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精选8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
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四、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激趣。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教师的兴趣必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激情必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学生会不喜欢吗?
二、培养兴趣。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社区的变化,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四、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语文课本,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追求高分,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对此,许多孩子可谓是“痛心疾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为友,必会受益无穷。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一次次心灵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悲伤,心灵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感一次次地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样的阅读,知识会不丰富吗?这样的阅读,感受会不深刻吗?这样的阅读,学生会不喜欢吗?
困惑二: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在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并且怕学生记不住,反复的让学生写呀写,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感到了厌倦,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
困惑三:语文课用不用课件?如何用?
多媒体课件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随着课件的长期使用,就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也出现了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现成的课件,确实很好看,花样也很多,但如果我们不修改,根本不好用,甚至会约束我们的上课思路,使我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自己制作课件吧,时间有限,而且有很多内容可以不必做到课件上,做的太简单,又不被任可。比如,课堂要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老师直接说出来,如果再制到课件上就大大浪费了时间,更主要的是养成了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把问题的答案也制到课件上,学生每次就等着老师打出问题的答案,自己不思考,老师讲的过程也不记,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以上是我发自内心地总结了从事语文教学以来的三点困惑,当然,困惑不止这些,比如还有我们的常规教学资料的困惑、语文复习课的困惑、语文作业设置的困惑等。由于经验不足,以上有些认识非常肤浅,谈的也很不充分,很不深入,甚至有些只是一时之见,甚至有些语言表述也不甚流畅,恳切希望全体语文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感谢.教而知惑,惑而思进。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必将引起教师更多的思考与探索。与困惑同行,与思索为友,相信困惑一定能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指引我们攀上更高的教学高峰,品味教学的甘甜,享受教学的幸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2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 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 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 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 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 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 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享受学习的过程, 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 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 精神始终是饱满的, 成效自然是高效的。
然而, 在现实的学习中, 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 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更多的, 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 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 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 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 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 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毋庸置疑, 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 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 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 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四、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 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教学中, 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 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 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 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激趣。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 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 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 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教师的兴趣必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激情必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投其所好”, 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 学生会不喜欢吗?
二、培养兴趣。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 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 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 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呼吸芬芳的空气, 感受景色的怡人, 激起情感的涟漪, 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区, 感受社区的变化, 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 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 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 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 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四、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读他们喜欢的书籍。
当然, 也不可否认, 学生的想象也会出现一些错误, 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错误而限制学生的想象, 更不能因此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机会。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 给予足够的指导, 肯定合理之处, 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信任、尊重。久而久之, 学生不会因为害怕错误而畏惧想象, 不会因为害怕指责而逃避想象。在老师一次次的尊重、信任、鼓励、期望中, 学生的想象思维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美妙的花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困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关于课内阅读的困惑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一定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小学生能力主要包括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语文素养学生文字素材在大脑中的积淀,以及以此而表现的语言表达水平。诚然,近几年社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表现于教学成绩,所以,绝大多数教师的出发点就是怎样提高学生的成绩?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这一出发点错误,然而,不能因为这一目的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必须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有的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文章落下知识点,把每篇文章分解许多知识点,逐一讲解,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这样,导致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喜欢听课,教师越上越没意思。因此,这一切产生了语文教学的困惑。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能力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放在第一位,还是将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必须抛弃应付考试这一思想包袱,挖掘每篇文章的精彩点、趣味点、价值点,提高语文课堂的品味,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给予学生如何欣赏一篇文章的方法,决不能讲解一些知识点,诚然,需要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知识点是有讲解探讨的。那么,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员,也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考试还是要准备的,解决这一矛盾是将上课时没有涉及到的课文中的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放在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以及总复习时以练习的形式呈现。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来组织语文教学,效果很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成绩不错,提高教学效率。
二、关于课外阅读的困惑及对策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归结到一点,就是增加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大量的阅读,阅读书籍多了,阅读能力一定提高,欣赏能力一定提高,学生更加喜欢观察生活。久而久之,写作有话说了,有东西写了,有文词表达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的就是解决阅读资源和阅读时间。当前,一般的学校学生多,阅读书籍少,有的些书籍学生不喜欢看,自买的资料几乎是零,硬性逼学生读他不感兴趣的书,效果极不稳妥。阅读时间少得可怜,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更不用说有多少时间拿出来让学生读书,有时候学生自己抽出的时间看书,被班主任发现也要被没收的。因此,这一切产生了语文教学的又一困惑。怎样从阅读资源和阅读时间两方面解决课外阅读问题?解决阅读资源,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书,选择学生比较喜欢读适合学生读的期刊,让学生自愿订阅一些刊物。例如:《少年文艺》、《小学生阅读》、《课外阅读》、《新作文》、《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小说选刊》、《创新作文》等。这些杂志学生非常喜欢阅读。此外,为了拓展阅读渠道,制作一个小书架,学生自愿捐出一些书籍,建立图书角,学生相互借着看。解决阅读时间问题,每周拿出固定的一到两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每次上课前让学生读适量的文章,进行有效的阅读。从长远利益看,远远高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课本知识上的学习效益。
三、 关于课件使用的困惑及对策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已经悄悄走进了课堂,课件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随着课件的使用,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困扰的问题: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现成的课件,确实精致,花样繁多,可是教师不修改,经过大脑加工,根本不好用,甚至会约束教师,影响教师的上课思路,不能正常发挥。无论是下载的,還是自制的有些可用可不用的,为了赶时髦,一律都用,浪费了时间,耗费教师的精力。例如:课堂教学探讨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来,制作课件就显得画蛇添足,大大浪费了时间,而且了学生的不良习惯,每次问题的答案制作到课件上,学生不动脑就等着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不思考,讲述的过程不注意,时间一长导致学生的思维惰性。这一切产生了语文教学的困惑。语文课如何用课件?用不用课件?怎样用?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不用,不要在乎它的形式有多漂亮,必须讲究实际内容。例如:用课件检查字词是很方面的,利用极短的时间制作一张带字词的幻灯片,甚至有的时候连课文的标题也没有。课件的应用以节省时间、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为原则。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反思,远远不及这些,还有常规教学资料的困惑与反思、语文复习课的困惑与反思、语文作业设置的困惑与反思、语文活动课的困惑与反思等。为了让学生学得聪明一些,灵气一点,诚然,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带给了我们困惑。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与时俱进,以新课程构建理想未来,需要带着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
四、语法不学,教师如何培养“语感”的困惑
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不仅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很多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注重能力的培养,不关注基础知识,不学语法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进行吟诵,运用阅读的语气感悟,通过学生,教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对比产生共鸣;进行教学情境法,让学生感悟,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使学生们融洽于情景之中。
参考文献:
[1]魏连爱.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后面临的困惑与对策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20:30.
[2]田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耿中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师,2013,33:83.
[4]王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J]. 网友世界,2013,22:140.
[5]李超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J]. 青春岁月,2014,07:167.
[6]于宝生.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后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 读书文摘,2014,20:167.
[7]师进福.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2013,35:192-193.
[8]郭宪玲. 浅谈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73-17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4
林金生
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宗旨”的“423”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试行后,如今已在我校全面展开了。现将这段 “423”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中的几点困惑以及经过近段来的教学反思后的一些粗浅的对策提出来,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教学困惑一: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时效果不佳。
说句实话,每次的教学设计都是经过自己精心准备和谋划的,但有时效果不佳。为此而感到困惑,同时常反思寻找自己存在的教学问题。
在一次与舒老师的备考交谈中,她谈到:“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等的学习与反思性教学,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能使之成为有道德、有学知的人。结合教学,也就是说,学、教和思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三个环节。正是她的这番话和教育家的这句教育名言才让我忽然解开了心存已久的这个谜团。从而使自己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及时优化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迅速提高了自己“423”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1.注重对新课标、新考纲及新教材等的学习。因为新课改面临着这“三新”问题,只有真正从“三学”上下功夫,教学设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自己近段来对上述“三新”教学资源的深入学习,能够分别从教材的增删、考纲层面、知识与技能、热点与焦点等多角度较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准绳了,将打枪有了准星般的新课程理念深化到了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2.巧妙落实学生导学案,尤其是预习案及练案的检查工作,做到事半功倍。
大家都清楚只有抓好这项教学,找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侧重性和针对性;也只有课堂教学具备针对性及教学重点,才会带来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宗旨才会落到实处。但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出现了“所带班级较多,学生预习案及练案的落实难度较大”的矛盾,为此,在教学中自己摸索了一种可行方法。如《孟德尔定律》一节的课堂教学,既是高考的重点,同时又是高考的常考点;为了既能尽快落实检查本节教学存在的问题,又为自己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抽出时间来,自己首先设计了一张表格,把考纲的各个知识点均列于其中,表中还有一栏目(是要求学生通过前课时的预习后仍存在的问题打“x”的),然后复印后再发给学科代表,让他以组为单位,由组长分发给学生及时填写、及时集中共性问题后收来备查,以便于优化教学设计。经过这种精心设计的表格检查方式的试行,效果也挺不错。
3.从反思教学设计的细节着手。如:从细化针对性问题设计形式(预习案填写、概念图补充、图文转换、问题串讨论、是非争辩、实验探究等)、引导学生多样性活动形式(抄稿纸默写、上台演板及学生纠错、口头回答、小组讨论、分组答辩、模型制作、上台演示等)、设计实施多种落实检查方式(分级检查与集中上交、分类抽查、面批与对批)等方面着手。例如在必修模块II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问题设计时主要采用问题串讨论法:“1.肺炎双球菌体内及体外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得到的结果及结论分别是什么?2.艾弗里是如何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3.格里菲思实验的转化实质是什么?转化后的S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又说明了什么?„”等十个问题串的设计形式,从而使本节抽象的教学活动变得活跃有效了。又如在《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一节课中,主要采取了学生演板与学生纠错的教学活动形式,发挥彩色粉笔的教学资源作用,从而把抽象难懂课堂内容以概念图、默写、坐标模型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性的演板中,变得容易起来;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困惑二:为切实提高“423”课堂教学效率,明确要求了教学反思,但不知反思些什么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前的课堂教学很少想与写教学反思,因而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如今学习了“423”课堂教学模式后,顿觉课堂反思的重要了,但需
要反思些什么呢?经过这段课堂教学的仔细琢磨与观摩学习,总结了点滴对策:
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
无论带哪一届学生还是进行哪一课时,无论教的重点班还是普通班,教师都应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认真的思考。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适宜,决定着目标的达成程度。这便是我们的“423”课堂教学首先要反思的。为此,在近期的“423”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然后制订出学期、单元及课时等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提交备课组讨论,经周三的备课组讨论修订后才予以实施,以免造成教学目标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次,反思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犹如盖楼时的图纸设计,需要从以下四方面认真做起:
1.对教学内容深度的反思。例如,在《DNA的结构与复制》复习课教学中,第一课时以布置的知识梳理为载体,先让学生读课文填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知,然后设计DNA的物理模型为背景,以引导提问及学生讨论活动为主线,深入学习、理解并掌握本节知识难点,再通过例题对知识的活用途径解决应用问题。第二课时,先是限时练习选好的习题;然后由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拿出小组答案;接下来进行组间展示与评价小组交流结果,并对有争议的试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再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选出同学们最认可的答案作为最后答案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交流成果。这样,在合适的深度情况下,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2.是教学广度的反思。例如复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节中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应用时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该教学环节里,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意见、解决问题,再进行组间展示与讨论。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组间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的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如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从而避免了学生解题时用时过长、思维定势。这样,就很快拓宽了教学的广度。
3、反思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方法,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反思教学效果
一段教学活动结束后,有必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思和总结,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的:
(1)做考后小结
学生每人有一本考后总结本,每次双周练、阶段性考试或市统考结束后,我都要求学生对本学科试题得、失分情况做详细的自我分析和统计,弄清自己对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掌握的还不够,哪些知识点为主要得分点以便在近两周的教学中查漏补缺,重点加强,并在对应栏目中填写自己的下次成绩目标。但这项工作的成败重在教师总结本的及时查处。检查对象侧重于缺腿生、承包生及调皮生。
(2)观摩交流
定期进行教学观摩和教学汇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评价别人,反思自己。
(3)写教后感
一节课下来后,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学生询问或问卷,从而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写出教后感。主要记录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存在的误解,及时调整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对比较成功的做法也记录下来,以便发扬光大。
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思是不够的,因为教学本身是双边活动。因此,还应经常提醒、引导和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尤其在于及时提醒学生反思学习态度、反思学习目标、反思学习方法、反思学习结果。并力求抓好对学生考后总结本,错题本等的巧妙检查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找到学生自己存在的问题症结并及时弥补。
困惑三:总觉没有足够时间精选变式练、限时练、课堂练、考试练等试题
这一困惑反复找同学科同志研讨,也是不少同仁共同的困惑。总觉得自己除了每周上课时间,检查与批改作业外,的确很难找到足够的精选试题时间;加上自己电脑操作技能还不很娴熟,这就为精选试
题造成了很大难度。为此,自己就利用饭前、饭后时间,极力学习电脑基本操作技术,加上近来学校恰好组织的电脑基本技能培训,就为很快解决上述困惑打下了良好基础;加上上面提到的利用好学科代表及小组长做法的可推行也为困惑三的解决赢得了有效时间;再加上家里和学校的教师办公室的电脑随时可用,便很快解决了这一困惑。原来时间是精心的安排与挤出来的!
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篇5
近两年来,课程改革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实验教师的改革热情高涨;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氛围逐步形成……但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还是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之感,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惑。
困惑之一:对待学生差异,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的困惑
新教材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
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
对于班级授课制的现状,这些学生的遗留问题对以后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制约,使他们在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不得不让人担忧。
当前,我们的教学,必须克服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坐的倾向。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脑、动口、动手、动笔,每个学生都会听、会想、会说、会做。
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能让学生动口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说,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动笔的地方一定让学生去写,能让学生动脑的地方教师决不要包办代替。
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喜欢哪一位老师,也就喜欢了他所教的这一门课程。要学生亲其师,老师必先爱其生。老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活跃课堂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在愉悦、宽松、自由,学生感到“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才能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还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学生自主,就是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既然是自己做主,那么,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都应该由学生说了算。这可能吗?真的是这样,我们的教学任务如何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何达到?学生真的都具备了这样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老师干什么?我想,比较实际作法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事先规定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的,设计学习方法及学习步骤,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去利用老师教给的知识去探索,研究,感悟,积累知识,最后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信息交往的方式上,提倡多向交往的方式,可以教师指名回答,也可以同桌互说互听,还可以小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表答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如果真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堂教学改革就会出现新局面,教学质量就会稳步提高。
困惑之二:对待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困惑
新教材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
课改过程中教师急切地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但听几节课似乎成效不大,专家的报告、先进的理念要转化为教学实践,也需要一定的可操作性,教师对怎样提高自身素质产生困惑。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令我们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实践已证明,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熟的有效方式。通过“教师每日十问”的设计,为教师形成反思习惯,解决教学问题,提升专业水平,优化自身素养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
一问:上课前还有哪些方面我没有准备好?
目的性和计划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细致地分析学生,充分地把握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进程,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准确地拟定教学目标并对学生多种可能的反映做出预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前准备越充分,教师在课堂上就越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僵局。二问:课堂上我组织教学的情况怎么样?
有许多的事例可以说明,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意识不强,组织教学的能力欠佳。因此,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教学贯穿在课堂的始终,而不仅仅是上课时的一个起始环节。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教”,还要知道如何整合新颖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协调教育内外部的期望、如何运用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更要学会自我评价与改进,从不断追问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三问: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了吗?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学习、生命成长)的场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教师的活动是为了引发、引导、指导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建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教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如何让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维、积极配合、自觉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包括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和动机,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问:课堂上我尊重、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了吗?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让学生愿意学习、自觉学习、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尊重学生的学习,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的不同方式。同时,学生是否愿意学,教师要把握;学生是否会学,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教师更应该清楚。教师在课堂上要不失时机、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五问:课堂上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
无论怎么评价课堂教学,学生在诸多方面取得成绩和成就、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是最为重要的。这里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只有知识,还有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钻研精神、合作技能、创新意识等都是同样的重要。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片面的绩效观。通过借助教材的文化力量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理解与沟通、理想与追求、情感与态度诸方面获得良好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
六问:课堂上我恪尽职守、投入激情了吗?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与延续的场所,课堂充满着责任、充满着希望。青少年学生喜欢的是充满激情的教师,喜欢的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需要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产生对学生诚挚的亲密感情、对教育教学的忠诚和热情。具备这种情感,教师才可能善意地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才可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才可能对教育教学充满激情,课堂因此充满生机,师生因此充满阳光。
七问: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实得怎么样?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事先预设,其中主要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对教材的处理、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顺序和教学问题的安排。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精心准备的,是有理论基础的,也是有实践依据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设计是对课堂实施的一个理想蓝图,有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课堂上要力争用这一设计来实施。因此,教学的课后反思,必须要对比教学的实际过程与事前的设计,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课堂中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又是如何应对的;要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八问:今天我的“得”与“失”在哪里?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因此反思应成为教师的工作常规。教育教学是一门具有独特规律的科学,同时也是一个目的性、针对性、具体性以及灵活性都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总结,并把总结的经验应用于日后的教育教学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既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又拥有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九问:明天我还有哪些工作和任务?
教师的工作繁忙、琐碎、庞杂,而且有压力、有倦怠,不仅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的思想工作、处理班级事务,还要接受学校的统一领导、配合各种行政管理。如果不能及时协调和安排各种任务,那么教师的工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处于忙乱之中,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讲究工作的计划性和有序性,是按时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避免职业倦怠的前提。十问:今天我快乐吗?
教师已经被公认为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通过个人的力量来立竿见影地改变外部环境并不现实,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教师自己心态的调整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有人说:“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你喜爱的职业,那么你就没有一天在工作。那你在干什么?在享受啊!”又有人说:“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如果我们把教书育人看作最幸福的事情,就会在工作中获得快乐,产生成就感,产生满足感,我们何乐而不为。不会快乐思考的教师很难快乐地工作,不能快乐工作的教师很难享受生活的快乐。
困惑之三:对待讨论合作式教学的困惑
热热闹闹的讨论场景与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的矛盾。
在我们的课堂中,会常见到这样一幕:当老师要求学生小组学习时,学生们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趁机做小动作,有的不读给别人听,有的不听别人读,各做各的。许多课堂中“小组合作”搞得轰轰烈烈、五彩斑斓,但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并没取得实质性的学习效果。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新课程刚刚开始实施,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 4
习方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突然间要让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定感疑惑。在各种公开课上我们也经常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在课上课后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我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①、建立长期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其中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
2、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
3、善察学生合作需要。
我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6
赵迎霞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从事语文教学已经12年多了,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自己非常满意的方法,反而困惑颇多,现就自己的几点粗浅想法谈一下。
教学的困惑之一: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在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并且怕学生记不住,反复的让学生写呀写,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感到了厌倦,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
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二:语文课用不用课件?如何用?
多媒体课件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随着课件的长期使用,就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也出现了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现成的课件,确实很好看,花样也很多,但如果我们不修改,根本不好用,甚至会约束我们的上课思路,使我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自己制作课件吧,时间有限,而且有很多内容可以不必做到课件上,做的太简单,又不被任可。比如,课堂要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老师直接说出来,如果再制到课件上就大大浪费了时间,更主要的是养成了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把问题的答案也制到课件上,学生每次就等着老师打出问题的答案,自己不思考,老师讲的过程也不记,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三: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无话可说呢?
没有人否认学生对游戏的兴趣,也没有人否认学生的内心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同学、朋友、老师、家长会与他在生活中发生很多的事情,为什么在作文中却体现不出来?缺少情感体验?不善于表达?
语文教学的困惑之四: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够。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到教学设计,可以说近乎完美。似乎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老师也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学生似乎也读得很有感情。但是当课堂巩固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朗读又回复到初读时的水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学生对文本缺乏自己的个性体验。无论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是朗读时情感的把握都是教师强加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赶羊式教学的必然后果。有的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草草收场。语文教学的困惑之五: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如何备好课?如何备好学生?备课一定要字迹工整地书写在备课本上,而且是要写详案吗?
以上是我发自内心地总结了从事语文教学以来的几点困惑,当然,困惑不止这些,比如还有我们的常规教学资料的困惑、语文复习课的困惑、语文作业设置的困惑等。由于经验不足,以上有些认识非常肤浅,谈的也很不充分,很不深入,甚至有些只是一时之见,甚至有些语言表述也不甚流畅,恳切希望专家和在座语文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篇7
一、加强合作意识, 保持课堂秩序
小组合作探究的的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很乐于接受这样的方式,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 由于缺乏合作探究意识, 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 自控能力比较差。小组成员在一起的时候, 七嘴八舌。有的学生趁此机会说一些与问题无关的话。甚至还有调皮的学生, 借此机会, 调侃说话, 很不严肃。由于班额太大, 教师不好掌控, 课堂气氛得不到很好得控制。因此, 收不到预想的结果。
对于这些困惑, 我们如何去克服呢?如何形成有效且秩序井然的合作方式呢?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培养出有责任心, 有组织能力、学习优秀的同学做组长。并且要进行一下培训。能起到带头作用, 负责掌控整个小组的学习秩序。小组长对于那些自控能力差的, 比较调皮的学生, 进行提醒帮助。小组长一定做好老师的助手, 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内在的潜力。针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离题千里的现象, 老师可以就本节课的主要的问题大概提出一些框架性的问题问题, 做为讨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存在的疑惑, 形成问题后, 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必须各抒己见。必须耐心听取别人的见解, 必须谈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
二、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在小组学习、讨论、相互提问、探索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现出自以为是, 以自我为中心, 侃侃而谈, 对于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屑一顾。甚至不加思索的进行否定, 导致其他的学生无所事事, 学生很难进行实实在在的体验与感悟, 这种行为常常发生在部分学习优秀的身上。
对于存在的这些困惑, 遇到我们如何去克服呢, 如何让学生养成倾听他人意见、合作互勉的品质呢?这要求我们教师经常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尊重他人, 谦虚热情的教育, 讲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且捕捉有利时机, 进行教育。例如, 语文课有一位平时学习很一般的学习对于一个问题回答, 有独特的见解, 我就抓住这个时机, 针对性的表扬了这个同学, 并且强调大家必须学会尊重别人, 要养成虚心听取别人的好习惯。对于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也找到切入点, 来纠正他们的错误。
三、培养竞争参入意识, 禁止“吃现成饭”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小组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不发言、不思考, 随声符合。人云亦云, 只记结论, 不懂装懂, 怕丢面子, 不愿意代表小组发言, 没有竞争参与意识。这些同学一般是性格比较内向的。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合作探究, 影响了大家的情绪。不利于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 针对出现情况, 可以选择以下解决方法:
1. 精心组织, 将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困三类, 使每组保证都有三类学生, 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提高”学习, 又能帮助学困生的“达标”学习, 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 使小组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2. 强化交流, 在优等生的帮助下, 让那些不主动思考、不参入的同学, 回答小组内研讨的问题, 并且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这部分同学胆子越来越大, 竞争的意识不断的加强, 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了。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 “吃现成饭”的现象越来越少, 这一部分学生不但能独立的思考问题了, 而且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 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四、尊重学困生人格, 避免轻视态度
每个小组内都有学困生, 这些学困生有的有语言障碍, 回答问题不是卡在在那里打不上, 就是语言不通顺, 有时遭到其他同学的冷落、嘲笑, 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 他们就变的很消极, 他们就变成了“听众”, 处于被动接受的低位, 难以参与到活动中来, 更体会不到教学活动的乐趣,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象, 主要的做法是培养学生用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们, 耐心的听他们的建议。即使他们说错了, 也没有取得好成绩, 也不要指责, 更不能嘲笑冷落。应让小组成员学会用鼓励的语言来指出他们的错误。例如, “再想一想, 快成功了”“请继续说”“下次你就会更好”。对于提高后进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合作”效率是很有好处的。
五、增强合作意识, 消除埋怨情绪
尤其是小组之间的比赛、游戏、评价, 如果小组代表取得了好得成绩, 小组的成员就欢欣鼓舞, 如果成绩不佳, 就会唉声叹气, 指责埋怨, 这些做法常常使小组代表尴尬、窘迫、垂头丧气, 这样使的小组代表有压力, 有了心理负担, 不再愿意做小组代表。由主动变的被动起来。这种现象不利于合作, 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面对困会如何去做呢?一是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力, 坚韧的毅力。提高他们受挫、压力能力逐渐学会理解别人谅解别人, 同时要求其他同学把自己摆到参赛的位置上, 体谅参赛同学的心情, 相信其他同学为了小组的利益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 应该变埋怨为理解鼓励。二是精心设计层次不同, 形式多样的游戏、作业、比赛, 小组长比赛, 组代表比赛, 同质生员比赛, 抢答比赛……给每个学生提供比赛的机会, 都有成功与失败的体验, 将心比心, 自己教育自己, 让自己到悟职责和埋冤是不理智的、不礼貌的, 逐渐形成团结合作的学习气氛。
总之, 解决组内的冲突措施是多方位、多侧面的, 只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及其组内教学设计特点, 留神观察, 认真分析, 循循善诱, 去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素质和能力。“润物细无声的”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实践中锻炼, 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潜在因素, 小组合作的会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成果。
摘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入课堂。面对班级的这种学习的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优势, 但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
浅谈技校英语教学中的困惑或对策 篇8
【关键词】技校;英语教学;现状;对策
一、技校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技校无门槛的放开招生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文化课角度,很多学生最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没学好,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特别是英语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很头痛很薄弱的环节。。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有的学生英语基础与小学生差不多,有的甚至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读不准。有些学生则不识音标,不会拼读单词,学过的单词读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心理上害怕、厌恶甚至抵触英语。水平稍好些的也只是会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词汇量少,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教师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厌学、畏难情绪, 于是在“兴趣”上大下功夫,采用的教学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唯恐学生不感兴趣。这种一味只追求兴趣的所谓兴趣式教法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技校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中大多数英语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上课时过多地重视手段而忽视基础,可能一开始学生会因为新鲜而产生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会持久。
在教材方面,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目前还没有一套,将来也很难出现一套完整的符合技校学校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教学设备方面,技校学校普遍存在语音设备简陋、落后,资料缺乏等问题。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亟待充实和提高,使其在提高整体英语教学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改进技校英语教学的对策
针对目前技校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对策。
(一) 改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要树立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索质是目的的思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做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应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实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在知识要求上要降低理论、强化能力、适度更新、趋向综合、结合应用、兼顾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主体、培养自学、激励创新、发展智力、提高素质。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还应转变把外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点,要着重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树立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索质是目的的思想,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要实现“四个转变”,即 教学内容必须从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1.教师地位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
2.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
3.完成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转变。
(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英语学习动机表现为渴求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望,它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而职高学生之所以英语学习较差,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消极被动,知难而退,缺乏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技校生学习英语和日语,也无法激发技校生学习英语和日语的热情,相反会抑制他们学习的情绪,因此应该在学习期间应适当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他们究竟该学些什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日语的热情。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满堂灌式,一成不变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动用知识卡片、学生互问互答、介绍美文、讲故事、看图写作、看图说话、写日记、看原声电影、讲述电影内容等等都是好办法。教学中常用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上讲台讲解知识点,归纳重点难点等,使学生们成为相互之间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这种做法能满足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愿望,调动起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教师要勤下苦功夫,加强平时学习,做好课前备课,坚持用英语讲课,用最简单的英语表达,让学生听懂,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英语是一门很美的语言。《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初学阶段,尽量采用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促使学生直接理解英语。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应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用英语教英语实际上应形成教师的一种习惯,同时也应转化为学生的习惯。同时教师要花大功夫在课外,紧跟国际时事,不时给学生介绍新近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把这些事件用英语介绍给学生,如奥斯卡奖,重要体育赛事,总统选举等。总之,教师要多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英语语言环境,配以感性材料和电化教学手段,多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在语境中学好英语,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4、当今完善教学手段主要是推行多媒体教学。当今以推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增加外语电教课课型、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外语声像信息接受系统、建立科学化考试与分析检测系统、建立外语电化教学立体化服务网络、健111全电教管理机制和重视电教队伍建设等都是推进外语教学现代化必要手段。英語教学应该在唱中学,在情景中说,在说中熟,在游戏中运用掌握,而多媒体的应用正好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通过精心准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要搞好技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那就是需要学校对英语教学改革支持和大力投入,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极积参与到英语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技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才会不断的向上提升!
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困惑】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困惑10-19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09-01
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9-21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09-14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24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07-2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0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10-05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06-27
浅谈参与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