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2024-09-19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共9篇)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1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多选)党的十二大报告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建设一起抓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A.“现代化” B.“高度民主” C.“高度文明” D.“科技领先”

2.(多选)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 )。A.人员 B.经费 C.物质条件 D.人际关系

3.(多选)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扩大,其作用有( )。A.有利于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产权明晰B.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C.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D.增加社会就业

4.(多选)我国气候的特点是( )。A.显著的季风特色 B.多样的气候类型C.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5.(多选)公文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 )。A.时代性 B.及时性 C.前瞻性 D.时限性

6.(多选)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A.管理国家事务 B.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C.管理社会事务 D.管理国际事务

参考答案

1.【答案】ABC。专家解析:党的十二大报告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高度民主”、“高度文明”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建设一起抓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故本题答案选ABC。

2.【答案】ABC。专家解析: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和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故本题答案选ABC。

3.【答案】ABCD。专家解析:民营经济的作用有:(1)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产权多元化和产权明晰,从而有利于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最接近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在民营经济中体现得最充分,因而民营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供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4)民营经济具有相对分散、规模小、易吸纳劳动力的特点,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5)民营经济有助于调动多种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形式,所以能够充分调动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6)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故本题答案选ABCD。

4.【答案】ABC。专家解析: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五十摄氏度。故本题答案选ABC。

5.【答案】ABD。专家解析:公文活动是处于一定时段或时期内的事件过程。公文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时代性、及时性、时限性。故本题答案选ABD。

6.【答案】ABC。专家解析:《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本题答案选ABC。

二、判断题

1.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 ( )

2.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

3.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罚金两种。 ( )

4.行政决策中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的核心部分,居于核心地位。 ( )

5.“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

6.一定的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即物质生产是决定精神生产的。( )

参考答案

1.【答案】对。解析:转基因,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故本题说法正确。

2.【答案】对。解析: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工人阶级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来实现。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政党。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本题说法正确

3.【答案】错。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故本题说法有误。

4.【答案】对。解析:行政决策中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的核心部分,居于核心地位。在整个行政决策过程中既是主要权力的行使者,又是主要责任的承担者。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和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有着重要的关系。故本题说法正确。

5.【答案】对。解析:“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故本题说法正确

6.【答案】对。解析:一定的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即物质生产是决定精神生产的。这是由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属性来辨别的。精神生产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实现。故本题说法正确。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2

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涵义

本文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是指统筹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逐步形成衔接紧密、运行高效的城乡公共客运服务体系,通过“制度趋同、差距缩小”,使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其中,“衔接紧密、运行高效”是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最基本要求;“制度趋同、差距缩小”是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基本途径;“服务基本均等”是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目标,即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与城乡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

广东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

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深入开展,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广东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取得了一定进展。

1.站场资源共享。不完全统计,2008年广东省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共用的公交枢纽站55个,一般首末站227个,中途停靠站1025个。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共享站场,实现城乡公共交通零距离换乘。

2.公交下乡、农村客运进城。不完全统计,2008年广东省延伸至乡镇的公交线路124条,占统计数的12%,线路里程占线路总里程的7.6%。同时,农村客运进城,与城市公交线路重叠较为严重。

3.短途班线客运公交化、便捷化。部分地区在客流量大、沿途城镇密集的短途班线上,按照公交运行模式滚动发班、开行“公交化、便捷化”客运班车。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地市的城际公交化客运班线就有17条。

4.创新经营模式。部分经济较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级市或县级市(区)开始探索实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的创新经营模式。如深圳的全公交模式、东莞和中山的公交化经营模式、佛山南海的政府采购服务与企业经营模式、佛山禅城TC模式等。

影响广东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1.政策差异。城市公交在票价、用地、税收等方面均享受优惠政策;而目前没有法律法规将农村客运定位为公益性,农村客运没有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规划障碍。受长期部门分治影响,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线网和运营体系。目前只有个别地市对城乡客运线网进行统一规划。

3.法规不衔接。如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对超载有不同规定,城市公交可以核定站立乘客,但农村客运不允许。

4.技术标准障碍。如城市道路与公路、城市公交站场与公路枢纽的技术标准不同,使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统一。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车辆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管理。

5.投入不足。农村客运经济效益低、缺乏长效补贴与激励机制,缺乏融资能力,资金短缺严重。城市公交政府投入仍不足。虽然深圳等市政府实现了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全政府投入模式,但大多数地市在城市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政府补助的枢纽站场仅占投资总额的36.68%。

6.地区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与非珠三角地区发展不平衡。深圳市城镇化率达100%;东莞、中山及佛山的南海、顺德等城镇化较高、农村道路建设好的地方,实现城市公交进农村;但城市化程度低的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仍有许多乡村不具备通行农村客运车辆的基本条件。

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一)主要任务

1. 编制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

围绕“衔接紧密”与“服务均等”,根据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农村城镇化水平与政府财力,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城乡公共交通路网、站场和线网等一体化规划。

2. 加强城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加快城乡间断头路规划与建设,提高农村公路通达能力与技术等级,确保城乡道路连接顺畅。加快城乡综合运输枢纽和换乘场站建设,合理功能布局。

3. 务实推进城乡公共交通线网一体化。

(1)引导城市公交下乡与农村客运进城。合理确定停靠点,促进二者相互延伸。(2)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城镇化水平和居民出行频率较高的地区进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促进服务规范化、标准化,逐步趋同城市公交服务。(3)探索创新的经营模式。如以特许经营为手段,以服务质量为诉求,围绕“公司化、片区化、网络化和规范化”,推行片区化经营。

(二)保障措施

1. 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府责任。

进一步强化对城乡客运公益性的认识,确立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同等的公益性定位。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领导责任,将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纳入到政府议事范畴,将扶持城乡客运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

2. 建立跨部门、地区的沟通协调机制。

构建由政府指导、交通部门牵头,发改委、公安、财政、规划、国土、建设、物价、税务和农业等部门参加的跨部门协调和联动机制。建立跨区域交通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市际短途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及与两地城市公交的融合。

3. 强化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地位、确保规划指引落实。

确立城乡公共交通规划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地位,尤其是运输枢纽等节点规划,使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作用落到实处。把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纳入地方各级城镇体系总体规划。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财政等部门联合编制,确保城乡公共交通的土地、资金得到落实。

4. 加强地方立法,统一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尽快出台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相关规章,建立健全城乡公交场站布局规范、农村公路安全通行农村客运车辆和城市公交车辆的技术标准,完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标准与经营行为规范,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与退出机制。

5. 加大政府投入,实现财政投资、补贴政策一体化。

整合现有财政资源,建立国家、省、城市(含县级城市)多级城乡公共交通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统一燃油补贴政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补贴扶持政策,为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6. 完善配套机制,促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通过完善城乡客运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财政补贴和补偿机制、定价机制、公共财政监管机制和手段,保证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7. 分类指导、试点探索,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

广东:公共服务成户籍改革难题 篇3

5月23日,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在广东省政协举办的“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上透露,广东正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分类有序调整各类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如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入户、全面放宽中小城市(城镇)落户政策等。

小小户口本,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动,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不是因为户口本本身,而是因为户口所带来的一切如孩子就学、医疗等公共服务问题。

尽管广东省公安厅明确告诉《小康》记者,户籍改革信息并非源自官方正式文件,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广东户籍政策再次改革的消息令人振奋,数以千万计的“新广东人”更是对此寄予无限的期望。

户籍改革信息疑云

“我大学毕业来广州工作八年了,但对于广东而言,我还是一个外地人!”来自贵州的王信诚对《小康》记者说,他2006年结婚,次年生了孩子,孩子现在到了上学年龄,他在广州有自己的房子,但就因为不是广州户口,孩子没能入读公立学校。他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上学,就要付出比其他人多出一倍以上的费用。

听闻这次户籍改革的消息,王信诚感到非常兴奋,希望操作细则可以尽快出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看能否“有号可座”。

5月23日,廣东省公安厅副厅长郑东在广东省政协举办的“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座谈会上透露,广东的户籍改革从大城市开始,逐级放松。郑东称,除广州、深圳这两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将受到严格控制外,其他城市将降低外来人口入户广东的门槛。

据广东本地媒体报道: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六个珠三角核心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五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参加社会保险达三年的异地务工人员,可以迁入当地常住户口。其他非核心的地级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固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异地务工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迁入当地常住户口。中小城市的落户政策则全面放宽,异地务工人员在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主要城市以外的县(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固定住所(含租赁)的,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在当地申请迁入常住户口。

与此同时,凡在城市有固定住所、就业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均可在广东的大中城市落户,落户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可随时迁移到实际居住地。除广州、深圳两个特大城市的老人投靠子女有所控制外,其他各地直系亲属间相互投靠(夫妻投靠、子女投靠、老人投靠)均全面放开,随时办理。

《小康》记者联系广东省公安厅采访时,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该信息官方还未正式对外公布。

有专家分析称,可能因为该消息是非正式渠道出来的,还没有正式的文件出台,但他相信信息源自公安厅副厅长,不久应该就有正式文件出台。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公安部的改革计划中,农民工的市民化、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优先事项。在这样的改革思路中,从共识最大、受众人群最广、最便于操作的地方入手正是其最大特点。

尽管此次信息还未获得广东省公安厅户籍主管部门的证实,但很多人都相信,广东没有理由不遵循这样既定的成熟思路。

民众期盼加快改革步伐

事实上,有知情官员透露,广东此次户籍改革已酝酿了很长时间,珠三角一些城市早就做好了相关准备。如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就已表示,今年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深化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在合理确定人口规模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放开建制镇落户和购房入户。

而前述户籍改革的部分内容,在中山早已实施。

在中山市沙溪镇工作的钟辉告诉记者,他2001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就入职于南方电网旗下的中山分公司,并将户口顺利迁入中山市。在老家韶关还有父母,前几年父亲去世后,留下体弱多病的母亲,后了解到中山有相关政策,允许年龄超过55岁的父母随迁。

2013年6月初,钟辉到中山市公安局沙溪分局了解了母亲随迁入中山户口的具体办理手续后,他随即回到韶关老家,村委会出了“老人在家无人抚养”的证明,然后在沙溪分局办理了“准予迁入证”,带着“准予迁入证”,由老人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了户口迁出证及户口本,然后就顺利将母亲的户口由韶关迁入到自己中山户口本名下。

“整个办理过程非常简单。”钟辉说,户口迁入中山带来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一家人在一个本子上,在中山,老人每月可以领到60元的生活补助,只需交十几元的社保就可以享受城市居民的住院报销,每年还有1200元限额的医疗门诊报销。

钟辉坦言,母亲户口迁入中山后,确实让他少了后顾之忧,可以更安心地在中山工作。

对于钟辉而言,他是幸运的,但在佛山工作的郭华生却如王信诚一样,仍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儿子已经六岁了,三个月后就到了小学的入学年龄,但因为没有本地户口,孩子不知该到哪儿去上学。“没有户口,公立学校是肯定上不了的,上私立学校,学费贵且不说,还不知道教学质量如何。”郭华生如是对记者说。

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在广东省政协会议上的发言确实让郭华生兴奋不已,“虽然今年是肯定来不及了,但明年还是有希望的。”郭华生说,希望操作细则能够尽快出来,哪怕是让孩子读一年私立学校也无谓。

另有消息称,惠州目前也已形成户籍改革实施方案,与广东省的方向保持一致。该方案现已通过惠州市政府审批,具体实施细则有可能在近期公布。

nlc202309020542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彭澎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而广东这次的改革是一种具体化的落实。“广东大量的非户籍人口将从中得益,入户门槛的降低,将使他们有机会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及时为人数众多、比重甚高的“非户籍人口”补上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将他们从管理“盲”区转移到服务“明”区,既是防患于未然的明智之举,也是顺应时代与人心的德政工程。

公共服务难题

户籍制度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试点,但一直进展缓慢。近年来,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目标,户籍制度改革再次被提上中央议事日程,201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其中如“只要在设区的市(不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等规定,早已成为全国性大幅度户籍改革的先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人口转移和落户政策的大方向之后,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户籍政策改革。

“我因为没有广州户口,连用住房公积金买房的资格都没有。”刘军告诉记者,在广州用住房公积金买房,外地户口社保须连续交满三年,而广州户口只需一年。

因为户籍背后还附加着就业、入学、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带来的种种利益,令民众对户籍爱恨有加。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激情高涨,顺应民心,但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却是一道难以逾越又不得不面对的鸿沟。

新世纪以来,许多大城市如宁波市、郑州市等开始尝试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众多城市户籍改革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道路总结了实践经验,也为未来大城市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2001年,郑州实行新的户籍制度,并在2003年“全面放开”,不仅投资置业、买房、直系亲属投靠等条件可以入户,就连投亲靠友都可以入户。但这样做的结果是,2001年11月至2005年4月间郑州市转户的38万多人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学龄前儿童就达10万多人。这样,原本并不宽裕的城市公共资源“僧多粥少”的尴尬处境非常突出,特别是教育领域表现最为明显。迅猛增加的学生生源让郑州市的中小学班级爆满,有的班学生数目高达90多人,一些学校操场站不下全体学生,只好实行每周一、三、五和二、四各班轮流做操制度。由于本地财政资源不足,郑州市政府最后只好叫停户籍制度改革。

宁波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采取了分阶段、分地区的方式,同时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户籍制度分区分阶段进行的措施。石家庄市的入户门槛进一步降低,改革的积极效果明显,但也在就业、子女入学、市政方面遇到了一定压力,在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方面则出现了一些消极影响,户籍制度改革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所以改革是必需的,大城市的户籍改革要伴随着相关措施的改革,将弊端降到最低。

“郑州的例子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户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中央政府介入,并在全国不同城市同时推动,以防止单个或少数城市行动而导致的人口剧增带来的公共资源困境,也需要地方政府有配套的财政资源来为流动人口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然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这种资源是来自于中央转移支付,还是地方政府自有或新增的财力,有限公共服务资源与人口急剧增长将成为户籍改革最大的障碍,也是最值得政府考量的问题。

广东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在改革的牵涉面上更为复杂,难度也可想而知,而值得欣慰的是,此次透露出的改革计划步子迈得很“给力”。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4

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监察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同时废止。

监察法共分9章,包括总则、监察机关及其职责、监察范围和管辖、监察权限、监察程序、反腐败国际合作、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法律责任、附则,共69条。

一、监察委员会的性质

监察委是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属于与“一府两院”平行的国家监察机关。

二、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1.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3.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4.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权责对等,严格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5.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三、监察委员会的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主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5

1.2018年9月将在()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旋律是“一带一路”。A.上海 B.青岛 C.深圳 D.北京

2.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A.中秋 B.立秋 C.夏至 D.秋分

3.2018年6月19日,短跑运动员()在法国举行的田径精英赛男子100米比赛中跑出9秒97的成绩,刷新黄种人百米纪录。

A.苏炳添 B.谢震业 C.莫有雪 D.张培萌

4.2018年6月1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优化调整税率结构;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即通常说的起征点,提高至()元/月(()万元/年)。

A.3000 8 B.4000 6 C.5000 6 D.6000 8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2018年9月将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旋律是“一带一路”。故本题答案为D。

2.【答案】D。解析: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这一节日将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B。解析:在法国蒙特勒伊进行的田径精英赛中,中国选手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冠军,并刷新了2015年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所创下的9秒99的全国纪录。这位24岁的浙江选手也就此成为继苏炳添之后第二位百米冲进10秒大关的中国运动员。故本题答案为B。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6

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内涵、特色、实现路径等等是在党和人民集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用三句诗叙述了中国人的寻梦历程:“《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就任宣言,总书记再次表示“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同时阐释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指定人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中国人民发自内心地拥护实现中国梦,因为中国梦首先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谈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2013年6月7日总书记同奥巴马总统共同会见记者时说,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中国梦最根本的是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说:”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中国梦,我们仍在追逐。例题:

一、单选题

1.习近平同志第一次阐述“中国梦”的概念,是在________时的讲话中。

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 B.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C.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 D.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

1.【答案】B。解析: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据此本题选B。

二、多选题

1.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 A.坚持中国道路 B.完善中国制度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

1.【答案】ACD。解析: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故本题答案选ACD。

2.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引用________等三句诗对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生动叙说。

A.雄关漫道真如铁 B.人间正道是沧桑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人间万事出艰辛

2.【答案】ABC。解析: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等三句诗对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生动叙说。故本题答案选ABC。

三、判断题

1.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答案】B。解析: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故本题说法错误。

2.中国梦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7

近年来, 随着人口越来越密集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自然灾害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台风会带给陆地上狂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 还可能引起洪涝, 引发泥石流、山崩、滑坡和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广东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原因, 经常遭受来自西北太平洋台风的侵扰, 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时刻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从当前我国政府应对台风灾害的方式看, 政府尽管在灾害应对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救助, 绝大部分的经济损失最终仍由企业或个人自行承担。如何分散台风灾害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使人们的损失能得到更大程度的补偿,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台风灾害风险的公共性分析

台风灾害一旦发生, 其影响面积广、损失额巨大, 如果台风灾害风险的随机性后果全部由国家预算来承受, 势必影响财政执行的平衡与稳健。这是政府在台风灾害预防、应急和救济的投入上与其他公共物品的不同之处。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即一个消费者进行某种物品的消费, 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 且在一定范围内多一个消费者消费该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在应对各种台风灾害损失时, 有些观点对经济建设和台风灾害预防关系的认识甚至存在误区, 认为台风灾害预防需要大量资金, 却没有直接的经济产出, 某种程度上还妨碍了经济增长。即使在台风多发的广东省, 一些家庭和企业都不认为向台风灾害风险防范和重建的项目投资会给自己带来收益, 因而人们不愿意为台风灾害的预防进行投入。正因为台风灾害与沿海城市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因此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只不过与一般公共物品不同的是, 一般公共物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是可预见或直接可体验的正效用, 而台风灾害风险这种公共物品却是一种强制消费品, 给消费者带来的是不可预见的负效用, 尽管社会对其唯恐避之不及, 但往往对其束手无策, 人们只能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由于台风灾害风险而产生的负效用, 但不能消除它的供给。

二、广东省应对台风灾害风险的现状分析

广东沿海是台风经常侵袭的区域, 西北太平洋上空每年所形成的50%以上的登陆台风都从广东沿海登陆。台风对广东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业的影响, 每次台风登陆都会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害, 粮食减产;二是对水利工程设施的造成严重破坏;三是对供水、供电、供气、交通和通信等造成破坏;四是严重影响海上捕捞、盐业和水产养殖业等海洋开发活动。针对广东省台风灾害的特点, 当地政府为预防台风灾害、灾中应急管理以及台风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救济, 每年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首先, 从预防台风灾害来看, 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通过兴建各种高标准的江海堤围和防海浪设施和建立防御台风的工作体系等来加强台风灾害的预防。其次, 对于台风灾害发生后的灾后恢复工作, 从广东省政府部门到各基层政府部门都相应拨付救灾物资和专项资金, 对于影响较大的台风, 中央政府甚至也会相应拨付专项资金投入救灾, 各民间组织也纷纷举行募捐活动。

然而, 从以上三个方面也可以看出现行的应对台风灾害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台风灾害的风险管理主要是靠政府采取行政性管理和单一的财政救灾措施, 政府的确在灾前和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 对于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上, 主要采取的是集中救灾, 动用财政拨款和民间力量进行救助的形式, 导致最终绝大部分的损失是由个人或企业自行承担。可以看出, 政府对于灾后恢复与救济赔偿等方面尚显力不从心,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来应对因台风灾害引起的巨大经济损失。

三、在广东省设立台风灾害基金的初步构想

在上文关于广东省遭受台风灾害的现状分析, 以及在国外应对台风灾害的先进经验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关于在广东省设立台风灾害公共管理基金的初步构想, 以期能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台风灾害以至其他灾害的思路能够有所启示。首先, 该台风基金应该是一个由保险人融资、广东省经营的再保险项目, 每一家在广东省境内经营房主保险业务的保险人均强制性地向台风基金缴纳一定的保险金。其次, 台风基金应当向保险人提供价格较为低廉的再保险。为保证该基金所提供的再保险价格低廉, 广东省政府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一是使得该台风公共管理基金享受免税待遇;二是在设立之初就表明该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三是努力降低管理运行成本。除此三个方面之外, 台风基金的具体设立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台风灾害公共管理基金的资金来源

台风灾害公共管理基金的资金来源应当至少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 在广东省境内从事经营住房保险的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用与再保险费用;第二, 该台风基金的投资收益, 当然其投资领域也应当做出规定, 限制其进行较高风险性的投资, 以保证基金的稳定性;第三, 发行台风灾害债券的收入。首先, 台风基金向保险人收取的与其精算相适应的保险费用与再保险费用, 其保险费率的高低一是基于由广东省所认可的台风损失预测模型所预测的台风风险高低, 二是适用于每个保险费率也应当有所区别, 主要取决于其所承保的住房财产的保险价值、地理位置、建筑物结构、免赔与共保比例数量等因素。其次, 台风基金的各项资产在经授权的范围内应当可进行投资, 而且政府也应当给予投资收益免税待遇, 并从台风基金中抽出部分资金向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标课题, 以加强对于台风灾害的预防、救助和研究等。最后, 台风基金也应当可以发行债券。当然, 政府对于其发债的最大能力应当有所限制, 台风基金有能力借入资金, 但借款应当由巨灾基金的参与人偿还, 政府可专门设立一个机构, 将债券的偿还额分摊给在该基金的参与人, 最后通过各参与人转嫁给保单持有人。这种融资安排允许台风基金借入资金, 从而可以使其在更长的时间里进行风险统筹以分散巨灾风险。

(二) 台风灾害公共管理基金的组织机构与监管

台风灾害公共管理基金的存在与发展除了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之外, 基金的自身管理好坏是决定着其能否生存和发展。台风基金可以在专门负责广东省防旱、防涝、防风工作的省三防办的指导和管理下运作。为此, 广东省三防办应当成立一个审计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前者主要是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合法使用, 起到对于台风灾害基金的资金来源与用途的监督作用;后者主要是提供保险方面、气象方面、精算方面以及工程结构方面的专业服务, 以弥补省三防办在此类专业方面的不足。台风基金除了在省三防办的指导与管理之下, 其自身也应当设立基金管理与运作的专门机构, 负责台风基金的各项具体事务。台风基金本身的雇员不宜太多, 因其部分专项业务如金融投资服务、精算服务、风险和损失查验服务、财务审计服务等, 都可以由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 只需支付相应的费用。台风基金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保险人的保费缴纳和赔偿进行检查, 根据检查的结果对原来缴纳的保费或支付的赔款, 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以杜绝欺诈或虚报、瞒报等行为。

(三) 关于免赔额

凡在广东省境内经营房主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人, 根据自己承担的台风损失风险的高低向台风基金购买再保险, 台风基金则负责赔偿保险人超过他们免赔额以上、限额以下损失的一定比例。广东境内每一个保险人的免赔额应当按照行业总免赔额按一定比例分摊, 这可以保证其中某个特定保险人在某个较小的飓风中却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 虽然境内的总损失可能并未超过行业总免赔额, 但这个特定保险人仍有可能从台风基金中获得赔偿。关于台风基金对于保险人超过免赔额以上、限额以下的损失提供再保险, 建议可以设立多个档次的再保险承担赔付比例, 以便让保险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判断进行选择, 如果保险人所承保的风险较高, 则他可以选择较高比例的再保险水平。而对于保险人的自留免赔额、台风基金赔偿限额以上的部分, 以及免赔额以上、限额以下需保险人自行承担责任的部分风险, 保险人需要向私人再保险市场购买额外的再保险。

结语

面对巨型灾害, 构建与完善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十分重要, 而出发点可以有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由于巨灾风险具有特殊公共物品的性质, 政府必将在应对巨灾风险过程中所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灾后补偿环节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 结合我国广东省的实际情况, 提出政府可以发起设立台风灾害管理基金, 以此作为发展巨灾保险与巨灾再保险强大后盾, 以政府发挥作用同时, 促进市场化分散巨灾风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刚.风险可保性理论与巨灾风险的国家管理[D].上海:复旦大学, 2005.

[2]张宗军.基于公共性基础上的巨灾保险制度研究[J].保险研究, 2008, (7) :15-17.

[3]谢世清.巨灾压力下的公共财政:国际经验与启示[J].当代财经, 2009, (2) :36-40.

[4]李勇杰.建立巨灾风险的保障机制[J].改革与战略, 2005, (6) :108-110.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8

公共知识分子,有着特殊的定义和作用。而“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出现,则是对公共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作用的反思。公共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当然他们的言论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应当对他们的作用有新的认识与理解。

一、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

提起知识分子,人们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坐在书斋里,不问世事”。但是,事实远非如此。知识分子(intelligentsia)一词,最早来源于波兰文,后又传到俄国、法国。十九世纪俄国民粹派最先使用它。民粹派是一群接受了西方教育的人,他们痛感本国落后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一种对现行秩序强烈的背叛意识。“这样一批与主流社会有着疏离感、具有强烈的精神、特别是道德批判意识的群体,当时就被称为知识分子。”作为欧陆启蒙思想家在苦难俄罗斯的忠实后裔,他们的知识,是用来对公众说话的,他们所期望的,不是“书斋里的革命”,而是公共生活的激烈变化。这表明知识分子从诞生初始即处于一种独立的、批判性的、反抗的、离经叛道式的存在状态。

1894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以左拉、雨果为首的一批具有正义感与社会良知的文人表达了对德雷福斯事件的义愤,他们在报刊上刊登抗议书,要求重审德雷福斯案件,他们也因此被他们的敌对分子蔑称为“知识分子”,尽管该词实际上一开始是贬义的,但是它同时也指那些受过教育、具有批判意识和社会良知的一群人。这份抗议书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宣言”,被认为是现代知识分子作为一种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重要重用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这样一批文人、作家经常坐在咖啡馆里就社会和政治等公共问题高谈阔论,形成了哈贝马斯(Juergrn Habermas)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公共领域”的主体正是这样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是完全独立的,除了自己的良知之外,没有任何的阶级背景。”从词源学角度来看,“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指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可以看出,知识分子从来源上多少是带有“公共性”的。

二、“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兴起

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在西方也一直是“显学”。而“公共知识分子”问题,从概念到基本观点,都源于西方知识分子理论。其最早的提出是在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 Jacoby)1987年出版的《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随后,利奥塔、布尔迪厄、萨义德等人对公共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与阐释。这也就是后来所称的西方公共知识分子思潮。他们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认识或有差异,但从基本上来看,主张知识分子应在专业的背景与优势之下,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代言社会正义,在公共意识领域坚守守护者与看守人的职责,是他们对公共知识分子共同的认识。然而,在雅各比看来,二十世纪20年代出身的一代知识分子,却成为最后的公共知识分子。

雅各比等人认为,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社会进入了学院化、专业化时代,与此直接相关的是,技术专家和大学教授成了知识分子的主题,自由身份的作家、艺术家退居后台,技术专家和大学教授们仅为专业读者写作,知识分子公共性的存在成了问题,随之,“公共知识分子”就消亡了。雅各比等人在这里提出的公共知识分子“消亡论”,实际上是表达了他们对知识分子的“公共特性”能否在现代社会保存下来的一种担忧。他们其实还是希望知识分子能继续保持他们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对这个世界敏锐的认识。雅各比等人也正是发挥了知识分子独特的视角和批判性,给广大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同样的话,波斯纳(Richard A.Posner)可能说得更为直接。

波斯纳在《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中,几乎批判了书中列举的546位著名知识分子,以至于远在中国的朱苏力教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在阅读此书时也不禁“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被波斯纳给捅破了”。波斯纳说道,“公共知识分子作品正在变得越来越缺乏特色、兴趣索然、以及无关紧要。”公共知识分子们“对社会争议高谈阔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超过了改革的努力,其评论质量低下,倾向于“武断性、判定性,有时显得谦逊,但大多表现为尖刻讥讽。他们是喜好论辩之人,倾向于提出极端的主张……通常以一种自我意识、有时甚至是被激怒的知识分子的优越性之腔调而挥毫泼墨。对于事实,公共知识分子常常有些粗枝大叶,在预测方面又显得有些草率莽撞。”在波斯纳看来,公共知识分子主要是以需求和供给为特征的市场中的一个职业。公共知识分子向大众贩卖的是知识,在这个市场中,由于公众缺乏必要的知识,使得知识分子的言论缺少必要的监督,这样一来,不少知识分子常常为了证明自己的学说正确而歪曲了事实。

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大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获得了舒服的有保障的学术职位,被吸引到学术队伍中去,学术公共知识分子开始支配公共知识分子的供给,他们不再像过去的独立公共知识分子一样,全力投入公共知识分子事业。而只是在有保障的、舒适的学术职业之外“客串”公共知识分子觖乏足够的动力和风险刺激,并且他们的专业化也使他们恰恰越来越不适合切实地讨论社会政治问题。

另一方面同样是由于专业化的发展,普通教育的社会公众碎裂成了不同部门的专门家,摧毁了公共知识文化,故而使得公共知识分子作品的读者没有鉴别力。由于联结专业知识分子与普通教育的社会公众的普适文化的消失,与公共知识分子市场上学术供应商的粗糙化相对应的是公共知识分子市场上的大众顾客的粗糙化。公共知识分子作品的质量日渐衰落,比知识分子自身解答公共能力问题萎缩更根本的原因也许是公众并不关心他们说些什么,因而对于公共知识分子意见的准确性和谨慎性几乎没有施加什么市场压力。

实际上,无论是雅各比还是波斯纳,他们理想中的公共知识分子,首先是面向公众发言;其次是要为了公众而思考,即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而非从私人立场和个人利益出发;再次是所涉及的通常是公共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或重大问题。然而,正如许纪霖先生所指出:的在现代社会,公共知识分子要做到上面的要求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也是很困难的。这是由于:一方面,商业社会给公共知识分子带来了冲击,使他们要保持独立性与理性的思考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现代科学革命加深了公众对科学的“迷信”,从而使得公共知识分子的地位下降。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它的出现代表了西方知识分子对自身的反省与忧思,同时也明确表达了公共知识分子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对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思考

在今天,公共知识分子也面临着危机。市场化、商品化使得公共知识分子出现“世俗化”的趋势,这就有为“媚俗”而丧失知识分子所独有的批判性的危险。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科学的进步,使公众对公共知识分子产生怀疑,进而使得知识

分子有丧失其“公共领域”的危险,“大众为一种自发的经济兴趣所左右,追求着官能的满足,拒绝了知识分子的‘谆谆教诲,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分子的‘导师身份已经自行消解。”人们发现,在当代,科技知识分子往往比人文知识分子更有权威、对公众生活更有指导意义,他们可以针对公众提出的具体问题,给出唯一的、正确的答案,且这一答案可以明确地得到验证并以实用的方式返还给公众。而相反,人文知识分子在当代公众的心里则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就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进行无休止的口水战,而这些争论在他们看来往往多是没有意义的——起码这些问题解决不解决对公众的生活短期内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与改变,更多的被人们看作是人文知识分子的一种炒作,为了争论而争论,进而促使公众怀疑这些知识分子的真理和正义的代言者、社会良心等身份的合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随着中国改革的发展不断前行的。也正因为如此,尽管面临重重问题,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会随着改革的深入,继续他们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批判。这也正是“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在今天的中国引起了--大讨论的原因。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群中一个相对来说将公共情怀突出地加以发挥的群体,其身份特征表现在方方面面,但若从生活在现实中的知识人的角度来看,考察的方向无非有:一是治学,二是人世。这两方面在界定公共知识分子时都是不可或缺的。毕竟,纯粹为学术而学术的知识分子只能算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学者,甚至可以说,是学究。即便这个学术本身是以公共生活为直接对象的,但站在旁观者立场、将问题经过若干次的间接阉割,再经过学斋式的理论润色之后,还期望自己能成为公共声音的代言者也许有点不切实际。反过来,忙碌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各色知识分子,我们冠之以宣传家、行为领袖等等称呼也许会更为贴切。行动的激情盖过思想的快乐,不是理性的行为,而是冲动的呐喊、鼓动甚至身体力行,其初衷虽可嘉,但最终的结果是社会的谴责和知识分子的伤心失志。对公共知识分子的谴责之声最终还是源于对他们或过度沉迷社会生活、全力介入政治乃至丢弃了治学这一第一天职;或成了强势阶层的传声筒;或流于追逐名利之徒等等行为的不满。

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注应当是一种自然的情怀,其最终目的并不是建议具体的生活道路,若能保持这样一种品格——热心投入社会生活而不丧失其非功利性精神的远见卓识,至少在精神上就已经具备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特质。由此看来,若能将二者结合,即便是能力有限不能做到两全其美,但从性质上来说,起码是具备了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征。

而社会也应当对公共知识分子保持宽容的态度,公共知识分子对于社会问题的批判,只要于社会稳定无碍,还是应该虚心听之,毕竟知识分子是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的。那种上纲上线的批判“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做法,实际上并不可取。应该承认公共知识分子在当下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应当警惕那种不负责任的言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才是对待“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应然态度。

参考文献:

[1]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许纪霖主编,知识分子论丛[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田立年,市场、政治、波斯纳之箭——评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4)。

[4]波斯纳著,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M],徐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广东公共基础知识 篇9

内容解读

在《综合基础知识》的考查中,时事政治一直以来都是重点。有同学就会问了,时事政治到底考啥?其实,时事政治中每年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文件,一直都是考查的热点。比如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文就结合去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来简单谈谈这种类型的会议,在时政中会怎么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自1994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每年年尾11月到12月举行,一般开会时间不超过四天。它的任务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形势,制定来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延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锚定的“新风向”,对2018年全年的经济工作划出重点,其中有六大要点最为突出。

一、“稳中求进”的主基调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依然被强调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

这样的表述表明“稳中求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作为治国理政、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没有改变。

“稳中求进”从2011年开始提出,而后基本年年提及。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此做过比较详细的解释,“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即主要经济指标不出现大幅波动,系统性风险得以遏制,结构要持续向好。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与“进”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即“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稳中求进的主基调,既可以挖空考查,也可以作为时事背景,考查大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知识点,比如对立统一规律。

二、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遵循十九大报告的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

作为新提法,新要求,“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如何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了明确指示。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对于高质量发展,同学们一定要抓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而是提出了比经济增长更多的要求,注意在考试时不要被干扰选项迷惑。

三、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

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等方针。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上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从“研究建立”转变为“完善促进”,表明“房地产长效机制”已经由理论层面进入到了实践层面。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住房市场租赁市场的表述之细,指导方向之明确,是前所未有的。

结合2017年全年各地房地产政策的一系列举措,从今年年初提出的差异化供地政策,到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公共住房建设的持续推进,再到十九大重申“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呼之欲出。

首先,连续两年表述不同的地方,同学们就要特别注意,出题人最喜欢的就是考这些变化的表述。其次,中央已经出台的举措,会考的更加详细,大家一定要注意细节。

四、乡村振兴战略将成农村工作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首次提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成为2018年重点工作之一,预示这2018年及下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将进入落地实施,农地流转、农民增收与消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

12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署名文章《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具象化”。文章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十九大上新题的战略,明年的热度肯定很高,尤其是其总要求与以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同学们着重注意了。

五、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

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中国的全球化承诺同样也是2018年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如何将这些题中之义落到实处是接下来一年经济工作的可期待之处。

六、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近期国有资本改革的速度已在悄然加快。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12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已经确定,共31家,其中中央企业子企业10家,地方国有企业21家。12月18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的实施方案正在加紧制定当中。12月19日,人民日报援引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央企层面的公司制改革方案已全部批复完成,而各省国资企业的改制率已达95.8%。

上一篇:充足的寒假生活下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研究2012年课题及要求