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反思和研究

2024-10-25

古诗教学的反思和研究(通用8篇)

古诗教学的反思和研究 篇1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有效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成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重视反思, 提高认识

在高中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早读时间, 教室里传出的不是朗朗的语文朗读声, 而是英语朗读的声音。它反映出从学校到学生都普遍重视外语学习。在学习时间上, 英语的学习时间远超语文;从考试的分值来看, 英语的分值与语文的分值相当。由此可以看出, 语文的学习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在现在各科教学中, 语文的学习受到很大的冲击, 尤其是古诗文, 学生缺乏兴趣, 教师忙于应付考试考点, 把古诗文的教学看成是死记硬背的东西, 没有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字字落实”的教学方法, 对字、词、句进行枯燥的分析, 其中, 解释字词、语法讲解成为了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文的教学程式化, 使学生产生了厌恶之情。

古诗文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结晶, 很多诗篇有着积极的思想, 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成为激励人和培养人的重要思想来源, 对学生的思想修养和高尚情趣的养成以及写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好文言文是一个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专门列出了“适当增加文言诗文”的要求, 高中阶段达到四五十篇, 文言篇目占教材总篇目的百分之四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 也就是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考试的角度看, 文学作品的欣赏、评价已被列为高考文言文考察的重要内容。因此, 古诗文的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增加了一定难度, 所以, 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都应该把对古诗文的学习放到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改变教的方式, 学生要改善学的方式, 从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高度学好古诗文, 形成学习的能力。

二、克服障碍, 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中, 教师把古诗文讲解得支离破碎, 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很多教师注重字词的讲解、句子的翻译, 重视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语法现象, 而忽视了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多是接受性学习, 被动地记忆词语的含义, 句式的用法, 不能自主地去探究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或情趣。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篇目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博大而精深。从教学方法上来看,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忽视学法的渗透和学生的接受程度, 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 而不是从理解的角度去指导学生诵读, 所以有的学生感到古诗文晦涩难懂, 难以理解, 刚学习了就又忘记了, 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举一反三, 学习效率很差, 因而缺乏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对古诗文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放到培养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能力, 提高学生欣赏的水平和审美的情趣上。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重视古诗文的诵读教学, 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与运用能力。“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正是古人对“读”的作用的经典概括和诠释。古人学习古文有着独特的经验, 我们不妨移植过来, 在诵读中, 让学生走进古诗文, 打破学生与古诗文的隔膜, 让古诗文成为学生的新朋友。

高一伊始,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我在班里开展“让古诗文走进我们”演讲赛, 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资料, 主动思考, 相互讨论, 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认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是死记词语和翻译语段, 更重要的是领悟其深厚的文化意蕴, 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在高二年级, 我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 让学生以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诗人、喜欢的作品以及喜欢的理由。学生会为屈原、文天祥的爱国之心而感动, 为李清照的凄美之情而落泪, 为庄子的辩才而折服, 为苏轼的博学广识而生敬佩之情。慢慢地, 学生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走进了古诗文, 而不再厌恶古诗文。古诗文的内容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内容, 成为他们写作的重要题材。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 自主学习, 重视读背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些话都道出了读背的作用。大凡有造诣的文化名人无不通晓中国文化典籍, 很多人都能将《孟子》《书经》《礼仪》《左传》等书精读熟背。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也正是通过背读抄记积累了丰富的古典优秀名篇,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才使自己的创作走向了人生的巅峰。因此, 古诗文的教学要重视读, 从课题到作者, 从课文到注释, 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读, 让学生了解作者, 把握课本大意,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质疑探究, 合作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理念下的古诗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让学生在探究中挖掘作品深刻的内涵, 在合作学习中分享古诗文所给予人的美好的情感。

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学的学习, 同时贯穿着历史与哲学的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拓展学生视野, 只有各方面协调进行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助于让学生自主掌握科学知识和思想方法, 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

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尝试及反思 篇2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回味品评的。然而目前相当多的中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笔者曾在任教的初三年级某班做过调查,该班45人,其中喜爱古诗词的仅有5人,占11%;另有5名学生对古诗词略感兴趣;其余的学生则不喜欢古诗词。究其原因除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外部社会的影响外,可能还有以下几点:①古诗词距今久远,缺乏时代特征,格律严整,言语含蓄,文意难懂;②中学生生性好动,又忙于数理化,缺乏阅读古诗词必备的一颗“沉静的心”;③教师或止步于读背默,或纠缠于典故,或专注于诗歌思想,切割了诗词的完整性,破坏了诗歌的美感,影响了学生的接受。

对古典诗词拒之千里的初中生,对由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却又非常喜欢,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即如何在两者间架设桥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一些尝试,力求以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而充分领略诗词的精妙绝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修养。

于是我尝试采用咏唱古诗词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爱好。

一、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古代诗词歌曲着手

1、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找出5首古典诗词原创或改编的歌曲。学生找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邓丽君主唱)、《明月几时有》(王菲主唱)等;又在影视作品中找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主题曲)、《枉凝眉》(《红楼梦》主题曲)等;最后在音乐课本中找到了《满江红》、《送别》、《孔雀东南飞》等。

2、课代表汇总歌曲,安排各小组演唱,要求唱出诗歌的情感、意境。有些同学找来相关书籍并上网查找,力求准确把握诗词内容、仔细揣摩诗词意境;有些同学找来MTV或录音带,加深感性认识,模仿他人的唱腔甚至融入自己的理解重新演绎;还有些同学干脆请出音乐老师,在音准、音高、换气等专业方面进行辅导。

正式活动时,要求演唱者提供原创诗词文本和改编后的歌曲文字,并陈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观众在结合原诗词创作背景、意境、主旨的基础上,着重就情感把握做出中肯的评价。有争议的,留待课后查找资料再解决。

二、向学生适当介绍古诗词吟诵方法

学生找到的古典诗词歌曲与古代诗词的演唱和吟诵不同。为了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我向学生介绍了前人吟诵诗词的通常方法。

古诗词吟诵介于朗诵与吟唱之间,文人的所谓“吟诗”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现在几乎很少有人能够看到文人吟诗的原貌。我便邀请已经退休的老教师来给学生做示范,并介绍吟诵的技巧及有关的基本知识。当学生看到老先生在讲台上闭目晃脑、俯仰自得的神态时,干脆缠住老先生请求他指导自己学习吟诵。

通过吟诵,学生不仅了解到古代文人是怎样吟诗,而且对古诗词的兴趣倍增。

三、创设条件,尽可能地恢复古诗词“原唱”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是根据某一曲调或词牌,供歌女直接演唱而填写的歌词,如果能让学生了解到那些非常熟悉的诗词在当时演唱的原貌,将更引人入胜。

于是我找到了根据宋代留下来的工尺谱复原谱曲的唐宋时代诗词演唱的磁带,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当学生在委婉缠绵的乐曲声中进行古诗词的鉴赏时,效果往往比文字的分条析缕好得多。通过这种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然后我再要求学生将现代影视歌曲中的古诗词演唱与唐宋时代的演唱进行比较,写出研究文章,把它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

现代昆曲被称为最古老的剧种,最直接地表现了明清传奇戏剧的原貌。我们为了拓展学生视野,选择了一些课本之外的著名曲目,如《牡丹亭·闺熟》、《桃花扇·哀江南》,我们找来了昆剧的CD片,将相关内容摘录出来后进行诗词鉴赏,在悠扬缠绵的古典乐曲声和艳丽舒展的舞台表演欣赏中,学生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由浅入深,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进入纯文本的阶段

精心挑选和印发了以唐诗宋词为主体的古代诗词讲义,引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一般是将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作为古诗词鉴赏课,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如老师讲解、学生介绍、讨论和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同时,注重学生笔头训练,采用各地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形式,学生一方面鉴赏古诗词,另一方面进行中考的模拟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慢慢的,学生不再那么讨厌古诗词,班级中还形成学习古诗词的小热潮。

1、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通过唱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学生沉浸于诗词,古今相通,对诗人们寄情世外、漱涤万物、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的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2、古典诗词唱出来的前提是背出原文,这样诗词背诵由原先的教师要求学生背变为学生自己要背。在一遍遍反复吟唱中,学生已将诗词牢牢记在心中。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前的语文课堂程式化,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学生厌烦当然在情理之中。如何让学生重新热爱语文,亲近语文,这就要靠教师的引导和挖掘。将语文融入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让学生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走进作家的生活时代,和作家同呼吸,共命运。如此,作家的情感就内化成了自己的情感,学习的激情也被点燃了,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基础。

反思拓展:

1、没有自主性的学习,就无法培养创造性。教师总认为学生缺乏自主性,但通过这一教学尝试,笔者发现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当其体会到“我尝试,我能行”时,自主性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来。而且当自主性表现出来时,学生的创造性往往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意境,真实地再现诗人当时的境遇,学生特地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幻灯片。例如,在制作《明月几时有》时,他们也不是单纯地选用王菲的MV,而是重新设计皓月当空、清冷孤寂的环境氛围。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资源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习的探究性和活动中的合作性。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主性的表达和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自主活动,也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没有自主,就没有创造。

2、团队精神在合作性学习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古典诗词唱起来”活动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对象变得多样化。他们通过团队行动展开竞争,拓展学习的领域,彼此的学习资源得到共享,彼此的思维火花得到碰撞。借助互联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索或网上交流,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合作学习。在整个活动中,表演者投入地唱一次,把对诗词的理解淋漓尽致地通过歌声传达出来;而欣赏者在感受这种情感的同时,还结合诗词本身客观地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当一名女同学在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时,下面传来了一些窃窃私语。唱罢有学生质疑:《虞美人》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而女同学演唱只有哀婉之情无悲愤之感,如果让男生尝试演唱也许会更好。这样的质疑,对错是其次,可贵的是学生对诗词有了兴趣,有了属于自己的领悟。

3、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古典诗词唱起来活动中,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针对《蒹葭》改编成《在水一方》,学生提出疑问:《蒹葭》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这样,学生对诗词就不仅仅停留于欣赏的层面,而是上升到探究的境界。又如,《枫桥夜泊》辞约义丰,传达出厚重深远的内涵。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而这种韵味在改编的《涛声依旧》中就荡然无存。学生经过反复吟诵,自己就发现了文言文及白话文语言运用上的异同。这已完全不再是教师命令下的学习,而是变成了探究性学习。

当然,本次活动通过吟唱的方式让学生对古典诗词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古典诗词真正蕴含的文学魅力绝不是只咏唱几句就能品味出来的,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究才能有更多的领悟。

古诗词教学研究和探索 篇3

一、创设意境, 让学生感悟体验。

“意境”一词, 源自佛经。古今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 众说纷纭。朱光潜先生这样给“意境”下过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 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我们可以说:意境是艺术形象触发想象和联想, 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境界。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既然注重表现意境, 文学的鉴赏当然也应该力求感知和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味深长的作品时, 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整个身心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 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 并和作者产生共鸣;有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对于宇宙和人生有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 在人格上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的境地。把握意境需要的不是感知而是感悟, 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自由和谐活动所形成的审美直觉, 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 透过“境”见出“情”, 进而把握宇宙人生的无限意味。比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一个秋天的月夜, 一位女子久久地站在庭院的台阶上, 被露水打湿了罗袜。这是诗歌形象的“形”, 见到这一层, 还无深意可言。透过第一层形象, 去静观景物的内在境象:洁白的玉石, 清润的露珠, 玲珑的晶帘, 明净的月夜。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月夜, 普通的庭院, 却是诗人灵想独辟构造出来的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 一个诗意的创造性空间。这里流淌着超越时空的音乐一般的节律, 感受到这一点, 就接近于领会诗歌境象的神韵了。穿过幻妙的境象, 再去展开新的想象与体验, 能够久久地沉浸在这样洁静美好的世界里的女子, 她的心地也定然一样的洁净美好。然而, 在这样空灵旷远超脱的环境里, 她却长久伫立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她还是超脱不了宇宙的静谧, 夜色的明彻, 生命的飞动, 怨情的悠远。当我们超越一位思妇幽怨, 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这整体画境, 反思普遍人生机缘的时候, 自己心中难道不是涌动着想重新品尝人生滋味的情怀, 领悟到一些不能一语道破的人生真意吗?因此, 诗的意境, 能启示人们超越具体意象而飞跃到幻妙的艺术空间去驰骋想象, 醉心领悟韵外之致。在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景,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 使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反复诵读, 让学生积累感悟。

古典诗词, 精炼含蓄, 跳跃性强,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古诗词中的措词用字及句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今天的学生所熟悉。单凭工具书、注释疏通诗意去欣赏古诗词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欣赏古诗词, 就要加强诵读, 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理解诗意,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即所谓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教学实践中, 让学生通过朗读、吟读、说读等各种诵读活动, 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感受诗歌意境之后, 让学生自己朗读, 强调用普通话, 清晰响亮地把诗读出来。必要时, 老师可范读或放录音, 对诗歌有一个整体感知, 然后吟读, 强调读出诗味, 声音洪亮、舒缓, 讲究抑扬顿挫, 咬准韵脚, 甚至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然后进行说读。如前所述, 诗歌把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象, 要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再创造, 增加许多自己描写的内容, 把原句扩成一个长句或是一段话。教师可示范一两句, 如说读《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煞渡江人”两句, 教师示范为:扬子江畔, 春风吹拂, 微波荡漾, 桃花盛开, 杨柳依依。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 诗人啊, 你都无法欣赏, 因为你就要和朋友永别了。看着飘飘扬扬的柳絮, 你不禁想到了自己即将漂泊天涯的身世, 于是你不禁长叹一声, 愁上加愁。之后让学生自己说读, 说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补充诗词的意境, 感悟体验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最后让学生自然成诵。

教学中, 我常通过范读和指导学生美读,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们读得兴致盎然, 随着声调的起伏缓急, 体味诗的音韵美, 也自然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受到美的感染, 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联想想象, 拓展思维能力。

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媒介是语言, 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 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这些声音符号本身并没有形象, 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就靠读者的联想。所以, 好诗一定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 善于鉴赏的读者也一定富于想象力。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和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新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一种对学问和事业执著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一种在事业学问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这种联想, 如清末的谭献在《复堂词录叙》中所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一些古诗的引用多属于这种联想,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等, 人们引用时虽也跟原诗的意思相关, 却常常是另有所指, 超出原诗的情境之外。

有了联想与想象, 诗才不至于窒息在狭窄的空间和局促的时间里, 而能由当下时间入手, 展现诗人身处的非当下空间。如杜甫《夜月》:“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此诗描写杜甫困隐长安时, 日夜思念鄜州家小的心情。先从当下时间“今夜”切入, 而展现的空间却是鄜州, 并非诗人所处的当下空间——长安。这样, 诗人将自己的月夜思家的心情寄托于家小思念自己的想象, 极其含蓄, 却感人之至, 从而形成前人所谓的“诗思从对面飞来”的艺术效果。而柳永的《雨霖铃》上片几句:“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则由当下时空切入, 转入当下时间中的非当下空间。以“念”这一领字带起, 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展现出的却是诗人所处的当下空间——“楚天”。这样, 诗人将自己的一往情深荡开去, 最后化作笼罩在伊人头顶的一片楚天, 时刻伴随在伊人身边, 并予其以无限的祝福, 从而深化了诗意, 做到了景无边而情无限。许多因游览胜地而作的古诗,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古壁》等, 都打破了时空界限, 将今昔人事联系在一起, 抒发感慨, 具有深广的内容和动人的力量。这一切必须借助于想象这一中介才能完成。想象的介入, 既为诗人提供了诗情广阔驰骋的空间, 同时, 也有助于诗情的层层推移, 带来一种顿挫起伏的美感, 使得诗歌有了涵咏不尽的意味。

在古诗词中, 即使是小到修辞, 也同样存在着想象的巨大空间和余地。我们最熟悉的夸张、比喻和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其实都是想象的产物。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咏诵西湖美景, 大抵喻之为珍珠、铜镜与明月, 都是直观、静态的形似, 而苏东坡却从晴雨的变化想象为西施“淡妆”、“浓抹”后的不同风姿, 为西湖塑造了“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绰约形象。北宋秦少游的“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可谓哀婉柔曼凄美之绝句, 有什么能轻过梦?又有什么能细如愁?想象从抽象到具体, 自有形至无形, 物质的空间难以容纳想象的回旋, 佳作佳句便如喷珠吐玉般油然而生了。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 即“创造想象”。从灵感爆发开始的诗歌创作活动, 其构思的核心, 就是想象。没有想象, 就没有诗。通过想象, 调动诗人几乎所有的生活积累, “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才能寻觅到诗。在诗歌鉴赏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 使学生明白, 读者的想象和体验, 是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以小见大、寓实于虚、借形传神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上述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想象出生动形象的画面, 拓展诗词的意蕴, 与生活紧密相连, 进行创造性思维。学生脑海中潜在的想象是丰富的, 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以丰富积累, 提高鉴赏品位, 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 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使这种想象既不停留在诗词本身, 也不是天马行空, 胡思乱想, 而是在原诗基础上的一种再造。

综上所述, 在古诗词学习中, 我们要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 欣赏美的画面, 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张扬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使古诗词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摘要:古诗词融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于一体, 语言精练, 意蕴深厚, 博大精深。古诗词的学习, 不能只停留在识记、释义背诵、默写三部曲上, 而应使古诗词阅读变成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真正让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键词:古诗词,感悟,诵读,联想

参考文献

[1].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唐诗宋词鉴赏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尝试及反思 篇4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 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 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是值得我们回味品评的。然而目前相当多的中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笔者曾在任教的初三年级某班做过调查, 该班45 人, 其中喜爱古诗词的仅有5 人, 占11%;另有5 名学生对古诗词略感兴趣;其余的学生则不喜欢古诗词。究其原因除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和外部社会的影响外, 可能还有以下几点:①古诗词距今久远, 缺乏时代特征, 格律严整, 言语含蓄, 文意难懂;②中学生生性好动, 又忙于数理化, 缺乏阅读古诗词必备的一颗“沉静的心”;③教师或止步于读背默, 或纠缠于典故, 或专注于诗歌思想, 切割了诗词的完整性, 破坏了诗歌的美感, 影响了学生的接受。

对古典诗词拒之千里的初中生, 对由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却又非常喜欢, 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即如何在两者间架设桥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一些尝试, 力求以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从而充分领略诗词的精妙绝伦,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修养。

于是我尝试采用咏唱古诗词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爱好。

一、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古代诗词歌曲着手

1、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找出5 首古典诗词原创或改编的歌曲。学生找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 (邓丽君主唱) 、《明月几时有》 (王菲主唱) 等;又在影视作品中找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演义》主题曲) 、《枉凝眉》 (《红楼梦》主题曲) 等;最后在音乐课本中找到了《满江红》、《送别》、《孔雀东南飞》等。

2、课代表汇总歌曲, 安排各小组演唱, 要求唱出诗歌的情感、意境。有些同学找来相关书籍并上网查找, 力求准确把握诗词内容、仔细揣摩诗词意境;有些同学找来MTV或录音带, 加深感性认识, 模仿他人的唱腔甚至融入自己的理解重新演绎;还有些同学干脆请出音乐老师, 在音准、音高、换气等专业方面进行辅导。

正式活动时, 要求演唱者提供原创诗词文本和改编后的歌曲文字, 并陈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观众在结合原诗词创作背景、意境、主旨的基础上, 着重就情感把握做出中肯的评价。有争议的, 留待课后查找资料再解决。

二、向学生适当介绍古诗词吟诵方法

学生找到的古典诗词歌曲与古代诗词的演唱和吟诵不同。为了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我向学生介绍了前人吟诵诗词的通常方法。

古诗词吟诵介于朗诵与吟唱之间, 文人的所谓“吟诗”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现在几乎很少有人能够看到文人吟诗的原貌。我便邀请已经退休的老教师来给学生做示范, 并介绍吟诵的技巧及有关的基本知识。当学生看到老先生在讲台上闭目晃脑、俯仰自得的神态时, 干脆缠住老先生请求他指导自己学习吟诵。

通过吟诵, 学生不仅了解到古代文人是怎样吟诗, 而且对古诗词的兴趣倍增。

三、创设条件, 尽可能地恢复古诗词“原唱”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是根据某一曲调或词牌, 供歌女直接演唱而填写的歌词, 如果能让学生了解到那些非常熟悉的诗词在当时演唱的原貌, 将更引人入胜。

于是我找到了根据宋代留下来的工尺谱复原谱曲的唐宋时代诗词演唱的磁带, 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当学生在委婉缠绵的乐曲声中进行古诗词的鉴赏时, 效果往往比文字的分条析缕好得多。通过这种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的熏陶, 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然后我再要求学生将现代影视歌曲中的古诗词演唱与唐宋时代的演唱进行比较, 写出研究文章, 把它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题。

现代昆曲被称为最古老的剧种, 最直接地表现了明清传奇戏剧的原貌。我们为了拓展学生视野, 选择了一些课本之外的著名曲目, 如《牡丹亭·闺熟》、《桃花扇·哀江南》, 我们找来了昆剧的CD片, 将相关内容摘录出来后进行诗词鉴赏, 在悠扬缠绵的古典乐曲声和艳丽舒展的舞台表演欣赏中, 学生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由浅入深, 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进入纯文本的阶段

精心挑选和印发了以唐诗宋词为主体的古代诗词讲义, 引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一般是将每节语文课的前十分钟作为古诗词鉴赏课, 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采用多种形式, 如老师讲解、学生介绍、讨论和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同时, 注重学生笔头训练, 采用各地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形式, 学生一方面鉴赏古诗词, 另一方面进行中考的模拟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 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慢慢的, 学生不再那么讨厌古诗词, 班级中还形成学习古诗词的小热潮。

1、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通过唱的形式, 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 学生沉浸于诗词, 古今相通, 对诗人们寄情世外、漱涤万物、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的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2、古典诗词唱出来的前提是背出原文, 这样诗词背诵由原先的教师要求学生背变为学生自己要背。在一遍遍反复吟唱中, 学生已将诗词牢牢记在心中。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前的语文课堂程式化, 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学生厌烦当然在情理之中。如何让学生重新热爱语文, 亲近语文, 这就要靠教师的引导和挖掘。将语文融入社会生活中, 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让学生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 走进作家的生活时代, 和作家同呼吸, 共命运。如此, 作家的情感就内化成了自己的情感, 学习的激情也被点燃了, 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基础。

反思拓展:

1、没有自主性的学习, 就无法培养创造性。教师总认为学生缺乏自主性, 但通过这一教学尝试, 笔者发现只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尝试, 当其体会到“我尝试, 我能行”时, 自主性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来。而且当自主性表现出来时, 学生的创造性往往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的意境, 真实地再现诗人当时的境遇, 学生特地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幻灯片。例如, 在制作《明月几时有》时, 他们也不是单纯地选用王菲的MV, 而是重新设计皓月当空、清冷孤寂的环境氛围。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在开发和利用资源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现学习的探究性和活动中的合作性。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主性的表达和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自主活动, 也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没有自主, 就没有创造。

2、团队精神在合作性学习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在“古典诗词唱起来”活动中, 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对象变得多样化。他们通过团队行动展开竞争, 拓展学习的领域, 彼此的学习资源得到共享, 彼此的思维火花得到碰撞。借助互联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络搜索或网上交流, 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合作学习。在整个活动中, 表演者投入地唱一次, 把对诗词的理解淋漓尽致地通过歌声传达出来;而欣赏者在感受这种情感的同时, 还结合诗词本身客观地进行评价, 并提出建议。当一名女同学在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 下面传来了一些窃窃私语。唱罢有学生质疑:《虞美人》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 以问起, 以答结, 以高亢快速的调子, 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其感情之深厚、强烈, 真如滔滔江水, 大有不顾一切, 冲决而出之势, 而女同学演唱只有哀婉之情无悲愤之感, 如果让男生尝试演唱也许会更好。这样的质疑, 对错是其次, 可贵的是学生对诗词有了兴趣, 有了属于自己的领悟。

3、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古典诗词唱起来活动中, 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针对《蒹葭》改编成《在水一方》, 学生提出疑问:《蒹葭》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 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 致使贤士隐居, 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 此诗乃明志之作。这样, 学生对诗词就不仅仅停留于欣赏的层面, 而是上升到探究的境界。又如, 《枫桥夜泊》辞约义丰, 传达出厚重深远的内涵。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 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 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 产生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而这种韵味在改编的《涛声依旧》中就荡然无存。学生经过反复吟诵, 自己就发现了文言文及白话文语言运用上的异同。这已完全不再是教师命令下的学习, 而是变成了探究性学习。

古诗教学的反思和研究 篇5

一、高中政治问题式教学现有的研究现状

1.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授课内容大而空,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学科语言的抽象、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及学科的时效性强等特点使得人们给政治学科扣上授课内容大而空的帽子;不贴近学生实际, 课本上介绍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 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丧失学习动力;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 缺乏互动, 出现老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大多数学生不关心“国事”、“天下事”, 只关心“分数”, 学习只是为了考个“好分数”。

2.高中政治课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传统教育的弊端,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观, 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放开手脚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在高中阶段,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紧紧围绕高考的“指挥棒”开展, 考试分数是衡量教师教得好与坏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标准, 衡量学生“好与坏”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是分数, 这样教师为了学生考得好就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为了考“高分”就拼命地搞题海战术;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的教师师道尊严观念使得教师放不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动探讨问题, 教师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被忽视。

3.问题教学法存在的价值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 人们提出在高中政治课堂采取问题式教学方法,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依据“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 问题教学法使得学生在连续的逐步深入的问题探究中获得新知识, 体验新情境, 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的三维目标得到和谐统一,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 而且获得了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推动作用, 符合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 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吸引、唤醒及定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作用, 激发了课堂活力, 提高了课堂效率, 符合政治课的学科特点。 政治学科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深入的开展, 教材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 新问题急需得到解答, 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举两得地解决了学生乐学、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的问题。

4.问题教学法的操作执行

问题的创设原则。 师生平等原则, 问题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巧问质疑-主动探索-多向讨论-总结延续”, 构建师生相对平等的开放教学过程;尊重个性原则, 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和观点的机会, 不过早肯定某一个学生的答案;合理分配原则, 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问题讨论;可控性原则, 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是一位好导演, 紧紧围绕核心问题, 带领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探讨。

提问的时机。 要在有疑问处发问, 更要善于在无疑处设问;要把握全局随机提问;于无声处蓄势提问。

提出怎样的问题。 要提开放式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具有创新思维的问题。

二、对高中政治问题式教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以往研究者们的研究看, 人们已经就如何在政治课堂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提出有价值的见解, 但还存在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面。

受教学习惯和思维定式的影响, 目前缺少对传统教学模式和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对比和界定, 缺乏对于创设问题情景模式、问题的选取更深层次的探讨。 对于课堂问题讨论环节, 缺乏对讨论内容取舍的分析。

我们今后要加强政治课问题教学的课后反思和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推动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朝高效和谐的方向发展。

古诗教学的反思和研究 篇6

一、协同发展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协同发展教学模式就是指在相互协调、合作的精神指导下的一种无序到有序的综合思维过程。对学生来说,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培养协同意识,发挥各自认知特点和特长,分工合作完成共同任务目标。对教育来说则是教育系统各要素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产生默契或者竞争。通过教育教学的全面协同、和谐协同以及个性协同的发展,促使学生实现从愿意学习到会学习以及乐于学习的有序转变,实现教学的重要意义。

协同发展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自组织论和协同学理论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自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减小系统复杂性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指协同力的形成和协同效应的产生,教学中的协同力是为保障学生教师各个教学要素完成教学目标而形成,包含有鲜明的教育价值观、明确的教育方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校、教师、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以及良好的文化协同氛围。

二、高中英语协同发展教学模式的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趋向于实践性、综合性以及人文性,《牛津高中英语》在顺应新课标要求下,将文化意识纳入英语基础课程中,增强了英语的文化理念,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了基础条件。英语教材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在此条件上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协同发展教学模式中,将英语教学目的呈现为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文化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协同发展等。

协同发展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认知方面,提高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思维水平,帮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在能力方面,协同发展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促进了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形成;在情感态度方面,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英语课程中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跨文化意识。

协同发展教学模式对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环境的创建,还体现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实践机会和指导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但实际运用中受多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体现在教师知识素养不足和对自身技能提升认识不足,不明确教师本身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只注重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忽视自身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不断提升;其次,一些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语音教室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练习,外籍教师的缺少也是英语教学资源不全的一个方面;再次,高中英语课程课业负担太重,课时安排不合理,并不能充分发挥协同发展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现行高考制度制约了英语课程改革,没有充分重视语言实践性的培养,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三、高中英语协同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究

1.协同发展教学模式下教师方面的创新。在开展协同发展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英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也是具有独立思考工作能力的个体,在不断吸取他人教学经验及学生意见建议的同时,不能放弃自己对教学的独立思考工作能力。通过教师之间的启发、交流和互相学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是协同发展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团队中有效沟通机制的建立也十分重要,在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反思会谈以及共同评价等教学全过程中保持沟通和协调。

2.协同发展教学模式下学校方面的创新。学校方面在协同教学发展模式的创新下首先是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不仅要设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对英语协同教学进行规划和管理,还要加强教师团队的管理、组织和评价,更要注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协同发展教学的科学规范化。其次是赋予教师充分的专业自主权,不能对教师进行过多的非专业干预,要为其提供专业的教学环境,最后要注意教师团队的有效培养,规范教师团队,促使形成有共同教学目标、注重合作协调的民主型教师队伍。

四、小结

古诗教学的瓶颈和应对方法浅探 篇7

一、古诗教学的瓶颈

虽然古诗给我们的教与学出了一大难题, 但是经过深入思考, 我认为其实我们的古诗教学的瓶颈仅存在于两个方面:

1.找不到诗歌感情基调。我们要深 入地解读 一首古诗, 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诗歌的感情基调, 但是有的诗歌感情基调令人难以捉摸, 自然学生也就无法确定诗歌的内容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2.悟不出诗歌意境。一首诗歌的意境十分重要, 而“意境”这个词又相当抽象, 想完全用语言将其描绘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们需要去“悟”, 这个要求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很多的学生不愿意去做, 因为这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 结合诗歌内容去动脑筋想, 而很多教师在讲到诗歌意境的时候也大多只是一带而过, 不会带着学生去品味。

二、应对方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怎样去突破这个瓶颈呢?经过长期的探索, 我认为古诗教学应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1.了解背景, 知人论世。 这里的背 景包括两 个方面, 即创作诗歌时作者所处的背景以及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背景。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古时的读书人多是心系国家、感时伤怀的仁人志士, 他们的作品反映的多是当时的那个时代, 所以我们想要学好一首诗歌, 首先就要了解它的背景。了解了背景就了解了作者的创作心境。也就了解了诗歌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感情。

2.充分朗读, 边读边品。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当我们将诗歌反复多读几遍后, 我们就不难走进诗人创作的情感世界, 也就能更好地了解诗歌所要传达的内容。但是我们的古诗教学很容易走入误区, 重分析, 重默写, 却忘记了我们应该去多读读诗歌。当然, 我们不能一味死读, 要带着感情去读, 在理解了作者写作背景后再去读, 尽量将自己当成是诗人。这一点, 我在实践中特别有体会。我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时, 第一遍我让学生放声朗读, 目标读准字音。接下来是指名读, 互相纠错。在疏通诗歌大意之后, 全班齐读, 要求带上感情。接下来是学生默读, 静静体会诗人流露出的情感, 在这一环节, 我同时进行诗歌的深度品 析。之后是一个花样朗读, 配乐, 生生合作, 师生合作朗 诵, 在朗读中享受, 在享受中领悟。最后, 我让全班起立, 齐诵诗歌。我用读贯穿了课堂, 朗读的深入, 伴随着理 解的深入。

3.把握意象, 体悟意境。所谓“意象”, 就是用来 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每一首诗歌的主旨就是由这一个个意象传达给我们的, 而恰恰也是这些意象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更为抽象 的东西———意境。曾 经有幸听 到黄厚江老师的一堂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在解读意境的时候, 黄老师让学生们根据诗歌讲讲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讲出自己想象的当时的情景, 然后黄老师就在黑板上将这些情景画下来, 这并不专业的画却将大致的意境画了出来, 然后黄老师让大家看着这张图再一起朗诵这首诗歌, 配上自己有声有色的描绘渲染, 一张凄凉 的送别图 就出现在 了我们眼前。这种把无形的诗歌意境幻化为有形的画面的方 法确实令人佩服。其实这样的课我们也可以上,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ppt等, 将抽象的东西通过直观的画面展现出来, 带领学生从诗走入画, 再由画回到诗。

4.找准诗眼, 统领全诗。 诗眼就是 一首诗的 关键点, 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那么诗眼就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金钥匙。找诗眼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诗眼并不是想找就能够找到的, 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首先要对诗歌的背景十分了解, 知道作者想要写的是什么, 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即能够大致明白作者为诗歌定下的感情基调, 然后从诗歌本身下手去寻找诗眼。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博大精深, 很多诗词的意境可以用一个字或者词语就可以形象地表达出来。例如,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就把江南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氛描绘出来了。

古诗教学的反思和研究 篇8

一、不同风格作品审美价值的抽象继承

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对思想情感的抽象继承是十分重要的,古代作者所处的时代与环境跟现代有很大的不同。古代作品虽然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从作品中抽象继承许多珍宝。我们在弃其糟粕的同时,还要十分警惕“戏说派”的负面影响,不能以绝对的姿态对古人求全责备,应辩证地评价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坚定地捍卫中华文明。当然,在这样的抽象继承中,我们不能绝对排斥手法上的具体传承,离开了具体传承,抽象继承也容易沦为空中楼阁。古代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我们在日常课堂中兼顾思想情感的传承与艺术手法的传承。

比如,在中国词史上历来有豪放、婉约两派,有许多浩然正气、大气磅礴的作品,也有不少风花雪月、细腻柔美的作品。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在古诗文教学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豪放轻婉约的倾向。近些年来有所好转,但有些人又开始重婉约轻豪放。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观,否则,学生面对当下各种流派、风格的文章时怎能正确地阅读欣赏,在写作中又怎能自由地张扬个性呢?

豪放、婉约在思想情感、艺术手法上各有风采,教师可以用一个知识点将之串联起来进行比较、鉴赏,强调突出各自不同的美感。同是思念家乡、思念家人之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相比较,前者婉约唯美,后者豁达潇洒,均是千古绝唱,有风格差异却无高下之别。同是愁肠百结、沉郁伤感,“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与“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前者缠绵断肠,后者愤懑呐喊,都写出了人类共性的悲怆情怀,引发普遍的共鸣,同为经典。同是虚实结合,“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前者如阴郁江南绵雨,将生命中剩余的全部时光都笼罩在无尽离情之中,写出了深远的余韵隽永;后者如雄浑高原惊雷,字字铿锵呐喊出英雄气概。对个人而言,尽可自由地欣赏豪放,推崇浩然正气的文章,或者相反,可是身为教师却不能这样。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比较客观公允地把文学的各种流派与各种风格的作品介绍给学生,“扬此”或者“抑彼”都是不恰当的。

二、高中古诗文表现手法的具体传承

高中语文课堂中,传承古诗文艺术手法的意识远远落后于对具体感性思想情感的传承,直接导致很多充满着生命力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发生了前后联系的断裂,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机会尝试前后联系并且融会贯通地以艺术手法为贯穿始终的“钥匙”解读文本。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词是一种较切近诗词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而意象的叠加更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点。意象叠加产生的效果是形成“视觉和弦”。意象派理论家赫尔姆说:“两个视觉意象形成一个可称之为视觉和弦的东西。它们联合起来暗示一个不同于两者的新意象。”

姜夔《扬州慢》将同一地点的历史意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与现实意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叠加,不仅显现了唐宋兴衰不同的画面,渲染沧海桑田的历史感,还传递了诗人自己美好人生理想破灭的悲哀。这样的个人的人生挫折与社会灾难的联系传达了深层的心理内容。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皆有此效。而元代杰出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运用意象叠加的技法上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为历代诗词评论家所推崇,获得了“秋思之祖”的盛誉。它不仅寓情于景表现作者羁旅生活的孤独、凄苦和愁思,更大量运用意象叠加。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叠加显现出荒凉暗淡的景物;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再次三个意象叠加反衬游子漂泊之伤;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依然三个意象叠加显现秋风萧瑟旅途凄凉。这三组九个意象直接叠加产生了巨大的、朴素的艺术张力,充分写出漂泊天涯羁旅之人孤独而悲怆的心绪。此外,还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连续24句“死亡威胁”的叠加,排山倒海般地写出了大厦将倾时,仁人志士置生死于度外的浩然正气与国之将亡的哀痛。

另外,古诗文中有的以具体景物的叠加,描写抽象的时光流逝之感,如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以对月光方位的描绘叠加写出一夜时光流逝。这在郁达夫《故都的秋》里得到直接的传承,作者对北国的槐树、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秋雨、凉风、果树等意象直接叠加,直观传神地写出了北国之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总体特征。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古诗文教学中,一味苛求古人可能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而一味强调具体手法的继承,又会狭隘视野,浪费历代作品中的宝贵精神资源。只有在“抽象继承”上总体把握,才能让“具体传承”得到健康发展。

上一篇:校企合作平台下一篇:浅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