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2024-07-15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共8篇)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1

摘要:[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疗效, 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优于治疗前, 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 ;发生并发症2例 (5.56%) 。[结论]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管功能、减轻病人疼痛。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护理

临床上,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指病人全身动脉硬化表现在肢体局部的症状[1]。这种疾病是一种常见性周围血管性疾病, 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且好发于中、大型动脉。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腔内介入治疗, 然对于长段动脉狭窄或闭塞病人来说, 病人一般伴有动脉血栓形成, 单纯性采用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植入治疗, 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中, 笔者回顾性分析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的临床效果, 总结相应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3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男20例, 女16例;年龄59岁~70岁 (65.5岁±0.5岁) ;病程0.1年~4.1年 (3.1年±0.4年) ;临床表现:病人下肢存在不同程度疼痛、麻木及发冷等症状;采用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 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采用Selidnger技术对病人进行股动脉穿刺, 20例病人选择对侧股动脉逆行穿刺, 16例病人选择患侧顺行穿刺置鞘。然后在血管造影下根据病人病变和管径实际情况置管并采用溶栓治疗[2]。在溶栓抗凝治疗24 h~72 h后再次对病人造影, 并对狭窄或闭塞段采用球囊扩张或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如术中出现急性血栓形成情况则需在导丝引导下放置溶栓导管在病人栓塞近心端, 然后缝合血管, 采用夫明薄膜固定, 使用肝素帽封闭微导管。待会返回到病房后, 经导管注入8×104U/h尿激酶, 并持续24 h采用微量泵泵入。此外, 每12 h采用5 000 U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抗凝治疗, 同时还需监测病人凝血功能, 2 d~3 d监测1次, 3 d~5 d拔管。

1.2.2 观察指标

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血管功能、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功能根据踝肱比改善情况来评价。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 分数在0分~10分, 0分为无疼痛, 10分为剧烈疼痛[3]。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优于治疗前, 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 (P<0.05) ;发生并发症2例, 1例感染, 1例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5.56%。

3 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一般发病于50岁以上人群, 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 严重者还会出现坏疽和溃疡等症状, 传统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院对本研究病人采用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 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和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在病人治疗过程中, 为了加速病人康复、减轻病人痛苦, 对此次治疗的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病人因活动能力下降, 肢体存在慢性且长期性的疼痛, 严重影响到病人睡眠, 进而很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 同时病人极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情绪[5]。所以, 护理人员需积极关心和帮助病人, 并做到细致、体贴, 主动与病人交流与沟通, 告诉病人手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告诉病人此疾病的危害和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 减轻或者消除病人恐惧和焦虑等心理。同时还能促进病人配合, 增强其治疗自信心, 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 以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3 d给病人服用阿司匹林, 同时要禁烟, 这主要是因为烟中含有烟碱及尼古丁, 会导致病人血管发生痉挛[6]。此外, 要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慢步行走, 这样对肢血液循环有一定帮助[7]。指导病人食用清淡食物, 并多吃低脂类食物。注意对患肢体做好保暖工作, 严禁采用热水袋进行加温, 避免病人局部皮肤温度过高而导致耗氧量增加, 使病人患肢发生缺血性变化。避免病人患肢受到外伤或末梢组织受压。然而存在趾坏疽者则需保持病人创面干净、清洁, 并定时进行消毒处理[8]。术前要做好相关准备, 如进行常规血、尿、便等检查, 同时测定病人肝肾功能及血糖、尿糖浓度, 及时了解病人肝肾功能情况, 于术前1 d备皮, 手术当天清晨留置导尿。

术后由于病人需留置导管, 进而给病人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此时可将生活必需品放置在病人方便拿取的位置[9]。同时要及时了解病人心理所需, 要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此外, 由于所留置的导管位于病人腹股沟处, 在治疗和护理时要做好隐私保护等工作。在病人留置导管期间, 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 并鼓励病人咳痰和咳嗽, 避免发生肺部感染[10]。护理人员必要时可协助病人定期翻身, 并按摩病人受压部位, 同时病人要保持身体干燥和清洁, 床单要整齐、无褶皱, 以免发生压疮。

在病人留置导尿管期间需告诉病人留置导管的侧肢保持伸直状态且制动, 避免穿刺处出现渗漏。要固定好导管, 仔细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松动等情况, 避免导管出现扭曲和滑脱及打折等。严密地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血情况及周围皮肤是否存在淤点和淤斑等, 观察其皮下是否存在血肿, 每天需定期对穿刺点消毒处理, 要及时更换敷料[11]。

术后需将患肢抬高并做好保暖工作, 防止病人患肢受到潮湿和寒冷等刺激, 保持室温在26℃~28℃[12]。严密地观察病人患肢足背部动脉的搏动情况, 并观察病人肢体远端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术后, 由于病人存在疼痛情况, 可以放音乐或指导病人看书等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以减轻病人的疼痛。个别病人由于疼痛厉害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 以减轻病人疼痛。

术后病人饮食宜清淡, 给病人食用清淡低脂类饮食。存在糖尿病的病人可给予病人低糖类食物, 并需控制病人摄入的总热量。病人术后需长期卧床休息, 因为极易出现腹胀和便秘等症状, 为此需鼓励病人多食用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类的食物。同时要鼓励病人多饮水, 以减少或避免造影剂所带来的毒性反应。在病人卧床期间, 要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足背部伸屈运动。对于老年病人来说, 由于病人动脉硬化血管的弹性减弱, 因此穿刺口难以收缩, 极易发生血肿等症状, 所以需指导病人卧床休息2 d~3 d后再进行运动。

病人术后早期极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所以术后需积极与病人交流与沟通, 要及时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 加强对病人患肢的护理, 并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病人腹股沟穿刺处。然对于不合作的病人, 可与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取得病人家属同意后可采用约束带固定病人患肢, 保持病人患肢处于伸直制动状态, 避免穿刺点发生出血情况。此次治疗中, 由于给病人采用抗凝药物治疗, 因此需观察病人局部是否存在出血倾向。

病人因血管内动脉硬化残渣和血栓等导致远端组织出现栓塞。因此, 术后需严密地观察病人患肢的血运情况, 同时还需观察病人患肢皮肤的颜色和温度等情况。严格按照医嘱给病人采用抗凝治疗。由于病人留置导管, 因此管腔内较为容易发生阻塞等情况, 所以需密切观察导管是否存在堵塞情况, 要保持导管通畅, 定时观察导管是否存在扭曲等情况。同时还可使用肝素对导管进行冲洗。此外, 在更换药液前需关闭三通开关, 并在更换药液后推入2 m L药液以避免股动脉血液发生回流情况。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来说, 存在较高的复发率, 因此, 术后需做好相关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指导病人出院后需做好全身保暖工作, 避免其下肢部位受凉, 同时要穿宽松的鞋子, 避免患肢受到挤压和摩擦等情况。要加强锻炼, 可进行适当的足部运动, 但不能过于激烈。出院后病人仍需服用6个月以上阿司匹林, 并于服用期间密切关注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合并糖尿病的病人, 需积极控制好血糖水平, 少食脂肪类饮食。肥胖病人需多运动, 积极减肥, 并合理控制饮食和高热量等食物的摄入。高血压病病人需积极控制血压, 严禁饮酒、吸烟等。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2

脑梗死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80%,我国的年发病率约为110/10万人口,其好发于中老年人,致残率、致死率高,且发病年龄年轻化。以往多采用静脉溶栓方法,但其并发出血率高,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溶解血栓又能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动脉溶栓治疗方法以其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改善预后疗效确切,逐渐成为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主要手段。自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我们应用尿激酶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治疗方法与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病人,男41例,女25例;年龄31~71岁,平均54岁,发病至溶栓时间2~6小时,53例有高血压病史,23例有糖尿病史。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头CT检查,征得家属同意。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入选标准:①所有病例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es Of Health Stroke,NIHSS)评分4~25分;③头CT除外脑出血及脑内新发低密度灶;④发病30天内无手术史,14天内无出血史;⑤无严重心、肺、肝脏功能不全;⑥血压<180/100mmHg。

1.2.2 排除标准:

①TIA或迅速好转的卒中以及症状轻微者;②头CT已显示早期脑梗死改变或征象;③两次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85/110mmHg;④在过去14天内有大手术和创伤;⑤活动性内出血;⑥7天内进行过动脉穿刺;⑦病史中有血液学异常以及任何原因的凝血、抗凝血疾病(PT>15sec,INR>1.4,PTT>40sec,血小板<100×109/L);⑧正在应用抗凝剂(华法令,INR>1.5)或卒中发作前48h内应用肝素者 (APTT延长)。

1.3 治疗方法: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全身肝素化,用5F导管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主动脉弓、双侧颈动脉、椎基底动脉情况,明确闭塞动脉,然后超选择导管插入闭塞动脉内,微导丝贯穿血栓,经微导管使用尿激酶30万u稀释于50ml生理盐水中,以1万u/min匀速注射,半小时后复查造影观察病变血管的流通情况,未通或部分再通者,重复给药,直至造影显示闭塞血管开通,尿激酶总剂量不超过100万u,溶栓时间<2h。术后予皮下注释低分子肝素钙0.4ml q12h,术后24h复查头CT。

1.4 疗效评价:①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于治疗后24h、1周、3周、3月分别记录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②闭塞血管再通标准:按Jahan分为成功再通即血管完全或近完全再通,缺血区完全恢复灌注,或部分再通并有<50%血流灌注;未成功再通即无变化或栓子移动,但无相应的血液灌注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2 临床结果:50例患者溶栓后肌力即刻恢复至5级,7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术后意识均恢复,无神经功能缺损。

2 结果

2.1 影像结果:颈内动脉闭塞32例,完全或部分再通23例(71.8%);大脑中动脉闭塞22例,完全或部分再通15例(68.1%);基底动脉闭塞7例,完全或部分再通3例(42.8%)。造影未见异常者5例,在可疑处试溶栓后,复查造影示远端血管床显影速度加快,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2.2 临床结果: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或明显好转者61例(92.4%),3例造影未见异常者术后6小时出现再梗死,溶栓后出现脑出血7例。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导致供血区血流中断,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自由基过度形成、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作用、酸中毒等,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是造成中老年人肢体瘫痪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病理生理学表明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边缺血半暗带区组成,其完全缺血性中心区神经元数分钟内即坏死,而周边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损伤尚属可逆性,可能因得到再灌注而恢复正常状态。在有效时间窗内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缺血半暗带区血流灌注和神经元功能是治疗脑梗死成功的关键。既往临床上恢复脑梗死区血流的方法主要有静脉溶栓与经颈动脉穿刺注射药物溶栓两种。静脉溶栓,为传统治疗方法,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性,但尿激酶用量大,全身给药,影响全身纤溶系统,颅内、颅外出血率高,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后来部分学者又尝试经颈内动脉穿刺给药,但也因其颈内动脉损伤、并发症多、疗效不佳,终未能临床上获得发展。动脉介入溶栓为近年来广泛兴起的新方法,已在国际上获得循证医学认可。其目的是在急性脑梗死病变的时间窗内使血栓溶解,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抢救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的神经细胞,最大限度的减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综合近年溶栓治疗结果,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20%~90%,其中动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为50%~90%。因此国际上对早期(3~6h)局部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局部动脉溶栓优于颈内动脉注入给药,而颈内动脉注入给药又优于静脉滴注溶栓法。动脉溶栓可以更为准确的定位闭塞血管位置,局部动脉灌注尿激酶,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使得用药量减少,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NIHSS是目前临床上肯定并普遍应用的衡量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定量性指标,量化我们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统计学处理。本组病例,溶栓后不同时间段NIHSS的平均分,均比溶栓前减少4分或以上,经统计学处理,p<0001,证明早期使闭塞血管再通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治

疗效果。其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2.4%,说明急性期动脉介入溶栓疗效确切。关于溶栓时间窗的选择,以往我们认为溶栓的有效时机一般为6小时内,然而事实上,能在病后6h内接受及时就诊接受治疗的患者较少,国内近年来统计的溶栓率不足10%。近年来部分大医院与卒中中心开展了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溶栓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生理窗的概念,通过影像学研究发现部分虽然已过了3~6小时的溶栓时间窗,但有的病人仍然存在MRI上PWI/DWI不匹配(mismach)区,具有挽救价值的缺血半暗带区,仍有积极治疗的意义,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我们治疗的时机,也给病人带了生机。目前国外的指南及研究中多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为标准治疗药物,其昂贵的价格、欠合理的剂量规格设置、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与我们的实际国情尚有不小的差距,使得我们的溶栓治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时间显得较为漫长。尿激酶为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引起血栓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对新鲜血栓形成比较有效,而且尿激酶t1/2短,抗原性小,价格便宜,成为国内目前最经济常用的溶栓药物。本组病例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再梗死,考虑与梗死时间长、血管痉挛、长期高血压致小动脉硬化闭塞有关。7例患者术后出现脑出血,为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结果,考虑为发生机制:①溶栓后血管壁损伤,再通恢复血流后引起血液外渗;②继发纤溶亢进,止血、凝血功能差;③溶栓时间过长,血管再通时灌注压偏高;④患者本有潜在的凝血功能障碍;⑤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导致脑内微出血;⑥个别患者尿激酶用量过大,使出血转化率增加。脑梗死患者即使不行溶栓治疗,本身也有自发性出血转换的发生,约20%左右。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更为积极全面的术前检查与个体化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严格选择病例,掌握尿激酶用量,以更大的发挥动脉溶栓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动脉内介入溶栓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提高了闭塞血管的开通率,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日常活动能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该加以推广应用。

当前脑梗死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积极宣传教育,强化患者对卒中的认识,增强患者发生卒中后急诊急救意识,规范院内卒中治疗路径,建立有效的脑卒中治疗绿色通道急救系统,将符合动脉溶栓条件的患者纳入动脉介入溶栓治疗途径中来,努力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溶栓率,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减少致残、致死率,提高其社会及日常生活能力,真正造福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及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76-379

[2] DeGraba TJ,Hallenbeck JM,Pettigrew KD,et al.Progression in acuie stroke:value of the initial NIH stroke scale score on patient stratification in future trials [J].stroke,1999,30(6):1208-1212

[3] Jahan R,Duckwiler GR,Kidwell CS,et al.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experience in 26patients with long-term follow-up[J].AJNR,1999,20(7):1291-1299

[4] 吕晓燕,吴承志,董少军,等.选择性动脉内容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1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2003,20(1):83-84

[5] 国家“九五”公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210-213

[6] Saver JL Interial thrombolysid[J].Neurology,2001,57:58

[7] 柯行娆,廖小平,欧阳锋,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J].北京医学,2001,23(3):154

[8] 邵国良,倪枋,丁乙.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3):171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SO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置管溶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中, 男29例, 女13例, 年龄60~78岁, 平均 (69±5) 岁;Rutherford临床分级:Ⅲ级18例, Ⅳ级11例, Ⅴ级10例, Ⅵ级3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17例, 年龄60~80岁, 平均 (69±5) 岁;Rutherford临床分级:Ⅲ级17例, Ⅳ级14例, Ⅴ级9例, Ⅵ级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所有患者均符合ASO的相关诊断标准[3], 且经临床确诊; (2) 84例ASO患者患肢均为单侧发病; (3) 患者自主意识清晰, 能遵医嘱, 积极配合; (4) 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既往5年内明确有恶性肿瘤者; (2) 全身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3) 认知障碍, 或无法正常交流者; (4) 拒绝参与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置管溶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 (1) 置管溶栓: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 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行同侧股动脉顺行穿刺 (或对侧股动脉逆行穿刺) , 置入6F动脉鞘;交换置入溶栓导管行选择性患侧肢体动脉血管造影, 定位动脉血栓致狭窄闭塞的部位, 并将长度为10~30 cm的溶栓导管插至血栓病变处;随后高压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20万U尿激酶, 于20~30 min内注射完毕, 以后改为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10万U尿激酶持续溶栓治疗 (4~20 ml/h) , 每天复查造影;再经长鞘注入肝素盐水 (3000 U, 1次/d) , 同时皮下注射4000~6000 U低分子肝素 (每12小时1次) , 监测出血及凝血时间等。 (2) 腔内介入: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变部位、有无继发性血栓、对侧血管条件等情况, 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 分为对侧股动脉穿刺 (常规入路, 操作方便) 和同侧股动脉穿刺 (对侧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者或股浅动脉远端病变) ;经动脉留置鞘管或置入导管行造影检查, 明确血管闭塞的部位范围, 然后用超滑导丝、多功能导管等通过闭塞段血管, 选择血管相适应的球囊进行扩张;扩张后, 再次造影检查球囊扩张后的血管形态, 若仍有狭窄或影响血流的夹层则植入支架, 造影了解支架放置情况, 若支架扩张不满意, 可再次行球囊后扩张。术后常规静滴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 (1次/d) 和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 (2次/d) , 直至出院, 出院后终身口服氯吡格雷 (75 mg/次, 1次/d) 、盐酸沙格雷酯 (100 mg/次, 3次/d) 、阿托伐他汀钙 (20 mg/次, 1次/晚) 。对照组患者采用腔内介入治疗, 除不给予置管溶栓治疗外, 其他方法与同观察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治疗6个月后,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主要以血管开通率、截肢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见表1。

2.2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管开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仅1例发生局部血肿;对照组2例发生局部血肿, 1例静脉血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目前, 置管溶栓、腔内介入已成为治疗ASO的主要方法[5], 尽管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仍存在各自的不足。置管溶栓是治疗ASO的传统方法, 但其治疗成本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和反复发作而逐年增加, 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学微创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推广, 接受腔内介入治疗的ASO患者逐渐增多[6], 但是, 腔内介入的难点在于导丝能否顺利穿过闭塞段或于内膜下返回真腔, 这也是介入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 如何合理地选取或运用以上治疗技术尚需进一步探索。

既往研究显示[7,8,9], 腔内介入可重复多次治疗、治疗失败或术后再发时还可以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这与置管溶栓治疗并无直接冲突, 并且对于部分溶栓治疗效果不佳的特殊患者, 腔内介入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因此, 有学者提出了置管溶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ASO的观点[10,11], 并得到了研究证实。王宏飞等[12]报道介入溶栓疗法治疗ASO效果确切。基于此, 本研究拟采用置管溶栓联合腔内介入对ASO患者进行治疗, 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前提下, 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同时还能确保患者的血管开通率, 且不增加并发症, 与本研究结论一致。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介入材料的不断更新, 腔内介入必将成为治疗ASO的一种主流术式[13]。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4

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辅助溶栓

心源性脑栓塞,属于神经内科比较多发的病症。一般情况下,这类病症患者多在活动后发病,且病情急骤[1]。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诊治/抢救,会使得患者转变成大范围脑梗死,预后效果并不理想。临床方面多通过溶栓方案对这一病症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2015年近5年收治的10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症的诊断标准[2],并经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排除肝功能、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B组(30例)、C组(40例)。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1.6±9.5)岁。B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2.4±9.2)岁。C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3.2±9.6)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 A组实行静脉溶栓治疗,给予100万U的尿激酶(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486)、0.9%500 ml的氯化钠溶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09),混合后实行静脉滴注治疗,在30 min内完成滴注。

1.2.2 B组通过单纯动脉溶栓治疗,动脉穿刺后,置于动脉鞘中,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指导下,明确患者的病变血管位置。然后,在血栓的近端位置合理的放置微导管,注入5万U的尿激酶(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117),将推注的速度控制在1万U/min。对患者溶栓效果实行监测,确保血管再通后,给予5万U的尿激酶。完成灌注后,保证最大的剂量控制在50万U的范围内。

1.2.3 C组利用机械辅助动脉溶栓的方式治疗,通过DSA对病变血管实行定位,将微导管合理的置入,尿激酶推注的方法和B组相同。5 min后,将微导管的位置调整,辅助微导丝机械碎栓。血流保持在通话,完成尿激酶的注射治疗。采取DSA对患者的血管状况严格观察,无造影剂外溢产生,利用肝素水对再通血管进行冲洗。同样追加5万U的尿激酶。保证尿激酶的最大的剂量≤50万U。溶栓治疗24 h后,对三组行脑部CT复查。

1.3观察指标对三组NIHSS评分、GCS评分、脑血管再通率进行比较。

1.4脑血管再通的判定标准治疗后,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血管减影造影术(CTDSA)对患者脑血管再通情况实行检查。病变血管、远端显影为再通;病变血管、远端无显影为未再通。

2结果

2.1三组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A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10.3±5.3)、(12.7±4.1)分;B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9.3±4.9)、(12.8±4.3)分;C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8.5±4.5)、(13.1±3.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脑血管再通情况比较C组再通率为82.50%,明显高于A组的36.67%、B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P<<0.05)。见表1。

3讨论

心源性脑栓塞,属于临床方面多见的病症之一,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心源性脑栓塞面积非常大,且易产生血管堵塞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诊治,会使患者发生大范围的脑梗死情况,还会出现脑出血症状[2,3,4]。这类病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均非常高,且发病急骤、病情严重,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通过静脉溶栓、单纯动脉溶栓、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不同溶栓方式,溶栓的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报道指出,通过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和预后均比较理想[3]。而静脉溶栓,多适用于急性发病者,临床效果也比较理想,同时治疗的费用易于被患者接受,操作便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10.3±5.3)、(12.7±4.1)分;B组分别为(9.3±4.9)、(12.8±4.3)分;C组分别为(8.5±4.5)、(13.1±3.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脑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与林培坚等[1]的报道基本一致。可见,心源性脑栓塞经机械辅助动脉溶栓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

综上所述,心源性脑栓塞经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将其作为溶栓治疗的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林培坚,周伟坤,李福祥,等.静脉溶栓、单纯动脉溶栓及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比较.临床医学工程,2015,22(3):298-300.

[2]刘晓永,管志强,李景亚.不同溶栓方法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0):99.

[3]雷建明,廖耿,黄伟,等.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4):53-55.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在6 h内发病, 排除有颅内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和有其他出血症状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 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25例, 其中男15例, 女10例, 年龄为42~75岁, 平均年龄为 (58.3±7.3) 岁。观察组共25例, 其中男14例, 女11例, 年龄为40~72岁, 平均年龄为 (57.2±7.3) 岁。对比两组的性别和年龄, 无显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具体方法为:使用巴曲酶行静脉滴注, 第一次给药剂量为10 Bu, 随后每天给药5 Bu。观察组采用动脉溶栓治疗, 具体方法为: (1) 对股动脉进行穿刺, 并将50μ/kg的肝素进行静脉注射, 完成全身肝素化处理, 随后按照1000 U/h。 (2) 对全脑进行血管造影, 确定脑动脉闭塞发生的部位。 (3) 观察周围侧枝循环的基本情况, 使用超选择性的接触溶栓, 在微导丝的引导下将微导管送至血栓部位。 (4) 将尿激酶经由微导管注入, 首先在50 m 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20万U的尿激酶, 然后按照1万U/min的速度注入, 注入一半之后, 进行一次血管造影。若造影结果显示再通则停止治疗, 若未通则继续。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血管再通率) 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当P<0.05时, 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有12例未通, 血管再通率为52%;观察组有5例未通, 血管再通率为80%。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对比,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注:和对照组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NIHSS评分

和治疗前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且治疗后, 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并发症

对照组无并发症出现, 而观察组则有3例颅内出血, 1例死亡。

3 讨论

正常的脑组织的供血约为50~80 m L, 假设这些供血动脉发生闭塞, 供血量不足10 m L时, 脑组织就会因供血不足而导致不可逆的脑梗死[2]。如供血量在10~20 m L之间, 且脑组织能够及时恢复到正常供血量, 神经元仍然可以得到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进行动脉溶栓治疗的主要作用就是让闭塞的血管实现再通, 恢复正常供血, 对还未发生梗死的神经元进行治疗。现在临床公认的最佳动脉溶栓时间为发病后6 h之内, 一旦超过6 h, 就会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的概率[3]。目前, 我院对该类患者建立专门的绿色通道, 从接诊到术前准备等一系列流程的完成时间约为1.5 h, 为6 h动脉溶栓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在本组的研究中, 使用动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有13例实现血管的完全再通, 还有7例为部分再通, 再通率为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准确把握了6 h的治疗时间窗, 也可能与治疗的操作方法有关, 将尿激酶三等份, 分3次完成添加, 可以增加尿激酶和血栓的接触面积, 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 所以提高了血管的再通率。同时, 和治疗前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且治疗后, 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充分说明, 对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患者使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 可显著提高血管的再通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摘要:目的 对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动脉溶栓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结果 经对比, 观察组的再通率为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两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患者使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 可以显著提高血管的再通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动脉溶栓,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魏立平, 许晓辉, 李亚娟, 等.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5 (14) :30-32.

[2]潘海, 高飞, 佟志勇, 等.17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5 (10) :377-379.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6

关键词:脑梗死,尿激酶,溶栓

脑梗死发生率高, 致残率和死亡率高。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技术可及时准确地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急性闭塞的血管进行明确的定位定性, 为时间窗内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是否选择动脉内溶栓提供可靠依据。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 我科对2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 (UK) 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 效果肯定、安全, 无严重不良反应。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急性脑梗死为我科2003年12月至2008年l2月的住院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男16例, 女10例, 年龄56~80岁, 平均 (57.2±8.1) 岁;梗死时间2~4 h内18例, 后循环6~8 h内8例。梗死后出现肢体偏瘫18例, 失语9例, 意识障碍8例。入选标准:年龄≦80岁。治疗距发病时间前循环5 h以内, 后循环8 h以内;无深昏迷;无栓塞的证据;血压可控于<180/100 mm Hg, 6个月内无脑血管意外或大手术史, 无明显出血倾向, 进行相关检查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史。CT排除脑出血及形成低密度灶。术前须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无造影剂及麻醉过敏。

1.2 检查及溶栓方法

1.2.1 DSA检查方法

26例患者采用股动脉入路, 全血肝素化。造影剂使用优维显300, 最高注射压力300~600 PSI。按造影常规调整造影剂注射量、注射率及影像采集速度, 注射延迟0.5 s。观察前后循环各血管有无狭窄或闭塞, 以明确责任血管的部位及病变程度。参照心肌梗死评判标准 (criteria of the trial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2], 评估溶栓后血管再通状况。确诊为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12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4例、椎基底动脉闭塞10例。

1.2.2 动脉内溶栓方法

确定责任血管血栓部位后, ①颅内脑动脉血管急性闭塞, 能够使用微导管的患者在微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先端小心超选入血栓开始处即停止, 撤出微导丝, 根据发病距离溶栓开始的时间及具体的闭塞血管部位选择UK 30~100万U, 首剂UK5万U经微导管注射, 继用微量泵以1~1.5万U/min注入, 每10 min造影复查血管再通情况, 如微导管先端处血栓已溶解, 再次小心将微导管先端超选入血栓内进行溶栓, 反复重复上述操作, 直至: (1) 血栓溶解; (2) 血管再通; (3) UK用量达100万U; (4) 到时间窗截至时即停止溶栓。②颈内动脉起始部急性闭塞无法分辨颈内动脉开口具体位置的即将4F造影导管先端置于颈总动脉中上段近大致的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开始溶栓, 待颈内动脉开口显影后再调整造影导管先端于血栓内进行接触溶栓。术后监测凝血时间变化, 术后给予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及肝素维持抗凝等综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溶栓结束后10 min及30 min及24 h分别行血管造影了解并比较血管再通情况;②溶栓前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③分别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及72 h评估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ESS) ;④治疗后24 h、72 h复查头颅CT。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经过正态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确定为正态分布资料后, 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双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管再通情况

经动脉造影证实, 溶栓后即刻完全再通、TIMI 2级者15.38% (4/26) , 24 h后部分再通、TIMI 1级者73.08% (19/26) , 未通、TIMI 0级者11.54% (3/26) 。

2.2 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

溶栓前运动障碍18例, 语言障碍9例, 意识障碍8例。溶栓24 h后复查, 运动改善l5例, 语言改善6例, 8例昏迷患者均转清醒。

2.3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与治疗后72 h ESS评分结果, 治疗前 (50.50±11.35) 分与治疗后 (91.45±13.30) 分,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2.4 术后并发症

分别于溶栓后24 h、72 h复查头颅CT。未发现脑出血。颈内动脉血管系统患者均有放射冠区腔隙性梗死病灶。后循环急性梗死患者未发现明确梗死灶, 但进一步磁共振检查仍发现有腔隙性梗死病灶。

3讨论

脑血管急性闭塞后, 是否发生梗死主要决定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缺血程度, 二是该缺血程度所持续的时间[3]。ACI缺血性损害存在着由可逆至不可逆的演变过程, Astrup 1977年用电生理方法发现了局灶性脑缺血中心坏死区周围存在可逆性损伤区域一半暗带 (penumbra) , 其rCBF处于“突触传递衰竭阈”和“膜泵衰竭阈”之间, 此阶段半暗带的神经功能障碍, 但神经细胞尚未死亡, 若尽快恢复血供, 则半暗带脑细胞功能仍可恢复。因此早期复通血管, 重建脑血流, 挽救半暗带, 缩小梗死面积成为治疗ACI的关键。

脑梗死绝大多数由脑血管局部血栓形成或颅外栓子栓塞脑动脉所致。临床上病情进展快、致残、致死率较高, 时间窗内溶栓治疗为首选。临床应用的溶栓治疗方法。主要分为经静脉全身用药和经动脉局部用药两种。临床实践表明,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后进行动脉内溶栓法明显优于静脉滴注法。理由如下:①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后, 直接明确梗死的部位, 为是否应该和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方案提供最直观的影像依据;②排除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潜在的出血性疾患, 降低了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风险;③动脉内可将微导管直接送入血栓内进行接触性溶栓, 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避免了静脉给药达到病灶部位药物浓度低的缺点, 不仅用药剂量较小, 且更易于溶解血栓, 有效地改善脑血液循环[4];④直观的影像证据有利于患者及家属及早作出进行溶栓的决定, 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医患之间进行的是快速有效的沟通, 较好的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组10例患者用微导丝引导微导管进入血栓起始部位内溶栓, 即避免微导丝由于血管闭塞远端路径不详而可能造成血管人为损伤, 追逐血栓进行溶栓又可及时了解溶栓进展情况, 便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降低了溶栓风险。通过临床治疗结果证实, 闭塞血管再通率达88.46% 。肢体瘫痪和语言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溶栓后72 h与溶栓前E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证实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法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疗效肯定。

26例中有3例经溶栓未能使血管再通, 复习病历资料发现均为大脑中动脉M1段, 发病至开始溶栓仅剩余30 min时间, 考虑到剩余时间及梗死部位, 选择UK总量均为55万U即停止溶栓, 24 h后造影证实闭塞血管未再通, 但其中1例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梗死区的侧支循环明显增加, 再灌注形成。治疗时间窗国内外的资料指南以发病后3~6 h内完成溶栓处理为最佳时间。也有学者认为, 可逆性缺血转为不可逆性梗死为一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 因此, 治疗时间窗还应考虑缺血程度、侧支循环等具体情况[5]。考虑到后循环闭塞具有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等特点, 且脑干较大脑更耐受缺氧和再灌注损伤, 较少并发出血, 治疗时间窗延长为8 h, 本组中10例椎基底动脉闭塞昏迷8 h以内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溶栓后仅2例即刻血管完全开通, 神志转清, 另8例溶栓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24 h后造影证实全部部分再通, TIMI1~2级, 神志转清。参照国内李奋保等[6]报道, 结合本组治疗结果分析, 对于发病超过6 h、临床高度怀疑后循环急性血管闭塞、家属强烈要求尽一切努力抢救的患者, 应即刻全脑血管造影, 一旦造影证实是后循环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 不应轻易放弃介入溶栓治疗, 时间窗还可适当放宽。因此, 我们认为对溶栓治疗时间窗应个体化, 灵活掌握。即使患者昏迷也不应列为绝对禁忌, 后循环急性血管闭塞可考虑延长至10 h左右。

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是脑出血。主要与使用的溶栓剂剂量偏大, 术前血压较高未控制好, 溶栓时间过长, 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有关。为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我们认为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根据闭塞血管的部位、结合脑血管解剖知识、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和注射速度, 并在动脉溶栓过程中严密监测周围静脉血中FIB、APTT、TT、PT 值的变化。目前多数学者提出:溶栓治疗中维持TT和APTT较正常对照延长1.5~2.5倍。FIB下降至1.2~1.5 g/L[7]的观点可借鉴。我们的体会是, 参考国内外动脉溶栓的文献报道, 制定稳妥的溶栓指南和临床路径, 严格依据造影结果选择尿激酶剂量和注射速度, 坚决在时间窗内完成溶栓, 溶栓结束后即检测FIB、APTT、TT、PT, 均未超出上述凝血指标, 溶栓后即刻头颅CT及72 h头颅CT均未见继发性脑出血。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有研究发现血栓溶解后, 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伤害.留下一些新鲜创面, 易致血小板在局部堆集, 再次形成血栓[8]。为预防这种再梗死的发生.在溶栓后适时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抑制血小板纤维聚集作用, 减少了暂时性血小板凝块转变成永久性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的发生。为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缩短治疗时间, 奠定了基础。我们溶栓后根据上述标准继续应用肝素3 d, 后改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本组患者大部分73.08% (19/26) 溶栓结束后30 min造影未见闭塞血管再通, 但溶栓后24 h造影证实部分再通, TIMI1级, 且均有中重度的脑大动脉狭窄, 综合血生化等检查后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 由于本组脑梗死绝大多数由脑大血管狭窄处局部斑块破裂致血栓形成所致, 进一步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血管重建才能更有效预防卒中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12) :379.

[2]TIMI.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 farction (TIMI) tri-a1.Phase I findings.TIMI study group.NEngl J Med, 1985;312:932.

[3]Fertil B, Malaise EP.Inherent cellular radiosensitivity as a basicconcept for human tumor radiotherapy.Int J Radiat Oncol Biol-Phys, 1981;7:621.

[4]李宝民, 吴卫平, 黄旭升.经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4 (21) :100.

[5]申刚, 陈德基, 何明摹.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临床观察.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2 (2) :102.

[6]李奋保, 张新中, 杨瑞民, 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24 (2) :141.

[7]汪钟, 郑植荃.现代血栓病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135.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均来自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15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61±4) 岁。病例筛选标准: (1)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5], 并经CT扫描或MRI检查确诊, 早期除外脑出血, 并作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2) 无明显意识障碍, 瘫痪肢体肌力0~3级。 (3) 发病1~10h以内, 无近期手术、出血。等病史。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明显的纤溶禁忌症。 (5) 征得患者家属同意。

1.2 治疗方法

确诊后将尿激酶50万U加生理盐水50mL于患侧颈内动脉注射, 30min注完, 并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加生理盐水150mL, 1.5h内滴完, 共1次;发病至溶栓时间2~10h, 平均时间5.5h;并且每天给于改善脑循环, 活化脑细胞的治疗, 同时给于低分子肝素钠40mg皮下注射, 每天2次。总共14d为1个疗程。

1.3 注意事项

注:疗效及血管再通程度与时间窗有显著差异P<0.005

颈内动脉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注射部位应避开颈动脉窦;选用小号针头 (7~8号针头) , 垂直进针, 见有鲜红色回血即可注药;注射时间不少于30min;注射完毕后应局部按压数分钟, 以免形成血肿。

2 结果

2.1 效果评价标准

(1) 临床症状评价:分别在术前, 术后24h﹑1周及30d, 由神经科医生进行神经系统评分;采用中国中风神经功能量表 (chinesestrokescale) ﹑欧洲中风神经功能量表 (theekropeanstrokescale) 和barthel指数。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的认为疗效好, ≤50%的认为疗效差。结果共有26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使患者接受了颈内动脉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其中预后好的患者共21例 (80.8%) , 年龄65岁以下者19例 (90.5%) ;预后差者5例 (19.2%) , 65岁以上者3例 (60%) , 颅内出血1例 (3.8%) ;全部患者均于发病2~10h以内接受了颈内动脉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 (发病至治疗开始的时间) 平均330min, 共有15例于发病6h以内开始接受治疗, 13例 (86.7%) 治疗效果好, 2例 (13.3%) 疗效差;11例在6~10h开始治疗, 6例 (54.5%) 治疗效果好, 5例 (45.5%) 疗效差。接受治疗时间预后分析表明, 时间早晚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 (c2=8;v=1;P<0.005;见表1) 。

(2) 溶栓后复查血凝血酶原时间12~14s, 血小板 (117~336) ×109/L, 血糖5.4~7.6mmoL/L, 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目前认为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是治疗脑梗死最基本、最有效、最有前景的方法, 没有溶栓复流, 即使最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和药物最终也不能挽救持续缺血的脑组织, 因此, 溶栓治疗越来越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是, 方法、时间、病例的选择对疗效尤为重要[6]。

(1) 给药途径与血管再通程度: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2种途径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都有一定的疗效, 但动脉溶栓明显比静脉途径的时间窗要宽, 同时可以减少对纤溶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ReJane等报道的超过10例的局部动脉溶栓资料[7], 提示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静脉滴注尿激酶疗效高而安全, 结合静脉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可以延长溶栓时间, 增加再通率。而颈内动脉穿刺加压给药操作简单、费时短、费用低, 利于早期用药, 且远期效果同样确切, 实用价值大, 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2) 时间窗与预后:预后与治疗开始的时间、血管重建程度有明显相关性。本组共有15例于发病6h以内开始接受治疗, 13例 (86.7%) 疗效好, 2例 (13.3%) 疗效差;11例在6~10h开始治疗, 6例 (54.5%) 治疗效果好, 5例 (45.5%) 疗效差, 说明治疗开始时间越早, 血管重建越好, 则预后越好。但是, 目前对于治疗的时间窗尚没有明确的规定, 大多数学者认为6h以内进行最好, 本组病例也证实了这一点。局灶性脑缺血动物实验证实:脑血流停止超过6~10h, 缺血区周围的半暗带神经元恢复的可能性明显减少。但是脑缺血的个体差异比较大, 同时缺血程度、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对治疗都有着影响, 所以也有报道超过6h治疗一样有效, 本组病例中就有36.4%的病例血管再通的程度>50%。但我们的结果提示应尽早进行治疗, 6h以内开始治疗的效果优于6~10h。

(3) 高龄是溶栓引起出血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一项心肌梗死溶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为发生实质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也是如此, 而本组26例患者预后好的21例中, 年龄65岁以下者19例 (90.5%) ;预后差者5例中, 65岁以上者3例 (60%) , 1例溶栓失败, 并发颅内出血 (3.8%) , 年龄为70岁。2组患者年龄与预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05) 。高龄患者预后差, 易出血, 应是溶栓的禁忌证。因此, 溶栓成功的关键是严格掌握适应证, 目前的治疗建议溶栓的年龄适应证为70岁以下, 而本组中年龄均≤70岁。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会溶栓标准[J].中华神经杂志, 1996, 6:379.

[2]薛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7, 5:226.

[3]苏慧.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0, 2:106

[4]马可夫.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并发症[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2:104.

[5]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67.

[6]范玉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5:312.

动脉置管溶栓论文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问诊、神经专科检查及CT检查,进行临床确诊。所有患者符合溶栓时间窗要求(动脉溶栓发病3~6 h,静脉溶栓发病3 h内)。患者年龄61~83岁,平均(73.2±5.8)岁。平均NIHSS评分(10.8±3.1)分[2]。同时排除脑出血病史、近3个月内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病史、出血倾向、心功能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糖尿病、血小板计数偏低。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①研究组:对本组给予动脉溶栓治疗。应用Seldinger穿刺法给予其股动脉穿刺,穿刺完成后为其实施全身肝素化,进而实施全脑血管造影,迅速对责任血管实施判定,同时将导管超选置入,并实施超选择性接触溶栓,以微导丝进行引导,将微导管妥善送至血栓近端或血栓内。若是脑皮质血管梗死则导管只需抵达颈内动脉内即可。导管留置完成后,即可将25万U尿激酶溶于50 m L等渗盐水内,经由微导管以微量泵注入,注射速度为1万U/min。每注射10万U即再次实施脑血管造影。若造影结果发现闭塞血管已成功疏通则无须继续溶栓,若每次复查仍然发现闭塞血管未通则持续给予溶栓药物,直至尿激酶给药总剂量累积至75万U。②对照组:本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遴选100万U尿激酶兑入250 m L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科学控制滴速,使药液在30 min内全部注入患者体内。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溶栓前、溶栓后3 h、24 h、14 d的NIHSS评分;②对比两组溶栓前、溶栓后7 d、溶栓后90 d的Barthel(BI)指数评分[3];③统计两组的溶栓再通率;④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获取数据以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依靠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依靠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对比:两组NIHSS评分随着各时间段逐渐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同时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变化对比:两组BI评分随着各时间段逐渐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同时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治疗后梗死动脉再通率对比:研究组总再通率84.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9.09%(P<0.05),见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组2例皮肤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4.55%;对照组1例皮肤出血,2例口腔黏膜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当前,脑梗死患者只能通过实施溶栓治疗来获得早期的脑血管梗阻再通,而梗阻的时间越长,脑组织缺血缺氧就越久,由此引发的代谢进程受阻及组织坏死也就越严重。溶栓药物能够对新生成的血栓实施溶解,恢复脑组织血流灌注,以最大程度地保全脑组织的神经功能。

临床研究指出,静脉溶栓必须在脑梗死发病3 h内进行给药,方能达到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而发病3~6 h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其疗效则很不理想[4,5]。然而,为发病3~6 h的患者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实施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能够获得与发病3 h内静脉溶栓同样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两组NIHSS及BI评分同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再通率显著更好,说明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也可获得同等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且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超选择动脉溶栓并未降低安全性。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显著,安全性好,但需严格把控时间窗。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对比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随时间逐渐降低,但组间同时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再通率84.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9.0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其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显著,安全性好,但需严格把控时间窗。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尿激酶

参考文献

[1]姜长春,李月春,王宝军,等.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60-63.

[2]方浩威,黄晓芸,梅志忠,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3,20(9):3-4.

[3]马瑞,张晓惠,徐亚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919-920.

[4]张兆,张千,李先锋.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内科,2014,9(4):383-385.

上一篇:账号批量管理下一篇:有机磷农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