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

2024-08-02

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

古诗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明珠,它音韵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清新,含义深长。因此,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安排了古诗词的学习。同时,教学大纲又规定了小学生必须熟练背诵70首古诗。学好这些诗词,可以使孩子们增进知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六年级起始,我系统地安排了这70首古诗的默写。所以设计这节复习课,我的初衷是对上一阶段的这一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对70首古诗词再作归类梳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对古诗的`认识。因此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我让学生小组交流自我整理的默写情况,并借助小组的力量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再次巩固。然后总结出要避免写错字,必须先理解诗意,同时注意区别形近字和通假字。从教学反馈看,效果还是可以的。第二步,我引导学生对70首古诗进行大致分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比较联系中形成知识链,起到温故知新的目的。鉴于古诗的形象性特点以及特有的意境展现 ,同时为激发学生的习古诗兴趣,我先用文字创设了四种情景,让学生一起吟咏关于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的诗句。然后以“春景”为线索,让学生合作表演吟诵写春的诗篇,也为下一步古诗分类引路。由于所需时间多,这一环节完成得较为仓促。其实可以课前先让学生作准备,在课中选定其中几个版块复习。再以竞赛的形式背诵名句,默写名句,效果会更好。第三环节我以练习的形式出现,兼顾了考试中的一些题型。由于时间不够,安排在课余进行了。

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环节】

环节一:观察教师编写的算式, 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课前老师特意编出这样几道算式:

8×4+2 8× (4+2) 8-4÷2 8-4+2

8÷4×2 8-4-2

师:仔细观察一下, 老师在编算式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朋友?

生:用了三个数8、4、2以及四个运算符号和小括号。

师:这些算式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看有无小括号, 有小括号的,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看加减法和乘除法是否混合在一起, 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 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除了这两种情况, 一般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具体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要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生:+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师:在什么情况下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生:+和+、-和-、×和×、÷和÷、+和-、-和+、×和÷、÷和×。

教师小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环节二:学生有序地编算式,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1.比较8×4+2和8× (4+2) 这两道算式异同, 体会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2.用这三个数, 四个运算符号和小括号还可以编出不同的算式吗?猜一猜一共能编出几道不同的算式?

3.怎样编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想法, 然后有序地编写算式, 最后反馈交流得出最佳编写方法是:先把一种符号写在前面, 再把四种符号分别写在后面, 编出4道算式, 然后把这4道算式添上合适的小括号, 又编出4道, 依此类推, 总共编出了32道。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 (4-2)

(8+4) ×2 (8-4) ×2 8× (4×2) 8÷ (4×2)

(8+4) ÷2 (8-4) ÷2 8× (4÷2) 8÷ (4÷2)

4.游戏:给32道算式卡片按照运算顺序分成三类。

师再次小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按这样的设计教学, 发现学生学得有趣, 教师教得轻松, 知识掌握效果更好。

【教学反思】

综观以上教学流程, 通过“编算式”这一大活动, 不仅紧紧抓住了本课“有序梳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教学重点, 而且还巧妙地突破了“进一步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合理地使用小括号”的教学难点。这样的课堂,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要上好一节复习课并不容易,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复习课要促成知识的系统化

在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点和方法, 使得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解题技巧, 而忽视了学生归类、迁移、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课堂复习应该是一个疏理知识的过程, 必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将“点”连成“片”, 进而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在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对概念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 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对学过的概念进行穿线结网, 促进学生概念结构的系统化。

二、复习课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的“数学教学四基”, 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数学“四基”是指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从知识的角度来看, “双基”是一种理性的、形式化的结果性知识, 而基本活动经验则是一种感性的、情景化的过程性知识, 它们各强调了数学知识的一个侧面, 前者形成的是一种知识系统, 而后者形成的是一种经验系统, 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 小学数学复习课不仅要落实“双基”, 还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以上的教学中通过“编算式”这一大活动, 学生不仅自主有序地梳理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还逆向梳理出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情况,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情况。另外, 学生对小括号作用的体会也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学不仅巧妙地落实了“双基”, 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本活动经验。

三、复习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互助评价, 展开争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 体验成功, 这样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上述的教学紧紧扣住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融合了有序思考、搭配、排列组合、猜想验证等数学方法, 通过“有序编写32道算式”这个大活动, 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 而且还让他们明白小括号不能滥用, 而要合理灵活地运用。

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应灵活多变

复习课的教学往往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巩固。但是也不能为练习而练习。复习课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要因课型、学生不同而不同, 不能千课一面、千人一面, 要朝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方向努力。

总之,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 它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学习, 它更多地是一个加深理解知识, 扩大知识联系, 进一步提高知识掌握水平,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突出自主性, 体现灵活性, 注重针对性, 训练综合性。

一次函数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3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面一些习题时间不够用,留做家庭作业了。从本节课的设计上看,将一次函数的知识复习的很全面,讲解透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讲练结合,训练到位,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什么漏洞。因为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展示给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多,训练题也比较多,所以我选择在多媒体上课,这样可以将题目在大屏幕上展示。为了让学生节省复习时间,课前的工作全由教师完成,我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看了近几年的期末考试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我自认为这样,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一定会掌握的很全面,以至于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但是,课后我也感觉到这节课确实有一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致于面对简单的问题都卡,思维不连续。纠其原因,是我没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我布置的习题太多,形式死板,学生容易疲劳,导致注意力涣散。刚开始还很有积极性,可由于题量过大,后半节课,学生懒得动笔,动脑。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这节课教师的主体性过大,从习题的设计,到讲解,似乎都是我一手包办,学生只是负责做题,改题。我想如果课前先把所有的复习任务都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浏览教材、查阅资料归纳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并收集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或者可以自己编题,同时要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做出来,尽量要一题多解。再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汇编,在汇编过程中要去粗取精。课堂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是主角,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成果共享,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收获着自己的收获。台上他们是主角,台下他们也是主角。

期末复习繁忙,所以能包办的我就一律代做,以为这就是帮学生减轻负担,学生自己去做的事是少了,可是需要学生被动记忆的知识多,教师把一节设计的井井有条,想要学生在这一节课里收获更多,但被动的学生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学生中去,降低了课堂效率,最后教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的想法还是落空了。

通过这节复习课的教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深刻含义,不单指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我的这节课失败之处就是过分的注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实效性。那么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我要多思多想、多问多听(问问老师、听听学生的想法),力求在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

反思这节课,我决定将一次函数复习课重新再上一节,课前我将这章的知识点,如定义,图象及其性质,实际问题等,分几块交给小组,每组汇编一个知识点的习题,然后整合一起。同学们积极的准备,查看参考书,还有同学上网回家查阅,同学们将自己平时不会的掌握不好容易出错的题整理到一起。课上,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我只是起到了个引导者的作用。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同学们没有像上节课那样感到疲劳,而是很轻松的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收获的也更多了。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4

长春街小学 辛艳

一、导课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在文化长河中,“古诗”是其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入学至今我们学了

不少古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头走进“古诗园”,再次领略它那独特的魅力。

二、背

1、过渡:俗话讲“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习古诗熟读成诵确实是不错的方法,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个“赛诗会”。

2、比赛过程:

(1)赛前准备:回顾曾学过的古诗,同桌互背。

(2)分组(可分为两大组)

(3)宣布比赛规则:由老师说出某位诗人的名字,两组同学各背出该诗人的诗作,背得多而又 准确者获胜。

(4)开始比赛。

(比赛期间,老师相机作出评判)

三、品

1、过渡:大家背了这么多诗,老师也不想默默无闻,不过不是背诗,而是做诗,听老师作一首

打油诗,看谁能听出诗中写的是什么故事。“天上仙果下凡间,色美味香人垂涎。八戒贪嘴吞得急。入得腹中却茫然。”这首诗讲了什么故事?(猪八戒吃人参果)。学古诗会背诵,就像吃人参果时,已把果子放进了嘴里据为己有,但果子什么味儿?是酸还是甜?这就需要去“品”。怎么品?看例子

A、品诗提示:(1)、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各找一首诗来品味,同桌交流,然后指名说自己是如何品诗的。

4、总结方法:

过渡:每首诗都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或喜、或悲、或开怀、或忧愁,我们只有细细品

味才能和诗人有同样的情感体验,那么我们刚才是怎样品味这些古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总结品味诗歌 的方法。

(1)、下列意思可用什么诗句概括? A 借兰花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

B、忧国忧民。

C、轻松愉悦。

D、追求随性生活。

E、说明要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

四、迁移

找一首课外边塞诗 陆游最有名的诗句

五、总结。

我国的古诗浩如烟海,又像是繁花似锦的无边的花园。我们今天谈古诗只是把大家领进了这座花园的大门,园里美景无限,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也只不过是这“花园”的一角。同学们,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教后反思:

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5

但是在课堂上发现一部分学生由于课前预习的工作不够落实,导致课堂上简单的复习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到学生在第二个过程的例题讲解中反映出的思维比较的缓慢及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课前预习的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 课堂容量(安排的例题的题量太多)偏大,而且在思维上也有比较特殊的地方,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的时间不够,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因此今后在课时的安排上要尽可能的安排更多的课时,以减少每一节课的课堂容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的效果。

成语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6

新课上完后,都是比较长的一段复习时间,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又有重点地复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对所学的知识容易遗忘或者已模糊不清,复习能有效地梳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成语》是我尝试的一堂成语复习课。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非常精练、非常有表现力的一种固定词组。成语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意义深刻,被人们所喜爱。孩子们从平常交谈和课文中接触到许多成语,他们平时积累的成语多,但是都很凌乱,因此我想把成语进行归类,因此我有了上一堂成语复习课的想法。在上完这堂复习课之后,我对这节课认真做了反思。

首先努力做到的地方:

1、注重复习方法的渗透和归纳

一堂复习课不可能让学生牢牢掌握住成语知识,与其一味强求量的落实,不如讲求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成语的一般规律,才可能在课外时间开展有效的复习,才可能有量上的实质提高。因此,我在这堂复习课中,着重教学生学会进行成语归类,引导学生从归纳总结出含有近、反义词的成语、数字成语、动物成语,并由动物成语扩展延伸到来自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这些成语,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知道成语的大致分类。

2、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做对十道题更为重要。我也很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哪些同学知道这些成语呢?老师想请同学来说说。不过在说之前老师有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做到三到:眼到,要认真看;耳到,认真听别人说;手到,把成语补充完整。明白了没有?也就是边看,边听,边写。”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

3、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因为老师激励的话语,热切的目光,课堂的生命,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我就运用巧妙的、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既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使学生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比如:“你的脑筋动的可真快,要是再说具体清楚些,那该多好呀!”“你很会观察,很会动脑筋。现在老师想奖励你„„”课堂上,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就是一种启动思维的“催化剂”,会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闪现出“我要学习,我要思考”的火花。

4、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而不能脱离生活。这节复习课中,我也特别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我告诉学生:“我们的成语是前人智慧凝结而成的,它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定型的词语或短句,不能随便乱改,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滥用、乱用成语的现象比比皆是,使我们特别是青少年对成语的理解有误,因此我们要捍卫成语,要当成语小卫士。”设计了给成语改错这一环节,就是要告诉学生我们的成语滥用、乱用的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希望他们能当生活的有心人。其次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出题不够严谨

出题过程中由于对第二阶梯第一小题出题欠严密,于是导致学生在此题上耽误了过多的时间,没有按计划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2、运用成语还存在问题

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7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强调在互助合作中教和学,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和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反思就会发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是很常见的。如不备课上课或使用旧教案;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知识的重新建构;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和接受;重课堂教学,忽视知识的落实和运用等。高三政治课的复习,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进行有效教学。笔者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复习研究课为例,谈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三政治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反思。

一、把握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堂成功有效的课,备课准备阶段要花很大一部分精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细致充分的备课可以让一堂课上得有条不紊,学生们也会感到很舒服,收获不少。高三政治复习课的备课除了要求教师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联系时政热点问题,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形成理性的认识,备好教材、备好练习、备好作业外,更要了解和把握学情,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状况,以及对本节课复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期望值和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学生当前的精神状态,等等。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才能准确定位,精当取舍,减少时耗,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在进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复习研究课的教学设计时,针对新课阶段练习中很多学生经常出现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与全国人大的最高决定权混淆、与政府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混淆这一学情,笔者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背景,提出:“这是否表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最高决定权?为什么?这能否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为什么?”针对很多学生弄不清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的区别和联系,在合作探究之后,笔者设计了对四个政治主体的比较。整个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情,具有针对性,切中学生疑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因此,设计切实可行。

二、加强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传统教育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师主宰着一切,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间缺乏基本的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课堂教学难有效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平等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思维更加活跃,情绪更加高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育发挥作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是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二是教师要改变以往单向的教学互动,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和教师一起反思《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复习研究课的教学过程,交流和展示知识结构图,使学生的课堂注意更专注,学会尊重彼此的劳动,学会分享快乐。新的情境创设和问题提出,改变了以往老师包讲到底或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把时间留给学生分配,教师也是活动的一员。这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启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的闸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气氛活泼了,师生轻松了,思维动起来了,收获也就多了。

三、注重运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

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强调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三政治复习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社会、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复习研究课的情境导入提出问题环节,联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实际,提出四个问题;经典例题迁移应用环节,就选用与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相关的时政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复习过的政治常识,分析“鼓励‘自主创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这些环节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获取和解读设问和材料的信息;调动和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探讨和解决试题提出的问题。

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8

【摘要】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知识方法的系统性,又要考虑问题的可拓展性,通过问题变式,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问题解决,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规律,形成解题技能,上升到通解通法,从而达到会一题,通一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复习课;解法探究;问题变式;解题规律

数学复习课是指一个教学单元或一章结束或期中、期末以及学段的知识回顾与概括.它的作用是系统归纳整理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知识、方法间的联系,深化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合乎逻辑的知识结构.然而复习课没有固定的教材蓝本,教师面临庞杂、众多的知识点,变化多端的题型,纵横交错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何处入手?将基础知识一一罗列,将例题一一呈现,将解题方法一一展示?知识的简单罗列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例题接连不断的呈现也容易造成神经麻木;解题方法的层出不穷又易让学生无所适从.怎么办?如何避免以上的弊端,达成有效的、高效的复习课堂?首先要明确目标,削支强干,突出主题,不能要求知识全面覆盖,只有目标清晰,才能突出重点.其次知识呈现问题化,将知识蕴含于问题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再提炼概括主要的知识内容,设计开放性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温故而知新.最后问题呈现层次化,注重夯实基础,注重落实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式教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是采用变式设计思路,具体操作程序为:“问题情境→知识再现→范例精选→解法探究→变式应用→总结升华”.应当指出,上述六个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所有删减.下面以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变式教学进行复习课设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前,班级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了一次以全等三角形拼图为主题的图形设计大赛,下面是从学生设计的图形中挑选出来的几幅作品.(如图1)

作品展示:

引问请你根据图形特点,说说下列每幅作品的设计思路.(如图2)

作品揭秘:

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图形的创作过程,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了若干对全等三角形,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及其组合变换,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对本章常见的几类图形全面的感性认识,同时教师还为学生准备了不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正方形,进行顶点重合的旋转拼图,为后面的拓展应用埋下伏笔,整节课由此展开.作品揭秘让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图形发展、演变,并形成具体的理性认识.图形提炼让学生从活动经验中提取基本图形,自然进入问题的探究.

二、知识再现

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与再现,而是可以通过精心设置一些或开放或变式的问题串,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概括,从而宏观把握本章知识体系,其问题特点是起点低,入口宽.

问题1如图4,B,C(D),E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B=∠E=90°,AB=CE,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ABC≌△DEF.

问题2如图5,△ABC≌△AEF,则图中还有对全等的三角形.

设计说明问题1条件开放,问题2结论开放,其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唤醒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回忆与灵活应用.首先,开放式的提问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基础弱的学生思维较窄,能够联系的知识较少,而基础好的学生思维开阔,可以不断发掘问题中新的知识增长点,不断完善答案,从中获得成就感.所有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知识方法互为补充,不断完善,能力不断提升.其次,知识呈现问题化,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取知识,改变了传统复习中,单调的简单重复与罗列,更具思考性和开阔性.

归纳与总结

问题3(自主编题)如图6,B,C(D),E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B=∠E=90°,请从以下图形中,任选一个,添加适当的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

设计说明为进一步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类比问题1的图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更高的层次俯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运用学生自己创作的图形设计问题,既有亲切感,又能消除老师出题的神秘感,增强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心,从而从容淡定的面对问题.

在知识再现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1)设计针对性、启发强的问题,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2)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建立知识结构.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主动参与,积极回顾、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本质联系,建立明晰的知识体系,使所学知识在回顾与反思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范例精选

复习课所选的范例应具有四性:针对性——针对复习专题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典型性——根据某一重要的知识点或某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能起到以点带面的典例;综合性——体现在所复习专题的知识、方法在本章及本学科中的应用广泛;层次性——即范例的选排、变式题的探索要有层次性,如由基础到技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等.

问题4如图7,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ABC外做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请你完成图形,①证明:BE=CD;②求∠BOD=.

设计说明问题4是全等三角形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问题.问题4①、②的解题方法是一法多用的经典之作(在接下来的“变式拓展”环节中可见一斑),它综合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运用SAS就能顺利证明线段相等,进一步利用全等三角形及对顶三角形的性质就能迎刃而解,求出BE、CD相交的夹角度数.两个小问都具有可拓展性,解题思路和方法承上启下,结论呈现规律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典例.

在精选范例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选择符合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层次性的题目,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探索空间.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自主审题,为实施解法变式、题目变式作好情感准备.

四、解法探究

通过对范例实施解法探究,追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法多用、解法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法剖析如图8.

设计说明对问题4的解法探究,为“变式拓展”环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清晰的分析思路和解题策略.在解法探究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剖析图形,理清思路,形成策略,为学生探究解法指明方向.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施解法变式,最终对比解法,完成解法探究的最优化.

五、变式应用

通过师生对问题的共同探索(包括变化条件、探求讨论、等价变化、逆向探索、图形变化、推广拓广等),获得题目的变式,从而培养、锻炼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变式1如图9,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做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连接BE,CD.BE与CD有什么关系?简单说明理由;

变式2如图10,已知△ABC,以AB、AC为边向外做正五边形ABGFD和正五形ACHIE.连接BE,CD.BE与CD是否相等?你知道BE与CD所形成的∠DOB的度数吗?图9图10图11

变式3如图11,已知△ABC,若以AB、AC为边向外做正n边形ABGF…D和正n形ACHI…E.连接BE,CD.BE与CD是否相等?你知道BE与CD所形成的∠BOD的度数吗?

变式4如图12,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至图13,连接BE,CD.

①BE=CD是否成立?

②延长BE交CD于点O,则∠BOD=.

变式5如图14,若将变式4中的“△ABD和△ACE”改为“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其他条件不变;①BE=CD是否成立?

②延长BE交CD于点O,则∠BOD=.

变式6如图15,若将变式5中的“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改为“正n方形ABGF…D和正方形AEI…HC”,其他条件不变;①BE=CD是否成立?

②延长BE交CD于点O,则∠BOD=.

设计说明这组变式题是对问题4的变式拓展.图形变式由外旋→内旋;由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n方形;解题方法类比问题4,前后关联,一脉相承.通过问题4的变式让学生发现知识相互关联、问题可以拓展、图形可以变式、解法可以相通,达到会一题,通一片的教学效果.问题呈现的规律性,展示着数学的无限魅力!

在变式拓展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①诱导启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发现的欲望.②适时引导、点拨,指引学生的探索方向.③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发扬探索的精神.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通过独立探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全员参与、积极思维,最大限度地探索问题的各种变式.

六、总结升华

在课堂总结环节,一是对解题方法、规律的总结升华,对课堂上所用知识、方法加以梳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二是对研究问题的方法加以总结,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并逐步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问题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让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经验?

设计说明用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指导学生梳理知识、提炼方法、概括问题、拓展思维,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式,宏观把握整章的知识脉络,富于关联,指向多方.

在总结升华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1)引领点拨,引导学生梳理、概括、归纳、发现.(2)适时评价,激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方法思想体系.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积极思考、自主整合、小组交流,完善对整节课的理解,进一步完成知识方法的内化.

课后反思

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更是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很重要,问题的选择要准、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即考试时的失分点;讲解时要立足于“思”、“悟”、“透”.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就必须做好:一要讲透(分析、铺垫);二要展开(变式、开放),切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否则就会造成以题论题的低效课堂.

整式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9

整式及其加减复习课教学反思

对于整式及其加减的复习课,我主要围绕两点展开讲解:

(1)对整式及其加减整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并以树状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有对本章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使得知识形成体系化。(2)对整式及其加减整章的易错题进行整理,让学生明白哪些地方自己在操作时需要小心,也是“雷区”,需警戒。

复习课上完后,五中联盟校教师以他们专业的眼光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我的课进行评价,并为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也敦促我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成长,通过这次课,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从中也发现自己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教学中相对处理好点的地方:

(1)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本章知识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细化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讲课中注重对知识点适度发散,强化某些知识及注意的问题。

(2)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思考解答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大胆尝试,找出规律,进行应用。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合作者;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创造一种宽松、平等、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和谐融洽。(3)讲课中,做到了尽可能的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覆盖面要广。课堂中,我尽可能的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去积极思考回到我的问题。整堂课讲完后,大部分学生都已被我提问,覆盖面广。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课程的设计方面,我力求做到面面俱到,让学生对本章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于是,上课中造成了核心知识没有凸显现出来,对于复习课,应该把握核心概念,从学生角度入手设计,题目不追求多但要精练;不要求难但要典型;不要求老师讲多少而追求学生自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上,过多的注重让学生接触各类题目,缺乏对相关题目规律方法的总结,使得某些学生课后只能处理这一道题而不是一类题。整个课堂题目由点辐射到面的效果不强。

(3)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主动参与的学生少,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还是不能全力的投入学习,虽然全部参与了,但仍需注意实效性,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4)、在对本章的知识回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回顾的时间段,学生看了一眼就匆匆而过,印象不深刻。本节课,课程在设计时容量大,给每个学生思考的时间段。平均下来,每题也就两三分钟。如果学生中途走神,恐怕就再很难跟上课堂的节奏。如果减少题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相信效果会好很多。(4)有人说过,上课就像在弹一首曲子,教师上课的语言就像一个个音符。如果一直保持一个音调,缺乏节奏感,学生容易疲乏。在以后的上课中,一定得慢慢改正,对重点要突出强调,增强课堂的韵律。通过自己的语言,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5)教学基本功在某些方面有待改进。课堂上,所讲的课语言不精练,某些地方重复的比较多。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在板书的书写及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这次课,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自己要认真的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同时,自己要多阅读,多钻研,真正理解教材的本意,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地效果。作为一名教师自己要应用自己所学,站在一个高的层面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其得到长足发展。

历史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0

课后我冷静下来,和同事议论了这件事,他们也给我出了许多好主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写一下历史课的感受,和对老师的建议,而且我觉得任何事只要动脑筋思考,就会不断完善。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办公室,作业已摆在我的桌子上。一个上午,我一直没出办公室。在那里认认真真地阅读同学们写的内容。做了下面的分析,之后又根据同学们的要求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一、不回答问题的原因:

1、不会,懒得思考。

2、缺乏自信,觉得答案不够完善,不敢说,怕嘲笑。

3、没听讲,不知道老师的问题。

4、太简单的,不想回答;太难的又不会回答。

二、学生困惑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上课思想不集中。

2、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整体上把握不好。

3、如何答好历史材料解析题。

三、问题与解答:

1、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

老师讲课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关注课上知识;不断思考问题。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老师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老师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

2、我自信我能行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有自信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有实力你会更自信。

3、怎样答好历史卷子的材料解析题?

仔细审题,读懂题意。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同学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读懂题意,弄清材料所反应的历史事件,确定中心。其次,要读懂试题的设问,明确用什么方法来回答什么问题等。

围绕问题,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导向的。同学们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切忌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注重发散思维,全方位解答。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想武器。

复习课教法探究及反思 篇11

关键词:复习;教法;反思

一、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改进了复习方法,让学生当复习的主人,教师当特殊的“服务员”,做引导、指导、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根据学生情况,分为4~5人的学习小组,由学习能力、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力求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而各小组间在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基本均衡。

第二步,互测。以小组为单位,交换检测题,互相测验并收回试卷批改。各组评完试卷后,针对答错的题目进行分析,记录在错解习题集里。

第三步,评价。教师根据各小组的以下几个方面情况评定小组单元学习成绩:知识小结内容是否全面、精练;检测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全面、参考答案是否正确;错解分析是否恰当等。请做得好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介绍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互测复习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但是,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下列问题,有的小组中一个成员承担了所有的任务,而另外的成员无所事事。这样,学习好而又积极的学生是尝到学习的乐趣,而学习能力差又不积极的学生学习过程中遭到冷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热情。学习成绩不但不提高,反而下降。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他们优势,表现他们特长的愿望落空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都负责承担独特的一部分任务,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使学生各自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在最后的实验评价中,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以每个成员的成绩总和作为小组成绩,这样小组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情境下,没有逃避责任的人。对于任何一个小组来说,忽视小组任何一名成员的做法都是得不偿失的。

参考文献:

古诗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2

为了避免复习课的枯燥乏味, 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 可以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教学内容, 通过回顾与整理小学六年所学过的、背过的古诗, 使学生习有所得。教学设计将本节古诗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方面:

◇重点复习教材中六年级下册的古诗, 巩固学生对本学期古诗词的学习。

◇指导学生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 养成自觉积累和灵活运用古诗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本节古诗复习课的教学过程, 安排了“猜谜导入, 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掌握方法”、“归类复习, 快乐闯关”三个环节进行。

1教学环节一 :猜谜导入 , 激发兴趣

复习课所复习的内容, 学生之前都已经学过, 对他们来说缺少一些新鲜感。因此, 复习课的导入要讲究一个“趣”字。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来有效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能一下子对复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整堂复习课中。

本堂课的导入 环节是这 样设计的:教师在电子白板上书写一组数字: 6021, 让学生猜, 看到这个数字, 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们听了, 都是一脸疑惑的样子, 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有聪明的学生举手回答说, 这是今年小学毕业考试的日期6月21日。学生们有的点头表示同意, 有的仍冥思苦想寻找正确答案。最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揭示出答案: 这是唐代咏物诗的数量———6021首。古人喜欢咏物,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 山川河岳、花鸟虫鱼、风雨雷电……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这些事物时, 又寄托了自己的感情, 抒发了自己的志向———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让学生记住了唐代咏物诗的数量, 更重要的是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复习咏物诗。接着,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进行小结: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千百年来, 它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优美的韵律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园, 领略古诗的魅力。这样的导入设计, 可以让学生一下子明确本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古诗复习中来。

2教学环节二 :复习旧知 , 掌握方法

苏教版语文本 册共有三 首咏物诗, 分别是《石灰吟》、《墨梅》、《马诗》。教师采用先复后放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自主复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下, 先一起复习《石灰吟》这首古诗。这里, 教师主要利用电子白板的“探照灯”和“隐藏”功能对重点字词进行强调, 如“吟”、“锤”、“击”的理解,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中“留”字的书写等。 利用电子白板的这些功能可以较好地提醒学生关注老师强调的这些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此 时, 顺势引导学生归纳出复习古诗的几个要点:会背会默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 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要求自主复习《墨 梅》、《马诗》这两首咏物诗。

《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中学生容易混淆的是两个同音不同字:“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中“留”字和“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一句中的“流”字。这里, 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 突出显示这两个易混淆的字, 并让学生联系诗句意思, 说说怎么才能快速区分这两个字。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留”指的是留下的意思, 要留下高尚的节操在人世间;“流”指的是流动, 指的是梅花的清香之气在天地之间流动。通过这样的比较, 学生可以牢固掌握这两个字的写法。

3教学环节三 :归类复习 , 快乐闯关

复习完了本册书中的古诗词后, 教师又带领学生进入第三环节“归类复习, 快乐闯关”。首先,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将所学的古诗进行归类, 让学生明白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大致分为这几类:咏物诗、哲理诗、爱国诗、写景诗、边塞诗、送别诗、儿童诗、思乡诗等。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 “拉幕”功能出示这几类诗的名字。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这一环节里, 教师设计了“快乐闯关“的游戏环节, 主要分为五个关:诗句配对、吟诗作对、慧眼识主、妙用古诗、智力抢答。

第一关“诗句配对”。检查学生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打乱的古诗句配 对好。教师事先把八句诗句的顺序打乱, 然后请学生上台动手操作, 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正确的顺序排出来。学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随意地移动诗句, 把正确的诗句配好对。这一练习能够使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加密切, 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时纠正上台操作同学的错误之处。

第二关“吟诗作对”。让学生快速地说一说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淡入功能, 把正确答案隐藏起来, 学生答完一题, 再出示正确答案。

第三关“慧眼识主”。让学生猜猜诗句的作者以及出处。 教师事先把正确答案写好, 待学生回答完之后再出示正确答案, 然后运用电子白板的橡皮擦功能, 把正确的答案显示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以上三个部分的练习主要检验学生对古诗的熟悉程度。

第四关“妙用古诗”。检测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 关键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而是看其能否将掌握的知识学以致用。因此, 此处设计了几道情境题, 检测学生能不能把积累的古诗句正确地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和习作中,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运用。 如:

(1) 夜深人静的夜晚 , 老师在灯下批改着我们的作文, 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句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当你在公园里漫步, 看到满池盛开的荷花, 你会吟诵什么?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 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都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 蓬勃发展,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4) 仰望瀑布倾泻而下 , 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 溅起了朵朵美丽的水花。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 每当过年过节时, 背井离乡的游子总会特别思念自己的故乡,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正表达了这一情感。

在这里, 教师运用了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模板, 数轴上有八个点, 分别对应八个题目, 只要点击数轴上的点, 相应的题目就会显示出来, 这样既节省了页面空间, 又达到了美观的效果。

第五关“智力抢答”。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模板, 页面上有五个气球, 在气球下面其实隐藏着五道题目。教师让学生上台自由选择题目, 只要点击一个气球, 那个气球就会爆炸, 题目也就显示出来了。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激起学生的好胜心, 在一题一题的抢答中体会成就感。这一练习也是检查学生对于诗人、古诗类别的熟悉程度。

纵观整堂复习课, 教师运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众多功能, 采用了形式多样的练习, 有效地拓展了教学资源, 优化了教学过程, 使得枯燥无味的古诗词复习课变得富有趣味性,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复习古诗词的热情,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电子白板的合理使用, 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交互式电子白板现已悄然进入了课堂教学。与传统的PPT课件相比, 电子白板更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它互动性的特点, 充分展现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本文结合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古诗词复习课的教学实践, 谈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古诗词复习中的巧妙运用。

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篇13

细分起来,现将优缺点总结如下:

优点:

1、“记”不唯从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不再是考官,而让学生走上黑板命题。

2、“积”重视知识灵活积累,一题多考,尤其是只有熟练掌握课文的同学才能答得上来,只缘于我设计的积累实词“四步曲”,是我看的“艺术创想”的电视节目给我的启发。这个环节从设计意图上,看到自认为很成功。

3、探究文章主题,不空洞,和课文背诵,关键词语的深入挖掘相联系。

4、赏析语言,由组长来赏析,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赏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于金石关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透彻、精彩。

缺点和不足:

1、平时没有抓好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背诵,实词积累等不过关,所以复习课上频频出现“答不上来”,“不会”等现象。

2、语言的赏析,只锻炼了四个组长,全班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全班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3、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死,不灵活。

上一篇:教师个人师德修养计划书下一篇: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