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实训基地(通用11篇)
省级实训基地 篇1
从模具用人企业反馈的信息看, 目前企业急需的是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的模具人才。而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 不能迅速地适应生产一线的工作。因此, 有必要对模具专业所设置的课程进行开发, 面向用人单位, 建立以实用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领域课程。它与冲压设备、计算机技术密切联系, 属于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课程。通过传统的讲授方法, 很难使学生熟练掌握冷冲模的基本理论和各种典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更不能达到自行设计中等复杂模具的技能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开发《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实训》课程, 对模具人才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定位
根据模具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 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融合职业资格标准, 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构建课程结构, 实行情境化教学;采取“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方式, 设置了《冲压模具实训》课程。详细开发流程图如下页图1所示。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 讲训并重, 学练结合, 融入企业标准, 依托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 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 如下页图2所示。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达到能分析、会计算、懂设计、强操作。能分析:能准确分析模具的结构组成和动作原理;能正确分析制件的冲压工艺性, 并制定其生产工艺方案;能分析常见冲压工艺的主要质量问题, 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会计算:能正确进行模具设计的工艺计算, 并具备模具标准件以及模具材料的选用能力。懂设计:掌握模具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能够完成中等复杂程度冲压件的模具设计任务。强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冲压模具的安装、调试与制件的生产工作。
教学内容
课程以校企双方共同精选的零件为教学载体和实训载体, 通过对学习情境的学习和实训, 可以使学生直接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之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依照工学结合思想, 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项目任务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并把职业道德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每个教学模块及下面的工作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从教学模块1到4形成两条职业能力培养主线, 工学结合学习情境的设计如表1所示。
内容选取
课程从内容选取上打破原有学科体系, 本着“基础知识够用, 兼顾后继发展”的原则, 按照模具设计的工作流程整合序化了教学内容, 并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整合思路, 按照“知识+实例+实训”的教学模式, 做到了“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内容组织
课程设计了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和成形模设计四个教学模块, 并通过教学载体4个典型零件, 进行冲压模具设计案例为教学载体来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模具拆装实训、生产认识实习、模具安装与调试实习以及课程设计。
表现形式四个模块内容的表现形式如图3所示。
教学方法与手段
高职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 实践操作强于理论学习, 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因此, 传统的偏于理论知识讲授的方法不能适于现在学生的学习, 考核方式落后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 导致学生考试成绩很好, 进入企业什么都不会。
教学设计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选择企业真实零件为载体, 序化教学内容, 难度由浅入深、零件形状由简单到复杂, 按照模块教学方法进行学习情境设计, 组织课程内容, 设计理论实践一体、项目导向的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 贯穿学生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项目训练到综合项目训练的原则, 按技能要求, 分层次, 分阶段地实施。培养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的符合职业标准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教学方法
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根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 按照“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的思路组织教学, 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创建了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具体有:实例观摩+实际演练教学方法、启发互动教学法、学评一体化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在一体化场所,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教学与实物现场想结合的手段, 拓展教学资源, 改进传统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 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队伍建设
要实施《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实训》课程教学, 硬件条件都具备了, 关键是师资。“双师”化的专兼结合教师很关键, 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 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 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否则教学过程难以控制。多年来, 我校一直注重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技术条件, 引导专业教师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到企业挂职锻炼, 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已经成为一支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100%。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教学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 每个学习情境由一名校内专任教师和一名企业或行业兼职教师承担;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互交流学习, 互补长短, 在教学过程中以师傅的身份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依据工学结合的思想, 通过系部教师同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共同论证, 从毕业生在生产第一线所从事职业岗位群出发, 将每一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归纳出模具专业的职业能力, 融入企业或行业标准,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依托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 建成工学结合优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实训》课程。
摘要:依据工学结合的思想, 从毕业生在生产第一线所从事职业岗位群出发, 将每一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归纳出模具专业的职业能力, 融入企业或行业标准,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依托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 开发出工学结合的《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实训》课程。
关键词:省级实训基地,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实训,工学结合,职业岗位群,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赵建新.高职教育“四化一体”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6) :89-89.
[2]金卫东.基于工学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82-83.
[3]陈莉, 万克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 2011 (1) :137-138.
[4]王宇红, 黄良, 王宇航.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36) :127-128.
[5]姜雪燕.浅析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7) :185-186.
[6]孙德志.《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吉林农业, 2010 (10) :217.
[7]刘孝光, 潘培道, 胡昌军.基于冲件加工过程的《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方法[J].池州学院学报, 2011 (3) :142-143.
省级实训基地 篇2
江门市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综合改造工程评标结果中标候选人的公示
项目登记号:JM201600338 江门市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综合改造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工作已经结束,经组织专家评审,评标委员会推荐了中标候选人,现将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情况进行公示,从2016年09月06日至2016年09月08日止,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评标结果如下: 中标候选人单位名称投标报价(元)负责人姓名及证书编号第1候选人广东森裕建设有限公司10500353.49蔡泽鹏,建造244033822 第2候选人江门市鸿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0494810.98李剑权,建造244037024 第3候选人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10489268.37许晓洁,GD061640 查看评标表: 开标记录-扫描件.pdf 评审报告-高技能.pdf 评审表扫描.pdf 查看投标人前三名的投标文件: 广州市第二市政.rar 江门市鸿星.rar 广东森裕.rar 在公示期间,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七部委第11号令,2004年6月21颁布)的规定受理投诉。 招标人:江门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日期:2016年09月06日
省级实训基地 篇3
【关键词】课程基地;“生命·生活·生态”;价值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9-02
【作者简介】张鸿亮,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210019)生物教研组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
一、创建背景及有关思考
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是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财政厅共同启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华中学在毕泳慈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号召,2012年9月成功申报了“生命·生活·生态”教育课程基地,在科学性、实践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课程基地建设能引导学校将工作重点集中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潜能和创新潜力上来。我校申请的生物省级课程基地是在理想人格“四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的。我们努力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科学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的实施方法,增强学生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建设及具体做法
经过反复讨论和聘请专家论证,我校决定建设“一馆三园四室”,即建一个生命科学馆、三个生态园、四个生物实验室,形成学生学习的新场域。学生走进生命科学馆和3D小电影放映厅,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等知识,理解生命的科学性,感受生命的繁荣和发展,并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形成形象直观的体验,逐步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校成立以毕泳慈校长为组长、两个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程基地领导小组,成立以教务处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制定建设任务分解表,以省市财政和学校自筹相结合,耗资600多万,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了全部硬件建设。领导小组经过讨论确定了“生命·生活·生态”教育课程基地的核心理念和学科文化开发。其核心理念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科学生活,健康生活,快乐生活;了解生态,保护生态,宣传环保。生物学科文化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课程基地建设努力营造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加强生物学科文化的开发。
为此,生物组全体教师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包括在四个特色实验室进行的必修、选修及校本课程实验,其中生物数码实验室进行了300多节实验课,参与人数达15000余人。在植物组培实验室进行了100多节实验课,参与人数达5000多人。每周二中午定时开放生命科学馆,安排生物教师轮流值班,每次二人负责讲解和管理。组织学生兴趣小组,利用iPad搜索资料,为校园的古树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牌,为多种乔木、灌木和部分草本植物挂牌,生物教师在校园中经常为师生介绍花卉植物及特性。
生物课程基地不仅促进学生成长,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组教师参加学校的省级课题研究,利用移动终端与生物学科教学渗透,开设e学习高三复习课;参加省级规划课题“生活化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生物实验,进行牛奶成分的鉴定、常绿植物冬季不落叶机理的探究等活动。我们还成立了“课程基地名师工作室”,全组教师参加,并以“基于省生物课程基地的校本课程活动开发”为项目开展了研究活动,今年计划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为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创造条件。
三、价值影响及实施体会
自从课程基地建成以来,我们的工作已经受到全校师生的关注,学生纷纷前来生命科学馆参观学习,在特色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在生态园中浏览各类生物。受到生物课程基地的影响,我校高二年级13个班中选修生物就有7个班。外省市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前来参观学习,还有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师生前来参观。2014年国家级生物骨干教师培训以及2015年江苏省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南京市生物教研活动中都有教师在中华中学参观课程基地,我校生物课程基地受到骨干教师的广泛关注。2016年3月24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市委书记黄莉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等省市领导参观了本课程基地,并与生物组教师亲切交谈。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认识到课程基地有效地改变了生物教师的教学方式,原本只有通过图片或视频才能说明的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可以提醒学生课余直接到校园内观察;原本只能“纸上谈兵”的实验,变为能让学生亲手做的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中课程基地应该是一个基于学科本质的学生主题学习中心和实践体验中心,它为丰富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时空、转变学习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1]总之,课程基地具有多种教育、教学功能,在实施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省级实训基地 篇4
一、我院工程管理实训基地概况
1.具体组成内容
工程管理实训基地主要服务于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业管理等专业, 下设4大实训中心, 即工程造价实训中心、建筑财会实训中心、房地产评估实训中心和智能物业实训中心, 共有13个实训室。整个基地设置合理, 各中心衔接紧密, 整体功能齐全, 专业利用的辐射性强。
2.自己的特色
经过走访兄弟院校、一线企业, 并与行业专家探讨, 结合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 我院于2009年底申报了浙江省第一批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在2010年初顺利立项。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和创新, 我院的工程管理实训基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设置合理, 重点突出。
我院的工程管理实训基地主要以建筑工程为切入点, 以工程造价为中心, 突出建筑行业的特点。如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的核算、建筑企业财会的核算、建筑产品的经营与估价;建筑产品的维护和管理。其各个中心之间配套紧密, 专业的服务辐射性强。如工程造价实训中心我们可以为建筑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等服务, 建筑财会实训中心可以为国际贸易专业、资产评估管理专业等服务, 房地产评估实训中心也可以为资产评估管理专业服务, 智能物业实训中心也可以为楼宇专业服务, 这些充分体现了工程管理实训基地的专业服务辐射性强, 服务能力大, 整体的功能齐全。
(2) 软件齐全, 全网络连通。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各行各业都在高速的发展, 利用各种软件处理各项工作, 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院工程管理实训基地配备了行业常用的各种软件, 并安装了一台强大的服务器, 便于安装各类软件的锁, 而且每个实训室网络连通, 保证数据的基数传递和信息的交换。如造价规范实训室中利用软件计算出来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信息及时通过网络传送到招投标实训室, 为进行电子评标提供数据;还有如财会电算化实训室中通过用友等财务软件生成的财务报表信息及时传送, 为网上纳税申报服务。
(3) 实践指导教师搭配合理。
工程管理实训基地实践指导教师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构成:一是校内优秀的实践教学能手 (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高工、“三师型”教师) , 这些专职教师都要经过学院教师技能大比武层层选拔才能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二是聘请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为我们基地的兼职教师, 特别是充分利用我们校企合作单位的行业人才, 还有利用行业协会这个资源库, 如房地产协会、会计学会、招投标管理中心、造价站等。
(4) 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保证我们实践教学的质量, 我院自创了一套三级管理的质量监控体系。何为三级管理?即教研室——基地——分院, 进一步的细分为:小组长——指导教师——教研室。通过三级管理, 保证我们实践教学质量, 由于这样层层监控, 我院培养的学院每年都是全国大赛上获奖, 这也体现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税务实务与筹划》的内容与特点
《税务实务与筹划》是我们财经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当然也是我们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财务会计的延续, 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建筑企业税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办税员岗位能力, 具备一定的税务筹划能力, 使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达到企业办税员的上岗标准。我院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依托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工程管理实训基地, 并依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重点是实践教学的设计和质量的监控。
1.课程综合性强
《税务实务与筹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是财务会计的延续, 要求学生既要懂得会计核算又懂得税收相关政策, 灵活应用政策。主要要到达4项能力:一是应纳税额的计算;二是税收的会计核算处理;三是纳税申报;四是税收筹划。即“四会” (会算、会写、会报、会筹)
2.网络背景下的操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在税务工作都是依靠软件网上办理, 网上申报, 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也必须有这个能力, 我们学院也要有这个硬件条件。刚好我院的省级示范基地依照全网络的标准和要求建设的, 为《税务实务与筹划》课程提高了超级良好的实践场所。
三、网络背景下实践教学设计
正如前面所述, 《税务实务与筹划》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 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个就值得我们大家好好的思考。本文以依托我院的实训基地, 突出实践项目的顶层设计,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大家交流。
1.阶段性的课内实践项目的设计
本门课程按照教学内容和岗位技能的要求, 将整个内容分为2大块:一是纳税会计;二是税收筹划。前内容是为后面的筹划服务的, 后面的筹划是前内容的提升。而纳税会计又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其他小税种等内容。阶段性的课内实践项目设计思路主要是突出重点税种的计算、会计处理、纳税申报及税收筹划等。阶段性考核要突出重点, 结合岗位技能, 彰显我们专业的特色—建筑企业会计, 所以建筑企业的税种是重点。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课内实践项目。我们将课内实践项目设置如下:
(1) 流转税项目。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当然突出增值税和营业税, 而且现在正在改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所以增值税是重中之重。突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的征收范围、优惠政策、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处理、纳税申报、相应税种的筹划等。
(2) 所得税项目。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这块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 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因为建筑企业存在好多分公司、子公司等, 而且也存在挂靠性质的合作关系, 所以要正确计算收入和扣除项目是难点, 特别哪些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的, 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的计算和筹划等, 是重点和难点。
(3) 资源税项目。主要突出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和计算, 因为这个跟建筑企业有关, 要突出讲解。要分房地产企业和非房地产企业;要分新建房屋和二手房屋之分。特别对扣除项目的计算, 超率累进税率的应用。
(4) 其他小税种项目。其他小税种包括: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以上所有的内容都在我们实训室进行, 充分依托我们省级示范基地, 在我们的网中网税务教学平台上进行操作。我们所选用的具体案例完全来至于2个方面:一是我们的合作企业, 主要是东阳当地的著名建筑企业, 因为东阳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 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是建筑企业, 要突出这个特点, 也要加强这个特色;二是来至于我们大三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的素材, 因为我们要求学生完成所在实习单位的一套账务流程处理, 所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毕业设计, 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料。
我们依托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岗位技能, 对上述的案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完善, 上传到网中网税务教学平台之上。选取建筑企业三个典型项目的实际工作任务, 把学生置于相应的岗位上, 使用与企业实际工作中相同格式的原始涉税凭证、记账凭证、纳税申报表, 按照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关岗位人员工作规范的要求,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任务驱动、情景模拟、角色互换、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 学生边学边做, 以培养学生涉税业务处理流程、会计核算业务、税种筹划业务等处理能力。
2.综合性的实践项目设计
综合性实践项目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前面所学的重点税种, 阶段性的内容加以整合, 体现出一个完整性。在案例设计上面选取一个综合性的集团企业, 其业务涉及到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等, 并给出一定的情境和外部环境, 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经济环境, 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相关的税收筹划, 以到达企业实际税负率为最低。这个是考验学生整体思考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指导教师起到引领和指点的作用, 让学生探索性的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这个综合性的实践项目我们往往会采用1周的时间, 全部在实训室进行, 依靠网络、软件,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来解决问题。并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 三级质量监控, 事后学生座谈会的形式反馈, 来保证我们的实践教学质量。
四、小结
正是通过对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的建设, 努力营造一个适合高职实践教学的场所, 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服务, 特别是如何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特别是实践项目的顶层设计, 从源头上就控制实践教学的质量, 这样的全过程控制、三级质量监控体系、事后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来保证我们的实践教学质量,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启发, 对兄弟院校在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项目有所帮助, 同时也为我院创建学院品牌、树立品牌、提升学院品牌做出贡献。
摘要:鉴于我院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工程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特别是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提供有利的环境。本文以《税务实务与筹划》这门课程为例, 说明如何依托我院的省级示范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设计, 特别是实践教学项目的顶层设计, 旨在说明我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果,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训基地,实践教学,顶层设计,网络背景
参考文献
[1]尹宁伟.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05) .
[2]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制度汇编[S].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章, 2008.
省级实训基地 篇5
政策法规处:
为了加强省级科普基地的建设,采集省级科普基地信息及文字、影像资料,密切科普基地间的联系,实现全省的科普资源共享,充分地发挥省级科普基地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按照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工作要求,辽宁科普网在领会处里精神基础上,对全省09年获准的33个省级科普基地进行了信息资料的采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会精神,认真对待,周密计划,注重实效。
按照处里下达的“关于采集省级科普基地相关资料的通知”精神,辽宁科普网科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网站召开全体编辑动员会,精心筹备,制定出本次资料采集具体的工作内容,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规范了工作程序,深刻领会夏宝剑处长对本次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杜绝卡、拿、要的行为,不给各个基地增加任何负担,树立网站良好形象,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加深了解,为处里今后对省级科普基地管理工作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本次省科普基地资料采集工作从2010年8月1日开始,辽宁科普网站对全省09年获准的33个省级科普基地按照兴城、大连、凌源、昌图大致方向分成三组,每组由老师、责任编辑带队,由网站全体编辑参加组成了省级科普基地信息资料采集队伍,在熟悉和了解33个基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次活动路线、方案,对采访中可能出现的业务、技术、安全等方面问题做出预案,并对采集后的资料剪接、整理、存档等工作作出了具体要求,网站全体人员是在十分明确本次活动意义和任务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
二、提高能力、锻炼队伍、达到目的、效果显著。
在调研活动期间,所有参加本次工作的辽宁科普网人,都能认真履行职责,严于律己、一丝不苟、主动热情的帮助或配合基地的资料整理工作,通过实地采访,听取介绍、座谈等方式,找出亮点,说明实力,体现功能,了解目前我省科普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基地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这次省级科普基地资料采集工作,使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省级科普基地第一手资料,主要有:基地简介、基地科普功能设施图片、基地主要特点、开展活动情况、基地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等,文字、音频、视频资料,现正在做、剪接、分类、整理、编辑处理,最后作备份和保存。
这次省级科普基地资料采集工作,使我们辽宁科普网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对辽宁科普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是对网站队伍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实践证明:辽宁科普网的工作能力是过硬的,能够独当一面,克服困难,完成好上级交办的每一项工作,目前,资料的分类、整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制作了介绍科普基地专题片三部,存储了全部基地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按照编制科普画册的要求,逐项整理备份,为不断地完善省级科普基地管理工作做好资料储备。
三.09年获准的33个省级科普基地的工作现状
总体上看,我省大部分新建科普基地开展工作情况和发展状况良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普基地组织体系比较健全
省、市、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对组织省级科普基地的工作还是比较重视,切实地为科普基地发展建设及不断完善提供了一定保障,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所体现,基本形成了以市级科技管理部门、科协组织体系为主导、县级科技组织衔接、乡镇和街道科技组织和科技农业户为基础、上下贯通、互相关联、资源共享科普工作管理体系。从整体到局部,科普基地工作网络体系分工明确,结构合理,机构精简,减少了科普行政层次,每一层面都有固定的科普工作管理机构和科普基地,这一点在农村、乡镇更为突出,大大提高了科普基地和城镇农村各级科技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2.主管部门对科普基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根据辽宁省有关科普工作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省内绝大部分科技部门都逐渐的加大了对科普事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各科普基地所在的市、县、区等都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部门的财政预算,并且予以落实到位。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体现得更为突出,部分基地在自身造血技能相对较差的情况下,能够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科协组织对科普示范项目的支持,在城镇、农村“科普惠农计划”已成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方面积极吸纳资金,确保科普工作经费来源,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各自地区开展实用科学普及工作。3.科普基地设施不断完善
大部分科普基地都加大了对基地科普设施建设的投入,把提高基地的工作效率和科技服务水平与基地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设施建设、设备投入是科普基地长久发展的命脉,实用的科普知识传播要依赖科普基地来实现,从而达到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目的。如: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地农业示范田,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农业田地设施(新型环保高效大棚、防虫害箱、小型风力车等),把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广大农村科技人员在了解当今前沿农业科技信息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普知识。烟大铁路轮渡科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也非常好,基地设有宣传展厅、会议中心、厂房、码头口岸等先进的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地理条件优势,建设的既科学又实用。4.科普基地的科技产业化开发呈现良好势头
部分科普基地能够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知识,以科普基地为平台,结合实际情况,以传播科普知识为主线带动科学技术的研发,利用科普基地的资源进行实用技术的发明、改革传统技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节省了人力,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了质量,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拉动了农业科技产业化为主导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如:锦州凌海市农业科技示范场,是长期从事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单位,基地80%人员是农业专业学校培养研究人员,他们把宣传技农业科普知识与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紧密的连起来,根据辽西地区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创新开发了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的栽培新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并在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辑出版了《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大田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实用技术》、《蔬菜栽培与棚室管理实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实用技术》等图书资料,起到了很好科技示范推广效果,为辽宁省科普基地作出了榜样。5.科普基地较好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大部分基地每年都能开展多次有一定规模的科普活动,积极配合省、市的“科普活动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根具基地的特点,开展比较丰富的科普宣传以及科普公益活动。如:锦州市博物馆、辽阳市博物馆、鞍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等科普基地,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科普知识展览等公益活动。锦州医学院第二医院口腔健康教育基地还经常组织开展“口腔健康免费医疗服务”活动,为促进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
四.省级科普基地尚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到当前省级科普基地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科普基地专业性不突出。
部分市、县、地区的科普基地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有的基地还没有专门的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科普资源匮乏,科普资源与业务工作捆绑,基地特点不突出,没有科普基地标志,显然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
2.科普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专业的科普人员是科普基地发挥作用的主体,部分基地管理人员对科普知识了解不多,不掌握科普工作的方法,科普工作与业务工作混肴,岗位不明,责任不清,科普工作素质急待提高。
3.科普基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加强
一些科普基地对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不够,科普资源平台建设还比较慢,科普信息还不能实现有效共享。有些科普基地还没有专门专业的图书资料馆,一些基地虽然已经建了科普资料库,但缺少挂图、文字等宣传信息,并且信息化比较落后;有的基地虽然建成了科技馆,但配套设施还不齐全、不完善,缺乏吸引力,活动较难开展。
4.科普基地的科普工作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
一些科普工作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工作人员不整,人力资源缺乏。有些地方财政预算后的下拨经费还没有足额落实到位,造成一些基层单位由于自身财力不足,经费困难,科普工作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5.科普基地体制建设有待于完善
科普基地体制建设有待完善,一些基地还没有形成较具体的明确的规章制度,责任不清,任务不明,领导体制不垂直,工作关系不顺畅等现象,严重的影响了科普工作的开展。
以上是本次科普基地资料采集工作情况汇报,相信本汇报能对我省科普基地的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如何建设焊接实训基地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蓝领
作为培养“蓝领”技术人员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给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动手实践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敬业的职业精神。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培养合格的蓝领工人首先要把实训基地建设好。
1 制度、经济建设
首先在制度上进行保证,出台各项制度规定在政策上很好的保证项目能够很好地开展下去,其次在经济上强力的支持,保证各项经费的来源。
1.1 建立各项制度
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专职教师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资产清查管理办法、学科专业带头人评聘管理办法、教材建设管理办法、理论教学管理办法、实训中心设备管理办法、实践教学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资产清查管理办法、教科研管理办法。
1.2 投入稳定的办学经费
学院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有江汽集团公司拨款和学院学费收入、校办企业经营收入;现学校财务经审计完全符合财务法律法规,运行质量良好,资金充裕,学院的后续办学经费也具有切实的政策、制度和实体经济保证,具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
2 师资力量建设
2.1 建立严格的专职教师聘用体系
学院根据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定期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选拔表现优秀、具备教师潜质的技术人员安排到学校任专职教师,高标准、高起点、理论与实践结合,保证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2 不断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走出去,请进来
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学校按计划选派优秀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为拓宽教师视野,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类教研活动,进行学术交流,保证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同时请一些优秀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提高大家的教学水平。
2.3 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学校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取得一到两门中高级以上操作技能证书。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企业优势,组织教师参与公司的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和生产实习,参加省市组织的师资培训,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师资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学及教改的中坚力量。
2.4 建起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资源共享,兼职教师大部分选自集团公司具有多年工作经验、较高的技术和技能水平的优秀员工,兼职教师队伍理论知识精深、实践经验丰富。学校每学期还根据教学需要挑选合适的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并将其教学效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这不仅有效激发了兼职教师教学积极性,同时也使我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得到较好的融合。
3 实训室建设
3.1 校内实训室建设
①成立物料再利用实训室,具备车床、铣床、气割设备,可以对各种型号的板、管等各种材料进行加工,也可以对焊接后的板材再进行二次加工。②成立二保焊实训室,可以实现二保焊各种实训的操作和演示相关实训。③成立电弧焊实训室,可以实现二保焊各种实训的操作和演示相关实训。④建设点焊、凸焊实训线,可以模拟在公司的点焊和凸焊的操作训练。⑤建设拉伸实训室,购买万能试验机,可以操作拉伸試验,用于教学试验等,也可以用于点焊的撕裂试验。⑥建设金像检验实训室,具备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来检测材料的硬度。具备显微镜、切割仪,来观察金像组织。⑦建设钳工实训室,具备50个钳工实训台,3台钻床,1台砂轮切割机。
3.2 校外实训室建设
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建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江汽股份、安凯股份等15个子公司均为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实习后经考试、考核达到教学目标并经过公司安全管理部、生产实习车间和生产班组的三级培训后签订师徒合同,进入集团公司的相关单位生产实习。
3 校企合作教学
3.1 订单式培养方式
首先与学校合作的公司下达人才培养需求的订单,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再根据公司的要求和学院专业设置和相关专业实力,订单进行逐级分解,由相应的系部与公司单位共同开发相应的课程,并签订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或合同书。学生从进校开始,就直接进行相应的培训,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实践计划,并加强双方的互动,与企业在一起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用人单位要求的理论知识、企业文化要求、技能水平要求,并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培训教学,企业负责一定的培训费用,学生的薪酬,学校相应的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工作。学校与企业要在起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让学生认同企业,以企业为家。
3.2 企业岗位实习
基础教育实行四学期,培养相应理论知识和实践操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在第5或第6学期,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学生直接进入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前一个月企业安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企业环境的熟悉,第二个月开始在企业实践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岗位的操作训练,了解相应岗位操作标准,熟悉岗位操作指导书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操作技能,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三个月开始进行正式顶岗实习,以正式员工的标准,达到相应岗位的技能的要求,并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并将此作为学生实习成绩,在毕业时与毕业证挂钩,并六个月后根据要求进行轮岗训练,让学生熟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操作,学习更多的技能,获得更大的提高。毕业时就已在公司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书写毕业论文。
3.3 开发理论联系实践的教材
省级实训基地 篇7
日前, 湖南省教育厅授予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等40所初级中学、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等45所小学“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称号, 授予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等43所幼儿园“湖南省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园”称号。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葛建中为省级教师培训基地校 (园) 高级研修班授课, 指导我省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湖南省级教师培训基地校 (园) 建设是我省教师培训基地网络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我省将逐步形成以高校为龙头、优质中小学校为基础、教师培训机构为纽带的广覆盖、高质量、有特色、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基地网络体系。近几年, 我省以“国培计划”为引领, 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培训基地的职能;以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为抓手, 推动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能力建设。我省加强教师基地网络体系建设, 将大力提升教师培训能力和质量。
湖南省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 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 实行培训重心下移, 充分发挥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实践性培训、训后跟踪指导等方面的优势, 把省级基地校 (园) 建设成全省教师培训的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基地。 (雷志东)
省级实训基地 篇8
2016年以来,漯河市高度重视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相继制定了《漯河市市级创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漯河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鼓励支持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对达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标准的,给予最高20万的一次性奖励补贴;对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除上级奖励补贴外,再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对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平台,按每新进驻一个创业实体,每年每户给予5000元管理服务补贴;按实际孵化成功户数给予每户1万的创业孵化补贴;对入驻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平台的大中专学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创办的实体在创业孵化基地内发生的物管、卫生、房租、水电等费用给予每户按照不超过当年实际费用的50%,最高1万元补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8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省级实训基地 篇9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 被认为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在西方, 由于现代物流产业本身蕴藏极大的发展潜力, 而被称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行业”。
在我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行业和消费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物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近几年物流人才的需求以近30%的速度递增。目前, 物流人才已经被列为我国12大类紧缺人才之一, 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估计超过600万。
基于以上原因, 各种层次的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 力图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而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离不开现代化的物流实训中心。因此, 如何建立物流实训基地, 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是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我校是一所位于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中等职业学校。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成立以来, 按照“立足全区、面向全市、辐射周边”的要求, 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让往来于园区与世界的物流, 畅通无阻, 力图使园区率先成为国内现代物流的示范窗口。
2006年12月17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综合保税区”, 开展具有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 园区已有中外运、大田、UPS、近铁等23家国内外物流企业, 百得科技、希捷硬盘等90多家制造业企业进驻并开展业务。
2008年中国、新加坡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明确在苏州工业园区高标准建设四个示范区。其中创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提出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依托, 叠加功能、优化政策、整合资源, 加快建设全国最先进、最便捷的物流运营和通关体系。
工业园区是制造业聚集地, 是加工贸易的集散地, 原料要进口, 产成品要出口, 这一过程都有大量的物流活动, 货物需要报关、报检、运输、仓储、装卸、包装、信息处理等, 因此需要大量的物流作业人员。
物流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 不管是本科生、专科生还是职业学校学生, 都必须经过技能的训练, 才能成长为物流方面中高级人才。而目前苏州地区还没有一个公共的、开放的、适用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物流技能人才稀缺现状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在苏州、特别是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公共型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非常迫切。
2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
2.1 物流实训基地的原则和目标
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基于自身物流专业的特点, 遵循“技术领先、功能齐全、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原则, 以核心的物流活动和标准的物流业务流程为基础, 以物流技术为重点、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以物流设备为依托, 并以配套的课程为保证, 构建专业化、实用性强的现代物流实训基地。
以现代物流运作为基础, 体现了实训室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物流信息系统及与上下游系统的集成为基础, 体现了实训室的信息化和供应链一体化;以RFID及RF手持终端、电子拣选设备等的使用, 体现了实训室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以自动化立库、自动分拣设备的应用为基础, 体现了物流运作的自动化。
总之, 我校将把实训基地建设为立足于苏州, 辐射苏南, 服务我校及其它苏州中高等职业学校, 服务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企业、下岗人员、失地农民、退伍军人, 建设成为苏州地区一流的, 从岗位出发的、满足企业物流、物流企业相关岗位需求的个性化的、不同层次需求的, 公共型的、现代化的实训基地。
2.2 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
通过多方面的调研, 发现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岗位包括:仓库管理员、订单处理员、生管员、物料计划员、采购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理货员、拣货员、业务员、营业员、配送员、快递员、营销员、运输管理员、客户服务员等。
各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如下:计算机操作能力、账务处理能力、办公自动化能力、收发货能力、商品储存能力、现代物流技术运用能力、叉车、汽车、驾驶能力, 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力、网页设计与制作、各种业务单证的认识、制作、传递、整理能力、车辆的调度、配载、跟踪能力、日常英语的应用能力等。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提出可以采用课程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训、校内外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才培养, 但校外实训对于大多学校来说难度较大, 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应是主要途径。
2.3 物流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
我校拟建的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包括五个实训中心, 具体由几个实训室构成:
①仓库管理员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包括物流中心实训室、叉车驾驶实训室;
②国际商务单证员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包括国际贸易实训室、国际物流实训室 (中国电子口岸网、货代信息管理系统、报关管理信息系统) ;
③制造企业物流信息处理员实训中心:该中心包括ERP实训室、企业经营模拟实训室;
④运输管理员实训中心:该中心包括运输调度实训室;
⑤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室:该实训室包括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快递信息管理系统、公路运输管理系统。
2.4 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机制
2.4.1 人才保障机制
根据现有师资情况, 我校将重点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引进高层次人才, 带动专业建设水平。
2.4.2 资金监督机制
物流专业实训基地拟申请资金 300 万元。为了使实训基地建设更合理, 将邀请专业建设委员会全程跟踪实训基地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 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园区的相关规定, 进行招投标, 并由园区财政局进行审批, 审计局进行审计, 教育局和学校的纪检机构将全程监督。
2.4.3 建设管理机制
成立由学校校长为组长的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做好统筹规划和资金协调工作, 分管教学、实训、培训的副校长为副组长, 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组, 确保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持续有序进行。配套相关制度, 明确资源共享和运行机制, 进行独立成本核算, 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实训基地将严格执行实训教学规程, 每次实训都要由实训处发放教师实训开出单和学生实训报告表, 指导老师要如实记载学生实训情况, 对学生操作、纪律、安全等方面进行考核。实训时除实训教师外还配有实习指导老师, 加强对实训过程的指导和监管, 确保安全并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训基地采用严格的成本核算形式, 在人员工资由学校承担的情况下, 对实习的材料、器具、设备维护、水电等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 力求节约材料, 降低损耗、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3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效果预测分析
3.1 资源共享与社会服务
建设好高质量的现物流实训基地, 可以充分发挥我校物流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与苏州各相关院校签订资源共享协议, 以非盈利或微利的方式为共享学校服务, 双方建立明确的经济结算关系, 为相关物流专业提供实训培训等服务工作;也可与行业企业签订资源服务协议, 对社会上需要培训的人员实行市场定价、经物价部门核准培训;可与苏州市劳动局、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局合作, 对失地农民、园区内下岗工人、退伍军人等进行培训;可与中国仓储协会合作, 共同开发仓管员岗位培训;可与用友ERP股份公司合作, 共同开发生管员岗位培训;可与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 开展叉车等特种设备作业培训。我校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保证教学质量, 做到优质服务。
3.2 示范作用
我校物流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并已经开始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随着我校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增强, 必将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同时为其他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示范作用将十分明显。
3.3 实践加强
物流实训基地建成后, 将极大地提高学校的实训教学条件,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操作机会, 同时可作为本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基地, 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能进一步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水平。
摘要:苏州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急需大量的物流技能型人才。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潜力, 提出了建设校内物流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原则和目标, 以及物流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内容和保障机制, 最后简要分析了实训基地的效果预测。
省级实训基地 篇10
1 特色
1.1 功能定位为“三服务”
1.1.1 服务于教学
实训中心除了满足本专业及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外,还能满足为护生开展技能大赛,为学校专业教师提供技能培训。
1.1.2 服务于科研
实训中心创建了虚拟穿刺训练实训室、ICU病房、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等,购置了情景化静脉输液训练系统(教师机、学生机)、情景化中心静脉置管训练系统、自动分析心电图机、智能化医学仿真训练中心(成人、婴儿)、呼吸机、麻醉剂等先进设备,为教师、学生的教研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2.3服务于社会实训中心积极开展学生、医院和社区等机构卫生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就业与再就业培训。
1.2建设规划“真、高、开、通”
护理实训中心经过四期建设,已基本建成环境真实、技术性高、开放性好、通用性强的现代护理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教学、培训、技术服务、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作用,体现为社会服务的强大功能。
1.3 建设原则“两并重”
1.3.1“硬件与软件并重”原则
硬件建设是以工作实景为规划依据布局实训基地,同时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做好基地的整体布局,明确实训室及实训区域的划分;实训设备、工具、材料根据完成各实训模块任务的需要确定。实训中心在第一期建设中明确划分4大实训功能区,即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中医护理技术、人文护理,改扩建基础护理技术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急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ICU病房、手术室、抢救室、护理礼仪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无菌技术实训室、静脉输液实训室、中医护理技术实训室、中心护士站、多媒体示教室等,项目基金购置实训设备总值92万元,共23项306件。
软件建设主要包括制度建设规范化、师资培训有计划、课程管理精细化。实训中心制定了18项实验(训)室规章制度,12项实验室简介及实训中心主任和工作人员岗位工作职责等。在规范实践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实训中心将实践教学与毕业实习管理细化成实训室建设规划、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17个二级目录,分类建档、归档,专人管理,资料完整。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训中心积极开展实验(训)项目精细化管理,重点对6门专业核心课程,即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健康评估的实训开设情况和仪器、设备、实验室使用情况、实验材料消耗情况等进行自查,认真总结,做好精细化管理。实训中心不断完善网络建设,提高网络利用率,建有省级护理示范实训中心专题网站和系部网站—实践教学栏目,定期上传建设成果,交流建设经验。
1.3.2“人文与技能并重”原则
在突出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19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同时强化人文教育,一是以护士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规划实训项目,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开发护理礼仪、心理精神护理、情景教学等实训模块;二是把护理人文环境建设融入基地建设中,精心设计基地文化,在技能考核标准中融入人际沟通等人文项目。实训中心以创新、和谐、温馨、人文为宗旨,精心设计了系部简介和68块护理文化板块,包括励志格言、护理人文格言、南丁格尔画像、南丁格尔誓言,图文并茂,精美亮丽。彰显“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护理服务文化理念,并将护理人文文化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展示了护理专业独特的文化风采。
1.4 院校共建双师团队使教学科研同步进展
护理系与直属附属中医院护理部共同制定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对校内专任教师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注册护士),在考取执业护士资格证后有计划地到医院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并定期考核,考核合格者给予注册。对医院临床护理教师着重培养其教学能力,组织临床教师参与系部各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开展观摩教学、专题讲座、教案评比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临床教师提高学历,报考高校教师资格证。目前,已有6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指导教师参与科研、从事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活动,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优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近5年来实训中心教师发表相关专业论文32篇,相关专业教研科研立项20项,获得教学成果奖及技能大赛等表彰18项。
2 经验
2.1 领导重视使建设合理有序
为了做好省级护理示范实训中心建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以总务处、教务处、财务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系主任、实训中心主任为成员的示范实训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训中心建设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检查工作落实与工作进展,协调系、部之间有关实训中心建设工作;每年开展质量工程项目阶段验收、年度验收和评审工作,评估建设绩效和经费使用情况,协调中心运行工作。有效地保障了项目建设合理、有序地进行。
2.2 经费保障使设备先进齐全
本项目建设以来,得到了安徽省教育厅、芜湖市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加大了对该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更新、扩充了实训仪器设备,拓宽了实训范围,累计投入经费450多万元(其中项目基金100万,市政府拨款350万),有效地推进了实训基地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护理专业也成为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3措施得当使资源整合共享现代学科彼此交叉,联系紧密。任何院系的实验室资源都不可能覆盖所有相关学科门类。因此,必须切实打破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分割”状态,加强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互相支撑、形成互补,增强科研服务功能[1]。我校实验室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从整体情况看,体量偏小、布局较乱、设置重复、发展失衡。2008年利用学校办公用房调整的契机,学校将教学实验室资源整合作为教学办公用房调整的重点和中心工作,一方面进行同类型学科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另一方面力促相关学科实验室的融合和归并,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彻底解决了实验室分散、规模小、不成体系等问题,为实验室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验设备的申报和采购过程中,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既要兼顾相关学科资源共享,又要注意新老设备、贵重仪器的合理配置和安装,避免设备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
2.4 管理规范以保证教学质量
实训中心实行系主任→实训中心主任→实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3级管理模式。为强化管理、提高中心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培训服务,系部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实验(训)室规章制度,实验室简介,实训中心主任岗位工作职责、实训中心工作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学生实训守则等多项规章制度,由系主任,教务处、学校督导组进行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2.5 院校共违以提升培养质量
实训中心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忭教学环节;以市场需求为基本依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健全院校合作、共同育人的氏效机制,充分利用合作医院的资源,院校联动,实现院校汉方相5:支撑、共同发展,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发挥院校合作优势,依托护理专业师资优势和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等教育教学资源,大力幵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
3体会
护现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办学各方IW丨的综合体现,能够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与管理水平,基地运行的情况更能反映出学校的办学质最经过5年的建设4实践,0前我校护理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7 109 m:,设格总依700余万元;主要开设9门课程62个实训项年完成实训教学2万余学时。校外实训基地包括直属附诚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临床教学医院42所创建省级护理示范实训屮心,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护理实丨川基地建设成功的关键是前期设计科学合理、后期运行管理到位,建设成效必须具备硬件建设一流齐全、软件建设完善丰硕、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校外基地规范领先。
参考文献
[1]张玲,杨红兵,高英等.实验室资源优化与整合机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0):479.
省级实训基地 篇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民航维修专用吊具检测实训基地为例,介绍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维修工程学院与广州市翼群地面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做法和经验。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合作新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共同培养人才。学校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进行必要的科研指导和技术改进,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任务,企业与学校一起在生产过程中共同培养学生。
三、生产性实训教学的过程
(一)项目简介。由学校牵头,企业配合,设计制造出一套满足民航行业标准要求的全新自动传输液压加载式综合静力试验机(专利号ZL201220647121.1)。项目完成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建造、测试、资质审批、生产应用和教学开发全过程,并利用该试验机实验系统进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将吊装工具的静载荷检测过程融入到实训教学实践中,建成了一个校企合作共建共用的民航维修专用吊具检测实训基地。
(二)教学对象。飞机维修专业大二、大三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过程。在飞机涡喷发动机吊装作业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该基地,将民航维修吊装作业深入其中,通过让学生们实际参与各类吊装工具的静力检测,了解到各类吊装作业的工作特点,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在民航维修过程中,吊装作业实际上贯穿于维修工作的几乎所有部件拆装过程,进而加深对这种专用工具的认识。通过这种“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多重循环和“学校-企业”双向互动来实现工学交替。
四、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成效
(一)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已经在2011级至2014级四届学生近80个班级实施,学生亲临生产、建设、管理工作一线,亲身参与生产实践。由于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是根据民航维修吊装类工具静载荷实验规范MH/T 3006-2011的要求设计而成,主要用于各类民航维修吊装工具的静载荷检测,故在该设备的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通过参与大量各类民航维修专用吊装工具的静载荷检测工作,学生有大量机会了解到各类民航维修专用吊装工具的使用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相关专业的行业工作经验来说,都收获颇丰。
该实验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多年,我们也在涡喷发动机吊发的实训课程中让学生们实际参与到各类吊装工具的静载荷检测工作中,并在实际工作中讲解吊装工具的使用过程。由于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可以直观的看到各类吊装工具的使用过程,所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师的影响。我院与广州市翼群地面设备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一开始整个基地建设方案的制定,到实训设备的设计研发,到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再到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始终参与其中,同时我们的教师在广州市翼群地面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接受业务培训,进行科研攻关、产品开发等,在教学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生产技术应用能力,有利于双师素质的培养,对教师个人和学校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对企业的影响。该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以及共同培养人才。学校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进行必要的科研指导和技术改进,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任务,企业与学校一起在生产过程中共同培养学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企业直接拥有了学校提供的免费场地和相对廉价的“员工”,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五、对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
(一)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方式需要创新。不同形式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方式也不应相同,要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创新,制定针对生产性实训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二)生产性实训要与校外实习形成系统。校内生产性实训要与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找到相同点和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
(三)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的机制需要完善。让学生承担力所能及又不会直接影响到安全以及生产质量的一些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能,又可以满足学生掌握最新技能的要求,但学生参与的程度,生产过程管理,成绩评价等具体问题需要再进一步商讨。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构建。我们需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主动征求行业专家、企业人员意见,让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实际联系更加紧密,搭建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林奕水.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
[2]邓志新.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3]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
[4]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