合伤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2例,脑血管意外7例,恶性肿瘤10例,颅脑损伤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原发疾病治疗,对照组行抗感染,解挛,纠正电解质失调以及酸碱失衡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鼻饲的方式给予全营养低渗型肠内营养制剂,补充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由小剂量逐步增加剂量。

1.3 评价方法

每天由专人应用国际标准仪器于同一时间对患者的体重、身高进行测量,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BMI<18 kg/m2;18 kg/m2≤BMI<25 kg/m2为正常体质量。同时通过微型营养评估方法进行分级,评分>24分为营养良好,17~24分为营养不良,<17分为营养低下[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营养良好48例,营养不良10例,营养低下4例;对照组营养良好19例,营养不良31例,营养不良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多因感染或严重创伤或急性不良反应而导致,此类患者的机体常因处于高分解的状态,同时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差错都会导致患者脏器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治疗目的就是改善患者衰竭脏器的生物学性质和神经体液调节,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进而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4,5,6]。

营养支持疗法是重症监护室中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防止重症监护室患者营养情况的急剧恶化,改善负氮平衡并提供必须的营养,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还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代谢平衡,内营养支持疗法应遵循剂量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和由稀到干的原则,进而使肠道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避免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一定程度上,营养支持疗法并不是单纯的给予患者提供营养物质,其也是通过给予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的合理供应后,改善患者的心、肺、脑、肾、肝功能,恢复患者的能量代谢平衡[7,8,9]。

本文研究表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治疗后实验组营养良好48例,占77.42%,对照组营养良好19例,占3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艺,莫银凤,尹善浪,等.营养支持疗法于老年ICU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当代医学,2012,18(36):58-59.

[2]杨传.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内蒙古中医药,2013(6):40-41.

[3]Taha AA,Badr L,Westlake C,et al.Effect of early nutritional support on intensive care unit length of stay and neurological status at discharge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Neurosci Nurs,2011,43(6):291-297.

[4]Moein H,Khalili HA,Keramatian K.Effect of methylphenidate on ICU 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moderate traumatic brain injury.Clin Neurol Neurosurg,2006,108(6):539-542.

[5]Sungur G,Sahin H,Tasci S.The effects of implementing a nutritional support algorithm in critically ill medical patients.J Pak Med Assoc,2015,65(8):810-814.

[6]林卫红,胡金枝,洪静芳.优质护理理念在ICU静脉留置针留置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24):100-105.

[7]朱利微,周配权,徐淑云,等.营养支持疗法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1,8(4):37-38.

[8]李莉,王祥,殷凯生.呼吸ICU鼻饲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77.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8

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是临床治疗的基础, 只有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辅以药物治疗, 才能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

1 糖尿病营养疗法及目的

医学营养疗法即饮食疗法, 又称合理饮食或平衡饮食, 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饮食, 是通过科学、合理、正确的饮食控制血糖, 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控制血脂, 保持标准体重, 预防并发症, 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2 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

2.1 个体化: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疾病不同阶段、不同并发症、其药物治疗情况、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 区别对待, 充分体现饮食疗法的个体化。

2.2 维持生理需要 (正常体重) :

饮食总热量和营养成分须适应生理需要, 不能过分限制饮食、也不能毫无节制, 以维持正常体重为标准。

3 糖尿病人的营养治疗计划

病例:一男性患者36岁, 轻体力劳动 (办公室工作) , 身高160cm, 体重52.5kg。

3.1 确定该患者的能量需要 (根据病情、身高、体重、年龄及劳动强度) 。

3.1.1体重是观察能量平衡的常用指标, 理想体重与身高的关系:

(1) 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5若实际体重在理想体重的10%左右为正常即160-105=55 (kg) 属于正常体重

(2) 根据病人身体质量指数 (BMI) 进行判断:

BMI (kg/m 2) =实际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m 2)

中国人的BMI正常值在18.5~23.9之间

即BMI=52.5/ (1.60) 2=20.5属于正常范围

3.1.2全日总能量:

根据病人现有体重确定病人属于正常体重、消瘦或肥胖后, 参考其活动量的大小计算出每日所需能量 (中等体力劳动、轻体力劳动、卧床休息三种情况) (见附表) :

全日总能量 (kcal) =标准体重 (kg) ×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 (kcal/kg) 即55 (kg) × (25~30kcal/kg) =1375~1650kcal

因其较年轻, 故确定能量需要为1650kcal/日

3.2 计算该患者产能营养素的每日应摄入量

3.2.1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的供给量分别占总能量的50~65%、20~30%、15~20%

3.2.2通常, 人体对普通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物吸收率为98%、脂肪95%、蛋白质92%, 所以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 (能量系数) 为: (1) 1g碳水化物:4.1kcal×98%=4.0kcal; (2) 1g脂肪:9.45kcal×95%=9.0kcal; (3) 1g蛋白质:5.65kcal×92%=4.0kcal。

3.2.3故三大产能营养素应摄入量为:

(1) 碳水化物 (按总能量的60%计算) :1650×60%÷4=247.5g; (2) 脂肪 (按总能量的25%计算) :1650×25%÷9=45.8g; (3) 蛋白质 (按总能量的15%计算) :1650×15%÷4=61.9g。

3.3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实施计划

3.3.1确定餐次及每餐所需产能营养素量:

3.3.2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采取一日三餐的供给方式, 三餐热量分配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4]或早餐1/3、中餐1/3、晚餐1/3, 若四餐分配则可按1/7∶2/7∶2/7∶2/7分配,

3.3.3即该患者所需的三大产能营养素三餐分配分别为:

(1) 碳水化物:早餐245.5g×1/5=49g

中餐245.5g×2/5=98g晚餐245.5g×2/5=98g

(2) 脂肪:早餐45.8g×1/5=9g

中餐45.8g×2/5=18g晚餐45.8g×2/5=18g

(3) 蛋白质:早餐61.9g×1/5=12g

中餐61.9g×2/5=25g晚餐61.9g×1/5=12g

4饮食疗法效果的评价

经常评价糖尿病患者饮食疗法的实际效果非常重要, 评价内容包括: (1) 理想的血糖水平 (2) 血脂正常 (3) 体重维持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 (4) 血压正常 (5) “三多一少”症状缓解, 蛋白尿减少等。

5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5.1饮食习惯:

(1) 找出日常饮食的不妥当之处 (烹调用油太多、嗜甜食或不定时进餐等) 、饮食应定时定量、以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少食多餐 (将正餐的主食匀出一小部分作为加餐食用) 、不偏食、不挑食, 且要计量, 一般情况下, 每餐主食应<100克 (2两) 、≥50克 (1两) (2) 注意饮食结构多样化、营养平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和代谢需要, 既要使糖尿病人获得正常人的生活待遇、又要保持正常标准体重、维持机体健康和正常工作。

5.2饮食结构:

(1) 在确定总热量后, 对三大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蛋白质、脂肪) 及维生素进行合理搭配 (2) 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劳动强度确定总热量, 肥胖和超体重者以低热量饮食为宜 (1000~1400千卡/日) 、消瘦者每日总热量应适当增加、以保持正常营养。

5.3 餐数:

(1) 合理分配餐次:进餐时间规律, 为减轻胰岛负担, 少食多餐、一日至少三餐 (2) 安排上下午进食及睡前进食 (定时定量) , 既保证吸收、又减轻胰岛负担, 三餐食谱内容搭配均匀, 每餐均有提供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 (3) 三餐能量分配按1/5:2/5:2/5或1/3:1/3:1/3进行, 若四餐分配则按1/7:2/7:2/7:2/7进行。

5.4 食物选择:

(1) 以植物性食品为主 (粗粮代替精致粮) , 淀粉类食物 (米、面、地瓜、土豆、山药等) 作主食, 多选择低热量、高容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各种绿叶蔬菜、粗杂粮如莜麦面、燕麦片、荞麦面、玉米面、二合面→玉米面﹢黄豆粉或三合面→玉米面﹢黄豆粉﹢白面粉) , 适当限制蛋白质、严格限制脂肪、烟酒及含糖饮料, 不用或少用肥肉、动物内脏 (心、肝、肾、脑等、胆固醇﹤300毫克/日) 和全脂牛奶;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瘦肉和鱼虾等 (富含必须氨基酸或质量较高的动物蛋白质) , 蛋白质来源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必要的氨基酸来源 (2) 根据机体需要进食适量大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小麦、大米、根茎类及坚果类 (复合碳水化合物及含可溶性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 (3) 根茎类食物中的土豆、白薯、藕、山药、淀粉等适当限制, 提倡高纤维食品 (谷物类、豆类、海澡类、绿色蔬菜、南瓜等) 以改进糖尿病的代谢控制, 常从天然食品 (五谷杂粮) 及绿叶蔬菜中吃够所需要的纤维素 (大量绿叶蔬菜:既可充饥又可获得丰富的纤维) 。有报道: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病率农村低于城市, 这与农村食物中含高纤维有一定关系, 我国苦荞麦比之精白面引起的餐后血糖明显降低, 也和荞麦中富含纤维有关 (4)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10g/日, 若血压偏高, 须进一步限制摄入 (5) 水果:宜在两餐之间 (餐后2h) 血糖较低时作加餐或餐前吃 (西红柿、黄瓜、菜瓜、梨、桃、草莓、柚子等, 而含葡萄糖较多的葡萄、香蕉、荔枝、枣、红果等均不宜) 。

6 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6.1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按时休息、起床、就餐, 掌握膳食宜忌和科学的饮食。

6.2 让其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急救措施, 学会自己使用胰岛素 (保证注射后30分钟内进餐) , 了解低血糖的症状、能及时自我处理。

6.3 经常自我监测, 定期体检 (血糖、血压、血脂及尿常规等) , 讲解自我保健知识, 肥胖者应尽量降低体重到标准范围

(1) 根据体质, 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适当参加锻炼, 指导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以不感疲劳为宜 (散步、太极拳、气功等) (2) 告知其运动宜在餐后1小时血糖较高时进行 (尤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 , 并随身携带糖块 (避免低血糖) ,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宁高勿低。

6.4 指导病人解除忧虑恐惧心理, 告知坚持治疗的优点、树立治疗的信心, 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提高身体素质、积极改善生存质量。

疗的信心, 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提高身体素质、积极改善生存质量。

许多调查表明:只要糖尿病患者能长期坚持科学而合理的营养治疗, 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生存, 相反, 若缺乏合理的膳食, 很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 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增加致残和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洪安王是..营养与膳食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9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 只应该研究行为, 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 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而不使用内省法。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有积极贡献的主要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它们构成了整个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 也是我们比较熟知的理论知识, 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这两种条件反射特别是在儿童行为矫正的训练领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儿童行为矫正训练在学习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 主要是运用条件反射原理, 如强化、消退、示范等帮助心理与矫正不良行为, 形成新的适应性的行为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 通过在行为训练中运用一些心理学规律, 使个人或群体改变他或他们原来不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培养较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二、儿童行为矫正的一般步骤

1. 明确靶目标

也就是找出问题行为:靶目标越是具体就越好, 什么样的行为算是问题行为在矫正之前必须明确。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如偷盗、说谎行为。二是行为本身不能算是错误的, 但是行为的程度超出了正常界限, 那就是问题行为。如爱干净的人勤洗手的行为是一种好的行为, 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度就不认为是爱干净的缘故,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被定义为强迫症行为。所以, 在对儿童行为进行矫正的第一步要找出问题行为, 并明确这种行为是在质上是错误的还是在量上不为人们所接受。

2. 监控靶行为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将问题行为进行操作化定义, 例如很多家长将孩子做作业拖拉定义为问题行为, 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误区。因为孩子做作业拖拉是一个行为的结果, 孩子为什么会做作业拖拉才是要明确的问题的关键。还要确定在做作业之外哪种行为最影响孩子做作业, 如有的孩子是吃东西, 有的孩子是玩笔, 不同的孩子好动行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甚至一个孩子的好动也有好几种的行为表现。

所以要注意的是每次矫正的行为要具体到一种, 一次只能矫正一种问题行为。在找到问题后, 还得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程度和后果。如, 对问题行为做详细的记录:孩子做作业时的问题行为是吃东西, 那么要记录孩子隔多长时间吃一次东西, 每次吃多长时间。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设置基线水平。

3. 选择矫正方法。

不同的问题行为所应该选择的矫正方法是不同的, 如强迫行为一般采用厌恶治疗。

4. 规划矫正的阶段性目标, 实施矫正。

根据问题行为的程度不同, 矫正的阶段性目标和需要接受矫正的时间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如儿童的行为矫正要相对成人简单, 需要接受矫正的时间也会短一些。要设计一个渐进的强化过程, 促使其行为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三、儿童行为矫正训练的实际案例

1、儿童行为矫正训练

大部分的儿童行为和态度方面都不至于达到异常的程度, 在这里, 举几个行为矫正训练的案例, 来帮助理解相应的原理。我们知道, 由于儿童处在行为的模仿期, 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尤其在学习态度, 人际关系方面榜样的力量甚至大过父母的督促。所以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 行为矫正使用比较频繁。在行为主义的基本矫正原理中, 经常运用到的原理主要有强化、惩罚和消退。而针对现代教育的大趋势,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到强化和消退而一般情况下不采用惩罚, 因为若是惩罚的力度或方法使用不恰当的话, 容易给儿童留下不好的影响, 甚至是阴影。以下是搜集来的案例

小学生A在家完成作业时有拖拉的习惯, 首先对其拖拉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在做作业过程中经常吃零食造成的。用行为矫正的原理对其进行管理。首先记录A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般要吃几次零食, 每次吃零食的时间有多长。先矫正吃零食的次数, 再矫正吃零食的时长。每天限制零食量并对零食进行编号, 如果少吃一次可以得到一个卡片, 这个卡片可以用来跟家长交换, 完成自己的一个愿望。吃零食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卡片越多。用同样的原理改变吃零食的时长。

上述案例是运用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 采用不同的伴随条件完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消退的原理也经常得到应用, 如在孩子哭闹的时候, 越哄越助长孩子的哭闹行为, 很多家长采取不理睬的方式反而使孩子的哭闹行为消失, 这就是最常见的消退行为矫正方法。

这让我想起了关于美国的父母如何照顾新生儿的例子,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 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这样相当于给了婴儿最初的强化, 只要“我”感觉不舒服了, 就哇哇大哭, 必然能唤来父母的疼爱。这个条件反射一旦形成, 有可能在其长大后将这个不良的习惯泛化到其他领域。在美国, 医生反复告诫该父母:孩子一哭就放下来, 不哭才能抱它起来, 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 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 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 不要急于去抱, 让她哭着, 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 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 而且此时家长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当然, 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哭的其他生理原因。让孩子从小就知道, 哭是换不来任何东西的, 只有自己坚强了, 才能得到鼓励和成长。

另外, 典型的应用还有在成瘾戒除方面。比如, 对于某些过早就吸烟的孩子, 在这方面的应用中主要用到了惩罚的原理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尝试厌恶疗法) 。即当这种行为出现的时候伴随给予一个痛苦的刺激物, 其因为顾忌到苦痛刺激物而逐步减少直到避免相同行为的发生。同时, 在学生表现出积极行为的时候可以相应的给予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那么当类似的情景再次发生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相似的积极行为。这样持续一段时间, 相应的行为和心理都将得到一定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岑国桢.行为矫正的目标、方法与原则述略.心理科学, 2001, 24 (3) .

[2]杨晓莉.基于行为矫正学视角的课堂问题行为干预.江西教育, 2008 (31) .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11月第1版

对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应用的反思 篇10

关键词: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应用,反思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是著名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之一,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所创立,其发展随着该治疗方法理论的不断完善,咨询技术的不断改进曾三易其名。该方法融合了精神分析与行为治疗理论, 可被视为多模式与折中取向的学派,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由于该方法应用范围广、操作性强、见效快等特点,在心理咨询领域被广泛运用,成为认知—行为治疗取向中最知名的疗法之一。笔者曾严格按照其理论要求实施操作,虽取得过一些成果,却也时常心存疑虑,感觉咨询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阻力来自于该理论与笔者已有的咨询认识间的冲突。为更好地实现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目标,笔者在咨询实践中经过反复思考,提炼出几点反思意见与同行一起来切磋、探讨。

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介

(一)理论依据

1. 艾利斯的人性观

艾利斯认为人的本性存在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积极倾向,但也存在非理性利于生存发展的消极倾向。个体同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两种特征,让人有理性思考的潜能,也有非理性思考的倾向,运用理性思考时会让人产生积极正向的情绪,而运用非理性思考时,则会给人带来消极负向的情绪,而人的情绪好坏则直接影响着行为的好坏。因此,人的困扰源自于本身的非理性思考,并非外在世界的某事件。而人的本性中趋向成长和自我实现积极倾向,让人具有改变意识、情绪及行为的天赋能力。

2. ABC理论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艾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艾利斯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提法所困扰。”在ABC理论中,A是指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ABC理论强调,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身的信念和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因此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强调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使之转变成合理信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这样ABC理论就扩展成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典型的A-B-C-D-E治疗模型。

(二)治疗核心目标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帮助求助者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进而消除与减轻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和敌意去生活。可见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特别重视消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强调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在驳斥不合理信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合理信念,进而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与行为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程序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把其咨询实践的工作程序划分为四个阶段。

1. 心理诊断阶段。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初步分析。

2. 领悟阶段。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更为深入地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通过对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是由于他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让求助者明白自己应对出现的问题负责。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达成三种领悟: (1) 使他们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2) 他们因此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3) 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陈仲庚,1990)。

3. 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以修正、改变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为中心。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情绪技术、行为技术等多种技术与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4. 再教育阶段。

咨询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二、对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应用的反思

(一)树立强有力的价值干预理念

在我国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中,一直存在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的争论,许多咨询师倡导价值中立的咨询原则,特别对于初学心理咨询的人来说,更容易先入为主,遵循一些理论教材中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中心疗法”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但理性情绪疗法是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为核心目标,这也就意味着在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过程中,咨询师要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并指出其是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价值观决定态度,人的态度决定观念,因此,要达成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目标,咨询师必然要干预求助者的价值观。尽管咨询师在咨询中强调只进行功能干预,而不进行内容干预,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在咨询师充满斗志,主动明快地指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时,已经明确表明求助者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是不好的、不对的。而对求助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出现新的合理信念,而导致情绪或行为问题减轻与消除时,咨询师及时给予肯定,这其实在认可求助者改变的同时,也间接地向求助者暗示,什么样的信念才是合理的、对的。总之,笔者认为,咨询师在使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过程中,要树立强有力的价值干预理念,才能在咨询过程中掌握主动,尽快地帮助求助者走出情绪或行为问题的沼泽,而如果固守“价值中立”原则,在这一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就会缩手缩脚,特别在治疗的修通阶段,运用各种技术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对抗时,如果提问过于含蓄与婉转,咨询师的主动性、影响力会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咨询疗效。

(二)构建温暖的、信任的咨询关系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并不重视咨询关系的作用,也不认为那是治疗所必备的条件,艾利斯甚至认为即使来访者对咨询师感到反感,仍然能实现有效治疗。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过分关注温暖、信任的咨询关系会向来访者暗示,他们不能承担改变的责任与痛苦,从而削减咨询与治疗的效果。但笔者在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进行咨询实践的过程中却发现,良好的咨询关系更有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能减少求助者的防御心理,促使求助者更容易接受咨询师的建议。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强调驳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设法帮助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难免要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针锋相对,不留情面。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以和为贵”,在任何时候要给予对方“面子”,取中庸之道,与对方实现“和谐共处”。尽管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处世之道,但它却根深蒂固地作为一种信念或者说价值观存在于绝大部分中国人心底,影响他们的言行,如果没有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后盾,在理性情绪行为的治疗过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近乎于争论的辩论,极有可能让求助者接受不了咨询师咄咄逼人的态度而中止咨询。另外,中国人向来倡导“亲其师,则信其道”的教育名言,意思是说学生喜欢、信任一个老师,才会听从他的教诲,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与情感的紧密联系,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有效价值。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其实质就是一种对有情绪困扰或存在行为问题的个体实施再教育的过程,其咨询关系与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构温暖、信任的咨询关系会有效地促进咨询的进程,提高咨询疗效。

(三)关注不合理信念根源的探究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不提倡关注求助者的过去经历,要求把和求助者过去经验的联系限制在一定范围,不去追究这些经验对他目前的影响,而是要把咨询的重心放在求助者目前的问题上。从解决求助者问题来说,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它可以使咨询师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精力集中于求助者目前问题的解决上,提高咨询的疗效。而笔者在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过程中,却发现关注求助者过去经验未必不利于咨询进行,相反,如果咨询师引导得当,它能让求助者清醒认识其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根源,能让求助者关注自己情绪、行为与周围环境刺激的联系,更为深刻地觉察到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而个体对客观环境事件不间断的认知恰恰是信念形成的重要主观因素,因此咨询师可帮助求助者领悟其不合理信念是情绪困扰的元凶,不恰当认知是情绪困扰的根源,只有消除不合理信念,并建立新的合理信念才能摆脱情绪和行为困扰,但这一切必须自己为之负责,而这也正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领悟阶段所要的结果。因此,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实施过程中,咨询师不必固守把求助者与过去经验的联系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戒条,不防大胆引导求助者利用过去的经验分析其不合理信念,标与本相结合,情与知相结合,为实现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目标奠定基础。

(四)强调咨询技术为不合理信念的转变服务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高度强调认知取向的治疗理论与方法,但却也注意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整合,因为在艾利斯看来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倾向于采用多样的技术方法,只要符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框架,均可纳入使用,因而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情绪与行为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如:“羞恶攻击练习”、“角色扮演”、“系统脱敏”、“放松技术”、“自我管理”,等等,特别是在再教育阶段,为了提高求助者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需要进行大量的行为训练。但往往在这一阶段,咨询师容易忽视行为训练的最终目的———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建立新的合理信念,而专注于行为训练本身带来的收获,这容易脱离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框架,阻碍咨询师围绕咨询目标持续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在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实施治疗的任何时候,咨询师都要谨记各种咨询技术,特别是行为技术是围绕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这一目标所进行,是借助求助者行为改变带来认知改变,进而改变求助者信念,建立求助者合理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8.

[2]高小艳, 刘翩翩.运用理性情绪治疗理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6) .

[3]许斌, 唐柏林.心灵的自我保健——艾利斯ABC理论对大学生个体情绪调控系统构建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9, (2) .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11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 交往不良 运用策略

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电子媒介的日益普及,家庭交往模式和群体交往模式的改变,使大部分人的社交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也给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综观目前中小学教育,学生中因为交往行为不良引发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带来一系列的学业、行为问题,这使忙碌在一线的教师措手不及,迫切需要运用新的知识、方法进行深入指导。在系统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走进了教育工作者的视野。通过对情绪ABC理论的解读,笔者发现,它可以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认识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信念,并由此减少自己不合理的情绪与行为,从而让学生更愉悦地与同伴交往,享受校园生活带来的乐趣。本文试图从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交往不良行为的表现入手,借助具体案例谈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疏导学生心理的实施过程,以加深对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解。

一、小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表现

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往往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存在的问题,认为自己在交往过程中没有过错,而将责任推给另一方。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同伴的支持与肯定,希望与同伴一起愉快游戏;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得到额外多的关注,希望“特殊对待”,不被学校及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所束缚。笔者根据平时工作中的观察,梳理出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几种主要表现。

1.“我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也要这样来对待我。”简而言之,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我是你的好朋友,你就不能再找别人做好朋友。以“绝对化”的要求来控制同伴的思想、行为,使同伴成为他(她)的“专属品”。

2.“他(她)总是捉弄我,而且是故意的。”不能容忍同伴的无意行为,即使同伴的行为没有侵犯的意思,依然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希望能在群体中找回公道。 将偶尔的、不经意的小事认定是同伴故意的侵犯事件,而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难以沟通。

3.“因为我作业没有做好,同学老师都不喜欢我。”因为一次的失败彻底否定自己,认为老师同学都会因为这次失败的经历而看不起自己,并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来证明大家确实是不喜欢我。

这三种不合理的信念支撑了他们,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随即带来情绪、行为的困扰。

二、什么是“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行为疗法,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在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埃利斯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说,引发我们不良情绪、行为困扰的,不是诱发性事件本身,而是我们自身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B。换句话说,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引发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就是通过行为疗法改变不合理的信念B,来帮助求助者减少情绪困扰,使其能更加自信、健康地面对生活。

三、“合理情绪疗法”的实施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从而缓解由此带来的不良行为及情绪困扰。结合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实际情况发现,学生往往是把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强加到同伴身上,把自己认定的信念理解成“别人肯定是这么想的”“他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他这么做肯定是针对我”……改变这样的不合理信念,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实施。

(一)诊断阶段——明确学生的情绪ABC,初步分析不合理信念

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思维障碍来求助家长或教师时,我们需要明确这个学生的情绪ABC分别是什么,然后因势引导,进行有效疏导。

如学生峰和涛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无话不谈。有一天,峰发现涛和另一个学生强在一起跳绳。峰很生气,因为之前他和强闹过矛盾,涛也是知道的。现在涛和强在一起玩,分明就是不想和自己做朋友了。于是,峰找涛“理论”,不允许他们在一起玩。结果峰和涛两个人吵起来,最后其他同学把老师叫来……

类似事件在学校里经常会碰到,我们试着来分析:在这个事件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学生涛和强在一起玩跳绳”;C是指产生的情绪、行为后果,在这里指“学生峰很生气,和涛吵起来,峰不允许他们两个玩,情绪行为受到影响”;B是指不合理的信念,在这里具体指什么呢?对照前面讲到的几个典型的特点,不合理的信念是指“你是我的好朋友,只能跟我玩。你不能背着我,跟和我有矛盾的同学一起玩。你和他在一起玩就是针对我,就是不跟我好了”。这就是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二)领悟阶段——领悟到自身的信念引起情绪即行为后果

在处理这类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领悟不是诱发性事件A引起了C的不良情绪体验,而是自己本身不合理信念B所引起的。心理学家默茨比罗列了区别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五个标准(见下表)。

对照标准我们发现不合理的信念更多来自个人的主观想法,外在的环境、诱发事件不是主要因素。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大大影响了一个人生活交往的质量,使人陷入烦恼之中。对学生峰而言,“涛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喜欢的人,涛也不能喜欢,自然不能一起玩”。在这样的信念中,峰更多从个人主观感受来进行区分,而忽略了涛同样有选择朋友的权利。“我有权利选择涛作为我的朋友(玩伴),涛也有权利选择他喜欢的人作为他的朋友(玩伴)”,要帮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教师应尝试着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修正不合理的信念。

(三)修通阶段——修正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或合理分析

在人际交往中,希望别人像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其他人,这便是交往中的“黄金法则”。由此,“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别人必须喜欢我,接受我。”这样的“反黄金法则”出现了,这是一种错误的信念,但在学生生活中却非常普遍,尤其是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对这样的“反黄金法则”更是深信不疑。修通阶段,就是教师通过不断提问,与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知道自身原有的信念是错误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让一个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照这个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引出观点中存在的谬误之处,从而使自己认识到先前认识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这种方法叫“产婆术”。将“产婆术”运用到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身上,教师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教师的提问内容紧紧围绕学生信念中的非理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还是以上述事件为例。

峰:我很生气。我和涛是好朋友,我对他那么好,他却不对我好。

师:你对涛很好,他不对你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峰: 我平时有什么好玩的都跟涛一起分享,我把他当成我最好的朋友,非常信任他。他却和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玩得那么开心,证明他已经不跟我好了,他这样不是对不起我吗?

师:你的意思是你对别人好,别人就要处处听你的,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峰:难道不是吗?

师:妈妈对你好吧!

峰:嗯,我妈妈最爱我了。

师:如果妈妈要求你每天晚上不看动画片,每天写两个小时以上的家庭作业,你听她的吗?

峰:那当然不行,别的可以听,晚上做什么我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师:那你刚才不是说,“你对别人好,别人就要处处听你的”。妈妈对你这么好,你就应该听她的呀?

峰:那也要分什么情况啊!妈妈对我好,但也不能要求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呀。

师:你说得很对啊!你对涛好,同样不能要求他做不喜欢的事情,他也有选择的权利啊!

峰:哦,这样啊……我明白了,除了我,涛也可以选择别的玩伴!

师:是啊,除了涛,你也可以选择别人作为你的朋友啊!

以上学生与教师的对话部分,呈现了师生语言辩论的过程。教师运用了“黄金法则”来反驳个人对待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利。这对于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来说,一旦接受了“黄金法则”,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对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正确认识。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有一张RET自助表(全称Rational Emotive Therapy),通过RET自助表能帮助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寻找原因,并进行有效巩固。针对上文的事件,RET自助表可以这样设计:

先让学生写出诱发性事件A和引起的情绪、行为后果C,然后在表格中列举出几种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B1、B2……看自己的信念是符合其中哪一条;然后对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分析,找出那些可以代替B1、B2的合理信念,并逐条写下来。最后,根据自己写下来的合理信念,写出自己新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对所有的诱发事件,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原因,就能获得一些合理的信念,缓解不合理信念带来的负面情绪和行为体验。面对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教师重在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合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心中的不合理信念逐渐淡化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正确的交友观点和态度。

(四)再教育阶段——巩固合理信念,强化良好情绪与行为

处理好一起由学生交往行为不良引起的事件还不够,通常在一个事件里学生建立起来的信念还不够牢固,需要教师在后续做跟进式的再教育,以巩固前阶段的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摆脱不合理的信念,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最初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解决,减少以后出现情绪困惑或不良行为倾向,更好地适应校园集体生活。

综上所述,对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进行“合理情绪疗法”,能减少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不良情绪体验,使他们能带着最少的焦虑去学习、生活,努力和其他同伴友好相处,进而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现实、理性、宽容的人。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 篇12

1 复吸的心理因素探析

1.1 追求刺激:

很多吸毒人员戒毒成功回归社会后, 由于没有工作, 整天无所事事, 久而久之感到生活单调乏味、精神空虚, 开始怀念吸食毒品带来的诸如“飘飘欲仙”的欣快感而复吸。

1.2 炫耀心理, 以吸毒为荣:

此类人群由于在戒毒期间未能真正的认识毒品, 依旧把吸食毒品作为自己身价提升的标志, 以吸毒为荣。他们深受享乐主义亚文化的影响, 爱攀比、追求物质享受。

1.3 逃避心理:

(1) 患者摆脱戒断症状后, 接着就会面临长期痛苦难忍的稽延症状如失眠、乏力, 他们为了逃避折磨而复吸。 (2) 患者即使戒毒成功, 也被贴上了吸毒标签, 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歧视, 产生抑郁、绝望的负性心理。从而选择用毒品来麻醉自己, 宣泄愤怒情绪。

1.4 侥幸心理:

他们过分高估自己的抵抗力, 轻视毒品的危害力。认为再吸食一口无济于事, 还能同前次一样逃过毒品的魔抓。

1.5 逆反心理:

在强制戒毒模式下, 他们对受到的强迫感到憎恶, 一旦出所, 为了平复内心的不平衡而复吸, 即越控制越违背。

综上所述, 1.1和1.2讨论的人员都很享受毒品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前者享受毒品带来的快感, 后者享受毒品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笔者将二者归为享受型。后面依次为逃避型、自负型和逆反型。

2 行为疗法在戒毒心理康复期应用的优势

行为疗法是运用心理学派根据实验得出的学习原理, 是一种治疗心理疾患和障碍的技术, 行为疗法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2]。从定义看出行为疗法注重以就事论事的方式处理问题, 不需去探究患者潜意识的想法可能对不良行为产生的影响, 治疗产生的偏倚小。其次, 行为疗法具有心理疗法的理论和实验证据, 以及一套系统性较强、实施程序规范的治疗技术, 效果得到大量实验证实。它比一般的心理疗法更具科学性, 尤其是行为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易见, 可测量。

行为疗法认为人的所有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强化、消除或被替代。本文引入行为疗法进行戒毒期的心理康复, 使患者全面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消除吸毒行为及强化其他替代的健康行为方式。

行为疗法是在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一对一的治疗模式。逆反型患者极度反感条条框框的管理, 认识相当偏激。这类人群很难形成对毒品的正确认识及评价, 他们自身的人格特征就呈病态化, 不仅是对禁毒的不满, 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不适合行为疗法, 需要先用精神治疗矫正病态人格。

3 用套餐式治疗方案进行分类戒毒的思考

各类型患者有着大相径庭的复吸原因, 可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对症治疗。目前因种种原因, 一般戒毒机构在进行患者康复治疗时统一实施一种方法或者单一研究某种方法。如郁辉辉等学者认为厌恶疗法适用于所有吸毒人员。试想再让心如刀割的逃避型患者痛苦, 或许将使他们失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笔者思考联合使用治疗技术, 可否产生协同作用或取长补短, 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呢?

用默兹比[3]学者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五条标准分析复吸的心理因素, 四个类型均归为非理性一类。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REBT) 即以理性思维代替非理性思维就能治疗患者的心理障碍, 改变不良行为。文中以REBT为基础, 其他疗法为辅。辅助疗法的约束的条件不能太多, 避免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强化复吸行为;痛苦性不可太强, 吸毒者的身体素质差、意志薄弱, 以免引发患者如心血管等病变。

3.1 享受型治疗方案:

方案是REBT和厌恶疗法。艾利斯的“ABCDE”理论认为B (对事件的观念或信念) 是C (事件之后, 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 的直接原因, 通过D (治疗) 来改变B形成E (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效果) 。核心是辩证推理。苏朝霞等[4]学者提出用松散自由“漫谈”的方式 (如寓言、录像等) , 让患者“自己开悟”, 更加符合国人直观、简单的思维方式。在戒毒中需借鉴该学者的观点。首先, 戒毒人员“多为无业、低文化层次者居多[5]。”他们对辩论的方式难以理解。第二, 戒毒人员抵触心理较强, 所以针锋相对的辩论可能会让他们厌恶。具体方案: (1) 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讲清楚该方法的治疗原理。 (2) 使用大量视频案例、图片, 让患者认识到吸毒不是前卫、富有、身价的象征, 而是最终会让自己一无所有, 成为社会唾弃的对象。讲解毒品形成依赖的原理、症状以及严重后果, 让患者认识到对毒品认识的误区。再实施厌恶疗法 (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 (不良行为) 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 使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6]) 加深对毒品的憎恶。厌恶的方式一般有电击、催吐、语言谴责等。治疗者通过一些措施如模拟以前的吸毒场景引出他对毒品的渴求, 实施厌恶疗法, 使吸毒想法与治疗引出的厌恶反应之间建立联系, 促使吸毒后的愉快体验消失, 自觉放弃吸毒。总之, 只要患者有心理渴求就实施该方法。 (3) 重建合理信念。帮助患者认识到通过劳动和智慧才能真正享受快乐, 构建正确的理性认识和健康的价值观。 (4) 后期巩固。使理性思维深深植入患者的脑海中, 树立牢固的吸毒有害、远离毒品的信念。教会患者应对毒瘾发作的技能, 如放松训练。

3.2 逃避型治疗方案:

患者心理是讨厌毒品的, 但缺乏正确应对挫折的能力。治疗的重点是让他们学会如何理性地解决问题。分为两套治疗方案:一是生理型逃避, 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催眠疗法和模仿法。二是现实逃避型, 运用REBT和模仿法。

3.2.1 生理型逃避治疗方案:

在稽延症状发作时使用催眠疗法, 在患者进入半睡眠状态后, 治疗者用温和的语言讲述吸毒的严重危害。再用语言指导患者进入幸福的生活中, 让他们体验到无毒带来的快感。使两个情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患者潜意识里憎恶毒品。在患者进入平稳期后实施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法是一种借助现代电子仪器, 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 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 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及其他躯体功能, 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7]。”目前, 在国外及我国部分学者已将毒瘾归为慢性脑病一类, 许多文献记载和实验证明肌电反馈仪在脑神经等病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而肌电反馈仪更适合戒毒。治疗方案: (1) 教会患者肌肉放松技术和认识该方法。 (2) 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治疗。面对患者的计算机播放能引出患者心瘾的视频或图片, 治疗者的电脑显示数据变化, 一旦数值达到上限值就停止播放。 (3) 患者自我放松, 并观看数值的变化, 达到正常值就结束。嘱咐患者在无仪器的情况下自我训练, 提高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治疗, 患者机体就能够自动调节。同时, 开展毒品讲座, 邀请戒毒成功的人士做演讲, 或者观看励志电影、书籍。体现榜样的力量、强化他们戒毒的信心。

3.2.2 现实逃避型治疗方案:

让他们意识到摆脱毒品就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而非无理性的逃避。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歧视等难题。在重建合理信念阶段, 引进模仿法。让戒毒成功人士 (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现身说法, 传授应对舆论的方法, 如何生存的方式。每次治疗结束总结心得体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或兴趣, 参加对应的职业培训, 进行职业规划。让他们能够信心地面对生活。

3.3 自负型治疗方案:

方案是REBT和厌恶疗法。治疗过程和享受型的基本雷同, 只是在使用REBT时重点强调毒品的危害力 (严重触犯法律的行为) 。推荐新的挑战方式, 如马拉松长跑、蹦极, 以取代他们在毒品方面的冒险兴趣。

毒品是世界性的大难题, 戒毒工作的成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禁毒的成效。戒毒康复期又关系到戒毒的成效。笔者在文中的一点建议希望给戒毒工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相信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戒除毒品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马君, 申艳琴, 周玉林.130例海洛因依赖复吸原因分析[J].临床荟萃, 2006, 20 (21) :165.

[2]梁彦红.行为疗法的起源、观点及应用[J].科技信息, 2009 (11) :9.

[3]陈力, 韦波.行为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13.

[4]苏朝霞, 刘猛, 袁立壮.理性—情绪疗法本土化研究[J].医学与哲学, 2006, 27 (5) :60.

[5]黄平, 金云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自愿戒毒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7, 13 (1) :27.

[6]王祺.论厌恶疗法[J].法制与社会, 2009 (8) :382.

【营养疗法、行为疗法】推荐阅读:

认知行为疗法研究05-17

溶栓疗法07-17

强化疗法07-21

期待疗法05-31

臭氧疗法06-10

临床疗法06-12

运动疗法08-02

熏蒸疗法08-05

练功疗法08-09

针刀疗法08-10

上一篇: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