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之乡

2024-09-18

世界长寿之乡(精选6篇)

世界长寿之乡 篇1

说起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在崇尚健康、自然的今天恐怕没有几个人会不知晓吧。这个位于桂西北山区的绿色天堂, 自古就以百岁老人众多著称。清嘉庆年间, 曾有位叫蓝祥的瑶族老人142高寿, 嘉庆皇帝听说后特赐诗一首以示祝贺, 并封以六品顶带, 顶礼膜拜。光绪戊戌年11月, 同为瑶族的寿星邓诚才也受到皇帝的特别恩泽, 被赐匾一方, 上书“惟仁者寿”四字。此匾现藏于邓诚才的曾孙邓荣先家中。

新中国建立后, 对于巴马的普遍长寿现象, 人民政府曾多次组织了医学、科研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并于《人民日报》的显著版面刊载了巴马人瑞信息。报道一出, 激起了世界各国健康组织的浓厚兴趣, 纷纷组团前往一探究竟。巴马从此名闻世界。

日本学者森下敬一博士是位研究人类长寿学的专家, 他于1970年创立了国际自然医学会。1975年森下成立世界长寿乡调查团, 并制定世界长寿之乡标准。以此为依据, 遍访世界五大洲。先后确认了前苏联高加索地区、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和中国的新疆4个世界长寿之乡。1991年9月, 森下博士率领长寿考察团到达巴马实地考察, 统计得出巴马的百岁长寿率为30.8/10万人, 此数据位居全球之冠。同年11月, 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上, 确认了广西巴马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

1998年3月, 由琼·本纳德带队的欧洲专家考察团在巴马惊奇的发现, 在百岁老人家中都有一本本用纱纸订成旧得发黄的小本子, 上面用传统历法的天干地支组合记载了家族人员的生辰八字, 包括老人在内所有人的实际年龄都准确到年、月、日、时。与此相对应的, 其他全球被认可的各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并无任何依据以证明他们的实际年龄。这一发现无疑更进一步确立了巴马作为世界长寿之乡王者的地位。

从1964年第二次到1990年第四次的人口普查统计, 在巴马先后有174名百岁老人, 此外八九十岁的更是随处可见。人们不仅要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巴马人的特别长寿, 这其中又蕴含了怎样的奥秘?

全世界各地的医学工作者、养生学者对此做过大量研究, 总结出了若干个巴马人长寿的原因, 概括为:1、地磁高, 水是小分子团水, 所吃的食物也是小分子团化的。2、水质好, 为弱碱性, 并含有锌、镁、锰等较多的微量元素。3、空气洁净度高, 负氧离子含量高。4、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好。每餐只吃半饱, 以火麻、玉米等粗纤维食物为主, 很少吃荤腥的食物。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用在巴马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从研究结果得知, 巴马人的长寿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 以及在这方特殊土地上所生养的作物。环境也许不能复制, 但吸收了这里天地精华而成长起来的丰富物产, 如今巴马人却愿意将它们分享出来。或者不妨把它们看作是长寿之乡带给世界的礼物。

礼物之一:野生山茶油

野茶油俗称茶籽油、山茶油, 简称茶油, 学名油茶籽油, 台湾地区习惯称茶花籽油, 与橄榄油同属世界两大木本油料。它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 主要集中在广西、浙江、江西、湖南四省。其果树至少要种五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 十年才丰产。果实生长周期长达十二月之久。山茶籽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化肥农药, 其营养成分完全来自天然无污染的空气土壤。常年在连绵又叠障的群山之中天然孕育, 从开花结果到采摘, 历经冬、春、夏、秋四季的云滋雾养, 饱含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 营养成分自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油, 营养价值非常高, 古时被奉为山珍贡品。

祥龙纯正山茶油特点:

北回归线——茶油最舒适的成长环境。油茶喜爱水分充足、气候温暖的生长环境, 但秋季花期连续降雨又会影响花期授粉和茶油品质。田东县地处北回归线上, 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温室, 十分适合油茶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1800小时——全年沐浴阳光的优属。油茶是强阳性植物, 合适充足的势日照直接影响着油茶的枝叶繁茂、挂果率、出油率以及品质。在所有茶油适生区内, 地处祖国油茶适生区南端的广西享受着阳光独一无二的眷顾, 全年1800小时以上的阳光滋养造就了健硕、醇香的品质非凡茶油果。

弱酸红黄壤——茶油品质的营养源头。油茶适于坡度和缓、土层深厚土壤中, 弱酸性环境是油茶树的生长首选。田东当地冲积平原的弱酸性土质, 疏松湿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富含钙、镁、铁等多种矿物质, 是祥龙纯正山茶油国际顶级品质的重要保证之一。

青山绿水——长寿因子。田东县义圩镇与“世界长寿之乡”巴马比邻, 自然环境优美, 气候温和, 土山与石山交错, 风景秀丽, 空气新鲜, 年平均气温20.4摄氏度, 最高37摄氏度, 阳光充足。地处海拔400—800米之间, 空气中阴离子较多, 其气温, 气压都较低。如此好的地质环境生长的油茶籽, 必定隐藏着长寿因子。

树龄——发掘藏于深山的油品密码。油茶树三年成其林、五年硕其果。树龄十年以上, 油茶果实方显饱满、丰富。田东树龄三十年左右油茶树, 因年代久远藏于深山, 尽吸天然养分、日月灵气。优选深山适龄茶树果, 严格提取的一品精华山茶油, 发掘藏于深山的顶级品质木本油品密码。

精心选材——匠心独具的品质承诺。祥龙纯正山茶油遴选“革命老区”的右江河谷树龄十年、三十年的山茶果果实精心压榨, 棵棵有岁月, 粒粒藏乾坤。

执行标准——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祥龙茶油采用物理压榨制油工艺, 提取纯天然健康食用油。公司即将与高校合作, 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加工, 生产更加适合老年人、孕妇以及婴儿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产品, 服务社会。

祥龙纯正山茶油依托广西田东丰富的资源背景, 选用吸尽天然养分的山茶树果仁, 采用物理压榨制油工艺, 即选料、去壳、晒干、粉碎、压榨、过滤而成, 色泽金黄, 油质新鲜, 芳香透明, 味纯清香宜人, 卫生可靠, 不易变质, 不含任何添加剂和色素, 是一种理想的木本食用油脂。祥龙纯正山茶油亦为田东香油, 是田东“八香”品牌之一, 对防止血管硬化、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又有健胃、防贫血和抗衰老等多种功能, 即是食品、医药、化妆品三业的重要用油, 又是烹调、油炸最理想的食用油, 特别适合老人、儿童, 是大家健康的选择。既

公司始终坚持一级压榨, 精益求精, 祥龙是100%的纯山茶油, 有别于参杂其他油品的调和油。祥龙纯正山茶油一出世就走高端路线, 深受高端客户的亲睐。秉承"绿色健康"概念, 满足高端客户群体的食用需要, 正向北京、上海等全国重要市场大力推广。

礼物之二:火麻油

巴马火麻为桑科类, 属于草本植物。春播秋收, 生长期为8个月, 宜植于石山区土壤。巴马火麻高达1.5-2米, 每年2月种植, 8月初开花, 10月下旬成熟, 收获后晒干保存, 一般无虫害。火麻籽为扁卵圆形, 长4-5毫米, 表面光滑呈棕色或黑色花纹。巴马火麻壳硬而脆, 去壳后得到火麻仁, 火麻仁可榨成火麻油。1999年联合国粮油调查署考察巴马火麻后向全世界特别推荐火麻油为“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油”。火麻油是大自然中唯一能溶解于水的油料, 在所有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 同时含有大量延缓衰老的维生素E、硒、锌、锰、锗, 还含有被誉为“植物脑黄金”的α-亚麻酸 (ALA) , 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有效的抗衰老和抗辐射植物, 当地称之为“长寿麻”或“不老油”。另据日本生物考察团研究结果, 火麻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卵磷脂、油酸、亚麻酸、亚纳酸等, 其脂肪酸中含亚油酸和亚麻酸共达76.4%。在功效上, 火麻仁可将体内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既能排毒减肥, 又可养阴滋补肾肝。长期食用, 不仅对慢性神经炎、便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显著疗效, 还有养心益血、延年益寿之功。火麻对自然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 目前只产于巴马北部的石山, 产量稀少且价格昂贵。

礼物之三:香猪

巴马香猪源产于巴马。它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和稳定的遗传基因、且品质优良而珍贵稀有的地方小型猪品种。1995年3月, 巴马被国家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之后, 巴马香猪便作为地方特产载入了史册。巴马香猪性野早熟, 外貌清秀, 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 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 种母猪一般利用年限为八年, 最长可达十四年。巴马香猪举世闻名, 皮薄肉细, 胴体瘦肉多, 肌肉鲜红, 肌纤维细嫩, 脂肪洁白, 味美甘香, 营养丰富, 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 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 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其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1.8%, 高于普通猪31.1%—70%;脂肪低, 仅占普通猪的18.86%—28.10%, 热量也较低, 是普通猪的60.85%—76.1%。钙磷含量和比例几乎与鸡蛋完全一致;巴马香猪肉营养全面, 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且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猪, 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猪的226%。更为独特的是, 巴马香猪肉中含有一种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质, 它具有多种药理性, 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质增多, 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减少, 起到预防血栓形成, 有较强扩张血管的活性, 对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 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 非常适宜制作老年食品, 完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所以早在宋朝便成为皇室贡品。

礼物之四:黑山羊

黑山羊是巴马传统老品种, 都是在石山上放养, 早上待露水蒸发后放出, 下午在夜雾降临前归家, 不给羊只吃到有露水的青草。黑山羊个子小, 体型结实, 特别灵活, 登山走石, 以吃石山上的珍稀百草为主。肉质鲜美, 可口, 无臊味。毛、肉、骨各部都可入药, 如羊脑、羊活血、羊别、羊肝等等均有药用价值。黑山羊肌纤维细, 硬度小, 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膻味极小, 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 脂肪含量低于3%, 胆固醇含量低, 比猪肉低75%, 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2%, 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 尤以谷氨酸含量高, 达11.03%。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 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 老幼皆宜。

黑山羊肉富含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 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对生长发育及术后, 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寒冬食羊肉可暖胃, 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黑山羊肉有补中益气, 滋养脾胃, 强健筋骨, 化痰息风, 止渴止涎之功效, 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黑山羊肉能安胎补神, 黑山羊肉能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壮骨。特别是雄性黑山羊的肾脏配上桂圆、砂仁、大枣等10多种巴马石山采集的名贵草药, 又用石山泉水酿制的头锅米酒泡制药酒饮用, 能调节阴阳血气, 有滋阴补肾壮阳、补脾益肺、固本培元之功, 尤其对于未老先衰、元气失调、肾亏腰痛、头晕眼花等症状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世界长寿之乡——广西巴马 篇2

自2007年开始,广西巴马县9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定期免费体检,党委、政府为每位百岁老人举行祝寿会,并登门为老寿星披红戴花,赠送蛋糕,每月向每位百岁老人发放专项补助150元,让每一位老人颐养天年,和谐共度一生!巴马县的人之所以长寿,主要与这里的特殊环境有关,这里著名的风景区百鸟岩,被誉为水波天窗。在岩溶地貌中极其罕见,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万个。

巴马县的第二张家乡名片是巴马香猪。真是“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巴马香猪皮薄肉瘦,体型小,两头黑。其皮肤是最接近人体皮肤的动物皮。1981年巴马县巴马香猪母猪就剩121头,纯种资源濒临灭绝。通过采取活体保种、基地保种、建立商品香猪生产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使濒临灭绝的巴马香猪保存下来,现在全县有纯种香猪30余万头,带动农户上千户。如今香猪价格1公斤150元。巴马香猪采用的是窑洞和自然放养相结合的一种养殖方式。

巴马县的蓝县长为大家描绘了巴马县的明天:巴马县将以建设世界级长寿休闲养生度假中心、全国养生旅居圣地和打造广西休闲养生旅游品牌为目标,以发展养生长寿健康产业为主线,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巴马一定会成为一个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繁荣之地、和睦之地、养生之地、幸福之地。世界巴马,人瑞寿乡,度假圣地,养生天堂,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养生度假、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

(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供稿)

查询节目内容可拨打本刊电话:0791-86615241,或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电话:010-82101897,82101770,或登陆主页http://www.cctv.com/program/xy

长寿之乡如皋 篇3

如皋自古多寿星。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朝廷举办“千叟宴”,根据谕令要求,全国“六十岁以上者俱令预宴……七十岁以上者准其入宴”。当时共有8000人报名,而真正能进宁寿宫与乾隆、嘉庆共宴的只有3000人。这3000人中,多为皇室成员和60岁以上的官员,真正70岁以上的平民百姓并不多。如皋的吴际昌时年已81岁,施景禹亦年逾古稀,两人均有幸赴宁寿宫入宴,这在当时是十分不易的。

传说宋朝时如皋还有位寿登109岁的寿星李嵩,在紫牡丹花下喝酒庆寿30年,让清代文学家袁枚和当代文学家郭沫若这两颗文坛巨星赞叹不已。

问题74: (1)和世界闻名的其他长寿之乡相比,如皋具有什么特点?

世界五大长寿之乡老人的饮食特点 篇4

这些地区的人所以能长寿,与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特点有很大关系,下面就专门来说说这五大长寿之乡长寿老人的饮食特点。

据调查,巴基斯旦罕萨长寿老人,日平均摄入总热量为1 600千卡,食粗制面粉、奶和奶制品、水果、青菜、薯类等。南美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长寿老人,日平均摄入热量为1 200千卡,主要食物为牛羊奶、奶酪、马铃薯、番茄、水果和小麦粗粉。高加索地区长寿老人日平均摄入热量为2 000千卡左右,多食乳制品、水果、玉米面和粗制小麦粉。中国新疆南疆地区百岁以上老人以牛羊肉及奶、蛋类为主食,蔬菜以番茄、辣椒、洋葱为主,一年四季水果不断。这些长寿地区长寿老人每人一天摄入热量平均约1 640千卡,相当于一般人摄入热量的75 %左右。一般是食不过饱,坚持吃粗粮,饭菜清淡。吃粗粮,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清淡饮食,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中风和癌症的发病率。再就是多食水果和蔬菜及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

不吸烟、不喝酒、不挑食、饮食多样化、起居生活有规律,这是新疆南疆长寿老人的一条经验。而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过着青菜淡饭一杯补酒的简朴而有规律的生活。长寿地区的人们始终坚持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严格的饮食制度。科学家通过对这里的饮食情况研究表明,饮食对长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些地区的人主要习惯低脂肪、低热量、低动物蛋白和多纤维的食物,主要特点是多样化,烹调有术,荤素兼有,以素为主,坚持适量,定时。不吃烫食,不吃熏烤食品;少吃盐,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牛奶、酸奶。有的人爱吃蜂蜜,有的人则爱吃鱼。这些地区长寿老人多食杂粮,杂粮中含有适量的对人体有益处的多种微量元素。总的原则是,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饮食控制在维持不宜饥饿的水平上。吃饭时,讲究适宜的气氛,大家心情愉快,注重细嚼细咽;讲究卫生,吃新鲜的饭菜,多吃五谷杂粮,这样易于消化,有利于健康,增强免疫力,不致得病。至于酒,长寿老人一般都喝得适度,并且主要喝自己加工酿造的水果酒或补酒,从来不喝度数高的白酒,有不少长寿老人从来就不喝酒。长期坚持有节制的合乎科学的饮食习惯,吃一些新鲜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这些对长寿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我国新疆100岁以上的维吾尔族老人,每天吃水果大于1 kg者约有96.76 %,一年食用6个月以上者有91.09 %;巴马人用大麻油(含亚油酸、亚麻酸)炒菜。这些食品具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国内外营养学家通过动物试验发现,老鼠日常饮食减少40 %,其寿命能延长50 %,就是说限制热量摄入可延缓老鼠的衰老过程,还能推迟或防止所有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并减少其死亡率。人群调查也发现,日本冲绳岛居民的寿命比日本大陆人的寿命长得多,主要是摄入食物的热量较少,而且吃鱼较多。为此,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的一生选择一种低脂肪饮食结构,并保持营养均衡,许多人就可以长寿。据营养学专家调查,新疆100岁老人膳食营养情况属低热量、高维生素的长寿型膳食营养结构。

世界长寿之乡 篇5

1.1 广西“中国长寿之乡”数量居全国首位

中国老年学学会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机构, 其认证标准中有三项基本标准:一是区域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10万以上, 体现长寿的代表性;二是2010年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8岁, 体现长寿的整体性;三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14%以上, 体现长寿的持续性[1]。截至2015年7月21日, 中国老年学会公布了71个“中国长寿之乡”, 其中广西已有23个县 (市) 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 占32.4%, 数量居全国首位[2]。

1.2 广西“中国长寿之乡”分布规律

分析广西“中国长寿之乡”区域分布, 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 广西的长寿之乡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等周边地区, 中间区域及正东南、西北方向只有位于中部的上林县和位于南部的东兴市2个。 (2) 结合广西地形图发现, 广西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 呈盆地状, 有“广西盆地”之称, 广西的长寿之乡基本上分布在四周山地中, 23个长寿之乡中, 20个以山地为主, 3个以山地丘陵为主。 (3) 广西的长寿之乡大多交通不便, 经济欠发达。受山区地形和区位劣势制约, 目前只有4个县 (市) 开通铁路, 大部分长寿之乡经济发展落后, 但也有中越边境贸易兴起的东兴市、中国旅游名县阳朔县等, 由于拥有特色资源, 在广西县域经济中名列前茅。 (4) 聚集性分布程度较高。从地图上看, 除东兴市外, 桂西北8个、桂东北8个、桂西南4个、桂东南2个长寿之乡在区域内部基本都连接起来, 而将这四个区域分隔开来的各大交通走廊以及平原地带, 则少有长寿之乡, 这表明广西长寿之乡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 (5) 瑶族长寿之乡居多。广西共有109个县级行政单位 (34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5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 , 其中瑶族自治县有6个, 上榜“中国长寿之乡”的就有5个, 无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县, 这说明瑶族是一个长寿的民族。 (6) 按照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占比例划分, 桂西北最为长寿, 其中凤山县为33, 巴马瑶族自治县为32, 东兰县为23, 大化瑶族自治县为20, 其余19个长寿之乡则集中在8~14之间。广西“中国长寿之乡”区域分布情况如表一所示。

2 低碳旅游的内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 首次正式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

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3], 这表明低碳旅游已成为国家倡导的新型旅游方式。

所谓低碳旅游, 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 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减少碳排放[4]。

3 广西“中国长寿之乡”发展低碳旅游S WOT分析

3.1 优势 (Strengths)

3.1.1 碳汇资源聚焦

碳汇, 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包括森林碳汇、海洋碳汇、草地碳汇和耕地碳汇。广西长寿之乡拥有丰富的森林、海洋、河流、湿地、湖泊等碳汇资源, 能够将大气中数量庞大的的二氧化碳吸收和转化, 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达到低碳的目的。

2015年中国森林覆盖率22%, 广西森林覆盖率则高达62.5%, 很多长寿之乡的森林覆盖率超过70%;广西濒临北部湾, 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河流众多, 水资源丰富, 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880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五位。如金秀瑶族自治县有森林面积300.24万亩, 森林覆盖率为83.58%, 其中水源林面积158.59万亩, 年产水量达25.7亿立方米。碳汇资源聚焦, 构成广西长寿之乡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

3.1.2 低碳能源丰富

低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广西地处亚热带, 日照时间充足, 太阳能资源总储量为287万亿千瓦, 相当于每年获得353.06亿吨标准煤[5]。广西拥有单河理论蕴藏量1万k W以上的河流246条, 年发电量811亿k W.h, 是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 其中红水河占广西水能资源总量的68%。广西开展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能源建设, 截至2012年底, 累计建设户用沼气395.1万户, 受益人口达1975万, 每年为广西产出优质沼气15.8亿立方米, 折合标准煤248万吨[6]。丰富的低碳能源, 为广西长寿之乡开展低碳旅游提供能源保障。

3.1.3 保留低碳生活方式

广西长寿之乡保留了较多的低碳生活方式。住宿上, 采用木构架“杆栏”式建筑, 比现代混泥土建筑更低碳、更环保。饮食上, 一是五谷杂粮、素食为主, 二是五味适宜、清淡为主, 三是简单烹饪、保持自然风味。例如巴马人的饮食特点, 主要表现为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和高维生素、高纤维 (五低两高) [7];生活上, 家庭和睦、热爱劳动、知足常乐。长寿之乡的低碳生活方式, 为宣传低碳旅游知识、设计低碳旅游产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提供了独特的、有说服力的依据。

3.2 劣势 (Weaknesses)

3.2.1 交通不便

广西长寿之乡绝大部分位于山地中, 受地形和区位所限, 交通不发达, 目前开通铁路的仅有永福县、宜州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和钟山县, 开通高速公路的也只有半数左右。如坐汽车从南宁市到凤山县要5个小时, 从桂林市到凤山县要7个小时。凤山县境内只有29公里二级公路, 其余山区公路等级低, 旅游线路的通达性、便捷性差, 景区景点连接外界的道路以及内部道路路况不好, 部分景区尚未完全贯通[8]。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主体部分, 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75%, 其中, 飞机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的40%, 汽车占32%, 其他交通占3%[9]。广西长寿之乡交通不便, 导致到长寿之乡旅游会成倍增加碳排放。

3.2.2 环保水平低

除阳朔县、宜州市、东兴市、大新县等县 (市) 旅游业发展较早外, 大部分广西长寿之乡旅游开发起步较晚, 市政设施建设薄弱, 旅游废气处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缺少, 环保意识淡薄。巴马县旅游业的发展, 就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一是游客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对盘阳河水的污染;二是过多旅游车辆带来的空气污染;三是村民乱搭乱建的农家旅馆带来的环境及景观污染;四是众多病患者与原住民混居, 可能造成的健康污染。低环保水平下发展旅游, 会带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 与低碳旅游背道而驰。

3.3 机遇 (Opportunities)

3.3.1 政策扶持

旅游业一直是广西省重点发展的产业, 2013年广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 重点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培育桂林山水、滨海度假、长寿养生、边关揽胜、民族风情、红色福地等六大旅游品牌。广西长寿之乡分别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和边关揽胜旅游品牌建设中, 特别是桂西北, 将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为重点, 依托自然环境、长寿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 将红水河流域打造成为以养生度假、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为主体功能的国家生态旅游基地[10]。广西长寿之乡的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

3.3.2 低碳旅游是未来发展趋势

2005年, 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13亿吨, 占人类活动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未来旅游业碳排放量所占比重将不断增加,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寿之乡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 与低碳旅游的理念完全吻合, 开发低碳旅游资源, 打造低碳旅游产品, 开展低碳旅游经营, 实行低碳旅游管理, 培育低碳旅游消费, 低碳旅游理应成为长寿之乡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也会受到更多旅游者的欢迎。

3.4 挑战 (Threats)

3.4.1 长寿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广西岩溶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37.8%, 其中裸露的岩溶面积很大, 占全区总面积的33.31%;广西长寿之乡除容县、岑溪没有石山外, 其他都有岩溶石山分布。岩溶区因石多土少、耕地分散、易旱易涝, 属于生态脆弱地区, 如果旅游开发不当,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 将严重破坏长寿生态环境系统。

广西长寿现象从古延续至今, 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过程, 是遗传基因、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任何导致因素分离或缺失的做法都有可能破坏当地的长寿链条[11]。但是随着广西长寿之乡经济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开发, 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 生活方式、长寿文化等人文环境可能遭受破坏, 携带长寿基因的大批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12], 会导致长寿现象后继无人, 广西长寿之乡的长寿链条面临断裂的危险。

3.4.2 受旅游发展水平制约

周连斌指出, 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应是一个层级递进的关系, 即“旅游目的地低碳化——低碳旅游目的地——碳中和旅游目的地———负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路径, 认为低碳旅游的标准即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应该是趋于或低于零碳排放的旅游目的地, 即碳中和旅游目的地[13]。

我国目前还处于旅游目的地低碳化的阶段, 实质上为生态环保型旅游目的地建设阶段。虽然旅游行业都在倡导低碳旅游, 但仅有部分景区和绿道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如九寨沟景区、珠三角绿道网, 整体上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广西长寿之乡经济欠发达、旅游发展水平低, 低碳旅游理念、技术、人才、资金方面都很欠缺, 如何跨越传统发展模式, 学习和借鉴低碳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4 结束语

广西“中国长寿之乡”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 符合低碳旅游的理念, 发展低碳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交通不便、环保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发展水平低等因素又制约了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

探访长寿之乡的长寿秘诀 篇6

钟山县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它历史文化厚重、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因素和谐,山青水秀、气净光媚、文化灿烂、寿星辈出。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县80岁及以上老人10974人,占60岁及以上老人的18.786%;百岁以上老人就达50人。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钟山的长寿之乡美誉?那些散落在钟山城乡中的长寿老人又是以怎样的生活状态度过了百年时光?近日,本刊记者来到钟山县,进行了实地探访,力图寻找到长寿之乡的长寿秘诀。

良好生态促长寿

钟山县位于广西东部偏北,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东邻贺州市,南界昭平,西接平乐、恭城,北靠富川与湖南省江华县,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史称”两粵要冲,三湘入桂林门户。钟山地处萌渚冷、都庞岭余脉西南,这是块由富江、思勤江、珊瑚河几大流域汇聚而成的美丽锦绣家园。

钟山县全县60.16%的森林覆盖率,奇峰秀美的十里画廊,风光旖旎的花山水库……这是一个山水如画廊,白鹭飞成行,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这是一幅自然资源丰富,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近年来,钟山县逐步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使这里的老人越来越长寿。

走进钟山,在这块处处呈现绿色生态山水画廊般的土地上,看到一群群长寿老人,你会顿感舒畅,涌荡惬意情怀。潺潺的流水,高大茂盛的古樟树、古榕树,地毯一样的稻田,拔地而起的青秀山峰,斑驳的古墙,共同构成了钟山的村庄特色。

钟山许多像棋子一样散落在山水平原中的村落,都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体,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钟山的村庄:“如同一本穿越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古朴而优雅的格调立即征服了人的心。”

“我们要做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但要打造村容村貌整洁、风景秀丽宜人的生态乡村,还要着力引导与带领群众树立‘纯朴、淳厚、互尊互爱、崇尚礼仪’的村风民风。生态环境是‘硬件’,村风民风是‘软件’,只有软硬兼施,才能打造出一个个‘村屯漂亮,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心灵更优美’的生态文明村。”钟山县凤翔镇一位领导对记者说。

在一个夏日的上午,记者走进钟山县回龙镇茅栗岗村,不由觉得眼前一亮。用大理石废料铺成的环村道干净整洁,引领着记者蜿蜒进入村子。村口小广场上,十几棵多人合抱的大樟树以不同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大樟树最年轻的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们见证了这个村子的兴衰变迁,村民们把这些大樟树已经当做了家庭的一部分,像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呵护着它们。

在樟树群中,几位老人在悠闲地下棋,雾气氤氲间,路旁的格桑花儿正热烈盛放。古树参天,篱笆护院,房前屋后各种蔬菜青翠欲滴,微风吹过,村后的竹林沙沙作响。在这样的村落中生活,时光是静止的,人心是旷远而沉静的,想不长寿都难。一位白须老人对记者说,现在的村子干净整洁,生活舒心而惬意,自己要好好生活,享受这难得的好日子。

当记者来到底村时,感受到村民们依傍小桥流水的怡然自乐状态。一条清澈的小溪如同玉带在底村前缓缓流过,伞盖一样的樟树下一座青青的石板桥向人讲述着江南水乡的情趣。村民们三五成群的坐在石桥上谈天说地,仿佛一个静止千年的画面。

研究资料表明,现代生态学认为人类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是人长寿的最基本要求。而钟山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健康长寿提供了必要的保证。钟山人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是自然生态好。全县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60.16%。地处于热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温凉适度,气候十分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而喀斯特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多方面的因素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也是重要原因。这里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地下水质不仅酸碱度适中,极少污染,而且富含锶、钼、钾等多种微量元素。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每立方厘米达3000~8000个,有的地方达每立方厘米50000个以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据科学检测,清塘、红花、两安、花山、同古、回龙、石龙一带的十几个长寿村自然生态优美,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另据有关部门对水田、旱地、菜地中土壤微量元素进行随机抽样分析,发现土壤中锰、锌含量极高,而铜镉含量却很低。这独特的自然条件中产出的农产品自然也是生态天然。这一切促成了钟山长寿之乡的基本要素。

探访百岁老人

21世纪是人类科技和生活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健康和长寿的渴望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追求。健康长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很多著名的长寿之乡都有着各自传承的长寿文化以及生活特点。

钟山县境内汉、瑶、壮多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长寿养生文化。这里有两安瑶族乡的“瑶族歌舞之乡”,有被称为“山歌村”的回龙东寨村,“彩调村”的燕塘石马岭村,“书法村”的石龙源头村。

钟山的养生文化、福寿文化、长寿牌坊文化、古民居文化在一起交相辉映,为广西自治区内罕见。花山、两安是养生文化圣地;公安丹霞观是福寿文化的典型之地;燕塘玉坡石牌坊拥有清朝建起的长寿牌坊,“英家、龙道、松桂、大田”等古民居村落是钟山古民居的代表,这些是钟山人口长寿现状和可持续性很好的文化支撑。

在一个细雨的清晨,记者来到钟山县清塘镇英家上街,拜访了今年已经108岁高龄的李佩珍老人。老人出生于1908年,如今已五代同堂。她手脚麻利,耳不聋,眼不矇,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并且能够独自上下楼梯、自己洗澡,还可以摘菜、扫地,做一些家务。老人见我们来了,很好客,并和我们拉起了家常,她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幽默风趣。老人告诉我们,自己年轻时和长辈逃荒到钟山,作为童养媳就留在了这里。老人说生活上她早上7:00准时起床,吃饱了就和儿孙聊聊天,天天如此。老人的作息时间并不是十分规律,有时晚上要到10点多钟才睡。老人说他们一辈子夫妻从来不吵架,恩恩爱爱,从来没有感情纠纷,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老人待人宽厚,乐善好施,乐于助人,豁达乐观,家庭和睦,村风、家风都优良,一生都心平气和。人文环境良好,保障了老人一辈子心灵愉快。老人说生活上以自产的五谷杂粮大米、玉米、红薯、芋头、山药、和家常蔬菜为主食。

nlc202309020958

据老人的重孙媳妇介绍,老人一生没有不良嗜好,每顿只吃七分饱,吃盐很少,每天晒太阳,阳气充足。现在她和孙子、重孙住在镇上,有时也回深山中的村子里生活一段时间。

在李佩珍老人家,记者为他们五代同堂合影,以影像的形式记录下长寿人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莫昔远老人是钟山县龙井村人,今年有102岁高龄。老人和75岁的大儿子一起住,气度不凡,儒雅风范。老人告诉记者,他当年考上了秀才,是方圆百里的高材生。作为当时村里乃至乡里出了名的乡绅秀才,家乡的大事情、小事情自然都离不开他,而他的学识和名望也带动了家乡的发展。老人虽然已过百岁,但还能够声情并茂的背诵长长的古典诗文。他告诉记者,“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不仅是他自创的人生格言,而且也是他长寿的秘诀。

清塘镇康平塘冲村的刘玉兰老人是钟山县的长寿之星,今年已经111岁了。她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中。当我们来到她家时,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乘凉。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老人的背虽然有些驼,但精神非常好。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真不敢相信老人竟然是一个人在家里。

康平塘冲村是一个世代重视教育的村子,据说这个村子走出了二十几位人民教师,成了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这里的一座山峰也被命名为文峰山。良好的教育使这个村子的村风非常好,孝道和儒雅之风成就了刘玉兰老人的长寿。

据了解,钟山的百岁老人每天的基本活动就是劳动或者是户外活动。80%的百岁老人在耄耋之年仍从事家务、田间劳作。乡村的膳食结构较为健康,通常是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这些长寿老人们也大多性情温和、待人坦率、开朗乐观、心胸开阔、与人为善,而且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喜欢清淡饮食、喜吃五谷杂粮,粗茶淡饭、不暴饮暴食,饮食随意但很有规律,喜欢吃粥,习惯两餐粥餐饭,即早中餐吃粥,晚餐吃干饭;主食大米辅以杂粮、豆类和各类瓜果蔬菜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的几位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是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坚持运动、心态平和、家庭和睦等。而这些经验大体就是长寿老人的共同生活秘诀。

打造中国长寿之乡

生态良好的钟山县如同一个绿色的天然氧吧,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呼吸清新的空气,畅饮清冽的甘泉,享受有机天然的绿色食品。再加上钟山美丽的风光和钟山人豁达本真的心胸,构成了钟山人健康长寿的几大要素,而打造“中国长寿之乡”更将钟山县的生态和文化优势推进了一步。

钟山县自去年11月13日召开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动员会以来,及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动员多部门参与到创建工作活动中,结合履职尽责“回头看”活动,迅速制定和完善了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工作方案;认真抓好信息核对、书籍撰写、史志材料整理、画刊和宣传短片制作等,突出抓好寿文化、红文化、绿文化、清洁文化、农文化等,扎实推进“中国长寿之乡”申报工作。

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钟山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三结合,加大投入,健全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全县共有农村养老机构135个,其中县福利院、光荣院各1个,乡镇敬老院12个,五保村121个,共有1701个床位,集中供养1680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0.7床。在五保村、敬老院内增加娱乐设施,为五保对象实施“保乐”工作,变“五保”为“六保”。

此外,该县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贺州全市率先实现县直医疗机构均通过“二级甲等”评审,新农合参合率由90.12%提高到98.75%,累计补偿金额3.64亿元,受益农民202万人次;扩大城乡困难群众低保覆盖面,累计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农村和城镇低保金4.1亿元,“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8.6万人次。

目前全县共有老年协会110个,会员人数达10516人。该县回龙镇泉岭村、石龙镇黎塘村、凤翔镇同枝村、珊瑚镇卫田村、红花镇红花村、清塘镇南妙村、同古镇和平大村等老年人协会已配齐电视机、音响、办公桌椅、麻将和扑克桌椅等硬件设施,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初具规模。同古镇和平村委大村老年协会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夕阳红”清洁队伍,负责清除节日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清洁田园江河、为美丽乡村出谋献策贡献余热,营造了敬老、爱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钟山县人宽容善良,谦和好客,钟山县民风纯朴,崇尚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喜爱自然,规律劳作,心态平和,知足常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调查的情况看,保障比较完善,镇镇建有敬老院和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全县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基础部分由县财政“买单”。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使得钟山人可以“颐养天年,乐在其中”,这些都是钟山县人延年长寿的秘诀。

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县总人口43.9524万人,实足存活百岁及以上老人50人,占总人口的11.376/10万,超过规定标准1.376/10万。人口平均寿命已达到76.812岁,超过规定标准0.12岁。80岁以上老人10974人,占60岁及以上老人的18.786%,超过规定标准将近5个百分点。7月17日,根据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关于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的公告,钟山县符合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条件,向社会进行公告。公告结束后,钟山县正式成为了“中国长寿之乡”。

上一篇:化学教育与环境保护下一篇: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