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古典情诗

2024-12-31

中英古典情诗(精选3篇)

中英古典情诗 篇1

摘要:本文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中西古典爱情诗歌中女性形象的差异, 并用实例证明了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 以及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了解中西方女性形象的差异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 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情诗,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 同时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对中西方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 又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在诗歌中, 有一类主题是中西方诗人永恒的共同的话题———爱情。以爱情为主题, 中西方古典时期的诗人在各种作品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是动人的爱情故事的主角。需要看到的是, 中西古典情诗在这一共同的主题中, 所咏颂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大差异。

一、真实性和确切性V.S.意象性和模糊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确切性

在西方古典情诗中, 诗人喜欢用《致……》作为诗的标题, 而且大部分诗人所选取的女性爱情对象是真实的人物形象, 比如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在诗歌《致约翰·安德森》中所描写的约翰·安德森是诗人现实中的女友、爱慕的对象。又如英国本·琼生的爱情诗《致塞丽娅》和理查德·勒夫莱斯的《狱中致爱尔西娅》, 这两首诗中的女性都真实存在。

还有一类是以没有明确指向为题的情诗。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 其中描写的仍是诗人爱慕对象安德森。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令诗人愿意当作急流的是一位匈牙利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 也是真实人物。莎士比亚的154首的十四行诗集中, 大部分诗篇是写给或讲到一位贵族男青年, 诗人热烈地歌颂这位青年的美貌和自己与他的友谊, 小部分是献给或提到他的情人, 一位黑 (褐) 肤色的女郎。这位青年和“黑肤女子”都是现实中的人物。

在这样两类西方古典情诗中, 女性形象鲜明的特点是它的真实性, 诗人所描写、诗歌中所爱恋的对象在现实中确有其人, 这类情诗很多是以向诗中的女性表达自身爱慕为目的的。正是由于情诗中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很强的针对性, 诗人刻画的是女性形象本身, 突出人物, 达到逼真的效果。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和模糊性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描写讲究的是意象性。女性形象的描写并不完全真实, 以达意为主。以存有丰富的古典情诗经典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 其中“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静女》)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 都是典型的意象型情诗, 表达非常含蓄, 似内心独白, 无以倾诉, 它带给读者、听者的更多的是朦胧与想象。从这些诗歌来看, 这里作者或少年所爱慕追求的女性, 是模糊而朦胧的, 不一定是真有其人, 始终是模糊的意境。

二、唯美性和直露性V.S.卑微性和内敛性

1. 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唯美性和直露性

在西方, 由于深入人心的平等独立观念, 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英国爱情诗中歌颂爱情, 赞美女性的传统是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女性的崇拜分不开的。英国继承了古希腊的审美传统, 古希腊的神话中女神众多, 不难想象当时社会对女子的重视。而且基督教义认为夫妇是一个整体, 虽然男女各占一半, 但妻子属于“较好的一半”, 中古世纪的骑士文学把妇女的地位提得很高。西方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 表达对女性崇拜、仰慕的作品比比皆是。远的有古希腊人对海伦美的祟拜, 骑士文学中对贵妇人的仰慕, 近的有但丁对贝阿特丽采的深厚感情, 拜伦等诗人们对女性的大力讴歌。如拜伦在诗中曾写道:“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像夜晚皎洁无云而繁星满天”, “增加或减少一分明与暗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

此外, 西方海洋文化中带有富于开拓性和直露的民族性格, 直接地表达自己和直接的赞美成为西方文化中一种习惯。西方古典情诗大都诗风浓郁而热情, 要描写爱慕的女性形象, 重在赞美女性本身的外貌, 比如《绿西 (挽歌) 》写道:“她的美使我陶醉, 在世界上我只爱她/我们沉没了很久, 我的手抚摩着她的手/我凝视着她那忧郁而可爱的前额……”

这样一种直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 使得诗人在创作情诗的时候, 惯于用对女性外貌的赞美和直接的爱来表达自己对所爱对象的热切感情。

2.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卑微性和内敛性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文化核心的社会, 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倍受歧视, 古典诗歌中很少把她们当作仰慕的对象, 只是遵守孝道、妇道并传宗接代的工具。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对中国女性进行道德审查的标准和依据。

因此, 即便在描写美好爱情的情爱诗中, 仍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痕迹。妇女社会地位低下, 只能“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不容许她们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发表意见, 因而不幸的婚姻让中国古典爱情诗充满了思妇之情、弃妇之怨。《诗经·国风》中的《氓》描写被遗弃的妇女自述其不幸婚姻:“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唏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如曹丕的《燕歌行》中的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抒发了思妇那难以忍受的离别之痛。

此外, 在中国古代的情诗中, 蕴涵了很典型的东方古典文化的内涵。东方儒家文明的内敛和含蓄被看作是美德和修养的象征。中国诗歌的语言要求一是含蓄, 二是格律。诗忌直, 意忌浅, 脉忌露, 味忌贬。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中国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美。在中国古典情诗当中, 时间和空间上都为含蓄留下了很多空白点, 正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一样, 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情是需要读者在言外去自己体味。对于女性形象, 不直接描写或者是直接表达爱慕, 诗人寓女性的形象于朦胧的诗意之中, 形象的描述并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表述自己的某种情愫和隐射其中更深刻的含义。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始终不把爱表达出来, 而西方诗人高喊:“你是我的太阳, 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 产生差异的实质也同样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三、对比分析

1. 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的古典诗歌审美标准追求写实性、纯粹性, 而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推崇的是写意性和融合性。西方诗歌审美中的写实性, 体现在你是你, 我是我。正如西方的油画一样, 描写事物, 要求惟妙惟肖, 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西方古典情诗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通常是像油画一样, 详细地刻画人物。重点放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上, 而不渲染环境, 体现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切。中国的诗歌审美则不同,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 以写意为主要目的, 在古典情诗中, 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 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意志隐喻其中, 讲究个体形象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对于诗人所追求的女子形象, 并不能看出实质性的人物的描写, 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 将诗人对伊人的爱恋和朦胧的水边景色交融在一起。

2. 职业化与非职业化

之所以会出现中西方在古典情诗中对女性形象描写的真实性和写意性的不同, 与诗人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有一定关系。在古代西方, 诗人大都是职业化的, 以写诗为职业或为谋生手段。职业化诗人所影响到的是其对情诗中艺术形象选择问题。职业诗人这一个体, 创作爱情诗歌很有可能会固定地选取定位自己的爱恋对象, 明确地体现真实性。而在古代的东方, 特别是中国, 情况有差异。以《诗经》为例, 《诗经》是一部民间风情的汇总集, 多没有具体的作者, 多是民间平时生产劳动生活的时候所创作和流传下来的, 情诗中形象的选取和描写没有针对性, 多体现的是一种诗歌的韵律美和和谐美。在《诗经》之后, 可以说, 中国并没有形成职业化的诗人群体, 诗人是兼有官员、诗人、小生产者等角色为一体的。官员多是仕途失意或者需要以诗言志, 诗歌只是情趣的体现。在情诗的创作中, 并不在于要表达很明确的爱情对象, 而是求达意。

中西方同样优美的古典情诗, 蕴涵了世界诗人丰厚的情感, 同时, 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在诗歌中, 对于人们所爱慕的女性形象, 西方古典情诗是直接勾画, 带有浓郁的浪漫情意, 因此其女性形象具有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而中国古典情诗则体现了幽雅的意境结合, 其女性形象带有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但不管怎样, 它们都同样是爱的赞美诗, 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沉淀与不同文化的结晶, 体味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欣赏与感悟。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黄杲炘译.英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3][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4]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5]向熹编.诗经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

[6]伊丽莎白·朱著.李力, 余石屹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7]张秀章, 解灵芝选编.莎士比亚情诗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中英古典情诗 篇2

2、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3、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4、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杨基《菩萨蛮》)

5、酒省明月照窗纱(夏言《浣溪沙》)

6、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7、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8、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9、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陈洪绶《菩萨蛮》)

10、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11、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12、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13、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14、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15、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16、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17、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屈大均《鹊踏枝》)

18、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屈大均《鹊踏枝》)

19、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20、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21、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22、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23、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24、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25、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朱彝尊《解佩令》)

26、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27、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王士稹《蝶恋花》)

28、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29、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中国古典爱情诗鉴赏 篇3

标签: 杂谈

一 原野上的热烈纵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出现了一本诗歌总集,就是《诗经》。《诗经》大概是五百年的诗歌总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有三百零五篇,里面写的最好的是爱情民歌,就是「风」的一部份。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手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余冠英先生翻译为︰幽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幽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年轻姑娘的大胆、俏皮,躲起来让男的寻找,而那男的那么急切,他刚开始很得意地赴会「约我城角楼上来」,结果到了那儿,女孩子却躲了起来,害他抓耳又挠腮。他害怕那姑娘是不是路上出事了?或者是女孩子变心了?我想在座的诸位很多人也有这样的体会。我有一次在美国演讲的时候,有一位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是一九三几年的北大毕业生,她听完我的讲座之后过来跟我说︰「我想起往事了。」因为对日抗战的时候,她的男朋友约她「城角楼上来」,后来她的男朋友在抗战中牺牲掉了,她说着说着还哭呢。

我们通常都说中国人的性格像茶叶,含蓄、深沉,越泡越有味道,美国人的性格像咖啡,热烈但一冲就光了,美国人男女相见又是拥抱又是接吻,无限的热辣。

中国人呢,也许太太对丈夫很有感情,先把饺子包好,所有的感情都包到饺子里去了,然后一看,丈夫也许走进胡同里了,饺子就下到锅里去了,感情就是来得这么含蓄,其实我们中国人在最早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看中国文学,中国人非常有性格的,也很热烈的。

<召南.票有梅>

票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票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票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

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有七分。这梅子其实是象征着青春时光的流逝,岁月对任何人都是无情的,这姑娘觉得青春的时光要逝去了,于是急于寻找爱情。她说树上梅子还有七分,追求我的小伙子啊,切莫放过了良辰!她爱那个小伙子,她不说她爱他,而告诉那小伙子切莫放过了良辰。下面越说越热烈,她说︰梅子落地纷纷,树上只剩三成了。追求我的小伙子啊,就在今朝别再等!越来越急了,因为青春越剩越少了。梅子落地纷纷,收到我的篮子中。追求我的小伙子啊,你开一开口我就答应!你看热烈到这种程度,这不是我们后来想象的那样。

《诗经》主要是北方的民歌,在南方是《楚辞》,屈原有一组诗<九歌>,有的学者认为是一首很有规模的歌剧,其中的湘夫人,其实就是爱神,所以南方的文人诗词里面也有爱情。可是后来屈原有一个学生叫宋玉,他说了一番很大男子汉的话,很有点象征意义,他说︰「富天下之美人也,楚国也;楚国之美人也,瀛都也;瀛都之美人也,东邻也;东邻之美人,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然,窥臣三年,臣未之许也。」

天下的美人都在我们楚国呢,楚国的美人是在都城里,都城的美人就在我们东边的邻居,这女的是美得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号了,但是她暗恋了我三年,我都没有答应她哩。这个又太大男人主义了,这里面显现的正是我们中国人的爱情问题,在哪里呢?大家看,几乎都是写女的怎么爱男的、追求男的,男的很少说我怎么爱那个女的,男的写诗也是写别的女的怎么爱我,在《诗经》的时候还不是很明显,《诗经》里面大概有十一首是男求女,有九首是女求男,有人还做过具体的考证,后来就很难看到男求女的诗句了,不过,李 商隐是个例外。

二 细腻婉转与粗犷纯朴

汉魏六朝爱情民歌后来的汉魏六朝,也有些民歌写得非常精彩,这时候的一个现象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总是非常不一样,其实南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唐代主要的诗人几乎都是北方人,而宋代的词人,除了辛弃疾,除了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还有贺铸是河南人,其它的都是南方人,文化已经南迁了,所以宋词的婉转、巧丽、细腻、婉约,跟南方的文化是大有关系的。

其实早在《诗经》里头就有这种趋向,《诗经》跟《楚辞》的风格不一样,南北文化就很不同。在汉魏六朝的时候也很不一样,北方人非常地粗犷、热烈,表达什么都是纯朴、直剌剌的;南方的民歌,则是用一些手法,写得非常婉转,比如说藕丝,南方不是莲花、莲藕很多吗?「丝」跟「思念」的「思」是相通的,「莲花」的「莲」跟「爱恋」的「恋」是相通的,其实古代「爱恋」的「恋」就是「爱」的意思。

民歌<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大家看在这首诗里每一句都出现什么字呢?就是「莲」,「莲」在这里是「爱」的意思,跟「恋爱」的「恋」是谐音,它不断歌唱着爱。鱼呢,则在莲叶丛中穿来穿去,也象征比喻青年男女们在莲花深处,在追逐、在调情示爱,那种快活、活泼的心情都写出来了。

汉乐府北方民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你看它是怎么样的粗犷、怎么样的热烈,天哪,爱到什么程度?爱到火山爆发,爱极而呼,朝着天喊起来了,我要与你相爱,而且希望这种爱长命,使这种爱永远没有衰竭的时候。山会没有山峰吗?江水会都干了吗?冬天会打雷吗?夏天会下雪吗?天与地会合在一起吗?只有那五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我才跟你断绝。那就是绝对不可能背弃你,绝对不可能!

汉魏六朝的〈孔雀东南飞〉,这是一个婚姻的悲剧,而且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焦仲卿和刘兰芝,这说明在那个时代妇女的地位已经非常低微了。

唐代是用科举考试,是用诗取士,明清是用八股文取士,但在那个汉魏时代是以孝道取人的,你的名声要好,名声要好主要是你的德,你的德主要体现在你的孝,你对父母要绝对的孝,所以焦仲卿必得服从他的母亲。刘兰芝实在太可怜了,她漂亮、聪明、能干,她也孝敬婆婆,她没有一样不好。这首诗写得好在哪里呢?就写这女孩多么好多么好,她简直好极了,可是就因为她婆婆不喜欢她,所以她的命运就被断送了,两个人双双为爱情付出了生命。

《诗经》里也有弃妇诗.汉乐府里面「上山采靡芜,下山逢故妇」都是弃妇诗,所以也有很多说明妇女在那个时代,地位已经很低了。

相对于后代来说,那个时代的妇女还比较自由。《世说新语》里有些记载是很有意思的,西晋时有两位大文豪,一个是阮籍,一个是嵇康,他们两个人都是风采奕奕的美男子,他们俩有一个朋友叫山涛,山涛跟他们两个很好,而且很以此自豪,常常跟他太太说我有两个朋友多好多好,他太太就说你能不能把他们叫到我们家里来,让我偷偷地看一看他们,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大胆了,结果山涛把那两个好朋友叫来以后,他太太就把窗户戳了一个眼儿看了一夜,看了一夜以后山涛就问︰「我这两个朋友怎么样啊?」他太太就说︰「你的风采神志比起他们俩来差远了!可是你的度量比他们大。」山涛还挺自豪的说︰「他们俩也这么说,说我度量比他们大。」不管怎么样,一个太太可以这样做,那还是满自由的了。

六朝是一个美男子的时代,如潘安、夏侯占、谢郎,都是美男子,潘安和夏侯占出去,有时候女人会往他们身上洒花,那也是追星族,就像刘德华之类的出来了。所以不管怎么说,那时候的女子相对于后代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

三 唐代的闺怨与李商隐的爱情绝唱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时代,唐诗也是中国文学中最精彩的部份,尤其是盛唐。有人问我说︰「如果你是古人,你愿意活在哪个时代?」很郑重其事地问我,我说你呢?他说︰「我愿意活在宋朝,你看宋朝的文人一个个都是做大官的,而且宋朝的文人都可以跟很多**谈恋爱。」我说我大概希望活在唐代,虽然唐代的文人不像宋代的文人有那样的地位,可是唐代的文人充满了青春向上的力量,充满了朝气,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气数到了正旺的时候.可是这个时代的妇女怎么样呢?

唐代有很多诗叫「闺怨诗」,在六朝的时候就有这些诗了,唐代尤其厉害,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有好多原因︰唐代的男人事业心特别强,要不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到长安去赶考去了;要不就像李商隐一样,到处漂泊,寻求一官半职;还有就是到外头经商去了,很少有男人觉得自己待在家里面会有出息,总是在外面奔波。中国的商业社会也是从唐代开始兴旺起来的,在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当时的集市都是非常集中在这两个地方,正因为唐代是这样子的一个时代,所以闺怨诗自然就很多了。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不知愁」有盛唐的味道,春天「凝妆」,就是精心打扮了自己,然后上了翠楼,她的生活条件也是很优越的,忽见陌头,就是路边,杨柳色──杨柳青青,春天来了,这时想到她的春光,想到岁月白白地流逝,独守空房,所以在一剎那之间她产生了一个想法──悔教夫婿觅封侯。

为什么会有闺怨呢?因为唐代的女性都是鼓励丈夫到外头去做一番事业,唐代有一些男人去到边塞,参加争战生活,由此来谋取一官半职,都是很有事业心、企图心的,所以闺怨诗很多。可是唐代有一个痴情种,就是李商隐。

李商隐是中国古代男人最痴情的一位了,另一位还特别痴情的就是曹雪芹,还有晏几道。我个人认为李商隐的无题诗,很可能是一组诗,从他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艺术表现的功力,从他在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意绪,以及一些口吻来看,应该是他在晚年回忆他的往事所做。只是因为岁月的流逝,到了后来这些诗都散乱了,就都变成无题诗了。

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有的人认为「兰台」应该是秘书省,李商隐三十多岁时在那里做校书郎,这应该是他三十多岁时写的。我想这首诗应该不是那样的,因为它充满了一种回忆的口吻。诗歌没有那么老实的,诗歌是空灵跳荡的。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多少年前的那个夜晚,好象昨天一样,而他对风的那种细微的感觉,也像是昨天晚上的「昨夜风」,为什么一直讲到「昨夜」「昨夜」,正是因为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他格外强调,才用「昨夜」。

「画楼西畔桂堂东」,就是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 东边,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当年约会、相爱在这里,他充满了回忆的口吻。

那么李商隐他到底爱的是谁呢?李商隐跟他太太也是很有感情的,他有一首诗叫<夜雨寄北>「却话巴山夜雨时」,不过这些爱情诗在意思上非常隐晦,我们说就是很朦胧吧。台湾有一位很有名的老作家苏雪林,他的考证认为李商隐爱的是宋华阳;我在北大的老师他继续考证,也认为是宋华阳,宋华阳是一个女道士,这个不是普通的女道士,在那个时代本来就不应该爱女道士了,而且这个宋华阳是皇帝的女道士,只有皇帝才可以亲近的人,但李商隐就爱上她了,所以中国的朦胧诗从李商隐的时候就开始了。他写的诗非常的朦胧,这首诗还不是很典型的,<锦瑟>那首诗写得才是非常地典型。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懃为探看。

我们通常都说相见难,他又翻新一层说「别亦难」,离别这种难跟相见的难是另一种难了,而且某种程度上是更伤心的难。古代人啊,真是断肠啊,一别就是终生不见。对朋友来说是这样,那对恋人来说则更是一种难了,别亦难哪,终生难见,而且如果是送宋华阳的话,李商隐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了,所以他说得是非常痛心的。

东风在中国可以就是春风,「东风无力」,他们的爱情得不到任何的援助,没有任何人赞助他们,恐怕一切都是悄悄秘密地进行的,苏雪林先生太聪明了,她可以考证出宋华阳,在那个时代大概没有多少人知道吧。「百花残」就是他们俩之间的爱情,不得不凋谢。下面那两句是我们人人不得不知道的「春蚕到 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国传统的文人里面,有谁的诗句比这更热烈?春蚕吐丝,蜡炬成灰,都是一种奉献,是可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了爱情可以什么都在所不辞的这种精神,是铭心刻骨的爱,这两句真是高唱入云的爱情诗。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应该是一个从女方的角度,一个从男方的角度来写的,早上照镜子发愁,女子她怀念着她的恋人,她什么都不害怕,只担心岁月流逝使她变老,一个女人最主要是她的容貌,而且中国古代是女为悦己者容;「夜吟应觉夜光寒」应该从男的角度设想,这个男的就是李商隐想念着对方,望月怀人,深夜难眠,一定在月光下站了很久很久,应该感觉到夜光的寒冷了。

一个是「晓」,一个是「夜」,从早到晚,两个人都处在极度的思念中。「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懃为探看」,蓬山是海外三神山之一,「无多路」就是不太远了,青鸟是西王母的信使,在这里就是指信,就是说女方或者男方距离他不是太远,我可以用信来传达自己的深情,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也是对爱情的一种渺茫的希望。大家再看,越往下写越绝望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李商隐<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鸡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刘郎是古代一个男子,他遇到了神仙女子,醒来后到天台山再找已经不见了。我们想想那神仙女子是永远见不到了,对李商隐来说,他所爱的那位宋华阳,她是被幽闭在重重深墙之内,见她好象比神仙女子还要难,所以说「更隔蓬山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囓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月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我想如果你不是爱得这么深沉热烈的话,你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然后相思有什么用处呢?有人说相思是一种甜蜜的思念,那是因为你明天一坐飞机就能见面了,所以是甜蜜的思念,如果你十年不见的话,恐怕就是一种痛苦的思念了。「惆怅」的涵义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甜蜜的惆怅,有的是痛苦的惆怅,这味道不一样。他说「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这清狂,我们都说相思的愁是闲愁,相思的疯狂是清狂,但是这并不是一种清闲的狂,而是一种痛苦的疯狂,伤心又有何妨呢?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诗是无题诗,只是把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的头两个字用来作题目,它最后两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说的多好啊!这一份深情,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惆怅了,在今天回想起来,就更惆怅了,留待以后回想,更是惆怅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们想想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所以李商隐把这爱情诗一写以后,后来的人就很难写爱情诗句了。

我有时很害怕有一些人写古体诗给我看,因为他写诗写得很激动,他全身心地投入,你能说他的诗不好吗?可他的诗又的确不好呀,那怎么办呢?这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你该说真话还是该说恭维话?很难,对不对呀?因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不是我们今天的人变得笨了写不出来,是因为好诗好句都让古人写得差不多了。你想,「每逢佳节倍思亲」谁写的?王维写了,所以你就不能写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谁写的?王勃写了,你也不能写了;你还能写多少呢?尤其是在古体诗的框子里写。

四 宋代的秋千和李清照的相思之愁

宋词里面,有很多都有写到秋千,怎么回事呢?女人都被关在家里了,她们的青春时光都在秋千上晃来晃去,这也是很可悲的。后来有个戏剧,写个女的整天在秋千上晃来晃去,后来爬到墙头上去看到个男的,她就爱上他了。

当然明清的时代是更厉害了,大家都知道汤显祖的〈牡丹亭〉,在美国接连上演了好几次,美国人为什么对这个感到特别的狂喜呢?因为他写感情冲破一切、爱情的伟大。其实杜丽娘的感情说起来也是不太科学的,可是在当时却唤醒好多人,为什么呢?

这杜丽娘长到十八岁只见过两个男人,一个是她的老父亲,一个是她的老教塾先生,她的老教塾先生整天给她讲古诗,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俅。」可是他把这解释成后妃之德,这跟爱情无关,所以杜丽娘有一天在丫鬟陪伴下到后花园走一遭,一看春花正开,于是就动了春情了。这一动了春情就不得了了,很热烈,结果梦中梦到了一个叫柳梦梅的书生,就相爱了。由梦生情,由情至死,还没见到那个真人就由情至死了。死掉以后,柳梦梅又看到捡到她的自画像,因为杜丽娘临死前画了一幅画,一看到她就爱上了她,又去扒杜丽娘的坟,结果杜丽娘又由情复活。这是传统礼教下的一种反动,明代的戏曲作家汤显祖就是要把情写得至高无上,由情可以死,也可以活。

宋代的词人是非常会享受的,原因是什么呢?唐代的灭亡主要是因为藩镇割据,朝廷失去了军队的权力,控制不了地方,所以赵氏兄弟打下江山之后,就「杯酒释兵权」,让那些功臣都辞官归田,好好地过日子享受去,饴养天年,一代一代可以享受下去。皇帝就是说你想怎么样都可以,就是不能拿到兵权,于是「享受」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宋代的人是非常会享受的。

会享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宋代的市民社会跟唐代又不一样了,唐代是在长安有东市、西市,做生意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宋代是不得了了,商品社会一下子发展起来,当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北宋的都城是开封,开封城方圆已经是几十公里了,到了晚上是灯火辉煌,不要以为只有今天才有灯火,那时候琉璃瓦上都闹着灯,远观都是一片灯火通明,秦观的词「灯火已黄昏」就是这样的。而且开封城的**达到了好几万,一个酒楼三层,好多生意人、有钱人都往楼上跑,没钱的人就坐在楼下,跟我们今天差不多,是这样一个繁荣的社会。当时开封市还有一条御道,就是给皇帝坐车经过的道路,这条御道在史书上记载的是比我们今天任何一条路都宽的,连北京城的长安大街都远远不如它宽,中间是皇帝的御道,两边是御沟,再两边是平民的大道,再往边呢有商店,有中央机关,有大学,都混杂在一起了,所以极度地繁华,就形成了这种享受的风气。

所以我们看宋词有个特点,它从来不说它穷,杜甫一写诗就写他衣服补了一百个补钉,骑着一头瘦驴,杜甫和李白这点很有区别,李白老是「五花马」、「千金秋」,过得老是好日子,「金樽美酒斗十千」,杜甫就老是骑着一头瘦驴,那等于是你买一台三手车、四手车,就是这样了。

宋代的人很少在词里写到穷,全是富贵气。所以当时的这些词人,要嘛就像晏殊,或者是欧阳修这些达官贵人,官都做得很高,他们的家里就养着歌妓;要嘛就像晏殊的儿子晏几道,没有钱了,家庭破落了,还可以跟达官贵人打交道,然后跟人家的歌妓发生热烈的恋情;要嘛就像柳永这样的落拓才子,白衣卿相,整天

就是出入于歌楼妓院,柳永最后是穷困潦倒而死,还是**合力将他埋葬的,他也爱得很热烈,「执手相看泪眼」,两个人泪眼相望握着手,就是这么抽慉地哭着。最后要走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好凄凉啊。可是下面的故事我们就不知道了,他很可能上岸之后,还有一个相爱的人,所以也可能他的离别的痛苦惆怅和相逢的狂喜是同时进行的。

宋代的爱情诗,常常是跟歌舞、歌妓之间的故事,这样的爱情很多,不论是周邦彦跟李师师、晏几道、柳永,很多都是这样的,包括欧阳修、苏轼也都是这样的。大家感受一下当时的女性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这阙词可以看出来,怎样解释宋代的秋千。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说「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到什么程度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个少妇一定是待在一个很有钱的家里,她家里的杨柳树,远看就好象云烟堆积,帘幕就是门窗,一层一层的无重数,过的是非常富贵的日子,可是她被深深地关在里面。「玉勒」就是玉做的马笼头,雕鞍就是雕刻的马鞍,这是指她丈夫,她丈夫跑出去了,「游冶处」游玩的地方在哪呢?

「楼高不见章台路」,章台路是汉代的一个游冶之地,在这里是指歌楼妓馆的地方。所以这女子被深深地关在家里,她只能登高盼望丈夫的归来,丈夫在外面鬼混,女子就这样死守在家里。「雨横风狂三月暮」,这是春天快要结束了,大好的时光快要过去了,我们中国人对春秋的感觉非常强烈,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国是大陆性的气候,春秋特别短,尤其是春天,春光明媚,特别强烈。

那女子在美好的春天,最强烈的心愿就是希望丈夫归来,可是也已经到了三月暮了,又「雨横风狂」,花都要吹谢了、凋落了,而她等了一天,所以是「门掩黄昏」,一天也过去了,眼看着无奈的长夜又要到来了,「无计留春住」,没有办法挽留住春天的脚步,也是没法挽留住她的青春的时光。然后她「泪眼问花花不语」,她为什么问花呢?因为她的命运、她的青春就跟花一样,可是花怎么会说话呢?

所以「乱红飞过秋千去」,那花到处飘飞,那秋千空荡荡的。这就是宋代好多女性的生活,像深宫里面的这种生活,完全没有青春。

欧阳修还有一阙词说「绿杨楼外出秋千」,怎么回事呢?少女大概在家里,整天关在院子里,心急了,那秋千就打得很高,也荡到墙外边去了。最有趣的是苏东坡写的<蝶恋花>:

苏东坡<蝶恋花>:

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也算不得是一首爱情词,可是我们常把其中的一些句子用于爱情,尤其是当男孩子失恋的时候,总容易想到这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画面感是很强的,就像电影一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最后残余的花朵也都谢落了,杏儿才刚刚长出来,「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是什么季节啊?应该是暮春时节,或者是初夏的时候,两句这初夏的景象就出来了。

然后说「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絮飘飞是春天的景象,然而春天的花朵都消谢了,连春天树上的柳絮也要飘飞近尽了,但是苏东坡是很达观的,他接下来就说「天涯何处无芳草」。然后他说「墙里秋千墙外道」,谁在墙里荡秋千?当然是个女的,那女的被深锁在家里面打秋千,「墙外道」,墙外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苏东坡了。这就跟他上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连系在一起了,苏东坡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文豪。结果你看他怎么样呢?「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他就是那个墙外行人,他怎么知道墙里面是一位佳人呢?不就是那笑声笑得很美吗?

那么美妙的笑声,但是声音越来越小,他只好走了。于是他说「多情却被无情恼」,他是多情,那女孩子也不算是无情,因为本来也没见过他。他这一首也不算是无情恼,其实他这种无情恼更是一种潇洒达观的情调在里边了。但是这句「多情却被无情恼」也是常常被我们用到爱情里了。

苏东坡这一生是到处贬官,他走得很远很远了,据说他有个妾叫王朝云,听到别人唱这两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时候,就伤心得哭了,因为她想到她们到处飘泊;苏东坡倒霉到什么程度呢?被贬官到一个地方,还没有到那个地方,朝廷又下一道令,又贬得更远了。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奇女子,这个人如果是一个男的话,那是不得了的。我们知道宋代的文人大部份都是比较柔弱,因为宋代有一个风气就是「重文抑武」,还有一个原因刚才说了,宋代的文人大部份都是南方人,所以都写得纤丽婉转,没有那种豪迈之气,可是李清照有一些诗是写得不得了的。

宋朝南渡以后躲在杭州,当时的男词人都写不出这样的句子,她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生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我们想想三千年的历史,有谁有这样豪迈的声音,尤其女子里更是没有的。也许有人也写过,可是我们看不到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知道项羽宁愿自杀,也不愿过江东,无颜见江东父老,所以她这种精神是相当了不起的。还有她的<渔家傲>词写得是非常浪漫的,她简直就像是坐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是非常豪放浪漫的。可是她毕竟又是个女性,所以她大部份的词还是相思,而且这些相思词句都写得非常好。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李清照她再聪明、她再了不起,女人也没有科举考试的机会,别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也只能打秋千了。秋千哪有多少快乐可以享受,就算小孩子玩玩几天也就玩腻了,更别说一个大人了,所以「起来慵整」是懒洋洋的。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记取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此又添,一段新愁。

她丈夫远走了,所以她整天都凝视着楼前的流水,「凝眸处,从此又添,一段新愁。」这是无理而妙,就是没道理,可是它很奇妙,眼睛充满愁绪,眼睛凝视的那个地方,那份愁又要往上涨了,「从此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一翦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些爱情都是表现在相思上,因为古代的少妇、妇女都要待在家里,所以体现在这样的风格上。她的丈夫赵明诚,是当时丞相的儿子,是一个太学士,对她也非常好,他们俩喜欢收集古物,有时一边品茶一边就指着古书说,什么词句在什么书的第几页,马上要说出来,两个人要比赛。有时候太高兴了,两个人的茶就不小心倒到身上,她是个大才女,她丈夫也不得了。

我们知道中国丈夫有个坏毛病,一看妻子比自己能干,心里就承受不住了。据说有一回因为大家都说他的太太词写得好,他有点不服气,他就关在家里三天三夜不出门,写了好多好多的词,然后把他太太的词放在这里面,给他朋友拿去看,他朋友看完了以后说就这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好,也不知道赵明诚当时是什么心情?这需要海一样的度量了。

当然她是很幸运的,但是她后来又改嫁了,就很不幸了,嫁给一个姓张的庸俗之徒,后来也闹了一场官司,因为李清照提出离婚,在当时不管妳有没有道理,妳是女的竟然敢提出离婚,怎么也要关妳半年的,当时的法律就是这样的,就算被男的打得死去活来,也要关妳半年。她因为是世家出身,有背景,大概关了两三个月就放出来了,已经是所谓的幸运了。

宋代还有一个词人叫朱淑真,她的相思词写得也很多,可是她不一定写给她丈夫的,她丈夫是个庸俗之徒,她最后在痛苦中死去。遇到一个好丈夫已经是女人的一种侥幸,一种幸运了。

五 明清只剩下了悼亡诗

明清的时候,爱情诗词中好的诗词不多了,为什么呢?一个是好的诗词都让别人给写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难以为继,另外一个原因呢,明清的文人是非常迂腐的,八股文取士,你想那八股文考试能考得好的人,一定没有什么大情怀,都是一些像范进、周进之类儒林外史里的人物。所以好诗词真的不多。

遗憾的是后来明清诗词中好的多是悼亡诗,人都死了他才大动感情写一些词,这也是古代文人的遗憾,苏东坡、贺铸的悼亡词,潘安的悼亡诗,纳兰性德的悼亡词,都写得非常感人,所以他们对太太还是很有感情的,可是男人就不想对着太太把感情说出来,好象是要钓点身价似的,太太一死就控制不住了,于是就「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得也是非常有感情的,所以我们也不要觉得古代的夫妻都是过着无情无义的生活,不是那样的。

真要说起来真是太多了,最后就归结成两句话,我们就是看到这些诗词,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每一块地方,每一个时间里都有爱情,人最希望得到感情生活,也

上一篇:中职教师绩效下一篇:双孔腹腔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