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高校比较

2024-07-16

中英高校比较(精选12篇)

中英高校比较 篇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留学热潮不断升温,去英国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中英会计教育有何差别是人们非常关心的热门问题。本文通过网上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中英5所高校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走出国门,1978-2013年,我国总计送出了305.86万留学生。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完成学业之后选择回国择业,2013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1.39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5.35万人,在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中选择商科类专业的占25%-35%。而会计类专业又是商科类专业中的热门专业,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所青睐,但中英会计类专业差别如何,值得深思和探讨。

一、中、英高校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

课程设置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其包括科目的设置、学时的设置以及开设学期的设置等。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了国内目前会计专业教育质量名列前茅的三所学校以及英国商科排名较前的两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析我国会计专业学生出国培养与归国后的一些优势和劣势。

(一)国内三所著名高校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第一,人民大学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综合实力常年排名全国前三,也是我国最早开设会计学专业的高校之一。从表1中可以看出,其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总共占到了50%以上,另外通识类课程也占到了31.41%,可以看出其比较注重基础教育以及会计学科的专业教育,而任选课所占比重较小,这一点和国内其他高校的情况较为相似。

第二,厦门大学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多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所在管理学院在会计领域被誉为“中国CFO的黄埔军校”,在本领域教学和科研中处于国内佼佼者。从表1可以看出,学科类课程(通修与方向)占总学分比例达54.85%,充分体现了厦门大学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专业性,课程划分细致,会计类课程占大比例。在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上,主要侧重相关课程用中英文双语授课,教材也多采用原版教材,授课内容侧重会计知识体系、制度建设方面。

第三,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211重点工程高校。由表1可以看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的通识基础课所占比例较大,达到了34.10%,其原因主要是英语课程较多,共有26个学分,这体现出该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也是央财会计专业本科课程的一大特点。此外,专业课的设置和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区别不大。

(二)英国高校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第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是英国大学中世界排名最高的八大最著名学府之一,世界50强顶尖名校,近年来其世界排名一直稳定在30名左右,位列英国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首。而该校会计与金融学专业所在的曼彻斯特商学院(简称MBS)是英国最早建立的两所商学院之一,曾入选全球十大商学院。曼彻斯特商学院的会计金融课程得到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等权威机构的认证。该校本科会计与金融专业课程主要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经济法、英国法律概论、商业法、商业决策与战略、会计与审计、高级会计学、高级经济学、高级管理学、税法、高级金融学等。由于英国高校很少单独设置会计学专业,而是将会计与其他相关专业相结合来设置复合型的专业,所以在课程安排上也要兼顾两种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因此其学生所能学到知识更全面、更系统。

第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分析。格拉斯哥大学是英国最顶尖和最具影响力的老牌名校,英国名校联盟“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创始成员。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Adam Smith Business School)是苏格兰最大,也是英国第二大的商学院。其中会计与金融专业(2008REA英国第五)、经济学(2008RAE英国第六)等专业是该校的优势专业。本科阶段,格拉斯哥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金融学、金融会计学、统计方法与分析、税法、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快理、会计专题论文、会计与商业道德、会计与内控、会计与商业历史、高级会计理论、高级金融会计实践、审计理论与实践、证券市场理论、当代金融报告研究、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人权与商业、金融形势分析、国际金融会计、国际金融管理、管理会计与组织行为、会计报告与金融等。其课程设置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不仅注重会计和金融知识的完整性,还很注重二者的结合和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出会计与金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三)中英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差异比较本文把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非会计类)”、“专业方向课程(会计类)”、“任意选修课”和“其它(实习、实践、论文)”5大类,对于“公共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程”统一整合为“通识类课程”。概括来说有以下特点:一是取得学位要求的总学分国内高校高于国外高校。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总学分要求相对比较高。在专业课程方面,国外高校的“学科基础课(非会计类)”学分占比重高于国内同类高校,“专业方向课程(会计类)”学分占比低于国内同类高校,在“任意选修课”方面,国外高校高于国内高校。可以说充分体现了国外高校人才培养通才教育理念,具体就是淡化专业课程,增强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以拓宽学生知识体系为主旨。相比较而言,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专业化”,具体来说就是会计专业类课程较多,划分较细。二是在社会实践、实习、学位论文方面,国内高校规定较多学分要求,国外高校并不十分注重,国外高校主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平时教学中,很多课程都要求学生提交研究论文、读书报告等,且国外高校与会计业界的联系非常紧密,在平时课程学习中学生会到业界进行一些专业方面的实习、实践。

二、中、英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方式比较

除了以上对中英高校会计课程设置的分析比较,中英会计教学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异。

(一)我国的会计教学方式一是我国的会计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着重于教师为主传授和学生接受知识,以教师为主,多采用“大班”或“灌输”等形式的授课模式,同时,我国会计教育课程的设置偏重理论化,而会计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在学生就读期间设置相对较少,大部分学校目前以学生自己寻找实践锻炼机会为主。二是我国高校会计考试评价体系较为应试化,高校学生的成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中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大约占总成绩的20%-30%,主要由学生出勤以及平时作业成绩组成,考试成绩占到了70%-80%,会计专业课程考试以测试学生对所讲内容理解和记忆为主,试题形式以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题型为主,案例分析等主观开放型试题的比重较小。

(二)英国的会计教学方式首先,英国高校的会计教学方式丰富灵活,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会计教学中,课堂讲授通常分专题进行,讲解时间约30%。学生课下要使用大量时间阅读文献和写论文。每门课每周一次三节,教师讲授两节,一节辅导或研讨。教师重点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高级课程要求布置跨学科和开放式作业,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如阅读期刊、文献评述、案例研究、课堂辩论、演讲等,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国外会计教学和就业的需求结合得更为紧密,其教学计划将基础教育、技术操作和实践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后,国外考试主要侧重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作业、小测验或演讲等形式组成,占比总成绩30%~50%。一般每门课程安排~2 个综合作业,提交形式可以报告、论文、计划等形式。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70%,通常是五选三或六选三,有时会有一道必答题等,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除会计分录外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多为闭卷,目的提升学生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平:《关于我国留学人员情况的思考与对策》,《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4期。

中英高校比较 篇2

中国和英国有着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本文旨在比较中、英两国学前教育的异同,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学前教育的不足之处,从而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英两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

1.结构设置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班。其中托儿所招收3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为父母提供方便和对儿童进行保教,以保为主,保教结合;幼儿园招收3-7周岁的儿童,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学前班招收的是没有条件进入幼儿园的5-6岁儿童(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保育学校、保育班、学前游戏小组和日托中心。其中保育学校是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招收2-5岁儿童;保育班附设在小学里,招收3—5岁儿童。保育学校和保育班的主要任务是对儿童进行保健和教养。学前游戏小组招收2—5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游戏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托儿所分为日间托儿所和寄宿托儿所,招收2-5岁儿童,主要以保育为主。另外,英国设有幼儿学校,招收5-7岁儿童,属义务教育,相当于我国小学的一、二年级。

2.班级规模

中国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特别是幼儿入园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其规模相对于其它国家仍然很大,有的幼儿园的班容量达到了40人以上,师生比达到了1:20以上。中国的幼儿园编班形式多是按年龄划分。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学前教育机构都能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师幼率会增大,但最大不超过1:8。英国的编班形式有按年龄划分的(儿童人数少时),也有按人数划分的(儿童人数多时)。

3.课程内容

中国教育部1996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并根据此文件于2001年7月2日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全日制。

英国的幼儿教育内容可划分为如下领域:交往、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创造性发展、身体的发展、了解和理解世界。英国的幼儿园主要实行半日制。

4.收费标准

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幼儿的年龄来划分的,不同的年龄班收费标准不同,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需退还家长,有的学校假期内也提供服务。

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是按天核算的,收费按月进行,每月的第一天交纳全月的费用,儿童缺席时的费用不退还,儿童每天提前来园、推迟离园需另外交费,而且参加兴趣班也要额外的交费。从1998年9月起,所有4岁幼儿都可以享受每周5天,每天2.5小时的免费早期教育。

二、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英国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年龄统划为3-5岁。从内容上看,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强调让幼儿过早地识字和书写,要求幼儿能够独立阅读一系列熟悉的单词和句子,并且能用钢笔写出可识别的字母等(过早的识字到底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利弊如何,值得进一步研究)。英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个性与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都与孩子的活动紧密相连。

2.教育方式自由宽松,对家庭、社区的重视度高

英国的学前教育方式非常宽松,大多数以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进行,除了一些音乐活动外,基本上没有集体性的教学活动。这时,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教育者。英国政府将幼儿工作者这一概念社会化:首先,把母亲关心介入幼儿教育作为一项政策性要求。其次,注重“照顾人员”的介入,如校外支援者、创造者、辅导人员等。再次,重视家长工作,认为家长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角色。指导幼儿园与家庭协调关系,使家庭和社区成员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3.注重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已在英国的托儿所里得以广泛应用。每所托儿所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台计算机,孩子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玩许多游戏。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由于图、文、声并茂,使孩子学起来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明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

4.注意减轻幼儿学习负担和压力

英国的托儿所给人感觉一般是自由而没有组织性,但这恰好是英国学前教育的特色,英国学前教育在注重培养幼儿能力与个性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减少压力。幼儿一般没有家庭作业,即使是5-7岁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没有。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连幼儿园也有适当的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相对多一点,尽管国家明文规定要减负)。

三、启示与借鉴

从中、英两国的学前教育制度比较不难看出,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在学前教育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借鉴英国学前教育的先进经验,对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在班级编制方面

与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英国的班级规模、师幼比例都比较小,我国应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注意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幼比率,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英国的编班形式也值得我国学习。我国可以适当地实行混龄编班形式,这样有利于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了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同伴交往环境的缺陷。

2.在课程内容方面

从两国的课程内容比较上看,英国的学前教育更重视儿童的数学教育。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科学”领域的7个条目中,有1个条目涉及到“数学”,如何把幼儿的数学教育有机地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值得我们深思。

3.在收费标准方面

我国的收费标准一直是按照幼儿的年龄来进行的,不同的年龄收费标准不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借鉴英国统一收费的经验,同时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可把这部分的资金作为提高教师工资或增加教学设施方面)。

4.在师资要求方面

英国的幼教界要求教师持证上岗,对其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很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学校常年提供资金鼓励教师到大学的短期幼教培训班学习或参加各种幼教会议,也会请幼教专家到学校给教师和家长作讲座或参观其它小学、托儿所;而我国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大专以上,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学历必须在本科以上。因此,很多教师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而分散了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教的质量。

5.在与家庭、社区的联合教育方面

中英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比较 篇3

关键词:劳动争议;劳动调解;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是工业革命下的产物,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是划分是劳动争议产生的分水岭。在19世纪,资产阶级学者就提出并开始劳动立法,从此劳动争议这一概论就应用而生。对于劳动争议的概论有许多的争议。然本章所指劳动争议,即仅以个人之雇用人与受雇人之间所生之争议及雇用人或受雇团体间所生之纠纷为限。

一、英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得国家,英国在解决劳动争议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英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办法主要有雇主内部的协商机制、雇主外的调解和仲裁程序以及专门的劳动法庭、劳动上诉法庭和普通法院的审理程序。具体而言:一劳动法庭主要审理成文法创设的权利纠纷,劳动争议诉及劳动法庭后,法庭最希望的是用一种非正式、简易的程序快速的解决纠纷,积极的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然,如果双方法律问题,可以上诉到劳动法庭的上诉法院而普通法法院则是最终的上诉法院,审理的对象也只能是法律问题;二劳动调解是劳动争议案件最常用的方式,1975年英国政府设立了独立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一咨询、调解与仲裁服务局(简称ACAS),ACAS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提供独立和中立的服务防止和解决纠纷,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以促进组织的运行和效率。”;三雇主内部定最低申诉程序,要求当雇员与雇主发生劳动争议后,雇员向雇主提交书面申诉,雇主在合理的考虑时间之后召开雇员大会,作出对雇员的书面决定。如果雇员没有向雇主提出书面申请且给予雇主28天的答复期限,雇员是不能直接向劳动法庭起诉的。并且雇主内部的法定最低申诉程序是具有强制性,不履行这一程序在未来的诉讼中可能会遭受到财产上的不利。在劳动法庭立案方面,如果雇员没有证据证明充分的利用了内部救济办法,劳动法庭是可以拒绝受理案件的。

二、我国当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诉。”根据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劳动争议处理有四种解决途径:一是协商程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后进行双方自愿协商,自主化解争议,但该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二是调解程序,该调节是一种内部调节,是由本企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本单位所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的调节,该调节不是必经程序并且没有法律约束力;三是仲裁和诉讼程序,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和必经程序,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当事人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1.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发挥的作用方面

调解一直以来是解决纠纷、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然而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一直以来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属于被忽视的阶段。实践中基层调解组织的设立比较随意,很多调解员并没有专业知识,造成了调成率非常的低。然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于如何才能充分预防、化解劳动争议,尚无明确的规定。我国的劳动争议调解是一种自愿性民间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或仲裁,调解的结果不具有法律上的执行力。

笔者认为当双方当事人选择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时,应当通过立法确定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调解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作出的让步,由此协议会产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该约束是限制性的约束,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的内容,案件进入诉讼阶段,法院只审查达成调解协议是否违反自愿合法原则,不审查协议的具体内容。如果协议内容没有违反自愿合法的原则,则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能会遭受到财产上的不利。部分劳动案件实行强制调解,如对集体劳动争议、情节重大的个人争议或公用事业的劳动争议等可能引起重大后果的劳动争议实行强制调解,无需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

2.我国劳动仲裁功能方面

我国劳动仲裁的功能逐渐弱化;造成劳动仲裁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劳动仲裁裁决不具有终局性;二是我国劳动仲裁的服判率不高。笔者认为应当实行裁审分离强化劳动仲裁的功能,赋予劳动仲裁裁决的终局性,不但可以防止矛盾的激化及损失严重,还有助于劳资双方的谅解,更能突出非诉程序解决纠纷的及时、简便、低消耗、易执行等特点。必然会使更多的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劳动仲裁阶段。

3.我国劳动仲裁的行政化色彩

在劳动机构设置上行政化色彩有很强的表现。《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十七条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形式上和行政机关的设置都有相似之处,有准行政机构的色彩。在实务中,我国劳动仲裁机构隶属于劳动保障部门,在人员配置、财务上都受制于劳动保障部门,不具有独立性;并且通常情况下企业和劳动保障部门关系比较密切,企业在金钱上又具有优势,更有可能拉近与劳动保障门的关系,这就造成了在仲裁案件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干预。

對于劳动仲裁去行政化得建设,具体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比英国的做法就是使劳动仲裁委员会独立于政府;二是要切实解决劳动仲裁院在财、物不独立于行政机关的问题;可由政府为劳动仲裁院设置专项基金增强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三是要确立独立仲裁的原则,仲裁员在审理和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要确保其独立行使裁决的权力,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干涉;四是建立仲裁员的职业分工体系,细化仲裁员的工作范围,使仲裁员专管某一类仲裁案件,以便明确仲裁员的职责。

中英高校资产经营体制比较与启示 篇4

一、我国高校资产经营现状

随着教育部对高校资产经营的规范与管理,全国许多高校均开设了校办企业,近一半高校设立了资产经营公司。根据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分析报告》,以2012年数据为样本,分别按专设资产经营公司的运作体制和未设资产公司的体制两个视角,在数量上对企业数量、资产总额、收入、利润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质量上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角度进行比较,以反映我国不同体制下高校资产经营的效果。

(一)普通高校校办企业与高校资产公司数据比较

教育部在统计2012年度高校校办企业数据时,有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未报送数据)的489所普通高校参加统计工作,涉及企业共计3478个(其中,一级企业1751个,占50.35%;二级企业1727个,占49.65%)。

(1)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分类。按资产公司数量统计,全国参加统计的489所高校中,有222所高校设立了资产公司,占45.40%;按科技企业统计,在全国参加统计的3478个企业中,科技企业988个,占全国高校上报企业总数的28.41%;按企业类型统计,1751个一级企业中,上市公司6个,占0.34%,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866个,占49.46%;1727个二级企业中,上市公司24个,占1.39%,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238个,占13.78%。

(2)资产状况。2012年年末全国高校校办产业资产总额3190.26亿元,负债1902.73亿元,所有者权益1287.5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9.64%;而高校资产公司资产总额为2651.87亿元,占全国83.12%,负债为1602.50亿元,占全国84.22%,高校资产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43%。

(3)收入总额。2012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为2086.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1.63%;设立资产公司高校的收入总额为1758.48亿元,占全国84.30%,比2011年增长10.86%。

(4)利润总额。2012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08.44亿元,比2011年度增长8.64%;高校资产公司利润总额为84.30亿元,占全国77.74%,比2011年度增长4.98%。

(5)净利润情况。2012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共实现净利润87.57亿元,比2011年度增长6.68%;高校资产公司净利润为67.35亿元,占全国76.91%,比2011年度增长2.05%。

(二)高校校办企业资产经营质量分析

从填报数据的489所高校来看,校办企业共有3478个,其中一、二级企业基本各近一半。在一、二级企业中分别只有0.34%、1.39%的企业上市。整体数量较少,一级企业中上市比例更低,这可能是因为一级规模较大,资产价值较高,因盈利质量融资能力相对有限。从企业性质来分析,一级企业中国有企业占49.46%;二级企业中国有企业仅占13.78%,比例较低,从改制角度分析,民营企业倾向于在二级企业进行混合经营,这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见逐步深入现象基本相符,同时也有些一级企业涉及了特殊领域,暂不对外开放混合经营。再从控股情况来看,一级企业的控股企业和按权益法核算的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共占比88.30%,而二级企业只有72.9%,二级企业中控股比例明显低于一级企业,原因是一级企业规模大,其他资本为资金量有限,难以达到控股的目的,加上高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改制中特别谨慎。

(1)偿债能力分析。在全国范围来看,2012年年末全国高校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为59.64%,与2011年度的59.18%相比,略有上升;从资产公司的角度来看,222家资产公司同年的资产负债率为60.43%,比校办企业高出0.79个百分点。因为资产公司属于高校的经营实体,在承担社会责任之外,更多的考虑盈利水平,在其从事日常经常和投资业务中,对外融资的需求要比非资产公司大。

(2)盈利能力分析。全国校办企业,从相对指标分析,2008至2012年五年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31%、4.20%、4.91%、4.39%、4.20%。从校办企业为学校所做贡献来看,2012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归属于学校方股东的净利润为40.92亿元,占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共实现净利润的46.73%,其中支付给学校方股东的利润或股利为12.81亿元;再看资产公司,全国统计高校489所,设立资产公司的222所,不到一半,而这些高校资产公司收入总额占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高达84.30%,实现利润总额占77.74%,实现净利润占76.91%,资产公司归属于学校方股东的净利润占68.77%,资产公司已支付给学校方股东的利润或股利占56.67%。

二、英国高校资产经营体制———以帝国理工学院为例

帝国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帝国理工”)是一所享誉全球的世界顶尖高等学府,在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英国第四、世界第八。帝国理工下设四个学院,即自然科学、工学、医学和商学院将其使命确立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成为世界领先的高校。

(一)帝国理工资产经营组织及管理体制

英国研究型大学特别注重“学研产”,通过技术转移中心或咨询公司为载体。帝国理工这样的世界顶级大学,更加注重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从政府公共服务和企业个体活动层面促进技术、市场和资本有机联系,在技术创新链各个环节均可以服务连接,促进知识转移和成果转化。政府积极推动多元化的学研产合作政策方案,建立产业界及学术界之间交流渠道,鼓励大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帝国理工创办了两家大学公司即帝国创新集团和帝国咨询公司来处理技术许可、咨询和合同研究等问题,实现产业对科研的反哺。

(1)帝国创新集团。帝国创新成立于1986年,原是帝国理工大学的技术转化办公室,由学校注资而成立,随着融资成本的不断增加,帝国理工所占股份不断下降,学校只是按照公司章程派遣两名董事参与公司管理,获取相应股权的回报,放手公司按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公司化的方式管理。帝国创新集团2006年在伦敦上市。帝国理工是帝国创新的一大股东,签订技术输送合同,独家代表帝国理工经营知识产权。英国法规明确规定:帝国理工(而不是学生)拥有员工的知识产权。此外,帝国理工颁布奖励发明者的政策:拥有初创公司50%资产,拥有50%专利授权收入。帝国创新公司既是学校产学研的结合体,又是学校与企业联合的窗口。目前帝国创新拥有550项专利,155家初创公司,10亿英镑为投资组合中的公司融资,176家经营的专利授权,还包含多于100个资助的已在概念上证实的项目。

帝国创新的运作体系是一个已经证实的商业体制。在科研阶段:一是为帝国理工大学提供技术转化服务,帮助建立商业知识产权出租,接触到最优秀的科研,包含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二是靠近先进科研机构:剑桥巴布拉罕研究所、CRI。在孵化阶段:一是在“金色三角”范围内投资或者建立初创公司组成公司,二是确定投资,三是招聘经理人。产值:提供专业知识支持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成长,以确保持续的融资轮为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吸引联合投资人,并且投资不受资本推出时间表的影响。从帝国创新运行效果来看,主要得益于科技成果转化,最重要的是,大学知识变成资本在帝国理工展现得淋漓尽致,英国许多高校都有专门负责将学校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公司,但帝国理工建立的“帝国创新”是第一个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此类公司。

(2)帝国咨询公司。帝国咨询属于英国领先的学术咨询服务、拥有5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1500万英镑,是帝国理工全资的附属公司。帝国咨询由帝国理工投资,全部归帝国理工所有,是英国领先的、最大的由大学所有的咨询公司。帝国咨询的体制是,首先确立任务:通过提供各种商业机制帮助学院;通过提供与学术任务相符的专家咨询服务,借此增加效益;通过协助客户获得帝国理工世界领先的专家意见和资源来满足客户解决问题和创新的需求;为咨询人员谈判关于商业条款的内容,保护咨询人员利益。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帝国理工教师做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比如:为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防止医疗感染的方法,对世界医疗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重新设计位于伦敦的千年桥提供建议;为英国国家粮食局开发工具测量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等等。帝国咨询通过运作证实:咨询工作可以增进科研合作,也可以提高技术转化的效率。教师有好的科研成果,要得出迅速而实际的结果和回报,需要向咨询公司进行咨询,找到最合适的买家或合作机构。所以,通过咨询而进行技术转化,能够拓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与他人合作,转化教师科研成果,扩大教师影响力甚至国际声望。

(二)帝国理工资产经营有效运作的主要措施

帝国理工通过将科技转化为知识来扩大科技的影响力,以及更好地整合和利用资源形成一个高效组织;通过扩展研究和外部参与来进行知识转化从而来扩大影响。

(1)帝国理工知识转化机制。帝国理工建立的各具特色的技术转化模式,具有全球示范性。帝国理工建立多维度知识转化机制,在研究、教学和企业中都融入知识转化。帝国理工坚持寻求学术兴趣和商业需求间的共鸣,只有找到学术和商业之间共同点,企业和学院才能实现双赢。建立校内转化培育机制。一是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各类基金帮助大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实社会,帮助跨学科研究和外延活动,弥补研究成果与应用之间的鸿沟,支持小规模知识转化和商业化项目,资助学科与商业团体的互动;二是在教学中融入知识转化的途径,如为工学和医学本科生提供商业、管理、创新和实习项目,帮助硕士生理解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三是在企业家融入知识转化;四是进行国际化的知识转化。重视成果转化,建立有效转化机制。帝国理工十分重视加强与业界的联系,实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建立起通过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实现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有效的技术转化机制。

(2)创新科研支持体系。帝国理工有完善的科研支持体系,为教学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经费使用、项目实施和成果管理提供周到的服务和有效的管理,给研究人员以行政支持。科研支持体系分为3个层级,科系、学院和学校都有科研服务团队。科系负责为学术和科研人员提供第一线服务,主要负责制定经费申请书的初始阶段,并进行常规财务管理;学院科研服务团队实行全程运营服务,覆盖科研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在经费到位前后均有相应专业化服务;学校设有科研办公室,分运营与保证、系统与信息、合同与知识产权四个部门,为由校外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组合提供专家指导和建议;实现全校科研行政工作连贯性,确保实现机构治理的权责一致;负责发展和维护学校支持科研管理工作的IT系统成为帝国理工的核心需求与行业需求之间对接平台。

(3)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帝国理工成立了四个国际性的跨学科学院,即能源未来实验室、全球健康创新学院、气候变化学院、安全科技学院。他们主要通过跨学科研究,解决政府、商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学院与政府、公共部门联系广泛,为政府决策做出了贡献。在全英国大学中,帝国理工专利最多,初创公司最多,科研在政府领域、社会、科研领域发挥着巨大影响。在帝国理工能感触到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碳捕捉实验室、机器人心脏手术研究等,都代表着科技发展的前沿。

三、高校资产经营体制思考

(一)高校资产经营体制的转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资产经营主体是高校成立的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以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而言,现有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资产经营缺乏市场化的经营领导和团队,同时一边从事教学,一边从事科研,还要去经营企业,这对高校人才素质要求非常高。而帝国理工初创成立的帝国创新集团,学校只占有限的股份,并联合其他名校以及社会公司参股经营,这样既让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将牛津、剑桥等名校联合起来,集中各自的科技成果,以创新集团为纽带,可以让创新集团做大做强,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影响,最后走向上市之路,同时体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这种资产经营体制对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全资控股方式具有借鉴价值。

(二)研究型顶尖大学对应用研究的重视

作为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只专注于科学、工学、医学和商学的教育、科研和成果转化,学校使命是代表和产生四个学科领域世界级学识,并进行教育与研究,特别注重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工业、商业和卫生领域的运用,并将科研重点放在解决全球面临的四大挑战应用研究问题上。帝国理工在2012-2013年度研究收入达3.3亿英镑,占总学校收入的40%。一般认为,类似于帝国理工这样的研究型大学肯定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可是实际看来,他们虽然以创新为主旨,但目标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给经济社会、就业与创业等方面所带来很大影响。

(三)关于高校资产经营体制思考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中有近一半高校设立了资产经营公司,但资产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占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比例均在70%以上;资产公司归属于学校方股东的净利润和已支付给学校方股东的利润占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比例也在60%左右。无论从比较哪一组数据,相比没有设立资产公司高校而言,设立资产公司高校的资产经营效率明显要高,这就说明资产公司这一经营运作体制更加有效。我国高校设立资产公司与帝国理工设立的创新集团体制相比,我国高校资产公司存在问题很明显:(1)从公司管理上分析,一是我国高校缺乏专门企业经营人才,尤其缺少职业经理人或企业家,二是高校属于国有事业单位,市场机制不灵活,薪酬体制不健全,三是高校资产公司由高校独资经营而绝对控股,治理结构不健全等等。而帝国创新集团中帝国理工只占20%的股份,完全按市场化运作,并且吸收了其他名校以及社会机构参与,是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市场化公司。当然,在我国高校资产经营公司也有少许公司化企业存在。(2)从科技企业分析,我国2012年上报数据中,科技企业只有988家,占全国高校上报企业总数的28.41%。这说明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有限,与帝国理工以创新理念来办校的宗旨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科技含量低影响了高校资产经营的效率。(3)从企业上市数据来看,全国参加统计的3478家企业中,一级企业1751家,上市公司只占一级企业的0.34%;二级企业1727家,上市公司也只占二级企业的1.39%。上市公司相比国外较少,说明公司规范、治理、市场开发、科技创新以及融资能力等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李滟:《论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许志昂、马路达:《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产权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中英两国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比较 篇5

中英两国中小学教育若干问题比较

文/吴火燃

摘 要:英国的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则更多地侧重对全体学生进行集权化式的教育。主要从授课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实践、道德教育等方面对中英两国的中小学教育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英国;中国

中国与英国是两个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它们之间的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英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启发他们主动探究,而不是简单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就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不断思考,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中小学的教育只能集中开展教学,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需要联系国情,迎而追求一种集权化的教育,追求统一化的教学、统一化的学生,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

一、授课方式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之一。他们在发挥这一现代教育制度长处和优势的同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其在个别教育方面的不足。为此,英国中小学的教学组织始终保持着课程教学和个别辅导两个系统。课程教学系统以教研组(按学科划分组成)为纽带,由任课教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面向全班学生系统授课。个别辅导系统以年级组(按年级划分组成)为纽带,由辅导教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年级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这种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发扬了班组授课制系统讲授、成批培养、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又克服了其在因材施教上的不足,充分照顾到了每个儿童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而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要实现人人平等的教育就无法满足个别辅导系统化的要求。我国的受教育人口很多,教师的教学压力大,除了边远的地方外,我们中小学的班级规模都是超大容量的,一个班级可以有大几十的学生,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教师只能重视效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平等受教育的公平性,容易忽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再加上我国对个别辅导没有相应的规定,就算是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那也只能是针对几个个别的学生而已,学生的受益面不广,严格地说,因材施教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英国中小学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充分体现了对个别教育的重视。通常学校对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订有整体性教学计划。整体计划规定了儿童必修课程的门类、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还要负责为每位儿童制订个体教学计划。每一所普通中小学又都设有特殊教育教研组。特教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全校那些经过国家标准检测已注册的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这种特殊教育的高度普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个别教育的重视。重视个别教育的客观结果是儿童个性发展十分鲜明、充满朝气和创造的活力。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为了统筹兼顾就得追求统一,授课的进度也要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接受水平而进行,追求学生的同步、统一。所以,个别学生的需要没办法得到满足,在教学活动中也就难能得到体现。()这给人一种我们整个中小学教育四平八稳、没有激情、没有活力的表象学生的潜力和特点得没得到显现、重视,学生得没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做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些似乎都在表象的掩盖下变得模糊起来。

二、教学方式

英国的中小学,任课教师从每学期开始,根据课程要求,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征得校长或专业组长同意后实施。但是,教师很少按部就班按照教材上课,而是根据自己对课程要求的理解灵活地选择授课材料。报纸、杂志、因特网和广播电视等都是老师们选择材料的来源,学校可根据学期进展的情况、家长建议、突发性事件等随时调整教学内容。这种在一定框架内灵活选择授课材料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新奇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英国的中小学生一节课50分钟,通常教师只讲授15――2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或独立完成作业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五花八门。走进教室,你会看到有的在研读课本,有的在相互讨论,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师询问。尽管教学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静整齐,可是学生的学习神情都很专注、很投入,而且课堂气氛富有生机,十分活跃。这种以儿童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在我国,根据我们实习时了解到的情况,我们的课堂跟他们的课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课程实施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来进行的,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要求、鼓励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使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从整体来看,大多数的中小学是没有开设这门课程的,为了升学率这个指挥棒,只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师、人才来开设这门课程,课堂的开展也是跟英国有截然相反的地方。我们国家的中小学课堂是属于老师的,虽然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学生课堂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但这种理念不能得到实施,课程更多的还是教师的主体性的发挥。一节课40分钟,教师讲的时间超过半节课,整个课堂都是由教师来掌控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互动,但那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设置的,对于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作用不大,他们还不知肩上担负的重任。

三、教学实践

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教具、玩具。与此同时,学校还常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各种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讲生物课会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讲历史课会带学生到历史展览馆参观,讲天文知识会把学生带进天文馆,讲宗教知识会把学生带进教堂等。除此之外,英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突出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教学。有一门课叫做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由于高度重视教学实践环节,英国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而这正是我国教育所应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我国的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由于教学任务与教学进度所限,我们老师绝不会为了某个问题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进而把学生带出学校去体验,最多只能是为了让学生写作文而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去看看校园,就因为安全问题是首要的因素,我们不能把对学生、对家长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情,所以也错过了跟学生一起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大好方法。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进行理论上的教授,而忽视跟实际生活、实际社会的联系。这种纸上谈兵的教育方法自然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尴尬。比如,一个学生的物理成绩非常好,可是他面对实际的电路时,却连最简单的电路都不敢碰,这真可谓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败啊。不只这样,几年前,媒体还曾经报道过有学生“指鹿为马”的可悲场景。

四、道德教育

英国是一个倡导“绅士风度”的国家,然而纵观英国的教育,却很难找出专门的德育课程。过去,中小学以宗教课程为主渠道来渗透道德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青少年已开始不信奉宗教,这样宗教课的德育功能也就日渐萎缩。现在除少部分教会创办的学校外,大部分中小学已取消了宗教课程。如今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英国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同时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贯穿教育性原则,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因此,英国中小学的教材是遵循科学与价值的双重原则来编写的,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和人道主义、国家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在教学管理中,英国中小学普遍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既要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校园文化、礼仪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管理以及学校与家长和社区等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由此可见,英国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多样。

我国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设立专门的《思想品德》课程来进行,把道德教育归于教师的职责,社会和大众还没能真正担负起对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责任。这就让道德教育的实施面相对窄了好多。

在这里,我们进行中英两国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比较,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比,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面临的处境和不足,吸取别国的教育经验和教训,不断地通过取长补短,发展我国的教育,使我国的教育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不可能一味模仿甚至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但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或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这些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

参考文献:

[1]王素霞。扫描英国中小学教育。山西教育,(05)。

[2]骆淑丽。英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与借鉴。世界教育信息,(06)。

[3]李小波。呼唤实践理性观: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研究之导向。中国教育学刊,2005(03)。

中英高校比较 篇6

英国高中地理教材有关“城市和城市化”的内容在第八章,标题为“城市环境”;而中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城市和城市化”的内容被安排在必修2第二章,标题为“城市与城市化”

一、英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市和城市化”

英国高中地理教材第八章“城市环境”,全章共分为16节,其目录如下面框图。

第一节“城市区域和城市化”,教材首先对“城市”和“城市化”这两个关键地理术语进行多角度解读;然后简介“百万人口城市”以及“特大城市”这两个概念;接着分别对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作出分析,并以墨西哥城的城市化为例;最后介绍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通常慢于欠发达国家,并以曼彻斯特的城市化为例。

第二节“聚落等级”,通过一个等级金字塔图(左边为规模上的增加,右边为数量上的增加),来反映不同聚落之间的规模和数量关系,并介绍等级大小规则,即聚落的大小与其等级成反比例关系,聚落的大小、空间和它们提供的服务是联系在一起的,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有一个范围和极限。

第三节“城市化的循环”,教材介绍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以及“再城市化”的定义,并均以曼彻斯特为例来介绍这三种不同形式的城市化过程,最后得出结论:所有的这一切被称为城市化的循环。

第四节“历史中的英国城市”,教材通过英国东北部的一个重镇“约克镇”在不同历史时期(古罗马、中世纪、乔治王朝时代、19世纪、20世纪)的特点和变化来反映数百年以来英国城镇的发展。

第五节“新的城镇”,介绍英国新城镇出现的原因以及新城镇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通过表示英国新城镇布局的图像,总结英国新城镇发展的成功与失败。

第六节“建筑材料和技术”,介绍二战后由于城镇的大力发展而出现的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

第七节“城市土地的利用”,介绍城市土地功能迅速下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几种土地利用模型,如伯吉斯土地利用模型、Hoyt的扇形模型、Harris和Ullmann的多核心模型等。

第八章“不断变化的城市结构”,介绍中心商务区正在发生变化,分析城市中心的推拉力,并给出案例研究:曼彻斯特中心商业区;接着介绍复兴或都市更新项目,协助抵制城市下降,同样给出案例分析:曼彻斯特的城市复兴;最后介绍当缩减的房子回升时,出现了中产阶级化。

第九章“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的冲突”,介绍“城乡结合处”的概念、城乡结合处冲突的新发展以及发生在城乡结合处土地利用的四种不同类型:①在郊区或者城乡结合处出现零售点,并对零售点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进行对比分析;②在城乡结合处建设娱乐设施;③含有城郊特色的村落;④城乡结合处的绿化带保护,以伦敦和25国道附近的绿化带为研究案例。

第十章“城市生活质量”,介绍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经济和社会指标测量国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测量每个城市生活质量的方法;发达国家的城市区域的剥夺——城市内部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城市地区,也存在贫穷——贫民窟和在无主土地上合法定居的人,并提供材料“案例学习:孟买的贫民窟。”

第十一章“城市生态系统”,介绍“生态位”的概念以及城市物种的多样性和影响因素,为保护城市生态而出现的城市保护区,如城市野生动物保护区。

第十二章“城市住宅条件规划”,对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住宅状况进行分析。

第十三章“城市交通管理”,分别介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规划,并分析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交通管理的必要性,同时提供“案例学习:泰国曼谷的交通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最后介绍评估交通的策略——观察发生的事件。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问题”,从几个方面介绍城市环境问题,如城市污染、净水供应、噪音污染、废物管理等。接着介绍大多数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供材料“案例学习——洛杉矶”,最后介绍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计划“棕色议题”即国际性的城市环境计划,附“案例学习:在孟买的棕色议题”。

第十五章“城市社会问题的管理”,揭示一些城市社会问题,如犯罪问题、服务设施的不平等、不同群体的人在居住上存在种族隔离现象等。

第十六章“城市的未来”,介绍未来城市在城市再生、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可能出现的策略,如“旗舰项目”、“遗产观光旅游”等。

二、中国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城市与城市化”

中国高中地理教材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全章共分为3节,其目录如下面框图。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来进行阐述。其中以阅读材料的形式介绍了三种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以案例形式展示了“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介绍了城市的不同等级,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也有阅读材料和案例研究。

第三节“城市化”,介绍了城市化的概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并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案例进行研究。

三、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城市和城市化”内容比较

1,教材内容表述方式的比较

从教材内容的表述方式上看,英国教材较为活泼而感性,而中国教材比较严肃而理性。英国教材的语言比较活泼,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中国教材语言风格以直述为主,比较严肃而理性。如英国教材在描述城市化的循环时,用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来总结:“涌入城市,又从城里出来,然后再回到城市中,所有的这一切还真有点像虚情假意的做作的可卡因瘾君子”,这样就将一种文化现象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2,教材内容详略程度的比较

从内容详略程度上看,英国教材更为详细,而中国教材较为简略。英国教材“城市和城市化”这一章共16节,但是中国仅三大节,共7个模块。而且对于同一个问题,英国介绍更为详细,如“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英国教材详细介绍了几种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适用城市,并配有案例学习材料。

3,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比较

从教材的内容逻辑结构看,英国教材体现的是一种发散式逻辑结构,而中国教材逻辑结构清晰,主要围绕城市及其发展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城市化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这正体现了高中课标的要求,即提炼和梳理本章节所要呈现的核心概念以及基本的地理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条理、有层次并便于迁移的。

4,教材内容所体现的地理学实用价值的比较

中英高校比较 篇7

一、中英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比较

1.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中英高校学生社团均由校方专门的部门负责整个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 所不同的是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机构具有“官方”性质, 一般必须接受校团委统一指导与管理;而英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机构则具有“民间”性质, 一般由校学生会下设的管理委员会来进行管理, 如笔者调研的英国中兰夏大学学生社团就隶属于学生会下设的机会发展中心 (the Students'Union Opportunity Centre) 负责管理。

2.高校学生社团的成立。中英高校对于学生社团的成立均有严格的规定, 社团成立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申请成立需同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要求新社团的类型不能与已有社团同类型, 新社团成立要有发起人和筹备组, 对发起人资格具有严格规定, 并对新社团成立所递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发起人需将社团成立的申请报告及章程等书面材料递交社团联合会审核, 经校团委批准登记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方可成立。新社团成员要求至少由20名以上的本校学生。英国高校学生社团在新成立时需在第一次会议时选举产生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由主席、财务人员、秘书等组成, 对社团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负责, 新成立的社团可以不进行正式选举, 但所有社员必须同意和支持任命的委员会成员, 一般要求新社团有10名成员即可申请成立新社团。新社团申请成立时需将社团名称、成立社团的原因、社团本学期计划、社团需达成的目标、其他辅助社团的组织、合作的其他社团等信息材料递交学生会机会发展中心 (the Students' Union Opportunity Centre) 审批。学生会机会发展中心接收到新社团申请成立的材料后会安排一次会议来专门讨论新成立社团准备如何计划和开展社团活动及管理, 并就市场、管理、资金等方面为其提供必要的建议。

3.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管理。中英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对于社团开展的活动均进行一定的管理, 但管理的程度有所不同, 国内高校对于社团的监管和管理较英国高校学生社团更为频繁、严格。英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只对社团开展的活动在总体上监管, 确保社团活动不违反国家法律、学校规定, 一般学生社团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来开展活动。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校团委除了在社团的成立、撤销、所获的资助项目等重要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外, 还对社团的其他活动管理有较多的介入。比如有些高校团委负责对所有学生社团的学生干部进行统一培训, 对社团的招新、总结有固定的时间要求, 并要求提交具体的材料以备案, 对社团的财务也有审查和监督。有些高校还设有社团活动月、社团文化月, 要求社团在固定的时间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

4.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管理。国内社团的活动经费, 原则上自行筹集, 一般由“会费”、“商业资助”以及“校方资助”三部分组成, 校方只对社团举办的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的活动, 以立项审批的方式予以支持, 支持的力度也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社团发展的需求。所以一般国内高校学生社团举办活动的经费大部分来自校外单位的商业赞助, 但学生社团也必须为商业机构完成其在校的商业宣传、开展商业讲座等商业活动。同时, 学生社团需将募集的活动经费按照一定比例上交校团委。学生社团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捐赠资助, 也需事先征得校团委同意, 并向社团成员公开说明。学生社团自成立之始建立财务收支账目, 账目由专人负责, 定期向社团成员公开, 并接受社团成员及校团委的监督和审查。英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也来自“会费收入”、“校方资助”及“其他资助”等渠道, 但与中国有所不同的是, 英国高校对于学生社团资助的经费力度比较大, 但申请程序和审批程序均较为严格, 并由专门的部门负责, 如英国中兰夏大学学生社团想要获得校方资助, 在活动开展前必须向校联合委员会 (the affiliations committee) 提出具体的申请, 申请包括告知需提供资助的具体活动类型、内容、时间、地点、活动联系人、何时需要使用资金、活动总费用、需要获得资助的费用、活动是否免费或者收费等详细信息, 社团每学年只能接受两次资助。联合委员会对可以资助的内容和不可以资助的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

二、中英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异同

通过对中英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成立、活动及经费管理等方面的比较后, 我们可以发现中英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机制有其共同的特点, 比如中英高校学生社团均有其特定的主管部门, 对社团的成立、撤销、活动、经费等都有各自严格的规定, 都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项目资助, 但申请审批程序都比较严格, 都对学生社团进行相应的考核, 社团活动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等。但由于中英两国历史、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中英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机制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首先,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更偏向“官方”, 社团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官方”的校团委, 社团活动的目标也要符合学校的整体发展, 具有一定的“官方”性;而英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更偏向“民间”, 一般社团的管理主管部门是学生自主的管理部门, 如学生会或学生事务中心等自治机构, 社团活动只需满足社团成员的需求和社团发展的需求, 具有一定的“民间”性。其次,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相对更为“全方位”, 而英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则偏向“抓重点”。中国高校对学生社团的性质、成立、活动、计划与总结、培训、财务等方面均有相应的规定, 管理主管部门对社团的监管也比较强势与全面;而英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虽然也有相应的规定, 但管理主管部门只对社团的重大事项进行比较严格的监管, 对于具体的社团活动和事项不太关注。最后,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一般多在校内开展, 具有“向内性”, 与社会连接比较少, 即使是获得校外的商业资助, 其活动也较多的局限在校内开展, 很少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而英国高校学生社团更具有“社会性”, 学生社团除在校内开展一部分活动外, 很多活动在校外开展, 学生社团得到社会组织的资助也较国内社团多得多。

三、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启示与建议

1.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传递育人正能量。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导向、活动内容、活动质量直接影响着社团的全体成员, 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间接的影响。由此,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同样肩负着锻炼人、磨炼人、培养人的育人功能, 学生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育人正能量, 让社团成员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得到锻炼与成长。

2.有效整合资源, 大力利用社会资源。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学生社团“单枪匹马”开展工作, 活动开展也仅仅局限在校内, 缺少经费也只能依靠校团委的资助, 虽然有部分学生社团想大力寻求社会资助, 但没有资源也没有渠道, 商业资助仅限于有限的活动冠名、开设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单一的活动, 没有学会有效的利用资源。而英国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很大部分依靠的是社会资助, 社团与社会团体的关系紧密, 能有效利用各类资源。由此, 国内高校学生社团要学习英国高校学生社团在维系社会关系、有效利用资源上的做法, 积极调动社团自身的优势, 有效利用社团、学校、社会相关行业、相关组织、个人等社会资源, 将资源有效整合利用, 特别要大力开拓社会资源, 为学生社团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与经费, 确保社团与学校、社团与社会的无缝连接。

3.提高竞争意识, 努力创新社团活动。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竞争,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创新是时代赋予的新特点。高校学生社团也应提高社团自我的竞争意识, 把竞争机制引入学生社团, 培养忧患意识和善于竞争、敢于竞争的品质。同时, 学生社团必须积极创新, 创新社团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方式、活动的空间等, 争取使社团活动符合不断变化的时代, 使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社团成员, 留住社团成员。

参考文献

[1]李江.中美高校学生工作指导思想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 2009, (5) .

[2]易超.中美大学生社团比较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 2007.

[3]廖良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比较——以哈佛大学为研究实例[J].青年研究, 2005, (4) .

中英高校比较 篇8

一、明确有关剽窃的学术规范

要预防学生在学位论文中出现剽窃行为, 首先要在学校学术规范中详细描述有关剽窃的一系列内容, 务必明确何为剽窃以及如何正确写作以避免剽窃。

( 一) 何为剽窃

何为“剽窃”? 词典中的解释非常简单, 我国法律中也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虽出现与“抄袭”具有相关性的“剽窃”一词, 但并未具体描述其含义, 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甚至未出现此概念。司法实践中, 我国官方真正提及此问题的要属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1999年1月15日发布的《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如何认定抄袭行为给青岛市版权局的答复》, 其中写道“著作权法所称抄袭、剽窃是同一概念, 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发表。”这一答复有借鉴意义, 然而存在欠缺: 其一是此答复本身非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 效力有所限制。其二是表述仍欠明晰, 何为“窃为己有”仍需进一步解释。或者说这一定义要素不全, 有待完善。在高校范围内, “抄袭”定义是否有据可依呢? 目前来看, 我国大学学生规范中鲜有对“剽窃”或“抄袭”的明确界定。但早在1997年沈干仁先生就曾介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0年出版的《版权和邻接权法律术语词汇》对“抄袭”一词作了如下的详细解释: “抄袭, 一般理解为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 以或多或少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 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而这一定义, 也曾被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采用, 在“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中作为会议材料《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发布。

然而, 笔者认为, 比较而言, 《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中的规定更具可操作性: “剽窃是利用他人的材料而不对其贡献给予适当地确认。”这一规定更鲜明的指出剽窃是未对他人贡献基于是当确认的行为。而仅从“窃为己有”一词难以辨识国家版权管理局对于剽窃的定义是否限于为适当标注引文出处, 或是否在某种情形下, 即使进行了引用文献说明也属“窃为己有”的行为。同时, 牛津大学学生学术规范中还载有更加严格的规定: “剽窃是指复制或改述他人作品或观点, 并不予以充分地说明。”剑桥大学也在学生须知里规定: “剽窃被定义为将他人部分或全部作品作为自己的作品提交而未进行应有的承认, 其主观是否故意不影响行为的评判。”此类规定在英国其他许多大学学生行为规范当中也有规定。笔者认为, 可以参考和借鉴这一定义, 将类似定义规定在我国高校学术规范当中。

( 二) 如何正确写作

我国高校学术规范中对于如何正确写作以避免抄袭的规定并不具体, 往往限于泛泛的规定“不得抄袭”“禁止剽窃”等字句, 但到底怎样规范的撰写论文鲜有涉及。而英国高校的规定却比较具体, 概括的说,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对于观点, 根据自己文章的需要, 用自己的话重述, 并且注释。

2. 对于数字, 必须针对数据所发生的环境和条件等准确使用, 标明来源并注释。

3. 对于一些必须直接引用的句子, 要用引号将所引用部分括起来, 表明是对原文的直接引用并注明出处。当然, 这一部分有所限制, 就是不能超过文字复制比的可容忍最高值。

与我国相比, 英国在注释问题上要严谨的多, 比如英国学者的权威著作《奥本海国际法》。这本书的注释部分占了全书文本的一半以上, 可谓有言必注。

二、采取多种手段保证学生了解规范

对抄袭的认识, 我国学生大多比较模糊, 不够精准或者说比较狭隘。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问及“你知道什么行为被界定为抄袭和剽窃吗”的问题时, 88% 的学生表示“知道一些但不很清楚”, 能够很确切的了解抄袭和剽窃界定的学生比例非常小。在一项调查中, 对于“引用别人成果的法律规范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 被调查学生的回答结果是仅有18.9% 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 45. 7% 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了解”, 而“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同学占了35. 4% 。由以上数据可见, 我国学生对于抄袭或剽窃行为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楚。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育和宣传不足, 力度不够。调查显示, 相比于课堂, 网络倒成为了学生了解学术规范的主要途径。我国大学当中的一些诚信教育对于学术诚信讲授内容比较泛泛, 而且教育本身也未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而“号称是全球唯一没有CHEATING ( 弄虚作假) 的教育体系”的英国大学当中, 学校会采取种种措施, 层层把关, 确保每个学生了解学术诚信规范。他们主要会采取这样几种措施, 比如, 书面告知、诚信声明、专门课程、学术规范训练等。所谓“书面告知”是指在开学初, 英国的大学会向新生发放一本详细载有学术规范的《学生手册》, 介绍正确的引注方法以及剽窃后的责任; “诚信声明”是指学校要求学生签署《无剽窃声明》。声明内容繁简不一, 但大都是要求学生确认作品已经适当引注, 不存在剽窃情况, 且提交至论文检测系统的文本与纸质版本完全一致等; “专门课程”是指学校会开设必修、选修或网络课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如何避免剽窃, 如诺丁汉大学的《法律研究与写作技巧》《研究人员引文知识》等课程, 牛津大学的《在线防范抄袭剽窃》课程等; 有些学校还会开展“学术规范训练”, 帮助学生巩固对避免剽窃的理解, 如赫尔大学在网络上设置了防止剽窃和正确引注的测试和答案, 供学生自测。最终造就了英国人“治学态度严谨, 科研学术界在严格的法律约束下, 科研学术的自律意识在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脑海里深深扎根”。

另外, 要进一步防止学生学位论文中出现剽窃情形, 还应该将我国法律中针对知识产权的内容进行讲授。剽窃绝不仅仅是学术道德或道德问题, 而是违反我国法律的行为, 必须向学生明确这一点。应至少将《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及《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中有关内容进行讲授。其中, 《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虽已失效, 但有些规定, 尤其是第十五条规定对论文剽窃量化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重视平时习惯的培养

我国高校对于学生论文剽窃的检查多集中在学位论文中, 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审查, 如使用论文反抄袭检测系统, 等等。而对于学生平时作业的剽窃问题, 学校和教师的关注明显较少, 更鲜有使用电子检测系统进行检查。而在英国, 从中学课程论文开始, 政府和学校就会对其完成质量加以重视。规定论文作业一般要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完成, 以避免学生过多的抄袭网络资料。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 几乎每所英国大学的各个学院都有利用论文检测系统检查学生平时作业的习惯。从2002年开始, 由英国各大学共同建立的“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发起了反“电子剪贴抄袭”行动, 防止学生大量抄袭网络内容, 规范论文写作。在这项行动的推动下, 很多学校开始使用论文检测系统TURNITINUK, 从平时作业就严格要求不得抄袭并严格控制文字复制比, 培养学生良好的论文写作习惯。比如, 剑桥大学就在各学院分配检测系统账号, 供其检查平时作业的剽窃情况。

另外, 英国高校还注意到按照抄袭情况严重程度进行阶梯式处罚, 而非在学位论文中发现问题时一罚到底, 结果是剥夺了学生改正错误、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的机会。具体而言, 英国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剽窃处罚标准, 用点数划分学生抄袭论文严重程度的等级。

比如, 一名学生首次在平时作业中出现抄袭行为, 要予以记录并记280点, 可能处以正式警告、论文成绩以零分计或重写等形式处罚。如果这名学生第二年所写论文中又出现剽窃情况, 则鉴于其已有剽窃记录而会记400点, 会得到的处罚包括: 此篇作业记为零分且须重新写一篇, 重写之后该作业也要扣除相应分数; 也可能这份作业直接记为零分。之后, 如果这名学生又出现请他人代写论文的行为, 因其之前已经出现过两次剽窃情况, 则将记635点, 会处以相关科目成绩、学分均记为零并且无重修机会;还可能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如毕业成绩降等, 甚至于被开除。这种累积的方法比较科学, 对学生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 如果不希望学位论文的学术诚信问题影响学生获取学位, 就应该尽早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管理, 将整个反剽窃管理措施提前。由针对学位论文提前至平时作业或结课论文。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高校应通过明确有关剽窃的学术规范、采取多种手段保证学生了解规范、重视平时习惯的培养几步建立学位论文剽窃预防体系, 而切莫在等到学生毕业前集中“整治”, 使学生无所适从、面临危机, 使学校陷入两难、进退维谷。

摘要:通过对中国与英国高校反剽窃的比较, 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学术规范的明确性、帮助学生了解学术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英国高校首先会出台非常细致易懂的学术规范, 同时非常注重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学生了解学术规范, 也注意从平时作业开始, 建立体系规范学生学术研究行为, 从而防止学生在学位论文中出现剽窃情形。我国可借鉴英国高校的做法, 建立学生学位论文剽窃预防体系。

关键词:学位论文,预防体系,剽窃,英国,比较

参考文献

[1]王坤.反剽窃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2]沈仁干.模仿、参考与抄袭[J].出版广角, 1997, (05) .

[3][英]柯林·内维尔.学术引注规范指南[M].张瑜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

[4]龚刃韧.关于学术论著注释和治学态度的一点看法——从抄袭之风所想到的[J].北大法律评论, 1999, 2 (2) .

[5]赵振宇, 迟雪玲.切实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有效促进学术创新发展——2009年大学生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认知调查报告[J].新闻大学, 2009, (4) .

[6]王林.研究生学术论文规范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

[7]张幸临.防范高校学生论文抄袭剽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9) .

[8]英国大学反“抄袭”行动获成效毕业论文抄不得[EB/OL].

中英茶文化比较 篇9

1 历史渊源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茶在中国的饮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茶最早是作为药用, 《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 得茶而解之。”南北朝时佛教兴起, 僧人倡导饮茶, 上层统治者和文人雅士们均把饮茶作为高雅的生活享受予以极力推崇, 在隋唐时期茶已成为风靡全国的饮品。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 不仅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 并且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欧洲最早饮茶的国家是葡萄牙。1661年, 嗜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 将饮茶风气带入英国宫廷, 凯瑟琳也被誉为英国“饮茶王后”。以后, 英王威廉三世、女王安妮 (Anne Stuart) 等以及王公贵族都热衷于饮茶, 使饮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一种时髦。十八世纪中叶, 英国人流行的是丰盛的早餐, 午餐则十分简单, 直到晚上八点钟再进丰盛的晚餐, 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有些贵族妇女喜欢在下午五点钟吃甜点, 然后慢慢地喝茶, 许多妇女争相效仿, 于是午后茶便作为一种上层社会实行的礼仪逐渐盛行, 并迅速普及到平民社会, 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英式饮茶法”。在十九世纪的下半叶, 由于茶叶的价格下降, 也变得普及化了。正因为如此, 茶叶也正式成为全英国人的饮品。到了十九世纪末, “茶”和“英国”这两个字已经难分难解了, 你无法把它们拆开而找到真正的意思。

2 饮茶习俗与习惯

中国茶道讲究“清、敬、怡、真”。清是茶艺的真谛, 不仅是求物外表之清洁, 更需求心境之清寂, 宁静, 明廉。故林语堂先生视茶为凡间纯洁的象征。茶在采摘烘培, 烹煮取饮之时, 手上或杯壶中略有油腻不洁, 便会使它丧失美味。所以也只有在眼前和心中毫无富丽繁华的景象和念头时, 方能真正地享受它。敬乃对人尊敬, 对己谨慎。恰含有调和之意味, 在与精神与感情, 品茗、悟道、明白一些人生的哲理。真是存天性, 去物欲。中国茶道中含着一份品性, 一份情怀, 一份美意。

英国人喝茶与中国人喝茶习俗方面有很大不同, 中国人喜欢喝清茶, 讲究品茶。英国人喜欢在茶中加入牛奶、糖等。中国人大都喜欢喝绿茶 (green tea) , 而英国人大都喝红茶 (black tea) , 据说是因为绿茶不易保存, 经长期贩运, 很多发生霉变,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 不易霉变;另外, 绿茶性寒, 红茶性暖, 英伦三岛四面环海, 阴冷潮湿, 这种气候也比较适合饮红茶。

英国人喝起茶来相当复杂, 要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制成奶茶, 同时佐以饼干、糕点等边吃边喝。尽管中国人更视绿茶和乌龙茶为上等茶, 而茉莉花茶却是西方人最为欣赏的东方礼品。然而在中国, 要真正享受茶, 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 方能领略到茶的滋味。因为茶须静品, 其性能引导人们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

在英国, 下午四点多钟你如果找英国人办事, 会发现办公室大门紧闭, 门下角有块小牌子, 上书:“Teatime”。此时, 即使你有天大的事也得恭候英国人喝完了下午茶再说。一首英国民谣这样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时, 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其实英国人每天“Teatime”之多, 使外来者感觉英国人三分之一的人生消耗在饮茶之中了。清早刚一睁眼即靠在床头享受一杯“early morning tea”;早餐时再来一杯早餐茶;上午无论公务多繁忙也得停顿20分钟啜口工休红茶;下班前工作告一段落时, 又到了喝茶吃甜点的法定时刻;回家后晚餐前再来一番“High Tea”;夜晚就寝前还少不了一次告别茶“After Dinner Tea”。除每天规定的茶节目外, 英国人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 (Tea Party) 、花园茶会 (Tea in Garden) 以及野餐茶会 (Picnic Tea) , 花样百出煞费周章。

3 诗歌文学作品中有关茶的话题

品茶在中国自古以来就与文人结有不解之缘, 是古代文人七件“雅事” (琴棋书画诗酒茶) 之一。在品茶中, 文人萌发文思灵感, 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诗, 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仅《中国古代茶诗选》一书被选入的著名诗人就有九十多人, 茶诗二百多首。我国最早提到茶的诗是《诗经·大雅·绵》:“周原, 堇茶如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菊生访宿》中写道:“村家何所有, 茶果迎来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以茶待客的习俗。

英国人同中国人一样, 不仅嗜爱饮茶, 而且喜欢写茶, 歌咏茶。一些著名诗人, 如Alexander Pope, W.N.Cowper, P.B.Shelley等都写过有关茶叶的诗。如Alexander Pope在1712年写的The Rape of the Lock (《额发的凌辱》) 讽刺长诗中就有:“Here, thou, great Anne!/Whom three realms obey, /Dost sometimes counsel take/-And sometimes tea.” (“三邦是服, 大哉安妮, 时而听政, 时而啜茶。”) 还有以茶叶名称写成的诗, 比如1785年为英国自由党员数人所作的The Rolliad (《鲁里之流》) 中有一首:What tongue can tell/The various kinds of tea?/Of black and green, /Of Hyson and Bohea;/With Singlo, Congou, /Pekoe and Souchong, /Cows lip the fragrant, /Gun powder the strong. (茶叶本多色, /何舌犹能穷?/熙春与武夷, /此绿彼又红;/松萝与工夫, /白毫和小种, /薰花真芳馥, /麻珠更稠浓。)

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有的地方将饮食称为茶饭, 将饮茶提到与吃饭同样重要的地位。“吃茶”在古代除了有“喝茶”的意思外, 还有“女子受聘”的意思, 所以有“一女不吃两家茶”的俗语。《红楼梦》里凤姐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就是这个意思。而英语里也有不少由“tea”构成的习语。someone's cup of tea说的是“某人所喜爱、关注的东西”, 如That's not quite my cup of tea.意思是:那真的不是我所喜欢的东西。当劝某人做某事, 并提出优厚的报酬作为条件时, 人们说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因为茶叶的原产地是中国, 当时在英国很贵重, “中国的全部茶叶”, 那价值大得简直无法估量。此短语常用于否定句, 指的是“即使把中国的全部茶叶送给我 (我也不做某事) ”, 比喻“无论多高的报酬也不会……的意思, 如That man was so rude to me!I wouldn't go back to that job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那个家伙对我太无理了!我无论如何不会回去给他干活了!每当英国人提到自己的最爱时, 常说It's my cup of tea.由此可见英国人对茶叶的痴迷程度。相较于中国人喝茶时的沉稳, 英国人多添了份优雅, 而喝英式下午茶, 也成为一种流行的象征!

摘要:茶, 源于中国的一种饮品, 传入欧洲后在英国盛行起来。茶在中国和英国的生活中成为越来越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但是在东西方两种文化中, 茶有着或相似或相异的文化。从历史渊源、饮茶习俗习惯和诗歌文学作品中有关茶的话题三方面, 对中英茶文化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英,茶,比较

参考文献

[1]孙云, 张稚秀.茶之西行[J].茶叶科学技术, 2004 (4) .

中英合同欺诈问题比较研究 篇10

一、不实陈述的构成

1. 只能针对事实

若直接对事实用一个具体的范围加以明确是十分困难的, 笔者用反证法对此进行阐述, 除了四种特例外, 其他的事物均可以被直接认定为事实。上述四种例外是: (1) 假如以事实为基础去坚持意见即形成断言, 陈述人利用这一事实, 诱使对方产生“这个被证明了的意见是正确的”错误认识并因此而订立合同。 (2) 生活中断言和称赞的临界点往往不那么清晰。假如一方使用带有保证含义的词藻对事实做出了夸大等不真实陈述则形成事实。 (3) 英国大法官鲍恩说:“人的思想状况和他的理解状况实际上是一样的, 确实很难证明在某个时间一个人是怎样一种思想状况, 但如果其思想状况能够确定之, 实际上其他事情也就不难确定了”。因为证明思想只能够通过客观事实, 通过事实使得思想被客观化后思想就是事实。 (4) 一般对法律的不实陈述并不当然使合同被撤销, 因为当事人应当主动了解与合同有关的法律。然而这不是绝对的, 在对事实的陈述之中经常隐含了对法律的不同理解。如果一方刻意利用这种理解差异而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因之订约, 就构成了欺诈。

2. 对象必须特定

不实陈述必须直截了当的向受骗方提出。但英国人并没有机械的理解这一构成要件, 若虚伪陈述只不过是一系列欺骗行动中的一个环节, 其根本目的是故意使虚伪陈述的效应不仅仅停止于虚伪陈述的直接接受人, 而且要诱导直接接受人以外的第三人发生错误认识而与之订约, 这时第三人就被特定化了。

3. 须以促成合同订立为目的

即在订约之时这个时段上, 一方要对另一方的不实陈述产生了合理的信赖, 否则是不能请求撤销合同的。

4. 应存在不实陈述的行为

二、比较与借鉴

英国法中不实陈述分为欺骗性的、过失的和无罪的三种类型, 笔者将以中国《合同法》上的欺诈分别与前述三种不实陈述的类型进行比较。

1. 欺诈与欺骗性不实陈述

欺骗性不实陈述被表述为“欺诈是有意的歪曲事实, 取得另一方的信任, 从而使另一方放弃为其所有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或放弃某种法律上的权利”。但欺骗性不实陈述中的欺骗成分与合同义务密切相关;而我国《合同法》上的欺诈不限于此, 只强调受欺诈人因受欺罔而陷入错误判断并订立合同这一事实。

2. 欺诈与过失性不实陈述

英国《1967年不实陈述法》第2条第1款规定“如果一个人在另一方当事人对他作出不实陈述之后与之订立了合同并结果蒙受了损失, 而且, 如果作出不实陈述的人所作不实陈述具有欺骗性, 他应对其不实陈述负有损害赔偿责任, 尽管该不实陈述不是以欺骗为目的作出的, 那么该人亦对此负有责任, 除非他证明他有正当的理由相信并且直到订立合同时仍然相信所陈述之事实是真实的”。因为漫不经心的陈述虽无欺骗的故意, 但由于其自身的不真实性而在客观上蕴含了欺骗性的成分, 所以这里隐含了一种注意义务。该项义务要求当事人对其知或应知的不真实情况加以注意, 避免使对方因无意获得这些不实情况而发生错误认识并订约。与我国《合同法》的不同点在于如受骗方要撤销合同, 他必有损失的存在, 我国则只要求存在有损失的可能性。

3. 欺诈与无罪的不实陈述

这一类型的不实陈述没有欺骗和疏忽之意, 不含任何欺骗性成分, 但英国法律更加准确地把握前述欺骗性成分是与合同义务相关的部分, 但这部分以外的不真实情况仍可导致合同被撤销。也可以认为无罪的不实陈述其实就是所述内容与合同义务无关的欺诈行为, 特点在于: (1) 普通法和《1967年不实陈述法》适用于前二者, 规定合同被撤销后将导致不实陈述方负损害赔偿责任。 (2) 无罪的不实陈述导致合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则由大法官法庭通过使用衡平法来解决, 合同被撤销后不导致陈述人负损害赔偿责任。 (3) 衡平法这样规定的价值在于不能在合同义务之外无限制扩大当事人责任。而我国并没有对欺诈的内容是否与合同义务相关做出区分, 也没有对合同被撤销后的结果做出详细的区分, 也就是说即便是欺诈的内容与合同义务无关, 但是仍然有让欺诈人承受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性。

4. 借鉴意义

我国《合同法》上的欺诈不包括过失性欺诈是一种缺憾, 目前利用合同实施欺诈的案件与日俱增, 有必要在欺诈的主观认定层面加入“过失”一项。在英国不实陈述的内容是否与合同义务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不实陈述人的责任大小有无;而我国则不做这方面的细分, 即凡是提供了虚假情况的欺诈人均可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而没有将虚假情况限定为是与合同义务密切相关的虚假情况。另外, 在英国因不实陈述导致合同被撤销往往要求损失确实已经存在, 否则不实陈述方是不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 如过失的不实陈述;而我国没有对损失的有无与责任的有无做出区分, 仅要求存在损失的可能性, 就可以要求欺诈方负担相关责任。总之, 英国法更注重从业已存在的既成事实上去认定对不实陈述所应承担的责任;而我国则更注重从客观存在的“可能性”上去认定对欺诈所应承担的责任。由于在逻辑上“可能性”范围较“既成事实”的范围宽广, 所以我国法规定的对欺诈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比较重, 这符合我国社会诚信度较低的国情, 这样规定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

摘要:英国法上的不实陈述制度与我国的合同欺诈制度不同, 笔者将从不实陈述的特殊构成谈起, 进而比较中英合同欺诈问题的法律规制, 并试图从英国不实陈述制度中获取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欺诈,不实陈述

参考文献

[1][英]A.G.盖斯特著, 张文镇孙蕴珠鲍忠汉张英煌译:《英国合同法与案例》,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第218页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篇11

关键词:中英茶文化;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茶文化其实是将茶作媒介,在相应的活动进程里形成的文化类别,能够囊括以及表现相应时代中,民众进行的有关茶活动的相应文化。自古以来茶活动与人的精神生活紧密相关,从众多的茶文化资料可见一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文化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彰现出它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世上产茶的国家并不多,但很多国家却是茶叶的消费国。当前,在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在非产茶的国家。如英国,茶已经成为了咖啡、巧克力以外的最受欢迎的非酒精类饮料。遍览全球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只有我国的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传承的进程中不断的进行完善以及创新。不同国家的茶文化都受到我国的茶文化的影响,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在引进以及吸收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传承、改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有本国特点的茶文化,这其中英国的茶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因此,茶文化将不再仅仅属于中国,而已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内容。

一、茶文化的内涵与发展

(一)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民众不断进行创新以及完善形成的和茶相关的文化总称,因为这种文化包含采茶、泡制以及喝茶等行为,因此这种文化有一定的人文以及科学特性。还指茶的人文性,包含饮茶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和社会功能。因此茶文化具有科学性、历史性、环境性、艺术性、参与性甚至故事性等等。

随着产茶、制茶等长时间历史的积淀,茶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自然科学体系。目前社会上流行茶文化,主要指的为人文层面的,包含茶的发展进程、有关的人和事,流传下来的书籍、饮茶的用具、茶自身的功效以及人们在饮茶、品茶活动中的人际交流、文化交流、相关学问等,如茶叶期刊、茶叶专著、茶与小说、茶与诗词、茶和绘画、茶和曲艺、茶与古人、关于茶泡制的过程等等。

(二)茶文化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中国茶文化正在悄然变化。传统茶艺的发展越来越精深;饮茶的习惯在变,品茶的环境也在变,这些给中国传统茶文化产生了不少的冲击,同时也给传统的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茶是一类饮用品,亦是一个文化媒介,自身所拥有的部分特点,也是当下社会所没有以及急需的。我国的茶文化是和就餐以及娱乐等有紧密联系的文化,越发变成社会以及民生稳定、人与环境和睦共处的主要因素。在重视家庭传统、礼貌亲情的中国,茶文化的内涵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二、中英茶文化的差异

我国与英国的茶文化都有显著的特征,同时在国际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即便双方的喝茶的时间跨度比较大,然而在茶文化的成长规律上有部分一样的地方。两国都是先认识到茶能治病,之后再逐渐变成一个常规的饮用品;两国也是上层阶级先进行喝茶的行为,逐步变成一种潮流之后,又历经很长的时间,饮茶所需的费用逐渐降低之后,才逐渐变成大众的一种习惯,最后都变成了两国最大的饮用品。

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受制于两国文化的背景、生活习俗和发展时间长短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社会影响层面,我国的茶文化对民众日常活动的影响能够说是整体性的,对文艺、理念等都引起有利的影响,因此这种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将午后茶做重点的英国,即便对该国民众的日常行为等层面有一些影响,但在该国传统文化文化里所具有的作用,和我国相比这种作用力稍显得弱一些。从茶文化本身来看,中国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了一整套的茶礼、茶俗,从冲泡到饮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和不同的方法,而且历代关于茶的研究文史资料浩如烟海,特别是诗人们对茶的赞美形成了庞大的茶诗词系统。而英国的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也创造出了一些饮茶方法和精美的器具,但其饮用方法和茶具的总量则比中国少得多。

三、中国茶文化对英国茶文化的影响

依据相关资料,在1500至1600年期间,在欧洲人的书籍里就发现关于中国茶的描述。17世纪之后,西方一些国家也开始进行饮茶。然而在喝茶方面形成体系性文化的仅有英国。该国的茶文化是参考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的茶文化,同时联系本国的本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多个因子一起影响下,经过400余年的发展以及完善才形成的。

英国饮用的茶是从中国传过去的,随着中国茶叶的输入,英国人渐渐地喜欢上喝茶,并逐渐代替了他们原本固有的咖啡和各种酒类等,成为他们当地的一种新型饮料。品茶过程,可以给当地人们带来身心的享受和愉快,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英国相继出现了“下午茶”、茶馆、茶道、茶礼、茶会和茶宴等,这些茶艺、茶道与中国茶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也有许多创新的内容。中国茶文化在英国的输入,促使英国的茶文化迅速成长、发展,让英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四、英国茶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中国茶文化的启示

尽管世界茶文化起源中国,且历史悠久,但传入英国后便形成了英国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特点,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在坚守自身的特色和地位外,也很需要借鉴英国等茶文化的创新发展,通过借鉴使我国的茶文化变得更加的充实,在发展上得到了新启发,对今后的发展拥有新的思路,真正做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英国茶文化的传承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药用价值到饮品文化

茶在刚刚进入英国时,重点是因为茶能入药。那个时候中国茶在该国被看成是一种神药。1699年,一位名叫欧灵顿的牧师在论述自然与茶叶品质时,认为茶在治疗胆结石、肾结石、尿路结石等层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同时还不遗余力的告诉民众用饮茶来代替喝酒,另外还觉得茶为一种好的饮品,喝茶能够让人驱除困乏,还能够让自己的身心感受到快乐。

英国的茶和茶文化开始真正发展以及大面积饮用是从凯瑟琳出嫁之后进行的,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茶逐渐从有药用疗效的饮品变成一种高雅的饮品,该国的上层人士将喝茶行为当成一种有异国风情以及优雅的活动形式,即便那个时候茶的物价高的离谱,普通民众很难享受的到,但该国仍有一部分人群在坚定的喝茶饮茶。

在维多利亚女王登基之后,因为英国的相关贸易在持续的增长,能够种植茶叶的地方逐渐变多,另外还有本国对应赋税下降,茶叶逐步从高消费品变成普通民众可以饮用的产品,这种变动也导致该国的民众对茶的消费形式出现比较大的变动。该国民众创新性的在红茶里面添加进另外的东西,例糖等,这也是该国茶消费的一种革新,从这个时候开始,茶也就越加的有实际饮用的功能,也和当地普通民众的生活更加贴合,完成了茶在引入之后的本土化,所以喝茶这种行为也就变得更加大众化。至1750年之后,茶已经变成该国中产阶层在日常早餐里必须要有的一种饮料。

(二)从饮品文化到高贵典雅的休闲文化

英国的茶,是在1600年左右从当做入药品引入的,至1700年已经变成一种普通民众都开始饮用的饮品,茶差不多变成该国独特的民众饮品。该国乃至建造了专业用来饮茶的场所,开始有喝茶所需用的衣服以及用具的售卖,乃至开始有关于茶的歌舞出现。然而实质含义上的英国茶文化是出现在维多利亚时期,下午茶的出现,让喝茶这种行为由单纯的饮茶逐渐发展变成一种优雅时尚的活动。反过来这种变化也促进了英国社会的消费模式和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下午茶为英国当地的民众最别致,最高档的一类活动形式。在下午茶的活动里,对周围条件的要求极高,需能够深层次的表现英国方式的优雅和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下午茶中择取的茶叶必须是有档次的,饮用器具以及茶点也有确切的规定。上述体系性的规定体现出一种更高层次文化方式的形成,喝茶已不再属于饮食的一部分,业已逐渐变成一种将文化、美学以及实际运用整体性联系在一起的活动。

(三)从休闲文化到考究繁复的英式茶道

英国的茶艺为该国茶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国的茶道亦是茶艺进程中精神层面的关键表现,透露着深厚的人生观等理念。茶艺与茶道完美结合,使得英国茶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达到了高度统一。正是英国人对于茶具的要求和基本礼仪的讲究最终形成了英式茶道精髓。

英国茶文化不仅对品茶有着严谨规范,还对品茗的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英国人追求的是贵族式的优雅生活,因此下午茶一般会变成评判个人素质的一种关键场所,另外也是学习社交习俗、体现自身风度的关键场所。在“下午茶”会上男女们都穿着正式,谈吐典雅,举止唯美,连茶具都是轻拿轻放,甚至有人从身边经过都会相当有素质的转动身体同时示以浅笑,总体的气氛能够让人深层次的体味到英国人的素养以及文化底蕴。

异常讲究的英国方式的茶道不但在茶艺以及茶礼中有所表现,还能够在英国自身的文化中体味的到。该国所独有的下午茶蕴含着英国人本身的素养以及高雅,能够体现英国人自身对生活质量的追寻和对文化的传承,另外上述追寻以及传承也是该国民族精神的详细体现。

五、结语

茶起源于中国。茶叶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到英国,经历了传输、扎根、演变和发展,最终日渐成为如今丰富多彩的灿烂茶文化。茶已不再仅仅为一种饮料,同时是一种文化。在英国,茶刚开始仅仅是用来入药的,后来演变成了贵族的奢侈品,最后发展成为必需的国民饮料,并在国民中形成了当今风靡世界的红茶文化。这一发展过程虽然有些漫长,但它却增添了英国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精彩和美丽。

茶文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构成单元。我国的茶文化有非常深厚的底蕴,目前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茶文化也需要我们去传承,去发扬,持续的去探索以及创新茶文化。中国茶文化需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努力打造现代茶产业的竞争优势;需要要拓展文化内涵,延伸茶和茶文化的产业链;需要坚持服务正确方向,造福种茶、制茶、品茶活动“茶人”。英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关剑平.文化传播视野下的茶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关剑平,李文杰,陶德臣.世界茶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3]刘章才.从绿茶到红茶:试论十八世纪前期英国进口茶的转变[J].农业考古,2012,(2):160-164.

[4]杨静萍.十七、十八世纪中国茶在英国[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5]赖功欧.生态文明条件下的中国茶文化发展取向[J].农业考古,2011(5):1-8.

[6]赵淑萍.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13(2):313-315.

[7]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8]周景洪.英国茶文漫谈[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2):74-76.

[9]王俊暐,英美接受中国茶文化之比较[J].农业考古,2009(2):256-260.

[10]邬梦兆.盛载华夏文化的一叶方舟:中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4(2):10-13.

中英“茶”话之比较研究 篇12

关键词:茶文化,中西文化,茶,英语

17世纪的威尼斯商人将中国传统的茶和茶文化带到欧洲, 并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从此饮茶的风气在欧洲开始, 随之而来的是有关于茶的谚语和单词, 人们逐渐将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 单词中有很多关于“茶”的词汇, 这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的茶文化有较大的意义。在《茶经》里曾提到过茶, 而在当时, 茶仅仅是南蛮之物的存在, 是什么原因让茶的地位变为了现在的雅品?这篇文章将围绕茶语和茶文化进行分析探讨, 在中西方“茶”话对比中, 引发读者对中国茶文化传播方式的思考。

1 中英文化的基本情况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茶叶的清香也让我国的茶在英国受到人们的热爱。我国的茶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饮茶是中国人的一种爱好, 在人们的交流中,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关于茶的用词和句子。我国是茶叶种植和出口的大国, 种茶的人会根据农历日期对茶的生长期进行归纳和总结, 由此得出很多关于茶的习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发现种茶是一个生财之道, 大家对茶的热情便更加高涨, 这为茶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十七世纪, 我国的茶叶被茶商带到欧洲后, 引起了人们的追捧, 开始出现奶茶这一词。奶茶是用牛奶和奶酪混入茶中, 将其制作成为新的茶饮品。一开始, 茶类商品在英国的售价很高, 被称之为奢侈的商品。在经济的发展下, 饮茶的习惯被带动起来, 加入英国当地文化后的茶饮品更具符合人们的需求。起初茶的盛行源于英国的贵族妇女, 她们在下午四点左右时会感到十分无聊, 于是自己制作了一些小曲奇饼干, 并冲上一壶清香的茶, 邀约自己的朋友来家中做客, 以休闲娱乐的话题来打发百般无聊的时光, 这就是下午茶的由来。

2 由中英“茶”话引起的对比研究

2.1 中英茶文化的现状

中英两国的饮茶方式不同, 因此在茶文化上也有所不同。在唐朝的中国,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和爱好添加糖, 陈皮, 桂圆等在其中, 这是一种混饮的方式。而现在汉族人主要以清饮为主, 这种做法就是将茶原本的味道用开水泡制出来, 沿用了明清时候的茶传统。混饮的方式多属于少数民族地区, 藏族的酥油茶;回族的三香茶都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

英国人最初是以绿茶为饮品, 后来在自己本国文化的发展下, 开始喜欢上味浓的红茶, 其原因在于红茶有丰富的营养, 比绿茶更易保存。另一方面, 绿茶的属性为寒性, 红茶性暖, 在英国这个地处高纬度的地区, 加上四周临海, 气候阴冷潮湿, 需要红茶为其暖暖身体。英国人会在红茶里加入糖和牛奶, 以去除掉苦涩的茶碱味, 取而代之的甜味更让英国人觉得满足。此外, 英国人还热衷于自己搭配, 他们会加入蜂蜜, 黄油等家用食品到茶里, 让创新的茶饮品诞生。伯爵、阿萨姆奶茶都出自英国的创新搭配, 还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并享誉全球。英国人对茶的研究还不止如此, 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片片茶用茶袋代替, 更方便人们的携带, 还自带过滤的功能, 因此被称为速溶茶。

2.2 中英茶文化在“茶”语中的运用

在中国, 与茶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这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分析。茶叶的产地十分重要, 好的产地决定了好的品质, 品质才会决定口碑。提及龙井茶, 人们都会联想到西湖, 这就是“高山出名茶”的道理, 说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春共山中采, 香宜竹里煎”表达出茶能带给人安然舒心之感, 在唐朝, 人们以品茶来渡过自己的悠闲时光, 喝上一杯清香的茶, 会让人神清气爽“;茶为万病之药”是在说茶的药疗性, 它不仅仅可以当做普通的植物来泡制茶叶, 还可以用于治病。

虽然茶不产于西方, 但茶在英国的发展使得茶文化得到很好的推广。all the tea in China在西方茶文化中代表的是十分巨大、昂贵的财富, 所以在当时的西方茶文化中, 茶叶只有皇家贵族等身份比较高的人才能使用的商品。在1657年茶叶首先被英国当地一家卖茶广告提出, 在当时茶叶并不是叫做“tea”, 当时在中国称之为“tcha”, 而其他国家把茶叶叫为“tay”, 还有的国家叫它为“tee”。这是最开始的“茶”语。随着西方社会文化地不断发展, 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茶文化词语也在进行变化。比如在英国tea cake的含义是指茶点心, 但是在美国这个词语就是指一种小甜饼;午餐食品也被人们称为tea basket, 而不是装茶叶用的篮子;英国人热衷的下午茶被称之为high tea;而将我国的茶文化带入英国去的茶商叫做tea dealer。

3 在“茶”语在中英文化中的来源

3.1 构思背景

中英的茶语有很大的差别, 语言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被视为是文化的差异性, 因此, 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双方的茶文化表现出来。在茶文化的发展上有一个先后顺序, 一开始只是对茶的发现, 要经过一段时间后, 待茶饮被广泛流行开来, 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 茶文化才算出现。换句话说, 茶文化的出现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形成的。过去的中国是农耕社会, 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农业主要依赖于大自然的力量, 讲究“天人合一”的道理。在我国的农历里很多的节气都是跟大自然有关联的, 这样是为了方便农耕时的天气, 温度等情况, 以此来判断农作物的是否可以得到好的收成。而在英国几乎没有与茶叶相关的习语, 中国的茶叶被运到英国的时候已经是成品, 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茶叶的生产方式, 也不用去关注制茶的过程, 所以在习语上显得比中国茶语少得多。英国的茶语主要是在茶饮品普及后才有的, 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 英国的茶语有着浓浓的异国文化。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得到发展, 也是值得我国骄傲的事。

3.2 构思的必要性

中英茶话的背后蕴含的了人文和社会的交流, 在这个领域里茶文化的传播涉及到了艺术、哲学等多种领域, 通过两国的茶话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茶文化已经融入进了我们的生活里, 并结合了两国的文化差异后, 将茶文化发展得更具魅力。中英茶话的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两者的文化发展过程不同, 在英国, 主要以农耕文明为主,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有哲学依据的, 所以在中国提倡心灵的感悟;英国的茶属于舶来品, 本就与工业文明还有伯爵世家相关联, 在注入了工业和宫廷的文化后, 英国的茶文化显得丰富多样。在传统的茶文化与创新的茶文化之间, 茶语的表达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在茶话的精神方面来看, 中国的茶语中有更多的哲学道理, 它反应出的是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 并提倡淡泊名利, 悠然自得的情感。在我国的茶话中更多的是一种对茶道的追求。英国的茶话精神则比较个人主义, 通过对茶具的选择和凭借个人爱好去调试不同的茶味中可以发现, 英国茶文化以下午茶为中心, 红茶是英国茶文化的核心表现。正因为英国讲究一种绅士的文化, 因此英国的女主人为了表现自己, 他们会将好瓷器来盛茶, 男士则偏重于绅士的风度。这是他们对自我的满足, 以及务实性的体现, 通过研究中英的“茶”话, 我们能很好的感知两国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类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经济文化的交流, 文化对经济有推动作用, 同样的, 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文化的前进。各国在把握好自身文化后, 紧跟全球化的脚步, 将Tea演绎的更具特色, 也让茶文化的魅力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4 结束语

中英两国“茶”话里的巨大魅力让我们不禁感叹茶文化竟然蕴含着人文思想, 原来饮茶不仅仅可以让身心放松, 还能助推社会的发展与交流。中英两国的“茶”话在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它成为了中英两国文化的纽带, 是重要的媒介。在两国的“茶”话中, 我们可以体验不同的地方特色, 两国的发展历史, 以及传统的中式茶文化如何得到发展与传承。通过对茶话的分析, 我们更好地学习英国地道的精神文化, 这为今后两国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小月, 彭华.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116-118.

[2]赵淑萍.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 2013 (2) :313-315.

[3]萧致治, 徐方平.中英早期茶叶贸易——写于马戛尔尼使华200周年之际[J].历史研究, 1994, 03:136-152.

[4]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99-113+143.

[5]仲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观察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一个视角[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9 (1) :96-105.

[6]黄淑美, 欧阳中一.《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农业考古, 2005 (4) :297-387.

[7]李亦桃, 朱晓东.英语中“茶”话探微——兼议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 2007 (6) :211-213.

[8]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118-121.

上一篇:广播直播节目下一篇:基于XBRL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