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2024-07-14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共8篇)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篇1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钱增扬

社区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社区管理模式,成为国际上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典范。这次南洋理工大学的培训班,学校以现场教学的形式,聘请当地社区知名人士介绍新加坡的社区基层组织的管理经验,并实地考察了当地社区的实际运作情况。学习借鉴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对于我市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加坡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弹丸小国”,国土面积710平方公里,人口507.67万。建国4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整洁美观,生态环境良好,法律制度健全,社会稳定和谐。其重视社区建设和管理是赢得这些成就中十分重要的经验之一。

1.空间布局合理。新加坡高度重视规划的制订实施。在总体规划中,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把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共计55个规划区进行建设,其中33个规划区内包含了27个新镇。每个新镇约4-10万户居民,包括5-8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有居民6000-9000户,含6-7个邻里组团;每个邻里组团由4-8幢政府组屋组成,约有居民1000─2000户。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区域中心──镇中心──邻里中心──组团中心”四级格局。

2.配套设施完善。新加坡四级中心的规划建设,充分考虑了服务设施的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就近消费,生活舒适便捷。一是区域中心。五大区域中心均衡分布,每中心用地规模70公顷左右,其中设有大型商业、诊疗所、图书馆、公共服务机构、地铁和公交转换站、区域公园等。二是镇中心。已建成23个新镇,典型的新镇拥有学校、办公、商店、餐饮、娱乐、邮政、诊疗所、图书馆、民众联络所、安老院、游泳馆、体育馆、公园、宗教场所和公交转换站。每个新镇都有镇中心,配套的公共设施主要集中于镇中心周边。三是邻里中心。根据所在居住区的人口数量,邻里中心一般为一幢建筑面积5000-7000平方米的综合楼,设有购物、银行、诊所以及公园广场等。四是组团中心。每个组团中心都设有小型商业、儿童游乐场所等。新加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用90%由政府负责,日常运作费用50%由政府负责。

3、管理机制科学。新加坡实行“政府主导、法定机构组织、民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新加坡社会发展及体育部下属的社区发展理事会对全国社区管理总负责,建屋发展局下属的市镇理事会负责政府组屋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二是法定机构组织,人民协会是执政党领导的一个法定机构,其宗旨是“促进种族和谐,在不同种族间增进了解和互动,从而加强新加坡的 凝聚力”。目前人民协会在全新加坡下设87个公民咨询委员会、105个民众俱乐部/联络所管理委员会以及数量众多的居民/邻里委员会。居民/邻里委员会是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最小的区域性组织。三是民众参与,民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具有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社区生活。

4、服务理念先进。新加坡政府在社区管理上贯彻“建立赋有结合力及复元力的社会,具有人民归属感的社区,赋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的宗旨,充分体现管理理念的“人本化”与服务过程的“人性化”。在社区建设中对满足居民需求、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方面考虑得十分细致周到。居民小区内水、电、煤供应充足、通讯畅通、污水垃圾系统处理,交通便捷,医疗保健良好,一般能做到小病、常见病不出小区。大多数公寓大楼底层不安排住户,专门用作幼儿园、教育中心以及包括举办红白喜事在内的居民活动场所,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各种群体的需求。在社区管理中,新加坡的义工群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全新加坡共有义工3.2万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义务提供各种服务,各个层次的社区领袖都是由社区居民从义工中民主选举产生。这次为我们讲课的林焕章先生就是一位社区领袖,本职工作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社华文部负责人,从中学生时代开始做义工,至今已39年。新加坡政府为发展义工队伍,在购买组屋、子女就学等政策以及荣誉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新加坡注重培养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 工精神”的做法,对于形成全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爱心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管理建设体制的制约,我市农村社区自然村落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等问题突出。我市“十二五”时期要建设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必须化大力气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健全的城乡一体的农村新社区,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1、准确定位,明确农村社区的发展方向。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举措。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包括当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等主体组成的,能提供共同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完善农村管理、维护农村稳定的必然要求。在城乡加快融合的大背景下,应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这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目前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社区和村委的关系。农村社区是农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与所服务的村不存在隶属关 系,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将逐步淡化行政村概念,突出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功能,以社区管理服务取代以村组为单位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在目前村、社区并存时期,可按照村侧重生产、社区侧重生活的原则,实行合理分工、交叉任职,因地制宜地加强管理协调。二是社区与村经济合作社的关系。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社员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方向是通过股份化改造,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按照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身份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经济身份相分离原则,作为社区居民可享受社区统一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权利;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权益。三是社区与政府的关系。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宏观指导者,具体来说,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要扮演好社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区建设的指导者、社区文化的培育者和社区管理协调者等角色。

2、分类指导,探索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

按照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臵、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各行政村历史渊源、现状以及农村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农村社区的布局、组成和覆盖范围。从社区建设方式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一是联村共建模式。通过统一规划、人口集聚、联创联建,多个行政村联合设立一个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管委会,整合公共资源,推动农村集约 集聚和快速发展。如绍兴县的农村新社区,按照“三集一化”的要求,通过多村联建,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既节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又有效增强了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这种“多村一社区”模式,是今后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方向。二是原村提升模式,即“一村一社区”模式。这一模式地域范围清晰、建设简便快速,是目前多数地区采用的模式。这一模式比较适合规模较大、规划合理、区域位臵优越、建设条件良好、经济水平较高的行政村,对于那些规模过小的村庄,因其资源利用率低、共享性差,从长远看,最后将走向统一的“多村一社区”的大社区模式,或通过行政村撤并扩大村庄规模的办法解决。三是集中安臵模式。对列入城区规划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镇中村)在土地统一征用后实行农房整体拆迁,或对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村庄及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到的村庄实行整体迁建,建设功能齐全的居住小区,集中安臵迁移的农民,实行统一的社区管理。

3、以人为本,提升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的基本功能是服务。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便于服务、便于科学配臵资源的要求,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要健全社区公共服务,各有关部门要把服务农村社区作为本职工作的有效延伸,切实做到权力下沉、服务下沉,切实加强村庄环境、医疗健身、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创业就业等公共服务。二要完善社区 市场服务,积极发展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日用品超市以及金融代办、邮政代理等服务网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服务。三要强化社区社会管理,维护治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区和谐稳定。同时,要不断适应农村社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人性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

4、创新体制,健全农村社区的保障机制。一是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各类专业工作委员会、社区各类群团组织等自治组织,加强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社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组织和依靠社区居民,深化村民自治,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强化群众参与机制。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畅通社区居民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渠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三是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在社区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待遇等方面,要参照 城市社区标准,确保农村社区正常运作。鼓励社会各界以捐助、共建、投资等形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派遣机关干部进驻社区,配备大学生村官、发挥回乡离退休人员作用、发展社区志愿者等途经,大力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壮大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工作指导和考核奖励,健全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努力增强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化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1年9月5日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篇2

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开发主体为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和裕廊集团, 裕廊集团拥有裕廊国际、裕廊港、腾飞集团三个全资子公司。裕廊国际主要从事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向全球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腾飞集团主要面向海内外搞投资建设。在新加坡国内, 作为开发主体的裕廊镇管理局和裕廊集团, 其主要任务就是国内40多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开发和建成后的园区各类设施和物业的管理, 兼顾招商并行使法律已经明确实施程序、不需要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的行政许可等。园区的建设模式必须是先规划后基础设施建设再招商。园区的土地招商一般采用租赁的形式, 租赁期限到期后可以续租也可以将地块还原到开发前的原貌交给园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 从建设裕廊工业园开始, 新加坡已经形成工业园区40多个, 规划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 已经开发60多平方公里, 欧、日、美等地的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落户, 其中4000家为区域总部, 吸引了国内30%的人口就业, 创造了全国25%的GDP。同时园区开发主体“裕廊集团”在全世界投资开发的工业园区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165个新加坡。

二、新加坡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

1.高质量的园区规划, 保证了园区的有序发展

在新加坡园区, 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得到严格执行, 确保了园区建设的一贯性、延续性和计划性。园区规划体系完善, 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指导性详细规划、发展管制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规划技术规定,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做到规划设计始终超前于开发建设。同时以与时俱进的理念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坚持从园区发展的长远利益和需要出发, 留有发展余地。园区的规划处处强调以人为本和环境保护, 以裕廊工业园为例, 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 将靠近市区的东北部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 重点发展电子、电器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沿海的西南部划为港口和重工业区;中部地区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沿裕廊河两岸则规划住宅区和生活设施;园区规划从一开始就有计划保留10%的用地作建设公园和风景区, 现已建成十多个公园, 使裕廊成为风光别致的工业区兼旅游区, 被称为“花园工业镇”。

2.系统性的园区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国际上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有两种模式, 一是先招商建厂, 根据生产的需要和扩展情况逐步解决交通、其他公用设施配套等问题。此种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 先期投入成本和风险小, 缺点是基础设施往往分散凌乱, 效率不高, 阻碍生产的发展。另一种模式是从整个工业区发展全面出发, 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两先”原则, 投入主要力量建成一完整的基础设施, 为工业区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计划性较好, 效率高, 缺点是投入风险和成本大。新加坡工业园区是采取后一种模式, 从一开始就形成基础设施系统, 从而根本上避免了开发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 创造能适应高科技工业聚集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同时, 园区各种服务设施也同步发展, 兴建了学校、科技馆、商场、体育馆等, 使各园区成为生产和生活综合体。

3.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推动了园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裕廊集团承担了新加坡几乎所有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代表政府实施工业园区自主运作的范本, 在这里去行政化管理模式得到充分体现, 园区开发没有行政界线的限制, 国内所有的工业园区都是它的管辖范围, 甚至在国外也投资了很多工业园区, 是标准的国际跨国公司运作模式的企业。裕廊集团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新加坡只是在裕廊工业园建立初期由政府拨款1.5亿新币作为启动资金, 现在裕廊集团年利润达到了10亿新币约合50亿人民币以上。

三、新加坡城市和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经验对六合工业园区的启示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工业园区不仅是各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同时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 六合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与先进发达的工业园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园区分布比较散乱、单个规模偏小, 缺乏统一规划, 产业特色不明显, 科技含量低, 土地利用率不高, 规划建设、招商人才缺乏等现象。“有限资源, 无限创造”是新加坡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 我们要借鉴新加坡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经验, 推动六合工业园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高起点做好全区工业园区规划

利用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契机, 引进一流的规划队伍高起点编制好六合区产业发展规划, 以“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布局集中”为原则, 科学拟定六合区产业发展方向、布点、规模、目标等战略要素, 并做到和江北新区总体规划的衔接。要强调产业规划的刚性约束力, 实现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 让产业规划具备法定效力。要坚持高起点和超前性, 突出规划的战略性、长期性、连续性, 切实发挥规划在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园区规划要科学预测未来, 既要考虑近期城市建设, 又要谋划长远目标, 避免重复建设和短期行为。要注重规划的权威性和弹性,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超前实施快捷高效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 整体开发。坚持先规划后实施、先地下后地上、先环境后招商, 以完备的配套设施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增强园区发展潜力。要完善各园区道路交通网络, 形成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合理布局的快捷交通体系。要同步配套建设文体设施, 把园区建设与文化、民生发展有机结合, 丰富园区群众文化生活。学习借鉴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先进理念, 按照生态园区标准实施大规模、全方位、全覆盖的园区绿化景观, 突出道路街头绿地建设, 沿街建筑退足绿线。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加强园区城市管理, 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理念, 落实建管并重措施。

3.举全区之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六合新一轮发展走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要举全区之力发展工业。六合的产业发展应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特别是要以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为龙头工程, 加快实现产业集群化和规模总量倍增;二是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明显提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要把循环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各产业园区应在服从全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及时调整各自规划布局和发展定位;要盘活土地存量,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要预留有做大做强产业链的充足空间, 坚决杜绝“圈地”现象发生;要瞄准世界、国内顶级项目, 根据项目体量“量体裁衣”, 制定不同的支持政策。

4.建立工业园区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

按照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园区管理体制。可以在区层面上建立工业园区管委会, 统一管理区政府重点发展的几大工业园区, 强化管委会的宏观规划、高位协调、行政审批职能, 弱化管委会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 政府主要的行政审批部门纳入管委会成员单位, 涉及规划调整、重大决策、公共安全、环保、公众参予监督程度高的行政事权审批由管委会或政府部门派出机构行使, 区政府或管委会针对各部门专门制定服务几大园区的效率准则和问责机制。各园区不设管委会, 而是在各自总公司平台下独立行使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强化园区总公司市场化运作程度, 打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集团公司。全力构建园区建设管理的精英团队, 一方面, 各园区应不惜成本向社会招揽各类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从全区的干部队伍中遴选人才, 要让全区最优秀的各类人才到各开发园区来参予建设。要不断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培训, 要设计好相对合理公平、具有激励机制的园区员工薪酬体系, 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小国家、大文章。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 一名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个工业园区之一的管理者, 如何走园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内生增长之路, 新加坡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典型城市。以上只是本人去新加坡学习的一点体会和建议, 纯属个人观点。

参考文献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篇3

启示一:建设的根本目的——激发内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韩国新农村运动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群众运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作用,调动农民和农村自身的积极性,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摆脱贫穷、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一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订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第二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第三要依靠农民辛勤劳动。进行农村组织体系创新,让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即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启示二:开发的模式构建——跨区域发展

韩国将新村运动放置在国际交流、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跨区域整体结构性调整,不仅是农村,城市也开展;不仅是农民群体,还包括大学生、教师参与;不仅是本乡关注,还吸引海内外的各种力量。在指导思想上,韩国新村运动引导各地,把每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品,紧紧抓住“特”字这把可持续发展的标尺,使各区域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在资金筹措上,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大量开发性商业投资,国家主要解决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很少直接投资到有关企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是“民间主导型”。

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背景下进行的,实质是改革开放的深化,要跳出农村研究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发展的道路,使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利用。在指导思想上,把城市支持农村提到新高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互动的力度,积极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在农业生产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旅游、蔬菜等优势产业。在城市化发展上,搞好二、三产业的布局,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增强城镇的经济总量。在资金筹措上,除增加政府投入外,从宏观上统一调度有限资金,重点解决农村发展“瓶颈”问题,重点推广以奖代补、招投标制、实物补助等建设模式,解决农民、农户、乡镇难以解决的道路、科技、教育、卫生、人力等重大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启示三:建设的重点领域——改善人居环境

韩国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一系列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的新村运动先在农村开展后,以振兴国家为动力,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向全国范围扩展。1970年11月至1971年7月,韩国政府为全国所有农村每个村免费平均提供300袋水泥,限制农户不得自行处理水泥,而要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地方政府为用好这些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公路、住房条件、农村电气化、农村自来水、水稻品种、村民会馆等生活环境上,设计了近20种建设项目,如修建桥梁、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和房屋、村级公路等。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

目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产品总量不足、渠道分散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落后城市的局面仍呈扩大之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应全面分析我市农村社会经济现状,根据轻重缓急,以改善人居环境、生产条件、增加农村公共品投入为切入点,提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确定10~20种适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启示四:建设的运行秩序——分阶段推进

韩国新村运动于1960年前后在农村小面积试验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70年才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长期被忽视的农业才开始受到重视,最终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实施范围,并从政策上确定下来,几十年始终如一,形成政府统筹指导型分阶段协调推进模式,每一阶段都依靠既有生产因素获得最大经济成果。一是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重点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如改善厨房、屋顶、厕所、公路等。二是扩散阶段(1974-1976年)。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大,成为全国性现代化建设活动。重点从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三是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这一期间,政府推进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为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和乡村文化的发展。四是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政府大幅度调整新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村运动民间组织,信息宣传和培训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承担。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财政、物质、技术和服务等支持。五是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韩国新村运动起步很实、导向很明,政府用“看得见”的事实引导农民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韩国新村运动走上全民参与、全境展开、实践先行、自觉持久的良性运行轨道。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韩国1978年时基本相当,相对分布不均衡,因此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责任依然很重大,建设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以政府统筹指导为主、分阶段协调推进的模式,对不同经济状况的村镇进行分类指导,建议借鉴韩国新村运动在基础建设阶段、扩散阶段、充实和提高阶段等不同时期的建设模式和经验,针对不同镇村的发展状况,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路径,在宏观上调控好开发点、联动轴和辐射面,达到“以线串点”、“由点到面”,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增收的现实唤醒农民。

启示五:建设的核心思想——科技教育先行

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深层原因是人才缺乏、教育低位,贫困的根本因素在于信息缺失、文化落后。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走完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道路而出现“汉江奇迹”,韩国自己认为就是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并坚持不懈地开展新村运动。他们指出新村教育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他们把一切正规和非正规的区域社会教育活动和新村运动同步进行。可以说,韩国农业的迅速发展是伴随着新村运动进行的,每一步的成果都离不开新村教育的贡献。所以,韩国至今仍坚持把加强农业科技和推广工作,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发展农业的关键环节。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教育先行。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教育观,立足于本市农村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把农村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勤劳朴实的民风提升为开放文化、发展文化;其次,树立“以效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观,立足于把适用的先进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积极探索农民培训的办学规律,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就业能力。最后,建立整体发展思路,按多维、整体、系统要求,在动态过程中协调发展,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分层次、有重点的配套组织,在政府统筹参与、农民主动参加、社会全面关注的教育培训机制下,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和造就现代新农民,走出一条立体推进农村教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山水,许泳峰.韩国的农业与新村运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8-58,168.

[2]黄立华.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功经验[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6-118.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篇4

预算管理是现代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一国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加坡在吸收西方发达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基本国情,经过不断实践和创新,形成了“高效、规范、透明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模式。

一、新加坡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为维持国家经济运行的低成本和国际竞争力,新加坡实行简单的税收体系,主要税种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资产税、车辆税和博彩税等。政府财政收入来源主要由经常性财政收入(含税收收入、行政性收费)、投资收益和资本性收入等几个部分组成。2006 年,新加坡财政总收入达455.21 亿新元,占GDP2096.80 亿元的21.7%,其中,经常性收入近300亿新元,占65.9%;投资及利息收入84.88 亿新元,占18.65%;资本性收入70.34 亿新元,占15.45%。新加坡一贯秉承“以收定支、审慎理财”的财政预算原则,国家宪法及有关法律对财政预算的平衡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近十年来,新加坡财政收支预算总体维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由于其预算收入并未包括全部的政府投资收益和资本性收入,因此,该国实际的财政盈余远大于预算盈余。从支出角度看,新加坡财政支出约占GDP的15%-20%。经常性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68.54%,资本性支出平均占总支出的31.46%。

二、新加坡公共财政预算的主要特色

1.鲜明公共特征的财政支出结构。

新加坡的财政收入除满足国家机器运转需要外,主要用于国防、教育、卫生、环境、法律等公共事业以及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于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2006年为例,财政教育支出达69.67 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2.8%,仅次于国防支出32.9% 居第二位,内政事务支出23.91 亿元,占7.8%,[卫生事业支出为19.31 亿元,占6.3%,交通运输支出17.94 亿新元,占5.9%。从支出结构看,其社会发展和安全外交是财政支出的重点,两者分别平均占42.26%和38.01%(见表1)。由此可见,新加坡财政支出的公共性质十分明显。

2.高度法制化的预算编制过程。

新加坡的宪法和有关法律对预算编制周期、财政预算案的提出、财政储备的使用、财政部的监督管理权限以及国会、总统的审批权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法律,新加坡的财政自当年4 月1 日起至来年3月31日止。每年6月起各部门开始对下一年的经济做出战略性评估和预测,7月提出部门预算限额,8 月召开政府全体部门会议讨论,9 月各部门提出其再投资基金预算目标,10月各部门提出其预算限额的分解安排意见,决定并公布各部门的再投资基金安排,讨论逐个部门的预算草案,11月各部门确定其最终安排预算草案,12月财政部编制完成总体预算法案,2月中旬财政部将财政预算法案提交国会讨论。预算草案提交国会的同时向社会公布并征询公众意见,议员咨询期法定时间不少于7 天,国会讨论投票预算法案时进行电视直播。经国会议员充分咨询讨论并三读通过后由总统批准签署发布实施。

法案一经发布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追加预算,必须提出新的 1

法案提交国会专门讨论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还规定,各部门必须力求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确保实际节余控制在预算总额的5% 以内,不得超支,否则将受到相应的约束性预算惩罚。

3.权责统一的部门“一本账”式预算体系。

新加坡政府由15 个部(委)总部、21 个局和66 个法定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部(委)总部为政策制定者和提供者,局和法定机构则是贯彻政府政策的执行者。预算编制按照由上而下的组织体系进行,财政部按15 个部(委)切块安排支出预算控制总额,各部委根据其所辖各局、法定机构的支出需求,在控制总额内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各部委、局、法定机构的预算草案必须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一本账”预算总额,其中资本项目支出还要分项单独列示,所有预算支出项目不得留有缺口。同时预算草案中还应列出部门将达到的工作目标及其与上年目标的比较,以供年终考核执行情况时对照使用。

4.预算硬约束与部门执行自主性的有机结合。

自2000 年起,新加坡开始实行预算限额控制管理办法。由财政部设定各部委5 年(与政府的法定任期一致)的预算支出限额。预算限额与跨越前后6 年的平滑GDP 增长率挂钩,以减少经济波动的影响,使预算在丰收年和歉收年之间大致均衡。平滑GDP增长率的计算由中央银行和贸易工业部负责,财政部只作为中立的观察者身份参加。财政部根据平滑后的GDP增长情况和各部委预算比重计算出各部委的5年预算限额,经过双方讨论后“切块”下达至各部委。各部委的5 年支出限制总额一经下达便不得突破,但在各的预算分配安排时可以提前也可以推迟使用。如当年实际超支额在10%以内,可以借用下的预算经费,但必须在未来3年内从总额中扣除偿还,并支付3.2% 的利息;部门也可以将预算指标推迟至下一使用,但最多只能后挪3年,超过为无效。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在不突破预算限额的前提下,可以在各项目支出间进行灵活替换,自行调节余缺,实现总体平衡。此外,法定机构还拥有更大的财务支配权,他们通常可以有自己的法定收入,部委内部机构间发生转账支付可以不必事先经财政部同意。限额预算控制方法是新加坡最具特色的创新,它使预算控制的硬约束要求与部门执行的灵活性需要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建立应急预算和支付机制。为应付政府有关部门的紧急支出需要,财政专门设立了或有支出基金预算项目,该项预算包含20 亿元的资本性或有支出和10亿元的经常性支出。该笔或有支出只作为预付款,经总统授权财政部可以用于紧急情况下对各部门的预付款,而不须经国会事先同意。使用预付款的部门,应及时提出追加预算法案,按程序报经国会讨论审批,预算安排一经国会批准后,部门应将预付款返还或有支出基金。此外,各部门的滚存结余拨款也通常被用于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不可预见项目支出。

5.严格的国库集中收付与核算。

财政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部门的法定收入直接缴入国库统一核算,支出由预算统一安排。财政建立单一账户体系,各部门机构并没有自己独立的银行账户,财政部只为各部委设立名义账户。财政部按部门共设立25 个预算账户,包括15 个部委、8 个国家机关、一个公共部门和一个财政转移支付专用账户。25个预算账户相互独立,一般不得进行转账支付。同一账户内部可以进行项目支出的转账结算。每个账户分为经常性开支(含人员支出、转移支出和其它运转成本)和发展性支出进行拨款和核算。财政部按各部门预算总额实行最高限额拨款控制,全年部门实际支出拨款不得超过其预算总额的95%,相当于预算总额5% 以内的预算结余可以滚存作为下支出指标使用,上年的滚存结余可以足额使用,但3年内使用不完的滚存结余由财政部收回。财政部设立专门核数机构统一负责各部门财务开支的会计核算,并建立部门资产负债表,核算各部门的实际开支,为预算审

计提供依据。

6.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

主要通过预算完成比例、目标完成情况和资本化成本等三个方面指标来考核部门的预算执行绩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自1999 年起实施的资本化成本指标,也称为净经济价值(NEV),相当于私人部门的经济增加值(EVA)。通过核算该部门的资本化成本,以测量其资源利用的效果。为不断提高本部门的净经济价值,各部门必须努力增加收入减少运作成本或降低资本化成本。

各部门年终应提交简明扼要的预算执行结果报告,内容包括:过去一年执行、运作的重点和成果,主要执行指标完成情况。下一年和未来五年的目标,资源管理简况,部门的突出表现和创新总表等。新加坡年内不编报中期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只编报报告。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由审计总署于财政结束后三个月内,向国会提交。审计总署是直接对国会负责的独立国家机关,报告由其内部的公共会计委员会负责审编。

7.稳健的财政盈余增值机制。

或许是由来已久的危机意识的缘故,新加坡无论在有关预算法律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上,都十分注重保护财政盈余,对财政盈余的使用和管理是极为严格的。主要表现在:(1)国家宪法赋予总统作为国家财政的法定保护人的权利,任何动用过去(历年)财政积累盈余都须经总统最后批准。当总统认为某项支出可能对历年财政积累构成威胁时,其有权否决该预算案。这被称为是动用历年财政积累须经国会(政府)和总统批准的“双钥匙”原则。但总统行使上述否决权时必须与总统顾问委员会协商取得一致。(2)宪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还规定,政府不得挪用历年财政积累,每届政府在任期内必须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任期内某如出现预算赤字必须在后续年份中补充平衡。政府最高只允许将财政积累投资已获得的净收益的一半转作当年预算收入。(3)财政积累的“经营收入”即投资收入不能用作预算支出用途。只有税收、法定收费才是当年预算收入来源。(4)新加坡还通过建立“再投资基金”的形式,鼓励各部门(法定机构)用财政盈余认购再投资基金,以增加部门的收入,扩大资产的积累和增值。为保证财政积累的不断增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加坡早在1974 年就通过财政投资设立了政府全资的投资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联合公司和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前者作为“新加坡政府的基金管理者”的角色,主要从事股权投资、货币市场工具、不动产等风险较低的投资领域,目前管理超过1000 亿新元的累积盈余。后者是政府作为100%股东的“活跃的商业投资者”,主要投资涉及电信和媒体、基础设施、工程和技术、医药和生物等重要产业领域,目前公司的投资组合价值达1030亿新元。两者为新加坡政府实现财政储备的保值增值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取得较大进步,但与新加坡相比,无论是财政职能、预算体制和编制程序,还是财政支出范围、支出结构、预算执行和绩效监督等方面,都与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目标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新加坡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经验,对于我国完善公共预算管理、转变财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目的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解决外部性问题,从而发挥其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和协调社会公平的作用。我国现有

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包揽过多,支出目标不明确,财政负担过大过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按照“小政府、大市场”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决摈弃财政包揽一切的旧观念,尤其要改变政府参与市场竞争、介入微观领域过多的被动局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将有限的财力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统筹解决城乡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支持民生福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切实推进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打破垄断,放开投资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准公共产品和公用事业的投资,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2.加强财政预算法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在财政法规建设方面,我国现行有关财政预算和支出管理的法规尽管很多,但总体上看,其系统性不强,国家预算大法与其各层次的实施细则之间仍未形成有机的体系,在财政预算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盲点。为此,应在国家预算法的基本框架下,完善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其细则,提高预算监督管理法规的操作性。针对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法规的缺位部分,出台相应的专门法规和制度,建立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法律机制,健全政府财务会计、审计规范,完善会计、审计监督;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责、权、利,落实各监督主体对财政支出的监督职责;建立财政预算公众咨询机制,推进财政事务公开,提高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的透明度。此外,还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机制。

3.继续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模式

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一是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严格预算执行,强化财政预算的刚性约束力,预算草案一经人大会议审议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二是实行部门“一本账”预算,将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同时列入部门预算草案,变现行经常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分散安排为统一安排,实现部门预算执行的责权利相统一,为实行部门全面绩效考核创造条件。三是探索推行部门绩效预算,逐步将部门工作目标和支出项目的绩效(包括社会效益)目标纳入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实现部门预算执行绩效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尝试编制中期预算,在编制预算的同时,以报告为基年,滚动式编制3-年的中期预算,以增强财政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4.健全财政储备制度,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篇5

(我市市公路局)

一、我市农村公路现状

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十一五”期交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根据规化,我市到“十一五”末,乡镇通达水泥路(油路)将由目前的74%增长为100%,村通公路由88.36%增长为100%,村通水泥路(油路)由27%增长为50%。这意味着我市将用4年时间新改建4496公里农村公路,完成15.1亿元投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任重道远。一年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到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850万元,完成省厅下达目标3亿元的95.2%;开工通乡公路257公里,建成通乡公路68公里,占省政府下达通乡公路80公里的85%、占省厅下达通乡公路目标任务170公里的40%;建成通村公路1035公里,其中通村(通达)公路786公里、通村(通畅)公路249公里,占省政府下达目标300公里的345%、占省厅下达目标970公里的107%。

二、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的 1

支持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中和建成后的管理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些困难和问题,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以通村水泥路为例,省市配套资金约为13万元每公里左右,而实际造价约为20万元每公里左右,每公里建设资金缺口为7万元,资金缺口达30%。

二是技术力量不足,基层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差,为工程质量带来隐患。以合江县为例,县交通局有专业技术人员12个,目前该县27个乡镇共有在建项目201个,平均每个在建项目只有0.06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个,显然无法做到对每个在建项目的实时动态监管。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管理人员虽经短期培训,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形成强有力的质量监管和技术指导力量。

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意识不强,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养护制度不健全,已完工项目多数未得到科学规范的养护管理。

三、建议和对策

通过近一年来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调查、掌握,比照县、乡(镇)、村社的不同做法和实际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健康发展,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县、乡、村、社作用,切实解决好资金问题。搞好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难点在于资金筹措,在省、市、县

明确了投资补助的同时,对缺口资金的筹集,最关键取决于县乡镇及村社的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县级部门而言应努力做到:

一是保证专项资金足额到位,县级配套补助及优惠措施及时有效。

二是协调相关单位减免税收,以及炸材、砂石等建筑材料的价格协调与管理,以降低工程成本。

三是各区县交通局因地制宜做好各个项目的优化设计工作,从源头上把关,在保证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

乡(镇)政府及村社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在工作中要做到:

一是要做细做实政策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农村公路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要使广大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一事一议办交通”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核心,只有让群众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修路热情,自愿筹资投劳。农村公路宣传工作要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内容要浅显易懂,方式要生动灵活。泸县方洞镇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做法是:第一是组织群众到福集小马滩村等示范村建设现场实地参观,与当地农民面对面交流,让群众切身体会修路的好处。第二是自制了幻灯片,邀请已通公路的村民现身说法,算对比帐,引导村民由“要我修路”向“我要修路”转变。第三是向在外工作人员、务工人员及企业

业主发一份热情洋溢的邀请函或倡议书,激发大家思家爱家之情,鼓励他们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进行捐资。

二是要勇于创新,努力拓展新的筹资渠道。通过采取通报表彰、刻碑留名、道路冠名、出租村社集体资产、公路广告权、客运线路专营权等办法,筹集修路资金。合江县先滩镇张家祠村将村集体所有的林场承包给个人,将所得的承包费8万元投入农村公路修建,顺利解决了资金缺口,圆满完成了该村6公里长的泥结碎石的修建。江阳区通过转让线路营运权,近三年来争取到市公交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有力地缓解了建设资金的压力。

(二)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修建农村公路的关键在组织领导,成败在工程质量。实行政府监督、县交通局指导、乡(镇)村旁站监管、施工企业自检、群众参与的管理方式,是通村公路工程质量的保证体系,而落实责任是关键。依据省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明确交通部门是农村公路的质量责任主体,乡(镇)政府是通村公路的建设主体,按照各级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将责任落实到人。一是各县(区)交通局要努力克服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质量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技术人员分乡镇管理的模式,实行技术人员对分管乡镇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负责制。管片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工作中做到三勤:一要腿勤。要克服交通不便,施工现场分散,工作量大等困难,尽量做到对每个建设项目的实时动态监管;二要口勤。发现问题必须现场及时纠正,并且要使施工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错在哪里,危害性是什么,直到施工人员真正明白、接受为止,避免再发生类似问题。三要手勤。管片技术人员要督促乡(镇)监管人员及施工单位及时做好施工日志,每道工序完成后及时做出检测评定,做到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严格按照一路一档的档案管理,做到档案资料真实、清楚、规范、及时。

二是要强化对乡村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不定期的召集乡(镇)的现场监管人员、村级义务监督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县、乡、村各级责任人,并且都要达到懂标准懂技术。监督人员严格把关,三是要把握好施工队伍的准入关,加强企业质量意识教育。对有承建意向的、有从业资质的人员,通过对经济实力、从业经验、诚信程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查摸底,从优筛选施工队伍。

四是要发动、引导村组及沿线广大群众义务监管,以使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落实。要坚持贯彻落实好公示制度,每个建设项目必须设立公示牌,公示内容要包含监督电话及主要技术指标如各结构层厚度、沙石水泥比例等,以确保群体监督落到实处。

(三)巩固建设成果,扎实抓好农村公路养护。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较低,防灾能力差,同时没有固定养护制度及专业养护人员,养护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要保证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巩固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应

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积极探索村级公路管养模式,解决日常养护问题,最终建立起完善的管养模式。现阶段通村公路养护缺少政策性法规和统一的管理模式,乡镇村社应从实际情况着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养模式。合江县白节镇仁寿村3社将新建的1.9公里村道,按照240名社员进行平均分配,每名社员按照分配的路段,负责路面的保洁、日常维护以及水沟的清理维护,对外出打工人员,也要求其必须委托家人或请人进行维护。同时采取村民提醒、社长督促、村公路建设领导组监督的方式对公路管护的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从而确保了村民能够按照要求搞好公路管护工作。

二是明确大中修资金来源渠道。鉴于大中修费用较高,而现阶段农村公路大中修及较大水毁经费尚无明确的资金来源,单纯依靠乡镇村社十分困难。因此建议在政府补助和行政村筹措的基础上,向社会企业个人筹措资金,并每年预留一定资金,逐年流动累积,作为公路大中修费用,以逐步解决大中修费用。

新加坡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和启示 篇6

中央国家机关赴新加坡考察团

2013-4-3 9:10:48 来源:《中国社会报》(京)2007年911期

2007年4月22日~29日,由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带队,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组成赴新加坡考察团,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培训考察。重点学习研究了新加坡在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新加坡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做法

新加坡是一个建国时间不长、资源贫乏的小国,立国之初曾面临失业、房荒、经济衰退、环境恶化、政治斗争激化、劳资冲突尖锐、族群纠纷不断等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40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和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通过实施一系列法律法令和政策措施,使新加坡逐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成为政局稳定、族群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走上了和谐发展的道路。

(一)注重民生,构建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安全网

新加坡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以促进人民福利为宗旨,统筹各方利益关系,建立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大方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编织有效可行的、覆盖面广的社会安全网,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实施全民就业和劳资和谐政策。政府把解决就业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经济支柱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06年失业率为2.5%,是世界上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推行劳资政和谐政策。一方面提高工会地位,保护职工权益,另一方面保护资方的正当利益,推动劳资双方建立协商机制、集体谈判机制,避免矛盾激化。目前90%以上劳资纠纷由劳资双方自行解决,几十年基本上没有发生重大的罢工事件。

2.建立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自助原则,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发展,公积金制度从最初提供养老保障扩展为涵盖养老、医疗、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中央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达310万人,占总人口的85%,就业人口的100%,构筑了广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了民众的后顾之忧。

3.实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政策。政府从1960年开始制定并实施了“公共组屋计划”。(1)政府拨出国有土地和征用私人土地,作为建屋用地,征地费及拆迁安置费等由政府负责。(2)严格管理组屋租售,高收入者不得购买组屋,同时设立购屋津贴,对低收入者提供特别帮助。(3)绝大部分新加坡人通过公积金存款按月摊还或低息贷款购置了住宅。“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实施,使新加坡近乎所有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

4.大力发展惠及全体国民的教育和培训事业。新加坡政府财政支出的20%用于教育,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政府、企业和社区设立多项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确保不同种族、宗教、性别和地位的人,都享有平等的培训机会。通过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新加坡对人力资本汰旧换新和持续积累,不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厉行法治,建设“东方式”法制社会

民主法制已成为新加坡立国、治国、强国的重要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制度保证。

1.建立具有新加坡特点的民主政治。新加坡对西方民主体制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国情加以吸收和改进,李光耀称之为“东方式的民主主义”。这种新加坡特色的“民主制度”,成为新加坡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保证。

2.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法律关系渗透到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各个方面。首先是有法可依。大到政治体系、经济管理,小到停车规则、公共卫生、人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如“禁止乱丢垃圾”、“禁止乱过马路”等都有法律加以规定。立法之多、范围之广,世界罕见。其次是违法必究。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有任何变通。再次是执法必严。新加坡推行严刑竣罚,除了死刑和各种徒刑外,还保留了具有肉刑性质的鞭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慑了犯罪的发生。从新加坡井然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国家风气,便可以看到新加坡“以法治国”“严格执法”的效果。

3.以法治权,建设廉洁高效政府。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目标:“让人人感到贪污是‘高风险、低回报’的事情。”基于这样的认识,新加坡政府采用强有力的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实行综合反贪战略,依靠制度铲除滋生公务人员贪污行为的动因和社会土壤。早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就颁布了《防止贪污法》,并专门设立了位高权重的贪污调查局,用法律的震慑力和严厉的处罚遏制贪污行为。从1972年开始新加坡又在经济动因上作文章,大幅提高公务员收入,来削弱贪污行为的内在动因。由于立法严明,使人“不能贪”;以法治权,使人“不敢贪”;高薪养廉,使人“不必贪”;以教促廉,使人“不想贪”,其廉政建设已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获得“最廉洁的亚洲国家”美誉。

(三)德治与法治并重,推动国家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新加坡把包括社会凝聚力、政治稳定、国家认同感、集体意志、共同价值观等在内的社会无形资源称为“心件”(heartware),十分重视“心件”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1.培植共同价值观。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语种、多元文化的社会,为了实现单一法治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新加坡政府始终致力于共同价值观建设。1991年,经新加坡国会通过了经全民讨论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并把它提升为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增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国家归属感、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形成全社会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

2.发扬传统民族文化。新加坡重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1982年提出以儒家思想作为社会道德标准,把儒家思想核心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现代化,形成新加坡化独具特色的文化范式。这种社会道德集儒家学说思想和现代管理经验于一炉,既继承了好的传统,又与时俱进,得到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在新加坡,几乎每月都有专门的活动周或活动月,如睦邻周、敬老周、国民意识周、华族文化月、马来文化月、印度文化月、生产力月等。这些体现共同价值观的社会运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为法治奠定良好的社会和文化基础。

3.推行种族宗教和谐。为使各民族和谐相处,新加坡规定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规定不同种族的人按比例分配政府组屋,实行“混居”政策,并在国会中考虑各族议员的比例。此外,新加坡尊重宗教自由和多元,实行政教分离政策,把宗教和谐、容忍与节制看做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促进宗教之间和谐相处。

(四)推动社区建设,增强基层社会凝聚力

新加坡从国情出发,致力于建设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使社区成为和谐社会基础。

1.向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新加坡在社区建设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居民需求、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社区服务方式既有行政事务服务,如房屋登记、治安服务等,也有针对老弱病残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更多的是利民便民的社区商业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则由市镇理事会聘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和日常管理。

2.建设完备的公共设施。新加坡社区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完备,公共交通便捷。许多公寓大楼底层均不作住宅使用,而用作社区内社会组织、幼儿园、教育中心及老年人的工作或活动场所。一个标准社区的家庭数约8000户左右,平均分布3所小学、2所中学、1所宗教场地、3个综合游泳中心、1个足球场、1个社区花园和一批超级市场等商业设施。社区各种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建设。

3.鼓励民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新加坡十分重视民众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采取多种形式使政府与民众实现交流互动。如在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上,通过网络公示、规划展示等让民众了解政府规划目标和国家发展的愿景,增加施政的透明度。政府鼓励社会团体、宗教团体、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使专业服务机构、企业和成功人士(社区领袖)、专业志愿者(义工)成为社区服务的有生力量。新加坡政府每年国庆日,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间、绩效的不同授予志愿者不同等级的勋章。

4.构筑纵横交错的社区组织体系。新加坡基层组织网络严密,分工细致,职能到位,各有侧重:新加坡社会发展及青年体育部下属的5个社区发展理事会作为管辖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开展社会援助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建屋发展局下属的16个市镇理事会负责政府组屋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人民协会作为官方的非营利组织,下设83个公民咨询委员会、105个民众联络所(俱乐部)和514个居民委员会,分别负责人民和政府间反馈渠道,计划和领导草根组织的活动,组织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协调邻里关系,促进种族和谐工作。三大体系构成了新加坡基层组织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涵盖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五)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新加坡实行超前、长远的城市规划,严格土地规划和环境控制。在建国初期,在城市建设中就引入世界著名规划专家霍华德创立的“花园城市”理论。并以此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力,制定不同的绿化目标。政府明文规定:高层建筑占地35%,其余65%用于绿化;在马路和建筑物之间留下15米宽的空地用以种花植树,既可以隔音和除尘,还可以避雨或乘凉。1976年,政府颁布了工业废水处置法令。积极倡导“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认为资金、技术、项目、人才都可以引进,唯有自然环境只能靠自己创造。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成就,不仅为新加坡民众创造了生活工作的良好环境,也成为吸引国际投资和国际旅游的重要因素。

新加坡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尽管国情不同,我们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多的制约因素,但新加坡与我国地缘相近、文化源流相通,他们的许多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我们有重要启示。

(一)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

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才能有效地医治社会病和消除社会裂痕。新加坡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是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人民从发展成果中得到实惠。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这充分说明,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党第一要务不动摇,进一步破除妨碍发展的观念和法制障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和政策保障,并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兼顾效率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

新加坡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政策,既对“精英”人才高度重视,也对社会弱势群体高度关注。这种奖优济困的政策导向,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成功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应更好地贯彻效率公平、奖优济困的原则,在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多可供分配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把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新加坡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首要任务。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生问题逐渐凸显,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社会组织形式多元化,社会利益主体增加,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方式,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权责,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发展公共服务,建立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采用民主、法治、协调的方法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

(四)社会合力共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新加坡对社会强有力的管理,不是靠庞大的政府机构和政党组织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参与来贯彻国家意图,实现党和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群众的认同度、参与度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创新和谐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落实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扩大基层民主,培育和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等各种力量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更大的空间。在共同战略目标下,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等各方面社会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我们的建议

根据新加坡考察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把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落实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当前要着重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生产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重点问题。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调整财政支出,修改政府工作考核标准等措施,切实贯彻以人为本和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实惠,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共同价值观

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集中体现,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在我国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下,要努力培育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要从基本规范抓起,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相互尊重、包容多样、敬老尚贤的社会风尚。

(三)激发基层社会活力,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基层和社会组织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凝聚人心、维护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城乡社区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已成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基层建设的成功实践。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社区就业、社区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培养和健全社会组织,探索政府基层公共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对接的机制。发展基层民主,引导群众参与社区管理,行使自治权利,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篇7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便民、利民, 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它是城市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层次, 基本功能是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20世纪50年代, 社区商业首先在美国兴起, 之后在其它西方国家逐步大规模发展起来。60年代, 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也由于居民的郊区化而出现社区商业, 到70年代, 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来。虽然, “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早已在美国提出, 但并没有很有效地发挥出它的性质。后来新加坡则采用了“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并且有效地结合了他们的国情, 建造出富有新加坡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因此, 本文对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 并对该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提出相应建议。

1 社区商业模式的内涵

1.1 社区商业的内涵

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 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群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 对社区概念的定义、解释差不多有100多种, 最普遍意义上的社区是介于邻里和区域之间的社会实体。城市社会学家帕克 (1987) 认为:“社区一词是指许多个人、家庭、团体以及习俗、制度组合在同一地区之内, 并在这种共同组合形式中形成的种种联系”。国内学者张鸿雁 (2000) 则认为“社区是由建筑结合起来的并由居住关系构成的现实社会的社会空间发展过程”。

从以上的定义出发,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便民、利民, 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它是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而言的, 其在规模大小、提供的商品种类、服务的商圈范围等方面都界于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之间。社区商业的基本功能包括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1.2 社区商业的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商业早已成为居民综合消费的载体, 占社会商业支出总额的60%左右。起步中的中国社区商业规划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商业社区的经验, 在学习中发展, 在摸索中创新, 建造富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商业模式。

1.2.1 欧美的社区商业中心

欧美盛行大型新兴社区商业。例如英国伦敦东南郊区的Bluewater购物中心, 在13.9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中, 有57家国际零售商入驻, 集中分布着3个广场, 共330家商铺, 其中包括3家大百货店、200家专卖店、50家餐厅酒吧、13个放映厅组成的多功能电影等等, 满足着周边60分钟汽车车程内10余万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

美国的社区商业中心有两大发展特点:一种是在“中心”内有一主题, 如以一家大超市为主, 附带部份折扣或全部专卖店、厂家直销店等;另一种是突破传统观念, 呈块状型, 与周围的文化娱乐等设施结成联盟, 块状不一定只位于一幢建筑, 而是扩展为一个较大的消费空间。

1.2.2 日本的社区商业中心

“商业街协同组合”是日本颇具传统特色的一种社区商业中心。例如, 日本东京都神乐坂商业街, 就是东京一条极为普通但又富有日本特色的典型社区商业街。在100多米长的步行街两侧, 散落着连户商铺、中型超市、24小时便利店以及传统杂货店等248家店铺, 花店、迷你高尔夫馆、蔬果铺、美容店乃至证券所应有尽有。这种社区商业还同时肩负保护中小商业企业、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的重任。

“造镇计划”下的社区商业中心, 是一种新兴的生活乐园。例如, 日本真库县尾琦市的社区商业中心是一个兼购物、休闲、娱乐、教育文化、聚会社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活园地。250家个性化专门店按商品范围结构分为生鲜馆群、饮食店群、娱乐休闲店群、自我动手店群和购物区群。

日本规划最大、全美式的社区商业中心是东京近郊船桥市的拉拉普多, 除了本身的休闲文化设施外, 中心还设有公共休息区、活动区、儿童娱乐区、艺术造型展示区等, 形成一个生活小区, 使来到这里的顾客得以尽情享受。

1.2.3 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中心

“邻里中心 (Neighborhood Center) ”是新加坡社区商业中心的名称, 即按照社区建设的配套建设指标, 根据物业的规模、类型以及居住人口需求配备相应的商业配套设施, 由开发商或物业方进行集中经营与管理,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而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新加坡发展局将社区商业规划成三个层面, 配置和设置相应的层面, 三个层面划分从1 000户到1 500户配置一个邻里商店。在中国上海叫做街坊商店。第二个8 000户到10 000户建立一个小区商业。第三个40 000户配套一个中心, 这可能是更多开发商关注的地区级商业, 大型的购物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在对国外的社区商业中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社区商业的课题调查, 提出3种可供中国社区商业建设参考的模式:根据常住人口的消费需求和小区结构, 可建立“沿街式”、“团组式”和“多点式”3种类型。比较传统的“沿街式”是以工薪阶层为主要消费群, 其间一般设1家中型超市、1家便利店、1家修配店以及若干中小餐馆等;“团组式”和“多点式”则以中高档消费水平为主, 前者以大型商场为主体, 重点发展便民利民的商业网点, 后者以一定档次的服务和餐饮为主要内容。

2 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

2.1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概念

新加坡“邻里中心 (Neighborhood Center) ”的概念来源于其政府1965推行并长期实施的组屋计划, 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成功的写照。邻里中心模式出现于1970年, 最初是用来解决城市人口不断扩张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按照4 hm2~6 hm2的开发区域进行开发, 市镇的开发又由多个邻里中心组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社区商业的规划模式, 在人口约6 000~8 000户规划配套一个邻里中心, 从人口规模来看, 新加坡所指的邻里中心为社区商业的一种模式。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 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

综上所述, 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指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 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 主要功能是比较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等, 其实质是购物中心。同时, 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根据新加坡社会文化情况进行长远考虑而构思和制定的精神内核:国家至上, 社会为先;家庭为根, 社会为本;关怀扶持, 同舟共济;求同存异, 协商共识;种族和谐, 宗教宽容。基于这种既充满东方哲学与智慧又与西方人文精神相融合的规划指导思想, 使得“邻里中心”体现现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2.2 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特征

(1) 邻里中心以居住人群为中心, 全部设施满足人们在家居附近寻求生活、文化交流的需要, 构成了一套巨大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菜场, 超市是厨房的延伸;浴室, 洗衣房是卫生间的延伸;影院、茶座、歌舞厅是客厅的延伸;图书馆、阅览室是书房的延伸。人们在邻里中心进行这些活动较之在家里更增添了社区文化的氛围。

(2) 邻里中心把既有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 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既便民, 利民, 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

(3) 邻里中心的服务对象以本区居民日常活动为主, 有别于中心商务对外交流为主的城市功能, 但两者又互为交叉, 共同构成城市人民活动中心的完整系统。

(4) 邻里中心是政府调控下的商业行为, 在政府的支持下, 邻里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文化体育、生活福利等服务, 这种不断完善的商业组合, 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还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因此, 邻里中心妥善地解决了城市民居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 对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 引起许多发达国家的关注。

2.3“邻里中心”成功案例——以新加坡第一乐广场为例

第一乐广场坐落于新加坡西部的蔡厝港, 这里是新加坡政府规划的高密度组屋住宅区, 周边居住人口近50万人。

第一乐广场位于整个社区的中心, 交通便捷, 连接了主要公路, 广场边上就是蔡厝港地铁站、轻轨列车站及巴士转换站。走进商场, 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忙碌了一周的全家老少齐出动, 或选购商品等, 一派热闹的生活场景。

第一乐广场的成功之处是亲民设施增加社区商业粘度。这是一个家庭消费为主题的社区购物中心, 营业面积仅有2万多平方米, 却有150多家零售商家。因为是社区商业, 他们就把这个物业形态分割小, 分割小了以后, 引进了很多符合生活消费的店。地下一层的“食物小巷”和四楼的食阁, 为社区居民提供美味的食品。位于一楼和二楼的BHG, 是北京华联集团试水新加坡的项目之一, 针对的是有时尚和美容意识的消费者。三楼则是售卖家庭用具、电脑、电器及美容美发等配套商铺。四楼映入眼帘的是蔡厝港的公共图书馆, 这是一个社区商业与公共设施结合的案例, 居民在此可享受便捷的阅读乐趣, 而且该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五楼则是休闲和娱乐为主的楼层。看电影、打电玩, 或者在露天游乐场上奔跑玩耍。

新加坡的“邻里中心”社区商业, 它主要考虑的是为居民服务、为生活服务。它的业态组合的特征有三大块。第一块是餐饮, 这个餐饮是以家庭餐饮为主。第二块是生活消费, 也就是购物, 包括超市购物。第三块是娱乐。在这种社区商业中, 其业种的特征是有两个的比重分配得很重。第一是未成年人的, 也就是儿童、学生的消费比重特别大, 因为在整个第一乐广场的购物商场里面, 儿童玩具和用品的这一类店有十家, 而女性购物店的比例和数量比它还少一点。第二是以家庭妇女的消费为主, 主要都是一般的衣服、鞋子、包袋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 这块配得比较多一点。此外, 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很家庭化, 因为他们的家具店, 卖沙发的店也配到了社区商业里面, 完全是为生活服务。第一乐广场的业态比例, 它的购物比例是26%左右。家电这块, 因为是居民区, 家电生活, 包括孩子的电子数码、电脑类产品也都有, 它的比例大约在7%。餐饮的比例在25%左右, 另外还有就是娱乐, 娱乐的比例很高, 大约占到15%~17%。

新加坡第一乐广场, 它这种贴近生活, 实实在在为居住区的居民提供生活消费的便利, 以及它的这个比例是值得我们借鉴。因此, 社区商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亲民”二字,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贴近百姓, 才能更加有活力。

3 新加坡“邻里中心”社区商业模式给中国的启示

3.1 加强政府规划的实施力度

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房产开发前期介入, 与统筹规划社区商业的开发商进行沟通, 对商业网点、设施等进行预先科学规划。特别是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 很多开发商独立行事, 只看中短期眼前的利益, 缺乏站在社会商业的整体角度来看待社区商业规划的重要性, 因此政府在中国社区商业的

发展中应该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通过正确引导, 市场机制运作, 让开发商从整体规划中受益, 就会逐渐明了科学规划是利民、利国、利己的选择。

3.2 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符合商业发展规律

社区商业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为中心。尤其要适应家务劳动社会化和日常生活现代化的趋势, 在提高传统服务业水平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符合社区特点的大众餐厅、家政服务、网上购物等现代生活服务业, 不断提高生活服务水平、形成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来满足该社区居民的需求。

3.3 结合中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社区商业模式

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经验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 如果结合得好, 就可以事半功倍, 反之则会失败。新加坡“邻里中心”的商业社区模式是在一个完善的社会体制和法律制度、政府规划实施力度高、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环境下实行。由于, 国外的社区商业起点高, 一开始就是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形式。而中国许多城市的社区商业处于一种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的状态。因此, 在中国, 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才适合设置邻里中心, 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五种, 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治安条件、文化条件、市场条件以及居住规模。根据中国实际情况, 把改造旧的社区商业与发展新的社区商业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帕克 (美) 等.宋俊岭, 等.译.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社区商业模式应博采众长突出民族特色[N].北京娱乐信报, 2002-8-1.

[4]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理念, 积极探索园区商业开发的新思路[OB/OL].2006-11.http://www.sginsight.com/xjp/index.php?id=343.

[5]冯岚.决战商场:实战案例揭秘[M].学林出版社, 2010.

[6]王晓玉.国外社区商业的发展及其启示与借鉴[J].江苏商论, 2003, (6) :6-8.

[7]王晓玉.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 2002, (11) :68-73.

[8]李盛.新加坡邻里中心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J].国外城市规划, 1999, (4) :30-33.

[9]沈萌萌.社区商业的理论与模式[J].经社问题, 2003, (2) :40-44.

[10]殷杰.社区商业新方向[J].北京房地产, 2007, (1) :21-24.

新加坡廉政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篇8

关键词 清廉指数;法律制度;聘用制度;薪金制度

【Abstract】Singapore is in the world a few highly development in economy and effectively curb corruption in the country. Singapore Lianzheng builds the high efficiency, good effect, at present to our country the ongoing anti-corruption work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legal system; employment system; salary system

根据透明国际公布的数据,新加坡连续十年进入全球廉洁度排名前十,是亚洲地区清廉指数最高的国家。中国近几年清廉度排名在世界上一直处在70名到80名之间,清廉指数只有3.5分左右,按照透明国际的评价,属于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与新加坡由于同是华人国家,同属儒家文化圈,所以认真思考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其成就,对我国的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主要经验

1.1 “精英”式公务员聘用制度。

新加坡的公务员实行的是聘任制。新加坡聘任公务员一般不进行笔试,根据应招者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并经过面试,以决定录取与否。聘为公务员的都是大学里学习成绩名列前几名,而且品行表现优秀者。录用前,还要进行心理测试,检验基本索质和潜能,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录取后,有两年的岗位试用期。试用期满,经审查合格,才能成为正式公务员。担任公务员后如无工作严重失误或贪污受贿犯罪等行为,即可终身任职。年轻人如能被录取为公务员,会感到非常荣幸。

1.2 完备的廉政法律制度。

1960年新加坡政府颁布了《反贪污法》,后又多次修订,使之日臻完备。该法虽然只有35条,但规定得非常严密、详细和明确,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经过40多年的努力,新加坡已建立起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反腐防腐法律和制度,包括《公务员法》、《公务员指导手册和纪律条款》、《预防贪污贿赂法》、《没收贪污贿赂利益法》、《公务员惩戒规则》、《防止贪污法》、《财产审核法》和《中央公积金制度》等。

1.3 长期有效的监督体系。新加坡公务员受到多种监督体系的监督,主要有:

1.3.1 公共服务委员会。有权对公务员的缺勤、抗命、工作过失等不当行为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直至除名。

1.3.2 贪污调查局。成立于1952年,既是行政机构,又是执法机构。贪污调查局权重效高,信息灵通。

1.3.3 专门设立的和公众对话的机构。公众对公务员的服务有意见时,如办事不公正、态度粗暴、不讲道理、办事效率低都可向它反映。

1.3.4 新闻媒介。例如,报纸上专门辟有“服务栏”,公众对公务员的意见可直接发表在报纸上,不管公众的意见对否都必须在一周内做出答复。

多层次、多角度的完整周密的监督机制使新加坡的公务员置身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保证了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1.4 留人防腐的薪金制度。

高薪养廉制度是新加坡廉政建设的一大特色。除此以外,新加坡政府还大力推进“积薪养廉”制度,也就是中央公积金制度。据统计,新加坡高级公务员到55岁退休时,公积金总额人约有80-90万新元,相当于人民币400-500万元。新加坡法律还规定,凡有贪污受贿渎职等违法行为者,一律取消其全部公积金。因此,公务员一般不敢冒失去公积金的危险而违法贪污,尤其是任职时间已经很长的公务员更不敢轻易冒险。

1.5 高效专业的腐败打击队伍。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是该国打击和防范贪污贿赂行为的最高机关,局长由总统任命,只对总理负责,不受其他任何人指挥和管辖。为保证贪污调查局能够有效地与贪污行为作斗争,新加坡先后制定并多次修订《防止贪污法》等法律,使贪污调查局拥有刑事调查权、秘密调查权、特别搜查权、无证逮捕权等令人生畏的特殊权力。

同时,为保证贪污调查局正确、恰当地行使权力,也有两个方面的制衡措施。一方面,贪污调查局只有调查权而没有检控权和定罪权,检控权和定罪权分别由律政部和法院负责。另一方面,贪污调查局局长须随时向总理报告有关调查情况,但不影响依法独立调查,贪污调查局人员涉嫌贪污和徇私枉法,包括局长在内的被调查人员必须停职。

2 新加坡廉政建设的启示

2.1 完善公务员聘用制度。

从制度上看,我国的公务员的聘用制度也比较完备,每年要组织一次公务员考试,还要经过面试、体检等程序。但这种机制明显存在弊端:一是录取为公务员的“精英式”人才较少。大学毕业后,相当一部分“精英式”人才选择了先开始招聘的、聘用可能性比较大的、待遇也不错的企业单位,留在公务员队伍中的“精英式”人才相对就少一些。二是管控措施不力,在面试和体检环节经常出现舞弊行为。从2011年山西长治公务员考试舞弊案、2012年广东中山市公务员考试舞弊案可见一斑。

所以,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改革和完善公务员招聘机制,适当提高急需的“精英式”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加强招聘过程的管控,千方百计把“精英式”的人才招聘到公务员队伍里。

2.2 制定完备的廉政制度并严格落实

2.2.1 完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我国目前也已在部分地区试行财产申报制度,一些研究机构也在进行相关制度的研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执行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应尽早在全国推广,并加强科学性和监督性。

2.2.2 建立适合国情的公务员薪金制度。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我国的公务员工资一直相对偏低,但是,由于他们手中握有公共权力,于是,易出现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可以在提高公务员素质、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我国公务员工资待遇水平。建立适当的公积金制度,激励公务员干好本职工作,让他们不想贪,不敢贪。

2.3 完善高效专业打击腐败的队伍。

我国对涉嫌贪污腐败的官员立案调查程序复杂,效率较低。我国官员涉嫌腐败的案件一般都要从“双规”开始。从接到举报到执行有效调查,需要经历多道繁杂程序,时间长、效率低、易泄密。

因此,要适当整合我国的打击腐败的力量,把品行高、专业精的高素质反腐人才组织到纪检监察机关,制定相关法律适当增大他们的权力,保证部门相对独立性,抛开层层审批的障碍,高效打击腐败,形成腐败现象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当然,也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和领导力度,让这支力量师出有名,出师必胜。

上一篇:优秀的辞职申请文书下一篇:X省国资委某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