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系统

2024-10-18

链式系统(通用9篇)

链式系统 篇1

1 引言

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是沈阳机床集团针对国内航空零件加工特点设计制造的大型加工中心。这台加工中心应用了链式刀库系统,其自动换刀机构及可以储放多把刀具的刀库改变了传统以人为主的生产方式。藉由电脑程序的控制,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铣削、钻孔、镗孔、攻牙等。大幅缩短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该刀库系统通过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中的刀库管理功能对刀库刀具信息进行了有效管理,与PLC进行刀具各类信息的信号交互,从而实现刀库的自动换刀。

2 链式刀库结构及在刀库管理中的配置

2.1 链式刀库的结构

本加工中心采用的是基辅链式刀库,共40把刀位。链条式刀库的特点是可储放较多数量之刀具,一般都在20把以上,有些可储放120把以上。它是通过链条将要换的刀具传到指定位置,由机械手将刀具装到主轴上。换刀动作均采用液压马达加机械凸轮的结构,此设计结构简单、动作快速、可靠。

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2.2 在西门子840D的刀库管理中配置链式刀库

西门子840D系统具备刀库管理功能,为了实现此功能,需要在系统中设置相关参数,并根据具体刀库类型和换刀方式配置刀库,生成相应的文件。

2.2.1 刀库管理参数设置

设置刀库管理相关参数及说明如下:

MD 19320:Bit4=1激活系统选项功能

MD 18080:Bit 0=1激活刀库管理功能

MD 18082:MM_NUM_TOOL=40刀具数量

MD 18084:MM_NUM_TOOL_MAGAZINE=3定义刀库数量,包括刀库,缓冲区,装载点

MD 18086:MM_NUM_MAGAZINE_LOCATION=45总的刀位数量,不仅包括实际刀库刀位数,还包括缓冲区的刀位数。因此此例有刀库40个刀位、手爪2个刀位、主轴1个刀位、装刀位2个刀位,即计算所有可以放置刀具的地方。

MD 20310:TOOL_MANAGEMENT_MASK=1H激活通道的刀库管理功能,位0~位3必须与MD18080的设置保持一致。

MD 22550:TOOL_CHANGE_MOD=1换刀方式

MD 22560:TOOL_CHANGE_M_MODE=206激活刀具数据的M代码

2.2.2 刀库的建立

通过以上参数的设定,系统只是为刀库管理预留了相应的空间,但对于刀库的特征需要通过对刀库管理系统变量来定义,对于HMI_ADVACED来说,可以在启动菜单里通过图形交互形式生成一个刀库的配置文件,具体配置如下:

(1)创建刀库(刀库类型和刀位数量)

Start-up(HSK6)→Tool management(HSK8)→Magazine(HSK1)→New(VSK4)→在Name项中输入“my_mag”→回车→Type项选择“Chain magazine”→在Locations项中输入40回车→OK

完成步骤6后再按“Create PLC data”(VSK2)→按返回键→“NCK reset(VSK4)”

(2)创建buffer

(a)创建主轴buffer:Buffer locations(HSK2)→New(VSK4)→在Name项中输入“my_spi”→Type项选择Spindle→OK→用光标键切换到“Distances to magazines”窗口,在“Distance to change location”项中输入“0”→Assign magazine(VSK6)。

(b)创建手爪1buffer:New→在Name项中输入“gri_1”→Type项选择Gripper→OK→用光标键切换到“Assign to spindle”窗口的“Assign to spindle”项→Assign spindle(VSK2)→用光标键切换到“Distance to magazines”窗口的“Distance to change location”项,输入0→Assign magazine(VSK6)。

(c)创建手爪2buffer:New→在Name项中输入“gri_2”→Type项选择Gripper→OK→用光标键切换到“Assign to spindle”窗口的“Assign to spindle”项→Assign spindle(VSK2)→用光标键切换到“Distance to magazines”窗口的“Distance to change location”项,输入0→Assign magazine(VSK6)。

(3)创建装载点

已有一名为“Manual loading point”装载点,为了跟PLC程序配合,再建个装载点,步骤如下:Load locations(HSK2)→New(VSK4)→在“Locations”窗口的“Name”项中输入“my_load”→OK→用光标键切换到“Distance to magazines”窗口的“Distance to change location”项,输入0→Assign magazine(VSK6)

(4)创建刀位类型(可以用默认的刀位类型):Location types(HSK7)→New→在Name项中输入“my_loc”→用“TAB”键切换到“Parameter assignment窗口”,Height项输入“2”→Width项输入“2”→OK。

(5)给刀库分配刀位:Magazine configure.(HSK6)→New(VSK4)→在Name项中输入“my_test”→OK→用光标键移动到Real magazines窗口的Name项→Assign(VSK6)→用光标键移动到“Type of location”窗口的Loc Type项选择“my_loc”→From loc.项输入“1”→To loc.项输入“10”→Assign→光标移动到Configurations窗口的Name项→Generate conf.file(VSK2)。

(6)生成刀库:接步骤5,Load conf.file(VSK1)→Load(VSK3),此时屏幕下方(软键菜单上面)会出现“Please put channel/mode-group in AUTOMATIC mode!”提示切换到自动方式,切换后会提示“Please press NC Start”提示按程序启动键。如果你还没有回参考点,可暂时设置MD20700 REFP_NC_START_LOCK=0(即不回参考点可执行程序)。按程序启动键后,如果配置没有大的错误,屏幕会提示“Configuration is loaded”→OK→NCK reset。

做完刀库基本配置后,在Parameter中的第一个软键变为“Magazine list”。

3 链式刀库换刀PLC程序说明

在链式刀库整个换刀过程中,PLC程序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实时与NC进行信号交互,处理刀库管理发送过来指令的应答信号;另一方面协调刀库换刀的各个步骤。通过这些程序的应用,最终实现整个链式刀库换刀完整有序持续不断的运行。

整个换刀过程分解为14个主要动作:(1)起始位置;(2)平移到库侧夹刀;(3)拉刀;(4)平移至待机点;(5)上升至待机位置;(6)平移主轴侧夹刀;(7)主轴侧拉刀;(8)ATC进行180°旋转;(9)主轴侧插刀;(10)平移回待机位置;(11)下拉;(12)平移至刀库侧;(13)刀库侧插刀;(14)平移回待机位置。

上述每个步骤完成后激活下一个动作。图7是在换刀过程的各个步骤中,各检测器与电磁阀的动作状态。根据这些状态,来编制相应的PLC程序。

由于链式刀库的换刀过程按步骤进行,即前一步动作结束后,刀库进入某种状态。这一状态将满足下一步动作的启动条件,下一步动作随即开始,以此类推,直到换刀结束。这一逻辑过程可通过西门子S7-300PLC中的顺序编程语句加以实现。由于篇幅所限,现仅以其中一个步骤为例加以说明。

ST00、ST01、ST02三步为刀库找刀过程,当所选刀具就位后,从ST03开始,启动换刀过程,以ST03为例,程序如下:

当第一步ST03完成后,系统下一个扫描周期中,由于步骤数累加一个,程序将跳过ST03,执行ST04程序段,以此类推,直到ST16最后一步完成为止。

4 结论

未来数控机床加工产业的发展,均以追求高速、高精度、高效率为目标。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时间不断缩短,对换刀时间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换刀速度已成为高级数控机床的一项重要指标。未来刀库系统自动换刀技术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以减少辅助加工时间为主要目的,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刀具交换。

摘要:介绍了国家重大专项精密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应用的基辅链式刀库的结构,给出了西门子840D系统刀库管理中对链式刀库进行配置和参数设置的方法,详细描述了这些配置生效后PLC程序实现链式刀库的整个换刀过程。

关键词:链式刀库,刀库管理,换刀

参考文献

[1]西门子840D系统说明书[Z].SIEMENS,2010.

[2]S7-300 PLC编程手册[Z].SIEMENS,2008.

链式系统 篇2

摘要:地质灾害对于人们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每年由于地质灾害带来了较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针对于典型地质灾害问题进行有效研究,通过利用灾害链式机理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对于降低地质灾害危害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灾害链式机理;锻炼措施

前言:典型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经常产生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典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了滑坡、泥石流、沙漠化、石漠化等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护,建立有效地链式机理,对于解决我国地质灾害危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典型地质灾害的链式过程分析,能够对地质灾害的内因和外因进行有效发现,形成灾害链,对要素问题进行把握和分析。目前来看,对于滑坡、泥石流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但如何对灾害链式机理进一步研究,更好地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防护,成为现阶段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典型地质灾害链式机理分析

典型地质灾害链式机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于我国经常2出现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问题,对于灾害产生的链式机理进行分析,以寻找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治。

(一)滑坡地质灾害链式关系探究

滑坡产生的原因与地质、岩土性质、结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有着较大的关联性,这些因素会导致滑坡灾害出现,从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地震区产生的滑坡地质灾害较为频繁,另外一些强降雨地区,滑坡灾害较为显著。关于滑坡地质灾害链式关系,我们可以从图1中看出: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生产活动会对原始地貌环境产生破坏,从而为滑坡产生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上自然环境,例如地震、强降雨、冰雪融水等影响,从而激发滑坡灾害发生。为了更好地预防滑坡灾害,通过采取有效地工程措施,能够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稳定。

(二)泥石流灾害链式关系研究

泥石流问题,也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泥石流灾害的产生,主要是高浓度水砂砾复合,由颗粒差异较小的岩石体和液体进行联合运动。泥石流的产生往往与滑坡相伴而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关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链式关系,我们可以从图2中看出:

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看出,泥石流的?a生主要是人们对原始地貌的破坏,导致土壤出现疏松的现象。同时,由于地形地貌问题,陡峭地形以及坡度较大的地形,是泥石流产生的主要原因。再经过强降雨或是冰雪融水外因作用,导致泥石流地质灾害产生,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危害。通过工程治理,能够对泥石流灾害进行有效地防治。

二、关于典型地质灾害联合作用链式规律探究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典型地质灾害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这两种地址灾害在发生过程中,往往相伴而行,这就加剧了地质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健康安全的危害。对此,在对典型地质灾害问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地质灾害联合作用链式规律进行探究,这对于防治地质灾害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地质灾害产生,并非是单一的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问题,需要采取联合防范措施,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问题。例如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在产生过程中,滑坡将伴随逆水流灾害一起发生。滑坡的产生,需要有强降雨、地质疏散、具有一定的陡峭地形,这与泥石流产生的条件基本一致。同时,泥石流产生过程中,由于山区土层覆盖较厚,泥石流堆积冲扇区积层较厚,一旦爆发自然灾害,将会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关于地质灾害联合作用的链式规律,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图3中看出:

综合图3来看,地质灾害联合作用主要是对原有地形地貌的人为破坏,导致地质灾害环激发,从而形成灾害要素,进一步使“激发环”变为损害环。同时,自然灾害形成,使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在诱导因素下,多种自然灾害进行共同作用,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链式系统 篇3

近年来,设计一种有效工具来观测系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对于时间估计仍然具有现实的困难和必要性[1,2,3]。实时信号导数的求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信号而言,构造微分器是不可避免的,而理想的微分器是不能实现的。

在设计方法中,若通过高阶滑膜算法设计微分器,需要事先知道信号最高阶导数的Lipschitz常数的上界,限制了输入信号类型,并且引入切换新号后,抖振现象不可避免。若采用高增益微分器,由于微分方程中每层含有输入信号,扰动加剧,因此本文提出积分链式微分器,该微分器算法有多重积分链结构,能够逼近不确定项,对系统的未知状态进行估计。

1 高阶积分链式微分器

{x˙1=x2x˙2=x3x˙n-1=xnx˙n=-a1εn(x1-v(t))-a2εn-1x2--an-1ε2xn-1-anεxn(1)

其中xi(i=1,…,n)为状态变量,x˙为其一阶导函数,ε>0为摄动参数,v(t)为连续二阶可导信号,ai(i=1,…,n)为常系数。可得如下结论[4,5,6]:

limε0xi=vi-1(t),i=1,,n

考虑一个不确定系统,方程如下:

其中f(t)是不确定项,bR为常数,测量输出youtput中含有未知噪声σ,参考轨迹θd。令e1=θ-θde2=ω-θ˙d。因此,跟踪误差系统为:

首先采用滑膜控制。滑膜变量采用s=e2+kue1,Lyapunov函数选为V=0.5s2,因此可得V˙=s(f(t)-θd+bu+kue2),如果未知项f(t)的上界已知,选择控制输入u为:

u=1b[-kue2+θd-lsgn(s)] (4)

其中,ku为大于零的常数,且|f(t)|lfl,则有:

V˙=s{f(t)-θd+b1b[-kue2+θd-lsgn(s)]+kue2}=-l|s|+f(t)s-(l-lf)|s|0(5)

所以,存在一个时刻ts,当tts时,满足s=e2+kue1=0,即e2=-kue1。代入式(3)中,由关系e˙=e2,可得e˙2=-kue1,所以当t→∞时,e1→0。而当tts时,有e2=-kue1,可知当t→∞时,e2→0。从而达到对参考轨迹跟踪的目的。

如果ω和不确定项f(t)的上界均未知,那么在控制器设计中,就需要估计f(t)和ω用于补偿,降低控制器增益。

2 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设计原理

设计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方程[7]如下:

对含有噪声的测量输出youtput,利用微分器估计信号θ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即ωω˙其抑制了信号中的噪声。因此获得不确定项的估计[8]:

f(t)=ω˙-bu (7)

在不确定项的估计f(t)中,存在加速度信息。那么令e1=θ-θde2=ω-θ˙ds=e2+kue1e1=θ-θde2=ω-θ˙ds=e2+kue1,因此三阶微分器的控制器 设计如下:

u=1b[-kue2+θd-lsgn(s)-f(t)] (8)

选择Lyapunov函数V=0.5s2,即得V˙=s{e˙2+kue˙1}

那么由式(3)和式(8)可得:

由式(9)可以看出,控制器式(8)中的增益l只需用于抵消微分器的观察误差,相对于通常的滑膜控制器(4)中的增益l,控制器式(8)中的l要小得多。当微分器摄动参数 选取充分小时,f(t)-f(t)ω-ωθ-θ都充分小,所以(|f(t)-f(t)|+ku|ω-ω|)|s|+(|f(t)-f(t)|+ku|ω-ω|)(|ω-ω|+ku(θ-θ)+(|ω-ω|+ku|θ-θ|)也充分小,则V˙0。由于ss是基于微分器充分接近的,所以当t→∞时,可以近似获得e1→0和e2→0,以达到对参考轨迹跟踪的目的。

3 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带噪声的不确定系统反馈控制

3.1 仿真参数设置

通过数值仿真来验证该方法的控制有效性。控制目标是设计控制器使输出θ跟踪一个参考正弦信号θd=sint。仿真参数选择:f(t)=-19t,b=180,a1=17,b1=16,c1=15,l=0.15,ku=20,ε=0.01,扰动为随机噪声。一阶低通滤波器10.05s+1加在微分器二阶导数输出后,目的是抑制二阶导数输出中过多的噪声。

3.2 控制系统模块

如图1所示,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反馈控制系统主要有控制器,被控对象,噪声加载,积分链式微分器四大部分构成,其中这些控制器主要由MATLAB中的S-function模块编写,信号主要通过控制器后,到达被控对象,通过加载噪声进入积分器,然后通过滤波进行反馈控制。

3.3 仿真结果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θ能够很好的跟踪θd,特别是在2 s~4 s,8 s~10 s,范围内,可以完全跟踪上目标。图3,图4和图5分别是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f(t)的估计,控制输入u,ω的估计,从这3个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估计轨迹和实际函数的轨迹是完全重合的,说明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对这三个变量估计准确。从图6中可以看到,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θ和跟踪的θd的轨迹完全重合,跟踪情况良好。从仿真结果中,可以发现基于积分链式微分器的反馈控制具有良好地估计和跟踪效果,同时能更有效地抑制噪声。

4 结束语

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能够实现跟踪误差的渐近收敛,并且能够实现控制器 有界,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微分器的反馈控制具有良好地估计和跟踪效果。若如果微分器的阶数越高,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会越好。

摘要:工程中,目标信号的加速度是很难通过目标的位置信号求取,因此,微分器的鲁棒性和高阶导数的求取至关重要,同时迅速精确地获得目标的速度和加速度对于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提出了基于三阶积分链式微分器的带噪声的不确定系统反馈控制设计,微分器算法有多重积分链结构,能够逼近不确定项,对系统的未知状态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微分器的反馈控制具有良好地估计和跟踪效果。

关键词:反馈控制,积分,链式,微分器,不确定系统

参考文献

[1]S.Purwar,I.N.Kar,A.N.Jha.Adaptive control of robot manipulators using fuzzy logic systems under actuator constraints.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5,152:651-664.

[2]史敬灼,张慧敏.行波超声波电机Lyapunov模型参考自适应转速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1,26(4):44-49.

[3]周涛,王磊.基于跟踪微分器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J].电光与控制,2012,19(10):46-49.

[4]A.Levant.High-order sliding modes,differentiation and output-feedback contr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2003,76(9/10):924-941.

[5]L.R.Rabiner,K.Steiglitz.The design of wide-band recursive and nonrecursive digital differentiators.IEEE Trans.Audio Electroacoust,1970,AU(18):204-209.

[6]王新华,刘金琨.微分器设计与应用-信号滤波与求导[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7]SLONTINE J J E,LI Weiping.应用非线性控制程代展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地方文献链式流动形态研究 篇4

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将地方文化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标准加工处理成为序化数据贮存在计算机中的软件堆积工程。它仅靠人工录入是不够的,还需采用自动扫描和OCR(光字符阅读)、自动核对、自动标引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从根本上打开文献信息的人口,解决地方文献数据库录入信息、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能力。采用主流数据库技术,解决地方文献数据库管理平台的问题,加大数值数据库的建设:采用文件管理与数据库管理相结合的软件产品,实现地方文献图文、多媒体化数据库的建设。据于此,当前数据库系统的.一些新形态逐渐得到开发,如地方数据库开采、数据仓库和数据中心库等已引起充分的注意,这些都将对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发展,应在标准化数据的支持下,高起点,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先建书目数据库,再建综合型、专题性篇目数据库,最后考虑全文检索数据库。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和本馆的实际情况,开发研制某一专题的题录或全文数据库,积累经验,培养力量,为综合性的书目数据库、题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建设做准备,关键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有强有力的协调机构担纲筹划。

其次是网络形态。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分散的计算机,通过通讯线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软硬件资源共享的目的。

作为计算机网络集合的因特网(Internet),如今已成为全世界的主于网。因特网不仅是运输信息的介质,因特网的美妙和实用性在于信息本身。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与因特网互连的中国因特网骨干网、中科院百所网、中国金桥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其对信息服务的最大影响是文献资源的开放。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利用所有在网上流动的文献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任何读者在本馆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时都可以向其他馆提出请求,这必然有助于文献信息机构之间互相依赖关系的形成,表现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就是文献资源的地域化。地方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必然是低重复、低冗余的文献资源网络建设。所以,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将是未来社会文献资源建设的热点,也是文献信息机构在21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正如建筑设备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外壳一样,计算机网络本身只是一个承载体,只有网络 信息才具备实用意义。其实,网络 地方文献信息和网络 信息的开发程序是等同的,只是这个程序具有地域特色而已。9月舟山市图书馆网站Http:www,Zslib.net开通,其主页(即上传的数据库)内容除通常的馆情简介、图书馆学会简介、读者须知、馆藏书目、新书介绍、书友茶室、馆长信箱、友憎链接外,侧重的是舟山市知名作家文库、社会科学文库、自然科学文库、灯谜资料库和Flash海洋大观等,其传递的信息注重海岛特色,首期共编制200网页,地方文献网页占75%。现正编制反映舟山海洋佛教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海洋商贸文化等二期地方文献网页。通过网站,一方面侧重将地方文献数据库通过数字化转换上传,提供无边界网上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将着力借助先进的搜索引擎,寻找收集有关海洋门类、发展渔港景的各种信息源,从网上下载,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过滤、分解、梳理和综合归类,形成自己庞大的书目型和全文型信息数据库,组合成海洋型的虚拟图书馆模式,为本地一、二、三产用户提供序列化的有效信息资源,这将是地域网站建设的主体功能。

第三是文本和电子形态。国外学者克劳福特和弋曼在《未来图书馆:梦想、疯狂与现实》一书中写道,未来意味着印刷物和电子通讯的统一,意味着线性文本和超文本的统一,意味着以图书馆信息人员为中介的存取和直接存取的统一等。简言之,未来图书馆就是保持图书馆发展的连续性,是目前新兴的电子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复合,即融传统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为一体的兼容性图书馆,也就是文本与电子型图书馆。

其建设策略为:

2.1文本与电子型地方文献的馆藏建设。传统地方文献建设规模是以馆藏数量来测定的,随着高科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馆际合作的深入,使得棺藏地方文献不再以量为主,而是以质为主,馆藏也不再单单是指看得见,摸得若的地方文献;电子图书馆则完全放弃纸介质地方文献信息,以电子型地方文献作为其馆臧形态,而事实上,无论从管理、制作、开发、规模等方面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还缺少这样的技术条件。因此,从目前情况看,文本和电子型地方馆藏建设,应介子传统和电子图书馆之间,从而形成文本馆藏、电子馆藏、虚拟馆藏三分天下的馆藏地方文献建设格局。

2.2文本和电子型地方文献硬、软件建设。可采取分批分段增加设备的方式,这适合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的经费承受能力,同时考虑到以后联网要有可扩充的接口,以及不断发展的网络需求和资源共享,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配置标准而理想的硬件设备;并拥有一套先进的文本地方文献和电子地方文献管理系统软件。该系统软件应以数据库为基础,以事务管理为主线,即既要考虑到馆内局域网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到网络环境下馆藏数字化地方文化信息共享的需要。

2.3文本与电子型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建设。其一是文本型地方文献查询。要想获取地方文献的全文信息,用户还须到馆内检索;其二是光盘资源库查询。读者在局域网上只要打开任何一台计算机就可调用资源库中拷贝在服务器上的地方文献光盘;其三是网上地方文献知识查询占这就要求图书馆地方文献服务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技术保障能力,要熟悉与本地相关的网上信息分布、不断寻求优秀网站和对网上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标引加工等技术程序,为用户网上查询指引路径,为更好地开展图书馆网上信息查询提供方便。应该说,许多网站都拥有检索窗、分类目录、专题库等,并与众多搜索引擎链接,网络检索工具和技术本身是简明实用,操作方便的。同时,在增加服务途径、深化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文本和网络地方文献信息的深加工,即深化智力型、预测型、网络型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不断物化为现实的精神和物质的生产力。可以这样认为,文本和电子型地方文献形态,它和文本与电子型图书馆形态一样,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最佳存在形态和服务范式。

3.地方文献链的意义和作用

地方文献链作为文献工作领域和相关学科中的一个分支范畴概念,具有内涵上的高度概括性和外延上的广泛包容性,从实践上看,地方文献链所指称的链式流动过程是文献工作赖以建树、划分和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基础结构之一,人类关于地方文献的各种实践,在一定意见上讲,几乎无一不以文献链的某一具体过程、阶段、方面为操作背景。由于古今中外地方文献活动的实践领域的不断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讲使得地方文献链的历史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合乎一定逻辑的现实能够体现。

科学是对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也即实践的逻辑升华。具体到文献工作领域,便产生了有关地方文献工作的系列学科。在现代意义的地方文献中,将地方文献链式流动区分为广义与狭义、宏观、中观、微观有着积极的认识价值。

与狭义地方文献链的量化研究相映成趣的是对中观文献链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有动态性信息特征的地方文献类型演化规律的定性研究上。尽管人们早已注意到地方文献类型之间存在台互相转化、互相替代的关系,但却没有把它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在以往的文献类型研究中,其划分基本上是平面的、线性和相对静态的;直至20世纪中后期,各国学者先后提出了文献链的概念、三次文献的理论、地方灰白文献的理论,才使共同基于文献信息内容(包括地方文献)的流动特征来划分文献(包括地方文献)类型并示序成为可能。由于地方文献类型是文献实体单元的逻辑集聚,同时又是文献社会过程的施为对象,因此将具有动态信息特征的地方文献类型演化为一种中观性的地方文献链是可行的。它对于改观地方文献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走向更深层次正在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地方文献的深层作用又为其所含信息内容所决定。这些信息内容包括有尖端技术、重点技术、项目技术的决策研究;新兴领域、交叉领域的主题确定;未来发展预测;对调查获取数据的计量分析;具体事例的评价;预测数据的推算;脚本的筹划、设计等。地方文献的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决策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反馈作用、效益作用。地方文献所具有的经济增效作用,将使地方文献链中的内部报告、内部杂志等往往能以低值获取,而它所提供的信息却能得到高值回报。随着地方文献收藏数据库化、地方文献传播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将会形成更多各具特色的复合型图书馆,它对于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欣毅 现代文献论纲要,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2 郭志高 图书馆文献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中国图书馆学报,(3)3

3 姜振儒等 论灰色文献正其作用,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1)

4 李飞等 新大纲电脑基础操作教程,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5 张继敏 21世纪初文本与电子型图书馆建设策略,图书馆工作,(1)

6 卢子博 跨世纪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大型链式刀库的研制 篇5

1 ATC60/50K-WF.H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刀柄规格:JT50;拉钉样式:LDA-50;刀具的最大重量:25kg;刀具的最大直径:250mm;刀库两个刀位的距离:140mm;最大刀具长度:450mm;刀库最大容量:600kg;刀具的倾覆力矩:90N·m;刀库装刀数量:60把;刀库链环驱动:伺服电机;换刀装置运动系统驱动:伺服电机;换刀时间:15s (不含找刀时间) ;换刀方式:定点换刀。

2 大型链式刀库的结构特点

在试制初期, 针对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存在的液压马达驱动时出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 确定了我厂ATC60/50K-WF.H大型链式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的结构方案, 刀链驱动及自动换刀装置均采用伺服电机。由此彻底解决了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提高了定位准停的稳定性。

2.1 结构

(1) 刀库的驱动采用伺服电机→减速器→链轮毂→刀套链→完成任意选刀功能。

(2) 自动换刀装置的驱动采用伺服电机→减速器→同步齿型带→齿轮→齿条→完成机械手到刀库或机床主轴取刀的往复运动。

(3) 机械手由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完成如下动作:手爪打开或夹紧;机械手伸出或缩回;机械手分度旋转0°或180°。

(4) 自动更换站由液压缸完成自动换刀时松刀或拉刀功能。

(5) 人工更换站由液压缸完成人工装刀时松刀或拉刀功能。

2.2 刀库自动换刀顺序

由机械手等待位置→机械手爪1打开→到刀库抓刀位置→机械手爪1夹紧→自动更换站松刀→机械手伸出 (拔新刀) →机械手返回等待位置→机械手缩回→机械手爪2打开→到主轴抓刀位置→机械手爪2夹紧→主轴松刀→机械手伸出 (拔旧刀) →机械手分度180°→机械手缩回 (新刀装入主轴) →主轴拉刀→机械手爪2打开→机械手返回等待位置→机械手伸出→到刀库抓刀位置→机械手缩回 (旧刀送回刀库) →自动更换站拉刀→机械手爪1打开→机械手返回等待位置→循环结束。

2.3 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动换刀装置的导轨原设计是焊接成型, 主要靠机械加工来保证尺寸精度。导轨上下6个表面分别安装6个轨迹轴承, 这6个表面的加工精度的好坏, 直接影响自动换刀装置运行的平稳性。为了保证大型工件的加工精度, 我们采用分件加工, 然后合成一体的方案, 既保证了用现有设备加工单一零件, 同时, 又保证了导轨组合后整体的制造精度。改进前、后的导轨截面图如图1。

3 设计验证

机械手分度时极限位置重合性验算:

由于机械手部件的零件存在制造误差, 两端机械手旋转到同一侧时, 其中心位置不一定重合, 存在偏转误差角θ。正常工作时偏转误差角θ在3′~5′范围内, 图2是将机械手简化的示意图。其中, 实线为实际位置;双点划线为理想位置。

机械手回转半径R1=320mm;

分度齿轮轴回转半径R2=33.75mm。

不论回转半径R的长短, 偏转角度θ是相同的。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

当刀库正常换刀工作时, 机械手中心位置偏转角度θ, 控制在3′~5′之内。

(1) 机械手端的偏转弧长L1

此数值可以用百分表近似测得。

(2) 分度活塞杆的的轴向变化量δ

由于分度齿轮轴的分圆度偏转θ2时的弧长L2, 近似等于分度齿条的轴向位移量δ

即:分度齿条的轴向位移量δ=0.03~0.05mm, 两端要同时修磨、检测, 才能满足正常工作要求。

4 设计、生产及装配中存在的难点

(1) 如图3, 机械手伸、缩到两端时, 产生死区高油压。弹簧压力大小、泄油孔径大小, 决定泄油的快太慢, 换刀时间延长, 影响工作效率。

(2) 机械手分度时极限位置调整

如图4, 机械手装配后, 分度缸在液压油的驱动下, 实现机械手旋转分度动作。但是, 两端机械手旋转到同一侧时, 其中心位置不一定重合, 存在偏转误差角θ。当刀库正常换刀工作时, 机械手刀具的中心位置尽可能重合。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应反复修磨分度活塞杆两端的调整垫圈δ, 使机械手两端刀具的中心位置偏转误差角在θ=3′~5′范围内, 即用百分表测得两次误差在0.25~0.46mm范围内, 机械手就可以正常换刀。

5 结语

ATC60/50K-WF.H大型链式刀库的试制成功, 使我集团公司的产品涉足于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领域, 扩大了产品种类, 同时, 也打破了由台湾企业多年垄断市场的局面。

摘要:研制了一种用于落地数控镗铣床的大型链式刀库, 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上海食品犯罪走向“链式作业” 篇6

2015 年, 上海全市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案件的打击力度, 全年共批准逮捕上述两类案件275件335 人, 提起公诉395 件475 人。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周永年介绍, “去年3 月起, 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 在全国检察机关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年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

据了解, 食品犯罪案件涉案食品种类繁多, 涉及面广, 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类犯罪主要表现在麻辣烫、牛肉汤、小龙虾等食品内添加罂粟壳等有毒有害物质; 非法销售病死肉、过期肉, 走私并销售疫区牛肉、含瘦肉精牛肉, 以鸭肉、猪肉假冒牛羊肉等; 面制品中滥用明矾等含铝食品添加剂。”周永年说, “以上三种类型案件占食品安全案件数量的八成以上。”

周永年称, 食品领域犯罪呈现出由“单打独斗”向“链式作业”发展的趋势。犯罪分子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分工协作, “互惠互利”, 形成了相对稳定、隐秘的利益链。

实施链式教学促进教学高效 篇7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和教师要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获得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要努力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 改变满堂灌、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的方式, 大力提倡启发式教育, 推行研究性学习。”因此要深入课堂, 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范式, 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难题, 有时一个单元、一节课的知识点十分多, 有时还很零碎。但是这些零碎的知识点却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鸡肋”。因此, 我们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把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点链接起来, 以“动一发牵全身”、“震一点动整链”的基本思想来组织教学, 来运作数学课堂以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基本范式

1. 概念界定

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 可引申为模式、范型等, 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特定时期对其研究成果的简约概括。科恩认为“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我们眼中的范式是指实践过程中大家都比较认同的一种教学规范。

教学范式则是指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 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最稳定的要素、最本质的规律和最应遵守的法则等的综合呈现。

链式教学就是要把一个个知识链环 (单个知识点) 、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链接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 并为后继学习安置开放的链接点。

2. 理论依据

(1)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是小学数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的过程, 就是通过学生主动地认识, 将教材中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一个个知识链环、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有效链接, 并为后继学习作好铺垫。

(2) 人们头脑中的数学体系是不同的。在数学家或者对于数学非常精通的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光滑的球面, 从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很多条途径通向另一个知识点;在对数学稍微精通的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网状结构, 从一个知识点可以有若干条途径通向另一个知识点, 但是不如前者多;在大部分人的头脑中, 数学是一个树状链式结构, 较大、较粗的环象征着对些知识点掌握熟练, 较小、较细的环象征着对此知识点掌握不好。因此, 根据经济学中的等边际原理, 若要取得成绩的最大化, 在较短的时间内, 应该针对学生较弱的环节分配时间和精力。

(3) 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是紧密的, 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递进发展的链式结构整体。一节课中往往有许多看似零碎的知识点, 其实都可以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形成链式知识, 再把链式知识结成一个网络状的整体。对于一个单元、一个学段甚至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以最基本的要领为核心, 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如用“份”的概念把乘、除知识, 倍的知识, 分数知识, 比和比例知识及解答有机地前后链接, 左右沟通, 以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的难度并促进知识的迁移。

3. 基本结构

链式教学从一节课来说, 就是针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特点, 将课堂分成几个链环, 把每个链环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小环节, 各环节相互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周期内, 用一个个教学高潮来调动学生课堂注意力和思维参与度, 所以这个成链式的教学过程中, 还要包含有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将一节课串联起来, 犹如一串链珠, 将整个教学内容连贯的呈现, 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基本结构图如下 (见图1) :

链式教学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环节, 它既注重每个环节的知识结构组织, 又注重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知识链环、思想方法链环的相互贯通, 教师在巧妙运用各种手段组织知识点的时候, 也可以使其中某些环节变成调节课堂气氛的教学高潮 (如图中的阴影部分) , 更有开放的链环随时可接前链后, 为整体知识结构的形成, 预埋了可供链接的点。

4. 主要特点

数学链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大环套小链, 环环链接, 结链成网, 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环节流畅, 动一环全链共震。注重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强调整体教学, 注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对后继学习的铺垫, 强调学新温故, 知新延后。具有较强的逻辑结构。

5. 主要功能

实施链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学习数学知识, 使学生的知识链越接越长, 越链分支越多;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也能前后链接;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结构是多链绞合, 多向延伸。通过链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减少重复复习的时间, 降低后继知识学习的难度, 从而向低负高效发展。

6. 操作策略

(1) 解构与建构之策略——学新温故

小学数学有许多教学内容都由几个知识点组成, 在实施链式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用探究、操作、讨论等方式去解剖每一知识点, 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技能的掌握。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知识点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和链接性, 而且这节课中的知识点一般都与已学过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教学时我们在注重对新知识点的解构中, 也十分注重对新旧知识的整体的建构, 从而形成知识的内在链接关系, 促进学生在大脑中结链成网, 组建知识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习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复习旧知, 扩大并增粗旧知环, 使知识之间路径畅通,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2) 寻根溯源之策略——有效链接

不少学生在掌握某些数学知识或方法的时候, 常常表现为一种点式的、孤立的记忆, 这样的收获或者只感知了某些知识之间的浅层的联系, 而缺乏对他们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的把握, 即缺乏一种建构意义上的链式结构, 因而, 其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是很不合理的, 很不完善的, 这样的认知结构不具有模型的价值, 即不能有效地促成一些较复杂的问题的解决, 不能有效地为后继知识的学习服务。如果运用知识链来深入研究, 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网状结构链, 而且能为后继的学习预留可链接开放的链接点。

(3) 习新与铺垫合一之策略——知新延后

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十分重视新知的探究和巩固, 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只构建了一条以当天知识为终结点的单一知识链, 这样断点链就无法开成共震之功效。因此在教学时要关注每一环节中的知识节点可以与后继学习的哪些知识节点相链接?要为后继知识节点预留开放的链环。

(4) 知识方法经验融合之策略——多链绞合共进

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是课程教材体系的二条主线。数学基础知识链是明线, 数学思想方法链是暗线, 其实还有一条活动经验链是辅线。对于数学基础知识老师们大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扎实施教, 而对数学思想方法链、活动经验链的构建往往不够注意。如数学中常用的转化的思想、最优策略的思想老师在教学中常以点式出现。其实它们都是依附在知识链上的两条重要的暗链, 与知识链绞合共生。

摘要: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 但是学习中往往以知识点状态出现,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降低了教学效率。链式教学就是要把一个个知识链环 (单个知识点) 、思维方法链环、活动经验链环、生活经验链环链接起来, 成为一个整体, 并为后继学习安置开放的链接点。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把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点链接起来, 以“动一发牵全身”、“震一点动整链”的基本思想来组织教学, 来运作数学课堂以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效果。

双链式冷床的概述与计算 篇8

关键词:钢管,双链式冷床,结构分析,计算

1 引言

钢管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冶金、建筑、能源工业中,钢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石油开采工业中,无缝钢管更是这个行业中的支柱材料。近年来我国无缝钢管生产设备发展很快,产品类型也很多。钢管冷床是钢管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一种常用的运输机械,主要作用是用来冷却热轧后的钢管,也常用于工艺流程中钢管的长短距离运输,起到缓冲生产节奏等作用。钢管冷床的类型主要有链式、螺旋式和步进式等。链式冷床分单链式和双链式两种。本文介绍的是链式冷床中的双链式冷床。

轧制后的钢管在冷床上进行冷却时,除了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弯曲外,钢管本身组织转变不一致,也是造成弯曲的原因。有些钢种在冷却时,过冷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珠光体和铁素体,还会产生一部分贝氏体,贝氏体组织应力较大,钢管冷却不均匀,先冷却的部分可能发生弯曲。所以冷却能力和冷却效果是冷床选取和设计的关键。双链式冷床钢管的旋转效果较好,冷却均匀,钢管平直,表面擦伤小,因此被广泛使用在现代化高产能的无缝钢管生产线上。

2 双链式冷床的结构分析和基本尺寸的计算

2.1 结构分析

双链式冷床主要由传动装置、链轮、正向链链条、反向链链条、机架和拨料盘等组成。工作方式是传动装置驱动装在传动轴上的若干个链轮旋转,通过链条和导轨把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这样,通过拨料盘放在链条上的钢管就能在链条的带动下实现平移运动了。结构如图1(a)、(b)所示。

正向链与反向链的非工作段链条有三种支撑方式,第一种是全部自由悬垂如图2,由链条自身的重量使工作段链条张紧,这种形式适用于短距离运输。第二种是全部托起如图3,这种形式适用于长距离运输,避免因运输距离过长,链条张力过大,磨损链轮和链条。第三种是靠近正向链和反向链的主动链轮处的非工作段链条采用一部分悬垂,其他部分用导轨托起如图4,这种形式应用比较广泛,可用于短距离和长距离的运输。

1.传动装置2.链轮3.正向链链条4.反向链链条5.机架6.拨料盘

2.2 基本尺寸的计算

2.2.1 冷床宽度

双链式冷床由多组正向链链条和反向链链条组成,每组链条的间距由钢管的最小长度决定。采用几组链条即冷床的宽度取决于冷却钢管的最大长度,一般冷床宽度比冷却钢管的最大长度多1~2m。

2.2.2 冷床长度

冷却时间的选定是决定冷床长度的关键,冷却时间的计算一为按热传导公式计算,二按实测值,在设计和生产中冷却时间一般采用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的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t-冷床冷却时间,h;g-钢管单位长度的重量,kg/m;F-每米长度钢材的散热面积,m2;△t-重量为1kg、散热面积为1m2的钢材冷却时间,h。通常钢管出冷床温度为100℃,环境温度为50℃。其数值可由表1查取。算出了钢管的冷却时间,冷床长度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Q-轧机的最高小时产量,t/h;a-钢管在冷床上的间距,即链式冷床的齿距,m;t-钢管冷却时间,h;G-每根钢管的单重,kg。

工厂生产的钢管产品规格差别较大,冷床长度的设计原则应使大多数产品满足冷却要求。根据设计经验,在生产小规格钢管时,冷床的冷却能力不够,而生产大规格钢管时冷床的冷却能力反而富余,这是因为在轧机小时产量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小规格钢管的节奏大于生产大规格钢管的节奏,使得小规格钢管在冷床上停留的时间远远短于大规格钢管在冷床上的时间。因此要分别计算钢管的最大规格和最小规格的冷却时间和轧机的最高小时产量来最终确定冷床长度。每组冷床的长度不宜过长,过长将使链条张力过大,传动机构负荷过重,因此,当需要较大的冷床面积时,应将冷床分成若干组。

3 双链式冷床的工作原理

双链式冷床的正向链与反向链各有一套传动装置,正向链主动链轮安装在钢管横移方向的前端。正向链的拨爪带动钢管平稳地前进。反向链的主动链轮安装在钢管横移方向的后端。反向链的链板高于正向链的链板,主要承担钢管的重量。冷床正常工作时,反向链的运动方向与钢管相反,这样随着正向链带动钢管向前运动,反向链上产生的摩擦力使钢管产生持续的旋转运动。冷床非正常工作时,正向链停止前进,反向链持续工作,钢管靠自身重量始终压在正向链的拨爪上,靠反向链带动持续旋转。这种持续旋转避免了钢管在前进过程中的拉弯和擦伤现象,同时也避免了钢管与链板接触的断面上产生冷却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双链式冷床的设计必须满足无论正向链是否工作,反向链都能带动钢管持续旋转。冷床设计需要根据以下公式进行。

已知条件:钢管最大直径D,半径R=D/2;单根钢管最大重量G;钢管与支撑面的滚动摩擦系数μ=0.05;钢管与支撑面的滑动摩擦系数μ1=0.15。冷床设计参数:拨爪滚轮半径r,支撑面到拨爪滚轮中心线距离h。

钢管在冷床上的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图5中,钢管受重力G,支反力N,反向链工作时的力F,拨爪滚轮对钢管的支反力N1。MF为力F产生的滚动力矩,M1为拨爪滚轮对钢管产生的摩擦力矩,M2为反向链对钢管产生的摩擦力矩,M为正向链工作时,拨爪滚轮对钢管的推力产生的滚动力矩。按静平衡条件:

由式(3)、(4)、(5)解得:

将式(9)、(10)及已知条件代入式(6)、(7)、(8)得N1、N2、F。

将N1、N、F及已知条件代入式(11)、(12)、(13)得MF、M1、M2。

由图5可知,冷床正常工作时,钢管受到的力矩为M、MF、M1、M2,当满足M+MF>M1+M2时,钢管就可以产生旋转运动。正向链停止工作时,M=0,只要满足MF>M1+M2,无论正向链是否工作,只要反向链正常工作,钢管都可以在冷床上持续旋转。

4 结语

确定了双链式冷床的尺寸和链条主要参数后,就可以设计并计算出链条数量及重量。结合冷床负荷及速度分别计算出正向链和反向链的链条拉力,为下一步传动机构的计算做准备。双链式冷床在钢管制造和加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本文的目的是对这种冷床的结构和设计关键点做一论述,希望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延伸和改进,设计出更适合实际应用的机构。

参考文献

[1]马鞍山钢铁设计院,等.中小型轧钢机械设计与计算[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8.

基于XML链式结构的研究 篇9

在数据结构中,树型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树形结构是结点之间有分支,并具有层次关系的结构。它非常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树。树结构在客观世界中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家谱、行政组织机构都可用树形象地表示。树在计算机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编译程序中,用树来表示源程序的语法结构;在数据库系统中,可用树来组织信息;在分析算法的行为时,可用树来描述其执行过程。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其优点进行系统管理。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是一套定义语义标记的规则,这些标记将文档分成许多部件并对这些部件加以标识。它也是元标记语言,即定义了用于定义其他与特定领域有关的、语义的、结构化的标记语言的句法语言。其起源于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SGML的一个子集合,即SGML的一个简化版本,它非常适合于在Web上或其他多种数据源间进行数据的交换。XML非常适合表达树的层次逻辑,为此将XML与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树的显示和维护。

2二叉链表的结构

在计算机中存储一棵树,不仅要存储树中每个结点的数值,而且还要存储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关系。二叉树(Binary Tree)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它或者是空集(n=0),或者由1个根结点及2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作这个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3树形结构的具体实现

3.1 二叉链表结构的设计

给出一个二叉树接点的Java接口,称之为BinNode。BinNode类中存储指向Object类的引用。创建二叉树时,可以根据需要而采用实际的数据类型。成员函数包括返回元素的值,返回左、XML右节点指针,设置元素的值,判断该结点是否为叶结点。

Interface BinNode{ //二叉树结点的抽象数据类型

//返回并设置元素值

public Object element();

public Object setElement(Object V);

//返回并设置左孩子

public Binnode left();

public Binnode setLeft(BinNode p);

//返回并设置右孩子

public Binnode right();

public Binnode setRight(BinNode p);

//判断是否为叶结点

public boolean isLeaf();

} //interface BinNode

3.2 将数据库中树的信息转化成XML

初始条件:树T存在,id是树中某个结点编号。操作目的:将以id为根结点的子树转化为XML格式。算法思想:根据当前根结点找出左孩子和右兄弟,添加当前结点信息到XML中,然后递归以左孩子为根结点的子树,最后在递归以右兄弟为根结点的子树。还要注意如果当前结点为该树的根结点,则不能递归以它的右兄弟为根结点的子树。

算法描述:

void genTreeViewXML( String rootNode,String currNode){

//根据当前结点currNode找出其左孩子llink

和右兄弟rlink以及name,

XML+="

if(llink==′0′){XML+=">"}

else( XML+=">"

genTreeViewXML( rootNode,llink);

XML+="" ;}

if(rlink!=′0′&& currNode!=rootNode){

//递归调用生成右兄弟的子树

genTreeViewXML(rootNode,rlink);

}}

3.3 解析XML显示树形结构

将数据库中以二叉链表结构存储的树的信息通过上述方法转化为所需的XML后,现在就可以通过操作XML文档对象模型将数据岛显示在浏览器端。

初始条件:XML形式的数据岛。操作目的:通过JavaScript解析XML并以HTML的形式在浏览器端显示树。算法思想:将数据岛加载到DOM对象后,向浏览器添加根结点的HTML代码,对DOM对象根结点的所有一级子结点,再递归调用显示其下一级子结点的HTML代码。

算法描述:

function getTreeHTML(rootNode){

//将结点rootNode的HTML信息以htm1形式添加到浏览器端

for(i=0;i< rootNodechidNodeslength;i++)

{

//递归调用生成其各子结点的HTML代码

getTreeHTML( rootNode childNodes [i] );

}}

3.4 基于树形结构的维护

从数据库中提取树的信息后,在浏览器端树上设置JavaScript事件,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对该树进行维护,包括插入、删除、更新、移动等操作。维护的时候,JavaScript事件将用户对树的维护情况记录到XML对象中。

<插入目标结点编号=" ">

<插入项属性名="name"值=" "/>

<插入项属性名="id"值=" "/>

其他删除、更新、移动结点操作需要对XML增加的信息与此相似。用户维护结束,将该XML对象提交到服务器,后台负责根据设置的插入、删除等操作标志解析上述XML对象,就可以生成相应的插入、删除、更新的SQL语句,最后提交到数据库。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据库中存储的二叉链表形式的各结点相互间有关联,所以对其进行插入、删除、移动操作时候还必须考虑因此操作而引起的相关结点的信息的更新,比如当删除一个结点时,除了需要删除该结点外,还可能要修改其父结点的左孩子指针的值,或者需要修改其上一个兄弟结点的右兄弟指针的值。

4结语

软件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十分重要。对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树形结构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应用XML技术和二叉链表的存储结构相结合能够非常方便稳定地存储、显示、维护树,并且此种存储结构应用于支持递归SQL的Oracle数据库时更能体现其方便性,如获取该树的一个子树,以及取得某结点的父结点等都可以通过1条简洁的递归SQL语句实现,为该树的可扩展性和可通用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XML Encryption WG[EB/OL].http://www.w3.org/En-cryption/2001/(Accessed Nov.6,2004).

[3]XML Signature WG[EB/OL].http://www.w3.org/Signa-ture/(Accessed Nov.6,2004).

上一篇:重用薏苡仁下一篇:提高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