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节日散文

2024-07-06

少数民族节日散文(通用8篇)

少数民族节日散文 篇1

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呢?相关的散文你知道吗?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散文,大家一起阅读吧!

少数民族节日散文

少数民族很多都过着跟我们同样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齐,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完美愿望。乐观向上的名言

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白族的“三月街”。“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三月街”带有宗教活动色彩,之后逐渐变成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西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仅是交易市场,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园地。解放后,三月街已发展成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繁荣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的大会,对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用心的作用。

傣族的“泼水节”。我国傣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傣历六、七月举行。节日的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期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原俗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泼水为戏,认为这样能够消灾除病。下午举行“丢包”,是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在节日里,还举行公众放高升、赛龙船活动,使整个泼水节到达高潮。解放后,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健康的资料,如第一天开欢庆大会,各族军民同贺傣历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次日各村寨举行欢快的泼水活动,第三日赶摆。诚实的名言

苗族的“芦笙节”。每年二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芦笙节”。这几天,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完全沉浸在欢腾喜庆的气氛之中。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笙,姑娘们踏着芦笙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芦笙是苗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乐器,大的高四、五米,小的一、二米。芦笙节是苗族人民在春节之后,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男女青年表达感情和向对方父母显示自我才能的时机。节日前,青年们常常把自我心爱的情人向母亲和嫂嫂透露。芦笙节时,母亲们透过对青年们的歌舞技艺的现场观察,品评他们的聪明才智,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劳动好坏,帮忙子女选取好对象。在苗族人民中,不善于歌舞、道德败坏、劳动不好的人,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爱人的。“芦笙节”期间,还举行斗牛、赛马和篮球比赛等。

纳西族的“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火把节。相传玉皇大帝有一天感到厌倦,想看看人间的生活。打开南天门,只见大地青山绿水,人寿年丰,他十分生气,命一天将去烧毁人间。天将不忍心毁坏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便向玉皇大帝慌报人间已经烧毁。谎言被玉皇大帝察觉,就把这员天将杀了。6月的一天,一滴血从天上滴下来,变成一个娃娃,娃娃哭着说:玉皇大帝今晚要烧毁人间,叫大家快快点燃火把,连烧三天,迷惑玉帝,才能度过灾难。于是家家户户三天三夜点燃火把,最后免除了灾难。从那以后,为纪念那员天将,就有了火把节。火把节的第一天,男女青年打扮一新,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对歌谈情。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夹上松脂,捆成火把。家庭主妇则准备节日的会餐。天将晚,各家在门前点燃火把。第二天,亲朋互相拜访;已婚妇女回娘家探亲;青年男女到野外会餐;成年人则准备比昨晚更长的火把;农民用火把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收。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长又大,装饰漂亮。家家户户用火把将屋前屋后都照遍,把蜘蛛网等不洁之物烧掉,以示驱除邪恶,安定吉祥。之后,人们围着巨大的火把,通宵达旦地歌舞游玩。

毛难族的“庙节”。庙节是毛难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每到庙节,毛难山乡家家户户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在中堂插上柳枝,上方密密麻麻地粘上五色糯米饭团,象征硕果累累,五谷丰登。这一天,男女老少新装艳服,提着用一种叫“发多”树叶包着的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去走亲访友,妇女们也欢天喜地带着儿女回娘家。毛难节的来由,一是向天神乞求风调雨顺;二是祭奠传说中毛难山乡饲养耕牛和菜牛的创始人——三界公。过节时,各家各户还要给自我的耕牛吃一团糯米饭和一块粉蒸肉,表示对牛一年辛苦的慰劳。

瑶族的“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兄妹俩向祖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最后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构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京族的“哈节”。“哈”在京语中是唱歌的意思。“哈节”也就是歌节。它是住在南海北部湾几十个海岛上的京族人民的传统民族节日。据传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借传歌为名,动员大家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群众喜爱。之后,人们建了“哈亭”,以唱歌和传歌的方式纪念和赞美这位歌仙。于是构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哈节里唱的歌,称为“哈歌”,有固定的手抄歌本,由专人演唱,平时一般不唱。“唱哈”的主角有三个,一个男的称“哈哥”,专司操琴伴奏;两个女的称“哈妹”,轮流演唱。歌声婉转,琴音柔和,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歌词资料多受汉族诗词歌赋影响,或咏唱传统故事,或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或叙说历史人物,或颂扬友谊与感情,丰富多彩,优美动人。京族人民很重视“哈节”。每到节日,他们清扫屋院,穿起盛装,兴高采烈地云集在“哈亭”听“哈”。

少数民族节日散文 篇2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期刊及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料和专著。了解目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特点, 为本研究找到适宜的切入点。

1.2.2 逻辑推理、归纳分析法

主要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探索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2.1.1 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民俗体育是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中, 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 并是民俗文化母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民俗体育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 也是顺应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是民众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忠实地为民众的生活服务。第二、在一定民众的生活中有许多林林总总的体育文化, 在这些体育文化中具有模式性和生活化的体育文化才是民俗体育文化。这种民俗体育的结构、程式被一定的民众共同遵循以及不断重复, 这些民俗体育的程式、结构都相对比较固定。第三、民俗体育是一种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是和一定的仪式结合在一起的, 这些仪式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也可以说民俗体育通常是整合在这些祭祀仪式和习俗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第四、民俗体育作为一种传统体育, 是可以世代延续, 可以传播和发展, 并在一定时期的延传下形成。

2.1.2 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尚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开展的体育活动[1]。

民间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民间体育都是民众所创造的, 任何民间体育都可能为任何民众所享用。第二、有的民间体育具有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 而有的没有这一特点, 民间体育的外延非常宽广。第三、民间体育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特征, 意味着民间体育自身的特殊性并不非常明显。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

2.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俗、民间体育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完善和整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2]。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么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民族节日有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 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 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的体育项目和主体文化, 如:花炮节是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融水等地侗、壮、苗、仫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花炮节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式, 现已发展为群众性文体活动, 并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苗年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东南亚部分地区苗族的传统节日, 祭牛栏神, 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及耕牛的平安和兴旺, 举行大型芦笙赛、摔跤、斗马、斗牛、斗鸟等活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主体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 (1) 言传身教, 言传注重对所学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感悟, 身教重点在于模仿传授者的肢体动作, 言传身教作为一种具有高效率的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被传承者在长者的教授下逐步学习和掌握了传统的体育项目, 尤其对那些技巧性和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 他们经常采取言传身教的形式。 (2) 通过亲历亲为, 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 这为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3) 原始的宗教仪式是为族民消灾祈福, 文化色彩十分浓厚。其仪式和文化底蕴通过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运动传承。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教化功能, 可以传承和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培养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竞争意识。

2.2.2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价值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凝练而生动的表现形式, 展示民族精神、促进世界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性质日趋增强的今天,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人文资源,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发起了一定的作用。伴随着广西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体育特色项目不断被列入经贸之中, 商业表演, 服装、器材、道具的生产与销售等带动经济的发展, 游客、周边群众的参与和消费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最近几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 不仅各比赛项目的场地广告都有企业购买, 就连不少表演项目也引起企业的关注, 运动会的吉祥物等纪念品销售越来越火爆。民族运动会的品牌价值正在被社会与企业认同, 企业认识到了民族运动会资源的珍贵性, 也是企业宣传自己形象、扩大影响力的一次绝佳机会。除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传播手段, 还大量运用了户外媒体等传播方法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风采、提高城市知名度与美誉。

2.2.3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健身价值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具有显著的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的灵活性、娱乐性、健身性和传承性等特点, 不仅有很强的健身价值, 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3]。比如广西的北部、南部、东部、中部广泛流传的打长鼓, 广西南丹县的打陀螺, 壮族世代相传的赛龙舟、抢花炮、抛绣球等,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传统体育项目, 既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又举杯竞技性和表演性, 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广西举办的民族运动会和民族文化节, 一届比一届好, 一届比一届影响大。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民间体育被纳入比赛项目中, 大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的制定, 以及对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和文化的宣传、推广让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健儿们欢聚一堂, 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通过参加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得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减缓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疲劳, 使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特别是传统节日中的那种“难、新、美、高”的运动项目, 那种“健、力、美”和谐统一于一体的表演, 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对各种不同心理状态的人都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3 结论

3.1 广西地区的人们参加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擅长的项目来选择其体育活动方式, 因此, 必然要不断地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方式, 以能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推动民俗、民间体育的延续与转型, 从而推动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与创新。

3.2 广西举办的民族运动会和民族文化艺术节等, 带动着广西地区各种活动与经济一体化,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具有可观赏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被广大游客喜欢, 既拉动了旅游业, 也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3.3 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具有的延续作用与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并没有消失, 特别是文化融合性所带来的人文精神, 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后,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仍然具有原来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从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出发, 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和阐述, 为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以及对民俗、民间体育的关注, 让体育文化的价值得到发挥, 使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J].体育学刊, 2008, 15 (9) :101-104.

[2]唐云松.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满族八旗冰嬉的历史考证[J].满语研究, 2007, (1) :109-114.

[3]张冰松.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7, 8 (16) 4.

[4]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 (6) .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篇3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二、四月四等。

锡伯族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比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达斡尔族

迭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的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色”,是元江县那锘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內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闰一个月,但他们还是闰月不闰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闰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即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基诺族

基诺族最重要的节日是过年,约在春节前后。此外,还有“打铁节”,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新米节”,亦称“新米”,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特懋克节”,在2月6日到8日举行;“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间择日举行。

布依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纳吾鲁孜节。前三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旧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大类。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所以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

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漓尾、巫头两地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在八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內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一一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

接太阳的节日。

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塔塔尔族

古尔邦节,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是塔塔乐族的三大节日。

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旬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薪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林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纳西族

纳西族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和朝山会。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n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 “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傈僳族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毛南族

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等。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五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畲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 篇4

篇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摘自现代公共关系学

一、藏族

新年称洛萨,西藏绝大部分地区是1月1日开始过年,藏历年节约3—5天。传统节日有: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又叫“转山会”;6月14日前后举行赛马、赛牛和骑射的“达玛节”;6月30日吃酸奶子的“藏戏节”,又叫“雪顿节”;8月1日举行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活动内容有赛马、演藏戏、歌舞、物资交流等。

二、苗族

农历十月的第一个丑日,苗语叫“冷酿廖”,是苗族新年。四月初八是苗族青年盛装群集贵阳市喷水池旁纵情歌唱的日子,现在成了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也是布依族的节日之一。

三、蒙族

一般一年一次的“那达慕”大会,有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是自治区、盟、旗都举行的群众性集会。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唱歌、舞蹈等。

四、回族

开斋节,回族又叫过小年,每年9月(伊斯兰教历)戒斋,10月初开斋。凡戒斋的人,每天从黎明到日落,戒除一天饮食,期满20日是,寻看新月,见月即行开斋(如不见则封满30日),次日为开斋节,恢复正常饮食。新疆各族穆斯林称开斋节为肉孜节、尔代节。每年从“开斋节”那天起,后推70天即为“古尔邦”节,回族又称过大年。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把“古尔邦”节作为他们的新年。这个节日,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10个民族的宗教节日。

五、傣族

泼水节是在清明节后的4月13日至15日,此时傣历为6月,是傣族新年,盛大活动就是泼水,所以叫泼水节。

六、壮族

歌墟(歌婆节)是壮族人民盛大的歌舞节日。节日活动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现在“三月三”的规模最大,少则两三千人,多则过万,参加歌唱的不仅有年轻人,也有老年歌手,壮歌一般分五言、七言两种,每首都是四句,既是游戏又能传递感情。

七、白族

三月街也是“观音市”,在每年3月15日至20日是,是云南及邻县各族人民大的集市和节日,人们汇集大理,交流物资,举行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

八、彝族

火把节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延续两三天。晚间,男女老糼点燃火把,察看田苗,并饮酒欢聚,尽情歌舞。火把游行过后,青年男女开始欢乐地歌舞直到天明,被称做“阿细跳月”。

九、哈尼族

新年有两个:一为6月,一为10月。6月的新年也叫祭秋房或祭田节。

十、水族

过端,水族话叫“借端”,意为过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水历以农历九月为岁首,每逢“亥”日,按习惯互相往来庆祝。自1959年以来,水族人民把节日定在农历九月的一个亥日,举行传统的赛马和群众性的文娱活动。篇二:中国56个少数民族名称,节日和风俗习俗

中国56个少数民族名称、节日和风俗习俗

侗年 农历十一月十九日

斗牛节 农历二月

渔潭会 农历八月十五日

吃新节 农历六月至七月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绕三灵、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

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 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回族三大节日,即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穆斯林赴麦加(麦加:伊斯兰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唱哈节 农历六月初十

诺劳孜 农历正月初一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因此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

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阿昌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耍白象也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布朗族

开门节 傣历十二月十五日

厚南节 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布衣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犹如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此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四月八(农历四月初

八)、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尝新节(农历六、七月)、仡佬节(农历三月初

三)等。

德昂族

泼水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

会街节 农历九月初十

还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东乡族

圣纪节 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泼水节 农历二月二十九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撒神 农历七月初一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尝新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高山族

新年祭 农历十二月

泼火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

哈尼族

十月节 农历十月初一

澡塘节 农历正月初三

六月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过年节 农历正月初一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珞巴族

旭独龙节 藏历二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篇三: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习惯 信仰伊斯兰教,传统节日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其中最著名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过节时,维吾尔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登门拜访,庆贺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

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兄妹俩向祖

娘诉苦。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少数民族节日浪山节 篇5

浪山节,藏语称“香琅节”,据考,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拉卜楞寺数百名僧侣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内,赴野外采薪习俗的延续和发展。浪山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举办。

在藏语中,“浪山”是“采薪”之意。从前寺院僧人在山区伐木之余,百无聊赖之际,便安排节日去游山玩水,渐渐传入民间,演变成今天的藏族浪山节。

甘肃甘南藏区,每到农历六月间,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农事间歇,家家户户收拾锅灶炊具、饮食物品,全家老少出动,到野外山坡、草地、河边选好地点,搭起帐篷,穿起盛装,会餐、饮酒、歌舞。

基本简介

在欢笑的人海中,最吸引我们目光的,是一群穿着僧衣的僧人。相传,“浪山节”的由来便与僧人有关。过去,寺僧在盛夏季节外出彩伐烧柴,因路途遥远不能当日返回寺庙,便露宿山野。他们在劳作之余,以摔跤、拔河等作为消遣,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藏历六月初九,甘南许多地方都要举办“浪山节”。

背景资料

一阵忙碌过后,僧人们已搭好了帐篷,开始三五成群的自由活动。帐篷内炉火正旺,暖意可人。年长的僧人围坐着谈天说地,吃着瓜果和各式糕点。年轻的在烧水做饭,给年长者提壶添水。最热闹的还是帐外,拔河、摔跤自是少不了的传统活动,也有打羽毛球、排球,踢足球等现代运动。笑声、喊声、加油声、叫好声响成一片。走出了寺院,僧人们一改往日的严肃、持重,尽情地笑着闹着。附近的孩子们也走地农副业凑热闹,与僧人们厮玩在一起。

节日经历

不远处传来一阵乐曲声,几个年轻的僧人便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舞来。还有几个年纪更小的,像是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拿着相机四处拍照留念。忽然,电话铃声响了,我们纷纷下相机查看各自的插秧机。这时,只见一个年轻的僧人已从怀中掏出手机,接听着来电。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一定是在相告开心的事。听完电话,他告诉我们,如今寺院里的生活也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他们也用电话、插秧机,同样听收音机和流行音乐,外出集体干活,有卡车接送,有的僧人还有小车代步,“一切都在与时俱进”。

高原的日落比较近,晚上9时,夜幕才徐徐降临。此时,一座接一座的帐篷里亮起了灯。灯光透过帐篷洒向草地,晚风吹过,仿佛碧绿的水面上浮动着朵朵莲花,盛满了 ……。

“浪山节”时,身着红色袈裟的僧人们走出寂寞的寺院,暂时告别经书,过几天悠闲的时光,来到美丽如画的草原,与绿草,鲜花一道享受灿烂的阳光。

节日气氛

帐篷内炉火焰熊熊,暖意可人。小喇嘛在烧水做饭,给老喇嘛提壶倒水。喇嘛们围座一起谈天说地,吃瓜果、饮料和各式糕点。帐外喇嘛们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踢足球,还有的在拔河、摔跤或做其它游戏。如果不是他们身上仍穿着的喇嘛服,还会以为是旅游的青年在野外露营玩耍呢。附近的藏民的孩子们也走来凑热闹,他们与小喇嘛们撕玩在一块,你追我赶,忘情玩耍。笑声、喊声、戏闹声、加油声、叫好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就象欢乐的海洋。

在山坡的另一边,三五成群的喇嘛在听音乐,有的随着乐曲起舞;有些年青的小喇嘛,带着相机三五成行,到风景较佳处照相留念,见我们到来便叫帮其拍照。忽然间,铃声响起,只见一个年轻喇嘛从怀中掏出手机,接听来电。虽然听不懂他们在通话中都说些什么,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是在相告开心的事。

从他们衣着神形,虽看不到现代生活的气息,仿佛仍生活在古老年代,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又与现代文明息息相关。一切都在与时俱进。他们照样用电话、手机、电灯照明。他们同样可听收音机、听流行音乐、只是不能看电视。寺院的主寺、大师外出均有小车代步,喇嘛们集体外出干活,也有卡车接送。我们几次上山拍摄,途中喇嘛们都乐意搭乘我们的车子上下山。

在高处的半山坡上,上了年纪的老喇嘛三五为伴,排排背靠高山,面向太阳而坐,低语闲聊。有一对喇嘛,安坐在高高的山岗上,促膝深谈一动不动。还一对喇嘛深情眺望朗木寺镇,许久许久不愿离去……他们都显得非常悠闲安乐,无忧无愁。单是这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就足以令置身在繁华都市的人羡慕不已。从他们的脸上表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太平盛世的满足,对逝水流年的无畏,以及对转世轮回的泰然。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美学特征 篇6

段 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既有相同的共性,又有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个性,并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少数民族节日作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载体,在各自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及多种形态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节日文化。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形态特征。

少数民族节日美学界说

探讨少数民族节日美学问题,就要对少数民族节日美学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里首先要涉及的是一个民族学概念。民族,即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其中包括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和各民族或某些地区甚至是某些村寨特别独有的节日,是民族共同体在共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并具有民族认同性和内聚性的民族文化形态。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美学,作为一门研究民族节日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已经超越了作为艺术哲学这一传统观念的美学范畴。新技术革命的飞跃,物质和精神价值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了美学研究向跨文化研究的延伸,形成美学文化系统。美学文化学,是美学与文化学的结合体,就是审美文化学。它是指一切具有审美因素并可以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的广义的审美文化学研究,是在各种文化模式的整体中探寻内在的和谐和审美的情感寄托的新兴学科。少数民族节日美学是从审美的视点揭示少数民族节日与各民族现实生活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各民族节日的功用,探讨民族节日给人的感官所带来的愉悦性,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的调动以及使人所产生的审美享受的程度和性质也就是审美反映,进而对其审美价值作出评判的一门学科研究。

民族节日丰富多样性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关于中国各民族节日活动的统计,目前尚未有全国性调查精确数字,“但仅就曾经普查过的贵州一省来看,民族的节日集会每年达一千多次。”① 少数民族节日的内容,春有踏青插木、夏有歌舞游艺、秋有丰收庆典、冬有祈祥祭祀,可谓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在节日形式上,民间多以村寨为单位,有的是村 注释:①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1997年版,第453页。

寨、地区间联合举行的集会,开展传统文体娱乐或竞赛活动,也有的借此时机进行物资交流商贸交易,传统节日早已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节日带有明显的地域及乡土文化特征。地域环境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由此产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及其文化形态,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制约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民族地区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态和特征通过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即各民族所独具的思维意识方式鲜明地表现出来,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相同或邻近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相互影响,不断融合,可以有相同或近似的风俗文化,而同一民族或其中的几个支系又会因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地方性体现在民族和民族之间、同一民族和同族不同支系之间。从总体上来说,汉族人口众多,遍布全国各地,其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主体文化,影响深且远。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居住环境愈闭塞,其传统文化保持得愈加完整,因而也愈具特色。民族节日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不仅直接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面貌,而且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原始时期多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兼有纪念性、社交性、娱乐性和商贸性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架上的各民族传统节日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见同,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渗透力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少数民族节日大体上可分为节气时令性节日、宗教祭祀性节日、祈祝丰收性节日、传说纪念性节日以及社交娱乐性节日等。民族节日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时令节日的传承性

节气时令性节日在民族传统节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最具普遍性。节日,又叫节令,即通常所说的节气时令。古代的节气,有时指一段时间,而现在都是指时刻。从小寒开始,太阳黄经每增加三十度,便是一个节气。时令,也称月令,即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的政令,后来又作为岁时节令的称谓。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人运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以后,通过农业实践逐渐充实改善,又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夏和秋分、夏至、冬至定为八节。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这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个段落,即二十四个节气。它表明了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是进行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叫作农历,这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平年每月有两个节气,月初叫节气,月中 2 以后叫中气,闰月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民间所说的立春正月节、立夏四月节,立秋七月节,立冬十月节等皆出于此。史书中就有“夫阴阳四时、春分、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② 的明确记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节气的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时间绝大多数都依照农历或本民族历法,也有的根据天象或农事生产活动安排择期或不定期举行。

春节,古称“元旦”,最早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尔雅》言之“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传说每逢此时,人们都要杀猪宰羊,祭祀祖先上天,祈丰纳吉。还要用朱砂涂脸,鸟羽作饰,高歌起舞,以示庆祝。史书有载:“正月

③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许多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习俗,保留着祭祀祈福纳吉、家人团圆欢聚、举办娱乐活动等传统。此外,藏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羌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仡佬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还要庆祝本民族的新年。节气时令性节日对于农业生产适时耕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赫哲族、壮族、土家族、白族、羌族、彝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侗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还有过上元节、二月

二、清明节、六月

六、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这些节日尽管内容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体现出一种祈盼天地鬼神人间世界和谐的审美观念,从而使节日这一文化形态,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跨过民族、地域界限,世代传承地保存下来,充分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刻渗透力和相互共通性。

祈祝丰收节日的寄托性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少数民族大多从事的是农、牧、渔业生产,丰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希望,于是有了祈祝丰收性节日。早在周代一年之始就要祭祀田地,歌舞娱神,祈求当年的丰收。《周礼》记载:“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峻。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④ 这里说的田祖,是传说中的农耕始祖神农。田峻,是管理农事耕种的官。人们击鼓奏乐,歌舞祈年,主旨是祈求先祖农官保佑农业丰收,人畜兴旺。纵观少数民族节日风俗,其中也不乏有这样的内容。

鄂温克族每年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鲁节,土族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六日的纳顿节,西藏拉萨、江孜、日喀则及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等地区的藏族秋收前择吉日举行的望果节,哈尼族农历六月的枯咂咂节,云南陇川、梁河等地阿昌族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的会街,贵州东南部苗族农历六月或七月举行的吃新节,广西浔江沿岸壮族、瑶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和农历七月二十日预祝欢庆渔业丰收的的鱼花节,还有景颇族、傈僳族、②③ 参见《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参见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④ 参见宋 王昭禹《周礼详解》卷二十一。

拉祜族的新米节,阿昌族、基诺族的尝新节、高山族的丰年祭等都属于这类节日。在这些节日中少数民族祭天地娱鬼神,欢歌起舞举行庆宴,寄托了对丰年的期盼,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它带给人的是无限想象和愉悦,同时人们也从中得到心际的满足与安宁。

宗教祭祀节日的多元性

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性节日是宗教文化现象的一种直接反映。宗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虚幻方式为特征来反映现实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意识,规范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支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渗透深入到人们精神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域和层次。少数民族在各民族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历史进程中,保持吸收了本土和外来的各种文化和宗教信仰,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祭祀性节日。

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散居在各地的回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和甘肃、青海等省的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各民族重要的三大宗教节日。聚居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藏族,内蒙古自治区的蒙族,青海、甘肃等省的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喇嘛教,也就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传大召、传小召、瞻佛节、燃灯节、萨噶达瓦节、雪顿节等传统节日在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和部分纳西族、拉祜族、门巴族中有广泛的影响。聚居在云南省的傣族和部分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景颇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小乘佛教,主要赕佛节日如农历十月中旬的开门节、农历七月中旬的关门节和清明后第七天开始的泼水节浴佛等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宗教性节日。苗族主要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宗教节日有鼓社祭、祭山节等。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的调年会,又称社巴节,是土家人特有的一种祭祀和文化娱乐活动。羌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又叫转山会的祭山会,是羌民传统的祭祀节日。怒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信奉仙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仙女节是怒族的传统宗教祭祀节日。

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性节日还有四川康定藏族等民族的四月八转山会,云南大理白族的绕三灵,纳西族的三朵节,佤族的拉木鼓日,布朗族的祭童、堆沙节,普米族的转山会,壮族的中元节、牛魂节,瑶族的盘王节、七月祭祖,仫佬族的依饭节、牛生日,毛南族的分龙节,布依族的六月六祭田公田母,侗族的祭牛神,水族的敬霞节,仡佬族的三月三、六月

六、祭牛王,畲族的三月三祭祖,俄罗斯族的复活节,高山族的五年节等。早期的宗教祭祀性节日是出于信仰和崇拜的需要,并未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只是一种将崇拜和联想汇融在一起的人类精神的物化形式。伴随“人性”的介入,使原本为“神性”的宗教活动带有了世俗情趣的娱乐色彩,祭祀节日活动中的敬神仪式同时也是庆典娱乐节目,达到人、神同乐的目的。“在宗教仪式上载歌载舞,4 这不仅表现了人的宗教需要,而且也表现了人的审美要求。人的行为的各个不同方面在这里融为一体。人在崇拜活动中,不仅对宗教情绪而且对情感和审美体验乃至充沛的精力,都可以加以‘调节’。”⑤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决定了宗教祭祀性节日的多元化审美需求,人们从这些节日中不仅得到宗教的感应,也享受到节日的快乐,或肃穆、或凝重、或超然、或虚幻、或玄妙,人们将各自的领悟及情感融入无限的审美创造,音乐、歌舞、服饰、器物无不蕴涵交织着审美的韵味。

传说纪念节日的象征性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节日的起源,大都伴有美丽动人的传说,还有一些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或本民族的英雄。锡伯族的四·一八节,是纪念清代锡伯族数千余官兵及其眷属奉命西迁屯垦戍边的传统节日。西藏江孜地区藏族的达玛节,相传原是为庆祝江孜白居寺和八角塔的落成而举办的赛马、射箭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的传统节日。藏族的沐浴节,传说是纪念观音用仙水为救黎民百姓疗伤治病消除瘟疫的节日。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阿昌族、拉祜族、佤族等民族的火把节,是多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有说是纪念古时彝族英雄阿提拉巴的节日。云南楚雄一带彝族的插花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时为民除害献身的彝家姑娘咪依鲁的节日。广西那坡和云南文山一带彝族的跳公节,传说是纪念古代彝族首领九公感念金竹救命之恩沿习形成的节日。云南大理一带白族的三月街,相传是观音菩萨下凡制服恶魔普救众生的庆典节日,以后又发展成集文艺体育娱乐贸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云南红河一带哈尼族的里马主节,传说是纪念哈尼族的崇奉传达春天信息的使者布谷鸟天神的节日。云南德宏景颇村寨的木脑纵歌节,传说是景颇先民宁娃为父母的送魂仪式,后来世代相传形成了盛大的节日。贵州台江、施秉两县交界的清水江两岸苗族村寨苗族的龙舟节,相传是纪念打鱼老人杀死恶龙的节日。此外还有藏族的采花节、俄喜节,彝族的牟定三月会、白族的耍海节,纳西族的三月会,苗族的四月

八、吃姐妹饭节、拉龙节、爬山节、踩鼓节,布依族的牛王节、毛杉树节、查白歌节、六月六,黔南水族六月六洗澡节,壮族的吃立节、娅拜节,京族的唱哈歌节,高山族的船节等。这些节日是各民族审美理想的具体体现,包含了情感的回忆与追求,风格上带有史诗性的壮美。纪念的主体大都是各民族的崇高代表,救世济民的英雄。节日中举办的定型化、程式化活动,多借助想象再现本民族的历史或是圣贤们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大量富有象征意象动作、模式及各种隐喻创造,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形成暗示,左右着人们的审美取向,使人们在对英雄崇拜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享受。

社交娱乐节日的抒情性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社交娱乐性节日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⑤ [苏]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上卷,第3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分。这些节日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的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维吾尔族的麦西莱甫,藏族的林卡节、曼拉节、赏花节,彝族的杨梅街跳歌节、玩花山、赶花街、赛装节,傈僳族的拉歌节、刀杆节,纳西族的牧童节,苗族的芦笙节、赶歌节、跳花场,水族的卯节,侗族的赶社节、斗牛节、三月三歌会、大雾梁歌会、圣德山歌场、赶歌场、花炮节,壮族的阿宝节、三月三歌圩节、陀螺节,仫佬族的走坡节、后生节,仡佬族的“跳姑娘”,畲族的歌节,哈尼族的姑娘节,土家族的“女儿会”和黎族的爱情节等。节日中人们唱歌跳舞,开展各项体育娱乐活动,展现出少数民族浪漫热烈欢快生活景象和优美多姿的风俗民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勇敢强悍和积极进取精神。这些节日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社交活动。悠扬的琴声,欢快的歌舞以及在清山绿水花前月下映照的缠绵细语,构成了节日的亮丽景观。这些节日风格上带有抒情性的优美,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娱悦亲切,激发青年男女内心的美好情感,折射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少数民族节日散文 篇7

回忆:民族节日文化分外诱人

记得儿时,家乡对传统节日看得很重。虽然那是一座遥远的土家山寨,人们生活得非常清贫, 但一旦到了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人们都要精心作一番准备。寨子边那棵大古树下,便是我儿时就读的乡村小学。那时,村小的老师都是从寨子上请的民办和代课教师, 老师们常常是一边忙家里的农活,一边给我们上课,多数日子是裤脚上裹了不少黄泥巴进课堂。天高皇帝远,每到这些节日,老师便叫我们放假休息,我们也因此常常陶醉在乡村贫寒人家浓浓的节日氛围里。

按家乡的风俗,清明时节,有条件的人家要吃猪头肉。那时杀年猪的人家少,吃猪头的人家早早地起来用稻草烧猪头,用大鼎罐煮猪头,整个寨子弥漫着腊肉的香味,引得我们口水直流。正是深春,田间地头有不少蒿子,我们在父母的带领下上山采蒿子,满山满岭都是春天的花儿, 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就像春天里快乐的小鸟在山间地头尽情地飞翔。回到家里用饭和蒿子拌在一起,放点油盐,便是“社饭”。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讲,这“社饭”绝对绿色、环保, 没有受到丝毫污染。我们上山采蒿子的同时,又强了身、健了体,尽管家境贫寒, 我和儿时的伙伴依然茁壮成长,连咳嗽都很少。

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挂清”。“挂清”是清明节最庄严的一件事情 ,不能有一点马虎。在节前,家家户户都买来清明纸,用剪刀剪成条状。哪怕家里再穷,都要“挂清”。清明时节,正是仲春,细雨纷纷,万物葱茏,走在故乡的山间小道上,只见所有的坟头都飘着洁白的清明纸, 我们幼小的心灵有点震撼。在故乡人朴素的情感中,今天平静的好日子少不得先人的庇护,所以,对地下的先人总要用“挂清”的方式表示思念和崇敬。在微风中,清明纸在风中不停地飘拂,我们的心里满是肃穆和虔诚。

至于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中秋节舂粉粑(粉粑就是用碓把糯米舂成细粉,然后用温水揉成包子状,包上馅料, 蒸熟即可)、杀鸭子,过春节烧年蔸蔸、敬菩萨,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有两件事情想起来尤其深刻,一是端午节母亲买来雄黄,把雄黄放在水缸里,还在屋周围洒些雄黄水。今天才知道里面的科学道理,因为天气渐热,在水缸里放雄黄可以杀菌(乡下人都喝生水),用雄黄味可以驱赶毒蛇。二是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烧一个好大的树蔸,叫“年蔸蔸”,谁家烧的树蔸大,火便大,便预示着明年家庭红红火火,来年年猪喂得大。当我把这些童年的记忆说给我的学生,学生总是睁大明亮的眼睛,心中好不羡慕。因为我经历的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现实:孩子对节日文化十分陌生

每年的端午节,年迈的母亲都从遥远的乡下到城里来,给女儿送来几个粽子,满屋都是粽子的香味,女儿欢呼雀跃。女儿问:“婆婆,粽子怎么做的? ”女儿上高中了,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当然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孩子十五六岁了,竟然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我不禁有些失落。我告诉孩子, 粽子好吃,却难包,首先要采来粑粑叶洗净,然后要采来棕树叶子,把棕树叶子划成细丝,等水气干到一半,才能用。还要泡糯米, 并且在糯米里面放上碱水。在包的时候,要把粑粑叶折成三角状,用棕叶丝捆好,粽子包成棱角状,一气呵成,既紧扎又美观。女儿听我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伸伸舌头,她怎么也不知道小小的粽子后面有这么多故事。

一天,一位老教师和我谈起作文教学的种种难处, 指出现在学生知道的少,动手的少,只看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作文素材枯竭,更不会对民族传统节日有所了解。我也深有同感,孩子们拿起笔来作文,要么咬笔头,要么抄袭, 学生犯难,老师为难。其实,我们的孩子光从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节日里都可以找到很多作文素材。为此,我们专门在四、五、六年级作了一次问卷调查,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你喜欢过哪些节日? ②你知道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内容吗? 有哪些习俗? 有什么意义? ③你参加过家人包粽子、挂清、舂粉粑、烧年蔸蔸等活动吗? ④你喜欢过端午、清明、中秋这些节日吗? 为什么?

调查显示,85%的孩子喜欢过圣诞节、愚人节,90%以上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有哪些内容、要开展哪些活动不知道, 95%以上的孩子没有参加传统节日的准备活动。100%的孩子表示喜欢参加包粽子等家务劳动, 但要读书没有时间,或者表示父母根本不要他们插手。调查完毕,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我们的孩子在圣诞节里疯狂购买圣诞礼物,在愚人节里尽情搞笑,却连自己民族传统节日里的粽子也不知道是怎样包的,我们有点心痛。面对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和本土节日文化的流失, 我们有些忧心忡忡。所以,当我们一味责怪孩子作文无话可说、节日文化观念淡薄的时候,我们更要作如下拷问:

①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民族节日文化距离我们是远了,还是近了? ②面对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我们的孩子还有时间和我们包粽子、舂粉粑吗? ③作为教师、作为家长我们有多少人不会包粽子、舂粉粑? ④我们有理由可以让孩子永远不会包粽子、舂粉粑吗? ⑤怎样让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展望:留住民族文化的根

民族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积累,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的根。时代的进步、繁荣的经济不但不会和民族传统文化互相冲突,相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会使我们的时代更加多姿多彩,保护和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会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给当地带来实惠就是例证)。教育者应当高举节日文化的大旗,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让民族节日文化熠熠生辉,把根留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我们山区,民族节日文化气氛相对要浓厚得多。山区民风淳朴,人们把传统节日看得很重,所以,作为山区学校,我们传承民族文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8年初,在龙山县(以下简称“我县”)教育工作校长会议上,局长工作报告第一次强调发展基础教育要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保证学生过好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等节日, 在与会校长中引起很大反响。为此,全县各校专门召开行政会,研究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事宜,第一次把过好传统节日引入校长工作报告中。过去,每当到了清明这些传统节日,学生想放假,教师想休息,但文件不允许,现在到了传统节日,国家确立了法定假日,教育局、学校都高度重视传统节日问题,师生们无不为之欣喜。

只有留住我们的“根”,让孩子们感受民族节日文化的魅力,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才会发扬光大。面对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我们不仅仅是给孩子放一天假,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感知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清明凭吊先人、端午纪念屈原、中秋一家团圆、春节憧憬未来都是中华民族最美 好的情感 表现 , 是我们民 族的“魂 ”, 是我们民族的“根”,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关注、不参与、不热爱。我们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 用画笔去描绘,用作文去表达。在过来的日子里,我县不少中小学在传承民族节日文化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事实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我县里耶小学、里耶民族中学位于酉水河边,每年端午节都尽量把学放得早一点,让学生在河边观看龙舟竞赛,为此,学生在作文中把看到的龙舟竞赛写了下来,非常感人和亲切,两校的学生节日作文在县内很有名气。我的中学时代就是在里耶民族中学度过的,记得每年的端午节老师都早早给我们放假,我们像小鸟一样去河边看龙舟竞赛,直到今天,龙舟赛的欢乐场面和震天的三连炮(一种灌火药的土炮,连响三炮)还清晰地留在记忆中。我县洗车小学、苗市小学地处美丽的捞车河畔,那里山青水秀,山上青蒿遍地, 学校要求学生上山采蒿子,做社饭,走入自然,亲近自然,学生从山坡上采来的不仅仅是绿油油的蒿子,还有沉甸甸的感受。我县一中、二中、一小、二小等校鼓励学生回家参加清明祭祖 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要学生包一包粽子,舂一舂糯米粉粑,学生因此写出了不少生活作文、亲情作文、真情作文。在这些实践中,学生民族自豪感将大为加强,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养育自己的土地。

值得一提的是龙山二小的民族风情壁画墙。在壁画墙上,有土家人过年打糯米粑粑、端午包粽子、编织西兰卡普等生活场景,真实地反映了土家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的生活情况, 是最生动、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民族节日传统文化教材,是最好的校本课程。这些壁画都是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绘画的,亦巧亦拙,童趣盎然。这些壁画虽然经历了时间,有些斑驳,但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 师生们习惯在壁画墙前面走走、看看,自豪之情写在脸上。近年来,该校依托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艺委会联合举办的“蒲公英行 动”这个平台,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把作文教学、美术教学、体育教学和民族传统节日有机结合在一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时,我县很多学校纷纷根据传统节日确立教研课题,把传统节日与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结合在一起。微型课题“土家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与为学生作文 素材挖掘”“学生生活和传统节日”等给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六年级刘冬英同学在作文《外婆家 门前的栀子花》一文中这样深情地写道:

……我来到外婆家,只见栀子花大朵大朵地开得好热闹,香味一阵阵扑来。外婆见我来了,慈祥地笑着,忙招呼我吃粽子。我来不及洗手,便狼吞虎咽起来。外婆爱怜地说:“这个孩子,这么馋嘴,外婆给你准备了好多,慢慢吃。”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是到外婆家过的,外婆都要给我包好多粽子。外婆包的粽子很软和,很香甜。现在,外婆已经去世,再没有人给我包粽子了。一见到外婆家门前的栀子树,闻到栀子花的芳香,我便觉得外婆就在我身边,她看着我微笑,牙齿露出两个门洞。我知道,那盛开的栀子花就是外婆的笑脸……

更有趣味的是,有的语文老师要学生写绘画作文,美术老师要学生画出画后,要配上文字说明。土家女孩彭继玲春节回到乡下外婆家,回校后画了《打年粑粑》,配上了这样的文字说明:

打年粑是我们土家人的风俗。把粑槽放在堂屋中间,把热腾腾的糯米饭放进粑槽,两个汉子不停地挥动粑捶,直到把糯米饭打烂,让米饭完全粘合在一起。把打烂的糯米从粑槽里抱出来,我们就用手编粑粑,粑粑圆圆的,整齐地排在一起,好羡慕我们这些幸福的孩子。年粑粑打好了,年就到了,我们就可以穿新衣服,吃水果糖。所以我们天天盼望打年粑粑。

不可不过的五个民族节日 篇8

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撩水”,为了给对手更大的打击,通常是将整桶整盆的水“砸”在你的头上或“远”距离地冲在你的身上。那力度,不仅有时会让你站不稳,也会让你脸上有一种火辣辣的被灼伤的感觉,所以今天的泼水节,已是对人综合素质的考验了,尤其是身体素质。而本地的人发明了游击战和地道战,他们很多并不出门,而是躲在自家的阳台上待机出手。所以你在战斗中,不仅要面对地面部队,也时刻面临着空袭。

和真正的战争不同,整个城市到处是欢歌笑语,被击中的人们发出的是快乐的尖叫。事实上,能够成为被围攻的目标,是一件很荣幸的事。那些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尽管已是毫无还手之力,呈缴枪不杀之势,但疯狂的小伙子们决无优待俘虏之意,所以小姑娘边咧嘴大笑边仓皇逃窜之景随处可见。

而人们似乎等了好久。今天就是合法的狂欢!那些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先生小姐们卸去往日的面具,露出了本真天性,显现出奔放的本色,却让你发现原来他(她)们是那么可爱,那样容易接近,也许他(她)们自己都不曾发现自己心中的狂野吧!

在向景洪集结的路上、空中,也许大家都在想:让我在景洪撒点儿野吧。景洪就这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乐土,泼水节就这样成为了大家共同的节日。

每年4月中旬,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思茅、保山等地,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都过泼水节.大多数地方的节日比较传统,能够较好地感受民族文化而景洪、瑞丽等地游客较多,可以尽情地狂欢。根据旅游的目的。选择自己喜爱的过节地。

景洪市、瑞丽市和耿马县的孟定镇。

山是火把节的发源地,传说中南诏时皮罗在这里火烧松明楼,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中的白洁夫人的爱情故事,才有了火把节。火把节这一天的巍山古城与平时不一样,从早晨开始,每户人家都在门口忙碌着。人们用一整棵两人多高的松树扎成火把,火把四周还要插上彩旗,挂满水果和糕点。最后在火把顶端插上一束火把花和纸糊的升斗。古城里的广场上则竖起一支10余米高的大火把,自上而下扎成十二臺,表示月月平安。

夜幕降临时,我登上了城楼。平时寂静的古城已经被喧嚣所取代。街上人来人往,水泄不通。礼花在天空绽放,这是一个信号,家家户户随着信号开始点燃门前的火把,刹那之间,昏暗的古城中形成一条条火的长龙,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巨大的金色棋盘,中国古城的建筑格局在这时才显露无遗。

惊叫、欢笑,古城沸腾了。人们一手举火把,一手抓香面,不断地撒向火苗。随着一声声嘭嘭的呼啸,团围火球耀眼夺目。一串串火光向自己扑面而来,每一个人都会尖叫着躲闪,可是周围都是火,只有勇敢地迎上去,才发现这火是看着吓人,却没有任何伤害的。于是,开始对撒,追逐嬉戏。一团团流动的火球引发出一串串欢歌笑语,焰火熠增生辉,真不知是节日的焰火把人们载入天际。还是欢乐把闪烁的星海引落人间。

而广场上火把燃起,人们围着火把打歌唱调,各了心愿。三弦铮铮、羊皮嘭响、芦笙悠悠、山歌阵阵。乐得红红火火。狂歌劲舞,人们将从日落跳到日出。在映红了天际的火光里,火把节没有夜晚。

火把节是云南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时间大多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除了都要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外,各地还有不同的活动。包括斗牛、赛马、捧跤、歌舞表演等。

推荐地点 石林县、巍山县、楚雄市、大理市等。

三月街的过往

对于象我一样在苍山下长大的人,三月街意义很重大。农历三月十五,阳光暖暖,学校放假了,爱美的女孩开始穿裙子了,谗嘴的孩子早就在摩拳擦掌了,积蓄了一年的愿望都快要实现了。对于孩子们来说,三月街是一个很盛大的节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的三月街,都要在下关城里搭建临时车站,以应付大量移动的人流。大喇叭里,高声放着白族小调,我们可没空仔细听,牵紧了妈妈的手,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挤到早班车上去。三月街期间,大人都是天使牌的,对小孩有求必应。不一会功夫,手上拿着玩具,嘴里吃着零食,胳膊上还拴着汽球,满街的小孩都武装成了这副模样。拉着爷爷看马戏去,哪怕是蹲在地上看个几小时,也觉得真是幸福极了,还成了和小伙伴们吹嘘的资本。三月街上的临时相馆可有当时最流行的背景,赖着骗着也要扒在各种布景前照个够。在骡马市场里,逗马玩;在药材市场,捏药玩;玩得再累,都不会忘记街最上面空地上的文艺表演,趴在舞台前,看对歌,跳舞,唱歌,恨不得自己也爬到台上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三月街已是三月街民族节,树起了石牌坊,建起了钢架货棚,拓宽了道路,有了好的购物环境。周围省市的客商依旧如期云集在此,牲畜、药材、百货、食品、工业品琳琅满目:民族传统体育赛马、龙舟、秋千、射弩等也越来越有意思;霸王鞭耍起来了,白族古调唱起来了,民族工艺品从各地涌来了,民族风情在这种节日的气氛里更加的浓郁。

三月街每年都赶,本地人要来,游人更要来,相遇生活味浓浓的三月街。

过节的理由三月街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西边的苍山脚下举行。大理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三月街为代表的商业盛会。同时也是滇西各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所在。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与金花相会于三月街,一曲《大理三月好风光》唱红了三月街,所以到三月街,不仅可以买到各种特产。可以吃到各种美食,或许还会有特别的收获。

基诺山寨掩藏于西双版纳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这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走来的民族一直以一种浓烈的神秘感诱惑着我,恰逢一年一度的“特懋克”节,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走进了这片令人神往之地。

寨子里的长老“卓巴”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用力敲击那只供奉在他家里的大鼓,发出节日活动开始的信号。在大鼓的“咚咚”声中,“卓巴”带领村民来到养牛场。一群手握竹标的男子,轮流举标投向被牢牢拴住的黄牛,直到竹标扎入牛体,牛血涌出,人们才收标宰杀黄牛,剥皮分肉。

血性的养牛仅仅是节日的序幕,供奉的主角却是铁匠用的铁锤、铁钳。铁器的产生是人类生产力的一大进步,基诺族也不例外,“特懋克”就是“打铁节”。卓巴再次敲响了大鼓,听着他们令人振奋的鼓声不由心生感慨,真不愧是鼓里走出来的民族,这鼓打得可不一般啊,硬是让听的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夜了,我们与寨里的男女一起云集卓巴家,听歌手唱送旧歌、迎新歌,在“卓巴”的竹楼附近载歌载舞,尽情挥洒着我们的热情。第二天寨内群众还要将一只竹鼠送给铁匠,并簇拥着铁匠举行一次象征性的打铁活动。铁匠要现烧一块铁片用铁锤敲打一遍,寓意打

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生产。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意地舞动着,耳边,基诺人伴着鼓点的欢叫声仍不断传来,仿佛把我带回到了遥远的从前,寨子是古朴神秘的,即便是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也深深地感受到他强烈的诱惑。基诺族是我国最后一个认定的少数民族,“特懋克”是基诺语,直译为“打铁节”,是基诺族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一是为纪念第一个把铁器传给基诺人的神灵;二是辞旧迎新。节日于每年腊月时举行,现在定为公历2月6日至8日。“特懋克”节神秘、古朴。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崇拜。剽牛仪式和基诺大鼓独树一帜,值得一看,还可以体验基诺族的风情。

推荐地点基诺乡距景洪市约30公里。

大山深处的盛宴

梯田里的水涡好放满,哈尼人迎来了“十月年”。

清晨的元阳县哈播村,在小孩子兴奋的叫喊声中醒来。我们赶忙穿戴好后奔进村里,发现整个村寨早已在浓浓的晨雾中沸腾了。“阿祖”(哈尼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已引领村民祭祀过村头最高大的“神树”。村里贯穿全村的道路上,四四方方的桌子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了,从街头到街尾连成长长的一条。街道上熙熙攘攘,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而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旅游者,漫无目的游弋于街头,尾随抓拍盛装的哈尼人;小孩们则是一群一群的,发狂似的叫喊着、奔跑着,不时引出大人们面带笑脸的叫骂声。

盛宴,终于在正午时分开始了。芒锣声声,引领着几个身着藏青色服装、头缠黑色头巾、面色威严的“阿祖”入座到由桌子排成帕长龙的“龙头”,村民用竹制小桌盛上琳琅满目的菜肴,恭敬地依次抬到“阿祖”身边,让“阿祖”首先品尝,并跪地乞求“阿祖”的祝福,完畢之后才将菜肴放置到“长龙”之上。此时,站在“长龙”两旁的人们依次落座,开始享受盛宴,享受这个由几百多张桌早上千道佳肴组成的“长街宴”。

“长街宴”上的菜肴是哈尼人一年之中最为美好的菜肴.酒是哈尼人一年之中最为美好的酒,“长街宴”是世上最长的宴席,“长街宴”上的哈尼人也是一年之中最兴奋的。然而,我们这些外来的客人不得不在太阳落山之前告别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哈尼村寨,告别这里的哈尼人民,我们走后,盛宴还将继续,彻夜的歌舞还将继续。

上一篇:就业之我见下一篇:淘气包马小跳350字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