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翻译中的对等现象及常见技巧(通用2篇)
商标翻译中的对等现象及常见技巧 篇1
商标翻译中的对等现象及常见技巧
本文阐述了商标翻译中的对等现象及常见技巧.论述了在商标翻译的过程中,所应注意两种文化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采用灵活对等手法的重要性及商标翻译中的`常见技巧,如:音译,意译,前两者的综合运用以及自由译.
作 者:贾笑然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H0关键词:商标翻译 文化对等 音译 意译 自由译
商标翻译中的对等现象及常见技巧 篇2
关键词:饮食翻译中式菜名 对等处理技巧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看中吃,重视饮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其菜肴的种类繁多和丰富多彩是西方人无法媲美的。林林总总的中式菜名,其命名方式也颇有讲究:有现实主义写法,如米熏鸡(Smoked Chicken);也有浪漫主义写意笔调,如过桥米线(GuoQiao Rice Noodles)体现妻子对丈夫的深深情意;更有菜名与美丽的传说有关,如“大救驾”来自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年攻占安徽寿县后,厨师见其食欲不振,便用猪油、面粉、果仁等做成饼给他吃,结果龙颜大悦,故此赐名“大救驾”(Shouxian Country's Kernel Pastry)。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传统观念存在不同,以下,笔者便就中式菜名翻译中的信息不对等分析其处理技巧。
一、语义信息不對等及处理
句子、短语、词和语素的意义统称为语义。语言是词的具体内容,即与该词有联系的对象。但是语言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因而不同民族语言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使词的语义不能完全对等。例如:英语中的sister词义包括中文里的“姐姐”和“妹妹”。但如果两个女生的父亲是兄弟的话,那么这两位女生便是堂姐妹。“堂姐妹”在英文中是无对应词的,要想把它准确翻译出来,只能通过解释。
饮食翻译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菜名食品名的翻译中普遍存在着语义不对等。例如,“火锅”这道菜就很难给出精确的菜名译文。中国人一讲到“火锅”便会联想到木炭炉子上放着热气腾腾的锅子,里面是以辣味为主的各种调料制成的沸腾的汤,食客们将各种蔬菜和切成薄片的各种肉片涮进锅内,即刻便食。但是英文词典中对“火锅”的翻译为 Chafing dish ,意思是“a container with a heater underneath,used for cooking or keeping food warm,esp.at the table”显然,该译文没有完整呈现我国火锅的特点。因此,翻译时,笔者认为应该采用注释法,即将未能表达出的意思用圆括号在菜名的后面加以解释。例如:
火锅 Chafing dish(instant boiled mutton, beef, and vegetables with chilli sause)
琥珀核桃 frittered walnuts(in amber color)
叫花鸡beggar's chicken(baked mud-coated chicken)
如此处理后的菜名即完整传达了菜肴的特色,又弘扬了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
二、文化信息的不对等及处理
中国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饮食文化独特色彩,其菜名无不彰显中国的文化韵味。但是不谙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是难以联想到菜名下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例如,时下湘菜馆里的“毛氏红烧肉”,中国人一看便知道这道菜是毛泽东主席在世时喜欢吃的红烧肉。“红烧肉”的常见翻译是braised pork with brown sause,那么,“毛氏红烧肉”如果我们翻译成braised pork with brown sause favoured by Mao Zedong。这对不熟悉毛主席的外国人来说,他们是不会产生中文读者对等的反应,这便是我们所谈的文化信息不对等。由此看来,饮食文化信息的流失就是必然的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处理饱含文化的中式菜名的翻译时,不可拘泥于单一的翻译方法,要灵活应用多种翻译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弥补菜肴的特色及文化内涵的流失。
(一)以人名/地名命名的菜肴名称,人名/地名用音译,菜名用直译的方法。例如:
东坡肉 Dongpo braised pork
宋嫂鱼羹 Sister Song's fish potage
西湖醋鱼 West Lake vinegar fish
北京烤鸭 Beijing roast duck
炒罗汉斋 stewed vegetables “Luohan Zhai”
(二)而对于“典故型”和“传说型”的中式菜名,则按照“写实型”菜名译法直接译出该菜肴的原料及烹调方法,然后用括号加上该菜名的直译和解释来弥补文化信息不对等的缺憾。例如:
佛跳墙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 (Fotiaoqiang-lured by its smell,even the Buddha juped the wall)
叫花鸡 baked mud-coated chicken(beggar's chicken)
大救驾 Shouxian Country's kernel pastry (Dajiujia---a snack that once came to the rescue of an emperor)
(三)作为中国传统饮食的另一重要分支药膳,在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及延年益寿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其营养价值也更是无可估量。对于这些药膳名的翻译,笔者认为,译者们不仅不仅要译出菜肴的原料及烹饪方法,还应该简要说明该药膳的药理作用,以体现药膳的风味及功效。例如:
天麻炖山鸡stewed pheasant with herbs (with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dizziness and curing headache)
双鞭壮阳汤 ox-tail soup (with the function of being more energetic)
三、菜名四字结构形式美的不对等及处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的构词更是讲究审美以及和谐的音律美。因此,四子结构广泛应用于汉语表达,而四子结构的中式菜名也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译者们在翻译实践中发现,这样的中式菜名在被译为英文之后,是很难再表现出整齐划一的音律及形式美的。例如:
清蒸桂鱼 steamed mandarin fish
五香兔肉 spiced hare
草菇蒸鸡 steamed chicken with mushrooms
干烧明虾 fried prawns with pepper sauce
不难看出,英译后的中式菜名字数长短不一,再也无法呈现汉语四子结构的独特韵味了。但是尽管如此,译者们在将四子结构的中式菜名译为英文时,仍应该尽最大努力使用相应的字数。至少,尽可能地使译文简明扼要。例如:
芦笋连珠 stewed sweet corn and asparagus
枇杷拌鸡 shredded chicken and loquats
荷包鲫鱼 braised stuffed crucian carp
水晶蹄髈 pork knuckle in jelly
四、结语
翻译是信息在目标语和译入语之间传递的过程。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给中式菜名的翻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难度。受中西方饮食观念、饮食传统及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式菜名在英译时很难在语义信息、文化内容及文字风格上做到完全对等。但是,只要译者努力就不难发现,在采用了相应的意译以及注释方法后,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缺失;并且在译者的刻意努力下,也能尽量保证四字格的形式美及韵律美。
参考文献:
[1]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 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商标翻译中的对等现象及常见技巧】推荐阅读:
功能对等与商标翻译09-15
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07-11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11-10
商标翻译方法11-04
商标命名与翻译10-07
文化与商标翻译11-02
商标翻译方法研究08-14
文化因素与商标翻译11-18
化妆品商标翻译02-02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