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通用8篇)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篇1
摘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迅速, 急需大量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飞速发展需要。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要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实训基地建设可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为使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满足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可通过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环境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实现。
关键词: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文化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生物制药技术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号召要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制药生产的特殊性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实训基地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场地保障[1]。
为体现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需要, 打造实训基地为教学型学习工厂, 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 教学方式工作化, 教学环境职场化, 工作过程流程化, 组织管理企业化, 教学成果产品化”。以“校企文化交融、管理方式对接”为核心, 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为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生物制药技术人才提供必要条件[2]。
1 建设实训基地环境
实训基地的建设贴合企业生产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入校如入厂、上课如上岗”的观念。依照生产流程布置设备、建设环境, 配备设备使用记录、岗位轮替安排、标准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 依照企业管理要求进行实习实训教学管理, 既体现生产性和职业性, 又确保教学功能顺利实现。
2 建设实训基地文化
实训基地文化融合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 体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文化特色, 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生产技术的能力[3]。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要遵循客观原则, 利用真实的环境、规范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技能。实训环境的建设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 使学生进入企业时能很快适应环境[4]。规范的实训任务训练, 使学生在工作中能更快进入角色, 适应岗位需求。
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是实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 推行6S管理, 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6S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它通过规范现场管理全面提高员工素养, 进而使工作效益和产品质量得到提高[5]。
3 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1 建设目标
建立校企人才互聘机制, 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 教学水平高的团队。教学团队的成员构成包括校企专业带头人、校企骨干教师及行业企业技术人员。
3.2 建设内容
3.2.1 专业带头人培养
通过参加高职教育理论专题研讨会、国内学者学术交流、国外教学经验交流会、企业顶岗实训等方式提升专业带头人素质, 使其达到如下标准。
第一, 兼职专业带头人位于专业前沿, 组织领导能力较强, 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资格, 能够为学院专业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能够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
第二, 校内专业带头人能够独立主持科研及教研项目,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具备副教授及工程师技术职务, 能够指导骨干教师, 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3.2.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
通过专业带头人指导、国内研修、企业实践等措施, 专业骨干教师达到如下标准:具备讲师 (工程师) 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具有开发课程、实践操作、教学改革及创新能力, 能够指导青年教师, 促使其教学水平提高, 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或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2.3“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体现专业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实现途径为:每年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顶岗实践;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和知识,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技能鉴定考核及竞赛项目;参加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及开发培训。
3.2.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由医药行业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 (中级以上职称) 或高水平技术工人 (技师、高级技师、省级技术能手) 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由生产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学院与兼职教师签订相关协议, 给予适当的福利待遇, 以保持兼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 创建体现现代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训基地, 丰富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有利于学校、企业、社会, 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玖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9) :120-122.
[2]李贤彬, 徐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30 (5) :28-30.
[3]秦武.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的探索[J].职业教育, 2014, (01) :18-20.
[4]张翔.强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 2012, (09) :63-64.
[5]郑伟.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4 (8) :64-67.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篇2
【关键词】工程测量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77-02
工程测量是高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并且可以熟练使用相关知识的课程,简单的课本教学是不能达到该门课程的教育目标的。因此,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设好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对于任何一个高职院校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抓手。针对土木专业,建设好工程测量技术实训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使用资金购置仪器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工程测量技术实训基地所拥有的仪器设备是实训基地的灵魂,土木专业重实践,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仪器,一些高职院校在建设测量实训基地的时候,相应的设备没有进行更新,只是简单的把过去使用过的一起搬过来,比如光学水准仪、经纬仪等,没有和现代化的工程测绘相结合。对于目前工地上使用广泛的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相关的仪器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使工程测绘基地和实际脱轨,陈旧的仪器由于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长期使用、维修不当,准确度也大不如前,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训的效果。工程测量技术实训基地的设备是实训基地的灵魂,没有先进的设备,提高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只会是空谈。与此同时,在进行工程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时候,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简单的什么设备先进就买什么设备,高职院校的经费并不如一些重点大学那样充裕,钱应该花在刀刃上,实实在在的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在进行设备采购之前,要组建专门的采购小组,对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采购的设备罗列一个清单,征求学生和相关老师的意见,对于一些使用机会特别少的设备,不应该进行采购,对于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技能,为学生以后就业提供很好帮助的设备要及时采购。并且实训基地在完成设备采购之后,可以根据采购设备的情况建立相应的仪器设备室,比如:基础测量实训室、综合实训室、控制及施工测量实训室。在工程测量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中,一些设备比如GPS-RTK、激光全站仪、投线仪等应该采购质量过硬的品牌,以满足土木类各专业对测量技能的需求。
二、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营造职业氛围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高职学生和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竞争优势,本科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更加扎实,更善于理论的研究,与之相对应高职院校的学生把理论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更强。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是高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重要优势。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更是一个为学生以后步入职场进行练兵的重要平台。为了营造更好的职业氛围,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首先要充分的和学生今后工作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并且利用工作的具体情况、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平常所学的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与实践联系起来,利用实践帮助高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让学生习惯以后工作的具体情况。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全力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以及创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以后觉得很迷惘,对于工作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高职院校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教授专业的技能,更应该用实训基地这个平台让学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快的融入企业。要做到这一点,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代课老师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和企业具体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内容,并且营造一种和企业环境相仿的实践氛围。
三、加强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自身造血功能
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输出地是企业,和企业进行有效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想要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让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实训基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建立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实训基地的布置真实再现施工现场的真实环境,从材料堆放、机械布置等方面进行现场平面布置,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训。实训内容有图纸会审、测量放线、墙体砌筑、模板安装、质量检查、技术交底等。在企业工作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实训基地营造职场的环境,帮助学(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77页)生在实训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锻炼和培养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训基地是连接企业和高职院校的重要平台,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了更好实现这个目标,建设富有特色的实训基地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通过实训基地进行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和企业合作,建立一些和相关企业联系紧密的实验室。可以和企业一起出资建立相关企业工作间,引进这些企业的一些工作设备,让学生在这些设备上进行实战,并且定期邀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实训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
四、完善实训课程考核制度,量化考核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很好的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的方法,甚至不进行任何的考核。这一类情况对于实训效果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通过多年研究发现,考核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是毕竟年龄不大,玩心比较重。在实训基地看到各种设备,很有可能只顾摆弄相关的设备,而忽视了学习,用考核的方法可以有效约束学生,使他们更好投入到实训当中。实训的考核办法不能和其他的课程采用一样的考核办法,实训基地的课程更加注重实践,并且整个学习的过程相对于其他的课程更加重要。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的考核办法。一是平常作业,定制个性化的作业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避免相互抄袭效果明显,比如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测绘任务。二是设计+答辩,工程测量实训课程不适合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设计+答辩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和交流能力。譬如,对测绘学基础课程,可以在某地区进行大比例尺测图的设计。实行课程设计+答辩的考核模式,要把握好分寸:首先就是答辩占的比重,一些学生交流能力不强,但是态度认真,专业能力强,应该适当考虑;其二是考核的客观性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标准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并且细化标准。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问题的探讨[J].矿山测量,2007(3)
[2]左美蓉.浅谈高职测绘专业学生的顶岗实训——以湖南工程职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7(33)
[3]彭维吉,彭奇娟,刘云彤.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4)
[4]马书英,张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篇3
一、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现状
在经历了规模与数量的扩张后,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现代工业中心的十六个实训基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硬件而轻内涵”的现象, 产生了资源结构性矛盾。例如, 部分实训基地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共享度不高, 共享面不宽;教学质量依然停留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的水平, 已跟不上新时期实践教学的需求;部分实训基地功单一, 除了基本的实训教学功能, 在生产、培训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有所欠缺, 制约了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需要在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基础上, 从多方面入手, 不断加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最终促使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质的飞跃[2]。
二、内涵建设及发展途径
实训基地的内涵是指人们对于基地本身现有的设备、管理、环境和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认知感觉, 是反映一个实训基地本质属性的总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首先要体现出其共享性, 要不断提高共享程度, 扩大共享范围;其次, 内涵式发展的实训基地是将课堂向企业、社会的延伸, 将行业要求、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与学生的实训紧密结合, 让学生感悟作为一名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体验职业道德活生生的内涵。同时也使教师加深对实践的认识, 提升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3]。
(一) 合理利用资源, 实现充分共享
“资源共享”是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本质特征。要提高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共享度和共享面, 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这里所说的共享度, 是指园区内实训基地承建学院与非承建学院在基地使用上所占的比例;共享面是指参与实训基地共享的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数量和规模。
1.提高共享度。首先要充分挖掘实训基地的现有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 让尽可能多的园区高职院校师生了解实训基地的设备和仪器并开展实训教学, 提高设备利用率;开发第二课堂, 将较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园区内高职院校师生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全面开放, 在不影响正常实训教学的情况下, 有效组织和管理第二课堂, 突破校与校之间的地理界限, 为更多教师和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扩大共享面。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设备为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将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仪器组织起来建立创新实验室, 并向企业开放, 为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提供平台。
(二) 营造企业氛围, 加强文化建设
实训基地的文化是指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所建立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方面的整体形象, 主要包括环境和设备体现的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体现的管理文化以及教风和学风体现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其核心在于实训基地的企业化, 即将企业的环境、企业的管理和职业理念融入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中。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实训用房的建筑、装饰与布置等方面。要充分利用室外墙壁、走廊、门厅等场所布置实训室的名称与标牌、工作场景和任务介绍、师生的工作成就、先进事迹介绍、师生创作作品的陈列等内容, 展现基地成就;在室内, 恰如其分地布置学生实训 (验) 守则、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励志用语和安全设施等, 营造浓厚的生产场景、教学环境、职业文化氛围。
2.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包括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内容。树立为人才培养、师生学习服务的思想, 引入企业管理理念, 模拟企业生产制度, 制定客观、可行、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要科学有效的反映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 为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度应具有人性化、严肃性和权威性, 不能成为流于形式的空泛口号。
3、精神文化
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是由教风和学风体现出来的师生共享的价值观、行为观和文化观。教师要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走进企业化的生产现场, 传授实际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 学习真实的企业工作技能, 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 提升教师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教师同时也是专业实训指导教师,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职业教师与实验员合二为一的双师型人才[4]。要求实训教师不但要参与科研搞好实训教学工作, 拥有教师系列职称证书, 还要有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拥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形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
1.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 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 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经营状况, 有利于日后教学、育人。教师下企业时间至少半年以上, 决不走过场, 切实起到一线锻炼效果。同时, 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2.直接从企业招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等高职称高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到学校, 或者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退休的老工人、老师傅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 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和教师资格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
(四) 注重运行效益, 实现持续发展
彼德·圣吉说过, 要用教育的理念改造企业, 要用企业的理念改造教育。建设内涵发展型基地关键是吸取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建设与运营基地, 关注效益与成本。通过管理创新, 责任经营、实现基地增值[5]。
1.引入市场机制, 多元投入。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中, 现代工业中心、学校与企业可以成为互惠互利、相互依靠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既是产教结合的要求, 也是基地实现规模经营, 扩大实力的内在需求。
2.围绕生产服务, 走向市场, 实现资源再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股份、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经营基地, 按照企业模式运作, 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培训以及产品的技术实践, 教师在服务实践中初步掌握生产制造技术, 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订单式”服务, 充分利用共享型实训基地的优势, 承接企业产品订单, 开展产品加工, 使正常的材料、能源消耗转化为产品的价值, 由原来的单纯的消耗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化,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质量意识, 并为基地创收。
三、结束语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共享型实训基地, 是国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典型代表, 其数量和规模的外延式建设已告一段落, 而内涵建设和发展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涉及到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中的众多方面, 直接影响到实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因此,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服务, 如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始终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刘耀文, 冯旭芳.高职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0.6 (38) .
[2]袁健.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2014.12 (18) .
[3]阚丽.促基地内涵式发展, 建师生素质提升平台[J].职教论坛.2009.6 (中) (51) .
[4]李贤彬, 徐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29) .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篇4
职业教育的先驱、传播者和探究者黄炎培先生曾经说过:“从本质上而言,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从作用上而言,职业教育体现出了较强的社会化。职业教育就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使他们可以在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一线不断地创造更多价值。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帮助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能力。
职业教育的技术类型由实践和认知两部分构成,实践需要有一定的实训基地来实现,认知可以通过课堂而获得。职业教育可以在实训基地中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力帮助,同时实训基地还具有引领技术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实现教科研一体化等功能。人与职业友好发展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真实地体现出来,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要想办好职业教育,一定要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方式
1. 与课程改革有机融合在一起
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以项目为指引,借助工作任务将实践与理论有机融合在一起,对课程的知识系统进行重新构建,在完成教学目标时,需要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要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统一,充分发挥综合实训项目的指导作用,从而为综合实训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对实训环境进行不断地充实和更新,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培养,课程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相统一,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目的。
2. 注重对内涵建设的不断创新
(1)实训基地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以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托,遵循有关秩序,使用科学的办法,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价。创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确保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努力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远景目标。要想使师资队伍建设、技能比赛、校企合作以及校内实践活动得到全面发展,就一定要创建完善的实训基地绩效考核制度。
(2)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实训基地不仅要有日常工作的规章制度,还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推行学生培训上岗机制,实训教师和安全管理人员共同管理实训基地。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对实训基地进行负责,由专职工作人员来管理实训基地的日常事务。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才能允许其参与到实训管理中。
3. 使学校、企业和社会实现协调发展
在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期望的基础上创建共同管理、学习和建设的远景目标,同时较好地实现相互之间的互惠互利。高职院校一定要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好,为企业提供优良服务,从而使校企合作得到有效开展。企业要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和专业设置进行积极参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将新型的设备和技术引入到实训基地中,并积极参与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和日常建设。注重实现以研促产、以学促研、以产促学,通过校企合作来共同研发项目并组织教学,从而使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4.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实训基地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较多的软件和硬件支持,可以提供技术服务、装置设备以及实践场地等,注重实现校企合作,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和企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认真分析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将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改革有机融合在一起,促使学校和企业实现高效合作,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技术型的全能人才。从本质上而言,实训基地为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探究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1. 调整布局,重构实训环境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因受到建设经费、管理制度以及建设理念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都以自己的专业需要为基础,建设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实训室,这就导致大多数的实训室没有整体性,非常分散和独立,产生资源利用率较低、服务面积较小以及共享性缺失等问题。所有实训室在建设和布局过程中,没有按照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和工学结合的理念来进行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无法实现,更谈不上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已将就业放在了核心位置,学校发展的主导理念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对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实训课程和实训室管理制度都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整合了实训室布局资源,创建了大量的资源共享实训室,使实训室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将企业生产的培训部、业务部、工作室以及生产车间全部引进来,实训室建设正朝着生产性的方向发展。
2. 以行业为依托,创建“三真”实训基地
依据有关文件要求,高职院校应具有生产性的实训基地,且一定要符合三个标准。第一,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标准。随着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要求的不断更新,单纯通过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其需求,要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有机融合在一起、人文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企业实践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第二,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计划。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可以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在生产性实训中使综合技能和专业技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借助研究性技术服务使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发展。第三,符合课程改革的标准。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托,认真分析每一个工作过程和岗位要求,对实训教材和主要课程进行重新组合。
学校属性和企业属性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最基本特性,如果学校的条件比较好,就一定要使用与企业一样的设备,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企业职业素养标准进行有目的锻炼。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将企业的培训部、业务部、工作室以及车间等进行积极引进,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三真”实训基地,将教、学、做有机融合为一体,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好培养。如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认真落实依托行业发展创办学校的理念,以市场要求为标准进行办学,院校的校训为明德励志、知行合一,将商贸精神进行不断传承。学校和企业进行积极合作,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养合作模式,确保每一个专业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实训基地。
3. 培养创新能力,创建创业园
最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业能力有了高度关注,创建创业园可以将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新高度,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在高职院校创建创业园可使学生的创业梦想得到较好实现,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最终实现全部就业。创业园可以享受较多福利待遇和优惠政策,还可以接受系统化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为使学生的创业精神、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得到较好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实践环境,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市场观念得到不断增强,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项目。整个创业园的整体面积2 000多平方米,包括学生的三十几个创业项目。创业园由三部分组成,即企业经营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自主创业区。这些创业项目中包括获得省级大奖的项目和获得园区创业设计大赛奖励的项目,所有项目的涉及范围比较广,可以是数码产品代理、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广告设计、网上交易以及电子商务等,这些项目都和大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着紧密联系。院校对创业园项目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管理,聘请著名的企业家为其讲学,将创业项目进行不断的资源优化,将品牌项目逐渐引进来,注重学生创业队伍建设,逐渐将创业园变成大学生创业梦想的孵化园。通过创建创业园,可使校企合作得到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较好培养。
四、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作为一个有机体系进行建设,将其内在规律进行良好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将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发展好,并将其自身优势进行不断发挥,做好校企合作工作,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培养,从而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得到较好建设。
摘要: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是给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技术型人才,建设实训基地是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服务。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开展全面、系统、综合的人才培养规划、建设和布局。同时,做好专业课程改革和专业调整工作,使工作岗位可以和实训目标、实训基地建设相统一,实训基地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的内涵也会得到不断丰富。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锐.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竞争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7):89—92.
[2]揭平英,于晓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学生通用就业胜任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1):43—45.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篇5
经过10余年的发展, 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启动了一系列高职高专骨干示范院校的建设。我院于2012年正式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国家级高职高专骨干示范院校的建设, 到目前为止, 学院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 机电工程中心的设备规模、实践教学条件、实训条件均得到长足发展。实训基地在实现“量”的扩张后,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质”的提升, 细化内部管理, 加强内涵建设。
所谓内涵, 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就是以效益、特色、文化、质量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通过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使全社会认同职业教育, 重视技能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提高职业院校的历史地位, 扩大社会影响。我院在努力推进骨干院校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时, 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优化功能设置, 健全管理制度
以能力本位培养目标为宗旨, 以技能训练为轴心, 以创新教育理念为主线, 本着资源配置优化、共享的原则, 机电工程中心主要设置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培训、技术研发、职业素质训导、生产等六大功能;搭建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三个层面的教学平台, 并依次递进。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普通车床操作加工、钳工基本操作等基础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典型零件的手工编程与数控加工的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数控车床加工、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加工及数控机床维修等专项技能的训练。
制度是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的保障。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应包含实践教学管理、设备管理、资产管理、物料管理、师资管理等多个方面。机电工程中心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主要有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规定,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学生实训管理规定, 物料管理规定等;同时设置了严格的奖惩机制。通过这些制度高效规范的运转, 中心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高效批的开展, 提高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设备的使用效率, 同时增强了实训的有效性,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 加强实训教学的教材建设
现代制造业技术更新日新月异, 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高职院校要培养紧跟时代发展形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必须实时更新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学院针对现实状况,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基地现有的硬件设备, 本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组织实践教学一线教师, 与企业进行合作, 开发了一系列实训教学教材。学院通过组织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与秦皇岛当地多家企业进行合作, 聘请企业的一线技术能手, 工程师, 管理人员等开展多轮的专业建设研讨会及实践教学项目论证会, 结合企业对一线技能人才的要求, 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确定了实训科目的大纲, 实训项目的内容, 训练形式, 技能目标等。经过老师的努力, 编制了钳工、车工实训指导书, 典型零件的手工编程与数控加工的实训指导书以及专项技能训练等多门实训指导书。教材的编制力主找到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 平衡点;训导方式力求做到启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 发挥学生主体;实现多方面、全方位的融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3. 坚持就业导向, 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
突破资源瓶颈,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使行业企业一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直接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是实现人才培养“零距离就业”目标的有效途径。
首先, 从企业引进人才, 学习企业先进管理经验, 引进企业的管理规范, 技术标准, 工艺设备, 把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课堂环境打造成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生产环境, 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的职业技能。
其次,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通过与秦皇岛燕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合作、与DMG公司等技术培训合作, 带领师生走向社会, 走进企业, 开展技术推广交流, 向企业学习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服务, 从而与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互惠互利、文化交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导向, 实现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的双赢, 保证实训基地的稳定持续运行。[2]
4. 加强双师素质的师资培养
抓好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实训教师的素质必须得到全面提升。这就要求实训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职业教育意识, 同时也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因此, 教师必须到行业企业进行充分锻炼, 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生产实际, 针对我院的实际现状, 在内涵建设的过程中, 结合实训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能力结构, 对实训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第一, 学院积极支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 通过参赛, 不仅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发展趋势, 对提升整体的师资水平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二, 专门成立以实训教师为主的研发中心, 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试制, 不仅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 而且对项目中合适的内容可以直接转化到学生实训过程中;第三, 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派教师到地区周边的合作企业进行学习锻炼, 参与企业的一线生产管理, 技术指导和项目研发。
5. 营造职业氛围, 加强文化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学习生产第一线知识, 掌握生产第一线技能, 培养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最重要的场所, 因此, 实训基地必须打造出真实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
在氛围营造方面, 机电工程中心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和工业工程训练中心, 使得研发气氛与实践氛围有机结合, 互相渗透, 互相影响;研发气氛不脱离实践意味, 实践氛围渗透出研发色彩, 营造出浓厚的实践氛围, 这样能引导学生既重视理论学习, 又善于从细节入手。
在环境打造方面, 聘请管理咨询公司为实训教师进行质量管理课程开发的培训, 以质量管理课程为载体, 通过学生参与, 将车间的管理制度化, 规范化。从设备、技术、管理、标准、质量、安全等方面最大限度接近或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 划分明确的实训基地作业区域, 制定了人员岗位职责, 设备管理维修制度, 工、量、夹、刃、具管理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 人员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和相关的质量管理记录文件, 制做规范统一的标识、警示用语, 学生教师统一着装上岗, 实行严格的考勤管理, 模拟企业管理进行角色任命。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车间的管理, 使学生得到技术规范及职业道德的熏陶, 从而养成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的工作态度, 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 养成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进取意识和相互配合, 协作奋进的团队精神。
结束语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必须以提升学院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 建设的内容及方法丰富多样, 与时俱进, 因此, 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 提升“软实力”, 实现基地建设“质”的飞跃, 提高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摘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程, 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重要性, 并探讨了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主要途径:制度建设;教材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师资建设;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玖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9) .
[2]韦富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探究[J].装备制造技术, 2011 (11) .
[3]姜凌.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9 (12) .
[4]马薇.赵建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2 (10) .
[5]刁瑜.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0 (10) .
[6]王召鹏.徐通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8) .
SMT实训基地的建设 篇6
关键词:表面贴装技术,实训基地,工艺
目前, 我国的表面安装技术 (SurfaceMounted Technology) 正在快速地发展, 作为地方高校应把握SMT培训的机遇, 尽早建立SMT实训基地[1], 以便培养适合地方需要的SMT专业技术人才。
表面贴装技术[2], 是直接将表面黏着元器件贴装, 焊接到印刷电路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组装技术。覆盖了材料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 是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SMT组装电子产品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 采用SMT之后, 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 重量减轻60%—80%。此外, 还有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等优点。
1 SMT的构成
SMT主要工艺点[3]包括:焊膏印刷、精确贴片、回流焊接。
锡浆印刷机的功能是将锡浆按照模板开孔的形状和位置涂印到PCB上。而SMT生产中一个关键工序是贴片, 它在生产工序中所占用的平均加工时间也是最长的, 也是设备故障率最高的一道工序, 因此贴片技术可以称为SMT技术的支柱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回流焊则是将在前道工序印好的锡浆熔化并在元件引脚与线路板上的焊盘之间形成美观、可靠联接的工艺过程。SMT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 SMT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
对于一套完整的SMT工艺设备基本需要去静电区和设备区两部分。静电区主要是消除人体所带静电, 进入SMT设备区需消除静电, 主要是穿静电服来消除。
设备区主要放置SMT实验设备, 选用的Quad贴片机长2.16 m, 宽1.45 m, 高1.8 m, Vitronics Soltec回流焊炉长7 m, 高1.45 m, 宽1.34 m。因此对于设备场地的宽度最小应为2.3 m—2.4 m, 另外, 设备两边都还需留有过道, 以便操作人员工作通行;长度则根据全部的设备来定。一套完整的SMT设备还应该需要丝网印刷机, 传送带, 工作台等设备。
2.1 对设备外部环境的要求
由于SMT 设备对静电要求非常高, 因此在机房建设中选择防静电活动地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需准确地计算机房建设所需防静电地板的总面积 (或块数) 及各种配件 (标准配比1∶3.5、1∶5.5) 的数量, 并留有余量, 以免造成浪费或短缺。
(2) 充分了解生产厂商所生产防静电地板的品种和质量, 以及各种技术性能指标。防静电地板的技术性能主要指其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机械性能主要考虑其承载能力、耐磨性。电性能主要是系统电阻、静电电压、表面电阻。其系统电阻应为105 Ω-108 Ω, 在温度为 (21±1.5) ℃, 相对湿度为30%时, 防静电地板的静电电压应低于2 500 V, 表面电阻值应为105Ω-108Ω。
(3) 以机房内所有设备中最重设备的重量为基准来确定防静电地板的载荷, 防止有些设备过重而引起地板的变形或破损。
(4) 防静电地板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变化小。也就是在机房温度稍高时, 防静电地板伸展膨胀, 无法拆除和更换;温度低时防静电地板收缩, 产生松动感。防静电地板受环境影响的收缩量应小于0.5 mm, 板面的挠曲量应小于0.25 mm。
(5) 防静电地板表面应不反光、不打滑、耐腐蚀、不起尘、不吸尘、易于清扫。
根据经济及环境的要求实训基地使用环氧树脂地板, 该地板整体无缝, 能达到:防尘、坚韧耐磨、耐冲击、耐腐蚀、着色自由、便于清理、维护, 且使用寿命长。同时能达到:快速排泄电荷, 避免静电荷富集, 防静电效力持久, 表面电阻率达到105-109 Ω, 符合国标GB 6650—86A级标准。
2.2 对工艺环境的要求
2.2.1 电源
电源电压和功率要符合设备要求 , 要求:单相AC220 (220±10%, 50/60 Hz) ; 三相AC380V (220±10%, 50/60 Hz) 。如果达不到要求, 需配置稳压电源, 电源的功率要大于功耗的一倍以上。
2.2.2 温度和湿度
环境温度:23±3℃为最佳。一般为17~28℃。极限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45~70%RH 。
2.2.3 工作环境
工作间保持清洁卫生, 空气清洁度为100 000级 (BGJ 73—84) 。在空调环境下, 要有一定的新风量, 尽量将CO2含量控制在1 000×10-6 (PPM) 以下。CO含量控制10×10-6 (PPM) 以下, 以保证人体健康。因此, 实验室内应配备相应的工业空调。根据我们实验室的面积以及经济的角度考虑, 配备3—4个5P的工业空调即可。
2.2.4 防静电
生产设备必须接地良好, 应采用三相五线接地法并独立接地。生产场所的地面、工作台垫、坐椅等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2.2.5 排风与照明
回流焊和波峰焊设备都有排风要求。厂房内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理想的照度为800 Lux× 1 200 Lux, 至少不能低于300 Lux。
2.2.6 SMT生产线人员要求
生产线各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 必须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操作。
2.3 对设备的要求
一套完整的SMT设备主要由丝网印刷机, 贴片机, 回流焊接机这几个主要设备组成。对于这些设备而言, 都需要一整套完整的抽风系统, 因此在吊顶上需要配抽风管道, 所以需要安装抽风机。另外对于每个设备在配电等方面还有自身的要求。
2.3.1 贴片机
在配电方面, QUAD Qsp—2型多功能贴片机额定电压为220 V, 额定功率为45 kW, 在装电过程中要注意电线的选择, 另外在贴装元器件时还需根据所要贴装的元器件选择合适的供料器。要达到培训的目的, 需要配4-5个供料器。
2.3.2 印刷机
在配电方面应该根据设备的型号来选用相应的配电线, 另外印刷机的主要目的是在印制电路板焊接部位预先涂敷焊膏的, 焊膏需冷藏保存, 所以冰箱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另外还必须配置一套焊膏搅拌机, 保证焊膏能以合适的黏度涂敷于印制电路板焊接部位。
2.3.3 回流焊接机
对于所选择的Soltec回流焊炉额定电压为380 V, 额定功率为63 kW, 在配电时一定要注意配电线的选择。另外对于印制电路板的焊接温度工艺上是有严格要求的, 所以必须配有炉温测试仪来测试每次焊接时的温度, 以便保护板子。
2.3.4 其它外围配件
对于贴片机和焊接机而言, 必须还要配套相应的空气压缩机, 以便保证设备可以运行。目前市场的空压机有三种, 活塞式、涡轮式和螺杆式。螺杆式的空压机性能比较稳定, 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如果配备了过板机, 在安装时也应该注意过板机的额定电压, 对于不同型号的过板机, 它的额定电压是不相同的, 有110 V和220 V两种。另外对于严格的SMT制造工艺而言, 还需配有检测装置。人工检测装置一般选择显微镜来检查元件的质量, 在检测调试时可采用手工调试, 因此需配有电烙铁以及烙铁温度测试仪。经过一系列完整合理的安装过程, 才能制作完成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
3 小结
对于完整的SMT实训基地而言, 除了本身主要设备之外还需要许多外部的支持设备, 如排气、供电、照明、空压机、供料器、炉温测试仪等设备。目前, 大型的SMT生产流水线一般只适合于同一品种、大批量电子产品的生产。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SMT电子产品的生产以及研发、教学的应用来说, 使用小型SMT生产线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还可为社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 所以建立SMT实训基地必将会对中国的电子行业起到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潘志方, 元泽怀. 地方高校SMT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 实验科学与技术 , 2007; (03) :122—124
2 周德俭, 吴兆华. 表面组装工艺技术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3 黄春跃, 吴兆华.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30 (2) :205—207
参考文献
[1]潘志方, 元泽怀.地方高校SMT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7; (03) :122—124
[2]周德俭, 吴兆华.表面组装工艺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2
浅析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建设 篇7
关键词:职教集团,实训基地
自20世纪90年代职教集团出现以来,我国职教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职教集团通过横向联结纵向衔接能够吸收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具有实现资源共享、盘活现有资源、拓展融资渠道等优势,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不足,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组建职教集团则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各省市也应职教发展之需要纷纷组建适合地区特点的职教集团,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然而职教集团组建之后,各方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改变,相应的产权、人事、拨款渠道及管理体制等都随之需要一定的重新整合。而作为职业教育之核心的实训基地的建设则是职教集团组建之后发挥其优势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在集团培养优秀人才、教育教学、打造职教品牌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鉴于我国对职教集团的研究多处于宏观层面管理体制的研究,本文则尝试从微观层面入手,对职教集团组建之后集团实训基地以何种形式以及如何维持集团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转做了初步探索。
1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特征
职教集团的组建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根据主导关系划分,可以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股东主导型;根据组成的成分划分,可以分为校际联合型和校企联合型。虽然不同组建模式组建的职教集团,其实训基地的运作优势以及建设重点有所差异,但职教集团实训基地都存在一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不仅要求基地采取灵活的建设模式,也对集团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资金充足
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建设之初需要投入高额资金,维持实训基地的运转仍需要大笔的费用,中小型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很容易因资金不足陷入瘫痪的境地。而职教集团最大的优势即在于吸收了多方力量,能够积聚大量资金,优化原有实训基地场地与配套设施,为集团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1.2 共享畅通
当前,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追求“小而全”,这种独立建设、独立适用的建设运行模式缺乏共享性,导致在同一区域内同类专业实训基地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而组建职教集团使得成员院校共享实训基地成为可能,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规模较大
无论是区域性职教集团还是行业性职教集团,组建后的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经过重新配置优化以后为满足较多成员的需求规模都将变大,功能也将变得更为完善。但由于大型的实训基地通常建在中心校,虽然其他成员仍然能够共享,但增加了一定的交通费用,同时庞大的集团成员也将增加实训基地管理难度。
2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原则是指导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准则。职教集团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涉及集团成员产权、人事等变动,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坚持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2.1 结构精简
在职教集团实训基地建设中,结构精简不仅是指资源重组后,对原有设备设施的及时更新淘汰,满足相应的教学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更为重要的是坚持管理机构和人员的精简,避免组建集团后出现实训基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等弊端。集团应根据基地的功能及特点,设置相应的部门,每个部门配备必要的在编工作人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运行成本。
2.2 点面结合
每个院校或企业都有精品专业或主打产品,通过校际结合组建的职教集团通常具有综合性,具有一批优势专业.可以采取交叉联建,资源互补共享的方式;通过校企结合组建的职教集团具有坚硬的企业后盾,易于形成特色专业。因此,集团基地的建设应坚持全面建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成员基础专业实训进行全面建设,重点发展精品专业与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突出电力牵引、数控技术与先进电气技术等重点,形成自己的实训品牌和特色。
2.3 开放有序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仅仅只对集团成员开放,还可吸引区域内非成员院校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培训,或面向社会开放,进行劳动力培训、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基地后续运转注入资金,使之成为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对外交流窗口和对外服务基地。
2.4 和谐协作
由于职教集团实训基地投资的多元化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在基地的管理体制中和谐合作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谐是集团实训基地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在基地的管理体制和实际管理活动中,要努力实现合作共建各方的团结、和谐与协调,在分工合作方面发挥各方的长处和优势,在利益分配方面体现大体公平或互相谦让,真正做到合作共建集团成员各方的“双赢”或“多赢”。
3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建设
3.1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与职业院校有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和社会资源进行建设,主要承担学生生产性实习和岗位见习的任务;校内实训基地是建设在职业院校内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为主要功能的实践性训练所。
对于校际联合型职教集团,实训基地可以依托集团中心校建设大型实训园区,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引进设备,对于巨型设备在实训基地整体规划时应把大型设备的安装与放置考虑进去,对于利用率较低的昂贵设备,可以选择利用公共实训基地;其他成员校可适度建设小型实验室,满足一般的实践教学操作,也可考虑1+1+1模式,即1年本校学习,1年中心校学习,以及1年企业实习。
对于校企联合型职教集团,学校与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对于成员学校的实训支持力度较大,因此这类职教集团的实训基地可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培训模式,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规划建设校内与校外互补的实训基地,即一般专业通用性强和关键能力形成的的设备,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而专用性强,尤其是巨型设备,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
3.2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根据主导关系划分,虽然职教集团可以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股东主导型,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有政府主导、学校主导、校企共建、企业主导等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种建设模式,但无论哪种投资主体和建设模式,要建设并保证集团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行,都应建立健全涵盖情感机制、激励机制、利益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等在内的长效机制。
成员较多的职教集团可借鉴公共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成立集团实训基地领导小组或理事会,以章程形式确定理事会的主要任务:加强集团成员单位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在保障集团成员单位正常的教学、生产、科研等工作的前提下,资源共享,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促进集团成员单位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学院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设施面向集团成员开放,为理事单位进行新产品试制、新产品试验、产品性能检测等提供技术服务。
3.3 职教集团实训基地的师资建设
目前实训基地的师资主要有两种来源:校内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职教集团的师资队伍建设,集团可以成立“人才资源库”,广纳贤才,实现集团内师资共享,并对成员院校教师进行统一引进和管理,确保双师型教师数量上要能够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在结构上(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学缘)上也能达到基本合理。尤其是对于校企型职教集团,可以将实训教师送到企业中去学习新技术、新经验、新方法,掌握新工艺、新设备、新规程,促进教师在专业领域和技术水平上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吸收企业中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雄厚理论基础的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训师资队伍中来,采取各种激励机制,提供各种机会,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篇8
1. 认真研读CCAR—147部文件, 找准航空维修岗位技能要求
CCAR—147部文件是申请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的系列文件, 文件规定了培训设施、人员资格、培训大纲、手册编写、申请指南等要求。例如, 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中明确规定了AV (航空电子) 模块详尽的培训课程和实习要求。其中, M7模块 (维修基本技能实践280学时) 和M11模块 (涡轮发动机飞机的结构和系统 (AV) 300学时)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CCAR—147部要求, 走校企合作路线, 开发实训设备。下面是我院与某航空公司合作开发的实训设备之驾驶舱仪表训练系统。
驾驶舱仪表训练系统是为了满足航空系统教学实训要求而设计的, 主要用于向学员演示飞机的飞行姿态 (纵向、升降、倾向、俯仰、横滚和航向) 以及飞行过程中各种仪器仪表的变化, 使学员对飞机的飞行原理以及驾驶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它包括标准的飞行仪表和发动机仪表。通过模拟飞行仪表和发动机仪表的工作条件, 使之和真实飞机仪表一样, 实现飞行数据的准确指示。如图所示。
主要特点:该系统飞机系统各方面的知识, 对于拓展学生知识面, 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有很大帮助;测试系统结构紧凑, 操作界面清晰易懂, 操作简便;可靠性、维修性高, 各功能块拆装方便。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运行效果
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努力营造真实职业环境
充分利用现有实训资源和广泛联系社会协作实训单位的资源, 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实施, 营造一个真实职业环境, 达到用较少的投入, 见到较大的成效。
2. 加强“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 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考察与实践;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3. 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实践教育过程中
为使学生在实训中能够受到航空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素质教育。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 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实训;实训师生必须统一着装, 挂牌上岗;实训严格执行八小时工作制和上下班制度;要求学生做到工作环境一尘不染, 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不仅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 而且有意识地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
四、校内实训基地未来建设目标
1. 继续增强, 满足需求
继续改、扩建实训室, 增加实训设备, 建成一个具有教学、培训、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生产实训及职业素质养成”的需要。
2. 利用优势, 实现多样化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 利用阎良“中国航空城”的区位优势, 根据实践教学的“职业性、技术性、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以及实训基地的个性化要求, 遵循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 从企业需求出发, 找准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合作点, 开拓思路, 探索并实践多种建设方式, 实现实训基地建设方式的多样化。
3. 注重运行与管理, 达到最终效果
在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过程中, 邀请知名企业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在实训基地中根据“教学与生产管理合一”的要求, 实行“产学互动, 以产促学”运行模式。为了确保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 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认真执行有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学院、二级学院、企业三级论证程序, 并制订相关制度、流程及考核制度。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开展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得到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方面的熏陶, 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达到教学效果。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着重探索, 基于民航行业标准 (CCAR—147部) 的高等职业院校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能力,行业标准,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孙连栋李晓敏.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07)
【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推荐阅读:
中职学校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05-08
实训基地建设模式06-23
实训实践基地建设07-12
综合实训基地建设07-29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10-08
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10-11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10-27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08-14
实训基地建设申报书08-20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