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2024-08-03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精选12篇)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篇1

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的象征在我国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 玻璃幕墙也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如光污染和温室效应等。引入生态技术是使用玻璃幕墙的关键。“绿色科技”的理念在于运用现代科技将玻璃幕墙与建筑竖直绿化或水平立体绿化直接挂钩, 借助嵌入式的绿化设计解决遮阳和通风问题, 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建筑绿化相对玻璃幕墙来说, 既能解决光污染的问题, 又能解决温室效应。具体来讲, 它强化了幕墙外表面与周围空气和外界环境间的对流换热、幕墙内表面与室内空气和室内环境间的换热、幕墙和金属框格的传热、通过玻璃镀膜层减少的辐射换热等。实际测量数据表明, 墙面设置了爬墙植物, 夏季其外表面昼夜平均温度由35.1℃降到30.7℃, 相差4.4℃;墙的内表面温度相应由30.0℃降到29.1℃, 相差0.9℃。由于建筑附近的叶面蒸发作用而带来的降温效应, 还会使墙面温度略低于气温 (约1.6℃) 。显然, 绿化对墙体和室内温度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也增添了建筑物的艺术美。

(摘自中国玻璃网)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篇2

实施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中,人是中心思想,自然生态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建筑是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符合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连接条件。所以说,实施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不单单是一个生态产品,而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特征的、复杂的、系统的、庞大的、与人文相关的事物。

2.绿色生态节能技术的分类

在绿色生态节能技术中有四点是需要我们了解关注的:第一点,建筑围护结构在节能建筑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消耗的能源量在整个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占有很高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这也就是说,若想将建筑能源的消耗量降低,就一定要设计好建筑围护结构。将围护结构设计成节能形式的,最主要的就是应用好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可以选择保暖性能和隔热性能优良的建筑复合材料,其次,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技术和节能手段。第二点,建筑能源设备系统绿色节能技术设计的领域很广,它涵盖了楼宇式热电冷联供技术、输配系统节能技术和空调冷热能源节能技术等多个方面。第三点,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绿色节能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包括绿色照明、自然通风和空调末端节能技术,它将自然环境和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第四点,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生态节能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包含了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多项可再生能源,它为是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更长远的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

3.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3.1地域和建筑功能

我国占地面积辽阔,跨越了多个气候带。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等多个因素,从而将建筑的形式、体貌、功能与当地的环境进行良好的融合。

3.2将多方位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应用

在进行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有一个全方位的思量。工作人员不仅要计算好建设的初始投入情况,还要计算出在整个建筑的可使用周期内,企业要在该项建筑的维修和运行上所做的投入情况,从而找到一个最佳的投入方式,使其有一个最佳方式来进行节能环保。

3.3能耗的指标计算

一个合理有效的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是可以以数字方式呈现的,就是说,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投资的数额和收回成本的最贱年限。这些数据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它是管理人员在做出决策前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在施工结束后,检查人员在对建筑进行审核时的验收标准。

3.4建筑艺术要与建筑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是一项包含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工程。其中,技术性能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结构特点,根据其功能和结构决定建筑的形式,然后再用艺术化的手段将建筑设计出来。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不单单加强了建筑的视觉效果,还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功能性与适用性,使广大居民住起来更加舒适、更加安心。

3.5可以很好的平衡舒适与节约这两个性能

如今,我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建筑行业也在积极的响应这个号召。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是能够很好的平衡舒适和节约这两个性能的,它既不过度的追求舒适奢侈,又不能单一的考虑节约低耗,而是将舒适与节约这两个性能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这样,既符合了人们的居住需求,又满足国家低能低耗的规定。

4.有关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实例

4.1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太阳能电池应用在屋顶建筑中

太阳能电池也被称为光伏电池,它的优点有很多,如:它的燃料是免费的,也很容易维护,可以在多个地方进行安装,对生活环境无污染、无噪音,太阳能电池还可以在较为边远的地区和农村进行应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已经被应用到建筑的外表皮设计中,这种设计不单单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还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性。如加利福尼亚圣莫妮卡的科罗拉多州法院就是应用了这种太阳能系统与屋面相结合的技术,解决了人们对能源的大量需求。

4.2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玻璃幕墙运用

在外墙建筑设计中,可以在外墙上安装玻璃幕墙,值得注意的是玻璃幕墙要与建筑的内层留有一定的空气空间,以便于形成空气缓冲层。而且,在玻璃幕墙和内部墙体要有不同的开口分割方式,这样建筑就会拥有一个良好的通风情况。在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中,还要考虑到阳光对屋体的辐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在空气间隔之间加上隔热、防辐射的措施,这样,人们的生活空间会更加舒适、清凉。

5.结语

高层建筑与生态节能设计 篇3

关键词:建筑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围护结构;植物种植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163-01

高层建筑自出现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符合生态节能发展规律的高层建筑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1建筑设计层面上的节能

①建筑的朝向设计。高层建筑的定位首先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容积率过高很难满足日照要求。据有关资料分析,地球每年接受的能量有60亿千瓦。这么多的阳光对建筑节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确定一个好的合理的位置与朝向对吸收更多太阳能、储备更多能源、减少自身能耗都是很有必要的。

②体形与平面布置。体形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值。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其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约增加2.5%。建筑师处理体形与平面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功能要求。但是如果考虑造型艺术要求,导致外表面面积过大,曲折凹凸过多,则对建筑保温是很不利的。外表面面积越大,热损失越多,不规则的外围护结构,往往是薄弱环节。因此,应该正确处理体形、平面形式与保温的关系。建筑平面的巧妙布置常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节能效果。如将电梯、楼梯、管道井、机房等布置在建筑物的南侧或西侧,可以有效阻挡日射;设置空中庭院,以楼梯或坡道联系,空中庭院不但是人们的交往空间,也起到组织自然通风的作用,又克服了空调是内空气品质差的弱点。

③绿化与节能。近年来由于城市绿地不断减少,加之空调的大量使用,导致“热岛效应”,空气环境日益恶化,给建筑带来负效应。一块草地和一块沥青地面的表面温度差可达14摄氏度以上。绿地蒸发大量水分,带走大量热量,为建筑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周围环境条件,同时美化了城市,改善了空气品质。

2围护结构的节能

①外墙的节能技术。外墙的节能措施,目前主要是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复合墙体围护结构。复合墙板构造复杂一些,但它将材料区别使用,可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板体较轻,热工性能较好,适用于住宅、医院、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的外墙。在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新材料。另外,目前还有可调节的外墙,即采用多向、多层、可开、可闭的外墙,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减少空调,采暖的时间,降低能耗。

②窗的节能技术。玻璃窗不仅传热量大,而且由于其热阻远小于其他围护结构,造成冬季窗户表面温度过低,对靠近窗口的人体进行冷辐射,形成“辐射吹风感”,严重地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舒适。目前,就窗的节能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控制窗墙面积比。窗户既有引进太阳辐射热的有利方面,又有因传热损失和冷风渗透损失都比较大的不利方面。就其总效果而言,窗户仍是保温能力最低的构件。由于通过窗户的热损失比例较大,因此我国规定:南向的窗墙比≤0.35,东西朝向的窗墙比≤0.25(单侧窗)、≤0.30(双侧窗),北向的窗墙比≤0.20。

其次,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最后,提高窗户的保温能力。包括改善窗框的保温性能以及使用中空玻璃来改善窗玻璃部分的保温能力。

中空玻璃是由两片(或两片以上)平行的玻璃板粘合而成的玻璃组件。其两片玻璃板间通过间隔条(注满专用干燥剂一高效分子筛吸附剂)隔出一定宽度的空间,并使用高强度密封胶沿着玻璃的四周边部进行密封。由于中空玻璃在构造上存在空气夹层,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传热系数,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隔声性能也很好。

根据玻璃构造不同,中空玻璃又有PET双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等多个品种。若中空玻璃中充装氩气等惰性气体,将进一步增大中空玻璃的热阻;若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或低发射率镀膜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更可以显著提高外窗的保温性能。

关于使用中空玻璃的实例,红谷滩的红谷大厦就是一个例子。它使用的是LOW-E玻璃,这样可以减少每天的运行成本,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3实例

马来西亚的建筑师杨经文在建筑生态节能方面做的比较多。他从生物气候学着手,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后创造低能耗建筑。看到杨经文的设计有一个感觉,就是特征相当明显:建筑开了很多凹人空间,大大小小,从里面伸出茂密的植物,顶部有许多片状的东西,那是遮阳隔片,建筑更像一部装满内容的大机器,有生命,在呼吸。他所追求的是生态美感,而不是这样那样的风格流派,在表面所见的特征之下,有科学的系统来支持。他设计的马来西亚IBM大楼,使用植物种植的手法,连续不断的植物带使大楼成了一座“空中花园”,一条绿化带从一片三层高的绿化草坪开始,围绕大楼盘旋上升,成为立面的重要构成元素。玻璃幕墙只是在建筑的北面和南面使用,所有朝向东侧和西侧的窗花外部都设有铝制的遮阳“鳍”以及百叶来遮挡直射阳光。使工作区和外部形成温度缓冲区,从而降低能耗。曲线型的屋顶为将来安装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预留了位置。

德国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生态建筑,同时还是目前欧洲最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整座大厦除非在极少数的严寒或酷暑天气中,全部采用自然通风和温度调节,将运行能耗降到最低,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空气调节设备对大气的污染。

在其三角形内庭里,多个离地高度不同的空中花园在其周围环绕,令楼内工作的人员无论走到哪里,距离大片绿色植物的间隔都不会超出几个层面。中庭共享空间,在呆板的写字楼里创出一个自然化的植物群落,为写字间赋予了新的意义。新风系统不断送进新鲜空气,工作环境保持温、湿度适宜,空气清使整个中庭的效果更加贴近自然,也使写字楼内的环境更加活泼。这种亲自然的设计克服了以前写字楼的呆板和压抑,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绿色环境,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给人以精力的补充,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这是一个绿色活体植物与阳光交互的立体总和,最自然的、最基本的健康因子活跃在写字楼里,成为愉快工作、健康工作的理由。这是一个生态节能设计的好样本,值得我们学习。

4结语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篇4

1.1 “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

综合利用各种科技成果正成为住宅开发的趋势。如很多房子用了进口门窗、中央空调, 提高了成本, 提高了单项的指标, 但对整体的舒适性可能没有提高。所以采用单项技术, 无法达到舒适度, 也不解决能耗问题。经过模拟计算, 确定指标, 选用设备体系。可能每一件设备都不是最好的, 但通过很简单的成套技术, 可以得到高舒适度和节能的效果。在形成之初, 建筑就是人类活动的内在机制同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逻辑结果, 因此, 其本身就包含了内在的“生态精神”。当然原生的生态建筑也有局限性, 它们通常内部功能组织简单, 难以适应现代生活, 尤其在我国, 目前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 除了个别实验性质的生态建筑之外, 大部分对生态建筑的摸索也处于“原生的”状态。

1.2 “节能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

适宜技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 它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一味照搬和模仿发达国家已经用过的技术, 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样的, “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主要指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 通过普遍的建筑设计手法, 精心设计建筑细部, 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 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 使建筑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实现技术的人文提升。

2 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必要性

2.1 生态技术与经济性的互动

对于建筑节能, 国外已非常重视。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的回收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纸建筑等等。而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能源浪费十分严重。建筑技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而进步, 同时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目前中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消耗总量的15%左右, 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 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意识到这种可怕现象的危害, 不得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式。因此, 提倡“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迫在眉睫。

2.2 生态建筑设计与社会需求的互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可以看到, 建筑反映着人类的需求, 同时它反作用于社会, 通过对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对比与分析, 唤起人们的行为。同时, 建筑也能对社会的可适应性要求做出形式的反映。原生的生态建筑设计显然落后于人们的社会需求, 而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的提出更加恰当。

2.3 人性化的生态建筑设计

众所周知, 现代建筑产生的思想根源在于“以人为本”。“原生的”建筑设计由于技术的落后性, 有时也会有违背生态设计的问题。例如我们过去常用的黏土砖, 黏土砖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使用广泛的建筑材料, 与混凝土比起来, 它的人工性能要好得多。然而, 烧制黏土砖破坏大量的良田, 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荒凉。这样看来, 对地方材料的使用也许正在破坏着当地的环境。这一点使我们不得不反思, 并且要去探寻新的手段、新的技术来把这些朴素的、原生的生态建筑思想加以进化。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强调技术和社会、经济、艺术的整体平衡, 在关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同时, 去关心社会、考虑当地社会发展的本土性和当代性, 体察大多数人的需求, 为普通大众构筑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3 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可行性

实现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通常有3种手法:1) 将传统技术进行改造;2) 将先进的技术改革、调整以满足适宜技术的需要;3) 进行实验研究, 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盛世华庭为例:小区采用了外墙面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中空玻璃塑料窗、太阳能供热水、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等多项新技术, 节约了大量的水、电资源。

1) 根据小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 外墙采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住宅, 居民启用空调采暖时, 送暖期比未采用外墙保温材料的住宅要少两个月, 且每天运行时间短, 耗能少, 节能达到30%以上。

2) 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以太阳能集热为主, 电加热为辅, 一年365 d均有热水供应, 能保证三口之家的正常使用。户均年节约电约860 kW, 可节省费用400余元。

3) 生活污水处理站全自动运行, 无噪声, 无臭味, 在小区形成了景点式生态人工湿地。每天处理污水50 t, 用于小区绿化喷灌、景观、冲洗道路, 每年可节约用水1.8万t。

4) 普通住宅建筑能耗高, 夏天湿热, 冬天湿冷, 舒适性差。而盛世华庭由于采用了特殊墙体, 既保温又隔热。夏季室内温度比普通建筑的室内约低2 ℃~3 ℃, 冬季室内气温比普通建筑高4 ℃以上。

5) 综合效益明显。房屋造价比一般建筑高出约3%, 但由于节能和优化组合, 每年的运营费用可节约50%以上。

4 结语

“节能适宜技术”是当代建筑技术发展的成果和传统地域适应性技术的结合, 它不是一种修补性的折衷态度, 它是辩证和智慧的抉择。只有加强建筑节能, 才能降低能耗, 节约资源。节能适宜技术将当代的先进技术有选择地与地域条件的特殊性相结合;同时提倡改进和完善现有技术, 充分发掘传统技术的潜力, 实现建筑技术的本质。由于个人水平有限, 目前仅能对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做一些定性分析, 只能说是个人的希望。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使节能生态建筑能普及到普通人的生活, 使大部分的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摘要:对“原生的”与“节能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并论述了生态建筑设计从“原生的”向“适宜技术”转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通过对建筑进行经济上可行的节能生态设计, 从而使人们享受高质量的可持续的生活。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生的,节能适宜技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篇5

节能建筑:是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

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供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它不仅能提供舒适、健康而安全的内部环境,同时具有与自然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绿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好而又可持续性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但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概念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设计和建造居住、办公、商贸、生产等用房,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国际上,通常认为“生态建筑”体现三大主题:一是以人为本,健康舒适;二是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三是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生态建筑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建筑。可持续建筑:

指以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建筑,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到这些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益于子孙后代,关系:

生态建筑归纳起来称为“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Resource Effieient Buildings),又称之为“4R”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篇6

【关键词】节能减排;生态;建筑;设计方法;探究

一、生态建筑的涵义

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建筑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其核心的内容是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及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对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组织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也使建筑物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达到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延长建筑寿命等目的。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建筑缺乏正确理解

有人形而上学的认为生态建筑就是绿化一下建筑物周围环境或者再建筑物内部栽种一些植物,还有人片面的认为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的全部内涵,还有人把建筑的平面将来是否有重新划分的可能作为评判生态建筑的标准等等。这些观点都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没有全面的理解生态建筑的内涵。

2、对农村生态建筑缺乏系统研究

我国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城乡差别较大,很不平衡。大多把学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发达城市,而对广大农村的居住环境缺乏系统研究,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从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局限于本学科,如生态学、建筑学或者能源学等,各学科之间缺乏较好的结合,其中,如何把人居环境和植物环境工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3、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不足

目前,我国在生态建筑理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建筑的发展,但对实际工程实践模式、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及计算机模拟等领域却涉足较少。

三、节能减排的方法

1、降低碳基能源使用量,提高使用率

建筑的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都伴随有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产生,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减少碳基能源的使用。

①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尽量使用低碳建材,摒弃落后产能,采用建材业窑炉等先进设备充分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推动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②开发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循环利用的新能源及其衍生物。因为这些能源污染少、储量大,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石化能源的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

2、对旧建材进行循环使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拆迁越来越多,造成旧建材的大量废弃。我们不能简单填埋旧材料,应该对其进行筛选分类,粉碎不能回收的部分用作建设道路的材料,而用可以再回收的部分来加工混凝土以及砖等。这样做既可以使上游投入的资源减少,又可以解决下游的建筑垃圾。当然,由于化学、物理性能已经损耗,旧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使用需要.如果继续使用将会给建筑留下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不能无限制的回收旧建材。

3、对公共建筑模式与住宅进行生态化改造

大力推行节能化公共建筑的模式与产业化住宅。

办公、旅游、运输等公共建筑能量的消耗通常十几倍于普通住宅,迫切需要降低能耗。必须建立完整的节能监管体系对公共建筑的能耗量进行规范,同时对公共建筑的全过程进行低碳管理,并搭建与之相适应的能耗检测平台。

产业化住宅以工厂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现场作业建造:场外完成混凝,工厂制造组合,工地现场组装,这样既节省了原材料,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机械和设备的效率,同时为产品质量及性能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证,也有益于住宅的节能减排。

4、加大对节能减排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始终贯彻执行节能减排标准,加大对薄弱领域以及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的信息反馈、综合协调功能,实现其应尽的监管职责,对建设中各方活动主体使用标准的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四、生态建筑設计的思路与策略

1.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路

生态建筑设计的本质是一种基于生态美学观及生态伦理观的城市建筑发展观。生态建筑设计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①以人为本。

满足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建筑发展最终追求的目标。在建筑设计中,要体现人与自然和人的主体地位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创造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的宗旨,充分考虑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②因地制宜,尊重环境

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以土地利用为主的资源经济利用问题。城市必须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发展,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节省有限的土地。可以在地面上建立低层高密度建筑充分体现人情味、密切接触大自然;充分利用生态技术向地上空间要效益;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等,把城市的地面、地下和空中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的立体网络。

生态建筑设计强调环境效益的发挥,充分尊重环境,最小影响环境,与环境共同增长、互选共生。因地制宜的选择建筑,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极好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周围环境。

③人与自然充分协调

人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一分子,人必须在生态化的基础上活动,人与环境应当是一种结合和协调关系。无论是设计、建造还是使用、报废过程,生态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都是最小的。生态建筑为人类提供品质最佳的环境和空间,其本身很少污染环境,极为节能,但若其空间的存在与人的功能需求不能很好统一,人们无法在建筑空间中顺利展开各项活动无,这样的建筑不论多节能多环保都是失败的。生态建筑必须是功能更加合理、空间更加宜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更加容易,并更具有良好的物理环境,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更能抵御自然灾害。

④增加“绿色”,保护生态

在生态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绿色化,把室外的绿色精心的引人室内。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调节湿度、减少噪音等。

2.生态建筑设计的策略

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①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本着生态原则对城市发展的自然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并将其作为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协调好城市内外部环境的关系。

②微观环境方面,把握好建筑与自然、整体与局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③建立健全生态建筑设计法律法规。并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规范。建筑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关乎着我国生态建筑研究和实践的战略方向。

结束语

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建筑业的能耗在所有行业中位居榜首,降低建筑的能耗自然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建筑中的节能减排,主要决定于碳的使用,低碳化的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建筑业消耗资源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其设计施工过程理应以能减排为指导全面贯彻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春华,后哥本哈根时期的建筑节能与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2010(4)

[2]马宏权,龙惟定,朱东凌,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思考,《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9(4)

节能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分析 篇7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 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口数量也在不断的攀升, 人口密度逐年的增大, 使得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 有些能源已经达到了枯竭的状态。虽然能源使用入不敷出, 但是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是十分的浪费, 在很多细节方面根本就不重视, 过度的浪费也是导致能源枯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 绿色生态建筑应运而生, 接下来我们就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分析。

1 绿色生态建筑简介

1.1 绿色生态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进入到工业时代以来, 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虽然对于能源的开发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但是为此人们也是付出了代价, 例如温室效应、森林的破坏、臭氧层的漏洞等, 这些由于过度浪费和污染导致的危害, 使得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就在这一时期, 绿色生态建筑应运而生, 并在“绿色”、“环保”日益昌盛的时期里, 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1.2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

绿色生态建筑就是在生态学的角度来认识建筑, 将生态学的一些概念融合到建筑领域中, 以此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生态建筑的核心就是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 注重建筑的可循环和可再生使用。

1.3 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 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减少对其污染和破坏; (2) 绿色生态环境的设计, 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对于用户的关心; (3) 为用户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创造有利的条件; (4) 要有一种为了使绿色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思想。

2 节能技术简介

节能技术顾名思义, 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对于能源进行保护再生的可持续性使用。节能技术的发展, 并且成功的运用到绿色生态建筑的领域中, 为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节能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运用可谓是方方面面:

(1) 采光和取暖:利用太阳能技术

(2) 保温隔热:采用高新技术的复合材料进行墙体更新。

(3) 通风:利用自然风。

(4) 遮阳:采用植物、建筑物自体和地形的物理方法进行遮阳。

(5) 水循环:通过水分解技术以及循环水利用技术设计自体水循环。

节能技术已经贯穿在绿色生态建筑的各个方面, 接下来就通过第三块具体进行应用介绍。

3 节能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应用

对于绿色生态建筑中的节能技术来说, 是一种贯穿始终建筑的技术, 从选址到各种结构的设计, 从采光角度到能源的可再生利用, 都体现了“节能”这一主题, 并且时刻将绿色环保贯穿其中。

3.1 建筑选址

对于绿色生态建筑中的选址, 要遵循三个要素, 即日照、遮阳与通风。为了满足建筑的冬季采暖需求, 和节能的需求, 采用光照采暖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同时定期的光照还满足了人们骨骼发育的需求, 对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遮阳是为了防止室内收到过多的太阳辐射, 对于绿色生态建筑来说, 为了达到节能遮阳的目的, 采用绿色植物进行遮阳是最佳的选择。通过适当的绿化, 利用树枝和枝叶来进行绿色遮阳。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建筑自体遮阳和地形遮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遮阳。为了有效的循环室内的热环境, 利用自然风进行风力循环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2 建筑围护的节能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 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提高成为了绿色生态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 接下来就分别进行讲解:

(1) 外墙节能技术。加气混凝土外墙, 复合墙体技术等都是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之一。选用隔热的材料附着在墙体上, 再涂抹墙体材料, 其中包含着保温技术、夹心技术和外保温技术。此措施是提高了墙体的自体隔热和受热的功能来达到隔热保温的目的。

(2) 外窗节能技术。门窗是室内与室外的联通隔界, 门窗也是影响室内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建筑围护面积的总耗能中, 门窗就占40%-50%, 也是此系统中结构热工性最弱的一个环节。所以门窗的设计要把握好其尺度, 既不能开的过大, 虽然光照充足了, 但是也吸收了一定的太阳辐射;也不能开的过小, 这样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室内会阴冷。具体开窗面积如表1 所示。

4 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节能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中的应用已经达到了方方面面, 为建筑功能性的设计提供很好的技术指导。绿色生态建筑中的节能技术达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可循环性的目标, 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依旧是全绿色生态建筑行业需要关注的话题, 我们要进行积极的创新与革新, 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绿色生态建筑的领域, 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汉, 余彦平.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12 (19) .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篇8

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设计,生态技术

0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高速腾飞,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其中住房建设占了很大一部分。基本实现“居有其屋”的目标。但是, 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背后, 必然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浪费。新世纪, 在住房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节能环保技术, 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开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住房, 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建筑与居住环境

1.1 生态建筑产生的背景

环境的持续恶化, 使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1992年由联合国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 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生态技术指科学合理的利用生态学原理, 从事物的整体出发, 全面考虑问题, 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配置, 综合利用物资, 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损耗, 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丰厚的收益,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虽然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但它有着深厚的社会物质和思想基础。党和国家一直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直指导着生态建筑的发展。人本主义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指导思想之一。18世纪以来, 西方国家的人本主义思想错误的定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为地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做法的结果使得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之后人们慢慢意识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 1972年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 提出: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承受的基础之上, 必须在环境保护的框架之内安排生产生活, 从而科学的定义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替代了错误的人本主义发展模式, 从而为在全世界推广生态建筑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1.2 生态建筑设计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 人们将生态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或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是一门交叉学科, 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起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将人与自然的地位重新界定, 突出环境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 本地性。

本地性具体指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 应从本地具体自然环境出发, 设计者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刻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进行地方特色的设计。这一理论可以从:①要适应建筑地的自然过程。现代人对与建筑的理解可能与古人不同, 因此, 对建筑地的设计不能一味模仿古人, 被传统束缚住。生态建筑设计要求我们, 一定要以建筑地的实际自然环境为依据, 包括采光、风水、等等因数;②生态建筑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本地的建筑材料、植物的利用。这是对建筑物生态化的另一重要要求。现在, 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灭绝, 保护物种是对现代人的重要要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 充分运用本地物种取代对建筑物景观的要求, 不仅能够对本地的物种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且能够降低管理和维护的成本, 一举多得;③充分利用本地的建材植被, 是对本地人的尊重。

(2) 保护自然资源。

众所周知, 我们居住的地球资源可以分成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要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必须加大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力度。即使很多可再生资源, 其再生的力度也是很有限的。对它们的开采和使用必须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生态建筑设计, 是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手段之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减排。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尽最大努力的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效。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 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环境如通风、采光等, 可以大大降低空调、换气扇等家用电器的使用频率, 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 全球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减少一半才能够实现。对一个城市进行绿化工作, 一定要考虑维护的问题。如果不考虑维护的城市绿化, 不论多么春色撩人, 都不是一项生态技术, 终将被历史淘汰;②保护。国家应该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非到万不得已时, 不可使用。在我国古代, 古人的很多资源保护做法值得现代建筑借鉴。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 对生态系统的保护非常重要。③对废弃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 应该加大对废弃建材的再利用。尽最大的努力发挥废弃物的新功能, 节约不可在生资源, 防止能源的耗费。

2 生态技术的居住建筑核心思想

国际上最先进的生态技术居住建筑节能核心思想, 就是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中, 注意每个微小结构 (窗户、外墙、屋顶) 对环境的影响, 在对每个微小结构进行控制的基础上, 最终达到对整体建筑物能量消耗的控制, 实现建筑物的真正生态、节能。

生态居住建筑经济性与技术水平比较。生态建筑指在建筑设计中, 将生态学相关理论融入其中而产生的建筑。它是21世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在生态建筑设计中, 要因地制宜, 考虑不同地域地貌环境, 不能千篇一律。运用现代高新技术, 运用建筑学、生态学最新理论, 调和各专业领域矛盾, 让自然、建筑和人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一种生态节能建筑的推广, 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我们在选择技术类型时, 要从实际出发,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以较高的性价比获得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笔者根据清华大学王淑捡硕士论文《生态建筑的技术问题研究》制成下表, 探讨生态建筑的性价比, 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如表2。

3 生态技术在居住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3.1 住宅遮阳技术

利用遮阳技术对房屋相关构建的设计, 可以有效的阻隔高温时强光射入室内, 防止出现室内眩光, 有效保护建筑结构。大大降低夏季空调使用频率, 低碳环保。住房遮阳设计, 包括屋面遮阳和立面遮阳。在对房屋设计时, 可具体采用水平设计、垂直设计等, 适当添加遮阳设施, 可以有效阻挡夏季强光对屋面的直射, 构建阴影区。并通过空气流动, 迅速带走屋内热量, 降低室内温度。

3.2 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目前我国运用最广泛的生态节能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热能, 将冷水加热成低温热水的一项生态技术。该技术目前在我国已经呈现产业化集群的发展模式。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蓄水箱、集热器、太阳能管、水泵等相关部件。按照人们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方式, 可以将该系统划分为三种形式, 即循环式、闷晒式和直流式。影响太阳能热水系统工作效果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包括当地的光照条件, 太阳能系统的安装位置, 集热器的质量、类型、面积大小等。因此, 在太阳能系统的实际安装中, 一定要注意上述问题, 以保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正常工作。

3.3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

本世纪, 淡水资源利用形式越来越严峻。因此, 在城市的建设中, 充分利用雨水回收技术, 是解决目前“人”“水”矛盾的有效途径, 是保持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淡水资源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早已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以德国为例, 德国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早已经从第二代技术向第三代技术过渡。第三代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 设备向规模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当前该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德国, 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屋顶蓄水利用系统, 通过屋面设备收集雨水, 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公共场所、家庭等地方;二是雨水渗透和截污系统。通过架设相关设备使路面雨水流入蓄水池, 通过先进的渗透设备补给地下水源, 防止地下水源的枯竭和地面的沉降;三是建造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在生态小区的建设过程中, 开挖排水沟, 架设排水管道, 通过合理的设计, 使雨水在流经的过程中下渗;多余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入蓄水池或人工湿地。减少日常维护对水源的需求, 一举多得。在德国, 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如规定在小区的建设中一定要建造相应的雨水收集系统, 否则国家将征收大量的雨水排放费用。

3.4 地源热泵技术

生态技术在居住建筑的运用中, 地源热泵技术将是未来大力提倡的发展方向。地源热泵技术指通过架设相关设备, 开发地表浅层热源替代传统空气源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只要通过输入相对较少的能源 (电能) , 就可以向大地表层索取几乎是无限的低品位热源。据有关部门测算, 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提取的热源加热, 要比运用电炉加热节省至少一半以上的能量;比利用传统空气源加热至少节约1/3的能量;其次是能效比高。利用地源热泵技术提取的能量, 几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热源稳定, 且比传统技术节约30~50%的能量;再次, 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低碳环保的目标。在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时, 无需排放二氧化碳, 只需要少量的电能输入, 产出就能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要求。地源热泵技术是21世纪最有价值和利用潜力的一项新兴技术。

4 生态节能技术在居住建筑中推广

4.1 选择合理的建筑外墙材料

在节能住宅最初设计的时候, 在建筑物外墙材料的选择上, 采用一些保温材料, 在门窗等一些容易导致热量散失的地方做好保温隔热层。前期如若将这些工作都做得很完善的话, 将使住房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在炎热的夏季屋外高温不会很快的进入房间, 寒冷的冬季屋内的热量也不会很快的散失。据对比, 按照此种方法设计的住宅, 夏季室内温度要比一般住宅的室内温度低3 ℃以上, 冬季室内温度要比一般建筑住宅高5 ℃以上。该技术在生态节能居住建筑中方便易行, 值得在住房建筑中广泛推广。

4.2 选择合适的玻璃隔热涂料

在生态节能技术在居住建筑的推广方案中, 选择合适的玻璃隔热涂料, 将使住房的能耗比大大降低。如选择玻璃隔热涂料或选择玻璃用透明隔热涂料。前者指以无机改性聚氨酯分散体为基料, 以氧化锡锑为隔热功能材料, 当把涂料涂抹在建筑玻璃上时会形成透明薄膜, 在不阻挡房屋采光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阻隔紫外线的入侵。采用此种技术成本低廉且隔热性能好, 非常适合在生态节能住房建筑中推广。后者仍以无机改性聚氨酯分散体为基料, 以纳米级氧化锡锑为隔热功能材料, 主要特点是将涂料涂抹在玻璃上时, 附着力强, 耐擦洗, 透光性能、隔热性能非常好, 适合在夏热冬暖地区推广。

4.3 绿色植被屋面技术

在生态节能建筑住房技术的推广中, 绿色植被屋面技术非常适合推广。该技术主要是在住房屋顶的建造中, 设计隔热层、找平层、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层。通过在屋顶配置合适的营养土和选择合适的植被, 解决屋面的绿化和防水问题。该技术的运用, 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度, 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夏季室内空调的工作频率。通过建筑物的“现身说法”, 向人们传达低碳环保的理念。充分体现新时期的建筑特点, 将生态节能技术体现在现代建筑的方方面面。

4.4 制定优先领域和重点区域

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 一次性的进行全国老旧住宅的改造和新住宅的节能建设, 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因此, 在生态技术的运用推广中, 应制定优先领域和重点发展区域。根据近些年的发展经验, 在生态住宅的推广中, 应先从新住宅开始, 慢慢向老旧住宅辐射。从住房建筑慢慢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转移。在地域的选择上, 应首先从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居住建筑节能技术, 然后向中部、和东部蔓延。在城市的选择上, 应先从基础设施好的一线城市开始, 慢慢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再逐步向乡镇、农村推广。相信, 随着生态节能建筑逐步在全国覆盖率的增加, 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进一步得到控制, 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5 结 论

综上所述, 生态居住建筑相关问题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课题。环保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相关领域的研究仍然空白。近些年, 有关部门在总结过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 正式迈入了相关领域研究的第一步。 [ID:7796]

参考文献

[1]史文云.基于现代生态技术的居住建筑节能与推广方案研究[D].2007.

[2]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长春:吉林大学, 2008.

[3] (英) 布赖恩.爱德华兹 (Brian Edwards) , 周玉鹏, 宋晔皓, 译.可持续性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郑庆丰.现代生态节能住宅[J].山西建筑, 2003, 29 (12) .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 篇9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的基本原则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支撑环境;把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维护。

保罗·索莱里在其生态建筑学中指出:任何建筑或都市设计如果强加破坏自然结构都是不明智的,号召将富勒的“More with less”原则应用到建筑中去,对有限的物资资源进行最充分、最适宜的设计和利用;反对使用高耗能,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2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历经数十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重要的设计思想、原则、方法。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1 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取得同等地位,这是生态设计的最基本内涵。它首先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不仅仅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心。

2.2 要把空气、阳光、绿色引进每套住宅内。未来的住宅设计,将会创造一切硬件条件,让人们尽享大自然的赐予。不仅套型设计着重调整各种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尺度和色彩也将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而且将通过设计师的创新,改善居住的舒适程度,努力营造一个绿色环境。例如,通过增大窗口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色景观;采取增加保温隔热手段或防热隔膜玻璃等措施,把不必要的热量拒之室外;通过会“呼吸”的绿色建材,不断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让居住更为舒适;通过及时更换室内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鲜,等等。

通过优良的设计,在住宅中重新引进自然通风的概念,将在夏季取代或减少空调的作用。例如,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可减少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并实现光电转化,使太阳能系统和房屋面构造结合为一体,既实用、美观,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

2.3 生态建筑设计的另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即最大化利用了最小化排废。这与“节制”和“节省”有本质的区别。大自然赋于我们各种资源,在技术、经济有保证的情况下,利用各种资源为人服务,供人享用。在享用和接受服务时,一切浪费都是犯罪。但“节制”和“节省”同样也不适宜。我们提倡的最大化、有效化,是要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对不可再生物质要十分珍惜,并着重开发各种替代产品。例如,实施垃圾分类,对分类后垃圾按照有机、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门别类回收,以达到最小排出量和最大化利用。又如,在小区中实施中水系统,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雨水改善气象环境等。这些都是生态建筑设计中必重视的问题。

3 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措施

3.1 内保温复合节能墙体组成及应用

复合节能墙体通常由绝热材料与传统墙体材料或某些新型墙体材料复合而成。如果绝热材料复合在建筑物外墙的内侧,则称为内保温复合墙体。

墙体结构层:系指混凝土现浇或预制品的外墙,内浇外砌或砖混结构的外砖墙。以及诸如承重多孔砖外墙等其他承重外墙。

空气层:空气在0℃时导热系数为0 024VV/ (m·k) 。在25℃±5℃时为0 0256W/ (m·k) ,即使在200℃的情况下仍有00:384 W/ (m·k) 。由此可见,空气也是一种优良的保温材料。因此,在建筑物中常用材料围成的空气隔离层,不但可以保温隔热。而且具有切断液态水份的毛细渗透、防止保温材料受潮的功能,因为一般外侧墙有吸水能力,而其内表面常因温度低而出现的冷凝水。可被结构材料吸入且不断向室外转移和散发。

保温隔热层:这是节能墙体的主要功能部分,常用绝热材料可分为有机、无机金属等三大类。出于导热系数、抗压强度、蒸汽渗透率、燃烧性能等方面的考虑。此处选用挤塑型聚苯板 (XPS) 为保温材料。

保护层:主要功能是防止保温层受破坏,并阻止室内水蒸汽侵入保温层。出于防火、抗冲击和环保等方面的考虑,宜选用A级无机防火板为保护层材料。

饰面层:由于A级无机防火板具有优良的表面亲和特性,所以各种饰面材料均可使用,选用的内墙涂料和粘贴瓷砖都有良好的效果。

结合各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借鉴各方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开发的墙体内保温板,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潮抗冲击、抗震、呼吸等功能,已在工程中应用。

3.2 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再生

建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想模仿生态系统,生态设计要求设计师容易重新使用、回收以及最终能与生态系统再次整合的材料和组件。

中国木结构的杆件,主要依靠榫卯连接,这种连接不但可减少地震、大风等自然灾害对构架的危害,且杆件可以拆卸并重新被使用,使建筑达到其使用期限后材料被重新使用的目的,这种“可拆卸的”设计理念,是生态建筑可持续设计的根本。

建筑外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关系到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和舒适性,对降低建筑能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在外维护结构完成后再在上面附加保温层,以改善热工性能。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各种高效保温材料价格不菲,而且其生产加工过程也会大量消耗各种能源。因此,建筑节能不应当只着眼于建筑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还应当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出发,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筑材料就不但要有出色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加工生产过程也应当简单易行,节省能源。位于美国加州霍普兰德山谷中的太阳生活中心 (Real Goods Solar Living Center, Hopland, California) 创造性地利用稻草垛作为墙体材料。其具体做法是先将稻草加压打捆,再把它们砌成墙体,然后在墙体上喷涂一种8~10 cm的土质护面灰来代替水泥砂浆。完成后的墙体不但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而且兼有较强的防火性,并且无毒无害。

可见,创造性地采用新型建材往往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和能源浪费,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3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能作为一种天然的洁净能源,也是居住建筑设计上广泛推广的节能设计之一。从近年来的能源使用和发展情况来看,煤、电、油的供应紧张已经不容忽视,太阳能应该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经过20年的发展,产品的生产研发技术日臻成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外,从使用效果和居卫的淋浴费用和投资回收周期来看,太阳能热水器也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太阳能热水器仍以一家一户的零散安装使用方法为主,存在破坏建筑结构、热水温度不稳定等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将太阳能利用装置纳入到建筑设计规范当中,在设计时将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预留太阳能设置位置,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内。如果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充分加以推广应用,就可以大大节省常规能源,也是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节能技术 篇10

一、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定义

1. 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定义

要想理解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定义, 首先要明确低碳节能建筑的内涵。所谓建筑的低碳节能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物施工和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里, 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进而达到二氧化碳明显降低的效果。在此过程中,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它有害气体也都相应减少, 从而降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 减弱温室效应的影响。所谓的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就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理念下所做出的设计作品, 这些设计作品正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指导着现代住宅的发展方向, 对未来地产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2.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 资源短缺的矛盾开始逐渐突出。

人们在想方设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 又在努力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 绿色建筑设计应运而生。目前绿色建筑有很多种定义, 但是究其根本, 都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它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也正是因为绿色建筑的这些特征, 其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焦点话题, 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迅速发展。

二、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必要性和作用

1. 必要性

低碳节能和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不仅是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 更是基于我国具体情况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以下, 笔者将结合具体数字进行说明。众所周知, 我国现在的建筑面积约为430亿m2, 但建筑中的采暖安装节能设施只有4%, 节能设施的推进工作还有极大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 每年我国将会因为建筑节能设计不到位而浪费了数量十分巨大的资源, 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相违背。更有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冬天, 在采暖一项上的能耗就是发达国家的三倍之多。由此可见, 尽快完善和推进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 作用

节能设计能够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 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的影响, 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不仅如此, 节能设计能够给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节约相关的生活成本, 从而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要求。可见, 不管是对于住户还是国家而言, 节能设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原则

1. 和谐原则

不管是低碳节能设计还是绿色生态设计, 都必须遵守和谐原则。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利用, 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的目的;在充分考虑住户感受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从而达到与住户和谐的目的。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 才能在节能的同时保证住户的舒适度, 体现出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

2. 适地原则

所谓适地, 就是选择合适的土地建造建筑。建筑选址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否则就违背了绿色的原则。施工方应充分考虑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当地的经济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谐。否则便会因为种种原因耽误施工, 给施工方造成巨大损失。

3. 高效原则

在施工前, 施工方要对设计有个宏观的把握, 从而进一步综合各种设计因素, 形成一套高效的体系, 保证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与住户的生命周期相适应, 满足健康居住的要求。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 施工方可以系统地采用集成技术来提高建筑功能的效率, 从而达到优化管理调控体系的效果。

4. 节约经济原则

所谓的节约是指建筑设计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 如太阳能、自然风等,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约的目的。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 应注意在建筑的各个结构注重节能减排。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从细节处入手, 才能有效减小建筑能源的消耗, 进=从而达到更好的节约效果。做好节约后, 自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经济的效果。从这点来看, 节约原则和经济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四、实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 实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还未建设的房屋, 对于此种情况, 主要以设计规划为主。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设计达到十分良好的节能效果;另一种则是已经建好的房屋。对于这种情况, 则主要以完善为主, 可以通过改进和完善设计方案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总而言之, 这两种情况要区分对待并采取不同的措施。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做到低碳节能和绿色生态。以下, 笔者将简要介绍一些有关措施,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实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策略

(1) 解决水和供暖方面的节能问题

建设方可以采用设立节水型供水设施、安装收集雨水装置、建立污水处理系统等措施, 这样一些污水、雨水就可以及时净化并再次投入到使用中去, 从整体上减少了建筑群整体的水资源消耗。而在供暖方面, 可以采取的措施就十分多样了。如建设方可以通过做好墙体衔接处的工作, 减少冷桥、热桥,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墙体的保暖性, 进而降低热能的消耗;其次, 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上,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 如新型轻质隔墙板等, 从而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最后, 建设方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等联合供应的热环境技术, 将夏季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2℃~27℃, 将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0℃~24℃等。

(2) 通过室内的采光设计达到节能目的

建设方可以通过设置反射光板或是在建筑内装修采用浅色调油漆来增加二次反射的光线等手段, 获得充分的室内照明, 从而有效减少白天的人工照明, 进而节省相关的照明能耗。以上所说的主要是针对还未建设的住宅而言, 而对于一些已经建设完成的住宅, 就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整修了。如北方的冬天, 由于我国的建筑本身存在保温层厚度不够的问题, 大量的暖气在进入建筑后会流失, 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不仅保暖效果不好, 而且加剧了能源的消耗, 不符合我国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对这类问题, 我们可以将保温层加厚, 从而减少暖气的流失。在保证住户舒适度的同时, 实现低碳节能的理念。

2.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基本策略

(1) 更新观念

在资源消耗速度越来越大的今天, 我们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观念。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的紧缺问题, 增强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生活的品质。

(2) 可以设置一些屋顶绿化、外墙绿化或室内绿化

这些设施可以达到绿化和建筑结合的效果, 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 其符合现代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要求。这也是很多现代建筑在设计上越来越多的提倡这种方法的深层次原因。有了绿色植物, 就要考虑绿色植物的保养工作。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就要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问题。只有朝向合理了, 才能够保证建筑物内部每日的阳光充足, 保证为住户和绿色植物提供一个舒适的温度。所以, 施工方在进行施工之前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计算并测出建筑物的朝向, 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打下基础。

(3) 可以在设计中融入一些新型元素

如在进行窗户的设计时, 可以采用高效节能外窗或是幕墙系统, 这两种方案都会在保温和防辐射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同时, 还应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如可以通过设置太阳能光板, 从而有效收集太阳能, 使其为住户服务;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方案, 实现对流, 从而引入“穿堂风”等。只有将新技术与自然资源完美结合, 才能创造出最好的居住环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不管是从国家的政策角度还是从住户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角度出发, 实现建筑的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都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所以, 相关建设方要积极优化设计方案, 从而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也只有这样, 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 人们越来越重视低碳节能和绿色环保的有效实现, 建筑业也不例外。在现阶段, 我国建筑物在建造及使用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以下, 本文就低碳节能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的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绿色生态

参考文献

[1]周世春.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设计和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 2008 (06) .

浅谈建筑外墙节能技术与节能措施 篇11

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节能材料;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49-01

随着“低碳”概念深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交流国际上最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实事求是认真探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最终普及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1外墙保温技术

节能保温墙体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大类。

1.1内保温技术及其特点

外墙内保温技术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内保温具有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的特点,能保证施工进度。内保温应用时间较长,技术成熟,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是比较完善的。广泛推广的内保温技术有: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增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内墙贴聚苯板抹粉刷石膏及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的做法。但内保温存在很多问题,像使用面积被占用很多,难以解决“热桥”问题,严重处引起开裂,进而影响施工速度,影响用户的二次装修,且内墙悬挂和固定物件容易破坏主体保温结构。内保温在技术上的缺陷性,决定了其必然要被外保温技术所替代。

1.2外保温技术及其特点

外保温技术是将保温材料设置在主体墙外侧,因此主体墙、保温层、保护层及饰面层之间的连接应该牢固,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其中最主要的是主体墙和保温材料的连接以及保温材料和饰面层的连接。这也是在外保温技术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专门研究的问题。大部分保温材料都是可燃性的,防火也是外保温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住宅工程中,目前主要流行有聚苯颗粒浆料外墙外保温、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现场模浇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等几种外保温技术。

外墙外保温的优势特点:

1)外墙外保温适用范围广。外保温不仅适用于北方需冬季保温地区的采暖建筑,也适用于南方需夏季隔热地区的空调建筑;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2)外墙外保温保温效果明显。由于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可以消除在建筑物各个部位的“热桥”影响。从而充分发挥了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它可使用较薄的保温材料,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3)外墙外保温保护主体结构。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层,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温度对建筑竖向的影响已引起关注,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由于温度对结构的影响,建筑物坚向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内部一些非结构构件的开裂,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可以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4)外墙外保温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外保温不仅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而且增加了室内的热稳定性。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等对墙体的浸湿,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可避免室内的结露、霉斑等现象,因而创造了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

2外墙保温节能措施

2.1建筑外墙节能构造改进

目前我国的外保温行业,除少数几家外,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力量,缺乏对保温隔热基础理论、构造连接原理、系统协调机制的深刻把握和研究创新能力,大都还停留在模仿阶段。建筑设计单位对方案设计投入很大,因为方案中标能带来经济效益,施工图设计一般是完成任务而已,构造设计则往往引用标准图即可。所以,保温实践中暴露出了较多的工程可靠性差、耐久性不够等问题,并且,没有明确责任。许多有识之士已忧虑十年、二十年内可能会出现外保温大量破损的窘境。它可能成为城市中防不胜防的“定时炸弹”,随时随地都可能从天而降砸向你的头顶,这就将建筑外墙节能构造改进工作提上议程。

建筑外墙节能构造改进的工作,仅就技术层面而言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对建筑整体的保温研究和实体试验,避免仅在试验室内对建筑一般部位保温试验的局限和片面。2)加强对建筑细部构造的推敲,寻找周密完整的覆盖外表面且施工方便的节点方案。3)发挥空腔构造不仅保温且可通风隔热的优势。4)在保证承力安全的前提下,设计出热桥尽可能微小的连接构造。

2.2建筑外墙节能材料

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绝热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围护或者热工设备、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或者材料复合体,既包括保温材料,也包括保冷材料。绝热材料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建筑空间或热工设备的热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的日趋紧张,绝热材料在节能方面的意义日显突出。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通过使用绝热围护材料,可在现在的基础上节能50%-80%。据日本的节能实践证明,每使用1吨绝热材料,可节约标准煤3吨/年,其节能效益是材料生产成本的10倍。因此,有些国家将绝热材料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之后的第五大能源。外墙保温主要是靠保温绝热材料作为建筑围护,开发和应用高效的保温绝热材料是保证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对绝热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十分重视,之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做得好,这与他们重视和发展保温材料是分不开的。

建筑物节能的重点就是降低采暖和降温的能耗,这里推荐一种新的外保温措施—保温涂料,保温涂料的作用就是对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实施保温,以减少建筑物内部的能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外墙保温涂料根据施涂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建筑外墙外保温涂料和建筑外墙内保温涂料。由于在建筑物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的梁、柱、肋等部位,而钢筋的导热系数为混凝土的120倍,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为发泡聚苯乙烯板的40倍。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会形成热流密集(称为热桥)。采用外墙内保温不能避免热桥的产生,且外墙内保温的墙面上难以吊挂物件,影响用户的二次装修。而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即外墙外保温涂料)具有一系列优越性,加上我国外墙主体基本上采用重质材料这个有利条件,因此在学习、吸收国内外外保温技术的基础上,我们对外保温涂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3結语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是外墙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水平决定了建筑节能的发展。而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节能材料的革新,因此,建筑节能必须以发展新型节能材料为前提,必须有足够的保温绝热材料做基础。正是由于节能材料的不断革新,外墙保温技术的优越性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终普及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从而真正地实现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姜继圣,杨慧玲.建筑功能材料及应用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涂逢祥,建筑节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l,(34).

[3]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浅析建筑生态节能问题 篇12

1 建筑能耗与建筑节能

在生态学的角度上, 建筑像有机生命体, 需要不断的吸收能量并消耗能量, 消耗大量的自然能源。如何在满足需要的同时, 使建筑的能耗降到最低, 既节约能源有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是生态建筑所关注的重点。

1.1 建筑能耗的组成

建筑能耗从广义上来看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销毁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消耗的能量;从狭义上是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及电梯等各个方面的能耗, 其中采暖、空调、通风能耗比重最大, 约占65%左右, 因此这类能耗成为了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需重点好了的问题。

1.2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从广义上来看是指在建筑的方案设计、建造施工、运行等的每一个环节中, 减少建筑能耗火提高能源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从狭义上看是指在建筑使用过程中, 在采暖、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及电梯等方面节省和有效使用的能源。对于生态建筑的能源利用来讲, 建筑节能问题应该全方位的考虑, 应该着重在规划设计阶段的节能, 第一是要考虑建筑的选址, 包括场地设计和建筑群布局等;第二是在设计阶段对单体建筑的朝向和体型选择、自然生态能源的利用;第三是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和机械设备节能。事实上, 第一层面的节能措施是建筑节能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而第二层面的节能措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通过第一和第二层面的综合设计可以达到不使用机械设备系统或减少其投资比例的目的。

2 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要协调好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人鱼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体现整体生态系统优先和生态节能优先的原则, 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 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减少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 提倡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 提高建筑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另外还有注意过程环节, 由于建筑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其特点, 并制定对策来适应这种变化, 从而延长建筑使用周期, 减少资源消耗。

3 整体建筑布局的节能设计

建筑布局主要需要处理好朝向和建筑的间距, 影响朝向的因素主要有日照条件、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大小和方向、用地形状和方位、道路走向、地形变化、周围景观;影响建筑间距的因素主要有日照间距、通风间距、消防间距。

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 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布置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夏季应试建筑迎向当地主导风向或局地风向, 能很好的是建筑自然通风, 考虑到冬季防寒、保温与防风沙侵袭的要求, 也应尽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根据不同的地形状况, 设计城市道路走向, 进行合理的整体建筑群布置, 保证场地空间的和谐与完整, 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能更加便利。

4 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措施

在自然方面:通过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等来减少热量的损失;利用开窗、中庭、天津和设置反光板等措施实现自然采光, 充分利用日光减少能耗;通过建筑提醒设计和组群布置, 利用风雅和热压实现自然通风, 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通风;利用屋顶绿化隔热、利用植物遮阳、导风等;高效利用河水、雨水和井水, 避免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利用太阳能加热和供应热水, 利用太阳能和锋利发电等。

在资源方面:大力发展能源和材料的高效利用系统, 是能耗降到最低;使用耐久性较强或者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 循环使用或合理处置工业废弃物, 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二次污染;有效利用当地材料及产品, 减少运输环节中带来的连环式能源消耗。

在设备方面:开发实用高效稳定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以延长设备的实用周期;使用部件组装型设备, 提高设备的可更新性能, 通过旧建筑更新延长建筑的实用寿命。

5 影响建筑节能的其他因素

建筑外围护结构主要由外门窗、外墙和屋顶构成。窗在建筑师除需要满足视觉的联系、采光、通风、日照及建筑造型等功能外, 作为维护结构的一部分应具有保温隔热、得热或散热的作用。因此, 外窗的大小、形式、材料和构造需兼顾各方面的要求, 以取得整体节能的最佳效果。改善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也将明显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外墙节能技术可分为外墙复合保温隔热技术、单一材料保温隔热技术、外墙通风遮阳防热技术等。高层建筑的“风环境”也是影响建筑耗能因素之一。在冬季, 风力对建筑的热损失很大, 增大冷空气的渗透量, 使室内热损失加大。因此, 建筑保温材料的选用, 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应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高层建筑外围护墙体耗能量较大, 占整个建筑耗能的25%左右。建筑的形体变化是建筑外露面积的主要因素之一, 体形系数越大耗能越多, 国外的一些高层建筑造成圆塔形, 我们知道, 相同的面积, 圆的周长最短, 这样使建筑外露面积较小。因此, 基于能量损耗的考虑, 高层建筑的形体变化不宜过多、复杂。

6 结束语

所谓“生态建筑”也可称为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生态、绿色并不是简单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而是指建筑队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 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的重要核心思想是舒适、健康、高效。在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室内外环境绿色要求的前提下, 降低建筑能耗, 减轻建筑耗能对环境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杨晚生.绿色建筑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王立雄.建筑节能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杨京平, 田光明.生态设计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汉字创意字体下一篇:中英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