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2024-07-20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共12篇)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1

家具是一种深具文化内涵的产品,它实际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消费水平和生活习俗,他的演变实际上表现了社会、文化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然而在20世纪中叶人们推断世界将大统一,这将导致传统文化和地区文化的削弱,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一个沉重打击,所幸的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丰厚内涵和历史的积淀是家具设计的生命和源泉。

一、传统中式家具设计的没落

中国近当代家具设计的发展和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追究中国家具发展史的渊源,其自秦汉以来有序发展演变:一、商周至三国时期为低矮型家具的流行阶段;二、两晋至五代是低矮型向高坐型家具转变的承前启后的过渡期;三、宋代以后则流行高坐型家具。明清两代实为中国古代家具的高峰期,家具艺术高度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风格,被冠以“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两个艺术概念。一般而言,人们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审美造型、装饰形式和用材特点的家具统称为传统中式家具。从历史角度而言,传统中式家具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统中式家具泛指清代以前的家具,而狭义的则是专指代表我国传统家具发展巅峰的明清家具,它是传统中式家具日趋成熟完善的象征。

二、传统中式家具设计理念复苏的历史必然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家具以抄袭国外式样为主,一种完全的“拿来主义”。对于国外家具的造型表现、设计理念、产生背景等,设计师们缺乏冷静的思考,于是中国家具在一种没有现代文化、现代设计理念与方法积淀的基础上“突兀而出”,虽然迅猛的家具生产满足了市场的“急需”,但同时也给中国家具日后的原创发展造成了障碍。90年代中期,由于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品种增多,式样趋于现代新颖。同时,国内的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注意到中国家具设计的“智障”现象,他们开始探索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出路,逐渐重视从文化、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的角度借鉴家具业先进国家的经验。从此中国现代家具设计进入了萌芽状态。近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出现,人们追求精神消费、绿色设计的趋势,而更新代谢掉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西方家具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国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家具设计成为了产业提升的“瓶颈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真正的”中国现代家具在哪里?进入21世纪初期,这种呼唤“中国设计”浪潮更加高涨。国内的设计师们开始“重新注视”自己的民族的传统家具设计思想,而这种“重新注视”不只是风格上的创新、思想上的怀旧或者纯粹的设计方法论研究那么单一,而是“再构建”、“再发展”于中国设计领域的时代体现。

而再重新回头对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发现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在对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协调方面自始至终都遵循着朴素的可持续设计生态观。而这种观点也直接反映在功能、结构和形式的核心思想中,具体表现为人与环境的“天人合一”,人与物的“物尽其用”,以及物与环境的“物竞天择”,而这些先进的生态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从《周易》缘起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周易》、阴阳五行说、儒、释、道以及三教合一的心理学都为传统的设计行为设置了一系列客观规律之下的限定因子,而这种限定是由人、物和环境间天然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它们贯穿于器物设计中的功能、结构和形式,也由此建构了设计中的可持续行为链,并保证其中环环相扣的紧密性。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中的这一理念十分贴切当前时代下人们对于人体工程学、绿色设计的热衷。因此,这也许是打破中国现当代家居设计僵局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设计思想不仅是设计者、使用者和物之间的文化约定,也是设计行为的前提和来源。

三、新时代的中式家具设计

通过广大学者对新时代下的中国当代家具设计风格的梳理,我们发现了几种模糊不清的设计概念,比如仿古设计、复古设计、中国风、中国风格、新中式、中国主义等等。中国风,是早期西方对神秘中国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诠释。它起源于法国,并伴随着法国装饰设计学派的运动对洛可可风格造成了巨大影响;中国风格,是当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表现,一般直接采用未经加工的具有象征性质的传统符号,包括书法、绘画、日常器物、建筑园林等等;中国主义,当“中国风”进入20世纪以后,其含义在现代设计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成为了“中国主义”,“中国主义”意味着中国传统设计中真正的精神、设计思想及设计原创与手法,或者在中国传统设计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和再创造,现代“中国主义”不仅存在于西方,也同样存在于东方,尤其是中国。

而“新中式”家具是相对于传统中式家具而言的,是鉴于中国现代家具风格趋于“断代”情况下,对理想中的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家具形式的总称,是具有中国东方神韵的当代家具。其首先要满足中国民众的实际消费需求,并带有明显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其次要有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传统中式家具的继承;再次要是根植于生活土壤中的思想意识在家具方面的物化,满足当代生活的特点和审美需求。以中国椅子[2]的靠背板设计为例,它从早期轭架中的横棖逐渐演变为较为舒适的竖向藤编框格,并最终形成了符合人体背部曲线的S形实心靠背板,这种突出的功能性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理解上的当代设计,又充分的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进行了现代化人机工程学的演绎。

四、小结

近年来,一改一直以来对明清家具单纯仿制的做法,从各种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视觉形象(如太极图、吉祥纹样等)、器物造型元素(如中国结、江南的窗格、隔扇等)等中式元素中,提炼出家具设计造型要素,并科学合理的融入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使现代家具不仅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还符合人的饮食起居,产品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景楠,方海.中国当代家具设计思想梳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1:152-155.

[2]景楠,方海.成长中的“新中国主义”: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理论创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03:233-237.

[3]方海,陈红.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对椅子原型的研究[J].装饰,2002,03:61-62.

[4]贺小翠.新中式家具造型语义及其创新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2

高铁泰

杜赞奇的《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一书着重研究20世纪的中国,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受西方达尔文主义理论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系列思潮。本书主要探讨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结构主并用之建构一个从远古向现代发展的民族主体。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主要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杜赞奇在第一章中对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认为历史不一定是线性的,而且民族历史叙事很大程度上是被国家和时代建构出来的。对于“线性历史”的概念,作者并没有给我们直接的答案,但是通过作者对其的叙述以及作为其对立面——“复线历史”的阐述,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即“线性历史”是单一的以某种标准来划分历史的历史。他认为“线性历史所假定的透明性使我们看不到它为了包含这些压制,为了阻止民族体内部的分裂所采用的战略”。由于“线性历史”的缺陷导致我们对民族问题演变的片面看法,为此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出了“复线历史”的概念。杜赞奇认为“复线的历史不仅用多样性替代了单一性的演化,而且否认历史是因果性、线性发展的,否认只有在因果的链条中才会前因产生后果。复线的历史视历史为交易的,在此种历史中,现在通过利用、压制及重构过去已经散失的意义而重新创造过去。与此同时,在考察此种利用的过程中,复线的历史不仅试图重新唤起已经散失的意义,而且还试图揭示过去是如何提供原因、条件或联系从而使改造成为可能的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复线历史是通过解构线性历史范式,并针对线性历史的弊端而提出,认为历史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主体,而是多元;历史并非是直线向前发展的,而是在过去与现在的复线时间里互为因果性的复杂交易;复线历史的目的就是要揭示散失的意义,造成散失、压抑、利用的原因、条件等等。在研究民族问题上,作者认为要多角度的看待,不能仅仅把民族主义的内容与政治文化等相互重叠。第二部分包括五个章节,主要是五个案例分析,是杜赞奇为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结果。其中前两章集中论述历史叙述结构与历史表达是如何摄取或隐匿与其世界观不相适应的错误复杂的历史现实。最后三章探析边缘叙述结构是如何向辛亥革命以来业已占据话语霸权地位的、强调集权、强调国家的历史叙述结构提出挑战的。

作者在第一章中分别列举了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分期法,汪精卫的四重分类法,傅斯年的分期法等等。在上述人物的分期法中,作者对其一一解读,发现一个无一例外的现象,这就是都是注重宣传由种族到民族的演变过程,但却忽视了在其过程中的排他性。对于这种排他性,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孙中山最终把这个问题转换成儒家大同主义所引起的问题从而掩饰其模糊性:大同主义减弱了汉人原有的独立精神,使他们接受了像现在这样满族人的异族统治。同一个大同主义却又是孙中山的改良主义政敌所提倡的东西:他们宣扬中国既包括汉人又包括其他少数民族”。从中可见孙中山等人试图建立一种特殊历史作为新民族国家的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对某段历史进① ①②③ [美国]杜赞奇著,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② 同上,第224—225页。

③ 同上,第33页。

行压抑或重传。

作者在第三章所举的是从20世纪初开始,政府和社会精英中的改革者试图消灭民间宗教的反宗教运用。政府和知识分子都认为民间宗教阻碍了现代化国家的建立以及现代国民性的塑造,但在这场运动中他们却起了不同的作用,或者说是为了各自的目的而发起这场运动,虽然这场运动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历史的进步。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政府致力于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式学校和新的政府机构,但改革需要财政的支持,在反宗教运动中,政府可以通过没收寺庙及其财产,从而使国家合理合法的占有了地方资源;当时的知识分子,面对国家危机和新兴的世界革命话语,急于创造新的国民形象,而反宗教运动则利于他们重铸国民意识;地方的绅士积极配合政府的行为是因为这些乡村精英能从新式学校和机构中获得社会升迁的机会。不能否认这场运动的倡导者为造就现代国民性所做的努力,但同时他们也“利用”这场运动对农村社会的权利结构进行了重组,在重组过程中最大化本阶层的利益。但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些“利用”,因为这些人掌握了历史和时代的话语权。

杜赞奇在论述民族主义与中国秘密会党的关系中,探析了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家是如何努力从民间秘密会社摄取浪漫叙述结构并将之融入一种全球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民族主义系统。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将人类划分为“先进”与“落后”的种族,为帝国主义掠夺提供名正言顺的理由,西方大多数阐述或参考达尔文主义的作者同时暗含着一种种族的或民族的身份。而在中国,这种话语权却被改造成为一种在竞争时代能够发动国民竞争的学说,共和革命者吸收了种族进化论的国际话语并利用它来构建一个种族上纯洁的中国,一个建立以后内部平等、没有纷争、能够在生死攸关的生存竞争中不断进步的中国。而内部平等、没有纷争正是中国秘密会党所追求的。基于这点共同点,为革命党在建立初期与秘密会党建立了某种联系。同时革命党在革命初期利用秘密会党反基督教、反西方、反帝国主义和反满的情绪,发动和组织起义。虽然秘密会党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反帝、反清的情绪是建立在皇权和王朝的基础上,在这点上与革命党有本质的区别。故革命党在利用秘密会党的同时,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重新的解读,赋予其现代的观念和种族思想。正如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中国知识分子参与到了一个国际性的话语体系中,同时,革命的知识分子对话语进行了改造,以便使之适合于中国的实际,从而使自己能够编织出一部天衣无缝的国史。”

历史话语权的掌握者,利用历史叙述结构与历史表述摄取或隐匿与其世界观不相适应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现实。针对这一点杜赞奇对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试图探寻历史企图遮掩或利用的领域,以及各个渗透或抵抗其霸权的领域。这就提醒我们要去注意话语背后存在权力因素,权力和话语密不可分。正如作者所说“复线历史揭示了历史扩散中利用与掩盖的面具,那么,它也可以引导我们通过接触历史的其他道路,尤其是通向助成叙述结构扩散的历史条件,通向此种扩散的效果”。杜赞奇借鉴了后殖民主义历史学家的思路,对话语背后的权力因素进行了一些思考。他认为,强大的主流话语的形成和维持,背后都是某种权力因素在发挥作用。民族历史叙事的形成就是①①②③④ [美国]杜赞奇著,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② 同上,第135页。

③ [美国]杜赞奇著,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李点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④ 同上,第79页

这样一个过程,它是民族国家形成并支配整个国家的权力进而支配话语的结果。同样的,杜赞奇也注意到了西方国家之所以形成线性历史观和进化历史观同样和西方企图支配世界的欲望有关,也就是说,线性历史观和进化历史观无非是在为西方的殖民侵略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口实和提供理论依据而已。所以显然,一种话语的形成和发展,绝非是思想自身的运动,而是权力在“作祟”,政治经济因素在背后发挥巨大作用。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3

关键词:民族声乐 社会转型 工业社会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我国社会形态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民族声乐在不同的社会阶段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同的形式,本文对我国社会转型的不同阶段中民族声乐的发展继续宁恶劣探讨,期望能够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与农耕文化

戏曲、曲艺以及民族歌曲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戏曲这种艺术形式一直影响着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最大的要求和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演唱者要能够做到吐字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听众清楚地听到演唱者的演唱内容和表达的意境。而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所强调的“字正腔圆”与农耕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农耕文化对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传统民族声乐发展到20世纪初期,我国总共出现了300多种地方声乐形式,其中以戏曲的形式最多。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般来讲都会设有戏台,而戏台直到今天仍然在农村精神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工业前社会,戏曲是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说通过戏曲的演绎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农耕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力量源泉,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农耕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我国民族声乐与社会转型的发展

从20世纪开始,我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历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辛亥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冲破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渐开始了新的发展。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传统民族声乐逐渐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音乐革命。此后救国图强成为我国社会的时代主题,在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声乐逐渐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而在延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众多关于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成为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发展的指导性纲领,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主要起到政治任务。《南泥湾》、《翻身道情》、《妇女自由歌》、《绣金匾》等新民歌的出现成为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典型代表。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出现了争议,其中以“土唱法”和“洋唱法”为主要的辩论成为此时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主要特征。其本质来讲,我国民族声乐在此时出现的不同发展形式是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是社会主義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碰撞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这一阶段,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我国农民声乐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五十年代后期直至“文化大革命”前,中国舞台上相继涌现了大批演唱方法讲究、民族风格鲜明、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声乐作品和演唱艺术家。、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社会建设以及社会转型的步伐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和限制,同时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各种民族声乐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排挤。刚刚迈开步伐的中国民族声乐又一次在政治浪潮中被淹没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工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我国民族传统声乐也开始了再创新的发展。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文化发展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政治形态对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限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工业化是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形态,民族声乐也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中最为主要的形式之一。我国各大院校逐渐开设了民族声乐的教育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现代化发展。从改革开放以及国际化发展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内容更加丰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结语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的转型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总的来讲,我国社会从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我国民族声乐从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的发展过程。时至今日,民族声乐已经成为我国主流艺术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诗话[A].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2009.

[2]曾志口.乐典教科书[自序]〕[A].张静蔚.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4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融合

艺术的灵感是存在于生活中的, 同时要超越生活本身, 因此, 每一个艺术形式全部都是和其他共同存在的, 不一样的艺术手段和类别之间都要有非常密切的内在关系, 要使用不同的挖掘方法来进行对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发展, 以此来确保适应以及跟上时代的潮流, 在多种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闪耀。

一、民族民间舞蹈和现代舞蹈的特征

(一) 民族民间舞蹈特点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进行了传承, 在中国民族的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舞蹈, 使用我们的四肢来进行传递自己的感情, 它在不同的民族职工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同时在人民的大众生活中非常常见。舞蹈的最初作用是为了祭祀活动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祝贺形式, 就像每一个民族的节日的庆典等, 都需要代表性的舞蹈来表示尊重, 虽然每一个表演方式都不相同, 可是大部分都是对最初的信仰进行了尊崇, 就比如说:“木鼓舞”的又来就是为了在苗族进行祭奠央公央婆。这样的不同形式的舞蹈都会拥有非常明显的地形特点, 由于在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社会发展过程中, 由于生活的环境不一样, 就会导致每一个民族的四肢表现方式都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 还有以及对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包含以上的特征, 各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不一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就会表现出自己民族的各种信仰, 以及民族的美感以及历史状况, 这样的艺术就会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质。

(二) 现代舞蹈的特征

现代舞是从欧洲发扬光大出来的一种舞种, 作为整个20世界的舞蹈, 为了和芭蕾舞蹈形式形式进行抗衡而出现的。经过百年的时间的进步中, 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了非常大的进步, 表示着自我先进的思维以及上升的空间, 已经是人类舞蹈发展过程中不可小觑的关键流派, 同时还深深的对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的现代舞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气息, 拥有非常丰富以及不断变化的舞台调度情况, 拥有非常天马行空的自由的肢体表现形式, 主要是将四肢作为工具, 将动作成为媒介, 不依靠语言表达以及故事的发生流程来进行表现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现代舞是来源于现代的生活方式, 人们对于这种舞蹈形式非常了解, 主要是由于多数的代表了人们在整个现代生活中所想要表达的, 以此会带给人们强烈的认同感觉, 具有非常坚强的生命力。而且在现代舞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和人体运动规则相同。非常明显和特意的符合自由线条的美丽, 要非常擅长表现人们心底里面的感情, 让感情随着舞蹈表达出来, 同时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

(一) 在追求技巧中进一步发掘舞蹈中的现代元素

舞蹈中的技巧是舞者想要表达自己心情的四肢动作的突出现象表现方式, 现代舞中的技巧就是动作的快慢、疏密、轻重的变化, 就是非常明显独特的技术独特, 就是最佳有力表达情感的技巧。

(二) 在基于现代舞蹈创作的基础上继承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

当今社会中, 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想要更加理智的对待整个现代的生活方式, 就要在各种新潮的舞蹈方式前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进行传承工作, 不管会出现怎样的改变, 不能对民族传统的东西进行肆意的改变, 对于作品的改编工作也要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相符合, 更加凸显出民族民间的舞蹈价值。

(三) 在情感表达中体现时代性

通过舞蹈来表现情感是非常常见的, 人们的艺术美感的追求, 就是为了在精神上寻求满足, 以及对自我精神的刺激, 产生了一种虚幻的难以自拔的感受, 就是当代生活的人们非常想要得到的一种不同于任何形式的深深的思维美感。创造舞蹈的人要非常聪明, 非常了解当代人们的思维以及审美观念, 从审美的标准以及审美的向往来着手, 表现的更加新潮刺激的现代感情。要突出民间民族舞蹈的民族精神, 还要突出当代人们的情感倾向, 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感的舞蹈。

(四) 对民族舞科学合理的传承

传授民族舞的过程中, 就是将全盘的进行传承下去, 同时还要将其和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相结合, 还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 要扩展传统的民族民间的舞蹈以及舞蹈动作, 要首先对传统的民间民族的舞蹈着手,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民族舞的精髓以及最先想要表达的想法, 就可以更加快速的让民族舞的精华吸收, 就是民族舞的根本, 同时要融合现代元素的民族舞, 首先要对民族舞的本身的特征进行完全的讲述, 同时要安排对民族舞和现代舞的相互结合, 相互融合起来, 这样可以更加深入的让我们了解到两种舞蹈的内涵, 同时可以从人们的反馈中知道民族舞和现代舞之间最好的融合地方, 这对于整个民族舞蹈的了解学习以及传承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以此, 对于民族舞来说, 传承并不是盲目的吸收而已, 要在更多的了解情况下, 和现代舞进行完美融合起来, 寻到时代特征的民族舞的方法, 让民族舞和现代舞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传递。

三、结语

虽然现代舞并不是我国的传统舞种, 也并没有我国的历史文化气息以及风俗习惯为前提条件, 可是其中包涵着每个人对于生活的不同认识, 因此不管是对于现代舞中传达出来的动作技能还是其表现模式都可以让大众接受。现代舞具备非常强劲的竞争技巧以及适应手法, 同时会不断地受到民族舞以及整个民族民风的影响, 在当前的发展状况下处于一种被动的情形, 因此要促进现代舞更好的进步, 就要将其与民族舞或者其他舞种相融合。

参考文献

[1]罗晶.现代舞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 2015.

[2]艾鹏.民族舞教学的现代舞元素融合探究[J].赤子 (上中旬) , 2015, 17:43.

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调研 篇5

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所属班级:12级商务管理

姓名:万进明

学号:121250128

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调研

这是我个人的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调研,有了上次关于南风窗上民族调研的经验,我已经熟悉了这次关于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调研,我这次的调查任务取得了会顺利完成,而且期待取得了比上次南风窗调研突破性创造。

这次关于“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调研”时。心里其实挺害怕的,因为这个主题是民族精神。我内心自问,身边几乎感觉不到民族精神的实体存在。我现在还是个学生,我所见所看所听的大部分关于民族精神的介绍,都是在书本上。而社会上,大部分媒体也只专注于能带来广大读者的骇人听闻或者是娱乐八卦的新闻,而涉及到民族精神的往往也是反面例子,媒体借以批评人民、谴责社会、讽刺现实。也许民族精神不是挂在嘴边的,民族精神本来就应该融入我们的社会。这个主题乍一看与生活联系不紧密,这也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忽视民族精神的原因所在。我想,每个人看到这份“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调研”时,虽然不会激起大的兴趣,也会让大家想起民族精神,在心中打个颤,引起对自己漠视民族精神的反思。希望我这次对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调研,能够在同学们心中激起民族精神的涟漪。

在我自己这次调研里,我也想谈谈自己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和感想。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而民族精神的特点有民族性、时代性、历史传承性、自觉能动性、开放性特征等特点。其中民族性的特点体现在特定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特征,是对于特定民族的文化特征的最高层次的抽象,我们常说的美国民族精神、英国民族精神、法国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日本民族精神等等都表现出了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差异;时代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其历史性的演化中所体现出的时间性特征,也就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任何民族精神都存在于特定的时间条件下,与一定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紧紧相联,事实上,民族精神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积淀和累积。

通过这些我们更深的了解到民族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精粹的提炼,说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首先,我过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焕发民族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所以特别强大,是与中国的56个民族从组成民族大家庭那时候起,这首《56个是一家》来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分不开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优点,其次,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凝结,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因此,是全民族的精神支柱。

因此从上述可以看出,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也就不会有现在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而现在是我们国家发展时期,更需要民族精神来团结人民群众,凝结广大力量,激励大家,为国家的兴盛安邦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相符合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发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宣传与弘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建设,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我们作为当代的代表祖国未来的大学生?“强国先要强民,强国先要强魂,强魂从根本上要铸造起坚不可催的精神脊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精英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撑起民族精神的柱石,祖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从大地方面上,也就是人生的角度上,上我们应该这样做,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新世纪的大学生应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操,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作为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要在培养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确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要立报国之志,应该对祖国有正确的认识,包括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认识。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第三,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作为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本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才干和技能。有了报国本领,才有了实现报国之志的条件,也才能实施报国行动。第四,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作为我们大学生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必须将报国之志落实到行动中,树立主人翁观念,从我们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关心时事政治,关注民生,积极宣传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不可盲目发表不负责的言论和参与反动游行。

创中国现代魏书 传民族伟大精神 篇6

王文先生自幼热爱艺术,作为安徽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马鞍山市花园中学一位从教二十多年的书法教育家,他对中国书法最大的贡献,就是创新了令人瞩目的“中国现代魏书”字体,丰富了我国书法艺术的文化宝库;他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了成千上万个优秀书法学生,弘扬了民族文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著名软、硬笔书法艺术家和书法教育专家。他还是由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北京环球联合国际文化艺术院共同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老干部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艺术学会、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等单位协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银坤杯”全球华人书法、美术、摄影大奖赛获得者。 王文先生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魂》杂志社编委、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常委、安徽省艺术摄影学会理事,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全民终身学习专家指导团书法教育专家。

王文先生创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中国现代魏书”字体,已申报吉尼斯为世界首创书体。王文先生笔耕几十年,曾先后创作和出版了《新魏书写法》、《现代新魏书字帖》和《王文现代新魏书字帖》等专著、字帖和教材。 2010年,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银声出版社还专门为他摄制并出版了69节书法讲座《跟我学书法》DVD光碟教材和《中国毛笔书法楷书速成指导大字簿》。至今,王文已创作、编写和出版各类书法专著、字帖、教材和中小学生《写字》课本近二十部,并且还有一项工艺设计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中国民族元素的现代设计应用 篇7

中国民族元素是中国文化的标识, 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是浓缩的文化符号, 是现代设计者进行设计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传统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深厚文化的象征, 它们赋予设计师以历史感、厚重感和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 所以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不仅仅是符号的简单运用, 它更是一种意义的表达, 它们或给人一种怀旧感或亲切感或文化认同感、自豪感。

断然割裂历史的情感和精神, 会让人感觉“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唐纳德-A-诺曼曾举过一个例子:昂贵的原作和高质量的复制品, 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如果只是为了审美、欣赏, 那么一副复制品就足够了, 但是为什么有更多的人愿意出高价购买原作呢?原因很简单, 因为它包含了比审美、欣赏更多的内容。

二、复兴中国民族元素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很强的包容和同化能力, 而这种兼容并蓄的特点一方面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一方面使得我国是文明古国中文化仍然健全的唯一国家。但是在现代社会, 情况发生了变化, 正如杨宇时先生所说“对中国来说, 离骚 (楚) 、佛教、胡琴、旗袍、马克思, 这些都是过去几千年某个时代的外来事务, 现在都成了中国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元素是与时俱进的。试想百年千年以后, 我们再看中国元素, 想必其中又会有很多吸收而来的外来元素。但现在的紧迫性在于许多中国元素正在急剧消失”。

我们的文化何去何从, 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到哪里去了, 我们的道德规范是什么, 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吗等一系列紧迫而重大的问题需要当代人作答。在设计领域我们有着相同的困惑, 但北欧设计的成功经验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设计实践启迪我们必须在我国民族文化中找到设计复兴的力量和灵感。芬兰设计师塔皮奥·佩里埃宁认为“手工艺与设计是一个整体, 是同一件事”。这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态度决定了现代设计必须适当的吸收怀旧与传统的样式, 新风格才能顺利的成长起来。

因此, 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提取、加工、运用, 用心创造出具有民族意味的形式, 是未来社会我国本土设计的重要出路。

三、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一) 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直接运用

一些设计教育者一向反对直接运用民族元素进行设计。这种反对是必要的。例如, 简单地在招贴上画一两个京剧脸谱;把包装换成瓷器;在高层建筑上盖一个坡屋顶;把故宫的太和殿建筑样式直接做成华丽的裙裾等, 这些设计总是给人元素罗列、“无病呻吟”的感觉。但并不是所有的符号直接运用都是无意义的行为, 只要是符号的应用使作品有了意义, 让接触者内心受到触动, 那就应该受到鼓励。并且有些符号在我们心目中是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不能改变的, 就像中国的石狮, 多少年来都是一副传统模样, 没有谁把门前的石狮抽象处理, 因为一旦变了模样, 就不再产生中国意味了。

“当人们置身于有一定特色历史城市或传统街区中时会被那些亲切、温暖、充满生机和情趣的生活场景所吸引, 总会被某种强烈的场所感 (某种整体意识) 所笼罩”。对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直接运用就是要营造出这种“整体感”而不是支离破碎和牵强的感觉。

民族元素的直接运用虽然“肤浅”但随着热情和理解的深入肯定会达到“深刻”的效果的。在世界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北欧设计在民族复兴时期符号的直接运用就奠定了其民族设计的坚实基础, 而日本最初的设计也都是从模仿或直接抄袭最终走到世界前沿的。

“符号具有两副面孔, 一方面是它的‘形式’, 另一方面是它的‘意义’。符号正是通过它的形式或形式的组合表征着某种意义。”因此, 在直接运用民族元素时我们要理解所用元素的社会、历史意义, 特别注重设计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和情感价值, 使民族元素与设计主体水到渠成的融合在一起, 从而避免给人生硬、罗列的感觉。

(二) 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变化和发展

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使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 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如: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 体现了迅达畅通, 事事如意, 十全十美之意。靳埭强与陈绍华等共同设计的北京申奥标志, 造型不是直接借鉴中国传统造型, 而是运用中国特有的写意手法来传达“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既给人以国际形式感, 又饱含本民族文化意蕴, 耐人寻味。令人兴奋的是北京奥运会的系列设计中产生了很多经典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 它们来自于民族文化元素但经过变化、发展、抽象就变成了代表现代中国的、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传世之作, 单从设计来说北京奥运会的启示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四、小结

对于有些意味深厚的民族元素, 我们应该加以提炼、概括用在现代设计中, 并传达一种民族文化上的意义。对于有些文化元素, 我们却可以直接赋予其时代意义, 使其形式是现代的, 但内容和意义却是民族的。比如:剪纸、皮影、年画等都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形式, 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 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例如, 遍布中国的剪纸艺术, 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年画艺术在我国流传极广, 它是人们歌颂英雄、祈求平安的载体。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就是这些艺术形式的肥沃土壤。年画艺术来自于生活, 所以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现代设计中提炼这种传统民间艺术风格的元素, 在表现设计艺术的同时, 又使设计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有效传播体。

摘要:中国民族元素是中国文化的标识, 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是浓缩的文化符号, 是现代设计者进行设计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传统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深厚文化的象征, 它们赋予设计师以历史感、厚重感和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 所以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不仅仅是符号的简单运用, 它更是一种意义的表达, 它们或给人一种怀旧感或亲切感或文化认同感、自豪感。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提取、加工、运用, 用心创造出具有民族意味的形式, 是未来社会我国本土设计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民族元素,现代设计,符号

参考文献

[1]杨宇时:《中国元素的精神》,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7年。

[2]易晓:《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85-107。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8

一、现在民族声乐的主要艺术特征

1、现代民族声乐的民族融合

我国拥有着广阔的国土面积,在这片土地上面拥有着众多人口,其中一共具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其他民族的发展建设都制定了针对性的鼓励政策,进而保证各各少数民族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相对于零散,很多少数民族内的人们在长时间与汉族生存一起之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进而不同民族之间所具有的音乐文化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差异,自身都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原因是由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人们成长背景与生活习惯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就造成少数民族与汉族人们在对于事物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我国虽然拥有很多个民族,但是各各民族之间在审美方面还存在一定相同。现在民族声乐主要的音乐内涵就是抒情,民族或者是学院在创作过程中之后,创作作品内都能够充分表现出创作人员的情感观念[1]。

2、现代民族声乐的中西融合

我国音乐研究人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就认为西方声乐唱法与中国声乐唱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秉持着创新思想观念,对于西方美声音乐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音乐研究人员在研究之后认为,西方声乐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声音十分稳定,声音松弛有力,我国音乐研究人员将西方声乐演唱技巧结合到我国原有民族声乐之内。但是这个时候我国民族声乐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取得十分显著的发展成效。音乐研究人员认为想要将西方声乐融合到我国传统声乐音乐内,促进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建设,就应该对于传统声乐进行改革,在演唱风格及艺术特征等等方面进行创新。

我国传统声乐在演唱过程中,要求生活明亮及多变。西方声乐的发展是结合西方历史背景是地域文化等等特征所形成的,与中国民乐之间存在很多的差异,在传统声乐发展过程中还是需要以民族作为核心。传统民族声乐在创作过程中,核心为五声调试,主要是从曲艺与戏曲内吸取优势,进而呈现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与艺术特征。西方声乐在创作过程中,核心为大小调试,进而表现出西方声乐所具有的艺术特征。现代民族声乐就是将传统声乐与西方声乐相结合,进而在保留传统声乐的同时,也具有西方声乐创作特征,构建现代民族声乐体系[2]。

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演唱风格

1、假声

现代民族声乐在演唱过程中,最为经常应用的一种演唱技巧就是假声。假声主要表示演唱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对于所发出的声音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改变声带的震动形式。演唱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适当开始假声,能够有效对于歌曲进行修饰,通过真假声的融合,声音将更加的柔和。假声在应用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演唱技巧,假声在应用过程中要是利用不当,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就会出现气息不足或者是颤抖声音较大等等情况,歌曲整体演唱效果都将受到影响[3]。

2、气声

气声演唱风格主要是在速度较慢的歌曲内演唱过程中应用。气声演唱风格主要是将气与声按照一定规律,将其进行组合。气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将歌曲内所具有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进而让歌曲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气声实际上是一种声音技巧,要是能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灵活应用,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演唱者在演唱中,气声应用必须保证先应用气其后在应用声,并且保证气息十分平稳。与此同时,歌曲在演唱过程中音调应该是有低到高,声音在整个歌曲演唱过程中保持统一[4]。

3、区域性演唱风格

我国一共拥有56个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作用之下,少数民族声乐在演唱过程中所具有的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我国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国土面积,不同地区内的声乐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所具有的风格也具有一定差异。例如现在民族声乐实际情况来说,中国民族声乐从区域上面划分一共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东部、西部、南部与北部。东部地区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别,分别为歌曲及山歌,歌曲十分热情并且豪放,能够充分表现出东部地区内少数民族人们所具有性格特征;西部声乐在演唱过程中,声音十分高亢洪亮,具有西部地区内少数民族所具有的气息及民族内涵;北部民族声乐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北部民族所具有的爽朗与热情,在北部民族声乐内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内蒙古族人民,内蒙古少数人民在演唱过程中,高亢嘹亮与浅吟低唱相结合,具有十分显著的内蒙古草原特征;南部声乐在演唱过程中,主要以细腻温婉为核心,这种演唱特点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性格特征十分吻合[5]。

三、结论

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征。我国拥有多个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不同民族文化,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之中,不同少数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点让中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艺术特点。为了能够促进中国民族声乐更好的发展,首先就需要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风格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具有魅力。

参考文献

[1]刘胜男.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研究[J].音乐时空,2015,05:125.

[2]孔靖雯.论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J].黄河之声,2015,04:51.

[3]张莺燕.冯家慧教授的民族声乐艺术实践及其理论[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1:165-173.

[4]陈海容.中西融合民族神韵——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属性[J].音乐创作,2010,04:120-123.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 篇9

而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被动的、坎坷的, 是在一系列外部冲击下实现的痛苦的转变。同中国现代工业发展一样, 中国现代设计并不是从传统造物观念和社会生产关系中自然降生的顺产儿。

中国开放几十年, 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风貌巨变, 而且这种变化还在持续、加快。人们被各种新的观念、潮流、时尚所裹挟, 来不及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 更顾不上反省我们的过去和传统精神。

简单的模仿、抄袭、符号化的拼贴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现状。

本文仅就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对现在设计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一、浅释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中凝结下来, 具有特殊的中国文化识别性的那些要素。

那么哪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呢?提到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会轻易想到那些独特的器物、图案、景观、音乐以及诸多文化现象都具有“中国元素”的特征, 如梅兰竹菊、明式家具、兵马俑、长城、龙纹、斗拱、剪纸、京剧、风水先生、阴阳皇历等等。它们都曾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功能性的, 也是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寄托。

二、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性

在国际背景下, 西方进入工业文明已一个多世纪, 而我国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则是交叉进行的。在中国的文明进程中, 我们得到了很多, 也失去了很多。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 但越是远古的文化其同比性越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人与人的本原性差别减小了, 文化的多样性滋生。但是, 文化发展到现在又开始走向大融合, 文化的多样性面临危机, 经济可以国际化, 但文化作为具有独特象征性的东西需要多样性和民族化。在中西文化走向“大同”的今天, 我们必须保持住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 构建在全球文化交融状态下的特色民族文化圈, 只有这样才有文化的特殊性和特色。

当代设计师要学会读古人, 读传统, 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 自己的传统, 自己的艺术, 今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

尽管丰富的传统资源是我们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 但一味沉溺于符号化的表层应用会使我们迷失在昨天与今天的断层之中。就像脸谱作为一种带有文化意义的视觉符号被广泛使用的滑稽效果一样, 传统符号很难简单拼贴到今天的工业化产品中。

所谓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绝不能够只做表面文章, 因为文化是一种互补共通性很强的东西, 中国的文化更是如此, 触目可及的中国式传统元素有很多, 而将如此众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是需要极其深厚的文化积累的, 不是走马观花就可以手到擒来的。以服装设计为例, 中国的国画其与生惧来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积, 其中所表达出的神韵和精髓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来的。燕尾服上印上中国的国画就算是传统文化的运用了么?在我看来, 这不过是缺乏深度的生搬硬套。

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的设计必须建立在自身传统的土壤上, 对外来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以拿来创新我们的的中国当代设计。

在中国现代设计中, 许多优秀的作品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并将之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体现了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神韵。

例如, 2008年申奥标志和2008年奥运会标志就是成功的设计案例。申奥标志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中国结”、“太极拳”与西方现代极富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融汇于一身, 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运动精神的巧妙结合。2008年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利用中国传统印章的形式和中国红烘托出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那似人、似龙的造型, 既生动地表现出中国人热情与真诚的气质, 又准确传达了奥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

勒埭强设计公司的标志便巧妙借用了“方胜”基本框架, “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图案, 它包含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 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此标志体现了公司与客户、公司与员工合作沟通、互诚互信的理念, 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与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范例。

服装设计师武学伟设计的高达百万元的“中华衣王”,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龙与风, 龙鳞状皮子和柔美羽毛的独特搭配, 柔美跃动, 曲线流畅, 动静之间, 刚柔兼济, 将龙的高贵、霸气与凤的华美、灵秀, 演绎得淋漓尽致, 展现出独具西方风情的神秘与性感!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的精神, 用西方的塑型手段达到东西方美学相融相结合的意境, 同时融入了中华传统建筑“以繁为美”的精神。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古, 而是正视传统, 提炼出那些具有恒久光芒的价值因素, 让它伴随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展下去, 让这种传统的文化资源在设计产业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让我们传统的艺术元素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刘新:“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装饰》2007.12[2]刘新:“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装饰》2007.12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10

1 民族精神和现代足球的介绍

现代足球中最引人注目的足球风格就是欧洲和南美的足球。欧洲的各个国家都十分盛行足球,并且欧洲足球的总体特征是强调整体、注重理性、讲究战术,欧洲传统的足球风格的典型就是德国足球和英国足球。德国足球与英国足球的基本风格都是长传冲吊,但是英国足球表现的是英格兰早期殖民扩张和征服的民族文化传统,而德国足球在表现出扩张和征服的民族文化的同时,还有严谨的思维、坚强的意志以及日耳曼民族精神中的坚韧不拔、坚强和自信。南美足球风格的底蕴是浪漫主义文化,还兼具印第安文化的冲动和激情、欧洲文化的浪漫和古典。南美(包括巴西、乌拉圭、阿根廷)足球的典型风格是洒脱、勇气、冒险、冲动,并且和欧洲足球不同,其尚个体、好美感、讲技术,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的拉丁足球和巴西的桑巴足球。处于欧洲大陆历史上战火连绵地区的意大利和法国具有坚韧不屈、奋勇顽强的意志,这两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特点是豪放又不失细腻、坚韧又不失浪漫,并形成了“欧洲拉丁派”这个新的足球流派,不仅注重力量和速度,还要求球员要有良好的战术意识、精湛的个人技术,在打法上讲究比赛的整体性,推崇攻守平衡、全攻全守。日本、美国等国家的足球在近些年也有较快的发展,美国的足球融合了各国足球的优秀文化,经过创新与整合之后,形成了其不拘于固定章法、自由奔放的多元化风格。日本的现代足球兼具日本文化的团结精神和西方先进技术的文化理念,形成了全攻全守的日本现代足球风格。

综上可知,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对现代足球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足球文化中的各个国家足球的战术风格都体现着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背景。因此,现代足球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民族精神。

2 中国足球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分析

中国足球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第一,我国社会总体文化环境所组成的,由改革时代的文明成果、思维方式、人文精神以及历史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社会物质条件;第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和足球文化的建设受到了改革时代的社会心理特征、民族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社会的物质文化基础的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蹴鞠的发展、传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都给我们国家足球运动的发展以及足球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中的禁欲主义、等级性、封闭性、血缘性、自卑感、保守性等糟粕成了制约我们国家足球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并且,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迷茫与浮躁的社会心理,导致社会规范意识淡薄,使得我国足球的发展一直很不理想。导致中国足球出现了诸如联赛经营不景气、足球暴力、裁判吹黑哨、球迷骚乱、打假球等一系列非常恶劣的足球问题。

还有人提出落后的中国足球文化是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主“静”等因素造成的,认为这些文化使得中国球员有一种不争的特点,因此在运动场上与西方国家的战斗一直在下风。但是这种观点是在对我国传统文化没有全面的认识下提出的,是片面的、错误的。

综上可知,在坚强的民族精神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支持下,在社会文明成果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契机的支撑下,我们国家的足球定会形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中国足球文化。然而,我们也必须对我国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的限制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负面因素有全面的认识,克服种种困难,力求建设一个促人奋进、文明积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足球文化。

3 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的探讨

3.1 中国足球传统文化精神的缺失

我国传统思想与文化中所包含的团结协作、兢兢业业的生存意识,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天人合一”这种注重人和自然关系的思维方式与系统观念,注重综合实力提升的谋略等优秀的精神品质都没有在我国足球的现状中表现出来,使得中国足球缺失传统的文化精神,最终导致了贫乏的中国足球文化。

3.1.1中国足球缺失整合创造的精神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就是首创和整合,并且,这种整合创造的精神仍然是我国现代社会建设的支撑。但是,当前中国足球在战术学习、技术学习、运作体制的改革与管理方面都没有很好的运用这种整合创造的精神,而是用教条的思维模式生搬硬套的借鉴形式。

和西方国家足球运动中的文化和精神体现着人们对待生命与生活的态度所不同的是,中国足球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没有必要的吸收与整合,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注意人们所追求的解放与自由的精神,也没有注意足球文化能够培养人们健康生活的效应。我国足球产业现在普遍有一种急功近利、浮躁的情绪,在国内,联赛成了经济利益的竟争,在国际上,只是急于表现而不虚心学习,使得“出线足球”成了“国家利益”。当前,我国人民对中国足球有着很强烈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有:对中国足球没有信心、对联赛没有兴趣、对足协失去希望。中国足球的这种状态是和我国和谐社会对竞技体育发展所提出的根本要求相违背的。

3.1.2中国足球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缺

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传统就是团结拼搏的精神,但是我们很难在中国足球的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看到这种精神的体现。看到的却是很多懈怠的场景,比如1989年10月中国在与阿联酋对战的时候,在1∶0领先胜利情况下,在最后一轮小组迎战卡塔尔,在马林终场前先进1个球的情况下,被对手连扳两球,在很近的2个比赛中都遭遇了“黑色三分钟”;在1992年的奥运会上,中国队在开场9 min就被对手连进3个球,被称为“黑色九分钟”。

3.1.3中国足球社会规范意识的缺失

中国足球从赛制到赛场,从队员、裁判、组织者到球迷的表现,都严重缺失规范性。在制度上,对联赛任意肢解,经常是只降不升、只升不降,朝令夕改,没有一个有效的固定模式;在赛场上,经常有罢赛、球场斗殴、球迷骚乱的没有法治、没有理智的举动。因此,中国足球的战术不仅没有自己的规矩和章法,还缺失文明的足球氛围,严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规范意识。

3.2 中国足球时代文化的缺失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崛起促使每个中国人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主要是因为:第一,中国经济发展有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二,我们民族在改革开放以后又积淀了“改革开放”的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但是,中国足球在这样优秀的文化与时代环境中,却没有令人满意的足球改革,存在很多诸如缺乏管理人才、市场化程度较低、没有健全的足球市场的管理与运作体制等直接导致中国足球落后的基本现象与直接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从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来看,中国足球缺失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就相当于缺失了一个促进其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精神动力。

中国足球在发展步骤、指导思想、管理体制、操作思路等方面的改革开放程度都和当今时代有很大出入。首先,不清晰的产权关系使得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出现了黑哨、假球、赌球等恶劣的现象。但是,体育是当代经济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与运作好足球产业将会有很可观的社会经济价值,所以,我们对中国足球的管理需要依照产业运行机制来进行。当前中国足球实行的还是计划经济,由足协统筹管理和运作一切事务,这和现代经济社会所要求的大社会小政府的发展趋势是相违背的,这也是由思想守旧、没有魄力改革政治足球体制所导致的。因此,中国足球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缺失,是严重违背现代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思维观念的,直接导致了中国足球的落后。

4 结语

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文化精神的严重缺失,所以,当前我国足球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与足球强国加强交流,向他们借鉴经验,加强我国足球文化的建设。并且我们还要整合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足球风格与足球文化。

摘要:支撑现代足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条件就是民族精神,所以,现代足球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应该是对民族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当前中国足球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缺失问题严重。本文首先介绍了民族精神和现代足球,然后分析了中国足球发展的文化背景,最后探讨了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11

问题的由来

自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家具设计便逐步脱离了传统的手工艺的概念,形成了一个跨越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设计、现代工业设计的现代家具新概念。现代家具的设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环境产品、城市设施、家庭空间、公共空间和工业产品。在现代社会,家具充满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已成为创造人类新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物质器具和文化形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纤通讯、无线电技术、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整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这种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依赖正日趋增强,各种文化激烈碰撞,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认同和尊重。人的价值观念的更新,必然影响着设计理念的改变,人们在关注家具的物质功能的同时,要求家具必须具备能赋予使用者身份、个性、文化等方面内涵的功能。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中国家具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资源、技术、文化世界范围的流动,使中国家具行业面临国际化的洗礼。中国家具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是摆在中国家具人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前,中国的现代家具设计在外来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由此而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国内很多设计师一味推崇西方的设计体系、方法和手段,盲目照抄照搬,模仿之风盛行。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方设计文化所同化,自身辉煌的家具设计文化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与发展,在对待传统民族样式上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挪用,其结果致使家具设计成了“文化的肌肤”,家具制作人员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家具设计的分离和扭曲。此外,多数中国家具生产企业认为,自己花钱搞创新设计不划算,最好的竞争策略是抄袭和仿造,这使得家具行业在模仿能力和生产能力提升的同时,丧失了进行创新和设计的原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国际化已是客观事实。这不仅是各国之间市场、信息、时空的沟通与融合,更多的可能是文化、理念、思想、行为的沟通与融合。如何处理现代家具设计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国家具设计界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现代家具设计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1.现代家具设计民族化的内涵

民族化涵盖着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历史以及国情民俗中传达出的民族审美理想、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以及对它们的传承与弘扬。由于受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语言、思维、道德、习惯、价值和审美观,所以也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现代家具设计的民族化,意味着尊重过去,扎根本民族,积极汲取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以表现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在创作中将设计艺术和民族文化相融合。设计领不开本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特色越明显,设计越有影响力。具有民族化特质的家具作品,可以唤醒本民族人民内心深层次的民族情感,符合本民族的民族识别要求,符合民族认同的情感要求。这样的家具设计作品是本民族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易于被接受。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鲜明民族风格的家具设计作品也迎合了人们追奇求新的心态,是中国家具在国际大市场中获得突破和成功的关键。

2.现代家具设计国际化的内涵

任何以国际市场为目标或即将面对国外产品竞争的企业,都应以国际的水准去与消费者交流意念,寻求合作和理解,即追求设计的国际化。家具设计的国际化指的是一国的家具设计面向国际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家具的设计、加工制造等的过程。民族化主要强调的是民族文化的纵向传承,而国际化则更突出文化的横向交流发展。强调家具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要求设计师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坚持民族化的前提下,以更大的勇气和自信来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给本民族的设计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使外来的设计文化成为家具设计民族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家具产品的内在结构上实现均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

现代家具设计民族化的方法

现代家具设计的民族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家具的功能、造型、设计团队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从家具的功能设计来看,民族化家具设计必须能满足本国人们的消费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论可知,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基本的物质需求,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民族化的家具应当以消费者的这些需求为依据,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从家具的造型设计来看,民族化家具要将民族共同的情感融入到家具的形态、色彩、材料、装饰、表面分隔等造型要素的设计中,在消费者欣赏、使用家具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联想,迎合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从而产生共鸣,获得归属感。

从家具的设计团队来看,民族化家具设计需要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本土设计师。本土化的设计师及团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最熟知的,他们对如何将民族文化中最精髓最优秀的东西融入到具体设计中,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国家具设计,应该是中国本土设计师根据地域、思维、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自发形成的一种风格。当前国内许多知名家具企业雇佣国外设计师进行产品研发,在某种意义上这不失为应对国际竞争的一种可行策略。但面对日益庞大的国内市场,家具民族化的设计风格将更能迎合需求。建立本土化的设计力量是解决家具设计民族化问题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国际化思路设计民族化家具

在当今世界,中国现代家具要想重现“明式家具”的辉煌,必须融入国际化的潮流之中,但解决国际化问题不能否定民族化。中国现代家具必须深入探索设计的变革,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从而真正的融合到国际化的语境中。实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高度融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深化家具设计行业的改革,开放设计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境外设计机构进入中国家具设计市场,参与竞争,提供服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因而,要加快中国家具设计行业的改革步伐,坚定不移地走民族化与国际化融合发展之路,不仅要在设计思路上进行探索,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上也应逐渐实现与国际接轨,从而抢占先机。

二是要加强家具设计交流互动平台建设。首先,可通过与国外家具设计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思维、管理等,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其次,可派遣国内设计精英去国外观摩高品质的家具设计展会,比如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居展览会、日本东京国际家具展览会、法国巴黎国际家居装饰及家具展览会等,以此来开拓设计师的国际化视野。此外,也可通过举办或参与国际家具设计研讨会,与境外设计师交流前沿设计理论,分享国外的设计理念、技术、理论批判等学术成果,借此积淀设计理论基础,完善现代家具设计理念。

三是要努力推进家具设计教育的国际化。国内相关设计院校可以从树立全球化课程理念、提供相应的国际性课程,增加课程的国际性内容、实施学生生源国际化、构建多元化国际背景的师资队伍、与国际相关院校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强化设计专业学生的外语教育、实现设计专业软硬件设施的国际化、注重对学生国际设计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着手,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国际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

结语

探索适合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家具设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化,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涵,为中国现代家具产品的设计注入民族特色。与此同时,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现代家具设计走向国际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历史的必然,民族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调,而最优秀的标准是世界性的标准,以这种标准设计出来的家具,是最能融入世界、融入时代的,这样的民族化就越是国际化的。强调民族化,追求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因此,家具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会呈现民族化与国际化并存、共赢的双向发展趋向。

(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传媒与现代艺术学院)

中国现代舞的民族性 篇12

什么是“中国元素”?在张艺谋的创作中, 京剧和旗袍是中国元素;在吴冠中的画中, 水墨意境就是中国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 飞檐翘壁就是中国元素……从《辞海》上看, “元素”是一个现代用语, 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词语, “中国元素其实是在今天的世界视野或融入世界视野中用到的中国传统审美。”

如何在我们的设计中展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使设计表达不仅仅是形式的, 也是精神的, 设计具有民族特色审美的时尚服装。其具体设计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现代时装外形轮廓与中国服饰元素的混合;二是中国化元素非中国化运用。

1 现代时装轮廓与中国服饰元素的混合

国外设计师在汲取中国元素时, 往往是在现代时装外形轮廓基础上大做局部文章, 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之处, 并以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元素的完美结合。最常用的设计手法即采用中国工艺材料和图案色彩来装饰款式局部或打破传统局部的基本款式造型。

在工艺材料运用方面, 要数中国特色的织锦与刺绣运用最为广泛。最常见的是栩栩如生的刺绣花朵, 或镂空或采用立体感较强的中国刺绣方式, 展开了的花朵最妖娆的姿态, 让面料充满了立体感。另外华丽的中国织锦也被大品牌最广泛地运用在晚装的制作上, 例如像擅长于营造女性曲线的Valentino, 在2005年秋冬发布上就运用金色织锦面料来制作拖地鱼尾吊带晚装, 金色的面料上, 盘旋向上的褐色与淡紫色刺绣花朵极其生动, 很有中国风情;与Valentino相比, Dior的设计师John Galliano使用织锦刺绣面料的手法却更显夸张, 在紧紧包裹身体凸显女性三维的套装上绣满了清代龙袍图案, 显得恢弘大气;此外, Dior还创新地在真皮服装上刺上花朵, 亦中亦西, 别致有趣, 颇有创新。

在图案色彩方面西方设计师不仅仅只停留在过去对龙和花卉团纹样的简单复制上, 而是进一步挖掘了更具有中国人文气息的绘画, 如中国的水墨画, 2005年Dior的设计师在白色的面料上用泼墨的手法画上了黑色的花朵, 并加以红色花朵点缀, 而服装款式简单平常, 但泼墨花纹的出现却让连衣裙有一种清雅的面貌。同样2006年在意大利时装周上, 一款印有中国画凤凰和牡丹图案的白色修身晚礼服冠压群芳引人注目。另外以民族风著称的Enzo, 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不断进行重新演绎, 在黑色天鹅绒的面料上刺上了抢眼的民族图腾, 而花朵、圆点、金属镶边等图案和各种颜色的交错融合, 也在服装上撞击出了最美丽的火花, 搭配西式的长毛绒红色围巾, 展现出一派热烈的民族风情, 让中国最具有民族风格的时装元素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

2 中国化元素非中国化运用

“中国化外形”而“非中国化设计”。

当谈及中国元素的款式外形, 会自然想到中国的旗袍、马褂、坎肩等, 中国设计师可能更多地会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添加盘扣、装饰图案和刺绣等, 而国外设计师则只是把这些款式造型作为服装的一个构成元素, 将现代的生活理念融入设计中, 对传统的款式造型进行重新演绎。

例如2005年D&G春夏发布会上展现了以中国旗袍为款式的改良式旗袍。无袖连衣裙款式上用了传统旗袍的立领设计和斜开襟设计, 下摆处右侧开衩至大腿根部, 领子采用了传统的滚边作为装饰, 而D&G的主题是热情奔放的夏威夷, 虽然款式是优雅的旗袍, 但是其印花选用鲜艳的色彩, 裙摆单边开衩, 头部和斜开襟处配以花饰, 这些无不体现了夏威夷式的激情与轻松, 给优雅含蓄的旗袍平添了几分热带的妩媚和奔放。而另一款还运用了中国传统国画的花鸟图案, 用以大面积的印花, 款式上连衣裙的下摆部借鉴了旗袍的高位开衩款式, 上半部是泳装的款式, 有内衣外穿的设计想法, 面料选用薄牛仔面料, 配上中国传统工笔花鸟图案, 很轻松地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的休闲风格融合在一起, 让古老的旗袍变得更为轻松和活泼。

很多国外设计师往往凭借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 经过另一种思维模式的思考, 反而使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地打破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固定模式;另外国外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把现代的生活理念贯穿其中, 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理念中, 其主要表现为运用后现代的解构法, 将中华民族的典型样式、线条和色彩等当作一种符号、语汇, 通过非传统的手法, 组合传统部件, 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从而构成一种古今融合、中西合璧的手工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新型美。

东风西渐, 悠远的东方文化已不再只代表传说和国粹, 她正快速成为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时尚, 即使是年年都以迅雷之势推陈出新的时装界也常常驻足于东方情结, 从中汲取灵感和创意。

3 时尚界的中国民族风元素

3.1 元素一:织锦刺绣

中国江南特色的织锦刺绣直接运用于服装面料上。如最常见的是栩栩如生的刺绣花朵, 或镂空或采用凹凸不平的刺绣方式, 在面料的表面上展开花朵最妖娆的姿态, 让面料充满了立体感。如图1。

3.2 元素二:泼墨手法

运用中国山水国画的泼墨手法的面料, 在时尚的大品牌时装上也展现了独特的魅力。2014年春夏的上海时装周以本土设计师武学伟、武学凯兄弟的一场名为“和合”的秀开始;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水墨画风格的男装品牌显得很有个性。而定位于25~40岁青春男士穿着的休闲品牌, 正是由本土设计师倪军创办并设计的墨翼男装品牌;在白色的面料上用泼墨的手法画上了黑色的花朵, 看似随意, 实则大有看头。为了不显沉闷, 设计师还在布料上加上了红色的花朵点缀, 而服装款式也以简单为主, 只是腰部几道细细的皱褶, 让泼墨面料有一种清雅的面貌。图2为应用泼墨手法的服装。

3.3 元素三:立领披肩

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性穿着的毛毛短披肩, 是时尚的顶尖品牌设计师向中国元素取材的另一表现形式。为完全体现这种毛毛短披肩的东方魅力, 设计师在面料的运用和款式设计上更加细腻, 不仅用短绒毛来取代夸张的长绒毛, 款式上还设计了小立领和在胸前制造弯弯的曲线。本土设计师别出心裁地让这类具有上海特色的短披肩不再搭配中式旗袍, 反而搭配上下拆分的两件套西式裙装, 一样的显出典雅高贵。

3.4 元素四:民族图案

在2013年秋冬的新款时尚年代大牌服装中, 也能发现不少取材自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民族风元素, 像Kenzo对民族风的演绎有些西化, 黑色天鹅绒的面料上刺上了抢眼的民族图腾, 而花朵、圆点、金属镶边等图案和各种颜色的交错融合, 也在服装上撞击出了最美丽的火花, 搭配西式的长毛绒红色围巾, 展现出一派热烈的民族风情, 让中国最具有民族风格的时装元素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图3为民族图案的服装。

3.5 元素五:细密繁花

细密的繁花常常出现在中国典型的小家碧玉身上, 显得俏丽可爱, 又带着点羞赧。这种细密的繁花图案既能让女人变得很土气, 也能让女人变得很娇媚, 大牌设计师在采用细密繁花布料的时候也有所顾虑。于是, 在今年秋冬的大品牌服装上, 你可以看到细密的繁花被以另一种热烈的状态演绎出来, 像Kenzo在演绎经典的花朵图案的时候, 将花朵的型号加大了一码, 并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色来作为衬底, 让花朵非常突出, 具有一种戏剧的张力。

3.6 元素六:中国结

喜庆的中国结在中国人眼中有一种团结的深厚寓意, 这种装饰物也出现在了大品牌的秋冬服饰上。Fendi装饰手袋上的包柄就挂着两个经过改良的红色中国结挂饰, 新晋设计师Stella Mccartney干脆推出了加长版的红色中国结钥匙扣, 加上长长的红色流苏, 看起来还有点像中国女孩的麻花辫。此外, 中国唐装和旗袍上那种类似于中国结的盘扣在大品牌的秋冬服饰上也有所表现, Prada推出中国风格盘扣印花的手袋印证了其设计师Miuccia Prada的一个观点, 那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是最让西方人感兴趣的异国风情。

3.7 元素七:瓷花瓶

中国青花瓷图案在晚装上出现。青瓷图案的晚装设计非常西化, 性感的束胸设计, 加上紧身鱼尾裙的式样, 犹如一支大青花花瓶在天桥尽头款款出现。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师郭培其高级定制礼服作品“青花瓷”这款礼服耗时10个月绘制、刺绣而成, 女星范冰冰曾身着同款作品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中亮相。青瓷花瓶的晚装最直观完整地表达出设计师对于中国元素的尊敬, 这种对中国元素完全拷贝的方式也说明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创作灵感的宝库。图4为中国青花瓷图案的服装。

3.8 元素八:京剧脸谱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脸谱也常让外国人目眩神迷。Valentino在秋冬直接将京剧脸谱变成了随身配饰, 典型的京剧脸谱摇身一变成为了胸前的扣饰。最特别的是, 这种扣饰可以别在衣服上, 挂在包上, 或者插在盘起的头发上, 很有特色。图5为含有京剧脸谱图案的服装。

4 结语

近年来时尚界大吹中国民族风, 一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风元素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服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可以用程式化的宽体式样, 平面化的裁剪结构, 装饰性的服用材料, 精致的服装配件和含蓄美的社会理念来进行最简化的再次创意表达。这就需要服装设计师对中国民族服装传统审美进行再理解, 利用设计艺术进行再整合, 通过流行服装立体载体进行再演绎, 并以现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装和诠释, 使设计不仅要体现传统的文化韵律, 更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参考文献

[1]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数字模型水印下一篇: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