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动物习语(精选11篇)
中英动物习语 篇1
1、文化视角下动物习语的翻译意义
世界上的国家如此之多,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 英汉之间也是如此, 其文化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所以动物习语的使用有时也是不同的。因此, 对于动物习语的理解应基于其国家文化, 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 对于翻译动物习语是很有必要的。同时, 也是避免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有效途径。
2、动物习语中翻译的不对等现象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方法, 它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是有差异的。所以, 同一动物形象的意义可能也是有差异的。一方面, 它们的概念意义相同, 内涵意义却不同;另一方面, 动物名称在源语中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目标语中却没有。因此, 动物习语的翻译要基于英汉文化差异, 即动物习语文化上的不对等。下面, 简述几方面导致动物习语翻译不对等的原因。
2.1 地理环境差异导致的不对等
不同的社会地理环境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生活经验产物, 同一种动物形象可能在西方人和中国人眼中的认同感是不同的。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从而导致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思维方式或方法不同。
中国主要是一个陆地国家, 人民主要从事于农耕劳作, 其农耕文化为习语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牛"在农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所以, 出现了许多关于"牛"的习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 九牛二虎之力, 风牛马不相及, 对牛弹琴, 多如牛毛等。
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 渔业在该国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 所以产生了许多与"鱼"相关的习语。例如:big fi sh (大亨) cool fi sh (厚脸皮的人) dull fi sh (枯燥无味的人)
Fresh fi sh (新囚犯) loose fi sh (放荡的人) shy fi sh (羞怯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 形容一个人固执于一件事情, 即使告诉其会导致不良后果, 仍不改正时, 汉语中会说“像牛一样倔强”;英语中则说“as stubborn as a donkey”。
2.2 风俗习惯差异导致的不对等
风俗习惯是意识文化的反映, 风俗习惯的多样性也为习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动物习语都源于风俗习惯。英汉中, 风俗习惯的不同体现在多方面。人类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例如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钟爱的讨厌的动物。
在汉语中, 狗被赋予了贬义的情感色彩。有类似于这样的习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这些足以表明了中国人对于"狗"这一动物的消极情感。而在西方文化中, "狗"是一种宠物, 甚至被视为家庭成员。许多关于狗的习语并没有贬义色彩, 例如:“clever dog” (聪明的小孩) “lucky dog” (幸运儿) “a sea dog” (老练水手) 。
2.3 宗教信仰差异导致的不对等
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信仰的不同反映了文化差异。以蝙蝠为例:西方人认为bat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 它象征着丑陋和罪恶;而在中国文化中, 蝙蝠的"蝠"与"福"同音, 被中国人看成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在中国, "龙"是一种吉祥的动物, 被中国人视为一种文化图腾。以"龙"为象征的习语有很多, 如"东方巨龙"“望子成龙”等, 其暗含了一种积极的文化色彩。而在西方国家中, dragon被看成是罪恶的象征, 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怪兽, 为西方人所厌恶。
3、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3.1 直译法
基于英汉语言中对某些动物的共识, 某些动物习语在英汉语中的形象和比喻意义是相同的, 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直译法, 既保留了原语形象又体现了深层意义。例如:
然而, 这一方法也存在缺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 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形象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其他的翻译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3.2 形象替代法
由于语言上的文化差异, 相同的喻义被赋予到不同的动物身上。对于这一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形象替代法, 即将一种动物形象转换为另一种动物形象。
汉语中, 形容人胆小, 没有勇气时, 用老鼠这一动物形象来打比方, 有"胆小如鼠"一说;然而, 在英语中, 人们使用as timid as a rabbit来表达同一意义。两个习语有着相同的内涵, 却使用了不同的动物形象。
使用不同的动物形象, 会破坏原习语中的氛围, 损坏原习语中形象的整体性, 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
3.3 直译加注法
有一些动物形象无法在另一语言中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其形象直译后不能为目标读者所理解, 若采取意译法又会失去原有的形象性2, 对此, 可以采取直译加注法, 即直译出其字面意思后, 再解释其深层意思。如: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 (塞的像沙丁鱼罐头一样, 拥挤不堪) 。
结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语言都能反映出独有的文化内容。在文化的视角下研究语言, 更有助于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与交流。动物习语作为语言中的一部分, 一种修辞手段, 更是丰富了语言。在文化视角下探讨动物习语的翻译, 更有助于把握习语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锡麟.英语成语谚语趣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中英动物习语 篇2
Abstract Idioms usually include idioms, proverbs and allusions.Large in quantity, long in history and rich in cultural informatio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are deeply rooted in life.Idioms represent the social phenomenon and natural rules accurately with lively and plain words.As far as their underly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concerned, some idioms are completely or partial equivalent both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while some others have nothing in common at all.In order to convey their cultural information fully, faithfully and effectively, we can translate these idioms word for word, give notes or add extra word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idioms and gives some specific approaches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 translation.摘要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以及典故等。英汉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习语常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社会现象、自然法则,高度地阐述人文习俗、思想感情。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习语中有些文化信息完全对应,有些部分对应,还有一些无任何对应的关系。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习语时,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含的文化内涵,视具体情况,或英汉对译,或文外加注,或另添字词。本文从多方面比较英汉习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列举出在英汉习语翻译中常见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直译多适用于文化信息完全或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翻译,而意译多用于无对应关系的习语。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1.英汉习语的不同所反应的文化背景差异
1.1生活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无不与人们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欧边缘,与西欧很多国家相邻,国内有很多富有特色、享有盛誉的城市和河流,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都反映在习语上,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进退维谷)”,“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英国的产煤中心),“Set the Thames on fire”(火烧泰晤士河,伟大的壮举)。中国自古以来便以锦绣山川而著称,有些习语直接反映了这一特色,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有眼不识泰山”,“长江后浪推前浪”,“千里黄河水滔滔”等;中国是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也产生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五谷丰登.英国是个岛国,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源于航海或与海洋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如:weather(ride out)the storm安然度过了风暴;know(learn)the rope 熟悉内幕(一个有经验的水手熟悉船上所有用来挂帆的绳子)。
1.2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比如,在饮食习俗上,汉语中常见,“小葱拌豆腐”,而英语常见诸如“bread,butter,milk,cheese”之类的词,如“bread and cheese”(便饭,粗茶淡饭),“bread—and—buttteletter”(感谢招待的信),这些习语反映了两个民族饮食习俗上的差异。另外,中英两国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态度也有较大差异,如“龙”在汉语文化中被奉为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与龙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褒义,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飞凤舞”等,但“dragon”在生活中常指凶恶的人,如“the old dragon”,指恶魔;以上例子表明,不同民族对动物的喜好,及态度对习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们都深深地打上了英汉习俗差异的烙印。
1.3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 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 是极其复杂的,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 “闲时不烧香”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1.4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1.5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习语表现出来的各种动物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有很多。这一点从两个民族的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见一斑。两个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著名文人鲁迅就曾经号召人们要“痛打落水狗”。由此可见中国人对狗讨厌之至,对狗没有任何赞美之意。猫头鹰中国俗称“夜猫子”,它意味着灾难、死亡,而西方人却把它看作智慧的象征。
2英汉习语的种类
2.1成语
仔细观察和研究单个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人们会发现有极少量的具有相同表现内涵的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具有基本相同的表层结构。有时表达成语时,可以互译。英语中“pour oil on the flame” 和汉语成语“火上加油”都是使火更旺的这个形象比喻,使人“更加气愤”或“使事态更加严重”。“Walls have ears”和汉语的”隔墙有耳”,在构成和意义上也十分相近,都是”秘密商量的事情被人偷听去了” 例如: Shall I come to your hotel? Better if we meet in the park.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和迁移过程中出现的习语互借现象越来越普遍,eyefor eye and tooth for tooth.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英语习语借用汉语成语的现象甚少,只有个别汉语被英语吸收.如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历史名言,在世界上具有非常强烈的影响.纸老虎paper tiger一词进入英语.2.2谚语
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应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格式上,英汉习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谚语经过长期的实践,其用语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如汉语谚语:滴水穿石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me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英语谚语: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如汉语谚语:失之东隅,收之桑隅。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英语谚语:Accidents will happen in the best-regu-lated families.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3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 只有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使原语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 故该句可译为: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 the mastermind.3英汉习语中文化相似与不同的比较
中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乃在教人怎样做人,……西方文化更看中怎样创造物。因此中国文化更在践行人道,而西方文化则重在追求物理。”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伦文化。西方文化是重物轻人,唯物文化。
3.1英汉习语的相似性
人类共有一个客观的大自然,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感受,有语言的“共性”特征。一个民族的习语往往又都能在其它民族的习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例如,英汉语言中都用羊比喻温顺,用钢铁比喻坚硬,用象比喻高大,用狐狸比喻狡猾等。若把英汉习语的喻体作一对比,就会发现形象相同、意义相似的习语俯拾即是。例如:
①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一仆不能侍二主。
②Bitter pills may have blessed effects良药苦口利于病。3.2英汉习语发展与渊源的不同 西方国家许多人都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之书。《圣经》最初的宗教价值远远超过其文学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圣经》中的宗教价值渐渐淡化。《圣经》中的典故、比喻和寓言却广泛的为世人所接受。由《圣经》而产生的谚语、习语、成语也成为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
中国哲学认为天地人合一,自然界和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个和谐的统一体。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形成整体性思维方式。
4.英汉习语翻译的方式与介绍
要了解翻译规律,提高翻译质量,有必要先来探讨一下翻译的原则。我们认为,翻译的原则有三,即传意性、可接受性、相似性。这三个原则也可称之为翻译三要素。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中心要结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应是非曲直原作的面貌。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等诸方面的原因,只能要求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在做翻译时,我们会经常遇到习语的翻译。不能把习语当成普通的语句来翻译,要避免死译硬译,歪曲原意。
一般说来,英汉习语翻译,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我们应根据不同的习语和上下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翻译。
4.1直译
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例如: 初战告捷 first success 多年夙敌 old enemy 浑水摸鱼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火上浇油to pour oll Ontheflame 断断续续off and on 挥金如土to spendmoney likewater
4.2意译
意译,即舍弃原文中的比喻形象。只译出其本质涵义,或作解释性的翻译。它的特征就在于避开文化障碍,传达原文内容并使译文顺畅。例如: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开门见山to come to the point杞人忧天unnecessary anxiety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each ofus shows his trueworth
4.3直译加意译
其中的直译意在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而意译部分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例如:
风餐露宿braving the wind and dew 贼眉鼠眼to behave stealthily like a thief 狼吞虎咽to wolf something down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习语又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习语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表达出不同的语言色彩和寓意. 只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学习是不全面的,还应注意通过英汉习语的研究,不断深化对习语所蕴含 的文化成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语言。
结束语: 翻译是不同民族沟通思想, 交流文化的行为, 翻译与文化背景有着血肉联系。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以一种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概括事物的方式。翻译不但要跨越英汉语言的障碍而且要逾越英汉两种文化体系的鸿沟。因此, 归根结底, 语言的翻译就是文化的翻译。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因素, 只有了解了语言中的社会文化, 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才能把英语中字里行间的深层涵义与文化的真正内涵传达出来。参考文献:
中英动物习语 篇3
【关键词】中英习语;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一、引言
各民族拥有的历史及地理条件都并不相同,受到地域等差异的影响,各区域产生出来的习语也不尽相同。作为语言精华,习语凝练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及民俗特色。在各类语言中,习语与语言特征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然而,正确翻译习语也需要拥有深厚的底蕴,能够领悟内涵[1]。作为特殊语言,习语从广义上看包含了日常口语、谚语以及典故,此外还包含其他各类的用法。无论英文或中文,习语都是常见的。习语源自社会生活,是日常活动累积下来的珍贵财富。从读者角度来看,若要真正体会出深层次的习语内涵,还是相对较难的。翻译中英习语的过程中,经常引发习语的偏差理解,这些偏差理解多数源自根本文化的差异。因此,欲掌握规范的翻译方法,就必须深入辨析潜在的文化差异,从文化入手来解析习语。只有这样,从源头认识,才能把握好习语的特定内容,尝试着灵活予以运用。
二、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比较
精确翻译某一中英习语是较为困难的,这是由于习语根植于独特的文化,是文化的产物。翻译习语时的难点就表现为习语附带了多层次的文化要素,是文化的衍生物。少数习语并不带有文化要素,针对于这类习语,翻译起来相对很便捷。然而,多数习语都隐含了深层文化,翻译时还需顾及这种文化根源,经过综合衡量。在日常生活中,仅有很少量习语没有附带文化的要素,可以直接翻译。在各国范围内,文化差异可分成语言性的、物质性的、宗教及社会性的、生态性等差别。汉英两类的语种都隐含了特有的文化内涵,而习语诞生正是为了折射出潜在性的这种含义。由此可见,在多样文化差异影响下,翻译的流程及方式都会呈现出差别[2]。详细来看,相比可得如下层次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信仰文化差异。
中英文化都紧密关系到成语,这种习语经常凝练了深层性的宗教内涵,表征了宗教信仰。中英文范围内的较多习语都密切关系到宗教。例如:我国传统性的信仰即为佛教,因而也衍生出多样的佛教成语,例如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等。相比来看,西方人秉持了基督教的长期信仰,这种信仰传承下来的习语较多源自圣经。由此可见,英文习语多源自圣经故事及人物,借以指代特定的某一内涵。例如:形容恰好赶上了某事,可用eleventh hour来形容;Gericho代表了即将前往较远的地点。再如:八面玲珑可比喻成某个人集中了“all things”;真心喜爱的人可被比作某人眼中的“apple”。在中英文典故中,习语也被用来代指传说或者神话,例如叶公好龙、东施效颦。在古罗马及希腊神话、圣经的典故中,也传承了多样的习语,它们多数源自典型性的历史事件,例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可翻译成Damocles sword。在我国语言中,它被表示为千钧一发这类的紧急时刻。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从根本上看,习语源自于劳动,是人们长期以来生活累积下来的精华。习语又来源于民间,是平日劳动聚集成的群体智慧。例如:不列颠群岛位于西部的大西洋,这个区域内的岛国包含了英国。作为群岛性国家,英国传承的英文习语紧密关系到固有的群岛环境。到了中世纪后,英国拓展了强大的航海业,这种行业衍生了关联性的多样习语。在英文表述中,奋发图强被表述成above the water,即把头露在水面上边;不知所措表述为at the sea,代表着某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与英国相比,我们祖先生存于亚洲的辽阔陆地区域,因而相关性的习语较少牵涉航行,与此匹配性的习语并不多见。在中文中,挥金如土表征了挥霍的坏习惯,英文则习惯表述成like the water,形容钱财类似水流一样的流走,这就凸显了习语独特的地域差别。此外,岛国更擅长捕鱼业,因此脸皮厚的人被形容为a cool fish。英国拥有海洋类的典型气候,风雨天气更为寻常,习语中也多见这类用词。
(三) 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不同国度内,独特文化培育出来的思路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根源即为思维方式。受到全方位的影响,习语也密切关联着思维方式,尤其是成语。习语也是拥有特定传统的,这种传统思路密切关系到特定区域内的语言文化。在中英文范围中,典型的习语表现即为对待某些事物秉持的态度。某些事物在我们民族看来是受到喜爱的,然而对于西方民族却并非如此。从本质来看,这种差异也折射出潜在性的思维路径差别,是不可消除的,翻译习语时也要注意。在这个方面,典型表述即为牵涉宠物的某些习语。这是因为,不同民族及区域针对于宠物饲养都会呈现为差异。在我国,狗这种动物倾向于贬义用法,由此牵涉的成语例如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等。然而从西方角度来看,狗是密切的朋友,形容狗的多数习语都表征了正面形象,例如幸运儿表示成luck dog。与之相反,我国民族倾向于喜爱猫,但西方人并不喜爱猫,经常把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比作猫。
(四) 历史神话典故上的差异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神话典故。例如:西方the heel of Achilles比喻一个人致命的弱点(希腊神话故事) ,Judas kiss口蜜腹箭(源于《圣经》)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说魔鬼,魔鬼到)(源于《圣经》)。但是中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源于《诗经》)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源于《论语》)
由于以上所谈到的种种巨大的差异,接下来我们就英汉翻译的一些原则与方法进行规范和对两种语言给予正本清源。在翻译的过程中,有的主张“移植”原文,即直译,不赞成“代替”、“借用”。有的主张“意译”,强调“异物归化”,不赞成“移植”。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强调读者反应。下面就以习语翻译为例来简要阐述一下英汉互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中英习语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语言方面,翻译的准则也涉及多方面,例如动态平衡、功能性的等同、忠实以及通顺。翻译的过程中,每一方面准则都必须遵守,它们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紧密衔接。但某些情况下,翻译语言设定了不同侧重点,然而却给出了近似的目标。在表述原文时,应能维持通顺的语义状态,这种基础上再去予以翻译。从总体来看,需要忠于原有的内涵,维持原先的词义面貌。通常状态下,习语都包含着表层含义、形象化的内涵、潜在的含义等。然而,也并非所有习语都整合了三层次的内涵。针对于选定的目标语言,若要完美呈现出三层内涵是尤为困难的。若多样文化呈现了冲突,那么隐藏的内涵应当是优先的,这个层次的内涵优于表层含义。文化差异包含了归化及异化这样两个视角。经过深层翻译,即可归纳得出读者本真的意图。实际上,两类翻译方式并没能呈现出根本性的差异。面对于给出来的翻译习语,可以优选直接翻译。若遇到冲突,则转为隐含的习语含义。
(一)直译法
直接翻译的方法仅可用于单层内涵的某些习语。对于这些习语,三个层次内涵并没有差异,因而可用来直接予以翻译。对于共同性的某些事物,人们拥有相等的感受,这种感受涵盖了社会经验及单纯的物质世界。在中文英文中,都包含着这类的简单习语,这些习语代表着单一内涵,因而也可直译。例如纸老虎可用paper去形容,趁热打铁可比作strike the hot iron。某些习语也可用作直译,然而它们包含了较深的隐藏含义,对此也可选取直译的方式。例如:可用history with no precedent来直译史无前例;用to give some fuel at big snow来表示雪中送炭。经过直接性的习语翻译,即可直观体会出某一习语内涵,这种寓意更能便于去理解及领会。直译的优势为:习语保有最初的形象状态,可体会出本真的当地文化。实际上,相比于其他方式的习语翻译,直译方法更适宜那些简练且直接的习语,这种翻译也省掉了冗余的习语内容。
(二)意译法
在翻译领域内,意译可用来阐释所有习语,意译方式表现出优先性。然而应当注意:只有选用其他方式都很难翻译某一习语的状态下,才可转而选用意译这种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很难被逾越,字面翻译并不适宜某些习语,等同形象也并不存在。处理这类习语,只好转而破解它的隐藏内容。若从字面来直译,那么中文翻译过来的习语将会让西方人不理解,在阅读时倍感困惑。例如:若要把“天有不测风云”译为英文,就只好选用意译。这是因为,通过表层文字,西方人没办法理解什么叫做风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转而寻找西方习语中近似的表述,或者历史典故。经过查找即可发现,致命弱点可译为the heel of Achilles,在英文中它代表着隐藏性的致命缺陷。若触发了这种缺陷,将会带来灾难。因此,不测风云大致等同于英文中的这类用法。
(三)直译法和其他方式的结合
从表层来看,可凭借字面内涵来破解某些习语。然而这样翻译,很易造成偏差性的词语运用。如果翻译错误,读者很难体悟出深层的习语内涵。针对很难翻译的某些中英习语,可以整合直译的方法及其他方法。具体来看,就是首先直接去翻译,而后再去点出它的隐藏含义[7]。结合性的翻译流程可以保有原本的词语内容,同时还增添了灵活及生动性。然而,若选取了这种翻译,就要附加额外的解释,翻译的语段可能会较长。例如:在翻译黄鼠狼给鸡拜年时,可以先去直译,而后再添加附带性的解释:It do not have the intentions。若要翻译“盲人摸象”,附带的解释即为笨拙等。
此外,中文英文衍生的某些成语拥有近似甚至等同的含义,然而比喻性的形象却并不相等。例如爱屋及乌,在中英文表述中都可用来指代自己很喜爱特定人物,甚至于喜爱相关性的所有事物。但具体翻译时,中文把形象物选定为乌鸦,英语却选取了狗这种动物。这是由于,乌鸦常把巢穴建造于人类屋檐底下。而在西方国度,人们通常都喜爱养狗,因此狗被看作人们的密友。这种翻译呈现为等效性,然而附着的事物却并不相同。
四、结束语
中英习语整合了固定性的词汇,构成了词汇组合。具体在翻译过程中,应把习语看作总体性的内涵,而非单一词汇。中文及英文都包含了习语,从根本上看,习语表征了传承下来的累积文化。若要正确翻译习语,不仅需要拥有根本的语法常识,还不可忽视深层次的文化差别。未来的实践中,还需不断摸索翻译习语的灵活方式,做好日常性的翻译,这种基础上推进多样文化的融汇。
参考文献:
[1]李领军. 议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3):135-136.
中英习语的文化对比及翻译 篇4
习语是idiom一词的汉译。Idiom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idiom指习语、成语之意。广义的idiom包括俗语 (colloquialisms) 、谚语 (proverbs) 、俚语 (slang expressions) 等。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将idiom定义为:习用的一组词, 其意义不能从词组里的单个词的意义演绎出来。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认为idiom是词组、结构或表达法, 在特定语言里被视作习用单位, 其结构特殊, 或意义有别于其构成词的字面意义的相加。《辞海》认为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惯用语等。王同忆主编的《语言大典》中讲汉语的习语是固定词组, 只能整个应用, 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 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其组成部分。它包括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
二、中英习语的文化对比
尽管有些习语由于存在共同的核心, 表现出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 但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历史典故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大量习语表现出迥异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征。
1. 中英习语表达的辩证观念
汉民族凡事愿成双成对, 重视均衡和谐的心理特点。这对汉语的构词特点有极大影响, 尤其在习语方面。
(1) 对偶结构。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对称的一对词组或是句子表达相似、相关、相对、相反意思的一种修辞形式。例如: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2) 对立、统一。主要表现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反义词互相关联、互相依存, 在共同的语义范围内, 组成结构不同的习语。如:谦受益, 满招损。
(3) 声韵协调。“汉语利用单音词和双音词的组合, 灵活运用而成为音句, 所以能在表达复杂思想之外, 再感受到音乐铿锵之美。” (郭绍虞) 如:土里土气;糊里糊涂。
然而, 西方文化发源于在海洋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商业经济, 从古至今倾向于将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 如人与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 人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 不相信命运, 力主斗争, 不断征服是西方人的宇宙观。这就形成了与汉民族完全不同的审美心态与审美传统。比如“Ambition”一词在中国词典中意味着“野心”, 但在美国词典中还有“进取心”的意思。另外, 英语的诗歌多为自由式, 没有严格的字数, 也很少受音韵的制约。
2. 中英习语体现的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不尽相同, 英汉习语的许多形象比喻也具有许多明显差异。汉语说“雨后春笋”, 英语却说“spring up like mushroom”, 反映了各自的生态特征。英语的“plentiful as black berries”出自“黑莓遍地, 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 汉语则和“牛”字挂上了钩, 说是“多如牛毛”, 因为牛是农民的好帮手, 而中国农耕社会滋养了华夏民族。因此, 民族的特性决定着语言的个性特征, 左右着比喻中喻体的选择。
中西方对客观事物各持己见, 赋予事物不同的内涵。如“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习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有时也用“腾飞的巨龙”来形容我们的国家, 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中aragon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凶残狰狞的怪兽。在英国, 人们喜欢狗忠实、可靠、聪明、可爱的品质, 把它视为忠诚的伙伴, 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Love me, love my dog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而在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几乎都是贬义的:狗血喷人, 狗眼看人低,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3. 中英习语表达的价值观念
在价值观念上, 中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以求实为目的的科学文化, 中国文化则属于以求善为目的的伦理文化、人文文化。在价值判断上, 中国文化多以伦理为依据, 而西方文化则多以事实为依据。
这在汉语成语、谚语、俗语中就有最充分的体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这些观念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 表现出对人宽容恭顺的态度、和气温良的风度和谦和忍让的性格。
与中国文化相反, 在西方以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一个突出特点。他们有很强的个人奋斗意识和竞争意识, 认为应善于抓住机会, 大胆冒险。如果说谦逊是东方人所推崇的美德, 那自信则是西方文化特别重视的品质, 所以美国人的口头禅是“If I can't succeed thistime, I'll try again”。
三、中英习语翻译的方法
翻译涉及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 只要研究了习语各方面的特点, 准确理解原作的思想, 就能大致掌握习语互译的规律。下面简要介绍几种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对原习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原则上不做任何调整的一种翻译方法, 可以保持原作的风格和异域文化特色。例如:cold war冷战,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等。这些英语习语基本上都是与汉语习语意义、形象相同。同样, 对于有些汉语的习语翻译也可用此译法。如:“咳!这一来,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Ah!We were 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其中“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英译就采用了直译法。
2. 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由于文化差异的局限, 不保留原文的形式与修辞, 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用和原文意义相同但形式不同的词汇、句法来译出原文真正的含义。例如:as easy aspie易如反掌, hang the leg踌躇不定, 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her 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她生长在富贵之家, 认为凡事都可随心所欲。在汉语习语中如有英语读者无法理解时, 一般采用意译法。如:我要有三长两短, 你给我哥捎个话。If anything should happen to me, let my brother know!“三长两短”如直译成英语, 英语读者未必能理解其含义, 依据上下文分别将其意译为If anything happen to me。
3. 替换法
英语与汉语中有些习语在内容与形式上基本上相吻合, 不但双方所表达的意义相同, 而且修辞色彩也基本相同, 都含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象比喻。例如在汉译如下英语习语时, 我们可直接借用汉语同义习语。Wallshave ears隔墙有耳,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有些汉语习语英译时也可用此法, 如:“我没想到, 他对同志们的批评竟充耳不闻。”I didn't expect him to turn a deaf ear to the comrades'criticism.其中的“充耳不闻”借用了英语同义习语to turn a deaf ear to来表达, 无论在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都十分吻合。
4. 其他方法
除以上的一些方法外, 还有直译与意译相结合:首先直译其意义, 然后采用意译的形式表现其内在的涵义, 通过这种方式完整地表现习语的形式结构和意义。例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公牛闯进瓷器店———蛮不讲理。省译法:汉语中有一种情况, 就是对偶词, 前后含义重复, 遇到这种情况可用省略法。例如:街谈巷议可译为street gossip。顺序颠倒法:由于思维方式不同, 英汉两种习语译时一定要注意顺序。例如:南征北战fighting north and south。
四、结语
由于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 而这种文化差异就构成了翻译的障碍。要想成功地进行习语翻译, 文化比较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想做到翻译不仅形似且神似, 译者就必须学习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加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提高自己语言的应用表达能力, 在翻译中英习语时做到得心应手。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作为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 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极具本民族特色的习语, 反映出极其丰厚凝重的文化底蕴。从英汉两种习语的对比中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及文化差异对沿袭来的习语的影响。要想使翻译形神兼似, 译者必须学习两种文化的差异, 加强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提高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英习语,文化,对比,翻译
参考文献
[1]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对照与对比[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汪福祥.英美文化与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0.
[3]泉坤.英语典故词典[K].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1.
[4]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篇5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它们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在语义上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在修辞上有褒有贬.研究和发掘动物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语言功能,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采用大量的实例,探讨英汉动物类象征词的`语义同异现象,指出动物类词语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具有其民族特征的差异性.
作 者:聂淑芳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08“”(1)分类号:H3关键词:动物习语 文化内涵 同异
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研究 篇6
关键词: 动物 习语 文化
随着当今世界交流及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日趋频繁,语言文字已经不是很大的沟通障碍。语言反映了文化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文化的学习成为语言学习的重点。英语习语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1.习语的定义和范围
一些学者(Cowie,1975)認为习语是两个以上单词的组合,而且组合意义不等同于把单词个体意义简单相加产生的意义。有的人认为单个词语一词多义也被视为习语,而有的认为只有两个或者以上单词,每个单词都有实际意义且单词组合发生意义变化的才是习语。因此,关于习语的范围存在过大过小的定义问题,仍存争议。习语受到地理位置、宗教、文学电影作品、神话、寓言及民俗的影响,具有地域差异性、相对固定性、整体性、约定俗成性和系统开放性。习语受到文化影响,文化具有地域性、阶层性和复杂性,文化包括民族的个性、感性认识、时间和空间概念、思维方式、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价值观、行为规范、社会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等等(李建军,2010)。习语可简单定义为:在当地地理环境或者社会文化影响下,具有地域特殊性且意义未必等同于字面意义的单词、短语或者句子。
2.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
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对待习语翻译应该考虑文化因素。如“like a bat out of hell”,其来源一说是由于蝙蝠怕光,避开地狱火光会非常迅速,又一说是蝙蝠和巫术、黑暗相关联,形容慌张飞速奔跑的状态。
(1)修辞手法:明喻,暗喻和转喻等
英语习语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shut up like a clam(突然闭嘴,不说话)属于明喻。英语习语用动物来代替人:He is a bird of passage(漂泊不定的人,过客);home bird(宅人);an early bird(早起的人);busy bee(辛勤的人);the bird has flown(要抓的人已经走了);lame duck(即将卸任或已经失势的人或者公司);a sitting duck(容易被骗、击中的目标);dead duck(处于无可挽回处境的人或者物);a cold fish(没有感情的人,冷血动物);a fat cat(阔佬,为贬义);a night owl(夜猫子);horses for courses(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转喻是用一个实体代替另一个实体,在同一领域矩阵(domain matrix)或理想化认知模式(ICM)内一个概念实体从心理上激活另一个概念实体(Kovesceses&Radden,1998)。如,behind bars(在狱中);marry money(嫁给有钱人),单词bars代表监狱,money代表有钱人。
(2)动物的意象和联想意义
英语习语利用联想意义来表达概念,如,as stubborn as a donkey(极其固执的人);as stupid as a donkey(愚蠢的人);the donkey work(重活),驴是不懂变通、顽固不化、愚蠢糊涂、只顾埋头苦干的意象。又如,b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脾气坏的,容易发怒的人);hungry as a bear(特别饿),这与熊的动物意象相符:熊通常是危险的,容易发怒并且食量大。有些动物,比如鹿和兔子,温顺柔弱,因此(be caught/freeze like)a deer/rabbit in the headlights可用来表达受惊吓的状态。猴子在英语习语中是受愚弄的对象,有些鬼点子却只会机械模仿,因此有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body(拿某人当猴耍,捉弄);monkey business(恶作剧,骗人把戏);monkey see monkey do(愚蠢的人总会模仿其他人)。此外,英语习语大量利用动物的习性,如,过去人认为蜜蜂回蜂窝是走直线的,因此有make a beeline for somebody/something(直奔某人或某物)。又如,狗在高兴时候会摇动尾巴,be 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高兴万分)。狗又是容易争斗的动物,dog eat dog(相互竞争残杀)。狗一直是从属位置,因此有dog one’s footsteps(总是跟随某人);a dog in the manger(占马槽的狗,比喻占着某物,自己不用也不让别人用);go to the dogs(败落);a dog’s life(穷困潦倒的、猪狗不如的生活);be in the dog house(挨训、失宠、被冷落)。类似的例子还有:get/have butterflies in your stomach(心慌,紧张);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泄露秘密);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如坐针毡,像热锅上的蚂蚁);put/set the cat among the pigeons(引起麻烦、招惹是非);an eagle eye(敏锐的目光);fight like cat and dog(激烈争执);a snake in the grass(隐患);like ants in your pant(非常焦躁不安,坐立不安);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勇敢面对挑战和危险);throw somebody to the wolves(置某人于险境)。
(3)文化缺位词
英语习语是有文化差异性的,在一方文化中缺失的词语意义在翻译的时候不可以直译,需要意译甚至套译。
例如:The sorority had a hen party for its members.
译文:姐妹会为成员举办了女性聚会。西方文化用hen指代女性,在这里,hen party指女性聚会。这在中国文化中是缺失的概念,不可直译。又如,like a cat on hot bricks,使用汉语中对等的习语可翻译为热锅上的蚂蚁,此为套译法。
还有很多例子直译会造成误解:the bee’s knees(出类拔萃的人);have a bee in your bonnet(痴迷,念念不忘);pull a rabbit out of the hat(让人惊讶);the cat’ s whiskers/pajamas(最棒的人,最好的主意或者事物);go cold turkey(突然終止某种已经成瘾的习惯,如吸毒、酗酒或抽烟等);the donkey’s ears(很长时间);can talk the hinder legs off a donkey(某人话太多);smell a rat(感到可疑,发现不妙);kangaroo court(私设法庭,非法法庭);with a flea in one’s ear(愤怒地赶走某人)。
3.英汉习语差异的文化因素
英汉习语的差异由文化差异造成。首先,地理位置差异造成文化差异。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在长江黄河流域,由农耕慢慢发展积淀而来,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西方文化,以英国为例,英国四面环海,重视自然,因此有大量“动物”习语;以爱斯基摩人为例,他们的文化里有大量“雪”的单词。其次,中西方价值体系差异造成文化差异。中国人形成了重人伦、轻器物的崇拜和屈从于权贵的人治思想;以道德为本位的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重综合、轻分析的宏观处世原则;重意会、轻言传的谦和隐晦原则;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的依赖于集体合作的团队精神;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立互补原则等(李建军,2010)。西方文化重视物质,强调人本位、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受宗教影响较大,形成了重视科学、强调平等和自由的价值体系。
4.总结
本文从文化角度探讨了翻译,强调了要充分考虑文化,重视动物意象和联想意义,如遇到不能直译的情况,可意译及套译。
参考文献:
[1]Cowie A.P.et al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Z].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2]Kovesceses Z.&G.Radden.Metonymy:Developing a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8(1).
[3]李建军.文化翻译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习语差异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理解 篇7
关键词:习语,中英文化,差异,理解
习语是文化的一种精髓,是语言的结晶,通过它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本文就中英文化差异,探讨中英习语差异根源及其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一、中英文化差异
1.语言词汇的差异。中英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的工具。比如“月亮”,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到人生的离合。而欧美人看到“moon”则会联想科技。
2.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及风俗人情的观念。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所以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
3.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立的。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因而会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由于汉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因此,在外语理解中,我们必须兼顾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意识到文化与语言相关的重要性,更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广义上习语包括成语(idioms)、短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警句(epigrams)、名言录(quotations)、典故(allusions)、俚语(slangs)等。下面就探讨一下中西习语的差异,并从它体现出来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探讨一些英汉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二、中西习语的文化差异
1.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习语源于航海事业或与水有关。中国在亚洲大陆上,是以农业为主,因此,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to sink or swim不论成败;still waters run deep大智若愚;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2.民俗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在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表现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天壤之别,习语中含有“狗”的褒义用法比比皆是。例如,top dog重要人物;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中国,人们从心理上讨厌这种动物。因此,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例如,狗急跳墙;狗嘴吐不出象牙等。
3.宗教信仰的差异。英美等主要以基督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基督教相关。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中国主要以佛教为主,因此很多习语与佛教相关。例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三、中西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1.直译。英汉习语中也有一些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或相似,隐含意义也相同的表达方法,就是说,此类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传达出了相同的文化信息,可以相互转换。例如,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发展,已广泛被中国人接受。又如,armed to teeth武装到牙齿。
2.意译。在英汉习语的翻译过程中,当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因文化差异出现矛盾时,我们应舍弃前两者,而注重习语的隐含意义。
例如,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到了罗马,和罗马人做一样的事
√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望子成龙
×Hope one’s child will become a dragon
√Hope one’s childre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3.更换喻体形象。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有的喻体形象在英语民族心中的概念与汉语民族的概念大相径庭,直译显得晦涩难懂,这时可以更换喻体形象,使读者获得译文与原文相似的感受。
He treated his daughter as the apple in the eye.
他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
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雨后春笋
中英动物习语 篇8
一、习语及语用失误的含义
关于习语, 至今仍然存在多种定义。这里, 为研究方便, 我们采用骆世平的观点:习语是结构相对固定的词组或短句, 它的意义不是其构成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这是一种相对广义的习语定义, 它不仅把约定俗成的短语包括在内, 还涵盖了意义稳定的短句。
对于语用失误, 英国语言学家Thomas把它定义为“不能通过听到的话理解其含义”, 并将其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因为语用者缺乏正确理解或恰当使用会话双方当时共同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来表达用意的能力而产生的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是由于说话人不能在不同的说话场合, 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和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 得体地使用语言而引起的语用失误。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语习语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英语习语语用失误也可大体分为两类:习语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习语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1. 习语语用语言失误
(1) 只理解习语的字面意义并不知其真实含义而引起的语用语言失误。
英语中的大部分习语是隐喻习语, 其真实意义与字面意义不等。这一特点使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成为理解对方话语真实含义的障碍。例如, 临考前, 美国教授问他的一位中国学生:“Did you burn the midnight oil last night?”学生听后, 非常吃惊, 不解其意地回答道:“No.It is also not allowed to burn the oil in the dormitory.”显然, 学生是按照字面意义去理解burn the midnight oil, 并不知道这是个习语, 意思是“开夜车”, 结果导致误解了对方话语的含义。
(2) 将英汉习语等同而引起的语用语言失误。
英汉习语中, 意义与形式完全等同的习语寥若晨星, 绝大多数只是部分对应, 或毫无相同之处。在跨文化交流中, 对于一些貌似相识的习语, 我们有时会直接将其套用到本族语的某个习语上, 结果产生了语用失误。例如, 一个美国人在聚会中碰到了他很久没见的中国朋友, 他说:“Your appearance here today is really a bolt from blue.”这位中国朋友听了很生气, 没多久就离开了, 因为他把“a bolt from blue”与汉语成语的“晴天霹雳”等同了起来。汉语“晴天霹雳”常用于贬义, 比喻不幸的意外事件。而英语“a bolt from blue”是中性的, 可以比喻不幸或高兴的意外事件。事实上, 这个美国人的本意是“你今天出现在这真让我始料未及, 喜出望外。”
(3) 误用习语引起的语言语用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中, 有时, 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到了某个英语习语, 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能充分理解自己的话语, 而此时若此习语使用得并不恰当, 就会使听话人误解话语意义, 导致交际中断。例如, 一位中国护士在给一个美国高龄老太太喂药时说:“Open your big mouth, please.”不料老太太很生气, 大声喊道:“You have a big mouth.Leave me alone.”原来“big mouth”在美国习语中指的是喋喋不休、多嘴多舌的人。这个护士应该说:“Open your mouth wide.”
2. 习语交际语用失误
(1) 误解表示社交语意的习语而产生的交际语用失误。
英语中表问候、告别、祝愿、慰问等社交语意的很多程式化短句, 结构简单, 形式固定, 有助于建立交际双方的亲和关系, 如“how do you do?”“let’s call it a day.”“all the best.”等等。而在跨文化交流中, 非本族语者对这些表达方式往往比较生疏。例如, 一个美国人与他的中国同学见面时说:“How are you doing?”这本是一句随意而亲切的问候, 意思和“How are you?”一样, 而中国同学却回答:“I am reading a novel.”显然他把习语“How are you doing?”误解为“你在干什么?”, 结果答非所问, 影响了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误解表态度的习语而产生的交际语用失误。
一些英语习语能有效地表明说话人的各种态度, 如表示赞同的“You can say that again.”表示反对的“beg to differ”, 表示不确定的“up in the air”。但若仅按字面意义理解, 就无法准确把握说话人的态度。例如, 一个中国姑娘与她的美国男友讨论男女平等问题时, 其男友说了句:“Now you are talking.”中国姑娘立刻回应:“Of course.I’ve been talking for hours.”男友满脸困惑。因为男友的本意是“你这样说就对了”, 而对方误解了习语“Now you are talking.”的意义, 做出了无关的回应, 导致交际无效。
(3) 应答中误用习语而产生的交际语用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中, 当英美人向我们表示感谢、道歉、请求、赞美等各种社交语义时, 我们时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套用到应答中而误用英语习语。例如, 用“never mind”回应感谢;用“don’t mention it”回应道歉;用“It’s my pleasure”回应请求, 用“just so so”回应赞美, 这些习语的不恰当使用都违反了英语本族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never mind”意为“没关系”, 应用于回应道歉;“It’s my pleasure”和“don’t mention it”都相当于“别客气”, 常用于回应感谢;而对于赞美, 英美人常欣然接受, 并回应“Thank you”。
三、英语习语语用失误的应对策略
1. 寻根探源, 掌握习语的真正含义
从以上分析可见, 在跨文化交际中, 我们误用误解的英语习语大部分都是字面意义与真实含义不符的习语。因此, 要克服习语语用失误, 就必须对习语的意义进行研究, 寻根探源, 了解其意义理据, 从而有效地掌握其真正含义。一方面, 英语习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从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中往往能探索出它们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许多习语产生于人的认知结构, 具有大量的系统概念理据, 隐喻、转喻和规约常识是习语产生的三种基本认知机制。因此, 很多无从考究的习语可以通过以上三种认知机制找到合理的意义理据。有了意义理据, 我们对这些约定俗成的习语才能既“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从而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更为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习语。
2. 通过语境洞悉习语的隐含意义
语境, 即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在跨文化交际中, 当对方话语中出现了不可理解的习语时, 我们作为非本族语者, 可以尝试着通过习语使用的语言语境、社交语境和交际情景来推测它的隐含意义, 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进而调整自己的交际策略, 恰当地做出回应。因为任何语言的使用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语境, 即使是同一习语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也可能不尽相同。语境规定着习语的语义, 制约着习语的语用, 对习语真正含义的理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平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语境认知能力, 学会如何联系语境准确理解交际中习语的隐含意义, 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尽可能地使交流通畅。
3. 加强文化渗透, 开展中英文化、中英习语对比研究
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之所以会产生语用失误, 从本质上讲, 是因为习语是最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 而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 要减少习语语用失误, 还应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目前, 英语教学必须同时教授文化已是我国英语工作者的共识。教师应从多方面向学生渗透英美民族的文化知识、社交模式、价值观念、思维特点, 并积极开展中英文化、中英习语的对比研究, 将习语融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对于学习者而言, 当然更应自觉地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手段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这对于克服习语语用失误将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在跨文化交流中, 导致习语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英美社会文化的了解, 缺乏对习语文化差异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因此, 一方面, 我们有必要认真系统地学习英语习语, 另一方面, 要真正重视对英美民族文化的了解。英语学习是语言技能与文化技能的双重能力的学习, 只有将这两种技能完整地结合起来, 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习语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Applied Linguistics.1983.
[2]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中英动物习语 篇9
关键词:数字习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1 概述
习语既是文化的载体, 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 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 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 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数字习语是中英文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含有数字 ( 基数词和序数词) 、结构固定、语义特殊的词组、短语或短句。[1]数字习语的使用能使文章言简意赅、生辉添色, 然而也会导致语言模糊、晦涩难懂。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 数字被赋予各种神秘的贬褒吉凶和象征意义。
英国文化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在其《原始文化》 (1871) 一书中, 把“文化”的定义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上所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因此, 文化内涵丰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数字习语作为英汉语言的结晶, 既包含丰富多彩文化信息, 又折射出的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2 中英数字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1) 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数字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习语中, 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 这些宗教典籍和文献包含大量的数字习语。同时, 数字习语又是宗教用来诠释其教义的重要工具, 如: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到:“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老子用数字的形式表达了“道”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创始者。《佛经》中同样包含了“三生有幸”和“四大皆空”等数字习语, “三生有幸”体现了佛教倡导的三世轮回思想;“四大皆空”则从另一层面诠释了佛教思想, 即物质世界是虚幻不实的, 只能在精神世界里找到永恒的幸福。
然而, 在英语国家中, 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 对其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一些英语数字习语中可见一斑。如: 数字“三”在英语中来源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 基督教徒认为, 上帝拥有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 他具有三个位格一圣父、圣子、圣灵, 这三个位格是同一本体, 组成上帝的统一整体。“seven”在西方是极具神秘色彩的数字, 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认为,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六天时间, 第七天休息, 被定为“圣日”。英语民族的美德、善事、罪恶都要凑足“七”件。如“七种美德” (seven virtues) 、“七宗罪” (seven deadly sins) 、“七大精神财富” (the seven gifts of the spirits) 、七大肉体善事 (the seven corporal works of mercy) 、“七大精神善事” (the seven spiritual works of the mercy) 等。[2]
2) 民族特定的喜好、禁忌差异
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差异的影响, 原本平凡的数字在各民族文化中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褒贬吉凶和象征意义, 体现了民族特定的喜好、禁忌差异。汉文化注重利用数字的谐音求取吉祥, 或躲避厄运。例如:“六”与“禄、“八”与“发”、“九”与“久”皆为谐音。由此类数字构成的习语在汉语中屡见不鲜, 例如:“六六大顺”、“八拜之交”、“言重九鼎”等。而“四”与“死”, “七”与“去”构成谐音, 现代汉文化中, 人们选择门牌号和车牌号忌讳用“四”, 婚丧嫁娶不宜在“七”号、“十七”号或“二十七”号举办。
在《天堂篇》中, 但丁随仙女上升到了天国, 九重天。因此数字9 在基督文化中寓意人死后, 灵魂升天后的最好归宿, 也是基督教徒的最终理想。然而, 在基督文化中, 数字“13”被视为头号大忌, 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圣经》中相关记载:《圣经》记载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日是十三日 (星期五) ;耶稣在最后的晚餐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星期五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日, 因此基督教徒避讳星期五, 把它视为不吉利的日子, 若13号与星期五碰巧是同一天, 那就是凶上加凶了。英语中的习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体现了十三是最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选择门牌、车牌、楼层等时尽量会避开十三, 公共场所没有十三排十三座, 请客不请十三人, 送花不送十三枝, 每月的十三号不举行庆典活动。[3]
3) 审美价值观的差异
自古以来, 中国人在对数字的审美价值认同上以双数为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二, 地之数也。从偶二, 凡二之属, 皆从二。”数字“二”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和谐圆满的寓意, 其思想渊源也可追溯到《易经》中的阴阳学说。 因此, 汉语中与数字“二”相关的成语被频繁使用, 双数在汉语中蕴涵着吉祥的文化内涵。例如: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等。人际交往中要送双份礼, 即使作为文学形式的和作为修辞格的对偶, 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的情有独钟。此外, 汉语成语语中, “四平八稳”被用来形容处事有方;“六六大顺”表达了顺顺利利的美好祝愿;“十全十美”用来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由此可见, 中国人在审美价值观上对双数的推崇。
相比之下, 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注重用单数 (数字13除外) 来能表达吉利的寓意。人们往往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加上“一”来寻找好运或表达“更多”。例如, “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one thousand and one way to help”等。此外, 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宗教传统赋予了数字“3”吉利而又神秘的文化内涵。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说: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根据《旧约》记载, 上帝在花了7 天创造了世间的万物, 因而“7”被用来表示一周, 成为世界通用的计时方法。此外, 英语习语“in one’s seventh heaven”用来形容“在无限幸福中”。 英语中还有一个数字习语“on cloud nine”与“in one’s seventh heaven”寓意相近, 同样也含有9这个单数。由此可见, 西方人对习语中的单数情有独钟, 体现了他们的数字审美价值观。
3 中英数字习语中的翻译策略
王佐良先生说:“他 (指译者) 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要处理, 而在处理小文化过程中, 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这两大片文化一片是源语文本所包含、所反映的文化及其根植于其中的特定文化, 另一片文化就是译语所属的特定文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文化。”[4]因此, 中英数字习语中数字的准确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是文化的交流与重现。下文概括了中英数字习语中数字的翻译策略, 根据数词在具体习语中表示的精确性和模糊性, 翻译可采取以下策略。
1) 保留数词法
保留数词法是直译法在习语翻译中的实践应用。所谓直译法, 就是把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原原本本地保留在目的语中, 使得目的语的读者能从跨文化的角度正确理解源语文化。直译的优点显而易见: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 在吸收外来有益的新因素, 在反映异国客观存在的食物和情调上, 比意译更能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特别是在译英汉习语时, 可起到文化保鲜的作用, 让读者领略到文化的原貌。[5]比如, 以下习语的翻译保留了源语的数字:一寸光阴一寸金 (An inch of time is an inch of gold) ;吃一堑, 长一智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Reach the sky in one step (一步登天)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
2) 改变数词法
译者在翻译数字习语时, 有的数字无法直译, 有的数字虽可直译, 但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这时就需要牺牲形式上的特点, 结合习语的文化内涵和译语表达习惯, 对源语习语中的数字略作改变或修改, 翻译出数字中的文化内涵。例如: at sixes and sevens (七上八下) ;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 ;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 再三考虑 (On second thoughts) .
3) 省略数词法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使得有些习语中的数字不能直译, 翻译时有可以直接省略数词的翻译;有些数词表示的是模糊意义而非具体意思, 这类数词不必照译, 如果翻译出来, 反而有错译之可能。例如: 酩酊大醉 (three sheets in the wind) ; 不管三七二十一 (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 ;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各有所好) ; on cloud nine (欣喜若狂) 。
4 结语
数字普遍应用于英汉习语中。在漫长人类社会和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 数字不仅用于计数, 还携带大量的文化信息,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数字文化现象。数字习语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各个民族宗教信仰、特定的喜好、禁忌以及审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 对中英数字习语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两种语言的精华, 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志清.英语数字式习语文化理据探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9 (6) :13-16.
[2]廖光蓉.《圣经》与英语语言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赵莉.文化视角下的中英数字及其翻译[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5 (6) :73-75.
[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中英动物习语 篇10
关键词:经贸,习语,翻译,文化
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习语。作为经贸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英语自然也不例外。一般说来, 我们对于在经贸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习语, 有三种翻译方法:直译、代译和意译。有些习语可以直接翻译而无损其形象和意义, 如:new wineinoldbottles (旧瓶装新酒) ;有的则可以用汉语中某一同义习语代替, 如:tofishforpraise (沽名钓誉) 、tobumone'sboat (破釜沉舟) ;而有的则只能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才能确切地理解和翻译。无论使用哪种方法, 要想传神巧妙地翻译它们, 相关的文化因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文化, 广义地说, 就是指人们的生存环境, 是一个人群团体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的总汇, 是他们所创造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总和。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贸翻译, 自然也离不开文化这一生存环境, 这就要求经贸翻译人员特别关注经贸实践参与者的身份以及相关的文化因素。
一、自然环境
尽管文化不仅仅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但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 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thew indisintheeast, it'sgoodfor neither man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
生活环境的不同, 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 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平淡无奇, 毫无意义。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耕牛是勤劳的象征, 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 耕牛与人们朝夕相处, 且勤劳忠厚, 自然受到中国人的爱戴和赞誉。
与中国不同, 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汉语有“力大如牛”, 英语则说Asstrongasa horse;汉语讲“像牛一样勤劳”, 英语则为w orklikeahorse。
二、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它对该地区人们的语言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它对经贸领域习语翻译的影响当然也不应忽视。各个区域的习俗差异必然导致文化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还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在阿拉伯文化里, 骆驼是耐力、力量的象征;在古埃及文化里, 奶牛是神圣的象征;在印度文化里, 大象是吉祥的象征;在基督文化里, 绵羊是驯服的象征;对着别人吐痰, 在欧美文化里表示吐痰人没有教养, 在中国文化中可以表示鄙视某人, 而在某些印地安文化里表示愿意悔过自心。英美人视玫瑰为珍品, 中国人却以菊花为国花。因此我们在沟通两种文化的同时, 不能只注意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
为了克服这种文化差异的障碍, 避免误解和曲解原文的意思, 笔者赞同使用转喻性的翻译方法。转喻性的翻译就是在真正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其中包括通过地域性文化的比较与风土人情的比较) , 正确地再现原文的神韵与风采。
例如:英语中有句祷文:“Giveusthisdayourdailybread" (求上帝每日赐给我们面包) , 最贴切的中文翻译应该是:“求上帝每日赐给我们粮食。 (Giveusthisdayoudailyrice) ;而对爱斯基摩人来说, 却又成了“求上帝每日赐给我们鱼” (Giveusthisdayourdailyfish) 。这是因为按照中国人和爱斯基摩人的传统观念, “面包”的说法没有任何意义, 甚至有点荒唐可笑, 就象说“求上帝每日赐给我们鱼”同样让英国人莫名其妙一样。
三、宗教信仰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 佛教的“阎王”。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 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to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翻译时应特别留神, 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句话时, 把它译成Manproposes, Goddisposes, 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似乎形神兼备。但由于两者存在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 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 在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 若译成Manproposes, Heavendisposes似更忠实于原文。
中英动物习语 篇11
1文化、隐喻、习语认知
习语, 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更是一种文化积淀, 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成为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 表达着特定的意义, 它的形成往往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并且它常常是语言简洁形象, 而寓意深刻抽象。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因素 (简称文化因素) 都对该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促进语言的形成, 语言体现文化的痕迹。正因如此, 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 习语的习得相对词汇的理解要困难得多。一个人的二语水平也可以从他/她对二语习语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大概评判出来。那么, 习语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才能真正习得呢?
1) 文化与习语
传统的看法是, 习语是不可分析的, 它总是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 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该习语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 学生并不能真正读懂该习语的文化内涵以及来源。今年来, 习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注意到文化对习语形成的影响。从《朗文英语习语词典》、《英语习语大词典》、《牛津英语习语词典》和《剑桥国际英语成语词典》等各类英语习语学习词典的出现也可见一斑。除了专门的习语词典外, 跟习语有关的文化信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被收录到各大主流英语学习词典中。如OALD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第六版之后的版本在提供文化背景信息方面比起前五版有了较大的突破, 其中包括Origin (词源) 专栏。
2) 文化与隐喻
隐喻现象自古有之,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不受重视。隐喻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 吸引了来自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注意。近几十年来, 隐喻理论在国内外均有了较大的发展, 隐喻研究的相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国外的主要著作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Lakoff, 他和同事编著了Metaphors We Live by, More Than Cold Reasons: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等专著。国内有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 (2001) , 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 (2004) 以及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2005) 等。胡的《认知隐喻学》讨论了语言、隐喻和认知三者的关系, 他进而论述了隐喻的实质, 从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又具体阐述了国外的几种隐喻观, 包括传导隐喻, 概念隐喻, 基本隐喻, 诗性隐喻以及根隐喻, 另外他探讨了隐喻的理解以及应用。该文主要是借助西方Lakoff等的隐喻观试图论述英语习语的习得。Lakoff等人的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Lakoff和Johnson认为: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 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 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 (葛建民, 邹积会2011;Lakoff, Johnson 1980) 。隐喻起源于生活。隐喻现象与文化同样息息相关。比如汉英空间方位词的隐喻意义不一, 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Lakoff及其伙伴发现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隐喻, 其中有一组隐喻被定义为空间隐喻 (Saeed 2003;Lakoff, Johnson 1980) 。
3) 隐喻与习语语义认知
心理语言学家Raymond Gibbs提出了各种习语处理方式假说, 他认为习语是深藏在人类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的表层现象, 是可分析和活用的。他把习语分成三类:第一类为不可分析性习语, 这些习语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从隐喻概念都解释不通。第二类是可正常分析的词组, 这类习语比较直接、形象, 实际运用的意义和字面意思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并不会产生歧义;Gibbs认为这两类习语只占众多习语中的很小一部分。第三类是不可正常分析的习语, 这些习语的含义不能直截了当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 而要借助隐喻知识才可以捕捉到其真正含义 (葛建民邹积会2011;Gibbs 1990) 。隐喻在习语的语义认知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隐喻知识对学生习得习语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三类习语将是本文的分析重点。要理解隐喻对习语认知的作用, 我们可以先了解下Lakoff等的概念隐喻理念以及基本概念隐喻, 其中有一个相当典型的模式A是B (A is B) 。比如, “ARGUMENT IS WAR”这个概念隐喻, 它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Lakoff, Johnson 1980) :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h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Okay, 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他还分析到在这个概念隐喻中, 我们与之争论的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攻击他的位置, 防护自己的;我们会得到或者失去战地;我们计划并且使用策略等等。尽管并没有真正地用身体作战, 我们进行口头的战争, 战争中的攻击、防御等反映在争论的结构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TIME IS MONEY (时间是金钱) ”同样体现了一种系统性, 在这个概念隐喻中, 时间被认为是一种具体的有价值的商品。在进行概念隐喻的时候, 喻源域的某些特性被凸显出来, 并被映现在目标域上。
章宜华 (2009) 在他的著作《语义·认知·释义》中论述了隐喻的认知特征以及认知功能。隐喻的主要认知基础是经验, 即一个语言社团约定的一些习惯认知模式, 它能利用源域和目的域的某些联系, 生动形象地凸显特定的语义信息。隐喻的形成是具有认知域外部特征, 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隐喻的认知基础有两种:一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二是以经验相关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这在隐喻习语的认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 蝙蝠是一种夜行性动物, 近乎全盲, 因此 (as) blind as a bat意思是看不清;像蝙蝠一样瞎。其中, 源域蝙蝠与目的域 (未出现的人) 存在一种相似性—视力差、看不清, 这还跟背景知识相关, 即蝙蝠几近全盲, 主要靠它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综上所述, 习语植于文化, 隐喻反映文化, 大部分的习语认知基于文化隐喻, 三者密切相关。
2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在现阶段, 重新认识隐喻有助于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和发展, 因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 对语义的形成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源域是一个以隐喻的方式来为另一认知域提供理解或解释手段的概念, 而目的域就是根据源域特性进行隐喻构建和理解的语义域 (章宜华2009) 。隐喻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喻, 它一样拥有隐喻的认知机制。通常, 目的域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而源域是一些具体的概念。必须通过将源域的特性映现到目的域上, 使目的域具有源域的特性, 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比如, 前面的 (as) blind as a bat中, 蝙蝠的视力弱是源域, 它解释了目的域看不清的状况。在习语认知的过程中, 我们会充分调动我们的背景知识、经验, 从而为习语的认知提供意义理据。因此,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展示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文化因素, 包括社会背景, 生活习俗, 宗教信仰, 乃至人们的经验等被激活, 作用于源域, 凸显源域的特性, 通过隐喻映现在目的域上, 使得目的域凸显某些源域的特性, 从而为隐喻习语的理解提供理据, 促成隐喻习语的语义认知。
3 动物习语语义理解实例分析
动物词在各个民族中, 由于文化习俗等的不一致, 有的含有不同的隐喻内涵。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as blind as a bat这个动物习语的语义理解, 下面我们先来谈谈动物隐喻习语的几个特性, 再接着用更多的实例阐述动物习语的认知过程。
1) 系统性
我们常常会将动物的某些特性跟人的品行或者性格等联系起来。比如前面提到的 (as) blind as a bat也是这个道理, 映现得到的就是人看不清。再比如, 在英语国家中, 狗、猫等许多动物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 反映在英语习语中, 狗、猫等动物经常被喻为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经验性
经验性指的就是一些常识、日常经验或社会经验可以协助我们理解习语。比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我们知道马车拉货时是马在前面拉, 车在后面, 假如将车放在马前那则是本末倒置。类似的一个习语是the tail wagging the dog, 类似地, 常理是狗摇尾巴, 在这个习语当中尾巴反倒摇狗, 尾巴本该受狗控制, 反倒占了主动, 因此有“次要部分支配或决定全局”的意思。
3) 文化性
词典编纂者在双解或双语词典编纂过程中, 都十分注意英汉的差异, 以防止母语造成的负迁移。在习语的理解过程中同样如此, 英汉语在解释一些相同概念时可能用不同的词语, 而且有些看似类似的习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理解其潜在涵义。比如, 汉语有“力大如牛”的表达式, 而英语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再比如狗和龙在英汉语中不同的文化导致的不同涵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则主要体现在英汉双解/双语词典当中。比如, close, lock, etc.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 (Am E close, etc.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escaped) 这个习语的涵义是“亡马锁厩, 为时已晚”, 有的英汉词典将之译为亡羊补牢, 实为误译。因为亡羊补牢有着一个典故, 其内涵是为时不晚。
在前面我们了解了动物隐喻习语认知的机制以及特性, 现在以含“horse”的几个习语为例做个简单的分析。
1 hold your horses
2 horses for courses
3 a one, two, three, etc.horse race
4 back the wrong horse
5 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
6 eat like a horse
7 flog a dead horse
8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9 be/get on your high horse
10 wild horses would not drag, make, etc.sb (do sth)
在西方, 赛马极为流行, 早在14世纪有有了赛马活动, 因此跟马有关的习语有相当一部分是跟比赛相关的, 如上面习语中的1, 2, 3, 4, 5。在赛马过程中, 人们会对某匹马下赌注, 而假如我们下赌注的那匹马失利了, 我们则认为我们下错赌注了。通过隐喻映现, 4 back the wrong the horse就可以引申为下错赌注 (支持了失败的一方或事情) 。中途, 我们可能由于看到另外一匹马更有利, 改下更大的赌注在另外一匹马上。5 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则意为中途变卦, 中途支持另外的人或事。每匹赛马都会有一个赛道, 马在合适的跑道上跑得更快, 因此通过隐喻映现, 2 horses for courses可以引申为知人善任。同理, 3 a one, two, three, etc.horse race可以引申为只有一个 (或两个, 三个) 队 (或候选人) 有获胜机会的比赛 (或竞选)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的系统性, 其中含有一个概念隐喻, 即竞选是赛马。
有关horse的另一些习语则可以从经验去认识其语义。比如, 当我们在马上奔腾的时候, 别人让你稳住马匹, 不要着急, 稍等, 1 hold your horses就可以用为劝人三思, 先别采取行动。另外, 由于马比较庞大, 像马儿一样吃就给人一种食量很大的感觉, 因此6 eat like a horse意为吃得很多。7 flog a dead horse, 直译为鞭策死马, 既然马已经死了, 你再鞭策它也是枉然, 因此意译为做徒劳无益的事。8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直译为白送的马还看牙口, 引申为对礼物吹毛求疵。9 be/get on your high horse本义为高居马上, 引申为趾高气扬, 自以为了不起。野马都是失去控制的, 力气极大的, 因此10 wild horses would not drag, make, etc.sb (do sth) 引申为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 (或促使) 某人做某事。汉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八匹马也拉不了某人回头。以上表达法则通过人们对马的经验以及根据其相似性进行隐喻映现实现语义上的理解。
4对英语教学和学生使用词典自学的启示
由于习语的特殊性, 学生对习语认知存在困难。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文化隐喻认知帮助学生更轻易地理解习语呢?学生又应该如何利用英语学习词典来进行对习语相关知识的学习呢?
1)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Zoltán Kovecses 1996年的一个小规模实验研究证实了经隐喻意识培养的二语学习者对习语的习得率比用传统记忆方式学习的学生习语习得率高25%;Boers的实验也表明了隐喻意识教法的学生词汇能力明显优于接受传统词汇教学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讨习语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习语内部更深层次的内涵, 引导学生建立英语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同时触类旁通跟系统性地习得更多地道的英语习语。
2) 对学生自学使用词典的启示
当学生在遇到不懂的习语时, 有几个渠道可以释疑, 其中包括向老师咨询, 向同学咨询等, 然后最重要的是查词典。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借助词典、互联网等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可能会出现相同的表达方式表示相同的意思, 比如英文中的“paper tiger”对应汉语的“纸老虎”;但更表达方式相同而概念隐喻不同, 比如:“fat”中文是“肥或丰富”的意思, 如在“肥缺”中表示收入很好的职位, 而其在隐喻习语“fat chance”中却指“没戏, 机会渺茫”;英语中很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与汉语的隐喻含义也不一样, 如“dragon”, “dog”等。所以学生在利用词典自学时, 最好选用英英词典, 或带有英文解释的词典, 甚至是专门的习语学习词典如《朗文英语习语词典》、《英语习语大词典》等。使用词典时, 要注意词典里提供的词源及词演变的信息, 以帮助自己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习语及其内涵。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词典提供的信息, 以主体或者隐喻含义为基础来总结习语系列或语族, 以便更系统的记忆习语。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J].Ap-plied Linguistics, 2002, 21 (4) :553-571.
[2]Kovecses 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Lakoff, George,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Saeed, John I.Semantics[M].U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347.
[5]葛建民, 邹积.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2) .
[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 2002 (1) .
[8]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