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2024-05-19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共12篇)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篇1

摘要:2008年IASB和FASB共同发布了《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 该讨论稿意在想要刻画一个主体活动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财务图景, 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列报提出改进, 希望能为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提供一套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财务报表, 更便于报表使用者的使用。文章从上述讨论稿出发, 对传统财务报表和管理用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管理用财务报表列报的优势与不足, 从企业应用层面解析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关键词:传统财务报表,管理用财务报表,优势,不足

一、国内传统财务报表列报的缺陷

1. 资产负债表

第一, 我国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将企业的财务数据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分类, 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进行列示, 左侧列报资产, 右侧上下分别列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在这三大分类下根据各会计科目的流动性进行排列。这样形式的排列无法将三大财务报表进行横向比较, 例如现金流量表中的某些现金流入的来源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对应项;利润表中的一些收入也无法得知是资产负债表的哪些资产或者负债创造或者融资。这给报表使用者在使用报表过程中, 造成了不便。

第二, 资产负债表内信息本身存在问题。我国传统的财务报表使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 这样的模式不利用实现报表的可理解性。其一, 资产负债表使用历史成本计量不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盈利能力比较感兴趣, 但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信息并不足以使他们有效规避风险, 从而使投资决策收益最高;其二, 对所有经济业务都不加以区分地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双重计量模式, 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从报表中得出有用的信息, 降低了报表的可理解性和使用效率。

2. 利润表

传统利润表对收益、成本以及费用的划分界定不明显。在编制利润表时, 企业的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损益均计入利润表的损益内, 这影响了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无法在利润表中对应, 不便于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分析。而且, 对于企业而言, 经营活动更能体现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由筹资和投资活动而产生的收益不能充分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 报表使用者根据利润表做出的决策可能出现失误。

3. 现金流量表

第一, 传统现金流量表与传统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没有太大的关联, 它是根据企业三大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记录编制而成, 传统的现金流量表按照功能划分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均是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划分, 这严重影响了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现金流量表上的流入流出在其余两张报表上找不到对应的项目, 这样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

第二, 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量的划分不够明显, 划分时具有主观性。很多现金流量的发生不确定是哪个活动中所产生的, 比如所得税的发生, 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中均存在所得税的发生, 但其现金流量的划分很困难。因此现金流量表中的信息并不科学准确。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列报的调整

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1.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以传统资产负债表为基础, 将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金融性资产, 负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恒等式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为“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净资产=经营资产-金融资产”。

2. 管理用利润表

以传统利润表为基础, 将企业损益划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 同时按照平均所得税率分摊所得税或者严格按照比率计算应负担的所得税。基本公式为:“净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3.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与前两张报表不同, 其依据不是传统现金流量表, 而是直接根据管理资产负债表和管理用利润表的信息填制而成,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左列为实体现金流, 体现经营活动的成果, 又称自由现金流。

三、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优势

1. 管理用财务报表将企业活动划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有利于提高报表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所有项目都按照功能进行划分, 使这三张财务报表都具有相同的划分依据和列示顺序, 增强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更加高效的提取报表的有用信息, 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更准确的分析。

2. 管理用财务报表更加重视现金流量的产生, 相比于传统财务报表对利润的重视, 更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规避风险。葛家澍, 陈少华指出, 重视利润而轻视现金流量是传统财务报表的不足。管理用财务报表有效地规避了这样的缺陷, 更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根据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分析和决策, 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 管理用财务报表改进了杜邦分析体系。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具有资产利润不匹配, 财务杠杆计算不准确等缺陷, 而管理用财务报表中对企业的活动进行了进一步划分, 金融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划分使杜邦分析法更加完善和准确。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由“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变为“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杠杆贡献率”,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销售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

四、管理用财务报表在企业中的作用

1. 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现金流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控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管理用财务报表中对现金流量更细致的划分, 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企业现金流量的流向, 并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产生和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 再加之管理用财务报表之间更强的可比性, 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2. 管理用财务报表便于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企业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后, 采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 便于计算一些信息含量更高的指标, 所得出的财务指标更加准确, 利用这些更加科学的比率, 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出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

五、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不足

1. 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可操作性较低。

其一, 管理用财务报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企业会计人员还没有能够全部接受这种新的财务报表体系, 适用范围比较窄;其二, 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准确编制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业务的深入了解, 而企业业务具有多元性, 对于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划分不够准确, 因此造成管理用财务报表中数据的不准确性。

2.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填制不够准确。传统现金流量表中, 企业活动划分为筹资活动, 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三大类, 相比于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其实三大类企业活动的划分更为准确, 由于部分现金流量的缺失, 管理用财务分析的结果会产生重大漏洞。

总结

管理用财务报表中项目列示的改进与2008年IASB和FASB共同发布的讨论稿《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的核心内容其实是相符的, 改进列报后的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能为企业报表使用者在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提供更准确更有用的决策信息, 财务报表列报的调增强了财务报表的有用性。由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研究还是初级阶段, 现有的研究成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还要继续完善和补充, 以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李德田.解析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J].绿色财会, 2015 (05)

[3]王晓茹, 陈花兰.试论管理用财务报表在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 2011 (07) :41-43.

[4]吴义惠.浅析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 2009 (12)

[5]周.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优势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 2013 (33)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篇2

行军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占其中之一便可三分天下,占全了便可得天下。做股票有其类似之处。不过,股市中的“天时”为基本分析,主要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前景。“地利”乃是技术分析,它指导投资者在实际中如何操作,确定买卖点。“人和”则是财务分析,分析上市公司的获利情况和变化趋势。

选择优质股票是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所谓优质股票是指公司的获利能力强、发展势头好或具有潜在的爆发力。投资者购买这样的优质股票,在牛市中涨幅大,而在熊市中抗跌性好。它不仅具有投资的价值,而且存在投机的机会,是投资者理想的选择。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状况一直是人们瞩目的焦点。但不同的人要了解的财务数据不是同一类的。公司管理层要了解本公司的供产销等具体情况,税务部门注重公司的纳税情况,公司债权人则需掌握其偿债能力,公司小股东则集中注意其收益和分红情况。要深入掌握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幕,应从原始资料入手开始分析,但这对一般投资者来说不太实际,困难重重。简单的办法便是查阅公司公开刊登的财务报告,总览公司的财务全貌,判断公司的经营状况,衡量其股票的价值,达到选择优质股的目的。

一份公开的财务报告一般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组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财务分析报表中的资产包括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说明了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及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报表中的负债包括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显示了公司所负担的各种债务与其偿还期限。财务分析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表明了公司的投资者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也称产权。

财务分析损益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即其所得利润总额。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利润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及相关税金,反映的是主营业务实现的毛利。营业利润是指主营利润加其他利润减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得出的差额,反映公司的经营效益。利润总额则从营业利润开始,加投资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而得出。它反映公司直接在供产销经营过程中,或投资联营、购买股票债券等所有公司业务活动的总效益。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根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化,来分析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反映公司的资金流转状况。因它是动态的财务分析报表,所以能起着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静态表无法替代的作用。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只看数字大小仍难以掌握它们的真正含义。如作仔细分析,需借助财务分析工具。

财务分析工具乃是各种财务数据的比率。通过不同的比率可方便地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根据各自的分析目的,可构造各种财务比率。因此,财务比率数量繁多,按其分析性质可粗略归纳为四类:流动性比率,财务结构比率,周转性比率,获利性比率。

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统计财务报表;互联网信息反馈体制;人员培训

众所周知,统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外行人而言,两者甚至差之千里,但其实两者是既区别又统一的、既分开又联系的。虽然会计与统计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存在并发展成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法都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影响两者在多种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不同方面

在引言部分,我们提到会计财务报表往往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这就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着仔细、严谨的观念提供了可能,而统计更多的在国家层面进行,范围比较广,如果每个数据都要求精确,工作量未免也太大了,因此,会根据统计目的而舍弃一些不重要的指标。这大概是造成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会计报表不同的主要原因了。

(一)报表设计方面

1.不同的货币单位设置:在统计财务状况表中,通常默认的货币基本单位为“千元”,而在会计报表中默认的则为“元”,这不难理解,因为统计多为国家服务,金额相比会计会更大些。

2.不同的定报报告期别设置:定报的报告期分别为“1~2月”、“1~5月”、“1~8月”、“1~11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者在这方面不同,但两者的报告期是一致的。

(二)报表的审核关系方面

1.利润及分配部分。根据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可以一步步推算出会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在报表设计方面,统計与会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这种差别可大可小,例如,在计算会计报表利润总额时还要考虑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而在统计财务表上却不用考虑这两个方面。

2.资产负债部分。会计财务报表要求等式两端必须相等,而统计财务报表中等式两端常常是不等的。这从其很多公式中可以看出。

二、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方面

(一)数据来源方面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部分、利润及分配部分、其他部分的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会计账户核算资料。可以说,两者在这一方面是惊人的相似的,可以用一模一样来形容。

(二)指标名称方面

上面提到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数据来源方面的相同性,其实在形式上两者的指标名称设计也是大同小异的,除了个别的指标名称之外,大多都和会计科目的名称保持一致。

(三)审核关系方面

尽管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思想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某些审关系上,两者的审核方式会直接采用会计的公式,也就是说两者的审核方式在有些方面是一模一样的。

三、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统计报表制度建设

上报统计财务报表,可以说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如何激发企业履行义务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我想,保证上报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有关人员正确理解统计财务报表上报要求。一般单位报表制度不完善,很多问题不会处理,这必然影响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因此加强统计报表制度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二)建立互联网信息反馈体制

制度建设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见效较快的方式便是利用互联网建立统计报表信息反馈平台,建立基层群众与上级的直接联系,将问题及时反馈给上层,避免了部门推诿等问题,也有利于问题得到及时的关注并解决。在建立统计报表信息反馈平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兼顾各个行业的需求,将问题分门别类,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同时要将处理结果及时下发,接受下级的意见与建议并改进。

(三)加大对财务统计分析教育的力度

运用和研究财务会计指标,进行财务统计研究,以期更好地运用会计信息为统计工作服务,是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难题。而处理这种问题首先需要处理的就是统计教材非常专业化的难题。在统计学历教育以及职称培训中都有会计和统计课程,不过课程都非常的专业化:会计课程中并没有过多的有关统计工作中运用会计报表的内容;统计课程中并没有运用统计理论以及较多的核算资源对于会计指标进行研究的内容,建议编写会计统计兼顾的统计人员对于继续教育教材的关注,同时教材应该具有创新性,其不单单涵盖了统计以及会计的基础知识,另外统计人员运用把控的统计财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内容。而统计知识与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很大程度上为统计分析创造出全新的空间。

(四)强化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财务统计报表同会计报表的差异性,对于统计报表的影响非常重要和关键。在当前前提下,必须要强化对于统计人员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让统计人员特别是让基层人员更加深入的理解:统计同会计属于差异化的专业,必须要更新和摒弃传统的会计观念才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深入地熟知统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更加把控统计报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真正意义上提升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性,以及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会计工作因其对服务和工作对象的局限性较小,所以在行业企业中似乎更常见些,也就是说它往往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而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通常会用到统计,因而统计不像会计那样普遍些,它常会为国家服务。两者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其能和谐并存。

参考文献

[1]贾丹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J].会计之友,2012,(13):93-94.

[2]任娟.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J].才智,2011,(29):2.

财务报表分析及相关案例解读 篇4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报表,指标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一份准确有效的财务报表, 可以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

对内而言, 经营管理者通过财务报表, 可以检查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暴露的问题, 为后续经营目标的制定和修正提供了参考, 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对外而言, 投资者、债权人等在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或借款等活动时, 都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以充分了解该企业是否有强大的盈利能力、是否有实力偿还相关债务, 对其投资是否有回报, 该企业发展前景如何, 等等。

二、财务报表相关案例的分析解读

(一) 案例背景和相关财务数据

下面以某出版行业A公司 (经营活动范围为出版销售图书) 实际数据为例, 对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及现金流状况进行简单分析。

单位:万元

结合出版行业大环境背景分析, 收入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大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A公司营业成本的下降, 主要和其按收入一定比例计提有关。对该公司的费用类进行分析可知, 201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没有受到控制, 其中的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各项费用的报销没有限制。而到了2014年, A公司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体系和相关规定制度, 业务招待费等各项费用也都受到了一定金额的限制。虽然利润亏损, 但是降本减费的效果却极为显著。

另外, 简单介绍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情况, 总资产8 337万元, 其中流动资产6 983万元, 占比较大, 为83.8%。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1 176万元, 应收款项910万元, 存货4 746万元。大量的应收款项和积压过多的存货, 会导致周转期变长;流动资金减少 (大量资金用于支付历史欠款) , 资金流动性更弱,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版社的销售能力, 削弱了出版社的盈利能力。

(二) 运用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对A公司进行分析

一是从债务风险角度分析, A公司流动比率1.34, 期初为1.33。速动比率0.43, 现金比率为0.25, 说明A公司变现能力低、短期债务偿还能力弱的问题。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时, 主要考虑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A公司资产负债率0.63, 产权比率为1.67, 均表明A公司借债经营风险高、偿债能力弱。

二是从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A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2.4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49.4天, 这两个数据表明A公司应收账款收回速度慢、周期长, 即平均销售一本书150天后收到书款。

这些数据均显示, A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存在较大困难, 存货积压偏多。

三、运用财务指标及各种方法分析报表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运用得当, 可以为报表阅读者带来众多信息, 但有时候只是停留在报表数据层面上的分析, 往往又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上文提到的现金比率似乎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 偿还能力越强。其实不然, 这个指标过高也很可能是企业存在着拥有过多货币资金的现象, 反映出该公司没有很好将其利用, 造成了资金闲置等隐患。

四、总结

在使用财务报表时, 不仅仅要关注三大主表, 还要对其附表、附注和行业大环境等客观因素予以足够关注和分析。财务报表有利有弊, 如何将其运用得当, 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层、详细、全面、透彻地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艳荣.会计报表及财务指标分析[J].中国外资, 2010 (2) .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篇5

-----税务稽查管理研究

财务报表好多数据是相关联的,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有收入就有支出,有固定资产就 有折旧,有职工就有工资,有借款就有利息,这些数据是依照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法规 的要求,按一定量比而存在,如果发生异常我们就要查明原因,这就是我们检查评估的重点 所在。

一、常见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货币资金-----现金

如果发现库存现金特别大就不正常,除发放工资当天,一般来说现金不会超过十万元,如果有几十万或上百万现金长期挂帐,应查明原因。一般是支付的费用及基建款等无发票入 帐或将资金挪作他用,这里涉及很多税收问题,如果是支付的供销业务费应补交个人所得税,如果是股东借款一年以上,不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应交个人所得税。、应收账款:如果是贷方数,看是否是收到货款长期挂帐不开票部分。

3、存货(原材料、产成品)

:一般来说企业应具备一定量的存货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如果发现企业年末存货特别少应查明原因是否存在多转成本情况,原则上企业的存货应当留

有相当于企业一个月的销售数量。

有的单位原材料存货特别大,一般是用废单位,由于增值税存在税率差,销项 17%,进项扣 10%,这样企业就多开废品发票进行抵扣,形成帐面无利润或亏损。

4、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否正确,盘盈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是否纳税调整,固定 资产清理收入是否入帐,有无私设小金库。

5、在建工程:建筑安装在建工程完工是否及时开票转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摊销是否合理,应按规定摊销(土地使用权等)。、借款:要将借款数额和财务费用联系起来看,企业所借的款项是否再借给关联企业 使用,而应由关联企业支付的利息却在成本中列支。

8、应付帐款及其他应付款:数额较大应查明原因,三年以上应付帐款及不需支付的应 付款是否纳税调整。

9、预收帐款:应作销售收入的预收帐款是否及时结转,预收帐款有无长期挂帐。、应付工资:

应付清工资是否存在虚列工资,查劳动合同,上班考勤,岗位设置,另外从发放福利中取得真实人数。

11、应付福利费:是否按规定支付福利费,注意个人所得税。、预提费用:余额看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13、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增加,注意印花税是否交纳,弄清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来源。、盈余公积:

为逃避所得税将本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项目计入盈余公积,将无法支付的

应付款计入盈余公积等。

15、未分配利润:为逃避所得,将本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汇 总损益、投资收益等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

有些企业将未分配利润用于发放奖金和职工福利,转增资本,注意个人所得税。、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注意各项计提是否符合规定,各项开支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

否真实。

(会务费、办公用品,列支关联企业或别人企业的水电费、租金等)

销售费用:注意大额运输发票。

财务费:利息支出是否合理,应予资本化利息是否直接记入财务费用

17、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7 万,如果期初期末存货差不多 , 那么毛利 100 万,扣除

工资、财务费用、部分期间费用就可以估算利润。

此外要注意:

1、报表上下产成品、原材料、应付帐款等上年结转、下年结转是否一致。、工业企业看生产产品,如是是民用产品,注意销售不开票,银行帐、信用卡。开展 突击检查。

3、一般企业废料收入不入帐或部分入帐应付检查评估。、将基建用材料计入生产成本(钢筋、角钢等)。

5、是否有关联企业,一个征税一个免税,或一个查帐征收一个核定征收,调节利润。、查到用废单位要注意大额废品发票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开现象。

7、了解产品结构、生产工序、生产用材料、投入与产出是否匹配,看有无虚开材料发 票,有无生产成品不入帐。

二、几点建议及对策、将科学方法全面引入税务检查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构成法,这些被实践证明的科学方法,在今后的检查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运用。其中,最常用也是最有 效的是比较分析法、控制测算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被查企业的报告资料或账面数据与账务 计划指标、各种定额、历史指标、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检查

方法。例如检查工作企业时,将其一定时期的产品、产量、单价、成本与同行业、同类型、同规模的企业进行对比,看其差异大小,分析其差额是否正常,即利用绝对数进行对比。控

制测算法是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必然联系,以测定的或可靠的数据为 基础,借以验证账面记录或申报纳税资料是否正确的一种查账方式。它是根据有关数据之间 相互制约的关系,用某一可靠的数据来验证另一核算资料或申报资料是否正确,或以某一经

济事项的核算资料,来审定其他经济事项的核算资料的一种检查方法。控制测算法,一般运

用于对生产企业的投入与产出、耗用与补偿的控制分析。例如,在检查生产数量时,可以从

车间领用的主要材料数量,按其材料利用率计算出应生产的产品数量控制数,对照账面完工

入库的产品数量是否大体相同,若差距较大时,应注意审查有无不经过进仓验收直接对外销 售而不入账的生产数量。

也可以从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数量或边角废料数量、控制换算出应 生产的产品数量。

2、实行“延伸关联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克服“就账查账”的局限性,努力做到“死 账活查”

。加强账外线索的调查力度,提高取证能力。多通过现场调查如清查仓库、现场核 对、合同验证。

场外调查如检查纳税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案件涉嫌人员的

储蓄存款、异地协查等方式,力求发现企业深层次的偷税问题。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不局 限于被查企业,而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对一切与之发生业务联系的单位的可疑点,都要 引起重视。在检查过程中,将被查企业的各类信息录入信息库,对相关企业之间的发票、往

来账款等资料一并记录,根据检查结果以及掌握的资料加以分析判断后,有的放矢的检查业 务关联企业,扩大税务检查的检查成果。

而且所统计的数据也可以是成为以后检查时的线索 和证据。

3、掌握“快、准、狠”三大原则,坚决查处利用“账外账”偷税的行为近年来,利用 账外经营偷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种偷税手段非常隐蔽,检查难度相当大。因此,今后在

查处此类案件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快、准、狠”三大原则,有效突破账外经营 检查中的各种障碍,坚决查处此类违法行为。首先“快”是突破的关键。实践证明,查出账 外经营,在确定检查对象和线索后,要做到三快:一是组织分工要快。案源确定后,快速配 备精干的检查力量,准备周密的侦查方案。

检查小组人员必须做到分工明确。二是突击检查 要快。

组织分工完毕后,迅速采取突击检查方式。

对企业办公地点和生产经营场地一并展开 检查,对有分支机构的企业必须分头同时展开检查。防止违法者趁机破坏证据,使检查工作 陷于被动。

三是调查取证要快。在检查中,迅速向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制作询问调查笔 录。

同时积极寻找账外涉税资料,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第一手证据材料。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和资料,尽可能采取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等现代技术手段采集,并尽一切可能进行外调

工作。其次“准”是制胜的条件。查账外账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突出“两准”。一是查前信 息掌握要准。

必须注重做到查前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被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 规模、行业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寻找查处切入点。

二是收集证据重点要准。把重点放在仓

南风化工财务报表分析 篇6

关键词:财务报表;主营业务入

一、公司的背景及其经营范围

公司相关背景:公司以前是山西运城的老盐化局,1995年股份制进行改组,把净资产及现金折为了股份。1997年在网上定价且发行。上市的时候,其总股份达到18500万股。

经营的范围:化工、化肥系列的产品,电脑主板显示器,植物油及天然杀虫剂,工业生产用的纯净水,批发零售建筑用品,机械器材,电子系列产品,汽车,塑料橡胶系列制品,汽车相关配件。

二、应收账款分析

从这几年的应收账款的情况来看,09年到11年的款项有高有低,波动不定,并且保持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但是在10年的第四个季度里,其应收账款的款项一下子下降好多,明显看出该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减少大量的关联方交易,利用应收账款来虚构收入,从而调整利润,但是一方面在利润减少的同时,却对现金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公司09年和10年的净利润已经连续2年内发生了亏损,营业收入呈递减状况,但是下降的幅度很小,其营业外支出在09年的时候一下子上升,这里明显有不当现象,在收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支出金额的剧增,可以为其“减少”一部分税收,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根据公司提供的09年年度的报表,我们分析出,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都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受全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公司化工业务产品的销售及售价都大幅下降,特别是售价的极度下降对收入及利润造成了极大影响。从另一面来看,公司的另一主打产品日用洗涤剂的销量虽然有所上升,可是其竞争的形式却表现在价格上,从而公司的销量又下降了。

为了摆脱亏损的状态,公司在10年的时候,对相关体制进行了改革,因而收入有所缓慢上升,经营业绩因为相关活动的开展也有了好转。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原材料的价格在大幅增长,而成品价上升速度却很慢,加上需要增大计提的资产减值,从而企业仍然处于亏损。

终于在11年的时候,公司因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一增一减,扭亏为盈,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公司可能运用了内提外补的方法增加了利润,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四、存货跌价准备分析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其存货的数量处于波动减少的状态,稍稍有点上升是在08年的时候,终其原因,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其生产的产品卖不掉,从而存货的数量增加。同时在这两年内,该公司股东一致处于减股和停牌的状态,以至于在08年的时候,存货数量达到顶峰。

存货跌价准备是用来核算该企业所提取的跌价准备金额,因为存货遭遇了毁坏,或者因为过分的陈旧或其成本大于所卖出的价格,从而使得其成本不能够收回。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篇7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中铁) , 成立于2007年9月, 是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以整体重组、独家发起的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前身是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 后合并为铁总基本建设总局, 于1989年组建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 2007年改制成功, 并于当年12月分别在上海、香港两地上市。业务覆盖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中国中铁参与建设中国的铁路、电所化铁路、高铁、及修建武汉长江等多座大桥, 同时还建成秦岭、太行山隧道等, 为国家的交通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本文从2010、2011及2012年资产负债、利润表进行解读来对该公司财务进行分析。

1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以其所拥有的资源及收益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 也可以理解为保证程序。现代企业的财务能力主要体现在偿债能力上, 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能否增长的重要体现。

(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注:以上数据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数据加工整理

1) 流动比率从债权人角度来说, 希望自己的的债权有保障, 这就要求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使债权人借出的资金安全性增加;但如果过高也说明过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 资金并不能充分利用, 从而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从中国中铁公司近三年的比率来看, 几乎变化不大。从国际惯例来看,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在2比较合适, 本公司三年都未达到标准, 只是标准的0.5倍左右, 但从趋势上来看, 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说明从流动比率角度来看, 短期偿债能力在逐年提高, 但提高缓慢。企业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合理配比, 才能从流动比率角度来提高短期偿债能力, 而并不是一味追求高的流动比率。

2) 速动比率一般来说, 反映是企业有变现能力的资产用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此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流动性越强, 债权人的资金越有保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达到速动比率1较合理。流动比率并非越高越好, 多高合适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确定。从中国中铁近三年的数据来看, 都未达到1, 说明流动性并不太好。近三年的数据变化不大, 但呈逐年下降趋势, 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速动比率角度来看, 保障程度在下降。但在分析速动比率时, 还应当考虑到速动资产的结构及其周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3) 经营净现金比率高低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来保障资金的安全程度。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比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取得的现金偿还债务更安全可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三年都出现负数, 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净额小于0, 即经营活动流入数小于流出数, 说明企业在债务到期时, 并不一定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偿还债务。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流。

(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对于企业的长期债权人和所有者来说, 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对于长期负债来说, 企业借入长期负债的目的不是希望借入长期负债所形成的资产直接来保证长期负债的偿还, 而是通过借入资产的运营实现获利与增值, 来保障长期负债的偿还, 因此除了关注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规模与结构外, 还需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

注:以上数据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数据加工整理

1) 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把资金借贷给企业的风险程度, 同时从企业角度来看, 也反映企业举债的能力。此比率越低, 说明借贷人的资金越安全, 投资风险越小, 但从债务人角度来看, 此比率并非越低越好, 因为资产负债率过低往往表明企业没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在评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时, 需要在收益与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同时, 从经验来看, 一般资产负债率不超过30%, 说明企业发展较为正常。但从近三年数据可以看出, 该公司三年的数据远远超过标准, 几乎是标准的近3倍, 对于债权人来说, 保障程度很低, 当企业破产时, 权益很难受保障。这也或许中国近几年铁路高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产权比率是所有者权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此比率高低, 可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高低, 两者之间成反比, 也即产权比率越低, 长期偿债性越强。从债权人角度来说, 资金越安全, 承担的风险越小。该公司近三年比较越来越高, 这也与前面资产负债率分析结果是一致。说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在下降, 主要是每年增长的大量的债务, 导致企业的不堪重负, 这会影响企业发展。例:2012年说明5.22元的负债只能1元的净资产保障, 加大债权人的投资风险。

3)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企业所实现的经营成果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指标高低, 直接说明企业的付息能力。若倍数小于1, 说明企业的利润不足以支付债权人的利息, 对债权人来说, 资金越不安全, 投资风险就越高, 就引起重视。该公司近三年的数据都高于1, 说明还有一定的能力来支付相应的利息费用, 但也可以看出三年的数据在逐年下降, 说明保障程度在逐年减弱, 这主要是由于借入大量的长期负债, 同时利润未增加甚至出现下降, 这对债权人的资金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2 盈利能力分析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业看, 盈利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和绩效, 是衡量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对于投资人来说, 只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好才能使股票价格上升;对于债权人来说, 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其偿债能力。

注:以上数据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数据加工整理

(1) 销售净利率越高, 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 同时也说明企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由盈转亏的可能性越小, 并且通过扩大主营业务规模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该公司近三年的销售净利率并不高, 说明本企业获取的利润空间过小。而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主营业务所获取的主要利润, 从2012年及2011年数据来看, 利润率在10%以上, 比较好, 同时比2010年利润率高, 说明企业的销售形势呈增长趋势。但销售净利率在2%以下, 说明企业其他业务的经营利润率并不高, 甚至企业支出较多的期间费用来进行企业的正常经营, 从而导致净利润水平不高, 在此情况下, 企业可以发展利润高业务, 而剥离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

(2) 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与股东投放的资金报酬率有直接关系, 两者成正比。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相对于2010年有所下降, 说明企业利用净资产获取的收益质量在下降, 但相对于2011年又有增长的趋势。此比率在进行横向比时, 有些企业负债率很高, 而利润微利的企业净资产收益却也偏高, 但效益较好的企业, 在资金结构合理, 负债低的情况下, 净资产收益率反而却低, 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在反映资金利用效果分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总资产收益率是投资人和债权人都很关心的指标, 本企业三年收益率在下降, 说明利用资产带来的收益质量在下降, 但如果高于借入资金成本率也是不错的形势。

3 营运能力分析

资产的营运能力表现为企业资产所占用资金的周转速度, 反映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 表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运用资金的能力。周转速度越快, 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 效率越高, 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能力越强。

注:以上数据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数据加工整理

通过对资产运用效率指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201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较2011及2010年有所下降, 说明该企业回收应收账款不顺畅, 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效率低下, 同时也说明企业发生的坏账的机率增大。如果企业通过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来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 这又会影响企业的销售规模, 从而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存货周转率也较前两年有所下降, 说明2012年此公司存货运用效率较低, 存货资金占用多, 盈利能力小, 但如果一个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过高, 则有可能是由于企业的存货水平太低所致, 太低也会增加采购成本, 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2012年固定资产周转率较前两年也有所下降, 说明固定资产周转慢, 周转不充分, 可能是企业闲置太多的资产, 导致利用效率下降, 这也说明企业的经营也可能存在近年增加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如:盖高档办公楼、买高档汽车等, 这也是造成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综上, 可以看出2010年是该企业的发展高发期, 而到2012年相关的指标都有所下降, 这也可能与高铁前两年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而在2012年国家放慢了对高铁的前进步伐, 而导致企业的各项指标不太尽如人意, 这也说明此行业受政策的引导影响较大, 而要想改善此种情况, 通过转变经营理念, 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摘要:随着中国铁路快速发展, 相关联企业的财务信息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对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2012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作出相应的判断。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篇8

一、高校事业和基建会计报表合并难题及可行性

由于目前高校实行两种会计制度, 分别核算基本建设和高校事业日常业务, 高校会计制度也没有明确规定会计报表合并的有关事项, 因此, 高校实行事业和基建会计两报表合并存在着难题。

(1) 两种不同的会计制度, 核算的内容不一样。基建财务核算的是高校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占用和结余情况, 基本建设在建及借款情况只在基建会计中反映。工程只有完工交付使用时事业财务才反映其情况。事业会计核算的是高校日常经济业务, 事业报表反映的是学校日常经济业务资产、负债、净资产及收支情况。

(2) 两种会计报表使用的科目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如基建财务使用的基建拔款、交付使用资产等科目在事业财务上根本没有, 这给报表合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缺乏法规和制度依据。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只规定事业财务执行高校事业会计制度, 基建项目执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没有明确规定学校在向外报送会计报表时如何把两个会计报表合并全面反映学校的财务信息。

虽然存在着难度, 但高校实行事业和基建会计两报表合并并非不可行, 现实中很多高校也都在探索如何编制合并报表。笔者认为高校会计可参照企业会计报表合并的制度规定, 把基建会计视同集团企业里的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 按账面价值合并。

二、高校事业和基建会计报表合并方法

第一步, 寻找两报表间的连接点, 将重复核算部分抵消。

(1) 往来账的抵消。目前许多高校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之间款项转移很多, 当基建资金不足时会临时从事业财务暂借资金, 当然事业财务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同时有的高校基建借款在事业财务进行核算, 因此年度终了, 有些高校收不抵支时, 就少结转“结转自筹基建”, 这样基建财务使用的借款大量地挂账, 形成两报表重复核算的现象。因此, 在合并时首要是把这一部分抵消。如基建暂借事业资金的, 可借记“其他应付款———事业财务”, 贷记“应收及暂付款———基建财务借款”。

(2) 学院自筹资金进行基建拔款的抵消。学院自筹经费进行基本建设, 其实就是资金在一个单位内的转移, 其最后形成了学校的房产等设施, 最终以不同形式反映出来, 完工的且经过验收移交、财务决算的工程在事业财务中的固定资产反映, 未完工的或未交付使用的工程在基建财务上的在建工程反映。因此可以把重复核算的予以抵消。本年自筹资金拔款时, 借记“基建拔款———本年自筹”, 贷记“结转自筹基建”。以前年度拔款尚未结转完的, 借记“基建拔款———以前年度自筹”, 贷记“事业结余———以前年度自筹基建调整”。这样抵消后, 事业结余可设二级明细或在附注中进行说明, 即学校自筹资金进行基本建设项目尚未竣工或交付使用所占用的资金情况。

第二步, 性质相同的科目进行合并。在基建报表上资金占用类科目除了以上抵消部分外, 其余其实相当于事业财务中的资产类科目, 可以把其并入事业财务中的资产核算。如把交付使用的资产和在建工程并入事业财务中的固定资产, 预付工程款并入应收及暂付款, 货币资金并入货币资金。基建报表中的资金来源类科目除了抵消部分外, 其余的相当于事业财务中的负债及权益类科目, 因此可以把其合并入事业财务中的负债及权益核算。如上级拔的基建款项, 本年度拔款的, 借记“基建拔款———财政拔款”, 贷记“财政拔款———基建拔款”。以前年度拔款工程项目尚未结转完的, 借记“基建拔款———以前年度基建拔款”, 贷记“事业结合———以前年度财政基建拔款”。基建借款合并时, 借记“基建借款———××银行”, 贷记“借入款项———××银行”。其他的负债类科目并入相应的科目, 如其他应付款及应付账款分别并入事业财务中的其他应付款及应付或暂存款等。

第三步, 借鉴公司合并报表的原则增设报表附注。报表附注中重点要进行说明的事项有:

(1) 对结转自筹基建支出合并的情况进行披露。结转自筹基建支出是反映学校用财政补助以外的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 报表合并后, 在报表上得不到反映, 只综合反映在固定资产和事业结余里。附注要说明的是本年结转自筹基建总金额、支出使用结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

(2) 对内部往来借款进行披露。目前高校资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般都没有事业结余, 年终时根据事业结余的情况来结转自筹基建, 当结余不足时, 基建借用的资金都挂在往来借款上。其实这部分资金已经用于基建项目, 合并报表时已经抵消, 有必要进行具体说明, 以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资金运用情况。

(3) 对基建借款进行披露。目前高校中基建借款是主要负债, 应在附注中进行说明。

(4) 对本年度交付使用的完工工程项目进行披露。主要是完工项目的名称、金额、结算情况、使用情况等, 特别是利用贷款完成的工程项目的情况。

参考文献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篇9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 作为财务报表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条件, 不能由其他前提条件推导而得出, 否则, 也不应将其列为基本假设。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与自然科学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具有相似性。“直接验证假设是困难的, 这首先是因为假设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假设是理论体系的基础, 所以, 在它们的下一层没有东西可依托, 并且用来对它们加以论证。其次是因为如果假设可以被直接验证, 那么, 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假说使用, 就可以出示证据来支持或否认它们。”可见, 不能将假设与假说混为一谈。假说是以假设为基础, 经过逻辑推理得到的命题或结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这一特征, 可以概括为财务报表基本假设的基础性或公理性。

尽管假设可以看作是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公理, 但假设却是以事实为根据的。财务报表基本假设, 是财务会计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反映。如果基本假设较严重地偏离实际, 那么以此假设推导出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将会与现实的事实不符, 从而达不到我们所需求的目的。当通货膨胀严重地出现时, 币值不变假设就严重地偏离实际, 以此假设为基础推导出的历史成本原则和编制的财务报表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从而达不到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当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状况时, 如果仍然按照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编制财务报表, 那么这样的财务报表也是毫无意义的。新兴的网络公司, 可因某项业务成交而成立、因某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 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当某网络公司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 依然应用传统的会计分期来提供财务报表, 无疑是抱残守缺。因此, 我们应不断地检查基本假设, 根据新的证据看它们是否已失效;如果某项基本假设已失效, 那么就必须以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设替换之。

根据以上所述的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特征, 我们检查一下有没有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未被指示出来。隐蔽的基本假设, 不利于我们经常地对其有效性进行检查, 不利于我们认识财务会计的特征和局限性, 从而不利于我们改进财务会计和建设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务会计, 主要的财务报表依然是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如今, 又出现了“第四财务报表”, 英国称之为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美国称之为全面收益表。“第四财务报表”是利润表的扩展, 它既包括已实现的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 又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这四张财务报表的出现顺序是:先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而后出现现金流量表, 最后是“第四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全面收益表, 其确定基础均是权责发生制;而现金流量表, 则是现金流量制。全面收益表已突破了利润表的实现原则。四张财务报表的发展和变革, 反映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四张财务报表中, 最基础的财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是基本会计恒等式, 基本会计恒等式反映了资产与其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而资产和权责两个概念, 从一开始就是由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不能由前述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推导得出, 因此, 它应是财务报表的某一项基本假设。

二、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及财务报表目标的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报表的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财务报表的四项基本假设, 为财务报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创造了条件。通过设定会计主体, 使其按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所有者资金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区别开来, 从而明确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 满足了所有者评价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及时性, 因为若没有会计分期, 只能等到会计主体的全部经营活动结束时才能提供会计信息。货币计量假设, 使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综合评价成为可能。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 表明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评价是以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为依据的, 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权责发生制, 是指在按会计期间对经营者进行评价的前提下, 以“权利”、“责任”在某一会计期间是否发生为标准, 而不是以是否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的盈亏;现金流量制, 则以是否在某一会计期间流入或流出现金为标准, 确定该会计期间发生的各种类型的现金流入或流出量。在商业信用广泛存在的经济环境中, 以“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确定经营业绩, 最直接地满足了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的。但另一方面,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又不能离开现金, 在有借贷的企业里, 若不能按期以现金还贷, 还可能遭受被债权人逼迫而破产的危险。尽管利润要向现金转化, 但它们毕竟在时间上不一致, 更何况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过程还伴随着风险, 即存在不能顺利转化的可能, 所以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 尚需借助于建立在现金流量制基础上的现金流量表。

以上是财务报表的目标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的一面。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也有影响和制约财务报表目标的一面。财务报表的目标, 为什么定位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而不是决策有用性?资本的所有者将资本投入企业并委托经营者经营, 其实不但关心投入资本已经取得的成果, 同样关心未来的应用成果。但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体制下, 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评价以及对经营所取得成果进行分配时所需要的信息, 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显然, 对未来经营情况的预测信息难以满足客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而建立在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财务报表则可以基本满足这种要求。

资本的所有者在进行决策时, 就更需要预测未来的会计信息了, 但现行的财务报表却无法提供。那么, 是否可以更换财务报表反映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假设, 使财务报表既反映过去又反映未来呢?至少目前还难以做到。如果硬性为之, 恐怕评价受托经济责任的目标也无法实现了。

参考文献

[1]陆静.财务报表的基本特性及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J].企业研究, 2012 (14) .

解读财务报表论文 篇10

1 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的相同之处

1. 1 数据来源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之处最大的相同之处就在二者的数据来源上, 资产负债的部分是二者相同的数据来源, 利润及资源分配的部分二者的数据都来自单位的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 对于其余的部分, 不论是财务会计报表或者是统计财务报表, 二者的数据来源都是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资料。数据来源相同, 就是二者最大的相同之处。

1. 2 指标的名称

在内容上,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 在形式上二者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在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财务报表的指标名称的设计上, 二者的科目名称设计是相通的, 除了个别的指标名称之外, 两种报表的名称设置基本相同。

1. 3 审核关系

审核关系中也存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之处, 虽然二者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在某些审核关系上,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审核方式与会计公式是一模一样的。在“所有者权益合计”的科目上, 二者的计算方法都是资产总计减去负债合计, 这一公式是会计恒等式的变形, 恒等式的公式为:资产 = 所有者权益 + 负债, 此外, 还有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 统计财务报表的公式也是从会计报表的关系转变而来的, 即使存在某些细节方面的差异, 但是其本质都是会计的核算。

2 会计报表与统计报表的不同点

前面我们说到, 会计的适用范围是比较小的, 存在于具体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 统计财务报表的主要服务方向是国家等大数据的分析, 这就为二者带来了很大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 1 报表设计

报表设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报表的价值量计量单位的设置、定报报告期别设置上。价值量的计量单位的设置中, 因为统计与会计服务对象与工作目的的差异, 计量单位的设置有很大的区别, 具体的体现在, 财务会计报表的计量单位通常为“元”, 而在统计财务报表中, 计量单位是以“千元”为单位的, 其原因就是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工作范围, 会计报表面对的是小型的经济实体, 统计报表则是大范围的数据统计, 这造成了报表设计的计量单位不同。在定报报告的期别设置上,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统计财务报表的期别设置主要为几个月, 例如1~ 2月、1 ~ 5月等, 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 在企业的会计期间上, 要分为年度、半年、季度、月度, 并且按照公历的日期来进行确定, 在这个财务的年报报告期上, 二者是差不多的, 关键差别就在上文的月季的报告上。

2. 2 数据取得的依据

在指标数据的取得上, 二者有着较大的差别,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根据会计账户的余额填报统计报表, 虽然财务统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部分存在“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的指标, 其来源也是取自会计的资产负债表, 但是这两项指标并不能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得到, 因为, “货币资金”的指标是包括了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三项指标的合计数, 为资产负债表上只有包括“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的指标, 所以, 这两项要根据单位内部的会计账户的期末余额来填写。

二是要依据会计科目加工填报的统计指标。在会计科目当中, 不存在现成的“本年折旧”的指标, 在制作报表时, 应该从“累计折旧”当中选取, 但是, “累计直接”科目反映的是该单位在成立之后的所有的计折旧数, 所以, 在“本年折旧”之中的指标是“累计折旧”的本期折旧数额, 如果是不存在固定资产报废的环节, 本年折旧应该是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 在有报废的环节中, 以上的公式不成立。

三是统计指标需要分析填报。“实收资本”是会计科目当中的按照具体投资者进行的明细分类, 所以, 在统计指标中, 有些指标例如“法人资本”、“国家资本”、“外商资本”等不能够从会计科目中直接取得, 应该将它们在性质上进行分类处理, 按照国家法律来谨慎的区分, 达到通过审核的目的。

四是统计指标要从会计科目中计算。会计科目的明细是没有经过详细规定的, 在各单位情况不同的实际状态下, 各单位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请款对会计科目的明细进行划分, “差旅费”、“税金”、“工会经费”等指标应该从会计科目中摘算。

2. 3 审核关系的不同

报表的审核关系不同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部分和利润及分配部分, 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统计财务报表在上面两个部分中的公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企业应该关注这个差异。例如资产负债部分中, 流动资产的合计公式, 在利润及分配部分中, 利润总额的公式, 审核关系是有差别的。

3 思考与建议

财务统计工作是一项很复杂但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很多人难以区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在进行工作时, 区别对于加强工作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 1 加强制度建设

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在面对着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条件下, 完善统计报表的制度很重要。如今, 每个单位都上报年定统计报表的义务, 所以, 必须得保证报表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社会条件是出于不断变化之中的, 很多问题会是企业单位从来没遇见的, 所以, 单位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保障企业单位持久稳定的发展。

3. 2 建立信息化系统

制度建设不是一日即成的, 在企业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信息的流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会计统计工作的效率与真实性, 因此, 笔者建议不论是哪一个单位, 都应该建设一个信息化平台, 及时反馈单位内部遇到的问题, 让领导者及时掌握信息作出决策, 具体操作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 一是建立不同部门的信息反馈专栏, 及时反馈基层信息, 方便决策; 二是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 增强效率, 在平台上公布需要解答的问题, 减少工作重复, 利用互联网优势定期增编新内容。此外, 还应引进一批相关的技术人才, 来维护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确保系统的良好运行。

3. 3 财务统计分析

财务统计分析, 就是要将财务会计指标充分的运用会计知识进行分析, 要解决财务分析的准确性问题, 就应该解决统计教材的问题, 如今的教材专业化太强, 很多教材关于日常的统计方法讲述的不是很多, 并且大多是照搬统计教材里的课程, 建议编写新教材, 使分析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 4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两个报表工作的基础单位,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比较大, 联系也很强,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们要具备分析辨别的能力, 工作人员工作的准确性对统计报表的影响是巨大的, 企业和单位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培训, 加强工作者对二者区别的理解, 熟练地掌握财务会计报表以及财务统计报表的运用。此外, 企业还应该大力培养或者引进人才, 不断提升单位自身的处理能力, 不断地完善并创新报表的设置与使用, 以保障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4 结 论

总之,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领导者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深对二者区别与联系的理解, 在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 完善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 在工作中注重准确性, 提高工作效率, 促使企业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苏宁企业电器财务报表分析 篇11

关键词:苏宁电器;连锁家电;财务报表

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也逐渐的显现了出来。财务分析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一项管理工作,同时也对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公司管理者了解公司状况以及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苏宁家电连锁企业概念及特点

(一)苏宁家电连锁企业概念简介。苏宁电器创始于1990

年,是中国家电、电脑以及通讯等连锁企业的领航者,是我国国家重点培养的大型商业集团之一,目前苏宁企业已经覆盖我国26个省市、直辖区,拥有900多家连锁超市以及9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已经成为与国美并肩的两大电器行业的巨头。

(二)苏宁加点连锁企业的特点。(1)家电行业连锁远胜于零售业的平均发展水平。随着上游家电制造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商品更新换代的影响,家电在全国迅速普及,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家电连锁行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家电产品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着明显的增长周期,根据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家电行业发展的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家电行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每2到3年就有着一轮新的利润增长点。(3)是居民住房以及家庭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指标,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家电行业的发展与住房以及耐用消费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家电连锁行业的发展就作为衡量我国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4)家电全国连锁企业且主要由国美以及苏宁垄断,市场集中度高竞争力较强。(5)销售渠道利润不均。除了苏宁以及国美这种垄断企业具有完善以及正规的销售渠道以外,其他的品牌都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渠道,即使建立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被民营企业所放弃,但是一些实力相对加大的品牌却依靠销售体系的建立获得了巨大的销售收入。

二、苏宁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规模连锁拓展财务人才短缺。苏宁电器的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没有批量化、标准化以及专业化的人才,缺乏对这方面的培训,由于苏宁家电连锁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实践期并不常,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摸索阶段,苏宁家电连锁企业中的绝大多数财务管理都没有经过完善的人才培训,有的还是从其他行业中转行而来,因此不熟悉连锁家电行业的管理方式,这就造成了连锁酒店的人才缺乏,从而严重影响了苏宁企业的扩展,目前,苏宁连锁企业的绝大多数人才都是毕业的大学生,企业内部出现了管理人才的中空化,中级管理人才的缺乏就在根本上造成了苏宁公司财务管理难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问题[1]。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苏宁电器连锁企业公司应建立独立的会计账薄并建立独立核算模式,在每年的会计期末向上级单位上报准确的财务报表信息,报告单个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果,从而使公司总部了解各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

(三)厂商关系紧张的财务信用缺失。由于我国家电连锁企业的企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善,在很多方面,合同以及上级信用都被严重的践踏。企业尚有生产厂家拖延货款,签订合同往往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因此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苏宁连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家电连锁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拥有大量的现金流量,这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苏宁企业依靠这个特点已经衍生出具有苏宁企业特点的银商企相互寄生关系。其主要的运作模式为通过其巨大的薪金流量的特点使银行开具一个到期承兑的汇票,苏宁企业将汇票承兑给生产厂家,然后在生产厂家生产完毕后,在票据生效以后再发货,在这样的循环体系中,苏宁实际上就是运用别人的钱来省钱,是一个强大的代理服务模式中获取资金 [2]。

三、提升苏宁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家电连锁企业财务人员的培养。在我国连锁企业员工的录用过程中一般强调员工的道德素质,因此,这也就成为了财务管理人员人任用的一个主要标准。这个标准包括对个人品质的考察以及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考察。财务管理人员在任用员工时应当具有稳定性的把握,家电连锁企业对人员的录用,大都强调德字优先,对财务人员就更是如此,它包括从业者的个人品质,职业道德。财务负责人在任用人员时应注重稳定性的把握,对公司岗位进行和理性的分配,加强与企业员工的交流与沟通,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家电连锁器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方法以及业绩控制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从而转变公司经营理念,将传统的会计核算转变为缜密的责任会计计算以及绿色会计核算,将经营利润作为公司经营的重点追求,将会计核算的范围扩展到媒体部门的每个人身上 。

(二)加强家电连锁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苏宁企业以前大都采用分布式结构,不同的连锁企业采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因此不同的公司就拥有着不同的业务以及财务系统。但是业务与系统操作的分离就容易造成财务数据额不准确。苏宁企业可以采用新的SAP/ERP系统的实施收益。利用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省因为送货费用的80%纸张费用,更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苏宁采用无纸化信息操作,在那一年就能够节省成本1亿以上。这不仅实现了苏宁企业的仓库资源共享,还使存货的周转速度提高。从而提高了企业市场反应速度,节省了市场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大幅度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树立家电连锁企业财务经营理念。苏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树立完善的财务经营理念是促进连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措施,要使财务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财务经营理念,就必须按照银行的运作模式来进行资金的管理,按照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模式来进行资产的管理,运用会计事务所的方式来进会计核算,传统观念认为财务管理只是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反应,并不能创造实际的价值,但是如果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退出这个圈子去管理公司财务,跳出工资、报账以及提供财务报表的工作模式的影响,经自己定位为公司管理的一份子,就能够创新工作模式,给企业带来新的收益增长点。

综上所述,苏宁连锁企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苏宁连锁发展创新连锁的发展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发展成熟,在规划、筹建以及评估方面已经有了顺畅的管理体系,但是只有针对企业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有效的促进苏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从苏宁企业的发展来看,苏宁企业不断在销售、渠道上进行创新,不断促进网购平台的建设,不断提高行业竞争能力,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积极促进国际视野的开拓,其长远规划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参考文献:

[1] 乔永军. 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原因及对策[J]. 新疆农垦经济. 2012(07)

财务报表分析 篇12

国内学者田野(2011)在《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我们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进展和完善,人们也慢慢地知道了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扮演着一个很主要的角色,进而认识到报表分析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齐艳华在《当前的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具有限制性及改善措施》(2010)中道出,三大报表分析很重要,然而受其自身不是很全面的因素的影响,报表分析也没那么准确。张爱民(2011)《财务报表分析》中指出,现在我们经常用的财务情况分析的方式包括比率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依据企业三大财务报表,对企业的基本经济内容,运用些财务指标,对其有关项目及其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考察,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得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好与坏、得与失、财务情况及发展趋势,为经营者或其他报表使用者的经营决策和预测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的一种分析活动。

财务报表分析把报表这一整体解剖为各个部分来研究,揭示出各个部分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内部联系,使得报表使用者能够更加深刻地去认识企业的与财务有关的情况,能够抓准企业将来的走势。通过分析,包括对报表数据做更深入的加工,求出一些崭新的数据,来表明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盈取利润能力和经营运作能力的具体问题,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全、经营管理是否妥善、资产管理是否合理等问题作出判断。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对三大报表中的一些有关联的经济指标进行相互比对,搞清楚其在数量上不同,从不同之处的分析来体现公司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作用是能够直接指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其存在的变化,作出评价,找出产生变化的原由及其影响程度,为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指明方向。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先对比某些相互存在联系的项目,然后再计算出数据,最后通过各种数据指标去考量和评价财务活动状况的一种方法。它是能单独地去表现出和说明企业个别方面的财务情况和经营企业产生的成绩的。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比较不同期或相邻的几期报表中的数据和属于同一类的数据,计算该指标连续两期的增减变化,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表明揭示企业公司财务情况和发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有助于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合理的推断,倘若将报表中的每一项目与邻年的相比,有利于数据项目的可比较性和可理解性。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揭示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持有的经济资源及其来源的报表。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2.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下转180 页)(上接174 页)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利润表是总体能够表现出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经营成绩的表。主要揭示企业的收入实现情况、费用消耗情况以及由此计算出来的企业盈利或亏损情况。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 号公报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工作逐步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公司内部管理者期望借助报表分析来知晓其实际的经营业绩,方便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公司的日常活动中的决策提供依据,所以整理好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十分重要。

摘要:财务报表是指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资料报表,但是不能全面透彻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有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才能使信息使用者得到精准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现状,才能进行合理的决策。运用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财务状况做出判断,根据分析出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的措施和办法。

上一篇:化工实训基地下一篇:煤矿机械设备电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