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2024-07-26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精选8篇)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篇1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目前,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交通管理态势严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出了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并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前所未有的将安全生产纳入政府部门的政绩工程,要求全国各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此良好的形势和契机漾濞县积极行动,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工作方案;根据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县的实际,对本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难点进行思考;

一、**县慨况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县位于大理州中部、点苍山之西,东西最大水平距离53公里,南北最大水平距离79公里,国土面积1957平方公里,全县辖区总人口10.0663万人,所辖9个乡镇,管辖公路里程共计1233.4公里,其中国道昆大线41公里,省道平甸线和漾梅线共83公里,其他县乡公路和城市道路共计1109.4公里,主要以昆大线、平甸线和漾梅线及其他县乡道路为主要运输通道,道路网状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辖区山地多、平地少,道路曲折蜿蜒。全县辖区共有机动车5705辆,驾驶员共5317人,全县共设一个客运站共计57辆客运中型普通客车,6辆微型车,一个公共汽车运输公司,拥有8辆远郊公交车;城区设立三组红绿灯和两个值勤岗亭,但无城区专门的停车场,整个城市网络骨架呈自由式结构。全县境内拥有16个私人小水电站,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大泡核桃为全县支柱产业,境内树木葱茏,物产丰富,素有“绿色宝地”之称……

二、**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探索

在多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管理上的难点,长期以来未能解决,导致成为了交通管理工作中久攻不克的“顽症”,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思考一:基层交警警力不足

成因:一是由于当前**县交警大队下设城区上街中队和平坡中队,辖区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和共有民警11人,1人长期生病,无法正常工作,事业干部1人,实用警力10人,人均管理道路交通123.4公里,协管员12人;面临的交通安全压力非常巨大。

二是编制出现负增长,我大队2000年有民警12人,2006年只有11人,这几年的时间里有2位民警去世,5位民警调到其他大队上班,大队人员不断的调换,但实际人数却越来越少,整个支队的情况都向这样,每年进来的人比退休的和因病去世的少,警力编制出现了负增长。

思考二:经费出现“短腿”现象;

成因:一是经费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经费非常困难。从2003年云南省交警总队收归省财政厅后,根据预算核发每年的经费,实行三级核算,从总队到大队一级,我队每月平均每月核发经费5万元左右,除去发放工资、水电费、燃料费等和其他必须支出的项目后,剩余经费只有千把块钱,根本无法进行大的活动;

二是随着有些法定收费项目的取消、收费标准的降低,规费收入大幅度下降,甚至许多业务还需要大队自己贴钱去办(比如:驾驶员的申请表和体检表),而罚没收入只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罚多了、罚狠了社会反响大)。所以,只能力保个人经费、公用经费的开支,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网络、装备等基本建设无钱购建,路面监控等更是无力顾及。

三是目前开展了许多的专项整治工作,每一项都必须要深入基层乡镇进行排查或者进行增设标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等这些工作都必须要拿出经费进行投资开展,不可能让民警自己出钱去下乡,但是经费又有限,无法承担。许多民警垫付的业务经费都不能及时补回。

思考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源头管理的难点

成因: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地区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村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更是知之甚少,无交通安全意识;而近几年来通过社会主义的建设,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机动车也纷纷进入到了农民手中,“烤烟摩托”、“核桃摩托”确实为村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随着机动车的增长带给村民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村民没有办理落户和申请驾驶证的法律意识,尤其年青人买了车后,办牌办证观念淡薄,认为又要花一笔不小的钱,不合算,造成无牌无证车辆多,无驾驶证的驾驶人多,尤其是两轮摩托车;还有大部分的村民无安全意识观念,乘坐农用车、拖拉机或者是带“病”车,这些问题给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思考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失管、漏管的成因

成因:一是警力不足,经费不足导致了交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许多工作想到做不到,工作安排了没有警力去实施,更没有经费来完成,这是主要原因。

二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单靠交警一家根本无法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难题。根据省公安厅《关于基层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漾濞县交警大队积极和县公安局汇报,取得了大力支持,同时于2005年开展委托农村基层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工作机制,但由于对农村基层派出所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罚没款不能返还,而且当前的农村基层派出所也同样面临着警力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不返还还加重基层派出所的工作,所以委托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名存实亡,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农村交通失管、漏管的问题。

三是县委政府各职能部门没有履行相关的职责,各乡镇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道路交通事故产生一种侥幸心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思考五: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公路隐患排查工作难点

成因: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和排查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然而年年整治都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行,农村道路交通网络还未完善,许多村镇还没有通公路,为此每一年政府都投入资金来开路,全国的新开通道路在逐年增加,但是这些逐年增加的公路里程

却没有配套的交通设施,而且政府部门追求的只是达到开通公路的目标,却没有维修和增设交通设施的观念。二是由于地放财政收入较底,对新开通的公路没有专项经费进行维护和治理,无力增设相关的标志标牌。三是自然灾害的毁损,使许多临山道路因水毁而被破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思考六: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难点

成因:一是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已经掀起了“五进”高潮,面上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已经展开,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让全县各族人民都明白交通安全是什么一回

事,但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多数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看着其他人因交通事故受伤也无忧患意识,把它当成是平时生活闲聊中的调味剂,无交通安全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是单靠交警部门的宣传,显然势单力簿,影响力较小,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宣传部门不直接参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只不过是处于“偶然自愿”或“友情赞助”,专门的媒体广泛宣传还得靠交警部门出资出力,上下协调,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因此,即使是交警部门摇旗呐喊,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又热烈,但毕竟只是一个部门的内部事,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仍然孤掌难鸣,难见实效。

三是宣传内容单

一、枯燥对被宣传人群无吸引力。

三、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难点的几点对策

结合漾濞县辖区多年以来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些初浅管理经验,对以上所提的工作难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对策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大警力投入,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1、加大基层交警中队的建设

积极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解决当前警力不足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辖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化的建议建设基层交警中队,解决地处边远乡镇的地理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紧紧结合当前的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辖区基层中队的建设,明确对新建交警中队的管理、规划。但是从短时间内无法一时解决基层交警中队面临的警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客观上要求当地的政府解决一部分编制。

2、狠抓基础,苦练基本功,科技强警、政治建警向素质要警力

根据公安部对全国公安机关的要求,提出了从2005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基层基础工作年的建设目标,紧紧抓住机遇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我们基层交警大队应该明确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在于狠抓基础,苦练基本功,走科技强警、政治建警的正规化建设方针,从民警的素质抓起,切实提高基层民警的素质,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明确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加强基层民警的基本功和素质教育,达到一警多能的建设要求,从主观上解决当前无法弥补的警力不足的问题。

3、科学合理部署警力,不浪费仅有的警力资源

整合有限的警力资源,科学合理部署警力,改善勤务机制,有效发挥主观能动空间;从2004年以来**交警大队根据辖区道路交通实际,以动态管理为手段,对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上的两个红绿灯岗亭进行错时管理,打一个时间差,要求民警和协管员上午和下午提前30分钟在广大干部职工上班的人流高峰期进行重点管理,维护交通秩序、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通行效率,规范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另一方面安排警力分组对辖区的重点路段进行夜间巡逻,基本杜绝在夜间飚车、酒后驾车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对策二: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增收节支,合理安排,请求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当前全国上下都开展了许多专项整治活动,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非常重视,争取将专项整治活动列入预算经费,使整治工作有经费保障,可以落到实处。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打好经费开支的算盘,合理安排有限的经费,该节省要节省,保证将所有的工作经费用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上,认真收集交通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带来的危害,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引起高度重视,争取得到支持,加大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减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将不属于交警部门管辖的工作交还给相关职能部门。

对策三:分析当前交通安全严峻形势,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根据当前全国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漾濞县交警大队积极结合本县辖区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情况向县委、县政府作了重要的汇报,并将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通过调查整理成册报县委、政府,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并明确提出了全县各职能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各家职责,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将关联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管理纳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到道路交通运输及道路交通安全在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把交通安全管理纳入政府管理考核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各级交通安全管理组织,落实人力,落实措施,实行一级向一级负责。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县、乡、村领导要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切实将事故预防工作从源头上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对策四: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契机,实行农村道路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战略的大转移。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人、车、路和社会环境是交通管理的四大要素,其中人是关键要素。从多年来发生的农民交通违法和酿成的交通事故来看,大多数系许多人的交通安全常识欠缺和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无知造成的。特别是像漾濞这样的山区县,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单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的人货混装,有的抱有侥幸心理开“病车”、报废车或者农用车、拖拉机载人严重突出等等。自2004年以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开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但从

目前工作实际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还存在力度不大、普及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开展农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深入浅出形式多样,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开办专栏定期开展法规、案例讲座等;漾濞县通过向县委政府汇报后,形成了由县司法局、教育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多部门联动齐宣传的良好局面,深入乡镇村寨开展宣传教育,真正让全县各族人民树立遵规守法、远离事故的交通安全意识。

对策五: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三级协管员“四支队伍”的建设,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网络化建设工程,形成长效机制。

农村交通安全网络化建设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管理,遏制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工程。漾濞县在安全生产工作会上明确了建立县、乡、村三级“四支协管员队伍”的工作体系,设立在县安监局、各乡镇领导下的安监办,主要对乡镇一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完成;明确县级以上的副处领导干部联系乡镇,乡级的主要领导、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乡安监办联系行政村并设为义务协管员,不发放任何补助,但必须依照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完成对辖区乡镇的机动车、驾驶员台帐的建立,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及掌握辖区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分布、查处以及及时上报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指定全县65个行政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为兼职协管员,主要完成对所在行政村的机动车、驾驶员台帐的建立,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及掌握辖区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分布、查处以及及时上报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同时发放每月50元补助,并纳入县财政预算,年底由县安监局根据年终对行政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的考核情况进行兑现,从行政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入手,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将整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了政府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年终考核中。

对策六:加强路面管控,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通行能力。

根据目前的情况,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是无证驾驶、驾驶未检车辆上路行驶、客货混装、违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为了遏制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的继续蔓延,必须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自云南省开展低速货运汽车、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的专项行动以来,漾濞县交警大队将由大队领导带队指挥分成四个组针对辖区乡镇街天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情况深入各乡镇进行专项整治,同时严厉处罚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处以重罚,仅2个月的时间全县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度下降;另外一方面是全面对全县的客运车辆进行排查整治,实施对客运车辆一车一档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客运车辆的专门档案,对客运车辆的技术状况驾驶员的业余时间进行了摸底排查,完善了对客运车辆的通报制度,清理了客运市场,建立平安、畅通的客运交通秩序。

对策七: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农村的道路建设和与之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出行,给交通安全事故埋下了许多隐患。为此漾濞县交警大队于2005年结合二十周年县庆暨中国第二届核桃文化节和创建“平安县市”的有利时机,分组对全县辖区的重点公路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将排查结果以报告和相册的形式报告县委、县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要求县养护段和县交通局开展专项治理,并在2005年年底完成了整治工作达到了创建“平安县市”的标准。2006年4月结合当前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漾濞县交警大队适时提出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并被县委政府采纳后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上明确了在2005年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的基础上由县养护段负责国道和省道,由县交通局和各乡镇负责县乡村道路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同时给予县交通局专项整治经费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篇2

关键词:农村,防雷,对策

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 雷电灾害已成为我国三大危害程度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仅次于暴雨洪涝和气象地质灾害。近年来, 我国雷电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及损失总体呈上升趋势, 加强对农村防雷工作现状的分析, 完善雷电防御设备及措施, 切实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是气象工作者们继续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广大农村, 由于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 缺乏防雷知识和技术, 加之农村经济落后, 防雷减灾防御系统不健全, 导致农村雷电灾害安全事故频发, 损失严重。

(一) 农村人员缺乏防雷减灾科普知识

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且迷信思想严重, 认为雷电灾害是“天意”, 影响了防雷工作的开展。此外, 农村居民普遍缺乏防雷减灾知识, 防雷意识薄弱, 认为雷电灾害无法预防, 不懂得在雷雨天气中如何保护自己, 往往遇到雷雨天气时, 选择在没有防雷措施的简易棚、凉亭下或容易遭雷击的树下避雨, 导致雷击伤亡。

(二) 缺乏防雷基础设施

1) 农村大部分的房屋未安装避雷网、避雷针和避雷引下线, 且房屋建筑结构内的钢筋没有和屋顶连通, 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没有安装接地网, 一些即便安装了防雷引下线但其设置不合理。2) 大部分农村通信线路、供电线路、电视接收天线、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有线电视线路等未安装防雷设施, 部分有线电视、供电及通信线路安装混乱, 架空线路太长、没有安装防雷设施等。3) 由于缺乏防雷意识和防雷减灾知识, 且考虑到建筑成本等因素, 建筑选址时忽略了雷电风险, 施工前没有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将建筑地址选择在了一些地下水及矿物质丰富的容易遭雷击的地方。4) 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 如集镇、室外场地、寺院等, 缺乏防雷设施。5) 农村居民的野外作业频繁, 由于野外缺乏躲避直接雷击的场所, 不得不选择在树下或凉亭等易遭雷击的地方避雨。

(三) 防雷减灾工作不到位

由于农村农村经济落后, 政府对防雷减灾工作的人力及财力投入有限, 防雷及建设主管部门对于农村防雷管理还不够深入, 防雷规范及防雷技术在农村还没有得到应用。

二、做好农村防雷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一) 加强农村防雷知识的宣传力度

要切实做好农村防雷工作, 首先应加强防雷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在各个乡镇及村居设置防雷宣传点, 并实时更新防雷知识及讯息, 树立村民的防雷意识, 普及防雷减灾知识, 提高广大农民的应急避险及自护救能力。

(二) 开展防雷技术培训

农村建筑物的建筑设计及施工队伍大多不是专业的实际施工人员, 缺乏防雷知识和技术。因此, 防雷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实际制定一些通俗易懂且经济有效的防雷技术教材, 并定期开展防雷技术培训, 培养农村防雷技术骨干。

(三) 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管理力度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监督管理, 将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作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将其纳入到管理规范中, 控制好农村房屋建筑的设计及施工质量, 建立健全防雷设计及施工的审查、监督制度。此外, 还应定期普查农村的防雷状况, 并将检查结果公布, 加强农村反隔离的监督力度。尤其要监督、指导农村企业、学校及公共建筑的防雷改造。政府在整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监督及调控作用。深入研究适合农村的防雷技术模型, 向农户提供免费的防雷设计方案, 并通过乡镇及村镇部门进行指导安装, 并在旧房改造中乏力推广和应用。

(四) 建立健全防雷基础设施

1) 合理选择建筑房屋的位置。农村房屋建筑应合理选择房屋建筑的位置, 避开遭雷击率较大的地区, 比如地形位置较高、接近河流、水塘等潮湿地区、地下金属矿藏丰富的地区等。此外, 应注意避开高压输电线路及移动基站等, 不要选择在高压输电线路或者大型铁塔的附近修建居民建筑。2) 接地处理。农村民居建筑大多比较低矮, 且屋顶没有设置防雷设施, 当遇到雷雨天气时, 房屋在遭受雷击后雷电流无法顺利地流入大地, 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整体结构中的金属构件连接起来, 如各层圈粱、房梁、基础钢筋、楼板筋、结构柱以及金属构件等, 并且将其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从而形成一个雷电维护网, 对整个建筑进行保护, 将雷击电场隔离在维护网外。此外, 农村的很多大型牲畜饲养棚及蔬菜大棚等都采用金属架结构或者金属板屋顶, 容易遭受雷击, 应做好接地工作。3) 加强家用电器的防雷。在家庭防雷中, 可以在零线与低压相线之间安装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 可以有效地防止雷击。也可以在将低压线路导入室内之前安装无间隙避雷器, 并在室内安装防雷插座, 以组成三重防护。在雷雨天气时应拔下电源插头, 并取出网络连接线、有线电视信号线及电话线。所有的金属外壳家用电器均应连接地线, 并应不定期地检查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 在选购家用电器时, 应尽量选择防雷电器, 也就是在安装了避雷器的家用电器, 如防雷电视机、防雷电话机等。4) 加强室外设施的防雷。农村居民建筑的房顶大多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不锈钢水箱、卫星天线以及一些软装饰物等容易遭雷击的装置, 在防雷工作中尤其要注意这些室外设施的防雷, 应在其周边安装避雷针, 或者根据相关规范设置等电位连接等, 以免在雷雨天气发生雷击事故。尤其是一些装有室外天线的居民, 应安装好避雷针。避雷针应高出电视机室外天线, 并且超出的高度应高于天线的高度及避雷针的高度。此外, 避雷针与室外天线、接地线与室外天线之间的距离应不低于5m, 不允许将避雷针安装在室外电视机天线上。

三、结语

农村防雷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要切实地做好农村防雷工作, 确保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及农村居民的积极配合。通过加强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农村人员的防雷意识和自护能力, 建立健全相关防雷管理制度, 完善农村防雷设施, 可以有效改善农村防雷现状。

参考文献

[1]周炳辉, 黄燕娣.如何加强农村雷电防御工作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 (上半月) , 2012.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篇3

各级人民政府主导,各级公路、交通部门以实施“公路安保工程”为着力点,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国家投入,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推广咸阳模式,建立健全农村道路四级管理网络。按照公安部和省政府召开的咸阳现场会的安排部署,建立县、镇、村、组四级交通安全管理网格,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发挥民力无穷的作用。县上成立常设机构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县财政、公安、安监、交通运输、农业、教育、卫生、宣传、住建、运政、交警、农机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采取多种方式,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切实增强农民朋友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是交警大队组织宣传民警和辖区中队,采取走村入户、散发宣传资料,组织宣传车等一系列方式开展交通法规知识宣传。二是镇村、单位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需增加交警专项编制,扩建乡镇交警中队,扩大交通安全管理覆盖面。省编制办应落实省政府纪要精神,尽快调研出台编制政策,为基层交警大队增加编制,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空出编制招聘年轻警员补充一线,同时必须扩建交警中队,扩大交通安全管理覆盖面。

修订完善交通安全法规,尽快建立交通事故处理保障机制。调高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保费和赔偿额度,增设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和伤员救治保证金的规定,同时部、省出台政策法规,解决农村地区车辆无牌无证的问题。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篇4

编者按:本文对青海近几年来农村工作及劳务输出中出现的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牧民劳动技能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供参考。

最近,与省委办公厅、省农牧厅有关处室的同志,先后到海东地区的化隆、循化两县和海西州都兰、乌兰、天峻县及德令哈市,主要围绕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上半年农业生产情况、劳务输出及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与县、市、乡镇和村社的领导干部召开座谈会,走访农家牧户,详细了解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农牧民生产生活和劳务输出的情况,共同商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问题。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从总体上来看,这些地区的农村牧区工作围绕农民增收,实现小康目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农牧区发展形势喜人。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思富、人心思进”,精神状态好,致富热情高。主要表现在:

--广泛深入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各级党委和政府年初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的要求,把宣讲中央1号文件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学习宣传的要求,由领导干部带队,抽调党政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宣讲,及时把党中央xx的重农之心、系农之情和兴农之策传达到广大农牧民群众中间,使中央1号文件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同时,以多种形式层层分解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任务,部署农村牧区工作。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农牧民增收,落实减负和帮扶的各项措施,把宣讲工作与春耕备播、接羔育幼等农牧区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解决小额贷款、农资产品供应等突出问题,扩大蔬菜温棚和两用暖棚建设规模,促进农牧业增效,广大农牧民谋求发展,增加收入,建设小康过好日子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两用暖棚等设施富牧业建设提高了牧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牧区养殖业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随着我省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强,牧区“四配套”、“五配套”等建设步伐加快,两用暖棚效益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农牧民要求建棚的积极性很高。如,循化县积石镇大别列村全村173户,建设两用暖棚100栋,牛羊育肥贩运户达100户之多。每户每次育肥规模300多只,每只利润70元左右。(据粗略统计,富裕户户均年收入可达10万元)。天峻县近两年建设两用暖棚110座,暖棚的建成和使用,使仔畜成活率比以往提高10--15个百分点,育肥每只羊可增收50—100元,一个棚仅冬春育肥一项就可增收5000--10000元。

--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注重创特色、出效益。各地在农牧业结构调整牛,依据区域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特色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无公害蔬菜、中藏药材、花卉、食用菌等特色种植比重持续上升;二是订单农牧业面积明显增加;三是优势农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表现在川水地区以设施农业为重点,蔬菜面积扩大,浅山以避灾农业为重点,马铃薯种植面积集中增加,脑山地区以生态农业为重点,油菜规模上升;四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公司联农户、农户联基地、基地联公司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一些地区初步形成,龙头企业正在发挥越来越太的作用。如,循化县清水河东下庄两椒种植基地(700亩。亩产2000公斤,每公斤售价1.2元。),德令哈市洋嘉公司的紫花苜蓿(8000亩)种植基地、柴达木高科技药业有限公司枸杞、藏木香、亚大黄等中藏药(4600亩)种植基地等。德令哈市柴达木高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循化县雪舟三绒集团、天香两椒公司、伊佳公司、仙红辣椒公司,乌兰县青海高原肉食品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兴起,加快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了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农牧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海西州部分乡镇在发展农牧业生产和提高农牧户规模生产效益方面有两大特色,一是坚持抓牛羊改良不松劲。都兰县加速黄牛畜种改良,加快出栏周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全县9个乡镇共设7个黄牛良种推广站,积极为农牧民推广新技术、提供种牛授配服务,今年全县可完成2000头品种牛的授配任务。该县察苏镇东山根牛改基地(省农牧厅两用暖棚建设项目)引进皮尔蒙特、西门塔尔等优良品种,促进农牧民增收。据了解,皮尔蒙特、西门塔尔等良种牛生长周期短,一般6--8个月即可出栏,母犊每头售价达5000余元,公犊为2000元左右。二是农牧民行业协会连接市场、为农牧民服务,真正发挥了作用。行业协会由农牧民入股作股东,以公司方式进行经营,一头扎在草原(庄稼地),一头连接市场,成为农牧户发挥集体力量走向市场的“桥头堡”。如,天峻县新源镇的城郊牧民种菜养羊协会和天棚地区牧民种菜养羊协会,协会成立之后充分发挥作用,为牧~系畜产品销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减少流通环节,仅在去年牛羊毛销售一项就为牧民多增加收入4万余元,使牧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的绒山羊协会,以绒山羊改良为重点,配合镇、村两级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既面向市场,又心系牧民,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劳务输出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政府开展劳务服务促进了转移。化隆县将农民的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农民工的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该县劳务输出人数达89314人(次),劳务收入为11160万元,人均创收1250元,占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的40%。化隆的清真餐饮业更是创出了大产业,创出了知名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省外各大中城市从事清真餐饮业的化隆农民多达4000余户2万岁人,年户均纯收入大都在1--3万元之间,经营好的甚至达到10—30万元之间。海西州都兰、乌兰、天峻三县和德令哈市,循化县等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餐饮、运输、建筑等行业,务工收入较好。化隆县鼓励、引导、组织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县政府为外出务工者发放《劳务输出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劳务输出优惠政策》,制作《外出务工人员指南》,在全国各地设立劳务服务站(已设立32个),为在外务工人员服务。近年,又选派乡镇干部带队外出务工,到劳务站工作,抓信息服务,对推动本县劳务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海西、海东等地区的农村牧区工作和农牧业生产总体形势良好,劳务输出及劳动技能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成效,但在新形势下,农村牧区的发展、农村剩余输出及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给予重视。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各地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虽然得以加强,但农牧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暖棚、围栏特别是定居点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以水利为中心的灌区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渠系不配套等问题突出,成为当前制约海西等地区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业生产效益的“瓶颈”。同时,由于对农村牧区社会事业投入不足,部分农牧区通电、通水、通路、通信能力比较差,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设施较为落后,直接影响到农牧业生产效率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截止到2003年底,海西州有130个村没有卫生室、21个乡没有中学、155个村没有小学、5个乡和132个村不通广播电视、18个乡和203个村不通邮、这与农牧区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二是农牧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地理条件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我省农牧区亦有突出表现。川水地区和国道、省道公路、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已彻底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生活。这些地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活、商品意识强,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在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对比较好。像海东地区的化隆县谢家滩乡、群科镇、循化县积石镇,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察苏镇、天峻县快尔玛乡、新源镇和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电话、彩电、电冰箱、摩托车、照相机、高档家具等已经普遍进入农牧民家庭。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2003年全镇牧业人均收入达到4738元,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镇。而浅脑山地区则由于自然条件严酷、部分农牧民群众依赖土地的思想严重,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生产经营方式单一,仅靠种植业增收难度很大,受文化水平、劳动技能、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收入渠道狭窄,加之全省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又都相对集中在这一地区,群众收入低飞家底薄,贫困面很大,农牧民增收和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浅脑山地区人均耕地大约在2.5亩左右,家庭绝大多数的收入主要集中在原本贫瘠的土地上。在正常年景下,小麦亩产200—250公斤、油菜120公斤、马铃薯1400公斤,按每公斤小麦1元、油菜2.5元、马铃薯0.5元计算,每亩小麦的收入为200—250元、油菜为300元、马铃薯为700元,按每户4口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只有625元--1700元之间,这其中还不包括劳力和化肥、种子、农药等投入,若遇灾害天气,农作物的产量大幅下降,甚至绝收,这种完全“靠天吃饭”的生产经营方式,单是维持日常生活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发展。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近年来,农村牧区在结构调整上各展所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上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全国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在农牧业增加值中非农产业所占的比重很低。现有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带动面不大,订单农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缺乏对农村牧区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循化县仙红辣椒公司2004年计划收购加工5.90万公斤红辣椒,而全县年生产辣椒2200万公斤左右,该公司仅消化了全县辣椒的四分之一。此外,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建设迟缓,市场要素发育不全,诸如交易场所、信息网络、仓储运输等设施建设落后,绝大多数的市场仍停留在“马路市场”的水平上。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偏少,金融信贷体制和诚信建设相对滞后,金融部门提供的贷款数额小、周期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和作用。农畜产品缺乏稳定流畅的销售渠道,仍存在周期性卖难的问题,农牧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四是农牧民劳动技能单一,劳务输出就业门路狭窄。目前广各地区农村牧区劳务输出势头强劲。一些打工者不仅自己创出了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而且带活了一片,富裕了一方。但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省劳务输出群众自发性强,农民劳动技能单一,主要是缺技术,干体力活的多。输出前的培训规划性不强,实用技能培训尤其不够。有的地方对农民工输出前培训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为农民工服务,在信息收集、宣传动员、组织输送、跟踪服务,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各环节上仍有许多工作可做。另外,对进城务工人员在土地征用、城市增容、户籍、工商、税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限制;我省城镇产业聚集效应和人口聚集效应水平比较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容量较小。据统计,2003年海西州农牧民转为城镇人口的只有3936人;而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进入城镇的达到了11.92万人。

(三)1、抓住农牧区“六小工程”建设机遇,促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我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单

农村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察通村公路建设

时间:2010-01-27来源:曲靖市人大 作者:尹 钰 点击: 431次

------分隔线----------------------------

富源县老厂乡地处富源县城东南部,距县城98公里。全乡总面积23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09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有9989户41403人。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485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无烟煤储量38.9亿吨,萤石1.5亿吨,锑矿1.707亿吨,硫铁矿3.26亿吨,具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无烟煤、莹石、锑矿、硫铁矿等,素有“八宝之乡”的美誉,是“西南最大的无烟煤田之乡”。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老厂乡的经济社会得到大发展,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公路建设为例,2003年以前,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一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境内没有一寸沥青路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晴通雨阻的现象十分突出,群众应声载道,尤其是各企业法人更是有苦难言,丰富的矿业资源优势不能转变为经济优势,仍然是全省扶贫攻坚之

自2003年投资1972万元修通第一条25公里的通乡油路以来,先后投入资金6682万元建成油砼路94.938公里,形成了以富长公路、东羊公路为主干,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辐射全乡的交通网络(其中矿区油砼路49公里、东羊公路改造18公里),村庄道路硬化率达80%,拖竹村委会、拖竹矿区,大格村委会、大格矿区,老厂村委会等共六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实现村村矿矿通油砼路,使老厂乡的通油砼路里程达101公里,成为全县通油砼路里程最长的乡镇。但是,如何加强对公路交通的建设和管理,破解农村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老厂乡人大主席团针对农村公路交通中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组织部分县乡人大代表进行了视察。形成以下视察报告:

一、老厂乡农村公路交通现状

至2008底,全乡公路通车里程362公里,油砼路通车里程101公里,9个行政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60余公里,其中省道1条25.7公里,县道1条16.4公里,老厂、拖竹、大格、新角、黑克和迤德黑六个村委会已通油砼路;119个村民小组通公路,通车里程达362公里。为改善交通状况,投资82余万元,管养地方公路35.4公里,提高了公路好路率;投资273万元改建新角、迤德黑通村公路5公里;迤亮公路老厂段运煤专线完成投资280万元;启动了押租、者米、新堡的通村公路建设。2008年,基本实现了通矿公路油路化、通村公路畅通化目标,形成以乡政府所在地为中枢,连接富村、十八连山、黄泥河、罗平老厂的公路网络,公路建设呈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通车里程逐年增大,技术等级逐年提高,路面状况不断改善,通达深度不断增加,农民出行更加便捷的良好局面。但是,目前全乡仍有3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而且乡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养护难,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适应。

二、老厂乡农村公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我乡农村公路交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仍然滞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对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数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3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多方凑资,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使我乡境内的省道、县道,通行政村公路、通矿公路提升了路面等级,但公路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很突出。拖竹矿区、大格矿区通油砼路里程长达84公里,基本实现村村矿矿通油路;而以农业为主的押租、新角、者米、新堡、迤德黑、黑克等村委会占有三分之二以上人口,但通油砼路里程少,仅有17公里,且通行政村、自然村公路仍然处于晴通雨阻的状况。

(二)农村公路管理不到位

1、养护不到位。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使其养护管理需求与养护管理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的同时,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升,油路、水泥路里程不断增加,不仅需要的养护经费迅速增加,同时对养护设备、养护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建好的农村公路由于重建轻管、水毁等自然灾害,或者因为养护经费缺乏而失去通行能力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乡有省管县道1条25.7公里(富村至四角地),县道1条18.6公里(东羊公路),乡道129公里,村道188.7公里。按照公路管理体制要求,省管县道属于国道,由省公路局下辖的富源公路养护段养护,具体由富村道班负责;县道由县交通局管理,具体由富源县地方公路管理段负责;乡村公路由当地政府负责养护。但结果是省道省不管,县道县不管,完全成了当地政府的事。如省管县道富村至四角地公路老厂段k13-k13+300(得村)、k16-k16+100、k27+000-k30+200(尼其克至新寨)、k31+200-k35+100(发冲槽子)等,多处路面损坏,排水沟堵塞,给行车及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隐患,不见养护部门及时养护,为保证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乡党委政府只有对损坏路面进行维护;而县道东羊公路于2006年改造成沥青路面以来,由于没有交工验收,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也没有纳入管理,导致乡党委政府既要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乡村公路,还要负责省道县道,加之乡级财政困难,资金有限,只能是见子打子,不能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目标。

2、路产路权维护难。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建房或从事其它生产生活活动,大部从村庄或村内移至公路沿线进行,但村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导致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淡薄,肆意在路面上倾倒泥土垃圾、堵塞排水沟、排放污水、占道经营、毁坏路面等现象随处可见,甚至阻碍工作人员对公路的管理,给公路的管理带来困难。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维护工作,省道属于省管路政大队管理,县道由县路政大队管理,但是省管路政大队没有对富长公路进行巡逻检查,更谈不上管理;县路政大队由于人员数量有限,人员少、战线长等因素,对县道管理不到位。乡道村道只能依靠乡政府,对所辖范围内的乡、村道路进行路产路权维护,但由于没有执法权,管理效果不佳,导致村民侵占公路的路产路权突出。

(三)农村公路运输安全状况突出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积极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采取培训、发放宣传资料、路检路查等,全面提高驾驶员素质和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投入资金12.8万元,针对危险路段实施安保工程;强制运输车辆投保第三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加强了节假日期间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特别在农村由于路况差、车况差及驾驶人员素质低,抢客、超速、超载,农用车载客现象突出,安全生产基础仍很薄弱,形势依然严峻。

三、老厂乡农村公路建设对策与建议

当前,老厂乡已率先实施整乡推进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加快农村公路交通运输健康稳定发展成为公路交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公路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派出、司法、村建、煤炭、国土、交通、环保、电力、农机、各村委会总支书记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分有和,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在乡镇成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以交通管理所或养护公司的形式组建,各村委会设一名公路协管员,负责对乡村公路的规划管理。三是建立抵押金制度。凡在公路沿线从事生产生活的单位和个人(如建房、加水、建厂、开矿办企业等)都要缴纳风险抵押金,抵押金费额农村建房户缴2000元、加水点5000元、厂矿企业缴20000元,凡是侵占公路从事生产生活或者严重影响公路管理的,限期整改,扣除抵押金,情节严重的交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四是加强与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构建多管齐下的部门联动机制。既要加强与省管公路部门的沟通协调,又要加强与县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既要加强与县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又要加强与项目管理部门的协调。五是加强客运站点建设,强化对农村运输的管理。

(二)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要筹集资金修路,二要筹集资金养路。在资金的筹集上,要采取财政挤一点、项目争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出一点、市场融资一点等多种方式凑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在项目的实施上,采取分段实施、实施,积极动员企业修建矿区公路的方法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先实施,无条件的地方后实施。同时,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以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公路交通做到年年有项目,年年有改善。

(三)加大宣传,广泛动员,营造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要采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采用简报、宣传单、横幅、展板、巡逻车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宣传,要宣传公路法、道路管理条例、路产路权政策、农村公路管养政策等等,要让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得到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要让群众体会到农村公路就是他们自己受益的,要让他们自觉监督、自发维护,尽快形成全民爱路、护路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开展警示教育,对严重侵占路产路权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用鲜活的事例教育群众,起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再一方面,路政部门要加强巡逻巡查,及时处理侵占路产路权的行为,把侵占路产路权的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

曲靖市以建设创新型行业为目标,以“三个服务”为立足点,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目前,曲靖市还有311个行政村公路达不到等级公路的要求,2846个自然村不通公路,严重的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今年,曲靖市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市委、政府提出今后十年内要努力完成2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目标,今年将有2.51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3 1亿元,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市交通局自筹1000万元,并争取贷款1亿元。

曲靖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成立强有力的工作机构,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积极构建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自愿出一点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形成多方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合力。各相关部门要简化行政手续,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要切实把握好建设的规模、标准和程序,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标准。要尊重农民的选择,不修农民不需要和不愿意修的路。在路线方案选择上,要处理好工程建设与耕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系,始终坚持尽量利用老路改造,尽量不占用耕地,尽量不进行大拆迁“三个尽量”的原则。避免大挖大填,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农村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此外在今后五年内,将“十五”期间修建的22个乡(镇)480公里的弹石路全部改造为油路或水泥路。

家乡那条路2011年05月30日 阅读: 7 来源:富源县文联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敖 华

2007年下半年,煤炭湾至凤凰山的运煤线正式开通,煤炭湾段接富法公路(富源至法凹),凤凰山段接富曲老路(富源至曲靖)。对于名不见经传的站马地来说,算是百年难遇的大喜事,因为运煤线从站马地的村庄直穿而过,从此,这里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站马地是我的家乡,交通巨变令我兴奋不已。

作为人民教师的我,每次从后所乘车回家,虽然苦于没有直达车,往往要从富源城绕个大弯。值得庆幸的是富源县城至站马地这条城乡路上,不定时地跑着家乡的歪牌车,只要上了乡村歪牌,唰唰唰,一刻钟左右就到村口了。路上除了跑着歪牌客车,还有摩托车、电动车、农用车、轿车,当然,数量最多的是煤车。毕竟,这条路担负着后所和中安两镇的煤炭运输,有的运往羊尾哨火车站台,有的运往白水火力发电站,有的散销省内外各地。至从线路开通以来,车辆往来如梭,不分昼夜,热闹非凡。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可说得不假,道理也很深刻。就拿我的父老乡亲来说,至从土路变成柏油路以后,他们好像都变了个人似的。以前很懒散,只满足于种好洋芋、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广种薄收,多劳少得,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现在很勤快,有头脑,思想意识产生较大飞越。有的开始种薄膜蔬菜,有的开始养大河乌猪,有的开始承包水库养鱼,有的开始承包山林开农家乐,有的承包石山开石塘,有的在路旁开修理店或洗车加水店,有的在村口开杂货店,有的骑着摩托车去打工,有的跑歪牌车送客,有的买农用车搞物资运输„„村民们之所以敢甩手大干,就是因为交通便利,距离县城总共才十来公里,城乡贸易有着明显的地域优势。

至2010年底,才三年时间,家乡的村容村貌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朴实无华的父老乡亲们,凭着内心的执着和务实的劳动精神,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家家户户的存折里多少都有些积蓄。近年来又赶上文明村建设的浪潮,村民们纷纷拿出手中的钞票,添上国家的部分补助,村庄也改头换面,像是刚出嫁的姑娘。村庄里的毛毛路和门前后院也打了水泥地板,房屋的外粉刷统一标准,下灰上白,比例恰到好处。遇上危房,国家按照平方面积有很高的补贴,于是新起高墙,设计新颖,让住户住着舒心,睡着放心。家家门前都设计了小花坛,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栽种花卉,既保护了生存环境,又能提高农户的审美水准。卫生圈的兴建,政府免除审批手续,还有部分补贴,多数农户都兴建了卫生圈,扩大了生猪养殖。和卫生圈联系在一起的是新建的厕所,彼此相邻,粪便统一排放,非常卫生。沼气池的建设也接踵而至,卫生圈和厕所的粪便直接排入沼气池,变废为宝,成为烧水做饭的宝贵绿色能源,造价低而利用率极高,村民们觉得很实惠。有经济实力的农户,盖起了小洋楼,紧跟时代潮流,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装修一新,高雅舒适。所有的建筑和设施,与村庄里的竹林、杉树、板栗树、红杨树相匹配,和谐自然,相映成趣。

在我记忆中,八九十年代的家乡是很落后的。土基房随处可见,村内外一片脏乱,这里有鸡屎,那里有牛粪;这里有水塘,那里有土坑;这里码着一堆柴,那里放着一垛草。村民的穿着也寒酸,衣衫单薄,沾满泥浆或土灰;鞋子就更脏了,尽是秽物,不忍入目。怎能不落后呢?家乡那条路坑坑洼洼,山高坡陡,外面的货物很难运进来,村里的农产品很难运出去,给人们的感觉是致富无门、束手无策。于是,家乡那条路的新建和改造一直成了祖祖辈辈的心愿。

家乡那条路带给我的痛苦记忆很多,我就捡几件刻骨铭心的事例说说吧!凤凰山岔站马地的入口二百米处,以前是一个近六十度的大斜坡,山脚有一股地脉水汩汩而出,导致土路成了一滩烂泥。记得有一年,一位村民搞新房建设,请一名拖拉机手到富源城运沙子,车子到了泥潭处就再也上不去,车轮深陷泥浆,动弹不得。司机试图加大油门冲出泥潭,而他徒劳的努力,使两只前轮一个劲地打滑,轮子转得飞快,但就是不前行,反而溅出许多泥浆,像是公园里过节时的喷泉,喷得司机浑身上下都是,连脸面也没有放过,像是满脸的疙瘩或麻子,司机显出一副无奈状,面对热情的男主人,也就不好发作。不一会,男主人的儿子拉来了一头膘肥体壮的老黄牛,并带来了一根牢靠的缰绳,其用意不言自明,主人是想靠畜力将车辆拖出泥淖。一切准备就绪,儿子拉着鼻绳,男主人用荆条拼命鞭打着黄牛的后臀,司机认真地掌控着车辆的方向。刚开始的时候,黄牛因畏惧主人的暴力,四蹄竭力向前迈进,挣扎了好几分钟,老牛最终也只能迈出一两步。看到车轮向前移动寸许,主人认为希望在即,生怕老牛打退堂鼓,于是继续牛臀加鞭,力度比先前更猛烈了些。老牛拿出吃奶的力量继续挣扎,似乎在与敌人作同归于尽的搏斗,两只前腿都已经跪在了地上,好像在请上帝帮自己一把。它已经很可怜了,主人还以为它在偷懒,荆条变得更残暴了,可能是老牛的痛苦已经达到了忍耐极限,它只好冒着被肆无忌惮的主人痛打的危险向后退了回去。牛虽然退了回去,但手扶拖拉机并没有立即停火,皮带盘仍然转得很欢,还发出嗡嗡嗡的急促声。只听司机惶惑地急吼:“不好!不好!”随着司机的喊声戛然而止,惊险的一幕出现了,黄牛柔长的尾巴被搅进了急速转动的皮带盘,黄牛的挣扎状令人苦不堪言。司机迅速熄了火,转盘还是转了几十圈才停下来,等现场鸦雀无声,黄牛的尾巴已经摆脱转盘的蹂躏,不好的是长长的一节尾毛断在了绞盘里,牛尾的后半部分脱了一层皮,红红的,还有鲜血渗出,亲临现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毛骨悚然。最难过的,当然还是喂养它的父子俩。

凤凰山山脚的泥潭再往前走一公多里有个弧形的大弯,旁山上的松林非常厚密,属于凤凰山的主峰,是本县掩埋死刑犯的地方,阴森恐怖。就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刚好给抢劫犯以可乘之机,那些提着脑袋玩命的不法之徒常常就隐藏在森山老林,一旦有单身人或弱势群体出现,老弱病残孕,一个都不会放过。记得我的一个堂大伯,一天从县城赶集步行回家,行至此处便惨遭毒手。大伯描述到,他的双眼被歹徒从身后用黑布蒙上,双手被向后反剪,自己的背篓被劫走,衣兜也被翻了个遍,总共被抢走四百多元的物品和四十三元五角的现金,这在当年是全家大半年的收入啊!钱财被洗劫一空也就算了,问题是大伯的那双胳膊医治了一个多月仍有麻木酸痛之感,这不能不激起全村人对歹徒的痛恨和对受害人的同情。

光拿他人说事,别人可能会认为我在虚构故事,一派胡言。接下来,我也说说我和姐姐的幸和不幸吧!有一回,我和姐姐背着洋瓜去县城卖,走到大转弯的时候,突然从森林里出来四个彪形大汉,我和姐姐都很害怕。还好,学校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上曾教过我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我灵机一动,迅速回过身去,朝后边看不见的来路大声喊:“大家走快一点,你们怎么那么慢呢!”正当歹徒们立在原地迟疑之际,我和姐姐迅速走过大转弯,接着跑步前进,五分钟后,我们才完全摆脱危险地段。这一次的遭遇,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对于两个未成年人来讲,不亚于死里逃生。从此,若没有三四个搭档,我再也不敢从那道鬼门关经过了。

除了上面讲述的两段路,最令人头痛的就数村后的烂泥塘了。这一段的地质也很特殊,近二十米的路段全是紫沙,一年四季都有二指宽的清水从路上流出来。村民的运输又都是靠牛车,铁轱辘的压强又很大,泥塘越撵越深,最深处居然有一米多。每到一年收洋芋和玉米的季节,恰恰雨水多,隔一天甚至几个小时就下一阵雨,而山地离村庄有好几公里。若是完全靠人力来搬运,肯定要忙到牛年马月,粮价都盘成了肉钱,那绝对是吃亏的买卖。算算成本,觉得用牛车运庄稼要合算些,于是,牛车还得继续派上用场。想起牛车拉着庄稼过村后的泥塘,我至今在内心还会感到一阵酸楚。每年搞收割,我家是这样安排的,母亲和姐姐整天在地里劳动,我和父亲在运输时间之外才协助她们。一旦牛车装满,我和父亲就一起护送牛车回家。平坦路段,父亲有意让我拉着牛绳,学学赶牛车的本事。作为农村男孩,如果不会赶牛车会被别人笑掉大牙。牛车一到房后的烂泥塘,父亲赶紧接过牛绳自己牵,因为他对泥塘里的情况一清二楚。哪里有淤泥,哪里塘子最深,哪里是夹槽,哪里有老树根,父亲如数家珍,不过,这些都是父亲吃过苦头后才会有的收获。车轮陷得太深,我和父亲赶紧用锄头刨稀泥,以此减轻牛车的阻力。然后,我用竹棍猛抽老牛,父亲走入稀泥,扶在肮脏的车轮上使劲向前推。老牛被折磨一通仍然不能前进,我也只好步入泥潭了,父子一边嘴上大声吆牛,一边用双手推车轮。若还不成功,只好搬下一部分庄稼放在路旁,等牛车走出泥塘后,再将路旁的庄稼拾上车。之后,稀泥装饰过的父子才能赶着一辆稀泥装饰过的牛车尴尬进村。

如今,那些心酸的现实已经成为过往。光滑的柏油路清洁宽敞,奔跑的车辆欢快自如,来去无防。凤凰山大转弯一带,有老板投资建了煤场,电煤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再也不会有抢劫事件发生。村民若去赶集,乘坐歪牌车马上就到了富源;事情办理好,乘上车马上又到了村庄。家乡那条路的改变,使村庄的容貌和村民的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变带万变,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很大的进步。以前,我听到旁人说起站马地的路很难走,心里感到很自卑,觉得站马地人好像五官不全或低人一等。现在说起站马地的路,人人都竖起大拇指,我也感到很自豪。

年来,我县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着眼于建立和谐的矿村关系,以矿村经济社会一体建设为载体,采取“百企帮百村,矿村合作共赢”的新农村共建模式,促进了矿村稳定和谐发展。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篇6

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及思考

王雅媛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让所有的孩子有学上则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保山市的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学校教育目标偏差、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等因素,导致了近年来保山市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逐年递增。本文围绕着目前保山市出现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和控辍保学工作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 云南保山 农村 中小学 辍学现象 问题

对策思考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在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子孙后代,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教育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尽管当前社会对教育部公平现象关注日趋强烈,但更多的主流民众社会注意力大概都放到高等教育入学录取招生上面,而个人认为,具体到我假期回家了解到的家乡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又开始出现,并且辍学率有逐年攀升的趋势,有的县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中小学生辍学现象,教育公平的聚焦着力点应该前移,如果连实行了20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能有效保证,又从何侈谈教育公平?因此,我对家乡当地的农村中小学辍学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了解了目前教育部门控辍保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了自己不尽成熟的思考。

农村中小学“控辍”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首要义务,也是关系到“普九”工作能否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的重要一步。现在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非常重视,保山市更是将巩固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考评内容,采取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保山市政府在政府工作中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三年巩固率达94%以上”纳入对县(区)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指标内容,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一票否决”。但在区域内不少地方,辍学问题依然存在,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影响着彻底解决辍学问题。

一、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管理仍有疏漏 保山市部分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控辍保学”的制度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档次、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对基础差、学习跟不上、纪律差的学生做不到有针对性地补差和细致地思想教育,教育方法简单,致使少数学生因此原因而辍学。部分初中生在小学阶段时学习水平就与同年级同学有差距,进入初中后,由于知识基础差,又没有真正得到因材施教,加之学校、教师关心不够,关注较少,因失去学习兴趣而辍学。

(二)部分学校学校培养目标偏离

在具体的教育部门调查中,保山市农村中小学73%的教师认为农村学校仍以升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指标是升学率,上级主管部门也把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的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除了晚作业外,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午作业。对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压力而辍学的占85%,对在校生调查“学生辍学原因”时,认为考试压力大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的,分别为86%和81%。

(三)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依然陈旧

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而让子女通过接受教育,跳过“农门”,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最现实手段。正 是在这一信念支撑下,不少农民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地送孩子去上学。但是,当他们发现孩子升学无望时,就会觉得送子女上学是白花钱、浪费时间,有的甚至认为,既然升学无望,与其让孩子在学校混,还不如早点出来务农、做家务或打工挣钱,即使挣不到钱,起码也不用再付出。因而不支持子女上学,有的甚至逼迫他们辍学。虽然,这类辍学生的比例并不算高,但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

(四)新“读书无用论”抬头

农村部分家长看到身边一些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也能挣大钱,而自己的孩子学习差,升入理想的学校又无望,加之受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影响,便产生了“在学校读书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错误思想,放任子女放弃学业而过早的走向社会。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不少农村家长认为,“既然上学已经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何必再去读书”,还不如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对在校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赞同“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占70%;对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2%的辍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对教师问卷中超过50%的人认为现在“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盛行。

(五)留守学生教育缺失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和全国一样,保山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态而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 妻一同外出,因多种原因而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而引发了“留守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村中“留守少年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老人,他们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致使这些孩子缺乏监管,导致他们自律能力差,生活散漫,讲究吃喝,有的甚至逃学上网吧,有的早恋,有的被社会上的坏人利诱。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从而导致他们厌学、逃学,直至辍学。

二、对策思考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

学生辍学问题,其实质是个社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是法律对政府的要求。义务教育的三个本质属性,即普及性、强制性、公共性,这些属性的最终体现必须有赖于政府的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广播、墙报、标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使义务教育这个“法”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意识到送子女人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学生、家 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受教育意识,营造“读书有用论”的舆论氛围。

3.加大教育执法的力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基于此,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辍学学生详细情况,对不送子女读书的家庭,依法要求限期改正,保证辍学学生及时返校读书。

(二)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控制辍学工作,学校是主体。学校应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大面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1.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首先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负责人要知道,教师要知道,而且所有的学生,包括辍学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知道,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各种教育改革举措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革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侵袭和干扰。

2.加强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教育部门要从义务教育的基 本属性出发,把握好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学校和学生严禁以分数排名,更不能以分数作重点考核学校和教师。要不断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制度改革,制定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综合素质水平评价方案,鼓励建立和发展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的社会中介组织,建立教育内外部对教育质量进行双重评估和监控的机制,以便形成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教育评价制度。

3.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讲究职业道德,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已辍学的学生要热情关心,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重新就学。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精简教材内容,要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根除死灌知识、题海战术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校要建立学生课业负担和教育质量检测报告制度,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考试等教学基本环节进行动态监管,坚决纠正随意增加课时、加深课程难度,延长上课时间的做法,严肃处理下达指标、节假日违规补课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重视通用技术教育。农村中学的教育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开展通用技术教育,使升不了学的毕业生,离校后能有一技之长,能掌握一项技能。在课程设置上,要本着使学生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有多种出路和前途的原则,在开设文化知识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面向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 的校本课程,如农田水利资源开发,农药化肥使用,育种、植保、养殖技术,农作物深加工与营销,以及农村财会、商务等等。

5.积极探索对“学困生”的教育。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绩优生”、“留住一个易辍生”与“毕业一个合格生”同等重要的思想,关注关心学困生、单亲生、偏科生、贫困生、流失迹象学生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树立学习信心,解决厌学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

留守学生教育与监护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解决难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落实关爱留守学生这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就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需要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网络,防止其辍学。

1.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要充分发挥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农村初中学校学校要对留守学生问题给以足够重视,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学校留守儿童的底数和具体情况,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补充、变更 档案,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防止他们因亲情缺失而辍学。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农村初中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留守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加强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班主任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让留守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3)加强学校的娱乐、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学校课外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等情况,要通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工程的实施,加强娱乐和体育设施建设,培养留守学生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孤独寂寞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解决留守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确保入学和巩固。

2.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并非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庭教育也必须全面跟上,还应讲究科学的方法,彼此相辅相成。父 母外出务工时要与学校、教师保持畅通的沟通联系,以便随时了解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孩子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亲情。如果是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应充分发挥祖辈在教育孙辈方面的积极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3.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好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壁垒,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随迁子女入学的有关政策,按照“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扎实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工作。同时,应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在经费安排和资金调拨上对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倾斜,严禁接收学校向随迁子女收取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积极实施救困保障机制,使随迁子女不但能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贴,还能与当地城镇居民子女同等享受各项“免补”政策,让 随迁子女能够安心上学。

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保持平等,将有利于调节和缩小社会贫富的差距。换句话说,就算父辈贫穷,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保障所有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那么二十年后,也就能保证穷人的孩子可以和别人一样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那么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很可能摆脱父辈的贫穷命运。可是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不但将促使社会的贫富差距成几何级增长,使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而且,将可能使穷人越来越穷,世代受穷。因为他们将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来接受必须的教育,将永远没有机会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也就将永远无法摆脱贫穷。总之,新形势下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一问题最终不会再困扰我们,农村中小学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和百分之百的巩固率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资料:

1,《2004年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张玉林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2,《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谈松华先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篇7

一、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积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推进扶贫开发进程,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些都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和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又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能停留在原来只重视培训数量、输出数量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大量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形势,重新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观念,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放在整个扶贫开发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考虑。首先,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抓住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和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平台。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目标。

二、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基本现状

1、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机会减少。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生产企业产品滞销,特别是一批外销企业倒闭、停产,农民工就业岗位减少,导致相当一批农民工失业返乡。据统计,上犹外出务工就业总人数6.8万人,2008年10月至2009年元月,全县返乡农民工4.5万人,占外出务工就业总人数的66.17%,春节后离乡返工的3.1万人,占返乡人数的68.88%,仍有返乡农工1.4万人在家待业,占劳动力总数的20.5%。

2、就业岗位与就业需求矛盾较大。

以上犹县为例,每年初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生、复退军人达8000人左右,加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县内劳动力增加等因素,即使县域经济有增长、就业岗位有增加,但远远满足不了就业需求的增长速度,而且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的能力也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滞后限制了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

3、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偏低。

事实上,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就业观念等都难以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主要表现:一是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较低。据统计,全县文盲、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的22%,小学占14%,初中占61%,高中占10.3%,中专及以上的仅占5%。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财政紧张,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资金有限,导致全县8.7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经过专门技能培训的占70%以上,经过培训的人员中大多数是初高中毕业生,中年劳动力参加专业培训的人数只占1 1%;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差。相关部门只注重培训了多少数量,忽视学员的培训质量。目前有些培训基地,因师资和实验设备跟不上,生源多、实验设备少,出现“僧多粥少”现象,有的实验设备还是国内外淘汰的产品,导致学员在就业操作时“旧学无法新用”;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落后。受传统封建文化和市场经济利益的双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上因循守旧,缺乏进取精神,在接受新观念、了解市场信息、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难以寻找就业机会和获得较高的报酬。

4、就业管理和服务不够到位。

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都是自发行动,主要依靠亲缘、地缘、人缘等网络关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服务,有组织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顺利和低成本转移就业,形成了无序流动。在就业服务方面重视不够,政策措施不力,政府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形势需要,甚至存在歧视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权益得不到实质性的保障。

三、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的对策与措施

1、抢抓机遇知难而上。

抓住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大好机遇,在工业方面: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到当地工业园区办厂兴业,建成劳动密集型、产品畅销型、农民稳定就业型的工业园区。如上犹,可以以玻纤、制衣、稀土等工业企业为龙头,实现以工带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搭建平台。在农业方面:应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茶果、脐橙、毛竹、生猪、油茶、林木、蔬菜、水果、水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特别是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提高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叫响“梅岭剑绿”、“云片”、“绿月”、“银毫”、“绿色有机大米”等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再创名牌,再上档次,把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作为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再次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村劳动力有用武之地,再显身手。

2、加大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力度。

上犹目前拥有15万亩毛竹林,4万多亩茶叶,12万亩油茶,9万亩大水面,这些已经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大多分布在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如平富乡的上寨、油石乡的大小元,仅毛竹林分别就有4000多亩,梅水乡元村仅茶叶就有3000多亩,水岩、陡水大水面6万多亩。但是目前的耕作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加工简单,产品科技含量低,效益不佳。因此,在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农业产业技术的培训力度。据调查,上犹目前返乡待业的农民工有1.5万人,这些人以前多数从事模具、电子等工作,不懂农业技术,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注重送技术到村到户,以乡、村为单位,使其在室内学理论,在田间地头传授操作要领,使农民不出乡门就能接受到发展农业产业的相关知识,重新接受农业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使他们在家乡创业兴业,实现增收。

3、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力度。

政府要更好地出台一些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兴办农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培训投入体系,建立以财政扶贫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不同性质、不同对象参与、不同服务功能的投资体系,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总量,为农村劳动转移培训和就业提供资金保障。

4、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篇8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农村全民创业;小康建设

“十三五”规划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近年来,苏北的一些农村互联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全民创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积累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但是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网络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本文对农村互联网经济的态势作一些浅析,并就促进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与对策。

1 当前农村网络创业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引导以及网络创业本身具有的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易操作、就业前景广阔等特点,吸引了农村各类主体投身到网络创业的热潮中,促进了农村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在电商创业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环境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电商经营者在现实创业中也遇到了种种问题,甚至有不少创业者因此而创业失败。

1.1 融资困难 电商创业虽然成本低,但是必要的资金投入还是必须的,资金问题限制了电商创业的规模和形式。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他们只能选择一些简单的电商创业模式,这正是许多农村电商创业者面临挫折、轻轻折翼即一跌不起的主要原因。

1.2 网络交易信用不足 目前,农村电商的发展还不够发达,网络交易的信用不足,缺乏规范、规则和必要的法律,没有形成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文化心理条件,网购的质量和信用问题始终困扰着消费者,也束缚着行业的发展。

1.3 培训内容和方式相对落后 电商培训还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模式套用上,缺乏对技术创新、团队管理、营销策略、风险控制等素质的综合培训,培训缺乏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及未建立长效机制。

1.4 政府在税收扶持、服务电商发展的措施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对促进农村互联网创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1 创新金融手段,破解融资难题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无形资产和动产抵押融资方式,扩大互联网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积极发展网络联贷联保、互助合作基金等融资产品,引导电子商务企业运用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创建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融资贷款,化解中小电子商务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建立融资信息供需平台,促进银企双向合作。推动具有较强盈利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与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合作,拓宽融资渠道。

2.2 加快农村网络人才的培育 一是成立网络创业孵化中心,聘请网络创业讲师、创业成功人士、机关干部及大学生村官组建网络创业孵化培训队伍,通过理论讲授、现场教学、实战演练、跟踪服务等方式,让创业主体了解网络创业有关政策,掌握网络创业知识和技巧,提高网络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二是实施“远程网络创业工程”,将远程教育与网络创业相结合,利用远程教育培训资源、远教网络创业孵化中心等平台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孵化,提升创业者技能。三是加大优秀网络经济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将网商的人才需求纳入已有的人才政策体系中来,进一步完善政策,积极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可以通过专场招聘会、赴外招聘、网络招聘等形式,为农村和企业引进紧缺急需电商人才。

2.3 创新服务手段,规范市场发展 一是简化工商登记手续。自然人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开办网店,经营项目及组织形态不涉及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须批准或禁止的,不强制要求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对已持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事同样范围的网络经营活动的,不需再办理登记手续,也可根据自身意愿申请变更其经营范围为“网上经营××”或“网上提供××服务”。在不违反名称登记有关规定及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允许使用包括网站中文域名在内的个性化词语进行登记注册,放宽住所(经营场所)限制,对网络经营者的住所,简化、降低提交材料要求,鼓励支持纯网店办理无实体店铺网店营业执照,适当减免工商登记费用。对依托现有专业市场举办网上交易市场的,可凭原市场名称登记证直接开展网上交易。依托网络交易平台开办网店或在固定集中办公区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经营的,可以委托平台运营商或者办公区管理方统一办理工商登记手续,辖区工商部门可以提供预约优先办理、上门现场办理等服务。二是加大帮办扶持,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树立“企业致富,干部服务”的理念,实行网络创业服务代理制,明确专人负责政策咨询、创业指导、项目帮办等工作,为有网络创业意愿的创业主体提供“一条龙”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推进网络商标品牌战略。支持网络经营者提高商标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一批知名网络经营品牌,对网上经营品牌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和知名商号及知名字号的,积极予以辅导服务。为遭遇网络侵权的企业,在异地维权上提供执法力量支持和政策法律指导。指导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认真审查客户主体资质和知识产权权属证明,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接入服务行为,保护网络知识产权。

2.4 加大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力度 一是税收支持。税务部门要本着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加大税收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电子商务基础性和关键性领域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在征管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在线销售和采购,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二是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搭建创业平台,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做大做强,引导广大农村电商应用平台销售农产品,促进平台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企业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促进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推动涉农流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参考文献:

[1]曹明明,刘顺.农村网络购物问题浅析[J].商业经济.

[2]江苏省工商网监处.江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思考[N].中国工商报,2015-10-109(3).

上一篇:关于小狗趣事的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寒假等于暑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