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互译(精选8篇)
中英互译 篇1
摘要:该文以奈达功能对等翻译四大标准为出发点, 结合中英歌词作词规则, 分析中英歌词是否也可以依据功能对等翻译四大标准而进行翻译, 浅析之后得出中英歌词互译的新理念并论证新理念的可实践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中英歌词,互译,标准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跨语言交际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标志, 而其中的中英歌曲互译则是一大亮点。然迄今为此有关歌词翻译的研究论著仍然很少。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统计, 从1999-2009年研究歌词翻译12篇, 歌曲翻译的文章10篇, 中英歌词翻译1篇, 而关于中英歌词互译的几乎没有, 尤其在大量中英文歌曲翻唱, 冲击国人视听的今天, 人们对于优秀高雅而又通俗易懂的中英文歌词的英中文译文更是求知若渴。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 有着几千年的音乐文化积淀, 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中英歌词互译这一渠道发扬中国的优秀音乐文化, 使它重新焕发青春, 走向世界, 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脊梁。
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部分是“译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进而他将翻译定义为, “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 (李文革, 2004:115)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共有四个标准:1) 传递信息;2) 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3) 语言顺畅, 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4) 读者反应类 (胡菊花, 2009) 。
2 功能对等翻译标准在中英歌词互译中的不足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是从语言与交际及读者的角度出发, 他强调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再现源语的信息。然而翻译不仅是在传递信息, 更重要的是传达民族的文化, 而文化的传达又是极其复杂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各民族的风俗、传统等千差万别, 且各民族的信仰、心理、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不同, 而这些往往是不同国度的人民所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尤其对于中英歌词互译, 由于中西方的音乐文化底蕴相差甚远, 各民族的风俗、传统等千差万别, 且各民族的信仰、心理、价值观等内在的因素都可能南辕北辙, 从而导致中西方音乐的风格特点和作词规则同少异多。然在这种环境下要达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四大标准—传递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顺畅, 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及读者反应类似显然过于牵强。
在分析功能对等的四大标准在中英歌词互译中的不足之前, 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中西方音乐的作词规则。
2.1 中西方音乐作词规则
2.1.1 英文歌词的作词规则
在翻译中文歌词时应该充分且准确理解中文歌词所传递的信息, 并考虑到英语歌词的韵律、节奏、重音、停顿、声调及歌曲风格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灵活地采用直译、意译、增译、减译、重组法及编译法进行歌词的翻译和再创作。由于英文是由26个字母组合成的语言, 而英文歌曲 (主要指流行歌曲) 是一种为唱而写的特殊的语言变体。要对英文歌词的文体进行分析, 我们需从语言学角度的三方面着手:音系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在音系层面, 英文歌曲的文体特征是省音的频繁使用和多种语音模式的有效利用, 如谐音、半谐音、头韵等。而在词汇层面, 英文歌曲更倾向于使用简单词、常用词、具体词、口语词和俗语。在句法层面是短句、问句和祈使句等的大量运用。
2.1.2 中文歌词的作词规则
在翻译英文歌曲时当然也要充分且准确理解英文歌词所传递的信息, 并结合中文歌词的文体特征。根据中文歌曲 (主要指流行歌曲) 的情景语境, 从词汇、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三方面对流行歌曲词作的语言特征作具体的分析。词汇一般用基本词汇,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贴近, 浅显易懂句子短小洗练, 且多是以第一或第二人称为主语的动作性句子, 这样更容易抒发感情流行歌曲还善用修辞, 如反复、比喻、移就等丰富了歌词的内涵, 增添了歌词新意, 使歌词语言更优美。
2.2 奈达功能对等的四大标准在中英歌词互译中的不足
2.2.1 传递信息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指“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切近的自然对等与再现源语信
息” (Nida and Tiber1969:12) 。他强调再现源语信息, 但主要从语言学角度的语义到语体来考虑。当然语言存在共性,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正如奈达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 (Nida and Tier, 1969:4) 。纽马克也认为“原文的每一层意义都可得到传译, 因此, 毫无疑问, 任何东西都是可译的”。 (Newmark, 1991:28) 。但是, 可译性是一个问题, 而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精确度又是一个问题。作为译者最多只能努力了解原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以及背后的民族文化等作为译者领悟出原作者思想的踏脚石, 但译者是译者, 很多原作者的思想无法熟知。中英歌词互译牵涉到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转换, 歌词必然存在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或社会制度等, 而且音乐是一种文化, 非常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而歌词的组成本身就代表着本国的音乐文化, 就算译者领悟到了歌词的内涵, 而没有顿悟到歌词的组成这一部分含义的话, 也就没有领悟到歌词的精髓。比如说中国音乐中表达悲伤、忧郁等凄美歌曲时, 常常用一些发音比较低沉的词贯穿整首歌词。因此仅从语言学角度考虑的奈达功能对等中的“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2.2.2 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
前面已谈论到中西方音乐的作词规则具有独特的异国风情, 那么原歌曲的精神和风格是否如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提到的那么容易传达呢?精神和风格都是由人的主观性决定的, 而又要在中英两种差异如此之大的语言之间进行移植, 再加上中英歌词不同规则身后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底蕴, 本作者认为原作的精神和风格属最难传达的。况且要在译词的字里行间体现出来则更加艰难了。中国自古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不论是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上都留下了儒家思想“中和”的烙印。所以当一位外国学者来对中文歌曲进行翻译时, 仅依据奈达的从语义到文体来掌握原作的风格及领悟原作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 还得多多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 即使是这样, 译者也没办法完全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 因为歌词的主观性太强, 而客观的东西太少。
2.2.3 语言顺畅, 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
本作者认为语言顺畅在中英歌词互译中可以理解为歌词应连贯, 当然这里的连贯是遵从歌词的作词规则。按照赖斯和弗米尔的解释, 连贯有两种类型, 即“内文连贯” (intra-textual coherence) 与“互文连贯” (intertextual coherence) 。前者涉及到目标文本本身在目标情景中以何种方式被接受。它取决于“连贯规则”, 此规则规定“由译者产生的信息 (或目标文本) , 必须能够用与目标接受者情景相连贯的方式来解释” (Resis&Vermeer, 1984:113) 。“连贯规则”用于中英歌词互译中同样具有其实用性, 但是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则存在一些障碍。由于各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以致不同国度的语言有时候没有相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拿自然环境来说, 地球上不同的点展现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 一个国家拥有的东西, 在另一国家却找不到相关的足迹, 这叫译者们如何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
2.2.4 读者反映类似
读者反映可以说是中英歌词互译流程的最后一阶段, 也是判断译者的歌词翻译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曾奈达提倡“读者反应说”他认为, 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 要评价译文质量的优劣, 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 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 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 也不管它陈列得多么美观, 如果公众反应不好, 那就不会被接受” (谭载喜, 1999) 。上文已讲到中英歌词互译是很难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 也就很难达到原作听者和译作听者反映一致。正如纽马克在评论奈达理论时所说的:“等效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而已” (张美方, 2005:75) 。
因此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四大标准显然不太适合中英歌词互译, 对于其他文体的翻译也许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 但歌词互译讲究的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因素, 而最重要的是精神和风格, 情是音乐的灵魂。
3 中英歌词互译新理念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四大标准浅析中英歌曲互译之后, 显然四大标准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更重要的是其在中英歌词互译中的不足和缺陷。因此, 本作者认为中英歌词互译的译者首先要做一次原作国度的“公民”,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得转移国籍, 而是要渗入到原作的音乐文化当中, 深入研究并学习原作国度的音乐文化, 包括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 发展变化, 及了解该国度人民的音乐思想;其次做一次语言研究者, 对该国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有所了解, 并熟知其语言表达方式;然后回归故里, 对自己国家的音乐文化、语言表达都了如指掌;最后就是做好翻译工作者的本职工作。中英歌词互译中的歌词内容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歌词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
因此, 中英歌词互译中的功能对等理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传递歌词主要信息
2) 注重原作精神和风格, 因其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3) 语言顺畅, 适度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
4) 听者反映情感类似
4 新理念在中英歌曲作词中的应用
通过浅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英歌词互译中的不足和缺陷, 本作者得出新理念。结合中英歌词的作词规则, 以下引用《感恩的心》的两个英文版本进行对比分析, 分别代表四大标准和新理念下的译本: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1) Heart of feel grateful
I come from being like a dust by chance
Have who see my flimsiness of
I come from what square my feeling return where
Who at under a moment calls me
World although this road of breadth but difficult walk
I see the frustrated pain of this human life
How much I still have to love me to still have how muchtears
Want the heaven knows my gameness
Heart of feel grateful the with gratitude has you
Companion I make me courageous to make myself from cradle to the grave
The heart of feel grateful thank destiny
The flower blooms to fall me similar will cherish
(2) Heart of feel grateful
I came from fortuity, like a grain of sad dust.
Nobody seen to know my frailty.
Where did I come from;where’s my heart going
Who’s calling me, waiting for me.
Heaven to earth is wide, but it's hard to walk through.
I see the world full of frustrations and toil.
How much love I have, how many tear's I'll weep.
Get the heaven to know I’ll never give up.
My thankful heart;grateful to you.
Keep me company;let me brave to be myself.
My thankful heart;grateful to fate.
Blooming of fading;I’ll still cherish them.
首先浅析第一英文版本, 不难发现它传达了中文版本的文本信息, 通过配对歌唱者也许勉强可以达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 但却很难真正领悟这首歌要表达的内涵, 情感和背后的文化。且它还忽略了英语歌词的韵律、节奏、重音、停顿、声调及歌曲风格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其中几乎没有有效用到谐音、半谐音、头韵、简单词、常用词、具体词、口语词和俗语及短句、问句和祈使句等的应用。而是用了大量的复合句如:
World although this road of breadth but difficult walk
I see the frustrated pain of this human life
How much I still have to love me to still have how much tears
Want the heaven knows my gameness
英文流行歌曲在句法层面具有独特的文体特征。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文体特征是歌曲中短句的大量采用。由于长句通常是作者精心布设来表达复杂的观点, 而短句通常是作者不经意的真情流露, 用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给人以灵巧传神的印象。因此英文流行歌曲的大部分句子是短句。第二个文体特征是问句在英文流行歌曲中的频繁出现。问句可以创造出歌唱者好像正在和听众进行面对面对话的虚幻亲密氛围, 这种氛围可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激发听者的好奇心, 使听者产生共鸣。第三个文体是祈使句在英文流行歌曲中起到了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作用。上文已讲到情是音乐的灵魂, 因此除了音系和词汇方面的约束外, 句法层面是最重要的。以下看一下第二英文版本是如何通过有效利用句法来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弘扬中国文化的。
1) 短句的有效应用, 本歌词基本上由短句组成。
I’ll still cherish them.
Who’s calling me, waiting for me
Keep me company
Let me brave to be myself.
2) 问句
Where did I come from
Where’s my heart going
Who’s calling me, waiting for me.
3) 祈使句
Keep me company
Let me brave to be myself.
Get the heaven to know I’ll never give up.
这首英译的曲调很和谐, 体现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 同时具有音乐性、文学性, 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其实这首歌曲传递了中国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学会感恩, 表达感恩,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中国还专为感恩设立了节日———感恩节。那么英翻中的时候是否能把这一文化体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歌词“My thankful heart;grateful to fate.”中用如此简单、常用、口语话的词再加上短句的应用充分地传达了中国的感恩文化。“Let me brave to be myself.”祈使句的使用给人们一种震撼, 无任生活有多么的艰辛, 我们都应该鼓励自己怀着感恩的心克服一切生活障碍努力的生活。这一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 应该是整个人类的文化。
5 结束语
可见奈达功能对等四大标准对于中英歌词互译并不那么适用。中文歌词互译还是应该结合中英歌词特点、作词规则及中英音乐文化等综合考虑才能使中英歌词互译达到尽可能的对等。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 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 1969.
[2]Resis, Katharina&Hans J.Vermeer, 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M].Tubingen:Niemeyer, 1984:113.
[3]崔健周, 卢静.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翻译思想对比[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9 (3) .
[4]胡菊花.辩证反思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 (5) .
[5]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6]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7]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中英互译 篇2
Since I go to school, I move away from my hometown, I miss all the things there, the river, the water and the trees are so natural and beautiful. Though my home is faraway, I can feel it all the time, once I have vacation, I will go back to my hometown. No matter how far away I am, the home is inside my heart.
中文翻译:
中英互译 篇3
摘要:归化、异化都以原语是译者的外语,译语是译者的母语为前提。本文首先分析了习语常见的译法,然后从归化和异化两个角度分析了中英文习语互译之中的实际应用,最后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应该综合运用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从而使得中英文习语互译更好的表达出来,要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完成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归化 异化 中英文习语 翻译
翻译是一项传统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语言活动,翻译有着自身复杂性以及历史性,因此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翻译之中,往往用到归化与异化的策略,总体来说,归化策略便是使得译本能够贴近读者,使得读者对于文章理解更加的深刻,便是将文本拉近读者,异化策略则相反。归化、异化体现为两种方法取向,可以视为一种策略性的抉择。
1 习语常见的译法
人们使用习语有两个目的,一是要表达意思,二是要表达得生动形象。习语是是在生活之中,长期沿用的,并且整体的词语有基本的固定的结构。具有着一定的特征性,整体性、言简意赅、含义精简以及意义含在字面之下; 另外,词语结构相对紧密,而且具有着一定的凝固性,不可变动性,汉语习语的形式以四字格居多;而英语习语的形式则不定。
1.1 直译、意译与套译法
直译就是同时译出修辞意义与字面意义,如:“趁热打铁”就是从英语的“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直译成汉语的。如果习语中词语所指事物是全人类共有的,不是来自典故,就可以直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其中词语的联想意义,再以逻辑推理,推出整个习语的修辞意义。在英语成语翻译之中,有些成语可以应用多种翻译方法。例如,“覆水难收”可以意译为 What is done cannot be undone;也可以直译为 Split water cannot be gathered;还可以套译成 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1.2 加注法和增译法
上文之中介绍了三种翻译方法,在实际的习语翻译之中,有增译法与加注法。在普通的翻译之中,不断增加读者的习语理解,则需要翻译人员不断将一些相关的背景加到翻译中。如汉语习语“太岁头上动土”中“太岁”,英语习语as wise as Solomon中的Solomon,或虽然存在,但没有国俗语义或其国俗语义完全不同,这个时候的翻译如果无法传达修辞意义时,就可使用加注法,解释所蕴含的修辞意义。在翻译之中,为了能够使得翻译的文章更加丰满,会不断运用注释来补充背景知识,增译法可以来直接增补文章所需的相关信息。
2 从归化的角度谈中英文习语互译
归化就是在译习语时使用译语中现成的习语,归化的翻译法在长期而言更加能够使得翻译的文章更加通俗平易近人,不断避免出现多义句和有着错误的解释。因此,当原文和译文因为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出现文化的理解差别的时候,应该将译文之中不能够逐一找到精确词汇的语言,进行不同的语言的再加工,把它们变成读者耳熟能详的文化形象。
中西文化中的习语和经典用语常采用归化的翻译来处理。为了收到更好的翻译效果,使得翻译更加贴切,在英语习语汉译中采用对等的汉语习语和归化的策略。归化法也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近似法,同时传达修辞意义与部分字面意义。例如: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可译为英语的近似习语burn ones boat。又如:The most useful medicines are often unpleasing to the taste.良药苦口。二是借用法,传达修辞意义,换掉字面意义,两种语言中有些习语字面意义不同,但修辞意义相同,例如:汉语中的“杀鸡用牛刀”可借用字面意义不同但修辞意义相同的to crack a nut with a sledge hammer。
3 从异化角度谈中英文习语互译
所谓异化,就是保留原语习语的字面意义,再现原语形象。因为习惯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所以,其中能够折射出民族的特性与传统性。基于习语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习语整体都能够与民族的特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折射出该民族语言的具体特征。但是,文化与语言不会是全然没有变化的,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不断的内涵新加其内部。它们对异域语言及文化具有包容的能力,能将异质文化中的有利因素逐渐转化为自己文化的有机部分;反过来,文化也可以渗透进入其它文化,并逐渐影响到其它文化。在较为早期的欧美文化之中,归化翻译法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直到后期异化的翻译方法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施莱尔马赫被公认为异化翻译法的倡导者。
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相互文化不同的人员的文化之间不断地交流存在着阻碍,韦努蒂认为翻译是要表达这种差异,而不是消除。例如《红楼梦》第六回中的成语“谋事
在人,成事在天”杨宪益、戴乃迭译为“Man propose
Heaven disposes.”(杨宪益、戴乃迭2003) 英语中有现成的说法“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但采用归化译法,“God”一词有违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会让译文读者误以为中国人的信仰与西方人类似,因此译者改用异化译法,将“God”改为“Heaven”能够良好地体现这个习语中的文化特色。
在不断发展的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之中,应该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得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解除相应的英文翻译的死板翻译造成的不必要的翻译障碍,比如将“桃李满天下”在运用异化翻译策略的过程之中翻译成为“Have the peaches,and plums all over the world”。
4 结语
总体来说,英文翻译是普遍的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基于跨文化的传播角度而言,进行翻译的机构,翻译活动之中,不要過于将归化和异化强硬的执行,而采取过于单一和绝对的方式。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经验,并且结合不同的语言因素,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群,顺应社会及文化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把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就可以有效地完成不同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王东风.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
中英文本互译文化误读的另类效应 篇4
Nida认为, 翻译即是交际, 其过程要看人们在阅读原文时所获得的东西, 这体现了Nida“读者反应论”的翻译观。我们说,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大多数是通过翻译完成的, 所以, 翻译中“文化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误读和误译确实不利于跨文化的交流, 中英翻译文化史似乎都证明了这一点。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西方科学的发展, 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 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 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他看来, 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 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而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人们常爱引用这段“至理名言”来表达对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自豪感, 殊不知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地道的误译, 而且原文也没有“在中国”几个字, 这句话应译为:“如果这些发现果真做了出来, 那倒是令人惊奇的。”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 刻意把“红”译为“绿” (Green) , 误导了英语读者对“绿”的联想, 因此, 西方读者读英译《石头记》同中国读者读《红楼梦》原著的反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对读者正确理解异质文化的本质产生了负面影响。
文学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不利于译文读者全面了解“他者”文化的民族特色, 不利于文化信息的准确传播, 有时不利于超越“自我”文化的局限性, 不利于克服对“他性”文化的公正评价。但是, 在民族文化交流实践中, 这种结论确实有失偏颇, 正因为“文化误读”的存在, 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二.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另类效应
从表面看来, 尽管因文学文本翻译的文化误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所难免, 但是译者对源语文学文本的文化有意进行“误读”, 期待着接受者作出积极反应, 以实现翻译者有意附着于译文的意图。因此, 译者在翻译中的有意“误读”, 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 具有特定的积极意义, 它可以通过译文与目标语文化的日益融合, 启迪潜在读者进行创新, 这种“误读”功不可没, 这在文学翻译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一切阅读均为‘误读’, 世上没有释义的存在, 只有‘误读’的存在。”文学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误读”的过程, 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 这种“独创性的误译”是一种文化 (源语文化) 在另一种文化 (目标语文化) 里的流变和创新, 有时甚至误译的译本常常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文化效应。王克非认为:“从翻译文化史看, 起到重大的文化作用的译本, 不一定是翻译精品。翻译常常是一种创造, 掺杂有误解、删改、发挥的种种所谓不准确译本, 导致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受容, 创生出不同的但很有意义的效果。”但是, 这种“掺杂有误解、删改”的译文一旦被普遍接受, 他就能产生巨大的艺术力。
例如, 著名的汉学家、意象派发起人庞德对中国诗就进行了自己独到式的“误读”和误译, 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现代意象派新诗运动。庞德的翻译“误读”在西方文学中具有极大的文学创新的参考价值。通过误译原作, 庞德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创作价值和新的生命源泉, 例如, 他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译The smoke-flowers are buried over the river。经过庞德之手, “烟花”被译为the smoke-flowers (冒烟的花)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 译文是不忠实于原文的, 显然是误译, 但其“误读”的译文结果把扬州“烟花”三月那种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和优美意境渲染得更加浓郁, 如临其境, 译文之美胜过原文, 真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类似例子在庞译中不胜枚举。庞德的误译不仅激发了西方人对中国古诗的兴趣, 而且开辟了西方意境优美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 为中西跨文化的文学交流, 丰富世界文学的表现形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它也为我们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误读”的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文化研究价值。
再如, 伟大的翻译家鲁迅先生, 在翻译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著《察拉图斯特拉的序言》时, “误读”了尼采的“超人”本意 (其本意是超越自身) , 结果这种“误读”启发了鲁迅的创作灵感, 并在其作品中猛烈抨击和辛辣地嘲弄了中国的封建礼教和“吃人”的旧文化, 这再次证明了“误读”的独创价值。尼采的思想里有著名的“权力意志”说, 即“我愿成为其它民族的征服者”, 而茅盾先生却解读为:人类只有向“权力意志”挑战, 不愿做奴隶, 不愿像猪狗一样苟且偷生, 才能不畏强权去追求解放和自由。茅盾结合中国当时的现实实际, 从弱国反占领和反征服的角度, 故意“误读”尼采的占领和征服的本意, 旨在激励当时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敢于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反侵略﹑反占领,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鼓舞斗志。因此, 我们说, 鲁迅、茅盾等翻译家们充分利用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克服人民的畏难情绪, 唤醒人民的斗志, 实现文学救民的愿望。也可以说, 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有时可以打破目标语文化的封闭和僵化的惰性状态, 积极促进其变革, 在文化发展中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中英互译文化“误读”的现实意义
文学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与误译, 客观上, 他们都是一种文化过滤或文化选择, 译者解读原文文本时, 毫无疑问是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 带有“前理解”的, 这种“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本土的文化特质。然而, “误读”却填补了语言文字之间的空白, 赋予了文本新的意义, 清除了文学文化交流的障碍, 彰显了其另类的实际效应:
首先, “文化误读”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文学作品更容易在引入国的传播。正是因为林纾的翻译才源源不断地把大量优秀外国作品引介到中国, 从而在当时的中国激起了“外国文学热”。在他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中, 虽然误读、误解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但这恰恰使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 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中国文学的样式增添了多姿的色彩。
其次, “文化误读”促进了本族语文化的发展。译者对异性文学文化的“误读”而创造出的新文学“产品”, 在特定的语境下, 有助于建构本族语文化新的文学样式, 从而促进其发展。尤其是在本族语文化缺乏异语文化的文学形式时, 经“误读”的译品可以催生出一种新形式, 或者说是一种创造。庞德正是利用中国诗的意象, 对其进行“发明式”的“误读”和误译, 引发了20世纪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 促进了意象文论的产生, 意象派在美国文学界风靡一时。
再者, “文化误读”最终促进了世界文学文化的融合性和对话性。“异性”文学在本土得以传播从而注入新鲜的营养, 结果使本土文学文化得以长足发展, 尽管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在所难免, 但最终达到与异质文化的融合。从另一角度讲, 虽然“异性”文学文化之间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可透明性和不可译性, 但正因为“文化误读”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逾越这种文化壁垒, 而使异质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 我们通过对中英文本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探讨, 可以得出以下总体认识:
因译者而产生“误读”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社会文化因素的客观原因, 也有译者的动机、目的和态度等主观原因;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化方面, 还体现在文学、政治文化、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文化等方面;翻译的“误读”虽不利于译文读者真实﹑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源语文化的精神本质, 并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但是, 翻译的“误读”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文化语境下, 可以丰富目标语文化的艺术表现力, 启发文学创新意识, 使翻译与创作构成一种互动关系, 客观上有利于目标语文学发展, 甚至可以推动社会的变革。
诚然, 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局面, 跨文化交际的手段日益先进, 我们要在翻译中尽量避免消极的“文化误读”, 减少“误读”带来的弊端, 提高跨文化的翻译水平;同时, 我们也要加强“文化误读”和误译在跨文化文学交流中的价值和作用的研究, 将其积极效应发挥到极至。
参考文献
[1]陈明远.对爱因斯坦的误译[J].文汇报, 1998年。
[2]布鲁姆.误读图示[M].北京:三联书店, 1989:134页。
母亲节句子中英互译 篇5
Mother’sDay is coming, and I even want to say, “My mum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nthe world.”
母亲节就要到来了,我想说,“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Istill remember the day I bought a bunch of carnation for my mum. I will neverforget the smile when she accepted the flowers. That Mother’s Day was wonderful.We had a small cake, a warm talk.
我还记得那一天我买了一束康乃馨给我妈妈。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接过花时的微笑。母亲节是非常美好的。我们一起吃了一个小小的蛋糕,温馨地谈话。
Iconsider mum a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 in a family. My mum is a great, greatmum. I love her. I wish her happy not only on the Mother’s Day. Moreimportantly, I wish her always happy and healthy.
我觉得妈妈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妈妈是很伟大的。我爱她。我希望她快乐,不仅仅只是在母亲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她永远健康快乐。
Mother’sDay is coming. I decide to do something special for my mum. Thanks all mothersin the world. Happy Mother’s Day.
英汉互译中的中英思维转换研究 篇6
关键词:思维方式,翻译,英语,汉语
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 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思维内容。从文化角度看, 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的表现。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 东西方国家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导致汉英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能否处理好这些差异, 关系到译文的质量。本文仅就句法层面做简要分析。
一、综合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综合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方形成了重综合, 西方重分析的思维方式。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孟子言“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也”,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直到北宋理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 这种主流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其目的是追求自然界与人的统一, 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在语言上的表现则是汉语句子注重“以意统形”, 句法特征为意合, 即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汉语句子大多由多个小句平行铺排, 形式上犹如环环相扣的“竹节”, 形成了视点上流动, 形态上松散, 内容上完整的格局。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连接手段, 注重隐形连贯。如“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西方强调“天人之别”。古希腊文化蕴含很强的个体本位的文化观念。哲学家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表露出强烈的个体意识。神话中海伦和金苹果引发的特洛伊战争以及阿喀琉斯之怒, 都体现了重个体的理念。这种将自然置身于人的对立面的思想, 使西方人形成了分析性思维。因此, 英语句法特征为形合, 借助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句式结构均以SV为主干, 围绕这一主干进行空间搭架, 其形态犹如枝丫横生的大树。“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译成英语, 关连词显得很重要:As you sow, so will you reap.
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先秦时期《周易》就借助具体的形象符号, 崇尚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中国的文学作品深于取象的特点也由来已久, 《诗经》中的“比兴”, 《楚辞》中的“香草美人”汉赋的“错彩镂金”都体现出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文心雕龙》中说:“诗人感物, 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 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而英美人一向重视分析和实证, 主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因而英语常常使用大量的含义概括。如“画龙点睛”可译为bring out the crucial point。
汉语倾向于模拟生活, 在表达中注重动态描写。英语的动词有形态变化, 因此常将动词名词化。例如“一看到那棵树, 我便想起了童年时光。”译为英语则是The sight of the tree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
在语序上, 汉语的词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句子。如《春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春, 王正月, 陨石于宋五;是月, 六鹢退飞, 过宋都。”《公羊传》对此做了解释:“曷为先言陨而後言石?陨石记闻, 闻其嗔然, 视之则石, 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後言鹢?六鹢退飞, 记见也, 视之则六, 察之则鹢, 徐而察之则退飞。”这样的叙事完全是现实情境的再现。英语的句子则置于语法的逻辑分析中, 语序可以根据语法关系移动或转换。如成语“一触即发”, 译为英语则为explode at a touch。
三、圆式思维与线式思维
贵和谐, 尚中道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有深刻的影响。孔子提出“温柔敦厚”的“诗教”说, 提倡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审美标准, 因此中国人在表达上总是讲究委婉曲折, 追求“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的神韵, “睹一事于句中, 反三隅于句外。”的言外之意。表现在句法上, 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 强调句子的意义和功能, 句首的成分往往是话题, 后面的部分是对它的陈述和说明。如;“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 在海洋型的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民族一向重视分析和实证, 是非判断, 果断明朗, 绝不含糊。表现在语言上, 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 建构在主谓轴上, 句子的中心往往在句首, 一目了然。因此在汉译英实践中, 找准句子的主语和与之匹配的谓语是译好句子的关键。例如:“近来忙于其他事务, 未能早些复信, 深感抱歉”。译为英语则是:I am very sorry that the pressure of other occupations has prevented me from sending an earlier reply to your letter.汉语的无主句在英语中确立了主谓关系。
结束语
以上从句法层面上探讨了英汉互译中的中西思维差异, 在翻译实践中这种差异的体现是多层次的, 当然这种差异也不是绝对的, 在全球化境遇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理解, 认同并运用彼此的思维方式, 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2—6.
[2]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289, 176, 246.
中英互译 篇7
影视片名,是影视作品的品牌商标,直接起着“导视”和促销的作用,同时它作为鲜活的语言运用实例,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民族的审美态度。影视片名的翻译不仅要深刻理解源语言片名的内涵,要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和规范,且富有艺术魅力,还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特别是影视观众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性,片名翻译更需讲求译名的一致、协调、匹配。以下通过部分具体影视片名中英文翻译的实例,总结介绍其翻译的背景协调原则。
一、影视片名中的专有词汇翻译
大都影视片喜欢用人名或地名做片名,借以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或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异国人名、地名感到陌生、拗口,如果直译,势必会降低观众的兴趣,使导视及促销作用大打折扣。例如:
Annatasia——《真假公主》/《安娜塔西亚》,
Cleopatra——《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
Casablanca——《北非谍影》/《卡萨布兰卡》,
Leon——《这个杀手不太冷》/《莱昂》
当然,如果影片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地点如果能为异域观众所熟知和接受时,就可采取直译法。例如,Cleopatra在古埃及历史上非常有名,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发展,世界名著的不断普及,中国观众对这个名称逐渐熟知,因此早期的《埃及艳后》可直译为《克丽奥佩特拉》。反而,这一翻译更有异域情调。
The Matrix直译为“矩阵”,此片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中国上映时中国人对电脑及网络知识的普及程度远远赶不上欧美国家,但对“黑客”一词是较熟悉的。这一译名帮助Matrix在中国成功地吸引了一批对网络世界既恐惧又好奇的年轻观众,正是这批观众在成熟之后成为“黑客”Ⅱ、Ⅲ的中坚观众群。随着电脑的普及,时机成熟, 《黑客帝国》第三部自然而然地直译为《矩阵革命》,并没有多少观众因表示不理解片名而不看电影,相反,这一片名却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
刮痧本为中医传统疗法名称,英语中没有对等词。电影《刮痧》的英文译名The Guasha Treatment。若仅取音译,西方人不知为何物,所以加上treatment一词以助理解。
由此可见,对含有专有词汇的影视片名的翻译要考虑不同时期,不同观众对这一词汇的理解接受能力,因此,影视片名的中英文互译要兼顾观众的背景协调。
二、影视片名中的普通词汇翻译
有些影视片名称中的普通词汇在源语言背景下暗含着一些特定的寓意或所指。但由于中英文语言系统的巨大差异性,以及两者迥异的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社会制度、宗教、价值观等,在翻译过程中常出现语义空缺。例如:Seven《七宗罪》翻译时若不添加词汇,就不能完全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所以,意译或意译直译相结合就是必要的。
有时,在中英文中,部分词汇有相同的所指意义,却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时也要增添词汇补充目标语言缺失的联想意义,例如:Speed在英语中有“超速”的意思,这一意义本身就有“危险”的暗示,具有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语用功能,而汉语“速度”缺失这种联想意义,译名中添加“生死”两个字既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又增强了片名的语用功能。这样,片名的翻译语意才完整。
影片They,原片名对中国观众来说毫无吸引力可言,甚至莫名其妙,而译名《噩梦缠身》无论从艺术性还是市场效应方面显然都比直译《他们》更胜一筹。美国电影Marvin’s Room讲的是有关亲情与爱的故事,如果按字面译成《马文的房间》,则显得不伦不类,不知所云。译者匠心独具把片名译成《一切从心开始》,与影片内容十分贴切,令人回味无穷。
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叫麦克默菲的男子在疯人院的遭遇,台湾片商将此直译为《飞越杜鹃窝》就贻笑大方了,因为没有把握好“the Cuckoo's Nest”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的cuckoo's nest寓为“疯人院”,因此应译为《飞越疯人院》。
影片The First Blood直译为《第一滴血》也是错误的。因为the first blood在英语中是一个习语,意思是“the first success in a contest”,所以该影片正确的译名应是《初战告捷》。
影片Earthquake,原译为《地震》,致使不少观众以为是一部科教片,后译为《惊魂夺命》,让人一下联想到雷霆万钧、惊魂失魄的灾难场面,对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张艺谋执导的名片《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讲述的是旧上海滩黑帮火拼、三败俱伤的悲剧故事。该片名很难直译,如果勉强为之,必定让外国观众不知所云。而译为The Shanghai Triad则令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以上例证,影视片名的翻译不是看词汇翻译的正确,而是看译入语观众的理解接受与否,所以,我们在对影视片名的翻译要运用背景协调原则。
三、影视片名中的异域文化转译
由于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源文化背景下的观众本可以心领神会的片名若直译过来,会令译入语观众十分费解。
《卧虎藏龙》描写的是武林恩怨情仇,反映了江湖中人明争暗斗、错综复杂的关系。其片名也暗示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哲理。它的英译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是按原意直译的,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富有美感。但Tiger和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另有所指,尤其是在英语语言中, “dragon”作“魔鬼”解释,为避免引起理解的歧义,我们不妨将此译为The Lion's Roar。一来英语国家人士对此耳熟能详,二来也正好表达了故事主人公李慕白从厌倦江湖、藏而不露到逼上梁山,最终与仇敌同归于尽的英雄形象。或者也可译为Doomed Heroes,虽无原名的神韵,但至少还契合影片的内容。
影片Forest Gump《阿甘正传》,gump是方言“笨蛋、傻儿”的意思,主人公Gump是个智商底下的迟钝儿,说英语的人一眼就能从片名中获得关于主人公的重要信息——傻;所以,中译名保留了Gump的中文音,同时,为符合中文发音习惯另加了一个音节“阿” (中国南方许多省份用“阿X”来做称呼) ,阿甘这个本土化的名字很符合主人公憨厚、善良的性格。本片描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并幽默地把他穿插在美国最经典的历史事件中,使影片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中译名中的“正传”看似正经,但鉴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国观众对《阿甘正传》中暗含的戏谑味道心领神会,于是,此译名真正实现了“等效”。
香港电影《大话西游》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对孙悟空踏上去西天取经之路前的一段经历进行了戏说。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和这部小说的英语国家的观众来说,可能连孙悟空是谁都不知道,如果采用直译,译为The Story of Going West,恐怕是云山雾罩,令人误以为是一部游记。译者入乡随俗,借用了西方神话中关于Odyssey漂泊欲返家圆的故事,将该片名译为Chinese Odyssey,意指唐僧师徒四人西游取经的故事就如Odyssey返家的旅程一样充满艰辛,帮助西方观众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去理解,不因文化的缺失而产生误解。这种译法,正是基于观众已有的知识文化背景考虑的。
英文译名Chinese Odyssey 1:Pandora's box《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Chinese Odyssey 2:Cinderella《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更是将中西神话传说对比结合的神来之笔。月光宝盒和Pandora's Box都属于神奇、虚幻的东西,灰姑娘Cinderella与水晶鞋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这样翻译,几乎可以说是天衣无缝,非常恰当。
因此,对影视片名的中英文互译要熟知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这样,创造出来的翻译才比较贴切、一致、匹配,更加便于观众的理解,从而译名更为成功。
综上所述,影视片名的中英文互译就不仅仅是词汇翻译的正确与否,而是既要鉴于影片的内容,也要考虑特定的文化寓意,尤其要兼顾中英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异同。我用背景协调加以概之,此处的背景用英文表示是context, 协调用英文表示是harmony。因为,科学的最一般特性是协调性。“协调”是“一致”、“配合得好”的意思。
翻译时,无论从思维的理解和创造,还是从译语的接受和评价过程看,背景协调都是对影视片名中英文互译的一条理想标准。背景协调原则是个动态的标准,对影视片名的中英文互译随着观众的知识文化背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为,这种翻译没有什么标准可以彻底判定翻译的对错。我们所能判定的只是译语在一定时段内的背景协调状况。翻译的过程不仅自己要明白,重要的是还必须让他人明白。因此,影视片名的中英文互译要尽可能多地承载原文的文化信息,这样,翻译时就必须要时刻考虑其背景协调原则。
摘要:翻译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 是一种特殊创作。影视片名的翻译不仅要深刻理解源语言片名的内涵, 翻译时要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和规范, 且富有艺术魅力, 还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 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因此, 对影视片名的中英文互译时就必须要时刻考虑其背景协调原则。协调是“一致”、“配合得好”的意思。
关键词:影视片名,翻译,背景协调
参考文献
[1].马雷.冲突与协调――科学合理性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2].朱玉霜.浅谈影视中英译名与其文化的折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8)
[3].麻争旗.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 (2)
中英互译 篇8
旅游文本一般说来主要指旅游景点制作的文字材料, 如旅游宣传手册、风景图片、门票及墙壁上印刻的文字。旅游文的翻译, 正是中国译界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与全球化加速发展所掀起的国际旅游热潮相呼应。旅游文的翻译, 反映的是一个国家译者整体的文化素养和受教育水平, 在更高的层面上它关乎国家的形象, 当然最直接的是给游客的印象, 所以它又间接地与旅游产业密切相关。一句话, 旅游文的翻译马虎不得。下面让我们先考察两篇例文所运用的翻译策略。
例1
原文: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Niagara Falls, Canada that appeals to the lover, daredevil and poet in everyone.Over the years Niagara Falls has evolved from a strategic military post to a prosperous trade centre, and finally into a world class year-roundtravel destination.
Nature has left an indelible mark on the Niagara region.The Canadian Falls, with a height of 54 metres (177 ft) , and the American Falls, at 56 metres (184 ft) high, are true wonders of nature.Royalty, poets, and celebrities have all come to Niagara to experience its awe inspiring wonders. (见http://www.infoniagara.com/attractions)
译文:尼亚加拉大瀑布横跨美加边境。加拿大境内的瀑布高54米;美国境内的瀑布高56米。在这里, 大自然展露出她瑰丽的奇观。每一位游客, 来到这里, 观瀑布磅礴气势, 必会豪情大发, 兴踏平天下险阻之意念;览奇丽景色, 诗情勃发, 欲讴歌大自然鬼斧神工;流连忘返, 喜爱之情顿生。王室贵胄, 文人骚客, 名流显要, 无不慕名而来, 体验瀑布的惊心动魄, 领悟瀑布的无上妙谛。
历史上, 尼亚加拉大瀑布, 曾为战略要地, 后来成为繁荣的商品集散地, 最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常年游客不断。
上面的英语原文是对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总体性介绍, 其结构为:议景-事实-事实-议景。开篇议景处讲的是游人的感受, 接下来是介绍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历史, 然后是介绍瀑布本身, 最后又回到游人的感受上。值得注意的是, 英语议景文字远非汉语同类文字那样飞扬奇丽。如果采用全译策略, 照搬原文结构, 就会出现语义不连贯、文体不协调的译文。如果采用黄忠廉先生倡导的“变译”策略, 如编译、译述、译写等手段, 运用增、减、并、改、缩、仿等技巧, 灵活翻译原文, 可能会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祈使功能。具体地说, 就是打乱原文的结构, 将原文中与主题不够密切的叙述瀑布历史的文字单独成段置于文末, 采用事实-议论-事实的语篇结构, 并将议景文字尽量译得有文采一些。
例2
原文:
中国张家界
张家界是1988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省辖地级市, 辖管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县、桑植县。张家界市位于中国湖南西部, 其气候属中亚热带原型季风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16℃, 全市总面积4536平方公里, 总人口154万人, 居住有汉族以及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
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三大板块组成的核心景区叫武陵源。这里保持着长江流域五千年以前原始的、古朴的自然风貌。自然景观兼有泰山之雄、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境内“奇峰林立, 怪石嶙峋, 树茂林丰, 溶洞群布, 沟壑纵横, 溪水潺潺, 珍禽竞翔, 奇花争妍, 藏峰, 桥, 洞, 湖于一体, 汇名山大川之大成。”著名园林学家, 清华大学朱畅中教授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张家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世人所认识。张家界以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原始神韵, 一展雄姿, 就成为遐尔闻名的旅游胜地。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10月, 国务院公布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将武陵源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12月, 武陵源同时获国家AAAA级质量认证, 并捧回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金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技术评价报告》中指出:武陵源在风景上可以和美国西部的几个国家森林公园及纪念物相比。武陵源具有不可否定的自然美。因为它拥有壮丽而参差不齐的石峰, 郁郁葱葱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
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富, 除张家界核心景区外, 周边景区丰富多彩。市境内有雄伟壮观的天门山, 浪漫而刺激的茅岩河漂流, 有江南名刹──普光禅寺, 有亚洲第一洞──九天洞。有贺龙元帅等历史名人故居, 还有当地古朴的民族风情和那惊世骇俗的张家界硬气功, 使中外游客兴趣盎然, 流连忘返。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全市已开发旅游区 (点) 12个, 建成游览线20多条, 建成景区游道300多公里和景区索道两条。张家界火车站已与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旅游列车。
张家界机场与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航班。张家界的邮电通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有饭店400多家, 床位总数达3万多张, 其中星级宾馆20余家。全市有为旅游服务的旅行社50多家。
随着张家界知名度不断提高, 张家界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 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张家界的各族人民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正在加快步伐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朋友, 张家界欢迎您! (见胡述编《奇山异水张家界》)
译文:
Zhangjiajie, China
Zhangjiajie was approved as a prefectural city on May18, 1988 by the State Council with the jurisdiction over Yongding and Wulingyuan districts and Cili and Sangzhi counties.The city is situated in the west of Hunan Province, covering an area of4, 536 square kilometers with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1, 524, 000, and here live some nationalities of Han, Tujia, Miao and Bai.Its climate belongs to a subtropical monsoon humid climate and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is 16℃.
The main scenic spot is Wulingyuan consisting of Zhangjia-jie National Park, Tianzi (Emperor) Mountain Natural Reserves, and Suoxi Gully Natural Reserves, which still preserve the features of primitiveness, simplicity and nature of the Yangtze Valley5, 000 years ago.The natural scenery can equal Mount Tai in magnificence, Guilin in elegance, Mount Huang in uniqueness and Mount Hua in precipice.Professor Zhu Changzhong, a famous hor-ticultural expert at Qinghua University, once highly praised it as Number One Miracle Mountain in the World for its uniqueness of all famous mountains and valley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ofty peaks, bridges, caves and lakes;within sight are the forested stone peaks and steep cliffs, densely growing jade-green plants, birds soaring and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and the stone caves, valleys and streams which can been seen all over the forest park.
Zhangjiajie got known to the world in the 1980s, and has become a famous tourist spot for its uniqueness of natural features and primitive charm.In 1982, it was granted the name the First National Forest Park by the State Council.In October 1998, Wulingyuan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key historical scenic spots by the State Council.On December 7, 1992, it was put into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Catalogue by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of UNESCO, and in December 2000, certified the State AAAA Quality and awarded a golden medal of the State-level Civilized Scenic Resort.It was pointed out in the Technical Appraisal Report by the Alliance of International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that Wulingyuan can be comparable with some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Indeed, Wulingyuan has indelible natural beauty for its innumerable fantastic rock formations, luxuriant green plants and clear lakes and streams.
Zhangjiajie City boasts abundant tourist resources, such as Tianmen Mountain, romantic and exciting drifts on Maoyan River Puguang Temple--a famous Buddhist temple in southern China, Jiutian Cave─the number-one cave in Asia and here is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Marshal He Long.And what's more, visitors both abroad and at home are extremely attracted by the simple folk customs and Zhangjiajie hard Qigong performance.Apar from all these, there are some other neighboring scenic spots.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development, there are now 12scenic spots, 30 tourism routes, 300-kilometer-long tourism road and 2 cableways.Zhangjiajie railway station is linked with more than 10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by passenger trains and its airport is connected with more than 20 cities by flight routes Its telecommunications and postal service are well developed reaching the advanced level of the country.In this city there are more than 400 hotels with the total number of 30, 000 beds, among which more than 20 are star hotels, and also more than 50travel agencies here.
Zhangjiajie now is becoming well known to the world so a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facilities for tourism of Zhangjiajie.The Zhangjiajie people are carrying on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ies and trying their best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tourism.
译文运用了不少翻译技巧。第一是省略法。第一段第一句为判断句, 判断词“是”省略未译;同一句中的“省辖”因为有暗示, 也被省略。此外, 下文中一些华丽的词藻, 如“怪石嶙峋”、“惊世骇俗”、“兴趣盎然”, “流连忘返”等都基本上略去。第二是分句与合句法。第一段第二句较长, 译文切分为两个句子翻译, 并对句序进行了调整。第二段一、二句合为一句, 第二句用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表达。第二段的最后两句存在因果关系, 译者果前因后地将其合译为一个长句。第三是选词法。第二段第三句“兼有”译为can equal, 第四段首句增加动词boast, 都显得比较贴切。第四是夹注法。“天子山”的“天子”的翻译采用音译+释义的办法, 释义紧随音译, 放在圆括号内。第五是词序调整法。第二段的“泰山之雄”, “桂林之秀”, “黄山之奇”, “华山之险” (包括其中的“泰山”、“黄山”、“华山”) , 第四段的“江南名刹──普光禅寺”, “亚洲第一洞──九天洞”等的翻译, 根据英文习惯调整了词序。第六是转换法。一是语态转换。原文第三段的六、七句, 第四段的末句, 第五段第二句等, 由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二是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原文第三段的直接引语被译为间接引语。三是逻辑转换。原文第六段首句各部分为并列关系, 在译文中转换为目的关系。第七是意译法。第六段最后一句为意译。
总体来看, 汉语旅游文本风格间杂, 述景处文字朴直, 议景处文词华丽。即便是古代的写景文本亦具此风格。《徐霞客游记》的文字的确简朴, 但也不乏“琪花玉树, 玲珑弥望”, “石梁卧虹, 飞瀑喷雪”, “峰索水映, 木秀石奇” (见《游天台山日记》) 之类的华词丽语, 更不用说《岳阳楼记》中的“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沈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此等文字, 谁人能忘!
2 结论
汉语旅游文本, 朴中见丽, 古今一也, 而今尤盛。英语旅游文本则相对说来要朴实一些。关于英汉旅游文体的主要差异, 何志范先生说:“一篇中文旅游文章, 在描绘一景点或某一壮观活动时, 往往文采奕奕, 婆娑多姿, 华丽词藻娓娓动听, 有时竟贯穿全文。然而我们在阅读英美旅游文时, 这类现象并不多见, 此时, 译者可根据外国读者的习惯, 把中文堆砌的词藻用简洁明快的英文表达出来。适当调整词语, 力求保持原作韵味, 做到忠而不泥, 活而不滥, 贵在句炼词精。殊不知, 过多的修饰语会失之于累赘沉重, 译文令人厌读, 达不到我们宣传旅游景点的目的, 岂非弄巧成拙?” (见乔萍等编《散文佳作108篇》, 180页) 。何先生虽然谈的是旅游文的汉译英, 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那就是在做旅游文的英译汉时, 要考虑汉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口味, 将平易的英文尽量译得有文采一点。
摘要:该文对中英旅游文本的文体差异和翻译原则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并结合实例分析讨论了旅游文翻译中一些常见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汉语,英语,旅游,文本,翻译
参考文献
[1]胡述.奇山异水张家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2]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3]乔萍.散文佳作108篇 (汉英英汉对照) [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