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粉饰识别措施

2024-05-18

财务报表粉饰识别措施(通用5篇)

财务报表粉饰识别措施 篇1

一、会计报表粉饰的原因与动机

(一) 企业融资的动机

资金是企业发展与扩大的最基本资源之一,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可以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一笔成本较低的资金, 而如果在发行股票之后, 企业还可以争取在二级市场上再次交易, 其如果具有良好的业绩之后, 企业的股票就会形成较高的价格, 而且还可以通过增资配股再次获得筹集低成本资金。与此同时企业在债券融资方面, 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在放贷前会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情况、偿还账务能力进行分析, 在实际银行放贷方面其是不愿意将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 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者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 一些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 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装饰打扮一番。

(二) 管理层业绩考核动机

企业的财务指标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而企业业绩指标的内容包括:企业净利润、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通过对这些会计指标的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企业管理者所做的成绩;同时企业的各种福利待遇、管理者工资等经济利益都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挂钩, 如果管理者的经营业绩高, 企业相应的利润就大, 企业管理者的经济利益就高;而如果管理者经营企业的业绩不高, 企业没有实现盈利或者处于亏损之中, 企业管理者个人的经济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个人利益驱动下, 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 会采取某些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装饰、隐瞒对业绩不利的会计信息, 虚高企业的经营利润。

(三) 降低税收动机

目前我国对企业的纳税依据主要是根据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等会计报表项目信息进行增值税、营业税的征收工作的, 因此企业为了降低税收, 减少开支, 他们就会在税收征收依据源头上入手, 采取非法手段对会计报表信息弄虚作假, 掩饰报表的会计信息, 进而降低纳税基数, 实现企业少缴纳税款的不法目的。当然有的上市企业在资金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金或者是为满足操纵企业股票价格的需要, 企业就会采取多缴税的形式给外界营造一种企业具有良好的营业额以及丰厚的企业利润等虚假信息。

(四) 企业间接利益的动机

如果企业披露的会计报表信息具有良好的盈利水平, 对上市公司的各方面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 良好的盈利会计报表信息带给企业的间接利益是很大的, 首先如果上市公司在出现被兼并或者存在被收购的风险时, 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良好的会计报表信息进行反兼并或者反收购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赢得各种条件满足上的最大化;其次通过良好的财务报表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树立其社会形象, 提高企业股票价格。上市公司良好的财务报表信息可以吸引广泛的社会投资者的关注, 让他们认为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进而他们就会增加对上市公司的资金投资, 吸引足够的社会投资者向企业进行投资, 进而拉高企业的股票, 为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本市场资金而提供硬件条件。最后增强其他企业与本企业的合作力度。企业在寻求合作对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企业是否良好的盈利水平, 它的发展是否长远等经济因素, 而上市公司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粉饰, 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方面的信息, 可以吸引更多企业来与自己合作, 进而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扩大企业销售, 提高盈利, 保障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出于主动地位。

(五) 推卸责任动机

上市公司在进行人事更换之前, 现有的企业管理者为了为自己的离任或者升职, 他们会对财务信息进行粉饰, 隐瞒一些对自身不利的会计信息, 夸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以此实现自己的离任或者升职目的;同时新上任的企业管理者在刚上任时, 企业会面对各种遗留下来的问题, 新上任者为了划分责任, 他们通常会对遗留下来的旧账进行清理, 具体做法是:把遗留的旧账、坏账、闲置固定资产、积压存货等统一设定为亏损, 进而导致当前利益大幅降低;而当企业的管理者发生经济案件时企业也会采取某些手段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粉饰, 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受到的损失;在一些会计环境发生变化时, 企业也会发生财务报表粉饰的行为发生, 比如当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发生重大变化时, 企业会提前消化亏损, 进而将亏损责任归结到新会计制度、准则之中。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一般情况下, 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粉饰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交易时上市公司最常见的一种经济交易方式, 其也是最容易存在交易会计问题的。社会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求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 但是由于上市公司涉及关联交易, 而关联交易是不可能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 因为关联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会采取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交易。粉饰关联方交易耳朵主要形式是向上市公司母公司或者非控股公司提供商品。如果上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母公司或者非控股公司, 上市公司就没有必要进行合并报表, 因此上市公司的对外销售产品营业额就不包括此部分, 但是上市公司的通常做法就是将关联交易的销售划入上市公司对外销售营业额中, 这样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销售数量就会增加, 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利润都会大大的增加。

(二) 操纵收入确认

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在年度总结中得出优异的会计报表数据, 给社会投资者一个满意的成绩, 上市公司就会利用法律、制度空子在信息披露时间上做手脚, 利用时间差调节企业的利润。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在12月份大量的虚高企业发票, 增加企业的销售额, 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而后再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作为理由抵消原来虚开的发票。现在一些上市公司则采取更加聪明的手段进行操纵企业收入, 比如:上市公司提前向第三方企业签署协议, 提前买断收益, 将未来的企业盈利拿到现在使用, 将未来收益提前化。

(三) 会计估计变更

对企业会计不确定交易或者事项是以最近的会计信息作为判断标准, 通常情况下会计估计交易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准备的计提比率、应付债券溢折价的摊销等等, 对于会计估计是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业务能力, 会计判断能力, 一般会计人员是很难发现其会计报表存在会计估计信息不真实的。

(四) 利用补贴收入

一些上市公司属于政府支持的行业, 企业为了加强此行业的发展, 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补贴, 或者地方政府为了奖励地方上市企业, 政府会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助, 而政府对企业的资金补贴对企业而言是没有成本的, 因此企业一般将此部分作为企业的盈利部分, 因此这部分政府补贴对于企业的盈利是非常大的, 比如我国上市公司——科陆电子作为深圳制造智能电表企业它属于科技型创新企业, 深圳市每年都会对其进行资金补贴, 而政府补贴的资金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当然这种政府补贴所获得盈利不具有持续性, 它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长远的获利能力。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

(一) 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 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 如高龄应收款项、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由于不良资产是资产中的黑洞, 是导致上市公司虚盈实亏的重要原因, 同时也是公司一个未引爆的“定时炸弹”, 因此, 在对那些存在高额不良资产的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 对不良资产进行剔除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识别过程中, 可以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 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 就说明该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同时, 也可以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与当期利润总额的增加额相比较, 如果前者超过后者, 说明该公司当期的利润表可能有“水分”。

(二) 合并报表的分析法

合并报表分析法, 是指将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和合并数进行比较分析, 来判断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的一种方法。有的公司采取的粉饰报表手法比较高明, 为了逃避注册会计师和有关部门的审查, 往往通过子公司或者“孙公司”来实现利润虚构。因此, 仔细分析合并报表有时也能发现其中的疑点, 主要分析的是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这种方法从基本的财务比率着手, 分析公司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 再反过来从侧面发现公司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粉饰问题。

(三) 或有事项分析法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其结果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未决索赔、税务纠纷、产品质量保证、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 尤其应对或有损失进行确认或披露, 但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对巨额担保事项隐瞒不报或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 以减少负债, 虚增利润, 蒙蔽广大投资者的眼光。

(四) 偶然性因素剔除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将上市公司中偶然获得的经济利益或者损失在企业的总体利润中去除, 以此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利水平等, 保证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企业稳定性的经营情况的反映。一般上市公司偶然性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政府奖励补贴、税收返利、因为不可抗力导致的经济利益受损或者收入提高等等。

(五) 重点会计科目分析法

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的粉饰主要是集中反映在几个关键的会计科目上, 如果这些会计科目出现与以往不同的加大差距, 我们就要真正的分析, 考虑其是否存在企业利用这些会计科目操纵利润的行为发生。通常情况下重点监测的会计科目是:应收账款、存货、企业获得补贴、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等科目。

四、防范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措施

(一) 建立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企业法人结构的日益成熟, 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上市公司在内部组织结构上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制度缺失或者不能发挥其作用, 导致企业的管理形成不了决策的科学性, 因此要加大力度构建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 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让独立董事真正融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具体措施:提高独立董事在企业中的地位, 增加对独立董事的薪酬, 通过物质奖励强化独立董事工作的积极性;独立董事的确定要经过相关董事会议的确定及委派, 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与义务;在制度上对独立董事进行权利保护, 对独立董事因为正常的工作原因而导致的上市公司受到损失的要给予相应的照顾等等。

(二) 完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允许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选择不同的形式, 而且会计准则对于会计内容、方式等存在许多不具体的规定, 使得会计准则在操作过程中容易给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提供钻法律空子的机会, 会计准则在会计报表规定中就存在许多不具体的规定, 结果企业管理为可能利用这些不具体的规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因此完善会计准则对防范企业管理者操纵利润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注册会计师的审查与监督, 注册会计师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督的主力军, 如果注册会计师发挥其监督审计功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 避免企业过多的对会计信息进行粉饰。首先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注册会计师通过将强的业务能力分析判断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以及发现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其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通过对上市公司经济犯罪案件分析, 上司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不高, 他们无视企业的造假行为或者他们参与到企业的会计信息造假等。

(四) 改革现有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等规定

目前关于配股的条件只有“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在10%以上”, 由于指标单一, 上市公司往往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对利润进行操纵以获取配股权。有关实证研究表明, 上市公司存在以获得配股权而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对此, 笔者认为, 应建立一个包括货币指标和实物指标、财务数据和生产经营数据的多参数控制体系, 以综合衡量和测定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以公平、公正、公开地确认其配股资格。同样, 把摘牌的条件仅定为“连续三年亏损”, 这样有些公司便可能通过粉饰行为先多转费用, 为第三年“扭亏”做准备, 以避免摘牌。因此, 也应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指标单一而使管理当局容易进行利润操纵。

(五)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上市公司要建立相应的责任人制度, 因为对照企业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发现企业的管理者是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主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为了私利他们以损害社会投资者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 强迫会计信息制造者进行信息的粉饰, 因此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惩罚力度, 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进行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构成犯罪的, 除了给予行政处罚之外还要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通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遏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粉饰行为。

参考文献

[1]李箐宇.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剖析.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05

[2]刘李胜.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深层变革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12

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及其防范 篇2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动机;手段;防范

一些公司为了逃避政策限制,达到扩容资金、获取配股资格、扩大融资能力等目的,往往通过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等方式粉饰财务报表,对此应通过加强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相关制度和准则等方式对违规行为进行防范。

一、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

(一)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局面,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二)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

企业的经营业绩,其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如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财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

(三)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当然,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盈利能力。

(四)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和后续发行(配股)。在首次发行情况下,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此外,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企业在设计股改方案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二、会计报表粉饰的常见手段

(一)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

根据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列入资产负债表,严格地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由此就产生了虚拟资产的概念。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科目,利用虚拟资产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也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虚盈实亏的惯用手法。其“合法”的借口包括权责发生制、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地方财政部门的批示等。

(二)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然而,资产重组现已被广为滥用,以至提起资产重组,人们立即联想到做假账。近年来,在一些企业中,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确实被广泛用于粉饰会计报表。不难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在于资产重组。典型做法是:①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②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③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的国有企业。

(三)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在股票发行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对国有企业局部改组的方式设立。股份制改组后,上市公司与改组前的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交易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已成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游戏”。

(四)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由于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很不发达,对股权投资的会计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不少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除了借助资产重组之机利用关联交易将不良股权投资以天价与关联公司置换股权获取“暴利”外,还有不少国有企业利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粉饰会计报表。

三、会计报表粉饰的判定方法

(一)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不良资产剔除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则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减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分”。

(二)异常利润剔除法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主要通过这些科目体现,此时,运用异常利润剔除法识别会计报表粉饰将特别有效。

(三)关联交易剔除法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

四、抑制会计报表粉饰的若干建议

(一)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制定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对通过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进行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规范。为抑制企业借资产重组之名进行“报表重组”,建议将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的差额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摊销。

(二)应当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与公允价格的差异、账款结算方式和支付时间等。对于明显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不等价关联交易,还应当获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对于明显损害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不等价关联交易,还应当荻取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

(三)制定大额费用资本化准则。对借款利息支出、研究开发支出、大额广告支出等的资本化行为进行规范,使不同企业时大额费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四)制定有关资产评估会计处理的准则。对资产评估调账、流动资产项目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处置已评估且发生增减值的资产项目的会计处理予以规范,防止企业利用资产评估调节利润。

(五)制定、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的披露内容进行规范,以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张小忠,证券发行与承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建刚,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及对策,财务与会计,2001,(9)

[3]王玉杰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问题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王慧,刘宏伟,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7,(2)

财务报表粉饰识别措施 篇3

一、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产生的动因及现状

(一)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动因

1. 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公司财务报表

业绩考核是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最常见的动机。很多时候企业会将报表数据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财务数据是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关系到企业管理者的奖金发放、职位变动甚至去留, 这些利益或风险都会成为当事人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诱因。

2. 骗取银行授信等级和授信额度

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 银行需要根据该企业提供的报表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数据来评价该企业的财务状况, 并依据该企业所属行业的标准对其进行评级。资金短缺而且财务状况差的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必须对资产状况或利润水平进行包装, 担保公司和企业自身都有可能为了骗取银行的授信等级和信用额度而粉饰公司财务报表。

3. 在金融市场获得利益

部分上市公司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进而在资本市场上直接或者间接谋取不正当利益。比如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使公司获得上市或增发股票的资格, 抑或通过人为处理公司财务报表可以避免上市公司被ST或退市以及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操纵公司股价, 获得利益。

4. 以减少纳税为目的的报表粉饰

在间接计算法下, 企业每一年度的应税所得额是根据当年会计利润总额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加减调整得出的, 因此一些企业会以偷税或推迟纳税为目的粉饰公司财务报表, 人为调节账面利润, 甚至编制多个版本的财务报告, 将利润低甚至亏损的报表交给税务部门来减少或推迟纳税。

(二)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现状

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无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案例, 其作案手段和盈余操纵的数额无不让人瞠目结舌。目前在我国, 会计信息失实、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和盈余操纵的案例多年来也是层出不穷。为了让资本市场对公司业绩有个良好的印象, 许多企业只把公司运营做好的一面展现给投资者。2013年10月, 华晨中国低价转让沈阳晨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75%股权, 将出售所得的5, 960万元用于经营的行为被指“甩掉不良业务, 改善报表业绩, 减少对集团利润的拖累”。2014年1月初, 长沙保利房地产公司也被怀疑通过团购优惠冲刺销售业绩, 粉饰经营成果。因此, 无论从维护投资者利益还是树立企业形象来说, 防范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都是不能回避的任务。

二、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负面影响

(一) 损害股东利益

经粉饰的公司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投资者无法通过阅读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一些上市公司实际已经亏损, 但会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美化当期业绩, 误导中小股东。当这些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被披露时, 最终被损害的还是那些中小投资者和散户的利益。

(二) 误导债权人做出错误判断, 提高其坏账风险

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 而从银行贷款可以使财务杠杆的作用得到发挥。银行在确定对某一企业的贷款额度时, 公司财务报表是他们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获得银行贷款, 企业不惜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使财务数据符合银行的要求。粉饰过的公司财务报表会增加银行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的难度, 在不知情的前提下盲目增加对企业的贷款。当企业经营不善时, 银行收回贷款的可能性会减小, 坏账增加, 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 这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还会扰乱金融秩序。

(三) 为经济犯罪创造机会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会给不法分子侵吞国家资产提供机会。国家每年流失的税款中, 由于报表粉饰造成的税收流失占绝大部分, 流失的这些税款中相当一部分转移到消费基金上了。

三、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

(一)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

要防范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必须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 尤其要实现各职责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减少潜在当事人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作案机会。同时也可以把实现电算化作为加强内部控制的辅助手段。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 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人为干扰, 让财务人员相对独立于其他部门, 减少其他部门对财务工作的约束和控制, 冲淡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气氛。

(二) 推广内部控制审计与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

积极推动整合审计。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要求上市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的审计, 以提高审计质量。

(三) 积极引进司法介入

将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责任付诸法律, 将会对企业管理人员起到约束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高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风险, 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粉饰报表的成本。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如果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成本大于得到的收益, 将会有效减少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但前提是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 明确责任, 完善诉讼机制, 对参与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管理人员和涉案公司予以重罚;建立工作档案, 及时记录高管人员粉饰报表的行为并适时公布, 作案达到一定次数时将不再拥有担任高管的资格。对参与作案的注册会计师也要重罚, 只要能证明注册会计师参与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并对作案达到一定次数的取消其执业资格, 增加注册会计师参与粉饰的成本, 使违规者无利可图。

(四)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留有较多的真空地带, 这给企业管理者粉饰公司财务报表提供了作案机会。所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 会计准则的修订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对未来企业经济活动有足够的预期, 避免企业发生新业务时面对“无法可依”的局面。

(五) 加强经济系统的监督作用

我国的国民经济监督系统包括国资委、工商、税务、审计、财政、银行和证券机构等, 这些部门都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不同角度监督企业公司财务报表。但这些机构只有分工不同, 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因此只能从各自的角度片面地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监督。而且这些部门在行使权力时, 都有谋求部门私利的倾向, 使得各部门的规定在某些方面产生差异, 同时在其他方面出现管理真空区域, 一些领域得不到有效监管, 给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留下操作空间。

(六)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包括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利用非法手段操纵会计利润, 企业选择的粉饰手段是否合理合法很大程度上依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进行有效的监督, 那么上市公司的报表粉饰会导致会计信息失实从而干扰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因此, 注册会计师是防范企业报表粉饰的重要力量。

(七) 完善业绩评价机制

在一些企业中, 由于公司财务报表基本是业绩考核的唯一依据, 企业管理者会利用信息资源的优越条件粉饰公司财务报表。因此有必要改进上市公司考核的测评标准, 减少报表粉饰动机。笔者认为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多元化, 除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外, 还应包括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层次分布、纳税数量及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程度等, 另外也要参考同行业平均水平和该行业其他公司的状况, 让公司财务报表不再是考核的唯一准绳。如果绩效评价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完善, 就会打破企业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达到“一俊遮百丑”的目的。

(八) 运用奔福德定律寻找粉饰线索

将奔福德定律应用到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查询和认定中, 由于奔福德定律的自身特殊性, 经粉饰的公司财务报表不再符合该定律的应用条件, 用奔福德定律检验报表数据的结果可以作为报表粉饰的佐证, 提高审计效果。

综上所述, 财务报表粉饰现象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只有深入调研和分析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才能找到相应地解决办法。财务报表粉饰是涉及会计、审计、证券、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问题, 通过多方面的防范措施, 报表粉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允, 保障投资者利益。

摘要:财务报表粉饰是涉及会计、审计、证券、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文章所指的财务报表粉饰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而有目的、有意图地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种人为的操作既指用非法手段伪造财务信息, 也包括对合法手段的过度使用, 通过多方面的防范措施, 报表粉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允, 保障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防范措施,利益

参考文献

[1]刘蜀云.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及其防范[J].财务与审计, 2009 (07) .

[2]何红霞.会计报表的粉饰!识别与防范[J].财税金融, 2009 (09) .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手段与防范 篇4

关键词:报表粉饰;动因;手段;防范

一、企业进行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

(一)实现IPO上市或增发新股

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企业必须有持续盈利能力,且财务状况良好才能实现上市。而且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会直接影响股价,从而影响企业的筹资。因而企业有动机美化报表内容。改变利润、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报酬率,实现上市或者使企业的满足配股要求。

(二)降低借款难度,降低借款成本

在现有金融环境下,想银行借款是比发行股票更常用,更灵活的筹资方式。而银行处于风险控制的目的,一般很少借款给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而大多数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时需要大量融资,又很难有优秀的经营业绩。这时向银行借款时,银行常拒绝提供贷款,或者要求企业支付额外的风险补偿。因此企业为了获得借款、降低借款成本而采取一些措施,包括虚增利润、隐瞒亏损于其他负债。

(三)减少税收支出

一些企业为了减少税收支出,常会对收入、利润和支出的金额与内容进行粉饰,从而实现偷税、漏税或者延迟纳税。但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在非上市的中小企业中。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由于不需要对社会公开,因此常发生账外设账的情况来分别应对银行和税务

(四)实现管理者个人经济利益

许多公司、企业、组织将管理者的奖金与业绩挂钩。管理者有可能为了个人利益而粉饰财务报告中与其业绩相关的指标数据。

(五)政治动机

因为国有企业独特的性质,经营者和常拥有政治待遇,这些政治待遇影响着行政级别、职务待遇等。经营业绩是政治待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六)维护企业形象

从金融市场来看,良好的营业业绩可以维护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以实现稳定股价的财务目标。也有利于增加企业被并购时的议价能力。从商品市场来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吸引消费者,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消费习惯增加产品的溢价。

(七)保护母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有时企业粉饰财务报告并为自身利益,而是为掩盖母公司和其他关联方的关联交易、违规拆借等行为。这些行为往往被法律规章所禁止或虽不被禁止,但一旦对外披露,对母公司或关联方的股价、信用水平、企业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在母公司的要求或关联方利益的驱动下,企业会出现为了保护母公司或关联方的财务报告粉饰行为。

(八)推卸自身责任

第一种类型的推卸责任是企业为了推卸自己应尽的义务,通过财务报告粉饰,隐瞒或转移应尽责任的事由。第二种类型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推卸自身工作应付的责任,通过修改报告内容,误导报告的使用者。

二、企业财务报告粉饰的手段

(一)虚开增值税发票

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来虚构购销业务,从而虚增收入和利润、提高存货周转率和营业周转率。之后还可以利用增值税的抵扣规则来抵扣大部分的税款。既美化报告,又不增加税款。

(二)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利润等于收入减支出。因而可以先令关联方市价购入原材料,在以低于进价的价格转售给收益企业,以降低收益企业的购货成本,期间差价计入关联企业的损失。同样也会存在以高于市公允价值的家和将资产出售给关联方以增加收入、虚增已持有资产的公允价值。

(三)改变资产结构

通过减少总资产中净资产的比重,虚增负债的比重,增加利息成本,以规避所得税。另一方面减少净资产的比重后,可以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美化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据调查,多数财务从业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指标的理解程度不高,且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种类的多样性、计价的复杂性导致有关数据在对外披露时常不完整。因而涉及衍生品的财务报告项目审计难度大,容易产生粉饰。在涉及衍生品较多的银行业中,通过衍生品进行粉饰更加便利。

(五)违规资金拆借

按照法律的规定,非金融企业之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进行资金拆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违规的资金拆借却经常发生。如果对拆借的资金进行有意的控制,使拆借资金于经营资金相混淆,就可以控制利润和现金流。

(六)利用政府补助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所得税率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行业和地区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虽然不能私自调整所得税率,但是部分地区为了招商引资,会通过先征后返的形式提供政府补助。不少上市公司的实际税收负担为15%,有的甚至更低。而本应作为“政府补助收入”的先征后返有时会被计入“应收账款”或者“其他应收款”来计入营业利润或者利润总额。

(七)改变存货计价方法

我国现行多种存货计价方式,每种计价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所反映的数据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改变存货的计价方式,增加存货的期末价值,就可以增加企业总资产,同时增加业务成本,减少会计利润。若通过改变计价方式降低存货成本,就可以增加会计利润。

(八)错误确认各项收入和支出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区分收入与利得、收益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并且依据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确定收入与支出。但在实际运用中,企业会将利得计入收入中,以展示企业盈利能力于业绩的稳定。同时企业也会将经营性支出算入收益性支出,以提高营业利润。或者将过高的经营支出摊如收益性支出,掩盖管理方面的瑕疵。

(九)巨额冲销

当企业发现以后经营可能发生亏损或业绩下滑时,一次性冲销掉大量资产,将以后可能发生但是还不满足确认条件的亏损提前确认。当损失真正发生时便不易被察觉。

nlc202309042120

(十)不良资产挂账

企业将不能带来利益流入或者所带来的未来预计流入与之前预计流入之间的差额部分不按规定计提相关背抵科目。以维持企业总资产。若对存货进行挂账还同时可以掩盖原材料价值下跌、商品滞销等经营问题。

三、企业财务报告粉饰的防范

(一)加强在教育,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养

财务人员应该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应当依法依规开展财务工作。在财务人员教育中应当反复强调这一点。在此同时还应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术,使之掌握执业能力和业务处理方法,减少失误的发生。

(二)为财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

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财务人员往往不是报表粉饰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大多受命于企业所有者或者高级管理者。如果没有按照要求对报表进行粉饰,最大的受害者却是财务人员。应当建立充分的财务人员保护体系,使财务人员没有后顾之忧的合法合理的开展财务工作。会计行业协会本身就有协调行业内外关系,维护会员权益的职能;建立完善的举报平台,使受到胁迫的财务人员可以举报企业的行为,以寻求司法机关的保护;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宣传财务人员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三)改进报表体系

我国的报表采用统一的编制方法,虽全面,但在第三产业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多样化、无形资产地位日趋重要的情况下,现有报表结构已无法展示企业所有重要内容。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价值难以确定且多不同于常规的资产由过去事项所形成,所以常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自然不会在报表上反映。除可以新增衍生工具报表、使用非财务指标进行定性分析,还可以由金融、外贸、货币职能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平台,制定价格标准。

(四)完善业绩评价标准

财务指标是对企业评价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标准。报表的使用者应完善企业评价体系,从多方面进行评价。现有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忽视了企业的潜在价值和风险,且以历史价值为基础的财务体系无法预测企业未来状况,对相关者而言意义有限且很容易进行人为修饰。不同于财务指标评价,非财务指标包括产品质量、人力资源开发、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创新、品牌、等指标以及平衡积分卡等分析手段,能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了解企业过去经营的过程,增加财务报表粉饰难度的同时减轻财务指标被重视的程度,减少报表粉饰的动机。

(五)加强企业内外部监督

企业内部应建立三权分立的组织结构,监事会独立行事对股东负责,从防止管理层为业绩粉饰报表。提高社会审计、政府审计的范围和深度,从外部进行监督。提高审计报告适用范围与可信程度。对内部审计中出现问题的人员除按照企业章程进行处罚外,还应通过行业协会进行抵制。对于外部审计中出现问题的企业和个人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补救并赔偿损失。

参考文献:

[1]罗兰,吕铎,李颖异.基于资本保全观下的资产减值中会计利润操纵浅析[J].中国市场,2014(5).

[2]杨东阳.对我国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会计与公司治理,2015(1).

[3]王丹,舟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探究[J].生产力研究,2011(3).

财务报表粉饰识别措施 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粉饰;防范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社会经济基础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它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因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能接触并掌握真实有用的信息。企业的大股东也因享有主要的股东决策权而能在实质上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其对信息的掌握也是十分充分的。中小股东由于股权比例小而远离企业控制权,他们对会计信息的占有上处于先天劣势,只能以间接的方式获取信息来监督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履约情况,是会计信息的需求方。正是为了适应众多且分散的中小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开披露的方式提供财务报表。但是,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客观存在着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矛盾。所也说,利益不一致是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经济原因,信息不对称是财务报表粉饰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对财务报表粉饰的监管和惩戒力度不足。企业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个部分。其中内部监管通常是企业自身设置的机构或是由指定的人员组成,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会受制于管理层。至于外部监管,主要依靠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一般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报表粉饰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同时,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对此的处罚力度较弱。法律监管上的不够严格,导致企业管理层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投机心理越来越重。

二、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一)上市并维持上市的资格。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并且经营业绩较为突出的才能通过审批成为上市公司。为了获得上市的资格,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好看,证明其具备上市的资格。此外,对于后续发行股票上市的企业,我国规定必须企业近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以上方可配股,这一规定也促使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达到配股条件。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连续两年亏损或者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上市公司将被作为ST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将被证券交易所摘牌,即终止上市。而我国上市公司获得上市资格本来就不易,如果再轻易地被摘牌,是很多上市公司不想看到的。

(二)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和信用。银行贷款是目前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选择。在金融市场上,良好的企业信用代表着出色的融资能力。而银行等金融企业出于风险的考虑,保证贷出资金的安全性,其对企业的贷款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的。银行在放贷前要先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可能存在的偿债风险,并对它们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最后决定是否贷款给企业以及要贷给企业的金额。在这个过程中,财务报表就起着关键作用,是银行所作出的最后决定的重要依据。为了获取金融企业的贷款,企业就会对自己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了。

企业粉饰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获取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良好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可以更好地获得其他企业的信任,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资金利用上的优势。很多资金短缺的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商业信用,往往采取粉饰报表的方式来掩盖其经营业绩欠佳、财务收入不稳定等问题。

(三)为了粉饰业绩。财务报表不仅是反映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依据,还常常与企业的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以及职位升迁相挂钩。如果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是很好,没有达到评定奖金或是升职的水平,管理人员很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为粉饰经营业绩而粉饰财务报表。而在企业外部,企业常常要出于应付政府部门或者所在行业的考核、检查,以及提高自身行业地位的考虑,也会采取一些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一)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各项制度的滞后性大大阻碍了市场的快速发展。众多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有一个或数个子公司,虽然它们相互间是独立经营的,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公司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这为财务报表粉饰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主要方式包括: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定价方式,与关联企业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转让,获取巨额收益;与关联企业签订旱涝保收的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合同,抬高公司经营业绩;通过向关联企业收取、支付管理费或与关联企业分摊“共同费用”进行利润调节。

(二)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粉饰财务报表。资产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与企业外的经济主体进行的,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的过程,或对设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其目标在于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因为其在资产重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调节企业利润,已经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粉饰报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利用非上市企业优质资产来置换上市企业劣质资产;二是将非上市企业旗下经营状况较好盈利能力较强的下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上市企业;三是将上市企业的闲置资产以高价出售给非上市企业。

(三)通过掩饰交易事实来粉饰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的最终反映,即会计的核算与确认必须以真实有效的经济业务为基础。但很多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一方面虚构各类经济业务,以增加收入、虚增资产等。比如,企业填制虚假的发票,虚构本没有发生的销售事实来虚增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当期利润等。另一方面,对于诉讼、担保等重大事项不予披露,对于应作出报告的重大会计差错又不予报告。

(四)利用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上市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建立技术轮训制度,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技术素养;建立员工技术考核和业绩评价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建立职务轮换制度等。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2)改革股票的发行制度。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行股票或者集资。为了消除报表粉饰,就要消除其动机。而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就是为了消除其动机。众所周知,新成立和发展的公司大多起初没有客观的业绩数字,但是有时需要大量资金用来继续发展和扩大的,如果按照原有的严格执行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的条件,非但不能有力的推动新兴企业,对其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此外,股票定价的模式也要改善,逐步过渡到由市场确定价格的定价模式,解决配股融资中利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调节股价的问题。(3)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相对完善的国家比较,我国的监管职能分散、监管手段不够成熟、监管力度不够,这不仅使报表粉饰难以被及时发现,也无形中助长了造假的歪风。有效的监管制度对制止财务报表粉饰是有效的一种手段。明确《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的规定,加大对粉饰造假的处罚力度,建立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机制,为解决报表粉饰问题提供法律保证。

参考文献:

[1]许涵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陷阱种种.[J].上海会计,2003(1).

上一篇:多元立体模式下一篇:两阶段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