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一体化(精选12篇)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1
当前,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重理论讲授, 轻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 重新探索一条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长期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该模式在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部文件对“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内涵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切入点是“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以此来带动课程建设、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将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一、建设理念
通过校企合作, 以建设生产性 (仿真) 实训基地为引导, 建设代表先进机电一体化技术, 集“做、学、教” 于一体的、开放性的一体化教学环境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提供一个良好的集基本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教学实训基地。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企业、西安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空工西航机械厂等企业合作, 与企业共同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硬件条件建设, 新建工程对象组装实训室, 扩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液压与气压实训室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专业群教学、技能培训、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按照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实训教学团队思路, 以专职实验教师为主、兼职实验教师为辅, 新增2名专职实验教师, 6名兼职实验教师, 通过企业培训和到企业实践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实践、科研水平。
通过与固高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教仪设备总公司等企业合作, 由专职实验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5本项目驱动型实验实训指导书, 满足实验实训教学要求。
通过建立实训管理制度、运行机制、考核等制度, 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 监控教学过程的实施, 保证实习实训基地良好运行。
三、建设基本思路
(一)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 与北京中教仪设备总公司合作, 新建具有开放性和可制造性的工程对象组装实训室, 建成后, 可在该实训室内进行机械结构创新设计, 并依据创新方案完成真实产品的加工。
(二)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 与空工西航机械厂共同扩建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的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 依据企业的维修任务设定工作任务, 学生在该实训基地可完成常见机电设备的拆装与维修。
(三) 以培养学生液压系统组装能力为主, 与FESTO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扩建液压气压实训室, 满足《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 “做、学、教”一体化的要求。
四、实训基地建设完成情况
(一) 工程对象组装实训室。
与北京中教仪设备总公司合作, 从2007年开始着手, 在两年的建设过程中, 省级实训基地专项资金35万元, 示范建设投入24万元, 学院投入投资80万元, 教师投入大量精力, 实训从调研、实训室规划、设备选型、采购、招标、教师培训及学生的使用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规章制度也逐渐完善。实训室于2009年建立基本完成,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建筑面积100㎡, 主要有超级卡车、大拖拉机组合包及多功能机床等设备, 总台套数516。具有20个工位, 一次可容纳40人同时进行教学及30人进行毕业设计, 可实现滑轮起重、建筑起重机、机械升降机试等20多项工程常见对象的组装与调试任务, 学生通过实训设备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加第三届全国创新大赛等工作。
(二)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始建于建校初, 省级实训基地专项资金5万元, 示范建设投入7万元, 学院投入投资8万元经过本次扩建, 现有工位数40个, 可实现电子技术、继电器控制、PLC控制及液/气压传动系统的综合实训。主要服务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液压与气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等。成为我院的中德师资培训基地, 并且还可承担液压系统维修工的培训。目前设备使用情况良好, 使用率高。经过扩建, 该实训室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与一流办学模式接轨, 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与创业的能力转变;与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接轨, 提倡参与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基于工作过程式教学;该实验室也将转变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验室;成为改革传统的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 向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转变的训练基地。
(三) 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
学院和空工西航机械厂的各级部门及相关领导都给与了充分的重视, 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省级实训基地专项资金5万元, 示范建设投入7万元, 学院投入投资8万元经过本次扩建, 总投入20万元共同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 建成工位15个后可满足30人同时进行实训, 实训过程结合空工西航机械厂机电设备维修任务, 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 主要满足机电一体化专业《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及相关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学生通过处理设备常见的典型故障, 全面提高学生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经过2年的运行日趋合理, 规章制度逐渐完善,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四) 师资队伍建设及实验实训训指导书等方面。
培养实训室负责的专业教师, 保障实训顺利进行。同时开发《工程对象组装与调试》、《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液压与气压传动》等5本教材, 其中《液压与气压传动》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其余为校本教材。在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建设方面, 开发了《工程对象组装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液压与气压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及和西航机械厂共同制定的《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保障实训基地的顺利进行。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效果
(一) 完成试点班《工程对象组装》、《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一体化教学课程授课。 实训室在建设中通过试点班和086821试点班在实训基地内进行一体化课程授课任务, 通过五步教学法:提出项目, 自主学习, 设计方案, 方案实施及反馈评价五步, 在实训室中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在做中教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能力。学生反映效果非常好, 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效果
(二) 组织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 利用实训室设备学生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 (2009) 竞赛, 有两组由实训基地等6名同学参加, 同学们通过实训室器件, 完成了2组越障车的组合和设计, 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 完成《工程对象组装》、《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以实训室为依托, 完成《工程对象组装》、《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被评为国家级课程, 为学生提供自学的空间, 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四) 完成实训室开放式制度制定。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开放室实训室管理制度, 同时初步形成《学生实习实训须知》制度、《实习实训安全》制度、《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和技术档案》制度等建设。规范实训室的管理, 为实训室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五) 完成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利用实训基地设备, 进行2008级10名同学的毕业设计训练工作, 同学经过自己的创新设计思维跟随教师进行防护窗等课题的毕业设计任务, 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 取得很好的成绩。
(六) 专业辐射作用。 实训基地除了满足本专业学生实习外, 还成为我院其他工科类专业学生实验、实训的重要场所, 同时进行了两届由省教育厅主办的中职教师师资培训工作, 为西飞公司培养职工30名, 取得很好的带动辐射效果。
摘要: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要求, 建设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基地建设为例, 阐述了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概况。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机电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刘家枢, 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8
[3].陈玉华.在校企合作中, 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2
一、关于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
1.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章程)2.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定
3.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调整和撤销管理规定 4.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规定 5.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6.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规定 7.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
二、关于教学仪器设备管理
1.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设备管理台账)2.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
3.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招标、投标、购置管理办法 4.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训材料、低值耐用品、易耗品管理办法 5.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6.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大型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7.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践教学耗材管理办法(含使用笔记本)8.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统计管理规定
三、关于实验实训室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1.实验实训室门牌 2.实验实训室简介
3.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 4.实验实训室教师岗位职责 5.实验实训室学生守则 6.实验实训室相关操作规程 7.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
8.实验实训室承担典型实践内容介绍(2至3个)9.实验实训室设备编号(粘贴条码标签)
一、关于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 1.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校内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实践教学单位,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实践场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实训基地的领导、建设和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
第三条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二章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与主要任务
第四条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承担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负责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工作;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逐步发展为我校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考核的重要基地。
第五条 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实训教材。2.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专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要求,制定实训计划和方案。3.按照专业岗位群的实际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技术培训。
4.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新生工作岗位的定向,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5.组织进行专业技术技能资格鉴定工作,颁发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第六条 实训基地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章 校内实训基地组织与管理
第七条 为加强实训基地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训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 作。要根据实训基地的特点和需要建立既具有教育教学特征,又具有社会专业实际工作特征的强有力的实训基地组织管理机构。要选派数量适当、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以保证实训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八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有落实的培养师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
第九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践教学制度。建立健全规范且能严格执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规程等教学文件。要建立职业技术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并具有组织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十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做到帐、物、卡相符,仪器设备维修及时,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建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和技术档案制度,实现现代化管理,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一条 校内实训基地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法令及条例,建立实训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和文明生产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四章 实训基地检查与评估
第十二条 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检查、验收制度。校内实训基地基本建成之后,学校要依据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和有关规定对各实训基地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并对实训基地运行及教学质量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评估考核制度。学校按照实训室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训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制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对其开展评估工作。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损失外,要进行批评教育。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2.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定
第一条、实训基地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度,确保教学设备和人身安全。
第二条、实训基地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实训室管理制度。初到基地工作的教职工和首次进入基地的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学校“8S”现场管理标准,经过安全教育且掌握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方可进入基地工作。
第三条、实训教师应在每学期接到教学任务3天内向教学系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耗材情况统计,并将实训设备、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具等完好情况向教学系通报。
第四条、实训教师组织学生穿戴好防护用品,有序地进入实训教室,按要求进入工位。学生必须遵守实训守则,爱护实训设备、节约使用材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第五条、实训过程中保持室内安静和整洁,实训结束后,实训班级负责做好卫生,如实填写实训室使用记录。
第六条、每学期结束要进行实训室的交接,要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第七条、实训基地设备严格执行借还手续,建立登记本,及时登记。借还时,双方当面进行质量检查。外借(包括校内、外)仪器设备以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原则,经系主任同意,主管校长批准并办理外借手续,方可借出且及时归还。
第八条、实训基地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实训教师为本实训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实训人员离开实训室时,必须关好空调、水、电、门窗,杜绝隐患,确保基地财物安全。
第九条、实训基地为教学基层单位,学校外人员联系业务,须经教学系主任同意。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3.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调整和撤销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规范实验实训室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实验实训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必须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及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做好可行性论证,避免因盲目的建立、调整和撤销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实验实训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各类实验实训室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第二章 实验实训室建立、调整、撤销的申报和审批程序
第三条 实验实训室的建立必须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凡申请新建的实验实训室,须由系一级的单位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实验实训室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实验实训室发展规划,教务处对申请建立的实验实训室进行初审后,提交主管校长审定,校长批准后方可建立。
第四条 实验实训室的调整指对实验实训室进行不涉及实验实训室新建和原有实验实训室撤销的调整,如:实验实训室的更名、实验实训室部分合并、实验实训室方向和任务变化等。实验实训室调整须由系一级单位详细说明调整理由和方案,书面报送教务处,经校长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五条 实验实训室的撤销,需要由系一级单位详细说明实验实训室撤销的理由和方案以及实验实训室工作人员的安排、实验实训室用房的处理办法、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及相关经费的处理意见等,书面报送教务处、人事处,经校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 附则
第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4.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校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提高实验实训室信息收集和报送的质量,确保统计信息真实、可靠和完整,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工作职责
第一条 实验实训室实训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是实验实训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的收集管理,及时反映实验实训室的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实验实训室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信息收集的意识。
第二条 实验实训室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第三条 各实验实训室应指定专门的实验实训室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第四条 实验实训室每年上报的信息均以学为统计时间单位。
第二章 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的内容
第五条 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内容包括: 1.实验实训室实验教学项目信息。2.专任实验实训室人员信息及人员情况。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增减、变动情况。
4.教学科研贵重仪器设备(单价20万元以上)使用情况。5.实验实训室经费信息。
第三章 附则
第六条 对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积极配合,高质量按时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予以通报表扬;对组织工作不力,收集报送信息不全,谎报虚假信息的单位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实验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将作为实验实训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之一。第七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5.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规定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本规定所指的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实习大纲的要求,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下进行。
第二条、各种实习都应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由教务处协调安排时间进行。学校其他各有关部门应协同做好有关工作。
第三条、实习的经费来源由校财务处统筹安排,并纳入经费预算计划。
第二章 实践场所的选择和实践基地
第四条、教学实习一般在校内进行。生产实习场所应首先选择与学校联合办学企业和单位。若专业无联合办学企业和单位,在专业基本对口,能满足实习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就近、相对稳定、节约开支的原则,选择技术、设备比较先进,生产较正常,对学生实习较重视,便于安排师生食宿的企业、厂、所。实践地点的确定须报主管校领导批准。
第五条、某些专业、某种性质的实习可采取学生自选地点(单位)分散实习的办法,但必须经教研室、系部研究批准后,认真组织并有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检查、考核措施和手段。
第六条、一次实习一般应在一个单位进行,如若不能满足实习要求,以当日能返回实习点或学校为原则选择几个实习点。
第三章 教学实习
第七条、课程内安排的大型集中性实践教学称为教学实习,一般为一周以上。第八条、教学实习由教研室负责人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情况和大纲要求,合理制定 出实习计划,报主管校长审批后,送系部、教务处各1份。
第九条、实习前,由各系部组织召开实习动员会,明确实习计划、目的、意义、安全、组织纪律等相关事项。实习指导教师将与实习有关的资料、实习卡片等发给学生。
第十条、教学实习以任课教师为主,任课教师有其他教学任务的应安排实训指导教师负责。
第十一条、在实习前一周任课教师应与实训指导教师一起参与教学实习的仪器设备准备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实习结束后,实训指导教师应整理仪器设备和其他善后工作。
第十二条、教学实习成绩由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测评或答辩得出。
第四章 生产实习
第十三条、到企业、厂或其它基层部门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称为生产实习,一般为1周以上。
第十四条、实习由各系部根据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学期进度安排,合理制定出实习时间,并由教研室负责人制定出实习计划,报主管校长审批后,送系部、教务处各1份。
第十五条、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检查学生的实习进行情况;与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加强安全教育,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利用实习的机会注意收集生产现场的技术资料,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
第十六条、实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应写出实习报告,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并以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核的方式可根据实习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并列入实习计划之中。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并给予书面评语,也可以请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共同参加审阅。实习队长负责组织指导教师共同写出实习总结,交教学系(部)。
第五章 实习卡片和实习报告
第十七条、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写实习卡片,记载每天实习的简略情况(如心得、收获、发现的问题),作为检查实习计划实际执行情况的依据,并为编写实习报告积累资料。第十八条、学生实习报告着重写自己的收获、体会及自己的分析、看法等实际内容。
第十九条、实习结束。学生必须把实习卡片和实习报告交给实习指导教师审阅,并评定成绩后,全部送系部统一保管和处理。
第六章、实习鉴定与考核
第二十条、学生实习鉴定以政治思想为主要内容。包含学习态度、劳动态度、组织纪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习鉴定时,由学生先作出自我鉴定或小结,实习单位给出鉴定意见并签署盖章。
第二十一条、实习成绩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的考核:实习期间若进行理论授课,由理论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在实习中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出具书面试题进行,成绩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计入学生档案。
实践部分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中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实习卡片、实习报告,实习中的纪律和表现情况,现场指导人员意见和实习单位出具的鉴定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第二十二条、实习指导教师应于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将考核成绩及实习鉴定送系部,各系部应将学生实习成绩及时报教务处。
第二十三条、未按时交实习报告的学生,或病假、事假总计占实习时数的1/3。或无故旷工累计为2天的学生,考核成绩不及格。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按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实习纪律
第二十四条、学生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学校、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遵守学校与实践单位签定的有关合同、协议,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有违犯,实习指导教师应及时进行教育,帮助改正。并书面报系。对情节比较严重的,实习指导师与实习单位领导研究后可停止其实习。并限期返校,听候处理。
第二十五条、学生在实习期间,原则上一律不准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需请事假或病假的,须持有证明,经实习小组或实习指导教师签注意见,经系批准,才能离队,并按规定补实习,否则,按旷课论处。第二十六条、实习学生应爱护现场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使用仪器,未经现场指导人员许可,不能擅自开动机器和使用仪器,如经现场指导人员许可,也必须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否则发生损坏事故,将追究责任,并给予适当处理。
第二十七条、实习未结束,不得提前离队。
第八章、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第二十八条、实践教学质量由系部、教务处、共同进行监控
第二十九条、教学实习在结束时由校督导室不定期派督导员对实习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实践教学管理所属系部,以便在下次实习时进行改进。
第三十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由学校、教务处、系部不定期派人到学生所在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单位进行巡视检查,掌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情况,并针对掌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实践所在企业、单位、厂、所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次实践教学时进行改进。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6.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规定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资源优势,促进实践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实验实训室资源进行实验、实训、科研等活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规范并有序地做好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开放的意义
第一条 实验实训室面向学生开放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条件,不仅是对学生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实验实训室都要对学生进行开放,提高实验实训室开放率和开放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实训室的资源效益。
第二条 全校教学管理各环节应重视实验实训室向学生开放工作,把实验实训室开 放工作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实训中心和各教学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或创造必要的条件,统筹规划,鼓励实验实训室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开放。各实验实训室应本着实践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开展实验实训室开放工作。
第二章 开放的形式
第三条 时间开放 实验实训室利用课余时间对外开放,学生、教师可到实验实训室先行预约。
第四条 实验实训项目开放 针对每门课程的实验要求和集中的实训课程要求,由实验实训室拟定该门课程必开的实验实训项目和选开的实验实训项目。学生必须完成必开的实验实训项目,并且从选开实验实训项目中选做,达到本课程要求的实验实训学时数。
第三章 实验实训室开放的内容
第五条 实验实训室开放内容要贯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开放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实训室所承担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综合性实验实训是指实验实训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实训;设计性实验实训是指给定实验实训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实训。
(三)小发明、小制作等,由实验实训室拟定题目、方案,向学生公布。
(四)学生自带的实验实训项目。
(五)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
(六)教师的科研课题。
第四章 开放的实施方案
第六条 实验实训室开放工作,在分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协调组织,充分发挥教学单位和实验实训室的管理作用,教学单位直接负责本单位的实验实训室开放工作,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 由实验实训室拟定相关课程的必开和选开实验实训项目,每学期向学生公布开放的项目。
第八条 不属于实验实训室公布范围内的实验实训项目,由实验实训者制定实验目的、步骤、方案等,向实验实训室申请,由部门领导审核。
第九条 开放实验实训教学所需材料(科研课题除外)由实验实训室提计划,经系 部批准,由教务处统一采购。
第五章 开放的要求
第十条 各开放实验实训室应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实验实训内容做好实验实训准备工作,在实验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并做好开放情况和安全等方面的记录工作。
第十一条 学生在进入开放实验实训室前应预习、阅读与实验实训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做好实验实训实施方案和有关实验实训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 学生进入实验实训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学生在实验实训项目完成后,对实验实训项目的创新点、实验实训数据采集记录、实验实训操作过程、实验实训结果、收获与体会等进行认真总结,把实验实训报告、论文等提交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室应及时总结和做好成果收集和论文推荐工作。
第六章 鼓励与奖励办法
第十四条 学校每年评选一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成效突出的开放项目作为优秀项目。
第十五条 各实验实训室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部门的实验实训室开放实施细则。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
为切实做好实践教学过程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强化“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一条、实习实训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实习实训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要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第二条、学生到车间实习实训,不准穿拖鞋、凉鞋,不准戴围巾、手套,男同学不准穿短裤、背心,女同学不准穿高跟鞋、裙子,要戴工作帽。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第三条、学生实验或实习,必须有教师或实验实训室技术人员在场指导。每学期的第一次实验实训课,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第四条、车间里的电闸、开关、配电柜等不准随意乱动,以防造成停电短路事件及人身设备伤害事故。
第五条、实验实训室的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行车等,应做好验收、年检等工作,并指定专人持证上岗。对上岗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实验实训室需建立特种设备运行档案,确保安全实验。
第六条、实验实训室必须按规定配齐对口、专业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位置,周围不得堆放杂物,注意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并建立记录制度。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整洁。
第七条、不准在车间内追逐、打闹、喧哗、窜岗和抽烟等,以免造成事故或影响他人工作
第八条、实验结束后清理好各种器材、工具、资料,切断电源,熄灭火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对易燃物品、纸屑等杂物,必须清扫干净,消除隐患。
第九条、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和每学期放假前,校(系)应进行例行的安全检查,平时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十条、如发生事故,要保持冷静,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2012年9月
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统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设备统计是指学校各管理部门和统计人员对学校各类教学实训设备按月度、季度或进行的设备状况、设备利用及使用效果方面的统计和分析,设备统 计工作是教学实训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理顺设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发挥设备统计工作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 职责范围
第二条、各系部应设专职或兼职设备统计员,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条、教务处是学校教学实训设备统计管理的职能部门,各系部统计员负责设备使用原始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并报送教务处;教务处负责设备故障、维修方面的统计管理。
第三章 统计工作任务
第四条、设备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对设备管理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信息的选择、收集、加工、分析和反馈,以便考察分析、研究提高教学实训设备管理工作,其具体任务是:
1.统计学校拥有的各类教学实训设备的数量及其变动情况,2.统计设备的使用率,反映设备利用程度和效率,为教学安排与制定提供依据。3.统计设备的故障率,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教学实训设备采购提供参考。4.统计设备的运转、消耗情况,整理并积累使用各项数据。
5.统计设备维修情况及效果,为实验实训室维护提供依据。
第四章 统计报表的管理与规定
第五条、各系部报送的统计报表要求书面与电子版各一份,书面报表必须经系主任审核签字并留一份备查。
第六条、统计报表数字要准确,字迹要清晰,做到不虚报,不漏报、不迟报。第七条、各系部要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档案化,各类原始资料保存期一年,各类统计报表保存期五年。
第八条、如果审阅人员发现统计数字有误,要通知责任者本人及时更正。第九条、统计人员应在月初5号前将上月设备管理统计资料统计完毕 第十条、每季度教务处负责组织对各系部的设备统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评定。
天津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3
【关键词】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任务驱动;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O42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39-0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科并举的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是山东省特色专业、示范专业。近年来,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
一、当地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
由于莱芜市确立了“钢铁立市”的发展战略,加大了钢铁冶炼与自动化方面的人才需求,人才需求方面出现结构失调状况。
1.在知识结构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这一行业中,掌握传统加工方法的人很多,而掌握新技术的人却很少,既懂传统的加工方法又掌握现代新技术的人就更少了。
2.综合能力方面:有理论知识,能阅读英文资料、懂电脑、会维修进口设备的复合型人才非常抢手,而一般科室管理人员基本饱和。
3.在人才结构方面:企业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奇缺,虽然我市引入部分人才,但面向基层的仍很缺乏,仅莱芜市近4年内将新增机械加工方面的从业人员6000人。
二、建设目标
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购置设备、培训师资,达到如下建设目标。
1.使本专业实训基地成为具有教学、科研、生产等功能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使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
2.使本专业实训基地成為我市各职业学校、企业和再就业培训的资源共享型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3.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即服务于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加工,把教育的投入变为产出化投入。
三、建设思路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要为本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服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机电一体化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建设实训基地。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要实现资源共享和发挥示范作用。以服务本校为主,与全市职教中心、职业学校和周边市县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业共享资源,向社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产品加工、职业技能鉴定等内容。
3.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效果与水平,通过培养、引进、兼职等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管理规范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主要举措
1.组织保障。成立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快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进程。由院领导担任组长,设立实训基地管理办公室,加强实训基地常规化管理。
2.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实训基地正常运行
(1)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严格审核基地建设方案,在技术上保证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规定的建设内容。
(2)学院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强基地建设资金的管理,加快实训楼的建设步伐。
(3)建立基地建设验收制度。设备购置、安装后要及时进行设备的验收和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
(4)加强实训基地的运作和设备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以保证实训基地的设备正常运行。
(5)为了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在严格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的前提下,按市场价格收费,用于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共享时对共享单位和个人收取适当费用,收费标准以基地使用成本计算。
3.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1)成立校企合作公司。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果条件成熟,与合作企业合资成立校企合作公司,本专业相关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参与企业运行,以法律形式保证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制订相应的公司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与生产效益。
(2)鼓励教师与企业密切联系。学院出台鼓励文件,促进本专业与企业分厂或车间、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结对子”活动,为教师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创造条件。
(3)继续完善“订单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成后,增加合作企业数量,进一步发挥职教集团在本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4)完善生产任务驱动模式。引入企业长线产品的生产任务,将产品加工作为生产实践教学典型教学项目,在实训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生产加工任务,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目标。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5)强化本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提高本专业为企业提高利益的能力,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确保实训基地高效正常运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为此每年将派出3-5名专职教师或实验实训管理员,围绕实训和教学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按照上述思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已基本建设完成,陆续开展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参观实习等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还辐射了相关的中专学校,为其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占顺.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1)
[2]马连华.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 2009,(29)
[3]周玲.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11)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4
所谓“教、学、做”三位一体, 简单来说就是变实训室、实验室为教室, 变教师为导师,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工作页或任务书为学材, 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为目的进行的教学改革。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大多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实践教学中, 学生往往学不到实践技能。现象及分析其原因如下:
2.1.1 实训基地 (硬件) 条件较为薄弱。
实训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必要前提。因此需要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设备的构建。加之原材料、耗材成本高, 一些实训中不得不用木头、毛竹等来代替钢、铜等工件, 这就影响了实训效果, 同时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浪费现象, 因而也增加了实训成本。因此, 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是关键。
2.1.2 实训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现实。
目前, 各出版社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日趋市场化, 只重销量不重质量, 导致很多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现实, 甚至错误诸多。
2.1.3 实训课课堂教学方法呆板。
很多院校将“教、学、做”一体化操作为简单的把教室搬到实验室、实训室, 也就是传统的现场教学或者参观性实习, 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1.4 实训教学的考核体系不健全。
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训教学的考核办法, 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导致学生在教学中不重视。
2.1.5 教师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低下。
大部分的教师在大学里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 也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 因此在教学中办成普通教育的“压缩版”。
2.1.6 实践教学组织上落后。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分组进行, 对于学生单人计算, 浪费了学时;后者实践教学所有学生集中上, 变成了参观性实践。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设计
3.1 实训基地硬件建设投入
第一, 学校投入专项资金, 并持续投入设备维护、耗材专项资金。
第二, 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 依靠企业捐赠来校企共建实验室、实训室。
第三, 变消耗性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生产性的实训基地, 利用真实的职业环境实现实践教学的同时产生效益, 形成可持续自我发展的实训基地。
3.2 实训基地布置规划
第一, 按照企业的生产车间布置实践教学基地, 实现校内培养和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第二,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备, 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有的高职院校采在实训基地采用无线摄像头和投影技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可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观摩效果, 提高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
3.3 完善实践教学软件建设
第一, 完善实验室、实训室管理制度。
第二, 加强过程考核, 以督促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多元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从团队协调能力、工作严谨态度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第三, 针对实验室、实训室设备设施和课程实践教学开展需要, 完善工作页、工程任务书、工艺卡、实验实训指导书等学材, 为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奠定必要基础。
第四, 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 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教材以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为纲目, 以企业的工作标准为考核标准, 以企业的实际任务单和工艺卡为学材。使教材符合行业企业工作实际, 符合高职学生教学需要。
3.4 科学组织安排实践教学
可采用多项目同时开展的方式, 避免实践教学组织上的浪费学时或者参观性实习。在此期间, 可利用伙伴教育的方式, 设置实训小先生辅助多项目同时教学。让先学会的同学, 带动后学的同学, 最终导致所有同学学会的目的。也有部分学校采用实训室开放的方式, 课上教师演示性操作, 课余时间学生分组练习, 提高了实训室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 或者超市性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
3.5 师资队伍配套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队伍。作为高职院校, 应该让专业课教师深入实训基地锻炼与培训学习, 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 才能有效发挥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的作用
摘要:现在的高职教育已开始重视人才的能力培养, 改变“脱离实际、教非所需、学非所用”的课程模式, 提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本人针对教育部十六号文, 结合针对高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提出了配套实训基地建设的设想与方案。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49-50.
物流实训基地 篇5
因物流专业自身的要求,以及拓宽我们的视野,再一次,我们物流专业的同学参观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实训基地。
该学校主要面向为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构建了行业发展所需的物流装备应用、物流运营技术、物流数字信息技术、物流装备后服务等专业群,开设了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27个专业。在实训基地,我们主要参观与了解了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及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的模拟沙盘。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系统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节约用地、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差错、提高仓储自动化水平及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素质、降低储运损耗、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积压、提高物流效率等诸多优点。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内,老师仔细讲解了设备和设备操作。整个仓库虽然小,但是高度与真实仓库的高度是一致的,只是宽度有所减少,一入眼的是一个高大的货架以及前面的巷道堆垛机,货架是高层货架,共4列18排12层,货架的设计是立体仓库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立体仓库面积和空间的利用率。堆垛机是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核心设备,通过手动操作、半自动操作或全自动操作实现把货物从一处搬运到另一处。它由机架(上横梁、下横梁、立柱)、水平行走机构、提升机构、载货台、货叉及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巷道堆垛机是两列存取的,前面是载货平台,周围装有监控装置,竖着的两个监控托盘密度,对角两个监控是否有货物阻挡,横着的两个监控货物高度,背后的两个监控是否有托盘。堆垛机移动需要立柱,立柱两侧是一排有一定间隔的认址片,其作用是认址,定位。立柱有行走直升装置,电梯设备。随后,老师介绍了出入库的输送设备,并演示操作了一遍,巷道堆垛机可以单机操作,也可以联机操作,单机操作下,操作人员需随时站在巷道堆垛机上,操作并不复杂,其中有个应急按钮,它的作用是使监控失效,在货物坍塌的时候进行操作。联机操作时,需要启动服务器,管理机,监控机,均是启动某项软件,此时,就不需要工作人员,另外,还有触摸屏操作。AGV小车是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输送工具,根据其导向方式分为感应式导向小车和激光导向小车。此实训基地的AGV小车可自动进行也可手工操作,老师为我们演示了一遍,小车后的横杠围绕着小车,避免撞击硬物,充分保护小车的安全。
参观完自动化立体仓库后,我们来到了户外,观看叉车的操作,叉车有电动和以柴油为燃料发动两种,在一般的仓库中,都以柴油为燃料进行操作的居多,老师发动叉车,从怎么装货到怎么卸货,都演示了一遍,并且,叉车的倒退操作远比前进操作多得多,还有叉车装上货后需要抬升一定的角度,避免滑下。
完毕,我们来到了另一处场所,这里是一个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的模拟沙盘。以1:400的比例缩小,上面所有的物流设施都一一展现了出来,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港口的一系列货物运输设备,货代公司等等。此时另外一名老师为我们讲解,还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从原材料区的原木一路运送到家具厂,再有多个加工区,半成品区等直至成品,其中还展现出信息流和实流,让我们了解是怎么运行的。
参观结束,我们进行了软件的操作,软件操作的内容很多,从建立管理员开始,管理仓库,清点管理货物,派遣货车等,慢慢地,对这些有了一定的认识。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67-01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使其具备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实现实训教学是必要前提。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的内涵核心,并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实训教学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就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1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结合之路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有长远发展眼光,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投入,按科学发展观,依据学校所设专业,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走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建立模块式实训平台,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推动一个模块一个实体,使实训基地按社会实体化运行。实训基地既成为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职业岗位技能的场所,又成为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前沿技术,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调研、科研的阵地,还可以根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担负起职业教育、职业培、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的职能,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
2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力求校企双赢互惠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一种补充它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不足、专业设置不全以及指导教师短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行业及社会的需求,选择与专业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办学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优势互补、双赢互惠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根据实训环节教学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遵守,以保证教学实训环节顺利的进行。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可以加强校企联系,了解行业生产发展信息,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利用高职院校科研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盘活教育资源,搞好增收创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各院校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省资金的有效措施,是构建节约社会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固有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资源得到互享。
3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培养人才质量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关键。要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生产管理知识面广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单位,了解教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行业生产和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教学带来行业生产的发展动向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信息,还可以带来行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信息,对本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考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加强实训教学软件建设,严格实训考核程序
实训基地建好了,硬件齐备了,要想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为其安装丰富实用的软件—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实训基地要根据专业需要建立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训教学文件和相应的质量管理、评价规范与考核体系。指导教师实习前要安排好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要严格实训教学的考核确保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先、课时津贴发放依据,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学生实训成绩评定办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考核,实训结束时,各实训基地要成立实训考核小组,负责评定学生实训成绩。考核人员应严格公正,认真履行责任。凡被评为实训成绩不及格者,一定要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搞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发展的形式,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具有活力,实训教学质量才能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7
2005年7月,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职教腾飞, 实训先行”的建议。而目前实训基地建设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客观地说, 要想办好职业教育, 就要充分认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只有切实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更好的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现代企业中信息技术与管理结合, 计算机与网络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人才必备的技能, 也是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 大部分中职学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十分薄弱。其主要表现是:不会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未掌握, 局域网络连接与组网络技术只是停留在理论上, 实训的机会不多甚至有的学生连简单的网线都不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资金不足, 对新开设专业的投入无能为力, 有网络设备也是老型号且数量不足。其结果是:学生只会说、不会做。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工作不能迅速上手, 这对于目前用人单位的“上岗即可用”的要求相差甚远, 学生一旦进入企业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所以, 这又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专业学生毕业时就业质量差或是找不到对口工作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分析与调研,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完成人才需调研报告;系统设计、制定计算机平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综合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进一步明确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岗位培训目标, 以职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 增加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 使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更有针对性, 提高毕业生从业上岗的适应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
建设计算机网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即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生产、技术服务、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共享型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
1.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实际操作的平台, 使毕业生走出校门就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技术要求, 为成功就业提供保障。
2.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 必提高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贴近计算机网络企业的需要。
3.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校企合作, 实现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建立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为毕业后在就业市场竞争增添关键的砝码。
三、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有:交换机实验, 其中包括两层交换和三层交换;路由器实验;服务器实验;无线局域网络实验;网络防火墙实验;国际互联网接入实验。
四、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硬件设备
校内网络实训基地建设需要的硬件设备有:设备管理控制器RG-RCMS-8、路由器RSR20-04、模块SIC-1HS线缆CAB-V.35DTE-V.35DCE/POS26-POS26/1m、交换机RG-S3760E-24、交换机RG-S2628G-I、防火墙RG-WALL1600-CC、无线APRG-AP220-SE、无线控制器RG-WS3302、无线网卡、适配器RG-E-130、交换机柜、实验台、控制台、投影机或大屏幕液晶电视机、实验座椅。
五、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功能
校内网络实训基地既可以是仿真实训基地, 可以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又可以是“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 它的功能既可以确保学生就业上岗之前在校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又能为合作企业“生产产品”。学生不仅在实际操作水平上能实现质的飞跃, 更能确保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练就一套过硬的本领, 符合企业“上岗即可用”的用人要求, 毕业能到企业顺利工作。这不仅能顺利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而且确保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今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而现有校内实训基地不足的情况下,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 可以实现校企双赢局面。聘请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 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参与实训室建设、参与计算机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 创建由学校、企业、行业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校企联合制定《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校企联合办学共享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一:“项目引领, 引企入校”。将企业引进学校, 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 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 创建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样就可以在校内实现“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是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创建企业工作环境。
可以采用“下企业顶岗实习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的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大致要采取如下三种:
第一, 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始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两至三周, 亲身体验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 这已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实习后, 学生回到学校, 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 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第二, 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 一半在学校上课, 一半去企业顶岗实习, 按学期或学季轮换。
第三, 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 顶班劳动, 工余学习, 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实现理实一体化学习。
总之, 中职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这也是中职教育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实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的一个良好途径, 也适应了企业“上岗即用”的用人要求。
摘要:中职计算机网络“仿真—生产”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这也是中职教育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实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的一个良好途径, 也适应了企业“上岗即用”的用人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中职学校,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6]15号) .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 (人社部发[2009]8号) .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8
1 构建新的实训基地体系
学校在深入研究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的基础上, 组织校内校外专家, 深入调研, 科学论证, 顶层系统设计, 实训基地主体建成了具有工厂模式的生产仿真型、虚拟型的校内“梦想 (仿真) 集团公司”。这个集团公司是学校一体化实习实训基地的重要支撑, 也是实现“教学生产化, 生产教学化, 学校工厂化, 工厂学校化”、推进产学深度结合、构建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该集团公司的运行管理模式是校领导兼集团公司经理, 各教学系与各总公司一一对应, 系主任兼公司经理, 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兼任各分公司经理, 专业带头人兼公司项目工作室主任。集团公司下设锐步电子科技、计算机应用、精准机电科技、人本社服等4家总公司, 分别为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机电工程、社会服务工程等4个教学系18个专业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对接平台, 集教学、生产、科研、实习、实训于一体, 形成了基地内“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局面, 学校形成工学一体化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
2 搭建实训基地对接产业平台
通过学校对接梦想集团公司、各系对接各总公司、各专业对接各分公司, 实现了双向链接, 构建以公司化人才培养体系, 建成横向多元化、纵向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构架。学校建立了电子产品开发、电子技能、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广告设计、数控加工等5个工作室与68个一体化实习实训室, 分别对接各专业的工作项目, 实施了教学与工作现场的一体化运行, 根据企业创新方向, 导入真实的生产项目, 在公司完成项目和相应的教学任务, 形成了对接产业、服务产业、产学结合的工作平台, 使教学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并带动专业建设。同时使得校内的实训基地形成了资源优化共享, 集教学、生产、科研、实训于一体, 合理配置资源, 集约式发展, 真正为企业做到“打包配送”人才, 建立企业的“人才超市”。
3 建设与实际工作相关的一体化实训室
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 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 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工学一体化实训室作为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的场所, 其功能定位能实现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
实训室的建设按照“足够、配套、高效、共享”的原则, 设计实习实训的硬件设施。我们将它设计为以下功能区域: (1) 讲授及讨论区:教师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现场教学, 形象生动直观地讲解技术原理、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该区域可进行理论讲解及小组分组讨论。 (2) 操作区:学生在该区域根据工作也得内容进行相关实际工作操作。 (3) 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在某些课程实践中所制作的作品, 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 资料查询区:配置若干专业书籍、报刊、杂志、联网信息查询电脑1-2台, 供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或课后查阅。 (5) 储物区:用于存放设备、工具、量具、配件、材料等。
以电子产品生产一体化实习实训室运作模式为例介绍。对已经研发成功的产品、引进的产品, 根据订单和客户要求, 组织专职教师、企业专家, 编制产品的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工装标准和管理标准, 分别编制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 分别实施原材料、工装准备和教学设计工作;由参加实训的学生担任员工;实现学生员工化;由企业专家或双师型教师担任生产的组织和管理者;将整个真实生产过程与教学实训过程一体化, 并按照作业流程、岗位标准、工序检验和入库检验标准对工作过程实施质量控制、工时控制和产量控制, 按照教学流程、师生岗位标准、教学检查标准实施学时和进度控制, 使学生置身真实企业工作环境, 体验职场和企业文化的氛围, “教、学、做”合一, 实现“零距离”就业。
4 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建设
引进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 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 加强在教学、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品牌意识等方面的内涵建设。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设置内部布局实习实训室, 使学生校内就非常方便能够置身于职场中,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养成。创造更加真实的工作场景,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企业化运作, 引进企业文化、规章制度, 培养学生职业操守、练就职业素质。充分利用走廊的可利用空间, 进行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实训用品、产品、师生作品的展示。利用墙壁, 张贴挂图、产品介绍, 学生置身这样的环境中, 耳闻目染, 易于提高兴趣。
通过对我校校内的实训基地的运行探索, 使得我校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生产化, 生产教学化, 学校工厂化, 工厂学校化”的四个化建设目标。
摘要: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 从企业中的真实案例中提炼出的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学习, 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要求的“无缝”对接。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9
1 建设“学校- 医院- 社区”综合一体的护理实训基地的基本内容
1.1 确定基层护理人才培养的内容
实地调研:首先, 研究团队在掌握社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 定义社区基层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 初步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强度、评估和考核指标等。其次, 研究组成员对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服务人员和辖区居民进行深入调研, 掌握了基层卫生机构服务现状、服务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居民接受服务的能力、意愿和满意度以及基层护理人员能力建设的需求和方向。
拟定培训方案:结合川北医学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东北社区的特点, 建立因地制宜的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确定实训基地师资。首先, 由研究者成员对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分批在附属医院 (含非直管附属医院) 内科、外科、急诊和感染病科进行1~3 个月的护理临床培训。其次, 在川北医学院或原单位对其集中进行教学基本环节、方法、手段等内容的教学技能培训。同时, 由研究组成员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培训人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并对培训人员进行绩效考评。川北医学院聘用考评合格并符合基本条件者为实训基地师资。
1.2 护理社区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
管理机制:护理社区基地建设管理机制对提升护理教育质量至关重要[4], 建立完善的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机制是护理实训基地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行政事业单位, 运行经费为财政全额拨款, 政府主管部门 (卫生局) 现已将支持高校人才培养纳入常规工作范畴, 对于基地人员承担教学任务纳入单位目标考核内容和个人薪酬分配内容。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学质量考评。
运行机制:以所在社区负责人为实训教学的管理教师, 统筹安排基地内护理实训任务;再由学校指定一名教师为社区实训的负责老师, 主要负责协调学校教学课程和社区实训任务并负责学生的安全;研究组指定两名专家为监督教师, 全程监督社区实训教学的开展。
1.3 护理社区实训基地的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将2010 级、2011 级、2012 级本科护理班学生全部纳入研究对象。2013-2015 年, 在其第3 学年第1学期, 以班级为单位分组, 分为10 组, 分批次地对其进行护理实训基地教学。
教学内容:在专家的指导下, 参照应用4 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教学计划, 研究组成员、学校负责人、社区实训基地教师共同商讨制定实训教学计划。社区实训基地根据实训计划安排社区护理实训任务, 在第3 学年第1 学期对护理本科学生进行社区实训。对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 (1) 基本医疗服务内容、方式、管理模式; (2) 公共卫生服务与应急; (3) 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疾病筛查、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的早期识别; (4) 居民健康促进; (5) 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指导。由实训基地负责人每周六上午安排护生进入实训基地, 每次为5 学时, 任务全部由社区卫生中心承担, 总计100 学时, 实训时间为一个学期。
考核计划:由学校教务处依据研究组成员、学校负责人、社区实训基地教师共同商讨制定的实训教学计划来颁布统一的考核方法。同时, 学校教务处也将其纳入教学和实习基地医院范畴, 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教学考核和质量控制, 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卫生行政主管。
2 建设“学校- 医院- 社区”综合一体的护理实训基地的效果
三年来, 护理本科学生协助社区护士共同完成了所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并在实训基地教师的指导下以组为单位对社区居民进行家庭访视, 并对各社区实训基地的居民免费开展了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疾病筛查、急救知识普及等工作;与社区实训基地工作人员共同编写社区各类常见病、多发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开展了“社区护理嘉年华”系列活动数十次, 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健康教育, 并发放各类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开展了留守儿童身心援助系列活动以及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为社区老人和儿童进行疾病筛查、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同时, 三年来, 护理本科学生已完成了多项社会调查: (1) 绵竹市城镇居民卫生需求及社区干预对策探讨; (2) 高学历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 (3) 南充市四高校食堂满意度调查; (4) 不同层次护生实习前后适应情况调查; (5) 高学历男护生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规划调查; (6) 南充市各高校大学生出勤率现状调查; (7) 农村居民农药中毒预防与相关急救知识调查;等等。同时, 在收集资料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在研究组、学校、社区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了论文的选题、撰写、投稿、发表。三年来, 护理本科学生成功科研立项十余项, 已发表论文60 余篇。相较于社区实训前, 其科研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3 讨论
3.1 有助于本科护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校- 医院- 社区”综合一体的护理实训基地的构建是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3]。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构建社区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出既适合于临床专科护理又能够为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服务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社区实训基地的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 弥补了传统“学校- 医院”护理实践模式的缺陷, 让护生在学习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内容、方式、管理模式的同时为社区居民开展家庭护理、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等工作有利于培养护生全面运用护理专业知识的能力。社区实训基地的构建以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立足点, 让护生在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的过程中, 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 有利于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和灵活应变能力的培养。社区实训基地的构建让护生全面熟悉基地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需求, 指导护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调查, 培养护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护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校- 医院- 社区”综合一体的护理实训基地的构建有助于挖掘护生潜能、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3.2 有助于社区基本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 社区护理将成为21 世纪的护理发展方向, 中国将有一大批护士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 社会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需要更多的高级社区护理人才走进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疾病筛查等工作。而目前, 国内面临的社区卫生服务形势十分严峻, 许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高级社区护理人才的匮乏, 导致社区日常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从而加重了各地区之间过度医疗和医疗资源不足的不平衡现象。“学校- 医院- 社区”综合一体的护理实训基地的构建, 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 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作用和功能, 为社区进驻了大批高层次的社区护理人才, 为护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的同时也为社区带来了大批护理人才资源, 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3.3 有助于护理实训教育方法的创新和完善
当前, 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不断变化, 社会对基层社区卫生保健需求大幅增加。各高校已面临着开展社区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需求,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和社区卫生的工作方法技能纳入到社区卫生教育工作范围, 关乎学校的顶层设计。构建社区实训基地、开展社区护理实训的实践过程中, 不仅提升了护生自身能力, 也开拓了护理教育专家的视野, 让护理教育专家更清楚地了解社会对护理实践教育的需求, 对护理实践教育改革的方向有更明确的定位, 促进了护理实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完善, 对护理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 实训基地构建过程中, 有助于护理教育专家立足中西部地区发展特点、借鉴现有经验和模式, 提出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基层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健芝, 胡丽, 于小华, 等.学校-医院-社区联合型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在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 (3) :119-121.
[2]盛云玲.高校医院社区护理定位现状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 (19) :53-54.
[3]林梅.学校-社区-医院联合共育实用型护理人才实践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22) :2072-2073.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10
1 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内涵与特点
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基地是指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的既在校内又在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基地是既能满足学校实习实训教学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生产创新需求的教学生产基地, 学校通过到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训, 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以及学生订单培养式就业;企业通过实训基地完成基地建设、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环节,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的社会局面。
2 校企合作校内及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的现状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目前是华中地区唯一拥有数字印刷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 与武汉彩峰数码图文快速输出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实行“五个共建”, 即共建专业、共建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具体内容见表1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表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该实习实训基地是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利用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经营、社会影响力建立的互惠互赢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是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夯实具有数字印刷技术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为培养、培训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面向数字印刷及其相关专业, 建设按照“全面规划, 分步实施, 逐步完善”的思路, 陆续建成印后工艺设计室、数码摄影工作室、包装测试室、电子制版实验室、打样实验室、色彩管理实验室和产品陈列室等。该基地设施齐全先进, 功能多样, 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 具备社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区域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3 实习基地的具体开发与构建
通过以设计工作室为纽带, 扩大合作企业范围, 强化校企深度合作, 将企业真实项目引进工作室, 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 实现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 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进一步加强与武汉彩峰数码图文快速输出有限公司的深层次合作, 将企业生产线引入校内实训基地, 实现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实训指导书;以学生为主体, 按照“做中教, 做中学”的原则选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设计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企业参与的实践环节考核方式;校企共同制订集技术与艺术设计于一体的数字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教学大纲。
“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能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与职业训练功能, 能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训。具备齐全的满足职业训练所需的设备配置与足够的工位, 以保证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并且所购实训设备是目前社会普遍使用且三五年不会落后的, 以保证学生在校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该专业目前已建成的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包括数字印前、制版工艺、印刷包装技术、印刷包装检测、模拟数字出版等实训单元, 包括编辑设计、印前图文处理、数码印刷、数字制版流程、印刷、印后加工以及印刷质量检测等印刷技术的整个流程, 在国内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中具有领先地位。并且通过进一步增设媒体创意与制作分室:艺术品的特种仿真工艺复制与制作, 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 目前实训室在做很好的尝试, 取得一定的效果, 设备上投入, 包括原稿摄取与制作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等, 所需经费100万元, 2009年年底已经完成。目前可拓展各种艺术品的仿真复制工艺和技术。升级数字设计工作室:数字印前技术是印刷技术的核心之一, 目前实训室的印前设备在设备精度、设备台套数、设备功能上能满足专业方向、专业群发展的需要, 投入经费50万元, 2009年年底完成建设。已经添置电脑20台、高端图像扫描仪2台、高精度大幅面平台扫描仪1台、印前处理工作站1套、数码印刷系统1套等。目前可同时可满足平面设计、电子出版、编辑出版等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增设制版工艺分室: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正被行业迅速应用, 传统制版工艺正逐步被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流程所替代, 由此, 需提升制版实训条件。投入经费30万元, 2010年年底完成购置海德堡数字流程1套、色彩管理软件、硬件2套、拼大版、直接制版系统1套, 建成后可服务于该专业群“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印前技术”、“色彩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训任务, 承接校内外的相关培训和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技术开发。新建印后工艺工作室:新建印后工艺工作室承担本专业大部分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实训教学, 如印刷媒体基础、印刷原理与工艺、胶印机操作、印刷设备、印后加工工艺、印刷生产实习等, 目前在设备先进性、设备台套数等方面滞后。通过投入经费50万元, 2009年年底完成计划购置海德堡四开四色印刷机1台、国产单色印刷机1台, 另寻求企业捐赠, 建立完善的印刷技术中心。建成后可服务于该专业群大部分专业大量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训任务, 承接校内外的相关培训和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技术开发。
4 实习基地建设的保障与发展
4.1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提高该专业办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引进大量先进的精密仪器和贴近企业实际的实用设备。该专业拥有教师24人, 其中, 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6人、硕士学历13人。同时积极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为使中青年教师跨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逐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 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爱岗敬业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具体如表3所示。
4.2 基地建设的资金保障与激励措施
该院对参与基地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将给予奖励:学院将设立专项奖励资金, 根据教职工参与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作出的贡献, 分级别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对在基地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 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先选优等活动中, 将予以优先考虑;不断面向全国招聘高素质专业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 预计每年引进“双师型”教师2~3名;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与企业联合, 从企业外聘和引进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与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联系, 掌握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经费来源于上级拨款、学院自筹、社会捐赠。资金合计投资723万元, 其中, 投入713万元用于实训基地硬件建设, 投入4万元用于教学团队建设, 投入3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方案 (含课程体系) 创新建设。
4.3 实习基地立足本校辐射社会功能
该院实训基地, 不只对该院学生开放, 同时还可对共享学校和社会开放, 接受其他院校师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或向社会提供服务。例如:再就业培训, 为企业的职工提供职业技能的培训等,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它主要实现以下社会服务功能:为该院与共享学校学生实训课程提供场地与设备, 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 为该院及共享学校学生, 为社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利用自身技术与设备的优势, 为社会企业从事加工与技术服务, 提高基地技术水平;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为企业人员的培训提供条件。作为企业培训职能部门的延伸, 实行订单式教育, 同时促进实训基地知识的新陈代谢;为数字印刷技术、装潢设计类专业教师进修提供培训;创建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到专业实训室参加有偿的勤工俭学专业实践, 既增加了专业实践的机会, 又达到了勤工助学的目的。数字印刷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立和运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水平。
5 结 论
高职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更加贴近职业教育的本质, 充分体现艺术专业与职业教育结合的特点, 通过与社会、企业等资源的共享缓解了学校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通过实习实训、订单培养等手段解决了学生学习、就业的问题, 为企业培养了实用性人才, 具有极强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摘要:高职实习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开发与研究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对倡导产学研相结合,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充分发挥基地对所在地区的辐射作用, 通过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印刷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研究, 对建设湖北省内领先的示范性、开放型、共享型实训基地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生产性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欧亚梅.基于“双元制”教育模式的高职数字印刷专业教学与实践——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 (31) :32-33.
[2]廖建军, 杨喜生, 叶勇军.设计艺术类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3) .
[3]孔玲君, 姚海根.新建数字印刷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出版与印刷, 2009 (1) .
[4]潘春利, 侯霞.一体、两翼、三结合——探索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0 (9) 154-157.
[5]陆云帆, 蒋方纯.高职教育改革中生产性实训与课程群建设联动关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5) :173-174.
生产性实训基地初探 篇11
【关键词】生产性 ; 实训基地 ; 课程体系 ; 评价体系 ; 建设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05-01
根据辽教发[2011]120号文件,2012年辽宁省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遴选工作,在大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我校成功申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建设需求
紧紧围绕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根据地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使专业建设更好的满足汽车制造和维修产业集群用工需求,我们急需解决很多问题。
一是专业设置不够细化;二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三是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形成所谓的“会干不会教”的局面,仍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四是生产性实训条件不足。学校原有的實训基地建设,只是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而不是按照生产性要求建立,很难建立真实的生产场景、环境和条件,使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不足,距离生产岗位要求有较大差距。
综上所述,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企业生产实际相一致的实习实训场所,创新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目标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尤其在加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以“面向企业、立足岗位、优化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为指导,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创新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实现以生产型实训基地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设过程
围绕建设目标,全面实施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专业调研与论证
安排专业教师深入汽车“4S”店、汽车维修企业,系统开展专业调研,制定工艺流程,使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紧跟市场需求,与生产岗位充分对接。
(二)专业委员会建设
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聘请汽车工程学会、行业、企业、协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专业实训室建设
充分开展市场调研,以汽车后市场流通领域销售、维修、售后工作流程细分专业群岗位,架构与之对应的实训教室,力求教学环境与企业场景相统一,企业标识文化进教室,现场工具、设备划线定位管理,增设学习工作站,便于学生及时掌握关键要素,明确学习目标,创建同时满足企业生产和专业实训教学新环境。
(四)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岗位作业项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三基础、五进阶、七方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三基础”,即以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三基础”课程设计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五进阶”,即在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中,嵌入丰田、通用、现代、博世、斯比克五个品牌企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使学生树立职业理念,传承企业文化,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七方向”,即按照机修、电器、检测、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汽车商务、汽车美容七个专门化方向,按照岗位要求,进一步强化学生专门化能力,更好的满足企业需求。
(五)评价体系建立
建设过程中,建立企业、行业、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由学校实施专业教学考核,企业实施生产实习评价,行业实施技能鉴定考核,社会实施综合评价,通过评价体系创新,保证专业毕业生质量,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能较高的技术人才。
(六)专业教师生产实践培训
发挥实训基地内部培训功能,建立实施教师培训实践制度,使专业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掌握各实训模块专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七)开展生产性维修服务
开展汽车维护保养和检测维修技术服务,对校内外车辆进行生产作业,在生产作业任务实施过程中,师生全程参与,使师生关系变为师徒关系,实现生产作业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
四、建设成效
通过全面实施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了教学环境、改革了教学模式,完善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建立了“产教结合”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基地建设得到教育部门充分认可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被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具有产品生产(服务)特征的“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建设思路和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
2.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师系统开展了专业调研与论证,具体实施实训场景、实训设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并开展专业教师培训,使广大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实训基地生产服务性显著增强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按照具有生产性、服务性的要求,全面系统加强建设,在满足专业实训教学基础上,开展汽车维护保养、检车维修等生产性服务项目。2013年,承担了校内100辆生产经营和办公车辆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生产服务性显著增强。
4.服务行业能力显著提升
在实施开展专业实训教学基础上,实训基地切实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辐射功能,分别承担全市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汽修技能鉴定培训、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等,年平均培训量达到4万人次以上,在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体会思考
实训基地一体化 篇12
近年来, 在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的引导下, 全省各地都相继建起了大投入、上规模、设施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 促进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
我校也不例外, 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 建起了与多个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其中建筑专业实训基地还被评为宁波市职业教育十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宁波市劳动模范集体、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9年又申报省级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
十余年来, 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上, 探索出了一条集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与一体化管理的模式, 下面作简要阐述。
一、实训基地的产业化建设
1. 产业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所谓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 是指职业学校以校内相关专业为依托, 建成类似于企业经营的方式进行运作的实训基地。它对内是为师生服务的实习实训场所, 对外是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企业, 具有实训基地和企业的双重功能。也就是说, 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并不是说把实
陈林德陈列
训基地建成完全化的企业, 而是职业学校以校内重点专业师资技能为依托, 以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为基础创办企业, 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来经营管理实训基地。
2. 产业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是一种尝试, 创建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难题, 比如:领导不理解, 不予审批;行业不支持, 不给资质;创建初期缺经验, 经营运作与市场难接轨, 等等。因此, 职业学校要开展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 必须破解这些难题。
首先, 充分说明产业化建设的理由, 取得领导的理解和行业支持。职业学校是专业技能教师聚集的场所, 具有专业的技能和智力优势, 同时也是先进设备的拥有者, 兴办经济实体能把这种智力优势和设备优势转化为生产产品的优势, 进而又把产品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 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服务社会, 服务经济。因此, 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 是职业学校发挥资源优势, 实行开放办学的需要;是职业学校高度实现校企结合, 开展专业的企业化实训和职业培训的需要;是职业学校开展劳动生产、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 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需要;是职业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和生产技术中心的需要;是职业学校增强社会吸引力的需要。
其次, 分析市场前景, 找准与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并不是所有的实训基地都可以进行产业化建设, 否则有风险, 使企业陷入困境, 反而成为学校的包袱。什么样的实训基地能进行产业化建设呢?一般职业学校的大型实训基地都是为主干专业而建, 而学校的主干专业肯定是依托当地良好的产业背景而开设。因此, 这类实训基地可以实行产业化建设, 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下面举两个我校成功的案例说明:
例1:1997年5月创办的“象山柑橘研究所”。象山县是丘陵地带, 地处亚热带, 土壤及气候均适宜种植柑橘, 因此, 柑橘种植业在象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该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全县农村有近十万亩柑橘基地, 是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但由于缺少技术, 柑橘生产普遍存在着树龄老化, 品种单一落后, 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 因而造成果实品味差、产量低、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不佳等现象。象山柑橘研究所就是在这种产业背景下, 依托农学专业师资力量创办起来的。十余年来, 学校带农字头的专业没有了, 但学校为农服务的本色没变, 一直坚持把研究场所设在村边地头, 一心一意搞研发, 现身说法传科技。十余年来有十二项研究课题获得了县、市及国家级奖项, 有十多个品种得到了橘农的认可, 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尤为突出的是“尚雅”蜜橘, 于2006年获得了“宁波市十大名果”, 由于“尚雅”蜜橘品牌响, 每年都作为礼品橘出售, 一直供不应求, 特别是一些市民吃了一次“尚雅”蜜橘后, 都说好吃, 又成为热心的回头客。2008年柑橘普遍滞销时, 我校研究所近200亩的柑橘实验基地仍是产销两旺。
2008年9月, 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对“尚雅”商标确认注册。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也已与我校柑橘研究所确定合作意向, 联合向国家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近年来, 柑橘研究所向县内外推广“尚雅”等优良新品种达1660余亩, 预计每年可为橘农增收2400多万元。
例2:1997年11月创办“象山至高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00年5月创办“象山至高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这两家企业都是依托建筑专业实训基地创建, 监理公司主要依托建筑专业师资力量, 检测中心主要依托建筑专业材料检测设施设备。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象山县的建筑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我校的建筑专业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 在社会上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也成了宁波市的品牌专业。为让建筑专业的发展再上台阶, 让建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并让建筑专业教师能直接参与到建筑行业实践中去, 学校经过市场调查, 发现建筑工程监理前景十分广阔, 且最适合学校的创办, 最适合师生的参与。同时获知象山县即将出台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而当时象山县还没有一家监理企业。学校遂决定以创建建筑专业实训基地的名义申报成立监理公司。监理公司开展业务活动后, 满足了我校建筑专业学生现场施工实习的要求, 大大降低了学校建筑专业学生实习安排工作量和实习经费开支。目前, 监理公司已具备建筑工程乙级和市政工程乙级监理资质, 拥有技术员80余名, 年承接监理业务突破1000万元, 是目前象山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信誉度最好的监理企业之一。
象山至高建材检测中心的创建, 大大提高了检测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降低了实习耗材的经费支出。目前, 检测中心设备总值近千万元, 用房面积达1200平方米, 拥有技术员工20余人, 是宁波市设施设备最先进、检测项目最齐全的建筑测试室之一, 具备检测建材、型材、管道、市政工程材料等多个项目的能力, 与象山城建局、技监局、交通局都有合作项目。检测中心的技术员还多次参与国家建设行业的标准制订。2008年6月, 至高建材检测中心通过了浙江省计量认证, 同年下半年, 又顺利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评审,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申报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的中等职业学校, 也是国内第一家由县级建材检测中心创建的国家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实验室的认证, 至高建材检测中心就具备了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检测和校准服务的技术能力;获得了与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的承认;可在认可的业务范围内使用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标志, 大大增强了实验室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目前, 学校决定给象山至高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至高建材检测中心两家企业再次增资, 提升企业资质, 并都将以“宁波”地名来冠名, 扩大经营项目。至高建材检测中心还将与宁波市交通实验室合作, 在象山港大桥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实训基地的一体化管理
1. 一体化管理的基本理念。
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后就是一家经国资委批准、工商部门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它首先是学校投资兴建的为师生实习实训服务的场所, 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与教学不搭边的校办企业。同时, 它又非一般意义的实训基地, 是承载着职业教育社会化功能的企业。因此, 在管理上又要有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理念。所谓一体化管理, 是指学校主要行政领导与企业管理班子一体、管理目标一致, 即学校与企业管理班子中的主要成员同为一体,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总目标互为一致。
2. 一体化管理的“一一三三”模式。
所谓一体化管理的“一一三三”模式, 也就是校、企管理“一”套班子, 管理目标“一”致, 人事管理“三”级网络和财务管理独立核算、经营管理总经理负责制、绩效管理考核制的企业管理“三”维体系。学校教职工和企业员工都有了“企业是学校的企业, 学校是企业的学校”这样的共识。
人事管理三级网络:由学校组建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 根据企业章程, 每家企业都成立由学校党、政、工和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董事会, 组成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校长兼董事长, 体现学校对企业领导的意图, 使企业能正确把握学校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始终发挥企业为教育服务的作用。企业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由董事会在学校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中择优挑选委派兼任, 组成企业领导层;企业的技术员和一般员工由总经理向社会聘用, 根据不同情况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 使企业人事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财务管理独立核算:企业财务人员由学校委派, 学校定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 企业财务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企业所有开支包括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费用和员工工资均由企业承担, 学校财务不予列支。
经营管理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在确保企业为教育服务的大前提下, 拥有企业人事聘用权、企业财务开支权、企业经营管理权。
绩效管理考核制:企业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 制订一定的经营目标, 每年度由董事会对总经理进行业绩与效益考核, 并与总经理年度奖金挂钩, 责、权、利明确, 使干部、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三、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与一体化管理的成效与思考
实训基地的产业化建设, 其优越性在于:一是充分满足了学生技能实训的需要, 大大提高了实训效果, 还能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的勤工俭学难题;二是可以让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进入相应专业的企业参与管理、操作, 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提高业务水平, 获得最前沿的业务信息, 从而充实学科教学内容;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根据市场的需求, 把实训设备和专业资源向社会开放, 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反哺实训基地从而注入“造血功能”, 促进专业自身建设, 降低教育成本。
实训基地产业化符合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有关文件精神, 既可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 又可利用专业辐射能力强化社会培训,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我校的实训基地产业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学校也被命名为“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宁波市特色 (建筑) 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还取得建筑和旅游宾馆服务两个专业的技能考核鉴定资格, 建筑专业实训基地成为宁波市优秀的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 学校结合象山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的第三批行政审批制度, 争取在积极开展在校生技能培训考核的同时, 凭借资源优势向社会培训辐射, 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