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到原点

2024-10-25

教育回到原点(精选12篇)

教育回到原点 篇1

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劳拉三世幼儿园教给孩子“0”是字母“O”后, 孩子回家和母亲说了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这位母亲在表扬了女儿之后, 一纸诉状把微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女儿的想象力。因为她女儿在认识“O”以前, 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鸡蛋等圆形的东西, 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了26个英文字母之后, 女儿就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认为幼儿园剪掉了女儿想象的翅膀, 她要求幼儿园对此负责。

孩子什么时候认识“O”是可以讨论的, 但关注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故事阐释出这样的道理:教育过程中, 所有施教者始终不应忘记, 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人的丰富心灵, 教育的原点是关注人的发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最近几年,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前所未有, 但一些老大难问题, 如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课业的减负却始终无法找到解决的根本路径,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恐怕,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就是多年来教育实践大踏步前行, 来不及回头望望与静下心来想想, 于是, 不经意间已同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失去了教育原点处最单纯的美好。

让教育回归原点。回归的路, 有多难?

曾有一位教育局长这样说:办教育很简单, 管好3个数, 即“考试的分数、升学率的人数和基于分数、人数的奖金数”就行了。试问, 当教育沦为用“人数、分数、钱数”来衡量,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有个男孩去农村过暑假, 见一个老农把牛拴在一根又细又矮的木桩上。男孩着急地说:“爷爷, 不行, 牛会跑掉的!”老农呵呵一笑, 说:“放心吧, 不会的。”男孩说:“这么小的木桩怎么能拴住这么高大的牛?”老农对男孩说:“这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小木桩上了。刚开始的时候, 它不肯老老实实地呆着, 刨蹄子、打喷鼻, 不断地撒野, 企图把小木桩拔起来。可是, 那时候牛的力气小, 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 不久它就不再折腾了。后来, 它长大了, 个子高了, 力气大了, 可是它已经不想再去拔这小木桩了。”试问, 当我们的孩子被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养,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一些有识的教育家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推进、努力尝试打破“唯分数论”的现行评价模式, 却遭遇家长的不解, “耽误了我们孩子的升学, 你来负责啊?”遭遇了同行“善意”的劝解:“别冒险了, 应试教育是老路, 轻车熟路, 风险小。”试问, 失去了回归的土壤, 让教育回到原点, 怎能不难?

有这样一句话说了无数遍:决定一个人最终“胜负”的, 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 而是人生的境界与视野, 信仰与责任, 以及自由的心灵。

钱学森之问, 问出了我们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事实。中华民族的复兴, 有赖于对我们最丰富的资源13亿人的想象力资源的开发。这一切, 取决于我们的教育, 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让教育回归释放人自由心灵的原点。

可喜的是, 《教育规划纲要》传递出这样的气息:鼓励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鼓励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鼓励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那么,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期待教育重新承担起这样的任务:发现孩子并解放孩子。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努力促成教育回归育人原点, 实现教育觉醒, 寻找让教育回家的路!

(《人民日报》2011-08-26)

教育回到原点 篇2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评课,给予教师专业引领,给予教师真正超越他原有水平的滋养,读了《回到教育原点》,领略窦桂梅的“萝卜炖肉般”的评课艺术,醍醐灌顶。

一、要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去想

作为管理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想问题,想想教师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流程,这位教师身上最需要的是什么,作为听课者,你要评课的重点是什么,这样想好之后,再有的放矢地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客观公正地评价本节课的得与失,做到对事不对人,既有适度的鼓励,也有方式方法的提示与引领,让教师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上好课的信心与勇气,切忌以领导者的身份,主观的信口开河,缺点说透,成绩不够,让上课者心有余悸,丧失自信,久而久之,教师不愿意让你听课、交流,间接地打击了教师的讲课热情,形成不愿意让领导听课的局面。

二、要站在行家的角度去评

在评课时,要拿出自己的.“绝活”。用先进的理念,正确的导向给予教师引领与带动。通过你的评课,教师能明确自己缺少的是什么,如何进行完善;教材处理,教法运用上还有哪些不到之处;学生的活动,教学效果的显现,还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能更好,同时给予教师前沿的、可行的、合理地建议,做到“缺点不漏,有点说透,方法给够”,让教师感觉到你确有水平,既有一双慧眼发现教学亮点,又能锐利指出存在的缺点,还能准确剖析盲点,并能恰当给予指点,让教师信服。从而达到专业上的引领与带动。

三、要站在同伴的角度去说

评课时,管理者要把自己作为教师的同伴,真诚的做到“义正辞婉”“理直气和”,用委婉、温和的语气,传递真实的心声、真实的水平,告诉老师怎样做会更好,让教师感觉不到你是领导,仿佛就是身边的兄弟姐妹在和他交流,这样更易于教师的接受。如果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好教师就是鼓励出来的。

教师节,回到教育的原点 篇3

在我看来,教师节应该真正属于教师。教育是长线的,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大多呈隐性状态。我们的“功德”是否圆满,我们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只能从往届的学生身上加以检视。也正因如此,所有良好的教育都会有一种怀旧的情结,教育总是需要再回顾反思的。回顾是为了看清教育的原点和方向。所以我想,在教师节这天,如果能和更多的往届学生交流,一定是很有意义的。你和学生一起回忆那课堂,那一次活动,那一场趣事,甚至可以翻出陈旧的影像,借此还原曾经共同拥有的生活。让学生说出当时不敢说、不想说的话,你自己也可以说出当时特别想说却不能说、现在想说当时却没有机会说的话。有了几年、几十年的时间距离,你看学生可能更清楚一些,学生看你也可能更清晰一些——大家一起审视悄然飞逝的学校生活时,可能在某个瞬间,终于看清楚了教育的真面目。

在教师节这一天,我特别想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自由地聊天,我特别想做一回“曹可凡”,办一个“可凡倾听”。在我的“可凡倾听”中,我们会发现,行走于过去和现在之间,我们心中教育价值指标的两极会出现逆转。过去看得很重的方面,现在可能无足轻重;现在特别珍视的东西,当时却被固执地“忽略”了。如果在教师节这一天,你有这样的发现,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发现,那都可能是功德无量的。教育需要走“修正主义”的道路。正是通过你,你过去的学生与现在乃至未来的学生的某种联系,让教育在渐进的修正中走向完善。这是教师的一种道义,也是一种特有的财富。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教师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享受教师节的待遇才问心无愧。

教室常常是坚固的堡垒,需要我们把它打通。教师的职业特征之一就是内在的封闭,时间久了,人就会偏执,心灵就会结冰。再加上儿童的不确定性,教师每天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教师这种工作很容易将激情消耗殆尽。然而,教师这种职业偏偏最需要激情。这种激情从何而来?又如何补给?我想教师节这一天是个好日子。有可能的话,我想回到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回到我的成功教室;和自己的老同事一起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如歌的往事,相互激励,商讨规划未来的教育岁月。如此,每个人都献出一豆火苗,紧密地聚拢在一起,就能迸发出熊熊的烈火。相互的感染能重新点燃我们的教育激情,唤醒我们沉睡的教育理想。

教师节是为所有的老师而设,即它同时也为我们的老师,即老师的老师而设。我想,教师节这一天,所有的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师,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培养过我们的老师。所以这一天,我想回到母校,特别是要回到师范,回到老师的身边,和他们共度节日。做一个尊敬老师的楷模,是我们身为教师的人的义务。同时,回到自己以前老师的身边,重新当回“小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当好现在的老师。

“教师节怎么过”不是一道数学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如果能够让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积蓄教育的激情,唤醒教育的理想,明鉴教育的智慧,就一定会过得很有意义。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00)

从起点回到原点 篇4

2008年12月6日上午,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数百名持有奥凯航空机票的旅客焦急万分,迟迟不能登机。由于奥凯航空提前宣布停航,以至当天7个出港航班的700多名旅客不得不改签,甚至退票。

时光退回到2005年3月1 1日上午,同样是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奥凯航空在这里开始了客运首航。尽管当天只有78名乘客,而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被奥凯邀请而来的媒体记者及政府官员,但是包括十位机组人员在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异常的兴奋。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在相同的地点,奥凯从首航到停航,只有短短3年零9个月的时间。如今,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奥凯从起点又回到了原点。

曾经的旗手

一架镶以祥云图案的B737-900客机的直冲云霄打破了国有资本垄断中国航空市场50年的历史格局。

2005年3月11日9时45分,承接奥凯首航任务的奥凯BK2811航班准时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起飞,两个小时后,飞机顺利地到达长沙黄花机场。至此,国内首家民营航空公司完成了他的第一次飞行任务。

2003年,小别民航界的刘捷音同几位门外汉怀揣着共同的梦想,开始组建纯粹民营性质的航空公司——奥凯航空。

筹建之初,奥凯是由原新疆中京奇力投资有限公司、奥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奇力物流有限公司和自然人邓启华联合进行的投资。不久,股本发生变化。北京奥凯交能投资有限公司、大地桥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宇物流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翟莹、邓启华、张洪成为奥凯的投资人,注册资金3亿元。

尽管资金顺利到位,但是当时的奥凯只能算是一个空架子。没有飞机,没有飞行员,甚至还没有机务、空乘人员。顶着“三无”的标志,奥凯首任董事长刘捷音开始三顾茅庐,依靠自己的人脉将一批有经验的老手“拉拢”了过来,靠着这批班底开始了最初的尝试。

2004年5月26日,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奥凯航空成立。随后,奥凯的招聘广告就铺天盖地。期间,原新华航空的14名飞行员集体跳槽来到奥凯,此事在当时还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2005年2月25日,奥凯第一家飞机B737-900运抵天津;同年3月3日,奥凯完成了有关方面要求的验证飞行;同年3月4日,奥凯终于拿到了民航总局颁发的《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7天后,奥凯正式首航。

无缘大韩

对于奥凯的首航,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奥凯原本是计划以运营航空货运为主的,但是当时的航空市场缺乏合适的货机,以至迟迟不能到位,最终奥凯不得不用客机进行首航。

不过这并没有阻挡刘捷音发展货运的脚步。事实上,早在奥凯成立之初,刘捷音便计划同全球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大韩航空合资组建航空货运公司,并于2005年9月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然而,双方的谈判一直处于磕磕绊绊之中,在关键条款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在谈判持续了一年多后,奥凯无奈地选择与其分手。

对于谈判失败的原因,当时刘捷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大韩不仅要求按照奥凯的原始股价进行出资,甚至还希望今后能继续对奥凯增资,以期实际控制奥凯,而这是奥凯股东所不允许的,“奥凯不可能就这样把自己卖了。”

然而,就在与大韩的谈判陷入僵局时,奥凯却与以乳业起家的均瑶集团碰撞出了火花。

2006年3月28日,奥凯航空同均瑶集团签署协议,确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通过资本注入、飞机引进、人才交流、航线网络、市场销售和管理协同等多种方式,加快两家企业在航空业领域的协同发展。

在外界看来,均瑶集团入主奥凯并不意外。一方面,王均瑶(均瑶集团创始人,2 004年突发疾病去世,时年38岁。后由其弟王均金接掌均瑶集团。——编者注。)与刘捷音是多年的好友;另一方面,王均金希望借助奥凯航空将均瑶集团的航空版图做大。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入主奥凯前,均瑶集团已经向民航总局申请成立吉祥航空公司。如果获批,那么均瑶集团的航空版图就开辟了华东区域。除此之外,均瑶集团对2004年成立的以成都为运营基地的鹰联航空也有强烈的入股意愿,以期将西南区域纳入自己的航空版图。如此一来,均瑶集团一旦联盟奥凯,那么其在华东、西南、华北等三个区域市场的战略性布局就会形成雏形。

不过,均瑶集团与奥凯之间的合作却是甜少苦多。股东间存在的严重分歧,一路引发成如今沸沸扬扬的“停航事件”。事到如今,可谓是“两败俱伤”。

唯一的亮点

失去了大韩航空,也并不意味着奥凯在航空货运上一无是处。就在各方毫无准备之际,奥凯航空出人意外地同国际快递巨头联邦快递开始了接洽。

据了解,早在奥凯成立之初,联邦快递就在国内四处网罗合适的合作伙伴,而此时奥凯也在寻求外资的支持,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不过,他们的碰头比较低调,并未引起包括媒体在内的各方注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双方终于如愿以偿,在北京签署了为期五年的货运业务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在这五年中奥凯航空所引进的货机只能为联邦快递一家公司运送货物。届时,联邦快递负责国内快递市场的运作和发掘,而奥凯则负责管理和维修飞机以及所有快件运输任务。此外,协议还规定从2007年4月1日起,联邦快递每月将向奥凯三架货机支付1300万到1400万元人民币。

而对于具体的飞行任务,奥凯将按照联邦快递的要求,启用其仅有的三架波音737货机通过运营国内航空货运网络为联邦快递提供支持,而这些货机将每晚执飞“杭州-广州-厦门”以及“杭州-北京-天津-沈阳-青岛”南北两个往返航线,覆盖国内主要机场。

事实上,对于奥凯以及刘捷音本人来说,与联邦快递的合作仅仅是实现其国内航空货运战略的开端,奥凯甚至还想借同联邦快递的合作契机进军国际货运市场。关于这种战略目标,刘捷音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曾有所表示。

在此次奥凯同联邦快递的合作终止前,双方的合作一直较为融洽,也没有较大的分歧。对联邦快递来说,奥凯的三架货机保证了其国内快递业务的顺利开展,而对奥凯来说,一年两亿多的收入成为了公司最稳定的资金来源。

然而,为了减少自身损失,当联邦快递在得知奥凯停航后迅速地同其中止了合作。

对于现在的奥凯来说,除了飞机和麻烦尚在,几乎一无所有,一切似乎又从起点回到了原点。但愿,原点并非终点。

读《回到教育的原点》有感 篇5

《回到教育的原点》是窦桂梅老师10多本著作中的一本。在这本书里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大量活生生的例子,从“回到素养

好教师从哪里来”、“回到课堂

好教师到哪里去”、“回到制度 教学管理者该怎么做”、“回到教育

我们能做什么”、“玫瑰小语

致你我他”五个部分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读完这本书,对我最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是第二部分中的 “一堂好课好在哪”。窦老师以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水生植物》为例,从“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轻松与不轻松之间”分析了这堂课。最后她还强调了“一堂好课,一定是体现上述‘教学艺术’的课。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于是,就在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砥砺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充满着新的教学生机,洋溢着新的教学活力。”我想这段话就是窦桂梅老师给我们提出的一堂好课的标准吧!

自己走上工作岗位二十多年,经过不计其数的课堂。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可以说都太不尽人意。课到底该如何上?什么样的课才称得好课?从窦老师的这个课例中我终于明白了。一堂好课需要贯通教材,充分理解教材,需要课前认真周密的备课、揣摩学生和学科的特点,需要掌握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需要关心周围的生活等等。我也深深地懂得一节课可以是一种艺术品的展示,可以带给学生美妙的享受。

汇源回到原点 篇6

8月31日晚,汇源果汁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布公告,宣布执行总裁苏盈福离职。现任副总裁于洪莉将接替其职务,此次人事调整于10月1日起生效。

去年7月15日,苏盈福刚刚上任。他的到来曾被视为汇源“去家族化”变革的开端,时任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的朱新礼于当日退任总裁一职。

在苏盈福进入汇源之前,朱新礼的家人基本都在公司担任要职,70%至80%的公司员工都是他的同乡,而这家公司的决策权几乎在朱新礼一个人手上。

2008年来自可口可乐的收购要约被商务部否决后,汇源部分产能被闲置,销售成绩一直不佳。

为了做出改变,朱新礼打算外聘职业经理人优化公司结构并提升业绩。

此前,苏盈福曾在李锦记及卡夫食品等公司担任要职。他为汇源引入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销售、营销和人力,他们均为苏盈福以前的下属。

“哪怕汇源被折腾死了,我也认了。”对于这次人事任命,朱新礼曾对媒体如此表示。

这确实是一场“冒险”的任命。苏盈福在上任后的两个月内,调整了汇源按照事业部划分的组织架构。原来朱新礼划分的20个大区市场、7个特区市场也被颠覆。苏盈福解散7个特区,重新将市场划分为7个大区,并要求销售人员砍掉影响利润的环节。同时,在供职汇源的一年里,他出售了汇源旗下的3家工厂。

“这些举动可以看出,苏盈福更加注重资源的整合与充分利用,且更注重利润,”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出售闲置的生产线不仅可以帮助汇源增加收入,同时可以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配置,是当下汇源需要的。”

但注重利润的苏盈福在汇源的作为没有取得显著效果。8月31日,与他的离职消息一起公布的还有汇源2014年上半年的业绩—销售额19.66亿元,同比下降4.7%。“离任原因主要是业绩提升不明显,且营销费用巨大。”一位汇源中层管理者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苏盈福激进的改革措施到底还是与汇源的老管理层发生了矛盾。上述汇源内部人士透露,苏盈福的做法导致一些汇源老员工的抵触,出现了工作上不配合的情况。

苏盈福之前任职的李锦记也是家族企业,但相比汇源,它更早也更主动地开始向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过渡。李氏家族在2005年就决定,企业将来的管理者不一定要是家族里面的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苏盈福能在李锦记更为顺利地开展工作。

苏盈福所引入的管理层也都在最近相继离开汇源,而接替他职务的于洪莉已经在汇源工作了20年。实质上,汇源现在又回到了朱新礼掌控的时代。

他能否解决苏盈福未能解决的问题?

2014年,中高浓度果汁的销售呈现出增长态势。根据尼尔森的数据,100%果汁及中浓度果汁涨幅分别为8.7%和13.7%。不过,汇源的主力产品100%果汁的销售额下降了7.1%,果汁饮料则下降了25.5%。

回到原点 篇7

坐在门前, 放眼的目光蔫蔫地落在院子边的菜地以及那银杏树和核桃树上。菜地里再也没有青翠的萝卜和白菜, 因为母亲去世了, 耄耋之年的父亲虽然身体还健朗, 却没有种菜的耐心和兴趣。好在经过母亲几次移栽的核桃树已经有四号盆粗, 高过房脊, 亭亭如盖了, 母亲活着时栽的银杏树挂满微黄的叶子在秋阳里挺拔着直钻云天。

母亲是在七十二岁时走的, 已走四年多了。她得了胃癌, 不公的上天让母亲得了不治之症;慈祥的神灵却护佑着她, 没让她有一点疼痛。母亲是后半夜走的, 严格地说我没有在跟前送终。在母亲生命的最后两个月里, 我每次回来呆上几个小时, 母亲就会催我走, 总叮嘱我要好好教书, 不要误了人家的孩子。要走的那天下午, 母亲让我抱起她, 在堂屋里站站, 又走出大门, 在院子里转转。母亲努力地睁着双眼, 在看, 在看, 在看, 唯一的一次在自己儿子的怀抱里要最后一次看看自己插过秧的田, 种过菜的地, 亲手盖的房子, 亲手铺上水泥的院子以及倾心操持的家。母亲算得上高个子, 但病魔折磨得她萎缩成婴孩般大小, 在我的双臂上几乎没有重量。我抱着母亲, 觉得是抱着一尊没有形体只有永远慈爱的神灵。母亲走的时候很平静, 很安详, 如瞌睡太浓, 轻轻地打一个嗝就睡去了。勤劳一生的母亲是在没有遗憾只有牵挂的心情中离去的。

母亲走后, 我回来的次数多了一些。因为生活上失去照料、精神上失去依靠的父亲情绪非常低落, 我得看看他, 开导他, 给他做点好吃的。每次回来, 回到自己曾经生活的、现在时刻牵挂的原点, 总免不了有物是人非的失落。母亲去了, 老家变得冷清了。不再有母亲做好的饭菜, 不再有母亲为我邀几个人玩玩麻将, 我没有福可享了。

没福可享了, 但我依然要多回来。因为这里有父亲在, 是我生命的原点, 情感的原点, 甚至是精神的原点。我人不在这个原点的时候, 心时刻都拴在这个原点上, 时时把我往原点上拽。可是, 我每次回来又不会呆多长时间, 常常是吃一顿饭就走;我已经在这里住不习惯了, 人回到原点, 心又督促着形体离开。这其中, 有无数东西, 我已无法在原点找回。改变的已经改变, 衰老的已经衰老, 离去的已经离去, 就像坐着的这把靠椅, 虽然还作为一把靠椅存在, 但已经到处松动了。

回到德育的原点 篇8

“原点”就是事物 (事理) 的起点, 是脱去了穿在事物 (事理) 身上的五彩外衣后而显露出来的事物 (事理) 的最原初状态。它最能反映事物 (事理) 的客观现状、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 它以朴拙、本真、实在来彰显事物 (事理) 的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它是人们认识事物 (事理) 的必然起点, 是人们揭示事物 (事理) 客观规律的核心原点。“原点”与“终点”是相对概念, “终点”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原点”基础上融进自己的见解、主张和实践而形成的新的结果, 是“原点”的放大和增值。

德育的“原点”和“终点”, 分别是什么呢?我们的祖先早就清楚地告知了我们, 《礼记·大学》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就是千古以来德育工作最佳的序列吗?在这个序列中, 德育的“原点”就是“正心修身”, “终点”就是“平天下”。但是, 长期以来, 我们把德育的“终点”亦即“平天下”作为德育的“原点”, 把诸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而把真正的德育“原点”亦即“诚意、正心、修身”搁置起来。庄子说“万物有成法而不说”, 德育也有自己的“成法”, 也有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 想抛开“成法”而直接迈入“终点”, 那是违“成法”之举。因此, 作为中小学德育, 必须守“万物”之“成法”, 回到德育的“原点”, 只有扎实地彻底地做好“原点”工作, 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才会有真正的“平天下”的内涵。

有了这样的认识, 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原点”德育的基本内容, 并在基础教育阶段努力把这些内容落到实处, 让学生真正“诚意、正心、修身”。“原点”德育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一, 衣、食、住、行之“生活德育”

衣、食、住、行的具体内涵有哪些?哪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哪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衣、食、住、行与人的发展是什么关系?它们与学生求知求学到底孰重孰轻?衣、食、住、行仅是人发展的物质依赖还是其原本就是人的素养特征?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些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 认为这些是不值一提的区区小事, 那我们的学生穿奇装异服、吃垃圾食品、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 就不足为奇了。学生的衣、食、住、行恰恰是我们德育质量的表现, 是我们教育“产品”的外显形象, 而外在形象所彰显的又恰恰是其内在素养, 是其人文素养的自然流露。

当今的中小学生会穿衣、吃饭、坐卧、走路吗?他们心中有衣、食、住、行的标准吗?他们在衣、食、住、行上的不良行为会自我矫正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 这个问题就会复杂化:我们的德育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吗?有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吗?教师会教吗?教师自己是衣、食、住、行的楷模吗?有对学生衣、食、住、行生活规范的考评吗?在学生的成长规划中, 它们占有一定的比例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只能费力不讨好。

其二,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劳动德育”

当今中小学生普遍不爱劳动、逃避劳动, 以为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是“贱活”。这固然与几千年来“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有关, 但也与现时学校的德育教育密切相关。

作为德育“原点”的劳动德育, 必须牢牢树立以下观念: (1) 劳动创造生活。生活之中的衣、食、住、行之每样物品, 不会从天而降, 只能从劳动中来。美满幸福的生活一定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而来。只有劳动的分工不同, 没有劳动的贵贱之分。 (2) 劳动就是生活。人们每天所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劳动, 公务员、工人、商人、农民、教师等等, 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劳动之中。让学生明白:劳动除了能获取报酬以换回生活物质外, 还能给予劳动者精神以充盈, 给予劳动者生命以价值。当一个人停止劳动而仅有报酬的时候, 他的精神就会渐渐空虚, 他的生活就会不充实, 他会更多的感到无聊与寂寞。 (3) 劳动创造美。劳动不是丑, 体力劳动不是贱, 劳动是诗, 劳动是画, 劳动是美。美好的生活、美丽的艺术、理想的追求, 无不从劳动中来。美的质量与劳动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丰收的田野是农民汗水的杰作, 动听的天籁是音乐家歌喉的杰作, 传神的图卷是画家妙手的杰作, 舒适的教室是学生汗水的杰作, 温馨的校园是师生汗水的杰作。如何使这些观念被学生认同并内化, 则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因为这只仅仅解决了什么是劳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中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劳动教育, 也是一个相当繁复的系统工作。

其三, 仁、义、礼、智、信之“情操德育”

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感动”、不会“感动”!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规矩、不识礼节!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对德育“原点”的忽视。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和董仲舒提出并完善的“仁”、“义”、“礼”、“智”、“信”这一中华伦理道德体系, 至今仍是德育“原点”之重要内容。孟子对前四者的解释:“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耻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董仲舒所提出的“守信”, 恰恰是现今学校德育的软肋。当然, “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并不仅仅是“恻隐”、“羞辱”、“辞让”、“是非”、“守信”所能概括的。我们至少可以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感性教育, 让他们懂得同情弱小、疾患、苦难、灾难, 恻隐生死离别、悲天悯人;让他们懂得荣誉与耻辱, 明白羞愧与廉耻;让他们懂得推辞谦让是美德, 舍己为人是美德, 先人后己是美德;让他们懂得善于明辨是非是智, 善于取舍利害是智, 善于去伪存真是智, 善于求真务实是智;让他们懂得“一诺千金”是信, “诚实坚持”是信, 守时践约是信……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体系形成了许多典型的成功教育案例, 也积淀了许多成功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联系实际,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推陈出新, 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中小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仁”、“义”、“礼”、“智”、“信”的教育, 是德育“原点”中最难实施的基本内容之一。要实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使学生真正能践行“仁”、“义”、“礼”、“智”、“信”, 要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跃升档次, 并非一日之功, 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德育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是成功的关键。

教育回到原点 篇9

一、指导学生真实写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提出了“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的要求。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要求学生写真人、说真话。有一次,我在班上布置了一篇《他在大扫除中》的习作。让学生在大扫除中认真观察一个人,而后写成一篇习作。作文一交上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写班上的某某同学劳动非常积极主动,不但主动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还积极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累得满头大汗,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就是写某某同学在大扫除中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劳动任务,这样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大家赞扬;但有一位同学不同寻常的看法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他写道:在老师的监督下,班长带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但老师一走,班长却放下自己的劳动工具不干了,最后向老师汇报说他干得多。习作结尾处还批评了班长不热爱劳动,只做表面工作,起不到带头作用……如此真实的话语和大胆的创新怎能不令人称赞呢?因此,在指导习作时,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也不应该让学生往“固定的圈子”里钻。要鼓励学生真实写人,勇于创新,使习作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二、引导学生真实记事

虽然生活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多彩,但是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却是单调得多。如在春天里草地上的嬉戏、夜里看月亮、数星星,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没有感受过;春天里踏青,夏天里戏水,秋天里放风筝,冬天里看霜,也有很多孩子也没经历过。丰富学生的生活,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不仅仅是组织几次活动,它需要经常引导,作为教师,应该做到指导学生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上次学校举行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竞赛中,学生都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出来,有位同学写给他在外打工的爸爸说:“爸爸,我知道您在外打工很辛苦,但您也不能三年不回家呀,您知道我有多想您吗?虽说在外打工,您也很少寄钱回家,每次没钱了,妈妈都要去邻居家借,每次看到邻居的小敏,我都绕路走,我觉得您没有尽到照顾我的责任,要不您回来吧,您回来我一定听话,好好读书……”多纯真的话语,多真实的表白啊!这就是这个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就是这个孩子真实的心声,难道这不正是我们在习作中应呵护的新芽吗?

三、倡导学生大胆抒情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说:“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指导习作时不应该用成人的语言去约束孩子,不是让孩子鹦鹉学舌,而应该让他们在自由的时空里表述自己的语言。儿童语言虽然幼稚,但富于情趣,不仅有许多生动无邪的词语,还有不少独特的表达方式。一位学生在文章《母爱》中写道:母亲的唠叨,像春雨,像山泉,使我欢乐,让我厌倦,让我愤然;如一首深奥难解的诗,似一杯醇香而浓烈的咖啡,可口而耐人寻味。伴随着成长的音符,母亲唠叨,像一条小河,在儿时的记忆中流淌。幼时的我,又何曾知晓:自以为烦琐之至的唠叨,便是母亲储存关爱的密码。另一位同学在《假期》中写道:欢乐的暑假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又要迎来新的学期,又要投入到如山的书海和如海的题海中,这更令我期待下一个假期快快到来。还有的孩子在《学会承担》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都离不开爱,有了爱,孩子们会快乐成长,有了爱,大人们会幸福微笑,有了爱,我们的生活会更温馨甜蜜!而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一束芬芳的鲜花,可以是一盒香甜的糖果,更可以是为亲爱的家人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小事。因为爱就是付出,爱就是责任,爱就是分担,爱就是给予!亲爱的妈妈,爱我就让我承担吧!因为我已经慢慢长大了!这所有感情的表达都是孩子独特的,都是她们自己感受到的。因此,我们要看最美的习作,要听最动听的童声,就应该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说孩子的话,做孩子的事。

习作是人格的写照,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只要我们给孩子们一块洁净的天空,一块绿色的乐园,让他们在这里尽情嬉戏,尽情挥洒人格魅力,我相信儿童的习作将会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天地。

摘要:<正>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儿童是一张没有任何杂质的白纸,由于现在的应试教育,许多教师对学生提出过高、过难的要求,这样的要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这导致学生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老气横秋、言之无物、淡而无味。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习作教学吗?我们到底是培养孩子还是束缚孩子?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就要引导学生确确实实“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教育回到原点 篇10

魂游的架势

一件美术作品, 可以是具象的, 也可以是象征性且不辨具体形象的, 但都不改其宗, 仍然是实际形象的变体。它在时间流逝的整个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复现并置换着对于已有效果的理解, 它的语言不断建立并完善艺术家自身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我们在马洪彦的画面中捕捉到一种幽冥懵懂的混沌状态, 同时也体会到一种极为安静的气息, 马洪彦将他的思路导入到与桀骜不驯的当下发生情绪冲突的境遇之中, 而以非极端的方式呈现, 在艺术与现实之间寻找自己思维表达的临界点。这种以不对抗而对抗, 非直接而直接表述自身观念的方式, 恰好完成了马洪彦意识中艺术与现实之间语意的转换。看他的画, 有一种魂游的架势, 与现实有些距离, 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艺术家内心体验的真实。马洪彦在把自身体验隐匿的同时, 给观者提供了一扇窗——通过间接的方式叙述一种情绪化的感触, 并把它转化成一种唯智的抽象分析——这种分析视野渐渐成为代表他自我体验的一种奇特象征。画面语言被符号化、凝练化, 带有诗意的某些特征, 而也正是这种同经验现实的分离, 使得他的艺术有了成为更高级存在的可能, 自由地表述一望无际的涵义。

马洪彦画面中线条的节奏演绎了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节奏, 在观者的精神中得到理解与应和。把握一个时代共通性的感知对于画家尤为重要。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 “折射”在艺术家思维中必定含有另外一种解释。正如马洪彦的抽象是在一个大工业背景之下展开的布景, 带有虚无气息的隐忍之痛。他试图借助作品阐释大工业时代自然与人的关系, 对于人的存在问题、生存境遇问题以及情感问题的理解——以不可抗拒的空渺, 赋予瞬时一种追忆的真实, 并通过这份真实展现内心对于外界的震惊。马洪彦的作品成了装载时代万象的万花筒, 召唤着旧日记忆的气息, 所呈现的不仅仅是视觉经验, 还包含了另外一种经验——一种非历史、非写实、超然与压抑的模棱两可——并试图在其中得到人的完善和自省。

马洪彦对于绘画的痴迷实际上是一种极其高贵的姿态, 他坚持在个人化视眼的世界中寻找抽象寓意的源头, 以及绘画语言的极限自由。弗里德里希所说:“绘画中无次要性可言, 纵是细微末节也为整体所不可或缺。因而绝不可有分毫的差池。”马洪彦在重视表达内心瞬时情绪的同时, 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把握, 几乎没有多余的着色和迟疑困惑的用笔。作为经验生活“后意象”的艺术作品, 为生活提供了它们外部所不具备的东西, 艺术家借助它摆脱了一种压抑的感知世界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 画面距离的生成, 客观上是把事物的本质更恰切地推入观者的视野和意识当中, 意味着人的意识的觉醒, 同样也意味着精神乌托邦的开启。

马洪彦/升腾油画50cm×60cm

马洪彦/云端油画80cm×100cm

寓意与隐喻

施莱格尔曾说:“自然中何物为神圣?并非仅止于生命与创造力, 同时还有其统一与玄奥, 其精神、要义与特异。在我们看来, 这就是绘画的特性之所在。”他还将自然的神圣看作绘画乃至所有艺术固有的特质, 这种神圣来自其不可论证性。其存在需要表明自己受到任何特许, 只需显示一种具体自然的实际存在, 经由内在法则加以调节, 而这些法则绝不意味着压抑灵感。马洪彦正是在画面上探索灵感之途, 在想象的国度和现实的国度之间预设了一种沟通可能:他为观者充分认识艺术与现实之广阔的中间地带提供了可能, 客观上也极大丰富了艺术家自身的思维层次和画面语言。

马洪彦的画, 表面上呈现一种非对抗的“静”, 其实, “静”也是一种势, 也可以生成一种力量。而深沉的“静”深藏于艺术家画面虚构的幻象之中。作品的主题在寓意的高度上被清晰呈现, 使得隐喻了的形象在由艺术家个人构成的系统语言中完全敞开, 扩展了思想的疆域。抽象化了的人物隐匿了真实的生命体, 却凸现了精神走势, 在特定的场域之中, 它们和马洪彦所擅长表现的“线”彼此呼应, 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被架构、被定义、被虚设, 在一种开放的思想环境中有差异的事物被聚合起来, 成全了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可能性。空间的错落, 用纵横的“线”分割和虚掩, 几道水痕, 几根树枝, 设色简淡, 恍惚中渗透着国画的气息和韵味, 以及意犹未尽的情致。他将国画中的诸多元素, 予以巧妙的铺排和置换, 用油画的语言呈现国画的某种简淡而深远的感受。

利奥塔曾这样表述艺术:“艺术是源于日常生活余烬的瞬间闪光。”在这样一个奇特的瞬间, 艺术有了被寓意的生命。与此同时, 艺术自身潜藏着某种关乎真实的隐喻:隐喻存在的前提首先是绘画语言的张力呈现, 而这种张力完全是以精神为依托存在的, 也只能通过精神的力量予以解释。现实生活的片段、记忆的零碎, 历史的倒影, 时代的印痕, 都散落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之中, 成为马洪彦艺术的取材。

选择的精神

吉尔伯特说:“对冗长事物的巧妙变通手段, 这正是最典型的批评才能, 不具备这种批评才能的人, 就根本不可能在艺术中有所创造。”批评的确是具有创造性的, 事实上, 它既是创造性的, 又是独立自主的, 和诗人及雕塑家的作品一样, 批评不接受模仿和类似这种低级标准的评判。批评是创作中的创作。批评家如此, 艺术家同样应该具备勇于选择的精神。不同的是, 批评家要做出的选择是针对艺术作品的, 而艺术家要面对更多。往往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 寻找表述自身观念的媒介, 希望达到眼和手的统一——通过手传达眼中所见之物的同时, 加上主观思考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 需要一个选择的精神:将不太适合主观布局的元素忽略甚至剔除, 以强调主观视觉的力量, 聚合理解力, 达到艺术之于思考最恰切的面貌。

艺术家对形和色的领悟总是因气质而异, 画面呈现的灵巧细腻与拙劣生重源于经历和感触不同。马洪彦有一张绘有白天鹅的作品, 画面之外似乎流溢出来的观念之翅把整幅画的感觉升华了, 仿佛是一片麦田作为天鹅背后的布景, 低飞的天鹅让人触目惊心, 似乎要跌出画外, 又似乎要飞入麦田。他对色彩的感知相当敏感, 偏爱用金色表现人物的意识灵光, 用灰色来表现思索和迷茫的情绪, 用红色和蓝色的交叉表现年轻时欲望与失落的更迭……任何事物的真实存在已经成为次要的问题, 主要问题是它发生了什么。此时所强调的不再是存生之物, 而是生成之物的变化。

画面作为一瞬间的展示, 最终的问题不再是正面像和侧面像, 垂直的和水平的, 构造的和非构造的问题, 而是作为一种可视形式的整幅图画的形象, 看上去是不是预想好的问题。马洪彦笔下的人物有着不苟言笑的沉默, 是思索和追忆情绪的象征。这些人最为常态的表情, 被置于不同的场域之中, 又能很协调地融入画面的整体, 成为一种情绪发端的主体物。而马洪彦的画面总是稍显拥挤的, 在这些布局中存生的“线”, 塑造了一个假定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之中叙述着艺术家的一种瞬时的情绪。即使是开阔的室外, 也被处理成局促的隔段, 分割着外界的事物, 使观者带着在不由自主中变得缜密的思维与艺术家的预想隔水相望。

马洪彦的另外一部分作品是按照块面观察的涂绘。线描风格是按线条观察的, 而涂绘风格是按块面观察的。两种风格之间的差异是, 线描的视觉明显地把形体区分开来, 而涂绘的观察则旨在看到事物在总体上的运动。前者出现的是均匀清晰的线条, 后者是不被强调的倾向于接合的边界;前者按照事物真实情况来表现, 后者则按照事物显现于眼前的情况来表现。当光不再有助于表现物体的清晰, 故意忽略物体时, 最容易产生涂绘的印象, 对象处在清晰性和照明之间的冲突中, 视觉更愿意听从画面色调和形体之间的彼此游离。

马洪彦绘画主题具有相对清晰性, 空间在平面和纵深间彼此置换。我们不能一眼望穿马洪彦的主题, 在他这里, 绘画的重要性并不只为达到形式感的清晰, 它有着不能被完全理解且逃避观众的形体, 即并不是一切美都意味着形体的毫无遗漏的展现。他的艺术需要一种清晰的模糊性, 对待不同事物要求眼睛有不同的接近距离, 灵魂也如此。“一旦艺术已掌握了透视和空间深度, 它便有意识地并坚定地认为平面是观看的真正的形式。虽然平面处处被纵深的母题抵消, 但是它渗透到整体之中成为有约束力的基本形式。”正因如此, 马洪彦尽一切努力阻止画面形象在平面中排成一行, 而辅助以色彩存在于各层次中。

回到德育的原点 篇11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图热闹,忙起来可要可不要。”这是目前一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真实写照。“老师声嘶力竭地讲,学生目光呆滞地想;老师大道小理地劝,学生左顾右盼似没听;考试满分的人较多,可言行不规范者不少。”这也是当前德育低效能的客观写照。应该说,党和政府关于“加强”或“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不是一个两个,可学校的德育工作为什么会如此低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德育工作长期游离“原点”,游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交往实际,让学生在“应然世界”的召唤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恐怕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

“原点”其实就是事物(事理)的起点,是脱去了穿在事物(事理)身上的五彩外衣,洗尽其身上的铅华后而显露出来的事物(事理)的最原初状态。它最能反映事物(事理)的客观现状、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它以朴拙、本真、实在来彰显事物(事理)的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它是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必然起点,是人们揭示事物(事理)客观规律的核心原点。“原点”与“终点”是相对概念,“终点”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原点”基础上融进自己的见解、主张和实践而形成的新的结果,是“原点”的放大和增值。

德育的“原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清楚地告知了我们,《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就是千古以来德育工作最佳的序列吗?在这个序列中,德育的“原点”就是“正心修身”,“终点”就是“平天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的“终点”亦即“平天下”作为德育的“原点”,把诸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给学生灌输了许多形而上的东西,而把真正的德育“原点”亦即“正心修身”凉了起来。庄子说“万物有成法而不说”,德育也有自己的“成法”,也有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想抛开“成法”而直接迈入“终点”,那是违“成法”之举。因此,作为中小学德育,必须守“万物”之“成法”,必须回到德育的“原点”,把引导学生“正心修身”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彻底,然后才有我们所期望的“平天下”。只要做扎实,做彻底了“原点”工作,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才会有丰实的基础,才会有真正的“平天下”的内涵。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原点”德育的基本内容,井在基础教育阶段努力把这些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正心修身”。笔者以为,“原点”德育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衣、食、住、行之生活德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回答以下问题:衣、食、住、行的科学内涵有哪些?哪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哪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衣、食、住、行与人的发展是什么关系?它们与学生求知学能到底熟重熟轻?衣、食、住、行仅是人发展的物质依赖还是其原本就是人的素养特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厘清,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此没有科学的认识,都认为这些是不值一提的区区小事,它们与指导学生求知学能相比要逊几筹,那么,我们的学生穿奇装异服、吃垃圾食品、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走路东倒西歪弯腰驼背就不足为奇了!学生的衣、食、住、行恰恰是我们德育质量的表现,是我们教育“产品”的外显形象,而外在形象所彰显的又恰恰是其内在素养,是其人文素养的自然流露。

当今的中小学生会穿衣、吃饭、坐卧、走路吗?他们心中有衣、食、住、行的标准吗?他们在衣、食、住、行上的不良行为会自我矫正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这个问题就会复杂化: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吗?有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吗?教师会教吗?教师自己是衣、食、住、行的楷模吗?有对学生衣、食、住、行生活规范的考评吗?在学生的成长规划中,它们占有一定的比例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费力不讨好就应该有答案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劳动德育。当今中小学生普遍不爱劳动、逃避劳动,以为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是“贱活”,以为从事体力劳动是胸无大志。这固然与几千年来“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有关,但也与现时学校的德育密切相关。

作为德育“原点”的劳动德育,必须牢牢树立以下观念:其一,劳动创造生活。生活之中的衣、食、住、行,不会从天而降,只有从劳动中来。美满幸福的生活一定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而来,付出的劳动越多,所获得的就会越多。什么“不读书穿草鞋,读好书穿皮鞋”是非常片面的说法,没有“穿草鞋”的哪来“穿皮鞋”的!只有劳动的分工不同,没有劳动的贵贱之分,其二,劳动就是生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劳动,其次才是休闲与吃喝拉撒。生活在社会中的许多人每天所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劳动,公务员、工人、商人、农民、教师等等,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劳动之中。劳动除了能获取报酬以换回生活物质外,更主要的,劳动是生活的内核,劳动给予劳动者精神以充盈,给予劳动者生命以价值。当一个人停止劳动而仅有报酬的时候,他的精神就会渐渐空虚,他的生活就会不充实,他会更多地感到无聊与寂寞。其三,劳动创造美。劳动不是丑,体力劳动不是贱,劳动是诗,劳动是画,劳动是美。美好的生活、美丽的艺术、理想的追求,无不从劳动中来。美的质量与劳动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丰收的田野是农民汗水的杰作,动听的天籁是音乐家歌喉的杰作,传神的图卷是画家妙手的杰作……舒适的教室是学生汗水的杰作,温馨的校园是师生汗水的杰作。有了这三个观念后,如何使这三个观念被学生认同并内化,则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因为这只仅仅解决了什么是劳动的问题。如何劳动,如何在小学、中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劳动,如何科学地评价劳动,也是一个相当繁复的系统工作。

仁、义、礼、智、信之情操德育,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感动”、不会“感动”!还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规矩、不识礼节!恐怕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对德育“原点”的忽视,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和董仲舒提出并完善的“仁”“义”“礼”“智”“信”这一中华伦理道德体系并没有过时,且恰恰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的最佳内容,是德育“原点”之重要内容。从孟子对前四者的解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辱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来看,”侧隐”“羞辱”“辞让”“是非”以及董仲舒所提出的“守信”恰恰是现今学校德育的软肋,学生不懂“感动”、不会“感动”以及“不懂规矩”“不识礼节”可以说都是缘于这个软肋。当然,“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侧隐”“羞辱”“辞让”“是非”“守信”所能概括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感性教育,让他们懂得同情弱小、疾患、苦难、灾难,侧隐生死离别、悲天悯人;让他们懂得荣与耻,知道“脸红”是谦逊,“无所谓”是耻辱;让他们懂得推辞谦让是美德,舍己为人是美德,先人后已是美德;让他们懂得善于明辨是非是智,善于取舍利害是智,善于去伪存真是智,善于求真务实是智;让他们懂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信,“言必行,行必果”是信,卯时寅到是信……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体系形成了许多典型的成功教育案例,也积淀了许多成功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推陈出新、联系实际,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中小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也是德育“原点”中最难实施的基本内容之一,可它们也是“原点”德育中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更是学生道德情操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故而要实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要促使学生真正能成为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忠实“信徒”,要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跃升档次,并非一日之功,并非一年两年可就,并非老师那滔滔不绝的灌输可就,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才是关键的。

能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学生的“正心修身”之功也就练得差不多了,学生在生活中,在劳动中,在道德情操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熏陶,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素质,都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提升。有了这样良好的“正心修身”之功,其今后“齐家”“治国”“乎天下”就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德育的“原点”最后将成功走向“终点”,德育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回到“原点”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终点”。

教育回到原点 篇12

深透社的运作核心有8个字:透明、和谐、互助、共赢。透明是前提, 和谐是目标, 各业委会之间的互助是核心, 才能有业主物业等各方共赢的结果。要实现透明、和谐、互助、共赢, 就需要回到小区事务的原点, 重塑业主、物业、政府等各方关系。

业主的原点:房屋“养老金”指标不容忽视

居住安全、干净、和谐, 是每一位业主买房时都会有的想法, 不大可能有业主买房的时候就想到要进行维权、要当业委会委员、要对小区公共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更不大可能想到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各种头痛问题。

买房时的业主怎么想?地段、地段、地段, 还有开发商的品牌, 这可能意味着房屋质量, 有的还会考察物业管理服务的状况。

从深圳众多小区的实践问题出发,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被绝大多数业主忽视了, 这个指标俗称房屋“养老金”, 法定名称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目前深圳法规已经强行要求开发商按比例缴足才能售楼, 但很多旧楼二手房, 要么开发商严重欠缴专项维修资金, 要么物业公司未经法定的业主大会同意程序擅自支出, 导致房屋“养老金”未老先衰, 有的甚至在房屋5年保质期内就开始违法支出, 房屋“养老金”入不敷出、逐步亏损。

买房有点像买车, 刚买的时候, 即使不做维保或者少做维保, 不影响使用, 但是如果维保不足, 房屋建筑安全、电梯寿命等必然遭受影响, 特别是房屋“养老金”被日常各种维修使用花掉, 被目前绝大多数物业公司以挨家挨户敲门签名的方式 (依法, 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应召开业主大会, 而物业公司无权召开业主大会) “代为申请支付”甚至直接花掉, 直接导致业主买房之后, 就面临着未来必然有一段时间存在居住的危险期。

房屋、电梯等小区建筑设施设备的老化, 早晚来临, 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老化之后维修资金由谁来出, 更在于能否及时支出。房屋“养老金”制度的设计, 就是在房屋结构或电梯等出现大故障的时候, 跳过大家临时凑钱必然所需的一段时间, 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电梯等历史欠账, 已有很多小区的业主遭遇到, 政府通过补贴更换或大修的方法, 鼓励业主凑钱解决问题, 出现了南山区康乐大厦等业委会有效运作、迅速筹资更换电梯的范例, 但业主们的居住安全, 同样经历了一段乘坐电梯的高危风险期。更不用说, 很多老旧小区的电梯状况频发, 改造或者维修依然遥遥无期。

从业主的角度客观来看, 目前深圳物业公司房屋“养老金”的累积状况总体上都难以令人满意, 入不敷出是个常态。

健康的小区也有, 但只是少数“个案”。例如天然居14年房龄, 业主1000多户, 房屋养老金结余已累积近1200万, 而且房屋“养老金”几乎只进不出, 可以做到即使18部电梯突然某天全体损坏, 也能第一时间更换, 无需业主们临时凑钱耽误时间。

业主与物业的原点:物业费结余不足是个“伪问题”

为什么专项维修资金的入不敷出会成为行业性的普遍问题, 为什么房屋“养老金”不像个人养老金越积越多、反而往往越来越少?

天然居之所以房屋“养老金”能够不断累积, 一个基本的共识理念是:即使法规规定公共设施设备的改造或大修工程可以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但只要物业费停车费等日常收入有结余, 一律优先使用日常结余进行改造维修, 确保房屋“养老金”健康累积, 足以应付突发状况。

政府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明确表示, 法规规定大修中修等项目可以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但并非只能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也可以使用物业费、公共收益等小区收入。

大多数小区难以做到这一点, 反而是只要法规允许使用专项维修资金的物业大修、中修甚至有的小修不及时修复, 坐等问题变成大修中修范畴, 或者多项小修集体累积成大额项目, 想尽办法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理由听起来简单:“物业费不足”, 但这是一个“伪问题”。

宝安区假日名居小区, 22台新电梯1年1041次故障, 明明“合格”但惊魂不断, 各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一个尝试的办法, 是将电梯从“半包”变为“全包”。这两个电梯维保的技术名词具体内容不用说, 从字面上可以看出, 一个是电梯维保公司只承担一半的维保支出, 一个就是承担全部维保支出。对于业主来说, 两者区别更大:在物业费由物业公司主导的情况下, “半包”意味着电梯日常维保费用要由物业费和专项维修资金共同负担, 而“全包”则是由物业费承担绝大多数维保支出。

买东西付钱天经地义, 业主按照约定价格、市场价格调费也是天经地义。但恰恰是如何实现业主大会与物业公司之间的费用调整, 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问题的症结, 不在于“物业费不足”, 而在于双方能否平等协商, 特别是业主大会要做出集体决定, 公开透明更是必要的前提, 业委会或者政府部门的牵头组织召开大会, 也是必要之举。

天然居业委会与天健物业经业主大会批准曾签过一个“违法”的合同, 因为合同期为1年, 而特区条例法定为2到5年。双方之所以签这么一个短期的合同, 目的在于尝试全透明账户共管的一套新机制, 双方在合同之外达成一个基本共识:一旦收不抵支、真实亏损, 会立即开业主大会调整收费。

供需相符、质价相符, 脱离了两个相符的概念, 就不可能有物业费高还是低的问题。默认的服务标准在成本上升、技术发展的情况下, 出现变动很正常, 例如人工值守变为无人值守, 关键在于变动之后新的供需双方意见如何表达。

没有一个真实的业主大会意志表达机制, 就没有供需相符、质价相符的问题。

在没有业委会的情况下, 物业公司凭借保安员逐户上门收集业主意见, 现场签字同意或不同意调涨物业费或支出专项维修资金, 对物业公司来说不仅存在违法的问题, 也存在内部管理操作失控的风险 (工作人员为完成任务死磨硬泡, 业主“抹不开面子”无奈签字, 反而积累不满) , 小区管理与服务更因此缺乏制衡机制, 小问题累积“不是在沉默中灭亡, 就在沉默中爆发”。

业主与业委会的原点:选了业委会, 会不会“被代表”?

无论从常识, 还是从法规来看, 决定小区物业费等重大事项的, 都是业主、业主大会, 而不是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这是一项“家事”, 给自己家里办事, 报酬当然不计或少计, 特区条例就规定津贴不得超过最低工资标准。这不是钱的问题, 是境界的问题, 是责任与荣誉的问题。

怎样确保业委会委员们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得到荣誉、尊敬, 业主之间相互和谐?从业主的角度想, 怎样避免选出了业委会, 业主“被代表”?

透明是和谐的前提。要“一碗水端平”, 消除没有得到业主大会授权的“特权” (委员津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作“特权”, 因此应由业主大会而不是业委会自己决定) , 包括消除业委会委员们的“信息特权”, 所有事务、所有财务至少要向全体业主全公开、全透明。现实中更多小区的问题, 不是业委会本身不透明, 而是物业服务本身不透明。例如业主们担心的业委会委员不交费甚至受贿, 另一面就是物业不收费与行贿。

业主与业委会之间能否实现透明互信, 2015年同样在布吉街道的两个小区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况。

一个小区是中海怡翠山庄, 成本压力再加业主物业互信不足难以调费, 龙城物业主动撤离, 业委会也在一些业主投诉后被政府部门解散。在没有业委会的情况下, 街道办与社区工作站代为召开业主大会, 直接决定选聘万科物业, 而且物业费从1.65元上调至2.2元起, 停车月卡收费也从地面100元地下200元涨到150元和290元。

与中海怡翠山庄相对应, 同样是在布吉街道办, 另一个小区阳光花园, 认为万科物业等“太贵”“不划算”, 解聘了原来的物业公司, 业委会聘请职业经理人“自管小区”。

是否选举业委会?是否可以直接选择一家“好的物业公司”, 不必再选业委会?

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互联网时代和此前时代相比, 确立信任关系时, 个人的信誉与公司的品牌依然很重要, 但是个人的想法可能变化、公司的管理可能失控, 而相互制衡作为基本的制度原则, 必不可少。

网络时代大家都已经习惯的网购, 素昧平生的两个人、两个公司可以直接支付巨额货款, 靠的不是对方的个人信誉、对方的公司品牌, 而是海量的客户点评、网购平台提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这也是市场化充分竞争的必要条件。

即使同样一个公司, 在不同小区的管理水平、不同小区的业主满意度也会有所不同, 公司越大越容易出现管理失控、质价难符等问题。

对这个问题, 深圳业主论坛以前讨论的时候, 我们归纳为:有什么样的业主, 有什么样的业委会, 就有什么样的物业管理处。

业主选出业委会之后是否“被代表”, 问题的关键在于物业与业委会运作是否透明, 小区良好运作的关键, 则在物业与业委会能否相互制衡, 既相互监督又相互支持, 实现业主大会权利的回归。

业主与政府的原点:完善“家规”, 以透明改变“清官难断家务事”

业主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是“家务事”, 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一定程度上也是“家务事”。

为什么这么说?比如法规规定召开业主大会要“送达全体业主”。可事实上讲, 无论是政府部门、业委会还是什么组织, 包括各方齐心协力召开业主大会, 怎么能够保证送达“全体”业主、一个都不能少?法规规定的信箱、电子邮箱、短信等方式, 发信箱, 业主可能不住在这儿;发短信, 电话可能早换了;电子邮箱, 同样可能换了。能确保送达每一个人吗?

罗湖区翠榕花园等等小区曾经遭遇这个问题, 深圳市中院二审判决的结果, 业委会在小区醒目位置公开张贴通告, 具有送达效力。其实, 法院判决的送达, 也未必能够保证送达每一位相关人的手中, 通告送达本身就是一种送达的有效方式。

虽然法院这样判决, 但送达全体业主的法规 (特别是市政府相关规定) 如此规定, 区住建部门、街道办依然应当执行, 所以一旦业主大会本身引发了争议, 无论提出争议的是物业公司还是部分业主, 召开业主大会没有履行送达全体业主这个程序, 即使过半数业主参会做出了多数决定, 也可能被基层政府予以撤销。这不是“偏心”与否的问题, 而是依法办事的问题。

怎么办?“家务事”尽量和谐协商办理, 即使出现未“送达”个别业主的情况, 也能在业主大会公开透明召开、业主意见真实表达的基础上互谅互让。最好的办法, 是在法规条文难以执行的情况下, 通过“家规”进行明确, 建立可执行的具体标准。

例如深透社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议事规则模板中, 对于送达全体业主建议约定为“会议召集人以业主提前声明的小区信箱、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向本区域全体业主送达表决票或选举票, 并告知业主表决票或选举票投放的地点和截止时间;若业主未提前声明其联系方式, 则会议召集人在本物业管理区域醒目位置张贴通告, 视为送达;若业主声明的联系方式为小区之外的邮递地址, 相关邮递费用由该业主承担”。

再如业主大会的过程监督, 依法业委会和业主大会相关会议应当告知基层政府派员参与,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 即使基层政府全程派员参与, 也难以监督到所有细节, 难以确保所有表决严格依法进行。

龙华新区骏景华庭去年不再续聘物业公司的业主大会, 基层政府未派员参与, 业委会直接将所有表决票逐户公开、全透明, 街道办随后组织专人逐户调查投票情况是否真实。所有表决结果分户全透明 (可以隐去业主姓名, 只公布房号) , 本身就是最有效的监督, 能够防止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等任何一方在其中造假舞弊。

很多小区物业纠纷一出现, 业主们会感觉基层政府“偏心”物业公司。这种情况的出现, 往往是业主们入住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关心小区事务, 突然有一天关心了, 是因为小区已经各种问题交织、积重难返。

解决“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问题, 一是要通过完善“家规”补充“法规”, 二是要通过对业主大会投票过程和结果全透明, 以透明的方式获得政府信用的背书。

上一篇:热解设备下一篇:高效英语听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