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实训基地(共12篇)
化工实训基地 篇1
一、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客观必要性探究
1. 现阶段化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存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化工职业教育发展还不够成熟、人们认识还未达成一致、投入资金不够充足等因素, 现阶段化工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场所不足, 设备缺乏和陈旧。化工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 对实践场所和机械设备要求比较高。由于政府和企业对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的资金投入太少, 学校自身创收又不够, 导致资金短缺, 难以满足化工职业教育发展所急需的实习实训场地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二是技术落后。我国在立法方面尚无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方面的硬性要求, 社会也还未发展到企业主动将对教育的技术支持当作自己应尽义务的程度。化工企业出于安全、卫生、省事的考虑, 用各种借口拒绝教师参观和学习, 化工企业的先进技术难以引进校园, 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技术交流, 化工职业院校在实践中采用的技术相对滞后, 跟不上社会和企业的步伐。“双师型”师资缺乏, 师资技能偏低。我国化工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招聘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 这些毕业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理论知识教学, 实践性知识相当欠缺, 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之后又由于缺乏参与现代化工实训基地这一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知识, 专业技能得不到提升, 学生水平也难以提高。
2. 化工类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训练场所, 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 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我们对全国化工类实训基地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发现化工类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暴露出几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资金不足, 导致实训基地的规模较小, 远远不能满足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的实训要求;二是缺少大型的先进的技术设备, 学生很难接触到科技前沿的东西;三是缺少标准化的实习实训操作规程, 导致实践教学的沦落为简单职业培训。所以, 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标准的现代化工实训基地显得尤为必要。
二、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紧迫性探究
1. 高新化工产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 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化工制造业的振兴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大批技术含量高的化工生产项目投产, 先进的化工生产设备不断引进, 生产岗位的分工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高新化工产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面宽, 一专多能、一岗多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具有熟练操作技能、技术扩散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工艺过程判断、计算机操作、系统分析等方面综合能力, 等等。
2. 当前化工从业人员素质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现实差距。
目前化工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离企业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学历偏低。在化工企业里面, 专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少, 而高中、初中和其他学历的员工占多数。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低, 实际操作技能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较差。从最近几年化工企业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分析, 多数原因是因为化工行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岗位职业素质不高造成的。如2004年4月15日晚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导致局部爆炸, 泄漏的原因是氯罐及相关设备陈旧, 而爆炸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2006年7月28日上午江苏射阳县临海镇化工园中德合资的氟源化工有限公司氟化车间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 与现代化工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当前, 大多数企业反映不少从业人员还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 实际操作能力差,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差, 缺乏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缺乏创新、综合能力不高等状况, 这与现代化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相差甚远。
3. 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重大意义。
现代化工实训基地是一个突出实践性教学、充分体现化工类及相关专业实际动手能力的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化工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化工仿真实训, 以岗位技能为核心, 按照“从易到难, 逐步接近工作实际”的原则, 它构建了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在实训基地新平台的建设中作为第一责任人, 肩负着从技术到应用的责任。为建设化工实训基地, 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实训要求的满足程度、实训时学生的安全程度、技术水平的提高程度和为社会的服务度, 在这样的过程之中, 教师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质的飞跃, “双师”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切实可行性探究
1. 政府重视, 政策导向。
当前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和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予以充分的支持, 尤其是法律、政策上的支持, 鼓励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兴建实训基地, 政府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和人力支持。
2005年6月22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 制定了不同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布局和规划,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予以资助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全面推动了各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进程, 为培养、培训高质量技能型紧缺人才提供了条件保障。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充实教学设备, 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同时要求地方政府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2. 企业扶持, 积极参与。
建设现代化工实训基地, 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化工人才, 化工职业院校现有的状况难以满足实训基地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 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给予了现代化工实训基地积极的扶持。不少学校的实训基地走上了校企联合共建模式, 如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与德国拜耳 (中国) 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拜耳 (中国) 实训基地。我院于2005年4月8日分别同南京化工厂、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一厂、金浦集团南京钟山化工厂、金浦集团南京塑料厂、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举行了建设实训基地的协议签订和挂牌仪式。校企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 挖掘双方潜力, 互惠互利, 逐步建立合作利益制度, 实现校企双方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双赢。
3. 学校重视, 创新模式。
化工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 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各院校不断探索和创新建设模式, 其中, 主要有工教结合和工学结合两种教学模式。工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或者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兼职, 每人每年不少于2个月, 担任一定量的专业技术工作, 并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这是工教结合的初级阶段。二是职业院校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 学校与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合作或者在实训基地, 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现场为课堂, 一边教学一边实训, 专业教师既担任教师又担任师傅, 学生则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接受操作训练, 这是工教结合的高级阶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 曾被美国称为“合作教育”,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上公认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典范。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进行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改革, 具体做法是:按“必需、够用”原则整合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课程、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术专业课程, 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两门课程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引进到校内实训中心, 采用边理论教学, 边实践教学, 实行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聘请企业的生产工艺专家, 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工艺的需求, 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制订适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种教学模式按照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要求组织教学, 有利于学生掌握企业最先进的技术, 把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第一线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摘要:现代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具备充分的内外部条件, 加强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高新化工产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化工从业人员素质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 加强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提上日程, 迫在眉睫。政府的扶持、企业的支持和学校自身的创新模式, 使现代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具有切实可行性。
关键词:化工实训基地,条件,探究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2) :89-91.
[2]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22) :78-80.
[3]丁志平, 许宁.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6 (30) :22-24.
[4]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中国化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15-121.
化工实训基地 篇2
一、关于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
1.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章程)2.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定
3.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调整和撤销管理规定 4.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规定 5.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6.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规定 7.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
二、关于教学仪器设备管理
1.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设备管理台账)2.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
3.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招标、投标、购置管理办法 4.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训材料、低值耐用品、易耗品管理办法 5.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6.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大型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7.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践教学耗材管理办法(含使用笔记本)8.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统计管理规定
三、关于实验实训室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实验实训室门牌 2.实验实训室简介
3.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 4.实验实训室教师岗位职责 5.实验实训室学生守则 6.实验实训室相关操作规程 7.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
8.实验实训室承担典型实践内容介绍(2至3个)9.实验实训室设备编号(粘贴条码标签)
一、关于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 1.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校内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实践教学单位,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实践场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训基地的领导、建设和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第三条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与主要任务
第四条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承担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负责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工作;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逐步发展为我校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考核的重要基地。
第五条 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实训教材。2.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专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要求,制定实训计划和方案。3.按照专业岗位群的实际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技术培训。
4.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新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5.组织进行专业技术技能资格鉴定工作,颁发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六条 实训基地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 校内实训基地组织与管理
第七条 为加强实训基地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 作。要根据实训基地的特点和需要建立既具有教育教学特征,又具有社会专业实际工作特征的强有力的实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要选派数量适当、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以保证实训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八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落实的培养师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第九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践教学制度。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要建立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并具有组织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十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做到帐、物、卡相符,仪器设备维修及时,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建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和技术档案制度,实现现代化管理,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一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法令及条例,建立实训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和文明生产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四章 实训基地检查与评估
第十二条 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检查、验收制度。校内实训基地基本建成之后,学校要依据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和有关规定对各实训基地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并对实训基地运行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评估考核制度。学校按照实训室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训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损失外,要进行批评教育。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2.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定
第一条、实训基地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度,确保教学设备和人身安全。
第二条、实训基地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实训室管理制度。初到基地工作的教职工和首次进入基地的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学校“8S”现场管理标准,经过安全教育且掌握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方可进入基地工作。
第三条、实训教师应在每学期接到教学任务3天内向教学系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耗材情况统计,并将实训设备、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具等完好情况向教学系通报。
第四条、实训教师组织学生穿戴好防护用品,有序地进入实训教室,按要求进入工位。学生必须遵守实训守则,爱护实训设备、节约使用材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第五条、实训过程中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实训结束后,实训班级负责做好卫生,如实填写实训室使用记录。
第六条、每学期结束要进行实训室的交接,要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第七条、实训基地设备严格执行借还手续,建立登记本,及时登记。借还时,双方当面进行质量检查。外借(包括校内、外)仪器设备以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原则,经系主任同意,主管校长批准并办理外借手续,方可借出且及时归还。
第八条、实训基地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实训教师为本实训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实训人员离开实训室时,必须关好空调、水、电、门窗,杜绝隐患,确保基地财物安全。
第九条、实训基地为教学基层单位,学校外人员联系业务,须经教学系主任同意。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3.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调整和撤销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规范实验实训室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实验实训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必须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及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做好可行性论证,避免因盲目的建立、调整和撤销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实验实训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各类实验实训室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第二章 实验实训室建立、调整、撤销的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三条 实验实训室的建立必须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凡申请新建的实验实训室,须由系一级的单位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实验实训室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实验实训室发展规划,教务处对申请建立的实验实训室进行初审后,提交主管校长审定,校长批准后方可建立。
第四条 实验实训室的调整指对实验实训室进行不涉及实验实训室新建和原有实验实训室撤销的调整,如:实验实训室的更名、实验实训室部分合并、实验实训室方向和任务变化等。实验实训室调整须由系一级单位详细说明调整理由和方案,书面报送教务处,经校长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五条 实验实训室的撤销,需要由系一级单位详细说明实验实训室撤销的理由和方案以及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的安排、实验实训室用房的处理办法、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及相关经费的处理意见等,书面报送教务处、人事处,经校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 附则
第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4.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校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提高实验实训室信息收集和报送的质量,确保统计信息真实、可靠和完整,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工作职责
第一条 实验实训室实训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是实验实训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的收集管理,及时反映实验实训室的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实验实训室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信息收集的意识。
第二条 实验实训室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第三条 各实验实训室应指定专门的实验实训室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第四条 实验实训室每年上报的信息均以学为统计时间单位。
第二章 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的内容
第五条 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内容包括: 1.实验实训室实验教学项目信息。2.专任实验实训室人员信息及人员情况。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增减、变动情况。
4.教学科研贵重仪器设备(单价20万元以上)使用情况。5.实验实训室经费信息。
第三章 附则
第六条 对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积极配合,高质量按时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予以通报表扬;对组织工作不力,收集报送信息不全,谎报虚假信息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将作为实验实训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之一。第七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5.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本规定所指的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实习大纲的要求,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下进行。
第二条、各种实习都应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由教务处协调安排时间进行。学校其他各有关部门应协同做好有关工作。
第三条、实习的经费来源由校财务处统筹安排,并纳入经费预算计划。
第二章 实践场所的选择和实践基地
第四条、教学实习一般在校内进行。生产实习场所应首先选择与学校联合办学企业和单位。若专业无联合办学企业和单位,在专业基本对口,能满足实习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就近、相对稳定、节约开支的原则,选择技术、设备比较先进,生产较正常,对学生实习较重视,便于安排师生食宿的企业、厂、所。实践地点的确定须报主管校领导批准。
第五条、某些专业、某种性质的实习可采取学生自选地点(单位)分散实习的办法,但必须经教研室、系部研究批准后,认真组织并有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考核措施和手段。
第六条、一次实习一般应在一个单位进行,如若不能满足实习要求,以当日能返回实习点或学校为原则选择几个实习点。
第三章 教学实习
第七条、课程内安排的大型集中性实践教学称为教学实习,一般为一周以上。第八条、教学实习由教研室负责人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情况和大纲要求,合理制定 出实习计划,报主管校长审批后,送系部、教务处各1份。
第九条、实习前,由各系部组织召开实习动员会,明确实习计划、目的、意义、安全、组织纪律等相关事项。实习指导教师将与实习有关的资料、实习卡片等发给学生。
第十条、教学实习以任课教师为主,任课教师有其他教学任务的应安排实训指导教师负责。
第十一条、在实习前一周任课教师应与实训指导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实习的仪器设备准备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实习结束后,实训指导教师应整理仪器设备和其他善后工作。
第十二条、教学实习成绩由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测评或答辩得出。
第四章 生产实习
第十三条、到企业、厂或其它基层部门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称为生产实习,一般为1周以上。
第十四条、实习由各系部根据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学期进度安排,合理制定出实习时间,并由教研室负责人制定出实习计划,报主管校长审批后,送系部、教务处各1份。
第十五条、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检查学生的实习进行情况;与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加强安全教育,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利用实习的机会注意收集生产现场的技术资料,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
第十六条、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应写出实习报告,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并以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核的方式可根据实习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并列入实习计划之中。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并给予书面评语,也可以请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共同参加审阅。实习队长负责组织指导教师共同写出实习总结,交教学系(部)。
第五章 实习卡片和实习报告
第十七条、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写实习卡片,记载每天实习的简略情况(如心得、收获、发现的问题),作为检查实习计划实际执行情况的依据,并为编写实习报告积累资料。第十八条、学生实习报告着重写自己的收获、体会及自己的分析、看法等实际内容。
第十九条、实习结束。学生必须把实习卡片和实习报告交给实习指导教师审阅,并评定成绩后,全部送系部统一保管和处理。
第六章、实习鉴定与考核
第二十条、学生实习鉴定以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包含学习态度、劳动态度、组织纪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习鉴定时,由学生先作出自我鉴定或小结,实习单位给出鉴定意见并签署盖章。
第二十一条、实习成绩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的考核:实习期间若进行理论授课,由理论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在实习中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出具书面试题进行,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计入学生档案。
实践部分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实习卡片、实习报告,实习中的纪律和表现情况,现场指导人员意见和实习单位出具的鉴定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第二十二条、实习指导教师应于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将考核成绩及实习鉴定送系部,各系部应将学生实习成绩及时报教务处。
第二十三条、未按时交实习报告的学生,或病假、事假总计占实习时数的1/3。或无故旷工累计为2天的学生,考核成绩不及格。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按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实习纪律
第二十四条、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学校、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遵守学校与实践单位签定的有关合同、协议,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有违犯,实习指导教师应及时进行教育,帮助改正。并书面报系。对情节比较严重的,实习指导师与实习单位领导研究后可停止其实习。并限期返校,听候处理。
第二十五条、学生在实习期间,原则上一律不准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需请事假或病假的,须持有证明,经实习小组或实习指导教师签注意见,经系批准,才能离队,并按规定补实习,否则,按旷课论处。第二十六条、实习学生应爱护现场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使用仪器,未经现场指导人员许可,不能擅自开动机器和使用仪器,如经现场指导人员许可,也必须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否则发生损坏事故,将追究责任,并给予适当处理。
第二十七条、实习未结束,不得提前离队。
第八章、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第二十八条、实践教学质量由系部、教务处、共同进行监控
第二十九条、教学实习在结束时由校督导室不定期派督导员对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实践教学管理所属系部,以便在下次实习时进行改进。
第三十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由学校、教务处、系部不定期派人到学生所在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单位进行巡视检查,掌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情况,并针对掌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实践所在企业、单位、厂、所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次实践教学时进行改进。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6.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规定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资源优势,促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实验实训室资源进行实验、实训、科研等活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规范并有序地做好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开放的意义
第一条 实验实训室面向学生开放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条件,不仅是对学生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实验实训室都要对学生进行开放,提高实验实训室开放率和开放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实训室的资源效益。
第二条 全校教学管理各环节应重视实验实训室向学生开放工作,把实验实训室开 放工作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实训中心和各教学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或创造必要的条件,统筹规划,鼓励实验实训室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开放。各实验实训室应本着实践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开展实验实训室开放工作。
第二章 开放的形式
第三条 时间开放 实验实训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外开放,学生、教师可到实验实训室先行预约。
第四条 实验实训项目开放 针对每门课程的实验要求和集中的实训课程要求,由实验实训室拟定该门课程必开的实验实训项目和选开的实验实训项目。学生必须完成必开的实验实训项目,并且从选开实验实训项目中选做,达到本课程要求的实验实训学时数。
第三章 实验实训室开放的内容
第五条 实验实训室开放内容要贯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开放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实训室所承担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实训是指实验实训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实训;设计性实验实训是指给定实验实训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实训。
(三)小发明、小制作等,由实验实训室拟定题目、方案,向学生公布。
(四)学生自带的实验实训项目。
(五)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
(六)教师的科研课题。
第四章 开放的实施方案
第六条 实验实训室开放工作,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协调组织,充分发挥教学单位和实验实训室的管理作用,教学单位直接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实训室开放工作,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 由实验实训室拟定相关课程的必开和选开实验实训项目,每学期向学生公布开放的项目。
第八条 不属于实验实训室公布范围内的实验实训项目,由实验实训者制定实验目的、步骤、方案等,向实验实训室申请,由部门领导审核。
第九条 开放实验实训教学所需材料(科研课题除外)由实验实训室提计划,经系 部批准,由教务处统一采购。
第五章 开放的要求
第十条 各开放实验实训室应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实验实训内容做好实验实训准备工作,在实验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并做好开放情况和安全等方面的记录工作。
第十一条 学生在进入开放实验实训室前应预习、阅读与实验实训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做好实验实训实施方案和有关实验实训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 学生进入实验实训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学生在实验实训项目完成后,对实验实训项目的创新点、实验实训数据采集记录、实验实训操作过程、实验实训结果、收获与体会等进行认真总结,把实验实训报告、论文等提交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室应及时总结和做好成果收集和论文推荐工作。
第六章 鼓励与奖励办法
第十四条 学校每年评选一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开放项目作为优秀项目。
第十五条 各实验实训室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部门的实验实训室开放实施细则。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
为切实做好实践教学过程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强化“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一条、实习实训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实习实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要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第二条、学生到车间实习实训,不准穿拖鞋、凉鞋,不准戴围巾、手套,男同学不准穿短裤、背心,女同学不准穿高跟鞋、裙子,要戴工作帽。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第三条、学生实验或实习,必须有教师或实验实训室技术人员在场指导。每学期的第一次实验实训课,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第四条、车间里的电闸、开关、配电柜等不准随意乱动,以防造成停电短路事件及人身设备伤害事故。
第五条、实验实训室的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行车等,应做好验收、年检等工作,并指定专人持证上岗。对上岗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实验实训室需建立特种设备运行档案,确保安全实验。
第六条、实验实训室必须按规定配齐对口、专业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位置,周围不得堆放杂物,注意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并建立记录制度。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整洁。
第七条、不准在车间内追逐、打闹、喧哗、窜岗和抽烟等,以免造成事故或影响他人工作
第八条、实验结束后清理好各种器材、工具、资料,切断电源,熄灭火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对易燃物品、纸屑等杂物,必须清扫干净,消除隐患。
第九条、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和每学期放假前,校(系)应进行例行的安全检查,平时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如发生事故,要保持冷静,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设备统计是指学校各管理部门和统计人员对学校各类教学实训设备按月度、季度或进行的设备状况、设备利用及使用效果方面的统计和分析,设备统 计工作是教学实训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理顺设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发挥设备统计工作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 职责范围
第二条、各系部应设专职或兼职设备统计员,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条、教务处是学校教学实训设备统计管理的职能部门,各系部统计员负责设备使用原始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并报送教务处;教务处负责设备故障、维修方面的统计管理。
第三章 统计工作任务
第四条、设备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对设备管理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信息的选择、收集、加工、分析和反馈,以便考察分析、研究提高教学实训设备管理工作,其具体任务是:
1.统计学校拥有的各类教学实训设备的数量及其变动情况,2.统计设备的使用率,反映设备利用程度和效率,为教学安排与制定提供依据。3.统计设备的故障率,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教学实训设备采购提供参考。4.统计设备的运转、消耗情况,整理并积累使用各项数据。
5.统计设备维修情况及效果,为实验实训室维护提供依据。
第四章 统计报表的管理与规定
第五条、各系部报送的统计报表要求书面与电子版各一份,书面报表必须经系主任审核签字并留一份备查。
第六条、统计报表数字要准确,字迹要清晰,做到不虚报,不漏报、不迟报。第七条、各系部要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档案化,各类原始资料保存期一年,各类统计报表保存期五年。
第八条、如果审阅人员发现统计数字有误,要通知责任者本人及时更正。第九条、统计人员应在月初5号前将上月设备管理统计资料统计完毕 第十条、每季度教务处负责组织对各系部的设备统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评定。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化工实训基地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67-01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使其具备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实现实训教学是必要前提。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的内涵核心,并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实训教学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就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1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结合之路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有长远发展眼光,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投入,按科学发展观,依据学校所设专业,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走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建立模块式实训平台,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推动一个模块一个实体,使实训基地按社会实体化运行。实训基地既成为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职业岗位技能的场所,又成为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前沿技术,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调研、科研的阵地,还可以根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担负起职业教育、职业培、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的职能,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
2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力求校企双赢互惠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一种补充它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不足、专业设置不全以及指导教师短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行业及社会的需求,选择与专业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办学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优势互补、双赢互惠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根据实训环节教学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遵守,以保证教学实训环节顺利的进行。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可以加强校企联系,了解行业生产发展信息,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利用高职院校科研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盘活教育资源,搞好增收创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各院校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省资金的有效措施,是构建节约社会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固有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资源得到互享。
3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培养人才质量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关键。要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生产管理知识面广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单位,了解教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行业生产和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教学带来行业生产的发展动向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信息,还可以带来行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信息,对本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考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加强实训教学软件建设,严格实训考核程序
实训基地建好了,硬件齐备了,要想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为其安装丰富实用的软件—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实训基地要根据专业需要建立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训教学文件和相应的质量管理、评价规范与考核体系。指导教师实习前要安排好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要严格实训教学的考核确保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先、课时津贴发放依据,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学生实训成绩评定办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考核,实训结束时,各实训基地要成立实训考核小组,负责评定学生实训成绩。考核人员应严格公正,认真履行责任。凡被评为实训成绩不及格者,一定要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搞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发展的形式,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具有活力,实训教学质量才能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化工实训基地 篇4
1 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现状
1.1 实训设备
我校校内化工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一套化工生产反应系统和一套化工管路拆装系统。化工生产反应系统以2套反应釜为主要核心设备, 同时附属配备了控温、加料、系统控制等操作平台, 可完整的完成一个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化工管路拆装系统主要以离心泵和储水罐为核心, 通过各种管子、管件和阀门的安装和组合, 形成不同的闭合管路。目前实训基地的设备主要针对校内化工专业学生实训教学使用, 但可供学生训练操作的设备数量及种类较少, 由于学校大多采用集中实习实训的方式, 导致教学过程中实训设备不足, 实训结束后又存在着设备浪费、闲置的现象, 导致设备利用率较为低下。
1.2 人员队伍
目前, 我国高校大多都按照“学术型”模式在培养学生, 实验、实训教学长期以来都被看成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3], 主要内容是开展理论知识验证性活动, 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整体水平和业务素质离双师素质教师要求的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 转型期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探析
2.1 科学规划
转型过程中, 学院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应始终坚持结合学校实际,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为宗旨, 按照资源共享、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完善管理、提高效益、确保安全的原则, 在保持特色的同时,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大转型发展的改革力度, 明确学院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目标为依据, 围绕地方化学、化工产业类型科学制定规划,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 按照科学合理、前瞻可行的原则配置实验实训设备, 引进先进技术装备, 避免建设目标模糊, 盲目购置设备, 造成的设备浪费、闲置以及设备利用率低下等现象的发生, 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功能, 使之成为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前站、中介和过渡。
2.2 真实创新、开放共享
在校内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 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贴近生产管理一线的化工企业生产环境。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里能够完成基本的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系统、规范、实际的化工生产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活动, 将实训仪器设备和场地对全校师生免费实行全天候开放[4]和共享资源, 为学生提供开展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场所, 还可以有偿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开放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和场地进行相关的研究。也可以实行校企合作, 共同参与建设, 企业也可以安排技术人员到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培训和学习, 开展项目研究, 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开展的项目工程, 充分体验实际工作环境, 全面开发基地的教学、科研、生产和培训等功能, 实现实训设备、工作岗位以及人力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避免资源浪费, 提高投资效益。
2.3 优化师资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 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实训基地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长远的师资发展规划, 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推动校内化工实训基地的整体发展。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在应用转型过程中, 应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解放思想, 积极参与, 定期对教师进行有计划地技能培训, 组织教师到工厂企业和有关业务部门深入学习, 提高教师传授基本专业知识和指导学生具体操作的实践技能, 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逐步提高教师的实训教育教学水平。要结合校内相关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教学特点进行合理的调配、转岗, 实现校内师资分配的内部最优化。同时,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指导学生实训, 传授实践知识与宝贵经验, 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4 强化管理
校内化工实训基地不同于传统实验室,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和制度已不再适合基地的日常管理。为保证化工实训基地安全、正常运行, 提高工作效率, 基地可吸收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 模拟企业管理模式开展实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院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模式, 引入并加强对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各类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尽可能配备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实践经验, 同时责任心强的人员来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加大针对实训操作学生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要求学生在实际生产前了解所涉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环节, 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不断树立和强化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应急救助能力与逃生能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实训生产工艺的相关技术资料, 及时编制所有生产环节中相应的操作规程与安全规程, 并组织学生学习。对各批次生产产品的质量均要开展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 训练学生开展从原料、生产环节到成品、储存等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 强化学生对品质管理的认识。对化工实训场所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引入5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现场管理方法,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实现校企接轨与融合。
3 结语
校内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关系到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质量。我们应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和院校自身实际, 挖掘优势, 强化特色, 完善校内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校内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地方院校应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指出了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转型过程中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转型,建设,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马红苗.高职院校目标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企业研究, 2013, (12) :183-184.
[2]秦丽梅, 邬依林, 张渝荣.高校转型过程中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2) :15-16.
[3]李金波, 马普军, 安然, 曹小红.论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进行实验室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7) :94.
化工实训基地 篇5
点检实训基地建设情况、金属专业实训基地筹备情况汇报
尊敬的××、大唐国际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我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厂发展概况,汇报点检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及金属专业实训基地的准备情况。
一、企业发展概况
××发电厂始建于1973年,历经震后重建和扩建,1987年10月,8台燃煤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2008年年底,关停了两台125MW机组,目前装机容量1300MW。2009年,两台250MW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并于当年实现向唐山市供热的历史性突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役6台机组全部进行了烟气脱硫技术改造,大力实施干除灰、干除渣改造,结束了灰水外排的历史,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环境,李家峪灰场植树两千余亩,昔日灰场已成绿洲。
××××年,××发电厂积极落实集团公司、大唐国际“争创年”各项工作部署,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与创先争优、“双增双节、盈利攻坚”两个长效机制有机融合,生产经营保持了良好态势。着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已经完成了内审工作,有望提前实现管控达标目标,截止8月29日,实现了连续7年129天安全稳定运行;推行“两全”管理和工作点评机制,抢电量、控煤价、降七耗,机组利用小时、“创 一流”排名继续保持了领先水平,为全年目标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点检基地建设情况
(一)点检基地建设进度
××××年,为适应大唐国际快速发展的需要,满足企业生产对点检人员数量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解决点检人员“稀缺”问题,大唐国际决定,充分利用××发电厂人才资源密集,承揽检修项目多样化的专业优势,由××发电厂负责火电企业设备点检人员的培训工作。
××××年2月24日,“大唐国际第一期设备点检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发电厂举行。××出席开班典礼并做了开班动员。来自大唐国际17个基层单位的94名点检员和××发电厂检修分公司的60名培训导师等参加开班典礼。第一期培训班于××××年8月25日结业,大唐国际总工程师佟义英参加结业仪式,亲身见证了培训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
随后,我们一边总结培训经验,一边完善培训制度,改进培训硬件设施,创新培训方法,不断地提高培训质量,先后于××××年1月、××××年7月圆满完成了第二、三期点检培训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在培训结束后,我们应用柯氏评估体系,对结业后学员的行为进行了评估,量化评估培训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学员回单位后,普遍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师傅的好评,有的师傅反映“徒弟从××回来后,掌握的技能和‘绝招’连我都没见过”。第一 2 期94名学员有35名非点检学员走上了点检岗位,第二期42名学员有4名非点检学员走上了点检岗位。第三期37名学员有3名非点检学员走上了点检岗位,还有1名学员由点检员晋升为副点检长。就在上个星期,第四期培训班举行了开班典礼,共有48人参加本次培训。
××××年年底,××发电厂在成功举办二期设备点检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班的基础上,对点检实训工作进行了综合评审,适时向大唐国际提出了申报“大唐国际点检实训基地”的申请。大唐国际根据集团公司相关办法,组织对××发电厂培训中心进行评估,认为××发电厂培训中心,在××发电厂和实业公司的统一领导、分层管理下,依托××发电厂设备部及检修分公司雄厚的人才资源,培训项目组织有声有色、各项制度规范健全、工作内容详实全面,关键指标和主要条件符合《大唐国际点检人员实训基地评估标准》。××××年1月14日,大唐国际认定××发电厂教育培训中心为大唐国际点检人员实训基地,××亲自授予××发电厂点检实训基地牌匾。
(二)点检基地建设概况 1.培训条件
培训设施完备。专用教室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图书资料室面积40平米,藏书多达8000多册,点检培训资料齐全,充分满足学员的需求。配有焊工、电工、机加工、钳工(依托现有修配车间)和仿真机房等实训场地。
培训机构健全。设置学员处、教务处、总务处三个职能处室,拥有一支专职从事培训管理工作的员工队伍,培训中心主任、教师组组长、导师数量、资质、经历等都满足实训基地要求。
培训资源丰富。拥有一批在系统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的知名专家,有一大批转机检修、电气设备检修、承压部件检修、焊工等专业的技术骨干和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设备点检人员,尤其是在安全生产、人力资源管理、检修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在系统内得到推广。检修分公司实力雄厚,每年都承揽公司及系统外多台机组的检修任务,有承揽百万机组检修、核电机组检修和检修监理工作的成熟经验,掌握机组抽穿发电机转子及捋护环、汽轮机三缸改造、汽缸取螺栓、汽轮机叶片和轴瓦乌金补焊、锅炉省煤器联箱、再热器、过热器管排、回转式预热器、电除尘制作安装和电气500KV高压试验、金属异相焊接、金属探伤等先进技术,“一招鲜”和“绝活”受到业内广泛赞誉。
后勤设施完善。后勤管理规范,食宿环境整洁、收费低廉,具备同时接待300人食宿的能力。
2.培训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制定了涉及培训教师管理、学员管理、量化考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的8种规章制度,强化培训的过程管理、绩效考核,不断激发教师、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确保了培训效果。
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考评。在制定总体培 4 训工作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员的专业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根据学员的专业和企业培养需求,安排专业对口导师,与学员签订培训合同,实施一对一培训;组织学员每天填写培训日志,按月完成培训总结;导师按周检查培训日志,及时纠偏,并根据学习效果和学员特点,明确下一步培训重点;建立学员培训绩效档案,每月对学员进行综合测评,并安排技能和理论考试,从三个维度评价学员的学习成果;定期编制《点检培训简报》,公布学员培训绩效成绩排序,及时发给各单位和部门,使送培单位了解学员的培训状况,激励学员专心学习;培训导师的工作绩效与月度津贴挂钩,由学员对导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评打分,保证培训效果。
培训方式多样。推行“体验式培训”,将点检培训的主旨定位在“在岗工作”,以机组检修现场为培训工作平台,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的开展教学活动,学员在师傅的指导下,分专业参加××发电厂内外检修作业,不但丰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检修技能,还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根本找不到的“绝招儿”;同时,利用机组检修的空闲时间,有计划的安排学员到设备部跟随点检员、下班组和驻外项目部实践学习,参与消除设备容易发生的缺陷,提高学员们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
集中授课夯实理论基础。结合实际,安排陡电最优秀的内训师集中为学员们授课。讲解金属监督软件、两票系统管理、大唐国际安全生产系统、物资管理、辅控网管理系统等 5 系统的应用。开设了设备可靠性管理、设备检修管理、两票三制、节能管理及《经济性评价》、EAM(资产管理)、两库两制、《安全评价》二十五项反措、轴找中心和平衡、焊接材料及工艺、继电保护知识、管阀知识等17门课程。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和睿泽企业管理公司讲师为学员们讲授管理技能课程,进一步拓宽学员的知识面。
“体验式培训”与集中授课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单纯的知识积累培训向能力培训的转变,完成了由设备主人到检修服务人员的角色转换。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建议 作为大唐国际第一家专业培训基地,我们牢牢把握为安全生产服务这一主题,始终把提高专业技术、生产技术人员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摆在培训工作的首要位置,虽然我们已建立起了点检人员在岗培养的机制,积累了点检人员综合技能提升的一些经验。但由于我们的水平和条件有限,我们在培训工作及后勤服务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健全配套培训设施,边施培、边整改,努力打造大唐国际一流实训基地,培养知行合一、业务全面、能力出众的点检人员。下面我简要谈一下今后基地建设的一些想法:
一是在原有的焊工、钳工、机加工、电工、仿真机实训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两个实训场地的建设。加强转机检修实训场地建设,进行转机拆卸、检修和组装的培训;加强电动门调整和测量轴瓢偏和晃度实训场地建设。
二是建立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培训基地。目前,大唐公司范围内发电厂的辅助控制系统(锅炉补给水,制氢,循环水精处理,烟气脱硫,输煤,锅炉除渣,吹灰,废水处理等系统)大多采用PLC作为控制设备,PLC控制系统几乎都是由工程商调试完成,交付发电企业使用。这些PLC设备一旦发生缺陷、故障,电厂方很难自己完成消缺工作,一般是由原工程供应商做方案,报价后再实施改造或维修。这样往往会造成设备缺陷不能及时消除,影响到整个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所以,我们考虑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培训基地。针对上述系统制作出“微缩系统”,让热控点检员真切地看到自己编写的程序运行情况,发现错误随时可以修改,同时,还可以在“微缩模型”上设置故障,由热控点检员进行判断处理,这样就避免了热控点检员因运行设备不能随意改动,无法进行点检实训的弊端。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认为建立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培训基地,可以对大唐国际范围内的设备部专业点检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PLC控制系统维护、检修等基本技能,大大提高辅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从一定程度上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电化教学技术,建立一个计算机房,不断加强点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重点加强对故障统计、数据采集、分析和疲劳检测等方面的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再增加cad制图培训功能。
三、金属专业实训基地准备情况
按照大唐国际的统一安排,今年××发电厂还进行了金属专业实训基地的准备工作,下面我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金属专业实训基地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金属专业实训基地现状
金属专业实训基地的筹备工作,主要由××发电厂设备部、金属重点实验室负责。基地筹备工作得到了大唐国际、××发电厂的高度重视,检修分公司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人员配置、人员培训及技术准备、设备设施配置等工作已经完成。
1.人员配置及培训
目前金属实验室人员6名。两人具有工程师职称,持有较为齐全的无损探伤和理化检验资格证书,具有较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发电厂针对金属专业培训基地建设,制定了金属实验室员工培训计划。今年已经安排了4人次参加系统内和质监系统的培训,并拓展了涡流探伤培训,1人获得焊接教师资格;轮流派人负责组织外阜机组大小修的金属检验工作。
2.设备配置及管理准备
金属实验室现有无损探伤及理化检验设备34台套,可以承接机组检修的常规金属检验、试验(包含射线、超声、磁粉、着色、硬度、测厚、金相、光谱、涡流、力学性能等项目)工作。实验室管理有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支撑。
3.可以开展的培训工作
目前,实验室可以针对金属专工、机炉点检员,开展以下10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1)金属检验、试验设备的了解,包括适用范围、使用操作方法等。
(2)各种无损探伤、理化检验方法的应用、目的等。(3)火力发电厂常用金属材料基础知识。(4)火力发电厂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基础知识。(5)机组检修金属检验组织与实施(质量与进度控制)。(6)典型受监部件失效分析。
(7)金属监督计划制定及机炉外管检验计划制定。(8)受监部件验收与管理。
(9)金属检验的管理流程及缺陷管理流程。(10)金属监督软件的使用。
(二)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金属实验室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部分讲课内容需要聘请外单位老师讲授,这些老师主要来自技术服务单位,或是大唐国际范围内的专家。
二是金属实验室人员目前承担的内外埠检修检验工作较多,如果开展对外培训工作,人力明显不足。
三是各电厂对金属专业的培训需求不十分清楚。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制定金属专业培训计划和内容;二是遴选讲课教师,并制作讲课课件;三是协调教育培训中心准备讲课场地、设施。在 9 此基础上,我们将认真落实《大唐国际专业培训基地管理办法》,对照《大唐国际点检人员实训基地评估标准》,借鉴点检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发电厂实际,有计划地推进金属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争取关键指标和必要条件尽快达到评估标准,早日通过评审。
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篇6
关键词:实训基地;汽车专业;建设;需求;原则;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0-0090-03
汽车专业是技术能力要求高、动手能力要求强的专业。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汽车专业培养符合现代化职业教育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 汽车实训基地建设需求
1.1 职业属性的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一定的教学条件为基础,包括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高职特色教材、具有职业特色的实训室等。高职教育中提倡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突出实践教学。采用“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汽车实训室的建设,为汽车专业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实训的场所,对于巩固教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迫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1.2 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汽车以其结构复杂、技术更新快、涉及领域广为特征,没有良好的实训条件则无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生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凸显,是实训教学的必然成果。在各级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总是与分析判断能力、对问题的全面掌控能力,以及操作的熟练程度密不可分。教师队伍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资格的认证,都必须以实训室的建设为依托。实训室建设投资较多、专业性强,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硬件建设的关键一环。
1.3 就业的需要
随着国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档消费品的汽车已逐渐走进普通居民家庭。庞大的汽车市场对汽车制造、销售服务、维修保养、检测与管理方面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但当今汽车行业准入门槛低、各层面人员混杂,这对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形成一定冲击。懂得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又具有岗位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被社会企业认可。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要想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必须加强实训室建设,强化学生的实验实训环节,使学生具备较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快速上岗,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这方面,汽车实训室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 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2.1 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在建设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确立建设目标。分析不同阶段学生所需掌握的技能和每一个阶段所开设的课程,根据教学规律和开设课程来设置,科学合理地配置实训设备。在实训基地大的环境中,适当区分各个专业的特点,突出专业特色。这样围绕着培养目标来建设实训基地,使建设更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防止过度购置而浪费的情况发生。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群)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
2.2 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始终要遵循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原则。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逼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对于学校总体发展而言,对一个专业的资金支持有限,因此建设中不能盲目追求大、全、新,而应根据现有的汽车技术发展及应用水平,结合本地区汽车产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配置,以保证教学实训的正常进行和实际效果,同时保证学生学到的技能与社会需求接轨。
2.3 预留技术发展空间
实训基地的场地及设备配置要保证其可扩展性,即可以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及时更新。近些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猛,社会对汽车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不同类型的汽车从发动机、底盘、电气与子设备及车身设计等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工艺也在不断改进,汽车安全系统、舒适性与娱乐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已经广泛应用。除了传统的汽、柴油汽车,清洁能源汽车,混合燃料汽车外,电动汽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智能驾驶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汽车等概念车型陆续亮相,不久的将来就会走进人们的生活。所以,汽车实训室的仪器设备也应适时更新,才能适应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2.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汽车行业具有技术性强、产品更新换代快和产业涉及面广的特点,仅靠学校有限的财力购置的实验仪器设备,很难满足教学需求和保证学生得到足够时间的高质量技能培训。另外,学校汽车实训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场所,但学校的实训室毕竟不能等同于汽车企业的厂房、车间,学生在实训室的操作更不能等同于企业的生产。因此,汽车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必须加强校企联系,争取汽车企业在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校企联合、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在校企联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接收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而且能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提前与社会接触,从而缩短进入企业的适应期。
2.5 考虑共享与开放
资源共享是现代节约型社会的共同要求,也是对社会贡献的体现。由于教学投入有限,单靠一个单位、一个专业的投入往往建设规模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即使规模上去了,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在实训基地建设的时候要广开思路,充分考虑到其服务的延伸,让实训基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做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要向学生和社会全面开放,而不单单是成为某个系部、某个专业的专用场所。实训基地建设应以专业学生实训为主,同时满足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以及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高校园区同类专业打造共享平台。
nlc202309020312
3 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为满足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汽车实训室建设速度也相应加快。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实践,汽车专业建立了一批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供了保障。
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3.1.1 汽车实训室建设 学院校内实习基地包括钳工量具实训室、汽车拆装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综合实训室、汽车底盘综合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汽车电器综合实训室、汽车美容实训室、汽车模拟仿真实训室、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这10个实训室,总建筑面积2 625 m2,校内实训设备总值470多万元,能够满足本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
3.1.2 校中厂建设 建立了骏怡汇—广东农工商汽车实体美容店。广州市骏怡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学院合作,在学院增城校区成立了汽车美容店,由学生负责管理美容店的对内对外经营。开张以来,每年能完成500车次的美容护理作业,为院内职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获得了社会上的普遍好评。学生在自主经营管理作业“一条龙”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及管理协调能力。另外,建立了德祥驾驶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
3.1.3 社会实践活动 由于办学条件的改善,汽车专业每年都完成多批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工、汽车营销中级工及高级工的考证工作。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汽车大赛活动,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近年的汽车技能国赛、省赛中,获得了集体、个人比赛一、二等奖多项。
3.2 校外实训基建设
建立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铭华车辆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实习基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骏怡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等校外实训基地17个。公司为汽车类专业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且工且读”、暑假工、寒假工等,丰富的实践项目、灵活的实践时间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实践条件,也为实践基地的全面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在“师徒帮带”、技术指导等方面制定了科学有序的制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轮岗顺序和轮岗作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4 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思考
几年来的汽车实训基地建设,使汽车专业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大加强,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基地建设实践中应对现有资源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需要。
4.1 组建系列化实训室
目前,大众及丰田系列车型无论保有量和销量都处于前列,在广东及国内极具代表性。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对单一系列车型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多而全的培养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拟将汽车实训室重新组合,形成以系列车型进行教学的模式。学院建设“大众系列及丰田系列汽车实训室”具有一定的基础,已经配置这两个系列车型发动机实验台、转向实验台、ABS实验台、帕萨特电控实验台、整车及系统电路示教板、空调实验台、专用示波仪、解码器、汽车整车等100余台套。因此,以现有场地为基础,依托现有设备,通过进一步的增补、完善,使实训室系列化,构建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4.2 整合现有资源
由于建设初期投入条件所限,现有设备种类分散、系列化不强,不能较好地实现汽车检修整个过程的培训,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建立完整的检修概念。同时,有些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汽车技术发展变化的需求,使得学习与生产脱节。当今汽车服务功能变化很快,学院汽车美容店设备投入不足,功能有待加强,不能满足课程实训的要求,与社会的真正对接还存在差距。实训条件有待向高规格、共享型、生产性方面改善,教学资源亟待进一步整合、优化。
4.3 加强实训室管理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管理包括设备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课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在一个实训基地内部,实训设备种类多、利用率高,人员众多繁杂。因此,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除了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现代管理手段应用能力外,也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养成素质,使其把实训室当成他们的工作场所,切实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去。管理上去了,才能保障设备的良好运转,真正发挥实训基地的效能。
5 结语
实训室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现代高节奏、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的懂服务、善管理、能胜任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就必须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出高职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盛福.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119.
[2] 赵伟,徐立友.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106-107.
[3] 卢红阳,李向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149-15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s very important in training people for meeting the request of morden occupation in automobile major.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quirement and princi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expounds the measures in base construction in practice and the experiences, and gives suggestions for new design in bas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automobile major;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principle; mode
化工实训基地 篇7
关键词: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近几年, 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建立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 大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数占到总课时的50%, 有的甚至更多。虽然各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均具有一定规模, 但是, 其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究其原因, 主要是观念上的局限, 人们在传统观念上简单地将单纯的岗位职业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目标。笔者认为,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最佳场所。校内实训基地所营造的浓厚的职业文化氛围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在重视基地实训设施建设的同时, 应重视基地的文化建设, 实现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化工技术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定位
高职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有四个主要特性:一是“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校内实训基地文化自然应该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二是“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 其校内实训基地文化也应具有浓重的企业文化;三是“化”。高职化工类专业规定了所培养对象的职业范畴是化工行业, 该专业培养面向化工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四是“生”。高职化工类专业参加实训的学生一般为大二或大三在校生。
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应该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具体体现为“一个核心, 四个基本点”———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 以精神文化、情境文化、行为文化、行业文化为基本点, 营造“四位一体”的和谐职业文化氛围。
建设体现职业化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 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是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体现, 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学生在校期间进入实训基地实践, 虽长期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 但与企业、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 实训基地建立体现职业化精神的文化非常重要。体现职业化精神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尽早进入职业人的角色, 与企业实现思想、心理上的“零距离”对接。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化的价值标准、职业理念和运营机制是学生形成职业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职业化的价值标准职业价值标准是指学生对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各种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的看法与评价, 是学生为人处事以及判别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 是他们在心理上的约束和行为上的规范。确立企业化的价值标准, 首先要把为企业服务看成是学校的最大价值取向, 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适用不适用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企业化的职业理念企业的职业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引入企业化的职业理念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职业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就业后容易形成企业归属感, 可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化的运营机制实训基地应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考核方式等方面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让学生尽早感受到企业管理的规范性,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力。
建设体现高职教育的情境文化
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应依托企业。对于化工技术类专业来说, 学校应根据行业特点、产品结构、技术发展、区域经济及就业面选择实训项目, 每一个实训项目的设施都应是一种典型产品的生产装置。这样, 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掌握一个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操作技术, 可实现与企业操作技能上的“零距离”对接。高职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 而是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因此, 实训基地在作为技能训练场所的同时, 更应把它作为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场所。为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步提高, 实训基地应建设高职情境文化。情境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教学环境的职业化情境实训基地教学环境应尽可能建设成与企业运作相对应的“模拟工厂”, 设立企管部、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营销部、安全环保部等部门;每个实训项目都以生产车间命名, 进入实训室的学生着装和岗位分工名称都与企业相同。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 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 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 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实训内容的教学化情境作为企业, 如果一名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装置的正常操作和常见故障的处理, 那么, 这个操作人员是合格的。而对于教学, 仅仅能操作是不够的, 要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同步提高, 实训内容必须源于企业, 又高于企业, 并具有教学化的情境。教学化的情境设置应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企业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为导向, 邀请企业实践专家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针对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设计几个学习任务,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 一般是由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岗位数量、产品类型、工艺流程种类以及不同的服务对象等因素决定的。例如, 化工技术专业某实训项目的学习任务可以设置为开车准备、冷态 (正常) 开车、正常操作、正常 (紧急) 停车、故障处理等多项任务。
教学实施的职业情境教学离开了实体就等于纸上谈兵, 目前, 工学结合是实施实训教学的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工学结合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实施工学结合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 可促进其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
建设体现职业人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操守, 是学生诚信品质、敬业协作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耐劳耐挫精神的具体体现, 企业非常看重这一点。但职业人所具有的诚信、守纪、敬业、团结、耐劳等职业道德和优良品行对于在校高职学生来说往往是缺乏的, 还需要培养和加强。职业人的行为习惯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培养, 实训基地是最佳场所, 可以通过建设实训基地的制度文化来建设行为文化。
实训基地的仪器、设备、装置、物资管理制度, 可以树立学生的成本意识, 养成节俭习惯;仪器、设备、装置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 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考勤、考核制度, 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团结、吃苦耐劳的精神;安全、环保、健康防护制度, 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养成职业防护习惯。总之, 建章立制, 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 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另外, 化工产品具有有毒、危险等特性, 化工企业对原物料及产成品的管理相当严格, 物料及生产过程的任何闪失、任何差错都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秩序及企业的运作。因此, 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体现职业人的行为文化更为重要。
建设表现化工人的行业文化
当今社会就业机会多, 就业面非常广。化工产品成千上万, 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不可能面面俱到, 化工技术又具有多方案性和复杂性, 因此, 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非常重要。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基本属于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是: (1) 事迹宣传。在实训基地张贴侯德榜、范旭东等化工先驱者的头像和事迹, 营造向化工先驱学习的氛围, 培养学生热爱化工、为化工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 (2) 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安全教育、事故展示、事故分析, 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 防范技能。实训基地可以张贴安全告示, 划分不同级别的安全区域, 并用制度来规范执行;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传授安全防护知识, 掌握安全防护措施。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作为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窗口,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营造浓厚的高职文化氛围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教育与职业, 2006, (5) .
[2]欧卓.试谈企业文化的价值[J].广西电业, 2008, (9) .
[3]舒本平.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6) .
[4]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 2008, (12) .
[5]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 2006, (35) :8-10.
化工实训基地 篇8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通过与中石油、中石化等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需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 利用社会的物质与智力资源, 扩大学校优质教育资源, 建设能够满足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融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产品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
1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实训基地按照“立足辽宁, 面向全国, 辐射行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和“懂理论、有技术、能创新”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凸显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服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遵循专业建设的本身规律, 全力建设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具有化工行业特色、适应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且符合沈阳工业大学以培养辽宁老工业基地急需的具备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总体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创建科学、合理、优化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的目标是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 对学生及所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最优化训练。整合校内相应专业认识性实习实训、基础性实习实训、综合性实习实训等场所与资源, 通过教学设计、生产要素连接, 使其成为具有真实的企业生产 (服务) 环境、工艺流程、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生产特征, 体现现场生产 (服务) 过程、氛围与组织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与相关企业活动相对接的校内生产 (服务) 性实训基地。
在该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 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在自动化设备设计、老设备改造、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2 实训基地特征分析
2.1 基地组织特征
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依托学校资源, 采取企业运行管理模式, 力求做到6S管理, 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 基地内建立了各级管理制度, 学生作为“员工”参与生产、管理、技术服务, 老师扮演教学、指导、师傅的不同角色, 已经形成了集教学、生产、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教学实体。实训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 统筹安排、调配、使用仪器设备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
2.2 基地环境特征
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 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基地建设考虑到可持续发展, 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型设备, 而是参考石油化工类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备, 基地设备条件和新兴的化工企业基本相同,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遵循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 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基地运行特征
基地本质上是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 是学生在校期间零距离接触实际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的基地。基地管理过程采用人性化设计, 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化管理的需求, 实现产、学、研、教、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真正将企业产品资源引入教学。
基地可面向社会承揽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制造、维护、维修等业务, 全部工作过程严格执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以客户为关注核心, 服务客户。
利用实训基地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 并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资格认证培训。
3 实施产 (服) 教研学一体式教学模式
3.1 体现生产、服务内容与教学内容对接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过程安排生产、服务内容, 一年级学生基本技能学习:开设课程均为基础课程, 需要具备基本焊接技术和电路分析能力;二年级学生学习了PROTEL、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等基础;三年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能力, 需进行生产管理技能提升, 安排过程控制系统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学习。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职场体验”的训练岗位。“车间即教室, 工人即学生, 师傅即教师”, 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将实习由模拟性训练转变成为在生产性现场“真刀真枪”练兵, 大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加强对化工成套装备的运行管理、DCS控制以及对典型过程装备内部结构、维修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掌握相关的装置运行管理及设备维修技能和规范, 使学生具备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3.2 基地生产、服务过程与学习过程对接
基地生产、服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技能训练阶段;第三阶段为创新能力训练阶段;第四阶段为实践能力训练阶段。教学过程从基本技能学习、工艺设计、管理提高三个层次入手, 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管理技能, 使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 在相应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基地生产、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技术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提高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将实际应用的技术转移到教学中, 一定程度上避免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3.3 基地生产、服务活动与教研活动的对接
通过“走出去”将企业“请进来”, 在校内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 为企业提供设计、技术支持、技术改进、生产加工等服务;在教学方面, 以前安排到校外的生产实习实训, 现在可以在校内完成, 便于教学实训指导。
通过基地的生产、服务活动, 不断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 也促进了校企合作的不断加深。企业了解基地, 基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不断促进学院教学科研活动的发展。
4 实训基地建设的实施
在学校原有的电工、过程控制和控制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和资源整合。扩建基于集散控制系统实验室和现场总线控制实验室, 新建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基地以培养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岗位所需技能为目标构建。通过扩建实训基地, 使之既能满足教学要求, 也能满足对外开展企业服务, 组织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由过程控制系统实训中心、控制工程实训中心、智能仪表研发中心、电子产品研发中心等实训室 (车间、设计室) 组成, 具体情况见下图。
在进行实训基地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培养过程中优化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 拓宽教师培训渠道, 强化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的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年选派2~3人到国际化企业学习过程控制先进技术, 到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 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精通专业技能, 提高专业建设能力, 使他们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既能够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又能主持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工作。
摘要: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需要, 以资源共享, 强化服务, 环境真实, 体系健全为原则, 建设能够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融教学、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产品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化工过程控制工程研发实训基地。
关键词:生产型实训基地,化工过程控制,职业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彩霞, 陈惠卿.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8) :357-359.
[2]李春华, 赵杰, 任思璟, 等.构建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结合体系的研究及探讨[J].价值工程, 2012 (29) :252-254.
化工实训基地 篇9
1 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本基地的建设是按照“源于生产现场、高于生产现场”的理念、“自主设计与外购相结合”的原则、“集成、开放、共享”的思路, 在对现有实训条件集成、整合、挖潜的基础上, 真正实现了“硬件与软件、技术与文化、近期与未来、特色与共享”的“四个融合”, 重点解决好了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实训内容与工作差距过大、先进技术不足及创新条件欠缺等问题, 使实训基地更具职业氛围、实训设备的配置能够与生物化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并具有适当的领先性, 不仅能够满足本专业及本校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 也为服务社会搭建了宽广的平台, 并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训基地。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 坚持与行业协会及公司企业开展合作, 通过协议、组建集团等方式, 与他们在员工培训、科技合作、学生实习、创业就业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2]。
本实训基地建设主要融合了目前生物化工专业的研究开发和质量检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技术含量高且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能够达到实现实践教学现代化的需要, 可以满足培养生物化工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需要。该基地还具备三大功能的需要:即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生物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实训任务, 对全国生物化工企业开展非学历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承担江苏省化学工业协会会员单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 同时承担江苏省内外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 促进高职高专生物化工类专业师资“双师”队伍建设;承担生物化工专业技术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推广工作。
2 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
2.1 专业建设及教学研究
依托本实训基地的建设, 本专业持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加强教学改革, 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学做结合等特色。积极利用和创造条件, 开展教、学、做相结合的实践,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把创业创新教育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努力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高效并富有特色, 本专业有3本江苏省精品教材, 有3门课程申报学校教学改革并获得立项, 有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通过验收, 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验收, 有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立项建设。
2.2 培训与职业鉴定
生物化工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 其职业氛围更浓厚、新配置的实训设备不仅能够满足本专业及本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 也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并成为具有一定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训基地。一是接受培训的人数增加了近200人;二是影响明显得到加强, 对徐州地区其它大、中专院校师生、企业及其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三是通过与教育部生物技术及化工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 承担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四是完成生物技术类职业技能鉴定建站, 培训及鉴定的范围得到扩展。
2.3 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近年来, 本实训基地先后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 校级课题20多项, 获得省市级科技奖励5项。实训基地教师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2篇, 其中SCI、EI论文5篇,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7篇。
2.4 对外影响不断扩大, 示范作用显著
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建成以来, 先后有70多家国内本科和高职院校前来参观交流, 同时还接待了加拿大议会参观团, 受到赞誉。目前一直承担教育部精细化工师资培训和国内培菌工、发酵工培训工作, 与国内100多家生化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3 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人才培养培训的效果
3.1 学生实训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提高了育人效率和质量
通过建设, 生物化工实训基地的实训用房面积增加了3 300 m2, 受训人数增加了200人。对同一类型的训练项目集中安排在同一地点, 以便于组织教学, 还在实训基地内部营造了浓郁的职业教育氛围, 各种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齐全, 基地实行“6S”管理且成效显著[3]。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本校生物化工类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不仅锻炼了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社会影响力变大。近年来, 该专业有3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 1位同学获得“2013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 2个班级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
3.2 技能培训的效果
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可完成5个工种的技能培训, 各实训室实行全天候开放模式, 教学计划中的实训课程能够全部开出, 特别是各专业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训练课程,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本专业学生在第3届“齐都药业杯”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大赛中有1人荣获一等奖, 2人荣获二等奖, 学校荣获团体一等奖。
3.3 社会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教学成果及辐射带动作用
社会服务:依托本实训基地, 我校与20多家生物化工企业和行业协会、专业网站等单位签定长期合作协议。利用实训基地, 针对生物化工领域应用中的技术难题, 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攻关, 开展应用性横向课题科研及技术开发工作, 向生化企业推广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等。
科技服务:利用基于实训基地建设的江苏省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徐州力德化工设计研究中心和徐州市生化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科研工作, 已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研究协议, 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教育教学成果:依托实训基地的建设, 有5位教师分别获得首届“科隆杯”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与食品类专业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1个专业获得江苏省级品牌专业;2个专业获得江苏省级特色专业;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基地被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评为生物化工职工培训示范基地。
辐射带动:我校与4家大专院校签订了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书, 驻徐高校的部分研究生来实训基地进行合作研究, 多所院校来我校参观交流生物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 支持与帮助多所高职院校建立实验实训室, 为他们培训生物化工、生物制药实训教师。本实训基地的诸多做法, 对徐州及周边地区相关高职院校及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与示范作用。
4 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改进措施
4.1 尚需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
本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未达到较高水平。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边建边用虽然有利于实训基地更早的发挥作用, 但规划难免有不足之处;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时虽然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 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造成了对服务专业及课程的开发深度不够和基地开放使用不够;三是针对实训基地现有条件所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不够完善, 有些课程还没有把传授知识技能的场所迁移到实训基地。基于此, 学校将抓住国家支持建设实训基地的良好机遇, 在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的基础上, 一方面以实训基地为平台, 深入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 不断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项目,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另一方面, 要努力探索新的运行机制, 使实训基地普遍实行产教结合, 形成良好的开放共享运行机制;第三, 出台激励制度, 进一步理顺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体制, 构建统一协调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 特别是教学部门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 不断推进实训基地在生物化工专业群及相关岗位群实践教学和科技开发服务中发挥作用, 不断改进实训基地全天候开放遇到的新问题。
4.2 实训师资的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建成后, 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及现代化实训条件对实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效益发挥的角度看, 存在实训师资跟不上实训条件现代化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随着实训任务量的增加, 高技能型教师相对短缺, 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短缺, 年轻教师占较大的比例, 一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 缺少或没有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 实际动手能力不强, 容易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脱节;另一方面, 由于教学任务重, 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使用新设备, 造成其对新增实训设备的功能, 特别是教学功能认识不足, 从而影响设备训练功能的发挥。
足够的场所和先进的设备是实训基地必备的硬件, 而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训基地发挥实际功能的必需软件, 是发挥好实训基地作用的重要因素。学校将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对相关教师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培训, 更新和提高其专业技能, 努力打造一支与生物化工实训基地硬件条件相适应的、满足生物化工专业群能力培养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5 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1) 建议建立国家“高职示范实训基地”立项评审认定体系, 对建设成绩突出、资源共享效果好、社会影响大的央财支持实训基地, 可命名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并给予奖励, 以进一步提高此类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
(2) 加强对实训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建议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 将央财支持建设实训基地的资金, 重点投向非国家示范 (骨干) 高职院校, 以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摘要:以中央财政支持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介绍了该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做法与经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人才培养培训的效果, 针对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本文还对央财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在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生物化工,建议
参考文献
[1]易著梁.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 2012 (10) :42-44.
[2]吴学敏.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策略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3) :92-95.
化工实训基地 篇10
1 锐意创新, 完善机制, 提升内涵
1.1 校企联盟, 完善了“双向嵌入、协同发展”的校企合作运行体制机制
以学院牵头组建的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 根据集团校企合作推进条例, 形成了“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校企合作机制。组建了校企共同参与的“化工装备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管”的基地建设管理机构, 成立了“院企合作实训管理办公室”, 形成“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运行机制。系统地建立和完善基地的管理制度, 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 成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委员会, 系统地建立和完善了基地的管理制度, 校企共同制定了《校企共引高级人才暂行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暂行办法》、《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培训与服务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1.2 内培外引, 打造德技双馨的“双师”教学团队
按照“内培外引”的“双师型”队伍建设思路, 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 坚持实施专业教师“一年一月一线”到企业锻炼机制, 在企业建立了“教师流动工作站”与教师培训基地, 为新进教师配备了企业和校内“双导师”, 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建立了由30多名行业技术专家、一线工作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构成的动态兼职教师库, 从中聘用了12人担任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建设期内, 培养了正高3名, 副高1名。专业团队28名专任教师中5名具有正高职称, 12名具有副高称;引进了硕士1名, 送培硕士4名, 引进企业技术骨干1人担任专职教师;项目教学团队中有9人被分别派往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5名骨干教师派往中南大学、华南理工等进行国内访学。
1.3 产教融合, 优化了“三进阶”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通过企业调研、实践专家研讨、毕业生信息反馈, 分析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职业岗位, 在企业专家指导下, 制定了工学结合的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化设计, 优化了“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进阶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提高了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实施“真实职业环境”的教学组织将三进阶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见图1) 的教学贯穿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个实践模块都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通过制图与测绘、技术测量实训、企业情境教学等教学实现对专业的认知;通过典型机械产品制作、化工单元操作设计、高级CAD考证完成基本技能训能;通过机泵拆装实训、化工检修钳工、焊工技能考证实现专业技能训能;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完成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
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任务采用企业“项目组”的模式开展, 教师以项目经理的身份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借鉴PDCA企业管理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采取P (准备) P (计划) D (决策) D (实施) C (检查) S (总结) 六步教学法。引进企业的6S管理,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让学生以准员工身份体会“真实职业环境“的工作过程。
通过“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训练, 使毕业学生成为获取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素质拓展证三证融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4 校企共建, 建成了设施一流的硬件环境
校企合作扩建了“校中厂”化工设备制造厂、现代机加工中心、焊接加工实训中心、化工装备检测中心、化工产品生产实训车间等, 新建了动、静设备安装检修中心、化工单元操作多功能实训中心及煤制甲醇仿真教学工厂。政校企联盟新建了“校中厂”智谷焊接培训有限公司;营造了满足教学、生产、培训、科研等要求的真实生产环境, 使教育功能与生产功能、培训功能相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成如图2所示.
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新增了郴洲七三二零化工有限公司、宁乡楚天科技医药设备公司、中天合创化工有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与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公司、巴陵石化大成检修安装公司及湖南海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厂中校”。
1.5 校企合作, 开发了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训教学资源
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建立了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开发了《机泵拆装》、《接管法兰焊接》、《镶配件制作》、《换热器检验》等实训项目指导书, 制作了相关的实训课件、视频等资源40多个;开发了技能培训包及考核题库。
开发了1套化工装备实景仿真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可以实现真实的化工生产设备实景效果, 可全方位观察一个设备及多种设备之间的联系。同时可实现教师带队导游式的讲解, 让每个进入系统的人如身临其境。化工装备实景仿真图见图1。
根据《关于推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开发与完善工作的通知》 (湘教通〔2014〕55号) 文件的相关要求, 以化工装备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技能和素养要求为依据, 开发了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和抽查题库。
2 多方借力, 整合资源,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1 发挥基地资源优势, 积极开展社会培训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完善的实践条件, 项目团队教师积极承担了株洲兴隆化工有限公司、株洲华湘公司、巴陵石化、湖南湘东化机、二十三冶、湖南柳化智成、郴州华湘、湖南海利、千金药业、株洲天桥起重等多个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复员军人转岗培训等工作。接纳了其他职业院校计算机制图员 (Auto CAD、Protel、UG、PRO-E等) , 化工总控工等职业 (工种) 的考评员认 (换) 证培训工作;接纳了中南工业学校、湖南省石油化工技术、湖南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等学生的实习实训。
利用丰富的职业技能鉴定经验, 进行了化工检修钳工、焊工、车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化工操作工、冷作板金工、管道工、机械设备安装工9个工种的技能鉴定。
利用郴洲七三二零化工有限公司“厂中校”的资源, “送教入企”进行现场教学, 既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也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教学。
政校企合作新建的“校中厂”智谷焊接培训技术有限公司建有培训教室3个, 包括1个容纳45人的机考室, 2个容纳140人的培训教室, 具有年培训1万人次规模。
2.2 依托科技创新平台, 技术服务成果丰硕
凭借雄厚的项目团队师资力量, 充分利用省科技厅投入120万元在我院立项建设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积极承担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服务工作。近三年来, 项目团队教师分别为湖北省武穴市长江矿业有限公司完成了《1 000kt/a系列钙产品生产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株洲博雅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弧焊机器人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及焊缝性能控制”;为湘谭县金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二氧化碳尾气回收装置改进”等技术服务。为企业的项目投资、工艺优化、设备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
2.3 利用基地设施优势, 校企同台竞技
建设期内, 承办了湖南省化工职教集团举办的化工检修钳工技能大赛, 负责了大赛方案的制定、出卷、组考、试卷评阅等工作。由于竞赛组织工作认真到位, 获得了参赛单位的一致好评。通过举办竞赛活动, 进一步融洽了校企关系, 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4 建立网络发布渠道, 实现培训资源共享
通过职教集团网站、职教新干线、QQ、微信及移动终端等网络平台, 发布基地各种培训资源, 与企业、其他兄弟院校保持培训信息、就业信息、课程资源信息、师资员工培训信息的交流。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集团公共信息平台及QQ群实现了信息上传与共享。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主要问题
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企业面不够广, 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参与度不高, 需要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双师”执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学校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需进一步加快更新, 生产一线现场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与信息化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3.2 改进措施
充分利用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 实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突破口, 采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 加强与知名企业、品牌企业的联系, 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做好师资培训培养计划。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努力培养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
4 结束语
实践教学条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实训基地功能是否齐全、设施是否完备等, 对人才培养质量将产生直接影响。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还将在此基础之上, 不断加强实训师资团队建设, 加强与生产环境一致的“仿真型”实训室和“生产型”实训室建设, 充分利用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 不断推进校企合作,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出特色、创品牌, 充分发挥基地的共享功能与示范作用。
摘要: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及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阐述了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探讨了目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化工装备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李琴.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 2015, (5) :46-49.
[2]何鹏飞, 李群松.高职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校内实训HSE管理模型的思考[J].化工设计通讯, 2015, (4) :51-53.
化工实训基地 篇11
摘 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将对西部的开发和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过程中,当前的管理体制却成为制约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的根本因素。为此,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创新能源化工基地吸引资金方式;经营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的业务实施;加强运营商队伍内部建设;有效推进法制化进程;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采取相应的税收金融政策;加快现代政府管理的各项要素建设。
关键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87-03
国家计委于1998年7月正式批准榆林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这是我国唯一一个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在我国产业布局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能源战略西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如何按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节能的绿色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将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管理模式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管理模式现状
通过对省市两级部门的调研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我们了解到现有的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是在榆林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的,建设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特设机构。能源化工基地设八个开发区,分别是榆神开发区,府谷开发区,榆林开发区,榆横开发区,米绥开发区,定靖开发区,神府开发区,吴堡开发区。榆林市能源化工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规划办公室、重大项目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主要职能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工作行使领导管理职能,与八个园区之间主要是协调服务关系,并无直接的隶属关系。
(一)榆林市管省批开发区管理模式
神府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4年,为榆林市政府直属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地处富有“西部煤都”之称的神木县境内,管委会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县处级),目前未设主任,常务副主任同时为神木县副县长。管委会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服务企业,招商引资,从2006年起开始加入管理企业的职能。在管委会之外,园区还有一个能源开发总公司,它的职能是服务园区建设,扶助民营企业项目发展。主要承担开发区内的市政工程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贷款和土地收益。榆林经济开发区,位于榆林市区南,是1999年省政府批准的陕西唯一的以能源化工项目建设为主体的经济开发区,榆林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榆林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主要职责是:负责法律、法规在开发区的实施;编制、实施开发区建设规划;制定开发区的管理规定;领导和协调有关部门设在开发区的派出或分支机构的工作;审查批准在开发区的投资项目;依法管理开发区财政、国有资产、税收劳动人事、工商行政、土地、规划、建设、房地产、环保、绿化、技术监督等工作;负责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管理开发区的涉外事务和进出口业务等。
(二)其他工业集中区管理模式
榆林经济开发区和神府开发区都已经基本建成,并且有自己的园区管委会,其他六个开发区正处在园区规划、招商引资阶段,由当地政府管辖。以米脂县为例:米脂主管能源工业的部门是工业经济局、发展(计划)局。工业经济局主要职能是对县国有企业的经营生产进行协调服务。发展(计划)局主要职能是进行园区(米脂盐化工工业园)规划、招商引资。米脂县针对能源开发专门成立了一个能源开发利用协调领导小组,该小组受米脂县政府的委托,全面负责米脂县能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服务、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等工作。需要指出的是该领导小组的组长是该县一个分管工业的副县长,该小组的办公室主任就是工业经济局长。县级其他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能源开发利用所涉及的具体事宜。
二、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化工基地管理较为混乱
目前基地设立了由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成立初衷是协调管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对开发区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但从运行情况看,小组很少或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不能及时了解和解决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体制、管理、资金、项目等重大问题,成了名不副实的“领导”。另一方面却表现为“多头领导”,即开发区分别由多个市领导分管开发区的科技、规划、土地等不同的任务,造成管委会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的不便,也不利于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开发区的领导。而这种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源于处于中枢环节的协调小组——领导小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二)政府管得多、统得死,违反市场经济原则
能源化工基地由政府组建机构进行管理,即使是开发公司也是由政府投资占股,缺乏市场导向。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现在基地的建设资金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而政府投入有限,不能更好地发挥当地的能源优势。
(三)各个区县各自为“政”,缺乏一定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发挥综合优势
各个区县在资源类型上存在大量的重叠交叉,这样各个区县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主要表现在招商等各个环节,使得很多资源被内耗。
(四)部分区县能力薄弱,无法形成循环经济
部分区县特别是南部六县财政非常有限,没有能力去引导市场建立与现有能源化工企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与之联动,使得企业不能实现资源的深度利用,不能形成循环经济。使得一些企业的工业废渣不能有效利用,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而且由于各个区县的招商能力有限,所招来的商家只能对资源进行低度、小规模的开发利用,难以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五)中央、省、市和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影响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
矛盾主要表现在地方的管理权限太少,享受的利益有限。具体来说,企业税收权益分配不平等、地方政府不能争取到对能源资源的开发权、资源开发权审批过于繁琐、土地审批权过小(国家对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限制)等等都打击了地方参与开发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地方与中央企业的矛盾也比较大,央企、省企只要服务、不要管理,与当地政府沟通较少,对环境的返还费用也很低。
三、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管理模式的创新
由于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管理模式的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借鉴亚洲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以政府管理的模式为主;又因为以企业为主导的园区积极效果比较明显[1]。所以,笔者认为适合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管理模式是以政府出面成立国有控股公司,这种国有控股公司是以土地资产为原始资本,真正通过市场渠道进行融资而形成的符合公司法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国家投入的原始资本形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以经营性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见图1。
(一)管理模式创新
榆林市政府应把分布于其辖区内各个区县的两个开发区和六个工业集中区的管理权限统一收归市政府,由市政府委托市国资委成立集团公司进行集中管理,见图2。榆林市所辖各个区县按照原有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规划分别组建八个分公司。这八个分公司将成为地区利润中心,分别负责本地区内各种资源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整合行业资源,以达到协同效应,见图3。在成立地区分公司的同时,在集团公司同时成立分管煤、石油、天然气、电等产品的事业部,该部门将负责整合各分公司的相应行业,统一协调相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负责本行业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减少各分公司研发带来的资源浪费,加快新技术在能源基地的推广运用。
(二)管理模式的运作
各个分公司都是集团公司下属,它们不再接受当地政府相应机构的管辖,而接受集团公司的领导。它们将以当地政府股份的形式入股集团,所以当地政府拥有分公司的部分产权,分公司剩余股权按照已经投资各方的投资额在国家、各级政府和其他投资各方之间分摊,见图4。
各个区县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先进行土地资产评估,然后将其作为该区县的股份入股。同时也允许民间资金以适当形式入股,国家对基地的投入资金可以按国有股对待。由市国资委直接负责对全部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公司同时组成董事会,各个区县派代表作为董事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与决策。年度末根据公司的经营业绩,各方以参股多少为基础参与分红。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分红返还当地政府,个人为投资主体的分红返还给个人。
政府角色的定位为微观投资环境建设职能与宏观投资环境建设职能:政府对微观投资环境既要放开放活,又要限制其消极作用。所谓消极规制,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和法规的形式,规定经济个体不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防止它们的消极行为,以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作用,提供微观经济活动的良好环境[2]。
政府对宏观投资环境建设要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宏观调控使园区投资环境达到政府的目标,纠正市场偏差,遏制错误的投资环境建设走向。具体职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提供基础设施;计划引导,如对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做出战略性规划;政策调节,运用适当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来扶持园区企业发展;促进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的形成,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三)管理模式建设阶段
依据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规律,我们规划了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进程,并提出了在各个阶段基地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基地管理公司对基地发展的促进作用。如表1所示。
四、结论建议
上述管理模式的架构作为基地经营管理模式的整体支架,为基地的管理体制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为使基地按所架构的管理模式运行,本文认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管理模式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长期看,建议在实际运作中采取以下对策。
(一)创新能源化工基地吸引资金方式
由于另外六个开发区为新建园区,在资金上基本没有积累,因此投资环境建设主要靠吸引有资金的企业或团体投资入股和土地差价等方式。
1.吸引资金入股模式。开发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或团体以资金投入入股园区经营管理公司,以缓解园区开发初期的资金困难。
2.地产开发模式。政府划地为域设立园区,土地是资本,土地价差或收益保证硬环境建设投入,因此园区建立房地产经营市场是弥补开发资金不足的主渠道之一。
3.划片开发模式。为使园区投资环境多元化,开发区可以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划出系统开发片区或功能小区,借外部资金开发。经营管理公司采取“我定政策、划片你开发、你赚钱、国家收税”的方式,投资硬环境也相应改善。
(二)经营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的业务实施
根据政府立项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确定具体引入的企业。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对施工单位采取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园区的招商与服务。对园区常规物业管理服务采取社会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入园管理,减少公司的后勤机构人员。引进先进人才、技术、管理、理念等,促进园区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运营商队伍内部建设
1.获取高水平的人才
榆林在吸引人才上也应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可以将高级管理人才安置在西安,基地有事时便飞回榆林处理,其余时间自便;大力推行股票期权等职工持股计划、年薪制等分配模式,加强智力的资本化运作等。
2.建立培训工作机制,加强员工培训以适应园区发展的需要。建立员工培训的工作机制;培训方式应采取多样化:可联系相应的培训基地,对员工进行脱产或函授等方式培训,也可采取请进相关专家进行培训,或采取派出去学习的方式进行实务培训。同时,应加强实际锻炼与业务培训的结合。
3.加强团队协作,树立全员营销观念。为加强团队协作,可以采取由首问首接责任部门向内部协调部门开具工作协调单的方式,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时间登记记录,从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上对相关部门协作情况予以考核,加强团队协作监督手段。
4.绩效考评与激励。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绩效考评应从员工的品质(忠诚、可靠、主动、有创造性、自信、协作精神等)、行为、效果三方面进行考评。
(四)有效推进法制化进程
能源化工基地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进一步加快能源化工基地法制化步伐是实现能源化工基地依法治区、规范管理的关键。在没有全国性法律出台之前,建议地方人大加紧制订和出台能源化工基地管理方面的条例、法规,明确能源化工基地及开发公司的法律地位,把能源化工基地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五)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
在基地发展过程中,必须有科研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充分参与,目前这两者的结合已成为时代潮流。加强企业与教育科研机构的联合,提高科技含量,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目前国外已建立了政府牵头,大学科研界和企业界三方合作兴办高新区的理论[3]。只有多主体的参与,才能视整个基地为一完整的整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整体的功能。
(六)采取相应的税收金融政策
为促进能源化工成果的转化,对企、事业单位的收入要酌情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激励企业增加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各国政府大多通过税收激励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金融政策方面,银行在信贷计划中可开辟能源化工开发贷款项目,初步形成国家进行风险投入,金融机构、企业多渠道筹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机制,以国家重点计划形成的成果和部分资金投入,在社会上进行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按项目资金的比例享受资产权益,分担投资风险。
(七)加快现代政府管理的各项要素建设
首先,要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决策系统。要形成由从事综合研究、政策设计的专家队伍组成的、具有高度分析驾驭能力的政府软科学研究机构。其次,要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将信息资源向全社会开放,使基地“透明政府”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同时,必须建立有效的政府信息管理和处理中心,形成信息反馈体系,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最后,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督系统。
参考文献:
[1]代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3):39-42.
[2]李奕.当前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新抉择[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34-36.
化工实训基地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仿真技术,实训基地,化工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就职业教育的特点而言, 建实训基地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实践教学得以有效实施。工程类专业是直接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 更需要建设与企业一致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工程感和动手能力。但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 对于化学工艺这样的专业而言, 无论从规模上、安全性上还是从成本上考虑, 都无法建成与化工企业完全一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 培养出优秀的化工技能人才, 只有引入现代仿真技术, 使硬件设施与仿真技术有机结合, 营造高层次的化工仿真实训基地。
化工行业的特点
化工生产主要基于连续生产过程, 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 产品加工往往是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的, 生产过程的刚性较强, 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始终不间断地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能量流在生产过程中交错使用, 物料流需要循环、反复加工等生产特点使得生产装置间存在十分严重的耦合作用, 且生产过程一般伴有高温、高压、低温、真空、易燃、易爆、有毒等环境问题, 生产过程也经常受到原料供应量、原料组份变化等干扰因素的影响。不合格的产品以及超量的污染排放, 或者由于控制系统失灵而引起的生产装置停车, 都将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
可以看出, 化工工业通常以大批量、高强度、连续化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 成本高、过程控制复杂, 还要满足平稳、长周期、低消耗、高质量、安全性等多项生产过程要求。因此, 要在职业学校建成与企业真正一致的实训基地是不现实的。
多媒体仿真技术简介
多媒体仿真技术通过将仿真的信息和数据转变为被感受的场景、图示和过程, 辅助人们进行决策。它充分利用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手段, 将可视化、临场感等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沉浸感, 使人的感官和思维进入仿真回路。
多媒体仿真技术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媒体的处理和合成技术, 将表达模型信息的各种媒体集成在一起, 提供了模型信息表达的有力工具, 将模型的属性、状态和行为从抽象空间转移到视觉和听觉空间。它所提供的临场体验扩大了可视仿真的范围, 允许将实景图像与虚拟景象结合起来产生近乎真实的环境。
多年以来, 多媒体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但传统意义上的化工仿真技术只是简单地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比如一些较为常见的化工实训软件, 学生只能通过鼠标、键盘的操作来控制软件提供的模拟场景。在这个层次的仿真实训中, 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依然不会产生直观的认识, 更不会培养起工程感、动手能力以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 与企业对工人素质的要求还是脱轨的。
多媒体仿真技术在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应用
沈阳市化工学校在化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 为使学生有效掌握化工技能, 打破常规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实现多媒体仿真技术与化工实训硬件设施有机结合, 在基础建设上, 力求呈现实景化工业场景;在培训体系上, 强调将企业需求直接转化成课程的设置安排;在培训硬件设施上, 建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有较强适应性的流程级、规模化实训装置, 使其与企业生产接轨, 特别是要求多媒体仿真系统不但能够模拟控制室内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DCS) 的操作, 还能模拟现场装置的实际动手操作, 也就是要解决操作人员对现场装置的几何空间概念的把握和对操作设备与部件的操作力度、动态时机的把握。其中, 还必须包括控制室操作人员与现场操作人员的团队配合及协调行动。这些训练内容对复杂系统的开停车、非正常工况的处理, 尤其是在遇事故紧急状态时特别需要。
从这些理念出发, 整个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高9米的真正意义上的车间, 购置了大型设备21套, 采用工厂实景布局, 并建有中央控制室, 装有仿真软件与DCS控制系统以及远程控制实训基地的所有设备, 使整个实训基地成为大型仿真工厂。现以流程级丙烯酸乙酯装置为例, 对多媒体仿真技术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丙烯酸乙酯实训装置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 打造无物料运行的全方位化工实训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硬件装置这套装置总长18米, 高7米, 分为上下两层平台, 将工业装置中大型设备, 如塔器、反应器、贮槽、换热器、输送设备等, 在保持原设备的结构特点情况下按一定比例缩小, 通过连接真实管路、手动阀门、自控阀门及压力、流量、温度、物位、功率、组成和阀位测控传感器等, 组成丙烯酸乙酯全流程装置的硬件框架。装置的硬件设施是学生直接操作和运行系统的基础。本装置模拟了工业生产的真实环境, 所有阀门均可真实操作, 同时, 真实工业生产装置的参数是无法直接观察的, 必须通过仪表检测, 因此和真实工业装置的观测界面完全一致。本装置开车、停车、正常操作、事故处理等过程可训练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操作技能。
模拟测控系统模拟测控系统是丙烯酸乙酯实训装置实现无物料运行的关键部分, 通过模拟测控系统和数学模型, 可以使装置与仿真软件联合成一体。该系统的作用是把设备操作点的动作转变为模拟电信号, 例如, 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时采集阀门转动的模拟信号, 并传送到上位计算机的数学模型中进行运算, 再把运算结果通过转换变成模拟电信号, 传送到现场的各种仪表进行模拟与数字多种方式的实时显示。所有此类功能全部采用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实现。
仿真培训系统 (OTS) 该装置是在“无物理化学过程”的状态下运行的, 装置本身没有任何真实进出物料, 所有化工生产的工艺现象通过仿真软件模拟来实现, 并将这些模拟参数送至DCS。通过仿真培训系统, 培训者可以进行冷态开车、正常停车、正常生产维护等操作培训, 让受训者感受到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工业化工装置在运行。仿真培训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层的模拟软件平台和底层的模拟引擎。如图1所示, 上层的模拟软件平台提供直观、友好和功能性的图形用户界面, 为教员站控制仿真程序的运行开发和维护模型、学员站操作和监视过程模型提供图形界面支持;底层的模拟引擎是仿真培训系统的核心, 通过此引擎可以调用仿真模型库、专有模型库 (指专利商的专用反应模型等) 、物性数据库以及DCS ESD模拟机等过程模型和控制模型, 实现仿真模型的建模和驱动。
DCS集散控制系统使用现代化工常用的典型DCS集散控制系统, 用于本装置的控制与操作。DCS集散控制系统仿真包括:控制柜、操作站、显示器、工业DCS键盘及DCS系统软件和一个进行事故报警及连锁系统监控的辅助操作台。DCS用于管理、调度DCS操作软件各部分, 实现动态实时数据库、各类标准画面、键盘操作、各种算法, 以及通信的协调配合, 完成DCS操作站的显示、操作等各种功能。
实训评价与管理系统最后, 为了方便实训管理和评价, 装置还设有相关软件, 满足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要求。当实训装置运行时, 软件会自动记录、分析和评价操作员的操作水平, 更适于学生实训。
结语
我校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大量运用现代多媒体仿真技术, 配合工业感强的大型硬件设施和DCS集散控制系统, 为学生创造出了近乎真实的化工仿真实训工厂。多媒体仿真技术运用高精度动态数学模型, 可以不受约束地模拟实际装置的物理化学特性, 全工况动态实时模拟装置的开车、停车、正常运行调控、紧急停车和事故处理。除此之外, 仿真培训系统可以快速初始化, 无需大量的开、停车准备工作, 没有常规运行成本, 有效规避了化工专业传统实训的缺点, 便于教学组织, 易于维护, 为化工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潘岩, 陆秀花.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08, (12) :12.
[2]宋志国, 吴振明.模具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6) :41.
[3]胡重庆.对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6) :233.
[4]白继中.校内实训基地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2) :151.
[5]李妍, 崔永利.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信息技术, 2006, (11) :107.
[6]金智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分析和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 2010, (12)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