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与长寿

2024-10-27

家庭和睦与长寿(精选4篇)

家庭和睦与长寿 篇1

道教的“十养”包括养身、养神、养体、养气、养心、养智、养德、养品、养福、养寿等十个方面,具体分述如下:

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修命”就相当于西方的“生命在于运动”。养生最好从青年时就开始,如果你在青年时对“养生”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了中年后你也应当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了。这时“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运动的项目很多,诸如练武术(打拳、练剑)、练气功(特指动功),做操、慢跑、打球、骑车、游泳、爬山登高等等。身体素质差些的,可以郊游览胜,放风筝、垂钓、跳健身舞、散步等。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

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身”既是养形,同时也要“养神”。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养神达到高境界的人,自然提高免疫力,增进身心健康。

三、少食养体:

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老年人消化能力减弱,饮食调养应以温饮易消化,清、淡、稀为原则,但要做到营养科学,合理搭配,使其与身体需要基本平衡(身体好、饮食好的老人,也可以少吃多餐)以保持正常体重。特别提示:最近国外研究证实,过度肥胖的人心脏负担加重,不但行动不便,且会影响寿命。

以上所说的“少食养体”只是对普通人说的,至于得真传的修炼之士,则有更高妙的绝招——服气避谷。“避谷”又称却谷、断谷、绝粒,这本是古代“方仙道”(秦以前对神仙家的称谓)的一种修炼方法。

四、寡言养气:

道教修炼强调“三圆”。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一般老年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

坚持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但要注意保持视力,读书1小时,要休息10分钟,眺望远处的绿色景物,能打一趟24式太极拳更好。修道者应多读道教经典及《易经》等书。

六、诗词书画养性:

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在道教和佛教中也有很多高人是诗词书画方面的能者,可能他们都是从诗词书画的创作过程中,达到了修心养性的效果。

七、劳作养德:

老年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道教界还鼓励信徒积德行善,提倡“功满三千凡也仙”。

八、诚朴养品:

“诚实”,“朴素”和“检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在国人心中,已故周恩来总理就是达到这个水准的典范人物。现代的老年人也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和教育子孙后代,教育他们树立爱国情怀,并懂得尊重农民的劳动,千万不要浪费粮食,因为这些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劳动换来的。

九、宽厚养福:

“宽”就是宽容,“有容乃大,能容则人和,人和生百福”。在不触犯原则的小事上,宽以待人,忍让为贵,吃亏是福,更不要议论别人的长短……则福乐无边,福寿绵长,终生受益。

十、仁慈养寿:

仁慈之心即是善良之心。道教要求信徒(不论是在庙道人,还是俗家弟子)都是“与人为善”,“心中常存善念”。老年人心地仁慈、善良,更会受人尊重,因而心情舒畅,每做一件善事,心中必能感到无比愉悦,久而久之,可少生疾病,更能寿享天年。

家庭和美让百岁老人健康长寿 篇2

性 别:女;

出生时间:1913年8月;

生育情况:生育4男3女;

生活状况:老人生活十分有规律,睡之前喜欢热水泡脚,爱吃山芋和南瓜。

让人羡:虽已百岁,仍闲不住

让人羡:虽已百岁,仍闲不住

薛本翠1913年8月出生于小王村,19岁时与本村农民李来智结婚。老人共生育有4男3女,如今都健在。长子已81岁,玄孙已4岁,现在全家五世同堂,儿孙共有96人。

老人一生爱劳动,年轻时身强力壮,栽秧割稻,棉花整枝治虫样样在行,不亚于男劳力,90岁时仍然下田干活。现在到了百岁,老人仍然闲不住,经常帮助做家务,扫扫抹抹,剥花生,择菜,家前屋后清除杂草,衣服也都是坚持自己洗。老太年轻时还经常帮村里一些困难户抢收抢种,在村民中口碑极好。

“我们做子孙的都很孝顺,全家都把老寿星当个宝。”老人的孙辈介绍,逢年过节,在外打工的孙儿们都会带来大包小包的,老太太吃得舒心,看着开心。

有秘诀:生活规律,饮食清淡

谈起老人的长寿秘诀,一直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小儿子李德海介绍说:“老太太30年前曾生过一场病,以后身体一直健康,很少生病。”

老人生活十分有规律,天亮就起床,中午小睡一会,天黑就睡觉,睡之前喜欢热水泡脚。她平时爱串门和老姐妹们聊天,在家中则喜欢和小玄孙们逗乐寻开心。

“老太太最喜欢吃山芋和南瓜。”据李德海介绍,老人饮食清淡,早餐一碗稀饭,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或麦片;中午要吃一大碗饭,一碗瘦肉汤,吃些应时蔬菜,尤爱吃山芋和南瓜;晚餐不讲究,吃一小碗米饭和一些蔬菜。她牙口不好,饭菜要软烂,平时还喜欢吃点蛋糕之类的零食。

百岁大寿过了,薛本翠说,她争取多活几年,好好享受现在这美好的生活。

生活习惯与健康长寿 篇3

据报道,有人对美国波士顿市附近一个城镇的居民,进行了20年以上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关系的调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身体锻炼与循环系统疾病有关的一些现象。

例如,以睡眠状态下1小时消耗的能量为身体活动指数1,发现身体活动指数在27以下的不爱活动的人,无论在哪一年都比指数是36以上的经常运动的人患病率高。而且从猝死、心绞痛、脑血栓的患病率来看,也是不经常活动的人高。

在对健康超“副作用”的生活习惯中,吸烟是十分严重的一项。

学者们对纽约市加入健康保险的约11万人,进行有无吸烟习惯、运动的程度与心肌梗塞患病率之间关系的调查,发现吸烟而又几乎不进行锻炼身体的人,每1000人中有10.89人患心肌梗塞,并且其中的半数在发病48小时内死亡。与此相反,在没有吸烟习惯,并且平时经常运动的人中,只有3.03人患心肌梗塞,死亡率也很低。可见,经常运动确实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使人体健寿增;吸烟却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近年来,不少人为了戒烟,却养成了嗜糖的习惯,以吃糖代替抽烟,这样好像变害为益了,然而食糖量多,也对健康不利。据专家们发现,日常食糖过多,就易患引起冠心病的动脉血管硬化、肥胖病和糖尿病。另外,食糖量多会增加牙科疾患。专家们指出,糖对人类的侵害是很难直接感觉到的,它的危害是逐渐形成的。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在宣传“戒烟”的同时,正在流行的“戒糖”口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此外,日本学者根据以1064004名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的有关生活习惯和疾病关系的调查报告发现,与进行运动使死亡率显著降低的同时,睡眠时间以每天7小时为界值,7小时者死亡率最低,增加或减少都会使死亡率逐渐提高。

当然,合理的睡眠时间,不应机械地规定,要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习惯以及季节变化和体力消耗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最为明智的做法,就是要保持睡眠的经常连贯性,即每晚都要睡足7小时。

至于饮食习惯,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显然更大。例如,德国男子的生活习惯中吃的脂肪、糖、肉类太多,经常饮酒,加之抽烟厉害,缺少活动和工作劳累等,结果导致健康欠佳,寿命缩短,现在的平均期望寿命只有69岁,比20年前缩短了3岁。然而,在美国人养成新的生活习惯后,大大减少了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人们由喝烈性酒改喝葡萄酒,保健食品销售额逐年增大,特别是有一亿多人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健康水平。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日本人的寿命在延长。男人的寿命居世界首位,1982年平均寿命已达74.22岁,比1981年延长了0.43岁。女人的平均寿命79.66岁,比1981年延长0.53岁。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利用业余时间打球类(网球、高尔夫球和棒垒球等)、游泳、跑步、做智力游戏、跳舞,到国外去游览,追求提高生活乐趣,从而解除疲劳,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健康与长寿没有绝对 篇4

有人说睡眠必须充足, 所以有的人吃过晚饭后, 八、九点钟就睡了, 但有人每天都很晚才睡, 也从来不讲睡子午觉。肿瘤治疗专家潘明继几十年来, 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但也活到了八十多岁。世界上还有些终生不睡觉的奇人, 也并不是短命鬼。西方人没有午休的习惯, 午觉自然就不睡了。其实, 人本来就有“猫头鹰型”和“百灵鸟型”, 不能说哪种类型好, 哪种类型不好, 只要按照自我的规律去作息, 不过劳、不过少、不过多, 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乱用药影响颐养天年

现在许多人不能颐养天年的另一个原因, 就是随便乱吃药。

乱吃中药在于不懂得辨证用药。很多人只知道什么病用什么药, 却不知道什么症用什么药, 主要是不辨虚实寒热。举例来讲, 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 风寒感冒要用辛温解表药, 风热感冒要用辛凉解表药, 如果吃反了, 风寒感冒的更寒, 风热感冒的更热, 不但病不会好, 还会加重病情, 转变成亚健康状态, 进而使体质更差, 缩短了生命。乱用西药的结果更吓人。大多数西药都是化学合成的, 是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因此, 一旦乱用, 会导致多脏器损伤, 直接影响健康和寿命。

健康不等于长寿

健康只能说明身体状况好, 而长寿则是说明身体的持久性和延续性,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位老人是北京十大健康老人之一, 身体确实很棒, 电视里也经常报道他的健身经验。但是, 有一天突然查出他体内有两处癌变, 肺上是小细胞癌, 食道是低分化癌, 两种癌都是恶性程度很高的, 结果病情发展很快, 不久就去世了。可见, 健康的人生存质量较好, 而长寿的人生命力较旺盛。

生命有时在于运动, 有时在于静养

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会比较健康, 但不经常锻炼的人未必不健康。

健康的人抵卸疾病能力强, 不健康的人抵卸疾病能力差, 但是如若不被感染重病, 照样也可能活得长久。生活中常有些病歪歪、药罐子不离身的人, 把那些所谓身强体壮的人都“熬”下去了, 而很多非常健壮的人, 则可能说死就死了。北大老校长马寅初瘫痪在床, 哪有多少运动?但也活到九十九岁。民进党的创始人之一雷洁琼九十多岁时患体位性低血压, 不能站立行走, 我给她摸脉发现肾气很足, 最后照样活了一百多岁。这就像体育运动员并不一定就比普通人长寿一样。从健康和长寿的角度来说, 体育竞技比赛是人类干的一件蠢事。过激的超负荷、超极限运动只会加速身体的损耗、缩短生命。因此, 用一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数量来衡量这个国家的健康水平是不可取的, 也是个非常大的误区。如果可以的话, 只开展一些适量的体育表演, 但不要一决雌雄, 对人类来说可能更好。对于中老年人, 散步就是不错的方法, 每天走一个小时就很好。

找对适合自己的饮食规律

媒体经常采访一些百岁老人, 探究其长寿密码。他们中有天天喝粥吃咸菜的, 有吃饭只吃七成饱的, 但其中也不乏毫不讲究的。

曾有个节目采访了一对百岁夫妻, 老太太经常吃肉, 老头终生吃素。国学大师文怀沙从来都是随便吃东西的, 高盐、高脂都不忌口, 今年103岁了, 仍然是红光满面、精力充沛。台湾国民党中将王中泉老先生已经一百一十多岁了, 吃东西也从不讲究, 看上去只有八十岁的样子, 站在那里说话一次一个多小时都不累。可见, 人上一百, 各形各色一点都不假。

那么,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体质类型。比如有人喝牛奶就拉肚子, 是因为体内缺乏半乳糖酶, 有人吃了海鲜身上就痒, 是因为对海鲜过敏, 所以, 人和人差别是很大的, 各有适应性。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对百岁夫妻一样, 如果让他们二人换一换食谱, 可能两人都活不到那个年龄。

人进化至今, 原本是以吃素为主的。但在进化的过程中, 一部分人改变了饮食习惯, 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人, 没有太多素食, 只能吃肉, 经过几代人传下来, 身体就适应了。而没有遗传到吃肉基因的人, 吃多了肉就消化不了, 代谢不掉, 最终出现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等。可以说, 这些人只有吃肉的嘴, 没有吃肉的福。所以, 人要先对自己有个基本了解和判断。

简单平静的生活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最要紧

上一篇:营利组织下一篇:科技项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