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溶栓治疗

2024-06-23

动脉溶栓治疗(精选11篇)

动脉溶栓治疗 篇1

摘要:目的 探究心源性脑栓塞经静脉溶栓、单纯动脉溶栓及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 10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分成A组(30例)、B组(30例)、C组(40例),分别通过静脉溶栓、单纯动脉溶栓、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三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管再通率。结果 A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10.3±5.3)、(12.7±4.1)分;B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9.3±4.9)、(12.8±4.3)分;C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8.5±4.5)、(13.1±3.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再通率为82.50%,明显高于A组的36.67%、B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源性脑栓塞经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辅助溶栓

心源性脑栓塞,属于神经内科比较多发的病症。一般情况下,这类病症患者多在活动后发病,且病情急骤[1]。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诊治/抢救,会使得患者转变成大范围脑梗死,预后效果并不理想。临床方面多通过溶栓方案对这一病症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2015年近5年收治的10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症的诊断标准[2],并经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排除肝功能、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哺乳期女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B组(30例)、C组(40例)。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1.6±9.5)岁。B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2.4±9.2)岁。C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53.2±9.6)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 A组实行静脉溶栓治疗,给予100万U的尿激酶(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486)、0.9%500 ml的氯化钠溶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09),混合后实行静脉滴注治疗,在30 min内完成滴注。

1.2.2 B组通过单纯动脉溶栓治疗,动脉穿刺后,置于动脉鞘中,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指导下,明确患者的病变血管位置。然后,在血栓的近端位置合理的放置微导管,注入5万U的尿激酶(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117),将推注的速度控制在1万U/min。对患者溶栓效果实行监测,确保血管再通后,给予5万U的尿激酶。完成灌注后,保证最大的剂量控制在50万U的范围内。

1.2.3 C组利用机械辅助动脉溶栓的方式治疗,通过DSA对病变血管实行定位,将微导管合理的置入,尿激酶推注的方法和B组相同。5 min后,将微导管的位置调整,辅助微导丝机械碎栓。血流保持在通话,完成尿激酶的注射治疗。采取DSA对患者的血管状况严格观察,无造影剂外溢产生,利用肝素水对再通血管进行冲洗。同样追加5万U的尿激酶。保证尿激酶的最大的剂量≤50万U。溶栓治疗24 h后,对三组行脑部CT复查。

1.3观察指标对三组NIHSS评分、GCS评分、脑血管再通率进行比较。

1.4脑血管再通的判定标准治疗后,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计算机断层扫描数字血管减影造影术(CTDSA)对患者脑血管再通情况实行检查。病变血管、远端显影为再通;病变血管、远端无显影为未再通。

2结果

2.1三组NIHSS评分、GCS评分比较A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10.3±5.3)、(12.7±4.1)分;B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9.3±4.9)、(12.8±4.3)分;C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8.5±4.5)、(13.1±3.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脑血管再通情况比较C组再通率为82.50%,明显高于A组的36.67%、B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P<<0.05)。见表1。

3讨论

心源性脑栓塞,属于临床方面多见的病症之一,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心源性脑栓塞面积非常大,且易产生血管堵塞情况,如果没有及时诊治,会使患者发生大范围的脑梗死情况,还会出现脑出血症状[2,3,4]。这类病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均非常高,且发病急骤、病情严重,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通过静脉溶栓、单纯动脉溶栓、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不同溶栓方式,溶栓的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报道指出,通过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和预后均比较理想[3]。而静脉溶栓,多适用于急性发病者,临床效果也比较理想,同时治疗的费用易于被患者接受,操作便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NIHSS评分、GCS评分分别为(10.3±5.3)、(12.7±4.1)分;B组分别为(9.3±4.9)、(12.8±4.3)分;C组分别为(8.5±4.5)、(13.1±3.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脑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与林培坚等[1]的报道基本一致。可见,心源性脑栓塞经机械辅助动脉溶栓的效果较为理想,且可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

综上所述,心源性脑栓塞经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将其作为溶栓治疗的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林培坚,周伟坤,李福祥,等.静脉溶栓、单纯动脉溶栓及机械辅助动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比较.临床医学工程,2015,22(3):298-300.

[2]刘晓永,管志强,李景亚.不同溶栓方法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0):99.

[3]雷建明,廖耿,黄伟,等.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4):53-55.

[4]吕冰洁,李希水,罗秀忠,等.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与单纯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对比.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7):124-125.

动脉溶栓治疗 篇2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脑梗死虽比脑出血病死率低,但致残率高,且大约20%的幸存者在1~2年内会再次复发,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但溶栓治疗的安全时间窗、溶栓剂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与疗效的关系、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溶栓治疗的安全时间窗

关于溶栓治疗的安全时间窗,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受动物实验提示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是3~6小时[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t-PA临床试验将时间窗定在3小时内[2]。根据3~6小时这个时间窗国内外进行的溶栓研究已取得成果[3,4],而许多学者致力于6小时之外的延迟溶栓研究亦取得良好效果[1,4]。这些不同时间窗的掌握说明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时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遗憾的是目前的神经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技术尚不能迅速准确地提供是否存在可挽救的缺血半暗带组织及存在的时间,但国外一些学者利用PET研究显示,缺血半暗带组织在某些人可能持续至卒中发病24小时,少数人甚至长达48小时[5,6]。Warach等[7]亦通过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技术寻找出半暗带的存在信息。因此,如何确定安全时间窗的个体化方案,有待于临床及辅助检查的进一步完善。临床应用与临床疗效

2.1 常用溶栓剂 目前理想的溶栓药和最佳溶栓方案尚未明确。实验和临床较为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或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rt-pa)。SK、UK为非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能使血栓及血浆内的纤溶酶原激活而产生全身高纤溶血症。t-pa/rt-pa则可选择性激活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使其在局部转变成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溶栓速度快,代谢迅速,能避免纤维蛋白原血症和保持最低的纤维蛋白原的降解[8,9],国外静脉溶栓应用较多,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是人血、尿中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它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比激活血循环中游离的纤溶酶原容易,scupa目前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基因重组葡激酶(r-sak)同样具有选择性溶栓特点,在国外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2.2 给药途径、剂量及持续时间 溶栓剂的给药方法有静脉滴注、颈内动脉灌注及导管介入治疗。国外多采用静脉滴注t-pa,局部动脉灌注UK、SK,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90年代后开始采用超选择性插管到闭塞动脉近端,局部灌注溶栓剂,对较大或较长的栓子还可将导管插入血栓,在血栓前、血栓内及血栓后用药,并辅以导管机械碎栓加速血栓溶解。虽然可减少溶栓剂用量,减少栓子向末端移动的危险性,但技术性强,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脑动脉穿孔而致死。国内多采用静脉滴注及颈内动脉灌注UK,受技术和设备的限制超选择性动脉给药较少。有研究表明早期采用静脉给药与动脉给药的用药效果一致,且未能证实技术的改进如机械性血栓破坏术、导管设计改进等能加速溶通。

国内外各家报道的剂量及持续时间不一。一般认为溶栓药物的剂量:静脉途径已接近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溶栓剂量,即SK 150万U,UK 200万U,t-pa/rt-pa 100mg。动脉途径:SK 2.5~175万U,UK 20~170万U,t-pa/rt-pa 20~100mg。给药持续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2小时。停药指征:除上述剂量和时间的限制外,若行脑血管造影,一旦发现血管再通立即停药。最近根据全美心脏学会和神经学会医疗顾问委员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建议及国内经验,全国脑血管疾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建议:不推荐使用SK静脉溶栓。UK总量:动脉溶栓25~75万U,造影时间<1.5小时;静脉溶栓50~250万U,静滴<2小时,最好1小时内滴完。

2.3 病例选择标准 ①年龄<75~80岁;②无意识障碍;③脑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影;④溶栓治疗可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但若为进展型卒中可延长至12小时;⑤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者。

2.4 禁忌证 ①溶栓前症状及体征迅速改善者;②起病伴癫痫发作不能有效控制者;③单一神经缺损症状无法评分如共济失调感觉障碍者;④有脑出血史;⑤6个月内有脑梗死及颅脑外伤史,遗留明显功能缺损者;⑥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⑦新近心肌梗死、外科手术及分娩者;⑧半年内出现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肠或泌尿系出血;⑨已知出血倾向;B10口服抗凝剂、凝血酶原时间>15秒;B11病前48小时用过肝素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10×109/L;B12血糖<2.8mmol/L或>22.2mmol/L;B13治疗前收缩压>20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 >100mmHg。

2.5 临床疗效 目前国内外对于溶栓治疗的效果是乐观的。国外报道溶栓治疗的显效率为47%~81%,而国内报道为70%~90%,有的甚至达100%。国内第三届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会议介绍t-pa/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完全再通率30%~52%,部分再通率50%~92%[10]。然而一项包括12个临床试验近3 000例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应用溶栓药可使严重致残和病死率下降20%,但脑出血却增加3倍[2]。当然这些临床研究的不同结果可能与国内外使用的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及疗效评价标准各异有关,并且为了强调某一疗法的评价,采用单一用药的试验情况限制了临床疗效的观察。今后有待于制定统一标准进行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等研究,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溶栓剂还有待于临床应用。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3.1 颅内出血 脑梗死溶栓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分为脑实质出血(PH)和出血性梗死(HI)。SK、UK、t-pa三种药物HI总发生率约10%,PH约5%。PH几乎100%发生在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HI发生相对迟缓,2天之内占44%,10天之内占88%[11]。PH的部位以基底节区最常见。PH病死率接近于一般脑出血者,HI预后一般良好。

3.2 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①发病到治疗开始持续缺血的时间过长,故安全时间窗的掌握很重要。②文献报告出血与溶栓剂剂量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但可能与溶栓剂剂型有关。有报道SK潜在出血的可能性最大。亦有报道出血发生率似乎t-pa高于UK或SK[11]。③溶栓治疗时的高血压将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当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时,发生PH的机会将大大增加。④脑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可能更易发生出血[4,12]。⑤治疗前脑CT已有低密度改变者接受溶栓治疗后其出血的危险性将增加。⑥脑梗死部位:对于颈内动脉闭塞尤其是起始部或海绵窦闭塞,由于引起的缺血程度重,willis环参与的侧支循环差,即使完全再通预后一般不佳,且易发生大面积颅内出血而死亡,故不应作为溶栓治疗的适应证。3.3 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闭塞 溶栓药物停用后会发生血管再闭塞,但其发生率及发生机制目前尚缺乏有关资料。金兰[13]、吴立群[14]等分别对20例和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UK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动及血小板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UK静注后即刻t-pa活性直线上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直线下降,但不到24小时血浆PAI反跳超过静注UK前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在静注UK后达峰值,故推测溶栓治疗后再梗死可能与PAI活性反跳及血小板聚集率升高有关。抗凝剂是否能预防再闭塞国内外报道不一,且安全性尚未被证实,安全时间窗有待进一步研究。3.4 再灌注损伤 动物实验中脑组织由可逆性改变到不可逆性改变在恢复血流过程中比在缺血时更明显。理论上再灌注早期脑组织氧利用率低,过氧化脂质含量高,过剩氧很容易形成活性氧,与细胞膜脂质发生反应,使细胞损害加重,微血管通透性改变,细胞外Ca2+快速内流造成细胞钙超载,线粒体受到破坏,离子泵衰竭,神经损害加重。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可以保护半暗带区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确实可以使闭塞的血管早期再通,使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但也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关键是要抓住治疗时机,选择合适的患者、药物和剂量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当然目前取得的成果是有限的,如何使溶栓治疗个体化,如何使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如何采取联合治疗措施使溶栓治疗的效果更好,减少并发症,将成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课题。

作者单位:丛文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内三科 北京 100045)白玉芝(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总医院内三科 北京 100045)参考文献

1,魏岗之.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新概念.中华内科杂志,1996,35(8):509~511 2,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rt-PA Stroke Study Group.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N Engl J Med,1995,333:1581~1587 3,Sandercock P.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promising perilous,or unproven? Lancet,1995,346:1504~1505 4,刘庆斌,包华,刘晓华,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内蒙古医学杂志,1998,30(4):193~197 5,Baron JC.Clinical use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Neurosurg Clin North Am,1996,7:635~664 6,Young AR,Sette G,Touzani O,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high oxygen extraction fraction in the acute stage and final infarction in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an investigation in anesthetized baboons with PET.J Cereb Blood Flow Metab,1996,16:1176 7,Warach S,Dashe JF,Edelman RR.Clinic outcome in ischemic stroke predicted by early diffusion-weighted and per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 Cereb Blood Flow Metab,1996,16:53~59 8,Philips MF,Bagely LJ,Sinson GP,et al.Endovascular thrombolysis for symptomatic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 Neurosurg,1999,90:65~71 9,Bousser MG.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Stroke,1999,30:481~483 10,贺宪斌.心脑血管急症.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95~396 11,高宗恩,郭玉璞.脑梗塞溶栓治疗伴发颅内出血的危险.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5):309~311 12,Okada Y,Sadoshima S,Nakane H,et al.Early computed tomographic findings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d brain embolism.Stroke,1992,23:20 13,金兰,张抒扬,严晓伟,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性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4):261 14,吴立群,戚文航,邵慧珍,等.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1):46

动脉溶栓治疗 篇3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血栓溶解疗法;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51—01

动脉导管溶栓是治疗合并血栓形成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治疗方法之一,具有药物作用直接,用药量少,避免麻醉和手术切口等优点,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溶栓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论文采用案例是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动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152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6例,女46例,年龄18-76岁。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合并血栓80例,及行动受限38例,伯格氏病34例。临床表现:慢性缺血,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或在此基础上逐渐加重至静息痛和溃疡;慢性缺血基础上逐渐加重,即间歇性跛行基础上数日内进展到静息痛和足坏死;急性缺血,即平时无缺血表现,突发缺血症状,各类病例分布及临床表现见表1。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入院后进行患肢保护相关知识的指导,避免患肢受冷热刺激,避免损伤,注意修剪趾甲和足部保暖。告知患者不宜用热水袋,取暖器等取暖。以免加重组织缺氧。保持皮肤干燥,穿棉质或者羊毛质地的袜子,不要过紧或过松,保持鞋袜干燥洁净,足部涂凡士林油保持滋润。本组56例下肢皮肤无溃疡,对患者进行行走锻炼指导。下肢皮膚无溃疡者,对患者进行行走锻炼指导,以促进其侧枝循环形成。96例形成溃疡,其中39例患者溃疡表面湿润有渗出液,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足20min,2次/d,浸泡结束后用毛巾擦干,趾间用棉签把水吸干;对57例表面干燥或已成为干性坏疽的患足,局部保持干燥避免刺激。

2.2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但下肢动脉缺血性疼痛对镇痛药反应不明显,产生机制尚不清楚。本组89例患者有68例患者疼痛超过5分时,给与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口服或多端吉贴剂2.5mg粘贴于患肢局部后,疼痛有所减轻,给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此类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本组有52例患者在给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烦躁不安,情绪异常,幻觉等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请家属24h陪伴。

2.3术后护理

药物灌注方法为当班护士根据医嘱将溶栓,抗凝,扩血管或抗炎药物从鞘管或溶栓导管推注入动脉。给药方法包括持续输注法和脉冲喷射法两种。持续输注法是通过微量注射泵或加压输液袋将溶栓药物匀速,持续地经溶栓导管推注到患者局部病变处。脉冲喷射法是通过三通将溶栓导管与注射器,输液袋加压的溶栓药物相连接,用注射器抽取溶栓药物,以脉冲喷射法将药物快速推注病变处。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在持续滴注的基础上间歇附加脉冲喷射。这种技术可使小滴的药物经由强力注射进入栓子使栓子破碎,增加千元酶原激活药的作用面积。在药物总容量较少时采用微量注射泵给药,药物总容量较多时采用加压输液袋给药。注意准确调整输液速度。

2.4溶栓导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由于溶栓导管和动脉鞘关进直接插在大动脉内,管道外径较粗置管时间较长且持续滴注抗凝药物,容易发生移位堕落出血阻塞和细菌污染等问题,需要采取严密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2.4.1 妥善连接防止脱落

导管或鞘管脱落,以及导管与输液管三通接头注射器的连接部位脱落可导致大出血。所有管道连接有可能采取螺纹接头拧紧,或者中间桥接一个安全接头,每小时检查导管与输液管道连接是否可靠,夜间加强观察。

2.4.2 妥善固定防止移位

使用透明敷帖妥善固定溶栓导管,对于汗较多不易固定患者用自粘绷带进行外固定,告知患者之管溶栓期间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防止术肢移动造成导管移位。

2.4.3 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因患者置管时间较长,容易因细菌污染而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更换贴膜并消毒导管。特别注意避免将弯漏的导管向血管内插入。

2.4.4 防止导管打折与阻塞。

患者使用的溶栓导管直径较细,且导管内部有一根金属丝,用以增加溶栓时药液喷射的压力。导管打折或钢丝周围血栓形成可致溶栓导管不通畅延误治疗。

3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3.1 过度灌注综合征

随着血供改善,患者出现肢体肿胀,发热,疼痛等再灌注显像。缺血再灌注严重者会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并损害心肺肾功能。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持续观察患肢的局部变化,出现张力过高缺血加重少尿胸闷等情况及时告示医生。

3.2蓝趾综合征

初次向栓子内注入大量溶栓药物可造成凝血块碎片,引起远端栓塞。应加强对患肢溶栓后观察,尤其是肢体颜色温度感觉肿胀等情况,并将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对比。

3.3出血

由于置管部位为动脉切使用溶栓和抗凝药,易发生出血,每日应细致观察有无出血症状,每日晨送检凝血四项。穿刺点周围雪中,应及时通知医生,重新加压包扎,通过测量血中直径动态评估血肿的大小。腹膜后隐匿出血是置管溶栓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应及时测量血压并处理,避免严重后果。同时对患者大小便,皮肤黏膜颜色及意识的观察。

动脉溶栓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在6 h内发病, 排除有颅内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和有其他出血症状的患者。按照自愿原则, 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25例, 其中男15例, 女10例, 年龄为42~75岁, 平均年龄为 (58.3±7.3) 岁。观察组共25例, 其中男14例, 女11例, 年龄为40~72岁, 平均年龄为 (57.2±7.3) 岁。对比两组的性别和年龄, 无显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具体方法为:使用巴曲酶行静脉滴注, 第一次给药剂量为10 Bu, 随后每天给药5 Bu。观察组采用动脉溶栓治疗, 具体方法为: (1) 对股动脉进行穿刺, 并将50μ/kg的肝素进行静脉注射, 完成全身肝素化处理, 随后按照1000 U/h。 (2) 对全脑进行血管造影, 确定脑动脉闭塞发生的部位。 (3) 观察周围侧枝循环的基本情况, 使用超选择性的接触溶栓, 在微导丝的引导下将微导管送至血栓部位。 (4) 将尿激酶经由微导管注入, 首先在50 m 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20万U的尿激酶, 然后按照1万U/min的速度注入, 注入一半之后, 进行一次血管造影。若造影结果显示再通则停止治疗, 若未通则继续。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血管再通率) 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当P<0.05时, 则表明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对照组有12例未通, 血管再通率为52%;观察组有5例未通, 血管再通率为80%。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对比,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注:和对照组相比,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NIHSS评分

和治疗前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且治疗后, 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并发症

对照组无并发症出现, 而观察组则有3例颅内出血, 1例死亡。

3 讨论

正常的脑组织的供血约为50~80 m L, 假设这些供血动脉发生闭塞, 供血量不足10 m L时, 脑组织就会因供血不足而导致不可逆的脑梗死[2]。如供血量在10~20 m L之间, 且脑组织能够及时恢复到正常供血量, 神经元仍然可以得到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进行动脉溶栓治疗的主要作用就是让闭塞的血管实现再通, 恢复正常供血, 对还未发生梗死的神经元进行治疗。现在临床公认的最佳动脉溶栓时间为发病后6 h之内, 一旦超过6 h, 就会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的概率[3]。目前, 我院对该类患者建立专门的绿色通道, 从接诊到术前准备等一系列流程的完成时间约为1.5 h, 为6 h动脉溶栓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在本组的研究中, 使用动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有13例实现血管的完全再通, 还有7例为部分再通, 再通率为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可能是准确把握了6 h的治疗时间窗, 也可能与治疗的操作方法有关, 将尿激酶三等份, 分3次完成添加, 可以增加尿激酶和血栓的接触面积, 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 所以提高了血管的再通率。同时, 和治疗前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且治疗后, 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充分说明, 对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患者使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 可显著提高血管的再通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摘要:目的 对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动脉溶栓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结果 经对比, 观察组的再通率为8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两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急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患者使用动脉溶栓进行治疗, 可以显著提高血管的再通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动脉溶栓,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魏立平, 许晓辉, 李亚娟, 等.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5 (14) :30-32.

[2]潘海, 高飞, 佟志勇, 等.17例急性脑梗死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5 (10) :377-379.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体会 篇5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20世纪80年代以来,AMI治疗已经进入了再灌注治疗的年代。本文通过回顾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2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意义。现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无脑血管事件,无颅内肿瘤,无活动性出血等溶栓禁忌证;均排除动脉夹层。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40~71岁;发病距就诊时间<6h者23例,6~12h者30例,>12h者19例。

1.2 方 法 在溶栓前,首先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用于溶栓药物的输注,尿激酶100~150万U溶于100ml 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30min内静脉输注完毕[3];另一条静脉通道用于在无低血压的情况下硝酸甘油输注,用药方案为硝酸甘油5ug/min每隔5min递增5ug/min,上限为30ug/min,随尿激酶输注完毕而结束。在尿激酶输注完毕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 2次/d,连用3d。溶栓前3d阿司匹林口服量为300mg/d,3d后调整为100mg/d。根据个体差异性,给予ACEI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调整血脂类药物对症处理。溶栓后30min~2h、 6h以及溶栓后1周内每天行18导联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并同时观察患者胸痛症状的变化。

1.3 冠脉再通诊断标准[4] 根据冠脉造影直接判断或根据以下几点间接判断: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在2h内回降幅度>50%;②2h内胸痛消失或明显缓解;③血清CK-MB酶峰在14h内提前出现;④2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2 结 果

经溶栓治疗后,疗效明显,冠脉再通者47例,再通率65.3%。不同发病时间溶栓后冠脉再通情况见表1。72例经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28例(38.9%)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自主性加速性室速、新发的束支传导阻滞、阵发性室速室颤、一过性窦缓等[5]。

表1 不同发病时间溶栓后临床效果对比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完全阻塞后20min,心内膜下层的心肌细胞最早出现坏死[6],这时患者所表现出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性胸痛。随着堵塞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坏死由心内膜下层逐渐向心外膜下蔓延,这一蔓延的过程半数在1h内完成[7],多数在3~4h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胸痛症状会持续性存在,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这时心电图呈典型的ST段抬高性改变。当血管闭塞超过6h,心肌细胞在这种持续的缺血缺氧状态下坏死率极高,会导致心肌的穿壁性坏死。

因此,冠脉恢复血流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才会有效减少梗死面积,维持心脏功能。从本次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发病6h以内的冠脉再通率为91.3%,6~12h的再通率为76.7%,>12h的再通率为15.8%,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冠脉再通率呈明显的递减。本次统计与国内外同类统计基本数据基本符合[8],有个别数据差别较大,可能是由样本个数太少所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发病超过12h的19例患者中,在严格遵守无禁忌证的原则下给予溶栓治疗,共有12例患者胸痛症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说明对于发病超过12h但仍有进行性胸痛患者,只要掌握好溶栓的禁忌证,也是适合溶栓治疗的。

静脉溶栓治疗简单易行,是大多数医院采用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的手段,不光发病12h内的AMI患者适合溶栓治疗,发病超过12h仍有进行性胸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者,若无禁忌证,也可考虑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

[1] 沈新平.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6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3.

[2] 赵计兰,薛建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例[J].临床医药实践,2003,12(5):113-115.

[3] 石红梅.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疗效及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1,17(17):113-114.

[4] 李学游.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8):50-51.

[5] 迟东升.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肥厚对评价高血压心肌做血管病变的价值[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7):702-705.

[6] 薛民.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08(5):151-153.

[7] 董晓莉.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3(2):83-84.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的护理 篇6

肺动脉血栓栓塞 (PTE) 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的疾病, 溶栓治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内外推荐的溶栓方案较多, 应用较多的是24h尿激酶 (UK) 溶栓法, 但该方案并发症多, 出血率高, 2007年以来, 我科采用大剂量UK1h溶栓分阶段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PTE, 并辅以护理配合, 收到良好的效果[1]。

肺动脉栓塞体征:呼吸困难、及气促, 以活动后明显, 胸痛, 晕厥, 呼吸急促和呼吸频率增快, 可有心动过速, 休克、发绀、发热、颈静脉充盈或搏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 5例具有溶栓指征的P TE患者, 男1 0例, 女1 5例, 平均年龄42.5岁, 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 (SCTPA) 或数字减影肺动脉造影 (DSAPA) 确诊。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21例, 胸痛19例, 咯血11例, 干咳9例, 晕厥2例, 呼吸>20次/min 17例, 肺部闻及哮鸣音6例、湿啰音11例, 胸腔积液8例, 下肢血栓及下肢静脉炎20例。病程平均17d。

1.2 溶栓指征

(1) 大面积PTE, 即栓塞面积≥2个肺叶或不到2个肺叶但伴有血压下降 (收缩压<90 mmHg或下降40mmHg以上) ; (2) 大面积PTE, 即血压正常, 但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运动功能减退或临床上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排除标准:绝对禁忌证有: (1) 近期活动性胃肠道大出血; (2) 两个月内的脑血管意外、颅内或脊柱创伤或外科手术; (3) 活动性颅内病变 (动脉瘤、血管畸形、肿瘤) 。相对禁忌证有: (1) 未控制的高血压 (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10mmHg) ; (2) 出血性糖尿病, 包括合并严重肾病和肝病者; (3) 近期 (10d内) 外科大手术、不能被挤压止血血管的穿刺、器官活检或分娩; (4) 近期大小创伤、包括心肺复苏; (5) 感染性心内膜炎; (6) 妊娠; (7) 出血性视网膜病; (8) 心包炎; (9) 动脉瘤; (10) 左房血栓; (10) 潜在的出血性疾病[2]。

1.3 治疗方法

将UK 25万u/kg溶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 mL中, 1h内滴完, 每4h测1次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APTT) 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 当其恢复至对照值1.5~2.5倍时, 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 12h1次, 连用7d。用低分子肝素持续给予同时口服华法令3~5mg/d, 以后根据PT调整用量, 持续口服至少半年, 使PT保持在对照值的1.5~2.5倍。

1.4 结果判断

(1) 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影像学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完全消失或遗留不足一个。 (2)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影像学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7~9个或75%。 (3)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 影像学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1~6个或50%。 (4)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影像学检查显示缺损肺段数无明显变化。 (5) 将治愈、显效、好转计为有效。

1.5 结果

治愈6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无效2例, 有效率为92%, 无出血并发症。

2 护理

2.1 溶栓前的护理

(1) 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患者, 避免患者过急变换体位。 (2) 心理护理:该病发病急, 病情重, 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 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消除其顾虑, 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 (3) 协助做好相关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PT、肝肾功能、电解质、APTT、D-二聚体、心电图,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以确定有无溶栓适应证及禁忌证。 (4) 将患者置于安静、舒适、利于抢救的病房, 连接好心电监护仪, 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 建立2条静脉通路 (套管针) 并保持通畅, 1条为溶栓专用, 1条备用。

2.2 溶栓过程中的护理

(1) 溶栓时患者制动并备好抢救设备。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血气分析, 并做好记录。 (2) 遵医嘱定时定量将药物用输液泵泵入静脉, 并随时观察用药反应, 溶栓剂用完后即刻复查心电图, 观察心电图有无变化。

2.3 溶栓后的护理

(1) 卧位适宜: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一般需绝对卧床2周。 (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a.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每0.5h监测1次脉搏、呼吸、血压至平稳。b.观察有无胸痛、咳嗽、咯血、气短加重等症状, 预防新的血栓栓塞。c.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时, 为防止其栓子脱落再次引发栓塞, 要密切观察双下肢变化, 有无疼痛、乏力、肿胀、双腿肿胀不对称等, 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在溶栓治疗期间床上活动要适量, 平卧时抬高患肢30°, 促进血液回流。 (3) 预防出血: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是出血, 发生率为5%~7%, 致死性出血的发生率为1%, 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2%, 约半数死亡[3]。避免身体的碰撞, 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 及时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尽量减少动静脉穿刺、皮下、肌肉注射次数, 操作完成后要延长按压时间。如有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点、鼻衄、皮肤瘀斑、血尿、黑便等, 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定期复查尿常规、大便潜血、APTT。 (4) 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消毒液擦地, 2次/d;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特别是进行静脉穿刺时, 避免发生静脉炎。 (5) 加强皮肤护理:肺栓塞溶栓后, 卧床时间长, 要注意皮肤保护, 如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 保持皮肤干燥, 床单平整, 在护理人员协助下, 每2~3h翻身一次, 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破损。 (6) 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营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为宜, 保证疾病恢复期的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 (7) 出院指导:a.定期随诊, 按时服药, 特别是抗凝剂服用一定要保证按医嘱服用。b.自我观察出血现象。c.按照医嘱定期复查抗凝指标, 并学会看抗凝指标化验单。d.平时生活中注意下肢活动, 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可穿弹力袜等, 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液滞留, 血栓复发。e.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就医。

3 讨论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涉及临床各科, 护士救治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不断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 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 提高高危人群和发病者的生存率[4]。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护理到位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此外, 护士要了解本病的发病特点、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 具备准确评估病情的能力, 掌握急救护理措施, 熟练使用抢救仪器, 掌握各种操作技能, 配合医生提高对肺栓塞抢救的成功率, 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翟振中, 秦志强, 王辰.肺血栓栓塞的溶栓治疗[J].护士进修杂志, 1998, 13 (11) :48-49.

[2]王鸿利, 王学峰.血栓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医学出版社, 2003.

[3]荆志成, 邓可武.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22) :1932.

动脉溶栓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均来自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15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61±4) 岁。病例筛选标准: (1)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5], 并经CT扫描或MRI检查确诊, 早期除外脑出血, 并作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2) 无明显意识障碍, 瘫痪肢体肌力0~3级。 (3) 发病1~10h以内, 无近期手术、出血。等病史。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明显的纤溶禁忌症。 (5) 征得患者家属同意。

1.2 治疗方法

确诊后将尿激酶50万U加生理盐水50mL于患侧颈内动脉注射, 30min注完, 并静脉滴注尿激酶100万u加生理盐水150mL, 1.5h内滴完, 共1次;发病至溶栓时间2~10h, 平均时间5.5h;并且每天给于改善脑循环, 活化脑细胞的治疗, 同时给于低分子肝素钠40mg皮下注射, 每天2次。总共14d为1个疗程。

1.3 注意事项

注:疗效及血管再通程度与时间窗有显著差异P<0.005

颈内动脉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注射部位应避开颈动脉窦;选用小号针头 (7~8号针头) , 垂直进针, 见有鲜红色回血即可注药;注射时间不少于30min;注射完毕后应局部按压数分钟, 以免形成血肿。

2 结果

2.1 效果评价标准

(1) 临床症状评价:分别在术前, 术后24h﹑1周及30d, 由神经科医生进行神经系统评分;采用中国中风神经功能量表 (chinesestrokescale) ﹑欧洲中风神经功能量表 (theekropeanstrokescale) 和barthel指数。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的认为疗效好, ≤50%的认为疗效差。结果共有26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使患者接受了颈内动脉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其中预后好的患者共21例 (80.8%) , 年龄65岁以下者19例 (90.5%) ;预后差者5例 (19.2%) , 65岁以上者3例 (60%) , 颅内出血1例 (3.8%) ;全部患者均于发病2~10h以内接受了颈内动脉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 (发病至治疗开始的时间) 平均330min, 共有15例于发病6h以内开始接受治疗, 13例 (86.7%) 治疗效果好, 2例 (13.3%) 疗效差;11例在6~10h开始治疗, 6例 (54.5%) 治疗效果好, 5例 (45.5%) 疗效差。接受治疗时间预后分析表明, 时间早晚的预后差异有显著性 (c2=8;v=1;P<0.005;见表1) 。

(2) 溶栓后复查血凝血酶原时间12~14s, 血小板 (117~336) ×109/L, 血糖5.4~7.6mmoL/L, 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目前认为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是治疗脑梗死最基本、最有效、最有前景的方法, 没有溶栓复流, 即使最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和药物最终也不能挽救持续缺血的脑组织, 因此, 溶栓治疗越来越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但是, 方法、时间、病例的选择对疗效尤为重要[6]。

(1) 给药途径与血管再通程度: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2种途径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都有一定的疗效, 但动脉溶栓明显比静脉途径的时间窗要宽, 同时可以减少对纤溶药物的全身不良反应。ReJane等报道的超过10例的局部动脉溶栓资料[7], 提示动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静脉滴注尿激酶疗效高而安全, 结合静脉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可以延长溶栓时间, 增加再通率。而颈内动脉穿刺加压给药操作简单、费时短、费用低, 利于早期用药, 且远期效果同样确切, 实用价值大, 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2) 时间窗与预后:预后与治疗开始的时间、血管重建程度有明显相关性。本组共有15例于发病6h以内开始接受治疗, 13例 (86.7%) 疗效好, 2例 (13.3%) 疗效差;11例在6~10h开始治疗, 6例 (54.5%) 治疗效果好, 5例 (45.5%) 疗效差, 说明治疗开始时间越早, 血管重建越好, 则预后越好。但是, 目前对于治疗的时间窗尚没有明确的规定, 大多数学者认为6h以内进行最好, 本组病例也证实了这一点。局灶性脑缺血动物实验证实:脑血流停止超过6~10h, 缺血区周围的半暗带神经元恢复的可能性明显减少。但是脑缺血的个体差异比较大, 同时缺血程度、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对治疗都有着影响, 所以也有报道超过6h治疗一样有效, 本组病例中就有36.4%的病例血管再通的程度>50%。但我们的结果提示应尽早进行治疗, 6h以内开始治疗的效果优于6~10h。

(3) 高龄是溶栓引起出血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一项心肌梗死溶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为发生实质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也是如此, 而本组26例患者预后好的21例中, 年龄65岁以下者19例 (90.5%) ;预后差者5例中, 65岁以上者3例 (60%) , 1例溶栓失败, 并发颅内出血 (3.8%) , 年龄为70岁。2组患者年龄与预后有显著性差异 (P<0.005) 。高龄患者预后差, 易出血, 应是溶栓的禁忌证。因此, 溶栓成功的关键是严格掌握适应证, 目前的治疗建议溶栓的年龄适应证为70岁以下, 而本组中年龄均≤70岁。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会溶栓标准[J].中华神经杂志, 1996, 6:379.

[2]薛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7, 5:226.

[3]苏慧.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0, 2:106

[4]马可夫.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并发症[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2:104.

[5]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67.

[6]范玉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5:312.

动脉溶栓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8例, 均为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 男31例, 女17例, 年龄33~76岁, 平均 (49.8±3.8) 岁。椎动脉血管病变19例, 基底动脉主干病变29例。NIHSS评分为7~21分。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 (动脉内溶栓治疗) 和对照组24例 (抗凝治疗)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及NIHSS评分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 (1) 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当中, 针对脑梗死病症做出了相关的诊断标准; (2) 患有后循环脑梗死病症的患者会出现四肢瘫痪、吞咽困难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等; (3) 对患者都进行颅脑CT检查以及DWI等检查, 发病时间一般会持续12~72h; (4) 在检查患者的心脏、肝肾功能后发现均保持正常, 经过血液学检查之后也没有发现溶栓禁忌症状。

排除标准:排除无症状及体征的静止性脑梗死、非脑血管病事件、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或法定代表人拒绝参与调查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剂量为2000U的普通肝素, 要求静脉注射, 之后每小时静脉注射剂量为800~1000U的泵入, 持续72h。观察组:要求手术过程中患者呈仰卧位, 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 对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 要求穿刺过程中采用seldinger法, 穿刺成功后再插入5F动脉鞘管, 为了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现象, 需要连续不断的注射微量的泵入尼膜同, 然后利用猪尾巴导管查看患者双颈动脉以及椎动脉的具体情况, 这时就可以初步确定闭塞血管的具体位置;之后改用5F单弯导管, 对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 找出发生病变血管的具体位置, 结束造影, 尽可能的把单弯导管置于血栓位置处, 在接下来的40min内, 连续不断的泵入剂量为50mL的生理盐水以及75万U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结束之后继续观察闭塞血管的具体状况。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的第二天进行头颅CT检查, 并做血常规检测, 查看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上述检查均稳定, 则需要让患者每天口服剂量为100mg的拜阿司匹林片。

1.4 疗效评价

(1) 对影像学进行评价。要求对所有患者在手术进行之前和手术完成之后进行脑血管DSA检查, 对出现闭塞现象的血管进行前后的再通状况对比, 手术后如果颅内各个分支显影都较为清楚则表示血管再通良好, 如果栓塞位置的后端有一部分显影, 则表示部分血管再通良好, 如果完全不显影则表示血管仍然不通。 (2) 临床疗效评价。分别在术前及术后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评分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标准 (NIHSS评分) 。治疗前后NIHSSS评分降低超过4分者为有效, 超过6分者为显效, 小于4分或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增加者为无效[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影像学评价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总溶通率为83.33% (20/24) , 对照组的为58.33% (14/24) , 两组的总溶通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在对患者施行动脉溶栓治疗之前进行造影发现基底动脉并没有显影, 而完成溶栓之后基底动脉显影, 并且患者的双侧大脑后位置上的动脉也显影。

2.2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24h后,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 (18/24) , 对照组的为50.00% (12/24) , 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2。

3 讨论

对于患有后循环脑梗死症状的患者容易出现非常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等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患者昏迷、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甚至呼吸困难等。该病症的发病机制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闭塞现象引起的,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患者的病死率甚至会高达90%, 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3]。目前, 缺血半暗带理论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提出了一个时间窗。患者如果出现急性的椎基底动脉脑梗死病症, 那么一定要在早期进行有效的血管再通, 尽快恢复患者的脑血流供应, 降低该病症对患者铁血脑组织造成的损伤。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血小板的聚集以及溶栓等。

最近几年以来, 我国神经放射学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并且提出了缺血半暗带理论, 能够在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缺血半暗带区域的正常血供, 能够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具有的神经功能。此外, 尿激酶可以将纤溶酶原有效的转化为纤溶酶, 可以很好的降解纤维蛋白原等物质, 具有良好的溶栓功能。所以, 尽早的通过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 对于后循环脑梗死症状的治疗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通过静脉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简单易行, 不过由于时间窗相对较短, 在整个静脉溶栓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依据, 实行时候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症状, 采用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对闭塞血管进行再通,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本文介绍的动脉内溶栓指的是通过使用插管技术尽可能的将导管靠近闭塞血管的, 然后注入适当剂量的溶栓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 提高栓子周围所注射药物的浓度, 尽量减少药物注射剂量, 可以提高血管的再通率。在采用溶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参考指标之一就包括了“时间窗”, 对溶栓治疗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到目前为止, 一般溶栓时间窗都会在3~6h之间, 不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病6h内就能够接受溶栓方式治疗的患者却非常少, 所以探讨如何在6h以上提高溶栓治疗的有效率更具有临床现实意义。美国卒中学会针对由于大脑中动脉出现闭塞现象造成的卒中患者, 提出可以在发病6h内采取动脉内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4]。在本研究中, 由于椎基底动脉出现闭塞现象引起的后循环脑梗塞病症则可以适当的延长到12h进行治疗。

患者在出现脑梗死之后的72h内, 及时的给予抗凝治疗能够有效的限制血栓向缺血性半暗带区域的继续延长, 能够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 进一步促进了侧支的有效循环。在本研究中, 对24例脑梗死患者给予了抗凝治疗, 所有患者都没有抗凝禁忌症状, 并且发病时间均在12h以上、72h以内, 没有出现意识上的障碍,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的波动, NIHSS评分<11分, 在经过治疗后相比于溶栓治疗效果较差。

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 (动脉内溶栓治疗) 和对照组24例 (抗凝治疗) ,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溶通率为83.33% (20/24) , 对照组的为58.33% (14/24) , 两组的总溶通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两组治疗24 h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动脉内溶栓,后循环脑梗死,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林志霞, 闫海霞, 刘大城.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09, 15 (17) :262-263.

[2]张春瑞, 杨睿海, 李军.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还是选择性动脉溶栓[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6) :757.

[3]张春瑞, 杨睿海, 李军.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还是选择性动脉溶栓[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6) :757.

动脉溶栓治疗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的脑梗死患者中的80例, 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方式, 对照组使用非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其中, 观察组男22例, 占55%;女18例, 占45%。年龄段在39~70岁, 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男24例, 占60%;女16例, 占40%。年龄段在36~69岁, 平均年龄58岁。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心电图、尿常规、血常规、凝血时间、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方面检查均正常。

1.2 治疗指标

参照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性会议上所制定的相关标准, 对患者的病情予以诊疗。经过脑CT初诊, 以及DWI和PWI等的复诊后, 确定患者均为脑梗死病患。

1.3 治疗方法

动脉介入组介入的导管由股动脉到达主动脉弓, 直至闭塞位置, 找到责任血管, 并同步掌握其侧支血管的基本循环情况。然后, 通过导管, 每次经动脉缓缓注射尿激酶, 按照1万u/min (事先在50 m L生理盐水中融入50万u的尿激酶予以稀释) 的速度进行, 使用30 min完成注射, 注入25万u的尿激酶后, 观察血管闭塞处的溶栓情况, 如已完全畅通, 则停止注药;如果血管仍然局部闭塞, 则继续给药, 并使用微导丝机械配合碎栓, 反复进行直至血管完全畅通。尿激酶可加量, 并用生理盐水再行稀释, 但如果使用120万u后仍不能疏通血管, 则应终止用药。溶栓后,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 对颅腔做CT检查, 并进行血凝常规、血常规以及肾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了解溶栓基本效果。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接受治疗。

1.4 疗效评定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性会议上制定的关于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 (NDS) 标准[3], 分别在治疗之前、治疗24 h后以及治疗14 d后, 进行疗效评定。有效:病症出现好转, 基本的生活能力恢复, 但尚不具备基本工作能力。显效:病症好转状况较为明显, 患者的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已经部分恢复常态, 能从事较简单的体力劳动。基本治愈:患者自觉病症已基本痊愈, 体征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基本劳动能力和工作能力已经恢复, 能独立进行日常生活, 动作协调能力较好。结合以上评定方式, 并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出基本的分析评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 (x±s)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本疗效对比

经统计, 观察组40例患者中, 有效率20%, 显效率25%, 基本治愈率52.5%, 无效率2.5%, 总体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25%, 显效率20%, 基本治愈率37.5%, 无效率17.5%, 总体有效率80%。两组患者在基本疗效上整体比较, 观察组整体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NDS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4 h后以及治疗14 d后分别进行对比, 发现治疗前, 两组在NDS上差别不大, 但在治疗24h和14 d后, 观察组患者在NDS上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 而对照组的降低幅度不大。两组相比, 观察组在NDS上较之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方面情况

经治疗期间以及随访期间的分析对比, 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 以及物质生活方面, 观察组的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上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 因动脉处于闭塞状态, 无法为脑组织正常性供血供氧, 最终导致脑组织出现梗死症状。临床上常规治疗脑梗死的方式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但还存在一定缺陷。使用尿激酶通过动脉介入的方式, 疏通血管的闭塞位置, 相比于常规的疏通血管方式, 在整体效果上更为显著。

尿激酶可以有效降解纤维蛋白原以及纤维蛋白, 局部辅助配合使用微导丝机械, 可以有效地粉碎血管堵塞位置, 通过药物浓度的增强, 以及与血栓接触面积的加大, 加快溶栓速度, 并提高溶栓效果, 同时, 还可以很好地减少并发症, 显著地改善预后, 是当前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的脑梗死治疗方式[4]。

在临床使用尿激酶介入动脉进行溶栓时, 虽然并发症发生几率相对较小, 但也应在溶栓过程中, 做好脑梗死常见并发症脑出血以及血管再闭塞的预防, 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加大治疗难度, 增加复发率, 延长治疗时间, 增加患者的痛苦[5]。

分析该研究所有统计材料可见, 动脉介入溶栓与非介入治疗方式在基本疗效上相比, 前者在有效率、显效率、基本治愈率、无效率, 以及总体有效率上综合而言, 要优于后者;在NDS不同治疗阶段的对比中, 治疗前、治疗24 h后, 以及治疗14 d后,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效果较明显优于非介入治疗方式;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方面对比, 动脉介入溶栓方式也要优于非介入方式。以上结果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合观察本结果,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在整体疗效上, 较之非介入治疗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脑梗死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莉, 陈培民, 高丹.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与非介入治疗比较[J].中国水电医学, 2008 (3) :572-574.

[2]杨明尚, 袁志祥.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与非介入治疗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3) :572-574.

[3]齐玉英, 赵宏海.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与非介入治疗比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3) :572-574.

[4]张涛, 张猛, 王琳, 等.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62例治疗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8 (8) :175-177.

肺栓塞2例溶栓治疗与体会 篇10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67岁,因右腿胫股骨折在我院骨科治疗。住院23天时,于活动后突感胸闷不适,伴胸痛,呼吸困难,大汗及全身不适,持续20分钟,当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而高度怀疑为肺栓塞请心内科会诊。动脉血气分析:PaO2 67mmHg,PA-Ado2 25,低碳酸血症30mmHg,D-二聚体检测:血浆1-二聚体>500UH/L,肺通气/灌注显象:左肺前段、右肺灌注缺损;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室扩张>80%,右肺动脉内径增加72%,下肢静脉彩超示: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现右下肢明显比左测肿张,两侧小腿周径相差>5cm,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并伴咳少量血,结合以上检查诊断: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②肺栓塞。而转入心内科治疗。查体:患者呼吸急促,端坐体位,口唇紫紺,颈静脉充盈,右下肺呼吸音消失,中肺呼吸音减弱。心率118次/分,房颤,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肢水肿。立即予以尿激酶150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点,2小内滴完,予低分子肝素钙6000u,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4天后加用华法令3mg根据国际标准化单位(INR)调整剂量,至INR达正常值的2.5倍,与肝素重叠使用4天,停用肝素,同时给予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患者胸闷,胸痛逐渐缓解,心率逐渐恢复至64次/分。1个月后复查肺ECT:左肺血流灌注恢复,显像清晰,右肺上野血流改善,右下肢肿涨明显消退,双小腿直径相差<0.5。血气分析:PO2 74.3mmHg,病情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根据INR调整华法令用量,坚持服药,能正常生活。

例2:患者,女,6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天,2009年7月30日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急诊阑尾切除术。术后2天出现右小腿发硬,疼痛,初未引起注意。后下地活动后出现晕厥,大汗,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后自行数分钟后恢复意识,觉胸闷气短,查体血压70/50mmHg,心率160次/分,律整,心音低钝,无杂音,右下肺呼吸音低,无啰音。急查心电图示:窦速ST下移T波倒置,血浆D-二聚体>500UH/L,胸部螺旋CT平扫及CTA检查示左上肺索条状高密度,部分钙化,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两下肺见片状高密度影,以宽基与胸相连,增强示两肺动脉主干见充盈缺损呈低密度,管腔周围对比值充填。考虑为肺栓塞,予尿激酶150万U加入100mml生理盐水中静滴,2小时内滴完,4小时后APTT低于正常值的2倍,开始应用肝素1000U/小时持续静滴抗凝治疗,同时服用阿斯匹林300mg/日,每6小时测定APTT维持于正常对照值1.5~2.5倍,调整肝素剂量。第4天患者出现柏油便量约600ml,大便常规示:RBC(++),潜血(++),考虑为应激性溃疡,在溶栓抗凝治疗中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止血保护胃黏膜对症治疗后,消化道出血消失。同时加用华法林,起始剂量3mg,根据INR调整剂量至INR正常值2.5倍。停用肝素治疗。继续华法林治疗。患者无胸痛,呼吸困难,病情好转出院。

溶栓低分子肝素及肝素抗凝均有效,均获得较好疗效。

讨论

以上2例诊断并不困难有明显的易患因素,如老年,骨折后长期卧床及外科急诊手术后,有典型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肺ECT显示,大面积肺栓塞,左肺前段及右肺灌注缺损:血气分析示持续的低氧血症,D-二聚体>500UH/L,结合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及其他检查肺栓塞诊断明确,经积极的溶栓、抗凝、病因治疗和其他对症治疗,2例均治愈出院。急性肺栓塞起病急,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危急患者生命,应急诊进行其他常规检查,一旦确诊或高度可疑,应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血液动力学稳定的肺栓塞,临床症状相对轻,有充足的机会进行相关检查,仔细分析而得到正确诊断。该类患者绝大多数仅需抗凝治疗,在基层医院即使得不到确诊或无经济条件检查,只要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无抗凝禁忌者,及早开始抗凝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应用更好,出血及并发症少,应用更安全,且不用监测APTT。应用肝素应注意检测APTT及INR,注意剂量的个体化。总之,要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仔细搜集病史及认真的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认真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裎显声.肺栓塞的诊断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35:268.

动脉溶栓治疗 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老年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 其中男40例, 女22例, 年龄60~82岁, 平均 (66.3±5.4) 岁, 发病时间均在24 h以内;发病部位:右下肢动脉30例, 左下肢动脉25例, 双下肢7例。临床表现:患侧均有不同程度疼痛, 感觉或运动障碍等。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 包括予以溶栓药物、营养血管药物等治疗。

1.2.2观察组予以介入溶栓治疗:结合DSA动脉造影, 行Seldinger技术于患肢侧股动脉穿刺插管, 注入对比剂结合DSA造影评价病变段血管的长度和狭窄率, 确定治疗范围, 将导丝引导导管插入血栓近端, 退出导丝, 缓慢灌注尿激酶10万~20万U, 溶栓速度1万U/min, 待血栓部分溶解后, 结合DSA造影继续将导管尖端插入血栓内部并进行反复溶栓, 直至DSA造影下无血栓显影且动脉回血良好。溶栓治疗后DSA造影显示血栓未溶解, 则先固定导管, 经导管持续泵灌入尿激酶8万U/h×24 h;同时口服溶栓药物阿司匹林100 mg/d;予以肝素500 U/h静脉滴注;治疗24 h后将尿激酶灌注速度减至6万U/h, 继续经溶栓导管关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并于48 h内选适当时机拔除溶栓导管。

1.3评价指标: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率, 疗效评价标准: (1) 治愈:DSA造影显示血栓完全溶解, 血管通畅, 患侧动脉正常搏动, 皮肤温度趋于正常。 (2) 好转:DSA造影显示血栓基本溶解, 仅存少量血栓, 血管通畅, 远端动脉搏动趋于正常, 皮肤温度趋于正常。 (3) 无效:DSA造影显示血栓部分溶解, 血管不完全通畅, 远端血管搏动异常, 皮肤温度、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方法:SPSS 15.0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以 (±s) , 以t检验,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采用χ2检测,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31例患者中治愈21例 (67.7%) , 好转8例 (25.8%) , 无效2例 (6.5%) , 总有效率93.5%;对照组31例患者中治愈14例 (45.2%) , 好转11例 (35.4%) , 无效6例 (19.4%) , 总有效率8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4.758, P<0.05) , 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中复发率比较:观察组31例患者中复发急性下肢动脉缺血1例, 复发率3.2%;对照组31例患者中复发急性下肢动脉缺血5例, 复发率16.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4.862, P<0.05)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起病急、进展迅速, 容易致残, 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最佳介入溶栓手术时机是发病24 h以内, 介入溶栓具有创伤小、快速缓解病情的优势, 且该方法对动脉血管内膜损伤程度小, 安全性较高[2]。老年患者中常见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症, 而介入溶栓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疗效确切、安全。介入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首次溶栓无效时, 再次灌注治疗的损伤也较小。

本研究中, 观察组予以介入溶栓治疗, 治愈率为67.7%, 治疗总有效率93.5%;而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 治愈率45.2%, 总有效率80.6%;可见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相对于保守治疗其临床疗效更理想。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采取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直接经导管灌注尿激酶, 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 可使血栓部位药物浓度较高, 溶栓效果显著[3]。而保守治疗方法通过服用溶栓药物时血栓部位药物浓度较低, 因此其溶解血栓效果不够理想。在治疗后1年内的随访中, 观察组仅复发1例, 复发率为3.2%;而对照组复发5例, 复发率为16.1%, 可见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后复发率较高, 而经介入溶栓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由于介入溶栓治疗时经DSA造影进行溶栓, 溶栓效果确切, 血栓溶解较为充分, 血管远期通畅效果较好, 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摘要:目的 分析介入溶栓对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8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老年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介入溶栓治疗, 对照组行保守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复发率3.2%;对照组复发率16.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疗效显著, 且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老年,介入溶栓

参考文献

[1]赵杰, 杨立民, 张震, 等.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疗效对比[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 (11) :133-135.

[2]宋洪生, 吴芳.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19) :2091-2093.

上一篇:国家能力下一篇:物流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