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的新加坡经验(精选9篇)
交通管理的新加坡经验 篇1
一、新加坡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开发主体为新加坡裕廊镇管理局和裕廊集团, 裕廊集团拥有裕廊国际、裕廊港、腾飞集团三个全资子公司。裕廊国际主要从事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向全球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腾飞集团主要面向海内外搞投资建设。在新加坡国内, 作为开发主体的裕廊镇管理局和裕廊集团, 其主要任务就是国内40多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开发和建成后的园区各类设施和物业的管理, 兼顾招商并行使法律已经明确实施程序、不需要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的行政许可等。园区的建设模式必须是先规划后基础设施建设再招商。园区的土地招商一般采用租赁的形式, 租赁期限到期后可以续租也可以将地块还原到开发前的原貌交给园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 从建设裕廊工业园开始, 新加坡已经形成工业园区40多个, 规划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 已经开发60多平方公里, 欧、日、美等地的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落户, 其中4000家为区域总部, 吸引了国内30%的人口就业, 创造了全国25%的GDP。同时园区开发主体“裕廊集团”在全世界投资开发的工业园区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165个新加坡。
二、新加坡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
1.高质量的园区规划, 保证了园区的有序发展
在新加坡园区, 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得到严格执行, 确保了园区建设的一贯性、延续性和计划性。园区规划体系完善, 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指导性详细规划、发展管制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规划技术规定,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做到规划设计始终超前于开发建设。同时以与时俱进的理念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坚持从园区发展的长远利益和需要出发, 留有发展余地。园区的规划处处强调以人为本和环境保护, 以裕廊工业园为例, 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 将靠近市区的东北部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 重点发展电子、电器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沿海的西南部划为港口和重工业区;中部地区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沿裕廊河两岸则规划住宅区和生活设施;园区规划从一开始就有计划保留10%的用地作建设公园和风景区, 现已建成十多个公园, 使裕廊成为风光别致的工业区兼旅游区, 被称为“花园工业镇”。
2.系统性的园区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国际上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有两种模式, 一是先招商建厂, 根据生产的需要和扩展情况逐步解决交通、其他公用设施配套等问题。此种模式的优点是针对性强, 先期投入成本和风险小, 缺点是基础设施往往分散凌乱, 效率不高, 阻碍生产的发展。另一种模式是从整个工业区发展全面出发, 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两先”原则, 投入主要力量建成一完整的基础设施, 为工业区打下坚实基础,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计划性较好, 效率高, 缺点是投入风险和成本大。新加坡工业园区是采取后一种模式, 从一开始就形成基础设施系统, 从而根本上避免了开发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机性, 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 创造能适应高科技工业聚集发展的良好投资环境。同时, 园区各种服务设施也同步发展, 兴建了学校、科技馆、商场、体育馆等, 使各园区成为生产和生活综合体。
3.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推动了园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裕廊集团承担了新加坡几乎所有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任务,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代表政府实施工业园区自主运作的范本, 在这里去行政化管理模式得到充分体现, 园区开发没有行政界线的限制, 国内所有的工业园区都是它的管辖范围, 甚至在国外也投资了很多工业园区, 是标准的国际跨国公司运作模式的企业。裕廊集团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新加坡只是在裕廊工业园建立初期由政府拨款1.5亿新币作为启动资金, 现在裕廊集团年利润达到了10亿新币约合50亿人民币以上。
三、新加坡城市和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经验对六合工业园区的启示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工业园区不仅是各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同时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 六合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与先进发达的工业园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园区分布比较散乱、单个规模偏小, 缺乏统一规划, 产业特色不明显, 科技含量低, 土地利用率不高, 规划建设、招商人才缺乏等现象。“有限资源, 无限创造”是新加坡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 我们要借鉴新加坡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经验, 推动六合工业园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高起点做好全区工业园区规划
利用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契机, 引进一流的规划队伍高起点编制好六合区产业发展规划, 以“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布局集中”为原则, 科学拟定六合区产业发展方向、布点、规模、目标等战略要素, 并做到和江北新区总体规划的衔接。要强调产业规划的刚性约束力, 实现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 让产业规划具备法定效力。要坚持高起点和超前性, 突出规划的战略性、长期性、连续性, 切实发挥规划在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园区规划要科学预测未来, 既要考虑近期城市建设, 又要谋划长远目标, 避免重复建设和短期行为。要注重规划的权威性和弹性,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超前实施快捷高效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 整体开发。坚持先规划后实施、先地下后地上、先环境后招商, 以完备的配套设施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增强园区发展潜力。要完善各园区道路交通网络, 形成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合理布局的快捷交通体系。要同步配套建设文体设施, 把园区建设与文化、民生发展有机结合, 丰富园区群众文化生活。学习借鉴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先进理念, 按照生态园区标准实施大规模、全方位、全覆盖的园区绿化景观, 突出道路街头绿地建设, 沿街建筑退足绿线。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加强园区城市管理, 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理念, 落实建管并重措施。
3.举全区之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六合新一轮发展走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要举全区之力发展工业。六合的产业发展应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特别是要以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为龙头工程, 加快实现产业集群化和规模总量倍增;二是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五个明显提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要把循环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各产业园区应在服从全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及时调整各自规划布局和发展定位;要盘活土地存量,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要预留有做大做强产业链的充足空间, 坚决杜绝“圈地”现象发生;要瞄准世界、国内顶级项目, 根据项目体量“量体裁衣”, 制定不同的支持政策。
4.建立工业园区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
按照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园区管理体制。可以在区层面上建立工业园区管委会, 统一管理区政府重点发展的几大工业园区, 强化管委会的宏观规划、高位协调、行政审批职能, 弱化管委会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 政府主要的行政审批部门纳入管委会成员单位, 涉及规划调整、重大决策、公共安全、环保、公众参予监督程度高的行政事权审批由管委会或政府部门派出机构行使, 区政府或管委会针对各部门专门制定服务几大园区的效率准则和问责机制。各园区不设管委会, 而是在各自总公司平台下独立行使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强化园区总公司市场化运作程度, 打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集团公司。全力构建园区建设管理的精英团队, 一方面, 各园区应不惜成本向社会招揽各类人才, 另一方面可以从全区的干部队伍中遴选人才, 要让全区最优秀的各类人才到各开发园区来参予建设。要不断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培训, 要设计好相对合理公平、具有激励机制的园区员工薪酬体系, 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小国家、大文章。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 一名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个工业园区之一的管理者, 如何走园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内生增长之路, 新加坡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典型城市。以上只是本人去新加坡学习的一点体会和建议, 纯属个人观点。
参考文献
[1]李钦.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与启示[J].青海科技, 2015, (4) :86-88.
交通管理的新加坡经验 篇2
新加坡地铁每个车站都安装有屏蔽门系统,把站台区域与列车区域互相隔开。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乘客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减少列车运行嗓音和活塞风压对乘客的影响,同时也是防火防烟分隔屏障。假如列车在隧道内着火,由于设有这两道屏蔽门,可以防止烟雾和毒气进人车站。同样,如果上行线列车在车站失火,也不会殃及下行线列车。按照运行秩序,只要列车尚未进站,屏蔽门总是关闭着的,旅客安全有充分的保障。
新加坡地铁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自动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地铁隧道内每50米就有一座消火栓和相应的水龙带、水枪等灭火设备,每节列车上也设置有灭火器,
在新加坡乘坐地铁任何违章行为都要被罚款,最高罚款是5000新元。例如在列车内、站内禁止吸烟。如果吸烟将被罚款500至1000新元。新元同人民币的比价是100:475,就是说在地铁内吸烟最低要被罚款2375元人民币。
新加坡地铁不允许旅客在车站内逗留,因此月台上不设置为旅客休息歇脚的坐椅。旅客进站时必须前往自动检票口检票,然后再进入站台,因此不要忘记从检票口取走车票,因为在出站时还要在自动检票处再检查一次票后并被回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车票的有效时限,一般在站台上只许停留半个小时。旅客除在列车上的乘车时间之外,只允许在进站和出站的站台上总共停留不超过30分钟。如果出站时自动检票机上发现旅客在站内停留时间超过时限,则要缴纳罚金。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旅客在车站内或列车上逗留。
乘坐新加坡地铁的旅客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站,也不许携带超过25公斤或直径大于35厘米的行李和提包,同时禁止旅客在地铁内吃东西、喝饮料,旨在防止残余食物招至老鼠,因为鼠类咬电线是地铁内最常见的火灾原因之一。不许喝饮料旨在防止有人以饮料容器充装易燃液体招惹麻烦。
新加坡地铁月台上不设垃圾箱,禁止旅客在地铁内扔垃圾,同时禁止在列车内、站台内经商和张贴各种宣传品。列车内、站台内只张贴公益广告,提示人们禁止损坏地铁内的各种装置。
学习借鉴新加坡房改经验的遗憾 篇3
一、新加坡的房改和现代住房制度
新加坡独立于1965年。在独立的前几年,即开始搞房改,摒弃旧的住房商品化、市场化制度,试行现代住房制度,在独立后,则逐步把住房制度完善化和规范化。1965年,新加坡政府的全部资产只有3亿美元,加上全国土地只有300多平方公里,处于一种国穷、民穷、土地少、住房紧缺的状况。新加坡推行现代住房制度,既借鉴了美国的住房分类供应制度,又结合本国的国情做了重大修改,主要内容有:
(一)对占居民总数15% (实际少于15%)的高收入者供应商品房,对占居民总数80%以上的中低收入者供应政府组屋,对占居民总数5%的最低收入者供应廉租屋。
(二)组屋由政府的建屋局组织建设,其好处是,可以严格控制组屋的套型和售价,更因组屋由政府的建屋局直接发包给建筑公司,不经过房地产企业,可以节省不少成本。
(三)政府组屋以中低收入者买得起为前提,并考虑土地紧缺这一重要条件,因而开始一段时间,主要建设42至70平方米的小套型住宅。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才逐步加大套型,并坚决不建设过大套型的组屋。近20年建设的主要是50至125平方米套型的组屋。其中90平方米套型以下的住宅占总建房量的70%,并把原来建设的42平方米套型的住宅置换为廉租屋。
(四)开始建没政府组屋时,需要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后来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后,采取合理的售价措施,除了税费和低息贷款支持外,可以做到政府的建房资金投入能够全部收回来。其措施是:把政府组屋的套型由50至125平方米分成由小到大几个档次,并把每平方米住房售价相应地分成由低到高几个档次。也就是小套型住房有赔(即有一定优惠)大一些套型住房有赚。赔赚平衡并稍有盈余。
(五)一直坚持建设政府组屋要占重大比重的方针,近50年来每年建设的住房总量中,政府组屋的平均比重为85%。这是一条实现保障房全覆盖十分重大和十分有效的措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和广大居民的经济实力很弱的条件下,大体上用十年时间就做到政府组屋对占居民总数80%以上中低收入者的全覆盖,也就是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大目标。
(六)新加坡的决策者认为,美国的中等收入者相当富裕,基本上都具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他们购买社会住宅后,立即成为私产可以自由买卖,即进入商品化的范畴。这样做虽然扩大了住房商品化的比重,但适合美国的国情,不会产生住房问题。而新加坡的中低收入者与美国相比则很穷,绝大多数没有购买商品房的能力。他们购买政府组屋虽然名义上是私产,如果允许自由买卖,则会导致政府组屋流失而扰乱保障房机制的健康运行。因此决定,不学习美国的办法,而把商品房严格控制在15%以内,并推行政府组屋不进入商品化轨道、不得流失的办法。主要的做法是,从土地紧缺的国情出发,规定每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套政府组屋。如果有的居民因经济收入有较大提高,要购买更大套型的政府组屋甚至商品房,则由政府回购其现住的政府组屋,这一组屋将再售给其他需要这一档次政府组屋的居民而继续健康运行。我们在访问新加坡时,听到他们介绍新加坡的存量住房总量中,政府组屋要占85%—87%,觉得难以置信。后来知道新加坡每年建房总量中政府组屋要占85%,又有不准政府组屋流失的办法,就相信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比重。
(七)要把住房办成造福广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福利事业。一是,加大建房量,保证每一个中低收入者都买得到政府组屋;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做到政府组屋的低价,其中一条重要内容就是免费提供土地;三是,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坚持房价微涨,使之低于中低收入者收入的上涨幅度;四是,将住房公积金制度用于住房事业,居民用住房公积金还房贷手续简便,以进一步提高居民购房能力。我们出访新加坡时曾访问过一个青年技术员和一个青年工人,他们分别于参加工作3年多和5年多,攒足了购房首付的20%款项后,以20年还本付息的抵押贷款购买了五六十平方米价格便宜的小套型政府组屋,由于他们每月上交的住房公积金(当时是单位和个人各出工资的12%),正好与每月需要上交的购房抵押贷款还本付息基本相等,因而他们在用足住房公积金后,就勿须再从工资中拿出钱来偿还购房贷款。他们这种参加工作不久收入较低的人的深切感受是,政府的住房制度是实实在在让低收入者享受住房福利、没有多大负担就买得起房的制度。
(八)新加坡较长时期坚持政府组屋的低房价和房价微涨,特别是房价涨幅低于居民收入提高的幅度。这是保证中低收入者买得起政府组屋的重大措施。但要说明的是,近十来年却改行了房价较快增涨的政策。据新加坡一位专家的解释是:新加坡已经实现了居者有屋(每户有一套住宅),房价上涨快对大多数居民不会有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房价上涨会使他们拥有的住房资产增值,还会受到居民欢迎。受影响的主要是一小部分近些年收入有较大提高而要换购较大套型住房甚至商品房的居民。他们中间最后下决心要购买涨了较多价格的住房,肯定具有承受涨价的经济能力,因而不会形成社会问题。由于组屋由政府组建和出售,房价上涨快了,当然会增加政府的收入。这是否加快涨价的主因,这位专家没有作答。总之,对于新加坡这一“新政”,褒贬不一。其“是非成败”,估计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考验才能有定论。
二、学习新加坡房改经验的大遗憾
新加坡当年推行现代住房制度时,政府经济实力弱、居民收入低、土地少、住房紧缺,与我国国情相近,其成功经验适合我们学习借鉴。因此,1998年的“23号文”决定采用新加坡的住房制度模式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把我们这些年的房改实践与上述新加坡的经验相比,好像哪一条也没有认真地学习借鉴,因而深感遗憾。
同仁们都熟悉国情,可以把我国住房实际与新加坡的经验逐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有益的结论。因而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只对一个问题做些分析。
新加坡崛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篇4
一、新加坡的主要发展经验
1、富有远见的经济政策,不断升级的经济战略
吸引外资。新加坡于1961年投资创建60平方公里的裕廊工业区,加快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授权裕廊工业管理局招商引资、审批项目、园区规划、征税、土地供应、公共服务等多项自主权。目前,裕廊工业园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基地,年产值2000亿新元以上,并以此为基地和突破,吸引外资加速发展。2007年新加坡吸引外资230亿美元,占东南亚吸引外资的50%以上,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400多家,国际银行100多家。
产业升级。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60年代劳动密集型、70年代资本密集型、80年代技术密集型,到90年代末制造业多元化和服务业飞速发展的过程。进入21世纪,新加坡大力发展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其他知识密集型经济。目前岸外钻井平台占世界20%,船只维修占世界20%,电脑硬盘驱动器占世界30%,同时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亚洲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服务业发展。新加坡服务业以港口商业服务为基础,依靠其航海和航空枢纽地位以及热带海岛风光,相继发展了商业服务业、仓储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2007年新加坡的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64.9%,其中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商业服务业、仓储物流业和旅游业,合计占服务业的85.5%。新加坡总部经济发达,目前有跨国公司区域总部400多家。最近,新加坡提出发展可出口的服务业战略,重点是国际医疗和国际教育产业。
2、富有成效的住房保障制度,公开透明的个人税收政策
公积金制度。从1955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公积金制度,要求雇主和雇员依法缴纳定额保险费。公积金局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对雇主和员工双方缴纳比例进行灵活调整,目前情况是个人缴纳工资的20%,雇主缴纳职工工资的14.5%。新加坡的养老保障制度也是与公积金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已经成为集养老,保健、住房、家庭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解决了住房、医疗、养老三大难题。
住房保障。1960年,新加坡政府设立了建屋发展局,负责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近四十年来,建屋发展局组织实施了八个五年建屋计划,已建设了87.8万套公共组屋,全国86%的人口居住在组屋里。目前,新加坡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3平方米,95%的家庭拥有私人成套住宅,两项指标均居发达国家前列。组屋为开放式,一楼空置用作社区活动之用;每个组屋区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如超级市场、熟食店、诊疗所、图书馆、购物中心、游乐场一应俱全,组屋区的楼道公共照明、电梯维护、绿化、学校、道路等均由政府投入。此外,政府每隔5年还对组屋进行一次外墙粉刷,因此新加坡的组屋外观都非常整洁亮丽。
弹性税制。新加坡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但税负较低,而且有很多税前扣除。扣除结果,50%的新加坡家庭不需要缴税,另外45%的家庭税负在5%以下,只有5%富裕家庭税负高于5%,全社会平均税负在2%左右。尽管税负不重,但新加坡财产申报制度非常透明,一旦呈报不实就要面临法律的严惩。
3、执行严格的城市总体规划,宜人宜居的国际花园城市。
土地国有。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独立以后,国家通过强行征用个人土地的办法扩大国有地产,全国私人占有的土地面积已由独立前的70%下降至20%左右。为了防止滥用《土地征用法》赋予的权力,政府规定了非常详细的征地程序:有关部门提出土地征用建议前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呈报给规划审查委员会审核,经国家发展部部长呈交给内阁和总理最后批准,并在政府的征用土地公报上予以公布,征地才正式启动。如果被征土地所有者对地税官确定的赔偿方式、金额,以及赔偿费的分配等不服,都可以向上诉委员会提出上诉。
规划严格。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新加坡已经形成了由规划法令、概念蓝图、发展指导蓝图、详细规划组成的完整的规划编制体系。规划编制由民间事务所完成,政府只负责审查其资质,对于政府认为重要的工程,可通过设计委员会对建筑布局和外观设计进行指导。新加坡对国土面积功能的区分非常严格,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居民居住用地抑制控制在国土面积的15%以内。城市重建局将新加坡所有土地划分为900多个区块,并在每一区块内对土地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制作沙盘模型供舆论监督,由于每一栋房屋、每一扇窗户都能在城市规划沙盘模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违反规划的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集约用地。新加坡一方面填海造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地铁、停车场大部分在地下,甚至污水处理厂、地铁维修厂、水库、商场、康乐设施也逐步转入地下。全岛6个污水处理厂均建在地下50米深的地方,共节约土地300公顷。
4、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势,廉洁高效的行政机关架构。
社会稳定。新加坡是一个人口超过400万的经济中心,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族群共同生活在一个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依然秩序井然,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新加坡在社会和谐方面要比香港和台北更加出色。新加坡很注意保护弱势群体,致力于推行增加人民资产的富民政策,如旧屋翻新计划、店屋出售计划、全民拥股计划、公积金填补计划、教育储蓄基金计划、小家庭辅助计划等。这些政策和计划的实施使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了保障,稳定了社会环境。新加坡大多数人口所居住的组屋没有围墙,但盗窃事件很少发生,社会环境非常安全,犯罪率只有0.48%,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劳资和谐。新加坡劳资关系比较和谐。全国工资理事会每年6月份公布工资指导原则,在保持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同时确保职工获得合理的酬劳。如2001年经济萧条时,工资理事会建议公司采取严格节制工资的措施来渡过经济难关,保住员工的工作,吁请公司将裁员当作最后的途径,在裁员之前公司应先采取其它措施,包括公司管理层带头减薪、减少每周工作日、无薪休假、冻结工资或减薪、控制除工资成本外的其它商业成本、将公司的业务表现及前景向员工介绍等。
廉政建设。新加坡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反腐倡廉、遏止腐败的体制机制,即教育倡廉、高薪养廉、规则和监督保廉。为消除腐败,先后出台了《防止贪污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等法律,任何人所拥有的财产如果与该人已知的收入来源不符合,又不能向法院作出合理的解释时,即被视为贪污所得,从而使得各种隐形的腐败行为都会受到惩罚。贪污调查局是新加坡反贪污腐败的最高专门机构,直接对总理负责,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广泛的权力。
二、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对我市的借鉴意义
1、政府应创优环境服务企业,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新加坡共有公务员6万名,若把教师扣除,只有3万名左右。由于行政层级单一,公务员队伍也比较精炼,行政成本得到节约,因此税负水平可以维持较低水平。同时,政府层次的单一和廉洁的公务员队伍也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不需要和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在时间、精力、财力上都得到节省。与此同时,新加坡通过实施差别化的产业优惠政策,促进了高端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据外商反映,由于物流效率高,从印度出口中东的货物,出口商宁愿绕道先把货物出口到新加坡。进行编组换载后再前往中东,这样反而比从印度直接出口中东节约时间和成本。相比之下,周边国家如印尼、泰国虽然工资成本低,机场和港口也很现代,但效率低下,加上政治不稳,外商往往望而却步。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空前严峻,企业面临着市场萎缩、经营困难的巨大压力,我们必须强化服务,有所作为,把扶持企业的措施落实到位,为企业营造逆势突围的优质环境。江苏省123项、常州市101项行政事业收费的取消停止要全面落实到位。对中介机构不合理收费问题,要清理、整顿、管理、处罚多管齐下。同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加工业向高端制造业、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物质资源支撑向人力资源支撑转变,摆脱企业对资源消耗和国外技术、市场的过度依赖,企业才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全市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
2、政府应吸引民资参与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新加坡对公用企业的管理卓有成效。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以民营化为中心的改革,陆续把新加坡地铁公司、新加坡港务局、新加坡电信公司通过上市实行了民营化。新加坡对民营化的国有企业一律实行政府控股,民营化的政联企业中至少要有30%的股本是由政府控制的,任何个人不得拥有超过5%的公司股权,外国投资者入股则不允许超过公司资产总值的15%。通过实施上述国有企业民营化措施,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实现经济目标,而且使新加坡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如地铁系统和公交系统票价都很便宜,但由于管理高效,公共交通公司都保持盈利。
近年来,我市成功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快速公交、南北高架路、奥体中心等重大设施相继投用,城市综合功能大大增强。我市公用事业在公交优先、菜市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引进民间资本方面已经有所突破,比如港华燃气、污水处理等方面,但也存在条块分割、资金短缺等矛盾。今后应借鉴新加坡方面的经验,按照“政府监管、特许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实现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和发展产业化,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
3、政府应重视因材施教,培育和吸引一流顶尖人才。
精英教育是新加坡精英治国的基础。新加坡实行强制教育,中小学全部公立并对成绩优秀者提供丰厚的奖学金,他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实行分流,凡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就由国家送入最好的学校培养,在新加坡,只有30%中学生升入大学,并把经过层层选拔的1‰左右的精英分子由国家出资送到哈佛、牛津等国外著名大学深造,学成回国后为国效力,其余学生则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实用技术。新加坡职业教育发达,对专业师资要求很高,鼓励有成就的工程师、技师进入职业教育行业或做兼职教师,与学生分享经验,由于推崇因才施教的教育方针,新加坡职业学院毕业生不仅节约了抽象理论教学上的成本,而且能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
我市教育事业一直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基础教育指标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蓝天计划”和“春晖工程”让10多万流动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4%,连续7年列江苏省首位;常州科教城建设创造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企所共赢”的高职教育常州模式,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成绩面前我们更要看到差距,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抓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推动科教城三期建设,让常州真正成为人才创新创业和科研成果集聚的首选之地。
4、政府应吸引全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增加社会爱心和活力。
在新加坡,从政府工作人员到普通市民,都要坚持参加一年一度的植树运动,各居住小区、学校、企业都有自己养护的绿地,所有的绿化工程都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推行全民管理方式,形成了男女老少共同养护,政府、单位、群众同心协力绿化美化城市的机制和风气。新加坡的社区硬件建设资金投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政府投入80%,其余20%来自社会各界捐助,新加坡政府并不缺少社区建设资金,之所以要留出缺口,就是为了培养全体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新加坡每个社区都有义工队伍,在社区生活的成功人士是义工队伍的中坚力量,这些处于社会较高地位的有知识有专业技术的人士都愿意为相对贫穷弱势的群体服务,他们是社区工作和服务的主要力量。
我市近年来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创造了慈善事业常州模式,全市募集慈善基金数量超过13亿元,一度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今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价值超过4亿元;积极开展创建“爱心之城、慈善之都”活动,社会爱心充分涌流。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继续体现出强烈的民本意识和浓厚的民生情怀,切实帮助社会弱势群体,集中精力、财力、物力解决好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营造和谐、和睦、和顺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5、政府在城建时应注重文物保护,尊重城市历史文化。
新加坡寸土寸金,但新加坡的文物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非常出色。新加坡有原始的热带雨林,新加坡在城市建设中,修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另一方面也将这些珍贵植物很好地保存下来。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移民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都有相当比例,各民族既交流融合又保持传统文化,印度寺庙、教堂、清真寺、佛堂和平相处,成为族群和谐的一个象征。在新加坡高楼林立的金融街隔壁,就是一排一排的传统华人建筑——牛车水,虽然那些传统建筑地块非常值钱,如果搞商业开发政府可以赚很多钱,但新加坡政府没有这样做。在新加坡,50年以上房龄的房子都作为文物得到保护,业主可以对内部进行现代化装修,但不可以改变建筑物外观。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篇5
一、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新加坡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 强调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为保障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新加坡独立后,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行了高度集权的教育体制, 政府几乎包揽了基础教育的一切决策和规划。如新加坡实行的学生“分流制度”, 就是在政府主导下, 通过多次策划、调研、推动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新加坡的历届政府都一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投资教育的政策, 无论是总理李光耀, 还是后来的吴作栋以及现任总理李显龙, 都始终将教育经费支出置于政府财政性支出的第二位, 仅次于国防支出。据统计, 从1965年到1990年再到2010年, 新加坡教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到3.6%再到4.2%, 人均教育经费超过1000美元, 与美国相当, 居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新加坡在基础教育投资决策方面具有稳定性、延续性与坚定性。
二、教育改革配合经济发展
新加坡“教育立国”的一个基本经验, 就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转型的同时推动教育转型, 建立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新加坡的四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都是围绕该主题展开的。
1969年, 新加坡为配合经济发展规划, 提出“向技术教育进军”的教育规划,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改革过去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截然分开的做法, 强调普通中学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 职业技术学校也要加强普通教育, 逐步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发展的格局, 尽快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满足劳动密集型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
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为配合经济发展, 对基础教育再度进行了改革, 开始实行教育“分流制度”。将过去单一的普通中学制度改为多类型的中等教育制度, 特别强调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结合, 以满足资本密集型经济对高水平专业技能劳动力的新要求。至今, 新加坡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能够有机结合, 并朝着统一方向发展, 从而实现了中等教育具有为高等院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国家建设输送后备力量的双重职能。
1990年, 时任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在“新的起点”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 对新加坡教育发展作了展望, 提出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为了发展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经济, 新加坡在中小学实施教育信息化计划, 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与科技素质。
20世纪90年代, 新加坡提出“智慧岛”的概念, 提出将新加坡建成为“知识服务中心”、“脑力服务中心”的构想。为此, 新加坡政府实施了全面优化教育的政策, 在重视教育外延发展的同时, 大力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教育发展的品质。在2004年国庆大会上, 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革命性地提出:教师要教得少一点, 让学生学得多一点, 即“少教多学”, 强调教学重点从数量转向质量。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做法, 成功地配合了新加坡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进程, 适应和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建立特色教育体系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岛国, 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 更需要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新加坡通过“分流制度”, 推行“精英教育”政策, 通过系列改革, 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基础教育体系。
新加坡的学生“分流制度”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分流是在小学四年级结束之后, 通过考试, 学生大致按15:75:10的比例分成三类, 分班学习。第二次分流是在小学毕业时, 通过会考, 成绩优秀的进入特选中学, 良好的进入快捷中学, 其余的进入普通中学 (包括普通学术班和普通工艺班) , 三者比例大体为10:50:40。第三次分流是在中学毕业后, 学生参加普通水准考试, 形成三级分流:一是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班, 学制为二年;二是理工学院, 学制为三年;三是工艺教育学院, 学制为三年;三者比例约为30:50:20。
通过“分流制度”, 一方面, 实现“分层培养”, 为“分层就业”打下基础, 避免人才一起涌入市场、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就业的弊端;另一方面, 可以有效地选拔精英,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施“金字塔”式的“精英教育”。
四、突出道德教育与双语教学
新加坡高度重视道德教育, 甚至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存亡联系在一起。鉴于此, 新加坡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了道德教育, 注重培养国家意识。把民族的振兴同民族的精神品质紧紧相连, 同时, 也寄希望于通过道德教育来整合新加坡多民族的文化。
双语教学是新加坡教育政策的基石, 这是国情所迫, 也是新加坡基础教育的特色。双语教学政策的实施, 不仅解决了语言引起的纠纷和矛盾, 保留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而且由于英语是国际交流通用的语言, 对吸引外国投资和参与国际竞争有很大优势。一大批通晓双语的人才已成为新加坡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走向世界的先决条件。
五、良性互动的教育系统
新加坡基础教育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充分考察、论证和研究之后进行的, 新加坡的教育部、教育学院和学校三个部分之间形成了相互依托、良性互动的组织结构。教育部是决策者, 教育学院承担研究、咨询与培训的任务, 学校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
教育部、教育学院和学校三者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 共同主导新加坡的基础教育, 建立了“三赢关系”, 实现了决策探讨的全面性、决策落实的效率性和决策反馈的代表性。
新加坡政府采购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篇6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新加坡以高效廉洁的政府著称于世, 其政府采购工作也有独到之处, 在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以新加坡政府采购制度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新加坡政府采购的管理机构、管理过程的介绍, 基本原则、基本目的的阐释, 采购方法、申诉机制的叙述, 为我国政府采购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一、新加坡政府采购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是城市国家, 没有地方政府, 政府采购政策由财政部的预算署制定, 其权限来自于《财务程序法案》授权以及内阁授予的权利。1995年以前, 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是集中采购制度, 由中央采购处负责采购, 而法定机构则自行采购。1995年5月后, 政府关闭了中央采购处, 除个别项目外, 其他物品实行分散采购, 即由各个政府机构自行采购。1997年9月, 新加坡签署了国际贸易组织的《政府采购协定》, 该协议适用于所有新加坡政府部门和25个法定机构。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府采购协定》的义务, 新加坡制定了《政府采购法案》, 该法案采用了《政府采购协定》的规定。在制定政府采购政策时, 财政部也尽量采用《政府采购协定的规定》与非《政府采购协定》的采购项目, 以减少行政上的负担。此后, 新加坡政府采购便走上了法律化、规范化的道路,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合理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新加坡政府的采购活动大多数是分权给各个部门和法定机构操作, 它们将根据自己的安排进行采购。但是, 它们必须遵守财政部所制定的指导方针。
对于大量消费的货品和服务必须进行集中采购, 采购额须通过中央采购条例。新加坡的政府采购活动是由以下采购机构执行的。
(1) 政府机构。即指政府行政机关。
(2) 法定机构。类似于我国的事业单位, 它是由特别设立的法案成立的, 以执行特定的政府政策的机构。相对于政府行政机构, 法定采购机构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法定机构有别于政府机构, 后者不需要遵守政府采购条例。
(3) 审计总长。审计总长负责政府采购的审计, 确保政府采购政策的有效实行, 如发现违规行为, 向公共账目委员会报告。
2. 完善的政府采购申诉机制
为处理有关政府采购的申诉问题, 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政府采购仲裁法庭, 负责处理《政府采购协定》本身无法调解的投诉。
对采购过程中出现争议的仲裁程序是:
(1) 提出申诉的供应商必须在事端发生后的15天内向仲裁法庭提出投诉。
(2) 若确认发生下列情况, 仲裁法庭方决定正式听审: (1) 有争议的采购项目在法案规定的范围内; (2) 申诉的供应商被法案所认可; (3) 申诉请求符合规定。
(3) 申诉者可以要求暂时中止有争议的采购项目的执行, 除非该项目涉及公共利益或已经裁决。
(4) 在听审时, 双方可以由律师代表。听审后, 仲裁法庭须在45日内完成裁决。
(5) 仲裁法庭的裁决内容包括: (1) 命令政府采购机构采取补救措施, 赔偿供应商的损失和仲裁费用; (2) 命令采购供应商支付仲裁法庭的费用。
(6) 如果任何一方不服仲裁法庭的裁决, 可以要求法庭进行司法复审。
3. 便捷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是世界上公认的政府电子信息化发展最为领先的国家之一。同样, 作为信息化政府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政府采购, 新加坡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7年, 新加坡政府就启动一项名为Ge BIZ (即政府电子商务网站) 的计划, 即为商业交易活动创建一个“一站式”、全天候的网络中心。网站在2000年底已经投入全面运营, 该网站作为新加坡全国唯一的政府采购交易平台, 由新加坡财政部统一开发和建设。它全面公布政府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清单, 具有竞争性的竞价、网上下单省时、更低的存货和对高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等优势, 使信息更快捷地到达世界各地供应商。
Ge BIZ还把新加坡政府各部门与机构的财务系统和采购软件整合到一起进行工作。它的主要功能有: (1) 发布采购信息。报价和招标的细节都在电子政务网站上公布。政府部门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和中标公告, 采购项目供应商可以在网上得到政府各个部门招标的邀请, 对于采用公开招标方法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则发布成交结果公告; (2) 供应商注册。对参加网上政府采购的供应商必须上网注册为“贸易伙伴”, 不仅自己可以被采购单位考察, 还可以了解到竞争对手的详细情况;同时, 对欲竞标者限定条件, 如供应商公司的净值必须是工程价格的5%以上, 常年收入不可少于工程价值等。供应商在网上提交相关的资信证明, 采购方可通过网络上庞大的企业数据库确认其资质; (3) 电子招标。政府部门将招标文件上网, 由经过注册的供应商直接从网上下载, 并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修改和改善招标文件。如果一个采购项目涉及数个单位, 各单位可直接在网上挑选适合自己的投标文件; (4) 电子商务。对于小额采购项目, 采用电子商务的形式, 直接通过网络来提交产品目录并竞价, 确定中标者或成交供应商。 (5) 电子支付。在网络上审核支付申请和支付资金, 政府采购物品的供应商还可以直接在网上索要发票, 检查付款情况等。
二、新加坡政府采购对我国的启示
1. 成立政府采购的中介机构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以下简称采购中心) 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02]53号) 和中编办《关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批复》 (中央编办复字[2002]163号) 的规定成立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 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购执行机构。在中国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成立以后, 各级地方政府采购中心也相继成立。政府采购中心是由政府授权, 从事各级政府所属单位交办的大中型工程、货物和服务的采购事务。考虑到政府采购的技术因素的限制, 采购中心可以委托中介机构从事采购事宜, 这种中介机构是具有独立行使政府采购资格的各种采购事务所或有能力从事该业务并经政府采购中心审查认可的其他机构。中介机构必须接受中心的委托和监督, 通过招、投标或其他有效的竞争方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推荐给用户。这样, 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即:采购单位上报计划, 由政府采购主管机构审查、批准, 批准后政府采购主管机构向政府采购中心下达采购计划, 委托其进行采购。由用户向采购中心提出具体采购计划, 委托其进行采购。采购中心将采购任务下放给各级采购中介机构。各级采购中介机构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通过招标、投标, 选定供应商, 合同履行后由用户验货, 财政部门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验收单据支付货款。在这一运行机制中, 财政部门、供应商和购买主体之间三者分离、相互监督, 可以有效抑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2. 建立政府采购的公诉机制
虽然《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但对惩处弄虚作假行为的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例如, 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 如果政府采购中出现供应商弄虚作假行为, 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行政机关可以予以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造成采购方损失的, 采购人可以要求赔偿, 并且不排除其直接诉至法院的可能。但是采购人维权不力, 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失, 检察机关却不能直接介入。而对于出于公益目的的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 如果发现其违法犯罪问题, 除了检举之外, 也没有更为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新加坡政府采购的范围中第三点明确指出, 申请请求符合规定即可受理, 这点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政府行政监督的人力和资源毕竟有限, 本着维护全社会利益的原则, 允许非直接利害关系人站在国家和社会的立场上, 对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不法行为通过法律诉讼的手段进行社会监督, 对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乃至推动法治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3. 构建电子化政府采购信息平台
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通常由信息发布系统、电子招标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合同系统、电子支付系统、供应商注册系统等组成。我国虽然建立了全国性的政府采购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 但其功能主要用于发布政府采购的政策和规定, 使公众了解招标和投标、供应商和产品的信息。网站虽然也能够为中央单位自动挑选评标专家, 并具有网上查询、下载部分采购项目招标文件和合同下载等功能, 但与新加坡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Ge BIZ提供的服务功能相比, 我国的政府采购电子化还处于初创阶段。根据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的功能要求, 我国需要着力建立包括评审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库、用户信息库、合同管理数据库在内的政府采购相关数据库, 通过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供应商、产品以及市场变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为政府采购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设计科学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 通过整合有关政府采购的信息资源, 最终实现预算、采购、支付、统计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统一和为政府采购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1995年, 我国开始在部分地区实行政府采购试点改革, 在采购方法与采购方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1998年, 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政府采购的规模也开始迅速扩大, 从1998年的31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990.9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69.3%。2003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 它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规范政府采购过程, 杜绝贪污腐败成为了新时代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环节。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 搞好自身建设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加坡政府采购的优秀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秉着“扬弃”的精神, 运用“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智慧, 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养分, 搞好我国的政府采购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灿明, 李景友.政府采购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寇立群.新加坡电子政府采购模式给我们的启示.中国机关后勤, 2005 (11) .
[3].楼继伟.政府采购.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交通管理的新加坡经验 篇7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关乎城市和谐稳定的大局,社区活力的激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广东的城市社区建设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社区发展面临社区治理结构单一、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社区成员参与度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加坡与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工业化已基本完成,社会结构则更为多元,族群融合、社会和谐,这与其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密不可分。新加坡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组织;统一指导,民主自治;以人为本,社会参与”的理念,政府对于城市社区发展的主导和扶持、社区力量的动员和培育、以及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成为新加坡社区治理成功的基本经验,值得广东省研究借鉴。
新加坡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新加坡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放权、社会组织补位,政府与社会力量良性互动,政府在城市社区发展和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并不是与政府公共权力博弈的结果,而是政府主动按照效率、公平及以人为本等原则进行谋划引导,是政府治理意图的体现。政府对社区治理的重视和积极作为,正是新加坡社区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政府组织构建分工明确的社区综合管理体系
新加坡的社区管理机构,实行以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和灵活分散为主要特点的网络管理方式,民众参与度高、分工管理与服务、事权与责任明晰。官方机构和组织主要有三种:
一是社区发展理事会。偏重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包括推进社区计划、进行地方性规划、确定地区性社会需求、策划安排地区的社会服务等,不设基层机构。
二是市镇理事会。属非政府组织,行使市政物业管理职能,包括管理、维修与改善组屋居住环境、管理公共配套设施、推进旧组屋及其公共设施的翻新计划等。
三是人民协会及其下属基层组织。“是政府贯彻建国政策的工具”,发挥着上传下达的重要功能,推动政府与社区成员的沟通。人民协会下属三个基层组织:公民咨询委员会作为党、政、民之间的媒介,在社区组织中地位最高,把社区成员的要求、需要和问题反映给政府,对涉及社区的重大问题向政府作出建议,维护居民权益;把政府的有关活动安排和政策信息传达给社区成员;负责募集社区基金等。民众联络所下设少年、青年、老年、妇女等专委会,针对社区内相应群体开展服务;行使建设和管理社区俱乐部的职权,社区成员可凭全国统一的会员卡到任意俱乐部参加活动;组织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等社会活动,以促进种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居民委员会与我国居委会类似,但职责范围较小,侧重包括邻里关系在内的居住软环境建设,通过各种活动增进社区成员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理解和响应政策措施。
(二)政府培育基层社会服务组织拓展社区功能
以建设“服务型社区”为目标,除官方机构和组织外,服务广泛、功能完善的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是新加坡社区治理的显著特色。一方面,居民生活的各种需求在社区范围内都能得到便捷的满足;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社区服务外包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
家庭服务中心。由政府规划、统一招标,每年进行评估,连续5年不达标的,政府组织重新招标。家庭服务中心设有幼儿托管中心,幼儿18个月大的就可以送到托管中心;学生关怀中心,为7-12岁的学生在放学后和假期里提供托管照料;家庭教育中心,开展婚姻教育、生育教育、子女成长、家庭生活等教育;乐龄(退休)活动中心,鼓励和教育退休人士保持身心健康;老人托管中心,帮助家庭照料老人;邻里服务中心,增进邻里关系等。家庭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起社区终身教育体系,并且由于政府在政策、场所、经费上给予支持,加上社会义工的无偿参与,中心的服务大多免费或收费极低。
社区医院。作为辅助医疗设施,是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同样收费低廉,重点满足老年病人的需求。社区医院大多邻近区域性医院,与区域医院共享医疗资源,病人在区域医院治疗后的康复护理可转入社区医院。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居民中心及邻区商店,居民中心引入大中型商业企业,邻区商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需求;二是菜场及小贩中心,营业空间作为公共设施由政府规划提供,为解决便民可能导致的营业性亏损,政府会给予适当补贴。
(三)政府整合精英人才资源培育基层组织领袖
新加坡高度重视社区的基层组织领袖对组织发展的影响力,体现出依靠精英治理社区的思路。政府从执政党和民间社会发掘受过教育、能言善辩、有管理才能的社会中坚分子,充任基层组织骨干。这些担任基层领导的活跃分子包括退休的前政治精英、行政精英、知识精英和经济精英,以及仍在工作但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各类精英。他们具有丰富的政治和社会经验,不计报酬,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类互助、康乐、公益等活动,将社区从陌生人社会变成熟人社会,增强社区凝聚力,将各种矛盾和冲突化解在基层。
政府以“国家社区领袖学院”等机构为平台,为社区精英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他们在此接受大至国体小至会场布置的各类课程,培训的目的是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实务能力,增进了解和友谊,搭建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平台。利用培训的方式,政府不仅提高了基层领袖的工作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并通过他们牢牢抓住了基层组织,继而赢得这些组织的会员即广大社区民众。
(四)政府鼓励社区成员多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新加坡社区的服务管理、资源配置都充分尊重民意,社区治理体现出明确的公益性和人性化,从而提高了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社区管理机构不承担任何形式的经济职能,社区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行政、活动补贴和社会募集,政府制订捐款配套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社会机构和个人对社区活动进行长期赞助,社区的活动经费开支也大都以节约为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社区活动各项经费支出均有严格规定,必须经相应的理事会、委员会或居民讨论,组屋翻新、公共设施的建设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社区居民投票表决,达75%以上支持率才能通过实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治理原则。
同时,新加坡政府通过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自主性,将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作为居民自愿、义务的行为,社区社会力量逐渐壮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新加坡注重培养大众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工精神”,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除少数政府负责的受薪人员外,大部分是兼职的义工,节约了财政支出。公共环境美化等社区活动多为自愿性质,社区内的众多组织聚集了不同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的人,形成召集、参与和资助各种社区活动的群众基础。
对我省城镇社区建设与治理的启示
与经济领域强调市场调节机制不同,社会治理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具有公权力的属性,政府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新加坡在政治体制、文化思想等方面与我们的国情、省情有相近之处。尽管广东人口流动性大、住宅供给市场化等特点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但仍可以对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依靠党和政府在社区基层的统筹协调能力、推进项目建设的效率优势,在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规划建设,为社区发展创造空间
对广东城市发展新常态保持清醒的认识:受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和外地务工人员在城镇社区中的比例将不断增加,加上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功能逐渐剥离,社区承担的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加重。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基础在基层,重点在社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重视、加紧完善社区建设和治理,转变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强调社会价值而非经济价值对社会政策的影响,切实把满足居民需求、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作为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核心目标。
注重科学性、前瞻性的社区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广东我省各地应针对城镇社区的建设和长远发展科学制定规划,一方面采取鼓励引导措施,按照规划约束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中配套进行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整合资金资源,加强各类公共设施保障力度,重点加大公共交通、教育、医疗服务、文体中心、社区公园、养老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化景观、推广垃圾分类、保持环境洁净,力争做到社区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
(二)转变理念、寓管理于服务,提高社区成员凝聚力
目前,广东省的社区治理仍然普遍采取行政管理的方式,社区封闭、功能单一,邻里关系淡漠,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基层管理组织负担着各类任务和考核,成为行政化的附庸,政府与社区之间容易形成纵向的隶属关系。社区是政府治理和政权的延伸,凝聚社会力量是社区的重要功能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日常生活而不是各种口号感受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对民生的关心。因此,完善社区治理首先应转变理念,将传统的权力强化和硬性监管,转变成为以民为本的社区服务,使管理手段更“柔化”,更丰富,更容易被接受。
在社区服务方面,广东应参考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一是不仅自上而下宣传贯彻政府的政策和精神,同时注重自下而上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保持和民众的密切联系;二是注重建立长效服务机制,避免过多依靠运动式的清理整治活动;三是注重精细化服务,减少粗放式管理;四是注重协商治理、协同治理,减少行政管制控制。这将有利于提高社区和政府的凝聚力,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来。
(三)鼓励参与、引入多元组织,提升社区成员自主性
从长远来看,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的内容和层次日益多样化,社区治理面临过程的多维化、互动化,仅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及管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当逐步向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转变。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居委会的自治作用,强化居委会参与社区事务以及上传下达、反映民意的职能,赋予经费和资源,使其集中精力促进邻里关系和社区融合,协调不同群体、家庭的关系;另一方面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严把准入和退出,引导社会力量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支持连锁型、标准化的服务项目进入社区,在青少年教育、残疾人照顾、老年人日间照料等方面代替政府承担一定的工作事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增强社区居民共同意识和参与意识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根本。政府应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探索培育不同功能、服务的社会组织,使组织发展和居民自主性相互促进,依靠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使社区治理保持稳定性和长效性。
(四)吸引人才、充实干部队伍,加强社区事务自治
交通管理的新加坡经验 篇8
学校对核心竞争力定位准确
什么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新加坡高职院校领导对此定位准确。南洋理工学院原院长林靖东先生说:“竞争就是打仗。要想把仗打赢, 就得选择自己的战场, 主动出击, 提倡输出, 为国家培养特殊的人才, 让企业追着我们走。用其所培养的人才来进行竞争, 来赢得社会的信任。这就是南洋理工学院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现任南洋理工学院院长陈利民先生也说了一段类似的话:“一般公司着重于生产创新的产品, 我们注重的是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 从而培养出有创意的‘产品’, 也就是我们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和使命是培养学生。新加坡理工学院的使命是:教育和培养学生, 希望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出色人物。义安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育训练, 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企业精神的专业人才。可见, 把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培养学生上, 既与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相吻合, 也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 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政府重视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部环境营造和经费保障
不断调整国家组织管理机构新加坡为了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 专门建立了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府机构, 并根据时代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1968年, 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情况, 成立了全国工业训练理事会和技术训练局, 1973年, 技术训练局改组为工业训练局, 1979年, 成人教育局和工业训练局合并为职业与工业训练局, 1992年, 成立了直属于教育部的工艺教育学院, 接替职业与工业训练局的工作, 管理10所工艺教育学院, 大学和高职院校统一归教育部管理。
加强职业教育法制环境建设新加坡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每个新加坡人必须经过培训并获得职业证书才能就业, 不参加培训未取得职业证书者不得就业。同时, 政府还出台鼓励政策, 把职业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挂钩, 比如, 国家把获得一级技工证书认定为大学毕业水平。
重视教育投入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较大。2000~2001年, 新加坡对教育的投入在政府预算中所占比例达到23.4%, 仅次于国防开支。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也比较高, 占整个教育经费的26%~28%, 并且教育经费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年递增, 每年递增的速度不低于30%。2000年, 新加坡政府还做出规定:在未来几年, 政府要把教育费用从2000年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逐步提高到4.5%以上。同时, 还于1979年设立了技能发展基金, 用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政府经费投入大, 校园建设档次高, 教学设备配置齐全而且更新很快。
重视学校专业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产业发展状况超前设置专业和课程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新加坡的高职教育不仅能够及时开办各种新专业, 而且在几个理工学院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是超前设置的。为了超前设置专业, 他们十分重视对产业发展的情况调研和信息把握, 尤其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旦新兴产业出现, 就组织讨论进行预测, 科学确定专业设置时间, 当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壮大需要人才时, 理工学院超前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正好可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 新加坡几所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虽然必须履行严格的程序, 但是非常灵活, 如果发现有的专业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了, 就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决定停办。另外, 在课程设置和修订过程中, 遵循科学性、超前性、实用性和全局性的原则, 按照“及时与适宜”的理念进行考虑。新加坡所有理工学院的教材特别是专业教材, 绝大部分是根据人才需求情况由本校教师自己开发编写的。
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方面, 新加坡各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在选用教师方面非常严格, 用他们的话说:“一个教师选不好将影响一大批学生。”南洋理工学院和共和理工学院有明确规定:凡是来校应聘的教师除学历、学位的要求外, 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企业任职经历, 并且必须经过系一级的“非正式考核”和学院人力资源部组织的“正式考核”后, 才能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批准。二是重视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新教师到校后, 首先要经过教学培训。共和理工学院规定, 新教师必须经过5天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共和理工学院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00小时的培训;新加坡理工学院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40小时培训。培训有在校内、国内进行的, 但更多是送到国外学习。南洋理工学院90%以上的教师有国外学习培训的经历;新加坡理工学院每年有10%的教师出国培训。南洋理工学院还提出教师“无货架寿命”的理念, 即要使教师不断增值, 工作“寿命”可以延长, 不像“货架寿命”那么短。他们规定, 只要教师能力强, 身体吃得消, 学院需要, 都可以继续工作, 不存在60岁退休的问题。但是如果不重视学习, 工作能力不强, 即使只有30岁, 学生不欢迎, 那就该退休了。新加坡理工学院还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 专门讨论和研究教师的发展, 从组织上提供保证。
重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加坡的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每所理工学院各具特色。
教学工厂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虽然产生于新加坡“德新学院”, 但绝不是德国“双元制”的简单移植, 而是项目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项目进行研发, 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升教师的水平。学校不直接生产项目产品, 开发的项目产品交给企业生产。到目前为止, 南洋理工学院工业项目组已经为本地及跨国公司完成了许多工程项目。笔者参观时, 该校正在承担新加坡国防部的项目及纳米技术项目等。虽然教师发表的论文不多, 但是发明专利很多, 至今已经申请150项专利, 有83项获得批准。
宽基础的课程设计南洋理工学院既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也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对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的考察中发现, 其课程设计对基础性知识非常重视, 理论课中居然有70%的基础课和拓展课。比如, 一年级就开设了会计、经济、统计、管理、营销商业沟通及电脑软件6门基础课, 二年级有财务、商用法律、外文3门基础课, 三年级有加值培训、企业精神、国际商业、客户关系管理4门基础课。另外, 在二年级和三年级还分别开设了教学企业项目与校外企业培训两门拓展课, 而专业科目只占30%。义安理工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有类似的特点, 一是课程涉及面宽, 二是基础深厚。
启发式教学法的全面实施共和理工学院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塑造团队精神, 强化基础, 提升素质。其启发式教学法做得很到位, 很有特色:一是在全院各系、各专业全面推行;二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们认真研究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并以此作为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三是有特殊的启发式学习体制,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天一题”的学习体制, 即每一天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学习, 而且具体设计了三次会议和两次自由讨论交替进行的模式, 以细化“一天一题”的学习体制;四是在所有一年级新生中普遍开设《认知过程》课程, 让学生了解认知规律。
附加专业文凭制和专业方向多元化的推行新加坡理工学院允许成绩较优秀的学生选修他们感兴趣的其他专业, 并且颁发附加专业文凭, 同时普遍推行专业方向多元化制度。每个专业的学生进入三年级后都有6~8个专业方向供其选择, 每个专业方向所开课程各不相同, 但是每个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然后提交毕业论文并答辩, 这两个阶段缺一不可。义安理工学院也有多元专业化选项, 但强调的力度没有新加坡理工学院那么大。这些措施充分考虑了学生专业个性化的发展。
重视学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南洋理工学院总结了自己的“四大优势”:组织文化、创新理念、能力开发及校企合作。其中“创新理念”位居第二, 在组织文化的设计中又有三个提法与创新有关:即“处处创新”、“超前意识”、“先驱精神”。南洋理工学院认为“无界文化”和“创新”是他们的核心优势。前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关于创新的看法是:校园中应时时有创新、处处有创新、事事有创新、人人有创新。的确, 笔者在南洋理工学院看到的纸质文件传送器的发明、机器人足球队的研制、纳米技术的研究等等, 无一不散发出浓烈的创新气息。义安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新加坡理工学院师生共同研发的“双轴线旋转生物反应器”在世界上尚属首创。
重视学校文化竞争力的培育
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文化”更是打造得既精细又有特色, 他们在无界化理念的指导下从校园环境无界化做起, 实现了科技合作、知识分享 (E-AES) 等的无界化。在无界化的校园环境方面, 整个学校23万平方米的建筑楼群四通八达, 往复回环, 处处相联, 既各自相对独立, 又是一个大的整体;在无界化的科技合作方面, 他们没有把电子工程、信息科技、化学与药剂等几个系分开设立, 而是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 联合建设“NYP科技园”;在无界化的知识分享方面, 他们利用庞大的教学网络建立了AES知识库, 实现了知识的积累与保存, 并让广大师生分享其知识产权, 构建了一个共同维护、共同投入、共同分享的校园无界化教学资源平台。新加坡理工学院由于成立的时间较早, 在其厚重的校园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学院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他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自律、诚信、关怀、坦率、负责、卓越。
新加坡高职教育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经验给我们很多启示, 主要有: (1) 政府加大投入, 改善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2) 紧贴社会经济发展, 注重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 (3)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保障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学生的核心能力; (5) 营造校园特色文化, 培养学生的特殊品质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元政.新加坡的竞争力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3) :85-87.
[2]李莉.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14-16.
[3]郑家农.“教学工厂”——新加坡职业教育新概念[J].上海教育科研, 1997, (4) :33-36.
[4]吕增芳.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借鉴[J].品牌 (理论版) , 2009, (Z1) :72-74.
[5]尹玉珍.我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几点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 :39-41.
中国央企学习新加坡经验 篇9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5年11月26日报道,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李荣融, 在主政这家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的政府特设机构期间, 力推中央企业重组整合, 学习、研究新加坡的相关治理经验, 并将之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为肯定李荣融在这一过程中对促进新中两国关系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 他被选为年度的“通商中国成就奖”。
通商中国奖旨在褒扬为加强新中友好关系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商界人士、企业家、专业人士、企业与组织。其中, “通商中国成就奖”这项个人荣誉颁给活跃于大中华或新加坡, 在持续壮大自身企业或推动专业发展等方面, 显示独到眼光和领导才能的参选者。
淡马锡成立于1974年, 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作为新加坡政府与政府投资企业经营实体之间的中间层, 分清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边界。由此, 当时中国高度评价淡马锡控股成功实现政企分开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经验。
据报道, 淡马锡属下的淡联企业, 包括淡联企业的属下企业, 没有一家企业出现亏损。反之, 1998年时中国全国将近24万户国企中, 有多达三分之二亏损, 总利润才214亿元人民币 (约42.8亿新元) 。2003年, 中国国资委成立, 李荣融做的第一件事, 便是访问淡马锡, 深入了解淡马锡成功的原因。2005年至2015年, 中国中央企业共有940位董事长、董事、CEO和高层领导接受淡马锡的培训。
淡马锡为维护股东利益, 与淡联企业董事会的日常沟通进行得频密有效, 为董事会的决策过程奠定了基础。李荣融说, “淡马锡从不自满, 也没有大声宣扬自己。公司治理永无止境, 不断地鞭策自己, 不断地改革, 不断地前进, 所以至今它还是很优秀。”淡马锡的研究工作从原来的公司治理领域, 在近年转向尽责治理。这标志着淡马锡在实际中推进改革, 最终提炼出可操作的机制。
【交通管理的新加坡经验】推荐阅读:
新加坡管理学院sim研究生的留学优势10-06
新加坡学校管理模式05-13
交通安全工作经验优秀08-31
上海交通大学考研经验08-30
新加坡留学东亚管理学院入学指南09-28
ZZ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考察报告10-16
工联小学校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经验材料07-18
管理的中国经验09-20
大数据应用的交通管理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