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2024-10-07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共12篇)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高等职业院校要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该把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最重要内容来抓, 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条件。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的现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各行各业, 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以及社会中介机构, 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不仅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职业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有操作性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高职会计人才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标志。因此, 如何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便成为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培养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 许多高职院校都纷纷建设了会计专业实训室。例如,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着手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室开始, 不断加大投入, 至目前为止, 会计专业实训室已经建设得较为齐全, 包括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岗位实训室、财务管理实训室、财务软件实训室、审计实训室、税务筹划和税务代理实训室, 以及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实训采用的主要形式是依据会计专业实训书提供的书面资料手工做账或软件操作。实训一般可以安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或者穿插在某一门主干课程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安排在几门主干课程授课结束以后, 进行综合的实训;还可以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 进行“实战演习”。会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当然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通过会计实训室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现实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仍有相当的差距。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会计实训室缺乏仿真工作环境、实训资料与实际工作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相去甚远, 保证了教、学、做合而为一, 但这儿的“做”仍然停留在对教学内容的模拟操作上, 学生无法感受真实的工作内容, 更谈不上一毕业就上手, 因此, 仅有会计专业实训室是不够的, 还必须与企业合作, 共同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使学生真正具有工作真实感和岗位责任感, 并具备处理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模式选择

“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 国际上又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 (WACE) 对合作教育的解释是“利用学校和行业 (企业) 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 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性的实践中, 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 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因此, 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是将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将课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结合, 运用课堂中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同时也将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反馈到课堂上, 进一步的升华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 岗位见习。

岗位见习属于认识性的实训, 这类实训基地主要给学生提供专业岗位, 使学生通过对专业岗位的参观、走访、咨询, 对会计专业的岗位、工作内容有着全面、感性的认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分离型的, 学校和企业各司其职, 学校完全负责学生的教学, 而企业只是提供了给学生认识会计专业的机会、场所。岗位见习实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与企业商定安排在需要的任何教学阶段。

(二) 顶岗实习。

这种方式的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开发以及教学监督等, 企业处于辅助地位, 根据高职院校提出的校外实践教学要求, 提供企业生产设备、实践教学师资等为学生的实习服务。顶岗实习可以安排在学生一个阶段的专业学习结束之后, 熟悉、体会、了解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岗位的工作内容;更多的顶岗实习是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时, 作为学生工作前的实战演习, 毕业实习结束后合作企业可能会选择部分毕业生作为企业员工。顶岗实习的实训基地属于生产性的实训基地, 学校在安排教学时会考虑到实习企业的需求, 但教学仍然是以学校为主导, 企业只是作为高职院校办学中实践教学的补充资源, 这类实训基地仍然是分离型的。通过顶岗实习, 学生能够在企业从事实际的会计工作, 真正了解该行业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与其他岗位的联系等, 这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采用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三) 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是按照订单企业的需求,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合作企业直接参与订单教育班的教学和管理, 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科研、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和环境, 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在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中, 订单企业是主导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安排必须按照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的“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进行。对于会计专业来说, 培养的学生面对的是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以及各类经济实体, 每个行业、不同的经济实体在会计岗位的设置、工作内容、工作重点都会有所区别, 而订单式培养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 有针对性, 它找准了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在人才供求方面的利益共同点, 因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主流形式和发展方向。

以上三种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方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程度上, 学校与企业的联合程度不断加深, 适合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不同阶段、不同需要, 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实现的合作模式。

三、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现阶段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 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没有保障;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校企双方对实训基地的管理缺乏协调。因此,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要长久发挥其作用, 必须有资金的保障, 必须对其制度化管理, 建立长远、共赢的运行机制。

(一) 寻求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多种投入途径。

目前的校企合作基本都是学校与企业的自我联姻、自主结合, 在资金的投入上是没有保障的, 因而必须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寻求资金投入、寻求设备投入。例如,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合作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共同投入、相互支持, 校企合作、共图发展。高职院校除了通过自身财力建设实训基地以外, 还应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资模式。如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地方政府应积极投资新建公共实训基地, 对社会开放, 实现资源共享。另外, 学校应积极开拓合作企业, 利用教育资源的优势, 吸引企业投资, 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可以服务于各行各业, 但是企业不可能让实训的学生深入了解其财务状况, 因此, 对于一般的企业, 只能限于“岗位见习”, 这类合作学校只需较少的投入即可;而想要让学生深入企业, 真正上岗操作, 必须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这类校企合作建设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资金、设备、管理、师资等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投入, 因此, 如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方式——“引企入校”是长远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二) 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管理。

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是实现实训基地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要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 必须针对不同的校企合作方式建立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 例如, 实训学生管理制度、实训教师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 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完成, 各项制度一旦制定, 应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严格执行, 同时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学校的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和学校应分别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 主要负责对实训基地的管理, 监督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 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及时协调、及时解决, 保证实训的正常进行。对于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 由于会计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学校、企业、教师、学生除了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之外, 还应特别强调学生在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必须遵守的工作纪律, 在不犯错误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 提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的层次。

校企双方对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有深层次的研究, 双方的合作应是长期的、连续性的、稳定的。提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的层次, 应从合作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着手, 延伸至会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 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高职院校应该邀请企业专家共同探讨会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可行的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会计专业岗位群的要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流程来组织教学和实践, 更加突出岗位实践, 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零距离”;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派教师到企业工作, 或派企业专家到学校培训, 培养出一支理论知识丰富、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的层次, 建立校企之间长远的、稳定的合作方式。

(四) 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实训基地。

会计专业岗位群决定了会计专业人才所服务的对象应是广泛的, 涉及各行各业的, 因此, 高职院校应积极的、持续开拓不同类型的会计实训基地, 可以是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 也可以是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单位, 还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等等。不同性质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能够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不同性质企业的会计工作, 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例如, 华润苏果超市属于商品流通企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 就可以通过岗位见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式, 使学生熟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的特点、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商品流通企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寻求与其他不同性质的企业合作建设不同类型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特有的实践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实训基地是实现会计工作“第一线需要”、“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知识、练就能力和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 其合作的模式与运行机制会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第一线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则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如何建设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从其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俊, 薛建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 33

[2].倪如玉, 高职实.实训基地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构成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6

[3].刘薇, 张世凭, 姜自莲.近十年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J].成都电子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2

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北京华夏心理培训学校、__________学校______系

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协议

甲方:北京华夏心理培训学校

乙方:

为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本着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共同建设建立________学校______系实习实训基地达成如下协议:

1.合作项目内容:

双方就________学校______系在北京华夏心理培训学校实习实训开展合作。

2.双方责任:

2.1甲方责任

2.1.1 按照双方商定的实习工作计划为乙方派遣的本专业实习生提供

实习实训场所。

2.1.2按照双方商定的实习工作计划,选派企业内水平较高、有较强

指导能力的员工指导实习生进行实习活动。

2.1.3在实习生结束实习时,做好实习总结与评定,为实习生做出实

习鉴定。

2.2.4组织员工与乙方派遣的实习生开展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交流活动。

2.2乙方责任

2.2.1提前将教学实习工作计划送交甲方,主动与甲方协商,安排落

实。

2.2.2按双方商定的实习工作计划按时组织本专业实习生到甲方参加

实习。

2.2.3实习生须遵守实习基地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甲方根

据实习工作计划交给的各项工作。

2.2.4组织乙方实习生与甲方指导人员开展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交流活

动。

3.合作期限:

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有效期一年。协议到期前30天之内双方就是否继续合作进行协商,在此期间内,若双方均未提出解除合作意向,则协议自动延续。

4.附则: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

北京华夏心理培训学校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公章)(公章)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3

关键词:

一、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综述

校企合作又称产学合作,是大学与企业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高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有能力、创业能力,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也有明显的区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联合办学,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平台。联合培养内涵十分丰富,具体形式也多种多样,甚至出现了股份制、冠名式的人才培养实体,有3+1式、3.5+0.5式、2+1+1式、提前招聘等形式。校企双方共同负责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和编写教材等,要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协商,并经企业认可。有些高校允许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也可以进入课堂进行实践教学或专题讲座,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不仅补充了师资力量,也将优秀的实践经验带入了课堂。许多高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果,如杭州师范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建的阿里巴巴商学院就是一个典型。

2. 实习基地模式

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学生可以利用课外实践到这些基地去实习,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在实践中足部完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它不同于学校的实验课程,是综合性的、体验性的、实战式的培养环境,因而共建实习基地是当前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河海大学商学院与金蝶集团等多家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硬软件环境。

3.项目合作模式

科研项目作为培养模式的载体,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也是校企合作发展最成熟的形式。培养人才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依托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实体,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目前这种合作方式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应用较多,一些教师将科研成果或专利应用应用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上,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立足实践,积极参与,激励创新意识,同时还能培养团队精神,这样的合作模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 共建实训基地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来就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但往往在合作的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校企双方合作积极性不对称

校企合作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校企合作的收益。总目前校企合作的普遍情况来看,大学对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参与度更高一些。大学可以在合作过程中收益更多,例如,可以获取与专业建设相关的丰富信息,从而进行专业机构调整、培养方案优化或进行教学改革;利用企业既有资源补充大学实践教育资源补充大学实践教育资源的不足,以企业导师补充大学狮子的不足;与企业建立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学生提前体验职业生活,减少现实冲击,提升血红色呢过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企业能帮助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横向科研经费上提供重要支持等。因此,企业资源对于大学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尽管如此,从教师个人角度看,发表学术论文、申报各类纵向课题,仍然是职称评审和争取学术地位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学术评价和业绩考核制度下,教师也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真正热情。

相对而言,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比较有限。其一,企业认

知的高等教育是一般培训,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教育和通用能力的培养,而企业需要的是与具体岗位相联系的经过特殊培养的人才,并且企业认为这种特殊培训只有企业承担才能确保培训效果。其二,校企合作能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的实习生,但也有很多企业并不欢迎免费的或廉价的实习生资源,一是实习生大多并不能完全顶岗,除了一些简单重复的操作性岗位,二是企业需要分解工作任务给实习生,还需要给实习生指派实习指导老师、提供工作餐或交通补贴。其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想利用大学的人才、科技、信息优势,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一些难题,而实际上大学的研究成果与实际使用有相当距离,而且大多数教学型的本科院校也没有能力提供这样的技术资源。

2. 校企之间存在文化冲突

大学与企业是两个独立的、不同运作目的的组织,虽然组织目标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文化上存在很多冲突,阻碍双方信任机制的建立,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校企合作方面,大学希望在保护学术独立性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企业希望完全以市场机制来进行合作。在研发价值上,大学追求成果的创新性,希望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可以确立其地位,而企业希望成果能快速得以应用产生商业利润。大学进行知识创新的出发点一般是基于职业兴趣的个体或团队行动,而企业的研发一般是基于企业战略的部门行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可能寻求完全的兼容,正确的态度是求同存异,相互吸引对方文化的优点,如大学要学习企业的生存意识和市场意识,企业要学习大学的社会责任、创新的意识。深度的校企合作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渗透,从战略上逐步融合。

所以,合作双方存在着理念差别,导致缺乏可合作的目标和内容,最终造成校企合作的形式大于内容。

三、推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 促进价值融合,形成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共识

应用型本科院校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与价值观念,而校企合作恰恰是要融合这两种文化,促进两者之间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融合。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转变观念,突破纯学术价值体系,把教学与科研定位于应用性导向。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更加注重转变生存哲学,吸纳企业文化价值的活力。二是企业对学术文化的吸收融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能过于强化自身的短期性、功利性思想,要包容高校学术组织的自由探究、公益性等特点,形成双方的合作共识理念。

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师资的主体是毕业后直接进校教学的青年教师, 他们在教学能力、 科研能力、 实践能力、 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弱势。高校师资紧缺具有专业素养的学术骨干和科研探究的领路人, 即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此, 应引导、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 进行科研、 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产学研等活动, 加强在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及科技开发能力, 并能够将生产、 管理、 服务等知识吸收内化, 再有效传递给学生, 同时还要聘请能够独立承担某一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的一线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3.加强校企合作

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常常会因为资金缺乏而不能落到实处。应依据调查-研究- 实践-再研究的思路, 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定位、属性、建设原则、建设要求、建设思路、建设标准等进行卓有成效地研究与实践,力争创办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鲜明的、能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既解决了基地建设经费问题, 也解决了实训设备的更新问题。

4. 探索实训基地运行新模式

要建立新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即企业的应用部门与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实训基地的管理组织,在管理中,直接引入企业的文化,结合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导师制度,形成校企既分工又合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合作的运行模式。除了专职教师对学生实训进行指导, 还应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样既解决了多数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带来的实践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也为老师提供了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的机会。应根据专业培养计划, 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学期到培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 给予学生不同的实训重点,以克服短期、单一的实训带来的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的局限性。

5. 完善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规程及其评价标准

一是要成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成员来自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学校以及相关社会团体,专门负责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管理与运行;要完善合作机制,制定合作的规章制度,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等相关组织的职责、权利与义务,明确奖励、考核与惩罚机制;要明确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共同投入机制、风险分担机制、成果与利益分享机制。二是要建立校企合作规程及其评价标准。学校要明确与企业合作的基本管理流程,确保校企合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避免因前期管理不到位而出现校企双方的矛盾与冲突;同时,要建立校企合作项目评价标准,建立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的稳定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赵 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职业技术, 2011(8):24.

[2]孔文静.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看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6):108-109.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4

目前, 计算机技术研发分多个层次, IT公司业务重点也不同, 公司内部岗位分工也有不同, 不同企业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企业希望学校能够培养出能够直接胜任企业岗位设置要求的毕业生。学校希望能够更加了解企业岗位要求从而调整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 迫切要求校企的深度合作。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与IT企业的深度对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的校企合作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公共实训基地和IT企业的合作模式有多种形式, 其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进行学习, 让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 订单式合作

根据合作企业内部特定岗位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制定培养计划, 招收专业定向班, 俗称“订单班”, 公共实训基地根据培养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养, 其教学内容、岗位技能和实训要求等方面都为企业量身定制, 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进入合作企业相应的岗位就业。订单式入学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职业及岗位方向已定, 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明确。订单式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定向培养, 有很强的企业岗位特色, 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的培养深度和广度完全按企业岗位要求制定, 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熟练技术服务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 企业和实训基地必然会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 实训基地会从企业那里获得最新的IT行业发展信息及相应的实践项目研究, 势必对实训基地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促进和前瞻性作用。

订单式合作培养模式针对性强, 企业参与度高, 解决了企业对特定岗位人才的需求, 化解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种合作模式适合职业类教育的各种形式的学校, 在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也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2 联办合作

利用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IT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IT企业参与、研究和制定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联办合作的IT企业为公共实训基地的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 合作企业可以考虑优先录用优秀的毕业生。公共实训基地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对专业知识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的机会, 对提高企业员工整体专业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联办合作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企业的教育资源, 既可以保证公共实训基地的学生可以得到实践的机会, 又能为企业做好职工的继续教育工作, 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3 股份合作

股份合作办学模式是指企业以设备、技术、货币等多种形式注资到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 企业和公共实训基地形成利益的共同体, 形成稳定和长期合作。这种合作企业都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成功的IT企业, 他会给公共实训基地的师生带来先进的设备、好的实训项目和高超技术支持, 对公共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有质的提升, 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蓝领。

这种培养模式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对公共实训基地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因素, 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模式。

4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模式是现今大部分职业类学校正在实行的一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课程教学后, 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教学。这种模式也可以分两种执行方式, 一种是学生学习完全部课程 (包含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后到企业顶岗, 另一种是学生学习完基础课程后到企业顶岗, 然后再回学校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两中模式各有伯仲, 前者适合大部分学生, 后者适合自学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这种合作模式对学校教育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不到企业基本要求, 那么企业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这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不但会提高成本, 甚至会影响到自身的生产, 这样的实习生, 企业当然不愿意接手。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在于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没有达成共识, 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 自创实体

“专业+自创IT公司+师生”自创实体型的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是一种由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共同出资入股、共同管理, 以“产学”双赢为宗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它既是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又是IT公司, 既利用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优势, 又以IT公司的形式面向社会, 并有实际的产出。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 实训基地的师生的另一个身份是IT企业员工, 加入真正的生产实践, 是真正意义上的IT人。这种建设模式既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也培养出适应IT企业的真正的高技能型人才, 培养出来的学生对IT行业的认知远远高于普通的学校教育, 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的认可度。另外, IT公司的盈利也可用于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建设, 真正实现了“产学”双赢。

这种自创实体型的培养模式在建立之初对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入股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存在较大的风险, 但是如果这种方式能够成功, 成立的实体能够在社会上争得一定的份额, 对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的发展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的帮助。

6 引企入校

引企入校是一种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目的是建设生产性的实训基地,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有其先天性的优势去实现引企入校这一新型的合作模式。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提供场地、设备、师生资源, IT企业注资到公共实训基地, 并在公共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里面进行实际的生产实践和管理。IT企业对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来说是透明的, 他们的生产经营、他们的高端技术、他们的实践项目对公共实训基地来说是开放性的。公共实训基地的师生可以随时随需要加入到企业的生产位X14。实践、企业里的员工可以因需要对公共实训基地的师生进行生产实践培训。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真正实现校企的“无缝”衔接, 解决了大部分现实的校企合作难题, 是校企合作的必然趋势。

7 结语

实践证明, 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与IT企业合作并回报社会,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 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是公共实训基地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利用实训基地和企业的设备、技术,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摘要:根据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IT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 研究其合作的具体模式, 利用双方的资源互补, 实现校企的“无缝”衔接,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培养有公共实训基地特色的适合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 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式合作,联办合作,股份合作,顶岗实习,自创实体,引企入校

参考文献

[1]赵昕, 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3)

[2]邓志新.中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 2012 (1)

[3]毕秀英.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 2011 (17)

达内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方案. 篇5

“联合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方案 本协议由以下双方签订: 甲方(院校方 : 地址: 乙方(企业方 : 地址: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方便双方更好地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 状况,更有效地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和更好地服务用人单位,甲乙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共 同发展、真诚合作、讲究实效”的原则,共建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实训 基地,并签订如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1.甲方作为乙方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培训、输送基地;乙方作为甲方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及 相关方向毕业生就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基地。

2.乙方以现有的良好师资、培训课程、教学管理经验、场地资源,以及对国外先进的 IT 技术的快速了解,为甲方毕业生开展技能培训和实训。

二、实训形式 1.校内实训

为方便甲方在校学生参加实训,切实降低学生实训成本,缩短学生实训和就业周期,乙 方的实训内容可以全部或部分完成。具体实训课程安排,在不影响甲方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 下,甲乙双方可以共同排定乙方实训课程的时间安排表,实训课程可以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也可以利用教学计划内的实验实训课程时间。根据甲方要求和实训就业的需要,参加乙方校 内实训的学生可以由乙方组织,到中国软件业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进一步进 行强化实训,并继而实现在软件业发达地区的就业。

2.校外实习实训

乙方在中国软件业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了实训基地, 专业进行软件技 术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推荐。甲方组织派遣本校内的应届毕业生到甲方的实训基地,委托乙方

进行培训实训,并在毕业后委托乙方提供职业发展和就业推荐服务,实现高薪就业。

三、实训费用

1.校内实训费用,甲方承担校内机房,电费,水费等相关费用,乙方承担讲师费用,项 目经理费用,交通费用等相关费用,校内实训甲方及参加实训学生无须向乙方支付费用。2.甲方组织派遣的参加委托就业实训的学生,可以选择一次性支付实训费用和分期支付 实训费用二种方式。对于符合条件的甲方学生,可以享受乙方的“ T-PET ”实训费用政策,即 “零首付、零押金、就业后还款、不就业不还款”的无压力付费政策。

3.实训费用的标准,根据乙方现有的费用标准,甲乙双方协商后具体确定针对甲方学生 的费用标准,乙方承诺给予费用标准的优惠。实训费用的支付方式,由甲乙双方协商后,根 据实训形式,具体确定。

四、职业服务

1.甲方的就业实训的学生,由乙方统一与学生签署《培训协议》和《培训管理制度》 , 详细约定乙方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乙方职业服务的相关内容。

2.学生在乙方实训完成并通过甲方的毕业考核后, 乙方承诺在该学生毕业 6个月内能够 实现专业就业。否则,学生可以选择免费重修。

五、甲方的义务和职责

1.在人才培训、委托培养、课程进修、在职研究生培养(工程硕士、同等学历申请硕士 学位、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技术转让与合作、项目开发、实验检测等方面对乙方优先考虑, 并给予尽可能的优惠政策。

2.在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对乙方需要的专业人才,应将品学兼优的学 生优先推荐给乙方,由乙方组织实习、实训。

3.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切实做好实习实训学生的管理工作。

4.提前将实习实训计划和教学要求提交给乙方,并指派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 导教师,配合乙方管理实习实训工作。

5.甲方毕业生在实习实训期间须严格遵守乙方规章制度及有关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实习实训人员因个人原因发生事故由甲方和学生个人负责。

6.为确保委托就业实训质量,甲方有权利对乙方的相关资质和师资队伍等进行详细了

解。

7.甲方有权了解乙方课程体系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有义务要求乙方及时向甲方通报教 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等教学环节的变化情况,如教学进度变更、教材版本升级等。

8.甲方负责本校范围内学生的动员和组织工作。乙方应积极协助甲方的学生动员和组织 工作。学生动员和组织工作,应不影响甲方的正常教学秩序。

9.对于乙方在本协议的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可能造成甲方利益损失的重大工作失误,甲 方有权予以指出并要求更正。

10.双方每年年末共同总结实习实训情况,并落实下一实习实训计划。11.甲方负责协助安排乙方所指派工作人员在甲方工作期间的食宿等后勤事宜。

12.双方的相关网站实行互链,并及时公布对方提供的最新信息。13.甲方应在合作期间尽全力协助本协议约定合作计划的学生人数。

六、乙方的义务和职责

1.根据甲方的教学计划接受安排甲方的实习教学,或根据学生需求组织甲方毕业生进行 技能实训,并保证实习和实训的质量。

2.按甲方教学计划要求为学生的实习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或实习环境。3.对实习实训学生进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政治思想等方面教育。

4.为甲方提供科研课题及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并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方便,有义务接受 甲方的监督和指导。

5.根据甲方的教学要求,乙方的负责人或高级专业人员参与甲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 作,或为甲方举办专题讲座。

6.乙方有权利了解甲方教学设置和教学管理的相关内容,有权利要求甲方提供与合作内 容相关的文档资料,包括教学计划、课件、考试成绩、实习实训要求、毕业设计要求等。7.乙方有义务严格按照甲乙双方确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实习实训实施,合理进 行教学组织,安排高水平指导师资,保证教学水平和委托实训质量。

8.对于甲方在本协议的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可能造成乙方利益损失的重大工作失误,乙 方有权予以指出并要求更正。

9.乙方有义务配合甲方的学生组织和学生管理工作。

10.乙方有义务根据本协议的约定,完成参与本协议约定合作计划的学生的职业发展服 务和就业推荐工作。

11.双方的相关网站实行互链,并及时公布对方提供的最新信息。

七、合作期限

1.本协议有效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2.本协议有效期满前 30天, 甲乙双方应共同商讨续签事宜。甲方同意于同等条件下 , 乙 方具有优先签约权。

八、保密与不竞争

1.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双方洽谈的情况以及签署的任何文 件,包括合同、协议、备忘录、学籍等所包含的一切信息。

2.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在双方合作目的之外以文字记录、电磁记录、语音 记录等方式,就本项协议之使用或向第三方透露对方的任何信息。

3.如中止合作,合作方须在对方提出资料回收要求时 , 将有关资料及其复制件交还给对 方,或应对方的要求将这些资料及其复制件销毁。

4.任何一方均须承担严格保密责任,对于其所见、所闻之商业秘密,包括技术秘密、市 场秘密、财务秘密、管理秘密以及其它方面的秘密信息,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外泄露。

九、协议终 止

1.协议自然终止: a.由于非自然的原因,包括企业破产、清盘、国家政策等,一方的法人资格消灭等无法 有效持续本协议效力时,协议自然终止。

b.不可抗力。

c.协议到期,双方无法达成续签意向,协议终止。2.协议特殊终止 : a.协议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的期限和条件。

b.因协议一方作为或不作为致使本协议无法顺利推行, 且经告知后不予改善或改善无效 时。

3.协议终止后,双方的与合作业务相关的标识、称号等的使用权同时终止,双方须在终 止日期后 10日内销毁所有与合作业务相关的资料,并须在同时对方提交资料销毁的书面证 明。

协议终止后,甲乙双方仍须完成已收学费的学生的教学工作,同时停止招收新生;倘若 无法完成剩余教学责任时,乙方须无条件退返相关费用。

十、争议解决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以下无正文——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实训体系

G712.4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衡量职业教育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当学生具备了就业和创业能力,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而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来实现。

以往实训基地建设以学校为主,不但投资过大,并且实训环境缺少真实性,实训内容“学科性”和实验性强。不少中职学生还不习惯于这种要求,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面对学校与企业的各方面差异,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学生角色转换慢,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延长。实训基地建设怎样适应就业的要求,如何与企业对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題。

一、基地建设主要目标

以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为切入点,从“企业化”仿真实训环境、构建实训教学体系、校企互动育人与创收合一,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多方位深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企业适用性”。

二、基地建设实施过程

(一)规划基地建设,营造“企业化”仿真实训环境

1.建设仿真化实训基地

近几年,随着我校汽修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使新建基地的功能布局、设施设备能与生产企业对接,我校从湖南汽车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内,遴选了企业全程参与基地的规划建设。从施工图的设计、设施配备、设备采购、基地功能布局等全方位予以指导。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为参照,引入行业标准规范,按照行业标准的具体要求选择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设备,不但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费用,更有效强化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配置基地功能区,主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来进行规划。新建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发动机实训车间、底盘实训车间、汽车电气实训车间、车身修复车间、喷涂车间、零配件和工具材料领用区、修理车间。对外服务车间是由学校提供场所并参与管理,企业增配所需设备并提供技术人员、运行资金,按一类整车维修企业标准配备的。实训基地通过对外服务区面向社会承接生产性服务,为学生提供了符合职业氛围的实训条件,还方便了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形成前校后厂的办学模式。

2.营造“企业文化”育人环境

(1)在实训基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参照汽修企业维修车间的布置风格。设置学习生产任务工作看板,悬挂、张贴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利用图片、警句、标语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实训始终,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基地,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

(2)基地采用“4S”规定,强化教学、生产现场管理,按照工作流程,课前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分组领用实训材料和用具,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进行操作,而且在作业过程中应养成严格按工艺流程生产、工量具摆放有序、设备及时维护保养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要求学生按照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那样准时上下班,进入实训场所必须着工装;每天的实训要像企业一样,有班前会布置任务,结束检查公布,班后会激励。教师的行为就像是师傅带徒弟一样,又像是车间主任管理员工一样,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素质像企业员工。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教学体系

1.建立凸显职业性的“五段递进”实训教学体系

在汽修专业实训教学实施中,遵循“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五段递进”实训教学体系。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践操作的特点,将实践项目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组织教学。

2.坚持“七结合”的实训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素养

(1)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

(2)学生与学徒合一。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里,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一定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

(3)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

(4)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在生产性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

(5)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爱护教学设备就是爱护生产设备。

(6)作业与产品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7)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汽车维护保养和美容清洗等生产性实训,既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进行了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工作获取劳动报酬,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朴实、踏实、务实,能干、肯干、会干”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3.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汽修实训基地打破传统的学习考核方法,实训工位学习实行与生产相近的多元化、多样化考核。一是单项技能合格考试,主要考核学生个体对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重点考察对零部件的认知、总成的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及生产用表填报等。二是双人考核,如汽车的二级维护考核,以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考核。三是班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检验学生的技能应用和技术拓展能力。如整车诊断与维修工位,教师设置故障后,由全组同学探究完成。四是企业考核,由企业按照生产流程规范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将企业的工作规范告诉学生,不仅要有完成任务的数量要求,还应该有质量要求;不仅要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知识技能的应用,更要考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情感、责任、合作、创新等软指标。

(三)加强行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培一体化运作机制

1.发挥汽车职教集团的桥梁作用

我校汽修基地依托职教集团的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成果链和信息链等资源优势,开展人员培训、开放实训基地、组织课题研究等,同时利用职教集团成员地域分布优势,发挥其在非学历教育中的作用,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学生校外生产性实训和学生顶岗实习安排等。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

汽修基地先后和30余个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还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使汽修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得到了质的保证,同时也是汽修专业教师接受实践训练和学生的就业基地。

3.推广新技术

學校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将学到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通过举行的各类培训班将其传授给相关企业和教师。如车身无损修复、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动汽车检修等,新技术在区域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产品质量和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三、体会与反思

1.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的实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教、产、学、研、培方面的系统性不够强,“教”与“学”、“模块”与“岗位”的对接研究目前做得还不错,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才刚刚起步,对于“教”与“产”的研究没有深入。下一步,要把教、产、学、研、培五方面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提升学校和企业的效益,实现基地持续发展。

2.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虽然属于教学部门,但兼有教学与企业经营的双重属性。在工作中教学与生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利益冲突,如何平衡双方的利益,进一步搞好校企双方的合作还有待于在机制上进一步探索。

实训基地是教学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在校内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既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生产经营的需要,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李显贵 中职教育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轻工科技》2010.26

[2] 刘付金文 如何建设中职三年制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交通职业教育》2009.2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7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别于实验室、医院,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人才培养空间, 是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科研、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场所。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真实的职业环境, 尽可能贴近临床护理一线, 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职业环境下, 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的基本技术技能要求, 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我们护理系在实训基地的环境和总体设计上,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 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性强, 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 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

1.1 实训基地的作用与目的

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 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十分重要。实训基地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医院环境, 让学生在实践课上既巩固理论知识, 又锻炼操作能力, 同时对医院环境还有一个感性的初步认知。使学生到临床实习或工作期间能够很好的适应。

1.2 实训基地的基本构成

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大致分为3个区:示教区、实训区、和教学区。示教区包括4个示教室, 示教室为阶梯教室, 可容纳5 0名学生, 室内准备设置现代化教学设备, 如多媒体、多视频显像仪 (可供学生从不同角度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 教师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学生的操作, 对师生互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物显示台等。实训区分为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和临床护理实训中心。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包括7个实训室和2个形体训练室, 可同时进行将近2 0 0人次的基础护理技术的操作练习, 室内设备齐全, 可完成2 0多项护理操作技术。临床护理实训中心包括内护实训室2个、外护实训室2个、妇护实训室2个、儿护实训室2个;手术室、更衣室、洗手间、敷料室等, 帮助学生完成各项专业护理技术操作。另外, 实训中心除了实用性外, 还考虑了其模拟效能, 所以还设有护士站、治疗室、换药房、消毒室等。教学区包括教室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图书室等。

1.3 实训教学的过程控制

在硬件具备的条件下, 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软件建设中还要不断摸索。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积极开展C A I和实验教学现代化的研究与建设, 努力改善实验条件, 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习机会, 提高课时利用率。鼓励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对高新技术的掌握,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丰富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建设有特色的实验、实训教材, 制定措施, 使实验、实训内容、方法与护理专业的发展相结合, 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另外, 我们实训基地投入使用后将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和一些文化建设, 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 校外实训基地的设想

校外实训基地是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护理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专业, 学生3年的学习生活最好有1/2的时间在临床实训基地度过。建立健全实训实习基地, 对于规范护理专业教学、突出职业技术特点、培养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应本着“产学结合、合作办学”以及“不求有, 但求所用”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逐步形成完整、规范化的校外实训基地, 并实行紧密、连续、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2.1 校外实训基地的组织建设

可以考虑首先成立一个由学校和医院组成的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 统一规划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并充分发挥学校专业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通过它们密切与医院的联系, 使产、学、研3方共同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与医院协商签订合作协议, 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设备支持、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 形成产、学、研联合体。比如天津医专 (2005年进修) 具有15所教学实训实习基地, 其中1 1所是三级甲等医院。每个教学基地容量一般为2个班, 均配备3名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地共有病床7366张, 教学用房8600平方米、教室26间、示教室26间、宿舍32间、兼职带教老师226人。

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 可以建立教学病房。教学病房是有效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实训实习内容的落实、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措施。教学病房设置在各临床科室内, 人员和设备上相对独立, 要求管理标准化、工作制度化、技术操作正规化、基本设施规范化。护生的德育考核、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健康教育讲课、护理查房及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等各项带教任务均可先在教学病房落实。

2.2 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与实施

实训实习基地应下设办公室, 并设专职教导主任和专职班主任。教导主任全面负责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专职班主任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培养, 结合专业特点, 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素质教育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更新、满足护理需求, 建立了综合考核制度, 严把毕业考核关。实践考核由传统单项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改为专业技能综合考试。针对不同病人按护理程序, 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体现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3个目标的达标情况。

本着依法施教的原则, 应围绕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方面、诸多因素,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例如, 建立上下协调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 通过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教务处、护理系、实训基地的相互关系, 各自承担的任务, 所负的责任;学校内以教务处、护理系为纽带, 把学校与临床实训基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培养护理人才的整体系统;学校定期召开各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人员和带教教师经验交流会, 并组织学习、交流, 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学校的管理人员经常到医院检查学生思想教育、教学、实训实习情况, 了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不断提高实训实习的教学质量。

2.3 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为了规范实训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 可以制定《实训实习基地工作条例》, 《条例》中可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另外对教学工作、临床实训实习、带教老师要求、学生思想教育、基地组织机构设施、经费使用、校园建设和生活管理等方面均可以进行明确的规定。

尤其对实习学生应采取双向控制的运行机制。学生将要进入临床实习前, 应该有医院相关专家或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要求及达标标准均有医院制订。达标者方可进入医院实习, 不达标者继续留学校学习, 一段时间, 可再次考核。当学生实习1年, 将要回到学校时, 应由学校教室对其进行考核, 评价是否达到毕业标准, 如不达标继续医院实习。这样避免了医院说“送去的学生差”, 学校说“医院培养的学生差”两头松, 中间无人管的“双推”现象。

2.4 带教教师的选拔与培养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8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实质是———为学生在真实企业的氛围中成长创设环境,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实现“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是中职学校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 轮换交替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模式, 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点所在。

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中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 尤其是中职学校与生产企业双方都各取所需, 以资金、设备作为切入点, 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过程, 充分挖掘和开发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教育资源优势, 实现中职学校课堂理论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最大限度的完美无缝对接, 企业文化和中职校园文化的和谐结合, 专业实操培训与专业理论互相促进, 为企业培养其所需的技术人才提供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中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 独自或与政府、行业及企业强强联合, 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 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实践技能, 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来进行和现实生产十分接近的生产性实训, 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极大的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来完成实际生产任务和急需技术人才的招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是指中职学校和生产企业合作建设, 既能满足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的教学生产实训基地。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优点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可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发挥中职学校雄厚的师资优势, 用企业的设备、资金优势来为中职学校的蓬勃发展服务。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合作紧密度不深, 合作范围不广,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合作周期不长, 企业建设实训基地缺乏热情, 不积极, 不主动, 没有设身处地的从企业用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去建设实训基地。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积极意义

1.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研究建立校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和模式, 建立先进、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 使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完美的与当地区域经济特色紧密结合, 提升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培养适应企业迫切需要的生产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 将极大的丰富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和课程知识系统, 加速推动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中, 中职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中职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 积极主动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 中职学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课程体系及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使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建设出成果、见效果, 为逐步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促进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挥作用。通过与企业共同研究课题、研制开发新产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与信息支持, 以充分体现中职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2.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使中职学校和生产企业双方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全程跟踪负责, 为生产企业培养生产一线所急需的合格员工。生产企业为中职学校提供满足专业课教学所必须的实训场所和生产设备, 在资金、设备上提供必要保障。企业直接参与专业课课程的设置, 中职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 发挥各自的强项和独特的优势, 无论对中职学校技术人才培养, 还是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培训效率, 都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四、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行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我校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 深刻的体会到:要想保障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 需要得到政府、生产企业、中职学校各方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1. 相关的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保障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行的法律法规, 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明确双方在合作中的权利、地位和作用, 规范合作的范围;二是要对在生产企业和中职学校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提前准备好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2. 完善激励机制, 促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行

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提高中职学校和生产企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积极性, 让中职学校和生产企业实实在在的从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过程中实现双赢。从而使双方愿意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乐于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保障机制, 从激励机制层面上促进保障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行。

3. 更新中职学校办学理念, 创新“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要努力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必须做到技术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适应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 中职学校专业课设置符合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要求;使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 使中职毕业的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唯有如此, 才能使中职学校的学生获得社会、生产企业的欢迎和支持,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通过“双元制”教育模式在中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中的应用研究, 大力推进中职学校课程改革进程, 进一步完善中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 继续探索、创新并且不断完善与中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从而提升中职学校的管理层次, 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探索研究其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中的应用, 为更好的保障实训基地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9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途径,职教集团为实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整合校内和职教集团的优势资源,加强与相关企的沟通协调,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集团背景下校企合作(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在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和企业培育出更多的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发动组建的环保职教集团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资源共享。本文就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为例,对环保职教集团背景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研究,以期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能够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服务,并为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指明方向。

1 以专业为依托创办了经济实体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专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专业基础,应用型很强,因此教师团队发挥独特的专业优势创办了2个经济实体,分别用于实习教学和承接对外服务项目,组成了“产教融合”的紧密型经济实体。这样食品专业的学生就可以足不出校地实现食品相关检测和生产实操,从根本上解决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实现由模拟、仿真教学、到真实业务教学的转变。同时还可以打造成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的枢纽,让师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反馈到专业教学中来,成为专业“产学研”基地。

2 引企入校,承接企业项目

引企入校这种模式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有意无意地进行,将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学院,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院的课程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同时扩充了兼职教师队伍。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方式,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3 引校入企,建技术服务平台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主要是通过教师去企业担任技术指导和技术公关的。企业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这样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特别是缓解了季节性食品大量生产用工短缺问题,而学院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4 开设订单班

订单班是由大型企业提前预定(签约)学生组成的班级,学校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企业用人需求而进行的校企合作。企业定制的人才培养,也可以说是专门为企业培训培养岗位使用的知识和技能的特招班,工作有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在相关专业中选拔学生组成“订单班”,然后学院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学的比较实用,保证了毕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订单班是为企业培养符合岗位技术和职业素质要求的人才。接受企业的技术经理或项目经理的指导和授课,会接触到恩师的企业项目,专业的职业素养可以得到保证。实习期间可以到企业带薪定岗实习,这是别的专业做不到的。

5 短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实践工作中最重要就是教师(包含动员教师、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各个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把那些最负责,经验最丰富的教师安排到实践中,并且在待遇上有一定倾斜,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以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学生以环保职教集团为舞台,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选派优秀的带队教师到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劳动,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目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已经签订了10个学生社会实践合作企业。

参考文献

[1]胡重庆.职教集团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

校企合作共建药学服务实训基地 篇10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设有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实习药房, 设置了15 间“教、学、做合一”的实训室, 实训室设备齐全、先进, 能满足课程教学、生产实训、职业培训、技能抽考等要求。规范实训室管理, 做到开放实训室制度化、实训内容多样化、开放时间自主化,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 高标准新建GSP (Good Supplying Practice, GSP) 药房

为了更好地与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学服务等实践岗位接轨, 校企合作共同规划, 高起点建设GSP药房, 使其不仅能满足理论教学需求, 同时能开展药品调剂、分类陈列等生产实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

GSP药房:学院投入资金、设备、人员等, 与益丰大药房等联合办学, 企业提供部分药品、货架、技术等, 按照新版GSP要求进行建设, 其经营模式与社会药房一致。GSP药房设有处方药区、非处方药区、保健品区、医疗器械区、中药区、收银区和药师咨询区七大区域, 分区分类进行管理, 每个区域设有显著标志。处方药使用柜台陈列、非处方药使用货架陈列, 并依照GSP的要求按品种、规格、剂型和用途分类摆放整齐。学生在此可以进行处方调配、问病荐药、用药指导等技能训练。收银区配备了计算机、收银机等, 配置了“千方百计”医药管理系统软件, 利用计算机软件, 学生可以模拟建立购进记录、首营品种的审核记录及价格管理记录等。营业场所内还悬挂了仿真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及执业人员的执业证明;处方药区、非处方药区分别悬挂了警告语与忠告语;促销区悬挂各种POP海报。学生通过在模拟药店开展实训, 不仅可以感受药店经营的真实氛围, 而且可以消除进入实践岗位后的陌生感, 毕业后可以迅速适应经营岗位。

1.2 新建门诊药房、静脉配置实训室

与学院附属医院合作, 新建门诊药房、静脉配置实训室, 以满足药品调剂、特殊药品的管理、药品储存与养护、静脉输液配置等实训教学、职业培训、技能抽考等的要求。

新建门诊药房:购买货架、电脑、桌椅, 附属医院提供处方、案例、药品等, 建成一间能进行处方调配、特殊药品使用与管理、用药咨询、不良反应监测等实训的门诊药房。建立处方调配审核制度,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做到“四查十对”, 发现处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使用、用法错误、诊断不规范、年龄错误等问题拒绝调配,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建立药品调配双轨复核制, 采用前后台分开的调配模式, 后台为配方人员, 负责药品的调配工作, 写好药品的用法用量;前台为调配人员, 认真核对每张处方, 负责将药品准确无误地交到患者手中, 并耐心向患者交代清楚服药的方法、时间和药物的贮藏条件等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模拟挂牌上岗, 统一着装要求, 按时上下班, 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强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意识等, 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新建静脉用药调配实训室:静脉用药调配 (PIVAS) 是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用药医嘱, 经药师审核其合理性, 在超净台装置内无菌操作, 于静脉输注的液体内添加其他注射药物, 使之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入的药液。PIVAS是药品调剂的一部分, 是医院药品管理的一项新举措, 是药学服务向临床转变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各大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 逐步建立全肠道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 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静脉用药调配实训室的建设顺应了市场需求, 旨在培养学生对静脉用药加药混合调配的能力。静脉用药调配实训室设有审方打单区、排药区、摆药区、准备区、药品调配操作区、成品审核包装区等,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完成处方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包装与发放等实训。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静脉用药调配的基本过程, 加强了学生静脉用药调配的职业技能, 使其能很快适应医院药房工作岗位的需求。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完善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开发了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养天和大药房、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 由校企共同育人, 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

2.1 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目前药学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共有四十多家, 涉及企业类型包括:医院、社会药房、医药企业、药厂等。校外实训基地一是保证学生实习的需求, 双方经过协调, 签订实习教学基地协议, 使学生完成“2+1”即2 年在校学习和1 年在企业顶岗实习;二是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通过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学生, 目前已与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养天和大药房等8 家企业开展订单班;创建大学生暑期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可以到企业兼职实践。同时学校与企业定期开展交流互动, 药师、企业高管定期来校上课, 专职教师定期下企业调研学习, 形成互利互信、互进互融的良好关系。

2.2 社会服务基地

本着“平等互信,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互利互赢”的原则,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 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 充分借助企业和学校两大主体开展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应用技术研究等多方面合作。药学专业与企业精诚合作, 成立了“常德市济世药物研究所”, 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率先与企业开办了“店长班”, 为企业提供高端管理型人才;为金健药业、民康等企业开展新版GMP、GSP、执业药师考试培训等;与三金药业、金健药业、康普药业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了“协同创新合作协议”, 共同申报省级、国家级应用技术研究课题, 共同开展生产工艺改进、共同进行质量标准修订、共同评定企业的中药饮片质量, 承接各类食品药物检验检测工作等,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11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玄武中专与南京市骏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设南京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该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成为“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能大赛”的平台及“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为了更好地了解实训基地的详细情况,记者采访了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孙兵。

记者:当前,南京市的职业教育处于何种发展状态?

孙兵:改革开放30年来,南京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被引入到职业学校的课堂。大专业、多方向的办学理念也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共识。很多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由于市场的认同度高,都成为各个学校招生简章中的王牌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是一个典型。目前,南京市具有一定办学规模的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记者:学校成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初衷是什么?

孙兵:尽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遍地开花,但由于学校各自为战、分散办学,专业办学规模较小,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办学效益并不理想。如何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借鉴现代企业发展理念,探索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规模化、集约化的新型办学模式,把我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呢?

基于“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校企结合”的理念,我们建设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职教实训基地,以促进校际、校企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把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提升到全省乃至全国同等学校最高水平。

记者:这一基地主要有哪些优势?

孙兵:基地成立后,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提升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办学综合实力,打造南京市的职教品牌,带动我市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记者:这一基地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孙兵:总体目标是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改革,充分考虑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岗位无缝对接。

首先是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第二是共享性,南京市教育局希望在我们学校建立的这样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可以成为全市所有职业学校学生共享的基地,用有限的财力办更大的事情。虽然这个基地设在玄武中专,但兄弟学校也可以来共享核心课程。第三是多用途,这个基地当时建立的时候提出了高标准、示范性、覆盖性、公益性的建设原则,同时还要求基地不仅能够支撑专业课的核心实验办学,还可以支撑江苏省南京市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的技能大赛,一方面满足教学,一方面满足技能大赛,满足“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能大赛”的平台及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并且明年力争让南京甚至江苏省大赛在此基地举行。第四是生产化,基地里设立了知名IT企业的售后服务点,维修更换等售后服务由基地来承接,并且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带领师生们共同完成。第五是满足培训,在此设立了神州数码网络学院南京分院,可以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

记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是如何体现其自身“公共性”的?

孙兵:基地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远程网络教育服务,建设教学资源网站,为南京市职业教育不同需求者的具体要求提供各类有针对性的服务。兄弟校除了可以亲自来校培训、实训外,更能利用互联网及时、迅速、便捷的优势,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传输接受培训及远程实训。利用远程网络技术,方便其他学校的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记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过程是什么样的?

孙兵:我们力图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所以进行了科学、严密的论证和规划。从项目启动开始到项目完成,到设备招标,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项目从开始安装设备到建设成功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实训基地建成后,南京市教育局给予了极大支持,并决定以基地为依托,成立南京市首家计算机网络技术职教集团,包含了南京市所有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以及一些有知名度的网络企业,还涉及几家的南京地区以外的学校和一些企业,使基地自身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基地采取省、市、区、校四级合作,共同投资兴建。正是有了全方位的合作,基地才能为师生们提供更好的实训平台。很多学生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我校一名学生更是在全国职校技术大赛中获得了综合布线第一名的好成绩。

记者:玄武区中等专业学校对实训基地如何贡献自己力量的?

孙兵:实训基地总项目计划投入价值600多万元的设备。我们学校专门拿出了新盖的信息技术实训大楼的一个楼层,总面积大概700多个平方米,作为基地的主要承载空间,另外还拿出了另外2个楼层,共1 400多平方米作为辅助。在实训基地的装修方面,我们也极力表现“专业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三个层面,着重在基地的装修方面营造出企业的风格,例如把基地里的灯全做成和车间一模一样的灯。可以说,从房间颜色到设备安装都按照企业的风格打造的。

记者:基地中有多个专用实训室,实训室里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孙兵:实训基地的建设整体方案鲜明体现出“先进型、应用型、综合型、创新型、公共型、开放型、示范型、社会型”的特点。具体到各个实训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销售实训室的实训目标为:学生通过实训掌握网络销售基本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等网络销售工程师的岗位技能,具有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销售的操作能力。

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实训目标为:学生通过实训掌握PDS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安装实施、系统测试以及故障的检测等。使之掌握系统的施工流程,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环节的侧重点及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三、网络搭建实训室的实训目标为:学生通过实训,掌握企业网络和园区网络中的网络路由/交换、网络安全、VOIP语音、认证计费、无线及IPV6技术,能够对网络工程进行设计、安装、调试、故障检测等。

四、网络管理与安全实训室的实训目标为:学生通过实训,掌握网络服务器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技术,及对工程中网络应用的规划、设计;网络安全攻防实验。

五、网络方案实训室的实训目标为:该实训室主要是学生在完成单项模块的实训后,进行系统综合实训。学生在模拟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对项目工程的整体分析、规划、设计能力和工程竣工文档设计、AUTOCAD图制作等,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综合职业素质。

记者:实训基地在硬件方面是如何建设的?

孙兵:实训基地硬件方面可见的仅是一个个独立的实训室,实际的内涵需要通过演示、讲解才能彰显其魅力。因此我们在实训基地公共走廊处采用电子显示技术,通过文字、图像、视音频来向来交流者详细介绍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篇12

关键词:高职,动漫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建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岗位针对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基地,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实施方案, 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 我国学者和职教界专家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作了一定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实训基地”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共查阅到有关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文献七百多篇, 在这些文献及其参考文献中发现, 体现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文章还是比较多的。通过浏览这些文章, 发现实训基地建设各有特色, 但是, 有关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文献少之又少。李晓静、郭飞燕写的《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实践。相关专业的一些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还有:龙安梅写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研究———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依托学院、社会的优质资源, 探索出了工作室、合作制、顶岗实习等三种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模式, 实现了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尹敬齐写的《影视类专业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探讨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影视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

国内研究者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对深入研究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我院的动漫专业在运行过程中, 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 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如何实现真实的或仿真的动漫职业环境, 如何对动漫专业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如何实现动漫专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等问题都有待研究与探索。这就要求我们汲取国内现有的经验教训, 提倡创新和开拓, 探索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思路, 探索建立集教学、培训、对外技术服务、科研开发于一身的开放的动漫专业实训基地。笔者拟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根据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模式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案。

校外实训基地的两种构建模式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模式是在校内建立与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或真实岗位实训平台, 在校外建立校企合作的顶岗实训基地。

(一) 模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及其构建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按照教学设计, 在校内实训的作品创作实训中,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要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动画师等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实训的内容是企业真实项目 (见表1) , 经过生产性实训后, 学生可以掌握真实动画片的开发流程与操作经验, 这样, 学生在生产性实践教学与第五、第六学期的校外顶岗实习之间可以有机衔接, 相互融通。

素描、速写等内容实训 在素描、速写、色彩、动画概论等教学中, 由企业负责提供实训计划、实训内容、实训素材。学生在校内教师指导下, 利用课外时间 (晚自修或者自修课) , 每周至少上交5张素描或速写。通过基础实训, 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强化学生专业意识, 培养学生实际绘画动手能力并陶冶情操。

分镜头剧本设计和卡通形象设计 学生在动画造型基础、泥塑、动画运动规律、平面动画设计、Photoshop教学结束后, 在本学期最后4周时间里, 由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负责, 分成4组, 分别完成分镜头剧本设计和卡通形象设计。通过实训, 使学生了解分镜头剧本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熟悉分镜头剧本的基础上, 进行原创动画片前期人物造型设计、人物造型服装、道具以及转面绘制等。

二维动画创作 在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下, 根据企业教师提供的动画片主题要求, 在充分调研二维动画片生产流程的基础上, 结合学院信息学科优势, 将传统手绘创作与现代数字技术有机结合,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一个剧本, 完成剧本创作、人物设定、场景绘制、后期合成等各个环节工作, 实现动画片的全程原创。通过二维动画创作的实施, 为动漫专业学生提供难得的实习实训机会, 推动“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实现专业学习与创作实践的相互促进,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坚实支撑, 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也为进一步深入探索“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累宝贵经验。

三维静帧制作 在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剧本分前期设计组、模型组、材质渲染组完成三维静帧制作。通过三维静帧制作, 使学生对前期设计、三维建模、三维渲染模块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能够完成建模和渲染涉及的所有工作, 了解动画制作流程。

三维动画创作实训 在完成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制作、三维特效等课程学习后, 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根据企业实际项目, 由企业教师提供图文分镜头, 根据动画制作的流程, 模拟现实的公司部门, 成立一个小型的动画制作公司,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创作中加以应用, 以对未来的岗位工作有一个切身体验。

(二)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具体工作过程

为了营造动漫公司的气氛, 可将教学地点由教室改到动漫制作计算机室进行教学, 这样可让每个学生“边学, 边做”,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首先, 根据企业实际项目《交通看看看》, 由企业教师提供《交通看看看》第095图文分镜头, 依据动漫制作流程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特长, 双向选择, 将学生分到动漫制作公司的各个岗位:三维建模组、三维场景渲染组、三维动画组、影视后期制作组等, 然后由学生自我推荐一名导演 (总负责人) 和每个组的组长, 一般三维动画组成员相对多一点, 在12人左右, 其他小组一般是5~7人。项目总监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担任, 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学生通过直接扮演动画开发组中的成员角色了解动画片制作过程中的角色、过程、规范和执行方法, 提高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其次, 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解动画片制作的要点, 从分镜头剧本分析出发, 让每个小组制定各自的计划, 每个学生完成自己的模块, 小组内合作完成各自岗位要求的工作。在动画制作期间, 由企业教师每周组织一次小组会议, 集中检查进度, 解决共性问题。

再次, 动画片完成后, 由企业教师和任课教师进行考核, 成绩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小组组长评分、团队贡献得分和最终答辩成绩共同构成。

最后, 学生在完成企业项目《交通看看看》后, 结合其中的动画内容, 修改其中的分镜头剧本, 特别是对白部分, 在此基础上, 完成《上学记》、《抢亲记》两部动画片的制作。

通过“模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 可以实现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的结合, 达到学习知识和熟悉动画制作公司环境的目的。通过作品创作, 可以了解如何处理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合作能力, 从而可有针对性地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需要, 在掌握学习技能的同时, 实现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

(三) 校企共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既是对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 也是对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在校外实训基地, 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是学徒与师傅的关系。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企业, 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的环境, 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规范, 实训的项目均是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第一任职岗位实践, 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 而且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 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 实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企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目的。

在第四学期末, 根据动漫专业的特点,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更加熟练地使用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和相关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自己今后从事的动漫岗位工作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这两个月期间, 由校内教师交替负责学生实训期间的纪律、安全和管理工作。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分为二维动画制作组和三维动画制作组, 在各个大组的基础上, 继续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动画制作的流程要求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片, 对小组成员也要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分工, 开展团队协作。

(四) 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工作过程

二维动画制作组 第一至第二周练习手绘, 第三周开始分组进行动画片剧本的创作及项目分析、创意设计、素材准备 (图片、影像资料) 、动画规划等, 分工进行动画片的分镜头剧本设计, 学生各自进行动画片制作及影视后期特效制作, 加入音效, 最后渲染动画文件。实习小组充分利用Flash制作动画的各种技巧, 根据自己的特长决定动画片的题材, 每个课题要有自己的卡通造型、背景音乐、角色动作、表达主题、场景设计等内容。

三维动画制作组 第一周熟悉三维动画公司的制作流程, 第二周根据自己创意的剧本分组进行动画片剧本的创作及项目分析、创意设计、素材准备 (图片、影像资料) 、动画规划等, 分工进行动画片的分镜头剧本设计。第三周进行动画短片模型制作, 每个学生针对动画片剧本的要求, 进行模型创作, 互相探讨, 反复修改。第四周进行动画短片模型制作和场景制作, 要反复修改。第五到第七周进行动画制作, 根据分镜头剧本的设计要求, 每个学生分到4~5个分镜头, 对自己负责的分镜头进行动画关键帧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编辑等。第八周进行影视后期特效制作, 最后渲染动画文件。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培养学生对动画片制作流程、手绘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提高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在选材、取景、构图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动漫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产生直观的认识, 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磨炼学生的毅力, 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 促进其与社会接轨, 积累生活阅历, 在组织纪律、团队协作、艰苦朴素等方面经受锻炼和考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可让学生学会吃苦, 学会忍受, 学会技能,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企业对我院动漫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的交流, 为下一步校企合作办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校企合作, 共建实训基地与“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院的动漫专业一直致力于通过团队结构的改变实现“双师”团队的建设。学院先后派遣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锻炼, 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专业教师通过浙江红点影视制作公司参与企业管理工作和技术支持工作, 既为行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又可有效地掌握校企合作信息, 更可以锻炼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漫企业先后派出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 充实了教师团队建设, 提高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水平。

校企合作, 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学院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也体现在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上。每个专业都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 根据典型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按照典型工作过程分为多个学习项目 (情境) , 每个学习项目 (情境) 与企业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开发, 对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整合, 将涉及的知识、技能、企业的管理及职业素质要求融合在一起, 开发学生的学习材料 (学材) 。此外, 还要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我院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体系, 按照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 建立健全了检查监督机制, 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 采取聘任制,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体系。聘任专业教师担任各部门主管, 轮流聘请学生担任各部门副主管。明确了职责分工, 由专业负责人或实训基地负责人担任“模拟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有效引入了国家、行业统一标准, 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通过签订协议, 明确供需关系和条件。校企合作共同负责制定实习计划、实施、监督、检查与整体协调。学校的学籍管理与学分制管理文件中对专业实习与实训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定, 学院出台了专业实习实训工作管理方法。专业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实习实训都有指定的实训教师专门负责, 并制定了实训大纲、计划和指导书。实习人员进入实训基地后须遵守公司各项制度, 按实习岗位的划分进入各自办公区域。每个实习人员都有相应的负责人, 实习人员在各自负责人的带领下完成各自项目组的日常工作。在实习中, 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 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其就业能力。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培训, 在各实训项目中均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基本技能训练, 担任“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 以达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要有详细的实习周记, 实训结束时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成绩、给出评语。

上一篇:测绘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下一篇:特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