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保护

2024-09-28

血管保护(精选11篇)

血管保护 篇1

随着临床输液技术的广泛使用, 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 其中因静脉输液造成的血管损害, 尤其是长期静脉输液永久性损害, 造成再输液困难, 以致失败较为常见。通过多年临床护理实践, 总结出一些有效保护静脉血管的方法如下。

1选择合适的静脉

对长期输液者, 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血管。一般由远端小静脉开始, 常选择四肢末梢充盈, 弹性好回流通畅, 外横径较粗, 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 避免使用靠近关节、末梢循环差的血管。当输入高浓度的药液、营养液、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补钾及化疗药物时, 应选择较粗而直的血管穿刺, 并交替使用静脉, 如, 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 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

2输液工具的选择

2.1 输液器的选择

选择精细过滤输液器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高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3 μm孔径的过滤介质, 而后者介质孔径通常在10~12 μm。精细过滤输液器可以滤除药液中90%以上的不溶微粒, 减少微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从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2.2 针头的选择

根据血管直径大小及药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针头。针头越细, 针尖斜而越短, 对血管的损伤面越小, 越有利于保护血管, 一般用6-7号头皮静脉针头, 如果血管特细或药物刺激性大, 应选择5.5号针头。如补钾可以减少高浓度的钾离子对血管的刺激, 减轻疼痛, 保护静脉, 如果同时输血或血浆蛋白之类的溶液时, 可改用9号头皮静脉针。

2.3 套管针的选择

浅静脉套管以其套管柔软, 对血管刺激性小, 留置时间长等优点,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使用套管针前, 临床护士应评估患者的输液总量、速度、液体性质、静脉粗细等情况, 选择能够满足输液需要的最小型号的留置针。能减少留置针体对血管的物理刺激。

3注意输入药液的浓度

对于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 尤其是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物, 首先应静脉输入等渗糖或生理盐水。观察5~10 min。确定静脉滴注顺畅后。方可输注药物。结束时, 再给予等渗糖或生理盐水滴入以缩短药物在周围血管中停留的时间, 降低对血管的刺激。对于刺激性大的药物, 其给药浓度必须按常规稀释和摇匀。不可在输液中直接在瓶口刺入针头给药。长期输入浓度高,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炎性反应。应采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 将血管加热 (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使其受热管腔增大, 降低局部刺激症状和减少血管损伤。

4根据治疗要求调节输液速度

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 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使患者在相对舒适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输液, 并根据年龄调节滴速, 一般情况下, 成人输液常在40~60滴/min。小儿、老年人速度宜慢, 一般30~40滴/min, 以免过快加重心脏负荷, 而出现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患者脱水严重或失血过多, 引起休克, 则要快速补液, 补充血容量。可采用大号针头加压输液。

5操作方法

5.1 进针的长度

有研究提示临床静脉输液进针长度为0.6 cm。不仅可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还可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

5.2 正确拔针和按压方法

在输液完毕时, 应先关紧调节器, 停止点滴先拨针后按压。在针头拨出血管壁后迅速按压, 应顺着血管方向按压针眼。这样可将血管和进皮的两个针眼同时压住, 时间为3~5 min。有凝血机制障碍者;要延长按压时间。注意不要揉搓穿刺部位以减少局部淤血。输刺激性强的药物拨针前输入等渗糖或生理盐水。以保证血管内不留药液。因液体滴完即行拔针, 加压在穿刺部血管就留有一定量的药液, 该药液由于加压而致血液片刻不流动。药液将对血管产生刺激造成人为的血管破坏。致出血现象的发生。

总之, 要有效地保护静脉血管, 就要从临床实际出发,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液的性质、浓度、选择合适的血管及输液工具, 采取更合理的操作方法, 以保证患者能顺利地输液, 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摘要:目的保护静脉血管, 将液体和药物顺利输入患者体内,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通过对输液工具, 血管的合适选择, 药物浓度, 输液速度的调控, 操作方法的改善, 减小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结果可有效保护静脉血管。结论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保护,静脉血管,环节

血管保护 篇2

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是脂肪酸的一种,其碳链上只有一个双键.研究发现MUFA能够正向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氧化敏感性,保护血管内皮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MUFA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作 者:刘跟生 徐贵发 Liu Gen-sheng Xu Gui-fa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济南,250012刊 名:卫生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年,卷(期):35(3)分类号:Q547 R54关键词:单不饱和脂肪酸 血脂 内皮 心血管

如何保护我们的血管 篇3

于是,我追问:“小丽,你体检中有没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呢?”

小丽想了想,摇摇头,说道:“没有啊。不过……我想起来了,似乎我的血压偏高,但数值不大,所以我一直也没有管它。”

我给她做了头颅CT及颈动脉B超,结果发现她脑动脉硬化及颈动脉狭窄。而头晕的原因就是—血压控制不稳定导致动脉血管里有“斑块”形成,造成脑动脉供血不足。原来,小丽觉得自己还年轻,对血压偏高一直没有重视,导致她没有规律服药,加上最近总熬夜,生活也不规律,病情加重。

很多症状是疾病早期的一个信号。冬季,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该如何识别病变的早期信号?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

No.1血管年龄自测

家中的自来水管、煤气管,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供气。

同样,血管也容易堵塞。随着年龄增长,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斑块”,使血管壁的柔韧性降低、血管硬化、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心脑血管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因此,我们不妨先对自己的血管年龄来一番自测,以便及时调整你的生活方式。国外专家曾提出过血管年龄自测项目:

1.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嗜吃方便面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食品。

5.不愿上运动场。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有麻木感。

9.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升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如果你只符合1~4项,说明你的血管年龄尚属年轻,应该继续保持;如果符合5~7项,提示你的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如果符合8~12项,你的血管年龄将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No.2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及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早期信号有:

①面瘫征兆。一侧面部或上、下肢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②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

③短暂性视力障碍。即突然出现看不见东西,数分钟或数秒钟即恢复。

④哈欠连连。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变得越来越窄,脑缺血、缺氧加重,脑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频频打哈欠是重要报警信号。

⑤容易疲惫,呼吸不畅。体力活动时伴有心慌、气急、疲劳、呼吸困难,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脑骨后疼痛或压迫感。

如何控制血压及延缓动脉血管斑块形成呢?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如何延缓血管的年龄呢?

许多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物对人体副作用太大,拒绝吃降压药。殊不知,高血压本身带来的并发症对人体威胁更大,因此应规律服用降压药,平稳降压,延缓动脉血管硬化。同时降低胆固醇是延缓血管老化的重中之重。

No.3日常小维护,保持血管不生锈

人体血管内的斑块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血压、生活方式、情绪、年龄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要使血管保持年轻,最重要一点就是防止血管“生锈”。

八大食物清理血管

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一个小秘方:每天晚上少吃干饭,用小米加黄米熬一点稀饭,再加几颗枸杞子和大枣,最护血管。

给血管做套操

具体方法:每晚睡前用冷热水交替淋浴,热水温度为40℃~44℃,冷水温度为12℃~16℃。先冷后热,每次持续2~3分钟,交替5~10次,最后以热水浴结束。这种血管体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时“冲走”血管内的垃圾。另外,大步快走也是一种不错的心脑血管操。

饭前运动,帮血管驻龄

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游泳,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如果饭前适度运动效果更好。

每周两块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含有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素,能防止血管变硬,同时增加心肌活力、放松肌肉,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

静脉输液中血管保护的对策 篇4

1 血管破坏的影响因素

1.1 药物的pH值

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 不在正常pH值范围的药物, 就会损伤静脉内膜。例如, 强酸性药物万古霉素的pH值为2.4~4.5, 强碱性药物氨苄青霉素的pH值为8.0~10.0。这些药物进入血液后, 就会刺激血管内膜, 内膜粗糙后, 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会增高。

1.2 药物的渗透压

人体血清正常渗透压为240~340mosm/L, 渗透压能够影响血管壁细胞内水分子的移动。我们知道, 常用的0.9%的氯化钠溶液, 5%的葡萄糖溶液, 都是等渗液。然而渗透压高的药物, 比如甘露醇渗透压达到1098mosm/L, 50%葡萄糖渗透压达到2526mosm/L, 这些高渗性药物可以吸取细胞内水分, 造成血管内膜脱水, 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 而引起静脉炎、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

1.3 刺激性药物, 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

如红霉素虽然pH值和渗透压均正常, 但它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大, 可致静脉炎。

1.4 长期大量用药对血管的损伤

有些慢性病用药时间较长, 特别肿瘤治疗则须半年以上乃至几年, 疗程如此之长, 必然会给血管内膜造成严重的损伤。

1.5 不合理地选择穿刺工具

静脉输液时, 选用的穿刺工具材质不好或与静脉管径不相匹配, 会造成对静脉的损伤。

1.6 输液器过滤装置不够致密

不够致密的输液器过滤装置, 会使微粒进入血管造成局部组织栓塞或坏死。

1.7 不当操作对血管的损伤

如消毒剂还没有干燥就进行穿刺, 都会造成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2 预防和护理对策

2.1 了解新药的理化特性和配伍禁忌

对于新药, 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了解它的pH值、渗透压、刺激性等理化性质和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之后再合理使用。

2.2 药物交替使用

护士从摆药开始, 将刺激性强的和刺激性弱的, pH值大的和pH值小的, 以及不同渗透压的药物交替间隔开来;注射护士严格按此顺序进行输注, 尽量减少药物对血管的损伤。

2.3 血管交替使用

科室备有登记卡, 对于需要长期大量输液的患者要详细记录用药时间及选择的血管, 护士班班交接, 减少药物对同一根血管的刺激, 这样即使是受损的静脉也能得以修复。

2.4 高渗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的正确使用

高渗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应给予减慢滴数或完成治疗目的前提下加大稀释, 降低浓度;而且对于这些药物, 不宜用这些液体直接给患者, 以免操作失误, 液体露至皮下。一般建议先用0.9%的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再更换以上药物。

2.5 穿刺部位的选择

(1) 选择静脉柔软、皮肤有弹性、易触摸、不滚动的血管。 (2) 由远及近选择血管, 即从肢体远端开始穿刺, 逐渐向近端发展, 一般选择手背、足背、手腕的浅静脉, 其次选肘部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等。 (3) 渗出后可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避免在手背区输注, 直接选择比较粗大的血管。 (4) 患侧肢体静脉 (如乳癌术后) 禁止选择, 硬化和不完整的静脉应避开。 (5) 刺激性, 毒性偏大的药物要选择颈外静脉、肘部静脉、或中心静脉导管等, 对于无刺激性、毒性或刺激性、毒性小的药物可选择手背等小静脉。

2.6 穿刺工具的选择

(1) 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 穿刺针尽量使用最细、最短的型号。因为针头越细, 针头斜面越短, 对血管的损伤越小。 (2) 穿刺针的直径要与血管的直径相匹配。 (3) 选择精密过滤网的输液器, 防止微粒进入血管, 造成机械性损伤或引起栓塞。 (4) 对血管条件不好或不配合的患者为减少穿刺次数, 最好使用留置针。

2.7 严格操作规程

(1) 从配药、插管到皮肤消毒, 均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以防静脉炎发生。 (2) 待皮肤消毒剂干了以后再行静脉穿刺。 (3) 正确拔针。应当在轻压皮肤的情况下, 迅速拔针, 并在拔针后再稍加力量按压皮肤3min左右, 因为正常人出血时间是1~3min, 凝血时间是2~8min。错误观点:认为用力按压血管时拔针。但这样一来, 在快速拔针时, 按压力会使针头锐角产生切力, 切割血管后, 导致血管的机械性损伤。

2.8 对患者进行保护血管的健康教育

(1) 输液完毕拔针后, 按压针眼时切忌边压边揉。 (2) 凝血机制不好或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左右。 (3) 如果发生液体外渗, 应先冷敷, 然后再热敷。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 减少局部水肿和药物扩散, 减少局部组织损伤。

2.9 静脉炎的护理[1]

静脉输液发生静脉炎时,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局部出现炎性反应, 有的患者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措施包括: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充分稀释后应用, 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为保护静脉, 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 患肢抬高并制动, 局部用95%的乙醇或50%的MgSO4行热湿敷。 (3) 行超短波理疗。 (4) 如合并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关键词:静脉输液,血管保护

参考文献

保护心脑血管有诀窍 篇5

锻炼如今,出门有车、登楼有电梯,城市人生活很安逸。活动越来越少,导致人体许多功能弱化或者退化,加之饮食无度,脂肪和盐摄入过多,出现各种疾病。人是高级动物,“动物”二字,贵在“动”字,生活安逸活动少,就应该增加体育锻炼。锻炼贵在坚持,无论天气怎么样,每天都应抽时间到室外活动半小时以上,慢跑、打拳、做操、散步、跳舞等等都可以,至少应该抽空步行30分钟。每天步行半小时,可把心脏病发作的危险降低30%。坚持每天散步的人,对其他保健活动通常也能够持之以恒;反之,没散步习惯的人,对其他保健活动也会较松懈。退休者可以每天打电话给朋友,相互约定时间,不见不散,互相督促。

除了锻炼身体以外,饮食是个关键,下边分别说说。

番茄番茄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富含钾,可以降低血压。番茄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能,尤其是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明显。据专家介绍,每周喝10汤匙番茄汁,基本上可以满足身体需求。番茄汁指的是纯汁,不是加了油、盐的番茄调味酱,当然也不是指用来炒鸡蛋。

坚果榛子、松籽、核桃等坚果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也称好的胆固醇),含有健康的omega-3脂肪酸,可以减少炎症,并对心脑血管有益;专家建议,每天吃30克坚果,基本上可以满足身体需求。不加盐的新鲜坚果大都有益健康。想要坚果可口些,可依个人口味调整。

避免高糖糖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过多的糖会导致多种疾病。很多小食品都属于高糖食品,购买时要注意阅读包装上的说明,含糖量过高,就不要吃。糖会导致发炎,如果吸收的糖量高于身体所需,就会变成网膜脂肪,堆积在腹部。不要受低脂高糖食物的误导,上个世纪90年代,许多人喜欢食用“低脂”的沙拉调味品,却不知道里面其实充满高卡路里的糖,而且还不如橄榄油等含有益健康的好脂肪。

一杯葡萄酒每天喝一杯葡萄酒或啤酒有益健康。研究发现,滴酒不沾的人罹患心脏病的危险,比浅尝辄止的人要高;这并不是说酒喝得越多越好,酒是好东西,但饮用要适量;酒喝得很凶的人,不仅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更容易罹患癌症。不过,这里说的是,每天晚上喝一杯,不是周末晚上一连喝几杯!我们都知道过度喝酒害处很大,适量饮用对动脉有好处。

多种果蔬每天吃几种蔬菜和水果,可吸收大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纤维,满足身体的需要;有的专家建议每天吃五种以上的蔬菜,吃几种水果,食用时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以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如今,许多市场都有无污染的有机蔬菜和水果出售,虽然价钱较贵,但对身体健康更有保证。

除了上述的饮食之外,与饮食有关的健康指标也需要注意。

血压高血压如今似乎已经成了流行病,大腹便便者,大多血压高。长期血压高会导致许多致命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塞等。因此,了解自己的血压,设法把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之内,是当务之急。血压值或许比胆固醇值更重要。控制血压,除了服药以外,适量运动,减少腹部脂肪,也可以把血压降低。腹脂储存在腹部的网膜里,用以供应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所需。有个理论说:体重增加,脂肪也会增加,并堆积在肾囊内,肾脏受到脂肪压迫,就会释放出荷尔蒙,以提高血压,把血输出。所以,只要脂肪稍微减少,例如减去1000~2000克,血脂、血压都会降低。所以,保持正常体重十分重要。北方人喜咸、口重,因此高血压者较多。减少盐的摄入量,也有助于血压降低;如果能进一步减少饮食中的糖与脂肪,效果会更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属于好的胆固醇,其值越高,越不容易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了解你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设法提高至50。增加好的胆固醇其实轻而易举,只要多运动,每天喝一杯酒,吃含健康脂肪的食品,如橄榄油、芥花籽油和坚果等。也可以求助于药物,你也可向医师了解烟碱酸的作用,它可提高好的胆固醇,但也可能有副作用。此外,维生素B5也可能有帮助。

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都会导致动脉异常,因此要尽量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牛肉、猪肉、全乳制品、棕榈油、椰子油中,每天食用不要超过20克,并尽量少吃反式脂肪酸(部分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存在于许多加工和烘烤食品中,如面包、饼干、薯片、薯条和沙拉酱,坏处比饱和脂肪酸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措施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96例在我科住院输液天数每次>1个月,每年住院次数>4次的患者(注:我院为职业病医院,患者均为男性),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年龄61~78岁;对照组年龄63~76岁,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静脉留置针均使用苏州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针(Y型,22~24G),以及3M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透明敷贴。

1.3 护理方法

观察组由3名青年技术骨干负责,能够熟练掌握血管保护措施,现总结血管保护经验如下。

1.3.1 输液部位的选择:

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应选择弹性好、走行清楚、不弯曲等比较容易固定的血管,同时,避开靠近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和静脉窦。由远端静脉到近端静脉,先小血管后较大的血管,先上肢后下肢,先手背外侧后手背内侧,避免在同一条静脉上反复穿刺。并采用交替注射法,如左右上肢静脉交替使用,使损伤的静脉得以修复[1]。对于手臂及小腿背侧血管条件较好,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嘱患者俯卧位,更易于穿刺成功。

1.3.2 针头的选择:

针头越细、针尖斜面越短,对血管的损伤面越小,越有利于保护血管。若药液黏稠度不高,不需在短时间内大量补液和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最好选小号针头以减少对血管的破坏,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

1.3.3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为减少血管损伤次数,护士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一次成功的信心,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要静下心来,与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不要轻易盲目穿刺,以免给自己及患者带来心理负担。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进针方法,如肥胖患者静脉深、不明显时,就要用手摸准后再进行穿刺,稍瘦患者皮下脂肪少,静脉较滑,应先固定静脉上下端后再进行穿刺;外周循环差患者可用反复扎止血带或上下各扎一根止血带的方法使血管允盈;冬天,患者的血管允盈不明显,静脉显露不清,就要先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扩张显露后,再进行穿刺。有人提出了直接刺入血管法,即缩短针尖斜面在皮内的刺激,减少机械损伤面积,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无痛、快速、准确的质量标准[2],但对于较短的血管,钢针进入皮内过短,针尖易于脱出血管,应在血管下方一段浅进针,再刺入血管。钢针进入皮内最佳长度为钢针的1/2到2/3。

1.3.4 固定方法:

固定是整个穿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不当可引起针头滚动、滑脱、针尖刺痛。对神志不清,躁动者给予固定肢体。对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患者,可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成功率高,且易于固定。

1.3.5 严防药物外渗:

长期输注浓度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以引起局部静脉壁的炎性反应。输注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时,不要直接用这些液体给患者穿刺,以免操作失误,液体渗漏到皮下,会损伤静脉和周围组织,一般建议用0.9%氯化钠或者葡萄糖液穿刺,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再更换上这些药物。输液结束后用0.9%氯化钠溶液50ml冲管,以稀释局部药物,减轻对血管的刺激。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加强巡视,发生外渗或针头脱出要立即纠正,更换输液部位。采取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穿刺局部宜冷敷,硫酸镁和2%~4%碳酸氢钠常被用于一般药物外渗后湿敷。利多卡因可对局部静脉产生封闭作用,能减轻药物对局部血管的不良刺激,同时可降低血管的脆性,减轻和阻止液体和药物的渗漏及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3]。

1.3.6 拔针法:

输液完毕,护士先关闭调节开关,右手轻轻揭去穿刺部位全部胶布,留下覆盖针头的敷贴,嘱患者未输液侧手指指腹顺静脉走行平放在小敷料上,勿压,范围包括皮肤进针点和血管进针点,护士右手快速平行拔出针头后,嘱患者立即按压针眼3~5min,勿揉,压力适中,并抬高患侧肢体。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

1.3.7 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的技巧:

静脉留置针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为提高留置成功率,防止并发症,保护静脉,现总结经验如下: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留置浅静脉套管时静脉炎的出现与血管管径有明显关系,管径越小,置管反应率越高,出现反应的时间也越早。特别是管径<3mm的血管置套管针时,69.9%的患者置管时间≤3d,有的只能留置1d,4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100%,因此应选用管径>3mm的静脉[4]。血管选择次序:从前臂中段—手背—手腕—手肘。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进针角度15度~30度,过低易损伤血管外膜及导管。为减少脱管的发生,可以让患者选用废弃的透明丝袜,剪20cm的袜口套在穿刺处,这样即可观察到局部情况,又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压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外管夹闭要靠近针柄。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5]。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6]。

1.3.8 尽早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多为贵要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静脉通路建立技术。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抗生素、肿瘤化疗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途径。肿瘤患者因反复化疗、长期输液和静脉高营养,对血管造成损伤,也给护理操作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PICC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护士长每天安排2名护士上早班(7∶30~14∶00),负责静脉输液治疗。当患者入院时静脉输液治疗护士即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静脉保护方面的教育,内容有:交互使用静脉的重要性;输液中活动需注意事项;如何按压能有效避免皮下出血;冬天提前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扩张显露以方便护士进行穿刺;静脉留置针的好处,讲解留置过程中自我护理等,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强调,使患者及家属协作做好静脉保护。静脉输液治疗护士第一次静脉输液治疗时全面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工具。选择头皮钢针输液患者除输注甘露醇及加压输液等特殊情况外常规使用5.5号输液器。护士长随时督促、检查血管保护情况。对照组由三班护士轮流进行输液治疗。2组均建立输液过程登记,记录输液部位,每天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留置针留置天数,静脉炎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在连续进行静脉输液期间,记录每天静脉穿刺次数,严密查看液路通畅情况,询问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方向有无疼痛,观察局部有无药液外渗,静脉条索状改变等情况。观察指标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Ⅰ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以置管保留>3d无渗漏、堵管、静脉炎、脱管发生为保留成功的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次穿刺成功率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静脉炎发生率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保留成功率

观察组留置针保留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设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的原因与优势

在每一所医院的每一个护理单元中均有不同时段和不同分工的班次,如白班、中班、夜班或主班、治疗班、责任护士班等。不同时间段的工作和不同班次都有不同的护理内容,各班职责均有不同的工作重点。静脉穿刺是医院护理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有的护士从事体力劳动多,懒于思考学习,血管保护知识缺乏,以完成本班工作,无差错发生为工作重点。每天静脉输液治疗一般由1~2位三班护士及1~2位白班护士完成,对患者静脉的选择缺乏秩序,随意性较大。而且静脉输液治疗常由低年资护士进行,静脉保护意识不强,一根条件好的静脉反复穿刺。繁重的日常护理工作,护士很少有时间认真仔细评估患者静脉情况,并有计划的使用静脉。因为繁忙拔针时对血管的保护方式不够重视,按压时间较短,按压方向及着力点不正确,或者直接嘱患者或家属自行按压。有的护士对患者算经济账,替患者做决定,无选择性使用输液工具,较少使用费用较贵的中心静脉置管,而不是从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使用头皮钢针输液的患者,除儿童及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使用5.5号输液器,一般常规使用7号输液器。对血管机械损伤较大。一般住院患者首先考虑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但有的生活基本自理患者认为留置针不方便活动,有异物感,不愿意接受这一方法。同时护士技术参差不齐,留置过程中有回血,堵管,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留置时间缩短,且对静脉损伤较大。PICC置管虽然保留时间长,但技术未普及,难度较大,且导管价格昂贵,除肿瘤患者应用较多外,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对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仍做的不够好,从观念上仍缺乏重视,从护士长到普通护士都要意识到,合理使用静脉是每个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应加强业务学习,重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及考核。每个护士要全面掌握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方法及必要的基础知识如: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与药物的p H值及渗透压有关。当药物p H<4.1或p H>8将严重破坏组织细胞;渗透压>600mOsm/L,则24h后必定引起静脉炎。当液流>血流时,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所以卧床或术后下肢活动少,应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业务水平。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责任心,慎独精神,使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从只重视对患者常规的护理,提高到更精细、更人性化的对血管的护理。尤其对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更不能只顾眼前的便利,还要想到“下一次”静脉治疗的情况。

设立专门的静脉输液治疗护士更有利于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原因及优势如下:现代护理观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更重视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把静脉穿刺工作责任到人,责任护士对患者评估,尤其是血管的评估更全面,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则工作更仔细、周到。

静脉输液治疗护士由于长时间从事此项工作,掌握静脉输液技巧,如血管的选择,进针的手法等,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就高。留置针的使用更熟练,则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经常进行静脉输液,其职业敏感度高,对预防静脉炎发生较重视,能够较早发现静脉炎,并采取措施使其危害降至最低。能够进入静脉输液小组的护士都是经过选拔的,更全面掌握血管保护方法及必要的基础知识,荣誉感强,对工作负责且创新意识较强,有利于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完成静脉输液工作。而且患者和家属的满意使其更热爱本职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因此从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本身的角度出发,设立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是可行而且是有效的。

3.2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协作做好静脉保护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系统的教育活动,将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已被确定对改善患者行为有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对疾病护理常规指导较多,对患者及家属血管保护方面指导较少,从而影响了静脉穿刺的质量。实践证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很重要,如入院即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静脉保护方面的教育,内容如:交互使用静脉的重要性;输液中活动需注意事项;如何按压能有效避免皮下出血;静脉留置针的好处,讲解留置过程中自我护理等,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强调,那么输液过程中渗漏、堵管、静脉炎、脱管发生率明显降低。这项在护理工作中可做或可多做亦可少做的工作,恰恰反映了护理质量的高低。护士应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做好。

4 结论

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是由护士完成的,要实施对长期静脉输液者的血管保护,从根本上就要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并从管理上下功夫,从护士长到普通护士都要意识到,合理使用静脉是每个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综上所述,对长期输液患者,要保护好静脉血管,应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选择合适的针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术,防止液体渗漏,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拔针技巧及按压方法,有效避免皮下出血现象发生,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的目的。设立责任意识较强的静脉输液治疗小组,能够解决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所造成的对患者静脉选择缺乏秩序,静脉输液液体渗漏,穿刺技巧不熟练等所造成的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用周围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3d而造成患者痛苦,且接受静脉留置的意愿降低等问题。因为静脉输液治疗护士都是经过选拔的,更重视对血管的保护,技巧熟练,更能理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血管保护方面教育的重要性,把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进行。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的远期治疗提供保障。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血管保护方法。方法 由专业的静脉输液治疗护士组成3人小组,采用血管保护方法,从输液部位,针头的选择,如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后固定,拔针时血管的保护,长期输注浓度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对血管的护理,发现外渗时如何处理等方面总结经验。对临床广泛使用的静脉留置针技术,总结经验,采取护理措施,防止回血、堵管,渗漏、静脉炎的发生,来提高留置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协作做好静脉保护。结果 由静脉输液治疗小组为长期静脉输液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其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保留成功明显提高,发生静脉炎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采用设立责任意识较强的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更重视对血管的保护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为患者的远期治疗提供保障。

关键词:血管保护,静脉输液,治疗,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陆玉全.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62-63.

[2] 宋士霞.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2):15-16.

[3] 赵建琴,高玫.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渗漏的处理[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5):202-203.

[4] 王建霞.保护静脉与化疗[J].实用护理杂志,1995,11(12):2.

[5] 翟月霞.恶性肿瘤化疗中护理失误教训[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7):47.

血管保护 篇7

1 心理护理

老人和小孩一样是害怕打针的, 为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护士用心记住他们的名字, 亲切地称他们为“某某大爷”“某某大娘”, 告诉他们:“不是很痛, 好像被虫子咬了一下, 我的动作会很轻。”对于过分紧张的病人, 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主动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饮食、保健指导等, 往往针已穿刺完毕, 他们并未感觉到痛。从而避免了因紧张导致血管痉挛、穿刺失败现象的发生。

2 天气寒冷时用物理方法使血管充盈

门诊输液的病人都是坐着, 冬季时病人的手都不是很暖和, 此时如果匆忙穿刺, 很容易导致穿刺失败。笔者主动告诉病人输液前15 min用热水袋或热水浸泡, 这样病人的血管充盈度明显增大, 提高了“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由于老年人反应较迟钝, 应注意防止烫伤。

3 选用5针头穿刺

扩血管药物的输注速度不宜过快, 选择用小号针头穿刺有如下好处:老年人的血管细、硬、滑, 缺乏弹性, 用小针头不容易损伤血管, 减少渗漏及淤血的发生;5■号针头未加控制输注的速度是45 gtt/min~50 gtt/min, 与扩管药物的性质及老年病人的滴注速度相适应[2]。缩短了护士调速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防止有些性急的老年病人擅自调快滴速, 有效预防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4 优点

病人的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对长期输液的病人有效地保护了血管, 便于抢救;进针稍慢, 固定稳妥, 对老年病人血管的评估时间稍微长一些, 认真选好血管后, 告诉病人进针会稍微慢一点, 可能有一点痛, 要忍耐一下, 让病人有心理准备。穿刺成功后, 固定也很重要, 特别注意的是穿刺手指头上的血管、比较短且弯曲的血管时应小心, 必要时用夹板固定, 强调病人穿刺的手不能随便活动, 防止渗漏的发生。

5 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问题, 随时处理

多动嘴、勤动脚, 边巡视边观察, 主动向病人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老人知道我们是在关心他们, 尊重他们, 非常愿意与我们沟通。由于输液的时间比较长, 难免坐不住, 病人偶有渗漏的发生, 切勿埋怨他们, 相应的多安慰病人, 及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同时用“欧莱”凝胶[3]消肿镇痛消炎并告知病人涂搽部位的药液保持4 h以上, 回家后无需热敷。

6 拔针时加用棉球压迫, 时间要长

我院由于门诊输液工作量很大, 护士人手不够, 病人拔针后以自己按压为主。使用一次性敷贴按压确实有诸多好处, 但对于老年病人来说由于他们行动缓慢, 反应迟钝而敷贴范围过大, 按压时针眼移位, 导致穿刺部位淤血。笔者每次用棉球对准针眼, 再用输液时固定的敷贴或透明胶带压在上面, 达到双保险。

拔针后按压约10 min。老年人大部分性急, 缺乏耐心, 稍按一下就起身走, 需对病人强调按压的重要性。通过笔者的长期观察发现如此穿刺及按压的血管部位只有一个小针眼而已。

7 人员固定

门诊输液室安排专职护士为老年病人输液, 这些护士熟悉病人的病情和血管的特点, 做事认真仔细并有连贯性。以上保护血管的细节护理只是笔者的工作体会, 有待改进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闫有梅, 翟颖, 王海燕.高龄病人住院期间的主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9B) :21-22.

[2]李睿明, 禹朝霞.从静脉输液“外渗”和“外漏”称谓分析防治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5A) :85.

血管保护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NIH小鼠18 g~22 g, 雌雄各半, SD大鼠, 清洁级, 体重180 g~220 g, 雄性, 均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SCXK (粤) 2003-0002。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乌来糖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Lot.NO.120060323) , 垂体后叶素注射液 (Pit,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060701) ;硝酸甘油注射液 (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06030522401) ;戊巴比妥钠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Lot.NO, WS20051129) ;葛根素注射液 (广东省大日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06040101) ;生理盐水注射液;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 、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试剂盒均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BL-420生物机能仪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 京立牌LDZ5-2高速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生产) , PeriFlux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 瑞典Perimed公司生产。

1.3 实验方法

1.3.1 对小鼠微循环的影响

取小鼠42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葛根素2 mg/kg组、葛根素4 mg/kg组, 适应性喂养3 d后, 用20%的乌来糖以10 mL/kg, 腹腔注射麻醉, 将激光多普勒探头固定于麻醉好的小鼠耳廓, 每只小鼠探头位置均距耳廓边缘0.3 mm, 用激光多普勒记录正常微循环灌注量, 待描记曲线稳定后取值, 用系统自带软件计算稳定后1 min~5 min的平均灌注量 (PU) 作为给药前耳廓微循环灌注平均值。随后静脉注射给药, 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 葛根素2 mg/kg组按2 mg/kg 10 mL剂量注射, 葛根素4 mg/kg组按4 mg/kg 10 mL剂量注射, 用系统自带软件计算给药后2 min~5 min的平均灌注量, 求灌注量增加的百分比。

1.3.2 对小鼠断头后喘息时间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 葛根素组皮下注射给药连续6 d, 末次注射给药后30 min, 按文献脑缺血缺氧方法[2], 立即齐耳断头, 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息停止的时间, 将该时间作为耐缺血缺氧的指标。

1.3.3 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

按文献[3]方法取SD大鼠55只, 适应性饲养3 d后, 用30 g/L的戊巴比妥溶液10 mL/kg腹腔注射麻醉, 观察二导心电图, 待其心电稳定后, 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5 U/kg, 观察5 min内大鼠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剔除对垂体后叶素不敏感者 (表现为心率、心电图T波、ST段均无明显变化) , 取敏感动物45只, 饲养3 d后随机分为3个组, 即模型组、葛根素组和硝酸甘油组 (阳性对照组) 。按上法麻醉固定后观察心电图, 待心电图稳定后大鼠分别尾静脉缓慢推注各试药10 mL/kg, 葛根素组以4 mg/kg剂量给予葛根素注射液, 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硝酸甘油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剂量为0.1 mg/kg。给药后1 min, 各组大鼠静脉缓慢注射垂体后叶素2 U/kg;造模20 min后取下心电导联线, 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15 s、30 s、1 min、5 min、20 min时各鼠的心电图变化, 计算以上各时间点的心率和心电图ST段抬高的幅度及整个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4,5];注射垂体后叶素1 h后眼眶采血, 用3 000 r/min分离血清,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定血清CK、LDH、AST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齐用 q 检验, 方差不齐用 t 检验。心律失常发生率用确切概率法分析。

2 结 果

2.1 葛根素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灌注量的影响

葛根素2 mg/kg组、葛根素4 mg/kg组均可增加小鼠耳廓微循环的灌注量, 与生理盐水组 (29.74±9.11) %相比, 葛根素2 mg/kg组为 (49.64±12.3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葛根素4 mg/kg组为 (51.88±5.74)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葛根素能明显扩张微循环, 增加微循环灌注量。

2.2 葛根素对小鼠断头后喘息时间的影响

葛根素2 mg/kg组、葛根素4 mg/kg组均可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息的时间, 与生理盐水组 (20.02±2.03) s比较, 葛根素4 mg/kg组为 (23.16±3.01) s, 具有统计学意义;葛根素2 mg/kg 组为 (22.14±4.10) s, 也有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息的时间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率的影响

注射垂体后叶素后5 min内各组心率明显下降, 这符合心肌缺血第二期心电图变化, 模型组下降幅度最大, 其次为葛根素组, 硝酸甘油组下降幅度最小, 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 min、20 min时间点心率开始恢复, 以葛根素组恢复最快, 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4 心电图ST段变化幅度

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各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ST段抬高, 符合严重心肌缺血表现[6]。其中模型组抬高幅度最大, 在30 s内达到峰值, 持续抬高时间较长。葛根素和硝酸甘油可不同程度降低ST段抬高幅度, 葛根素组与模型组相比较, 注射垂体后叶素后30 s及20 min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硝酸甘油组与模型组比较, 在注射垂体后叶素后30 s、5 min及20 min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葛根素组与硝酸甘油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5 心律失常发生率

模型组15只 (100%) 均出现心律失常, 硝酸甘油组9只 (60%) 出现心律失常, 葛根素组13只 (87%) 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主要为室性早搏和室传导阻滞。表明葛根素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一定影响, 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硝酸甘油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一定抑制作用。

2.6 大鼠血清CK、LDH、AST含量 (见表3)

3 讨 论

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 微循环紊乱参与了很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炎症、创伤等。本实验通过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小鼠尾静脉注射葛根素后耳廓微循环灌注量的变化观察, 来探讨葛根素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葛根素2 mg/kg (临床用量的0.1倍) 就可产生很好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葛根素4 mg/kg能产生明显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鉴于临床葛根素注射液运用中可见一些不良反应的现象[7], 可适当降低临床运用剂量。

脑组织的能量获得主要靠葡萄糖, 但脑组织中一般葡萄糖储备很少, 其来源主要靠循环血运来。脑组织缺血缺氧后, 脑细胞很快发生能量耗竭, 释放一些活性物质如兴奋性氨基酸、花生四烯酸及代谢产物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及一氧化氮等, 这些活性物质又加重了脑损伤[8]。小鼠断头后, 脑血流中断, 但脑内原有血液和营养物质尚能使脑功能维持一段时间, 表现为有规律的喘息, 当能量不足以维持大脑功能时喘息停止, 因此维持喘息时间的长短可作为判断药物对脑缺血缺氧保护作用的一项指标。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葛根素可产生一定的抗脑缺血缺氧作用, 其中葛根素4 mg/kg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葛根素可使脑内耗氧降低, 对脑缺血缺氧具有保护作用。

垂体后叶素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是一种简单而稳定的造模方法, 广泛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9]。垂体后叶素中的血管紧张素胺能收缩血管, 导致血压升高, 心脏后负荷加重;同时, 冠状动脉收缩, 心脏灌流不足, 共同导致了心肌缺血缺氧, 降低心脏功能, 心电图可见急性心肌缺血的典型心电图变化。本实验用垂体后叶素2 U/kg尾静脉注射较文献[10]的剂量0.35 U/kg、文献[11]的剂量1 U/kg静脉注射用量大, 故引起的心肌缺血较为严重, 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及出现心律失常, 实验后有部分动物死亡。硝酸甘油是经典的抗心肌缺血缺血药物长期以来其疗效已被广泛认可, 是可靠的阳性对照药物[12]。

CK、LDH、AST是实验和临床都公认的对心肌缺血有诊断意义的酶, 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一项指标。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细胞电生理的改变, 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12]。心肌缺血的最根本防治措施仍是改善血供, 降低氧耗, 通过清除或对抗有害物质对心肌的不良影响以保护心肌[13]。葛根素是临床中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运用较为广泛的药物[14], 但其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有多种原因可引起其出现不良反应, 剂量过大是其中之一[7]。本实验葛根素的用量为4 mg/kg, 与模型组比较, 低剂量的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CK、LDH、AST含量及心律失常发生率、ST段的抬高幅度均有显著降低, 提示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大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微循环、脑缺血缺氧的改善作用及对垂体后叶素 (Pit) 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用PeriFlux 5000激光多普勒探测小鼠静脉给药前和静脉给药后2min5min耳廓微循环灌注量的变化。皮下注射给药6d, 末次给药后30min, 断头观察断头后喘息持续的时间。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各给药组在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心率、ST段变化及伴心律失常等心电图变化。给药1h后眼眶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 测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 、肌酸激酶 (CK) 、乳酸脱氢酶 (LDH) 。结果葛根素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小鼠耳廓微循环灌注量明显增加, 断头后喘息时间延长。葛根素也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ST段抬高, 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及降低血清AST、CK、LDH。结论葛根素具有改善微循环及脑缺血缺氧的作用, 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血管保护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0月—2009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62例, 其中男33例, 女29例, 年龄22岁~77岁, 平均年龄49岁。原发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 糖尿病肾病13例, 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1例, 多囊肾5例, 紫癜性肾病4例。常规透析每周2~3次, 共10 h~12 h, 血流量190~250 m L/min, 透析液流量500 m L/min, 肝素实行个体化, 血色素低于70~80 g/L者常规应用促红素。

1.2 方法

1.2.1 将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1例, 2组原发病的类型和血管条件所占比例相似。

对照组于透析后24 h用喜疗妥药膏涂至局部穿刺血管周围 (直径3 cm×3 cm) , 轻轻按摩5 min/次, 2次/d;观察组交待患者透析后24 h先用上法涂抹喜疗妥药膏, 相隔4 h然后再以完美芦荟胶 (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塑料软管装, 40 g/支) 均匀涂抹穿刺局部 (直径5 cm) , 每次量约黄豆大小, 用食指指腹以穿刺点为中心沿血管走行按摩约5 min, 2次/d, 间隔8 h.上述方法对于首次透析住院患者, 由护理人员亲自操作示范完成, 直到患者掌握。每次血液透析前询问患者感觉并观察局部情况。

1.2.2 评定标准

(1) 血管弹性:好:桡动脉触摸清楚, 充盈充实, 搏动有力, 内瘘振颤感强, 静脉回路压力正常;反之为差。 (2) 血流量:机器血泵显示血流量>200 m L/min为充足;反之为不足。 (3) 穿刺局部并发症:局部有肿胀、硬结、疼痛、出血、皮肤瘀斑即为并发症[1]。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 组血透6个月后血管情况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血管弹性、血流量及穿刺局部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药膏配合芦荟胶外用有保护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此外, 芦荟胶外用护理血管方便、经济、实用, 无副作用。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因其具有安全、不易脱落、并发症较少的优点, 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何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医护人员的难题。

临床上以喜疗妥为主要局部护理动静脉内瘘的药物。喜疗妥能抑制血栓形成和增长, 促进血液循环, 刺激受损组织再生, 加速血管内膜损伤后快速修复过程, 从而避免血流不良, 静脉高压, 闭塞等血管并发症[2]。

芦荟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现代大量研究证明其对人体有多种功效, 芦荟中的许多成分具有生物活性, 目前, 已确定芦荟中含有丰富的蒽醌类物质黏多糖、多肽、氨基酸、矿物质、生物活性酶及蛋白酶等多种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成分[3], 因此芦荟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芦荟能显著增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并有抗菌消炎、止血、促进上皮细胞再生作用。芦荟大黄素及其衍生物有止痛、愈合、消除瘢痕的作用, 还能抑制动脉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从而减轻导致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内膜增生病变的形成[4]。芦荟中异柠檬酸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 软化血管, 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 芦荟素A等具有抗病毒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吸热消肿, 软化皮肤的功能[5]。完美芦荟胶主要为美国库拉素芦荟提炼出来的芦荟精华素, 保留了芦荟的广泛药理作用, 无副作用。通过芦荟胶对血管通路的外用, 改善了血管的弹性, 软化了血管, 抗菌、消炎, 维持血管的通畅和功能, 有效地预防了血管的栓塞、狭窄、出血及抗感染等。延长血管瘘的使用寿命, 保证了穿刺及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提高了透析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喜疗妥药膏配合芦荟胶外用对动静脉内瘘维护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采用喜疗妥药膏外用, 观察组采用喜疗妥药膏配合芦荟胶外用, 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喜疗妥药膏配合芦荟胶外用保护血液透析血管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喜疗妥。

关键词:喜疗妥,芦荟胶,动静脉内瘘,外用,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王志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13.

[2]叶任高, 沈瑞清.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80.

[3]李云政.国内外芦荟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杂志, 2000, 19 (2) :19-22.

[4]尹春林.芦荟大黄素对动脉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西药结合杂志, 1998, 18 (7) :420-422.

防衰老从保护血管做起等 篇10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祸根,已成为老年人的“头号杀手”。法国名医卡萨尼斯有一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当动脉硬化、心脑等重要器官发生梗塞坏死之日,人也就到了寿终正寝之时。我国老年医学专家说得好,人老老在血管上,且形象地把血管比作“生命的蜡烛”。可见,人防衰老应从保护好血管做起。具体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调整饮食,改善膳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饮食,在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前提下,做到食物多样化,荤素、粗细、酸碱搭配;少吃动物性脂类食物。多吃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祛脂质作用的鱼类及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多吃富含叶酸及B类维生素的蔬菜(苋菜、菠菜、芦笋、豆制品)、水果(苹果、柑橘、紫葡萄);还要多食天然祛脂抗凝的食物:大蒜、洋葱、生姜、西红柿、香菇、茼蒿、山药、黑木耳、芝麻等。

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血管保护有益。日常生活起居必须做到规律有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还要戒除不良嗜好,戒烟限酒。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动脉硬化发生;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胆固醇升高,加重动脉硬化。

三、坚持适度运动,有助血管健康。老人坚持适当运动,可以变脂肪为热能,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降低血脂,平稳血压,增加血管弹性,保持血管软化。运动项目要因人而异,适当选择。老人宜选择快走、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项目,坚持每天活动一小时。

四、保持心理平衡,做到心情愉悦。良好的心态有益身心健康,平稳血压,防止血管受损。因此,要避免紧张、烦恼、忧虑、悲伤等不良情绪。

五、患有慢性病者,坚持服药治疗。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一定要坚持服药治疗,控制血压、血糖于正常水平。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会损害全身血管,加剧动脉硬化。

六、定期检查身体,早期发现异常。老年人因患心脑血管病,常易发生意外,因此要定期检查身体,包括化验、X光、B超等特殊项目。眼底检查也很重要,不要忽视,它是观察血管变化的窗口,可及早发现疾病变化,并有利于及时治疗。

冬天老年人要注意保暖

黄初根

一是要注意头、颈部保暖。头部暴露在外,易受寒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容易导致头痛、感冒。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戴好帽子、耳套、围巾,以防頭、颈部受寒。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不愈,就是因为常穿开领上衣,让寒冷的空气直接刺激气管所造成的。只要注意颈部保暖,症状便可慢慢消失。

二是要注意背部保暖。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注意背部保暖,白天宜穿棉或鸭绒背心,外套棉衣等;夜间侧睡时,要用衣物压塞背部,避免寒邪侵袭,损伤阳气。

三是要注意脚部保暖。足为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常言道“寒从脚下起”,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特别要注意脚的保暖。除了白天要穿宽紧适度的棉袜、棉鞋外,每晚睡前要坚持用热水泡脚。

四是要注意全身保暖。由于老年人的脏器老化,功能减弱,适应性差,一旦受寒冷侵袭,容易导致疾病。俗话说“百病从寒起”。要注意天气变化,根据寒冷程度适时增添衣服,特别是外出时,更要多穿衣服。冬天室内,在调节好温度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持室内洁净、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防寒保暖的重要措施,冬季不可整天待在室内,而要坚持去室外适当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抵御寒冷。

责编/纪生

维生素C心血管健康的保护神 篇11

维生素C为什么会对心血管健康有帮助呢?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其次,抗氧化剂是一种强大的血压调节器,它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另一种观点,即氧化应激能导致高血压。

维生素C可以在人的身体中参加很多种反应,能够帮助身体中骨胶原的合成,让身体内组织的创伤尽快的愈合。帮助身体中氨基酸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寿命。帮助身体吸收钙、铁、叶酸。促进胆固醇的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促使人体的牙齿和骨骼生长,有效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身体对与周围环境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想要自己的心血管健康远离疾病困扰,维生素C的作用可是至关重大。研究数据表明,身体中血浆所含的维生素C每增加一点,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会下降。而且这个死亡率下降不会因为患者年龄,血压,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是否患有糖尿病而影响。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想要身体中维生素含量丰富,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平时的食物中摄入丰富的维生素C。日常生活中含有维生素C最多的食物是新鲜的蔬菜水果。维生素C往往不怎么稳定,如果摆放的时间太久,蔬菜和水果中所含有的维生素C将会慢慢的损耗或是被破坏。

上一篇:高中语文中的美感教学下一篇:中国卡通的品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