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说明书

2024-08-20

财务报表说明书(精选12篇)

财务报表说明书 篇1

财务情况说明书及会计报表附注

一、公司简介

我公司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成立,法定代表_______,注册资本____万元;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按营业执照填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企业生产经营业基本情况:

主营业务范围(按实际经营填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兼营业务其他业务: 当前从业人员:

本生产经营情况或营业范围调整情况: 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三、利润实现、分配及企业亏损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增减因数: 兼营业务收入:万元。增减因数: 利润总额:

四、企业审清情况:是□ 或 否□

五、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

1.会计制度:本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 □

2.会计: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记帐本位币:人民币 □ 3.记帐原则和计价基础:权责发生制

4.应收帐款:坏帐核算采用备抵法□或其它方法:______________; 5.存货:按规定制度;固定资产:类别、年限、折旧率计提□ 6.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说明 7.或有事项说明

8.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说明

单位:(公章)经办人:年月日

财务报表说明书 篇2

一、高校事业和基建会计报表合并难题及可行性

由于目前高校实行两种会计制度, 分别核算基本建设和高校事业日常业务, 高校会计制度也没有明确规定会计报表合并的有关事项, 因此, 高校实行事业和基建会计两报表合并存在着难题。

(1) 两种不同的会计制度, 核算的内容不一样。基建财务核算的是高校基本建设的资金来源、占用和结余情况, 基本建设在建及借款情况只在基建会计中反映。工程只有完工交付使用时事业财务才反映其情况。事业会计核算的是高校日常经济业务, 事业报表反映的是学校日常经济业务资产、负债、净资产及收支情况。

(2) 两种会计报表使用的科目之间缺乏必然联系。如基建财务使用的基建拔款、交付使用资产等科目在事业财务上根本没有, 这给报表合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缺乏法规和制度依据。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只规定事业财务执行高校事业会计制度, 基建项目执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没有明确规定学校在向外报送会计报表时如何把两个会计报表合并全面反映学校的财务信息。

虽然存在着难度, 但高校实行事业和基建会计两报表合并并非不可行, 现实中很多高校也都在探索如何编制合并报表。笔者认为高校会计可参照企业会计报表合并的制度规定, 把基建会计视同集团企业里的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 按账面价值合并。

二、高校事业和基建会计报表合并方法

第一步, 寻找两报表间的连接点, 将重复核算部分抵消。

(1) 往来账的抵消。目前许多高校事业财务和基建财务之间款项转移很多, 当基建资金不足时会临时从事业财务暂借资金, 当然事业财务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同时有的高校基建借款在事业财务进行核算, 因此年度终了, 有些高校收不抵支时, 就少结转“结转自筹基建”, 这样基建财务使用的借款大量地挂账, 形成两报表重复核算的现象。因此, 在合并时首要是把这一部分抵消。如基建暂借事业资金的, 可借记“其他应付款———事业财务”, 贷记“应收及暂付款———基建财务借款”。

(2) 学院自筹资金进行基建拔款的抵消。学院自筹经费进行基本建设, 其实就是资金在一个单位内的转移, 其最后形成了学校的房产等设施, 最终以不同形式反映出来, 完工的且经过验收移交、财务决算的工程在事业财务中的固定资产反映, 未完工的或未交付使用的工程在基建财务上的在建工程反映。因此可以把重复核算的予以抵消。本年自筹资金拔款时, 借记“基建拔款———本年自筹”, 贷记“结转自筹基建”。以前年度拔款尚未结转完的, 借记“基建拔款———以前年度自筹”, 贷记“事业结余———以前年度自筹基建调整”。这样抵消后, 事业结余可设二级明细或在附注中进行说明, 即学校自筹资金进行基本建设项目尚未竣工或交付使用所占用的资金情况。

第二步, 性质相同的科目进行合并。在基建报表上资金占用类科目除了以上抵消部分外, 其余其实相当于事业财务中的资产类科目, 可以把其并入事业财务中的资产核算。如把交付使用的资产和在建工程并入事业财务中的固定资产, 预付工程款并入应收及暂付款, 货币资金并入货币资金。基建报表中的资金来源类科目除了抵消部分外, 其余的相当于事业财务中的负债及权益类科目, 因此可以把其合并入事业财务中的负债及权益核算。如上级拔的基建款项, 本年度拔款的, 借记“基建拔款———财政拔款”, 贷记“财政拔款———基建拔款”。以前年度拔款工程项目尚未结转完的, 借记“基建拔款———以前年度基建拔款”, 贷记“事业结合———以前年度财政基建拔款”。基建借款合并时, 借记“基建借款———××银行”, 贷记“借入款项———××银行”。其他的负债类科目并入相应的科目, 如其他应付款及应付账款分别并入事业财务中的其他应付款及应付或暂存款等。

第三步, 借鉴公司合并报表的原则增设报表附注。报表附注中重点要进行说明的事项有:

(1) 对结转自筹基建支出合并的情况进行披露。结转自筹基建支出是反映学校用财政补助以外的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 报表合并后, 在报表上得不到反映, 只综合反映在固定资产和事业结余里。附注要说明的是本年结转自筹基建总金额、支出使用结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

(2) 对内部往来借款进行披露。目前高校资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般都没有事业结余, 年终时根据事业结余的情况来结转自筹基建, 当结余不足时, 基建借用的资金都挂在往来借款上。其实这部分资金已经用于基建项目, 合并报表时已经抵消, 有必要进行具体说明, 以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资金运用情况。

(3) 对基建借款进行披露。目前高校中基建借款是主要负债, 应在附注中进行说明。

(4) 对本年度交付使用的完工工程项目进行披露。主要是完工项目的名称、金额、结算情况、使用情况等, 特别是利用贷款完成的工程项目的情况。

参考文献

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统计财务报表;互联网信息反馈体制;人员培训

众所周知,统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外行人而言,两者甚至差之千里,但其实两者是既区别又统一的、既分开又联系的。虽然会计与统计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存在并发展成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法都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影响两者在多种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不同方面

在引言部分,我们提到会计财务报表往往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这就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着仔细、严谨的观念提供了可能,而统计更多的在国家层面进行,范围比较广,如果每个数据都要求精确,工作量未免也太大了,因此,会根据统计目的而舍弃一些不重要的指标。这大概是造成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会计报表不同的主要原因了。

(一)报表设计方面

1.不同的货币单位设置:在统计财务状况表中,通常默认的货币基本单位为“千元”,而在会计报表中默认的则为“元”,这不难理解,因为统计多为国家服务,金额相比会计会更大些。

2.不同的定报报告期别设置:定报的报告期分别为“1~2月”、“1~5月”、“1~8月”、“1~11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两者在这方面不同,但两者的报告期是一致的。

(二)报表的审核关系方面

1.利润及分配部分。根据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可以一步步推算出会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在报表设计方面,统計与会计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这种差别可大可小,例如,在计算会计报表利润总额时还要考虑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而在统计财务表上却不用考虑这两个方面。

2.资产负债部分。会计财务报表要求等式两端必须相等,而统计财务报表中等式两端常常是不等的。这从其很多公式中可以看出。

二、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方面

(一)数据来源方面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部分、利润及分配部分、其他部分的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会计账户核算资料。可以说,两者在这一方面是惊人的相似的,可以用一模一样来形容。

(二)指标名称方面

上面提到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数据来源方面的相同性,其实在形式上两者的指标名称设计也是大同小异的,除了个别的指标名称之外,大多都和会计科目的名称保持一致。

(三)审核关系方面

尽管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思想有很大的差异,但在某些审关系上,两者的审核方式会直接采用会计的公式,也就是说两者的审核方式在有些方面是一模一样的。

三、可行性建议

(一)加强统计报表制度建设

上报统计财务报表,可以说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如何激发企业履行义务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我想,保证上报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有关人员正确理解统计财务报表上报要求。一般单位报表制度不完善,很多问题不会处理,这必然影响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因此加强统计报表制度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二)建立互联网信息反馈体制

制度建设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见效较快的方式便是利用互联网建立统计报表信息反馈平台,建立基层群众与上级的直接联系,将问题及时反馈给上层,避免了部门推诿等问题,也有利于问题得到及时的关注并解决。在建立统计报表信息反馈平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兼顾各个行业的需求,将问题分门别类,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同时要将处理结果及时下发,接受下级的意见与建议并改进。

(三)加大对财务统计分析教育的力度

运用和研究财务会计指标,进行财务统计研究,以期更好地运用会计信息为统计工作服务,是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难题。而处理这种问题首先需要处理的就是统计教材非常专业化的难题。在统计学历教育以及职称培训中都有会计和统计课程,不过课程都非常的专业化:会计课程中并没有过多的有关统计工作中运用会计报表的内容;统计课程中并没有运用统计理论以及较多的核算资源对于会计指标进行研究的内容,建议编写会计统计兼顾的统计人员对于继续教育教材的关注,同时教材应该具有创新性,其不单单涵盖了统计以及会计的基础知识,另外统计人员运用把控的统计财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内容。而统计知识与会计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很大程度上为统计分析创造出全新的空间。

(四)强化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财务统计报表同会计报表的差异性,对于统计报表的影响非常重要和关键。在当前前提下,必须要强化对于统计人员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让统计人员特别是让基层人员更加深入的理解:统计同会计属于差异化的专业,必须要更新和摒弃传统的会计观念才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深入地熟知统计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更加把控统计报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真正意义上提升统计报表的数据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性,以及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会计工作因其对服务和工作对象的局限性较小,所以在行业企业中似乎更常见些,也就是说它往往处于小范围的企业以及经济体当中;而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通常会用到统计,因而统计不像会计那样普遍些,它常会为国家服务。两者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其能和谐并存。

参考文献

[1]贾丹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异同[J].会计之友,2012,(13):93-94.

[2]任娟.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J].才智,2011,(29):2.

财务报表分析一 判断说明题 篇4

判断说明题

【1】 财务分析评价基准中,只是简单地根据事实现象归纳的结果的是目标基准

答: 错。财务分析评价基准中,只是简单地根据事实现象归纳的结果的是经验基准

【2】 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加以比,求出比率的分析方法是指构成比率分析

答: 错。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加以比,求出比率的分析方法是指相关比率分析

【3】企业期末现金360万元,现金比率20%,期末速动资产1200万元,则该企业速动比率0.8

答: 错。企业速动比率0.67

【4】企业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答: 错:企业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5】 如果持有的货币资金量过大,则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上升

答: 错。如果持有的货币资金量过大,则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6】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入账价值与企业为取得投资而支付的补价之间的差额只能作为营业外收入

答: 错。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入账价值与企业为取得投资而支付的补价之间的差额只能作为资本公积。

【7】依据规范,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与固定资产建造过程有关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答: 错。依据规范,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与固定资产建造过程有关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应计入在建工程。

【8】资产负债表的共同比报表的基数通常为主营业务收入。

答: 错。资产负债表的共同比报表的基数通常为资产总额。

【9】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答: 错。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0】流动资产的规模与质量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答: 错。流动资产的规模与质量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11】产权比率为0.8,则权益乘数为1.25

答: 错。产权比率为0.8,则权益乘数为1.8

【12】流动比率为 1.5 时,若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则流动比率上升

答: 错,流动比率为 1.5 时,若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则流动比率下降

【13】 某企业期末现金为 320 万元,期末流动负债为 480 万元,期末流动资产为 640 万元,则该企业现金比率为50%

答: 错。企业现金比率为66.67%。

【14】 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存货的变现能力

答: 错。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15】收回应收账款会使企业速动比率提高

答: 错,收回应收账款不会使企业速动比率提高销售产成品会使企业速动比率提高

【16】企业现有资产通过清算所能获得的现金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是指动态偿债能力

答: 错。企业现有资产通过清算所能获得的现金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是指静态偿债能力

【17】在资本结构中主要采取主权资本结构,且在负债融资结构中又以长期负债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属于风险型融资结构

答: 错,在资本结构中主要采取主权资本结构,且在负债融资结构中又以长期负债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属于保守型融资结构

【18】一般用于满足企业的短期需求,并且与租赁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没有完全转移的租赁是指融资租赁

答: 错。一般用于满足企业的短期需求,并且与租赁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没有完全转移的租赁是指经营租赁

【19】 从外购商品或接受劳务从而承担付款义务开始,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收取现金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现金周期

答: 错,从外购商品或接受劳务从而承担付款义务开始,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收取现金之间的时间间隔是营业周期

【20】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应该采用追溯调整法

答: 错。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应该采用未来适用法

【21】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属于调整事项

答: 错。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属于非调整事项

【22】某企业去年的销售净利率为5.73%,资产周转率为2.17;今年的销售净利率为4.88%,资产周转率为2.88。若两年的资产负债率相同,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的变化趋势为下降

答: 错。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去年的变化趋势为上升。

【23】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时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是指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

答: 错。计算固定资产周转率时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是指固定资产的净值

【24】计算总资产收益率最常用的收益口径是税前利润

答: 错。计算总资产收益率最常用的收益口径是净利润

【25】直接参考国外或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确定本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与判断方法,是指指标判断法

财务报表说明书 篇5

各市州局征管科(处)、风险办:

经研究,现将风险管理指数中的财务报表采集率考核口径做进一步明确:

一、财务报表采集率(%)(省局)

考核口径:(1)应报送户数指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上年营业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纳税人。(2)应报送的期限为季末次月15日内。(3)财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4)报表不为空表以及明显错漏。(5)按季取数并通报,考核取年度累计数。

二、财务报表采集率(%)(总局)

考核口径:应报送户数指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省级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省级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具体名单待总局下发后另行通知。

本考核口径仅作为税务机关内部绩效考核管理要求,应报送财务报表的纳税人范围依照《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国税发(2005)020号)、《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关于纳税人财务报表报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国税办发〔2013〕3号)、《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关于纳税人财务报表报送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川国税办发〔2013〕6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附录3:报表填写说明(范文) 篇6

报表填写说明

以下内容是为了便于百万工时安全统计人员对本办法及相应报表的理解而进行的解释和说明。

一、“二级单位百万工时安全统计表”填写说明

1.二级单位(直属机构)名称:填写管道局所属二级单位、直属机构名称的简称。例如:管道局设计院、一公司、华油工建公司等。

2.员工(Employees):由管道局及局属二级单位聘用,并由其支付薪酬的人员。与管道局或局属二级单位签订短期服务聘用合同的人员,如果由管道局及局属二级单位直接支付报酬,也按员工考虑。

员工总数指在职员工总人数,不包括休假、离职等员工人数。3.承包商(分包商)Contractor(Sub-contractor):在达成口头或书面协议后,承担管道局及局属二级单位(业主单位)工作的机构或个人。

局内承包商指管道局所属各二级单位或各二级单位下属的基层单位的队伍作为承包商的情况;局外的系统内承包商指管道局以外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或企业下属单位的队伍作为承包商的情况;外部承包商是指承包商队伍不属于中国石油

“合计”行为每列填写数字之和,对应填写。

7.死亡事故(Fatal Incidents):因各类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事件。包括员工、承包商和因企事业单位事故死亡的企业外人员(第三方)的死亡事故。

死亡事故起数(Number of Fatal Accidents)指上述与工作有关的死亡事故起数。

事故死亡人数(Number of Fatalities)指在报告期内因各类事故死亡的总人数,包括本企业员工、承包商(分包商)雇员和因本企业事故死亡的企业外人员(第三方)。

8.损失工作日事故(Lost Work Day Cases):指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在一定时间内(大于24小时)不适合承担任何工作的职业伤害,包括重伤、轻伤、中毒等。损失工作日事故起数一般以损失工作日事故人数统计。

损失工作日数(Number of Lost Work Day cases):指在报告期内因发生损失工作日事故所损失的工作日数总和。

损工伤害数(Lost Time Injury):指事故死亡人数与损失工作日事故数的总和。

9.工作受限事故(Restricted Work Day Cases):指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和损失工作日的后果,但使某人在一定时间内(大于24小时)不适合全部完成其平时的正常工作,只能从事本岗位部分工作的职业伤害。工作受限事故起数一般以工作受限事故受伤人数统计。

间(小时数)计算。

员工受到伤害的当天不计算损工时间,从受伤的第二天开始计算损失工时。

医疗处置事故、急救包扎事件、未遂事件不计算损失工时。计算损失工时应包括休息日、周末、法定节假日。总可记录事件率计算方法为:

总可记录事件率=(本企业员工及承包商死亡人数+损失工作日人数+工作受限人数+医疗处置人数)/员工及承包商总工时×106。

二、“基层单位百万工时安全统计表”填写说明 1.一般信息填写时:

单位名称填写管道局各二级单位所属机组、班组、车间等实施百万工时统计的最小单元的名称。

填报日期填写实际填报报表的日期。

其它

1、其它2为保留栏目,填写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填写。例如,填写单位派出的施工机组名称等。

员工总数、局内承包商总数、局外的系统内承包商总数、外部承包商总数等,根据前面“附表1填写说明”中的定义,分别填写本单位及承包商总人数。

2.工时统计信息填写时:

财务报表说明书 篇7

关键词:传统财务报表,管理用财务报表,优势,不足

一、国内传统财务报表列报的缺陷

1. 资产负债表

第一, 我国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将企业的财务数据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分类, 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进行列示, 左侧列报资产, 右侧上下分别列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在这三大分类下根据各会计科目的流动性进行排列。这样形式的排列无法将三大财务报表进行横向比较, 例如现金流量表中的某些现金流入的来源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对应项;利润表中的一些收入也无法得知是资产负债表的哪些资产或者负债创造或者融资。这给报表使用者在使用报表过程中, 造成了不便。

第二, 资产负债表内信息本身存在问题。我国传统的财务报表使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双重计量模式, 这样的模式不利用实现报表的可理解性。其一, 资产负债表使用历史成本计量不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盈利能力比较感兴趣, 但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信息并不足以使他们有效规避风险, 从而使投资决策收益最高;其二, 对所有经济业务都不加以区分地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双重计量模式, 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从报表中得出有用的信息, 降低了报表的可理解性和使用效率。

2. 利润表

传统利润表对收益、成本以及费用的划分界定不明显。在编制利润表时, 企业的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所产生的损益均计入利润表的损益内, 这影响了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无法在利润表中对应, 不便于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分析。而且, 对于企业而言, 经营活动更能体现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由筹资和投资活动而产生的收益不能充分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 报表使用者根据利润表做出的决策可能出现失误。

3. 现金流量表

第一, 传统现金流量表与传统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没有太大的关联, 它是根据企业三大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记录编制而成, 传统的现金流量表按照功能划分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均是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划分, 这严重影响了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现金流量表上的流入流出在其余两张报表上找不到对应的项目, 这样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

第二, 现金流量表对现金流量的划分不够明显, 划分时具有主观性。很多现金流量的发生不确定是哪个活动中所产生的, 比如所得税的发生, 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中均存在所得税的发生, 但其现金流量的划分很困难。因此现金流量表中的信息并不科学准确。

二、管理用财务报表列报的调整

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区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1.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以传统资产负债表为基础, 将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金融性资产, 负债分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恒等式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为“净经营资产=净负债+所有者权益”,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净资产=经营资产-金融资产”。

2. 管理用利润表

以传统利润表为基础, 将企业损益划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 同时按照平均所得税率分摊所得税或者严格按照比率计算应负担的所得税。基本公式为:“净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3.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与前两张报表不同, 其依据不是传统现金流量表, 而是直接根据管理资产负债表和管理用利润表的信息填制而成,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左列为实体现金流, 体现经营活动的成果, 又称自由现金流。

三、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优势

1. 管理用财务报表将企业活动划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有利于提高报表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所有项目都按照功能进行划分, 使这三张财务报表都具有相同的划分依据和列示顺序, 增强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更加高效的提取报表的有用信息, 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更准确的分析。

2. 管理用财务报表更加重视现金流量的产生, 相比于传统财务报表对利润的重视, 更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利于报表使用者作出决策规避风险。葛家澍, 陈少华指出, 重视利润而轻视现金流量是传统财务报表的不足。管理用财务报表有效地规避了这样的缺陷, 更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根据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分析和决策, 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 管理用财务报表改进了杜邦分析体系。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具有资产利润不匹配, 财务杠杆计算不准确等缺陷, 而管理用财务报表中对企业的活动进行了进一步划分, 金融活动和经营活动的划分使杜邦分析法更加完善和准确。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由“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变为“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杠杆贡献率”, “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净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利润率=销售经营利润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

四、管理用财务报表在企业中的作用

1. 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现金流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监控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管理用财务报表中对现金流量更细致的划分, 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企业现金流量的流向, 并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产生和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 再加之管理用财务报表之间更强的可比性, 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2. 管理用财务报表便于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企业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后, 采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 便于计算一些信息含量更高的指标, 所得出的财务指标更加准确, 利用这些更加科学的比率, 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出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

五、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不足

1. 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可操作性较低。

其一, 管理用财务报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企业会计人员还没有能够全部接受这种新的财务报表体系, 适用范围比较窄;其二, 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准确编制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业务的深入了解, 而企业业务具有多元性, 对于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划分不够准确, 因此造成管理用财务报表中数据的不准确性。

2. 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填制不够准确。传统现金流量表中, 企业活动划分为筹资活动, 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三大类, 相比于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其实三大类企业活动的划分更为准确, 由于部分现金流量的缺失, 管理用财务分析的结果会产生重大漏洞。

总结

管理用财务报表中项目列示的改进与2008年IASB和FASB共同发布的讨论稿《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的核心内容其实是相符的, 改进列报后的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能为企业报表使用者在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提供更准确更有用的决策信息, 财务报表列报的调增强了财务报表的有用性。由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研究还是初级阶段, 现有的研究成果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还要继续完善和补充, 以形成一个更加成熟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李德田.解析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J].绿色财会, 2015 (05)

[3]王晓茹, 陈花兰.试论管理用财务报表在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 2011 (07) :41-43.

[4]吴义惠.浅析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 2009 (12)

浅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篇8

摘 要:财务报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及整体财务状况变化的信息载体,是揭示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构成财务报告的中心。如何解剖报表信息内涵,解读报表信息所传递的情况,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报表分析的方式方法、分析指标的选取和指标含义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带给不同报表使用人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作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应用

财务报表自身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实务中就更加要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来对财务报表进行剖析,以期提供更加相对真实的财务信息。科学的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中,比较分析法中财务比率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财务比率可以分为四类:即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那么应该如何做好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呢?就是从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最基本的报表着手,收集完整的资料,运用财务比率对企业各期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财务分析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完整性,财务分析大致可分四个方面:

(一)企业经营成果分析

一般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首先关注的是企业当年实现了多少利润、效益怎样、与历史相比有无增长等。根据企业的年度损益表,首先分析利润构成情况。弄清企业当年利润总额的形成来源,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四部分。通过分析各项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来确定企业利润形成的质量。重点看营业利润总额比重的高低,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是否突出、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其次,分析企业利润总额增减变动情况。主要对主营业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检查经济业务是否按预定目标发展,并预测以后各期进展情况。用实际数与预期数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与以前年度同期比较,以发现各项目的变动情况及发展趋势,然后再对一些差异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其三,对将来会影响利润变动事项进行分析。例如,对企业开发新市场、新产品等做专项分析,以便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其中可以使用销售毛利率、期间费用对销售收入比率、营业利润的实际税率等指标进行横纵向比较,以准确反映企业当期的盈利水平。

(二)现金流量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及变动的原因,预测未来期间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财务结构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判断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收支进行调节的余地,揭示企业盈利水平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可以对其他财务指标分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根据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重点计算以下几个比率指标进行分析:

1.现金来源比率,该比率说明了企业各项现金流量来源的比重,从资金来源上反映企业的发展需要对某项现金流量的依赖程度。2.现金流量与销售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每实现一元销售收入中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超高,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现金流量的效果越好,与销售利润率相比,可以分析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异原因。3.资产的现金流量回报率,该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元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比率超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率,该比率表示企业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有助于分析本期净利润与有关现金收支净额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企业负债及偿债能力分析

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先弄清企业负债的基本情况,即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及其结构,进而分析各种负债的具体项目和质量,然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表现为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变现能力的强弱,则表现为一个营业周期内,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用上述计算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同期比看偿债能力变动情况,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看企业负债及偿债能力存在的差距。

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获利能力,因为企业现金流入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另外,企业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债务的比例越高,无力偿还债务的可能也就越大。因此,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既要重视损益表反映的偿债能力,又要分析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偿债能力。可通过计算以下三个指标说明: 1.资产负债率 2.产权比率 3.利息保障倍数。

(四)企业资产管理绩效分析

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的高低体现在企业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比率强弱上。资产周转速度快,反映企业资产流动性好,偿债能力强,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分析,主要通过以下指标的计算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重点把握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分析:对应收账款着重分析应收账款逾期情况,根据单位的信用程度和重要性,做出排序列清单,督促直接责任人积极催款,对存在的呆账、坏账还要做出具体分析;对存货的分析,与同行业相比,与企业的前期相比,分析存货中各构成项目周转率的快慢,再分析存货产生时间长短,以及存在的滞销、霉变库存商品占全部存货的比率,以及一年以上库存潜亏等。

参考文献:

[1] 吴国春.浅述财务报表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

[2] 李瑞雪.浅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 郭学伟.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农场经济管理》2002.1.

相关行业统计报表调整说明 篇9

相关行业统计报表调整说明

一、商贸流通业汇总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类指标采用全口径统计,不再进行限额以上、限额以下的规模类型划分。效益类指标统计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数据。

2.统计指标调整:效益类指标删除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累计折旧和所有者权益合计四项,增加主营业务利润指标。

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资产负债、损益及分配类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二、批发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由“农畜产品批发、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贸易经纪与代理、其他批发”等9个行业小类,变更为“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文体用品批发、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通讯及广播电视设备批发、家用电器批发、贸易经纪与代理”等7个行业小类。

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效益类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删除贡献度中增加值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4.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购进额、销售额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三、零售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法人企业数量、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由按行业划类设置调整为按业态划类设置,包括“大型超市、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6个小类。

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效益类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删除贡献度中增加值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4.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购进额、销售额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四、住宿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法人企业数量、法人企业从业人员、法人企业营业收入由按行业划类设置调整为按业态划类设置,包括“高档饭店、中档饭店、经济型连锁饭店、其他旅店”等4个小类。

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收入、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主营业务利润、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删除贡献度中增加值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4.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营业收入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五、餐饮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收入、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主营业务利润、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删除贡献度中增加值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营业收入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六、家庭服务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划分为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两类。

2.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资产总计、负债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三项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

七、沐浴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划分为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两类。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删除 “大众浴池”业态。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其他业务收入、三项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4.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营业收入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八、洗染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划分为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两类。

2.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其他业务收入、三项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

九、家电维修服务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划分为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两类。

2.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其他业务收入、三项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员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

十、美容美发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划分为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两类。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由“生产和销售企业维修服务、特约维修服务”两类业态调整为“生产企业维修服务、销售企业维修服务、特约维修服务”三类业态。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其他业务收入、三项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4.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活动单位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数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

十一、人像摄影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划分为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两类。

2.行业(业态)划分类型调整:增加“综合类”业态。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规模类中法人企业营业面积、效益类中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其他业务收入、三项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指标、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十二、会展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规模划分为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两类。

2.统计指标调整:增加贡献度中工资总额指标。

十三、直销行业统计表

报送周期调整:由年报调整为月报。

十四、生产资料批发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类型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统计指标调整:增加效益类中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删除贡献度中的增加值指标。

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数量计量单位由万个变为个,法人企业从业人数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销售额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十五、药品流通行业统计表

1.报送周期调整:法人企业数量、法人企业从业人数两项指标报送周期由月报调整为年报。

2.统计指标调整: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3.计量单位调整:法人企业从业人数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购进额、销售额、库存额以及效益、现代化程度、贡献度指标计量单位由亿元变为万元。

十六、仓储业统计表

1.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由限额以上、限额以下变更为大、中、小微型企业。

2.统计指标调整:增加仓储设施、仓库租金、仓库利用率三类指标,删除贡献度中的增加值指标,纳税额指标名称调整为应交税金。

3.计量单位变动:法人企业从业人数计量单位由万人变为人。

十七、再生资源回收统计表 统计指标调整:删除报废机动车、报废船舶两类指标。

十八、茧丝绸行业统计表 调整部分指标解释。

十九、生猪屠宰行业统计表

报送周期调整:由年报调整为月报。

二十、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表

1.统计内容调整:对农产品流通企业部分暂不统计。2.统计报表名称调整:由农产品流通企业及批发市场基本情况表变更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表。

3.统计指标调整:增加基础设施、农产品交易情况两类指标。

二十一、散装水泥统计表

暂不由地方商务部门承担,由各省级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负责报送。

《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填报说明 篇10

一、项目基本情况

1、填报单位(盖章):加盖具体填报单位公章。

2、项目名称:按规范的项目名称内容填报。

3、项目属性:分为新增项目和延续项目。

4、主管部门:填写项目主管部门(一级预算单位)全称。

5、主管部门编码:按各级财政部门规定的预算编码填列。

6、项目单位:填写项目用款单位。

7、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用款单位负责人。

8、联系电话:填写项目用款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

9、项目起止时间:填写项目整体实施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完成时间。

10、项目资金申请:填写项目资金总额,并按资金来源不同分别填写。其中:财政拨款,填写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自有资金,填写单位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性收入资金和经营性收入资金;其他,填写除上述两种资金以外的其他资金,如借款等。

11、项目概况:简要描述项目的内容、目的、范围等基本情况。

12、项目立项情况:分别描述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申报的可行性、项目申报的必要性等。

1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描述本项目实施的进度,根据具体细化的实施内容,分别填写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完成时间。

二、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绩效目标:描述实施项目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1、长期目标:概括描述项目整个计划期内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延续项目)。

2、目标:概括描述项目在本所计划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三、长期绩效指标

长期绩效指标是对项目长期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一般包括:

1、产出指标:反映项目单位根据既定目标计划完成的产品和服务情况。可进一步细分为:数量指标,反映项目单位计划完成的产品或服务数量;质量指标,反映项目单位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时效指标,反映项目单位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成本指标,反映项目单位计划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成本,分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等。

(1)指标内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细分的绩效指标确定为具体内容。

(2)指标值:对指标内容确定具体值,其中,可量化的用数值描述,不可量化的以定性描述。

(3)备注:其他说明事项。

2、效益指标:反映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的、项目支出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和影响,包括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

“指标内容”、“指标值”、“备注” 栏填写参照“产出指标”中的相应内容。

3、实际操作中确定的长期绩效指标具体内容,可由各地区、各单位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需要,在上述指标中选取或做另行补充。

四、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是对项目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具体内容填写参照“长期绩效指标”。

五、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财务报表的不足与改进 篇11

关键词:财务报表;企业;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组成,而报表部分,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的报表至少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张主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会计系统的产物,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每个企业的会计系统,都受到会计环境和企业会计战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报表会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种财务报表的不足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进而影响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的结果。

一、现行cause报表存在的不足

1.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现行的会计系统模式遵循“财务资本保全”原则,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历史成本。但是,通货膨胀影响的加剧与扩展,会计核算的基础发生了动摇。此时,企业的经济资源被扭曲,资产的账面金额脱离了资产的现行成本;产品成本不真实,以原始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体系,物价上涨造成利润虚多;货币性项目因内含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未能在财务报表上加以披露。所以,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财务报表出现了严重的低估资产价值和高估企业收益的现象,不能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大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2.可比性较差

会计战略是企业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各个企业会有不同的会计战略。会计战略包括决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补充披露的选择以及报告具体格式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战略会导致不同企业财务报表的差异,并影响其可比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使得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即使在同一集团下的子企业,执行的会计政策也有不同,使用的会计估计方法也有不同。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者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3.时效性不强

为了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报表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财务报表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及时性。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讲,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是越快越好。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表的方法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时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其不足之处也越来越突出,目前的财务报表编制要求提供的报表已经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针对以上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以下改进方法。

1.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影响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采用一定的方法

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以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例如:(1)在存货计价方法上,鼓励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采用后进先出可使现行的收入与近期成本相配比,避免了由于通货膨胀使企业存货价值补偿不足而引起的虚盈实亏,使计量的收益较为接近实际。(2)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上,鼓励采用加速折旧法。这一方法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补偿,避免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2.分行业建立起标杆性数据,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立法,统一企业会计战略,提高财务报表可比性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各个企业面对各自不同的情况,搞一刀切的会计战略显然是不切实际和有背于科学规律的。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在时刻清晰地知道它在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占据的位置。我们可以建立起分行业的会计战略,出具指导意义的标杆性财务报表数据。这样有利于行业内企业以及集团内企业的比较和分析,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3.缩短财务报表披露时间,编制财务预算报表

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表,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表提供的周期,例如,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表,实时财务报表等:编制财务预算报表可弥补报表使用者在经验、技术和对行业了解程度上存在的欠缺,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另外,编制财务预算报表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报表使用者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

三、结语

增值财务报表探究 篇12

一、增值表编制的意义

(一) 补充完善现有财务报表体系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 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 但是, 对于企业的社会贡献情况反映不足, 例如无法清除明了的反映企业实现利税、上缴利税、劳动就业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情况。因此,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无法满足全部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 这已成为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重大缺陷, 而增值表的编制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二) 明确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取决于那些与企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来说, 主要有以下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无法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而增值表则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增值额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情况, 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 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增值表反映了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并将其社会责任充分披露, 这就提高了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例如, 对企业职工而言, 在增值表中, 企业职工处于受益者的地位, 这就把职工当成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与企业是合作关系, 休戚与共, 而不是简单的被支付劳动报酬的商品, 因此, 更易于被职工接受, 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二、现行增值表中存在的问题

(一) 现行增值表的一般形式

增值表所反映的增值额, 是一个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价值, 用公式来表式:增值额=销售收入-外购材料和劳务-折旧=工资+利息+税金+股利+留存收益。增值表根据以上的公式分两部分内容编制而成 (见表1) 。第一部分反映增值额的形成, 第二部分反映的是增值额在对其创造过程中作出贡献的各方的分配, 包括职工的工资、债权人的利息、政府的税金、股东的股利与公司的留存收益。

(二) 现行增值表存在的问题

一是没有反映出全部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增值表的最终目的是要反映企业对于所有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 而现行增值表仅反映了企业的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情况, 例如股东、政府、职工、企业留存, 但是还有一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情况没有反映出来, 例如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这些没有反映出来的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 企业对自然环境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主要包括企业为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所负担的环境保护支出等。二是没有反映出利益相关者的全部内容。增值表的最终目的是要反映企业对于各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全部社会责任, 而现行增值表仅反映了各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信息, 例如, 对于职工来说, 只反映出了职工的工资和薪金, 而企业对于职工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远远不止于此, 对于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培训机会、福利设施等方面都没有反映出来。三是没有反映出增值额的变动情况。增值表做为企业的第四张财务报表, 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财务信息, 而现行增值表仅反映了增值额分配情况的绝对数, 而没有反映出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比例, 以及与以前年度相比较的变化情况。这些相对数的充分披露, 能够使企业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并从中分析出这些社会责任的变化情况, 以找出问题, 提高增值表的使用价值,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值表完善的相关建议

(一) 明确企业对全部利益相关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改进后的增值表应在现行增值表的基础上增加对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情况的披露。例如, 应对消费者披露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应对供应商披露合同履行情况、定价和销售情况;应对竞争者披露公开市场的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应对社区环境披露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活动所承担的支出情况;应对自然环境披露企业为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所负担的环境保护支出情况等。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披露都能够用数字来衡量, 对某些难以用数字衡量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情况, 本文认为可以在增值表中增设文字附注的形式进行辅助说明。文字辅助说明虽不如数字直观、精确, 但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对数字披露的有力补充。

(二) 明确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

改进后的增值表应将企业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全部社会责任进行补充, 以达到充分披露的目的。例如, 针对企业职工的披露, 就应在现有的工资和薪金的基础上, 增加员工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培训机会、升迁机会、福利等方面的披露。企业承担这些方面的责任, 是为了给员工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这是企业的首要责任。

(三) 明确增值额的变动情况

改进后的增值表应增加一部分比率指标, 包括横向的、纵向的。例如本年度各项金额与上年度各项金额的比率, 这些比率能够反映出企业本年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上年度相比较发生的变化, 通过这些变化可以分析出企业未来努力的方向。另外, 还可以增加各利益相关者所得到的分配额与总分配额之间的比率, 例如职工所得率、投资者所得率、政府所得率等, 这些比率能够反映出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不同情况, 通过这些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提高增值表的使用价值,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对企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不断关注, 增值表必将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增值表进行改进, 一方面能够保留原有增值表的优点, 继续提供足够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更多的项目, 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 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幼儿园教案《耳朵上的绿星》下一篇:《宋史·陈尧佐传》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