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肿瘤

2024-06-11

肝血管肿瘤(精选6篇)

肝血管肿瘤 篇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 55岁, 乙肝病史17年余, 入院前1年在本院诊断为“肝癌”, 并行手术治疗, 后因“术后复发”多次在本院行综合介入治疗。因“发现泌尿系结石1年余, 伴右侧腰酸1个月”于2014年11月17日收住我院泌尿外科。查体:意识清楚,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啰音, 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入院当天患者即出现发热, 体温最高38.9℃, 查急诊血常规:红细胞2.71×1012/L, 血红蛋白91g/L, 血小板70×109/L, 血白蛋白25.8g/L, 余指标正常。C反应蛋白 (CR P) 44.2 5mg/L。肝功能:直接胆红素1 0.7μmol/L, 余正常。肾功能、甲胎蛋白 (AFP) 、糖类抗原 (CA) 199等基本正常。癌胚抗原 (CEA) 13.3ng/ml。因患者有咳嗽咳痰、发热、CRP升高, 同月19日胸部CT检查提示, 两肺散在感染, 肺内炎症分散、稀疏, 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发热原因考虑与“肺部感染”有关。

入院当天即予阿洛西林4.0g静脉滴注, 每日两次抗感染治疗。治疗3天患者仍有发热, 体温最高达38.8℃, 停用阿洛西林。查全腹部CT:①肝癌术后伴肝内多发转移 (部分介入后改变) ;②肝硬化、脾肿大, 门脉高压, 腹水;③肝右叶团块, 肝脓肿可能, 大小约7.5cm×4.6cm, 增强扫描不均匀环状强化, 其内见更低密度无强化坏死灶, 邻近局部肝包膜凹陷, 肝周脂肪间隙模糊。考虑肝脓肿所致发热。于同月25日再次抗感染治疗:改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0g, 缓慢静脉推注, 每8小时1次;奥硝唑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每日两次。同月27日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 术中抽出脓血液约10ml送检, 细菌培养阴性。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体温仍未见明显好转, 考虑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可能。同年12月3日再改为美罗培南0.5g静脉滴注, 每6小时1次抗感染治疗。同月5日复查快速超敏CRP+血常规:快速超敏CRP 56.03mg/L, 白细胞4.3×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68.4%, 红细胞2.96×1012/L, 血红蛋白101g/L, 血小板63×109/L。在此期间患者仍有反复发热, 且体温变化较规律, 排除肿瘤相关热可能, 于同日局麻下再次行肝肿块穿刺活检术, 病理提示肝右叶肿块低分化癌。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 (CK) 19 (+) 、肝细胞标记物Hep局灶 (+) 、CD34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 、CK7 (-) 、同源转录因子2 (-) 。结合肝穿刺病理结果, 肝内肿块系肝癌复发灶, 发热原因考虑为肿瘤热。同月11日停用美罗培南抗感染 (共使用了9天) , 加用塞来昔布胶囊退热处理, 辅以复方氨基酸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 未行其他特殊治疗。3天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

但患者及家属商量后放弃进一步介入治疗, 于同月15日要求出院。出院1周后电话随访, 患者精神较差, 情绪低落, 但无发热、腹痛等症状。1个月后再次电话随访:患者因全身情况恶化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2015年1月23日病逝。

2 误诊原因分析

肝恶性肿瘤一般起病较为隐匿, 早期无特异性, 大多数患者多因肝区隐痛至医院体检而获诊。肝脓肿典型表现为畏寒发热、肝区疼痛, B超或CT示肝脓肿, 若穿刺液培养得细菌, 基本可明确。该患者CT示脓肿, 临床上支持“肝脓肿”为首诊, 只是该病例最终结果恰恰是不典型的“肝恶性肿瘤”, 而非典型的“肝脓肿”。

肝脓肿CT典型表现为中央均匀液化坏死, 边缘呈双靶征, 内见积气、积液平面等, 增强后密度无明显改变, 周边见环形强化圈, 称为“环月征”或“日晕征”[1]。不典型肝脓肿MRI增强扫描, 呈分隔状强化及延迟强化的“花瓣征”[2]。肝癌CT表现为密度不均病灶, 呈裂隙或不规则状, 增强环厚薄不均, 边缘高低不平。典型肝癌增强呈现“快进快出”征象, 而不典型者病灶可持续强化。理论上, 肝恶性肿瘤与肝脓肿区分不难, 但在脓肿早期, 病灶尚未出现液化或仅有极少部分液化时, 其CT密度与周围组织极为近似, 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3]。本文病例的诊疗过程即验证这一点, 患者反复发热, CT提示肝内团块灶, 增强扫描不均匀环状强化, 其内见更低密度无强化坏死灶, 肝周脂肪间隙模糊。影像学结论:肝右叶团块, 肝脓肿可能大。支持“肝脓肿”诊断, 治疗上均集中在抗感染层面, 但效果不理想。

肝穿刺是明确占位性病变性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疾病诊断依据。该病例有肝癌切除病史, 甲胎蛋白阴性, 本次住院初始被诊为“肝脓肿”, 抗感染治疗无效, “肝脓肿”抽吸术中可见脓血性液, 支持“肝脓肿”诊断, 虽穿刺液细菌培养阴性, 仍予美罗培南进一步加强抗感染, 治疗结果不理想。直至第2次肝穿刺活检, 组织学病理结果才明确诊断为癌。

笔者认为, 临床上遇到肝内占位伴发热、影像学提示脓肿者, 需警惕误诊的发生。建议如下:一是要提高对肝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肝内占位患者要详细追问病史、阳性体征, 初步诊断时需将肝恶性肿瘤考虑在内。二是不要过分依赖甲胎蛋白或影像学检查。甲胎蛋白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记物, 当其达50μg/L时, 特异性达96%[4], 但仍有少数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为阴性。影像学检查毕竟是间接表现, 存在局限性, 尤其在病变早期、疾病典型特征尚未完全表现出来时。三是多种检查手段相结合。B超、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清学检查等每项检查都有各自的优势, 诊断存在困难时不妨多种手段相结合以达到取长补短之效。肝穿刺是诊断金标准, 采取多点、多方位的穿刺方法, 可明显提高阳性率, 穿刺液可送甲胎蛋白检测, 排除是否为恶性肿瘤坏死液化相关。对于患者“脓液”不能培养到细菌的, 抗感染效果欠佳者应尽早安排第二次穿刺。四是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尤其是体温, 遇到正规抗感染治疗两周仍无效的“肝脓肿”病例, 必须警惕肝恶性肿瘤的可能, 尽早行穿刺活检。

参考文献

[1]杨鸿, 曹林德.CT表现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与误诊分析[J].四川医学, 2010, 31 (10) :1564.

[2]王春光.不典型肝脓肿的MRI诊断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 2009, 15 (16) :72.

[3]任俊, 余开焕, 陈辰, 等.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肝癌误诊为肝脓肿3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J].2011, 20 (7) :787.

[4]Debruyne EN, Delanghe JR.Diagnosing and monitor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alpha-fetoprotein:new aspects and applications[J].Clin Chim Acta, 2008, 395 (1-2) :19.

肝血管肿瘤 篇2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4%,高龄女性多见。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瘤。多次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多见。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

病理改变为肿瘤被复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先天性发育异常(25%):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激素刺激(30%):

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

其他(25%):

有人认为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肝血管瘤食疗方

1、丹参田鸡汤:

[组方]丹参24克,田鸡250克,红枣4个。

[制法]选择活田鸡活宰,去肠脏及爪、皮,洗净。丹参、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肉。可常服。

2、山楂麦芽饮:

[组方]生山楂20克,生麦芽10克。

[制法]将生山楂切碎,洗净,麦芽洗净,一起放一有盖的茶杯中用开水冲泡,焖2~3分钟后即可。

[用法]取汁当茶饮。可常服。

3、田七鳖甲炖瘦肉:

[组方]猪瘦肉120克,田七10克,鳖甲30克,红枣4个。

[制法]将田七、鳖甲、红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开水炖2~3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饮汤食肉,可常服。

肝血管瘤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

一、养成规律的生活起居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避免长时间的伏案,以免肝脏缺痒。在肝血管瘤的饮食护理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防止瘤体因压力过大发生破裂出血,进而危及生命。

二、营养的均衡摄取

在饮食中,富有营养的食物多种多样,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对于体虚的患者可食用一些肉制品以及谷类食物;或者是使用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菌类食物,以及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三、避免刺激因素

肝血管瘤要手术吗 篇3

高女士,您好: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目前认为血管瘤不癌变,吃药无效。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多数病例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在健康体检常规行B超或行腹部手术时意外发现。肝血管瘤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30-50岁多见,在大于5厘米的肝血管瘤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

當血管瘤增大至5厘米以上时,可出现如下症状:1.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2.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由于健康意识增加,临床因压迫症状就诊的病人在减少。3.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腹腔出血和失血性休克。

当发现肝上长血管瘤时,首先不要太紧张,因为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只有在体积过大的情况下才会危害健康。肝血管瘤一般生长速度缓慢,不用着急治疗。如果瘤体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症状,一般无需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即可。临床上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大于5厘米;无法与肝癌等鉴别,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生长速度较快;位于肝门部;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

肝血管肿瘤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4月收治肝恶性肿瘤患者50例, 男41例, 女9例, 年龄36~76岁。依据全国肝癌防治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肝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47例, AFP>400mg/L 25例, AFP阴性中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肝穿刺活检证实6例, 余10例结合影像学及临床经过证实。大体分型:单结节2例, 多结节8例, 巨块23例, 浸润型17例。肿瘤直径<5 cm 5例、>5 cm 28例、>15 cm 17例。合并门脉主干瘤栓10例, 黄疸5例, 腹水11例。肝转移癌7例, 来源于胃癌3例, 胰腺癌3例, 结肠癌5例, 肺癌2例。

方法:肝动脉造影后将导管置于靶动脉, 接上药泵作灌注。加温灌注, 灌注方案:药液的温度43~45℃, 流速20~50 m L/min, 总液量600~1 000 m L, 时间30~50 min, 化疗药物5-Fu 0.75~1.0 g、MMC 12~20 mg、DDP 60~80mg, 3种药物联合使用。重复治疗45~150 d后。灌注开始前先测心率、体温、呼吸, 灌注开始后每隔5 min测1次, 直至结束。随时询问术中患者的感觉, 如主诉心窝灼热及出汗、发热不适症状时, 可调节灌注速度。

观察指标:检查术后患者的肝功、肾功、血常规及AFP, 并复查CT, 随访观察者采用B超。通过比较治疗后3~6个月CT结果与治疗前CT结果来判断肿瘤缩小率。

结果

近期疗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2次治疗, 随访6~48个月。按照临床分期可包括Ⅰ期3例、Ⅱ期32例、Ⅲ期15例, 肿瘤消退2例 (B超随访肿块消失、血管造影无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 。肿瘤缩小率>50% 23例, 有效率12%。3例胆管癌 患者经2次单纯加 温化疗后, 黄疸指数降低, 肝功能改善, 病理组织可观察到>90%的癌细胞已经坏死。

术中、后不良反应:加温化疗方案实施过程中引发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栓塞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与常温法基本相同, 无严重不良反应。本组50例, 单纯肝动脉加温化疗19次, 同时追加碘油栓塞135次。治疗开始后5~10min, 所有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窝部灼热感, 全身发热及出汗等, 与术前相比, 体温略微升高, 升高幅度≤0.5℃。灌注时患者的心率、呼吸并无明显变化。SGPT、SGOT及AKP在术后3~5 d轻中度升高, 通常情况下7~15 d恢复至术前水平。黄疸指数无明显变化。除了7例严重肝功能损害者之外, 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无明显改变。

讨论

加温器与输液泵HCC-3000Ⅰ类B型, 经过200多次临床应用实践证明该设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机房环境温度会对设备中导管内药液温度产生影响, 因此, 在使用前应注意先测试不同环境温度下泵管流出液的液温, 或在使用过程中将机房温度恒定, 控制药液进入患者血管时的温度。

疗效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初, 日本的研究者发现, 采用导管动脉化疗, 即灌注44℃5%葡萄糖液500 m L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肝恶性肿瘤等腹腔实体瘤, 能够达到70.5%的近期有效率。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 5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经肝动脉加温化疗后疗效满意, 近期有效率88.7%, 远期疗效12%。另外本研究还发现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肿瘤消退, 均为<3 cm的结节灶。2例为手术后复发的多发小结节灶, 另1例为原发单结节灶, 据此可以推测该方法对小病灶的治疗效果更好, 而且对晚期无法手术者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 通过对1例胆管癌切除标本观察发现, 通过热疗和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使得肿瘤坏死率>90%, 疗效显著。国内有研究者就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及热化疗的机制进行了阐述[2], 我们认为具有合理性。

不良反应: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会发生心窝部灼热感、发热及出汗症状, 当时症状可以耐受, 并无患者中途终止治疗。与常温化疗方法相似, 该方法治疗 后也出现 了肝肾功 能的损害、消化道出血、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与国外研究所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接近[3,4]。总之, 本法能够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灌药方案:国内有研究者采用肝血管隔离灌注时设定的液温39~42℃[5], 持续灌注时间1~4 h。但是, 日本学者在进行经导管加温化疗时使用的方法是先进行动脉化疗, 然后灌注44℃或47℃含有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液500 m L, 持续时间10 min。有实验研究证实, 同时进行加温和化疗, 其临床效果优于先加温后化疗或先化疗后加温, 因此, 本研究采用的是加温和化疗同时进行的方式。日本学者选用的灌注温度是44~47℃, 国内研究者杨继金等用5-Fu、碘油、卡铂混合物40 m L加温至60~62℃, 出口端温度50℃。我们在进行前期动物实验时药液的温度60~62℃, 保持流速30m L/min, 导管出口端温度43~45℃, 实验结果显示, 术后发生的肝组织损害是短暂可逆性的。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 我们恒定机房温度通过缩短泵管和导管长度等措施, 药液加温至50~52℃, 加温过高影响化疗药物的稳定性流速30 m L/min, 导管出口端温度维持在43~45℃。术后肝动脉造影显示肝动脉主干通畅, 证明灌注方案的设计是安全可行的。另外, 在动物实验研究中我们还发现, 当加温灌注20 min左右时, 动物的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30 min后, 血管收缩, 血流减慢。有研究者认为肿瘤血管是加温灌注的靶点。考虑到化疗药物的有效浓度以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灌注总量设定在600~1 000 mL较稳妥。当总量和时间决定后流速也随之确定, 本组设置为20~50 m L/min。如果患者的肿瘤部位血管分布较少或者是经过反复的治疗后血管变细, 应该适当减慢灌注速度, 而针对那些肿瘤部位血管丰富或者是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 灌注的速度可以适当加快, 原则是患者能够忍受。10%葡萄糖作为佐剂, 保证了较长时间的热保留, 造成细胞脱水, 增加内环境中乳酸含量, 血流速度减缓, 有利于提高肿瘤热敏感。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报告, 选择5-Fu、MMC及DDP有热增敏作用。

综上所述, 加温化疗方案的设计十分复杂, 设计不同疗效不同, 因此, 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来探索这一治疗方式的最佳方案。

摘要: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加温化疗肝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肝恶性肿瘤50例, 经肝动脉加温化疗150次。灌注温度4345℃, 流速2050 m L/min, 总量6001 000 m L, 时间3060 min。化疗药物 (5-Fu 0.751.0 g、MMC1220 mg、DDP 6080 mg) 3药联用。结果:经>2次治疗, 随访648个月, 资料完整50例。近期有效率88.7% (CR 4例, PR 41例, NC 5例) , 术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窝部灼热感、全身发热及出汗等, 术后不良反应与常温法相近。结论:通过导管将热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肯定, 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肝肿瘤,热疗,化学疗法,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吴良浩, 陈新龙, 蒋红良, 等.家犬肝动脉热化疗的实验研究[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1, (10) :351-353.

[2]钱叶强.经动脉热化疗治疗肝癌的进展[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 18 (2) :106-108.

[3]吕银祥, 谢小西, 章宏欣, 等.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J].肿瘤学杂志, 2010, 16 (4) :301-304.

[4]陈永富, 商健彪, 杨振华, 等.肝动脉介入热化疗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应用[J].肿瘤, 2009, 29 (9) :916-917.

与肝血管瘤“和平共处” 篇5

肝血管瘤是良性疾病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是血管的发育异常、进行性扩张所致。肝血管瘤的形状,有时呈椭圆形或铁饼状,有时呈不规则形。血管瘤多呈紫红色或紫蓝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瘤体内含有大量暗红色血液,如将瘤内血液挤出,瘤体可明显缩小。在显微镜下,可见病灶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无肿瘤细胞。

肝血管瘤的大小因人而异,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可达数十厘米。肝血管瘤可单发,也可多发。

以前,有关医学人士多认为肝血管瘤是先天性的,但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发现不少患者的肝血管瘤是在中老年以后才生长的。以前,不少学者认为肝血管瘤常发生于女性,且瘤体随口服避孕药的增多而逐渐增大,然而临床显示,不少男性患者也有此瘤。因此,男女老少都应注意它的发生。

肝血管瘤须防误诊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检查,在一般情况下,通过黑白B超、彩色超声、CT扫描即可诊断。但经验告诉我们,有时肝血管瘤的诊断并不那么容易,特别是某些情况下个别肝癌易被误诊为良性肝血管瘤,以致延误病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为防止误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找有经验的影像科或外科医生确诊。

2.肝占位病变患者,除做B超外还应检测血清甲胎蛋白(一种肝癌标记物)。

3.对不典型的肝血管瘤患者,应同时作超声检查和CT扫描,以防误诊。

4.对伴肝硬化的血管瘤,应注意原发性肝癌的误诊。

5.定期随访B超,每年最好不少于两次,一旦发现病变,及时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切忌用肝穿刺活检的方法确诊肝血管瘤。因为肝血管瘤破裂后,难以自行止血,严重时可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应慎用肝穿刺活检的方法确诊。

肝血管瘤是否都需治疗

通常可以将肝血管瘤分为两种:生长型和非生长型。肝血管瘤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长大的,称为生长型;反之,称为非生长型。也可以把5厘米作为界限,5厘米以下者常为非生长型,5厘米以上的肿瘤属生长型。临床显示,95%以上的肝血管瘤属于非生长型,它们一般不增长、不破裂、不恶变,人体可与它们长期“和平共处”。因此。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可如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不需要手术、药物等方法进行干扰、处理,也不需注意什么。

若肝血管瘤直径超过5厘米,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且患者有一定的自觉症状,如本人愿意接受手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施行手术切除,因为大血管瘤会产生压迫,并有破裂、出血的潜在危险。有学者认为,只需对10厘米以上的大血管瘤采用手术方案,但此标准有不足之处,因为肿瘤较大可能使部分患者的手术变得困难,甚至使他们完全丧失手术机会。

患了肝血管瘤 怎么办 篇6

首先,肝血管瘤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它是人体发育过程中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瘤样增生。也就是说,肝血管瘤为良性病变,不会恶变。肝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后出现症状,以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患者占常规体检者中的0.5%~1%。近来由于B超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肝海绵状血管瘤尤其是许多无任何症状的血管瘤的发现率。

本病可以单发,也可多发,左、右肝叶均可发生。肿瘤大小不一,95%以上的肝血管瘤体积较小,直径不超过3厘米,小者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确诊,大者可重达10余千克。本病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之久。其主要危险可能有;①当肿瘤逐渐增大或压迫胃、肠时可引起上腹部不适,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呃气等症状;②位于肝表面的巨大血管瘤自行破裂,可造成腹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③肝区疼痛和心理压力。

虽然大多数肝血管瘤是做B超检查时发现的,但最后的确诊以及定位还要依靠CT检查。

由于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尚无法测知,因此对本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尚有争议。一般认为小于4厘米的肝血管瘤,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严重者,可定期随访而不需要手术切除。

对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则需要治疗:

1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性质难以鉴别,尤其是合并有肝炎病毒指标阳性或慢性肝病病史者。

2有临床表现的肝血管瘤患者,如腹痛、邻近器官受压、血小板异常消耗综合征等。

3生长速度明显的血管瘤患者。

4瘤体>10厘米的患者。

5巨大肝血管瘤的女性患者。肝血管瘤有在妊娠期瘤体生长增大加快的特点和分娩时可致破裂大出血的危险。

6对从事剧烈运动的职业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如拳击、足球等,可能招致肝外伤的巨大肝血管瘤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7发生在肝周边、带蒂生长、复杂危险部位的血管瘤患者应行手术治疗。

8对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手术要慎重,无明显症状不要手术。

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1外科手术治疗

2肝动脉介入治疗(TAE)

3经皮射频治疗(PRFA)

4微波凝固治疗(MCT)

外科手术治疗是肝血管瘤治愈的主要方法,血管瘤剥除术以其创伤小、对正常肝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而逐渐成为手术的主流。对于靠近肝包膜的肝血管瘤,可以采用腹腔镜下的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

肝动脉血管介入治疗疗效不肯定,易复发,有可能产生严重的胆管并发症,仅用于广泛的血管瘤已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上一篇:祖辈家庭教育下一篇: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