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系统

2024-09-25

对等系统(共7篇)

对等系统 篇1

0引言

华数作为杭州地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商, 最早从2002年进行有线电视数字化, 2004年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目前杭州市区拥有超过200万数字电视用户;同时华数大力实施走出去、规模化的发展战略,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了浙江省内各地市有线电视网络的业务联合, 新业务范围已覆盖浙江全省600多万户有线电视用户。

随着数字电视业务快速发展, 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且伴随着广电重点发展高清电视、3D电视、以及信息化增值系统等新的业务, 大网中机顶盒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数字电视系统割接业务越来越频繁, 对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部署和运维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而原来数字电视前端的改造, 只能从提升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处理能力、可扩展性、以及1+1冗余热备份等思路进行改造, 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数字电视业务运营中的各种需求。为了在网络用户数庞大、机顶盒种类多而杂、以及系统割接业务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 确保数字电视前端的安全播出, 我们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讨论和认证, 最后我们采用在数字电视前端中部署对等系统的方案, 实现系统割接业务调整能够分区分时间段实施, 来有效降低安全播出风险, 减少一线维护人员和呼叫中心的投入。

1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新需求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作为整个数字电视系统的核心, 实现广电所有数字电视节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并确保安全播出任务。近年来,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架构从传统的分离式系统架构往高集成度、模块化架构发展, 信号连接从传统ASI往TS over IP发展, 冗余备份从N+1冷备份往1+1热备份发展, 导致数字电视前端系统部署更加快捷和先进。

下面以杭州华数2013年实施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为例, 来阐述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新需求以及为什么要部署数字电视对等系统。杭州华数在升级改造前的原有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杭州华数于2013年开始实施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 主要基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系统已经运行超过5年以上, 且部分单通道进口设备已停产, 存在安全播出隐患;

2.系统采用传统ASI架构, 系统扩展性和可升级性不够;

3.由于公司市场部门对新内容、新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原系统在业务播出前无法验证机顶盒终端对系统原有业务是否会产生影响, 同时在业务切割过程中只能“一刀切”, 给系统运营带来风险。

4.由于大网中存在的机顶盒品牌、型号、软件版本繁多, 每次系统升级和业务变更时, 存在周期长、故障率高等问题。同时在集中升级阶段, 对呼叫中心、一线维护部门产生巨大的压力。

鉴于如上存在的需求, 为了在网络用户数庞大、机顶盒种类多而杂、以及系统割接业务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 确保数字电视前端的安全播出, 我们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讨论和认证, 最后我们采用在数字电视前端中部署对等系统的方案, 实现系统割接业务调整能够分区分时间段实施, 来有效降低安全播出风险。

2数字电视对等系统的部署

数字电视对等系统是一套与原有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具备相同功能、相同规模, 并有能力担当主系统的完整系统。数字电视对等系统的部署包括新建一套完善的信号处理系统 (包括再复用、加扰、调制等) 、信号传输系统、信号监测系统以及电子节目指南导航系统 (简称EPG系统) , 而信源采集系统和条件接收系统 (简称CAS系统) 可与原有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共享。其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

2.1数字电视对等系统的具体部署

数字电视对等系统的具体部署包括信号处理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信号监测系统以及电子节目指南导航系统的部署, 同时需要对原有的CAS同密系统进行升级扩容。

1.对等系统的信号处理系统部署2套核心复用加扰设备, 实现对所有数字电视节目的接收、再复用、SI表格插入、节目加扰等处理后, 通过TS over IP输出, 再通过高性能交换机汇聚转发后送入到IPQAM调制器。2套IPQAM设备实现将IP码流中逐个UDP组播包进行解封装到TS包, 再调制到相应的频点输出大网射频信号。整体架构采用全IP化架构, 并按照1+1冗余热备份设计, 通过采用IGMP V3组播控制协议, 实现主备系统间每个TS流的自动和手动切换。信号处理系统部署时, 需特别注意对等系统输出的TS流结构应该严格的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在后续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变更时, 两套系统需并行运行, 会存在配置的差异化, 必须做好业务变更记录和计划。

2.对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在中心机房部署一套外调光发, 同时在24个骨干机房部署EDFA设备, 相当于复制一张原系统的1550环网。最后在每个骨干机房, 通过选择原系统和对等系统输出的信号,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重大割接阶段能够分区分时间段实施, 来有效降低安全播出风险。

3.对等系统的EPG系统建议采用跟原系统相同厂商、相同软件版本的EPG系统, 由于对等系统和原系统的频道规划表完全一致, 因此需确保新增EPG系统与原系统EPG的数据库同步。后续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变更, 两套EPG系统将会差异化运行。

4.CAS同密系统由于对等系统的部署, 相应CAS系统的负荷增加一倍, 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来满足新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性能需求。同时在具体部署中, 对应加扰器的配置略有不同, 对等系统的原始网络号与原有系统的不同, 用以对CAS区分两套系统;而AC字、ECM/EMM的ID可保持一致, 减少系统配置的工作量同时有利于后续系统运维。

2.2 数字电视对等系统的切换

数字电视对等系统部署完成后, 当需要进行重大系统割接 (如NIT版本变更、节目列表全部更新、机顶盒大规模升级) 时, 需要在对等系统与原有系统之间进行切换。首先系统切换工作在每个骨干分机房中进行, 通过在骨干分机房的ODF光纤跳线架上选择信号, 来进行原系统与对等系统之间信号的选择。如图3所示。

2.3 数字电视对等系统的运营

数字电视对等系统部署完成后, 整个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架构更加复杂, 给技术运维和运营管理增加了难度, 如何有效的运营数字电视对等系统成为关键。数字电视对等系统主要是在重大系统割接阶段 (如NIT版本变更、节目列表全部更新、机顶盒大规模升级) , 能够实现先进行现网系统验证再上线, 然后有计划的分区分时间段来业务割接, 降低重大系统割接的影响范围。因此在数字电视对等系统运营过程中, 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收到业务变更通知单时, 可以先在对等系统前端进行业务变更, 完成后先进行现网验证测试。

2.在系统业务变更阶段, 对等系统的业务配置可与原系统的业务配置存在差异化, 且两套系统并行运行、互不影响。

3.制定详细的系统割接计划, 并根据业务变更级别来调整系统割接计划, 网点割接安排建议采用循循渐进的方式, 先选择1~2个骨干机房割接, 及时观察割接情况和故障反馈收集。如果割接导致故障投诉偏高, 因暂停割接查明故障投诉率高的原因;如果割接顺利, 逐步扩大割接范围, 直至所有的信号切换到对等系统。

4.所有骨干机房完成割接后, 更改原系统的业务配置, 保持与对等系统的完全一致, 同时测试大网机顶盒在两套系统间信号切换时不会出现机顶盒重新搜索、节目黑屏或丢失等现象, 实现对等系统和原有系统直接的容灾备份, 提高安全播出等级。

3数字电视对等系统的意义和展望

从以上杭州华数在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中部署对等系统, 我们总结了主要的意义如下:

1.通过原系统与对等系统直接的直接切换, 可以解决原系统中设备已运行多年、部分设备已面临更新换代、系统架构落后、可扩展性差等可能导致的安全播出隐患。

2.新业务上线前, 由于两套系统的并行运行, 首先可以拿其中一套系统先进行系统验证和指定网络区域内的试运行, 提高业务部署前准确性。

3.通过选择原系统和对等系统输出的信号,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重大割接阶段能够分区分时间段实施, 来有效降低安全播出风险。

4.有效降低在系统重大割接阶段呼叫中心接通率低、一线维护人员忙不过来等现象, 提供公司的服务品质。

很多同仁可能会有疑问, 部署一套对等系统人为的增加了项目投资预算, 同时由于两套系统并行运行, 对前端运维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是否真的有必要?我的观点是, 当业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考验运营商的优劣的主要标准是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 而部署对等系统的最大意义在于提高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 保证安全播出。而且部署对等系统还可以有效降低其他业务部门 (如呼叫中心、一线维护部门) 的持续投入。

笔者了解到目前很多省网级和地市级数字电视前端系统都在部署异地容灾备份前端, 后续如果可以把异地容灾备份和对等系统备份的理念结合起来, 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系统安全播出级别, 同时提升有线运营商的服务品质。

4结束语

通过实际项目部署实践和考证, 最终证明在网络用户数日益增长、机顶盒种类多而杂、以及系统割接业务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 在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中部署对等系统, 可以有效的实现新业务先验证再上线、有计划的分区分时间段来业务割接, 降低重大系统割接的影响范围, 提升服务品质。当然部署对等系统方案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希望通过后续的运营来提高。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 能够给各位同仁在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和部署、数字电视的业务运营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杨一曼.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2.

[2]唐凡, 陈列.数字前端机房搬迁过程中信号“零中断”的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年04期101-104.

对等系统 篇2

对等网(P2P)是一种最简单的网络形式,组建成本少,实现的连接技术简单,适合用在校园、单位或家庭。采取分散的网络管理方式,其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客户机享受网络服务,又作为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

Bot Net是一种由受恶意代码控制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控制者通过传播僵尸程序感染大量的主机,使它们成为受控的僵尸肉机(bot),它们会接收并执行控制者出于恶意而发出的各种攻击命令。比如向指定地址发送大量垃圾邮件,非法盗用他人的密码,传播恶意软件、操纵在线投票等。但是Bot Net又不同于计算机病毒、木马等这些传统的恶意代码:传统的恶意代码受到代码本身控制,攻击行为是提前设置好的;而Bot Net的攻击行为是由控制者通过发送控制命令给受控主机并让其来执行的。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被僵尸网络感染的主机在逐年上长升,Bot Net已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应该提前做好防御工作,这就使得设计一个Bot Net的防御[2]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2基于对等网的Bot Net的分析

2.1基于对等网的Bot Net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Bot Net[3]是基于IRC协议(实时网络中继聊天协议) 的,控制者先要建立一个IRC服务器(类似于命令与控制中心),僵尸肉机通过运行IRC客户端程序与服务器连接,并接收其发出的命令。这种Bot Net的拓扑结构是集中式的,IRC服务器作为整个网络的中心,一旦被发现,只需关闭它就能导致网络瘫痪。

还有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Bot Net,它与基于IRC协议的Bot Net很相似,都具有集中式的拓扑结构,处于网络中心的服务器很容易被检测出来,Bot Net就变得很危险。两者的区别是遵循的协议不同,而且前者不但具有防止防火墙过滤的功能, 还可以借助WEB的掩护,不易被发现。

为了使Bot Net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出现了基于对等网协议(P2P协议)的Bot Net。这种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网状的,没有担任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各僵尸主机之间采取点对点的直接相通讯方式,更方便快捷。

2.2基于对等网的Bot Net的分类

根据形成过程的不同,基于对等网的Bot Net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寄居式类型。这种基于对等网的Bot Net是在一个安全的对等网上发展形成的,从宿主网络中选择一些易受感染的主机作为僵尸肉机(bot),命令的传播和控制使用的是宿主网络的对等协议。构建简单,通信方便并且可以借助于宿主网络隐藏自己,但是会受宿主网络规模的影响。

第二种是半寄居式类型。网络的构建方式类似于寄居式的,以宿主网络为基础,并使用其中的对等协议。所不同的是, 僵尸肉机(bot)既可选择宿主网络中的主机,也可以是网络之外的主机。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宿主网络规模的限制,但是构建过程相对复杂一些。

第三种是自主式类型。这种类型不同于以上两种,它会建立自己的网络系统,其中的所有主机都是僵尸肉机,使用自己的对等网协议进行通信。这样就可以完全不受宿主网络的限制,缺点是没有宿主网络作掩护,很容易被跟踪检测出来。

2.3基于对等网的Bot Net的工作过程

对于基于对等网的Bot Net来说其工作[4]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是控制者(僵尸主人)在网络上查找易受感染的主机, 并向其发送恶意代码,使其受到感染成为受控的僵尸肉机。同时已经形成的僵尸肉机会根据收到的恶意代码中的节点列表, 向相邻的节点发出建立连接的信息,最终使这些邻接点也成为僵尸肉机,继续下去,数量也会随之增加。接着,控制者就可以随时将控制命令和一些非法的执行命令发送给僵尸肉机们,这些僵尸肉机就会无条件地去执行这些命令,做出一些影响网络安全的恶意行为。

3基于对等网协议的Bot Net的防御系统的设计

3.1防御系统的设计

根据基于对等网协议的僵尸网络的工作特性,本文设计了一个防御系统,其体系结构分为三层:检测[5]层,分析层和反制层。

检测层是一些检测程序,主要功能是利用相关的检测技术对与僵尸网络主机行为相似的特征进行监测[6],确定其具有对等网(P2P)特征后,并将其产生的通信数据流(P2P流)上传给分析层时行分析判断。

分析[7]层是对检测层上传过来的P2P流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这些P2P流是否具有一定的IP地址集中,同时它们是否也具有相似性。如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判定这是基于对等网协议的僵尸网络的数据流,这时就可以将它们发送给反制层登记备案。

反制层是系统中的最后一层,也是最关键的一层,它对分析层发送来的P2P通信流先进行备案,接着分析僵尸网络的命令控制机制,模拟假冒成一个僵尸肉机(bot)进入僵尸网络,以便仔细地观察并获取其更加详细的信息。然后使用相关方法(如IP-Traceback)[8]去定位僵尸控制者的网络地址及物理地址, 进而再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干扰僵尸网络命令控制信息的正常发送,切断其命令控制信道,达到反制的效果。

防御系统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3.2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实用价值

在防御系统[9]中使用的技术主要有蜜罐技术、虚拟机技术、 蜜罐与流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也可以使用一些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大部分的僵尸网络防御是通过采用一些传统的技术方法, 比如防火墙技术[10]、DNS阻断技术等来加强网络的安全等级, 提高网络主机的安全防御能力,降低其成为僵尸肉机的可能性。本文设计的防御系统是通过无效化或切断Bot Net的命令与控制通道,达到彻底摧毁Bot Net的目的,具有更强的优势。

4结束语

由于经济利益的推动,基于对等网协议的Bot Net也在不断的演变进化,完善其攻击特性,给网络安全带来更大的、不可预知的威胁,而相关的检测技术尚不完善,本文研究设计的防御系统,能进入僵尸网络内部进行反制,无效化僵尸网络的命令与控制通道,从根本上起到防御的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斯捷,苏旸.基于域的P2P僵尸网络防御体系[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34(7):2291-2295.

[2]李亚,王峰,李平.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P2P僵尸网络防御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3(8):1104-1109.

[3]方滨兴,催翔,王威.僵尸网络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48(8):1315-1331.

[4]马文娟.僵尸网络工作机制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2):2900-2901,2908.

[5]梁其川,吴礼发.一种新颖的P2P僵尸网络检测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2):6186-6188.

[6]王海龙,龚正虎,侯婕.僵尸网络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7(12):2037-2048.

[7]王峰,李平,朱海.一种新型的P2P僵尸网络检测模型[J].软件导刊,2012,11(9):148-149.

[8]陈周国,祝世雄.计算机网络追踪溯源技术现状及其评估初探[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8):179-182.

[9]江健,葛建伟,段海新.僵尸网络机理与防御技术[J].软件学报,2012,23(1):82-96.

对等系统 篇3

本文基于作者提出的SP_Route算法[9]实现了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物理网络之上叠加一个SP_Route网络层,将大量分散的节点连接成一个逻辑网络,利用每个节点贡献出来的资源,组成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系统采用可扩展的体系结构,将来还可以加入用户管理、副本拷贝、访问缓存等功能。

1 体系结构

系统由地理上分布的多个节点构成,每个节点都是拥有存储空间的独立计算机,节点之间以P2P叠加网络的方式组织。

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可以把系统分为5层:应用层、扩展层、数据层、路由层、物理层。

应用层 系统用户通过用户界面直接与应用层交互。通过应用层提供的文件服务接口,用户看到的将是一个虚拟的海量存储空间,用户可以上传、下载、共享自己的文件,也可以访问由其他用户上传的文件。由于应用层屏蔽了下层路由、复制、传输等技术细节,用户可以像使用本地存储系统一样访问分布式存储空间。在应用层中,可以利用系统下层提供的文件存储共享功能,开发各种应用。

扩展层 扩展层旨在提供一些除了基础路由以外的其他服务,包括用户管理、副本管理、缓存,安全机制等,使得系统可以更加安全、可靠、易用。它在基本路由和数据服务的基础上,让系统中各个节点间的联合更加紧密,让用户感觉不到底层分布的网络。

数据层 数据层通过转移节点间的负载,控制节点簇的规模,以及在节点离开,失效情况下自适应的修复路由,使得系统具有负载平衡和容错处理功能,保证向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

路由层 路由层使用SP_Route算法,建立节点地址空间与文件地址空间以及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系统中松散的节点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二层的分布式的P2P叠加网络。主干网络之间采用基于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 分布式哈希表)的路由定位机制[10],其他节点通过超级节点的转发,在有限跳数内能够找到目标文件。

物理层 物理层由地理上分布的具有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的计算机即系统节点以及连接它们之间的底层网络构成。各节点贡献自己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是构成网络的基本元素,是文件存储的实体,是路由转发的中间节点,物理层是整个系统的物理基础。

2 路由算法

SP_Route算法是以Pastry为基础,通过引入节点分级的概念形成的一种基于DHT的P2P网络路由定位算法。

它通过将节点分成超级节点和普通节点2级,在系统中形成以超级节点为中心的子网,网络中的节点以子网为单位组织路由。子网与子网之间通过类似Pastry的根据向最相近标识符前缀转移方式进行路由定位,子网内普通节点则通过超级节点转发路由信息。由于采取了“能者多劳”的策略,让超级节点承担更多的负载,避免让所有的节点直接参加主干网络的路由,使得系统能有效地避免“单点瓶颈”问题。同时,由于普通节点在加入系统时不需要构造复杂的路由表,使得节点加入时的耗费和节点加入离开对系统的影响大大降低。算法通过节点分裂和节点迁移的办法实现子网间的负载平衡,通过控制子网的规模,使得超级节点的负载基本保持平衡。同时,通过一种“ID欺骗”的策略在子网内通过自适应的副本拷贝来转移系统中的访问热点,使得算法能应对大量的访问同时集中于热点的情况。算法的详细描述见参考文献[9]。

3 底层协议与通信机制

3.1 通信机制

SP_Route是一个工作在应用层的叠加网络,其底层协议这里使用TCP/UDP协议实现。在对等网络路由和维护的过程中,节点之间需要发送大量的路由消息。这些路由消息通信量并不大,但是数量比较多,如果采用TCP协议,将引起大量的连接不断的建立和释放,通信效率不高。而UDP协议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也不需要同时维护多个连接,适合多点之间交叉传输数据,特别适合对等网络之间的通信。所以在传递路由信息时,主要采用UDP通信,在传送大文件时为了保证文件传输的可靠性,采用TCP通信。由于UDP在通信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数据包,所以在应用层设计了通信规则,实现确认与重传,加强可靠性。

该规则参考TCP协议,采用编号实现,编号使用节点ID和节点消息序号来产生,保证整个系统惟一,因此省去了TCP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来协商编号的麻烦,另外由于在应用层发送数据是基于消息包的发送,不像TCP的流式传输,所以也不存在顺序问题;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后,等待确认报文,确认到达后认为对方已经收到发送的报文,若超时收不到确认,则认为发送的报文丢失,重传该报文,如果连续N次收不到确认报文,则停止发送,返回出错信息。对确认报文不再进行确认。

这里采用下列方法做到确认与重传:在每个节点有1个接收缓冲区和1个发送缓冲区。当发送1个数据报文时,就将该数据报文放入发送缓冲区,收到确认后,就将该数据报文从发送缓冲区中删除。接收缓冲区采用队列结构,收到一个报文时,若接收缓冲区不满,则将其加到队尾,如果接收缓冲区满了,就从队首删除一个报文,再将收到的报文加到队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接收方收到数据报文并发出确认报文,但确认报文丢失,发送方收不到确认报文,认为发送的数据报文丢失,将该数据报文重传1次,这时接收方可以根据接收缓冲来进行重复丢弃处理。由于队列长度有限,不能保证完成所有的重复丢弃处理,例如当接收的数据报文加入接收缓冲后,从队尾移动到队首,然后被删除,在这以后重发的该数据报文又到来,就不能进行重复丢弃处理。但由于队列每次都是删除其中最早收到的一个数据报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队列长度,就能将出现重复丢弃处理出错的概率降到很小。

3.2 通信协议

为了实现SP_Route的路由功能,并且保证报文的稳定传输,首先定义一套节点间的通信协议。基本的协议报文分为2种,一种为数据报报文,一种为确认报文。同时把各种命令报文以及应答报文的公共部分提取出来,作为通用协议报文的报头,而把各种具体的命令协议包含在报文的数据部分。

报文的类型由报文的第一个字节标识,若报文的第一个字节为DATA,则为数据报文,用来传递路由信息;如果报文的第一个字节为ACK,则为确认报文,用来确认给定序号的报文已经收到。

报文序号由发送报文的节点ID加上每个节点的序号产生器产生,序号产生器在0~4 000的范围内按序产生序号,由于一般来说,系统中不可能同时有属于一个节点的4 000个报文,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系统中报文序号的惟一性。每个报文在系统中都有一个惟一的标识符称为Key值,报文Key值是节点转发报文的依据,节点总是在自己的路由表中找与Key值在ID空间中最接近的节点作为报文的下一跳节点。报文的Key值依据报文功能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生方法,当节点加入时,待加入节点的节点ID即为报文的key值,当查询文件时,报文把文件名的经过哈希变换得出的值作为报文的key值。报文还记录一些其他的信息,包括上一跳地址,源地址和报文长度等。

4 文件组织与节点结构

系统将文件看作对象,每个文件拥有1个全局标识符称为FID(文件标识符),文件的FID是通过对文件名进行哈希变换得到

在节点中,文件存放在指定的目录中,每个节点保留一个它所存储的文件的索引。索引以链表的方式组织,记录文件的FID、名称、存放路径、大小、关键字、描述信息等。

当每个节点加入系统时,指定一个或多个文件目录,并标明存储空间的大小,作为这个节点向系统贡献的资源。一个节点的路由信息由节点基础信息、路由信息、存储空间信息和文件索引信息4部分组成。超级节点和普通节点除路由信息不同外,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结构。节点基础信息包含了文件的各项基本信息,包括节点在系统中的节点ID,节点在网络中的IP地址,节点加入系统的时间,以及节点的一些硬件信息包括主频、存储空间、网络带宽等。节点每一项路由信息都由若干个<节点ID,IP地址>对组成,例如组成路由信息中的一项。存储空间信息是一个列表,它包含节点向系统所共享的所有空间的信息。其中每一项都指明空间路径、空间大小、剩余的存储空间、存储文件的数目。系统中的文件只能存储在这些指定的空间中,并且不能超过允许的大小。文件索引信息包含了所有系统存储在节点上的文件信息,包括文件的ID、文件名称,文件大小、存储目录、文件描述等。不包含在索引中的文件将被认为是本地的文件。当查询文件请求到达节点时,节点直接从索引中查找是否包含被检索的文件信息。

5 结 语

本文介绍了基于SP_Route实现的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系统采用可扩展的体系结构,通过在物理网络上叠加一个P2P网络层,将各个节点贡献的物理上分布的存储资源连接成对用户透明的文件存储系统,系统支持文件存储、文件查询,文件下载等功能,能为用户提供较稳定的存储服务。

参考文献

[1]Rowstron A,Druschel P.Pastry:Scalable,Distributed ObjectLocation and Routing for Large Scale Peer-to-Peer Systems[C].Proc.of the IFIP/ACM Int′l Middleware Conf.Lon-don:Springer-Verlag,2001:329-350.

[2]Rowstron A,Druschel P.PAST:A Large-scale,PersistentP2P Storage Utility[C].In:Proc.of the 8th Workshop onHot Topics in Operating Systems.New York:ACM Press,2001:75-80.

[3]Stoica I,Morris R,Karger D,et al.Chord:A Scalable Peer-to-Peer Lookup Service for Internet Applications[C].In:Proc.of the 2001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Technologies,Architectures,and Protocols f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SigComm).New York:ACM Press,2001:149-160.

[4]Ratnasamy S,Francis P,Handley M,et al.A Scalable Con-tent-addressable Network[C].In:Proc.of the 2001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Technologies,Architectures,and Pro-tocols f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SigComm).NewYork:ACM Press,2001:161-172.

[5]田敬,代亚非.P2P持久存储研究[J].软件学报,2007(6):1 379-1 399.

[6]余敏,李战怀,张龙波.P2P数据管理[J].软件学报,2006(8):1 717-1 730.

[7]徐非,杨广文,鞠大鹏.基于Peer-to-Peer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J].软件学报,2004(2):268-277.

[8]Zhang Z,Lin S,Jin C.RepStore:A Self-managing and Self-tuning Storage Backend with Smart Bricks.In:Proc.of theInt′l Conf.on Autonomic Computing.New York:IEEEComputer Society:2004:122-129.

[9]龚星耀.基于P2P网络的路由与定位模型研究[D].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2006.

论英汉翻译中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 篇4

宋僧法云在他的<翻译名义集>中写道:夫翻译者, 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有别, 义则大同。[1]他指出了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可译性, 但他只对翻译的现象做出描绘。美国翻译家奈达则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 阐述了翻译的内涵: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2]他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 正如他所道:翻译就是交际。关联理论亦认为, 翻译是两种语言进行的特殊交际形式, 只要交际一方的意图被另一方所认识和理解, 就是翻译。纽马克对翻译的解释是: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原作者所意想的方式译入另一种语言[3]。他所强调的则为文本意义。

2 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 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理论注重读者反应, 以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 使译文读者能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地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由于“动态”这个表达容易引起误解, 在他后面的论文《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 采用“功能对等”的提法, 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仅是信息内容的对等, 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他还强调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他从翻译的角度阐述了语言的功能, 包括表达功能、认知功能、人际交流功能、信息功能、祁使功能、移情功能、传播功能、审美功能。在翻译时, 应该考虑这些功能, 以求得功能对等。

奈达在《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的理论。[4]前者指译文和原文达到高度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言读者在欣赏和理解时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后者指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 使译语读者能理解和欣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在这两个对等层次之间可以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奈达还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a.传达信息;b.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c.语言顺畅自然, 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d.读者反应类似。[5]

3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关系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相辅相成, 并非绝对矛盾。功能由形式来体现, 靠结构来体现。形式指事情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 翻译中的“形式”是由修辞功能、修辞技巧、句型结构等构成的。修辞功能决定修辞技巧、句型和句子结构。没有形式对等, 就难以企及译文的准确性, 更无从谈及功能对等。没有功能对等, 形式对等也就失去应有的意义。

4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相对性

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存在居多差异, 这使得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均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从深层角度探讨英汉语言差异, 有利于英汉翻译实践。从词源观察, 英汉相差甚远。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中西方文化风俗、历史、地理不同, 必将反作用于语言。中西方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表达难以一一对应。这些使得英汉语之间在词法、句法、乃至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英汉差异归纳起来, 有以下几点:a.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b.英语前重心, 汉语后重心;c.英语静态语言, 汉语动态语言;d.英语重物称, 汉语重人称;e.英语多被动, 汉语多主动;f.英语多复合长句, 汉语多简单短句;g.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h.英语重短语, 汉语轻短语;i.英语重时体, 汉语轻时体。[6]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 译文才能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由于这些差异, 翻译对等只是不同程度的相对的对等, 无法实现完全对等, 译文总有一些失真和走样的地方, 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文化缺省现象。正如林语堂所言:“凡文字有声音之美, 有传神之美, 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译者或顾其交而忘其神, 或得其神而忘其体, 决不能把文义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7]

5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翻译时, 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适当贯彻形式对等或功能对等, 能产生良好的翻译效果。笔者认为适当贯彻形式对等, 有利于保留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和巧妙性, 有利于了解外国文化和风俗, 同时, 还可以丰富本国语言的表达。比如“go to see a docter”的英语表达已经被我国大众接收, 用“去看医生”来表达“去看病”。又如“armed to the teeth”按形式对等翻译成“武装到牙”, 这种表达已经吸收到汉语里。当然, 这得有一个慢慢习惯慢慢吸收的过程。当年鲁迅在翻译外国作品时, 总是保留部分原语表达, 为中国的语言引进新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 恰当贯彻功能对等, 有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当原语和目标语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时, 不可把原语的形式硬套翻译, 否者, 将会扭曲原文的语言风格、形式和内容、信息。形式对等并不能引出内容的对等, 所以翻译时仅注意形式对等是不行的。应当考虑概念段内的语言语境, 从修辞功能的角度研究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 以达到翻译功能对等的效果。总之, 翻译时要兼顾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

翻译时, 还应把握语言的功能取向和对概念段整体内容的正确理解, 把原语言表达的概念转换成目标语言表达的概念, 同时还必须考虑原语的修辞环境, 作者的修辞意图。如果目标语中有原语的对等语, 则直译, 即形式对等;反之, 则用意译, 即功能对等。由于文化的差异, 有些英汉翻译只能采用功能对等来翻译。比如, 汉语里面的“你去哪里, 你吃了饭吗, 你多大年纪了”只能采用功能对等对等翻译, 可以根据具体语境翻译成“Hello!How are you?What a nice day, isn't it?”。

又如:One should always keep in mindthe old truth“First impressions are lasting.”

按形式对等翻译成:人们应当经常记住这样一句俗语——“第一印象将持续”。这种翻译不符合汉语习惯, 属翻译不当。

按功能对等翻译成:人们应当经常记住这样一句俗语——“先入为主”。这种翻译比较符合汉语习惯, 同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有类似的因素, 更有不同的因素。译者需要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译作, 存在一定得难度, 在某些时候只能容忍翻译的文化缺省。如果文化和意思不能同时兼顾, 只能舍弃形式对等, 改变原文的形式以求得功能对等, 有时译者需要加入按语来说明, 方能让读者明白。

结束语

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作为一种西方翻译理论, 源自奈达对《圣经》翻译的实践。在我国英汉翻译实践中, 可以结合我国的翻译实际情况, 西为中用, 从宏观上指导我国的英汉翻译实践。同时, 英汉翻译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一定的熟练性和技巧性, 需要灵活地借用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 这样, 才能把翻译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6]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8) :8, 106-116

[2]Eugene A·Ninda,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 1969.

[3]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4]Nida, Eugen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18

[5]刘艳.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考量翻译“对等理论” 篇5

西方翻译界长期以来对翻译“对等理论”一直视为辩论焦点。翻译理论家在诠释其翻译观点时往往以对等理论为基础。不同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或相关的研究视角。确切地说, 翻译对等理论的概念可追溯到1953年, 由翻译理论学者E.V.Rieu首次提出, 随之, 后继翻译理论家们就从未停止过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翻译理论的争论, 由此形成许多不同甚至相去甚远的观点。鉴于此, 对当前翻译对等理论相对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述评, 就变得不可或缺。

二、有关翻译对等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石锡书等 (2004:69) 曾直言不讳地提出, 一段时间内, 翻译实践者们错误理解对等理论, 要么全盘接受, 要么全盘否定。1959年, 雅各布森在其专著《翻译论》中开了翻译等值问题研究的探讨先河。他指出, “差异性等值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 既是语言学的关键问题, 也是构成语言研究的基本问题”。在其专著论述中, 具体语言体系间固有的不对称性及翻译过程中对两种语言间信息等值的追求, 其难度得以重点强调。依雅各布森看来, 翻译涉及的是“在有差异的语言现象中寻求等值。”随后, 在1965年, 卡特福德 (Catford) 也对翻译的本质作了某种质疑性界定。在其《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 他的观点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 (译语) 的文本材料 (textual material) 去替换另一种语言 (原语) 的文本材料。”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文本等值 (textual equivalence) 概念。而所谓文本等值, 1991年我国翻译理论学者穆雷对此提出, 是指“用下述方法观察到的特定语境中的任何译语文本或部分文本成为一段给定源语文本或部分文本的等值成分”。

综上所述, 主要涉及了国内外比较具代表性的有关翻译对等理论的观点。本文以为, 这些观点不应相互排挤, 而应该是相得益彰。从学术视角来讲只是研究的着眼点不同而已。学术界应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一种翻译理论或原则, 翻译理论研究者或实践者者应该全盘接受, 或者全盘否定, 因为没有一种理论或原则是无所不包的, 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论不足或缺陷。

三、奈达的“翻译对等”

前面已经提及, 奈过的“翻译对等”包括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两方面。待奈达看来, 形式对等着重于“信息本身”, 目标语信息应尽可能与源文信息保持一致。另一方面, 动态对等则强调译文应寻求表达上贴切自然, 建立在“等效原则”的基础之上。多少可以引申出, “形式对等”似乎不如“动态对等”受译者欢迎。石锡书与杜平一直强调, 应“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包括奈达本人在翻译理论或原则上的这一转变。鉴于此, 在翻译对等理论探讨中, 本文又以动态对等, 或另称之为“功能对等”为重点。依本文理解, “动态对等”理论考量的视角或焦点是“读者反应”, 以此作为翻译的标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 这一标准为解决“直译”与“意译”以及“归化”与“异化”之间的争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由。然而依然值得注意的是, 奈达提出系统的“读者反应论”, 其理论基点却是源于本人对《圣经》的翻译经验。应当承认, 一般性翻译中, 读者有不同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 都可能导致读者对不同源文或译文的曲解。概而言之, 不论翻译理论研究者, 还是翻译实践者, 皆应辩证地对待某一理论, 没有哪种理论是“万金油”, “动态对等”, 或“功能对等”理论自然也不例外, 只能说,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四、结束语

翻译对等理论经常见诸各类期刊、论文及专著中, 可见其影响之大, 受关注之强。然而不争的事实在于, 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 不容忽视。不论是口译实践, 还是书面翻译, 正常交际若要维持进行, 遵循这一原则就变得不可或缺。可是, 翻译理论研究或实践者的争论也恰在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争论固然对于某一学科建设有一定积极作用, 但关键还要取决于如何辩证对待已经既成的现有理论, “一刀切”, 或形而上的“一分为二”, 并非明智之举。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翻译对等”应该如何界定以及如何取得对等依然争辩不已, 甚至截然交锋。翻译业界达到的基本认可是, 翻译不可缺的作用在现代跨文化交际中举足轻重。翻译实践者要尽其可能准确地传达源文信息, 实践源语与目标语的对待, 应满足形式与意义两大范畴。本文在概述分析翻译业界“对等理论”当前的各类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 重点阐释了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最后以个案分析方式进行了例证。

关键词:翻译对等,源语,目标语,奈达

参考文献

[1]R.Jakobson.1959.On Translatio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Nida, E.A.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Catford, J.C.1965.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穆雷 (译)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方梦之.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M].2004.

[7]石锡书, 杜平.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8]屠国元, 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2001.

[9]许渊冲.唐诗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双向进入”遵循“对等开放” 篇6

“目前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名单还未最终敲定, 通信和广电系统正在进行各自试点地区的申报工作, 而现阶段, 明确业务推进主体、划分权利责任、规范试点企业资质等都是两部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 在试点确立前必须商讨的一系列事宜。”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了解内情的专家告诉记者。

而针对国家提出的三网融合政策究竟如何“落地”, 一位广电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经过两部委的多次协商, 目前已基本确立了‘对等开放’的市场原则, 也就是说, 在最终确定的试点地区, 通信和广电将实现双向进入的同时性, 不会因双方实力偏差而存在时间窗口。”

按照这种说法, 在试点地区, 在广电快速切入电信基础和增值业务市场的同时, 通信也将“名正言顺”地经营IPTV业务, 以及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输。

这样的结局似乎正顺应了双方的融合意愿, 各地电信运营商与地方广电对于试点申报非常踊跃。

前述广电人士告诉记者, 按照目前各地广电申报工作的反馈情况看, 上海、山西、浙江杭州、山东淄博以及江苏省的无锡、苏州等众多省市均在广电总局“三网融合”试点的考虑范畴之内。

在电信运营商方面, 以中国电信为首的三家运营商也在积极开展申报工作,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告诉记者, 中国电信虽然目前已经拥有了6个IPTV业务试点, 但未来将计划扩展至20个地区。

“试点类别选择绝不惟一”

毋庸置疑, “对等开放”的试点原则的确为通信和广电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但也为两家出了道“融合难题”——市场和业务的博弈不可避免。

“很明显, 为期三年的试点推广将对后期的‘普及全国’起到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试点效果好的地区很有可能成为全国样本, 由此, 两部委对于融合试点地区的选择也就更加慎重。”一位接近电信运营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同时, 业内对于试点类别的选择看法也都不尽相同, 其中有两种声音最为“响亮”。

一方面, 有专家表示, 试点应该确立在通信和广电都相对成熟的发达省份, 无论企业实力, 还是市场规模双方都占据相当比重, 也就是政策中提到的“有条件的企业”, 比如可以重点考虑广电数字化改造已经完成的省市, 以及选择电信运营商已具有IPTV基础的地区。同时, 发达城市还具备新兴业务的消费能力, 能够实现以融合业务带动业绩增长。

另一方面, 也有专家表示, 更倾向于地域相对偏远的欠发达地区, 比如农村市场。这些地区的电视、电话和宽带普及率不高, 市场状态基本处于空白。由于不存在旧有市场格局的牵绊, 通信和广电能够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 快速形成融合发展合作模式, 对于杜绝重复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于现阶段存在争议的几种试点类型, 国家都会仔细权衡利弊, 并以不同程度体现在试点名单之中, 因为建立试点的本意就在于充分考察三网融合效果,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因此试点类别的选择绝不惟一。”前述了解内情的电信专家如是说。

内容牌照仍属禁地

正是看到国家在成立试点方面的“开放心态”, 一些地区原本“低调”的融合业务也都顺利进入了发展正轨。

某地方电信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 之前国家对于电信运营商经营互联网音视频业务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这也使得IPTV在推广过程中坎坷不前, 如今国家政策终于破冰, 各地有关IPTV的合作项目也便活跃起来。

不过前述广电人士却表示, 尽管现行政策有所松动, 但国家出于对内容的严格管控, 终究不会对电信运营商颁发“内容”牌照, 因此寻求与广电合作将是未来电信运营商主要的发展思路。

而据记者了解, 各地目前在IPTV业务合作模式上已经积累了多种版本, 按照合作形态和推广主体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模式。

杭州模式, 由当地政府、杭州广电、地方电信运营商 (原网通) 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杭州华数, 目前公司经营范围已经覆盖了包括IPTV在内的所有通信和广电业务;河南模式, 政府主导搭建融合平台——由中央宣传部牵头, 以农村党员建设为目的搭建IPTV业务平台并实现电视节目的传输和播放, 由广电负责内容、电信负责传输;山西模式, 一方主导, 以收益分成方式合作——山西移动在普及“村村通”的同时, 利用自身光缆资源输送有线电视信号, 并与当地广电以六四分成形式实现三网融合。

国家出手化解融合障碍

尽管各地三网融合的发展形态多样, 但很大比例都仅是业务层面的融合, 与理想状态下真正的“三网融合”还有很大距离, 再加上国家政策并未给出具化细则, 不免让人对于融合程度产生疑虑。

对此, 一位电信研究院设计规划所的专家表示, “目前国家出台仅是框架性的政策措施, 其中细则的具化还需要在试点推行中不断完善, 尽管现阶段三网融合在技术、体制、监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但只要国家的政策基调不变化, 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篇7

一、商标翻译

(一) 商标翻译的文化差异

世界是一个多民族整体, 多元文化的社会。由于发展方式, 地理位置, 环境等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有着各自的特征。因此, 文化差异影响着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交流。然而, 从古到今, 人类从未停止跨文化交际活动, 这主要是通过语言的翻译来实现的。用来描述文化现象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是表达文化, 传播文化和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不同文化的国家与民族, 其文化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就是翻译的基础。

商标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商标翻译是否成功又影响商品的销售。因此, 当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 必须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查, 以免产生文化冲突。文化差异固然也存在于东西方文化中, 因此, 译者应该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并明确它们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活动, 因为不同的购买动机, 在很大的程度上, 取决于不同的文化价值。

在跨文化交流中, 由于文化差异, 直译商标可能会在目标语言中失去原有的美感, 或语用意义。这就导致它不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主要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目标语言, 文化和审美心理。然后, 他须运用语用对等的翻译原则。

(二) 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语用对等与奈达的“动态对等“类似。“动态对等”强调与目标语言最接近自然的对等。这就是说, 奈达的“动态对等”与“语用对等”具有相同的功能。语用对等也是功能对等, 而不是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结构的相似。

社会语用翻译指的是跨语言, 跨文化的双语交流服务的对等翻译。也就是说, 译者应该以理解源文本为基础, 根据语境和文化习惯, 使目标文本适合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习惯以达到翻译对等。商标翻译应该使用语用对等原则, 因为作为双语语言活动的商标翻译不仅仅交流语言, 而且还涉及文化的传播。

二、商标英汉互译中的语用对等

(一) 英汉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正如人的名字是人的符号, 商标是商品的符号。现在, 商业上存在许多竞争, 其中一个便是商标的竞争。在国际商场上, 商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商标翻译也变的非常重要。因此, 商标翻译是否成功直接巨大地影响该商品能否成功的打入市场。在英译汉中, 有许多商标翻译的方法, 其中有两点是很适用的:1) 商标意义的直译;2) 商标的语音翻译。然而, 当译者用这两种商标翻译的方法时, 应该遵循语用对等原则。例如, “Cocacola”译成“可口可乐”听起来一样, 被认为是最佳的翻译之一。我们知道, “Coca cola”是一种饮料;“可口可乐”听起来让人愉悦快乐。这个翻译是达到语用对等最好的例子。“可口可乐”得到的效果优于“Coca cola”。法国品牌香水“Poison”没有被直译成“毒药”而是被译成“百爱神”。这就是因为“毒药”是不好的, 能伤害到人们甚至夺去人们的生命。那么, 把它翻译成毒药肯定没有人买它, 因此就被译成“百爱神”。后来, 这种香水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不需要解释, 大家都知道“百爱神”的意思。它暗含, 人们一旦买它, 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因此, 它在中国市场销售很好。还有很多商标名的翻译都是遵循语用对等原则, 比如:“Good Companion”被译成“良友”, “Giant” (自行车) -“捷安特”, “Cortina”-“跑天下”, “Bluebird”-“蓝鸟”, AUDI (汽车) -奥迪, Nike (鞋) -耐克, GOLAGATE (牙膏) -高露洁。

商标翻译中也存在语用失败。这是由于译者没有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语用原则。例如, “Head&Shoulders” (洗发水) 曾经被译成“海伦仙度丝”。我们中国人不知道海伦仙度丝是什么, 更不能把它与洗发水联系起来。因此, 它被改成“海飞丝”, 便在中国家喻户晓。它意味着, 人们一旦使用它, 头发就会变得非常柔软。

(二) 汉英商标翻译的语用对等

汉英商标翻译时, 也有两种方法:1) 商标名称含义的直接翻译2) 商标读音的语音翻译。然而, 当译者在进行汉英商标翻译时, 他们不仅要运用直译, 同时也要考虑外国消费者的文化习俗和审美心理。换句话说, 在把商标从中文译成英文时, 也应该遵循语用对等原则, 这样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例如, “四通” (电脑品牌) 被译成“Stone”, 暗含该电脑的质量非常不错, 让消费者放心, 从而可以安全购买。“方正” (电脑品牌) 被译为“Founder”。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翻译。我们使用电脑的目的是要找到我们想要的。“Founder”能够为我们做到这一点。“乐凯” (胶卷) 被翻译为“Lucky”。它指当人们带着“Lucky”外出旅游时, 他们将会很高兴和幸运。

接下来谈一下语用失误的例子。“凤”在中国象征好运和高雅。所以我们把它用作品牌商标名称, 如“凤凰牌自行车”。然而, 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Phoenix”, 它就不能被西方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因为在西方文化里“phoenix”的寓意是“The bird ofwonder”, 它每五百年才重生一次。这翻译名称不能达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用对等。也就是说, 这个译名导致语用失误。

三、结语

在商标翻译中, 我们将遵循语用对等原则。商标语用意义翻译是否成功是译名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 如果译者想要做出出色的商标翻译, 他应该牢固的掌握语言的基本技能, 并应一再考量词语, 使他能够使翻译实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总之, 商标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做到最好。

摘要:作为社会术语的商标与经济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目前,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商标及商标的翻译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 译者应该对商标翻译投入更多的精力。然而, 译者在进行商标翻译时又必须注意许多因素, 比如文化差异和语用意义。

关键词:商标,文化差异,语用对等

参考文献

[1]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1996.

上一篇:情景化设计下一篇:多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