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饮食原则

2024-09-04

长寿饮食原则(共7篇)

长寿饮食原则 篇1

(续上期)

为什么要摄取维生素:

1) 维生素A( 视黄醇 ) 功能 : 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 调节皮肤状态。缺乏症:夜盲症、眼球干燥,皮肤干燥及痕痒。2) 维生素B1(硫胺素) 功能:强化神经系统, 保证心脏正常活动。缺乏症:情绪低落、肠胃不适、手脚麻木、脚气病。3) 维生素B2(核黄素) 功能: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缺乏症:嘴角开裂、溃疡,口腔内粘膜发炎,眼睛易疲劳。4) 维生素B3(烟酸) 功能:保持皮肤健康及促进血液循环,有助神经系统正常工作。缺乏症:头痛,疲劳,呕吐,肌肉酸痛。5) 维生素B5 (泛酸 ) 功能 : 制造抗体 , 增强免疫力,辅助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产生人体能量。缺乏症:口疮,记忆力衰退,失眠,腹泻,疲倦,血糖过低等。6) 维生素B6功能:保持身体及精神系统正常工作,维持体内钠、钾成份平衡,制造红血球。缺乏症:贫血、抽筋、头痛、呕吐、暗疮。7) 维生素B12(钴胺素) 功能:防止贫血, 制造红血球,防止神经遭到破坏。缺乏症:疲倦、精神抑郁、记忆力衰退、恶性贫血。8) 维生素C(抗坏血酸)功能:对抗游离基、有助防癌; 降低胆固醇,加强身体免疫力,防止坏血病。缺乏症:牙龈出血,牙齿脱落,毛细血管脆弱,伤口愈合缓慢, 皮下出血等。9) 维生素D功能:协助钙离子运输,有助小孩牙齿及骨骼发育。补充成人骨骼所需钙质,防止骨质疏松。缺乏症:小孩软骨病、食欲不振;腹泻等。10) 维生素E (生育酚) 功能:抗氧化剂、有助防癌;与生育相关。缺乏症:红血球受破坏,神经受损害,营养性肌肉萎缩,不育症,月经不调,子宫机能衰退等。11) 维生素F(亚麻油酸、花生油酸) 功能:防止动脉中胆固醇的沉积,治疗冠心病。帮助腺体发挥作用,使钙能被细胞利用,从而增进健康和成长,有助于皮肤和毛发健康生长。缺乏症:诱发心血管疾病等。12) 维生素H(生物素) 功能: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 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还具有防止白发和脱发, 保持皮肤健康的作用。缺乏症:白发,脱发,皮肤干裂等。主要食物来源:牛奶、牛肝、蛋黄、动物肾脏、水果、糙米中。13) 维生素L功能:促进乳汁的分泌。缺乏症: 乳汁分泌不足等。主要食物来源: 牛肝、蹲鱼、酵母、野菜。14) 维生素K功能:与凝血作用相关,许多凝血因子的合成与维生素K有关。缺乏症:体内不正常出血。15) 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 功能: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增强维生素C功效;增加毛细血管壁强度, 防止瘀伤。有助于牙龈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有助于因内耳疾病引起的浮肿或头晕的治疗等。缺乏症:与维生素C缺乏症类似。

为什么要摄取常量元素:

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是骨骼、牙齿的主要组分, 神经传递和肌肉收缩必需的元素。成年人体中钙的含量约为1200克, 钙占体重的1.5%~2%,正常人血清钙离子浓度为2.2~2.7mmol,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的钙存在于细胞内、外液及血液中。血液中占0.1%。离子状态的钙参与血液凝固,心肌在内的肌肉收缩运动和活化ATP酶。缺钙引起儿童软骨病,佝偻病,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以及受伤后流血不止。钙具有镇静、镇痛、恢复疲劳等作用。

维生素D能促钙和磷吸收。维生素D缺乏时, 钙的吸收 率就会降低 。太阳光内紫外线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婴儿可以吸收食物中50% 以上的钙,儿童吸收40% 左右 , 成年人吸 收约20%,40岁以上的成年人,钙的吸收率随 年龄平均 每10年减少5~10% 。年龄越大, 钙吸收越 少 , 女性比男性更加明显。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缺钙时,钙的吸收率提高;腹泻时钙的吸收减少。体育锻炼促进钙的代谢,提高钙的吸收率。摄入过量钙会引起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并影响视力和心脏功能,一次性过快静脉内注射钙剂可使心脏骤停。

磷成年人体中磷的含量约为700克 , 80% 沉积于骨骼和 牙齿中,其余分布于神经组和细胞内液中。人体每100毫升全血中含磷35 ~45毫克。磷 是细胞内液 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构成骨质、核酸的基本成份,既是肌体内代谢过程的储能和释能物质,又是细胞内的主要缓冲剂。摄入过量或过少的磷都会影响钙的吸收,而缺钙也会影响磷的吸收。每天摄入的钙、磷比以2∶1最好,有利于两者的吸收。正常的膳食结构一般不会缺磷。

镁成年人体中镁的含量约为25克,约为体重的0.05%,正常人血清镁 离子浓度 为0.8 ~ 1.2mmol/L,50%沉积于骨骼中,其次存在于细胞中,血液内占2%, 镁和钙均具有保护神经作用,是镇静剂和降低血液胆固醇催化剂。镁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脂肪和糖类的 利用以及许多酶的激活。缺镁会导致横纹肌、平滑肌的代谢障碍,产生周身酸痛乏力,胃肠蠕动减弱, 引起食欲减退和腹胀。缺镁可使冠心病人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现象。镁代谢平衡的失调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致命的血管并 发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如高血压、心肌梗塞患者往往有严重的缺镁现象。缺镁使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和糖代谢紊乱,诱发糖尿病。缺镁可引起大脑思维混乱,丧失方向感,产生幻觉,精神错乱,抽筋,颤抖,失眠和肾炎等症状。镁和钙的最佳比例为1∶0.4~0.5,有利于钙的吸收, 缺少镁的摄入,钙会随尿液流失, 若同时缺乏镁和VB6,则钙和磷会形成磷酸钙结石 (胆结石、肾结石、膀光结石) 和动脉钙化。镁又是利尿剂和导泻剂。过量摄入会导致粪便、尿液中镁、钙、磷的大量流失,导致肌肉无力、眩晕、丧失方向感、心跳变慢、反胃、甚至失去知觉。符合理想比例的适量摄取钙、镁、磷是健康长寿的保证。成 年人每天应摄入350mg镁。儿童和老年人摄入量还应更多一些。

钠、氯和钾钠和氯主要在细胞外液中。而钾则主要在细胞内。这三种物质参与体液的酸碱平衡, 水和电解质平衡并调节渗透压。钠是人体胆汁、胰液、汗液和眼泪的组成成分,它还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起作用。钾有助于神经系统传达信息。氯用于形成胃酸。这三种物质每天均会随尿液、汗液 大量排出体外。钾和钠的摄取量必须保持均衡,过多的钠会使钾随尿液流失,过多的钾又会使钠严重流失。过多的钠会促使血压升高。钾可激活多种酶,对肌肉的收缩非常重要,没有钾糖无法转化为能量或贮存在体内的肝糖中 (为新陈代谢提供能量的物质)。缺钾会导致低血糖、细胞水肿、肌肉麻痹和心律失常。缺钾或钾过多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心脏停止跳动。美国一项 调查发现50岁以下猝死于心脏病的人大多是由于心肌细胞内缺钾所致,每天钾、钠、镁、钙都均衡摄入,是健康长寿的又一基本保障。

食物中含有的磷、硫、氯等非金属矿物元素在人体内氧化后,生成磷酸根、硫酸根、氯离子等,含有带阴离子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有人称为生理上的“酸性食品”肉、鱼、禽、蛋等动物食品中含有丰富的含硫蛋白质,而主食的米、面及其制品中含有磷较多,所以它们都属于“酸性食品”。金属元素钠、镁、钾、钙等在人体内氧化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凡含带阳离子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称为“碱性食品”,大部分蔬菜、水果、豆类都属于“碱性食品”。 (下期续)

长寿饮食很“单调” 篇2

这些健康老人,没有昂贵的保健品,也享受不到燕窝人参鱼翅,并且,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吃着同样的几种食物。如此单调的饮食,难道就是长寿秘诀?日本饮食研究专家松长绘菜走进这些老人的厨房,一探究竟。在104岁的奥村老太太的厨房,她的午餐菜单是:白饭、海带豆腐豆芽汤、苦瓜炒猪皮、盐煮鱼和蔬菜拌鱼干。每一种分量都很少,少到吃惯了大份食品的城里人觉得这些充其量就是开胃菜。“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菜,蔬菜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搭配鲭鱼、豆腐、猪皮里的优良蛋白质,虽然家常却营养十足。”松长绘菜说道。走进其他老人家中后他发现,每家的餐桌都大同小异,豆腐、海带、鱼、蔬菜永远是主角,只是做法略有不同而已。

4种食物每天必吃

松长绘莱表示,造成现代人老化的危机不是营养不良,而是营养不均衡。想要吃出活力、吃出青春,以下这4种食物,必不可少。

鱼:深海鱼(如青花鱼、鲑鱼、鳕鱼、沙丁鱼)中的DHA可以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EPA则能降低血液里的中性脂肪和坏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

豆腐:大豆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经过加工的豆腐,营养素的吸收率大大提高。豆腐是人们植物蛋白质的最好来源,还能提供丰富的钙和镁。

海带: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烟酸以及碘等多种微量元素。在日本,海带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妙药,能预防肥胖、心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

漫谈长寿——饮食篇(续七) 篇3

学者发现,动脉中有98种,肝脏中有500多种独特的酶负责不同的功能。人的呼吸,咀嚼,饮水,吃东西,消化食物以及思考,呼吸,拿东西,看报,吃饭,说话和听到电话铃声的一切身心活动过程,都必需有酶的参与。生命的每一刻,酶都在发挥着化学作用,酶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生命要素。生命的本质就是酶。据估计,70%的人体疾病是自愈的,只有30%左右的疾病是治愈的,自愈过程中酶起到决定性作用。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由于体内酶的缺乏所引起。人天生拥有自愈力,指的就是代谢酶的功能,科学已经证明,治愈力就等于酶。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代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解代谢,另一种是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经过消化酶的工作变成身体需要的小分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合成代谢就是代谢酶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结合在一起变成我们的血液,骨骼,组织,器官,并履行排除身体中的废物的任务。

身体器官的功能,营养的吸收,毒素的排除,无一不与酶息息相关。酶赋予机体细胞的生命和个性。人类身体只要缺少酶或存在某一个酶功能异常时就可能无法生存。相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的缺乏远没有像酶缺乏那样重要。酶决定着我们的健康、老化和寿命。酶是解决人类健康长寿所不可或缺的手段。体内储存和制造酶的能力是有限的,节约酶的消耗或增加酶的摄入是保证健康长寿的极其重要一环。

最好说明酶重要性的例子是,狼、兔等野生动物的寿命远远超过人工饲养动物的寿命。家养宠物的患病率在持续增加,寿命远不如野生动物的原因可能和人们只用熟食喂养有关。尽管,宠物粮中含有宠物生存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人们忽视了经过高温消毒的宠物食粮中不含酶的事实。

显然,生物体内的热量、维他命、蛋白质、矿物质、脂肪都不足尚可存活,但是如果酶不足的话,那就无法维持生命。

烹饪的、加工等垃圾食物、大鱼大肉、食品添加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滥用药物、发烧、感冒等所有疾病以及紫外线、X光、电磁波辐射、环境污染、充满着生活压力所产生的游离基都是过度消耗体内酶的过程。滥用抗菌素杀菌引起的场内菌群失调又是导致酶缺乏的另一重要原因。

癌症、肥胖、心脏病、退化等几乎所有各种慢性病无不与酶不足有关,酶缺乏或失平衡是所有疾病、亚健康、老化的至关重要的病因之一。

享受烹饪食物的乐趣的同时,提倡每天适当地生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吃些含有酶的传统食物,如蜂蜜、饴糖、酸牛奶、奶酪、豆腐乳、臭豆腐、豆酱、酱油、黄酒、米酒、饴糖、传统发面食品等,养成补充酶的习惯。

食物酶存在於所有的生食物中。他们是消化酶的外部来源。青木瓜内含丰富的木瓜酶、木瓜蛋白酶、凝乳蛋白酶。绿豆富含淀粉酶、氧化酶。西兰花中含有抗癌酶。菠菜、海藻和坚果种子富含各种酶。萝卜、香瓜、菜花富含过氧化物酶,南瓜含维生素C分解酶 ,蕨菜含有维生 素B1分解酶,菠萝和猕猴桃富含蛋白酶。无花果富含淀粉酶和蛋白酶。纳豆菌中富含淀粉酶、纤维酶。多吃含活性酶高的新鲜食物可以营造良好的肠胃环境,使肠道内的细菌更好的合成高活性酶。

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所有富含抗自由基、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可以转而促进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被认为是一种抗衰老酶。

食物经过烹饪破坏了食物内含有的活性酶,生命离不开活性植物酶。生食是提高身体“酶”能力的最好办法,美国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图里·维尔塔宁教授证明,在咀嚼生蔬菜的过程中,蔬菜中的酶会在口腔中释放出来,与食物接触并开始消化过程。人体有一套保护酶的方法,可以使酶完整地经过肠道,有一半以上的酶一直能到达结肠。在结肠里,这些酶可以与活性氧结合,从而改变肠内菌群的平衡,减少肠内的发酵和腐败,而这些正是与患结肠癌相关的因素。它们还可以创造一个利于有益菌生存的环境。尽管三餐中生吃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所栽种出来的水果、蔬菜、芽菜、坚果等食物,使人体最大程度地摄取果蔬中的酶、维生素、抗氧化剂、纤维素、植物蛋白质等养分,促进人体环保和健康,为人体提供生命能量、促进身心健康的好处无需置疑,但不能说人类应该回归到完全生食代谢酶是一类具有特殊生化功能的蛋白质或核酸。酶没有能量,却承担加速体内物质的化学反应,即催化作用的重要任务。一般的理解是食物造就了人类,其实,精确的说,应该是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的成分才是造就了人类。食物只有被转化为可吸收物质时,才能提供生命需要的营养。酶意味着食物转化为可吸收物质不可或缺的物质,酶就是生命。

当前市场上供应含酶的药物制剂,如溶菌酶片、多酶片、辅酶A注射液、辅酶Q10片以及从新鲜蔬菜水果中提炼的酶的保健品。这些都是额外增加没的摄入补充方法。节约酶的消耗,增加酶的摄入是健康长寿的至关重要的措施和保证。

关于酶如何影响生物体健康问题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美国学者提出:生物体一生当中体内所能合成的酶(潜在酶) 的总量是一定的。当生命体的这些潜在酶耗尽的时候,生命将走到尽头。尽管这一学说有待验证,但是,体内酶的含量决定着生命的延续是确切无误的事实。

虽然,自古以来,祖先早已成功制造发酵食物一类含酶高的食品,但是,目前仍限于利用微生物合成酶,而无法靠人工合成酶。如何解决人工合成酶方法或寻找到从其他生物体中提取并有效利用酶的方法是今后人类努力研究方向。

人们不禁会提出问题:很脆弱的酶,在胃内酸性环境中会不会被破坏,而无法起到功效。美国维尔塔宁教授证明,酶不会因胃酸作用而变性,人体可以使酶保持活性,完整地经过肠道,到达结肠。这些酶在结肠里与活性氧结合,促进肠内有益菌生存和菌群的平衡,减少肠内的发酵和腐败,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美国自然疗法博士亨伯特·圣提诺说:“人体像灯泡,酶像电流。只有通电后灯泡才会亮,没有了电我们只是一个不会亮的灯泡而已。”他还说:“为什么有的治疗能药到病除,而有些是药到病不除,关键就在于酶。”

现代科学已经明确,治愈力就等于酶,酶就是你身体里的医生。人天生拥有自愈力,其实指的就是代谢酶的功能,因为身体里已经没有其他机制可治愈任何事物。”科学已经证明,治愈力就等于酶。

长寿饮食十一点 篇4

二、质量好一点。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应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

三、蔬菜多一点。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老年人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四、口味淡一点。盐吃多了会加重肾脏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五、品种杂一点。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

六、饭菜香一点。这里说的“香”,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

七、食物热一点。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损伤。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

八、饭要稀一点。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顿顿喝粥,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和馒头、米饭相差很多,长此以往,可能会营养不良。

九、吃得慢一點。细嚼慢咽易产生饱胀感,可防止吃得过多,亦可使食物消化得更好。

十、早餐好一点。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十一、晚餐早一点。“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进餐后的4~5小时,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吃夜宵,排钙高峰到来时老年人可能已经睡觉了。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而且应不吃或少吃夜宵。

漫谈长寿——饮食篇(续九) 篇5

概括来说,如下食物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地瓜 (也叫红薯、白薯、甘薯,含胡萝卜素、赖氨酸、植物纤维、去氢表雄酮,熟的优于生的),芦笋 (含硒),十字花类 (包括大白菜、甘蓝、芥菜、苤蓝、西兰花、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等,含硫化物、吲哚衍生物、靛基质的复合物、胡萝卜素及维他命C),西芹 (含木质素、肠内脂、纤维素),茄子 (皮) (含龙葵素、葫芦素),甜椒 (又名彩椒,富含维生素C、辣椒素), 萝卜 (胡萝卜、白萝卜,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木质素,多种酶和许多抑制突变活性的不明成分),金花菜 (含硒),荠菜 (含二硫酚硫酮、维生素C),苋菜 (含环氧酶抑制物),雪里蕻 (红) (含不明抑癌物质),番茄 (也叫西红柿,含番茄红素)、黄瓜 (含苦味素、维生素C),南瓜 (又叫倭瓜、番瓜,含色氨酸-P),苦瓜 (含类奎宁蛋白),百合科葱属(葱、大葱,洋葱,含硫化物、花青素),大蒜 (含硫化物、大蒜素、大蒜辣素、硒和锗),黄豆 (也叫大豆,包括毛豆,含异黄酮、植物激素),菇类 (蘑菇、金针菇,含多糖和硒),菠菜(含β胡萝卜素和叶酸),茭白 (含硫化物),海带 (又名昆布,含海藻酸钠、V一岩藻多糖类物)、甜菜根 (含叶酸),酸奶 (也叫优格,含嗜酸乳杆菌及某些双歧杆菌),绿藻 (也叫小球藻,含硫酸多糖),木瓜 (含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萝卜素)、樱桃 (含花青素、类黄酮),石榴 (含石榴多酚),山竹 (含山竹果山酮),柑橘 (含β- 玉米黄质)、芒果(含芒果多酚)、柿子 (含单宁酸)、番茄 (含番茄红素),西瓜 (含谷胱甘肽、蕃茄红素及胡萝卜素),葡萄 (含白藜芦醇、多酚、花青素),香蕉(含肿瘤坏死因子),苹果 (含三萜系化合物),弥核桃 (又叫奇异果,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P), 杏 (含维生素17)、柠檬 (含维生素C), 菠萝 (又叫凤梨,含菠萝酶),莓类水果 (包括蓝莓、草莓、巴西莓、树莓和蔓越莓,含花青素、黄酮醇、维生素C),绿茶(含茶多酚),十谷米 (包括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麦、荞麦、芡实、燕麦、莲子、麦片、薏米),麦麸 (含硒和防癌食物纤维),亚麻籽 (含植物雌激素、植物纤维、亚麻酸),枸杞 (含锗),玉米 (含硒),芝麻 (黑芝麻、白芝麻,含硒、维生素E),咖喱 (含姜黄素),辣椒 (含辣椒素),生姜(含姜油),红葡萄酒 (含白藜芦醇),红枣 (含三萜类化合物),莲子 (含的氧化黄心树宁碱,抑制鼻咽癌的作用) ,开心果 (含白藜芦醇、叶黄素),白果,南瓜子 (含亚麻仁油酸、油酸、硬脂酸)。核桃 (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E),杏仁 (含硒、维生素、胡萝卜素),巴旦木 (含硒、维生素、胡萝卜素),腰果 (含细胞毒素的同类物、腰果酸),榛子 [含紫杉醇 (Taxol) 的活性成份],松子仁,葵花籽 (含氯原酸),亚麻籽 (含木醇酚素),大枣(含β胡萝卜素、花青素),花生 (含白藜芦醇),芝麻 (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芝麻醇、芝麻酚、芝麻酚林、芝麻摩酚、松脂醇、花色苷、甾醇、肌醇六磷酸盐和硒、钾、钙和瓜子等)。

新鲜食品指富含维生素C、植物激素、酶等活性和抗氧化物质的非储存食品。

二、非健康食品

指可能有害于健康的食品。

1、非新鲜食品:指隔夜食物,腐败食物,发馊食物,发霉食物,过期食物,罐头食品等。

2、加工食物:指经过加工的,放入盐、香料、色素、防腐剂等各种添加剂和佐料的非新鲜的储存食品。

3、垃圾食品 : 指口味好 , 热量多,但营养不平衡、或附加有害于健康的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等非健康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垃圾食品包括:a、油炸类食品: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含致癌物质;破坏维生素。b、腌渍类食品: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影响粘膜系统。c、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含致癌物亚硝酸盐;含损肝的防腐剂。严重破坏维生素。e、汽水可乐类食品: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的钙;含糖量过高。f、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盐分过高,含损肝的防腐剂、香精;只有热量,没有营养。g、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h、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含致癌物亚硝酸盐;盐分过高,含损肝的防腐剂、香精。i、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雪糕):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j、烧烤类食品:含致癌物三苯四丙吡;导致蛋白质炭化变性,损伤肝肾。

4、无机食品:按理,既然有有机食品,就应该有”无机食品”,其实,不存在”无机食品”这一名称。也许,无机食品可以理解为是指应用化肥、除草剂、农药、抗生素、激素等无机化合物培植的农作物、禽蓄等。

5、过敏食物:随着个体差异,所有食品,尤其含异性蛋白的食品均可以成为一种不宜食用的非健康的过敏性食品。

6、污染食物:含有农药等化学物质,铅、汞、锡、铬、砷等重金属,塑料释放其他毒素以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都可以是有害于健康的污染食品.

7、有毒天然食物:有些天然可食用性食物本身具有毒性,甚至具有致命性毒性:如a、生的四季豆 (扁豆)和红芸豆等其他豆类含植物凝集素和皂素,具有致命性凝血作用,如果未煮熟,可致命。b、新鲜蚕豆含巢菜碱苷,蚕豆嘧啶 (一种核苷酸) 会干扰维持血红蛋白正常工作的关键因子,即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 (G-6-PD) 的正常运作,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蚕豆黄病)。存在遗传性缺乏G-6-PD的人来说,蚕豆是“危险的食物”。c、生豆浆含皂素、植物凝集素,必需煮熟后吃,煮沸过程,皂素引起的上浮泡沫系假沸,煮到泡沫消失后才是真沸。d、木薯含亚麻仁苦苷,生吃可导致胃内氢氰酸形成,剧毒致命。去皮水浸6天,可溶解、减少苦苷70%,加热煮透即可食用。e、发芽的土豆(马铃薯) 含烹饪难以将它们破坏的茄碱,包括龙葵素和马铃薯毒素,食用发芽或皮肉呈黑绿色的土豆具有毒性。f、黄花菜,也叫金针菜或解忧菜,新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经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后具有剧毒作用,晒干、煮熟后无毒,可食用。g、不新鲜的,腐烂的白菜、青菜,荠菜、灰菜等蔬菜含大量亚硝酸盐,引起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组织机体缺氧而中毒。h、蓝紫色 紫菜含环状 多肽 , 剧毒致命。i、鲜木耳含卟啉类的对光线敏感的物质引起日光炎、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不可食用。j、十字花类蔬菜可以含致命毒素芥子油。沸水焯后可食用。k、生番茄 (西红柿) 即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含龙葵素,有毒,但有一种品种成熟的西红柿呈青色的不在此例。l、发霉腐败的呈红色的甘蔗,含节菱孢霉菌,产生剧毒的三硝基丙酸,被人食用后最终导致呕吐、头晕、阵发性抽搐、四肢强直,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致命的丙酸中毒。m、白色伞状、色彩鲜艳等野生蘑菇有毒,不能食用。蘑菇具有吸收重金属特性,蘑菇的重金属含量随生长环境而变化。在恶劣环境中生长的蘑菇不宜多吃。

8、中国有毒食品一览 (转录自第一食品网)

(1) 高致癌毒大米 (陈化粮、民工粮) 以及用这类大米加工制做出的彭化食品等有毒,长期吃致癌;

(2) 毛发水勾兑出的毒酱油:铅、砷、黄曲霉毒素、4-甲基米唑、氯丙醇等对人体有害;

(3) 敌敌畏泡金华火腿;

(4) 各类水发海产品等食品的侵泡液中掺入甲醛;

(5) 含有甲醛的有毒蜜枣;

(6) 残留农药超标的蔬菜水果(百菌清、倍硫磷、苯丁锡、草甘膦、除虫脲、代森锰锌、滴滴涕、敌百虫、毒死蜱、对硫磷、多菌灵、二嗪磷、氟氰戊菊酯、甲拌磷、甲萘威、甲霜灵、抗蚜威、克菌丹、乐果、氟氯氢菊酯、氯菊酯、氰戊菊酯、炔螨特、噻螨酮、三唑锡、杀螟硫磷等);巨毒高残留农药的张北“无公害”蔬菜;

(7) 用“瘦肉精”饲养出的瘦肉型猪肉中的化学成分在医学临床上可以治疗哮喘;

(8) 用矿物油加工制作的毒瓜子,食品中矿物油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消化系统,轻则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9) 用加丽素红喂养的鸡所产的红心鸡蛋,引起严重贫血、白血病、骨髓病变等;

(10) 用猪大粪浸泡制作臭豆腐;

(11) 用人尿浸泡的鲜海虾;

(12) 黑心月饼;掺加化肥的月饼;

(13) 变质豆奶;

(14) 添加增加剂的馒头、花卷;

(15) 用硫磺熏白的银耳、红辣椒、花椒、开心果等;

(16) 用激素催熟的草莓、猕猴桃;

(17) 用石蜡做凝固剂的重庆火锅底料;

(18) 用色素染制的绿茶;

(19) 用违禁的“工业盐”腌制的四川泡菜;

(20) 用硫磺熏制的土豆;

9、补充有毒食品如下:

(1) 毒腐竹:含吊白粉、甲醛、硼砂等有毒添加剂;

(2) 毒松花蛋:含超标有毒氧化铅 (黄丹粉);

(3) 毒辣椒酱:含致癌有毒的苏丹红;

(4) 毒酸菜:含超标有毒的亚硝酸盐;

(5) 毒榨菜;含超标有毒的防腐剂;

(6) 毒火锅底料:含加工业蜡作为凝固剂,含地沟油等有毒物质;

(7) 毒蜜饯:含有毒添加剂;

(8) 毒瓜子:含有害添加剂;

(9) 毒爆米花:含超标铅和糖精等添加剂;

(10) 毒薯条虾条:含超标有害的丙烯酰胺;

(11) 毒方便面:含超标有害额的丙烯酰胺等添加剂,开水泡面时塑料盒释放有毒物质;

(12) 毒桶装水:不合格塑料桶释放有毒物质或细菌超标;

(13) 毒海带:用有毒化工染料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漂制;

(14) 毒鸡翅、鸡腿、鸡爪:含砷、铅、汞、亚硝酸盐等有毒的添加剂;

(15) 毒鸭血:含工业盐释放的亚硝酸盐;

(16) 毒白糖:含一氧化硫、吊白粉和工业淀粉等有害物质;

(17) 毒奶粉:含有毒二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含量;

(18) 毒蜂蜜;含有害物质的假蜂蜜;

(19) 毒火腿:用病猪、农药制成的火腿;

(20) 毒肉松:用病猪和日落黄等有害添加剂制成;

(21) 毒香肠:用病猪和超标亚硝酸盐制成;

(22) 毒烧烤:羊肉串等烧烤含超标苯丙芘致癌物;

(23) 毒臭豆腐:本身含有或附加添加剂等有害物质;

(24) 毒凉皮;添加工业盐和敌敌畏等有害物质;

(25) 毒快餐饭盒;含聚苯乙烯等有毒物质;

(26) 毒粉丝、米线:用有毒的吊白粉 (甲醛次硫酸氢钠) 加工制成;

(27) 毒水果:用催熟剂,剧毒农药的反季节水果;

(28) 毒水产品:养殖过程投放孔雀绿、抗菌素、避孕药,产品中投放甲醛等有毒物质;

漫谈长寿——饮食篇(续十一) 篇6

未定义食品—转基因食品:

从狭义上说,通过基因工程将外源性基因转移至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内,使其有效地表达出具有相应外源性基因特征的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的就叫作转基因食品。采用修饰生物体本身基因的办法,产生新的品种,效果上等同于转基因,是广义上的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据估计有60%加工食品为转基因食品。在英国则有几千种加工食品(包括粮食、肉、奶、糖等)含有转基因或基因修饰产物成分。在我国,有6种以上转基因植物已被批准商品化,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有柿子椒和西红柿。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是:

1、培养新品种,缩短育种时间。

2、培育高产 、优质、 抗病毒、抗虫、抗旱、抗寒、抗除草剂等优良作物,减少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缓解粮食危机。培育生产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肉质细腻、皮毛品质和加工型好、并具有抗病毒的食用动物。

3、生产高 虾青素、 高维生素、高抗氧化物质、低胆固醇等具有抗血管硬化、抗衰老、抗癌等抗疾病功能的新品种食品。

4、摆脱季节、 气候影响 , 生产反季节食品。

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弊病:

1、可能因含 有有毒物质和 过敏原而损害人体健康。

2、转基因食 品本身的营养 物质可能受到破坏,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3、造成基因 污染 , 大量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态。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4、对其他生 物造成影响 , 转基因食品在抗虫害的同时,杀死了部分益虫,导致有益昆虫的种群的减少。。

由于转基因食品对于其他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长远影响无法预测,目前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持保留态。由于我们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是健康食品,暂时归类为有问题食品,或未定义食品。

前几年某一研究项目负责人汤某、荫某和王某在未履行告知义务下,在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给小学生吃美国转基因的“黄金大米”事件曾受到调查。这一事件被调查说明,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是公认的事实。

酸性食物和酸性体质

近年来社会上广泛流行酸性食物和酸性体质的理论。酸性体质的理论认为,酸性体质是人体老化、免疫力低下、患病、尤其患癌症的主要原因。平时进食过多的“酸性食物”是造成酸性体质的主要原因。

持这一理论的人认为,食品分为碱性和酸性两大类。所谓酸减的概念并非味道的酸碱,而是根据食品所含不同的化学成分来区分。凡含有丰富的钠、钾、钙、镁等阳性离子,而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碱性代谢产物的食物称之为碱性食物;凡含有丰富磷、氯、硫等阴性离子,而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的食物称之为酸性食物。常见的碱性和酸性食物列举如下:

1. 强酸性食品 : 蛋黄、奶 酪、点心、乌鱼子、柴鱼、鱼片等。

2. 中酸性食品 : 火腿、培 根(熏肉)、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 弱酸性食品 : 大米、花 生、啤酒、白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 弱碱性食品 : 红豆、萝卜 、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苹果、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菠菜等。

6. 强碱性食品 : 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青梅等。

持这一理论的人认为,除了饮食习惯因素以外,情绪紧张、精神压力、环境污染、缺氧及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等不正常生活方式,也是酸性体质的原因。

持这一理论的人建议:

1、保持良好的心情、杜绝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2、不吃宵夜。

3、要吃早餐。

4、饮食结构的 酸碱食物的比例为2∶8,即食谱内应该含有80%的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和20%的肉类、牛奶、精制面粉食品、咖啡、甜食等酸性食物。多喝碱性离子水,少喝酸性水,如纯净水、可乐等。

碱性食物主要包括:

1、蔬菜、 水果类 ; 2、海藻类 ;3、坚果类 ; 4、发过芽 的谷类、 豆类。

建议要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取,包括:1、淀粉类;2、动物性食物;3、甜食;4、精制加工食品(如白面包等);5、油炸食物或奶油类;6、豆类(如花生等)以及食品添加剂, 和各种碳酸饮料。

酸性体质与癌症

持这一理论的人认为,癌症与酸性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每天大约产生10000个左右的癌细胞,但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够及时地将癌细胞吞噬,一般人不易得癌症。当人体体液的p H值为酸性 (6.85-6.95)时,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癌细胞的活性大大加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下降,导致癌细胞大量增加。人开始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毒素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产生剧烈的疼痛。酸性环境是癌细胞转移的前提条件。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则文曾调查100位癌症病人,证明血液全部呈酸性!曾有科学家做过试验:给癌症患者停止进食一切肉食,以素食为主,并大量补充功能性碱性食品,包括补充大麦嫩苗青汁。大麦嫩苗青汁是“碱性食物之王”,是酸代谢的天然缓冲剂。它含有23种维生素、70多种矿物质、近100种活性酶及其他200多种营养物质。一段时间后,这些癌症患者体内的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给这些癌症患者补充的食物中并没有任何抗癌剂。可是为什么肿瘤会缩小呢?因为这些人的体液环境得到了改善,由高度酸性开始向碱性的方向改变,一个重要的问题:癌细胞只有在酸性环境下才会繁殖活跃,碱性环境并不适合它的生长。因此,防癌抗癌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善酸性体质、努力创造健康的弱碱性体内环境,不给癌细胞繁殖生长的机会。

持这一理论者认为,人类医治癌症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措施消灭癌瘤,第二条路是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等生物疗法。但很遗憾的是,无论用手术、化疗或 / 及放疗等方法去消灭癌细胞,常在癌细胞在没有被消灭之前,好的细胞却先被杀死。另外,无论用什么营养、补药,好的细胞还未吸收,癌细胞却先吸收、让癌长得更快。因此可以说,上述两条路都行不通、所以叫“绝症”。如果,认真改变吃的习惯,每天多吃碱性食物、沐浴阳光、坚持有氧运动、保持乐观心态,就有可能阻止癌的生长,甚至可自愈。

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那些 (p H值) 为7.35-7.45。p H值7.0是中性,小于7.0为酸性,大于7.0为碱性。因此,年常人的血液是弱碱性水平。对健康的人而言,尿液的酸碱性与食物有关:肉吃得多的,尿液通常呈酸性;但吃素的人,尿液也可以呈酸性,只是若中性或弱碱性的机会可能较多。

医学家质疑酸性食物和酸性体质的理论的科学性。人体血液的酸碱度是十分恒定的,任何饮食不可能直接改变血液的酸碱度的。当人的机体的血液酸碱度低于7.35时,临床上诊断为酸中毒,包括代谢性、呼吸性和混合型酸中毒。当人的机体的血液酸碱度 (p H值) 高于7.45时,临床上诊断为碱中毒,包括代谢性、呼吸性和混合型碱中毒。任何酸中毒或碱性 =中毒病人,都是危重病人,都应在医院重症病房住院抢救治疗。因此,一般病人,包括癌瘤病人,血液酸碱度不可能低于7.35,除非晚期临终状态。但是,癌瘤病人的血液酸碱度(p H) 是否在7.35-7.45正常范围内偏向酸性,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持酸性体质的理论者一概否定现代医学对于癌瘤病人的治疗成果,是完全错误的。现代医学治疗早期癌瘤以及某些癌瘤的疗效应予肯定。如果癌瘤发现得早,手术依然是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而放疗救治的人则要多于抗癌药物。化疗等其他靶向等抗癌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依然很重要,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了抗癌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例如,抗癌药物顺铂 (cisplatin) 的应用,睾丸癌治愈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不到70%提高到现在的96%,而化疗将儿童癌症的治愈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25%提高到现在的75%。英国的癌症患者10年以上生存率在过去40年里翻了一番,而死亡率在过去10年里则下降了10%。

至于晚期癌瘤病人被诊断时,癌瘤已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至少数年之久的过程。因此,当前认为,癌瘤属于一种慢性病范畴。医学界已开始反思,对于癌瘤病人,尤其晚期癌瘤病人,一律采取急诊手术或其他激进措施,是否合理。在癌症治疗中,平衡生命质量和生命长度是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在二者中做出选择。也许治疗重心放在减轻疼痛和症状,即改善生活质量上,会比治愈疾病本身更合适。近年。国内外已成立癌瘤姑息治疗学会,研究对于某些失去手术机会的癌瘤病人,如何在带癌生存条件下,以提高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保守姑息治疗方案。

酸性食物和酸性体质的理论者提倡多吃蔬菜、水果,成年人少吃肉食的建议是普遍能被接受的。提倡癌瘤病人遵循饮食、心理、运动疗法的理念也是合理的。

老人想长寿,饮食要讲究 篇7

根据老年人的这些特征,要想调整好老年人的饮食,让他们能充分摄入营养,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食物要杂,不要挑食。目前,我们对人体详细的营养素构成尚不很清楚,只有所有的营养素都能进入肝脏,由机体自身选择才能达到身体的需要。另一方面,目前还没有一种或几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为了使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满足人体的需要,惟一的办法就是每天都要吃谷类、肉类、蛋类、奶类、豆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菌藻类、干果、油类等多种食物,并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有的人吃饭时只吃几种自己愿意吃的食品,由于种类不多,势必造成某种或某几种营养素缺乏,导致营养不良而有害健康。

(2)蔬果要新鲜。新鲜蔬果,尤其是有色的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新鲜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食欲。新鲜蔬果属碱性食物,能中和代谢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对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作用较大。而蔬果是有生命的,蔬果内部不停地在新陈代谢,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蔬果时间长了,即使保管良好,也难免损失其中的营养成分;若保管不好,发生霉烂,其中会产生很多毒素,因此不要吃摆放时间长的蔬果。

(3)要多喝水,不要限喝水。人体的新陈代谢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当人体缺水时,首先引起新陈代谢障碍,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酸中毒。人到老年对口渴的感觉迟钝,轻度缺水常不感到口渴,所以在老人身边的人要常提醒老人喝水,促使老人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想到喝水。飲料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老年人除水肿、肾功能不全者外,都不要限喝水。有的老年人怕夜间上厕所,晚餐后就不喝水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限水除上述影响新陈代谢外,还可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升高诱发血栓形成而致残。

(4)饮食量要少。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量多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所以老年人饭量要少,吃七成饱就可以了。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从老年人的营养调查资料中发现,平时能适当限制每天总能量摄入的老年人,不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身体都较健康。老年人已缺乏消化潜能,所以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

(5)食物要软,不要硬。人到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功能明显下降,较硬的食物不能嚼碎,甚至咽不下去,即使勉强咽下,也会给食道、胃、肠造成伤害,导致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只有质地细软的食物,如鱼肉、牛奶、鸡蛋、豆腐为最佳选择,并采用蒸、煮、炖、烩等烹调方法,适合老年人的消化吸收。

(6)食物温度要温,不要烫与冷。由于老年人对温度的调节功能下降,对烫与冷的食物抵抗能力较差;而在消化道内,食物消化吸收过程的温度是在接近体温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给老年人的食物最佳温度应是40℃~50℃为好。临床研究证明,老年人吃烫的食物,不仅易诱发“餐后低血压”病,而且还易损伤口腔、食管和胃粘膜,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生冷的食物也是一样,由于食物生冷,导致消化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影响消化吸收。因此,老年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7)饮食速度要慢,不要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对食物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反应迟钝,如果不细嚼慢咽,快速进食时不仅不利于消化吸收,而且易发生梗塞和发作等意外,尤其是在吃鱼或有碎骨的食物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易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老年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年人的食用。老年人吃鱼,首先要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进餐时不要说话,更不要谈笑;在吃鱼时也不要和主食同时吃,要先后分开,这样便于将鱼刺吐出。

上一篇:技术改革下一篇: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